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農場資金項目績效報告(精選15篇)
在現實生活中,報告的用途越來越大,其在寫作上具有一定的竅門。那么報告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庭農場資金項目績效報告,歡迎閱讀與收藏。
家庭農場資金項目績效報告 篇1
一、項目情況
支持家庭農場建設項目規劃申報家庭農場培育工程和示范工程共涉及49個種養大戶、24個家庭農場。中央財政資金總投資750萬元。其中:培育工程所涉及49個種養大戶,每戶補助10萬元,共計490萬元;家庭農場示范工程涉及24戶,共投資390萬元。省級示范工程補助資金2個,每個補助20萬元。市級示范家庭農場22戶,每戶補助10萬元。
項目建設時間為2021年8月-12月,項目申報內容與具體實施內容相符,無變更,申報目標合理可行。
二、評價工作開展情況
經現場評價和資料查閱,項目建設內容與實施方案一致,與具體實施內容相符,無變更,申報目標合理可行。時間完成節點在項目建設期限內。
三、評價結論
項目建設過程中,嚴格按照要求對項目建設進行全程監督。項目完工后,區級業務主管部門及時組織相關部門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全面自查,進行整改和完善。經整改完善、復查驗收合格后,報請區級驗收。區農業、財政等部門組織開展區級驗收。驗收中,一是堅持逐級驗收,多級把關;二是邀請村民代表全程參與,提高監督力度;三是進行結果公示,接受社會監督。區級驗收后,及時開展項目總結。總結經驗,查找差距,同時完善搜集、整理項目建設資料,立檔歸案,建立項目信息庫,為迎接上級驗收做好準備。
為實施好此項目。一是區農業農村局成立了以局長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相關股室和場站負責人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了工作任務。二是區農業農村局、財政局聯合對實施主體職責、建設內容、補助標準、項目驗收,進行了全程監督管理,嚴格按照規定進行操作。確保項目建設主體按時、按質、按量完成。項目建設任務全面完成,自評得分100分。
四、績效分析
(一)項目決策
達川區地處達州市主城區,總人口121萬,是全省人口最多、面積最大、以農業農村為主的市轄區,也是全國、全省糧食生產大縣(區)和全國肉類生產百強縣、瘦肉型商品豬生產基地縣、商品水禽基地縣和秸稈養羊示范縣、生豬調出大縣,全國580個、全省45個蔬菜重點縣和20個辣椒生產重點縣(區)之一,全省畜牧業重點縣、優質肉牛繁育示范基地縣,達川青花椒被認定為四川省第二批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先后獲得“中國苧麻之鄉”“中國烏梅之鄉”稱號。2021年8月,達川區轄區內整體劃轉7個鄉鎮至經開區和高新區,鄉鎮(街道)由原來的31個減少到24個,行政村由318個減少到237個,村民小組由2919個減少到2260個。
持續推進“一組一場”總體目標任務,2021年在580個村民小組新増家庭農場580戶,累計家庭農場達到1900戶,新增30.5%;實現1847個村民小組有家庭農場,占村民小組總數的81.72%。在45個行政村新增區級示范場62戶、市級示范場33戶、省級示范場3戶;實現237個行政村有示范場總數182戶,其中21個鄉鎮擁有省級示范場26個(覆蓋率87.5%)、市級示范場69戶、區級示范場87戶。
一是家庭農場創建質量提高。截至2021年12月底,全區家庭農場成員中有3人評為“全國農業勞動模范”“省勞動模范”,60多人當選市區黨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有95人興辦的家庭農場評為市級以上示范場,其中有3個家庭農場分別被評為“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戶”“全國巾幗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基地”;8人個農莊獲得市級以上休閑農莊或農業主題公園稱號;5人獲得“四川省返鄉創業明星”“四川省首批農村致富帶頭人”。二是自身創業能力增強。通過項目實施,引進新品種35個、推廣新建大棚滴灌設施218畝、配備農業植保機械300套、修建塘堰和蓄水池152口、路網11850米,極大地改善了家庭農場生產條件,降低了生產成本。
(二)項目實施
項目資金下達相關實施單位后,均及時進行了會計核算及賬務處理。嚴格按照方案規定和要求實行區級報賬制。是落實任務,把建設項目、建設面積、建設任務逐一是落實到地塊,做到有據可查;二是落實措施,針對不同項目區和建設任務,明確不同的建設措施,保證計劃的順利實施;三是加強資金項目管理,專人核算、專賬管理、專款專用,并進行項目資金跟蹤審計,保證項目資金安全。項目資金實行區級報賬制,根據批復的項目計劃,對資金的投入撥出進行核算。
(三)項目績效
1.資金計劃及到位。項目總投資750萬元,中央財政農業生產發展資金實際到位750萬元。資金使用方向符合相關規定、與任務清單一致。
2.資金使用。目前已使用項目資金750萬元,資金使用率100%。
通過實施省級家庭農場示范縣創建培育工程、示范工程項目的家庭農場,每個家庭農場年均收入16.2萬元,家庭成員年均收入5萬元以上。有效解決了本村及周邊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務工,務工收入達2.46億元,為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將發揮重要的促進作用。同時,推動種植養殖大戶成為農民致富的榜樣和農業發展的生力軍。
五、存在主要問題
因自然災害頻繁、農業效益低下,大量有文化的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外流;基礎設施薄弱、投入資金大、回收周期長、生產經營風險大交通不便、水源缺失,機耕、病蟲害防治等未能采用機械化作業,農業經營成本加大;種植養殖勞動密集性較強,加之平壩淺丘區較少,農業綜合機械化水平提升難度加大等種種因素影響著家庭農場的良性發展。
六、相關措施建議
一是持續培養家庭農場經營主體。加強大學生村官、返鄉農民工創業、退伍軍人、村社干部等人員的培訓,為家庭農場創辦和經營培養一批高素質人才,引導他們規范化、標準化創辦家庭農場。
二是持續加強涉農項目資金整合。加大對家庭農場給予政策扶持、財政支持、稅費減免、提供用地保障和金融支持,有力改善家庭農場渠路、蓄水池、農機設施等基礎設施建設。
三是持續引導家庭農場規范化建管。按照有規模、有市場、有設施、有標準、有效益、有信譽“六有”標準,培育和扶持一批經營規模適度、人員素質高、綜合效益好、示范作用強的.家庭農場,充分發揮其典型帶動示范引領的作用,促進全區家庭農場高質量發展。
四是持續落地落實金融支持政策。加大示范縣創建宣傳力度,及早謀劃項目,認真組織實施,特別是對家庭農場專屬貸款及早落地落實,計劃并落實2022年推薦專屬貸款30筆以上,金額在600萬元以上。
五是持續引導家庭農場加強聯合與合作。構建“家庭農場 合作社 農業龍頭企業 協會”的生產經營模式,引導各類家庭農場加入行業協會、合作社等加強聯合與合作;充分發揮龍頭企業或行業協會、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引領作用。同時要引導家庭農場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建設,推行標準化生產、質量安全可追溯建設等,將質量管理與品牌建設相結合,保障農產品的品質。
家庭農場資金項目績效報告 篇2
一、項目概況
(一)項目資金申報及批復情況。根據四川省財政廳四川省農業農村廳《關于提前下達2021年中央財政農業生產發展資金的通知》(川財農[2020]186號)文件精神,擬定南充市順慶區奉家壩生豬養殖家庭農場等3家家庭農場,順慶區石嶺生豬養殖專業合作社等8家農民合作社作為申報對象。項目申報對象實施方案獲市農業農村局批復并報省廳備案。
(二)項目績效目標。項目主要支持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根據生產發展的需要修建擴建基礎設施和購置農業生產設備,為生產經營提供了更為優越和快速的條件,成本降低,收益更高,生產規模擴大,積累增多,效益增加,實現合產品銷量穩增長,達到農民收入更多,快速奔小康的目的。
(三)項目資金申報相符性。項目申報內容和實施內容相符,實施內容可行。
二、項目實施及管理情況
(一)資金計劃、到位及使用情況。
1.資金計劃及到位。農業生產發展資金30萬支持3家家庭農場,140萬支持8家合作社,項目資金全部按時到位。
2.資金使用。項目實施完成后區農業農村局及時會同財政局按實施方案內容進行了項目驗收并按程序全部撥付到位。
(二)項目財務管理情況。
中央財政農業生產發展資金支持合作社、家庭農場項目采取先建后補方式,由區財政局嚴格按照項目資金管理辦法,對項目資金進行劃撥、監管使用;區農業農村局及時對項目資金進行計劃申請,規范進行賬務處理和會計核算,嚴格加強項目資金管理。
(三)項目組織實施情況。
按照省市文件精神,區農業農村局會同有關部門對擬申報項目主體進行了調研,對項目真實性和可行性進行了認真研究并向市農業農村局申報。在項目建設期間,區農業農村局對項目建設進行監督指導,落實資金,監督和檢查項目實施的`質量和進度。
三、項目績效情況
(一)項目完成情況。
2021年中央財政農業生產發展支持合作社、家庭農場項目資金共計170萬,其中140萬支持8家合作社,30萬支持3家家庭農場。項目實施完成后區農業農村局及時會同財政局按實施方案內容進行了項目驗收并按程序全部撥付到位。
(二)項目效益情況。通過農業生產發展項目實施完成后,改善了經營主體的生產條件,提高了經營主體的作業能力,生產經營能力顯著增強并帶動周邊農戶收入增加。
四、問題及建議
無。
家庭農場資金項目績效報告 篇3
一、項目概況
(一)總體要求
深入貫徹落實關于農業生產發展資金管理相關政策要求,充分發揮中央財政資金對家庭農場發展的支持作用,引導家庭農場規范運營,提高家庭農場經營管理能力,促進增收。
(二)任務目標
2019年支持縣級以上(含縣級)示范家庭農場17個,引導其有序流轉土地、健全管理制度、應用先進技術、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開展標準化生產、購買社會化服務等,繼續做好典型家庭農場發展監測工作。縣級示范家庭農場數量較上年增長5個。
二、實施條件
(一)向貧困村傾斜,加大對貧困村的支持力度。
(二)重點對縣級及以上示范家庭農場和家庭農場聯合組織(聯合會、聯盟、協會等)給予支持。
(三)申報項目的家庭農場相關信息必須錄入農業農村部家庭農場名錄系統和新農直報系統。
三、補助對象和標準
扶持縣級(含縣級)以上示范家庭農場,同等條件下,主動配合主管部門工作、積極參加培訓學習交流活動的家庭農場優先。要依據我縣特色產業和主導產業優中選優,選擇基礎設施完善、制度健全、土地流轉規范、交通便利的家庭農場打造2-3個可看可學可推廣的精品示范場予以重點扶持。由縣農業農村和水利局具體負責項目實施和監管,根據示范等級、項目支出等確定具體補助額度。一般單個家庭農場補助額度掌握在5-20萬元。
四、補助環節和方式
項目重點就家庭農場土地流轉費用、信貸保險、科技投入、農產品質量提升等方面進行補貼。家庭農場可就以下一項或幾項內容申請補助。
(一)土地流轉費用補貼。支持家庭農場有序流轉土地,對使用省級土地經營權流轉合同式樣規范流轉合同并依法依規向鄉、村備案的家庭農場給予補助,依據備案合同及縣級具體補助標準實施。具體補助標準由縣級農業農村部門根據當地土地流轉情況確定,其中大田糧食生產類家庭農場補助標準不得超過年土地流轉費用的50%,果蔬類家庭農場不得超過100%,設施農業類(包括果蔬大棚和養殖棚舍)家庭農場可以補助土地流轉費用的3—5倍(土地入股享受同等補助標準)。
(二)信貸保險補貼。家庭農場為擴大生產經營申請的貸款、為抵御風險購買的農業保險,其貸款利息和保費可從補助資金中列支。
(三)科技投入補貼。支持家庭農場與高校、科研院所開展合作,引進新技術、新品種、新工藝,聘請專家和技術人員、購買相關服務等。
(四)農產品質量提升補貼。支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農產品地理標志的認證和創建等,支持開展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建設。
五、實施要求
(一)制定實施方案。2019年7月底前,完善項目實施方案,內容包括實施條件、補助對象、補助標準、補助方式、實施要求和監管措施等,實施方案附承擔項目的家庭農場名單及補助環節、補助金額于8月10日前報省農業農村廳(附件1)。
(二)組織項目實施。阜平縣農業農村和水利局負責組織項目實施,各項目承擔主體按項目申報書實施項目(申報書由農業農村和水利局留存),并在2019年11月底前完成,做好項目驗收相關準備工作。
(三)檢查驗收。截止2019年12月25日前完成項目驗收和資金審核撥付工作并建立完整的.項目檔案。
(四)績效評價各農場完成了項目清單和績效目標,帶動了200多戶建檔立卡戶增收2000元。
六、監管措施
(一)組織領導。項目由農業農村和水利局農經辦公室確定專人負責項目實施相關工作,主動與縣財政部門溝通協調,做好資金審核撥付、項目驗收等工作。
(二)資金管理。家庭農場項目資金按任務量分配各項目承擔縣,各項目承擔縣要按照財政部、農業部《農業生產發展資金管理辦法》要求,嚴格按照補助環節用足用好項目資金,引導家庭農場健康發展。
(三)項目要求。阜平縣農業農村和水利局要做好項目申報、實施、審核、驗收、支付等工作。要加強業務指導,督促承擔項目的家庭農場按照審核通過的申報內容開展項目建設,依法依規使用項目資金,保障資金使用效益和支出進度。各項目縣(市、區)要建立項目執行定期調度督導機制,及時掌握項目執行和資金使用情況。
(四)項目監督檢查。阜平縣農業農村和水利局加強對項目資金分配、使用情況的監督管理和總結驗收,適時組織檢查驗收。
家庭農場資金項目績效報告 篇4
一、績效目標分解下達情況
(一)財政專項扶貧資金下達預算及項目情況
2019年衛輝市頓坊店鄉田地興興家庭農場土地流轉項目安排資金0.395萬元。
(二)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項目績效目標設定情況
通過流轉2戶貧困戶7.9畝土地,使每戶貧困戶畝均年收益增加200元。
二、績效自評工作開展情況
近年來,隨著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績效考評工作的深入開展,我單位扶貧資金管理使用績效理念不斷強化,扶貧資金績效評價機制不斷完善,為貧困群眾脫貧致富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通過自查自評,我單位2019年度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安排到位及時,資金使用管理規范,充分發揮了扶貧資金的效益最大化。
(一)自評工作開展范圍及對象
流轉貧困戶土地的2019年衛輝市頓坊店鄉田地興興家庭農場土地流轉項目的新農主體和被流轉的.貧困群眾。
(二)自評工作開展的時間及方式
扶貧項目資金撥付完畢后,會對新農主體和貧困群眾進行回訪,回訪方式主要為電話回訪和實地走訪。
三、績效目標自評完成情況分析
(一)資金投入情況分析
1.項目資金情況到位分析
2019年衛輝市頓坊店鄉田地興興家庭農場土地流轉項目撥付資金0.395萬元。項目已全部按期完成,資金已全部到位。
2.項目資金執行情況分析
2019年衛輝市頓坊店鄉田地興興家庭農場土地流轉項目流轉2戶貧困戶7.9畝土地,通過實地考察驗收合格。
3.項目資金管理情況分析
我單位負責農業產業扶貧項目實施的日常監督和項目資金使用的日常監管,建立并完善項目檔案和財政農業產業扶貧項目報賬資金專賬。其次,根據下達的資金項目計劃組織項目實施,加強資金使用管理,督促項目申報主體根據文件要求進行申報,按規定用途使用資金并收集相關報賬資料,建立財政農業產業扶貧專賬。
(二)績效目標完成情況分析
1.產出指標完成情況分析
1.1數量指標
2019年衛輝市頓坊店鄉田地興興家庭農場土地流轉項目流轉2戶貧困群眾的土地7.9畝。
1.2質量指標
2019年衛輝市頓坊店鄉田地興興家庭農場土地流轉項目驗收合格,合格率100%。
1.3時效指標
2019年衛輝市頓坊店鄉田地興興家庭農場土地流轉項目撥付資金0.395萬元,資金已全部到位。獎補資金發放及時率100%。
1.4成本指標
貧困戶獎補標準為200元/畝。
2.效益指標完成情況分析
2.1經濟效益
2019年衛輝市頓坊店鄉田地興興家庭農場土地流轉項目流轉7.9畝土地。
2.2社會效益
2019年衛輝市頓坊店鄉田地興興家庭農場土地流轉項目流轉2戶貧困群眾的土地。
3.滿意度指標完成情況分析
受益貧困人口滿意度97%,新農主體滿意度97%。
四、偏離績效目標的原因和下一步改進措施
2019年衛輝市頓坊店鄉田地興興家庭農場土地流轉項目績效目標對應項目執行,執行中做好指標使用管理,控制績效目標偏差。部分項目不符合獎補條件,不予獎補。下步,我單位將進一步加強項目立項論證,持續強化項目實施過程的監督監管責任,確保項目保質保量完成,確保資金獎補到位。
五、績效自評結果擬應用和公開情況
在此次評價中,支持貧困戶土地流轉項目資金績效自評價情況較好,資金使用和效果達到了預期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家庭農場資金項目績效報告 篇5
一、績效目標
2022年計劃扶持家庭農場8個,扶持資金總額98.8萬元(含2021年結余資金7.8萬元)。每個鄉鎮街申報符合要求的家庭農場1個,沒有符合條件的可由其它鄉鎮增補完成。
二、補助對象
區級以上示范家庭農場(已錄入家庭農場名錄系統)。上一年享受過同類項目補助的農場,今年不納入申報范圍。購買農機等享受國補的不再重復申報。
三、補助標準
按照省里下達的資金額度,采取先建后補的方式,補助額度不得超過項目總投資的40%,單個農場補助最高不超過12萬元。
四、申報條件
1、資格條件:
(1)家庭農場須在2020年12月31日前依法在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登記注冊的區級示范農場。
(2)財務管理規范、各項管理制度健全。
(3)家庭農場從區級以上示范家庭農場中選定。
2、申報材料(按此順序裝訂檔案)
(1)項目申報書;
(2)家庭農場的工商登記營業執照和開戶許可證;
(3)項目申報鄉鎮街公示證明材料、家庭農場辦公場所照片;
(4)2020-2021年度資產負債表、盈余分配表及章程制度等相關證明材料。
(5)項目真實性承諾書、安全管理責任承諾書。
(6)法人征信證明、誠信證明。
(7)法人無違法違紀證明(村委會簽字蓋章)。
(8)項目備案表
五、支持內容
提升生產加工能力,支持示范家庭農場改善生產條件,應用先進技術,開展社會化服務,提升規模化、集約化、信息化生產能力。
六、申報程序
1.鄉鎮審批。由鄉鎮(街)依據方案申報條件組織實施。按照項目條件要求組織申報工作。項目申報主體需要提供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開戶許可證等證照;在銀行開戶、有與營業執照相符的銀行賬戶名稱、法人代表姓名及開戶賬號;要有至少2021年度完整的`財務會計資料;相關的會議記錄;法人或負責人的真實性承諾書。項目申報主體對項目和材料的真實性負責。由鄉鎮(街)對申報項目的真實性進行調查、審核并負責,項目初審后,報鄉鎮(街)政府負責人審批確定。
2.鄉鎮公示。鄉鎮(街)對審批通過的申報主體,在項目主體所在村組及鄉鎮(街)所在地進行公示,公示期為7天。無異議的,由鄉鎮(街)負責,將《項目申報書》(一式兩份)、《項目申報書備案表》(一份),于2022年8月22日前將紙質版、電子版報送區農經總站辦公室。
3.區級復核。區農業農村局組成項目審核組,對鄉鎮(街)申報的項目申報材料進行復核。
4.區級備案。項目確定后,區農經總站將項目實施主體在政府的網站上公示并進行備案。
5、省級備案。經公示無異議的,由農業農村局及時報省農業農村廳備案。
6、項目完成時限。2022年8月30日前完成申報、備案工作。2022年12月31前完成驗收并兌付項目資金。
7、項目驗收。區農業農村局組織鄉鎮街成立聯合小組進行逐個驗收。驗收的主要流程是:
(1)鄉鎮街提出書面申請。
(2)區農業農村局2人、鄉鎮街2人組成驗收小組。
(3)驗收方式,采取實地核查和查閱相關賬目資料的形式。
(4)驗收標準以項目申報書為依據,重點是審核是否在項目期內建設、是否符合用地要求、是否符合環評要求、是否存在安全隱患、是否重復補貼、是否符合補貼比例要求、財務支出是否合情合理,資料是否齊全。
(5)驗收合格后,農業局負責申請資金,財政局負責資金撥付,鄉鎮街負責將項目資金審核兌付到戶,各項目主體簽訂項目真實性承諾書,對項目真實性負責。在驗收中發現有虛報瞞報和不符合本項目實施要求的主體,取消當年的項目補助資格,并向同級部門進行通報,納入負面清單管理。
8.項目管理。由鄉鎮(街)負責項目的全程監管。項目完成后,鄉鎮(街)同時報送項目工作總結和績效報告。
七、工作要求
1.強化組織領導。區農業農村局(農經總站)負責指導鄉鎮(街)做好項目的落實工作。各鄉鎮(街)要成立項目實施的組織機構,制定本地實施方案,安排專人負責項目組織實施工作,按照工作程序開展項目的申報、核查、公示、審批等工作。各鄉鎮(街)要承擔項目執行和資金使用的主體責任,統一思想,切實加強協作配合,完善配套制度,做好項目條件篩查、資格審批、組織實施、績效評價;要按時報送相關材料;及時做好項目實施總結,全面總結分析項目執行情況、存在問題并提出有關建議。
2.強化責任分工。區農業農村局(農經總站)負責項目的業務指導工作。區財政局負責資金撥付工作。各鄉鎮(街)負責項目的日常管理、組織實施、審批、調度、督促項目實施主體組織項目建設,并開展項目自查績效評估總結工作。
3.強化政策公開。鄉鎮(街)要及時將財政政策措施和實施方案向轄區家庭農場發布,按程序做好補助對象、補助資金等信息公開公示工作,強化群眾監督和政策解答。要通過多種渠道方式宣傳解讀政策,使本轄區家庭農場和廣大農民群眾準確理解掌握政策內容,積極營造有利于政策落實的良好氛圍。
4.強化資金管理。鄉鎮(街)要加強日常監督管理,要嚴格落實項目資金各項管理制度,切實加強財政專項資金的管理,定期開展財政專項資金檢查,切實實現帶農增收,堅決防止發生侵害群眾利益等違紀違法行為,確保農村社會經濟穩定發展。
5.強化績效評估。鄉鎮(街)要結合本地實際,依據績效目標,組織開展績效評價工作,并形成本級績效自評報告,報區農業農村局(農經總站)。項目單位要在要求時間內,開展績效自評,形成績效報告,報鄉鎮(街)。承擔項目的家庭農場要納入農業部的信息直報系統管理,由鄉鎮街指導農場及時填報上報。
家庭農場資金項目績效報告 篇6
一、項目概況
深入貫徹落實中央農辦等十一部門《關于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計劃的指導意見》、省委農辦等十七部門《關于推進全省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要求,2022年中央財政安排我省支持家庭農場項目資金9400萬元(其中2000萬元支持地下水壓采任務重點縣家庭農場完成高效節水灌溉20萬畝),完成農業農村部下達我省扶持940個以上家庭農場指導性績效指標。通過項目實施,引導家庭農場開展適度規模經營,打造典型和示范樣板,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不斷提升農業生產經營規模化、專業化、集約化水平,推進全省家庭農場高質量發展。
二、資金扶持重點、補助環節及方式
(一)資金扶持重點
一是首先滿足脫貧地區扶持需求,支持脫貧地區家庭農場發展,助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二是保障地下水壓采任務需求,根據廳種植業處提出的資金使用意見,支持24個地下水壓采任務重點縣211個以上的家庭農場開展高效節水灌溉,完成新增淺埋滴灌等高效節水灌溉20萬畝任務。縣級以上示范家庭農場承擔高效節水灌溉項目有難度的,可安排非示范家庭農場承擔。三是優先扶持2021年度部級典型案例、省級示范家庭農場、開展大豆油料擴種和玉米大豆復合種植的示范家庭農場。
(二)補助環節
圍繞家庭農場在資金、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方面的`需求,對發展節水農業、引進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新設施和開展融資保險等方面進行支持。承擔實施高效節水灌溉項目的家庭農場,在小麥玉米一年兩熟農田重點實施淺埋滴灌等,在蔬菜種植區重點推廣滴灌、微噴灌等,在水果種植區,重點發展微噴灌、小管出流等。
(三)補助方式
項目資金由省級根據分配額度按資金撥付程序下達相關縣(市、區),由縣(市、區)按要求提出項目補助對象(家庭農場)、補助環節(內容)、補助額度等意見,報市級審核批準后實施,并堅持先建后補的原則具體負責項目組織實施和監督管理。
三、補助標準
一是縣級以上(含縣級)示范家庭農場每個扶持額度掌握在5-20萬元,項目資金可以不平均安排,部級典型案例和省級示范家庭農場優先安排并給予資金傾斜。二是承擔實施高效節水灌溉項目的家庭農場,每畝補助200元,其中,省級利用中央財政資金補助100元,市縣配套100元。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相關市、縣(市、區)農業農村部門要高度重視家庭農場發展,確定專人負責項目組織實施等工作,主動與縣財政部門溝通協調,做好資金審核撥付、項目驗收等工作,確保項目落實落地,取得良好效益。支持24個地下水壓采任務重點縣家庭農場開展高效節水灌溉,市、縣農業農村部門要加大實施、監管和驗收力度,按量按要求完成節水任務(具體工作由種植業負責),同時完成扶持家庭農場數量的績效指標。
(二)制定實施方案
項目縣(市、區)要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具體項目實施方案(內容包括實施條件、補助對象、補助額度、補助方式、實施要求、監管措施和績效評價等)并報市級審批,市級農業農村部門按要求填寫備案表(附件2),與實施方案一并于2022年6月底前報省農業農村廳備案(一式三份)。
(三)嚴格項目要求
項目縣(市、區)農業農村部門要做好項目申報、實施、審核、驗收、支付等工作。要加強業務指導,督促承擔項目的示范家庭農場按照審核通過的申報內容開展項目建設,依法依規使用項目資金,保障資金使用效益和支出進度。每月10日前登錄河北省農業財政項目管理信息系,填報上月項目執行情況和資金使用情況等內容。
(四)項目監督檢查
項目縣(市、區)農業農村部門應當加強對項目資金分配、使用情況的監督管理,并于2022年10月底前完成項目驗收和資金審核撥付工作,形成驗收報告報市級審核;市級農業農村部門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強化指導檢查,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核查驗收情況并形成項目總結報告,于11月底前報省農業農村廳;省農業農村廳將加強項目抽查,組織開展項目績效評價,評價結果作為確定下年度資金分配和實施區域的重要依據。
家庭農場資金項目績效報告 篇7
我家庭在回龍鎮黨委、政府、紅豐村村委會的支持下,從2002年養牛開始經營,近年來根據政策引導逐步擴大生產經營規模,改變經營方式,多元化、多手段的擴大生產經營,現已初具規模,現將我家庭農場的基本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鎮安縣新盛家庭農場,位于鎮安縣回龍鎮宏豐村,法人樂祥明。土地經營總面積達到920畝,其中流轉土地720畝,常年雇工9人。現有收割機3臺,旋耕機2臺,犁、耬、耙、耱配備齊全,機械壓油機一套,機器設備總投資150萬元。20XX年農場共養殖了620只羊、100頭豬、248頭肉牛、4000只肉雞、2000只蛋雞、120箱蜜蜂;種植了200畝油葵、200畝油菜、300畝露天蔬菜、100畝瓜果、120畝糧食(小麥、玉米),總營收586萬元,利潤189.58萬元。
二、經營特點
1.精耕細作、品質至上。農場生產的農產品(主要是牛肉、羊肉、菜籽油、葵花籽油、蜂蜜)均為零添加,種植中不使用化肥使用餅肥、腐熟農家肥、沼液和沼渣,生產中不添加任何防腐劑,食用油基本現產現賣。農場牛、羊均為天然人工放養,肉品品質極佳。農產所有產品基本實現無公害農產品標準甚至更高。
2.農產所有產品除農場外不設其他賣店,不代購,保證銷售過程品質不變。
3.農場內還設有休閑農家,主要菜品來自農產出產,保證原汁原味,客戶可以根據自己喜好和品嘗口感選擇購買農產產品。
4.農產內實現農業循環生態發展,牛糞、羊糞、雞糞進行沼氣發酵,沼液沼渣還田。
5.農場產品商品化率高,因為品質較好,當季產品產出后基本被搶購。
三、存在的.問題
1.農場經營延續了小農經營模式,缺乏現代管理方式,土地資源、人力資源等統籌利用率不高,成本高,規模進一步擴大難度大。
2.鎮安土地稀少,山大溝深,農業機械不能廣泛使用,人工成本高。
3.融資困難。經營家庭農場前期所需資金投入較大,而農業經營見效慢、回籠資金時間長,經營主體貸款難、貸款貴的問題比較突出。
家庭農場資金項目績效報告 篇8
今年以來,我街道在市農委的關心和大力支持下,深入貫徹科學的發展觀,與時俱進,加強組織領導,強化措施,明確發展目標,突出工作重點,認真開展家庭農場發展工作,通過一年的努力,取得了好的成績,為促進為發展現代農業,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構建現代農業產業組織體系做出了重要貢獻。
一、主要措施和成效
(一)思想重視,加強領導
各領導對家庭農場發展工作非常重視,充分認識到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重要性,加強對此次工作的組織領導,并成立了相關領導組,以陳奇為組長,程有清、陳晟、裴棟斌、王明前、邵仕祥、章斌為成員。根據市關于家庭農場發展的總體要求,結合本地域農業農村經濟生產發展現狀,以培育家庭農場為抓手,努力創新農業經營機制,著力培育和壯大新型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充分激發農村生產要素潛能,實現現代農業更好更快發展。
(二)明確重點,成效顯著
今年我街道新增5家家庭農場,分別為:
1、家庭農場,經營者李春水,種植面積933畝,主要種植水稻,煙葉、小麥為輔,年產值267萬元,純收入30萬元。
2、家庭農場,經營者熊旺生,種植面積305畝,主要種植水稻、油菜,小麥為輔,年產值70萬元,純收入25萬元。
3、家庭農場,經營者李勇彬,種植面積270畝,主要種植水稻、小麥、油菜,年產值75萬元,純收入34萬元。
4、苗木家庭農場,經營者高峰,種植面積378畝,主要種植苗木、水稻,年產值180萬元,純收入40萬元。
5、家庭農場,經營者陳儉國,種植面積190畝,主要種植水稻、苗木,年產值150萬,純收入30萬。
二、今后的工作打算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街道將充分發揮家庭農場在整個農業生產中的積極作用,加快推動我街道現代農業發展步伐,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努力:
一是加大政府引導力度,廣泛宣傳申辦家庭農場的優惠政策和扶持措施,積極樹立家庭農場的先進典型,引導農村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農村實用人才和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成立家庭農場。
二是進一步加強對家庭農場的`服務工作,加強基層農業公共服務中心建設,為家庭農場提供更多更有用的服務,定期或不定期家庭農場進行回訪,積極主動幫助其解決在經營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三是加強對家庭農場經營者的培訓工作,開展專項生產技術、經營管理、市場營銷等業務培訓,不斷提高經營者的綜合素質,提高家庭農場經營管理水平。
家庭農場資金項目績效報告 篇9
家庭農場,是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以農戶家庭為基本組織單位,以市場為導向,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從事農業規模化、集約化、商品化生產經營,并以農業為主要收入來源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促進家庭農場這一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快速健康發展,提升農業生產的專業化、集約化、標準化、商品化水平,促進農村發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根據區委農工委《關于做好家庭農場發展情況調研的通知》文件精神,結合我鎮農業中心工作人員調查統計的實際情況,現將聯絡鎮家庭農場的發展情況報告如下:
一、家庭農場發展的基本情況和特點
隨著農村家庭承包經營和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發展,在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聯絡鎮就有了家庭農場的雛形,出現了一批糧食生產,生豬、水產養殖等適度規模經營大戶,本世紀初,隨著農業結構不斷調整優化,以及土地流轉政策的推行,出現了一批從事蔬菜、瓜果、畜禽養殖等多種經營的規模大戶。同時,由于綠化經濟林的經濟效益日益凸顯,農戶的經營意識不斷增強,一些農戶自發或在政府引導下,加大綠化經濟林種植的投入,逐漸形成新的經濟作物種植經營大戶。截至目前為止,全鎮從事種植、畜牧水產養殖的家庭農戶共有13家,其中種植類5家,養殖類7家,種養結合類1家。并有以下特點:
(一)農場數量增長較快,發展勢頭良好。13個家庭農場中,有2戶種植類家庭農場從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就通過土地承包和轉讓等方式不斷擴大規模經營,有5戶水產養殖類家庭農場從21世紀初開始,通過“稻田養魚”“圍塘養魚”等多種方法,形成了較為大型的水產養殖家庭農場經營模式。特別是隨著農業機械化的推進,以及政府招商引資和打造聯絡特色產業帶政策的出臺,種植大戶越來越多,土地流轉進一步加快,海濤、八一等村出現外地企業和本地村民聯合承包經營家庭農場的現象。
(二)農場經營耕地面積較大,農場收入逐步提高。有7家家庭農場經營面積在50畝以上,其中50-100畝4家,占57.1%,100-500畝3家,占42.9%;在加大經營規模生產投入的基礎上,年銷售額在10-50萬的10家,占76.9%,其中20萬以上的8家,35萬以上的1家。
(三)家庭勞動力發展較為穩定,長期和短期雇工有所增加。由于經營規模較大,家庭農場對勞動力的需求越來越大,對勞動力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具體體現在對長工勞動力上的高素質要求和短工數量上的不斷增加。聯絡鎮現有46名家庭農場勞動人員,其中有43名家庭成員,占常年勞動力的93.5%,達到了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的標準,另有3家家庭農場每家雇有1名長期雇工,占常年勞動力的6.5%,同時13家家庭農場都雇有多名短工,雇工人數在300-350之間,主要集中在瓜果、樹木種植和生豬、水產養殖等家庭農場里。
(四)經濟作物生產不斷發展,特色種植進一步顯現。5個種植類的家庭農場,全部種植有經濟作物,經濟作物種植面積225畝,主要種植西瓜、花椒、葡萄、經濟綠化林等,在經濟作物生產不斷發展的同時,各種特色種植也在進一步的規劃發展中,其中江沖、胡橋等村正在形成高粱、秋玉米種植的特色產業帶,以此帶動的經濟效益非常可觀,極大促進家庭收入的`提高。
二、家庭農場發展的困難和問題
近年來,聯絡鎮大力發展家庭農場經營和種糧大戶等現代農業經營主體,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和規模化程度,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但是仍然解決不了人多地少、農戶小規模生產等問題。具體而言,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農村土地流轉困難。
究其原因:一是大多數農民受自然經濟思想支配,習慣于自種自收,參加土地流轉的愿望并不十分強烈,多數農民仍然把土地看成是“活命田”和就業“保險田”,寧可粗放經營或讓土地閑,任其荒蕪,也不愿意轉包他人耕種;有的是外出收入高,對那點田、那點租金無所謂,田放那也不要飯它吃,還可以領補貼,也不愿意流轉;加之政府對土地流轉沒有“硬措施”,沒有辦法制約農戶。二是土地零散和農業基礎設施不完善,“沙地、旱地”等條件差的土地流轉難度大。三是土地流轉服務還沒完全到位。調查的13個家庭農場4個簽訂了合同,9戶是口頭協議,其他散戶都沒簽合同。全鎮農戶間的小面積流轉80%以上都沒簽合同。
(二)農村家庭農場融資困難,財政資金扶持少。
農業生產周期較長,效益比較低,回報見效慢,缺乏有效抵押物,家庭農場在經營初期一次性投入比較集中,資金需求較大,多數農場實力不強,加上固定資產不多,大部分投入無法通過資產抵押等方式獲取銀行貸款,制約其擴大生產規模和發展設施農業。大部分專業大戶、家庭農場想發展擴大規模,貸款融資很困難,貸款條件苛刻,無法貸款。近年來,財政資金雖然加大了對家庭農場的扶持力度,但是我鎮滿足其扶持、資金補貼的家庭農場項目較少,目前只有1家家庭農場符合財政資金扶持政策的要求,其他12家農場基本都靠自身的資金投入來經營農場,導致農場規模和經濟效益發展相對緩慢,制約了我鎮農業規模化經營的發展。
(三)組織化程度低,農戶加入或領辦農民合作組織的意識弱。
近年來,國家農業部不斷鼓勵發展新型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提高農業組織化程度,并出臺了相應的法律體系予以確立,但我鎮13家家庭農場沒有加入或領辦農民專業組織,占總數的100%。據調查了解到,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困難的原因主要是:一是農民不相信合作社能給他們帶來什么實實在在的利益;二是資金短缺,有些農場主還處于起步發展階段,盈利少,而資金相對富足的農場主往往把盈余資金投入到再生產和擴大經營規模;三是成立或加入農民合作社的氛圍低,宣傳力度不夠,缺乏政府引導和政策扶持。
(四)農場主經營素質偏低,農業生產后繼無人。
盡管大部分農場主多年從事農業生產和畜牧養殖,實踐經驗豐富,但畢竟受學歷、理念等因素影響,難以有效承擔現代化農業發展重任,需要進一步提高經營素質;與此同時,農村勞動力大規模轉移,從事農業的勞動力年齡偏大,結構老化,在家從事家庭農場經營的幾乎都是4、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子女全都外出工作、務工,再過10年,“誰來種田”的問題就更加突出。
三、加快培育和發展家庭農場的對策建議
(一)加強農村土地流轉服務。家庭農場與土地流轉要相得益彰,培育和發展專業大戶和家庭農場,是促進土地流轉的動力,土地的有序流轉是家庭農場健康發展的必要條件。鄉鎮農村土地流轉服務中心或農業綜合服務中心是基礎,要聯合區農林局切實承擔起指導流轉合同、調節土地承包矛盾糾紛、搜集發布流轉信息等職責,為土地流轉搭建便捷的溝通和交易平臺;逐步探索建立土地流轉雙方的價格協調機制、利益聯結機制和糾紛調解機制,促進流轉關系穩定和連片集中。
(二)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相結合的道路,解決家庭農場融資難題。要大力發展壯大農民專業合作社,充分發揮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引領作用,幫助解決單個家庭農場干不了、干不好或干了不合算的事情,提高農業組織化程度,實現家庭農場與市場的無縫對接;優化金融服務,尤其要發揮農村信用社等金融機構對家庭農場這種新型農業主體的資金幫扶作用,允許家庭農場以大型農用設施、流轉土地經營權等抵押貸款,創新信貸品種,簡化信貸手續,提供優質服務;支持和引導農業擔保機構優先為家庭農場提供擔保貸款。
(三)加強農業人才培養和引進。依托我鎮正在籌建的特色農業產業帶項目,積極引進國內高層次農業科技人才,對我鎮農戶開展農業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重點培訓專業大戶、家庭農場主,使其率先發展成為職業農民。并參照大學生村官的政策,鼓勵和支持大學生特別是農業院校的大學生到農村、回家鄉,創辦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現代農業。
(四)落實國家對農民的扶持補貼政策。比如: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新增補貼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生產經營主體傾斜”。把今年市、區和鎮新增的農業補貼,全部單列出來,用于補貼上述對象,其他農民的補貼仍按照去年的標準執行。特別是農機等補貼,優先補貼家庭農場等種養殖大戶。
家庭農場資金項目績效報告 篇10
中央一號文件提出,鼓勵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流轉;繼續增加農業補貼資金規模,新增補貼向主產區和優勢產區集中,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生產經營主體傾斜。“家庭農場”概念首次在中央一號文件中出現。為準確摸清我縣農村家庭規模經營發展現狀,著力以現行家庭規模經營為基礎、探索發展家庭農場的有效途徑和方式,筆者在深入調研32個鄉鎮規模種養殖業和20個家庭農場式規模種養殖生產大戶的基礎上,結合現代農業發展的要求,客觀分析了我縣家庭規模經營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了積極穩妥發展家庭農場的措施建議,現報告于后。
一、我縣農村種養殖戶規模化發展現狀
根據全市統一確定的規模種、養殖戶標準,我縣32個鄉鎮規模種養殖業監測調查結果顯示,到末,全縣共有規模種植戶87個,種植面積9422畝,戶均108.3畝。其中規模種糧13戶、面積904.5畝,戶均69.5畝;規模種蔬菜18戶、面積1707畝,戶均94.8畝;規模種烤煙23戶、面積1323畝,戶均57.5畝;規模種藥材14戶、面積2891畝,戶均206.5畝;規模種花卉9戶、面積916畝,戶均101.8畝;其他規模種植10戶、2200.5畝,戶均220畝。,全縣規模養殖戶達到131個。其中規模養殖生豬64戶、飼養12324頭,戶均192頭,規模養殖家禽40戶、飼養153749只,戶均3843只;規模養殖肉羊24戶、養殖4761只,戶均198只;規模養殖肉牛4戶、飼養215頭,戶均54頭;規模養殖肉兔19戶、飼養37931只,戶均1996只。規模種植戶、規模養殖戶占農戶總數的0.17%,規模種植面積占總播種面積的0.7%;生豬規模戶存欄生豬占存欄總量的4.5%,家禽規模戶存欄家禽占存欄總量的12.7%。
二、我縣家庭規模經營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我縣20個從事規模種養殖業家庭經營戶的調查情況看,現行家庭規模經營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籌資融資困難。絕大多數規模經營戶主要依靠自身積累或可借貸方式投資,除國家在政策調控時適當扶持外,基本沒有其他融資渠道。在種養殖關聯產品市場價格正常或逐漸上漲的情況下,各個生產環節正常循環,規模經營能獲得正常利潤,生產規模逐步擴大趨勢明顯。一旦市場價格低迷,產品銷售受阻,生產過程則不能正常循環。不少規模戶因為沒有外來資金參與周轉,只能壓縮生產規模、降低虧損程度,虧損時間稍長,少數支撐不住的戶只能退出生產,規模生產的連續不穩定。
(二)銷售渠道不暢。所有規模經營戶均沒有建立較為正常規范的銷售渠道,完全靠自己盲目尋找銷路,導致產品銷售渠道不暢通,反過來又影響了正常的生產經營。受信息資源、聯系能力、交通工具及銷售方式等多種因素影響,銷售零星分散,耗費人力物力和生產時間,影響規模經營效益水平。
(三)技術服務滯后。規模種植養殖生產需要相對專業的技術人員對生產進行技術指導,比如開展病蟲或疫病防治、對廢棄物或病死畜禽進行無害化處理等。但現行規模化種養殖業專業服務提供跟不上,生產過程中各方面技術服務主要通過臨時聘請人員或者種養殖戶自學解決,技術保障方面存在諸多缺陷和漏洞。由于技術服務與生產要求脫節,勢必影響規模經營質量效益,增加規模種養殖業生產風險。
(四)生產要素不穩。規模化種養殖業需要適度集中耕地、林地、牧草地、養殖水面等農業生產資源,各資源要素流轉通過口頭協商、書面協議方式確定。流轉時間少則一兩年、多則三五年,生產經營虧損時協議租金不減少、生產經營收益好時協議租金上漲(比如王家鄉花卉苗木生產戶租用土地租金就從最初每畝600元漲到現在的每畝1000元)。生產要素流轉不穩定,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生產經營者長期投資經營的信心。
三、適宜我縣發展的主要家庭農場模式
從農村種養殖資源狀況出發,以現行種養殖規模經營戶為基礎,培育適宜我縣發展的家庭農場模式有四種類型:一是糧食蔬菜生產農場,分布在土地面積集中、肥力狀況較好、交通方便的平壩地區,發展規模與本地資源要素相適應的糧食或蔬菜生產農場。如:臨溪的糧食生產大戶,王家的股份制蔬菜生產大戶都可為發展農場提供借鑒;二是特種作物產業園(場),黃連、莼菜、烤煙、辣椒等特色作物宜于發展適度規模的家庭農場。如黃水黃連,冷水莼菜,主要烤煙、辣椒產地等都可適度發展特色作物產業場;三是果園內養殖型復合式農莊(場),在種養殖資源優越、交通條件較好的城鎮遠郊地區發展種養殖業循環、優勢互補的家庭式農莊。如:沿溪鎮濱江村汪卯祥租用耕地種植果樹200余畝,同時在果園內養殖生豬175頭;四是林下養殖類生態休閑農莊(場),充分利用林地資源豐富的優勢,發展林下養殖類生態休閑農莊(場)。
通過對20個家庭農場式規模種植、養殖生產大戶生產效益調查情況看,規模種糧畝均收入1620元,比零星分散生產增加130元,效益提高8%左右;規模種蔬菜畝均收入3429元,比零星分散生產增加309元,效益提高10%左右;規模種其他特種作物畝均收入5810元,比零星分散生產增加1300元,效益提高20%左右。規模養豬每頭純收入200—400元,比零星分散養殖增加200—300元,效益提高15左右%;規模養禽每只純收入5—10元,比零星分散生產增加約5元,效益提高8%左右。從調查結果看,各種項目的規模化生產收入都比零星分散生產高得多,經濟效益也比零星分散生產好得多。(注:20個戶的數據是生產戶對生產情況回憶形成的,代表性不強,僅作趨勢參考)
四、積極穩妥發展我縣家庭農場的措施建議
從當前我縣農村農業生產實際看,一家一戶分散生產經營方式在推動縣域農村經濟發展的動力方面有所減弱,發展現代農業更加迫切需要適宜的`新型勞動載體融入。中央一號文件的出臺,縣委、縣政府鼓勵現代農業發展的一系政策措施的推出,我縣積極穩妥發展家庭農場的客觀條件已然成熟。為此,建議如下:
(一)建立多渠道投融資機制,筑牢發展基礎。融資渠道單一、投入數量不足是影響規模戶穩定發展和向更大規模、更高要求的家庭農場過度的主要制約因素。逐步建立以農戶投入為主、政府扶助、金融支持、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多渠道投融資機制,是發展家庭農場的基本要求,也是保障家庭農場正常運行的客觀需要。
(二)建立穩定的銷售渠道,保障既得利益。建立與生產品種和產出數量直接聯系的銷售渠道或消費市場,是保證家庭農場正常運行的本質要求和內在屬性。穩定現有消費市場與需求數量、確保基本銷售數量不動搖;拓展新的銷售渠道與開辟新的消費領域、為銷售更多產品找到更大范圍、更深程度的支持空間;建立政府對主要基礎產品實行淡儲旺供機制、緩解市場價格漲跌對家庭農場規模化經營產生的沖擊;建立實力企業對規模經營產品收儲加工與家庭農場專業化產品生產銷售相聯系機制,讓家庭農場在利益共享、風險共擔中不斷發展壯大。
(三)規范流轉行為,增強發展信念。立足家庭農場發展的實際需要制定相應的土地流轉政策,鼓勵全家外出戶或棄農經商戶、勞動力不足無力正常經營戶、生產技術落后產出效益低戶等不以土地為基本生存資料的農戶積極參與土地流轉。通過規范流轉方式、穩定流轉期限、合理流轉價格等形式,積極幫助農場主規范有序、穩定合理流轉土地,增強規模經營和發展信心。
(四)落實技術職責,完善全方位服務。家庭農場專業化、規模化生產離不開科學技術的支撐,需要系統健全的配套服務。健全服務組織,配強技術力量,根據家庭農場從事業別的專業特點、規范化生產、不斷擴大產能和提高效率的實際需要,各有關部門和鄉鎮要提供全方位、高質量服務,有效保障家庭農場持續健康發展。
(五)寬松環境,加強扶持引導。家庭農場是農村經濟發展的時代產物,是統籌城鄉發展、有效增加農民收入的客觀載體。各鄉鎮、縣級有關部門要在生產要素組織、生產過程扶持、產品加工銷售等方面寬松政策環境、加強資金扶持、強化技術支持。用強力有效的政策扶持措施保障家庭農場這一新型農村經濟經營主體有效承載農村經濟轉型升級,為新形勢下實現農民收入快速增長提供強大動力。
家庭農場資金項目績效報告 篇11
所謂“家庭農場”就是指以家庭生產經營模式為主體,家庭成員為農業生產服務對象,從事農業規模化、集約化、商品化生產經營,并以農業經濟為家庭主要收來源的新型經營主體,同時依托國家政策、新型科技、信貸扶持和農業機械化作業為一體的家庭農業生產經營場所的統稱。下面筆者調研組一行就近幾年來汝城縣家庭農場發展現狀進行了深入調研,基本找準了家庭農場發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初步提出了推進該縣家庭農場發展的思路及舉措。
一、汝城家庭農場發展現狀及特點
近年來,該縣著力優化農業結構調整,大力挖掘農業優勢產業資源,重點培育發展種養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家庭農場和農業致富能手,迅速壯大現代農業發展規模,推動縣域經濟更好更快發展,為農業增產、增效,農民增收致富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據調查統計,到20xx年底該縣家庭農場實現農業總產值達11.56億元,家庭農場發展形勢良好,凸顯以下特點。
1、家庭農場基地建設規模日益擴大。到目前為止,該縣“家庭農場”已發展鮮果種植面積是12.5萬畝,年產水果7.5萬噸,總產值1.5億元,品種為李、梨、柑桔、板栗、錐栗等,主要分布在文明、土橋、濠頭、嶺秀、永豐等鄉村“家庭農場”;發展時鮮蔬菜面積14.8萬畝,其中田莊早季蔬菜2.5萬畝,盧陽、泉水、大坪、馬橋、井坡等鄉村春菜、冬菜6.6萬畝,馬橋、延壽、外沙等鄉鎮“家庭農場”發展朝天椒、生姜等蔬菜面積4.3萬畝,商品蔬菜年產值達3.2億元;在盧陽、大坪、土橋、馬橋、泉水等鄉村“家庭農場”發展花卉盤景苗木種植28.9萬株,年經濟收入達1.2億元;在泉水旱塘等“家庭農場”發展硒山茶葉種植面積3000多畝,在盈洞鄉發展金銀花種植面積6000多畝,在盧陽鎮斗山、泉水鎮白泉、土橋鎮黃家等鄉村“家庭農場”種植水稻6.8萬畝,基本實現了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作業,年創經濟收入達100余萬元;在熱水、大坪、盧陽發展雜交制種面積3500多畝,創經濟收入50余萬元;在盧陽、大坪、泉水、井坡、馬橋、土橋、田莊、永豐、集益、熱水、三江口等鄉村建成了家庭式牲豬、牛、羊,家禽養殖基地86個,其中年可出欄生豬6.5萬頭、家禽12.9萬只,創農業經濟收入3.46億元;在盧陽、土橋、井坡、泉水、熱水、暖水等鄉村建成家庭水產養殖基地49個,年產魚類2.2萬噸,年創經濟收入1.8億元。
2、家庭農場農業經濟收入穩步增長。該縣現有養殖、種植、休閑初具規模“家庭農場”1200余家,20xx年“家庭農場”創農業總產值11。56億元,分別比20xx年的6.82億元、20xx年的8.46億元、20xx年的9.98億元,同比增長170%、137%、116%。按農業種養類別分,其中家庭養殖(畜禽200只以上)有172戶、魚類養殖(年產10噸以上的)有68戶,主要分布在盧陽、泉水、土橋、馬橋、大坪、井坡;家庭糧食種植(200畝以上)有149戶,主要分布在暖水、熱水、盧陽、土橋、泉水、井坡、大坪、集益;家庭水果種植(年產水果20噸以上)232戶,分布在文明、盈洞、永豐、盧陽、馬橋;家庭蔬菜種植(年銷售蔬菜20噸以上)298戶,主要分布在田莊、暖水、馬橋、大坪、盧陽、土橋等鄉村;家庭茶園種植(200畝以上)有224戶,主要分布在盧陽、泉水、三江口、暖水等鄉村;家庭金銀花種植(400畝以上)有98戶,主要分布在盈洞、嶺秀等鄉村;家庭花卉盤景苗木種植(200畝以上)有16戶,主要分布在盧陽、大坪、土橋、馬橋、泉水等鄉村“家庭農場”;隨著該縣“家庭農場”數量增多和規模化發展,“家庭農場”對基地的發展規模、集約化、商品化生產經營模式日趨增強、日益明顯。
3、家庭農場農產品牌凸顯地方特色。近年來,該縣農產品品牌建設發展迅速,其中泉水旱塘“家庭茶場”的“硒山茶”、小坦、延壽等鄉鎮的“小米辣”、文明鄉的“水晶梨”、田莊鄉的“反季節蔬菜”已獲得QS食品質量安全認證。在產品認證方面,全縣完成農產品認證14個,其中無公害食品12個,綠色食品3個;在基地認定方面,以朝天椒、水晶梨和蔬菜為重點,建立無公害、綠色食品標準化基地5個,完成朝天椒、水稻、茶葉、奈李、水晶梨和蔬菜等產地認定27.6萬畝。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是基地規模小,產業化程度低。該縣特色農產品種類眾多,但由于缺乏統一規劃,各農業產業發展是有面積無規模、有數量無效益、有特色無品牌。如水果、蔬菜種植雖種植面積達26.5萬畝,但由于缺乏機械化生產、規模化作業,集中連片種植300畝的都很少,很難形成農業產業規模、保持品質優勢,導致產品市場競爭力弱,經濟效益不高。
二是產品參與市場競爭能力不強。當前,該縣“家庭農場”年農業總產值上100萬元以上沒有一戶,產值上50萬元以上100萬以下的家庭有109戶,產值上50萬元以下的有498戶。由于“家庭農場”數量多、規模小、機械化作業程度低、實力弱,農產品參與市場競爭力不強,難以形成產業規模。
三是農產品品牌優勢市場認可難。到目前為止,該縣“家庭農場”能走出郴州的農產品僅有水晶梨、奈李、冰糖橙、花豆、朝天辣、板栗等極少數農產品品牌,難以形成品牌優勢帶動該縣現代農業發展。
四是創新意識不強影響產業發展。“家庭農場”大部分是種養植大戶出身,又是典型土生土長的農民,他們掌握的知識和應用新技術不多,對人才引進,品牌意識認識不足,抗風險意識不強,家庭農戶擴大再生產資金能力有限,抑制了家庭農場大發展,同時傳統農業生產方式深根蒂固,部分農戶對機械化作業認知程度還不夠,生產觀念有待更新。
三、推進“家庭農場”發展的思路及舉措
1、搶抓政策機遇,鼓勵農業規模化經營。目前國家出臺了多項扶持種糧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發展的政策措施,促進土地、財政資金等資源流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傾斜。農業組織化已成為20xx年中央“一號文件”的政策重點,為今后惠農政策注入新內涵。
一是要依托財政補貼政策。在財政補貼方面,要鼓勵地方將新增農業補貼、財政獎補資金、農業保險保費補貼向該方向傾斜,擴大“家庭農場”發展數量和規模;
二是要建立經營扶持專項資金。以地方政府為主體,省、縣、鄉三級聯合建立土地規模經營扶持專項資金,以其為導向,引導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與承包農戶簽訂中長期租賃合同,同時各地政府應制定并出臺地方“家庭農場”評估標準,健全和完善“家庭農場”各項登記備案工作,建立縣、鄉、村三級信息共享平臺,提升“家庭農場”發展質量;
三是要出臺土地流轉發展規劃。地方政府要牽頭研究制定農村土地流轉服務體系建設發展規劃,指導各地加強體系建設,支持有條件的地方按照歸屬清晰、權責明確、形式多樣、管理嚴格、流轉順暢的要求建立有形市場,搭建土地承包經營權市場交易平臺;
四是要實施“互換并地”政策。各級黨委、政府要積極鼓勵各地方行政村開展“互換并地”工作,減少農戶耕作的.地塊數,提高農機作業水平和土地利用率,促進適度規模經營發展。通過“互換并地”促進土地流轉的空間很大。據國家統計數據表明,目前全國以互換形式流轉土地達1610萬畝,占流轉總面積的6。2%。
2、拓寬融資渠道,突出服務組織化優勢。資金周轉困難已成為目前“家庭農場”發展中的一大致命因素,隨時危及到“家庭農場”的生存與發展,解決融資問題是促進“家庭農場”發展的第一要務。
一要是建立融資服務機構。地方各級黨委、政府應明確一名分管農業工作實職領導專門負責農業項目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家庭農場”信貸、融資等服務工作,組建“家庭農場”發展規劃辦公室,與縣農業產業化辦公室合署辦公室,鼓勵各地設立農業擔保公司為專業大戶、家庭農場提供融資服務,允許專業大戶、家庭農場承擔涉農建設項目。
二是要優化裝備結構改善生產條件。地方各級政府要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家庭農場”采取先進技術、引進優良品種、提升裝備水平、改善農業生產條件。三是要引導規模化經營。目前,該縣種植業和糧食生產有條件實行規模經營,調研中發現種糧大戶的效益比一般種糧戶更為可觀,也更具備種糧積極性,糧食種植的規模化經營在我國具有廣闊的發展前途。
三、夯實農業基礎,構筑多個板塊受益平臺。筆者認為,農業組織化建設將創造多個農業板塊的投資機會。
一是要建立多層面受益平臺。就種植業的規模經營而言,品種培育業、農業機械和服務機構有望受益。此前,按照《全國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規劃(20xx—20xx)》的戰略部署,國家將加強種子生產基地建設。隨著我國現代農業規模經營的發展,種業的景氣度預計處于上升通道之中。
二是要注重發展農業機械化。幾千年歷史證明,傳統農業生產方式阻礙了現代農業發展,發展農業機械化是推進現代農業、“家庭農場”快速發展的有效途徑,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高將與規模經營模式相輔相成,農機板塊各行各業將受益。
三是要提高社會化服務程度。國務院《關于加強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通知》,明確了農業社會化服務范圍,其中了包括專業經濟技術部門、鄉村合作經濟組織和社會其他方面為農、林、牧、副、漁各業發展所提供的服務。
家庭農場資金項目績效報告 篇12
現代農業家庭經營組織(以下稱為家庭農場)是以農戶家庭為基本組織單位, 以市場為導向, 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專業從事適度規模的農林牧漁的生產、加工和銷售,并經過工商注冊,實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農業經營主體。家庭農場是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組織形式和主要推動力量,代表了今后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現將寧波市家庭農場情況報告如下:
一、家庭農場基本情況和特點
隨著農村家庭承包經營和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發展,在上世紀80 年代中后期,寧波就有了家庭農場的雛形,出現了一批糧田適度規模經營大戶,90年代后期,隨著農業結構不斷調整優化,出現了一批從事蔬菜、瓜果、畜禽養殖等多種經營的規模大戶。同時,大戶的市場意識、經營意識不斷增強,一些大戶自發或在政府引導下,將自己的經營行為進行了工商注冊登記,以期尋求法律的保護,尋求進一步參與市場競爭的機會。到目前為止,全市從事種植(大田,不含山林)、畜牧養殖的家庭農場共有385家,其中種植類279家,畜牧類106家。按工商登記類型分,以個體工商戶登記的295家,以個人獨資企業登記的90家。并有以下特點:
1、經營規模較大,產業覆蓋面逐步拓寬。家庭農場經營規模普遍較大,279家種植類家庭農場經營面積均在50畝以上,其中50-100畝123家,占44.1%,100-500畝的139家,占49.8%,500畝以上的17家,占6.1%,畜牧業的經營規模也大大超過國家、省定的標準。年銷售額50萬元以上的355家,占92%,其中500萬元以上37家。由于經營規模較大,有237家家庭農場長期有雇工,占家庭農場總數的近三分之二,雇工人數1016名,平均每個農場5名左右,最多的達幾十人,僅三分之一左右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家庭農場從事領域逐步拓寬,其中種植蔬菜瓜果的242家,糧食28家,生豬50家,禽類34家,其他31家。
2、綜合素質較好,管理水平較高。農場主年齡50歲以下的有267名,占70%,其中30歲以下的28名。高中以上學歷的142名,占37%,其中大專以上30名。大部分農場主產業規模都是從小做到大,專業知識、實踐技能較強,懂經營、會管理。有311家農場實行了標準化生產,66家已獲得無公害基地和產品認證。有49家聘請了64名大學畢業生參與經營管理。
3、經營效益較好,市場競爭力較強。全市385家家庭農場2014年實現銷售收入8.26億元,利潤1.48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8.8%和35.6%,平均每個場分別為214萬元和38萬元,大大超過普通農戶的收入水平。有224家牽頭領辦或加入了農民專業合作社,有103家與農業企業簽訂了產品購銷合同,有110家擁有自主商標權。有不少農場主是購銷大戶或農產品經紀人,市場信息靈,產銷連接緊密,產品競爭力強。
4、發展速度較快,地區間發展不平衡。隨著市場經濟和現代農業的發展,規模效應不斷體現,政策扶持環境不斷趨優,家庭農場發展速度逐步加快,但地區間發展不平衡。慈溪市上世紀90年代出臺政策,培育扶持家庭農場,目前已有各類家庭農場(包括林業和漁業)500多家,其中種植業和畜牧業283家,占寧波市的73.5%;象山27家;其他各縣(市、區)較少,種植業家庭農場中除慈溪264家外,僅有余姚9家,象山、鎮海各3家。
二、充分認識家庭農場在現代農業發展中的作用
近年來,寧波市大力發展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等現代農業經營主體,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和組織化程度,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但是,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一般都不直接從事農業生產環節,由此形成的兩種
模式的合作大多限于加工、流通領域,仍然解決不了人多地少、農戶小規模生產的問題。發展家庭農場,在堅持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基礎上,促進土地等生產要素向生產經營能手集中,開展集約化經營,是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形式的創新,有利于實現農業機械化,大幅度提高土地利用率、投入產出率、勞動生產率和農產品商品率,提高農產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場竟爭力,對發展現代農業具有重要的作用。
1、發展家庭農場是完善和創新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有效途徑。 現代農業客觀地要求傳統農業家庭經營組織轉變為現代農業家庭經營組織。家庭農場是在農業家庭承包經營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其核心是在穩定家庭經營的同時, 通過多種方式, 按依法自愿有償原則, 將一部分土地向大戶集中組建家庭農場, 既堅持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又繼續發揮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在經濟效益的引導下,不斷投入擴大再生產,提高農業生產力,是與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對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一種順勢調整,易被廣大農民接受,是完善和創新家庭承包經營的有效途徑。
2、發展家庭農場是實現農業集約化經營,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舉措。家庭農場的生產經營具有以市場為導向的企業化特征,要在市場競爭中生存和發展, 每個家庭農場都會加大物質和科技的投入, 提高集約化經營水平和勞動生產率。同時,家庭農場亦如家族企業一樣,具有較好的傳承性,能較好的維持和保護農業生產力,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全市家庭農場生產裝備設施投入較大,普遍在幾十萬元以上,一些規模畜牧場則達上千萬元,農機具購置齊全,農機化水平普遍較高。余姚市三七市鎮悠悠農場起步于1993年,規模逐年擴大,其子大學畢業后,把從事農場經營作為家庭事業,于2014年進行了工商登記,并注冊了商標,目前經營面積600余畝。
3、發展家庭農場是增加農產品有效供給,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有效載體。家庭農場以追求效益最大化為目標,使農業由保障功能向盈利功能轉變,克服了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弊端,商品化程度高,能為社會提供更多更豐富的農產品。同時,家庭農場亦比一般農戶更注重農產品質量安全,也更易于監管。據調查,全市80%以上的家庭農場實行標準化生產,農場的管理制度、農事記錄、生產臺賬相對齊全,一些大的農場還將相關管理制度上墻。象山西周偉平農場種植水稻500多畝,每年投售糧食300多噸,成為全國優秀種糧大戶、市級勞動模范。慈溪市掌起鎮綠葉農場2014年成立,堅持規模化經營,企業化管理,目前經營面積1600余畝,為農業龍頭企業海通公司提供了大量的農產品原料。
4、發展家庭農場是推進科教興農,培育新型農民的有效手段。作為規模經營主體,家庭農場比一般農戶更迫切需要農業新技術、新品種、新設施,也更有能力接受推廣和使用,成為實施科技興農戰略的主力軍。慈溪市各類家庭農場累計引進甘藍、草莓等優新品種100多個,成功推廣優新品種17個,并成為應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無害化防治措施、先進農機具等方面的先行者。農場主既懂生產,又會經營管理和市場營銷,是典型的新型農民。同時,通過家庭農場效益農業的帶動,一批農場主的下一代逐步對現代農業有了新的認識,成為家庭產業繼承人,一批農戶受影響帶動加入家庭農場行列,成為新的農場主,一批大學生在家庭農場就業,培養了現代農業的新生力量,還有一些農民被吸納到現代農場成為新一代農業產業工人,既有土地租金收入,又有薪金收入,收入水平大大提高。
三、當前的主要困難與問題
一是對發展家庭農場重要性還缺乏必要的認識。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尚未認識到家庭農場是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主體而予以重視,沒有出臺系統的專門扶持家庭農場的政策。作為家庭農場潛在發展對象的種養大戶,普遍缺乏市場意識,滿足于現狀,缺乏組建家庭農場的積極性。
二是土地流轉難。近年來,土地的稀缺性不斷顯現,首先是農民惜租,土地流出戶少,土地流轉困難,農場難以擴大經營規模;其次是土地集中連片難,流轉的土地,往往交通不便、農田基礎條件較差,零碎插花不集中;三是流轉價格上漲快,受物價和高收益農業項目刺激,土地流轉價格逐年上漲,目前普遍在每畝500元以上,城郊則在800元以上,流轉價格上漲對農場經營帶來成本壓力,特別是從事糧棉油等大宗產品生產的`農場,同時帶來農地糾紛,影響農場主的正常生產秩序和生產積極性。
三是融資、用地、用工等要素制約大。家庭農場在經營初期一次性投入比較集中,資金需求較大,多數農場實力不強,加上固定資產不多,大部分投入無法通過資產抵押等方式獲取銀行貸款,制約其擴大生產規模和發展設施農業。管理用地落實難,盡管省、市有關文件明確允許農業經營主體按照不超過流轉面積5‰的土地建設管理用房,但由于嚴格的基本農田保護制度,政策難以落實到位。同時,由于物價上漲和外來勞動力流動頻繁,勞動力工資普遍比上年增加20%以上,一些農場盡管提高了工資,但還是難以留住人。
四是組織化程度低,社會化服務能力弱。全市尚有163家家庭農場沒有加入農民專業合作社,占總數的40%以上,一些已加入合作社的農場主也感到合作社服務能力有限,以自我服務為主。農技服務力量薄弱,對家庭農場缺乏技術指導,機械化程度低,造成家庭農場需要大量的農業工人。
五是農場主經營素質還需進一步提高。盡管大部分農場主多年從事農業生產,實踐經驗豐富,但畢竟受學歷、理念等因素影響,難以有效承擔現代農業發展重任,需進一步提高經營素質。
四、加快培育和發展家庭農場的對策建議
加快培育和提升現代農業經營主體,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關鍵所在。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提出了“推進農業經營體制機制創新,加快農業經營方式轉變。家庭經營要向采用先進科技和生產手段的方向轉變,增加技術、資本等生產要素投入,著力提高集約化水平”,“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有條件的地方可以發展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規模經營主體”。家庭農場作為提高農業集約化水平的有效載體,在現代農業經營主體中表現最為活躍,最具生命力。因此,要加大扶持力度,積極培育,加快發展。
(一)審時度勢,營造培育家庭農場的良好環境。初步統計,全市土地流轉率和規模經營率都在60%左右,50畝以上經營面積的業主(包含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種養大戶等)有5227戶,承包經營面積66.78萬畝。經過近幾年的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和組織化程度有較大提高,已經具備發展家庭農場的條件。因此,要提高認識,把扶持現代家庭農場作為促進農業轉型升級,發展現代農業的有效抓手,加強組織領導,制定出臺扶持家庭農場發展的政策,積極營造支持家庭農場發展的政策氛圍和輿論環境。
(二)強化基礎,積極推進農村土地流轉。要進一步加強土地承包管理,健全土地流轉服務市場,為供求雙方提供法律咨詢、供求登記、信息發布、中介協調、指導簽證、代理服務、糾紛調處等服務,為土地流轉搭建便捷的溝通和交易平臺;逐步探索建立土地流轉雙方的價格協調機制、利益聯結機制和糾紛調解機制,促進流轉關系穩定和連片集中;進一步完善農民社保體系,解決離土農民的后顧之憂,積極有序地推進農村土地流轉。
(三)加大扶持,不斷提高家庭農場生產力水平。要鼓勵有條件的種養大戶升級為家庭農場;鼓勵家庭農場增加技術、資本等要素投入,提高農業集約化水平。財政要設立專項發展資金,用于家庭農場提高生產能力建設;家庭農場自產自銷的農副產品要給予農民自產自銷的稅收待遇;適宜家庭農場申報的農業項目要優先安排;要落實用地、人才引進等優惠政策,家庭農場在不破壞耕作層的前提下,允許其按規定建設生產管理用房,鼓勵農業科技人員和大中專畢業生到家庭農場工作。開展優秀家庭農場評選并予表彰。
(四)健全服務,為培育發展家庭農場提供堅強保障。要深化農技推廣體制改革,強化新型農業社會化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加快新產品、新技術的引進和推廣,指導家庭農場應用先進適用新技術、引進優質高產新品種、種養新模式,開展標準化生產;要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業龍頭企業,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引領作用,幫助解決單個家庭農場干不了、干不好或干了不合算的事情,提高農業組織化程度,實現家庭農場與市場的無縫對接;優化金融服務,開展家庭農場信用等級評定,對信用等級高的家庭農場給予一定的授信額度,并給予利率優惠,允許家庭農場以大型農用設施、流轉土地經營權等抵押貸款,創新信貸品種,簡化信貸手續,提供優質服務;支持和引導農業擔保機構優先為家庭農場提供擔保貸款,大力發展政策性農業保險,擴大農業保險范圍,增加保險險種,搞好農業保險服務,降低農業生產風險,保障家庭農場健康發展;加強培訓指導,提高農場主的綜合素質,不斷提高家庭農場經驗管理水平。
家庭農場資金項目績效報告 篇13
家庭農場是指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從事農業規模化、集約化、商品化經營,并以農業收入為家庭主要收入來源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家庭農場是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組織形式和主要推動力量,代表了今后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去年以來,我們按照國家、省市文件精神,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積極培育家庭農場這一新型農業經營模式,現將相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xx家庭農場發展現狀
(一)發展數量及經營規模。我區工商部門從2013年初開始辦理家庭農場注冊登記業務。截至2014年底,在工商部門注冊的家庭農場已達45家。其中,注冊資本在10萬元以下的有7家,占總數的15.56%;10—50萬元的有22家,占總數的48.89%;50—100萬元的有8家,占總數的.19.05%;100萬元以上的有8家,占總數的17.78%。占地面積100畝以下的14家,占總數的31.11%;100—500畝的28家,占總數的62.22%,500畝以上的3家,占總數的6.67%。
(二)經營類型。我區家庭農場經營類型主要分為種植、養殖、種養結合三種類別。一是種植類。共計26家,占總數的57.78%。種植的作物范圍包括糧食、蔬菜、瓜果、食用菌、苗木等,以金豐農場、史口潤豐、龍居瑞峰、綠地、興龍等家庭農場為代表。二是養殖類。共計4家,占總數8.89%。養殖范圍主要包括生豬、家禽、水產等,以佳園、錦源等家庭農場為代表。三是種養結合類。共計15家,占總數的33.34%。采取種植與養殖相結合的生產形式,以風和日麗、紅荷、梅家南苑、史口路路通等家庭農場為代表。
(三)經營現狀。從調查情況來看,我區家庭農場發展勢頭很好,多數家庭農場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金豐家庭農場以小麥、玉米種植為主,注冊資金1100萬元,流轉土地1500畝,是我區最大的1家家庭農場,累計投入資金700余萬元。史口鎮潤豐家庭農場已建成無公害蔬菜種植基地200畝、苗木繁育基地200畝、采摘園60畝、農事體驗及認領基地100畝,2013年實現銷售收入580萬元。紅荷家庭農場是一家集肉雞養殖、蓮藕種植、淡水魚蝦養殖于一體的生態循環養殖農場,占地面積260畝,已累計投入建設資金200余萬元;現有肉雞養殖3個大棚,年出欄肉雞12萬只;蓮藕池15個,占地180畝,年產蓮藕50萬斤;淡水蝦池6個,占地60畝,年產新品種南美對蝦3.5萬斤;2013年實現銷售收入肉雞養殖30萬元、蓮藕種植20萬元、對蝦養殖35萬元,合計85萬元。麗景家庭農場集水產養殖和苗木種植為一體,占地面積600余畝,已累計投入建設資金500余萬元,現有苗圃200余畝、養魚池400余畝,養殖有雞、鵝等家禽1100余只;2013年出售苗木2萬余株,出售甲魚、鰱魚等水產品8000余斤,實現銷售收入40余萬元。
二、存在的困難及問題
(一)數量少、規模小。截至204年底,我區注冊登記的家庭農場只有45家,加上未登記注冊的家庭農場,總數也不過60余家。現有家庭農場經營規模較小,45家注冊登記的家庭農場中有29家注冊資本在50萬元以下,比64.44%;注冊資本超過500萬元的只有8家。
(二)缺乏獎扶細則。2013-2014年,連續兩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及“家庭農場”這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概念,并表示要扶持其發展。2013年,山東省已制定實施《山東省家庭農場登記試行辦法》和《關于積極培育家庭農場健康發展的意見》,但我區至今仍未出臺具體的鼓勵家庭農場經營發展的獎扶實施細則。
(三)融資困難。經營家庭農場前期所需資金投入較大,而農業經營見效慢、回籠資金時間長,經營主體貸款難、貸款貴的問題比較突出。龍居鎮興龍家庭農場,占地100畝,概算投資300萬元,計劃發展果樹種植和林下養雞,注冊后由于資金周轉不暢,一直未上項目,現已轉手出讓。
(四)土地流轉困難。《山東省家庭農場登記試行辦法》明確規定家庭農場經營規模要相對穩定,土地相對集中連片,土地租期或承包期應在5年以上。但受糧食價格上調、部分種植戶回流等因素影響,家庭農場難以獲得規模連片占地;同時,農村私人間流轉土地多數流轉期限只有1年,難以滿足家庭農場日常經營和擴大生產的需要。
(五)經營者素質不高。據調查,現有家庭農場經營者年齡大多在45歲以上,文化層次偏低,缺乏經營管理的知識;而知識文化程度較高的年輕人不愿意從業農業生產,導致家庭農場今后的經營發展受限。
三、相關建議
一是強化宣傳。家庭農場是新生事物,很多人對家庭農場的了解及認識有一個逐步加深的過程,建議通過網絡、電視臺、報紙等媒體,加大對家庭農場的宣傳力度,鼓勵符合條件的個人及家庭創辦家庭農場。
二是加強獎扶。建議簡化行政審批程序,降低家庭農場準入門檻,整合各部門涉農項目資金,將農業項目和資金向家庭農場傾斜。同時,建議抓緊出臺具體可操作的金融、科技、人才、稅收、用地、用電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對家庭農場在商標注冊、產品認證、日常經營、擴大規模等方面給予扶持。
三是增強要素保障。一要進一步提高村級集體對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積極性,同時加強土地流轉的規范管理。二要建立家庭農場經營主體的抵押、擔保、信用體系,緩解家庭農場經營主體融資難的問題。三要引導和鼓勵“農民企業家”、“返鄉農民工”、“創業大學生”等群體爭做家庭農場經營者。
家庭農場資金項目績效報告 篇14
接到上級調研任務后,我們農口組織調研專班到走訪了全鎮4個類似于家庭農場的種養殖業大戶(北堤村王森林、白水湖村王先勇、泗州寺村羅丙田太和村聶正偉),采取數據統計、典型解剖和查閱資料等方法,對家庭農場發展情況進行了初步調查。總體情況是發展正常,形勢很好,農民滿意,但也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需要研究解決。
一、家庭農場的發展現狀
從調查情況看,4個家庭農場的基本情況是:農場主中有3個村干部,1個農民,戶平勞動力3人;8戶農場主共有機械設備12臺套(獲農機補貼30萬元),以種植水稻、小麥、養魚為主;土地流轉總面積555畝,其中耕地450畝、水面105畝,流轉涉及68戶,有2個農場簽訂了規范的流轉合同,2戶是口頭協議短期流轉;租金畝平約450元,最高的是水面養魚每畝600元,最低的是60元(漢北河河灘),其中流轉土地的糧食補貼由土地所有人所得。4戶農場2012年純收入44萬元,戶平11.3萬元。從4家家庭農場的發展來看,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1、農場數量增長較快,發展勢頭良好。4個家庭農場中,有2戶從1998年就開始“撿田種”,2戶從2004年底開始流轉,近幾年規模發展越來越大。特別是隨著農業機械化的推進,種植大戶越來越多,土地流轉進一步加快,臺湖、安定、北堤等村出現到大冶等外地地承包經營家庭農場的現象。據統計,全鎮經營50畝以上的家庭農場有150戶。
2、糧食生產得到保障,特色種植進一步顯現。4個家庭農場,全部種植糧食,去年,糧食作物種植面積250畝,總產量194.1萬斤,畝平1134斤(含小麥),一個人種糧可供150的口糧。在糧食生產得到保障的同時,各種特色種養殖的到充分發展,其中白水湖村王先勇種植泥蒿100畝,泗州寺村羅炳田發展精養魚池160畝,經濟效益非常可觀,極大促進家庭收入,人均純收入3.1萬元,是當年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的4倍。
3、農業機械化程度增強,勞動生產率顯著提高。4個家庭農場中,2012年種植主要生產環節基本實現了機械作業,農場主配有機械設備12臺套,機械投入105多萬元。北堤村村民王森林,自有旋耕機、機耕船、收割機等,加上他組建的合作社成員共有的農用機械10臺套,總價值40余萬元。他家流轉土地200畝,其中本村水田50畝、臺湖農場50畝,漢北河灘100畝,去年純收入20多萬元。今年,他計劃秋季在本村建一座醬菜加工廠,發展帶動附近蔬菜生產;秋播時在漢北河附近3個村季節性流轉1000畝,連片種植小麥。
二、家庭農場發展的困難和問題
1、農村土地流轉困難。一是部分農戶對土地存在思想障礙。有的是“土地命根子”思想濃厚,擔心失了地、丟了根,不愿流轉;有的是外出收入高,對那點田、那點租金無所謂,田放那也不要飯它吃,還可以領補貼,也不愿意流轉;加之政府對土地流轉沒有“硬措施”,沒有辦法制約農戶。比如2012年我鎮為了發展千畝螃蟹基地,在迎風、彭李、北堤三村協調流轉土地,設計40戶的300多畝土地流轉協議整整談了5各月才簽訂。二是土地零散和農業基礎設施不完善,“旱包子、水袋子”等條件差的田流轉難度大。三是土地流轉服務還沒完全到位。調查的4個家庭農場2個簽訂了合同,2戶是口頭協議,其他散戶都沒簽合同。全市農戶間的小面積流轉80%以上都沒簽合同。
2、農村家庭農場融資困難,農業生產后繼無人。農業生產周期較長,比較效益低,回報見效慢,缺乏有效抵押物,家庭農場在經營初期一次性投入比較集中,資金需求較大,多數農場實力不強,加上固定資產不多,大部分投入無法通過資產抵押等方式獲取銀行貸款,制約其擴大生產規模和發展設施農業。大部分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和合作社想發展擴大規模,貸款融資很困難。貸款條件苛刻,無法貸款。白水湖村王先勇去年流轉100畝土地種糧食,農戶每畝的租金500元,他家純收入也很可觀,兩相滿意。今年他想貸款20萬元,擴大種植規模到300畝,因沒有抵押無法落實貸款。三是農業人才支撐困難。農村勞動力大規模轉移,從事農業勞動力年齡偏大,結構老化,在家從事家庭農場經營的都是50歲以上老年人,子女全都外出工作、務工,再過10年,“誰來種田”的問題就更加突出了。
3、農業社會化服務還不完善。突出表現在農機駕駛與維修、配方施肥和病蟲害防治等方面。普遍農戶信奉“巧種不如拙閉”(施肥)的老信條,不管田里缺什么,搞兩包化肥再說。一些農民一季稻谷打五六次藥,人家打什么藥我打什么藥。農村盲目施肥、盲目打藥的問題突出,而鎮農業技術服務中心只有一名工作人員,面對全鎮近6萬畝種植面積顯得力不從心
4、農業基礎設施仍顯落后。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鎮域一二三級渠道淤塞極其嚴重,每到旱澇天氣,水馬齒莧堵塞河道,農業用水根本不能保障。而改造近40公里的一二級渠,以一個鄉鎮財政之力,就好比螳臂擋車。二是雖然我鎮部分村進行過土地平整項目,但仍然有近半村沒納入進來,農業生產仍有很大不便。三是稻谷翻曬困難,每年水稻收獲季節,農民就為水稻翻曬發愁,鎮域公路到處都變成了曬場,影響了人們日常生活。
三、對策建議
1、加強農村土地流轉服務。家庭農場與土地流轉要相得益彰,專業大戶和家庭農場帶動土地流轉,土地有序流轉才能有家庭農場的健康發展。鄉鎮農村土地流轉服務中心或“三資”監管代理服務中心是基礎,要聯合縣經管局切實承擔起指導流轉合同、調節土地承包矛盾糾紛、搜集發布流轉信息等職能,為土地流轉搭建便捷的溝通和交易平臺;逐步探索建立土地流轉雙方的價格協調機制、利益聯結機制和糾紛調解機制,促進流轉關系穩定和連片集中。
2、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相結合的道路,解決家庭農場融資難題。要大力發展壯大農民專業合作社,充分發揮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引領作用,幫助解決單個家庭農場干不了、干不好或干了不合算的事情,提高農業組織化程度,實現家庭農場與市場的無縫對接;優化金融服務,開展家庭農場信用等級評定,對信用等級高的家庭農場給予一定的授信額度,并給予利率優惠,允許家庭農場以大型農用設施、流轉土地經營權等抵押貸款,創新信貸品種,簡化信貸手續,提供優質服務;支持和引導農業擔保機構優先為家庭農場提供擔保貸款。
3、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爭取上級農業基礎項目,捆綁利用土地整理、高產農田建設、低丘崗地改造等各項農業建設項目,疏通河道暢通,加快流轉區農田基礎設施建設,為家庭農場經營提供良好的基礎。
4、加強農業人才培養。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人才培養作為農業農村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利用和整合各類培訓資源,開展農業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重點培訓專業大戶、家庭農場主、農民合作社經營管理人員,率先發展成為職業農民。參照大學生村官的政策,鼓勵和支持大學生特別是農業院校的大學生到農村、回家鄉,創辦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現代農業。
5、落實國家對農民的扶持補貼政策。比如: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新增補貼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生產經營主體傾斜”。把今年中央和省新增的農業補貼,全部單列出來,用于補貼上述對象,其他農民的補貼仍按照去年的標準執行。特別是農機等補貼,優先補貼家庭農場等種養殖大戶。
家庭農場資金項目績效報告 篇15
一、全縣家庭農場發展基本情況
按照有關家庭農場的基本條件,根據農業、林業、水務、畜牧以及工商等部門的統計,我縣現有家庭農(林)場13941個,其中種植業13922個,種養結合2個,畜牧養殖場16個,水產養殖場1個。全縣家庭農場勞動力總數71541人,其中家庭成員41970人,常年雇工29571人。加入或領辦農民合作組織的有20家,除了個別家庭林場因列入工程造林享受過國家政策補助外,其他均未享受過專項政策扶持補助。
現階段我縣家庭農場呈現以下特點:
1、主要以家庭林場為主。我縣林業資源豐富,林權制度改革成效顯著,家庭林場發展迅速,家庭農場呈現以家庭林場為主的特點,家庭林場比例占到總數98%。
2、發展不規范。根據摸底調查,我縣家庭農(林)場數量達13941個,但由于家庭農場屬新生事物,缺乏統一認定標準和辦法,除了34個家庭林場擬注冊,其余所有家庭農場尚無工商注冊意識,而且大部分家庭農(林)場賬務核算不規范,未進行詳細的財務收支記錄,只算大帳,不記小賬,沒有進行成本核算,效益分析。
3、家庭經營規模較小。目前,全縣家庭農(林)場經營總面積約52萬畝,但以小型家庭農(林)場規模為主。其中經營面積在50畝以下的8773個,占了總數的63%,50—100畝的5042個,100畝—500畝的91個,500-1000畝的19個,1000畝以上的16個,規模化經營趨勢不明顯。
4、農場用地來源于土地流轉。家庭農(林)場的土地來源主要是承包或租賃鎮村組集體林地或私人林地以及荒山荒地造林,承包期限為10至50年不等。
5、從業人員具備一定技術經驗。農場業主都是村里懂技術、善管理的能人,個別為村組干部或長期從事木材經營的老板。個別農場業主辦有一定規模的加工廠,農場主均有一定資金實力,經驗豐富,比較熟悉農業政策,能夠非常敏銳地捕捉到商機和市場前景。
二、當前家庭農場存在的問題
1、產品效益較低。農(林)場總體效益較低,總收入在10萬元以下的有13907個,10-50萬元的有27個,50萬元以上的僅有7個。我縣家庭林場產品大部分屬于初級產品,原木、原竹或部分加工半成品,有面積無規模、有數量無效益、無特色無品牌,很難形成產業規模,導致產品市場競爭力弱,經濟效益不高。
2、經營管理水平待提高。目前,我縣家庭農(林)場主大多是農村的種田能手、村組干部等,他們盡管在農村中素質相對較高,具備一定經營管理水平,但就多數家庭農場經營者而言,他們與現代家庭農場經營管理的要求還存在較大差距,對農場的經營管理大多停留在傳統經驗階段,難以適應社會化大生產和日趨激烈的農產品市場競爭的需要。
3、土地流轉難以形成規模。我縣屬于典型山區縣,土地細碎化情況較為嚴重,加上農民的惜地意識等傳統思想的影響,使得家庭農場實現規模經營的`最大難題是不能流轉到大面積連片的耕地,造成農業機械化普及率較低,土地生產效率較低。
4、融資難,投入能力不足。家庭農(林)場屬于一家一戶的小型生產,資金積累少,加之農村金融發展滯后,以及現行土地產權制度的缺陷,家庭農場大多缺乏貸款抵押,融資難;現有政策不明確,扶持力度不夠,進而制約了家庭農場規模的擴大以及集約化水平的提高。
三、對策建議
針對以上存在問題,提出以下對策建議:
1、明確主體資格,加大宣傳力度。一是在盡快明確家庭農(林)場的概念、內涵、注冊登記等制度,明確認定標準、登記辦法,逐步把家庭農場扶持成為具有法人資格的市場主體。二是各地在制定家庭農(林)場認定標準時,要因地制宜,根據不同的行業的性質,進行不同標準界定,把經營規模控制在適度范圍內。三是規范管理。在明確認定、注冊制度后,嚴格按照有關法規政策進行管理,協調相關部門,確定專門機構及專(兼)職人員負責家庭農(林)場的管理工作。四是加大宣傳力度。家庭農(林)場是農業農村發展的新生事物,也是新型的農業經營主體,必須加大宣傳力度,使農民群眾真正認識什么是家庭農場,積極主動發展這一新生事物。
2、推進產權改革,完善制度保障。一是加快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工作,建立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的現代產權制度要求,推進農地產權制度創新,讓農戶擁有完全而有保障的土地租賃權、入股權、抵押權和繼承權。二是健全土地流轉機制。建立健全土地流轉市場和服務平臺,建立規范的土地流轉機制,實現家庭農場的適度規模經營要求;三是推進農村金融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農村貸款擔保制度和農業保險制度。
3、推進技術普及,提升科技水平。一是加大農民技術培訓力度,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的現代家庭農場主和農民企業家。二是加強土地整理力度,打造集中連片耕地,改造中低產田,完善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為規模經營奠定基礎。三是研發方便于山地間運輸、價格低、體積小、質量輕、操作簡易、便于田間作業等特點的小型或微型農機產品,普及機械化操作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4、堅持企業引領,創新經營模式。大力發展農副產品精深加工龍頭企業,發展“企業+基地+家庭農(林)場”等產業組織模式,創建市場中介組織,探索建設各類新型農村專業合作組織,加強農副產品的產前、產中、產后服務體系建設;創新發展獨立經營、合作制、公司制等新型家庭農場經營形式,實現家庭農(林)場和大市場的有效對接,提升家庭農(林)場的規模化、專業化、產業化生產。
5、完善扶持政策,保障公共服務。家庭農(林)場作為新興事物,必須加強扶持和引導。在財政扶持中,要完善促進現代農業發展政策,將家庭農場納入獎補范圍,對符合條件的家庭農場,在發展特色種養業、農業產業化、農業標準化、土地流轉、農機購置補貼、項目貸款貼息等方面給予獎補。加強技術服務,定期下鄉開展家庭農場的技術指導,農技推廣項目向家庭農場傾斜;設立信息服務機構,為家庭農(林)場提供市場銷售等信息。
【家庭農場資金項目績效報告】相關文章:
家庭農場資金項目績效報告03-28
家庭農場資金項目績效報告03-03
家庭農場資金項目績效報告15篇03-03
家庭農場資金項目績效報告(15篇)03-03
財政項目資金績效報告04-25
項目資金使用績效報告03-02
項目資金績效評價報告04-25
項目資金績效自評報告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