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農村小學數學開題報告
隨著人們自身素質提升,報告的用途越來越大,報告包含標題、正文、結尾等。我們應當如何寫報告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農村小學數學開題報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農村小學數學開題報告1
一、 課題的提出
(1)課題提出的背景
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新理念、新領域中,“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被當作重中之重。隨著課改的深入,人們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沒有課程資源的合理開發與有效利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宏偉目標就很難實現。目前,對于大多數的小學特別是廣大農村小學而言,課程資源的匱乏,仍是廣大教師推進新課程的重要障礙。因此,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始終是新課程推進過程中的一項重要任務。
在傳統數學教學中,許多教師認為只要按照教材、教參及教學大綱的要求進行教學,就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在新課程改革中,教師面臨的是新的課程環境,教材內容、教學要求、學生思想等都是全新的,且社會發展一日千里,教師再傳統的教學已不能適應新課程的發展,教師要最大程度地發揮自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多渠道地開發和利用數學課程資源,才能能使課堂教學充滿生機和活力。因此,作為農村小學數學教師要因地制宜,有意識、有目的地開發和利用鄉土課程資源,勢在必行。
農村鄉土資源無處不是,無奇不有,生活處處有數學。只要因地制宜,根據自己地區的自然環境的差異、民族文化、經濟發展的狀況開發,大山深處、田間地頭、花草樹木、鳥獸蟲魚、風土水文、四季物候,都可以成為農村小學豐富的自然資源。北京師范大學教授石中英對本土知識及農村生活曾作過極富感情的描述:“老人是財富,經
歷是財富,鄉村媽媽充滿了智慧,我們要用‘朝圣般’的心情回憶鄉村生活,鄉村是人類文化的精華,爺爺奶奶就像圖書館。”這番話語充滿了詩意、充滿了智慧,為農村開發課程資源提供了很好的借鑒。
二、研究的目的、意義
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是課程改革提出的新目標。我校提出《農村小學數學鄉土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研究,目的在于改變以往認為農村小學“信息貧乏,課程資源也就貧乏”的認識和學校課程過于注重書本知識傳授的傾向,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社會發展及當地文化傳統的聯系,關注學生的原有經驗和學習興趣,拓展學生數學實踐的時空,為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學數學、用數學”提供廣闊的舞臺,并力求通過我們卓有成效的研究,體現數學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增加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同時,鄉土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是一個發展著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既是實踐者,又是研究者。因此有效地開發和利用鄉土課程資源,還能促進教師專業化的發展,及學校整體的發展。
三、 國內外研究現狀、水平和發展趨勢
(1)國內外同一研究領域的現狀與趨勢分析
為了了解課題同一領域的研究現狀,把握其發展趨勢,我們借助網絡系統搜集了相關資料,查閱了教育科研方面的報刊,翻閱了一些教育理論專著。我們發現國內關于鄉土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的研究起步較晚,相關課題的研究并不很多,也沒有較出色的研究成果。
(2)本課題與之區別與聯系
聯系:
①研究領域是一致的。都限定在“鄉土課程資源開發和利用的研究”這個領域內。
②研究指向是一致的。都是促進農村小學新課程的有效實施,促進學生的發展。
區別:
①研究的具體范圍不同。我們研究的范圍是在我們學校所處的具體的社會環境中。
②開展研究的條件不同。在國內同一研究領域的學校中,大多學校是處在城鄉結合部的農村中心小學,有的是縣級市的實驗小學,開展課題研究的各種條件都比較好。而我們學校是一所地道的農村小學,各種條件都比較艱苦。我們的研究就是要在艱苦的條件下創造條件,充分利用我們現實生活中的各種資源,如自然資源、社區資源、人文資源等,充分發揮它們的資源優勢,為學生發展服務。
③研究的本質不同:我們進行的是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鄉土課程資源發展性的開發和利用。所謂發展性的開發和利用是指我們的研究是動態的、學校和鄉土資源“雙極”互動的而不是靜態的,我們的研究是可持續發展的,有效生成的發展,而不是不可持續的、可能會面臨退化、淡化甚至消亡的研究。我們的研究是讓學生在社會大課堂中習得數學知識與能力,為學生將來走向社會奠定人生基礎。
3.課題研究的實踐意義與理論價值(主要觀點和創新之處)
我們試圖通過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鄉土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的研究,探索出一種發展性的開發和利用的運作機制,即我們的研究是動態的,學校和鄉土資源“雙極”互動的,具有可持續發展的研究。通過研究,積累相關材料,建立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鄉土課程資源開發和利用的模式;落實數學課程標準,培養學生在現實生活環境中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建立起小學數學鄉土課程資源庫。
四、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①《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明確指出:
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②陶行之教育思想
我國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的教育思想。要在社會實踐活動中進行教育,實行教育的社會化。只有充分利用社會中的各種教育資源于教育,才能充分發揮教育的促使人類個體適應社會、發展社會的目的。因為世上永遠沒有任何一所學校具有社會所擁有的無所不包、無所不有、無所在在的`教育資源。
③社會學習理論
關于人的行為是如何獲得的,行為主義與認知理論兩者相互對立,各執其詞。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在綜合兩派學說的基礎上,提出人的行為是三元交互作用形成的理論,班杜拉認為人的行為交互作用模式說明:行為既不是單由內部因素決定的,也不是由外部刺激所控制的,而是由個人的行為、個人的認知、情感等內部因素與環境交互作用所決定的。
五、研究內容、方法
1.研究內容
①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鄉土課程資源開發的研究。
主要研究在本土化環境中課程資源發展性開發的著力點和途徑,前者是開發的方向問題,后者是開發的措施問題,只要指向明確,舉措得當,就能使鄉土課程資源憑借“雙極”互動的運行機制,不但具有廣泛性、地方性,又具有特色性;不但具有相對穩定性,而且具有生成性和持續發展性。
②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鄉土課程資源的利用的研究。
主要研究如何堅持以學生為本,全面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找到著力的突破點,采用務實高效的舉措,建立動態的長效的運作機制,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生活的主人,從被動的知識、技能的接受者轉變為知識、技能、方法、情感的共同建構者。為此將主要從課堂教學主陣地和建立學校網站數學鄉土課程資源庫兩個平臺進行探索。
③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鄉土課程資源開發和利用模式的研究。
主要研究如何才能構建起一個動態的、可持續發展的科學高效的具有可操作的多元整合的運作模式,用以指導和管理基于現實生活中鄉土化的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2、研究方法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主要采用文獻研究法和調查法。
第二階段:研究實施階段。主要采用行動研究法、觀察研究法、個案研究法等。
第三階段:成果總結階段。主要采用經驗總結法、統計法、分析法等。
六.研究過程設計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20xx年9月——20xx年1月)。作好前期準備工作,進行必要的預測和理論準備,制定并論證研究方案,申請立項、開題。主要采用文獻研究法和調查法。
第二階段:研究實施階段(20xx年2月——20xx年2月)。課題組按計劃實施課題研究,整理和分析資料。按計劃完成課題研究階段總結,撰寫活動方案,典型案例等。主要采用行動研究法、觀察研究法、個案研究法等。
第三階段:成果總結階段(20xx年2月-20xx年6月)。做好研究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完成課題研究的結題報告,接受專家鑒定,推廣成果。主要采用經驗總結法、統計法、分析法等。
七、完成本課題研究任務的保證措施
①以調查分析為起點,確立研究的起始目標
通過調查分析,了解在我們生活的社會環境中有哪些鄉土資源可供我們進行數學教學的開發和利用。針對現狀,設計和實施切實有效的操作方案,通過活動實踐,促進學生良好數學品質的形成。
②著眼整體聯動,著力構建本土化環境下鄉土課程資源發展性開發和利用的管理體系。
在課程資源多元結構的情況下,其開發和利用具有復雜性、艱巨性和易變性,必須構建起本土化的鄉土課程資源開發和利用的管理體系。
③注重務實多樣,著力尋求鄉土課程資源發展性開發的途徑。 一方面鄉土課程資源相當豐富,另一方面農村小學的財力、物力、人力、網絡設施等條件相當有限,要在這種反差下發展性地開發出鄉土課程資源,必須找到有效的途徑,否則就會事倍功半,甚至開發無果。
④有效生成,著力探索本土化環境下發展性開發和利用鄉土課程資源的模式 。
實踐證明,沒有相對穩定的模式規范,鄉土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就會出現隨意、無序乃至流產的局面。因此只有在基本模式的基礎上,同時又要用發展性思路不斷修正、超越模式,才能保證鄉土課程資源動態化、可持續、創造性地開發和利用。
農村小學數學開題報告2
一、課題名稱
農村小學數學小組有效合作學習的研究
二、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當今時代競爭與合作是發展的主流,競爭的成敗取決于合作的程度。合作學習的能力體現了個人的學習能力,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涵。基礎教育課堂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培養和發展學生的交流與協作能力。新課標要求:“小學教育要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使學生形成終身學習的能力”.小組合作學習恰好能體現課標的這一要求,他能給不同個性的學生提供展示與互補的平臺,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快、平等、尊重的學習氛圍。它不僅減輕學習壓力,還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關系由競爭轉為有效合作,從而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三、課題研究的目標
1、營造輕松愉快、平等尊重的數學學習環境,產生學習數學的濃厚興趣。
2、建立和諧的“小組有效合作學習”的'新型良好合作關系。
3、讓學生掌握主動學習的習慣、方法,學會創新學習。
4、教師熟練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建立成功合作下的高效課堂。
四、預計解決的問題
1、提高學生對課堂小組合作有效性的認識。
2、學生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包括學生在合作預習、聽課、 練習、作業的有效性把握等方面。
3、課堂合作學習活動的有效性。
五、采取的研究方法
1)調查研究法:調查影響“小組合作學習”的因素,結合國內外已有研究成果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提高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效率,使師生形成一定的技能。
(2)實驗觀察法:在小學數學傳統低效的課堂基礎上有針對性的開展研究活動,積極試驗嘗試,在實驗中觀察,在實驗中提升,探究出經驗和規律。
(3)個案總結法:通過個案的調查研究,進行對比總結,反思交流,形成相關的調查報告論文。
六、課題研究人員分工:
梁順國,負責課題的指導研究,協調分工
王安鎖:負責課題研究方案的制定和實施落實
趙柳霞:負責課題研究相關調查資料的設計
馮 雨:負責課題研究的實驗、調查和數據統計
米繪新:負責資料的整理,歸檔,報告的撰寫
七、課題研究的步驟與計劃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20xx年11月-20xx年1月)
形成課題研究小組,開展問卷調查,分析研究的對象和課題現狀,收集學習與課題研究相關的文獻資料,制定本課題的研究計劃和實施方案。
第二階段:研究階段(20xx年2月-20xx年8月)
圍繞課題目標,采用調查研究,實驗觀察和個案總結等方法,探究“小組有效合作學習”的方法策略,提高師生的合作能力,建立健全各項操作方案。
第三階段:(20xx年9月-20xx年11月)
課題研究總結工作,撰寫課題研究報告和論文,結題并整理相關研究成果及資料,申請結題。
【農村小學數學開題報告】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課題開題報告05-05
農村家庭教育的開題報告03-11
小學數學課題研究開題報告12-04
數學開題報告(合集)07-19
2022年農村小學課外閱讀現狀開題報告12-06
小學數學課題研究開題報告范文03-28
數學課題開題報告07-20
數學小課題開題報告06-28
數學市級課題開題報告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