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導游詞(精選16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導游,常常需要準備導游詞,導游詞是導游員在游覽時為口頭表達而寫的講解詞。那么你有了解過導游詞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西安導游詞,歡迎大家分享。
西安導游詞 篇1
驪山是我國古今馳名的風光游覽勝地,因系西周時驪戎國國地,因此稱為驪山,唐時臨潼名昭應、會昌,驪山又曾因此更名為昭應山、會昌山。周秦漢唐以來,這里一向是皇故里林地,離宮別墅浩瀚。驪山是秦嶺山脈的一個支脈,對象綿亙25公里,南北寬約13.7公里,海拔1302米,山上松柏長青,絢麗翠秀,似一匹青蒼的驪駒而得名。《事業志》云:驪山“崇峻不如太華,綿亙不如終南,幽異不如太白,奇險不如龍門,然而三皇傳為舊居,媧圣既其出冶,周、秦、漢、唐以來,多游幸離宮別館,繡嶺溫湯皆成佳境。”
驪山美如俊麗,又名繡嶺,以石甕谷為界分為東繡嶺、西繡嶺。驪山曾是帝王游幸之地,山上山下事業四處可見,神話傳說層出不窮。“渭水秋日白,驪山晚照紅。”每當落日西下,驪山在斜陽夕陽里紅霞萬狀尤顯壯觀,“驪山晚照”被譽為“關中八景”之一。
“驪山云樹郁蒼蒼,歷盡周秦與漢唐,一脈溫湯流日夜,幾抔荒冢掩皇王”,郭沫若在此對驪山名勝及其汗青職位做了適當而精確地歸納綜合。遠在上古時期,這里曾是女媧氏“煉石補天”之處;西周時,周幽王又在此表演了一幕“狼煙戲諸侯,褒姒一笑失全國”的汗青鬧劇;威震全國的秦始皇將他的陵墓建于驪山腳下,還留下了有名天下的秦戎馬俑軍陣;唐朝時期,唐玄宗、楊貴妃在此演繹了一場凄美的戀愛故事,就連避禍而來的慈禧太后也不忘在此嬉戲享樂,這是驪山滄桑的經驗,也是中華民族提高的汗青見證。
驪山不只天然景觀奇麗,并且有幾十個馳名的文物景點勝跡,從古到今,驪山給人們留下柔美的回想,登驪山別有一番情趣。青石臺階路把聞名的周狼煙臺、老母殿、老君殿、晚照亭、兵諫亭、石甕谷、舉火樓、遇仙橋、秤錘石、雞上架、三元洞、風箏翻身等事業連在一路。游人可拾級而上或乘坐驪山索道纜車爬山至狼煙臺。極目遠眺,在茫茫八百里秦川上,渭河如一條玉帶飄動在綠野之間,俯視山下,風光如畫,游人熙攘。
驪山半山腰有一塊上有金黃菌銹的巨石,眺望像老虎身上的花紋。因此叫虎斑石,又因外形似一只蹲臥的老虎,也叫臥虎石。石上有一座水泥涼亭。這里是西安事務時,蔣介石被捕處。五十年月更名為“捉蔣亭”,并在亭內正面上方石壁上題詞,論述“西安事務”粗略顛末。連年更名為“兵諫亭”。
西安導游詞 篇2
華清池是位于唐華清宮遺址之上的一座皇家宮苑,西距西安30公里,南依驪山,北面渭水。因其亙古不變的溫泉資源、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西安事變發生地以及豐厚的人文歷史資源而成為中國著名的文化旅游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首批AAAAA級旅游示范景區。
華清池融人文歷史和自然景觀于一體,周、秦、漢、隋、唐等歷代帝王在此修建離宮別苑。景區仿唐建筑大氣恢宏,園林風光別具一格。主要有唐華清宮御湯遺址博物館、西安事變舊址、九龍湖與芙蓉湖風景區、唐梨園遺址博物館,有飛霜殿、昭陽殿、長生殿、環園和禹王殿等標志性建筑群,有體驗皇家溫泉的以瀾湯殿、御湯苑、星辰苑、尚食苑、長湯苑、少陽苑、香凝閣和御膳閣為主的華清御湯(精品)酒店。2021年4月推出的大型實景歷史舞劇《長恨歌》,成為中國旅游文化創意產業的成功典范。2021年5月推出的多媒體影像劇《玄境長生殿》,成為傳統博物館數字化改造的新模式。
卡國以后經過幾次大規模的修葺、擴建,古老的華清池又煥發出青春的光彩,雖不及唐時規模宏大,但也不亞昔日之富麗典雅。1959年,著名文學家郭沫若在此參觀時就欣然提筆寫下了"華清池水色清蒼,此日規模越盛唐。不僅宮池依舊制,而今庶民盡天王"。
奎年來,華清池以“打造中國唐宮廷文化旅游標志性景區”為發展愿景,積極實施唐華清宮文化旅游開發戰略,按照歷史文化、御湯文化、宮苑文化、梨園文化、宗教文化等五大文化元素規劃建設唐華清宮文化旅游大景區。
西安導游詞 篇3
西安位于陜西省關中平原偏南地區,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之一,陜西省省會。
到西安旅游是許多人的向往,肥沃的關中平原賜予了古城西安優美的自然景觀,境內擁有終南山、驪山、翠華山、樓觀臺等風景名勝區,建有11個森林公園。其境以東還有以險著稱的西岳華山,其高度為五岳之首,奇峰聳立,絕壁巍峙,懾人心魄,自然風貌秀美宜人,讓人流連忘返。
西安古稱長安,歷史悠久。“長安自古帝王都”,自周朝起,又有秦、漢、隋、唐等共13個朝代在此定都,是中國六大古都(北京、西安、洛陽、開封、南京、杭州)之首,也是中國古都之中建都最早、朝代最多、時間最長的都城,并與世界名城雅典、開羅、羅馬并稱為世界四大古都。
奧古斯都曾說:“一座城市的歷史就是一個民族的歷史”。回首西安歷史,秦始皇的千秋霸業成就了統一的偉大中國,漢武帝的披荊斬棘賜予了中國挺立千秋的民族自信,唐太宗的勵精圖治更使得中國就此開辟了揚我國風的絢爛時代!
故而,被公認為世界歷史文化名城之一的西安人文景觀頗為豐富,堪稱“中國古代社會的歷史博物館”。西安不僅是名貫古今的“絲綢之路”的起點,還是坐擁“世界第八大奇跡”秦始皇兵馬俑的“永恒之都”。此外,西安還擁有6000多年歷史的半坡遺址、明代建立的藏石碑、唐代高僧玄奘譯經之地大雁塔、西北歷史最長的清真大寺、世界上保留最完整、規模最宏大的古城墻等等。
古跡鐫刻了西安的滄桑與神奇,抒寫了西安無數的輝煌與燦爛。秀美的自然風光與雄渾的人文景觀共同塑造出西安作為古城所應具有的霸氣神韻。
來西安旅游,除了門票的花費外,其他費用并不算高。就拿華山來說,旺季的門票是100,外帶有5元的保險,如果還要坐景內的巴士、纜車等,這樣下來費用是不低,但是如果是在淡季爬華山,那么門票是半價,走上走下不坐纜車,這樣算下來并不貴。淡季其實就是冬季,或者下雪,或者天氣比較寒冷,但是華山的管理特別好,下過雪后,臺階都會被清掃過,只要不是亂跑亂跳,絕對不會有問題。就天安的氣溫,冷也不會太冷。
另外,在西安比較盛行周末出游。沒有車的人選擇跟戶外俱樂部或者是參加一日游,最熱鬧的地點是陜西可口可樂體育場,也就是西安人說的陜西省體育場,在它的東門,周六和周日一大早七點左右,一排車會停在那里,各類社團的旗幟飄揚,如果你已經預訂過,那么找到你預訂的車上車即可,如果沒有預訂,可碰下運氣,看哪個社團的車還有座位。跟著這些社團,就可以到西安的秦嶺山中的各種名稱的山、峪(也就是溝)去做一天的休閑。當然,不要坐錯了車,有的社團那天的活動可能是兩天的,要問清楚。
如果有車,那就不用說什么了,拿張地圖,找幾位車友,開著車就進了秦嶺山中,小心駕駛,到了有水的地方,可以心情揮灑自己的心情。
西安市區南邊的秦嶺山脈為西安的周末游提供了天然的場所,這里有很多已經開發或者是正在開發或者是尚未開發的景點,景觀,如果你第一次到西安旅游,看到公交車站旁那些背著包、提著手杖,或者還提著山核桃、火柿子的人,不要奇怪,這些肯定是進山徒步、爬山、休閑、垂釣的人們正在返家。
西安的吃相對其他大城市來說,算是便宜的,一個肉夾饃,一碗涼皮足以讓一個人吃飽,07年物價開始上漲后,雖然西安的餐飲價格也有了大幅度的攀升,但是不求吃貴,只求吃好吃飽的話,那么還是不會太花費的。
西安是古都,去西安旅游,一不小心,可能就把歷史踩在了腳下,什么帝王陵,將相墓,只要是西安人,都能說上來幾個。西安政府規劃和開發了西安曲江池遺址以及周邊的景觀,建成了大型的休閑場所,有曲江池遺址公園、唐城墻遺址公園、大慈恩寺遺址公園(就是以往的春曉園)、大雁塔北廣場及音樂噴泉,大雁塔南廣場、大唐芙蓉園,強烈建議選擇在日落之時,去感受大唐的輝煌,西安的絢麗,當然,確實有些費電,但置身其中,卻會為當世的太平與繁華發出感嘆。
西安導游詞 篇4
游客朋友們,大家好!
歡迎大家來到兵馬俑參觀游覽,我是你們今天的導游,很高興能夠為大家講解,希望大家游覽愉快。
在開始游覽以前,我先提醒大家注意不要亂扔垃圾,不要照相,不要抽煙,不要高聲喧嘩,請大家跟緊不要走散。下面,就開始本次游覽。
兵馬俑的俑坑分為一、二、三號,一號俑坑最大,東西長約230米,南北寬約67米,總面積4260平方米,俑坑內兵馬俑最多,大約6千余個,俑坑上面有一個拱形大廳,當你走進大廳,站在高處看的話,能夠發現兵馬俑一行行、一列列,排的十分整齊,形成了一個巨大的長方形的戰斗隊形,就好象當年秦始皇帶領著千軍萬馬準備與敵軍作戰。
大家請看,這是將軍俑,它身材魁梧,頭戴鹖冠,身披鎧甲,手握寶劍,昂首挺胸。那神態自若的樣子,一看就知道是位運籌帷幄、機智果敢的大將軍。
再看這個武士俑,高約8米,體格健壯,體型勻稱,和咱們真人非常相像。它們身穿戰袍,披掛鎧甲,好像隨時準備與敵軍決一死戰。
上身穿短甲、下身著緊口褲,足登戰靴,右手執韁繩,左手持弓箭的兵馬俑,想必不用介紹大家都知道是騎兵俑,它們的神態就好似隨時準備聽候軍令、上馬沖殺。
好了,時間過得真快,本次講解到此就要結束了,謝謝大家。下面是自由參觀時間,再次提醒大家在游覽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再見!
西安導游詞 篇5
中國明西安府城墻。在陜西省西安市。建于明洪武三年至十一年(1370~1378),在唐長安城的皇城和元代奉元城基本上擴建而成。原為夯土城墻,明隆慶年間(1567~1572)巡撫張祉在夯土城墻外初次包磚。清乾隆年間(1736~1795)陜西巡撫畢沅舉辦大局限的維修和加固,將包墻增厚,鋪設海墁,并增修排水道、宇墻垛口等。城墻周長13.75公里,為中國現存完備、局限最大的城墻。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發布為世界重點文物掩護單元。
據文獻記實,明代建筑的西安城,西墻和南墻都是操作原唐代皇城的城墻而增修加長的,東墻和北墻是擴大新建的。西墻和南墻內均發明有唐代城墻和城門的遺跡。城墻用黃土夯筑而成。明代建筑的城墻用黃土加石灰、細沙并摻麥秸、草渣混淆分層夯筑而成,夯層厚10~12厘米。城墻高12米,底寬16~18米,頂寬12~14米。墻頂均以三層青磚鋪設海墁,每隔40~60米處,有一磚砌溜水槽和吐水嘴。城內除四門左側各有登城馬道外,還有6處馬道。城墻內沿墻附近筑女墻,外沿墻有垛口5984個。城墻外壁附近有馬面98座。馬面伸出墻面11米,寬20米,各馬面之間相距120米,恰在弓箭和火銃的射程之內。
城的四角各筑有一個突出城墻的角臺(樓),除西南城角臺為圓形外,導游實務,其他3個為方形。據掘客得知,這種圓形角臺是元代的建制,明代擴建西安城時,因西南角未動而保存下來。城墻每面各辟一門,東名長樂,西名安寧,南名永定,北名安遠。門外筑甕城,門上建樓,門樓有正樓、箭樓、閘樓三重,閘樓及周圍城墻已在民國初年拆除,現存正樓、箭樓6座。除南面箭樓下無門洞外(門洞分從甕城閣下開),其他3門箭樓下各穿門洞。門洞高寬6米,深19.5米。正樓為重樓,面寬七間,進深二間,高36米,三層檐歇山頂,周有回廊,樓下及平座均施斗□,箭樓以青磚為主布局,面寬十一間,進深兩間,高33.4米,單檐歇山頂,正面分設四層箭窗,各12孔,總共48孔,閣下各3層,總共9孔。樓的不和有兩層房檐,均施斗□,下有檐廊。城外護城河寬20米,深10米。1983年開始對城墻舉辦全面整修。
西安導游詞 篇6
各位尊敬的游客:
你們好!
歡迎你們來到古城西安,我就是你們這回西安之旅的導游。我姓徐,大家就叫我徐導好了。今天參觀的第一個景點是世界遺產之一,秦兵馬俑。景點位于西安臨潼,我們坐的車也是去臨潼的,行程大約四十分鐘。我想提到西安的臨潼,你們肯定會想到舉世無雙的秦兵馬桶。好了,我們現在已經到了秦始皇陵園,請大家按次序下車。你們知道秦兵馬俑的來歷嗎?原來以前的朝代,皇帝逝世都是找一些活人陪葬,后來到了秦朝,一個大臣對秦始皇說:“之前的朝代乃是用活人陪葬。我覺得這樣對您不是很妥當,不如讓能工巧匠們打造出一支用泥土做成的您那南征北戰、所向披靡的大軍如何?”秦始皇覺得這個想法挺不錯,就答應了下來。其實要不是那時候秦始皇的一點頭,今天就見不著這氣魄雄偉的兵馬俑軍隊。兵馬俑的規模宏大。目前已發掘了三個俑坑,總面積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平時的50個籃球場那么大,坑內有兵馬俑8000個左右。
現在我們來到的地方是一號坑,也是三個坑中最大的一個俑坑,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總面積14260平方米,你看都點了三個俑坑總面積一半還多呢!既然面積那么大,那么數量也非常多,有6000多個。一號坑上面已經蓋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廳,我們可以走進大廳再細細游賞,游覽時也要注意安全哦!你們請看,那身材魁梧,頭戴曷冠,身披鎧甲,手握寶劍,昂首挺胸的就是將軍俑。有的神態自若,目光炯炯,一看就知道是久經沙場,重任在肩;有的則是頷首低眉,若有所思,好似在考慮如果作戰,戰勝敵人。滿是大將風范。再看那些武士俑,各個體格健壯,它們身穿戰袍,披掛鎧甲,腳登前端上翹起的戰靴,好像在聽候號角,待命出征。接著繼續來看騎兵俑,仔細觀察,它們身上著短甲,下身著緊口褲,足登長靴,右手執韁,左手持弓箭,仿佛隨時準備上馬沖殺。打仗時期,肯定少不了一群良駒。看前方,那陶馬跟真馬一樣大小,一匹匹形體健壯。那躍躍欲試的樣子,如果一聲令下,就會撒開四蹄,騰空而起,跳上征程。不管是將軍俑、武士俑還是騎兵俑,都好像在暗下決心,為秦國統一天下作殊死拼搏,甚至連陶馬也好像在打算一定要精忠報國,走進它的身旁,似乎能感愛到輕微的呼吸聲……秦兵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它惟妙惟肖地模擬軍陣的排列,生動地再現了秦軍雄兵百萬,戰車千乘的宏偉氣勢,形象地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強大力量和英雄氣慨。
各位親愛的游客們,時光飛逝,今天的秦兵馬能之旅也就告一段落了,現在我們準備啟程回賓館,接著后幾天的活動內容……
西安導游詞 篇7
各位游客:
中國擁有數百座古代城墻,其中以北京、南京、西安的古城墻規模最大,但北京、南京古城墻先后被拆毀或嚴重殘缺,而始建于公元1370年的西安古城墻迄今仍保存完整。日本訪華來西安時,放著“世界第八大奇跡”秦俑坑不看,卻登上了始建于600多年前的西門城樓,領略了這座古代城墻的雄姿。下面請大家跟我一起實地去參觀西安古城墻。
城墻的起源
各位游客,這幾天我們已經在車行晨曦或晚霞中領略了古城墻的多彩多姿和古樸深沉。現在我們來到城墻腳下,請大家走上城墻游覽。
大家一定想知道城墻的真正含義是什么。“城墻”一詞原是從“城”字引申而來。“城”按《說文》解釋,是“盛”的通假字,“盛”是納民,所以“城”字的本義是土圍民而成國,由此引出城墻一義。被譽為中華民族脊梁的萬里長城的“城”宇,同樣是城墻的意思。只是后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城”字又包含了今天城市的解釋。
“城”字最早出現在周朝的金文中,從字形看活生生地體現了古代城墻的軍事用途。城墻的軍事作用是保衛私有制,而在意識形態上看,城墻的形體規模又是等級森嚴的宗法制的嚴格體現。顯然統治者營造城墻,是用它來保護自己,宣示國威。現在我們看到的西安城墻,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筑之一。它從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下詔修城開始動工,至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完工,歷時8年,是在隋唐京城的皇城基礎上擴筑而成的,經過歷代修葺,基本上保持著完整的封建社會城垣建筑的面貌,反映了中國古代筑城技術的杰出成就。
城垣規模和結構設施
各位游客,那么西安城墻到底有多大呢?它的結構又是怎樣的?據測算,西安城墻周長11.9千米,其中東城墻2590米,西城墻2631.2米,南城墻3441.6米,北城墻3241米。這樣的規模在國內外都是比較少見的。
大家看見城墻四門外筑有護衛城門的小城,那叫甕城。所謂甕城,意為敵人一旦進入,就會受到甕城城墻上面的四面夾擊,猶如甕中之鱉,無法逃脫。甕城外還筑有拱衛甕城的小城,古稱羊馬城。古時候大城門的啟閉有規定時間,關閉城門后尚未回城的人可連同自己牽的羊、趕的馬等,進入羊馬城以及今環城公園地帶歇息,等候開城門后再進城。西安的羊馬城在清末已全毀。記得1986年在西安城安定門(西門)甕城北門外約17.5米處發現羊馬城北側門道,長5.5米,寬2.4米。現在大家能看到南門甕城外側已修復的羊馬城,墻體長198米,高9.5米。
護城河外曾有拱衛四城門的四個夯筑土城叫郭城。據《西安府志》卷九記載:唐天祐年間,韓建筑東郭小城和西郭小城。宋、金、元皆因之。明洪武年間拓城時,東郭小城大部分被包在大城內,留在城外的即為東郭新城。明后期西郭小城記。目前,四關郭城墻體僅存部分殘段,郭門僅在地名上留有其名稱。
現在我們來到西安城內東北處,這里曾經是明秦王府城,簡稱王城。明初,朱元津封其次子為秦王,命其坐鎮西安,加強對西北的控制。整個秦王府城分為兩重城墻。外城墻稱蕭墻,全系土筑成。內城墻因外砌青磚,故稱磚墻。明滅后,蕭墻被毀。清雍正年間,西安修廟宇,秦王府的建筑多被拆除,磚城改為八旗教場。目前秦王府磚城只存夯土城殘段若干處。
明代建西安城時,全城城門有4座:“長樂”、“永寧”、“安定”、“安遠”。門名刻于大城門洞外的青石門據上。大城城門上所建的樓房稱城樓,也叫正樓,是守城指揮官的指揮所。甕城城門洞上所建之樓稱箭樓,因樓壁辟有箭窗,是當時發箭防御之用。到了民國時又開辟了4座城門,俗稱小四門:中山門(小東門),在現在的東新街東端,是為紀念孫中山修建的;勿幕門(小南門),在今天的四府街南端;玉祥門(小西門),在蓮湖路西端,解放后,此門被拆;解放門(小北門),原名中正門,在解放路北端,當年因為隴海路通車到西安而修建,到了1952年因擴建火車站而被拆除。西安在解放后也開辟了新城門,南墻有建國門、和平門、文昌門、朱雀門、含光門。北墻有尚德門。東墻有朝陽門。
一般游客知道明代建筑西安城墻時有98座敵臺,臺上均建有敵樓。但1982年西安市城墻管理所實地調查發現,那些古敵樓沒有留下一個,只有部分尚存礎石。之后,西安重建敵樓12座,為磚木結構,歇山頂式,重檐二層樓,底層周設回廊。
古代城垣設施不僅修建敵樓、箭樓作用武之備,還修建魁星樓以祭把主宰文運之神魁星。西安魁星樓建在南門城樓東,后遭兵火毀壞。后來在原址上復建魁星樓,值得一看。
西安導游詞 篇8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我是鐘鼓樓及城墻沿途講解的導游小明,鐘樓的鐘聲詮釋了西安古城的古樸和這座歷史古城的渾厚。那么接下來的時間里大家會在欣賞鐘鼓樓城墻沿途風景的同時,也能夠感受到西安這座古城風韻的另一面,那就是西安的飲食文化,說起西安的飲食,大家能否說出西安有哪些比較有名的小吃嗎?
西安的飲食文化洋溢著濃郁的西北風情,品嘗西安的風味小吃是游西安的一大樂事,無論是一直被西安人鐘愛的羊肉泡饃,還是名揚海內外的“西安餃子宴”,都帶有鮮明的地方特色。
在我的右手邊有兩幢仿明清的建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建筑上很醒目的一句話“千古風味餃子香,傳奇品質德發長”,對,這就是享譽海內外的中華老字號德發長,德發長是以餃子宴而著名的。大家如果想去品嘗的話可以在我們旅行完之后互相結伴去感受一下德發長的非同尋常之處,同時也告訴大家一件很不幸的`事:我也沒品嘗過這里的餃子!不過我想它既然打出了千古風味這一名號,想必一定實至名歸吧!說完了餃子那么有的人就要問了羊肉泡饃在哪個地方有賣的?那么請大家隨我來,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德發長隔壁有個同樣建筑風格的酒家——同盛祥。在同盛祥的門口我們會不經意留意到一個雕塑,那么大家能說出這個雕塑展示了陜西八大怪中的哪一怪呢?(凳子不坐蹲起來)同盛祥主營牛羊肉泡饃、各種特色小吃,而且將傳統特色與現代時尚融為一體,所以來這個地方來就餐的話我想大家會感受到西安文化的多姿多彩吧!
穿過鐘鼓樓廣場,我們現在到了雄健宏大、古雅優美的鼓樓,鼓樓的街道兩邊都是古色古香的仿古建筑,各種知名的西安小吃應有盡有,那么我想問一下大家,西安最有名的小吃一條街是什么街?不言而喻,就是回民小吃一條街,來到西安的游客如果有機會來回民一條街的話都認為西安回民街有它很獨特的一面,那么為什么這么說?我想不光是因為街道兩旁大量的美食店鋪和飾品店帶給我們無限的吸引,更是因為這條街道深厚的文化內涵吧。
回民街一般指的是鼓樓到北院門一線,南北走向的街道,不過有時也會把相連的化覺巷、西羊市還有大皮院一同算進去。回民街顧名思義就是回民聚居之地。西安回民街是回民區的一條街道,大約500米左右,特點是青石鋪路,綠樹成蔭,路的兩旁是古色古香的仿明清建筑物,兩邊的商鋪主要是以經營餐飲和一些具有陜西特色的飾品為主的,而且都是由回民經營的,具有濃郁的清真特色,深受外來游客的的喜愛。
大家現在看到的街道兩旁的飯店都是正宗的回民飯店。其中有幾家比較有名的飯店如清真平娃烤肉店、賈三灌湯包、紅紅酸菜炒米、大皮院的老孫家羊肉泡饃等等。其中關于西安的羊肉泡饃還有一段比較風趣的傳說,相傳大宋皇帝趙匡胤在稱帝前受困于長安,終日過著忍飲挨餓的生活,有一天他來到一家正在煮制牛羊肉的店鋪前,掌柜見到他非常的可憐,所以就讓他把自帶的干饃掰碎,然后掌柜就澆了一勺滾熱肉湯之后放在火上煮透。接著趙匡胤就大口大口的吃完了那頓飯,當時他感到這頓飯是天下最好吃的美食。后來,趙匡胤做了皇帝。有一天,他路過長安時,仍忘不了當年在這里吃過的牛羊肉煮饃,就同文武大臣專門找到這家飯鋪吃了一碗牛羊肉煮饃,吃完之后仍然感到鮮美無比,所以就重賞了這家店鋪的掌柜。從此皇上吃泡饃的故事一經傳開,牛羊肉泡饃便成了長安街上的著名小吃。北宋大文學家蘇東坡曾有“隴饌有熊臘,秦烹唯羊羹”的贊美詩句。所以有機會大家可一定要品嘗一下當地的民俗風味。
其實在回民小吃一條街上,還有很多的具有地方特色的飾品供大家選購,大家可以看到這些飾品可謂是琳瑯滿目,種類多樣,比如這里還擺放有世界第八大奇跡的兵馬俑飾品,那么大家可以買上一兩個作為來西安的紀念。于此同時我們可以注意到這里的有很多有賣小孩穿的老虎鞋、大紅帽子等等,大家都知道紅代表吉祥與如意,所以我想大家還是有必要在回民街選購一些紀念品的。
剛才我們說到回民小吃一條街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那么大家誰知道它的來源嗎?早在一千多年前的漢朝,回民街曾經就作為絲綢之路的起點,迎來了來自古阿拉伯、波斯等地的商人、使節、學生。那么這些人也就是后來的回民。據歷史記載,許多人沿著絲綢之路來到繁華熱鬧的長安城后,在這一區域經商、留學和做官,一代代繁衍生息。到了今天,這里成為6萬多回族穆斯林群眾的聚居區。作為伊斯蘭文化的傳承之地,這一區域今天仍然有唐代含光門、明代西城門樓群、眾多保存完好的清真寺和道教城隍廟、佛教西五臺等眾多文化遺跡。街區內眾多街道具有濃郁的伊斯蘭風格,清真飲食城、民族購物中心和清真寺、回民生活區相映成趣。
大家現在看到這座寺廟位于化覺巷內,始建于唐玄宗天寶元年,距今已經有1200多年的歷史,之后經過了宋、元、明、清的幾次重修和擴建,逐漸形成了規模宏大、樓臺亭殿布局緊湊和諧、莊嚴肅穆的具有明清風格的巨大古建筑群。其建筑風格體現了伊斯蘭文化與中國傳統建筑藝術的有機統一,是迄今為止我國最具特色、保存最完整、最典型的中國式清真寺之一。全寺分5進院落,占地13000平方米。經過政府和寺院前后30年的重修,不僅保持了寺院的原貌,而且還新增了不少與寺院風格相一致的明清建筑。
相信通過對這一地帶文化的有效保護,西安回民歷史街區將會成為一個能夠體現我們西安的文化特色、黃土文化、穆斯林文化特色的旅游景點區。
接下來呢,我們將趕往我們的下一站——西安古城墻。在去古城墻的路上我會簡單的為大家介紹一下沿途的景區,那么值得一提的是古文化一條街,從西安鐘樓南行,快到南門時然后往東拐,便是書院門古文化街,街口有一座古韻十足的高大牌樓,牌樓上方是“書院門”三個金色顏體大字,兩旁是“碑林藏國寶,書院育人杰”的醒目對聯,從這幅對聯我們很容易就可以看出這條街的主題。顯而易見,書院門比我們剛才介紹的回民小吃一條街多了幾番詩韻在其中,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去書院門游覽,或許大家會在這里有更多的收獲。
那么從鐘鼓樓到城墻沿途的講解就到此為止,如果大家還有什么不懂得地方盡管來問我,我會盡量為大家解答。同時衷心希望大家能夠在西安玩的愉快、開心!
西安導游詞 篇9
各位游客們,你們好!
此刻我們就來到了碑林。顧名思義,它的意思就是“碑石叢立如林”,這座博物館始建于公元1087年,距今已有900余年的歷史了。它是收藏我國古代碑石時光最早、數量最多的一座藝術寶庫。所以,人們又將其稱為“石質書庫”。西安碑林是在保存唐代石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各位游客,那里主要陳列唐代著名書法家書寫的碑石,歷來都是人們學習書法的范本。其中有唐初著名書法家歐陽詢書寫的《皇甫誕碑》,以及他的兒子,也就是歐陽通書寫的《道因法師碑》。有顏真卿書寫的《多寶塔碑》、《顏氏家廟碑》,還有晚唐柳公權書寫的《玄秘塔碑。和懷仁和尚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又被稱為“千金貼”。那里還有中外馳名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唐代書法是我國書法藝術史上的高峰時代。長期的政治穩定和社會發展為文化的繁榮創造了條件。自唐太宗以來歷任皇帝的酷愛和提倡,造就了全社會對書法的普遍重視。一大批書法家涌現出來,如同百花齊放。
好了各位,這天我們的碑林博物館之行到那里就全部結束了。請你們自我參觀。感謝各位的參觀,多謝!
西安導游詞 篇10
在這里,你可以體會到中國書法的藝術,也可以感受到強烈的文化氣息。請大家跟隨我的腳步一起走進,有著“石質書庫”和“書法故鄉”之稱的西安碑林博物館。大家都知道碑林是由于碑石聳立如林而得名的,那么我們西安碑林是在中國古代文廟的基礎之上發展起來的。從1087年到現在已經經歷了900多年的歷史。收藏的碑石有3000多方,所以在全國來說是一個最大的碑石博物館了。
我們現在的位置就是孔廟。站在孔廟當中,最先吸引我們眼球的,就是這座高大的牌樓了。它叫做“太和元氣坊”。在上方還有非常精美的雙龍戲珠圖。整個太和元氣坊,我們可以用,高大而又不失精巧來形容它。
在太和元氣坊的底下,我們看到了一個水池,叫做泮池。中間有一座非常窄的小橋稱泮橋。在古代只有考中秀才的人,才有資格在泮池里洗筆,并且走過泮橋。
走過泮橋之后,出現在我們眼前非常古樸獨特的門就叫做“欞星門”。在門的中間可以看到兩個大字“文廟”。左邊有“德被天地”,右邊有“道貫古今”,這兩句話、八個字都是出自于《論語》。
現在請大家隨我一起穿越欞星門,我們即將跨越的第二道門叫“戟門”。在古代,想要祭拜孔子,文人走到這個地方要下轎,武官走到這個地方要下馬,在兩邊的房子整理衣冠,才可以拜見孔子的。
穿過戟門之后,大家可以看到在我們的左手邊有一匹石馬,它就是大夏石馬了它的雕刻風格屬于圓雕形式線條粗曠簡潔給人一種古樸與凝重的感覺,大家都知道馬的四蹄應該是直接立在地上的,可是大家看這匹馬的前面和后面之間都有一定石頭的處理,為什么呢?就是為了防止戰馬倒塌,大家仔細看這匹馬的腿部下方刻有“大夏真興六年”等字樣,這匹戰馬是唯一的有大夏紀年的文物,所以非常珍貴,屬于國寶級文物。
現在咱們一起去看下對面的另一件國寶級文物——景云鐘,我相信大家都有聽過這口鐘的鐘聲。在哪聽過呢?就是每年除夕之夜12點響起的鐘聲。景云鐘因刻于唐睿宗景云二年而得名景云鐘。他的獨特之處在于它有三絕:這第一絕就是它紋飾非常精美。它分為上中下三段,每一段有很多的格子,每個中有不同的圖案。第二絕就是它的聲音清脆悅耳洪亮。第三絕就在于它的這段文字。它是由唐睿宗李旦親自撰寫的。李旦曾經寫過三處的書法,但是流傳至今的只有這口鐘上的書法了。所以這段文字非常珍貴。它講了兩個內容:一個是宣揚這口鐘的鐘聲。另一個則是道教的奧秘了。
請大家繼續隨我前行,我們現在所在的位置就是就碑林廣場了。大家看到道路兩旁這六座對稱的八角亭是清代建筑,里面陳放的碑石,主要記載的是當年康熙、乾隆平定戰亂的一些經過,我們稱其為御碑亭。現在大家隨我來看這個亭子,它就是我們碑林標志性的建筑和象征了。我們可以抬頭看到蒼勁有力的兩個大字“碑林”。他就是由當時著名的大將軍林則徐親自書寫的。
在“碑林”兩字下方,迎面而來的,就是體積最為龐大、制作最為精美,并且最早遷至西安碑林,被譽為“迎客第一碑”的——《石臺孝經》。
它是由唐玄宗李隆基親自撰寫,并且注釋,又建立于三層石臺之上,所以叫做《石臺孝經》。想必唐玄宗將這樣的孝經刻在碑石之上,主要是想告知天下他要以孝來治理天下。
整個《石臺孝經》高近6米,碑身,碑座,碑首由35塊巨石組成。所以此碑顯得是頂天立地氣度不凡,因此也有“迎客第一碑”之稱。下面請各位游客隨我一同進入碑林的第一陳列室。我們首先看到的就是《開成石經》。因刻于唐文宗開元二年,而得名的《開成石經》,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厚、最重的一本書了。
在我們來到碑林之后,就會看到這樣一個明確的記載:他一共有65萬252字,主要的內容有我們眾所周知的《論語》、《爾雅》、《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谷梁傳》等等。最初只有12部經書,清代又補刻了《孟子》一書,合稱13經。也是當時所有的知識分子,科舉考試所必讀之書。由于在古代印刷術還不是十分的發達,為了避免手抄的錯誤,所以講經文科到石頭上作為范本供認們校對。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請大家繼續隨我前行,我們就步入了碑林的第二陳列室了,這個展室主要向大家展示的是一些唐代名碑,可謂是精華薈萃之地。在眾多的碑石當中,我們著重的來看顏真卿的作品。首先我們可以看到《大唐多寶塔感應碑》。是顏真卿在44歲的時候,所著作的。說道顏真卿,相信大家對他的字都不會感到陌生,“顏筋柳骨”,顏體字也是一字值千金的。在這,我們還可以對照著另外一塊碑石—《顏氏家廟碑》,來看一下,這是顏真卿在72歲時所寫的。
有這樣一個說法:多寶塔感應碑是顏真卿的早期作品,而顏氏家廟碑則是他的成名作和成熟作了。所以我們可以非常清晰的看到,多寶塔感應碑的字顯得非常的清秀、瘦小,而顏氏家廟碑的字,就顯的成熟了許多,肥厚了許多。
說道中國的書法家,都是“字如其人”。顏真卿可以說是“字如其人”的典范。在他77歲的時候,奉命勸喻參加叛亂的淮寧節度使李希烈,在以死相脅和高官厚祿的利誘下,當面痛斥李希烈,并給自己寫好了墓志銘和祭文,立志以死報國,最終被李希烈縊死。顏真卿向我們展示了一代書法宗師的氣節與風范。
好,我們就來到了第三陳列室。在這里,主要欣賞到的是草書的代表。來看一下張旭的《肚痛貼》、和懷素的《千字文》。說道張旭,他被后人稱為“張癲”。有一個愛好,就是喝酒,并且是逢酒必醉。酒醉之后,會拿著頭發沾上墨汁,揮“發疾書”。
講到懷素,和張旭是一樣的,雖然身為和尚,可是卻有著共同的愛好,就是喝酒,并且也是逢酒必醉。兩位書法家的字體有著非常多的相似之處。比如說都是非常的灑脫、非常的奔放。兩通作品都是草書的代表,同時也是國寶級的文物。
接下來,展現在眼前的就是第四陳列室當中的兩幅圖畫了。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第一副《關帝詩竹圖》,細心的游客會發現它并非一幅簡單的竹子圖,而是由一首五言絕句所組成的。叫做“不謝東君意,甘心獨立明。莫嫌孤葉淡,終久不凋零”。是關羽“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寫照了。整幅圖充滿了詩情畫意,非常有趣,也是非常之精美。
接著我們再看一下旁邊的《魁星點斗圖》,主人公是以一個小鬼的身份出現的,他腳底下踩著一個鰲,手里點著一個斗,希望自己可以高中的意思。同樣是由兩句話八個字所組成的,叫做“正心修身,克己復禮”,是說人不管做什么事,只要認真,都一樣會做的到。
在請大家隨我這邊,我們進入了碑林的最后一個部分——石刻藝術室。
它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陵墓石刻,一部分是宗教石刻。我們先來看陵墓石刻的代表——“昭陵六駿”。
昭陵六駿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墓前的石刻,相傳是由著名畫家閻立本所作。它們分別是白蹄烏,特勒彪。拳毛騧,颯露紫,青騅,什伐赤。是李世民在開國戰爭中曾騎過并壯烈犧牲的坐騎。唐太宗為顯示自己的赫赫戰功和對者流匹駿馬的思念才詔令立昭陵六駿。但是今天有一個遺憾之處,就是我們看到的這六匹馬當中有兩匹馬是復制品,也就是大家看上去比較完整的兩匹,一個叫做“拳毛騧”,一個叫做“颯露紫”,他們是1914年被美國人盜走的,現存于美國法尼亞大學博物館中。六駿經歷了1000多年的風雨滄桑但他們造型依就健美,神態逼真。是唐代接觸的藝術珍品之一。
好,我們進入宗教展區參觀。大家看到的這個叫“皇興造像”。“皇興”是北魏的年號,它采用浮雕手法來體現犍陀羅雕藝術。犍陀羅是古印度的一個地名,它集中了犍陀羅與古希臘兩地雕刻技法的精華,它的特點是姿態生動,線條簡潔,衣紋質感強。
好了各位朋友,到這里,我們的游覽就全部結束了。但愿今天的參觀能帶給您一些收獲。謝謝大家!
西安導游詞 篇11
陜西風味美饌,尤以西安最享牛羊肉泡饃盛名。它烹制精細,料重味醇,肉爛湯濃,肥而不膩,營養豐富,香氣四溢,誘人食欲,食后回味無窮。因它暖胃耐饑,素為西安和西北地區各族人民所喜愛,外賓來陜也爭先品嘗,以飽口福。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近年來用以招待國際友人,也深受好評。牛羊肉泡饃已成為陜西名食的“總代表”。
牛羊肉泡饃羊肉泡饃,古稱"羊羹",宋代蘇軾有"隴饌有熊臘,秦烹唯羊羹"的詩句。羊肉泡饃的烹飪技術要求很嚴,煮肉的工藝也特別講究。其制作方法是:先將優質的牛羊肉洗切干凈,煮時加蔥、姜、花椒、八角、茴香、桂皮等佐料煮爛,湯汁備用。饃,是一種白面烤餅,吃時將其掰碎成黃豆般大小放入碗內,然后交廚師在碗里放一定量的熟肉、原湯,并配以蔥末、白菜絲、料酒、粉絲、鹽、味精等調料,單勺制作而成。牛羊肉泡饃的吃法也很獨特,有羊肉燴湯,即顧客自吃自泡:也有干泡的,即將湯汁完全滲入饃內。吃完饃、肉,碗里的湯也被喝完了老孫家。還有一種吃法叫"水圍城",即寬湯大煮,把煮熟的饃、肉放在碗中心,四周圍以湯汁。這樣清湯味鮮,肉爛且香,饃韌入味。如果再佐以辣醬、糖蒜,別有一番風味。是一種難得的高級滋補佳品。西安的羊肉泡饃館很多,其中老字號有"老孫家"、"同盛祥"等較有名氣。泡饃是土生土長的西安吃食,相傳宋太祖趙匡胤落魄時,流落長安,正值寒冬,饑渴難耐,囊中只有一餅,餅冷口干,難以下咽,街邊一家賣羊肉湯的老板,見之不忍,給了一碗熱氣騰騰的羊肉湯,趙匡胤將餅掰碎泡入,吃完頓覺神清氣爽,豪氣沖天,一掃頹廢心情,踏上征程,登基以后,嘗遍世間美味,心中獨獨放不下記憶中的羊肉湯泡餅,傳令廚房仿制,近百廚師苦思冥想,才定下做法,就是現今的羊肉泡饃,據說老趙吃后龍顏大樂,成為每天定點菜品,廚師長封了萬戶侯,估計是世界上首位因為推動飲食文化發展而封侯的人,可惜沒法考證,要不中國又多了一個世界最早。泡饃味道厚重,即現北人豪爽本質,常見幾彪形大漢,人人端一碗,碗若小盆,熱氣騰騰,個個埋頭不語,盞茶功夫,饃盡湯干,外地人初到西安,都驚奇不已,私下卻告訴我感覺泡饃簡單,不如南菜精致,味道豐富。其實泡饃是外放豪爽簡單,內在卻精致復雜。
做法
先說做,泡饃講究湯清肉爛,煮湯是最重要的,骨湯和肉湯分開煮,肉先腌制20小時,再煮8—12小時。常見坊上回族煮泡饃湯,一口近1米口徑的大鍋,下的調料使用50斤的面口袋,裝滿滿一袋,投到鍋里煮。講究的賣家都是把一鍋湯賣光就關門,所以味道好的泡饃店幾乎都是早上10點開門,下午2點左右就關門了。吃也是有講究的,掰饃有掰,撕,掐,揉,搓等12種手法,大小如蜂頭(其實隔夜饃饃比新鮮的更好),掰好后要告訴伙計你的口味要求,口重———口味偏重,口輕,干拌——湯較少,口湯——吃完饃碗底剩的湯剛好一口,水圍城——湯較多。泡饃端上吃的時候,講究蠶食,忌使勁攪和,為的是從頭到尾,口味始終如一。搭配糖蒜和辣醬,真正的吃家開始是不吃這些的,影響口味,吃到一半,感覺有些膩的時候,吃一顆糖蒜,挑一點辣醬拌在饃中(拌的量以一兩口吃完為宜),然后用送的湯清清口,然后繼續吃,這樣才不影響口味。味道好的泡饃油很少,主要是湯的香味,吃著也不膩。“羊肉泡饃”,即牛肉和羊肉一塊熬湯來泡饃,牛羊肉泡饃以陜西本地牛羊及其骨架、精鹽、花椒、八角、草果、桂皮、良姜、牛羊肉泡饃
蒜苗等為調料,分骨肉處理、煮肉、撈肉、掰饃、煮饃五道工序。一碗好的泡饃,首先須先有一鍋煮制成的好湯,好湯的制法當然是商業秘密。而煮肉工藝也特別講究,先要將牛羊肉反復漂洗,浸泡約5小時,切成約5斤重的大塊,再把牛羊肉入鍋,下舊調料袋提味兒,大火煮約4小時,肉塊入鍋,換新調料袋,加蓋壓實,旺火燒開后煮2至3小時改用文火燉約6小時,待湯濃肉爛,出鍋上板備用。
傳統煮法
羊肉泡的傳統煮法有四種:單走、干拔、口湯、水圍城。
所謂“單走”,饃與湯分端上桌,把饃(餅)掰到湯中吃,食后單喝一碗鮮湯,曰“各是各味”。我以為正宗的羊肉泡是煮出來的煮饃,這樣食法還不如品嘗另一種西安小吃:水盆羊肉。“干拔”有人稱“干泡”的,煮好碗中不見湯,能戳住筷子。另一種叫“口湯”,泡饃吃完以后,就剩一口湯。“水圍城”顧名思義,寬湯,像大水圍城。您掰完饃,把一根筷子放在碗上,伙計便會明白,這是“干拔”。吃“口湯”和“水圍城”不用拿筷子表示,因為掰饃大小是和煮法統一的,原則是湯寬饃塊大,反之則小,有經驗的廚師看到你掰饃大小就知道要加多少湯了。泡饃的掰法講究。泡饃是特制的,稱饦饦饃,一個二兩。據說是九份死面,一份發面揉在一起烙制而成。全是死面,口感不好,且不利消化;全是發面,就泡不成了。有的假行家會說掰出的饃要像蜜蜂頭,越小越好,其實不然,如上所述,饃大小是和煮法統一的,干拔、口湯、水圍城,饃的大小依次如黃豆、花生、蠶豆即可。
饃掰好后,請伙計呈給掌勺大廚,加羊肉湯大火快煮,加牛羊肉、粉絲、蔥花、蒜苗、香菜,高級一點的(西安都稱之為“優質的”)還有木耳、黃花菜和香干等即可端上來吃了。這樣一大碗自己親手掰好的泡饃,翠綠的蔥花、蒜苗、香菜、紅褐色的牛羊肉、黃色的金針菜、映襯著潔白晶瑩的粉絲、黝黑的木耳、香味四溢,使人食指大動。還應注意的是:端上來的泡饃應是泡饃墊底,粉絲覆成網形,佐以蔥花、香菜、牛羊肉擺成魚形在最上面。如若不然,您完全可以調侃一下老板請的師傅是不是叫南郭。吃時左手拿勺,右手執筷,泡饃上桌后,把辣子醬鋪在上面,切忌攪動,講究從一邊“蠶食”,以保持鮮味,一老吃家說這樣鮮熱之氣跑不散,但我尋思攪動過甚,泡饃不成其為泡饃,羊肉湯變成面糊糊才是最可怕的。糖蒜用否,個人自愿。餐后飲用一小碗原汁烹制而成的高湯,以為清口。
西安導游詞 篇12
各位朋友,你們好,首先歡迎大家乘坐我們的旅游班車,歡迎大家參加我們旅行社安排的東線一日游。我是這天隨車導游,我姓李,大家叫我小李好了,為咱們駕車的這位師傅姓周,周師傅具有多年的駕齡,是位經驗豐富的老司機。這天我們倆共同為大家服務,感到十分的榮幸,我們必須盡全力為大家作好服務工作,期望大家能夠滿意。
如果我們工作中有不周到的地方,敬請批評指正,千萬不要客氣!預祝大家這天游得盡興,玩得開心!
西安導游詞 篇13
各位游客: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古城西安旅游,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黃,叫我小黃或偉群都行。我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起參觀,很高興,希望我能和各位一起度過這一段美好的時光。今天我先帶大家去最著名的秦兵馬俑。
秦兵馬俑在我們國家西安臨潼出土,今天我就帶領你們游覽這舉世無雙,享譽世界的歷史文物。
看!這就是將軍傭,它身體魁梧,頭戴鶴冠,身上披著鎧甲,手里還握著寶劍,看它若有所思的樣子,好象在考慮如何打退匈奴大軍呢!
瞧!這個兵馬俑是陶馬,它的大小跟真馬差不多,個個形體鍵壯,肌肉豐滿,看它躍躍欲試的樣子,好象一聲令下,就會撒開四蹄,騰空而起,踏上征程哩!
今天,我的講解就到這,檔案,先的景點不知這一關額,還有先古城墻,華清池等等,這些景點我都會帶你們去的,今天我們就先到這里,大家回去好好休息,然后有一個好的狀態再繼續我們明天的行程,希望大家今晚能休息好,我們明天見。
西安導游詞 篇14
哈嘍!歡迎大家來到西安,我是你們的小導游劉琳,我和大家初次見面,請大家多多關照,下面我們就前往清華池吧!
朋友們,我們正在走廊,請大家往前看,那就是黃河母親,她一身雪白,還抱著不到一歲的孩子,用乳汁哺育這他,這黃河母親大概有兩米多高。我們聯想一下我們小時候,媽媽肯定也這么愛你吧!黃河母親大家已經看過了,我們就去對面那座山吧!它叫作鳥山,必須坐纜車去。請大家做好準備,纜車要出發了!請大家往下看,這就是清華池,很美麗吧!好了!大家該下纜車了,我們已經到達鳥山了。請大家往里面走,看!那是八哥!多么可愛呀!大家自己看吧!可不要掉隊哦!好了!大家應該看完了,我們下山吧!look!那是青春泉!聽說只要用哪里的泉水洗臉,臉上永遠不會有皺紋哦!青春泉的左面是皇上和他的妃子洗澡地方,只要往里面頭一兩個硬幣,就會來年有好運!
好了!今天的清華池一日游結束了!我也要和大家說再見了!請大家不要忘記今天哦!
西安導游詞 篇15
尊敬的各位游客:
大家好!歡迎來到西安,西安是著名的古城,我將帶領大家游覽幾天,那么首先我們就去秦始皇陵觀光。
始皇陵位于西安市臨潼區東約五千米處,它南依驪山,北臨渭水,地勢險峻,環境優美。陵園規模宏大,陪葬品重多,像一座豐富的地下文物寶庫。據史書記載,秦始皇趙政從13歲就開始營建陵園,修剪時間長達38年。工程浩大,氣魄宏偉,創歷代封建統治者奢侈厚葬之先例。
1974年在其東側發現兵馬俑坑,轟動了中國,震驚了世界,是20世紀最偉大的考過發現之一。
1978年,法國前總統希克參觀后說:“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跡,秦俑的發現,可以說是八大奇跡了,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俑不算到中國。”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是建立在兵馬俑坑原址上的遺址型博物館,于1979年10月開館。
1987年12月聯合國教文組織將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大家在游覽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不要大聲喧嘩。
2、不要擁擠,要有秩序的參觀。
3、不要亂寫亂畫,保護文物。現在我就帶大家一起參觀一下吧!
西安導游詞 篇16
游客朋友們,大家好!
歡迎大家來到兵馬俑參觀游覽,我是你們今天的導游,很高興能夠為大家講解,希望大家游覽愉快。
在開始游覽以前,我先提醒大家注意不要亂扔垃圾,不要照相,不要抽煙,不要高聲喧嘩,請大家跟緊不要走散。下面,就開始本次游覽。
兵馬俑的俑坑分為一、二、三號,一號俑坑最大,東西長約230米,南北寬約67米,總面積4260平方米,俑坑內兵馬俑最多,大約6千余個,俑坑上面有一個拱形大廳,當你走進大廳,站在高處看的話,能夠發現兵馬俑一行行、一列列,排的十分整齊,形成了一個巨大的長方形的戰斗隊形,就好象當年秦始皇帶領著千軍萬馬準備與敵軍作戰。
大家請看,這是將軍俑,它身材魁梧,頭戴鹖冠,身披鎧甲,手握寶劍,昂首挺胸。那神態自若的樣子,一看就知道是位運籌帷幄、機智果敢的大將軍。
再看這個武士俑,高約8米,體格健壯,體型勻稱,和咱們真人非常相像。它們身穿戰袍,披掛鎧甲,好像隨時準備與敵軍決一死戰。
上身穿短甲、下身著緊口褲,足登戰靴,右手執韁繩,左手持弓箭的兵馬俑,想必不用介紹大家都知道是騎兵俑,它們的神態就好似隨時準備聽候軍令、上馬沖殺。
好了,時間過得真快,本次講解到此就要結束了,謝謝大家。下面是自由參觀時間,再次提醒大家在游覽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再見!
【西安導游詞】相關文章:
西安的導游詞12-06
西安導游詞精選04-19
西安導游詞04-02
西安碑林的導游詞07-14
西安的風光導游詞02-17
西安城墻導游詞02-17
游覽西安的導游詞02-23
西安城墻的導游詞04-17
西安碑林導游詞05-04
西安風景的導游詞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