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色如土成語
面色如土成語1
【成語】:面色如土
【拼音】:miàn sè rú tǔ
【簡拼】:msrt
【解釋】:形容驚恐之極。同“面如土色”。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一回:“驚得洪太尉目睜口呆,罔知所措,面色如土,奔到廊下,只見真人向前叫苦不迭。”《西湖二集·吳越王再世索江山》:“董昌面色如土。眾兵都面面廝覷,不
【示例】:學徒淘米河邊,照見~。 劉復《學徒苦》詩
【近義詞】:面如灰土
【語法】:作定語、賓語、狀語;指驚恐
【順接】:土偶蒙金 土地公公 土地改革 土地菩薩 土地革命 土埋半截 土壤細流 土頭土腦
【順接】:半截入土 本鄉本土 不習地土 不習水土 不伏水土 不便水土 不服水土 不習水土
【逆接】:白首北面 半斤八面 別開生面 不徇顏面 不羞當面 不識局面 成何體面 出頭露面
【逆接】:面不改容 面不改色 面爭庭論 面從后言 面從心違 面從背言 面從背違 面從腹誹
面色如土成語2
【漢字書寫】:面色如土
【漢語注音】:miàn sè rú tǔ
【成語出處】: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九:“李白重讀一遍,讀得音韻鏗鏘,番使不敢則聲,面色如土,不免呼拜舞辭朝。”
【成語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補語、狀語;指驚恐;比喻性成語,僅形容極度驚慌;也作“面如土色”。
【面色如土的意思】:土:泥土;臉色如泥土一般呈灰白色。形容人驚恐、緊張、氣憤到了極點,臉上沒有一點兒血色。
【面色如土的近義詞】:面如死灰、面無人色、面如土色;
【面色如土的反義詞】:面不改色;
【面色如土的故事】
南宋時期,有個名叫俞良的秀才從小就孜孜不倦地讀書,長大后去參加科舉考試前對家人說道:“但得一官半職便回。”不幸在路上疾病纏身,盤纏用盡時步行到了杭州。住在孫婆的客棧里本想考中便回鄉,哪知名落孫山。俞良此時已身無分文,而他又感覺回去也無顏見江東父老,于是只好每日討得酒借酒澆愁。孫婆見他如此不爭氣便不肯留他在店里,俞良心里想道:“如此度日如年,不如一了百了。”于是他想來個酒足飯飽然后跳進西湖做個飽死鬼。他在西湖豐樂樓吃飽后在豐樂樓貿了一首《鵲橋詩》,正待自盡時卻被店家攔住,原來店家怕受連累,還讓人把他送回孫婆店里,孫婆見此情景罵罵咧咧,俞良只好忍辱負重的裝醉。有一天太上皇夢見在西湖游玩時有兩條黑氣沖上云宵,圓夢先生解夢說是賢人流落在此吐出的怨氣。太上皇聽了馬上派人到西湖去尋賢人,在豐樂樓見到俞良的詩后認定是賢人所為,于是差人到孫婆店里傳旨命俞良火速回奏。此時孫婆見到官府的人嚇得面色如土。俞良被接入宮后太上皇對他說道:“你不遠千里而來,依你這樣才氣無雙的人應舉不中乃主司之過,現封你為官并衣錦還鄉。”
【面色如土例句】
《敦煌變文集.捉季布變文》:“歸到壁前看季布,面色如土結眉頻。”
明.周楫《西湖二集.吳越王再世索江山》第一卷:“董昌面色如土。眾兵都面面廝覷,不敢則聲。”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一回:“驚得洪太尉目睜口呆,罔知所措,面色如土,奔到廊下,只見真人向前叫苦不迭。”
唐德剛《李宗仁回憶錄》第一十六章:“這時,文代表已嚇得面色如土,渾身戰栗,跪到地下哀求說:‘自古兩國用兵,不斬來使,還請督辦饒恕我罷!’”
【面色如土造句】
為什么這么坑我?初出茅廬剛走向社會的'他正準備牛刀小試,結果被嚇得面色如土。
他假裝驚恐得面色如土的樣子是為了不打草驚蛇,引起那幫得意忘形的毒販子的警覺。
【面色如土成語】相關文章:
面色如土的成語故事11-27
如癡如呆成語07-01
天府之土成語07-01
如圭如璋成語解釋01-30
用面色造句07-03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成語意思04-28
戀土難移成語11-12
土瘠民貧成語11-04
土龍致雨成語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