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豫園的導游詞范文(精選10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旅游從業人員,就有可能用到導游詞,導游詞是導游人員引導游客觀光游覽時的講解詞。怎么樣才能寫出優秀的導游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上海豫園的導游詞范文,歡迎大家分享。
上海豫園的導游詞 1
今天我們先去海老城,也就是豫園、豫園商場的所在地。
我們的車正行駛在外灘。諸位左側就是著名的黃浦江。我們以后會到這兒來的。
為了節省時間,在沒到豫園之前我先講些中國園林和豫園的情況。
在中國,園林被分為三大類:皇家園林、私家園林和寺廟園林。豫園屬于私家園林。中國園林有許多技巧,比如借景、障景等等。不過它們都由四個基本因素組成。這四個因素是水、植物、建筑和假山。大多數的私家花園是在江南,就是因為這兒多水源和適宜做假山的石。豫園是四百多年前明朝時建。園主姓潘,是個大官。他建此園是取悅于雙親,讓他們安享晚年。所以豫園的”豫”字就取其豫悅之意。可惜的是他父母末能眼見豫園落成就去世了。清末,潘家衰弱,其后代變賣此園于當地行會。豫園之所以成為名勝,還另有一原因。1853年,上海爆發小刀會起義,園內一廳堂曾被用作指揮部。今天豫園是個必游之地。所以我建議到了那兒我們千萬不要走散,最好大家寸步不離,好嗎?
這兒是停車場。萬一有人走散,請記住車號最后三個數字是121。我想最好不要發生這類事。我會舉著小紅旗,你們全陪張先生會殿后。大家準備好了沒有?我們上路吧。下車時請注意自行車。
女士們、先生們,這座就是著名的九曲橋。為什么是九呢?因為是陽數最高的數。走在橋上,逗留時間就長。還可以從不同角度觀賞風景。還有,據說鬼怪只能走直線,所以你不必為遇到鬼怪而擔心。
在橋的中間,有座亭子,始建于清朝,大約在80多年前被改作一茶館。老人們喜歡早晨來此,會會朋友,沏上一壺茶,聊聊天兒。一般他們喝的都是一種綠茶,叫做”龍井”。這個茶館也是外國首腦常來之地。比如1986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來上海,也親臨茶館喝了茶。
確實,能在這兒喝上一壺也是一種享受。試想一下,在一個夏日,你來到茶館,臨窗而坐,俯視著開滿荷花的綠池。迎面吹來陣陣涼風。在悠雅的江南絲竹聲中,你提起紫砂壺,慢慢地呷上一口微溫的”龍井”茶。你會覺得飄然若仙。
你們也想喝一壺?對不起,我還是不能讓你們去。等我們看完豫園再做決定,行不行?
這兒就是豫園的入口。當你走進一個私家花園,視線總會被什么東西擋住,有時是假山,有時是這肅的照壁。這是園林一技巧,稱之為障景。不讓你一日了然,卻讓你看到一部分,然后才達到”步移景易”的效果。
這座堂叫”仰山堂”。大家知道,上海位于一沖積平原,市內無山、無林。所以此”山”就指對面那座假山。它高12米,重80噸。它過去乃至今天一直是個奇跡。因為四百多年前沒有水泥和熟石膏,人們就用烹煮過的糯米,加上明礬和石灰,把石塊粘起來。至今安然無恙。看見山頂的亭子嗎?四百年前,這是上海城最高點。從那兒可看到黃浦江上的漁船、帆影,可這些今天只能在電影中見到了。你也僅能看見他們上移的頭頂。因為盤旋的.小徑皆被樹、石遮住。這實在是園藝大師張南陽的杰作。也被公認是本地最佳假山。
在假山之后,有座龍墻。這是本園一特色。總共有五條龍墻。這邊走,我要帶你們去個地方,那兒能清楚地看見另一條龍墻。
女士們、先生們,這就是我剛才說的那條龍墻。龍實際上是想像出來的動物。我們稱自己為龍的傳人。不知道大家是否讀過賽珍珠的《龍籽》。如果看過的話,這兒很多東西令你覺得熟悉。請看這條龍,你會發覺這是個多種動物的綜合體。你看它頭似牛,眼似蝦,角似……我看不太像牛。我們通常說角似鹿,身似蛇,鱗似魚,爪似雞或者鷹。請告訴我,你們看見幾個趾。三個對。但一般龍應有五趾。為什么是三個呢?其中有一故事。以前,只有皇帝和皇室人員才配有龍的圖案。園主潘允端用了龍做墻,他有野心。不知怎么,皇帝得知此事,便派人來調查。潘允端得悉后,立即令人敲下兩個趾。當朝延官吏一到,園主說:”瞧,這本不是龍,只有三趾。”真是個聰明人,不然他性命難保。
你們說想拍一集體照。我看以龍墻為背景,這可是最佳的地方,我來替你們拍,別忘了說”Cheese”。
這兒我們可看見三塊石頭。中間那塊稱作”玉玲瓏”。這并非是玉,但是挺有名,叫太湖石,外型是由水侵蝕而成。這原來是給宋微宗的貢品。宋微宗廣收奇花異石,稱”花石綱”。可怎么會到這兒來的呢?原來,在運往當時京都遺失了。多年之后,又成了地地方官紳的玩物。后來他把該石送給潘允端做嫁妝,因為潘的兄弟娶了他女兒。玉玲瓏因有”瘦、透、皺、漏”等特點而著稱。假如你自上而下倒水。它72孔孔孔猶如小瀑布;如你在下方燃香,它72孔孔孔煙香縹緲,非常美麗。園主以前常凝視此石多時,留連忘返。這也是園林功效之一,一個景物使你沉思,結果達到情晚合一的境界。
豫園之游就到此結束,希望胸們喜歡它。最后,大家必須做出選擇:是喝茶還是購物。我看,還是舉手表決。有多少人想品茶?哈,全都想去?!什么?我愿不愿去?說實話,這正合我意。那么我們還等什么呢?大家走吧!
上海豫園的導游詞 2
豫園位于黃浦江西岸繁華熱鬧的上海老城,北靠福佑路,東臨安仁街,西面與上海城隍廟和豫園商城鄰近,是舉世聞名的江南古典園林,聞名中外的名勝古跡和游覽勝地。豫園是著名的江南古典園林,豫園始建于明嘉靖年間,有明代四川布政使潘允端所建,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
一走進豫園就仿佛置身于明末清初之時,隨著人流,漸漸的就走進了個大約能容納近幾千余人的小廣場,站立在廣場間,中央有個扇展,扇面的字畫,有的波瀾起伏,有的神采飄逸,有的柔中有剛。
環顧四周那8層的天裕樓樓頂是凝暉樓,人們站在這畫棟雕梁的閣樓上眺望,欣賞這如詩入畫的美景正面是華寶樓,每當逢年過節人們就歡坐此地觀賞樓閣好戲,身后是合業樓也就是有名的小吃廣場。小廣場東面是城隍廟,每年的“三巡日”,即城隍神出巡的日子,上海城內居民家中十室九空,居民全部在城隍娘娘圣誕(三月二十八),上海城隍廟內包括廟附近的商家全部張燈結彩,為城隍神歡慶圣誕,廟內香火旺盛,流光異彩,璀璨瑰麗,宛若仙境。若是恰逢假日,更會形成游客云集,行人如織,人氣鼎盛的場面。
隨著人流我來到城隍廟對面的個大門,大門旁的兩根石柱上掛著一幅邵華澤的對聯:古邑獨鐘潘公明神,熔鑄百年精華;申城偏愛老廟新宇,再造世紀輝煌。
這時我已陶醉在這美不勝收的景色中了,不知不覺的來到了九曲橋,橋上人流熙熙攘攘,橋下魚翔底,靜靜的湖面上布滿了碧翠欲滴的荷葉,像是插滿了密密麻麻的`翡翠扇似的,把湖面蓋得嚴嚴實實。湖面上浮游著斑斕的色彩,好像誰在下面撒下一串珍珠。當微風徐徐地吹過,湖面上微微蕩起的細碎漣漪,仿佛一匹新緞折出的輕皺,格外絢麗悅目。
園里的圍墻,蜿蜒起伏,頂上飾以龍頭,并用瓦片組成麟狀,象征龍身,一垛墻如居龍游動,稱為龍墻。在我國古代,龍是封建帝王的象征,是不能隨便用在建筑物上作裝飾的。豫園在建龍墻時已是清末,而且“龍”只有三,四個爪子,是為了避去“五爪金龍”之嫌。點春堂是1853年上海小刀會起義軍城北指揮所。玉玲瓏是立在玉華堂前的一塊高約4米、玲瓏透剔的巨石。據說是宋代花石崗遺物。豫園的主要建筑是三穗堂,建筑寬敞,是當年主人舉行筵宴的地方。此外,園中值得觀賞的還有一對元代鐵獅,300多年的老藤和一株四百多歲的銀杏。
它那古老悠久的歷史淵源,色郁味醇的民族風格,使得豫園成為上海最為著名的旅游景區。
上海豫園的導游詞 3
豫園是著名的江南古典園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豫園始建于明嘉靖年間,有明代四川布政使潘允端所建,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1853年上海小刀會起義時,豫園點春堂曾作為起義軍的城北指揮部,現堂內陳列著當年小刀會的武器、自鑄的錢幣,以及發布的文告等文物。解放后政府對豫園進行了大規模的修繕,1961年正式對外開放。
靜觀大廳亦稱“晴雪堂”,是內園主要廳堂,造得雕棟畫梁,軒昂高敞。堂面闊5間,進深3間,廳前有兩尊石獅,廳內有“靜觀”和“靈沼峙”兩塊貼金匾額。靜觀之名,取古語“靜觀萬物皆自得”,“動觀流水靜觀山”之意。大廳對面奇峰林立,堆疊多姿,或如三官獻壽,或如白鹿望月,或如蝙蝠飛舞,或如九獅盤球。據說靜靜觀之,能辨出100多種動物形象。石峰間有許多百年古樹。靜觀東面一小院落,中有池水一泓,兩側曲廊回繞,樹蔭蔽日,修竹瀟灑挺拔,環境幽深。
觀濤樓位于靜觀大廳西南側,又稱“小靈臺”,三層全木結構,高10余丈,清時為城東最高建筑物。昔年在此登高可觀賞“滬城八景”之一“黃浦秋濤”。
還云樓、延清樓面對靜觀大廳,東西相連,為串樓形,并可通向觀濤樓和船廳,還云樓內橫匾“還云”,為清末上海名紳姚文題識。還云樓原為上海錢業公所產業,豫園、內園屢遭戰火破壞,而此樓卻免遭劫,大有“手揮絲桐,目送還云,西山爽氣,在我袖中”之感。
聳翠亭聳立于觀濤樓東面假山上,雙層亭閣,底層置石桌、石凳,周圍林木青翠。亭內一匾“靈木披芳”。
可以觀位于靜觀大廳東,小型方廳,精致幽靜,炎夏時分外涼爽。廳前有磚雕《郭子儀上壽圖》,旁有泥塑龍墻,北接“洞天福地”鳳凰亭,南連“別有天”,墻上有《重修內園記》等石碑,記載內園歷史。
上海豫園的導游詞 4
各位旅客朋友們:
你們好!
城隍廟隔壁的豫園,是永樂年間上海人潘允瑞在四川任布政使發了跡,為了“愉悅老親”,他修造了一個花園。乾隆年間,豫園賣給了城隍廟,改為它的“西園”。園中最有情趣的當屬湖心亭和九曲橋。
豫園是著名的江南古典園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豫園始建于明嘉靖38年(1559年),萬歷5年(1577年)又加擴充,規模宏偉,被譽為“東南名園冠”。園主潘允端曾任四川布政使,建造此園是為“愉悅老親”,故名豫園。1987年重建東部,恢復百余年前故景風姿,新舊諸景相映互彰,融為一體,古園更臻完美,實為游樂觀瞻之極佳去處。現占地30余畝,全園擅江南園林之勝,有萃秀堂、仰山堂、三穗堂、玉華堂、點春堂、萬花樓、會景樓、快樓、魚樂榭、大假山等40多處勝景。
其中點春堂為1853年上海小刀會起義的指揮部。“玉華堂”前的“玉玲瓏”假山石是與蘇州留園的“瑞云峰”、杭州花圃的“皺云峰”齊名的江南園林三大奇石之一。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中國的食品種類又那么豐富,城隍廟的五香豆、梨膏糖更是中外聞名,嘉興的粽子,寧波的'湯圓等等,更反映了各地人民不同的口味習慣。
春季廟會在豫園有著古老的傳統。過去各種小吃攤、百貨攤、雜耍攤云集,形成以九曲橋為中心的廟會市場。南方人喜歡吃蟹,為此,豫園城隍廟每年都舉辦賞菊啖蟹節,集中推出來自陽澄湖的大閘蟹,以蟹菜、蟹點、蟹宴、蟹禮等四大系列特色美味,讓中外游客和啖蟹愛好者持蟹飲酒,享受精美蟹菜、蟹點,旅游、啖蟹、品酒融為一體。
上海豫園的導游詞 5
大家好,我來介紹一下豫園的游覽區。豫園旅游區位于上海市中心東南的黃浦區。主要景點有豫園、豫園旅游商城、城隍廟、上海老街。周邊景點有陳翔寺、文廟、小桃園清真寺、白云寺、大井亭、磁州寺等。
豫園旅游區的開始可以追溯到元代霍光寺的建立。明朝洪武年間,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間,開始有城隍廟。明朝大臣潘云端花了28年時間修建了豫園,但最終潘氏家族衰落,風景荒蕪。乾隆年間,上海士紳不顧風光不在,集資重修園林,交給城隍廟管理。這樣,城隍廟除了自己的寺廟和內園,現在還有豫園,一度成為上海的'風景名勝,以至于有一句話叫“不去城隍廟,不去上海”。烏鴉大戰后,城隍廟地區被廢棄。建國后,政府多次下大力氣修繕豫園,特別是80年代后,投資興建了仿明清建筑的豫園旅游商城,再現了清末民初上海市場的舊風貌——坊浜中路上海老街。豫園旅游區景觀宏大,1995年榮獲“90年代上海十大新景觀”稱號。后來憑借“豫園雅韻”的美譽,獲得“新上海八景”二等獎。
豫園旅游區在上海久負盛名。它集園林、宗教、建筑、商業、美食和民俗文化于一體。它是最生動、最精彩、最有吸引力、最具海派文化魅力的旅游區。
首先是它的園林文化。古城內外大小園林20余座,其中豫園不僅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還享有“東南第一園”的美譽。二是其宗教文化,寺廟集中,形成儒、道、天主教、基督教的奇觀。豫園旅游區也是明清民國時期的建筑展覽館。其中,徐光啟的九座建筑和沈初的隱樓,都是古宅中的珍品。此外,它也被稱為“小吃王國”和“購物天堂”。許多百年老店和知名品牌店都在這里落戶。這里的商品琳瑯滿目,具有“土小”的特點。最后還有正月元宵節,老城神廟廟會等。可以感受到上海濃郁的民俗風情。可以毫不夸張地說,過去的老城府是今天上海的母親。總之,它是最生動、最精彩、最迷人的旅游區,具有海派文化魅力。
上海豫園的導游詞 6
豫園,歷來被稱為城市山林,它誕生于四個半世紀之前的明代中葉,說它是城市山林,因為它坐落在繁華喧囂的上海城市中心,清代江蘇巡撫陶澎在道光六年(1820年)就為它題匾“城市山林”。豫園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區黃浦區的上海老城廂東北部,北靠福佑路,東臨安仁街,西南與豫園旅游商城、上海老城隍廟相連,占地面積2萬余平方米(約30畝地),門牌號碼編在安仁街218號。豫園名列現存的上海五大古典園林之首,其余是嘉定秋霞圃、嘉定古猗園、松江醉白池、青浦曲水園。豫園是上海市中心城區唯一的古典園林,也是上海市唯一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中國古典園林。1959年被公布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古典園林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豫園是上海地區最有代表性的中國古典園林,可謂上海名園之冠。
明代私家園林
明清兩代,江南經濟繁榮、物產富庶,官宦豪富、文人雅士紛紛營造私人園林,一時江南建私家園林之風盛行,各城市名園薈集,中國江南私家園林的精品亦大多集中于這個時期。著名的有蘇州的`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無錫的寄暢園;揚州的個園、何園;上海的豫園;杭州的郭莊、劉莊、蔣莊等,為此贏得“江南園林甲天下”、“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勝譽。
豫園所處的上海老城廂,是當時的上海縣縣治所在地。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四月,倭寇自海上屢屢來犯上海,兩個多月內五次焚燒擄掠,知縣倉惶逃遁,鎮海衛指揮、縣丞、鎮撫皆被殺害,縣衙遭焚,閭里成墟,死者盈路,慘不忍睹。于是邑人上書:“賊自海入,乘潮劫掠,如取囊中物,皆由無城之故。”決意筑城御倭,官府采納,全城上下出錢出力,不到兩個月便筑城完竣,當時便有潘恩撰寫《筑城記》。此后,軍民固守城池,倭寇侵犯終不得逞。正因此,日后潘恩家才能太太平平地在城內建園。這座高二丈四尺,城圍九里的明城墻在老城廂矗立了三百六十年,直到民國元年(1920年)拆除,留下城西北大境關帝廟一小段(今人民路大境路口),至今猶存,1959年與豫園同時被公布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潘恩,字子仁,是當時赫赫有名的上海人,《明史》有其列傳,死后贈太子少保,謚“恭定”。潘恩嘉靖二年(1920年)進士,官至刑部侍郎、刑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為官廉能正直,懲惡揚善,深得民心。他家中堂上對聯“履富履貴履盛滿,如履春冰;保身保家保令名,如保赤子”,則是他一生兢兢業業、潔身自好的寫照。潘恩的家族是當時上海城里的名門望族,在老城廂梧桐巷、安仁里(現梧桐路、安仁街)一帶居住,現梧桐路的明代建筑世春堂(今福佑路第一小學分部)是潘家僅存的舊居。
在上海縣修筑城墻六年后的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潘恩的次子潘允端科場失意落榜歸來,在自家住宅西面數畦蔬圃之上,聚石鑿池,構亭藝竹,營造小園,聊以自娛,這便是豫園的始建。三年后,潘允端終于金榜題名,中了進士,自此沉浮宦海十多年,無暇顧及建園。日后,在他自己寫的《豫園記》中說:“垂二十年,屢作屢止,未有成績。”萬歷五年(1577年),他從四川布政使任上辭歸,這才一心一意營造園林,請園藝名家、堆疊假山高手張南陽為其設計營建,不斷充拓擴大,逐步增添景物,積十余年之功,把余生的精力和財力耗費在修建園林上。正如他在《豫園記》中所說:“每發耕獲,盡為營治之資”,“第經營數稔,家業為虛,余雖嗜好成癖,無所于悔”萬歷十八年(1590年),終于建成一座規模恢宏、景色旖旎、盛名一時的私家園林,當時即被公認為“東南名園冠”、“奇秀甲于東南”,為后人留下一份彌可珍貴的文化遺產。
上海豫園的導游詞 7
在上海建縣之前,單晶有一座華亭城隍廟,位于上海城西約6英里處,俗稱單晶廟。建縣一百五十多年后,明朝永樂年間(1403-1424年),方弘北岸的金山寺擴建為上海城隍廟。傳說中的城隍是守護城市的道教神,同時也是守護市民的道教神。城隍廟是當地神靈膜拜的地方,城隍廟多是生前利民的清官、好官,為的是死后的百姓“抵御大災,保衛大災”。上海城隍廟的前身是金山神和西漢的霍光寺。所以廟的'前堂還是霍光占著,后堂是獻給上海城隍之神秦雨波的,俗稱“一廟二城隍”,國內罕見。
位于城隍廟西北的寺,原為豫園主人潘云端所建。潘云端在明萬歷二十八年(1600年)監督淮河疏浚、打撈沉船時,發現了一尊美麗的觀音佛像。他很喜歡,夢見他媽媽讓他派人護送佛像回上海建亭禮拜。因佛像采用珍貴的海水、瓊水、沉香木雕制成,香味濃郁,故得名“陳翔寺”(據考證,此佛像是隋朝大業年間南陽紅土地國送給楊迪皇帝的禮物,在淮河風浪中沉沒,已臥于河底近千年)。明代以后,陳翔寺搬遷重建,曾更名為“慈云寺”,大小如叢林寺,相當于龍華、靜安、玉佛三大名寺。雖非原貌,但仍是諸佛之寶,香火終日旺。館內還有一個仲尼班,已成為中國最大的比丘尼寺院之一。
豫園
明代豫園是上海重要的傳統旅游勝地,享有“東南一秀”的美譽。該公園由潘云端于1559年(明朝嘉靖38年)創建,潘云端是明代學者,上海人,曾在四川有組織政治事務的歷史。當初占了70多畝,一度興盛。幾經戰亂,仍有三十余畝。花園布局精巧,景色宜人。亭臺樓閣錯落有致,回廊曲徑通幽,假山懷中潭水纏綿,名貴花木與奇石爭奇斗艷,盡顯“江南名園”風采,留下了清代上海著名的“小刀會”起義遺址。
大假山是豫園風景的精華,也是江南園林中黃石假山的典范。它是由明代最權威的名醫狄山張南洋精心設計,在浙江武康用幾千噸黃石建成的。
雨花廳前的“玉陵龍”是江南三大名石之一,也是豫園中的瑰寶。古代人對石頭的評價有“皺、漏、透、薄”四個標準,而玉、玲瓏都是上乘的。在“滲透、滲漏”的基礎上,覆蓋全國,受到國內外的好評。河南花園有許多磚雕和泥塑,歷史悠久,非常美麗。
豫園有許多名樹和古樹,有30多棵百年以上的古樹。花園里最古老的樹是萬華大樓前的銀杏樹,它有400多年的悠久歷史。
1961年,當代大詩人郭沫若在游豫園時,寫下了“玲瓏玉壘重,彎彎曲曲梯田滿姓”。坐化湖光山色,豫園歷史悠久。
上海豫園的導游詞 8
豫園原是明代的一座私人園林,始建于明代,截止2015年已 有四百余年歷史。
園主人四川布政使潘允端從1559年(明嘉靖己未年)起,在潘家住宅世春堂西面的`幾畦菜田上建造園林。經過二十余年的苦心經營,建成了豫園。“豫”有“平安”、“安泰”之意,取名“豫園”,有“豫悅老親”的意思。
豫園當時占地七十余畝,由明代造園名家張南陽設計,并親自參與施工。古人稱贊豫園“奇秀甲于東南”,“東南名園冠”。
潘允端晚年家道中落。1601年(明萬歷二十九年)潘允端去世,潘氏家庭日趨衰微,無力承擔園林修繕和管理所需的巨大開支。明朝末年,豫園為張肇林所得。其后至1760年(清乾隆二十五年),為不使這一名勝湮沒,當地的一些富商士紳聚款購下豫園,并花了二十多年時間,重建樓臺,增筑山石。因當時城隍廟東已有東園,即今內園,豫園地稍偏西,遂改名為西園。
1842年(清道光二十二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外國侵略者入侵上海,英國軍隊強占豫園,大肆蹂躪。 清咸豐三年(1853年),上海小刀會響應太平天國革命,在上海發動起義。起義失敗后,清兵在城內燒殺搶掠,豫園被嚴重破壞,點春堂、香雪堂、桂花廳、得月樓等建筑都被付之一炬。
1860年(清咸豐十年),太平軍進軍上海,滿清政府勾結英法侵略軍,把城隍廟和豫園作為駐扎外兵場所,在園中掘石填池,造起西式兵房,園景面目全非。
清光緒初年(1875年)后,整個園林被上海豆米業、糖業、布業等二十余個工商行業所劃分,建為公所。至解放前夕,豫園亭臺破舊,假山傾坍,池水干涸,樹木枯萎,舊有園景日見湮滅。
上海豫園的導游詞 9
河南園林是江南著名的古典園林,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豫園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間,由明代四川政治使者潘云端所建,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1853年上海刀會起義時,豫園點春堂曾是起義軍的北司令部。大廳里陳列著刀會的武器、自制的硬幣、公布的文告和其他文物。解放后,政府對豫園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造,豫園于1961年正式對外開放。
安靜的大廳,也被稱為“青雪廳”,是內花園的主廳,有雕刻的建筑和彩繪的橫梁。有5個大廳寬,3個大廳深。大殿前有兩個石獅子,殿內有兩塊金匾:“精觀”和“靈照石”。以沉思之名,取古語“一切因沉思而自得”,“觀山觀水”。大廳的對面,有許多奇峰,堆積如山,五顏六色,比如三個官員獻上生日禮物,或者像白鹿一樣看著月亮,或者像蝙蝠一樣飛翔,或者像九只獅子在打球。據說不動聲色地看一眼就能分辨出100多種動物形象。石峰之間有許多百年老樹。看東邊一個小院,中間是一灘水,兩邊是蜿蜒的回廊,遮陽遮蔭,瀟灑筆直的修竹,環境幽深。
館陶樓位于京官殿西南,又名“小靈臺”。它是一個三層的木結構建筑,高度超過10英尺。它是清代城東最高的建筑。過去,當你爬上這里時,你可以欣賞“上海八景”之一的“黃埔陶丘”。
幻云樓和延慶樓面對京官廳,東西相連,可通館陶樓和船廳。幻云樓橫匾“幻云”是晚清上海著名紳士文瑤。話題知識。幻云大廈最初是上海貨幣產業辦公室的產業。豫園和內園被戰爭摧毀,但這座建筑沒有被搶劫。有“手揮絹,看云歸,西山涼,在我袖中”之感。
松翠閣矗立在館陶樓東側的假山上,一樓有雙層亭子、石桌和長凳,四周綠樹成蔭。亭子里有一塊匾,“靈木披房”。
位于京官堂東側,是一座小型的方廳,精致安靜,炎炎夏日特別涼爽。大殿前有磚雕“郭子儀長壽圖”,旁邊有泥塑龍墻,北接鳳閣,南接“別田甜”。墻上有“重建內園”等石碑,記載著內園的歷史。
豫園位于黃浦江西岸繁華的上海老城區,北臨富友路,東臨安仁街,西臨上海城隍廟和豫園商城。它是長江以南世界聞名的古典園林,以其歷史遺跡和國內外旅游景點而聞名。豫園是江南著名的古典園林。建于明嘉靖年間,由明代四川政治使者潘云端所建。它有400多年的歷史。
我一走進豫園,仿佛置身于明末清初。隨著人流,我漸漸走進了一個可以容納近千人的小廣場。站在廣場之間,中心有一個扇面展,扇面上有一些字畫,有起伏,有飄逸的精靈,也有柔美的。
環顧四周,八層的天宇大廈的頂部是寧惠大廈。人們站在雕梁畫棟的閣樓上,欣賞著如畫的風景。前面是華寶大廈。每當有節日,人們都會坐在這里看亭子表演,它的后面是葉禾大樓,這也是一個著名的小吃廣場。小廣場的東面是城隍廟。每年的“三巡日”,也就是城隍之神出行的日子,上海的居民家里都是空的,所有的居民都在城隍之母(3月28日)過圣誕節。上海城隍廟里所有的商家,包括廟附近的商家,都在為城隍廟過圣誕節,廟里的香火很旺。如果恰好是節假日,會出現游客聚集,行人迂回,人氣巔峰的場景。
隨著人流,我來到了城隍廟對面的大門口。在大門旁的兩根石柱上,有一副的對聯:古城特有的鐘盤,融鑄百年精華;申城偏愛古寺新建筑,再現世紀輝煌。
這時我被這美景陶醉了,不知不覺來到九曲橋。橋上的人熙熙攘攘,魚在橋下飛來飛去,寧靜的湖面上覆蓋著綠色的荷葉,仿佛布滿了密密麻麻的玉扇,緊緊的覆蓋著湖面。湖面上漂浮著五顏六色的`顏色,仿佛有人在下面撒了一串珍珠。微風徐徐吹來,湖面上細小的漣漪,如一條新緞的淡淡皺紋,格外美麗悅目。
花園里的墻壁蜿蜒起伏,頂部裝飾著水龍頭,由瓷磚組成,象征著龍的身體。一堆墻,比如龍,叫龍墻。在中國古代,龍是封建皇帝的象征,不能用作建筑上的裝飾。豫園筑龍墻是在清末,“龍”只有三四爪,以避免“五爪金龍”的嫌疑。點將堂是1853年上海刀會起義軍的北方指揮所。玉陵龍是矗立在玉華堂前的一塊4米高的巨石。據說是宋代華世綱的遺物。豫園主樓是三穗堂,寬敞,是主人舉行宴會的地方。此外,還有一對元代的鐵獅子,三百年的老藤和一個四百年的老銀杏。
悠久的歷史和民族風格使豫園成為上海最著名的旅游景點。
上海豫園的導游詞 10
豫園位于黃浦江西岸富貴熱鬧的上海老城,北靠福佑路,東臨安仁街,西面與上海城隍廟和豫園商城相近,是全球有名的江南古典園林,有名中外的勝景事業和游覽勝地。豫園是聞名的江南古典園林,豫園始建于明嘉靖年間,有明代四川布政使潘允端所建,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汗青。
一走進豫園就似乎置身于明末清初之時,跟著人流,徐徐的就走進了個約莫能容納近幾千余人的小廣場,站立在廣場間,中央有個扇展,扇面的書畫,有的波濤升沉,有的神采超逸,有的柔中有剛。
環視附近那8層的天裕樓樓頂是凝暉樓,人們站在這畫棟雕梁的閣樓上遠望,瀏覽這如詩入畫的美景正面是華寶樓,每當逢年過節人們就歡坐此地撫玩樓閣好戲,死后是合業樓也就是著名的小吃廣場。小廣場東面是城隍廟,每年的“三巡日”,即城隍神出巡的日子,上海城內住民家中十室九空,住民所有在城隍娘娘圣誕(三月二十八),上海城隍廟內包羅廟四面的商家所有張燈結彩,為城隍神歡慶圣誕,廟內香火興隆,流光異彩,璀璨錦繡,宛若瑤池。如果恰逢沐日,更會形成旅客云集,行人如織,人氣壯盛的時勢。
跟著人流我來到城隍廟撲面的個大門,大門旁的兩根石柱上掛著一幅邵華澤的春聯:古邑獨鍾潘公明神,熔鑄百年精華;申城偏愛老廟新宇,再造世紀輝煌。
這時我已沉醉在這美不勝收的景致中了,不知不覺的.來到了九曲橋,橋上人流門庭若市,橋下魚翔底,偷偷的湖面上充滿了碧翠欲滴的荷葉,像是插滿了密密麻麻的翡翠扇似的,把湖面蓋得嚴嚴實實。湖面上浮游著斑斕的色彩,仿佛誰在下面撒下一串珍珠。當輕風緩緩地吹過,湖面上微微蕩起的細碎蕩漾,似乎一匹新緞折出的輕皺,分外爛漫好看。
園里的圍墻,蜿蜒升沉,頂上飾以龍頭,并用瓦片構成麟狀,象征龍身,一垛墻如居龍游動,稱為龍墻。在我國古代,龍是封建帝王的象征,是不能任意用在構筑物上作裝飾的。豫園在建龍墻時已是清末,并且“龍”只有三,四個爪子,是為了避去“五爪金龍”之嫌。點春堂是1853年上海小刀會叛逆軍城北批示所。玉玲瓏是立在玉華堂前的一塊高約4米、玲瓏透剔的巨石。聽說是宋代花石崗遺物。豫園的首要構筑是三穗堂,構筑寬敞,是昔時主人進行筵宴的處所。另外,園中值得撫玩的尚有一對元代鐵獅,300多年的老藤和一株四百多歲的銀杏。
它那迂腐久長的汗青淵源,色郁味醇的民族氣魄威風凜凜,使得豫園成為上海最為聞名的旅游景區。
【上海豫園的導游詞】相關文章:
上海豫園導游詞07-08
上海豫園的導游詞07-12
上海豫園導游詞06-01
上海豫園的導游詞01-15
上海豫園導游詞-上海導游詞07-22
優秀上海豫園導游詞06-11
上海豫園導游詞范文07-12
上海豫園景區的導游詞02-21
上海豫園導游詞介紹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