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雪的成語小故事10個
古往今來,多少文人雅士迷戀于雪的潔白、清寂,他們看雪、聽雪、詠雪、畫雪、煮雪……締造了很多美麗的故事。即使時光流轉,卻依然可見當年風采。今天,就讓我們伴著雪景,去回味古老故事中的那一個個動人瞬間。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于雪的成語小故事,歡迎閱讀。
1、謝女詠雪
有一次,東晉名士謝安召集謝家子弟談詩論文。忽然天降大雪,謝安想借此考考他們,于是問道:“白雪紛紛何所似?”
侄子謝朗答:“撒鹽空中差可擬。”
侄女謝道韞卻不以為然:“未若柳絮因風起。”
這時的謝道韞年歲尚小,以柳絮來形容飛雪,實在是形神兼得,謝安大為贊賞。
因為這個故事,謝道韞也成為中國古代才女的代表人之一,而才女的稱法也因之多了一個“詠絮之才”。
2、雪夜訪戴
王羲之的五兒子王徽之(字子猷),一次從酣睡中醒來。當他打開窗戶,看到一地潔白。于是,詩性大發,吟起了左思的《招隱詩》來。
吟著吟著,他想起了自己的好友戴逵。而這時的戴逵卻遠在曹娥江上游的剡縣。
于是他立馬動身,連夜乘小舟前往。
經過一夜,他也來到了戴逵家門前。然而,他卻突然折返。
后來,有人問他這又是為何?他答:“我本來就是乘著興致前往,既然興致已盡,自然返回,為何非得要見戴逵?”
率性而為、灑脫不羈,魏晉風度由此可見一斑。
3、孫康映雪
晉代,有個叫孫康的書生,幼時家貧,無錢買燈油,不能夜讀,只有早早睡覺。
他覺得這樣白白浪費掉時間,非常可惜。一天夜里,他從睡夢中醒來,把頭側向窗戶時,發現窗縫里透進幾絲光亮。
原來,那是大雪映照出來的,孫康心中一動:映著雪光,可否讀書呢?
他回屋拿書,在雪地中一試,果真可行。
于是他立即穿好衣服,便在雪地上看起書來。手腳凍僵了,就起身跑跑。
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都如此。正是這種苦學的態度,使他的學識突飛猛進,終成一位飽學之士。他也成為天下學子的楷模。
4、袁安困雪
漢代的某年冬天,洛陽遭遇罕見的大雪,雪災導致很多人外出行乞。
洛陽令在視察災情時,來到袁安家門口,只見積雪如故,以為人已被凍死,急忙命人除雪進屋查看。卻見袁安直挺挺地躺在床上。
洛陽令很是驚奇,問道:“你為何不出來乞食?”
袁安答:“天下大雪,人人皆餓,我怎么可以再去打擾別人?”洛陽令為之感動。
后來,洛陽令上表舉薦他為孝廉。袁安從此踏上了仕途,終成一代名臣。
后人把這種寧可困寒而死也不愿乞求他人的有氣節的文人稱作“袁安困雪”或“袁安高臥”、“袁安節。”
5、蘇武嚙雪
漢武帝時,蘇武出使匈奴,因漢朝降將鍭侯王的反叛,單于大怒,扣押了蘇武等人。
為了讓他投降,單于斷絕他的飲食,并將他幽禁在大窖里。
幸而天降雨雪,孫武就用雪就著氈毛吃下,堅持了數日。匈奴人見他活下來,便以為是神的旨意,于是改為將他發配到北海(今貝加爾湖)邊牧羊。
也正是在這種意念和決心的支撐下,蘇武在匈奴呆了19年而不失民族氣節,為世人所景仰。
6、程門立雪
北宋的一個雪天,楊時與好友游酢一起去向程頤求教,湊巧趕上程頤在屋中打盹兒。
但是,他沒有貿然上前推開半掩的屋門,只是恭立門口,靜候程頤醒來。
一會兒下起了鵝毛大雪,越下越急,楊時和游酢卻還立在雪中,游酢實在凍得受不了,幾次想叫醒程頤,都被楊時攔住。
程頤醒來時,門外雪已有一尺深,再看二人,大為感動,從此更加盡心教導。
后來楊時果然不負重望,得老師真傳,回到南方傳播程氏理學,并獨成一家,世稱“龜山先生”。從此,學問史上留下了“程門立雪”的佳話,尊師重道也有了更形象的代表。
7、踏雪尋梅
孟浩然熱愛梅花,雪天時,他便騎著毛驢冒著風雪去賞花。
有人問他原由。他便稱:在尋找作詩的靈感。(吾詩思在灞橋風雪中驢背上)
踏雪尋梅,也因此形容文人雅士賞愛風景苦心作詩的情致,演繹為千古流傳的佳話。
梅花與傲霜凌雪緊密相連,由此梅花一直是君子修身立德處世待物的參照,表現了文人的傲骨氣節、大隱隱于林。
8、煮雪烹茶
古人認為,雪,凝天地之靈氣,通體透白,無暇至純,是為煮茶的上品之水,以柴薪燒化雪水烹茶,其味更清冽,更具穿透力。
烹雪煮茶,作為一件極雅之事,被歷代文人所推崇。
唐代詩人喻鳧曾寫下“煮雪問茶味,當風看雁行”的詩句。
《紅樓夢》“寶玉品茶櫳翠庵”一節中,妙玉給寶玉斟的一杯茶也是用雪水泡的。
不過聯系到如今的空氣質量,此等雅事也只能想想了。
9、雪泥鴻爪
成語“雪泥鴻爪”指往事留下的痕跡。這個成語來自宋代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這首詩。“澠池”是今天河南省的澠(miǎn)池縣。“子由”是蘇軾的弟弟蘇轍(字子由)。
有一年,蘇軾和蘇轍一起去參加科舉考試,路過澠池縣,晚上在縣里一座寺廟里借住,受到老和尚奉閑的熱情接待,兄弟倆還在廟里的墻壁上題寫了一些東西。若干年后,蘇轍送蘇軾到鳳翔縣去上任,又經過澠池。這時,老和尚奉閑已經去世了,寺廟的墻壁也壞了,找不到兄弟倆當年題寫的東西。
兄弟倆很有感慨,不久,蘇轍寫了一首詩《懷澠池寄子瞻兄》寄給蘇軾,蘇軾就寫了這首詩唱和。詩中說:“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雪泥”指化雪后的泥土,“鴻”是大雁。四句詩的大意是說,人生漂泊不定,到一個地方,情況像什么呢?應該像飛行的大雁腳踏化雪后的泥地,在泥地上偶然留下腳印,又繼續飛翔,哪里考慮是向東還是向西?
因此,“雪泥鴻爪”指的是大雁在雪后泥地上走過時留下的腳印。由于這幾句詩把人生的漂泊不定、所到之處偶然留下痕跡寫得很形象,意象很有詩意,所以后來就被提煉成了成語,用來比喻往事留下的痕跡。
10、雪里送炭
宋太宗是宋太祖的弟弟,年輕的時候曾和宋太祖一起打天下,深知江山來之不易。因此,他特別愛護老百姓。
淳化四年的冬天,東京(今開封)滴水成冰,房檐垂下的冰掛有一尺多長,在清冷的冬天,在不足以給人任何溫暖的陽光照射下,像一把把垂下來的刀,令人望之即瑟瑟發抖。宋太宗在皇宮里面,穿著龍袍,烤著炭火,還覺得寒氣逼人。這時,宋太宗想起乾德二年的冬天,哥哥宋太祖上朝時,身穿貂皮大衣,戴著皮帽全副武裝,所有的大臣都縮著手不勝寒冷站在講武殿臨時鋪的地毯上,上奏章說話哆哆嗦嗦,冷得舌頭打結的情景。
于是,他更感冰寒,便命人拿來美酒,借酒來驅趕寒冷。他一杯酒還沒有喝完突然想到了貧苦百姓:“我住在皇宮中,穿著狐貍皮做的龍袍,烤著炭火,喝著酒,還覺得冷,那些缺衣少食的貧苦農民,他們又沒有炭火烤,不知會凍成什么樣兒。我必須想點兒辦法,幫助他們解決這個實際問題。”
想到這里,他馬上召來開封府尹,對府尹說:“如今天寒地凍,我們這些有吃有穿有火烤的人都覺得冷,那些缺衣少食沒火烤的老百姓,肯定更加受不了。你馬上替我去慰問他們,幫助他們迅速解決這個燃眉之急。”這位皇帝的意旨內容是,給京城所有高壽人瑞發獎金,超過百歲者賞賜金腰帶。再賞京城鰥寡孤獨以及貧窮者一千錢、米炭若干。
開封府尹一接到圣旨,馬上帶領他的所有隨從,準備好衣服、錢財、糧食和木炭,挨家挨戶地送到老百姓手中。于是人們看見很多窮苦的百姓都拎著木炭你來我往的身影。宋太宗首開雪中送炭的愛心先河,著實感動了許許多多的百姓,人們一個勁地稱贊宋太宗是“雪中送炭”。
【雪的成語小故事】相關文章:
經典成語小故事04-29
挑肥揀瘦的成語小故事11-21
成語小故事及解析02-04
成語小故事15篇11-28
成語小故事18篇11-25
關于圍棋的成語小故事10-17
有關蛇的成語小故事11-21
成語小故事(精選22個)07-15
成語的故事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