小班安全教案《找不到媽媽怎么辦》 2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班安全教案《找不到媽媽怎么辦》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班安全教案《找不到媽媽怎么辦》 1
活動目的:
1、 通過觀看木偶表演、討論等活動,讓幼兒學會與成人走失后簡單的自救辦法。
2、 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3、 培養幼兒動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初步懂得做事要小心,遇到意外不慌張,并設法解決。
活動準備:
布置一個公園的場景,木偶。
活動過程:
1、 引導幼兒觀看木偶表演《去公園玩》。
2、 提問:
(1)剛才誰去公園玩?后面發生了什么事情?知識目標:通過圖片、影象資料感受雪后美景,豐富幼兒對雪的認識。亮亮為什么找不到媽媽?
(2)引導幼兒回憶木偶表演里的情景大膽回答。
3、再次觀看木偶表演,組織幼兒討論:
(1)問:他應該怎么樣做才不會和媽媽走散?亮亮找不到媽媽時應該怎么辦?
(2)鼓勵幼兒想出各種辦法,幫助亮亮找到媽媽。
(3)啟發能力強的幼兒分析同伴提出的各種設想,看看哪種自救辦法最好。
3、 第三次觀看木偶表演,將幼兒想出的好辦法運用到木偶表演中,讓亮亮找到了自己的`媽媽。
5、提問:
以后我們跟爸爸媽媽出去玩時要注意些什么呢?(讓幼兒小議)
1、 小結:教育幼兒不能隨便跟陌生人走。
2、 活動延伸
請家長配合,讓幼兒知道自我保護的常識,并經常提醒幼兒不要獨自到離家較遠的地方玩,外出時不要獨自離開成人。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過程,思路比較清晰,教態自然,能夠根據教案的流程來上課。但是整個活動過程的氣氛有點沉,不能夠體現幼兒對活動的樂趣。
小班安全教案《找不到媽媽怎么辦》 2
活動目的:
1、通過觀看木偶表演、討論等活動,讓幼兒學會與成人走失后簡單的自救辦法。
2、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3、提高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4、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布置一個公園的場景,木偶。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看木偶表演《去公園玩》。
2、提問:
(1)剛才誰去公園玩?后面發生了什么事情?亮亮為什么找不到媽媽?
(2)引導幼兒回憶木偶表演里的情景大膽回答。
3、再次觀看木偶表演,組織幼兒討論:
(1)問:他應該怎么樣做才不會和媽媽走散?亮亮找不到媽媽時應該怎么辦?
(2)鼓勵幼兒想出各種辦法,幫助亮亮找到媽媽。
(3)啟發能力強的幼兒分析同伴提出的各種設想,看看哪種自救辦法最好。
4、第三次觀看木偶表演,將幼兒想出的好辦法運用到木偶表演中,讓亮亮找到了自己的媽媽。
5、提問:
以后我們跟爸爸媽媽出去玩時要注意些什么呢?(讓幼兒小議)
小結:教育幼兒不能隨便跟陌生人走。
活動延伸:
請家長配合,讓幼兒知道自我保護的常識,并經常提醒幼兒不要獨自到離家較遠的地方玩,外出時不要獨自離開成人。
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小班的教師,班上的孩子年齡幼小,缺乏保護自己的能力,老師就要將工作做到最細微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多學習,積累,調整。我想,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們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好方法,那時,幼兒的安全問題不會再成為困擾我們的'一個難題。
小百科:"媽媽"(拼音mā mā)是母親的口語。"媽"從造字上看,媽是形聲字,從女,馬聲。本義是稱呼母親,重讀仍為原義。母親,簡稱母,是一種親屬關系的稱謂,是子女對雙親中女性一方的稱呼。《廣雅·釋親》:媽,母也。《康熙字典》"俗讀若馬,平聲。稱母曰媽。"在歷史長河中,"媽媽"這個詞的含義經過變化,但是必須強調的是:"媽媽"不是外來詞,人類的各種語言中,MAMA的發音總是用來稱呼母親的,因為這是人學會的第一個音節。在上古漢語中"母"發ma音。
【小班安全教案《找不到媽媽怎么辦》】相關文章:
小班安全教案《找不到媽媽怎么辦》03-08
《找不到媽媽怎么辦》小班安全教案03-13
小班安全找不到媽媽怎么辦教案04-06
《找不到媽媽怎么辦》小班安全教案08-26
小班安全教案《找不到媽媽怎么辦》3篇03-08
小班安全教案:《喊媽媽》07-22
小班安全教案:喊媽媽11-22
小班安全喊媽媽教案08-25
小班安全喊媽媽教案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