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歷史故事的成語有哪些
成語故事是我國歷史的一部分,成語是歷史的積淀,每一個成語的背后都有一個含義深遠的故事,以下是小編收集的相關歷史成語故事,歡迎查看!
《人中之龍》
這則成語出自唐·房玄齡等《晉書·宋纖傳》:“吾而今而后知先生人中之龍也。”
成語小故事
晉代時,有一位品學兼優的文人墨士,他的名字叫宋纖。他年輕的時候就樹立了遠大的理想,但是在看到了統治集團內部的種種黑暗以后,他開始厭惡官場的生活,立志此生絕不參與任何正事!在鄉下過著隱居的生活,準備安靜的終老此生。
當地的太守馬岌仰慕他的人品,特此尋訪到他隱居的地方,想要請他出山到自己的身邊做官。在馬岌到來之前,宋纖維早就猜到了他的來意,早早吩咐自己的門童,緊閉門戶,根本不打算與他相見。
馬岌沒想到自己會吃閉門羹,心中有點不高興,但他轉而一想,一個人能夠不為高官厚祿所打動,如此的潔身自好,清貧自守,又不禁對他生出了敬佩之心。他非常感慨的對自己的隨從說:“宋纖的大名時常都能夠聽到,也有好多人想效仿他的德行,但是他的身形卻不是隨處可見的,特別是在大多數人都想躋身其間的官場,是絕對見不著他的身影的,宋先生可真是稱得上人中之龍啊!”
成語解釋
這則成語形容杰出、非凡的人才。
《呆若木雞》
成語來源
這則成語出自《莊子·達生》:“幾矣,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者,反走矣。”
成語小故事
戰國時期,周宣王有一個特殊的`愛好,就是喜歡看斗雞。他讓太監們養了不少精壯嬌健的公雞,退朝以后經常到后宮的平臺上看斗雞取樂,時間一久,他發現無論哪只兇猛善斗的雞都沒有常勝不敗的,因而心里總是感到不滿足。
后來宣王聽說齊國有個叫紀渻子的人,是位訓雞能手,就派人把他請到了鎬京,要他盡快訓練出一支常勝不敗的斗雞。紀渻子從雞群中挑了一只金爪彩羽的高冠雞進行訓練,要求宣王不要隨便派人打擾他。十天以后,性急的宣王等不及了,叫人去問紀渻子:“雞可以斗了嗎?”紀渻子說:“不行啊,它還非常驕傲恃氣。”又過了十天,學完再叫人去問,紀渻子說:“不行,它聽到聲音,看到什么影像,它還會敏捷的作出反應。”
又過了十天,宣王實在等的不耐煩了,把紀渻子詔來問他。紀渻子說:“不行這雞還怒視而盛氣。”宣王笑了說:“怒視而盛氣,不正是兇猛善斗的表現嗎?”紀渻子笑著說:“陛下以來養的那些兇猛善斗的雞,有哪一只是常勝不敗的呢?”又過了十天,紀渻子主動跑過來對齊宣王說:“差不多了!現在這只雞聽到其他雞的叫聲已經毫無反應,精神處于高度凝寂狀態,看上去像木雞一樣,別的雞見了沒有一只敢和它交鋒,回頭就跑了”果然,這只雞常勝不敗。
成語解釋
這則成語一般用來形容一個人有些癡傻發愣的樣子,或因恐懼或驚異而發愣的樣子
《沆瀣一氣》
【拼音】: hàng xiè yī qì
【解釋】: 沆瀣:指唐時的崔沆、崔瀣。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結合在一起。
沆瀣,是夜間的水氣,有人說是露氣,也有人說是夏天半夜里上升的地氣。
例如《楚辭·遠游》有“餐六氣而飲沆瀣”,王逸注:“沆瀣,夜半氣也。”《漢書·司馬相如傳》有“呼吸沆瀣兮餐朝霞,”應劭注:“沆瀣,北方夜半之氣也。”《列仙列》描寫仙人陵陽子的神話故事也說:“春食朝霞,夏食沆瀣。”
可見“沆瀣”一詞,原來并不是什么貶詞,但是后來作為成語“沆瀣一氣”,就不是一句贊美的話了。這是從唐朝的一個故事開始的。
據說,唐僖宗時,有一官員,名叫崔沆,曾任“中書侍郎”等職。乾符二年,他被派當主考官,主持朝廷考試事宜。這次應試的人中間,有一個名叫崔瀣的,一經錄取,馬上就當官上任了。
別人見他不但任官特快,而且所任官職也特好,待遇顯然與眾不同,因此不免懷疑:“崔沆和崔瀣,是有特殊關系的吧?”有人更進一步斷定:“那還用說,瞧他們兩個的名字就明白了!”俏皮的還加以嘲笑道:“座主門生,沆瀣一氣”。
這個故事,載宋人錢易編撰的《南部新書》。
所謂“座主”,即主考官。科舉時代,應試者稱主考官為“座主”,自稱“門生”。由于上述故事,后來“沆瀣一氣”就流傳而為成語,用來比喻臭味相投的人勾結一起。
《韋編三絕(孔子)》
[釋義]韋編:用熟牛皮繩把竹簡編聯起來;三:概數,表示多次;絕:斷。編連竹簡的皮繩斷了三次。比喻讀書勤奮。
[語出]西漢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讀《易》,韋編三絕。”
[成語故事]
春秋時的書,主要是以竹子為材料制造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簽,稱為竹“簡”,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寫字。竹簡有一定的長度和寬度,一根竹簡只能寫一行字,多則幾十個,少則八九個。一部書要用許多竹簡,這些竹簡必須用牢固的繩子之類的東西編連起來才能閱讀。像《易》這樣的書,當然是由許許多多竹簡編連起來的,因此有相當的重量。
孔丘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全部讀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內容。不久又讀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點。接著,他又讀第三遍,對其中的精神、實質有了透徹的理解。在這以后,為了深入研究這部書,又為了給弟子講解,他不知翻閱了多少遍。這樣讀來讀去,把串連竹簡的牛皮帶子也給磨斷了幾次,不得不多次換上新的再使用。
即使讀到了這樣的地步,孔子還謙虛地說:“假如讓我多活幾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與質了。”
《墨守成規(墨子)》
[釋義]墨守:戰國時墨翟善于守城;故稱善守為“墨守”;后指固執不變地遵循為墨守;成規:現成地規矩、制度。固執守舊;死報著老規矩不放;不思改革進取。
[語出]明黃宗羲《錢退山詩文序》:“如鐘嶸之《詩品》;辨體明宗;固朱嘗墨守以為準的也。”
[辨形]墨;不能寫作“默”。
[近義]因循守舊,故步自封,抱殘守缺。
[反義]標新立異
【描寫歷史故事的成語有哪些】相關文章:
描寫歷史故事的成語08-31
有哪些有趣的歷史故事06-07
帶有歷史故事的成語10-09
成語謎語有哪些09-20
幼兒園成語故事有哪些呢09-30
形容干凈的成語有哪些12-01
形容熱的成語有哪些11-30
愛情的祝福成語有哪些10-19
簡單的歷史成語故事范文10-03
范仲淹的故事有哪些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