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聽專家學術報告學習心得(通用15篇)
隨著個人的素質不斷提高,報告十分的重要,報告成為了一種新興產業。那么大家知道標準正式的報告格式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聽專家學術報告學習心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聽專家學術報告學習心得 篇1
我們有幸請到了全國知名的數學教育家鄭毓信教授來為我們作報告。鄭教授的報告大氣、理性、辯證。既能高屋建瓴,又貼近我們的教學實際,對當前的熱點問題有獨到、冷靜、理性的思考。聽鄭教授的報告是一種享受,會使我們更加理性地面對當前的小學數學課程改革。
鄭教授談了關于教學研究的一些思考。提出,要加強問題意識,問題應當被看成教師教學教研的出發點;要努力做到“小中見大”;要保持對熱點問題的關注。當前一個新的熱點問題就是:有效教學。應當堅持獨立思考,不要盲目追隨潮流,不要迷信專家。
關于有效教學,鄭教授指出了三個應當思考的問題:“有效的課堂教學”是不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究竟什么是有效的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在相關的實踐中我們應當怎么做?
鄭教授還對中國數學教學傳統的優點進行了分析。而對于現實中的一些形式主義現象進行了抨擊。例如公開課的設計中:
(1)情景設計,究竟應當如何去認識情境中設計的意義?如何處理“日常數學”與“學校數學”的關系?提出:數學,對學生來說,就是用自己的生活經驗對數學現象的一種“解讀”。設計情景的最終結果是要去掉情景的。
(2)主動探究,是否應該被看成數學學習的主要手段。教師發揮作用的主要手段有:在突發問題出現時;利用適當的案例;在算法多樣化和優化的過程中。
(3)合作學習,是否是小組學習?應當關注的一個問題是:要關注差生。一個好的“合作學習”所滿足的基本要求是:互動與規范;分工與共享;認知與身份。
(4)動手實踐,應以思維含量的高低來區別是否有效。
鄭教授特別指出:不能以“新”、“舊”作為區分教學方法“好”與“壞”的主要標準。無論如何改革,有效的課堂教學應當是我們永恒的追求!
鄭教授還談到數學文化的價值,內涵等。指出:數學教育應防止去數學化。并舉例說明了數學課所應具有的數學味。究竟什么是數學特有的文化價值?
鄭教授還通過語文課的反照指出了數學教學應具有的數學味。指出:語文是情知教學,是以情促知。而數學則是以知貽情。最終要達到:去情景化、去個人化和去時間化。一個沒有“數學味”的教師不能真正上出具有“數學味”的數學課。中國歷來,不缺人文精神,缺失的是理性精神!
在鄭教授娓娓道來的話語中,我們記住了幾個關鍵詞:問題意識、有效教學、形式主義、數學味、數學文化等。同時也知道了如何辯證、理性地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經常和專家近距離的接觸,會使我們的眼界更高,視野更開闊,也會使我們成長得更快。
聽專家學術報告學習心得 篇2
能夠成為國家級骨干教師中的一員,我感到非常榮幸,感謝河南科技學院給我們搭建了這一學習和交流的平臺。使我們近距離接觸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從而也認識到了自身的不足。
7月x日,我們有幸聆聽了專家王憲成教授的`《職業教育發展和“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專題報告。感受頗多。下面我就結合我校實際談一點體會:中職職業教育在發展的過程中所存在的一些問題,學校發展中的盲目性:一、缺乏方向性、目標性。(學校未來的規劃,學生培養的方向。)二、管理者缺乏經驗和創新精神。三、學校硬件設施缺乏,設備陳舊,無法滿足教育教學需求。
四、缺乏實習實訓基地,學生所學無法與實踐相結合。
為了順應職業教育的發展,學校開設了十幾個或幾十個專業,可最終的結果是學生就業難,即使勉強就業也是實踐能力差,綜合素質不高。不能成為廠家或企業所需的技能化人才。學生就業難,難就業。從而導致家長對學校不滿意,社會對學校不滿意,學生不愿上職業學校。于是便產生一些不好的現象:
一、職業學校招生困難已成為職業教育的一大難題。
二、學生缺乏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吃苦精神。
三、學校管理制度不夠健全。
四、教師壓力大。
那么,面對這些困惑我們將如何走出困境,就中職職業教育存在問題的幾點建議:
一、學校要在管理體制上下功夫。
揚己之長,克己之短
承認現行學校教育問題存在的客觀實在性;承認職業教育與其他類型教育之間的客觀區別;統籌兼顧我國教育結構的整體優化,謹防顧此失彼;一切按教學規律辦事;發展規模,大膽創新,以適應市場需要。
二、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
我國進入經濟社會發展的轉型期,這對中等職業學校的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中職學校要適應新要求,迎接新挑戰,就需要加快“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步伐。
1、培養“雙師型”教師的意義
聽專家學術報告學習心得 篇3
正月十一日我們臨港開發區迎來了“百名專家進臨港”,聽取了四位專家的報告,我陷入了深深地思考中……四位專家的報告,我們不但收獲了思想,開闊了視野而且開啟了智慧。百名專家進臨港,一定會讓臨港的教育有一個大的發展,臨港的教師一定會有豐碩的收獲。在講座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如何愛學生。常把愛孩子,教孩子掛在嘴邊。而特級教師最讓我感動的也正是他們的愛孩子,而且是愛所有的孩子。那么我呢?在我的班里也有42個孩子,我愛他們嗎?我愛他們中的每一個嗎?如果答案是——愛!那肯定是違心的;如果回答是愛一部分,那是真心的。
就如班里的一個小孩,我初見他時,挺喜歡他的。可是漸漸的,我就發現他并非我想象中的那么可愛了。甚至有點“可恨”,這里的“恨”是“恨鐵不成鋼”。原因是挺活絡的腦子,卻用來思考無關的事情。課堂上,你在講臺上講得神采飛揚,其余同學都聽得專心致志,而他呢?也正玩得津津有味,玩什么?什么都可以玩,橡皮,小刀……,甚至手指,都可以讓他玩上好一會。你如果提一個簡單的問題讓他回答,他站起來會一臉茫然地望著你,因為他根本不知道你要他回答什么?你說這樣的他還可“愛”嗎?
布置作業了,其他孩子都開始按照老師的要求認真做了起來。可他呢?開始忙亂的.工作,找本子,把書包里里外外都要翻一遍,而且是每次做作業都是如此。或者沒有橡皮什么的,于是就呆呆地坐在那不動了。如果老師不過去幫助的話,他就那樣的看到“永遠”了,而且是屢教屢犯的。看著他那或無辜,或茫然的臉,我怎么就覺得那么的“不順眼”呢?
下課鈴聲一打,那似乎在告訴每一個人,此刻下課了,自由了。因此,不管老師是否布置了作業,也不考慮自己是否都完成了,就迅速的站了起來,下去自由活動了。咳!在嘆息聲中,我又一次地走到他身邊,開始了老師的“循循善誘”。
愛孩子不難,難的是愛所有的孩子,而要“愛”上這樣的一個孩子似乎是難上加難了。
聽專家學術報告學習心得 篇4
上周南京金陵中學專家王鼎紅老師來我校開講座,聆聽后讓同學科的我大開眼界、受益匪淺。他幽默風趣的演講使我深刻地體會到,一名優秀的思想政治教師,其鮮明的教學效果是課堂出色表現的生命線。這樣的課堂,教師首先要做到:貼近學生生活,富有時代氣息。
自20xx年起,圍繞實施素質教育,推進和深化新課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我們堅持從實際出發,深入地開展課堂教學創新活動,著力構建課堂教學新模式和新方法。探索和實踐帶來了課堂教學的深刻變革。
教學創新活動的主要目的是更好地落實《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和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深化教學改革,立足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著力構建民主開放、充滿生機和活力、具有特色的.課堂教學新模式。
教學創新活動的核心是構建課堂教學的新模式,創新教學方法。在主體性教學理念指導下,我們本著“堅定信念、勇于創新、注重實效、逐步深化”的思路,整體設計,系統推進。抓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主動探究精神、創造思維品質三個培養重點,積極實施課堂教學方式、教學組織形式、教學結構程序三項基本改革,改進學校教學質量、教師教學業績、學生學習成績,評價標準,初步構建起自主學習、成功學習、創新學習三種教學模式。在改革中初步形成百花齊放的課堂教學改革局面,在改革的探索和實踐中均走向成熟,把課堂教學改革引向深入。
教學創新活動帶來新的變化。教師的教育觀念變了。新的學生觀、發展觀、課程觀,已被廣大教師所接受,教師學會了創設民主、寬松、和諧的學習環境;主動關注學生的需求和發展;學會了駕馭課堂教學,使課堂教學真正呈現出師生互動、學生主動、合作探究的生動局面,教師開始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參與者和引導者。一大批在新課改理念指導下教學模式的探索者將脫穎而出。
聽專家學術報告學習心得 篇5
有幸再次聆聽了教育學會兩位專家做的精彩報告,新的理念、思路、方法,都讓我對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讓我看到了作為一個教育者可以達到的高度與深度,更讓我意識到自己距離一個成功者的差距有多大。
謝兆水主任跟我們分享了他對教育中若干矛盾的思考,這些矛盾都是在我的教學中切實存在的,也是我會有一些困惑的地方,印象最深的就是動與靜的處理。就像我們現在提倡的小組合作學習,其實真的就如謝主任說的那樣,老師沒有給學生思考的空間,沒有教會他們合作的方法,只讓他們面對面坐一起了,真的就能互相合作、自主學習了嗎?沒有獨自的思考,沒有明確的目標,小組合作也只是一種應付的形式罷了。謝主任還說人是最重要的資源,最關鍵的`是要思考,要創新,要賦予各種事物新的意義,事物不同的意義就會成為成就我們精彩課堂的資源,就如咳嗽、打噴嚏產生的氣流速度,一根繩子等如此熟悉的生理現象和物體,也可以成為課堂的大資源。
李秀偉主任從四個方面給我們講解了追求卓越課堂的四個不同維度的教學過程,他通過對教育理論的深刻剖析,加上自己的親身經歷,以自己獨特的見解來為我們詮釋教育,既有理論高度,又有生動的案例,讓我收獲很多。他還特別強調了“主動”“為什么”兩個詞,其實跟學生學習一樣,我們的在成長的過程中,多一些主動少一些被逼迫,多問一些問什么挖掘一下根源,少一些盲目接受,我們成長會更快,也會有心境的變化。讓我更敬佩李主任的是他對讀書的忠愛,給我們推薦了十多本書,每一本都有自己的理解,讀書也讓他上升到了我無法觸及的高度。
靜下心來教書,多讀多思多做,改變自己不容易,但我會努力。借用謝主任的一句話,每個人都走在追求理想的路上,只要自己還愿意向前。
聽專家學術報告學習心得 篇6
上周,我有幸參加了市教育局組織的中小學班主任能力培訓講座,短短一天,我滿載而歸。在這次培訓學習活動中,我聆聽了兩位專家老師的講座,下面我就說一下兩位老師給我留下的深刻印象的觀點。
刁榮普老師主要講的是《今天,我們應該做怎樣的班主任》。在里面,她用實際的案例指出做班主任,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把壞情緒帶勁課堂。要培養一個會抱團的班集體。在她看來,一個混亂缺乏管理的教室會影響學生的成績。當時,刁老師問大家了一個問題“下輩子,有誰還愿意做班主任?”當時,整個會堂只有兩人舉手。可刁老師接著又說“問問我們的孩子,下輩子還有多少愿意做我的學生?”看看我們在孩子們心中有占據怎樣的位置。
劉大春老師主要講《課堂管理中的言語策略》,在其中講到:作為班主任,你就是一個管理者,管理的秘訣是什么呢?那就是溝通,言語溝通中的表達策略里有一條就是——讓人接納。
教師與學生、家長的交流,溝通是至關重要的,高效的言語溝通=表達+傾聽,言語的`表達方式不同,給人的感覺就不一樣。當然對待學生我們要多用學生最愛聽的語言,少用破壞性語言。除了讓學生接納,還要想法接近學生,多用詢問式、體諒式、認同式、選擇式、回避式、模仿式等方式與學生交流。學會了言語表達還遠遠不夠,作為老師我們還要學會傾聽,不光用耳朵還要學會用眼睛、嘴巴。我較有體會的是傾聽中要有積極外表,積極的外表包括注視,點頭,微笑,前傾,記筆記,口頭回應。作為老師、班主任,傾聽學生講話注意要面帶微笑,偶爾點兩至三次頭。而注視更是老師“治生”的法寶,劉教授說“細節”決定專業,從這些點點滴滴做起,我們一定要讓自己更專業!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聆聽了兩位專家的講座,真是受益匪淺。相信通過這次培訓,會讓我班主任的工作會更加得心應手。
聽專家學術報告學習心得 篇7
今天下午跟著李老師參加了三年級語文教研組的專家評課議課的活動,有幸聽到了王霞老師點評和對語文教學的一些經驗分享。
這次評的幾位老師的課《聽聽,秋的聲音》,我都跟著李老師去聽過。從教研組一起討論確定主題,分析教材、教參,研究教學內容開始,我一直都參與其中。整個過程中,我深深的了解了要真正上好一節課,是一件很考驗老師的事,一節好課真是一點一點磨出來的。對我們這些教學經驗不足的新手來說這一點就更重要了,上好一節課不僅僅要求我們深入研究課標,研究教材、教參,它還要求我們有良好的語文能力,要求我們去充分考慮學情,利用各種手段去吸引學生,還需要我們有良好的教學機智去預設和處理各種情況等等。我們要從方方面面的去考慮,去推敲,爭取做到心中有課標,心中有教材,心中有學生,心中有未來,像打磨藝術品一樣,慢慢的去雕琢,完善。
在這次活動中王老師說到,教學時一定要注意讓課上的有效率,有效能。你所設計的每一步都應該是有目的的,不能只是去預設流程,流于形式,讀,寫……每一步都要要目的,有評價。這對我來說啟發很大,在之前的教學設計中我經常會因為這個環節很好,很有亮點而采用它,并沒有考慮這對學生來說會有什么收獲。這樣學生能接受嗎?主觀性過于強烈。其次,王老師指出語文教學一定要注重語文要素的教學,對于必備的語文知識的教學一定要引起重視。在教學中切忌不要去束縛孩子的思想,不要給問題定位,固定孩子的`思想,留給孩子充分的空間。
在評課中,王老師還對幾位老師在課堂中對學生的評價語這個問題上提出了細致的建議,王老師說在備課時一定不要忽略評價語的預設,她還提出可以在知識,以及課堂秩序等方面有一個細致的評價語的預設,力爭讓評價有意義,有效能。作為一個資深評價語單一的新手老師來說,這條建議對我可謂十分受用。
遺憾的是今天室外太嘈雜,我聽的還不太清楚,部分東西不完全,希望今后能有更多參加活動學習的機會。
聽專家學術報告學習心得 篇8
寶塔區教育局邀請省歷史教研專家楊宗年來我區對全區中學歷史教師進行針對性的培訓,教師的成長、教師的教學能力都有所指導。我參加這次培訓后很有感想。
雖然,只有一天半時間,但我們都很珍惜這次的學習機會,認真聽取了每一堂講座,并詳細的做了筆記。明確了新增的內容、課程設計的時空線索、更新課程的思路、反復研究中考題捕捉指導課堂教學的信息、研究課標運用于備教案、學案過程;理解歷史的縱向和橫向發展;問題設計一定要有層次性和針對性;認識單元之間的內在聯系;處理課題抓住背景、內容、措施、表現、影響;認識中國和認識世界聯系;認識現代史與近代及古代史聯系;構建網絡、整合知識向點、線、面、體系統化發展;學會了怎樣突破重點的.方法。
從而也認識到自我的專業知識儲備、自我的個人魅力、對學生學習多么的重要!在學習過程當中,我更學到并吸取了很多成功、實用的課標與教材的處理與開發教研和個人素養提升的經驗和方法。
楊宗年講師知識淵博,歷史線索條理清楚,這讓我意識到自己與名師的差距與不足,讓我認識到教師要具有課程智慧、教學智慧和愛的豐富,才能成為受學生歡迎的教師;才能駕馭好課堂;才能對教學效果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辛勤的耕耘與沉甸甸的收獲成正比例關系。用專業的眼光關注課堂,用科學的方法引領教師,體會最深的是教師備課必具的真功夫“五有”即:腦中有標,目中有人,心中有法,腹中有書,胸中有案等。
感謝各級領導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集中充電、交流提升的機會,促使我不斷加強學習,培養終身學習意識。更感謝主講老師的精心準備和娓娓道來,讓我們更加意識到學科教研中自身的責任。
總之,通過這次學習,我一定在以后的教學中,多思考,不斷學習,全面提升自己的業務綜合素質。以積極的工作態度和熱情來對待課堂,對待我的學生,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學生終身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聽專家學術報告學習心得 篇9
今天星期六,沒有休息,去中心學校參加繼續教育“上好課”專題學習培訓,聽專家講座。這次主講的專家是至德小學的秦斌老師。秦老師是省教壇新星,人很年輕,30歲左右,戴著眼鏡,面容消瘦,顯得文質彬彬;秦老師普通話標準,語調抑揚頓挫,兩個小時的演講很有激情;秦老師理論聯系實際,從一線教師的視角為我們詮釋了怎樣上好一節語文課的理論,講座深入淺出,我受益匪淺,體會頗深。
一節好的語文課首先應該是真實的。有許多語文公開課、競賽課,教師在設計時就把追求完美作為一個重要的目標。為達到這個目標,課前訓練學生的有之,課中“誘導”學生的有之。于是,教學變成了演戲。這是語文教學的悲哀。殊不知,真實的才是最動人的,真實的也才是最美麗的。虛假的美麗只能取悅于一時,真實的精彩方能恒久地打動人心。讓語文課遠離虛偽的美麗,永遠煥發青春的活力與真實的生命力。一節課不可能十全十美,它應該是真實的、不粉飾的、值得反思的,可以重建的課。只要是真實的,就是有缺憾的'。有缺憾恰恰是真實的指標。這種課可以稱為真實的課。
一節好的語文課還應該是科學的。任何事情都要遵循事物的規律,語文教學也不例外,遵循母語學習的規律的語文課才是好的語文課。教學目標要科學,要體現三維體系,要符合學生實際,要突出教材的重難點;教學過程要科學,要過渡流暢、銜接自然;教學方法要科學,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中形成能力。
一節好的語文課更應該是高效的。我們做任何事都要講求效率。語文教學也不應例外。一節好的語文課,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學習活動之中,都能在課堂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都能有所收獲、有所發展。學生通過課堂學習,對語言文字的感受、理解、欣賞與運用能力有了最大程度地發展和提高,而且在學習過程中產生了積極的情感體驗及對學習語文的濃厚興趣。“是否有效,收到了怎樣的效果”是評價一節課的最終標準。
聽專家學術報告學習心得 篇10
6月27至29號在部隊禮堂聆聽了汪冰、朱立文等專家的積極教育講座。這是我第一次接觸積極教育、積極心理學這一概念,覺得收獲頗深。他們的講座不僅從教育學生方面、而且從積極處理人際關系包括夫妻、同事、父(母))子等關系方面教會我們怎么才能夠正常積極的交往,就是要有積極、陽光、美好、善良的心態。
那我就從教授們的講座中想到了我們的日常人際關系,我們快樂感在什么地方?有一個研究已經發現,60%以上的人每天花在手機上的時間超過學習的時間,超過了玩樂的時間,超過了和人打交道的時間。我們睡覺的時候看手機,我們起床看手機,我們談戀愛也在看手機。不光是年輕一代看手機,美國人也看手機,即使是美國第一家庭在奧巴馬總統人生最重要的一天中,他的第二次總統就職典禮上(美國總統最擔心的是只當一屆失敗總統),全家都在看手機。
人類不會因為手機的產生而得到快樂感的提高。在大數據的時代、手機的時代,人到底如何與人交往,交流和交換,這才是我們應該關注的問題。我們的教育到底教孩子什么技巧?生存和生活的技巧,討人喜歡的技巧才是最重要的.。中國人相信一個人只要能干,有本事就行,其實在商業化社會生活中,討人喜歡才是最重要的魅力,情商比智商重要。一定要知道如何做人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如何做事情。
其次,積極教育可以彌補傳統教育的不足。中國人在傳統的知識教育方面,絕對不亞于世界上任何國家、任何文化,但我們需要知識以外的教育,需要積極教育。為什么我們這么著急在中國推廣積極教育,希望是能夠輔佐傳統的知識教育,陰陽相濟,互助互利。積極心理學對教育有什么希望,其實就是希望中國人民更加智慧起來,更加卓越起來,更加美起來,更加高尚起來,更加有感染力,更加有影響力。簡而言之,一定要高大上,有魅力,吸引人,讓人愛慕。現在我們的學生從學校出來,能干的可以,但是不一定都討人喜歡。這和錢多錢少沒有關系,和有權無權也沒有關系。一定是要讓人羨慕,愿意追隨你,同甘共苦,共創輝煌,這樣一種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聽專家學術報告學習心得 篇11
2017年3月4日在博興縣第四中學的會議室里,我有幸近距離的聆聽了黃寶國教授的精彩講座,真可謂受益匪淺。黃寶國老師的講座深深吸引著我,平時開半個小時的會議都覺得很漫長,做得一點都不耐煩。唯獨黃寶國老師的講座,聽起來一點不覺得累,反而覺得是一種享受。
黃老師的精彩講座讓我領略到了“差點教育”的另一種解釋,讓我品味了智慧。首先,要明確教育的目的就是縮小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就是千方百計的成就各種差距的孩子。“差點教育”顧名思義就是“差一點的教育”。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是一種重要的資源,如果人與人之間沒有差距,人類將不復存在,社會不再發展,教育的目的是縮小人與人之間的差距。
其次,要尊重學生的差異,承認學生有差異的存在,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是一種重要的資源,是一種自然生態平衡,然而就是這一種自然生態就是我們教育成功的保障,是教育需要就一步研究的切入點。有差異的尊重,因為尊重最高的境界是人格的尊重,尊重學生有差異的存在是教育成功的前提。
再次要“研究差點”,縮小差距,讓學生找到屬于自己的那一點就成為“我自己”,超越自己,就是冠軍;優于別人,并不富貴,優于自己,才是最高貴的;縱評是差點教育的關鍵,只有研究,才會創新,而創新正是我們教育前進的.動力。學校不是分數的工廠,學生不是老師抓分的工具,學校不能香像工廠一樣,讓不同的人成為同一種人,不能拿自己的孩子跟別人的比較,因為每個孩子都是你的唯一。
最后,要共享教育存在的差距。每個人都爭取自己有一個完美的人生,然而,自古至今,海內海外,多少教育家照亮他人,成就自我。總之,尊重差異——有教無類;研究差點——因材施教;縮小差距——終身學習;共享差別——人人成才 。培訓時間雖短,但收獲頗豐。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積極投身于教育教學改革,與全體教師共同尋求現代教學改革的心路,努力成為教育的智者。
記得有位專家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眼界決定境界,態度決定高度,思路決定出路,實力決定魅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開闊眼界,提高境界,轉變態度,實現高度。為我們的教育教學也為自己的生命增添新的色彩。
聽專家學術報告學習心得 篇12
這個周四的下午在學校聽了家庭教育講座,是本市的中英文學校的校長主講的。本次講座是的主題是《教育就是培養習慣》。
首先彭校長通過幾個小故事講了習慣的重要性,其中講了一個宇航員加加林的故事,十幾個宇航員一起去參觀他們要乘坐的飛船,進艙門時只有加加林一個人把鞋脫下來,就是這樣一個動作讓設計師非常感動,加加林成了人類第一個飛上太空的宇航員。這個故事讓我們了解了成功就是從好習慣開始。還講了俄羅斯教育家烏申斯基的一段名言:“任何一種習慣都是反射行為,行為的習慣有多深,它的反射性就有多大。哪里有習慣,哪里就有神經系統在工作。”烏申斯基認為,經過教育,經過培養,人是可以形成新的習慣,新的反射的,人是可以把握自己命運的。彭校長還講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21世紀教育的使命是幫助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學習,學會共處“,要學會”四會“首先就是要培養好習慣。
接著彭校長講了習慣培養的重點:
一、做人的習慣;
二、做事的習慣;
三、學習的習慣;
四、交往的習慣。
并根據這四大點列舉了36種具體的習慣。強調了我們家長們在生活中了解自己的孩子有哪些好習慣和哪些不良的`習慣。然后講了怎樣培養良好習慣,養成一個習慣需要量21天,不同的行為習慣形成的時間也不相同,時間越長習慣越牢。這也讓我想起了孩子的親子閱讀,上小學前一直和孩子堅持親子閱讀,后來上了小學,孩子的識字量大了,基本就自主閱讀,可是發現孩子自己選書時就常常只選漫畫書,后來就恢復和孩子的親子閱讀,堅持一段時間后,孩子慢慢讀書的范圍就起來越廣。
最后彭校長還講了培養良好習慣的五個步驟及怎樣糾正不良習慣。講糾正不良習慣時彭校長通過《孟母三遷》的故事告訴我們人應該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學習到好的習慣。
感謝學校讓我們有機會聽到這么好的教育講座,通過這個講座讓我更加了解了要教育好孩子,養成好習慣的重要性,也學習到很多培養好習慣的方法。記得巴金先生曾說過“孩子成功教育從好習慣培養開始”,讓我們一起從培養孩子的好習慣開始吧!
聽專家學術報告學習心得 篇13
曾經有一個教育者說過:“教育始終應該是一個付出和學習的過程,也是一個感悟和享受的過程!”今天聽了深圳市幼兒教育專家李春玲的講座之后,對這句話理解更深刻。作為一個老師的確需要不斷地的學習,及時充電,也要無私的奮獻、付出,最重要的是學會感悟!。李教授的“跳出傳統思維做促進孩子發展的教育”和“讓環境說話”這兩個主題的講座真的'是讓我感悟頗深,受益匪淺。
首先,讓我真正理解了什么是教育?教育是一種平衡!兒童發展領域的平衡、教師教育手段的平衡、教育環境創設的平衡,教師應努力實現兒童自由學習和成人指導或幫助兩者之間最優平衡。我們的教育如果出了問題,沒關系,只要我們靜下心來思考一下及時改進還是會有所發展的!看了國外的有些教育圖片,讓我感到平時對自己孩子或者學校孩子的教育中大人包辦代替太多了!孩子會做的讓他們去做吧!要相信孩子,他們有能力做的事情為什么大人去干擾呢?作為老師或家長要有耐心,孩子就是慢點還是讓他們把自己愿意干的事情慢慢做完吧!其次,讓我知道布置環境不是單一的美化和裝飾更重要的是讓環境“會說話”《 指南》指出給孩子創設寬松愉悅的環境、有教育意義的環境。
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幼兒的第三任老師,也是教師的好助手。讓環境 “會說話”常規教育無形中會形成,如孩子排隊搶著往前站、吃飯時亂撒、區域活動時大聲說話等等,如果我們貼有相應的標識標志孩子就不會搶著喝水、站隊,上廁所,也不會把不愛吃的東西亂撒,會自覺排隊,不喜歡吃的東西放在規定的地方,養成安靜地進行區域活動或集體活動。讓環境話“會說話”幼兒在無意注意中識很多字和認識很多數字,如在椅子上、杯子架、床頭上貼有自己的名字和學號,慢慢的他們無意識的認識了自己的名字,還有布置環境墻上的很多字他們慢慢的也會認識。
讓環境話“會說話”幼兒園五大領域的內容就會展現在臉前。環境是實踐一日課程的重要手段,如果我們把課程滲透在區域活動中,幼兒就能在輕松的氛圍中愉快的了解探索簡單的科學知識、喜歡用語言表達自己看到的或發生的有趣的事情,善于模仿或表演社會知識和舞蹈音樂。
聽專家學術報告學習心得 篇14
這個周四的下午在學校聽了家庭教育講座,是本市的中英文學校的校長主講的。本次講座是的主題是《教育就是培養習慣》。
首先彭校長通過幾個小故事講了習慣的重要性,其中講了一個宇航員加加林的故事,十幾個宇航員一起去參觀他們要乘坐的飛船,進艙門時只有加加林一個人把鞋脫下來,就是這樣一個動作讓設計師非常感動,加加林成了人類第一個飛上太空的宇航員。這個故事讓我們了解了成功就是從好習慣開始。還講了俄羅斯教育家烏申斯基的一段名言:“任何一種習慣都是反射行為,行為的習慣有多深,它的反射性就有多大。哪里有習慣,哪里就有神經系統在工作。”烏申斯基認為,經過教育,經過培養,人是可以形成新的習慣,新的反射的,人是可以把握自己命運的。彭校長還講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21世紀教育的使命是幫助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學習,學會共處“,要學會”四會“首先就是要培養好習慣。
接著彭校長講了習慣培養的重點一、做人的習慣,二、做事的習慣,三、學習的習慣,四、交往的習慣,并根據這四大點列舉了36種具體的習慣。強調了我們家長們在生活中了解自己的孩子有哪些好習慣和哪些不良的習慣。然后講了怎樣培養良好習慣,養成一個習慣需要量21天,不同的`行為習慣形成的時間也不相同,時間越長習慣越牢。這也讓我想起了孩子的親子閱讀,上小學前一直和孩子堅持親子閱讀,后來上了小學,孩子的識字量大了,基本就自主閱讀,可是發現孩子自己選書時就常常只選漫畫書,后來就恢復和孩子的親子閱讀,堅持一段時間后,孩子慢慢讀書的范圍就起來越廣。
最后彭校長還講了培養良好習慣的五個步驟及怎樣糾正不良習慣。講糾正不良習慣時彭校長通過《孟母三遷》的故事告訴我們人應該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學習到好的習慣。
感謝學校讓我們有機會聽到這么好的教育講座,通過這個講座讓我更加了解了要教育好孩子,養成好習慣的重要性,也學習到很多培養好習慣的方法。記得巴金先生曾說過“孩子成功教育從好習慣培養開始”,讓我們一起從培養孩子的好習慣開始吧!
聽專家學術報告學習心得 篇15
8.26號我們學校進行了為期四天的培訓,培訓的主要內容是聽取專家的報告,關于教師如何執行《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問題,我們一共聽取了6位專家的報告,在聽取的過程中,真正的對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理解,其中,對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姓張的專家的回報,她回報的主題是“熱愛學生”。
張老師以她的幽默將“熱愛學生”詮釋的淋漓盡致,張老師將以前的教育稱之為“權利教育”,的確,在以前的教育中,老師的地位高于一切,在孩子以及家長的心目中都是高高在上,在教學過程中,一個老師可以不負責任的教學,可以隨意體罰學生,還可以理直氣壯的.通知家長來校,繼續批評,是啊,在過去,孩子怕老師,家長怕老師,為什么?因為孩子怕老師打,家長怕如果頂撞了老師對自己的孩子不利,“老師”一詞完全充滿了“暴力”的色彩。
但是,現在的教育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張老師把現在的教育稱之為“能力教育”,現在的家長對孩子都非常的疼愛,俗話說的好,疼愛難免就會溺愛,那么在當今教育狀態下,作為一名教師,究竟該如何做到“熱愛學生”呢?
孩子到學校需求的是關懷,但是他需要的是約束,我們在對待孩子的時候要盡量做到尊重、平等、不放棄,張老師說我們必須要寬容孩子,因為孩子是發展中的人,作為一個孩子,它自身具備兩個條件:
1.一切皆有可能,一個孩子,她的未來誰也無法預料,他可能會成為名人,也可能會成為罪人。
2.他總是在犯錯誤,這是一個讓很多老師頭痛的問題。
作為一名老師,我們該如何面對孩子的錯誤呢?首先我們要有耐心,張老師舉了一個例子,說我們在日常教學中,面對孩子的錯誤,我們經常會問三個問題:
1.你是不是不想上了?
2.那你為什么還犯錯?
3.你叫我怎么說說你好呀?現在看著三個問題,自己都覺得好笑,在教學中這類事情經常發生,出現了這種事情,如果搬位置調換一下,我們作為學生,該怎么回答這三個問題?
當今神會需要的不是不負責任的教育,也不需要充滿暴力的教育,而是需要的是充滿愛心,充滿快樂的教育,在此次的培訓中,我感覺到我真的不合格,我見會努力做得更好,孩子們,讓我們攜手努力吧。
【聽專家學術報告學習心得】相關文章:
聽專家講座心思想總結03-06
聽專家講座心得體會02-20
聽專家講課心得體會04-07
聽專家講座心得體會范文06-08
聽專家講座的心得體會(精選17篇)03-19
聽教育專家談學習作文600字08-08
聽教育專家講座心得體會(精選14篇)08-24
聽專家講座的心得體會(通用22篇)07-13
聽專家講座的心得體會范文(精選14篇)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