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畜禽養殖情況報告
隨著個人的文明素養不斷提升,大家逐漸認識到報告的重要性,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內容的完整。你還在對寫報告感到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畜禽養殖情況報告,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畜禽養殖情況報告1
規模化畜禽養殖業和區域畜牧業的迅速發展,特別是生豬飼養量的不斷增加,大量廢棄物給周圍環境帶來了較大的壓力,導致農村生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不同程度制約了當地畜牧業持續穩定發展。近幾年,各地為實現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采取了許多有效措施,在控制畜禽養殖對環境的污染方面取得較好效果,積累了一定的經驗,為促進我省畜禽養殖場污染治理奠定了良好基礎。
一、采取有效措施,實行綜合治理
1.切實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治理力度。各地為控制畜禽養殖對環境的污染,采取各種措施。如杭州市根據城市發展的需要,20xx年6月,市政府批轉了市農辦、市農業局和環保局聯合提出的《杭州市畜禽養殖業污染綜合整治工作方案》,方案要求全市三年內全面完成畜禽養殖業污染綜合整治工作。重點對現有養殖場污染進行綜合整治,削減敏感區域的飼養總量,推行清潔生產和生態化養殖。嘉興市政府20xx年11月下發了《嘉興市農業農村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實施方案》,要求各地切實做好農業農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對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提出明確目標與任務,要求到20xx年底,存欄生豬100頭以上的60%養殖戶,生豬糞尿采用無害化方式處理,其它散養戶要以外送或聯建治污設施的方式,使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0%;到20xx年底,所有存欄100頭以上的養殖戶必須全部采用無害化處理方式,其它散養戶的生豬糞尿無害化處理率要達到100%,并落實了行政、法律、技術及資金貼補等有效措施。通過各方協同努力,畜禽糞便污染管理已進入有序狀態,對減少農村面源污染,改善投資環境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2、增加投入,開展綜合治理。近幾年,各級為治理畜禽養殖污染,省、市、縣各級多方籌集,增加投入進行污染綜合治理。如秀城區由部、省及市、區共同投資122.2萬元,已建成沼氣池6只,厭氧發酵池1100立方米,年可處理養殖污水6.4余萬噸,年供沼氣10.8萬立方;嘉善縣在姚莊鎮星輪村進行養殖污染治理試點的基礎上,完成了全縣9個養豬萬頭村的整治,有效地改善了當地生態環境。海寧市采取“3個1”扶持政策,即每建一只沼氣池,市財政補助1000元,鄉鎮財政補助1000元,飼養戶自己承擔1000元),在規模養殖場中全面推廣沼氣池無害化處理豬糞尿技術,經過近兩年努力,使85%的規模養豬場實現糞尿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理。平湖市結合當地實際,采用三格式無動力厭氧發酵技術,到目前為止,已基本完成了對存欄生豬200頭以上規模場的糞尿污染治理。杭州市在禁養區范圍內已關閉苗豬市場2個,養豬場8個,養牛場6個,削減生豬108024頭,占總量的40.8%,削減奶牛2191頭,占總量的41.5%;限養區內已關停7個規模養豬場,其中已搬遷2個場,削減生豬13790頭,占總量的48%;非禁養區內已有10個規模場實施污染治理,實現了達標排放,占總量的43.2%。
3.建立畜牧小區,實行生態養殖。多年來,在各政府重視和相關部門的支持下,我省畜禽規模養殖發展迅速,已形成了以規模養殖為主體的畜牧生產新格局中。隨著畜禽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由于部分養殖場畜禽糞尿處理不當,對環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重視。為此,省農業廳多次研究如何解決畜牧養殖污染問題,提出了建設畜牧生態小區,以解決農村因畜禽養殖可能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20xx年在省財政的大力支持下,開始進行畜牧業小區建設試點工作,20xx-20xx年在試點的基礎上安排1300多萬元,建立了30個畜牧生態小區。實踐證明,畜牧小區建設實現統一規劃,集中飼養、統一污染處理等方法,不同程度地解決了農村因畜禽養殖可能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
4、研究和推廣養殖場污染防治綜合配套技術。近幾年,不少生產科研單位對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技術進行了不少研究,已取得了不實用技術,在防治環境污染上產了積極作用。去年,為加快配套技術研究,省農業廳和省科技廳安排200萬元,聯合對畜禽養殖場及畜牧小區污染綜合治理工程技術進行了聯合招標,目前項目已組織10多個單位進行聯合攻關。其綜合配套技術研究從五方面進行,一是從畜禽營養學等角度,研究提高飼料的環保型飼料,減少糞尿的排放量。二是從利用的角度研究畜禽糞尿的綜合利用方法如加工成有機肥,使糞資源化,三是研究生物和化學的技術,對污水進行處理,使其達到農用標準或直接排放標準。四是研究畜禽養殖場清潔生產技術,通過對生產過程中主要產生污染的環節實行全程控制,達到控制和防治畜禽養殖可能對環境的污染。五是研究新型的環境保護型的畜禽舍。
二、控制畜禽規模養殖場污染的生態方式
我省畜禽養殖場的污染防治基本上以“方便、經濟、有效”為原則,以綜合利用為主,設施處理為輔的方法,大致可以劃分為七類:
1、“果(林、茶)園養豬”。豬糞尿分離后,豬糞進行經發酵生產有機肥,豬尿等污水 經沉淀用作附近果(林、茶)園肥料。此類模式占規模豬場的20.3%,主要分布在中、大規模豬場。優點是養殖業和種植業均實現增產增效,缺點是土地配套量大,部分場污水處理不充分。
2、“豬—沼—果”。豬糞污水經沼氣池發酵產生沼氣,沼液用于果樹、蔬菜、農作物。此類模式占規模豬場18.5%,以家庭養豬場應用為主。優點是實現了資源兩次利用。
3、“豬—濕地—魚塘”。豬糞尿干濕分離,干糞堆積發酵后外賣,污水經厭氧發酵后進入氧化塘、人工濕地,最后流入魚塘、蝦池。此類模式占調查數的14.6%,但大部分豬場污水未經過人工濕地處理,直接進入魚塘、蝦池。優點是占地較少,投資省,缺點是干糞依賴外售,污水使用不當會影響魚蝦生產。
4、“豬—蚯蚓—甲魚”。豬糞尿進行干濕分離,干糞發酵后養殖,蚯蚓,蚯蚓喂甲魚,污水用于養魚。此類型的有5個場,占調查數的0.8%。優點是生態養殖,投資省,缺點是勞動強度大。
5、“豬—生化池”。糞尿干濕分離后,干糞堆積發酵外售,污水經生化池逐級處理,或經過過濾膜過濾后外排。此類型有8個場,占調查數的1.2%。此類模式占地少,但運行費高。
6、“果園養雞,稻田養鴨”。利用承包的果園、林地放養土雞,改善肉雞風味,提高肉雞售價,雞糞基本滿足果園有機肥需要;肉鴨及青年蛋鴨在早稻收割前野草長籽期、早稻割后、晚稻割后這三個時間段養殖,以稻田放牧為主,啄食野草、谷粒等食物為生,鴨糞直接還田。此類模式占我省肉雞和鴨養殖量的40-60%。
7、“牛、羊—牧草”。糞尿進行干濕分離,干糞堆積發酵后還田種牧草,污水厭氧發酵后入田肥牧草。此類模式占我省牛羊養殖量的80%以上。
三、畜禽規模養殖場污染控制對策
從立足生態建省,實現畜禽養殖污染減量化、生態化、資源化目標出發,畜禽規模養殖場污染控制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
1、合理規劃,統籌安排畜牧用地。畜牧產業區域布局要按生態農業發展的要求,進行統一規劃,把畜牧場與農田、魚塘、園地一并規劃。養殖場(或小區)建設提倡與農田(水田、旱地)、茶(果、桑)園、養殖水面和山林統一布局,實行農牧結合的生態經營模式,力爭糞尿全部就近消化。原則上按1畝(耕地、園地、水塘)5頭豬(1 頭牛、10只羊、60只禽)的標準配套規劃建設現代化畜牧場(畜牧小區),努力實現從傳統農業“資源-畜產品-廢物排放”的生產過程向“資源-畜產品-再資源化”生產過程轉變。
2、應用畜禽養殖清潔生產技術。清潔生產是將畜禽養殖污染預防戰略持續應用于畜牧生產全過程。首先采用科學合理的飼料配方,通過生物制劑、飼料顆粒化、飼料膨化或熱噴等技術處理,提高畜禽的飼料利用率,尤其是提高飼料中氮的利用率,并抑制、分解、轉化排泄物中的`有毒有害成分。其次應用科學的房舍結構、生產工藝,實現固體和液體、糞與尿、雨水和污水三分離,降低污水產生量和降低污水氨、氮濃度。
3、加快生態畜牧養殖小區建設。各地實施表明,畜牧小區的建設對改善農村環境產生了良好的作用。各地要十分重視畜牧小區建設,建設一批配套土地和一定污水處理設施的畜禽養殖小區,以吸引中、小規模戶進場飼養,實現養殖場與村莊分離,改善農村環境。小區要選擇合適的生態養殖模式,采取農牧、林牧、漁牧、肥牧結合等方式,實行生態養殖,促進農村畜禽養殖場環境綜合治理。
4、加大宣傳、培訓等教育力度。為把清潔生產的思想貫穿到畜牧業產業化過程中去,強化清潔生產的宣傳、培訓十分必要,這樣才能使全社會都認識到控制畜禽養殖污染的重要性,為實施畜牧業清潔生產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同時,提高廣大飼養場(戶)生產經營者的科技水平,掌握畜牧業清潔生產技術、真正按照畜禽清潔生產的要求組織生產。
5、加大對畜禽養殖場污染的管理。為加快畜禽養殖場污染治理,實現畜牧清潔生產,促進畜禽養殖業健康持續健康發展。要按《關于加強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的要求,進一步加強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工作,嚴格實行建場的有關制度,促進環境治理工作上一臺階。
畜禽養殖情況報告2
中國報告大廳日前發布的《中國畜禽養殖中抗生素使用情況調研報告》稱,中國養殖業是抗生素使用量最大的領域,超過國內抗生素消費總量的一半。xx年國內抗生素總產量為21萬噸,國內消費量約18萬噸,其中,用于畜牧及飼料行業的抗生素就高達9.7萬噸,約占54%。
此報告稱,養殖業中抗生素的使用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為飼料企業在生產全價、濃縮、預混料的過程中添加,主要用于預防疫病及促進生長。另一部分為養殖戶在養殖過程中使用,采用拌料、飲水、注射、灌服以及環境噴灑等多種方式,使用目的多為預防和治療畜禽疫病。在中國,由于養殖密度大、畜禽疫病復雜多樣再加上監管不力等多種原因,普遍存在抗生素過量使用甚至濫用等問題,這導致食品安全問題日益嚴峻,且細菌耐藥性的逐漸提高也為養殖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埋下隱患。那么,(1)中國飼料企業常用的抗生素主要有哪些?對于不同畜禽飼料、不同生長階段的飼料具有怎樣的添加比例及配伍特點,添加成本多高?飼料企業對飼用抗生素的'使用評價如何?
(2)中國不同規模生豬、肉雞、蛋雞、奶牛養殖戶對抗生素的使用過程、主要應用的抗生素品種、使用目的、使用成本、使用評價如何?
(3)抗生素替代品的使用現狀及市場前景怎樣?
(4)目前使用最普遍的抗生素及其主要生產企業的市場表現如何?
本報告選取了不同區域和規模的飼料生產企業、畜禽養殖企業、抗生素生產商、經銷商、專家學者等為調研對象,全面調研了國內飼料廠及養殖場抗生素使用特點,并對飼料廠及養殖場最常用的抗生素市場現狀進行了系統分析。
主要結論包括:
(1)飼料企業所用抗生素的市場規模大致在30-35億元,其中,抗革蘭氏陰性菌抗生素的市場規模約為5億元,抗革蘭氏陽性菌及廣譜抗生素的市場規模在25-30億元。
(2)生豬工業飼料中抗生素平均添加成本最高,每噸全價料的藥物添加劑成本平均在20元/噸;肉雞全價料飼料藥物添加劑成本略低,在15~20元/噸;蛋雞和奶牛飼料中藥物成本最低,且產蛋期和泌乳牛飼料中不再添加抗生素。
(3)養殖場用藥的市場規模遠大于飼料廠。xx年,生豬、肉禽、蛋禽、奶牛畜禽的累計用藥支出(以養殖場支出計)預計在280~300億元。生豬養殖場用藥費用最高,占其中的43%左右;肉禽養殖場用藥費用約占33%;蛋禽和奶牛最低,分別占13%和10%。對于畜禽養殖場,抗生素支出約占用藥總支出的70~80%。
(4)出欄每頭生豬的平均用藥成本(含母豬用藥)為19元/頭;肉雞用藥成本平均為1.5元/只;蛋雞養殖全程的用藥成本平均為1.9元/只;奶牛場平均每頭奶牛年用藥成本193元。一般而言,大規模養殖場的用藥成本低于平均水平,因為這類養殖場的平均治療成本低于中小規模場。
(5)酶制劑是飼料企業使用最普遍的抗生素替代品,其次為中草藥添加劑。在養殖場中,中草藥是使用最普遍的抗生素替代品,益生菌的使用普及率位居第二位;養殖場對中草藥和益生菌替代抗生素的作用也最為認可。
(6)xx年,中國動保市場總規模大致在400億元人民幣。其中,位列前十位的跨國動保企業約占中國動保市場份額的14-15%左右;而國內前十家動保企業銷售額約占動保市場份額的12-13%。
畜禽養殖情況報告3
根據xx年工作安排,縣人大常委會調研組于4月下旬開始深入新民、周嘉、高安、澄溪、鶴游、坪山等鎮,圍繞畜禽規模養殖與污染科學治理進行了實地調研,并通過組織人大代表、鄉鎮村社干部、養殖場業主等進行專題座談,召開有關部門座談會,認真聽取意見,廣泛了解情況。
一、基本情況
墊江是全國生豬調出大縣,商品瘦肉型豬基地縣,重慶優質出口豬肉項目縣,重慶市安全奶牛奶源基地縣,無規定動物疫病區項目示范縣,畜禽養殖在我縣農業生產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來,縣政府堅持發展與治污并重,推動畜牧業向生態、優質、高效、環保、安全型轉變,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一)發展迅速,成效顯著。自xx年來,我縣規模化養殖發展迅速,截止20xx年3月,全縣有畜禽規模養殖場1067個,其中豬場531個、家禽養殖場438個、奶牛場9個、肉牛場10個、羊場40個、兔場39個,畜禽規模養殖率為46%。養殖業已基本實現了由傳統分散養殖向適度規模養殖、由粗放經營向標準化和商品化經營、由家庭副業向獨立的產業的轉變,走在了小農經濟向市場經濟發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發展的前列,畜牧業已成為我縣農民增收的重要來源。
(二)規劃日趨完善,布局不斷規范。xx年出臺了《墊江縣畜禽養殖禁養區限養區劃分方案》,明確了畜禽養殖禁養區、限養區、適養區范圍;20xx年縣農委、國土局又聯合編制了《墊江縣“十二五”畜禽養殖用地規劃》。禁養區的規模養殖場正在逐步取締和搬遷,xx年投入800余萬元取締和搬遷了桂溪、沙坪、永安、硯臺等鄉鎮禁養區的19個規模養殖場,今年預計投入700萬元,擬取締和搬遷桂溪河、迎春河流域養殖場(戶)34個。
(三)加強了技術培訓,推廣了生態養殖模式。縣農委等部門大力開展規模養殖政策和技術培訓,倡導生態養殖模式。20xx年6月以來開展抽糞排渣、動物防疫、生態養殖等培訓15期,參訓925人次。“養-沼-菜(果)”養殖模式在我縣得到了較為廣泛運用,九牧、優科、農福等規模場發展循環農業,新民鎮雙河口村史光紅養雞場采用發酵床零排放技術,效果好。
(四)投入增大,基礎設施明顯好轉。幾年來,全縣財政投入4379.75萬元,對167個規模養殖場的排污設施進行了新建及改擴建,建設沼氣池43708m3、氧化及化糞池5375m3、干糞發酵池(室)1000m3、雨污分離溝13705m;配套建設沼氣服務站73個,配置沼渣沼液抽提泵4臺、槽罐車3輛,鋪設九牧、優科、全余3個養殖場噴灌管網;實施了21個規模養殖場治污減排綜合整治項目;修建了化尸池500個,20xx年5月—20xx年3月財政補助140余萬元,處理病死畜禽18246頭(只)。
二、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調研發現,當前主要存在市場波動過大和污染嚴重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市場波動過大。自xx年5月以來,短短7年時間已經歷近2個漲跌周期,并且波峰與波谷的價格幾乎相差一倍,超過了養殖戶的承受能力,影響了規模養殖的正常發展和農產品價格穩定。現豬糧比價為5.2:1,跌破了6:1的養豬盈虧線,進入黃色預警區,規模養豬處于普遍虧損,養殖業受到沖擊。第二個問題是養殖與種植不搭配,排泄與消納不平衡,污染物處理不到位,亂排亂放,水體和空氣污染嚴重。溪河塘庫的氮、磷含量高,水質不斷惡化、水體嚴重富營養化,發黑、變臭,喪失了原有水體的`功能;大量惡臭氣體(如氨、硫化物、甲烷等)污染養殖場及周圍空氣,群眾反映強烈,養殖場與周圍群眾關系緊張。造成問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宣傳引導不夠,環保和風險意識淡薄。對畜禽養殖、污染治理的政策、法規和技術標準宣傳不夠,部分基層干部和養殖場業主對養殖分區、審批事項與流程、技術標準不了解。對養殖市場風險宣傳不足,在市場行情較好時,不少業主一哄而上,盲目擴大生產,造成周期性產能過剩,影響了行業健康發展。
(二)規劃許可滯后,未批先建現象突出。養殖發展規劃滯后,修編不及時,預見性和科學性不強。備案審批滯后,未批先建或先建后批現象突出。全縣規模養殖場僅70余家辦理了規模養殖備案和防疫條件審批;不到20%履行了環評和有關審批手續;僅8家履行了土地備案及審批手續。部門協調有待加強,如跳石水庫養豬場無國土、農委、環保手續,但有工商執照。
(三)資金投入不足,設施設備普遍簡陋。大部分養殖場業主實力差,投入資金偏少,設施設備簡陋,特別是治污設施。財政投入有限,部門間溝通統籌不夠,項目申報、公示機制不完善,多數養殖戶未享受到國家基礎設施建設補助,也有多次得到國家補助的。融資困難,難以及時獲取貸款。
(四)基層服務體系不健全,指導服務被動。基層畜牧獸醫站是支撐畜牧業發展的重要依托,但基礎設施差、設備落后、管理不順、人員素質參差不齊,指導服務跟不上發展需要。村級防疫隊伍年齡結構老化,技術落后,作用發揮差,且因歷史原因,可能演變為新的上訪群體。學習考察交流少,對成功的養殖模式總結推廣不夠,標準化養殖示范、推廣有待加強。
(五)宏觀調控乏力,養殖盲目性大。信息發布不到位,國家只在政府網和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發布,地方幾乎未發布過養殖信息,養殖戶信息閉塞,生產盲目性大。產銷銜接差,產區與銷區之間、養殖戶與屠宰企業之間、屠宰企業與批發市場、超市之間未建立產銷合作機制,訂單生產少。我縣尚未設立價格調控基金,缺乏調控手段。
(六)監管執法力度不夠,違法行為未得到有效控制。對違規建場監管不到位,依河建場、靠路建場問題突出,居民點附近建場依然普遍存在。對違規排污監管不到位,部分未建治污設施,直接排放;部分治污設施處理能力不足,運行不正常;部分治污設施長期關停,漏排、偷排現象十分突出。處罰少、力度弱,不少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
三、工作建議
(一)注重宣傳引導,加強培訓。廣泛宣傳養殖與污染治理有關法律法規、技術標準、審批項目和程序、治污先進典型,增強依法建場、科學治污自覺性。采用現場會、專題講座、交流座談等方式,開展經常性培訓,提高業主的市場意識、環保意識和科技水平。組織有關人員到先進地區考察學習市場調控、生態循環農業,提升我縣畜禽養殖業發展和管理水平。
(二)科學規劃布局,延伸產業鏈條。按照養殖規模與環境承載能力相適應的原則,依據排泄物的消納能力制定發展規劃。認真落實國家法律、法規、技術標準和我縣有關規劃,新建規模養殖場均應嚴格履行各項手續。確立產業發展思路,引進和支持大型飼料、畜產品及有機復合肥加工生產企業。
(三)加大投入力度,提高使用效益。積極包裝項目,提高財政投入總量。定期召開聯系會議,加大項目信息溝通和資金整合力度,將有限財的政資金用于重要部位、關鍵環節扶持。加強項目實施監管,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組建融資平臺,爭取金融部門放寬擔保條件、簡化貸款程序、擴大擔保范圍,解決融資難問題。
(四)健全服務體系,提高服務質量。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推進標準化畜牧獸醫站建設,改革村級畜牧獸醫運行機制。堅持種養結合,支持鼓勵發展“豬-沼-菜(果)”等生態循環模式;跟蹤科研院所、龍頭企業最新成果運用情況,考察學習干式環保零污染養殖技術、發酵床零排放技術等,開展技術總結、引進、示范和推廣。做好雨污分流、干濕分離、沼氣發酵等技術指導。
(五)加強宏觀調控,提高產業效益。采用電視、廣播、報刊、短信、簡報等方式加強信息服務,引導養殖戶根據市場確定合適的養殖規模。以工業化理念、商品化思路謀劃產業發展和產品銷售,理順各環節關系,提高市場抗風險能力。按照《價格法》第二十七條規定,設立價格調控基金,穩定畜禽產品市場。
(六)密切協調配合,強化監管執法。明晰縣級有關部門及其下屬機構、鄉鎮政府和村社的監管職責,建立常態化工作機制,齊抓共管。開展專項清理整治行動,對選址符合規定,污染處理設施建設規范的,限期1年完善相關手續;對選址符合規定,但污染處理設施建設不規范的,限期2-3年整改完善,并補辦手續;對不符合選址規定的(如污染飲用水源),明確2-3年期限搬遷或取締。加強水環境監測,加大對偷排糞污行為的監管和處罰力度。
畜禽養殖情況報告4
中國報告大廳日前發布的《中國畜禽養殖中抗生素使用情況調研報告》稱,中國養殖業是抗生素使用量最大的領域,超過國內抗生素消費總量的一半。20xx年國內抗生素總產量為2 萬噸,國內消費量約 8萬噸,其中,用于畜牧及飼料行業的抗生素就高達9.7萬噸,約占54%。
此報告稱,養殖業中抗生素的使用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為飼料企業在生產全價、濃縮、預混料的過程中添加,主要用于預防疫病及促進生長。另一部分為養殖戶在養殖過程中使用,采用拌料、飲水、注射、灌服以及環境噴灑等多種方式,使用目的多為預防和治療畜禽疫病。在中國,由于養殖密度大、畜禽疫病復雜多樣再加上監管不力等多種原因,普遍存在抗生素過量使用甚至濫用等問題,這導致食品安全問題日益嚴峻,且細菌耐藥性的逐漸提高也為養殖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埋下隱患。那么,
(1)中國飼料企業常用的抗生素主要有哪些?對于不同畜禽飼料、不同生長階段的飼料具有怎樣的添加比例及配伍特點,添加成本多高?飼料企業對飼用抗生素的使用評價如何?
(2)中國不同規模生豬、肉雞、蛋雞、奶牛養殖戶對抗生素的使用過程、主要應用的抗生素品種、使用目的'、使用成本、使用評價如何?
(3)抗生素替代品的使用現狀及市場前景怎樣?
(4)目前使用最普遍的抗生素及其主要生產企業的市場表現如何?
本報告選取了不同區域和規模的飼料生產企業、畜禽養殖企業、抗生素生產商、經銷商、專家學者等為調研對象,全面調研了國內飼料廠及養殖場抗生素使用特點,并對飼料廠及養殖場最常用的抗生素市場現狀進行了系統分析。
主要結論包括:
(1)飼料企業所用抗生素的市場規模大致在30-35億元,其中,抗革蘭氏陰性菌抗生素的市場規模約為5億元,抗革蘭氏陽性菌及廣譜抗生素的市場規模在25-30億元。
(2)生豬工業飼料中抗生素平均添加成本最高,每噸全價料的藥物添加劑成本平均在xx年,生豬、肉禽、蛋禽、奶牛畜禽的累計用藥支出(以養殖場支出計)預計在280~300億元。生豬養殖場用藥費用最高,占其中的43%左右;肉禽養殖場用藥費用約占33%;蛋禽和奶牛最低,分別占 3%和 0%。對于畜禽養殖場,抗生素支出約占用藥總支出的70~80%。
(4)出欄每頭生豬的平均用藥成本(含母豬用藥)為 9元頭;肉雞用藥成本平均為 .5元只;蛋雞養殖全程的用藥成本平均為 .9元只;奶牛場平均每頭奶牛年用藥成本 93元。一般而言,大規模養殖場的用藥成本低于平均水平,因為這類養殖場的平均治療成本低于中小規模場。
(5)酶制劑是飼料企業使用最普遍的抗生素替代品,其次為中草藥添加劑。在養殖場中,中草藥是使用最普遍的抗生素替代品,益生菌的使用普及率位居第二位;養殖場對中草藥和益生菌替代抗生素的作用也最為認可。
(6)20xx年,中國動保市場總規模大致在400億元人民幣。其中,位列前十位的跨國動保企業約占中國動保市場份額的 4- 5%左右;而國內前十家動保企業銷售額約占動保市場份額的 2- 3%。
畜禽養殖情況報告5
(一)強化宣傳,不斷增強環境保護意識。縣人民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要進一步加大對《環境保護法》、《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技術規范》及《關于畜禽養殖適養區、限養區和禁養區的劃分范圍及標準》的宣傳力度,充分利用各種文件、會議和專門培訓以及新聞、廣播、電視、報刊等多種形式,向干部群眾廣泛宣傳治理畜禽污染的重要性,不斷提高畜禽養殖業主和干部群眾做好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工作的自覺性、主動性。
(二)堅持科學規劃,有序發展我縣畜禽養殖業。縣人民政府在堅持以增加農民收入、加快我縣經濟發展步伐的同時,應根據我縣土地和環境承載能力,在嚴格執行有關政策和法律、法規的基礎上,科學規劃我縣畜禽養殖場布局、品種及規模,堅決杜絕隨意違規亂建行為,逐步解決歷史遺留問題,防止增加新的污染源。
(三)加強統籌協調,發揮部門聯動作用。畜禽污染治理涉及縣級多個部門和鎮鄉,縣人民政府要加強統籌協調,建立聯動機制,對不符合規劃布局,未進行統一規劃、未辦理環評、不能充分利用和有效處理畜禽養殖污染物的,相關部門應不予批準,對已批準建設未落實“三同時”規定的,相關部門不予驗收,不撥付財政扶持資金,并要求其限期整改拆除。同時,要把治理畜禽養殖污染拿入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努力形成養殖業主自覺落實治污措施、部門監管到位、鎮鄉政府齊抓共管、當地群眾積極監督的良好格局。
(四)嚴格執法監管,逗硬查處污染行為。我縣畜禽養殖污染時有發生,縣人民政府要切實加強領導,明確部門責任,提高對畜禽養殖場環境監測頻次,逗硬查處畜禽養殖企業污染行為。要進一步建立和完善環境監管舉報激勵機制,充分發動群眾舉報環境違法行為,對經查實存在環境違法行為的畜禽養殖企業,堅決依法予以處罰,做到發現一起,查處一起,警示一片,從源頭上有效遏制、規范排污行為。
(五)強化執法要素保障,確保環保執法順利開展。縣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視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工作保障機制建設,要按照中央、省、市關于環境監測執法的.要求,在人員編制、經費投入、工作條件和設施設備改善方面給予必要的支持,通過提供必要的執法保障,調動各方面工作積極性,為從根本上解決我縣畜禽養殖污染面臨的嚴峻問題提供條件。
畜禽養殖情況報告6
一、畜牧業基本情況
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上級業務部門的指導幫助下,竹溪畜牧獸醫工作以“創機制、強基礎、提質量、增效益”為抓手,強化爭先進位意識,突出工作重點,攻克發展難點,各項工作取得較為顯著的成績,畜牧獸醫事業得到長足健康發展。
一是畜牧經濟穩步增長:20xx年,全縣畜牧業總產值達到8.96億元,比20xx年的5.57億元增長61%,占大農業產值的比重由20xx年的26.9%提高到27.6%;農業人口人均畜牧業產值由20xx年的1867元增長到2976元。20xx年,豬、牛、羊、禽出欄量分別為27.4萬頭、2.04萬頭、5.57萬只、105.5萬只,肉類總產量2.56萬噸,禽蛋產量達到3300噸,與20xx年相比,增幅均在兩位數以上。畜牧生產快速發展,有效的保證了市場供給,豐富了城鄉居民的“菜籃子”。
二是規模養殖迅猛發展:通過政策措施引導,全程服務指導,典型示范帶動,全縣推廣應用了生豬“150”、“300”、肉羊“1235”、肉牛“168”、禽蛋“156”、“生物發酵床”等科學養殖模式,社會各界發展標準化規模養殖積極性高漲。截止目前,全縣規模養殖場達到1052個,其中:生豬352個(省級標準化萬頭豬場2個),肉牛205個(國家級肉牛標準化養殖場1個),肉羊329個(1000只以上龍頭企業1個),家禽166個(萬只蛋雞場3個)。全縣標準化規模養殖“四級聯創”示范場達到142個,其中:國家級創建1個,省級創建11個,市級創建33個,縣級創建97個。被省農業廳授予“畜禽養殖標準化創建先進單位”。
三是產業化格局基本形成:培植了興科牧業、益盛園牧業、星成牧業、綠之戀、慶豐、綠源、誠信、高山食品等一批龍頭企業,全縣市級以上龍頭企業達到3家;扶持建設畜產品加工企業3家,培育省級畜產品知名品牌1個,省級無公害畜禽產品產地認定、認證6個。組建專業合作社31個,帶動1000余戶養殖戶走專業化經營之路。
截至到20xx年底,全縣生豬出欄31萬頭,肉牛存欄4.5萬頭,肉羊存欄6.2萬只,家禽出欄121萬羽。其中:規模化養殖場生豬出欄232114頭,肉牛存欄17283頭,肉羊存欄35280只,蛋雞存籠39.79萬只,肉雞存籠104.55萬只。平均比20xx年同期增長9.6%,其中規模養殖占全縣總量的63%以上,畜牧業產業化經營已成為主流。
二、畜禽養殖糞污處理情況
(一)糞污總量
通過對規模化養殖場和一些散養戶分別進行調查,對規模集約化養殖場重點調查養殖規模,糞污排放情況等,對散養戶重點調查飼養的周期、飼料、單頭日排放量,糞污運行情況等,依據20xx年底XX縣現行規模化養殖場畜禽存欄(籠)量為基礎,在估算各種畜禽平均飼養周期時,存欄頭數的飼養期為365(d)天,出欄頭數和飼養期參考過內外資料確定不同種類的存欄飼養期。
1、畜禽飼養期的確定。
豬:平均飼養期一般為199d,因此豬的飼養數量就是當年的出欄數。
牛、羊:生長期一般較長,按365d計算,當年出欄的較少,故這部分的數量按照當年的存欄數。
家禽:飼養周期蛋雞為210d,肉雞為45天。
2、單頭(只)畜禽日排糞污量
單頭畜禽日排糞污量與季節、種類、生長期、飼料、天氣等因素有關,根據國內外資料,調查我縣各類畜禽養殖場和散養戶,確定畜禽日排糞尿量如表1。
3、畜禽糞污中有機質、氮、磷、鉀的含量
5、糞污總量的計算
按照調查取得的數據,XX縣畜禽生產年糞污量為437022t,其中豬198620t,占總量的44%,牛189249t,占總量的41%,羊為33481t,占總量的7%,家禽36374t,占總量的8%。
6、有機質和氮、磷、鉀的產生量和污染
據計算,XX縣畜禽養殖年產生的糞污中有機質含量為51749t,氮2747t,磷1274t,鉀2724t。畜禽糞污排放如果不經過處理直接排放在水體中,會使水體變黑發臭,大量富含氮、磷的糞污進入水體后,造成水體富營養化,藻類過量生長,水生植物大量繁殖和死亡后的大量分解,降低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從而形成缺氧條件,嚴重影響魚類的生存,破壞水質和生態。
(二)糞污處理情況
XX縣畜禽養殖業的蓬勃發展,得益于近幾年國家對規模化養殖場、能繁母豬補貼等一系列政策扶持和資金支持,但是畜禽糞污排放大部分還僅僅停留在簡單的、粗放型處理。另外,XX縣積極向上爭取生態能源建設項目,全縣有兩家萬頭生豬養殖場建了大型沼氣工程,30個規模化養殖場建了小型沼氣工程,對糞污集中處理,開展廢物利用,目前年處理糞污能力達19.3萬噸。僅目前的全縣畜禽養殖場的發展規模,還有24.4萬噸糞污亟待無害化處理。
三、沼氣工程處理糞污典型案例
農村沼氣起始于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通過30多年的發展歷程,經歷了“摸索起步、試點推廣、項目引路、配套成型”四個階段。竹溪能源建設堅持“項目到村、扶持到戶”,已在全縣15個鄉鎮的.100多個生態環境相對脆弱的低山平壩村實施了沼氣能源建設。截止到目前,已建成戶用沼氣池3.4萬多口,大型沼氣工程2處,小型沼氣工程20多處,年處理11萬噸畜禽糞污,15萬人從中受益,沼氣入戶率達到30%。通過“一建三改(建沼氣池、改圈、改廁、改廚)”及“一建多改”(建沼氣池、改圈、改廁、改廚、改水、改路等),推廣“三沼(沼氣、沼渣、沼液)”綜合利用,已基本形成了比較成熟的以“養殖——沼氣——種植”為主的生態發展模式。沼氣建設的能源、生態、環保效益日益顯現,已經成為保護森林植被,改善生態環境,促進農業生產,增加農民收入,改變農村面貌的綜合性社會公益事業。是促進城鄉協調發展,建設和諧社會的需要;是緩解農村能源緊張的突破口;是農業資源高效利用的有效途徑。
(一)益盛園牧業有限公司的“沼肥訂單”農業,促進產業鏈條對接。20xx年6月,益盛園牧業有限公司大型沼氣工程已經投入運行。該工程利用豬場糞污年可產沼氣18.25萬m3,用于周邊兩個村方圓兩公里以內的200戶農戶炊事用能,產沼渣1643噸,沼液2.92萬噸。工程產出的大量的沼肥除了滿足益盛園牧業有限公司現有的300畝茶園和200畝蔬菜用肥外,還與距離較近的蔣家堰敖家壩片區3000畝藥材、中梁茶場1000畝茶園簽訂沼肥供應合同,定期施肥,每年按照施用面積收取一定的報酬,實行有償服務。另外,縣生態能源局還為該公司引進購置了沼渣、沼液固液分離處理機,將沼渣制粒裝袋、沼液濾清裝瓶,將沼肥施用常態化、商品化、市場化,充分發揮沼氣工程建成后的“造血功能”,將豬場糞污“吃干榨凈”。
(二)結合自身優勢,大力發展“羊(豬)—沼—園”生態循環經濟。綠之戀現代多功能農業科技示范園坐落在中峰鎮廟耳溝村,示范園占地1080畝,栽植綠化苗木200多萬株,建成單個面積180平方米的溫室大棚50個。建成綠之戀無公害肉羊場一座,占地面積7000多平米。可實現在圈養殖20xx頭肉羊。擁有300模式養豬場1棟(年出欄生豬400多頭)、為減少養殖場糞污排放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公司實行種養立體生態循環利用模式,現建成100立方米小型沼氣工程一個,15立方米儲氣柜1座,另配套建設60立方米羊糞堆漚處理池、40立方米糞尿污水調節池,50立方米儲肥池各一個,形成日處理糞便污水5噸的能力,年產沼氣1萬立方米,產沼渣117噸,產沼液1680噸,工藝流程是將豬、羊糞便、污水進入沼氣池厭氧發酵,產生出來的沼氣用于場部工人、周邊農戶炊事用能和豬羊舍冬季增溫,沼氣池產生的沼液、沼渣根據示范園不同種植品種和地塊的需肥特點,添加其它微量元素,實行有機配方施肥,為山莊的花卉、園林、糧田、蔬菜大棚施肥,因地制宜的形成羊—沼—園(花卉、糧田、蔬菜)生態循環模式。工程總體目標達到了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能源化生產、生態化建設。
四、措施建議
XX縣位于鄂、渝、陜三省交界的秦巴山區,西接陜西省平利、鎮坪、旬陽三縣,南交XX市XX縣,東鄰本省XX縣,是湖北面向大西北、出入大西南的重要通道,是漢江最大支流堵河的源頭、國家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區之一。地理位置特殊,為切實推進“清水行動”,加大畜禽糞污排放治理工作尤為迫切。
目前用于處理養殖場糞污的厭氧工藝很多,其中較為常用的有以下幾種:厭氧濾器(af)、上流式厭氧污泥床(uasb)、復合厭氧反應器(uasb+af)、兩段厭氧消化法和升流式污泥床反應器(usr)等。近年來,厭氧消化即沼氣發酵技術已被廣泛地應用于養殖場廢物處理中,實踐證明,沼氣工程是解決畜禽糞便污水的無害化和資源化問題的最有效的技術方案。畜禽糞便和養殖場產生的廢水是有價值的資源,經過厭氧消化處理既可以實現無害化,同時還可以回收沼氣和有機肥料,因此建設沼氣工程將是中小型養殖場糞便污水治理的最佳選擇。
因此,建議養殖戶大力實施沼氣工程。一是建議中央、省級財政擴大養殖小區小型沼氣工程項目規模,加大項目資金投入額度,帶動和引導養殖業主實施沼氣工程。二是建立優惠政策,鼓勵支持規模化養殖場業主自籌資金建設沼氣工程。三是推廣普及沼氣項目工程用氣補貼。開展沼氣“三沼”綜合利用,促進畜禽糞污厭氧發酵還田。
畜禽養殖情況報告7
羅田縣畜牧獸醫局 羅田縣畜牧獸醫局高度重視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工作,采取措施千方百計確保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按照市相關文件、會議精神,認真開展了畜禽養殖污染治理的分類治理工作。通過扎實工作,20xx年度禽養殖污染治理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現就開展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高度重視,落實責任
根據上級通知要求及我縣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工作的長效機制,成立以局長為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的羅田縣畜牧獸醫局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要求鎮畜牧獸醫站工作人員配合環保部門開展日常工作。同時;結合我縣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的要求,制定了《羅田縣人民政府關于20xx年在鎮域范圍內開展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工作的實施方案》,并及時召開專題會議,安排畜禽養殖污染治理相關工作,從而確保我鎮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工作的有序開展。
二、廣泛宣傳,深入發動
為將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工作落到實處,在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工作領導小組的組織下,通過廣播、宣傳車、板報、標語、召開群眾會等多種形式開展了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工作宣傳一百多次,發放了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宣傳資料1000多份,對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工作知識進行宣傳。通過深入的宣傳,取得了明顯效果,群眾對政府開展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工作積極支持。
三、防打結合,注重實效
由畜牧獸醫站人員對全鎮所有養殖場進行排查,對排查出的養殖戶沒有糞便處理設施,責令整治。通過羅田縣畜牧獸醫局引導,實行誰污染誰治理和畜牧發展環保優先的原則;廣泛開展畜禽養殖標準化“四級聯創”活動,于20xx年5月20日前全面完成了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工作。
四、立足長遠,建立機制
根據《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的要求,結合《羅田縣20xx年畜禽標準化“四級聯創”實施方案》和我思實際情況,我們從畜禽養殖源頭抓起,嚴把立項、選址、建場、投產等各個關口,到20xx年5月,全縣創建生豬、肉雞、山羊、肉牛、蛋雞、奶牛等主導畜禽養殖示范養殖場達到畜禽良種化、養殖設施化和自動化、生產規范化和從業資格化、防疫條件規范化和標準化、糞污無害化和資源化、技術集成化和推廣模式化的“六化” 的健康養殖模式。全縣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比重提高25-30個百分點以上,其中標準化規模養殖比重占規模養殖場的`80%以上;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場的排泄物實現達標排放或資源化利用;重大動物疫病防控能力顯著增強,畜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明顯提升, 從而實現向現代畜牧業發展的跨越。
畜禽標準化生產,就是在場址選擇、規劃布局、欄舍建設、生產設施配備、品種選擇、投入品使用、衛生防疫、糞污處理等方面嚴格執行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規定,并按程序組織生產的過程。要求標準化規模養殖場生產經營活動必須具備養殖場備案登記手續和《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養殖檔案完整,畜禽糞污通過無害化處理實現資源化利用或達標排放,兩年內無重大動物疫病發生,且無非法添加物使用記錄,種畜禽場須具備《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無《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的畜禽養殖,一律不給予政策支持,從而有效地控制污染物排放。
重點抓好畜禽養殖糞污處理。要正確處理好畜牧業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將畜禽養殖糞污防治作為標準化規模養殖創建的重點內容,對畜禽糞污進行無害化處理,實現資源化利用或達標排放,解決制約畜牧業發展的關鍵環節。各地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有效的防治模式。對養殖場實施干清糞、雨污分離,從源頭上減少污水產生量;對于具備糞污消納能力的畜禽養殖區域,按照生態農業理念統一規劃,以綜合利用為主,推廣種養結合生態模式,實現糞污資源化利用;對于畜禽規模養殖相對集中的地區,可規劃建設畜禽糞便處理中心(廠),生產有機肥料,變廢為寶;對于糞污量大而周邊耕地面積少,土地消納能力有限的畜禽養殖場,采取污水深度處理,實現達標排放。
優先發展污染小的項目,嚴格控制污染大的項目。生豬和蛋雞污染大,我們嚴格控制發展,提高準入門檻;優先發展肉羊和肉雞等污染的產業,并出臺相應的優先發展政策: 凡是創建達標(不論級別)的養殖場優先享受相關支持政策, 依照羅田縣委、縣政府[2012]12號文件精神:20xx年度新建的1000只以上“156” 模式肉雞場每棟給予5000元的獎勵; 2013年度新建的100只以上“1235” 模式肉羊場每棟給予1000元和一只種公羊的獎勵; 如果沒有創建或創建但縣市級驗收不合格的養殖場,一律不得給予獎勵和作為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項目實施單位。
20xx年6月5日
畜禽養殖情況報告8
我國畜禽養殖業的迅猛發展,畜禽養殖產生的污染已經成為我國農村面源污染的主要來源。在一些地區,畜禽糞尿污染已超過居民生活、農業、鄉鎮工業和餐飲業對環境的影響,是造成許多重要水源地、江、河、湖嚴重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治理畜禽養殖污染刻不容緩。在我國“一控雙達標”工作初見成效后,除了鞏固既有的治理成果,包括畜禽污染在內的農村面源污染防治將成為下一步環保工作的重點。
為了摸清我國規模化畜禽養殖場環境污染的現狀及污染治理情況,國家環保總局組織全國規模化畜禽養殖較為集中的23個省、直轄市、自治區進行了本次調查。調查將為下一步加強畜禽養殖的污染防治及監督管理提供決策依據。(一)調查工作概況
本次調查從20xx年4月開始籌備,7月正式啟動,20xx年11月開始現場調查,20xx年3月基本完成了現場調查,20xx年4月至20xx年3月完成了調查的分析與研究。整個調查工作分為三個階段:
1.調查準備階段
為了有效開展調查,國家環保總局自然司1999年委托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以下簡稱“南京所”)開展畜禽養殖環境污染問題的專題調查研究工作。通過研究,初步判定畜禽養殖特別是規模化畜禽養殖是加劇農村和農業環境污染的重大環境問題,為實施調查奠定了基礎。在此基礎上,國家環保總局自然司會同規劃司于20xx年7月開始此次調查技術方案的準備工作,并邀請南京所和中國人民大學的有關研究人員共同進行了調查表和相關技術內容的設計與研究。調查方案初步完成后,分別選擇了北京順義和河北三河的四個不同規模、不同養殖類型的養殖場進行了試調查,同時征求了北京、河北、上海、江蘇、浙江等省環保局以及農業部環科所有關專家的意見,根據試調查和反饋意見對調查方案和技術細節進行了進一步的完善。形成定稿后報國家統計局批準實施。與此同時,組織國家環保總局信息中心有關人員研究開發了調查專用的統計軟件,鑒于調查軟件要發放到縣一級,涉及面廣、量大,調查軟件采取了按國家正規發行許可刻錄光盤的方式。同時,為節約調查費用,光盤中同時收錄了調查技術方案,調查要求以及調查表格的電子檔,實際調查中由各實施單位自行打印制作,而不再統一印制上述文件。
2.調查實施階段
調查準備工作基本完成后,國家環保總局成立了以祝光耀副局長為組長的全國規模化畜禽養殖污染情況調查領導小組,在全國23個省、市、自治區開展此項調查。此次調查涉及的自然司、規劃司的主要領導作為調查領導小組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調查的組織實施工作。同時在國家環保總局自然司農村處和總局信息中心設立了調查技術組和聯系咨詢電話。
調查領導小組及辦公室成立后,經報國家統計局批準,國家環保總局以環辦[20xx]112號文專門下發了《關于開展全國規模化畜禽養殖業污染情況調查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并于20xx年11月初在上海召開了專門工作會議,部署調查方案并進行調查軟件的培訓工作。同時對此次調查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
(1)有關省、市要成立本省、市畜禽養殖業污染現狀調查領導機構,做好組織領導工作。各地可根據當地的實際狀況,成立相應的領導小組,明確承辦部門,確保本次調查的順利進行。
本文檔僅作參考資料使用,未經允許請否轉載
(2)明確任務,密切配合,確保調查數據真實、可靠。各地應根據本省、市情況,制定本省、市規模化畜禽養殖污染情況調查的實施方案,明確分工、落實到人。西部地區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調查工作可與“西部地區生態環境現狀調查”結合進行。
(3)加強指導,分級落實,確保按時完成任務。為確保調查的順利進行,各地要將此次調查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切實加強協調、指導和檢查,逐級落實,認真審核調查結果,確保按時、保質完成調查任務。
上海會后,各地結合實際情況迅速成立了專門的領導小組,進行了具體安排。轉發了國家環保總局的《通知》和有關技術性文件,對調查工作及進度安排和調查中的技術問題及調查軟件的使用等進行了層層部署和培訓,許多地方為了確保本次調查的順利開展如江蘇省、河北省還分別聯合農業部門和畜牧部門共同組織開展了此次調查。
在進行現場調查時,針對各地提出的建議,國家環保總局調查辦公室給出了參考性排污系數。在各地積極配合下,現場調查工作在20xx年3月基本完成,各有關省、市按要求向國家環保總局上報了調查數據和匯總表。廣東、北京、天津等省、市還上報了有關調查工作報告和調查結果的技術分析報告。
3.分析研究階段
為全面了解我國畜禽養殖業發展帶來的環境問題,在開展全國性調查的同時,調查辦公室專門組織了中國人民大學和南京所的專家進行案例研究,并廣泛咨詢了農業部、國家經貿委、國家計委等有關部門的專家學者,收集了大量的典型和案例研究材料,對調查起到了綜合補充作用。
在各地調查數據上報之初,調查技術組制訂了詳細的調查結果分析提綱,進一步開發了調查結果的分析系統軟件。在各地調查數據上報后,調查技術組首先對各地的調查數據進行了初審,對于不合理數據要求地方進行核實、查證和修改,再次上報,然后將以往農業部、國家經貿委等部門掌握的數據與本次調查數據進行了全面比較和分析,做出了我國規模化畜禽養殖水平的基本判斷,評估了規模化畜禽養殖的環境影響。從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分析了規模化畜禽養殖環境管理的現狀,并從技術和經濟兩方面探討了加強環境管理的.可行性,最后提出了政策性建議。
(二)調查的主要內容與要求
1.調查范圍
本次調查在全國規模化畜禽養殖較為集中的23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展開。調查對象為實施集約化和圈養的畜禽養殖場(不包括散養和放養的畜禽場)。
參照工業污染控制的有關規定,根據畜禽養殖污染排放情況的相關資料,確定本次調查對象如下:存欄數為200頭及以上的養豬場、40頭及以上的奶牛場、80頭及以上的肉牛場、20xx只及以上的養雞場、1000只及以上的養鴨和養鵝場。
2.調查報告期和調查頻率
本次調查為年度調查,報告期(即調查指標統計的時間區間)自1999年10月1日20xx年9月30日止。
本次調查為一次性調查。
3.調查主要內容
(1)基本情況。
養殖場總數、養殖種類;
規模化禽畜養殖從業人數,年末總產值,年末純利潤,年末生產性固定資產原值;養殖場禽畜存欄數,養殖場擁有耕地面積;
養殖場距離民房的最近距離,距離非本養殖場所屬的民用取水點的最近距離,養殖場的設立是否經過當地環保局審批,養殖場的設立是否進行“環境影響評價”。
(2)糞尿污染及治理情況。
全年污水產生量,全年糞尿使用總量,全年糞尿還田量;
糞尿是否進行干濕分離,是否有固體廢物處理設施(如果有,年設計固體廢物處理量),是否有污水處理設施(如果有,年設計污水處理量),年實際污水處理量,糞尿治理設施原值,糞尿治理設施年運行費用。4.調查方法
(1)采取養殖場(企業)填報、基層環保局抽查審核、逐級上報基礎數據庫軟盤、匯總庫數據軟盤和匯總數據報表的普查方法。
(2)縣(區)級(未設區的市由市級進行)調查辦公室負責本轄區內養殖場基層表的填報。其中,養殖場基本情況以該場上報的統計數據為準;糞尿產生量由電腦根據排污系數自動生成;全年污水產生量,由養殖場根據實際污水產生量計,無法準確計算的養殖場可由國家提供的排污系數計算得出。污染治理情況在縣(區)級環保局的指導下填寫或由環保局代填。
(3)調查對象是實施規模化和圈養的畜禽養殖場,散養和放牧的畜禽養殖場不在本次調查范圍內。如果一個法人單位有多個養殖場,每個養殖場要分別填報。調查表由養殖場填寫,當地環保局負責審核。
5.組織實施進度
總局負責提供調查表模板、調查專用軟件光盤。省級環保局負責組織印制調查表。調查按屬地原則,由縣(區)級環保局具體組織實施。調查結果由縣、市、省級環保局逐級匯總上報。總局組織專家匯總全國數據并編寫調查報告。
(三)調查的主要結果
1.規模化養殖的發展情況
隨著畜牧業的發展,畜禽飼養規模不斷擴大,從全國來看,生豬常年存欄在200頭以上的規模化養殖場(相當于年出欄500頭)的飼養總量已占到總出欄量的7.7%;禽類的規模化飼養水平則更高,僅規模飼養肉雞(年均存欄20xx只)的出欄量已占到全國家禽出欄量的48%以上;而蛋雞的規模化飼養量(年均存欄20xx只)則占到了蛋雞總飼養量的44.2%。從各地區來看,北京、上海、廣東等發達地區的總體規模化養殖程度較高。從分布來看,規模化養殖主要分布在廣東、北京、浙江、上海、福建、山東、河南、河北、湖南、廣西、江西、黑龍江、遼寧、吉林、寧夏等省區,這些省區的規模化養殖比重接近全國規模化養殖的50%。
另外,環境影響比較大的大中型畜禽養殖場主要集中在人口比較集中、水系比較發達的東部沿海地區:近80%集中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和諸多大城市周圍,中部地區數量不到總數的20%,而整個西部地區僅占總數的1%左右。而且,絕大多數規模化畜禽場沒有相應的配套耕地消納其產生的畜禽糞便,客觀上已經形成了比較嚴重的農牧脫節,以豬為例,不同類型養殖場標準單位占有的配套耕地
平均不足1畝,最少占有耕地水平尚不足0.3畝。
2.畜禽養殖業的環境影響
我國畜禽糞便產生量很大,1999年產生總量約為19億噸,而我國各工業行業當年產生的工業固體廢物為7.8億噸,畜禽糞便產生量是工業固體廢棄物的2.4倍,部分地區如河南、湖南、江西這一比例甚至超過4倍,除北京、天津、上海等少數工業發達的城市地區外,大多數地區都超過了一倍以上。其中規模化畜禽養殖場產生的糞便相當于工業固體廢棄物的27%,山東、廣東、湖南等地區規模化畜禽養殖場的糞便產生量已相當于本地區工業固體廢棄物的40%。而且,畜禽糞便COD含量已達7118萬噸,遠遠超過工業廢水與生活廢水COD排放量之和。
另外,從畜禽糞便的土地負荷來看,我國總體的土地負荷警戒值已經達到體現出一定環境脅迫水平的0.49,部分地區如北京、上海、山東、河南、湖南、廣東、廣西等地已經呈現出嚴重或接近嚴重的環境壓力水平。根據研究估計,我國畜禽糞便主要污染物COD、BOD、NH3N、TP、TN的流失量分別為797.31萬噸、580.87萬噸、155.88萬噸、46.76萬噸和407.14萬噸。1999年全國工業廢水的COD排放總量為691.74萬噸,生活污水COD排放量為697萬噸,則我國畜禽養殖的廢水COD排放量已超過全國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的COD排放量。
按照國務院在實施太湖水污染防治中要求將排放廢水100噸/天或COD排放在30千克/天以上的排污單位作為達標排放的重點單位進行衡量,200頭以上的養豬場、5000只以上的養雞場、40頭以上的養牛場雖然廢水排放的壓力不大,但是COD的排放水平已經接近或超過了這一水平。
調查中發現,我國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基本都建于對居民會產生環境影響的區域范圍內,一些地方的規模化畜禽養殖場甚至就建在居民區內。本次調查中有1476個養殖場距離水源地的距離不超過50米(占我國總體規模化養殖的8%~10%左右);5834個畜禽場(占我國總體規模化養殖的30%~40%左右)距離周邊居民或水源地的最近距離不超過150米m。由于畜禽養殖場選址不當,離周邊居民或水源地距離過近,不僅對周邊地區環境構成威脅,而且在許多地方已經造成了畜禽養殖場業主與周圍居民的環境污染糾紛。
3.規模化畜禽養殖場的環境管理情況
調查結果表明:本應納入重點環境管理范疇的規模化畜禽場的宏觀環境管理水平相當低,全國經過環境影響評價的規模化畜禽養殖場還不到總數的10%;從整體上看,我國畜禽養殖場內部的環境管理比較粗放,60%的養殖場缺少干濕分離這一最為必要的環境管理措施;而且對于環境治理的投資力度明顯不足,80%左右的規模化養殖場缺少必要的污染治理投資。
長期以來,人們普遍認為畜牧業是微利行業,無力承擔防治環境污染的投資費用,這從認識上已成為嚴格畜禽養殖業環境管理的巨大阻力。但是本次調查發現,畜禽養殖場實施嚴格的環境管理,采取有效的綜合利用手段及適用的污染防治措施,不會給養殖場造成巨大的經濟壓力,更不會帶來畜禽產品價格的大幅上漲。相反,由于加強管理,畜禽廢棄物得以綜合利用及產業化,反而會帶來良好的經濟收益。
(四)調查的工作成績與存在的問題1.工作成績
(1)這次調查涉及了全國23個省、市、自治區,基本涵蓋了我國規模化養殖業的總體。通過調查初步摸清了我國規模化畜禽養殖業的環境污染狀況以及相應的環境管理情況。
(2)掌握了全國23個省、市、自治區規模化養殖場的名錄及相應的基礎數據,從上至下首次初步建立了規模化畜禽養殖企業的數據庫,為下一步實施《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管理辦法》,執行《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59620xx)和《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技術規范》(HJ/T8120xx),嚴格規模化畜禽養殖企業的環境管理,提供了基礎性資料。
(3)通過調查發現了規模化畜禽養殖環境管理的薄弱環節和產生污染的主要方面,引起了各級政府、環保部門及相關部門以及畜禽養殖業主對畜禽養殖環境問題的認識和重視,為下一步加強污染防治、嚴格環境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4)這次調查,許多地方環保部門主動與農業部門、畜牧部門以及其他政府有關部門相互配合,共同工作,為今后共同聯手加強環境保護工作創造了條件。
(5)通過調查,掌握了一批畜禽糞尿綜合利用和污染治理的有效技術,為下一步結合管理開展技術推廣,建立示范工程打下了基礎。
(6)本次調查為今后將畜禽養殖業環境污染納入常規調查創造了條件。同時也為開展有關農業面源污染調查工作提供了經驗。
2.存在問題
(1)調查中發現,一些畜禽養殖場在新、改、擴建中“先上車后買票”或干脆不買票的現象屢見不鮮。有的養殖場甚至連基本的工商登記都沒有,這給此次調查工作造成了許多困難。由于調查工作涉及與統計部門、農業等部門的協調問題,現場調查啟動較晚,而涉及的部分西部省區又同時在開展西部生態調查,人力、物力都很緊張,因此,各地工作開展不平衡,有的地方數據填報質量欠佳,存在漏報現象。
(2)西部地區現代化管理手段較弱。相當部分地區計算機沒有聯網,有些縣環保部門計算機缺乏,開展工作難度很大。
3.下一步工作設想
(1)進一步做好數據開發工作。充分利用本次調查的數據,建立規模化畜禽養殖污染動態數據信息系統,結合環境管理手段的實施,組織地方開展排污申報登記,并據此實施排污收費,實現網絡化管理,逐步實現畜禽養殖業環境管理的動態監控。
(2)將規模化畜禽養殖污染源納入常規統計和監測范圍。
(3)聯合農業等部門選擇重點區域進一步深入調查研究。
在分析總結本次規模化禽畜養殖污染調查成果的基礎上,結合《國家環境保護“十五”計劃》和農村生態保護工作的重點,選擇重點流域(區域)對畜禽養殖(包括規模化和零散養殖)污染做進一步調查,增加有關調查指標,以掌握畜禽養殖外排廢水的數量、污染當量、去向,研究其對流域水環境和農村生態環境的影響。
(4)充分利用此次調查結果,將調查結果同實際管理工作相結合,確定重點環境管理的養殖場名錄以及重點控制區域;開展規模化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及污染防治示范工程。摘自《全國規模化畜禽養殖業污染情況調查及防治對策》
畜禽養殖情況報告9
各位主任、各位委員:
近年來,畜禽養殖污染對我區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越來越多,社會各界反響較大,尤其是廣大農村居民呼聲更為強烈,每年的人代會上代表提出的相關建議都在10條左右。10-11月,在江波主任的帶領下,我們環資工委對全區農村畜禽養殖污染綜合治理工作情況進行了調查,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畜禽養殖是我區農業和農村經濟的重要產業,也是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但是,隨著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和養殖技術的粗放經營,在給廣大養殖戶帶來經濟收益的同時,養殖污染也日趨嚴重,特別是農村生態和居民生活環境受到較為嚴重的干擾。結合相關數據動態估算2018年全區畜禽養殖規模為:生豬200萬頭,其中存欄70萬頭,出欄130萬頭;家禽4800萬羽,其中存欄1600萬羽,出欄3200萬羽;山羊80萬頭,其中存欄35萬頭,出欄45萬頭;家兔390萬只,其中存欄260萬只;大牲畜存欄2.3萬頭,其中奶牛2萬頭;另外還有一定規模的鴨、鵝、鵪鶉、鴿子、孔雀等特種養殖。綜合這些數據,我們估算全區畜禽養殖每天產生的糞污量約為7000-9000噸,一年總量超過300萬噸,產生的cod和氨氮分別占到污染排放總量的49%和55%,已成為我區環境的主要污染源。
近年來,區委區政府為保證畜禽養殖業健康可持續發展,保護良好的生態和生活環境,已著手開展對畜禽養殖污染的綜合治理。以區環保局、農委為主的各職能部門依據《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等法律法規,為我區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綜合利用作出了積極嘗試。
1、政策引導源頭管控。20xx年,區政府制定了《xx市畜禽養殖污染綜合治理實施方案》,指導各鎮劃定禁養區、限養區和適養區,對養殖戶新建糞污處理發酵床、堆糞池(棚)、戶用型沼氣,以及畜禽糞污集中處理的運費,都給予一定經濟補助,對集中處置利用企業給予政策扶持,通過“三年行動”重抓畜禽養殖大戶糞污綜合利用示范推廣。區發改委、農委、環保、國土等部門嚴格執行并聯審批制度,嚴格把關養殖業項目審批,確保新建、擴建養殖場的選址符合規劃定點和防護距離,小規模養殖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為進一步推進我區畜禽養殖污染綜合治理打下了基礎。
2、分類指導摸索經驗。一是積極推廣生態節能養殖技術。通過重點推廣畜禽科學飼喂、棚舍“三改兩分”等先進技術,提高養殖生產集約化水平,促進糞污減量排放。二是因地制宜推廣畜禽糞污綜合利用模式。指導養殖戶開展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零散養殖戶主要推廣直接堆肥漚肥還田,中小規模養殖戶主要推廣沼氣生態、沼氣+堆糞池(棚)、發酵床降解、發酵床+沼氣復合處理等糞污綜合治理利用模式。三是積極推進大型規模養殖工程化治污。鼓勵和扶持規模養殖點自行建設相應畜禽糞便、污水與雨水分流設施,糞污厭氧消化和堆漚、有機肥加工等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設施。
3、專項整治打開局面。一是開展水環境的專項整治行動。今年,區政府以通榆河專項整治為抓手,對通榆河沿線一級保護紅線內禁養區域進行了專項整治,拆遷整治14處畜禽養殖場(戶),71戶養殖戶進行了綜合治理。二是整體推進溫氏合作養殖糞污綜合利用。目前,溫氏種禽場22萬套種禽已推行室內糞污發酵床處理利用模式,222戶溫氏合作養豬戶建成和在建的室外糞污處理發酵床237張,預計到今年年底將有300戶合作養豬戶的環保設施全部改造到位。三是積極推進畜禽糞污集中處理示范工作。日前,區政府常務會議專題會辦了《xx區農村畜禽養殖污染集中處置實施方案》,計劃在全區養殖業相對集中區域興建一批規模適配的集中處置點和示范點,其中江蘇蘇港和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正式運行使用,年處理蛋雞糞污8.75萬噸。
二、存在問題
我區的養殖污染問題有兩個明顯特征:一是分散性和累積性,畜禽以生豬、蛋雞為主,布點分散,糞便含水量高,加之農村道路交通不暢通,不易集中處理利用,造成污染的累積和擴散。二是季節性,冬春季節糞便多用于水產養殖和農田基肥,而夏秋季節成為問題高發期和信訪舉報頻發期。針對上述特征,我區在畜禽養殖污染綜合治理方面還存在以下不足:
1、正確積極的輿論導向尚未形成。長期以來,不少養殖戶粗放經營已成習慣,至今仍沒有最基本的“誰收益誰投資、誰污染誰治理”環保法治常識,只算經濟帳、不算生態環保帳,只管養殖賺錢,不管糞污處理。大多數養殖戶存在法不責眾的等待觀望心理,對上馬環保配套設施的要求不予理睬,甚至抗拒,即使搞也想著要政府多給點補貼,或龍頭企業多給點好處,而沒有從自身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角度來考慮環保配套的必要性。目前農村的空氣和水體環境遭到來自養殖業的污染日趨嚴重,特別是到了夏天,養殖點周邊人居環境十分惡劣,群眾怨聲載道,也引發了很多鄰里糾紛,加劇了對立情緒。
2、齊抓共管的.機制格局尚未建立。由于前期對畜禽養殖污染的危害性后果缺乏預估,我區畜禽養殖業發展缺乏必要的規劃引導和環保約束,造成布局不合理、養殖區和人群居住區交錯的現象,不少“一戶一棚”養殖工程未按規范配套治污設施,畜禽糞便都是直接排放,對農村生態環境造成較大傷害。由于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不健全,鎮級政府和村級組織“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責任沒有得到明確而有效的落實,僅靠環保有限的執法力量,無法應對分布在全區各個角落的養殖污染,加之目前環保執法仍缺乏有力的強制手段,有時即使開出罰單也難以執行,而處罰不到位又進一步加劇了負面示范效應。
3、綜合治理的實際效果尚未顯現。畜禽養殖污染由來已久,綜合治理的實際效果在較短時間內無法顯現,也無法讓群眾滿意。就目前我區畜禽養殖業的現狀而言,在硬件設施配套建設、規模養殖的集中度、科學養殖技術的普及率,以及各級政府的統籌領導、部門職能與屬地管理的協作機制、群眾的生態環保法治理念等各方面,要實現大規模集中處理的條件還不夠成熟,所以分散處理仍然當前及今后一段時間綜合利用的主要途徑。要真正實現集中處置、綜合利用、變廢為寶、化害為利的理想效果,仍需付出較大努力和較長時間。
三、相關建議
11月17日,國家財政部印發了《農業綜合開發扶持農業優勢特色產業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指導意見》,從2018年起對養殖業涉及的糞污無害化處理、有機肥加工等進行重點扶持,這為我們做好畜禽糞污綜合治理工作提供了及時而有力的政策支持。本次調查中,我區也有很多的亮點值得期待:一是區委區政府更加重視,區政府常務會議專題研究出臺畜禽糞污綜合治理方案,并向人大領導征求意見和建議。二是各職能部門勇于擔當敢于作為,區環保局、農委等職能部門立足本職,有計劃地、持續不斷地推進畜禽糞污綜合治理工作。三是各鎮村組密切配合,積極行動,摸索出一些成功經驗,比如白駒鎮通過引進養殖大戶,促進養殖向規模化方向發展,同時充分發揮村規民約的積極引導作用;新豐鎮與溫氏合作,以公司+農戶模式提升養殖和綜合治理水平,把考核責任落實到每個村組干部,組織定期巡查;草廟鎮發揮川東居委會規模養殖+沼汽發電+有機肥+設施農業的產業鏈示范效應,激發養殖戶做大做強的內在動力;大橋鎮結合土地流轉,由種田大戶集中使用農家肥來消納多年累積的養殖污染。四是廣大養殖戶進一步認識到做好畜禽糞污綜合治理是自身持續發展的內在需要,積極性正在提高;龍頭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和環保意識不斷增強,更加明顯地轉化成帶動養殖戶生態養殖和污染綜合治理的實際行動。這一系列的積極變化,增強了我們做好畜禽糞污綜合治理的信心。我們建議,在接下來的“十三五”規劃期五年內,通過不懈的努力,確保我區的畜禽養殖業污染綜合治理工作扎實有效的推進:
1、加強領導,堅持規劃引領。一是加強領導。區鎮政府要完善相應的領導班子、協調機制和考核指標體系,各職能部門和各鎮村要配備具體的工作機構和隊伍。二是規劃先行。要將養殖業可持續發展和污染綜合治理作為一項綜合性工程,科學編寫進“十三五”規劃,嚴格劃定禁養區、限養區和適養區,并根據種養殖特點和環境承載能力,科學制定畜禽養殖的品種、規模、總量等指標。三是細化落實。要根據“十三五”規劃期內必須完成畜禽糞污綜合治理的硬任務、總目標,倒排階段性任務和推進時間表,針對污染特征和分布情況,拿出切實可行的治理方案,有條不紊,扎實推進。
2、完善政策,促進良性發展。一是環保優先。結合國家扶持新政,對我區現行“一戶一棚”政策作出相應調整,把配套糞污綜合治理設施作為發展養殖業的先決條件,所有的規模養殖都必須配套治理措施先行到位。二是適度集中。通過強化環境執法和養殖業法規政策的貫徹,引導現有規模養殖戶相互合并、購并,進一步提升養殖集中度,進一步規范養殖和糞污處置行為。三是龍頭帶動。積極引進技術先進、實力強大、社會責任感強的養殖企業和糞污處理利用企業,加快對零散、小規模養殖戶的整合,使畜禽養殖的規模化、養殖技術的科學化、污染處置技術和綜合利用的資源化水平同步提升。
3、強化服務,提供技術保障。一是健全技術服務機制,指導科學養殖。在養殖方式轉型升級和組織化程度方面加強服務指導,大力推廣節料節水養殖技術,實現畜禽養殖污染的減量化。二是注重典型示范,指導科學處置。對正在推進的集中處理利用示范企業(點)的布局,要統籌考慮養殖品種規模、糞污收集條件、渣液處置綜合利用以及處置企業(點)對周邊環境影響等各因素,合理選擇合適的綜合治理方式和設備,確保示范效果。三是構建鏈式經營模式,指導科學利用。在推進養殖向規模化集中的同時,要有計劃地推進農村土地流轉和興辦家庭農場等方式,引導創辦規模化的設施農業、生態農業、觀光農業,通過家庭農場和種植大戶的規模種植消納更多的養殖業污染。
4、嚴格執法,依法追究責任。一是加強法制宣傳教育。通過法制宣傳、普法教育、村規民約,進一步強化養殖戶“誰受益誰投資、誰污染誰治理”的環保意識,培育生態生產和環境成本理念,落實糞污綜合治理的主體責任。二是落實監督責任。對新建、擴建的規模養殖場,嚴格實行并聯審批制度和環保“三同時”制度,各鎮村要切實履行屬地監管責任,加強對養殖廠場及其周邊環境的日常監督管理。三是加大處罰力度。環保部門要依法強化執法,對違法行為的查處要嚴格執行到位,充分發揮查處一起、教育一片的積極效果。
【畜禽養殖情況報告】相關文章:
畜禽養殖檢查的總結07-24
畜禽養殖班總結范文07-24
畜禽養殖承諾書范文08-27
畜禽養殖管理制度03-07
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12-27
畜禽生長期用藥情況調研報告07-10
畜禽養殖場管理辦法03-31
畜禽養殖場安全生產應急預案08-10
畜禽養殖管理制度(精選6篇)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