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奮讀書的人物和成語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以下是勤奮讀書的人物和成語,歡迎閱讀。
韋編三絕(wéi biān sān jué)
韋編:用熟牛皮繩將竹簡編聯起來;三:概數,表示多次;絕:斷。因為不斷翻閱,導致編連竹簡的皮繩斷了三次。比喻讀書十分勤奮。
春秋時期的書,主要是在竹簡上寫字,一根竹簡多則幾十個字,少則八九個字,一部書要用許多竹簡。通過牢固的繩子之類的東西按次序編連起來才最后成書。通常,用絲線編連的叫"絲編",用麻繩編連的叫"繩編",用熟牛皮繩編連的叫"韋編",其中為熟牛皮繩最為結實。像《周易》這樣厚重的書,當然是由許許多多竹簡通過熟牛皮繩編連起來的。
孔子"晚年喜易",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復復將《周易》讀了許多遍,又附注了許多內容,不知翻開來又卷回去地閱讀了多少遍。通常認為,孔子這樣讀來讀去,將串連竹簡的牛皮帶子也給磨斷了幾次,不得不多次換上新的再使用。以此比喻讀書勤奮用功。
即使讀書讀到了這樣的地步,孔子還說:"假如讓我多活幾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周易》的文與質了。"
囊螢映雪(náng yíng yìng xuě)
囊螢:晉代車胤少時家貧,夏天以練囊裝螢火蟲照明讀書;映雪:晉代孫康冬天常利用雪的`反光讀書。形容家境貧窮,勤學苦讀。
晉代孫康由于沒錢買燈油,早上要給地主干活。晚上不能看書,只能早早睡覺。他覺得讓時間這樣白白跑掉,非常可惜。一天半夜,他從睡夢中醒來,將頭側向窗戶時,發現窗縫里透進一絲光亮。原來,那是大雪映出來的,可以利用它來看書。于是他倦意頓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書籍,來到屋外。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孫康不顧寒冷,立即看起書來,手腳凍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時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過這個好機會,孜孜不倦地讀書。這種苦學的精神,促使他的學識突飛猛進,成為飽學之士。后來,他當了一個大官。
晉代時,車胤從小好學不倦,但因家境貧困,父親無法為他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為了維持溫飽,沒有多余的錢買燈油供他晚上讀書。為此,他只能利用白天時間背誦詩文。 夏天的一個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見許多螢火蟲在低空中飛舞。一閃一閃的光點,在黑暗中顯得十分耀眼。他想,如果將許多螢火蟲集中在一起,不就成為一盞燈了嗎?于是,他找了一只白絹口袋,抓了幾十只螢火蟲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將它吊起來。雖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強用來看書了。從此,只要有螢火蟲,他就去抓一把來當作燈用。由于他勤學苦練,后來終于做了職位很高的官。
懸梁刺股(xuán liáng cì gǔ)
東漢時候,有個人名叫孫敬,是有名的政治家。他年輕時勤奮好學,經常關起門,獨自一人不停地讀書。 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是廢寢忘食。讀書時間長,勞累了,還不休息。時間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響自己的讀書學習,就想出了一個特別的辦法。他找來一根繩子一頭綁在自己的頭發上, 一頭牢牢地綁在房梁上。當讀書疲勞時打盹了,頭一低,繩子就會牽住頭發,這樣會將頭皮扯痛,他馬上就清醒了,又繼續讀書學習。
戰國時期,有一個人名叫蘇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輕時,由于學問不多,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視。回家后,家人對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這對他的刺激很大。他下定決心,發憤讀書。 他常常讀書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覺。于是,他也想出了一個方法,準備一把錐子,一打瞌睡, 就用錐子在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劇烈的疼痛使他很快清醒起來,再堅持讀書。
手不釋卷(shǒu bù shì juàn)
釋:放下:卷:指書籍。書本不離手。形容勤奮好學。
三國時期吳國大將呂蒙沒有文化知識,孫權鼓勵他學習史書與兵法。呂蒙總是推說**事多沒有時間學習。
停了停, 孫權又說:“你的事情總沒有我多吧?我并不是要你去研究學問, 而只是要你翻閱一些古書,從中得到一些啟發罷了。”孫權說:"時間嘛,要自己去擠出來。從前漢光武帝在行軍作戰的緊張關頭,手里還總是拿著一本書不肯放下來呢!為什么你就沒有時間呢?"
呂蒙問:"可我不知道應該去讀哪些書?"
孫權聽了,微笑著說:"你可以先讀些《孫子》《六韜》等兵法書, 再讀些《左傳》《史記》等一些歷史書,這些書對于以后帶兵打仗很有好處。"
呂蒙聽了孫權的話,回去便開始讀書學習,從此手不釋卷,并堅持不懈。最后做了吳國的主將,有勇有謀,屢建奇功。
映月讀書(yìng yuè dú shū)
利用月光來照明讀書。形容家境清貧,勤學苦讀。
南齊有一讀書人叫江泌,他白天要工作,只有晚上有時間讀書,但家貧買不起燈,只好利用有月光的夜晚讀書。他每當讀到月亮西斜時,就搬一張梯子擱在墻腳下,站在梯上讀,月光逐漸下墜,他也一級一級升高,一直爬到屋頂。有時讀累了,一不小心從梯上掉下來,他連忙爬起來,連身上的泥土也顧不得拂掉,又爬到梯上,繼續讀下去。
牛角掛書(niú jiǎo guà shū)
將書掛在牛角上抓緊讀書,比喻讀書勤奮。
隋朝時的李密非常專心向學,分秒不愿浪費。有一次他要去綏山,怕途中耽擱太多時間,出發之前他用蒲草編織成鞍子放在牛背上,將要閱讀的書掛在牛角上,一邊騎牛一邊讀書,十分專注。連當時大臣楊素經過,也絲毫沒有察覺。勤學專注之功令人敬佩。
鑿壁偷光(záo bì tōu guāng)
將與鄰居相隔的墻上鑿開一個洞,偷偷地借鄰舍的燭光讀書。現在用這個成語來形容讀書十分刻苦的人。
漢朝時,有一人叫匡衡,勤奮好學。 家里很窮,白天必須干活,晚上他才能讀書。但又買不起蠟燭,天一黑,就無法看書了。他的鄰居家一到晚上屋子都點起蠟燭將屋子照得通亮。對鄰居說:“晚上想讀書,可買不起蠟燭,能借用你們家的一寸之地呢?”
鄰居瞧不起比他們家窮的人,就說:“既窮得買不起蠟燭,還讀什么書呢!”匡衡聽后非常氣憤,不過他更下定決心,一定要將書讀好。
匡衡回到家,悄悄地在墻上鑿了個小洞,燭光透過來了。借著這微弱的光線,如饑似渴地讀起書來,漸漸地將家中的書全都讀完了。附近有個大戶人家,有很多藏書。一天,匡衡卷著鋪蓋出現在大戶人家門前。他對主人說:“請您收留我,我給您家里白干活不用報酬。只是讓我閱讀您家的全部書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動,答應了他借書的要求。
圓木警枕( yuán mù jǐng zhěn)
用圓木做枕頭,睡著時容易驚醒。形容刻苦自勉。
司馬光從小到老,一直堅持不懈地學習,做官之后反而更加刻苦。他住的地方,除了圖書和臥具,再沒有其他珍貴的擺設。臥具很簡單:一架木板床,一條粗布被子,一個圓木枕頭。為什么要用圓木枕頭呢?說來很有意思,當讀書太困倦的時候,一睡就是一大覺。圓木枕頭放到硬梆梆的木板床上,極容易滾動。只要稍微動一下,它就滾走了。頭跌在木板床上,“咚”的一聲,他驚醒了就會立刻爬起來讀書。司馬光給這個圓木枕頭起了個名字叫:“警枕。”
牧豕聽經(mù shǐ tīng jīng)
豕:豬。放牧豬羊時,停下來聽別人講經。指讀書勤奮。
后漢時瑯邪有個叫承宮的,是個孤兒,從8歲給人放牧豬羊。鄉里人徐子盛給幾百個學生講授《春秋經》。一次承宮放牧經過,在那兒休息時聽見《春秋經》,于是請求留下,為學生們拾柴。雖然過了幾年艱苦的生活,但承宮都勤學不倦。后來天下大亂,承宮和妻子到了蒙陰山,努力耕種。莊稼快熟時,有人來說那地是他的,承宮也不和他計較,將地讓給他就離開了。永平年間,承宮被朝廷封作博士,最后還作到了侍中祭酒,他的名聲一直傳揚到了北方遙遠的匈奴。
燃糠自照(rán kāng zì zhào)
點燃谷糠用來照明學習。比喻勤奮好學。
南朝時期,有一個叫顧歡的孩子,非常好學。因為家中貧窮,所以不能進鄉中的學校學習。但他卻不放松自己,整天跑到校舍后去聽先生講課,而且聽到的知識從不遺忘。晚上則點亮松枝或燃著稻糠,用來取光學習,從不間斷。經過多年勤奮自學,顧歡終于成為一個博學多才、對社會有用的人。《太平廣記》卷一七五《李琪》記載,唐代李琪為母親守墓期間,點燃稻糠或柴禾取光,在夜間苦讀,竟讀完了數千卷書。后人因以“燃糠自照”為勤奮學習的典故。
【勤奮讀書的人物和成語】相關文章:
讀書勤奮成語04-25
勤奮讀書的成語04-25
讀書勤奮的成語08-02
勤奮讀書成語06-14
關于勤奮讀書的成語04-02
讀書勤奮刻苦的成語04-11
表示勤奮讀書的成語09-22
關于讀書勤奮的成語04-12
讀書勤奮成語大全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