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外生枝的成語解釋及故事
成語解釋:
節:竹子分枝長葉的地方。竹子應該在節外生枝;節外生出杈枝來。比喻在不應該出現問題的地方又產生了新的問題。也用作“節上生枝”。
成語出處:元 康進之《李逵負荊》第二折:“不是我節外生枝,囊里盛錐,誰著你奪人愛女,逞己風流,被咱都知。”
成語繁體:節外生枝
成語簡拼:JWSZ
成語注音:ㄐ一ㄝˊ ㄨㄞˋ ㄕㄥ ㄓ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成語用法:節外生枝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成語結構:緊縮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正音:節,不能讀作“jiē”。
成語辨形:枝,不能寫作“技”。
近義詞:橫生枝節、節上生枝
反義詞:一帆風順
成語例子:兀的`是閑言語甚意思,他怎肯道節外生枝。(元 楊顯之《瀟湘雨》第二折)
英語翻譯:create side issues
日語翻譯:中心問題のほかに別(べつ)の問題が生(しょう)ると
俄語翻譯:усложнять
其他翻譯:<德>etwas Unvorhergesehenes kommt dazwischen<法>difficultés sur difficultés
成語謎語:櫛;竹子;綠竹逢春
成語歇后語:一堂官司兩堂審;十一個手指
成語故事:
宋代理學家朱熹,他一生大部分時間從事講學和著書,他認為讀書要從文章的思想內容、邏輯推理上去讀,不要管別的問題,呂祖謙的弟弟呂子約不同意這種觀點,朱熹認為讀書不要左遮右攔,沒必要去多惹一些麻煩,以免節外生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