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滿江紅全文及原著賞析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古詩吧,古詩的格律限制較少。那么你有真正了解過古詩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滿江紅全文及原著賞析,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滿江紅全文及原著賞析 篇1
[宋]蘇軾
清潁東流,愁目斷,孤帆明滅。
宦游處,青山白浪,萬重千疊。
孤負當年林下意,對床夜雨聽蕭瑟。
恨此生,長向別離中,生華發。
一尊酒,黃河側。無限事,從頭說。
相看恍如昨,許多年月。
衣上舊痕余苦淚,眉間喜氣占黃色。
便與君,池上覓殘春,花如雪。
注釋:
【1】滿江紅:詞牌名,又名《上江虹》、《念良游》、《傷春曲》。雙調九十三字,前片四十七字,八句,四仄韻;后片四十六字,十句,五仄韻。用入聲韻者居多。
【2】子由:作者弟弟蘇轍字,當時他在京都汴梁任門下侍郎。
【3】清潁(yǐng):潁水,源出河南登封縣西南,東南流經禹縣,至周口鎮,合賈汝河、沙河,在潁州附近入淮而東流。
【4】孤帆明滅:一葉船帆忽隱忽現。
【5】宦(huàn)游:在外做官。
【6】“孤負”二句:寫兄弟風雨之夜相聚談心的樂趣。蘇轍《逍遙堂會宿二首》并引:“轍幼從子瞻讀書,未嘗一日相舍。既壯,將游宦四方,讀韋蘇州(應物)詩,至‘那知風雨夜,復此對床眠’,側然感之。乃相約早退,為閑居之樂。故子瞻始為鳳翔幕府,留詩為別,曰:‘夜雨何時聽蕭瑟’。”風翔至是時已二十余年,仍未實現“對床夜語”的愿望,故日“孤負”。孤負,辜負。林下意,指相約退出官場,過退隱生活的話。蕭瑟,指雨聲。
【7】生華發:花白的頭發脫落。
【8】“一尊酒”二句:此時蘇轍在黃河邊的汴京(開封),故蘇軾向黃河側遙舉一杯酒,表示祝福。尊,通“樽”,酒杯。
【9】恍如昨:仿佛如同昨天。
【10】“眉間”句:謂眉問出現黃色,有即將歸去的征兆。韓愈《郾城晚飲贈馬侍郎》詩:“眉間黃色見歸期。”
【11】花如雪:落花如雪之零亂。
作品賞析:
詞的上片即景抒情,抒發了對兄弟之間長期不得相見的深深感慨和對弟弟的深切懷念,下片追憶從前,希望能有機會到京城與弟弟見上一面,并想象兄弟相會汴京的歡悅情景。
第一句就說“清潁東流”,很符合他這種“、喜臨水”的愛好。當時京師與潁州之間的交通,大都靠走水道。蘇轍在京師任職,如果來潁州,無疑也將是泛潁水,所以說“愁目斷,孤帆明滅”。“孤帆明滅”極見盼望之切。由盼望兄弟遠來相聚,從而聯想到自己的宦游無根,相隔千山萬水,寫得非常平實。
“孤負當年林下語,對床夜雨聽蕭瑟。”蘇軾與蘇轍從小一同讀書,形影不離。成年之后,不得已而分手仕宦四方,分手前,曾有感于韋應物的“那知風雨夜,復此對床眠"詩句,相約以后早退,共享閑居之樂。蘇軾任鳳翔幕府時,臨別贈蘇轍詩曰:“夜雨何時聽蕭瑟。這兩句充滿了對官場的厭倦和對兄弟的思念之情,意境清幽而浪漫,從中可見詞人內心深處的高情雅致。另外,這兩句是一貫而下的,“孤負”二字一直貫到底,也照顧了上文。正因為自己宦游天涯,相隔著萬重千疊的`白水青山,望斷孤帆明滅也終于不能相見,才辜負了當年林下歸隱之約,不能對床同眠,共聽蕭瑟夜雨。所以上片結尾便歸結為聚少離多之恨,由長恨而不覺滿頭白發了。
這首詞上片正面寫系念之情,沒有具體的細節描寫,全是寫實。而下片的“尊酒”晤談,把臂“相看”,以至同“覓殘春”,則全由具體細節編織而成,卻又全是寫的夢境。一半抒情,一半寫實,抒情全是實情,寫實卻是夢境,構成了這首詞的特別章法。古典詩詞中寫夢境的名篇很多,但大都有入夢出夢的描寫,交代得很清楚,如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甚至標題中都標明是夢。但這首詞寫夢境,卻始終未加點破。換頭以后,突兀而來,仿佛蘇轍真的來到了黃河之側,懷酒清話,無限纏綿。表面上看起來不知所云,但往細處看,原來這是在寫夢。
夢中兄弟相見,共飲于黃河之側,暢談往事,互看容顏,大有杜甫《羌村三首》“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之意。但杜甫是把實境寫得如夢,而東坡這里,卻是把夢寫得如同實境。“衣上”兩句,上句是未見時相思之深,下句是寫既見時衷心之喜。“添黃色”出于《玉管照神書》,這是一部談命相術數的書,而蘇軾晚年多讀道書,詩詞中也往往摻雜道家辭語,這里的“眉間喜氣”云云即為一例。這兩句一寫衣上,一寫眉間,充分寫出了親人相見之喜。而衣上的“舊痕”正反襯出眉間“喜氣”之重,是寫得濃墨重彩,非常感動人的。
這首詞的下片寫夢境,入夢時既未說破,到結尾也不寫出夢,更不點明。只由夢中相見的喜氣重重而回顧上片的辜負林下,“便”字輕輕一逗,用得很好。正因為在現實生活中辜負了當年的林下之約,現在居然在不自覺其為夢的夢境中相見了,當然要領略林下之約的情趣。于是便相攜游賞,在故園的池臺之上尋覓尚可追蹤的“殘春”。“春”而曰“殘”,也很切合東坡暮年的心境。“便”,還有即便之意,在一氣重更之中仍透露出一絲凄涼的況味。池上的殘春已近尾聲,片片飛花如雪,即便相見相攜相賞,也終究是相顧兩衰翁了,詞境頗為蕭瑟。不過,“花如雪”到底是很美的,無多的晚境更值得珍重,蕭瑟而并不衰颯。
這首詞感情真摯動人,詞人以兄弟的情誼為主線來寫景抒懷,情動于中而形于言,故而能感人肺腑,其中也夾雜著對官場的厭倦和人生不得意的感慨,是當時作者復雜心情的真實寫照。
滿江紅全文及原著賞析 篇2
[宋]趙希蓬
勁節剛姿,誰與比、歲寒松柏。幾度欲、排云呈腹,叩頭流血。杜老愛君□謾苦,賈生流涕衣空濕。為國家、子細計安危,淵然識。英雄士,非全闕。東南富,尤難匹。卻甘心修好,無心逐北。螳怒空橫林影臂,鷹揚不展秋空翼。但只將、南北限藩籬,長江隔。
作品賞析:
這首詞是用以和華岳的。華岳是宋寧宗時的武學生,有志恢復中原,曾作了一首《滿江紅》:廟社如今,誰復問、夏松殷柏?最苦是、二江涂腦,兩淮流血。壯士氣虹箕斗貫,征夫汗馬兜鍪濕。問孫吳、黃石幾編書,何曾識!青玉鎖,黃金闕。車萬乘,騅□匹。看長驅萬里,直沖燕北。禹地悉歸龍虎掌,堯天更展鯤鵬翼。指凌煙去路復何憂,關山隔。最后一句應當讀作“指凌煙去路,復何憂關山隔,”雄心壯志,氣魄極大。表示恢復必成,功業必立,無可阻擋之意。當時韓侂胃掌權,興兵北伐,這本是義舉,但韓目的不純,北伐乃是為了鞏固自己的權位,又準備不足,倉促出兵。極具眼光和經驗的華岳看出了北伐的不妥,大膽上書反對,指出此時北伐時機不佳,且所用非人。因此惹怒了韓,將其逮捕下獄。但后來的事態證明了華岳的正確,北伐很快以失敗結束,韓被殺,南宋人民陷入了更深的苦難中。
華岳的詞大約是寫于北伐的前夕,詞中沒有反映出戰時戰后的事。趙希蓬和詞當是寫于北伐失敗以后、韓侂胃被殺之前。詞的上片高度贊揚了華岳的愛國熱忱與謀國識見。“歲寒,然后知松之后調也。”華岳因直言勸諫而遭禍,戰爭失敗證明了他是正確的。華岳在上書的結尾寫道:“事之未然,難以取信。臣愿以身屬之廷尉(掌刑獄之官),待其軍行用師,勞還奏凱,則梟臣之首,風遞四方,以為天下欺君罔上者之戒;倘或干戈相尋,敗亡相繼,強敵外攻,奸臣內畔,與臣所言盡相符契,然后令臣歸老田里,永為不齒之民寫的慷慨激昂”。“幾度欲、排云呈腹,叩頭流血”,說華岳不止一次想向皇帝披肝瀝膽,貢獻意見。但是卻橫遭迫害,一腔忠忱無人能解。這是何等的孤獨和寂寞啊!但是縱觀中國歷史,會發現華岳并不孤獨,從屈原開始,“信面見疑,忠而被謗”的事屢見。作者將華岳比作憂國憂民的賈誼是頗為切合的`。年輕的賈誼在上給皇帝的奏疏中痛切地說:“臣竊惟今之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治安策》)條分縷析,慷慨激昂。“杜老愛君”,終生流落;“賈生流涕”,反被放逐;為國家仔細計安危、識見淵深的華岳竟身陷縲紲。這是愛國者的悲劇。亦是時代的悲劇。“ □(似可補‘心’字)謾苦”、“衣空濕”,作者深深為之痛惜。
下片由華岳的遭際聯想時局,深感憤慨。“英雄士,非全闕。東南富,尤難區。卻甘心修好,無心逐北。”象華岳這樣識見淵博的人南宋還有不少,東南財富更是甲于天下,而朝廷卻視而不見,覥顏媚金。南宋朝廷有一個論調:“吳楚之脆弱不足以爭衡于中原”(辛棄疾《美芹十論·自治第四》引)。實際上脆弱的并不是南宋的國力,而是一幫茍且偷安的統治者的心理!“英雄士”諸語就是對這種論調的正面駁斥,這正好利用了《滿江紅》詞過片的短句排偶,聲情顯得異常激烈。“鷹揚”謂如鷹之奮揚,本于《詩·大雅·大明》,辛棄疾曾用之激勵韓侂胃北伐:“維師尚父鷹揚,熊羆百萬堂堂。”(《清平樂》)而韓侂胃之輩簡直將戰爭當作兒戲,一觸即潰,而又一蹶不振。就在這種情況下,南北議和,金人竟至要脅割兩淮之地,以長江為界。自古以來南北對峙的政權都沒有將長江作為分界線的,南宋有識之士也都知道守江必須守淮,淮河不守,江防難保,國家就岌岌可危了。“但只將”一句,將作者的憂慮、憤慨濃縮起來,發人深省。趙希蓬此詞和南宋的很多愛國詞人的作品一樣,現實性很強,感情激烈慷慨,且有豐富的內容,既贊揚了華岳的高風亮節,又表達了自己對時局的看法和憂慮。因此頗值得一讀。
滿江紅全文及原著賞析 篇3
[宋]岳飛
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
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
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里笙歌作。
到而今、鐵騎滿郊畿,風塵惡。
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
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卻歸來、再續漢陽游,騎黃鶴。
注釋:
【1】滿江紅:詞牌名,又名:“上江虹”、“念良游”、“傷春曲”。雙調九十三字,前片四十七字,八句,四仄韻;后片四十六字,十句,五仄韻。用入聲韻者居多。
【2】黃鶴樓:舊址在黃鶴山(武昌之西)西北的黃鶴磯上。
【3】鳳樓龍閣:形容中原建筑的華美富麗。
【4】萬歲山:宋徽宗政和四年(1122年)建于汴京東北角,為皇帝游玩享樂之地。
【5】珠翠:指山前的奇花異石。另有一說為指代宮女。
【6】蓬壺:蓬萊,是古代傳說中的渤海中三個仙山之一。
【7】鐵騎:敵兵。
【8】郊畿:京畿一帶。
【9】風塵:威事引起的兵荒馬亂的情景。
【10】膏:血污。
【11】鋒鍔:敵人的武器。
【12】壑:大溝。
【13】請纓:請求命令。
【14】河洛:黃柯、洛水一帶,即指中原。
【15】漢陽:武漢三鎮之一。
作品賞析:
【注釋】:
這首詞創作時代較“怒民沖冠”略早,寫于紹興四年(1134)作者出兵收復襄陽六州駐節鄂州(今湖北武昌)時。
紹興三年(1133)十月,金朝傀儡劉豫軍隊攻占南宋的襄陽、唐、鄧、隨、郢諸州府和信陽軍,切斷了南宋朝廷通向川陜的交通要道,也直接威脅到朝廷對湖南、湖北的統治安全岳飛接連上書奏請收復襄陽六州。次年五月朝廷正式任命岳飛兼黃、復二州、漢陽軍(湖北漢陽)、德安府(湖北安陸)制置使,統軍出征。由于軍紀嚴明、士氣高昂,部署運籌得當,岳家軍在三個月內,迅速收復了襄、鄧六州,有力地保衛了長江中游的安全,打開了川陜與朝廷交通道路。正在這大好時機,朝廷卻以“三省、樞密院同奉圣旨”的名義要求岳飛收復六州,然后班師回朝。于是岳飛只得率部回到鄂州。
岳飛憑借襄鄧大捷以僅三十二歲年齡被封為侯(武昌郡開國侯),但他并非功名利祿之徒,他念念不忘的是北伐大業。因此他仍不斷上奏,要求選派精兵直搗中原,收復失地,以免坐失良機。在鄂州,岳飛到黃鶴樓登高,北望中原,寫下了這樣一首抒情感懷。
這首詞采用散文化寫法,可分四段,層次分明。
從篇首到“蓬壺殿里笙歌作”為第一段。寫在黃鶴樓之上遙望北方失地,引起對故國往昔“繁華”的回憶。“想當年”三字點目。“花遮柳護”四句極其簡練地道出北宋汴京宮苑之風月繁榮。萬歲山亦名艮岳。
據《宋史·地理志·京城》記載,徽宗政和七年始筑。積土造成假山,假山周圍十余里,堂館池亭極多,建制精致巧妙(蓬壺其中一堂名),四方奇花珍竹異石,悉聚于此,專供皇室游玩。“珠翠繞”、“笙歌作”,極力寫作了歌舞昇平的`壯觀景象。
第二段由“到而今”三字起筆(回應“想當年”),直到下片“千村寥落”句止。寫北方遍布鐵蹄的占領區,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人們的慘痛情景。與上段歌舞昇的景象強烈對比。“鐵蹄滿效畿,風塵惡”二句,花柳樓閣、珠歌翠舞一掃而空,驚心動魄。過片處是兩組自成問答的短句。“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戰士浴血奮戰,卻傷于鋒刃,百姓饑寒交迫,無辜被戮,卻死無葬身之地。作者恨不得立即統兵北上解民于水火之中。“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這遠非“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的新亭悲泣,而言下正有王導“當共戮力王室,克復神州”之猛志。
所接二句直寫作者心中宿愿——領軍率隊,直渡黃河,肅清金人,復我河山。這兩句采用《漢書》終軍請纓典故,渾成無跡。“何日”云云,正見出一種急切的心情。
最后三句,作者樂觀地想象勝利后的歡樂。眼前他雖然登黃鶴樓,作“漢陽游”,但心情是無法寧靜的。或許他會暗誦“昔人已乘黃鶴去”的名篇而無限感慨。不過,待到得勝歸來,“再續漢陽游”時,一切都會改變,那種快樂,唯恐只有騎鶴的神仙才可體會呢!詞的末句“騎黃鶴”三字兼顧現實,深扣題面。
在南北宋之交,詞起了一次風格化的變化,明快豪放取代了婉約深曲,這種藝術上的轉變根源卻在于內容,在于愛國主義成為詞的時代性主題。當時寫作豪放詞的作家,多是愛國人士,包括若干抗金將領,其中也有岳飛,這種現象有其必然性的。這首,《滿江紅》即由文法入詞,從“想當年”、“到而今”、“何日”說到“待歸來”,以時間為序,結構嚴謹層次分明,語言簡練明快,已具豪放詞的特點。
滿江紅全文及原著賞析 篇4
[宋]蘇軾
江漢西來,高樓下、蒲萄深碧。猶自帶、岷峨云浪,錦江春色。君是南山遺愛守,我為劍外思歸客。對此間、風物豈無情,殷勤說。
江表傳,君休讀。狂處士,真堪惜。空洲對鸚鵡,葦花蕭瑟。獨笑書生爭底事,曹公黃祖俱飄忽。愿使君、還賦謫仙詩,追黃鶴。
注釋:
【1】滿江紅:詞牌名,有仄韻、平韻兩體。此詞仄韻,為正體,雙調九十三字,上片八句四仄韻,下片十句五仄韻。
【2】朱使君壽昌:朱壽昌,字康叔,時為鄂州(治今湖北武漢武昌)知州。使君,漢時對州郡長官之稱,后世如唐宋時就相當于太守或刺史。
【3】江漢:長江和漢水。
【4】高樓:指湖北武昌黃鶴樓。
【5】蒲萄:喻水色,或代指江河。語出李白《襄陽歌》“遙看漢水鴨頭綠,恰似葡萄初發醅”詩句。
【6】岷峨:四川境內岷山山脈北支。
【7】錦江:在四川成都南,一稱濯錦江,相傳其水濯錦,特別鮮麗,故稱。
【8】南山:即終南山,在陜西,朱壽昌曾任陜州通判,故稱。
【9】遺愛:指有惠愛之政引起人們懷念。《左傳·昭公二十年》載孔子聞鄭子產卒時“出涕曰:‘古之遺愛也’”。
【10】劍外:四川劍閣以南。唐都長安在劍閣東北,因稱劍閣以南為劍外。蘇軾家鄉四川眉山,故自稱劍外來客。
【11】江表傳:書名,晉虞溥著,已佚。其中記述三國時江左東吳時事及人物言行,《三國志》裴松之注中多引之。
【12】狂處士:指三國名士禰衡。他有才學而行為狂放,曾觸犯曹操,曹操多顧忌他才名而未殺。后為江夏太守黃祖所殺。處士,指不出仕之士。
【13】空洲:指鸚鵡洲,在長江中,后與陸地相連,在今湖北漢陽。黃祖長子黃射在洲大會賓客,有人獻鸚鵡,禰衡當即作《鸚鵡賦》,故以為洲名。唐崔顥《黃鶴樓》詩:“芳草萋萋鸚鵡洲。”李白《經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詩:“顧慚禰處士,虛對鸚鵡洲。”為此詞用語所本。
【14】曹公黃祖:指曹操與劉表屬將黃祖。
【15】飄忽:時光流逝甚速。此指死。
【16】謫仙:謫居世間的仙人,形容才行高遠。指李白。
【17】黃鶴:指崔顥的《黃鶴樓》詩。據《唐才子傳》載,李白登黃鶴樓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無作而去。后作《登金陵鳳凰臺》,即有意追趕崔詩。
作品賞析:
這首詞以慷慨憤激之調,振筆直書,開懷傾訴,通篇貫注了郁勃不平之氣。作者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情達意,既表現出朋友間的深厚情誼,又發自肺腑的議論中表現自己的內心世界,表達出蒼涼悲慨、郁勃難平的激情。
上片由寫景引入。開篇大筆勾勒,突兀而起,描繪出大江千回萬轉、浩浩蕩蕩、直指東海的雄偉氣勢。“江漢西來”二句,描繪了江水奔騰的勝景。著名的黃鶴樓在武昌黃鵠山巍然屹立,俯仰浩瀚的大江。長江、漢水滾滾西來,匯合于武漢,那波濤的顏色,如同葡萄美酒一般,一片濃綠。發端兩句,以高遠的氣勢,抓住了當地最有特色的勝景偉觀,寫出了鄂州的地理特點。“蒲萄深碧”,重筆施彩,以酒色形容水色,用李白《襄陽歌》詩句,形容流經黃鶴樓前的長江呈現出一派葡萄美酒般的深碧之色。以下“猶自帶”三字振起,化用李白“江帶峨嵋雪”之句,杜甫《登樓》詩“錦江春色來天地”,不著痕跡,自然入妙,用“葡萄”“雪浪”“錦江”“春色”等富有色彩感的詞語,來形容“深碧”的江流,筆飽墨濃,引人入勝。詞人將靈和樓前深碧與錦江春色聯系起來,不但極富文采飛揚之美,而且透露了他對花團錦族、充滿春意的錦城的無限追戀向往之情,從而為下文“思歸”伏脈。這兩句由實景“蒲萄深碧”引出虛景“岷峨雪浪,錦江春色”,拓展了詞境。江河自岷江錦水而來,將黃鶴樓與赤壁磯一線相連,既是友人駐地的勝景,又從四川流來,既引動詞人思歸之情,又觸發懷友之思。這就為下文感懷作了有力的鋪墊。接下來這一句由景到人,一句寫對方,一句寫自已。朱壽昌在陜西任通守期間留有愛民之美譽,政績突出。《宋史》本傳載朱在閬斷一疑獄,除暴安良,“郡稱為神,蜀人至今傳之”即“南山遺愛守”所指。詞中“南山”當是“山南”之誤。以對“劍外”,“山南”字面亦勝于“南山”。而蘇軾蜀人,稱朱壽昌亦以其宦蜀之事,自稱“劍外思歸客”,映帶有情。如今思鄉而歸不得,兩廂對比,既贊美了朱壽昌為人頌揚的政績,又表達了自己眼前寂寞的處境以及濃郁的思歸情緒。面對此間風物,自會觸景興感,無限惆悵。“對此間”以下,將君、我歸攏為一,有情就要傾吐、抒發,故由“情”字,導出“說”字,逼出“殷勤說”三字,雙流匯注,水到渠成。
上片“殷勤說”三字帶出整個下片,開始向友人開懷傾訴,慷慨評論。“江表傳”二句,引出自己對歷史的審視和反思。他勸告朱壽昌不要再讀《江表傳》這部書了。以憤激語調喚起,恰說明感觸很深,話題正要轉向三國人物。 “狂處士”四句,緊承上文,對恃才傲物、招致殺身之禍的禰衡,表示悼惜。禰衡因忠于漢室,曾不受折辱,當眾嘲罵曹操,曹操不愿承擔殺人之名,假借劉表屬將黃祖之手將其殺害,葬于武昌長江段的鸚鵡洲。詞人用感觸頗深的三國人物——禰衡的事跡引以為戒,接著筆鋒一轉,把譏刺的鋒芒指向了迫害文士的曹操、黃祖。如今賢士不在,只能空對那武昌長江段的鸚鵡洲,葦花蕭瑟,一片凋零凄涼。書生何苦與這種人糾纏,以致招來禍災。蘇軾站在更高的視角審視歷史,“獨笑書生爭底事,曹公黃祖俱飄忽”,“爭底事”,即爭何事,意即書生何苦與這種人糾纏,以致招來禍災。稱霸一時的風云人物,如殘害人才的曹操、黃祖之流,最終也只能在歷史的長河中成為過眼煙云。此句流露出蘇軾豁達、隨緣自適的人生態度。這話是有弦外之音的,矛頭隱隱指向對他誣陷的李定之流。蘇軾此時看來,禰衡的孤傲、曹操的專橫、黃祖的魯莽,都顯得非常可笑。言語間,反映出蘇軾超越歷史,擺脫現實限制的.觀念。收尾三句,就眼前指點,轉出正意。詞人引用李白的故事,激勵友人像李白一樣潛心作詩,趕追崔顥的名作《黃鶴樓》。這既是對友人的勸勉,愿他能夠置身于政治漩渦之外,寄意于歷久不朽的文章事業,撰寫出色的作品來追躡前賢;也體現了蘇軾居黃州期間的心愿,對于永恒價值的追求。
全詞形散而神不散,大開大合,境界豪放,議論縱橫,顯示出豪邁雄放的風格和嚴密的章法結構的統一。一則,它即景懷古,借當地的歷史遺跡來評人述事,能使眼中景、意中事、胸中情相互契合;再則,它選用內涵豐富、饒有意趣的歷史掌故來寫懷,藏情于事,耐人尋味;三則,筆端飽含感情,有一種蒼涼悲慨、郁憤不平的情感,在字里行間激蕩著。即景抒懷,指點江山,論古說今,涉及五個歷史人物,坦露了對朋友的坦蕩胸懷,將寫景、懷古、抒情結合,不粘不滯,思想深沉,筆力橫放,雖為酬答之作,卻也體現了東坡詞豪放的風格。
滿江紅全文及原著賞析 篇5
岳飛,字鵬舉。二十歲從軍,勇敢善戰,他統率的岳家軍,曾多次打垮強大的敵人,成為抗金的骨干力量。他的`詩詞不多,但都充滿了強烈的愛國精神。 這首《滿江紅》千古傳誦的愛國名篇。可以說,在我國古代詩歌中,沒有一首像本詞那樣有這么深遠的社會影響,也從來沒有像本詞那樣具有激奮人心,鼓舞人們殺敵上戰場的力量。
上片抒發作者為國立功滿腔忠義奮發的豪氣。以憤怒填膺的肖像描寫起筆,開篇奇突。憑欄眺望,指顧山河,胸懷全局,正英雄本色。下片抒寫了作者重整山河的決心和報效君王的耿耿忠心。下片開頭四個短句,三字一頓,一錘一聲,裂石崩云,這種以天下為己任的崇高胸懷,令人扼腕。 “駕長車”一句豪氣直沖云霄。在那山河破碎、士氣低沉的時代,將是一種驚天地、泣鬼神的激勵力量。“饑餐”、 “渴飲”雖是 夸張,卻表現了詩人足以震懾敵人的英雄主義氣概。 最后兩句語調陡轉平和,表達了作者報效朝廷的一片赤誠之心。肝膽瀝瀝,感人至深。全詞如江河直瀉,曲折回蕩,激發處鏗然作金石之聲。
滿江紅全文及原著賞析 篇6
原文:
滿江紅·暮雨初收
宋代:柳永
暮雨初收,長川靜、征帆夜落。臨島嶼、蓼煙疏淡,葦風蕭索。幾許漁人飛短艇,盡載燈火歸村落。遣行客、當此念回程,傷漂泊。
桐江好,煙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繞嚴陵灘畔,鷺飛魚躍。游宦區區成底事,平生況有云泉約。歸去來、一曲仲宣吟,從軍樂。
翻譯:
傍晚的落雨剛剛停止,桐江一片寂靜,遠征的航船在夜幕中靠岸停泊。對面的島嶼上,水蓼稀疏霧靄寒涼,秋風吹拂蘆葦蕭索作響。多少漁人行駛著小船,卻只見船上的燈火飛快地回歸村落。對此令我思念起回歸的路程,對漂泊生活產生了厭倦而憂傷的情緒。
桐江景色美麗,霧靄漠漠密布,好似浸入了水波之中,山峰如刀削一般,白鷺和魚兒圍繞嚴陵瀨飛翔和跳躍。游宦生涯跋涉辛苦一事無成,何況早就有歸隱云山泉石的心愿。回歸吧,羨慕淵明的躬耕田園,厭倦仲宣的從軍艱苦。
注釋:
⑴滿江紅:詞牌名,唐人小說《冥音錄》載曲名為《上江虹》,后改今名。柳永始填此調,有仄韻、平韻兩體,此詞為仄韻,為正體。《樂章集》注“仙呂調”,高栻詞注“南呂調”。格調沉郁激昂,前人用以發抒懷抱,佳作頗多。雙調九十三字,上片八句四仄韻,下片十句五仄韻。
⑵長川靜:長河一片平靜。川,指江河。征帆:遠行船上之帆。
⑶蓼煙:籠罩著蓼草的煙霧。蓼,水蓼,一種生長在水邊的植物。
⑷葦風:吹拂蘆葦的風。蕭索:象聲詞,形容風聲。元稹《酬樂天雪中見寄》:“知君夜聽風蕭索,曉望林亭雪半糊。”
⑸幾許:有幾個。短艇:輕快的小艇。
⑹遣:使,令。行客:詞人自謂。回程:回家的路程。
⑺桐江:在今浙江桐廬縣北,即錢塘江中游自嚴州至桐廬一段的`別稱。又名富春江。
⑻漠漠:彌漫的樣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⑼嚴陵灘:又名嚴灘、嚴陵瀨。在桐江畔。
⑽游宦:春秋戰國時期,士人離開本國至他國謀求官職,謂之游宦,后泛指為當官而到處飄蕩。底事:何事,為了什么事呢?
⑾云泉約:與美麗的景色相約,引申為歸隱山林之意。云泉,泛指美麗的景色。
⑿歸去來:趕緊回去吧。陶潛著《歸去來兮辭》以抒歸隱之志,故后用“歸去來”為歸隱之典。仲宣:三國時王粲的字,王粲初依荊州劉表,未被重用,作《登樓賦》,以抒歸土懷鄉之情。后為曹操所重,從曹操西征張魯。
⒀從軍樂:即《從軍行》。王粲曾作《從軍行》五首,主要抒發行役之苦和思婦之情。
賞析:
柳永仕途蹭蹬,年屆五十,方才及第,游宦已倦,由此產生了歸隱思想。這首《滿江紅·暮雨初收》就是歸隱思想的流露,抒發了詩人對游宦生涯的厭倦和對歸隱生活的向往之情。
《滿江紅·暮雨初收》一開始,“暮雨”三句,雨歇川靜,日暮舟泊,即以凄清的氣氛籠罩全篇。水蓼和蘆葦都是于秋天繁盛開花,可見時間是蕭瑟的秋天;雨后的秋夜,更使人感到清冷。“臨島嶼”二句,寫船傍島而停,岸上蓼葦,清煙疏淡,秋風瑟瑟。景色的凄涼與《滿江紅·暮雨初收》人心境的凄涼是統一的,含有無限哀情。這幾句寫傍晚泊船情景,以靜態描寫為主。至“幾許”以下,《滿江紅·暮雨初收》人筆調突然一揚,由靜態變為動態,寫漁人飛艇,燈火歸林,一幅動態的畫面呈現在眼前,日暮歸家,溫暖、動人的生機騰然而起。這里以動景反襯上面的靜景,反使《滿江紅·暮雨初收》人所處的環境顯得更加靜寂。一個“飛”字和一個“盡”字,把漁人歸家的喜悅表現得極具神韻,又同時從反面引出“遣行客”、“傷漂泊”二句,漁人雙槳如飛,回家團聚,而《滿江紅·暮雨初收》人卻遠行在外,單棲獨宿,觸動歸思。整個上片分為兩段,前半段寫景,后半段抒情,情景之間融合無隙,境界渾然。
《滿江紅·暮雨初收》的上片明確點出了“傷漂泊”的感情基調,下片則具體的寫出了“傷漂泊”的具體內涵。換頭再以景起,上片是夜泊,下片是早行。“桐江好”六句,句短調促,對仗工整,語意連貫,一氣呵成,先寫江山之美。美好的河山掃盡了昨夜的憂愁,桐江上空,晨霧濃密,碧波似染,峰巒如削,白鷺飛翔,魚蝦跳躍,生動美麗的景色使《滿江紅·暮雨初收》人心情歡娛。從感情線索上看,這里又是一揚。但因為《滿江紅·暮雨初收》人情緒總的基調是愁苦的,歡娛極為短暫,又很快進入低谷,“嚴陵灘”三字已埋下伏筆,這里以樂景寫哀,江山美好,魚鳥自由,漁人團聚,而《滿江紅·暮雨初收》人一年到頭都是四海為家,宦游成羈旅,于是“游宦區區成底事”之嘆自然從肺腑流出,《滿江紅·暮雨初收》人得出的結論是不值得,不如及早歸隱,享受大自然和家庭的天倫之樂。“云泉約”三字收繳上文,同時也啟發下文,具有開合之力,所以結語痛快地說“歸去來,一曲仲宣吟,從軍樂”,用王粲《從軍樂》曲意,表明自己再不想忍受行役之苦了。
柳永的這首《滿江紅·暮雨初收》抑揚有致的節奏中表現出激越的情緒,從泊舟寫到當時的心緒,再從憶舟行寫到日后的打算,情景兼融,脈絡清晰多變,感情愈演愈烈,讀來倍覺委婉曲折、蕩氣回腸。可見柳永不愧是一位書寫羈旅行役之苦的《滿江紅·暮雨初收》中高手。
這首《滿江紅·暮雨初收》當時在睦州民間廣為流傳,深受百姓喜愛。據北宋僧人文瑩的《湘山野錄》記載“范文正公謫睦州,過嚴陵祠下。會吳俗歲祀,里巫迎神,但歌《滿江紅》,有‘桐江好,煙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繞嚴陵灘畔,鷺飛魚躍’之句。公曰:‘吾不善音律,撰一絕送神。’曰:‘漢包六合網英豪,一個冥鴻惜羽毛。世祖功臣三十六,云臺爭似釣臺高?’吳俗至今歌之。”可見這首《滿江紅·暮雨初收》當時在睦州民間廣為流傳,深受百姓喜愛。
【滿江紅全文及原著賞析】相關文章:
杜甫全文及原著賞析07-22
柳永全文及原著賞析07-22
蘇軾全文原著賞析07-22
蘇軾全文及原著賞析07-22
李白全文及原著賞析07-23
杜甫全文原著賞析07-25
李商隱全文原著賞析11-04
詩經全文注釋及原著賞析07-22
李白全文注釋及原著賞析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