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調查報告
在人們素養不斷提高的今天,報告的使用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報告成為了一種新興產業。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報告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作業調查報告,歡迎大家分享。
作業調查報告1
1.調查對象:xx校中小學生
2.調查方式:班級集體談話
3.調查結果:
(1)你們希望每天都有家庭作業嗎?為什么?
約70%的學生希望有。其中50%是因為想考試考得好成績,25%是想學得更多的知識,約5%的學生是想通過作業來鞏固所學的知識,約5%的學生是因為回家沒作業就沒事情做,約10%是因為家長要求每天都有作業,而還有少數學生說不出原因和其他原因。
約30%的學生希望沒有家庭作業。其中近一半是因為想回家有時間玩,少部分學生說不想做作業,而其中約有40%的學生是因為家長回家還要另外布置作業和上輔導班或興趣班。
(2)如果在不做家庭作業的情況下能取得好成績,你們還希望有家庭作業嗎?為什么?
這項調查結果出乎我得意料,有近80%的學生是希望每天都有家庭作業。其中65%的學生說如果不布置家庭作業,家長會布置更多的作業或上更多的輔導班!而其中還有部分學生是怕考試考不好,極少數學生說回家寫作業能培養好的學習習慣或其他類似的積極原因。
20%學生說太好了,這樣就爽了!
(3)你希望老師布置多少作業?(大概要做多長時間)
基本上學生希望每門功課需要半小時。其中大部分學生會說如果時間太少家長會認為沒有認真做,部分家長甚至懷疑是在學校抄別人作業的。
(4)如果老師不布置作業,回家后家長也沒有安排任務,時間由你自己支配,你會做什么?
這個問題剛問完時絕大多數學生都是迷茫的眼神,不知道做什么。只有極少數學生說出了自己的計劃——自己去學習更多的課外知識或發展自己的興趣。在他們的引導下,多數的學生答案和他們類似。但還有部分學生說痛快的玩。
4.調查分析:從上面的調查結果看出,增效減負中的減負并沒有真正的實施奏效。現實是每天老師依然像以前一樣布置作業,這一現象家長也有很大的責任,因為家長會給學生加壓,他們會布置更多的任務。沒有家長的配合,減負實施不了;而從調查中我們還看出了學生還是非常擔心自己的成績,對減負有不信任感,這也是間接地不信任老師的能力。
5.思考與建議:在上個月我本著“減負最終目的是為了增效”的信念,大半個月沒布置作業,本打算一直不布置作業的,但由于有家長強烈建議要求布置作業,最終放棄這一減負形式。但通過上一次的小測試我們班的成績還行。這說明如果有家長,有社會各界的積極配合,減負增效是可以實施奏效的。童年時應該是快樂的時代,作為老師家長我們應該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從調查中我們還可以看出,絕大多數的學生不會安排自己的時間。重大的學習壓力讓他們沒有機會去支配自己的時間,由此我想到大一學生剛“解放”后的那種迷茫表情和小學生那種迷茫表情的相似。我們應該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讓他們去做自己有意義的事,讓他們學會用時間。總之,我們應該呼吁社會支持增效減負,同時用自己的責任和家長積極配合實施增效。
為了把小學生從沉重的課業負擔中拯救出來,讓孩子們有更多的玩耍時間,促進孩子全面、健康的發展,因此要“減負”。學生的負擔有二:一是課業負擔;二是精神負擔。為什么會有如此沉重的負擔,也來源于兩個方面:一來自家長;二來自學校。眾所周知,面對升學的競爭,就業的壓力,家長、學校對學生施加了更多的壓力。不打好基礎就會影響今后的學習。因此,在小學階段,家長們就非常重視子女的學習情況,他們“望子成龍”心切,節假日,雙休日送子女上輔導班,做習題,把時間安排得緊緊的,孩子們哪還有玩的時間啊!在家長們的教育下,現在的孩子思想過早地成熟,想著進重點中學,上名牌大學,哪還有以前我們兒時的那份純真,快樂。但是這份壓力的真正來源還是社會,現今社會用人制度過分追求高學歷,使家長對子女的今后就業問題產生了擔憂,如果進不了名牌大學,面臨的就業問題就會更大,因此,他們不得不在現在讓子女們承受這“不能承受之重”。而學校里師生的負擔來自統考以及升學考試的壓力。 “減負”已是個老話題,可為什么學生的負擔沒有減下,反而更重,原因究竟在何處?首先,減輕學生負擔的規定,家長們并不領情,反而有不少家長增加了擔憂。他們擔心現在進行的快樂教育,到時候就是考不出好成績的結果。面臨的情況是小學不好好學就考不上好初中,考不上好初中就別想考上好高中,考不上好高中上大學就沒戲,這是一環扣一環,哪環松了也不行。現在社會競爭這么激烈,就是學校放松了不少家長也會給孩子暗地里加碼,那反而是一種更可怕的競爭、更可怕的壓力。這幾個學期,我校為了給學生減負,沒有征訂“每課一練”等作業本,但是家長們自發去書店購買。有些家長甚至認為老師在“偷懶”,在家長會上提出要增加作業量。“減負”后大多數的學生的課余時間多了,但有了這么充裕的時間,有的學生不加任何利用,只一味沉迷于玩電腦,看電視,于是家長們又對“減負”產生了擔心。
要做到真正的“減負”,師生過重的精神負擔要減,機械性的、懲罰性的、累死人的作業不要布置,而必要的課業負擔不能減。目前有些學校的“減負”出現令人憂慮的傾向:借口“減負”隨意刪減教學內容;借口“減負”隨意修改教學計劃;借口“減負”隨意減少教學時間。甚至,“減負”成為個別教師工作不負責任,降低教學要求的理由。
綜上所述,我認為,在“一考定終身”的體制還沒有完全改變的情況下,真正能為學生“減負”的方法只有一條,就是學校要走“輕負擔,高質量”之路,教師們應該積極探索和研究教學改革,總結出在課內、課外有效可行的教學經驗,嚴格控制作業量,精心安排,注意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學生歡迎的作業。作業就內容來說,既要突出新知識的重點,又要注意新舊知識的聯系,既要考慮鞏固“雙基”,又要注意發展智能,既要面向大多數,又要照顧兩頭。形式上靈活多樣,生動活潑。如有口頭的、觀察性的、思考性的、實踐操作性的作業,有時,根據教學需要,還可讓孩子自己設計作業,發揮他們的自主性,并且布置作業因人而異,既有統一的必做作業,也有選擇性和自主性的作業。另外,學校和家庭應該給學生們營造一個輕松、良好的環境,可以有效地避免孩子的身心過于疲憊。
作業調查報告2
一、通過翻閱作業,結果如下:
作業形式:1.語文導學案 2.校本教材 3.新學案 4.作文。
作業次數:每周五次。
批改形式:1.老師批改60% 2.同學互改30% 3.學生自改10%。
分析老師在布置作業方面存在以下問題:
1.學生作業層次不清。所有的學生作業量都是一致的,沒有分層設置。
2. 學生作業數量多
3.教師批改作業的工作量大。
二、問卷調查分析
通過問卷調查發現初中生作業現狀如下:共50份,11份滿意,占比22%,16比較滿意占比32%,23不滿意占比46%。發現,有的學生每天放學得花一到兩個小時完成作業,作業頻繁、量大、偏難、費時、形式單一是本次調查中非常明顯的結果。
三、結論
(一)在教學上添“措施”教師在布置作業時應該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優化作業設計。教師要認真學習教育法規,樹立正確的人才觀。要認真學習素質教育理論,把握教材精心設計,力求量少、質精、靈活;作業的形式有書面的、口頭的、動手操作的;作業的層次體現由易到難逐步提高;題型有基本的、必做的、選做的;批改的形式靈活多樣;作業的評價分層對待,不搞一刀切。作業量總量七年級一般不超過一小時,八年級不超過兩小時,九年級不超過三小時,這樣教育者就要從作業的設計上力求科學合理。
1.機械重復的作業為實踐性的作業,減少簡單的抄寫練習和模仿練習,多布置些動手動腦的練習。
2.變硬性統一的作業為自主性的作業,把作業設計成“快餐制”,學生可以自主地選擇作業的數量和完成的方法。
3.變回家完成的作業為校內完成作業,一些簡單的鞏固練習,讓學生在校內當天完成,教師當天反饋作業的完成情況,做到及時反饋。
4.變獨立完成的作業為合作性的作業,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完成作業。
5.變封閉性的作業為開放性的作業,要沖破封閉的圈子,向課外延伸,與生活接軌。
(二)在學法上指導謀“發展”
實踐證明,教者不僅要教會學生學會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學會學知識。因此,教者在學法指導上做文章無疑是會為學生“有效完成作業”鋪路架橋。
作業調查報告3
調查時間:20xx年4月
調查地點:小學
調查對象:3~6年級學生
調查方法:問卷調查法
調查人員:
調查分工:負責以上三項調查
20xx年開始,小學英語課程成為我國國家規定的必修課程,小學英語教育正式成為基礎教育的基本組成部分,小學英語課外作業是小學英語課堂教與學的延伸和補充,它既是教師教學活動的一個重要環節,又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小學英語作業的調查報告。它旨在開發學生的潛在的學習能力,為學生開創一個將英語應用于生活實際的廣闊天空地。因此,本文對小學英語作業布置的情況作一個分析。
一直以來,我校學生英語課外作業地完成情況不容樂觀。為了使學生能完成英語課外作業,更有效地掌握英語,提高英語作業地效率,20xx年4月中旬我制定了關于小學英語作業的調查問卷,對我校三至六年級學生進行了作業地調查。具體如下:
一、調查的方式
為了使受調查的學生具有普遍性、客觀性,增加調查的可信度,我采用的調查方式是問卷調查形式,以班級為單位,每個班級進行問卷調查,然后從中抽取25名進行問卷調查。
二、調查的內容
本次調查共設計了5道題,包括作業量、完成作業時間、態度、作業批閱與反饋評價以及課外閱讀、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等多方面。具體題目如下:
1、 你覺得孩子英語作業量如何?( )
A非常多B.適中
C、較少
2、 學校教師對作業每次都自己批改嗎?()
A. 每次都堅持批改
B. 偶爾批改
C. 不批改
3、 你認為自己的每天的英語作業量多少比較合適?()
A、15分鐘左右 B.30分鐘左右
C、1小時左右
4、 你希望的英語作業類型是( )
A、抄寫為主B、課外閱讀為主
C、聽、讀為主
5、你喜歡英語學科嗎?( )
A.喜歡 B.不喜歡
C. 馬馬虎虎
三、調查數據分析
1、在被調查的家長中,有125人認為英語老師布置的作業量適中,占總數的83.3%,有17人認為我校作業量太少,占總數的11.3%,有人認為我校的英語學科作業量太多,占總數的5%,調查報告《小學英語作業的調查報告》。三、四年英語作業量比較合適,有部分家長認為作業不是很多,五、六年級英語作業量大部分家長認為比較適中,個別教師英語作業量較大。
2、通過第二題
可看出認為教師對作業批閱、反饋的有150人,占總數的95%,
3、通過第三題可以看出,認為英語學科作業量在30分鐘左右合適的有120人,占總數的80%;30人認為15分鐘合適,占總數的21%;
沒有人認為作業在1小時左右比較好。
4、通過第四題可以看出,大多數家長反對機械抄寫,英語學科作業最好有不同種類,可以是課外英語閱讀,可以是聽、讀、寫,也可以是綜合性練習。
5、通過第六題可以看出,有145名學生認為自己的對英語感興趣,占總數的96%,只有5人認為自己的孩子對英語不喜歡,且3人都是五、六年級的,從這一點可以看出,五、六年級已經有部分學生對英語不感興趣,占五六年級總數的12%,這部分學生現在就對英語不感興趣,還可以說他們英語學習已經有了障礙,這對他們初中英語學習是很不利的,所以我校英語學科教學必須從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入手。
四、整改措施
(一) 三、四年級
針對三、四年級孩子接觸英語時間不長,詞匯量和作業形式局限性較大,所以作業的布置主要體現在口語、聽力及綜合性試題三個方面:
1、聽磁帶與經常在家早讀20分鐘。
2、制作單詞卡片, 貼在家中的醒目位置,不斷加強對單詞的認識與記憶。
3、經常制作海報或英語知識小報。
4、在班級設置英語角,將全班分為4個組,進行英語口語表達與訓練的比賽,每周評出周冠軍,每月評出月冠軍,一學期評出學期冠軍,一年評出年度冠軍,在國旗下進行表揚與獎勵,激勵學生,讀懂孩子,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
(二)五、六年級
五、六年級與三、四年級相比,單詞、句型的書寫大大增加,學生學習英語的難度加強,所以我們力求在作業設計時夯實基礎,發展學生聽說讀寫的綜合語言實踐能力。具體主要體現在以下:
1、為了讓學生掌握英語基礎知識,每天留12分鐘的英語書寫作業,及時鞏固當天所學的基礎知識。
2、每單元出一張試卷,把各單元教材內容與學生實際生活相結合,設計貼近學生生活的拓展性作業,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能力。
3、經常讓學生寫一寫“老師,我想對你說”,讓學生告訴你他最想要什么,他最不想要什么,他有什么學習“心思”、學習障礙等等。
總之,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這次的調查目的明確,過程清晰,結果令人滿意。從中,我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知道了學生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今后的作業的布置方面我將以此為依據,不斷改進,爭取使我校的學生英語作業做得更好,使我校學生的明天更輝煌。
作業調查報告4
一、調查目的:
1、了解初中學生文言文學習現狀。
2、了解初中教師文言文教學現狀。
3、提出相應的建議和對策,為《文言文教學方法的創新研究》尋找方法并為我們的小課題研究提供理論依據和方向。
二、調查對象:
隨機抽取的xx縣xx初級中學90名學生以及10名語文教師,共收回學生問卷90份,教師問卷10分。
三、調查形式:
本次調查采用無記名問卷調查形式,調查以班級為單位,隨機抽樣,課題組將90份學生問卷和10份教師問卷,印發給xx縣xx初級中學七年級30份、八年級30份、九年級30份,教師10份,現收回有效學生問卷90份、教師問卷10份。利用周一下午班會時間統一進行(20xx年11月5日),相關數據由人工進行統計整理,數據結果供課題組所有老師和學生參考。
四、調查內容說明:
本次調查問卷共分為學生卷和教師卷兩大部分,其中學生卷16個選擇題,教師卷18個選擇題。
五、調查結果分析
(一)學生調查問卷情況:
1、81%的同學喜歡文言文,12.2%的同學無所謂喜歡也無所謂不喜歡,6.8%的同學不喜歡文言文。
2、不喜歡文言文的主要因為它難以理解,也有一小部分同學認為它讀起來拗口,還有的同學是因為背誦任務繁重。
3、85%的同學喜歡文言文的原因是它可以豐富自己的語言積累,70%的同學認為它可以陶冶性情,10%的同學是因為它可以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文化,8%的同學認為它可以讓我們把話說得簡練些,只有3%的同學喜歡它的原因是可以應付考試。
4、92%的同學喜歡和同學進行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40%的同學喜歡借助注釋和工具書進行自學,15%的同學喜歡朗讀和背誦的學習方式,絕大部分學生都不喜歡被動地接受知識。
5、90%學生的老師平時采用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70%的教師采用反復誦讀的學習方式。
6、10%的同學認為自己的語文老師上文言文很有趣,83.6%的學生認為語文老師上文言文有趣,只有6.4%的同學認為語文老師上的文言文無趣。
7、60%的語文老師上文言文時會向外拓展,36.7%的語文老師有時會向外拓展,只有3.3%的語文老師從來也不向課外拓展。
8、71.2%的同學認為文言文的學習經常會給自己帶來思想啟發,28%的同學認為有時會給自己帶來啟發,但仍有0.8%的同學認為從來沒有給自己帶來思想啟發。
9、28.2%的學生在平時寫作中經常引用古詩文,71.8%的學生平時寫作中有時會引用古詩詞。
10、78%的學生喜歡教師在文言文教學過程中插入與課文內容相關的音頻、視頻、圖像資料,11.2%的學生對文言文教學過程中插入與課文有關的音頻、視頻、圖像資料等持一般態度,仍有0.8%的學生不喜歡。
11、大部分學生的教師給他們布置文言文作業的形式是背誦課文、抄寫課文、注釋及譯文,很少有教師給他們布置課后題。
12、絕大部分學生翻譯文言文的方法是借助注釋和工具書小組合作翻譯,少部分同學直接抄教輔。
13、80.3%的同學上文言文時經常記筆記,19.3%的同學上課時偶爾記筆記,但仍有0.6%的同學上文言文時從不記筆記。
14、40%的家長經常檢查自己孩子的文言文背誦情況,20%的同學家長偶爾會檢查,仍有40%同學的家長從不檢查孩子文言文的背誦情況。
15、86.3%的學生認為學習課內文言文對自己的考試幫助很大,13.7%的學生認為有一點幫助。
16、95.6%的同學認為自己的文言文底子一般,4.4%的同學認為自己文言文底子差,沒有一個同學認為自己文言文底子好。
(二)教師調查問卷情況
1、85.8%的教師認為自己所帶學生文言文基礎較差。
2、95.8%的教師認為目前教材文言文的課下注釋對課文理解幫助較大。
3、78.3%的教師所帶學生在作文中從不用文言文素材,只有10.3%的學生偶爾會用。
4、在學校的公開課活動中很少有教師選擇文言文教學。
5、45.2%的教師認為學生僅借助課文注釋能讀懂教材中文言文。6、68.3%的教師認為新課改對促進文言文教學作用較大,但仍有20.1%的教師認為有點作用,但仍有教師認為沒有作用。
7、85.3%的教師在教學中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8、大部分教師認為文言文教學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作用較大。
9、絕大部分教師認為學習文言文可以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陶冶性情,可以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10、89.5%教師認為學生會背誦課文,會翻譯課文,掌握名句名段,掌握考點就算是學好了文言文。
11、文言文作業布置方面:98.2%的教師常給學生布置課后習題,98.6%的教師常讓學生背誦抄寫課文,20.8%的教師會讓學生寫讀后感,38.5%的教師會讓學生改寫課文,90.8%的教師會讓學生寫積累筆記,還有97.6%的教師會讓學生做課外資料。
12、35.4%的教師認為自己學生在做課外文言文習題時存在的主要困難是不認識生僻字,96.5%的教師認為自己學生存在的最大困難是文言詞語積累不夠,不能夠了解文章大意,理解不了文章主旨。
13、93.4%的教師認為文言文教學重點是作者及背景介紹,了解大意,積累名句,分析主題思想,分析寫作特色,89.8%的教師認為教給學生學習文言文方法是教學的重點。
14、97.5%的教師認為把所學文言文知識轉化為能力的途徑是用白話文講故事,在寫作中引用文言文素材,78.8%的教師認為是用課內所學知識技能來閱讀課外文言文。
15、98.7%的教師在進行文言文教學時常用的工具書是《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和教師用書。
16、87.6%的教師上課用電子白板、展臺、電視、投影儀、電腦等上課。
17、92.3%的教師認為自己學生考試中文言文失分最多的是句子翻譯。
18、98.7%的教師認為學生的教輔資料對文言文學習幫助較大。
(三)問卷小結
從學生卷中可以看出絕大多數學生對學習文言文沒有自信,認為自己的底子一般,但他們大多數仍喜歡學習文言文,為它可以增加自己的語言積累、陶冶性情,還有一部分同學認為它可以傳承中華文化,還能讓自己把話說簡練些,極少數同學是因為它可以應付考試。一小部分同學不喜歡文言文,他們不喜歡文言文主要是因為它難以理解,也有一小部分同學認為它讀起來拗口、背誦任務繁重,現在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較強,他們喜歡運用自主合作的方式學習文言文,或是運用工具書自學,大多數學生認為自己的語文老師上文言文很有趣,也很喜歡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運用現代多媒體資源,能夠向課外拓展,學習文言文可以讓自己的思想得到啟發,對自己的寫作也有一定地幫助,許多同學在平時的寫作中會引用古詩文,增加文章的美感和厚度,
從教師卷中可以看出,絕大多數教師認為自己所帶學生的文言文底子較差,自己教學方法不夠多元化,雖能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但有些流于形式,學生文言文教學還是過多依賴于教師,作業布置多樣性也不夠,不能較好的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也不能很好地鞏固所學知識提升學生能力。
作業調查報告5
初中生語文作業實效性的調查報告提要:本課題旨在調查了解學生完成語文作業的現狀,分析、歸納教師語文教學能力,形成有效布置作業、督促學生有效完成作業的操作規程,激勵學生、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一、調查的原因
眾所周知,作業是學生課堂學習的延伸,是教師課堂教學的延伸,是師生對課堂學習的共同檢測形式。語文作業相比其他學科作業有其特殊性。它是慢工,需要長期的積累,不過與語文作業的實效性長期得不到落實有直接關系。現在學生的語文作業存在應付現象,比如讀書筆記,從學生作業情況看,真正閱讀、思考,然后做筆記的學生每班不到10人,交差應付以湊字數為目的的占絕大多數,其他形式的語文作業馬虎現象也很嚴重。短期內看不出學生能力的降低,常此以往,學生的語文素質大幅度下降。語文是一切學科的基礎,語文能力的下降直接影響到其他學科能力的培養,因此,提高初中生語文作業的實效性迫在眉睫,成為語文教師教學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調查的目的和意義
為了更好的貫徹新《課程標準》的理念,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創新人才,從本質上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本課題旨在調查了解學生完成語文作業的現狀,分析、歸納教師語文教學能力,形成有效布置作業、督促學生有效完成作業的操作規程,激勵學生、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主動獲取語文知識,有創造性的獲取新的語文知識,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和審美情趣。
三、研究項目的主要內容
1、了解目前在校學生語文作業的完成情況
2、了解目前課任老師布置作業的具體情況
3、了解學生對語文作業的態度和認識
四、調查研究的具體過程
1、調查問卷
以東山中學初中部作為調查取樣的樣本,選取了初一、初二、初三三個年級各30名學生,以問卷形式展開調查,調查內容涉及學生對語文作業的態度、對不同類型作業的態度、學生完成作業的情況等幾個層面。
(1)“現在的語文作業你認為有布置的必要嗎?”被調查學生的回答統計如下:
2、調查語文同行
了解目前語文教師布置作業的幾種常見形式與內容,結合學生語文學習的實際情況,探討改進的措施。
五、存在問題
1、問卷中發現的問題 從學生對問題
(1)的回答可以看出“可有可無”或“沒有必要”的學生竟占74.4%,說明當年初中生對當前作業的形式和效果都產生了懷疑乃至排斥情緒,現有的作業形式對基礎教差的農村中學生而言,已是老師強加的不得不做的“苦力”。許多學生對語文喪失興趣,把作業視為負擔,在這種不感興趣的情緒支配下,作業根本起不到對課堂學習檢測的作用,實效性得不到落實。 一個人對某一事物的不同情感態度決定了他對待該事物時付出努力的程度,從問題
(2)中可以看出學生對待不同類型作業的情感認同態度清楚表明了傳統作業形式的有待改革,新的作業形式或需認真探索,以提高語文作業的實效性。 從問卷
(3)中再印證了“態度決定結果”的道理。從統計表中反映出學生在完成作業時存在諸多問題,農村中學學生基礎相對簿弱,學習目的不明確等等是造成他們完成語文作業困難的原因之一,但從④⑤⑥問題中我們不難發現更為重要的原因是當前語文作業自身的弊端,作業若僅僅變成一種機械無味的勞動,那它就不會有理想的效果,同時更不用說通過作業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③④問中明顯反映出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缺少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作業也沒有培養學生的獨立意識和獨立能力;⑤⑥表明成功體驗的缺乏更使得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的效果大打折扣,這與新《課程標準》中的要求相去甚遠。
2、教師布置、批改作業中存在的問題
(1)指導思想落后 語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語文作業的外延也等同于生活的外延。所以作業形式不拘泥于課內,也不完全是對課堂的檢測,更多的應該是再思考,再延伸,再創造。因而應允許學生的個性發揮,認可學生的自主精神,主張學生的創新意識,切實提高作業的實效性。
(2)作業模式老化 指導思想的落后勢必導致作業模式的老化,重復的題海戰術;不是抄寫就是語段分析,不是語段分析就是寫作訓練……這些單一文字形式的作業很大程度上還是延續了新《課程標準》頒布以前的老路。
(3)作業方式的單一 我們的作業不但存在形式上的單一,內容上刻板的毛病,而且學生完成作業的方式也較為單一,從作業內容上看,多要求書面文字形式;從時間上看,多為限時完成;從作業承擔者角度看,多要求獨立個人完成。
(4)作業的反饋效果不明顯。 作業批改下發,很少反饋訂正,找個別同學面批的機會很少,作業中存在的問題不能及時解決,直接影響了作業效果。
(5)不了解作業的完成與學生掌握的程度是否相符。 作業批改下發,部分同學書寫工整美觀,常常得到滿分,可考試時,他們的成績卻不理想。而一些作業態度看似不認真,有些偷工減料的同學,卻能考得比上述情況的同學好。
六、改進建議
要增強學生語文學習的能力,真正提高學生的素質,必須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從提高語文作業的實效性著手,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有針對性的布置作業,批閱及時并有效反饋。
鑒于此,語文教師在語文作業方面要做如下工作:
1、作業的布置有系統性,不能隨便布置。初一可以讀書寫字為主,打好基礎,初二可以閱讀感悟,提高分析能力,初三可強化寫作等。
2、作業的布置應靈活,內容豐富。可積累名言、成語、對聯,可展開想象寫日記,編故事。可以看新聞聯播,可以看焦點訪談,今日說法,關注社會熱點問題,談見解,談收獲,做時代的小主人。
3、作業的布置應有層次,有梯度。程度不同,作業也有所不同。例如古文的學習,程度好的讀背、默、譯應一條龍;基礎差的可熟讀,了解大意。讀書筆記程度好的可多讀寫感悟,差點的可多摘抄少寫感悟。這樣,學生的積極性才能提高。
4、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作業的布置,學生有選擇作業內容的優先權。作業要根據學生的需要去布置,學生需要他們感興趣的知識,學生需要他們很欠缺的知識,與學生商討之后再布置作業會減少盲目性和很多無效勞動。
5、教會學生在生活中發現作業。生活處處有語文。為學生樹立大語文觀,生活中的人和事及種種現象,引起了自己的關注,引發了自己的思考,可以寫雜記,寫調查報告。這比單純從課本中布置的作業意義要深遠得多。
6、教師批改作業要有針對性才能有實效。作業批改要精,抓住主要問題進行批閱。字詞作業可調動學生互批互改,隨時訂正。教師獨立批閱與學生互改相結合,抽查與全查相結合,面批與整體批閱相結合,課堂反饋與課下鞏固相結合。
7、改進完成作業的單一方式,可以書面作業、口頭作業、網絡作業、制作表演類作業結合,可以個人作業、小組作業甚至是全班作業相結合等等,完成方式的自由,事實上程度上會“解放”學生的思維,從而也會提高其學習語文的能力,取得較好的作業效果。
作業調查報告6
1、學生錯別字調查報告
一、調查目的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社會用字也越來越廣。但是在用字中,出現了很多繁體字,簡化字和一些錯別字,為了讓人們不再用那些不規范的字,我做了一次調查。
二、調查結果
通過我的調查發現:
1、在一些商店的櫥窗上,有人為了美觀,引起大家的注意,把一些字寫成了繁體字。如:把“針”字,寫成了“針”;把“鐵”寫成了“鐵”;把“見”寫成了“見”。
2、有一些人,寫字時為了簡便,把字寫成了錯別字。如:把“雞蛋”寫成了“雞旦”;把“豆腐”寫成了“豆付”。
3、有的人為了寫字省事,把一些字寫成了簡化字。如:把“演員”寫成了“員”。
總之,在現代社會中,用字不規范的情況隨處可見,是社會的一大弊病。
三、改進建議
為了讓我們青少年更為規范的用字,并倡導大家都來寫規范字,我提出以下幾條建議:
1、我們青少年要好好學習規范字,認真書寫規范字。
2、對周圍使用不規范字的人進行規范字的`宣傳教育。
3、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使用規范字。
請大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讓我們社會中的用字情況更加規范,讓文字保留它耀人的光彩。
2、學生沉迷網絡調查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近期發生很多小學生因沉迷網絡游戲導致學習成績下降的事情。我決定去一探究竟。
二,調查方法
1,通過上網,查閱書籍,報刊等;
2,走訪有關部門;
3,詢問親戚,朋友等。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1,網絡游戲:縮寫為MMOGAME,又稱“在線游戲”,簡稱“網游”。指以互聯網為傳輸媒介,以游戲運營商服務器和用戶計算機為處理終端,以游戲客戶端軟件為信息交互窗口的旨在實現娛樂、休閑、交流和取得虛擬成就的具有相當可持續性的個體性多人在線游戲。
2,在虛擬世界里,可以稱王稱霸,游戲的運營商創造了這個平臺來滿足人們在現實生活中所幻想的世界。這是容易沉迷之網游的真正原因!
四,結論
1,網游的好處
這盡管是一個虛擬的空間,但它的方便、快捷、靈活等多種優點,拓展了我們的知識面,給予了我們敖游的空間。它的出現改變了人們傳統的思想方法,在我們的生活中給予了我們極大的幫助;坐在家中即可瀏覽眾多網上圖書館豐富的圖書收藏;幾秒種內,便可收到相隔萬里的來信,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各地各種祥細的、自已想知道的信息;通過各學校開辦的遠程教育網了解更多的知識等等。正由于網絡的這些優點,才受到越來越多的表少年的青睞。
2,網游的壞處
與現實的社會生活不同,在網上面對的是一個虛擬的游戲世界,它不僅滿足了青少年盡早盡快占有各種欲望的需要,也給人際交往留下了廣闊的想象空間,而且不必承擔現實生活中的壓力和責任。網絡游戲的這些特點,使得不少青少年寧可整日沉溺于虛幻的環境中而不愿面對現實生活。而無限制地泡在網游將對日常學習、生活產生很大的影響,嚴重的甚至會荒廢學業。
作業調查報告7
一、作業現狀的解剖:
就當前的作業現狀而言,關注作業內容與形式變革的有很多,而關注學生需要及認可怎樣的家庭作業卻很少。為此,經過調查、實踐與反思,本著新課程提倡的三維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者并重,對現有的作業進入了深層次的反思,覺得新課程下的作業應該以學生豐富多彩的生活為基礎,關注學生精神成長的多渠道,著眼于課程發展的新趨勢,以心理認可為突破口,學生喜愛的家庭作業,提高家庭作業高效性。因此對學生和家長就作業的看法進行了一次調查分析。
(一)、問卷調查的數據結果
1、有51.8%的學生回答“老師不是根據你們的不同能力、興趣和個性特點來安排數學家庭作業。”
2、有80.4%的學生回答“數學家庭作業的形式中適當布置一些實踐操作作業。”
3、有32.3%的學生完成作業過程中沒有與人合作的經歷。
4、應教師、家長要求而做作業的學生占了絕大部分;而感興趣的只有少數一部分人。
(二)對調查結果的反思
從上述調查問卷中不難看出,學生、家長對于現有作業的形式與內容存在著不滿意的現象,其表現在:
——學生對于作業,總是處于被動接受任務的境地。學生必須嚴格地按照教師所作的規定完成作業,沒有選擇權。而在這樣單調乏味的作業面前,學生很容易產生疲勞,并會使學生對學習產生厭倦和反感,從而使作業成為了一種呆板的機械訓練。
——家長們對于孩子的期望是越來越高,對孩子機械的背誦口訣,默寫,做大量的口算作業等等這樣原本常規的作業,大多持的是反對票。家長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這樣單一形式的作業中扼殺了學生的靈性和思維,不利于孩子自我認識,自我潛能的發展。
——教師在作業中迷茫,自己布置大量的作業也是為了強化教學效果,但學生怎么反而不接受呢?到底怎樣的作業是適合他們,怎樣才能讓學生認可,主動的完成作業,又能達到鞏固基礎知識與學生能力的發展,而這樣的作業存在嗎?
反思:以往的教學過程,學生的數學作業形式總是很單一,書面筆算作業占大部分,動手實踐、自主探究類作業所占比例微乎其微,這單一的形式使學生厭煩,教師頭痛,應試訓練色彩濃厚,失去了作業發揮創造性、探究性的作用。也談不上人文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這嚴重地抑制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極大地限制了學生學習活動的空間,制約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而《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兒童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據此,我覺得在新課程理念下的傳統作業型式已不適合學生的需求,而必須對作業的方式和方法作改革,使它成為學生張揚個性又一個舞臺。
二、家庭作業的設計
家庭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只有學生自己認可的家庭作業,才能使每個學生在學習的舞臺上,都能成為一個出色的表演者。
(一)設計作業要注意:
1、多樣性。作業在設時應采用多樣的形式(如圖片、游戲、卡通、表格、文字等),直觀形象、圖文并茂、生動有趣的呈現作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
2、開放性。在布置作業時,教師既要培養學生的個性,又要兼顧到學生的學習特點,承認學生間存在的差異,做到因材施教,最終達到“不同的學生學習不同的數學的目的。”
3、激勵性。作業的過程是不斷地解決問題的過程,應使學生在作業的過程中感受到問題解決后所帶來的成功體驗,逐步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使學生時刻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4、合作性。針對學生的特點,精心設計作業,激活學生參與互動的積極情感,引領學生互動學習。而多布置合作性作業,不但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性,而且有利于提高學生之間的合作交往能力。
5、人文性。要使學生感到作業是自己的需要,不是教師強加給他的作業。
(二)家庭作業的布置形式
家庭作業的布置,不能毫無選擇地照搬課本的課后練習,教師要有目的、有選擇、有改變、創造性地使用。要根據學生的實情、學情,讓所有的學生都認可家庭作業,在做作業中體驗“自己能行”;學生有差異,要區分對待,“不同的人學習不同的數學”;使學生在做經過精心設計與安排的作業時,不僅能夠積極地掌握數學知識,而且創造性思維能夠得到培養和發展。
1、趣味性作業——增加作業的趣味性,使學生樂學樂做。傳統家庭作業過多,機械、單調、重復,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家長不滿意,更談不上培養創新意識。在實施新課改的今天,設計家庭家庭作業,一定要擺脫那種單調乏味的重復練習,增加趣味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之產生一種內在的需求感,自覺完成家庭作業。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數學課程標準》也指出:“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與童話世界出發,選擇學生身邊的,感興趣的事物,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作業設計時,我們在新鮮、有趣、輕松的練習活動中,學生積極思維,不斷探索、創新,使學生成為一個學習的熱情者和主動者。找一找、連一連、畫一畫是小學生喜歡做的事情。只要靈活運用,就能使家庭作業增趣。例如,低年級學習了“20以內的加法”以后,可以這樣設計:把“幾加幾”的練習,設計為“幫小動物找家”的形式。也就是在家庭作業紙的左邊一欄印上帶有算式的小動物,右邊一欄印上帶有不同門牌號的小房子,然后發給學生,讓他們幫助動物找家——連一連。同學們很喜歡。把訓練性和趣味性結合起來,既增添了趣味性,又達到了訓練的目的。
2、操作性作業——在自己積極、主動的操作活動中提升思考,獲得發展。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操作性作業,我們認為有二種類型:一種是通過動手操作,主動獲取知識,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知識原理等。如測量一下你睡的床約幾米、你的身高和家里人的身高并把他制成表格等相對應的家庭作業。二是通過實踐活動,了解到生活中就含有很多的數學規律,培養學生用數學知識去研究分析生活現象和自然規律的興趣與習慣。如學習重量計量單位后,可建議學生回家稱稱一千克蘋果大約有幾個,再掂一掂食鹽,還可以讓學生上市場去先估一估某些物體的重量,然后親自動手稱一稱或看賣主稱一稱,驗證一下,這樣的作業需要父母的協助下才能完成。小學生年齡小,好奇好動,因此,家庭作業的形式要多樣化。設計操作性的家庭作業,可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利于激發興趣,培養動手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如:在學習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后,讓學生用硬紙自制長方體或正方體,等學了計算知識后,再讓學生算。
作業調查報告8
一、問題的提出
近年來,各地都提倡給小學生“減負”,那么,“減負”的效果又如何呢?
二、調查方法
1、在同學們只見開展一次調查
2、訪問老師,家長。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于是,我在8個人里開展了一次小型的調查,看看同學們一般在什么時候完成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如下:
1
6:30
2
5:30
3
7:00
4
6:30
5
7:00
6
6:30
7
8:30
8
5:30
四、結論和建議
從上面的表格中我們可以發現,除了8號同學在8:30才完成當天晚上的做,而其他同學卻都很早完成作業,基本上都在6:30~7:00只見。看來,作業也并不是非常多,可8號同學為什么那么晚才做好呢?
帶著這個疑問,我在8號同學的附近經過了幾次調查,我從同學們口中得知,8號同學平時在學校就一直拖拖拉拉,總是不能及時完成作業,到了家又貪玩忘記做作業,等天黑了才收心,那么多年已經養成了習慣,能快得起來嗎?
看來,社會各界和老師們都在給小學生“減負”,而個別同學卻沒有把大家的好意放在心上,我想這就是某些同學還要熬到深夜的原因吧!
在此,我希望同學們能做到以下幾點:1、回到家后,及時做作業,不到處徘徊。2、做作業時端正態度,不三心二意。3、克服做事拖拖拉拉的毛病,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作業調查報告9
一、調查背景
數學作業是課堂教學的一個環節和補充延伸,通過學生獨立完成學習任務來幫助學生鞏固課堂所學,并對教學給予及時的評價,在“教”與“學”中起著紐帶作用。數學作為高職教育中的一門基礎課程,它的功能定位就是“基礎性和服務性”,這一說法的提出往往會被一些學生理解為數學的學習不再那么重要。我們的學生和普通中學的學生相比,很多學生在學習上,尤其是對基礎課程,不重視。他們常說:60分萬歲,多一分浪費,學習的目的只是為了混畢業[1]。學生在作業方面的消極情緒表現得尤為明顯:課堂作業應付了事,課后作業字跡潦草、拖拉,缺交、抄襲等現象屢見不鮮。面對學生作業中存在的各類問題,教師也有很多的無奈,學習缺乏剛性的目標使學生將任何作業都認為是負擔,抄襲也使得教師不能從作業批改中獲得教學信息反饋,教師缺乏對教學效果的及時掌控而使得作業的功效不能在復習鞏固環節體現出來,從而讓學生更覺得作業沒用。但是,作為教師,我們必須擁有一個善于思考的頭腦,積極思考學生作業中的問題,積極尋找治療學生作業問題的良方,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把這種積極的心態帶給學生,引導學生走出學習的困境。
二、調查實施
要治療,就要知道病因所在。筆者設計了一份關于學生作業的調查問卷,通過對高職二年級230名學生的調查,結果匯總如下。
問題1:你對數學作業感興趣嗎?
數據表明,52.17%的學生對待數學作業缺乏興趣,他們當中有些學生是因為數學基礎較差,本來就討厭數學;還有一些學生是懶惰,不愿意學習。這也是導致數學作業完成情況較差的主因之一。
問題2:平時課后作業是自己獨立完成的嗎?
學生對這題的回答與教師在實際批改中所掌握的實際情況有出入,實際批改時發現的抄襲的比例近80%,但從調查數據上也能看出學生對待作業的態度。抄襲的原因主要有:1.不愿意做;2.題目較難,不會做;3.有問別人的習慣,總認為自己數學不行,別人的才是對的,學習上缺乏自信。
問題3:對待需要訂正的作業題,你及時訂正嗎?
訂正作業是一種主動探究的行動,上表的數據很明顯地反映出學生在學習上比較被動,只有近四分之一的學生能將學習作為現階段的主要任務,而很多學生只是在等待著指令,等待著畢業。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缺失,也使得作業失去了應用的功效。
問題4:你是如何完成課堂練習的?
課堂練習也是作業的一種形式,是教師在課堂上讓學生及時鞏固知識,及時得到教學反饋的很好的教學手段。學生在課堂練習中所表現出的積極心態明顯優于課后,這主要是因為在有一定限制和約束的課堂,在新知識剛剛獲得的記憶興奮點上,完成這樣的練習在學生心理上是一種順勢而為,壓力較小。但也有一些學生因為對新知識尚未明了或本就拒絕學習,他們在課堂練習時也會產生抵觸情緒,消極應對。
問題5:課堂練習在你的數學老師的教學中大致占多少?
筆者認為,課堂練習是一種很好的作業形式,但在實際教學中,課堂練習并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因為教學課時緊張、教學內容繁雜、課堂指導的掌控等多種因素,約50%的教師還是會以教師講授為主,在課堂上以知識點的傳授和解題方法的灌輸為主,將學生的實際操練安排在課后,但課后學生的不自覺又使得通過作業來鞏固新授知識不能達到預期目標。
問題6:你的數學老師一般是如何評價課堂練習的?
由于上課時間有界限,因此約56%的教師會選擇在學生課堂練習結束時用集體講評的方式來完成對學生課堂練習的評價,這樣可以整體掌握知識主線,圍繞教學重點,突出解決教師所預測的解題難點,能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較為有效地完成教學目標。但也會缺乏對學生實際情況的了解,教師的經驗起了主導作用。同學交流雖然能以學生為主體,但教師較難對整體進行掌控,有時反而會影響到課堂紀律而浪費教學時間。
問題7:數學課后作業一般選自哪里?
高職階段是以課本為主,很少使用教學輔導材料,雖然符合“減負”的要求,但也暴露出教科書的一些不足之處,統一的教科書要兼顧各類專業,還是以數學體系為主體,較少分專業體現專業需求,學生在數學教學中較難體會到數學對后續學習的作用。
問題8:數學作業完成過程中的最大障礙是什么?
上表數據表明,約75%的學生需要通過與同學的交流或課堂筆記的指導才能順利完成數學作業,也就是說,課堂教學所能達到的知識掌握必須通過作業來加以鞏固。在設計問題時,有個缺陷,就是未能列出“有問題請教老師”,這是因為現實中,課后向老師請教問題的情況非常少。
問題9:你最喜歡何種類型的作業題?
從學生的主觀來看,65%的學生只希望完成與例
題接近的作業,缺乏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這符合五年制高職學生的學習特點。
問題10:你希望通過作業與老師交流嗎?
上表的數據反映出學生在學習上缺乏主動,害怕與教師交流,師生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
三、調查分析及反思
(一)調查分析
1.學生對待作業的態度
學生對數學作業缺乏興趣,抄襲或參考其他同學的情況較為普遍,原因在于:
(1)數學基礎較差,學習數學有困難,不愿意做作業。
(2)課堂教學內容較多,不能全部理解、掌握,自己也不愿意看書或通過筆記研究不懂的地方,只能通過其他方式完成作業。
(3)數學學習上一直不自信,對自己的解答總是抱著懷疑的態度,不看看別人的答案,就不放心。
(4)根本不愿意做作業,學習態度不端正。
(5)從作業訂正情況也能看出,學習缺乏主動性,削弱了作業的功效。
2.數學課堂練習情況
課堂練習能促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較為主動地進行習題的操練,鞏固知識。但在實際教學中,受教學計劃、考試要求、課堂掌控能力等因素的影響,數學教師對課堂練習的重視程度還不夠,一般以講授知識點和借助于例題教授解題方法為主。受課堂時間和教學掌控的影響,教師一般采用集體講評的方式來評價學生的課堂練習。
3.作業來源及要求
(1)基本以教材及相配套的練習冊為主,很少使用其他教學輔導材料。統一的教科書不能很好地體現專業需求,與學生后續學習相關的內容比較少,學生較難體會到數學的實際作用,而對數學漸失興趣。
(2)五年制高職的學生大部分缺乏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一般只希望依葫蘆畫瓢,依照著課堂筆記,完成與例題接近的作業題,而稍加變化的題目就需要通過同學之間的交流才能順利完成。
4.在作業中體現出的師生交流問題
在現實中,課后能向老師請教問題的學生寥寥無幾,許多學生害怕與教師交流,師生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
(二)反思
通過對調查結果的反析,筆者認為:
1.應結合學校的專業設置,系統地設計五年制高職數學課程整體的作業內容,完善作業形式,開發校本作業本,幫助學生有效利用學習時間,為教師批改作業和及時反饋提供便利,提高數學教學效率,增強數學應用意識。
2.開展對數學作業的系統研究,從作業來源、作業形式、作業批改、作業反饋等諸多方面入手[2],以職業學校文化課程內容選擇應當遵循的三大原則,即淺顯性、廣泛性和生活性,作為研究的理論依據,從“基礎練習”、“鞏固練習”、“實際應用”等多方面完善課后習題的層次;結合小組討論、數學探究等多種形式豐富課堂練習;在“基于工作過程的數學課程開發”理念下,結合學生的具體專業需求,通過變通課本例題、有效利用書本練習、研究開發與專業知識相關的應用類習題等方法,設計符合本校學生學習需要的作業。
作業調查報告10
做作業是反應同學們的學習情況,還是提高同學的成績的關鍵,然而,我們班的許多同學卻不把做作業放在眼里,各組的未完成作業登記本上的名字一大串,再這樣下去,班里的同學的成績肯定會退步的。我們要及時解決這個問題,讓同學重視做作業,為了能夠準確的對癥下藥,我特地制作了一份調查報告,深入了解同學的做作業情況。
調查問題有:
1.你做作業的態度是?
2.你要多久才能完成作業?
3.你能準時交作業嗎?
4.你認為哪科作業最多?
經過訪問,我對訪問結果進行了細密的統計,結果顯示:為了不受老師批評而完成功課的同學占60%,這些同學當中大部分在一個小時之內可玩成功課,而且字跡馬虎,質量低。74%的同學都認為語文功課最多,不能準時交作業的同學占30%。成績理想的同學都是喜歡做作業,還能準時交作業的,做作業時間較長,質量較好。而成績中下游的同學都是為了應付老師和家長,有時候不能準時交作業,做作業時間較短,不愛思考,質量較低。
通過這次調查,我了解了部分同學為何成績不理想,主要原因如下:
1.他們對作業有恐懼感,認為做作業是個負累。
2.他們輕視了做作業的重要性,做作業態度不好。
3.他們做作業迅速而馬虎,剩下過多時間娛樂,使他們無心學習。
為了能夠提高他們做作業的質量與提高他們的成績,我有以下建議:
1.老師應酌量減少沒必要或能夠在學校完成,不用回家完成的作業,從字面上的減少能減輕同學們對作業的壓力與恐懼。
2.以比賽作業質量為主題,以小組為單位,舉行一些小評論活動,激起同學們的興趣。
3.偶爾讓同學們自己布置作業
4.以測驗成績為依據,分兩批同學,讓相同水平的同學做相同作業,好成績同學做少些作業,讓他們有更多時間學習新的知識。成績一般的同學自然會有種羨慕的感覺,促使他們加把勁,拿到好成績。
通過這次調查,希望老師有針對性的設計各種提高同學們成績與作業質量的方案,然后實施
作業調查報告11
一、調查原因:
家庭作業在教學活動中所起的作用是眾所周知的,它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一條有效途徑。當前,雖然教育界大力提倡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但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負面影響,學生的家庭作業還存在諸多問題。
二、調查目的:
幫助教師轉變對作業的傳統看法,提高老師布置作業的科學性,從而發現學生學習的難點和弱點,領悟到自己課堂教學中的弱點或遺漏,以便采取措施加以彌補;同時使家長對孩子的作業有更深的了解,形成正確的作業觀,從而優化家庭作業的布置,幫助學生真正的從“質”和“量”上實現家庭作業的減負。
三、調查對象:
秦皇島白塔嶺小學四年級二班的學生和老師
四、調查統計與分析:
老師態度:
1、大多數學生認為老師批改作業的態度認真;少數認為批改不認真 。
2、多半的學生反應如沒能及時完成作業,老師會問明情況,輔導學生做完;有少數的反應老師會嚴厲批評。
3、過半的學生認為老師有時會表揚家庭作業做得好的同學。
以上3點都反應了老師對家庭作業的態度,從學生的角度看來是如此,但是有的老師會隨便應付作業,認為這只是一種讓學生銘記下次要認真做作業的手段,至于帶著這種態度給學生的表揚及反饋值得深思。
家庭作業:
(1)家庭作業的“量”
1、大多數的學生認為平時老師布置的預習作業對新課的學習有幫助, 有很少數的學生認為一點都沒有幫助
2、一半多的學生一般做作業花的時間是一個小時左右,有小部分的學生一個小時半左右,只有很少學生花了兩個小時左右
3、只有將近三分之一的學生在老師批改完作業會后會認真修改,不懂的問同學或老師
4、跟以前的作業相比,只有很少數的學生說作業比以前的少了些,但是好多學生說跟以前比差不了多少。 但總的來說并不是太多。
通過以上幾個題我們可以發現實小的作業量還是適中的,這讓學生對作業都不會感到反感,通過訪談發現這主要是由于本年段作業的布置是有統一規定的,每個科任老師都會把當天的作業寫在黑板上,這樣其他老師看到了,就會擇量布置。教師間應當象他們搞好協調關系。如果作業太多,容易傷害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產生厭惡情緒,造成不良效果;同時他們能夠根據各個階段布置難易相當的作業。但是經過調查發現有的學生花的時間比較少主要是由于他們會在其他課上偷做作業,或利用午休的時間以及晨讀的時間做作業。
(2)家庭作業的“類型”
1、家庭作業一般有練習冊(1本)、寫詞語背誦、預習;偶爾有小作文、日記。
2、暑、寒假的作業一般都有語文以及數學的練習冊、日記、抄寫詞語。
3、 有好多學生喜歡的家庭作業的形式是動手做東西;還有一部分平時老師布置的,但要減少。
4、好些學生都不喜歡老師留的抄寫單詞和生字的作業,都喜歡老師留一些看什么課外閱讀的作業,喜歡老師留的那些有興趣的作業
5、你的老師在布置作業時會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來布置嗎?學生普遍反映沒有。 從中以上5點可以說明老師布置的作業比較單一,而且實小老師布置作業考慮的角度一般是為了讓他們多練習。根據愛賓浩斯的“遺忘曲線”即:及時鞏固就會使遺忘減速甚至停止減速。抄寫能幫助學生鞏固知識,但是這樣的作業要適量,過多會引起不了學生的興趣,學生更渴望的是靈活的作業方式
學生對作業的認識:
1、大部分的學生認為做作業是為了以后能夠更好的學習,有很少數的學生為了應付家長和老師。
2、將近90%的學生認為不做作業不可以考好成績,只有很少的幾個學生認為不可以 從以上 2點可以發現學生對作業的認識還是比較積極的,這可能是由于作業比較少 家長,教師關于家庭作業的溝通:
白塔嶺小學的作業很少需要家長簽名,比如背誦,讀課本之類的,他們的家庭作業一般都需要父母簽名,督促完成,而這個學校沒有實行可能是考慮到家長文化差異,但是從側面也可以看出教師和家長在作業方面的溝通是比較少!
五、調查后提的建議:
教師方面:
1、不該讓學生在早讀的時間或正式上課的時間做作業,同時應該糾正學生在上課的時間偷寫作業的不良習慣
2、盡可能根據個別學生的需要布置作業。作業的設計要盡量從各層次學生實際出發,注意把握好難易度,讓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吃得飽”,以保證能力弱的學生做得了
2、及時批改并反饋給學生。教師布置要及時收交家庭作業并對其進行認真地批閱教師應當認識到作業對于學生學習的重要性,把作業的反饋當成是促進學生進步的手段。
3、家庭作業要有多樣性。布置作業時,可以根據不同的課文,采取不同的作業形式。同時教師應根據學生實際,設計一些帶有一定靈活性的課外作業,如學完課文后,教師給學生推薦與課文有關的書籍,或依照教材寫作,或將演、唱、畫、制作、游戲等多種形式巧妙結合。
4、 目標明確。作業的設計要依據教材,圍繞教學要求,與教材和每堂課的教學目標相
匹配。因此,教師在設計作業時要了解教材和每堂課的教學目標,然后針對本課設計編制作業,以保證達到教學目標,保證學生掌握了知識。
5、循序漸進。根據不同年級,不同階段,按照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規律編制作業題。
6、新舊結合。設計的作業要把新舊語言材料結合起來,讓學生看到新知識是如何與已學知識相聯系的。
家長方面:
1、與老師保持聯系,了解孩子家庭作業的數量,以及孩子所交作業的質量。
2、設置一張時間表, 包括開始和結束的時間。不要把時間安排在快要上床的時間,因為這時孩子可能已經困倦了。同時給孩子定個規矩,在完成作業之前,不容許看電視或玩耍。周末的作業最好安排在星期六,不要等到周日的晚上再著急寫。
3、 家長應在物質方面,特別是動手所需的材料等給予大力支持。
4、 應當讓孩子獨立完成作業,家長可以幫助他們解決上課聽不懂的知識點或幫助孩子不能獨立做的那部分,讓孩子自己檢查,如果錯了自己負責;這樣家長就可以根據作業的情況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不過,家長最好離開這個房間,讓孩子獨處,不要給孩子造成有機會依賴家長,什么都問,要讓他獨立思考
5. 對孩子完成作業好的表現及時表揚。讓孩子對作業產生積極的情感。
小結:優化家庭作業是一門值得廣大教師細細鉆研的藝術。教師、學生和家長之間應達成一致,即教師在布置家庭作業時,要能使學生樂意去接受并愉快地完成,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和成長。
作業調查報告12
一、調查的目的
目前學生作業負擔確實存在“過重”的現象,的確需要認真解決。家庭作業是鞏固課堂教學效果的輔助手段,布置適量的家庭作業是必要的,但作業多帶來的是什么呢?是負擔!過多的作業使學生預習不充分,上課沒精力,研究缺乏興趣,久而久之,作業也沒有辦法完成,學習成了惡性循環:白天有聽不明白的課,課余有做不完的作業!于是,學生的學習興趣就在這樣日復一日的煎熬中流失。長此下去對學生身心健康不利,也不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而減輕作業負擔,不能簡單地認為就是取消作業負擔,事實上合理、適量的作業負擔不僅應該而且必要的。
現在大多數學生對家庭作業怨聲載道,要求減負,減少家庭作業,而老師似乎不大贊成;同樣的作業量卻育出了成績不同的學生。究竟家庭作業宜多宜少,應布置什么水平的家庭作業,值得探討。因此,我對此問題展開了調查研究。
二、小學生家庭作業的現狀
1.作業的數量偏多及其難易程度適中
不同的學生對作業總有著不同的看法,作業的數量和難易程度也影響著完成作業的質量,最終影響到學生的成績。究竟大家是怎么看的呢?
部分人希望作業能具有一定難度,而不要太過于簡單。
2.做家庭作業的時間影響睡眠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有67.3%的同學光是完成書面作業就用去了2—4小時;而有77.9%的同學希望能將書面作業控制在2個小時以內,以留有更多的課余時間供自己支配,當然這中間還包括課后復習和課前預習時間。
我們還發現,有80.5%的同學每天的睡眠時間少于8小時,40.7%的同學在7小時以下。現實點說,如果前一天晚上睡眠不足,第二天上課必然會打瞌睡,從而影響聽課效率。所以,我們希望老師們能適當體諒一下我們這些莘莘學子的苦處,少布置些作業,就像不少同學說的那樣:“少做作業多睡覺!”
3.作業的內容及形式與學生學習興趣關系密切
教師布置的家庭作業與學生喜愛的作業不完全相同。教師日常教學工作中,考慮較多的是如何鞏固知識,提高學生的成績,因而總是根據試卷上的題型布置學生的家庭作業,作業形式相對固定,靈活性少,學生完成作業的興趣不高。據統計,抄寫、作文(日記)、課文后面的練習題、預習新課、教學輔助資料上的題目名列教師布置的家庭作業的前幾位。
完成作業的形式和出題方式的不同,也可使同學們對作業的興趣及態度大不相同。那么同學們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有50.4%的同學認為作業會束縛想像力,49.3%的同學希望作業能以游戲形式完成。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寓教于樂,拓廣思路。
三、問題存在的原因分析
1.社會原因
中國絕大多數教師、家長和學生對中國的考試制度深惡痛絕,是因為這種特定的考試制度不是以學生為本,不是為了測試學生的整體素質并改進學生素質上的缺陷,而是壓制了學生的個性、毀壞了學生的身體、破壞了學生的自尊和自信。這種考試不是幫學生的,而是整學生的。多年來,應試教育的弊端有目共睹,成為社會共識,為人們所普遍痛恨。
2.學校原因
成長離不開學習,抵達成功的巔峰離不開學習。學習應該是最快樂的事。然而,許多孩子學得并不快樂,家庭作業甚至成了沒完沒了的苦役和無法擺脫的夢。 “作業越多越好”,對于我們的學生來說,這也許只是老師在應付這一類的檢查時的答案。老師們都清楚,“多”只是一個量上的問題,跟學生的知識、能力、創造力沒有必然的聯系,它只能代表“題海戰”、“疲勞戰”,而實際教學中,教師還是舍不得“練習”這塊“金磚”,殊不知他們的好意是以消耗學生的生命為代價的。
3.家庭原因
關于孩子的家庭作業問題,一些家長認為家庭作業是一種培養孩子成就感的最佳工具。家庭作業的價值在于給孩子機會,讓孩子自己從中學習工作經驗。有的父母告訴孩子,他的家庭作業與自己的工作是一樣的,必須盡力做好。為了讓孩子做好功課,有的家庭為孩子規定開始做功課時間。當子女做功課遇到困難時,多數家長不主動替他解決,而是在孩子提出請求時,給予適當的啟發和指導,利用作業幫助孩子建立“我能做到”的自尊與自信。
四、措施
(一)更新觀念,突出時代性
新的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的教育資源,優化學習環境,努力構建課內外聯系、校內外溝通、學科間融合的語文教育體系。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拓寬學習的內容、形式與渠道,使學生在廣闊的空間豐富知識,提高能力”。作業只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個環節,而不是學習的目的,更不是教學的目的。和預習、聽課一樣,讓學生做一定量的作業,是為了讓他們更好地掌握知識和學習技能,發展他們的潛能。那么作業正確的位置是:沒有作業不可,但過分強調作業的功能也不可。
(二)注重形式,突出多樣性
教科書無非是個例子,學生將要獲得的大量知識和能力來自書外、課外。新課程倡導學生必須參與綜合性學習,其核心是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創新意識。我們的作業必須要跳出書本,走向開放。譬如讓學生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多種渠道搜集信息、整理資料、讓學生自己設計一些活動……
在作業內容上,要求過于簡單的,學生容易掌握的,不必再留,同類作業切忌重復,并要加強布置學生動手能力、實踐能力的作業,避免布置單一枯燥的作業,注意作業的綜合化,注意作業的啟發性和思考性。
小學生家庭作業要講究形式多樣化,既要有基礎知識練習,也要有延伸發展練習;要聽、說、讀、寫并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如學習了古詩《江雪》,可讓學生根據詩文畫一幅“雪天垂釣圖”,體會孤舟獨釣的凄清景象。在學習《司馬遷發憤寫〈史記〉》之前,布置學生查找有關資料。這樣,課文的許多疑難問題在課前得到了解決,不僅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也提高了學生多方面獲取信息的本領。
家庭作業是課堂教學延伸。它的優化設計,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學生的負空間,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自由支配,豐富他們課余生活,發展他們的個性。讓學生深深懂得,作業架設了學生掌握書本知識和培養能力間的橋梁。
(三)因材施教,突出層次性
學生由于接受能力有差異,所以掌握知識的快慢也就不一樣。因此在布置家庭作業時,老師要精心選擇有利于加深對課堂所學內容理解的作業,如在布置預習課文的作業時,教師根據新課的特點,有針對性地設計出定量的概要題、細微題及基礎題,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帶著任務主動自學課文,探索方法,嘗試生疑,在此基礎上自行獨立判斷自己量化項目的掌握情況。
每個班的學生受其智力水平、思想能力、學習習慣、生活環境的限制,所表現出來的學習能力是不盡相同的。因此,教師在進行作業設計時。要盡量照顧到各個層面的學生,給每一類孩子都提供積極學習的機會。
(四)重視實踐,突出科學性
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培養人的創新品質,培養創新人才,其根基在于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積極動腦思維,動口表達交流,在親身實踐和體驗中獲得知識和技能。創設表演情境,為學生展示自己提供機會。
課后不做任何作業,就能學會知識,學會學習,這在特定的條件下(如教師水平很高,學生基礎較好,知識內容較簡單)是可能的,如指望一個學生從小學到大學,所學內容全在課內解決,課下不必看書、不做作業就能完成學業,恐怕就近似“天方夜譚”了。因為這有悖于學習原則與規律。學習是一種艱苦的腦力勞動,需勤學苦練,方能學業有成,韓愈說:“業精于勤”,孔子曰:“學而時習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華羅庚、陳景潤、童第周、愛迪生、愛因斯坦、居里夫人,哪一位大學問家不是下一番苦功,花許多時間和精力才取得成就的?為了減輕負擔,就提倡不留作業,恐怕是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提高家庭作業效率,既是必要的,又是可能的。在如何提高小學生家庭作業效率的過程中,關鍵在教師,主體是學生,配合靠家長。
五、結論
綜上所述,我認為:
(一)教師、學生和家長之間應達成一致
教師在布置家庭作業時,要重視學生是否樂意接受并愉快完成。家長應在物質、精神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在社會上學到的知識比從課本中學到的,在今日和今后的日常生活中更為適用。所以,從這方面來說,我也希望老師們能多留些課余時間供學生支配,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使學生在豐富的信息時代學到更多的知識,以補充課內知識的不足,達到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目的。
(二)家庭作業應注重“少而精”
家庭作業重在質量,而不在數量。家庭作業適當的難度能激發學生的思維,引發學生去鉆研;而過于簡單的題目,學生一眼就看出答案,這樣就減少了思維過程,久而久之,會使學生的思維遲鈍,不愛動腦思考。而且一般難題都不同程度地集合了各種題型的精華,常做可鍛煉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使學生的思維日益敏捷,做普通的題目時也會得心應手。在布置作業選題時應注重“少而精”,并適當加深題目難度,盡量豐富作業形式,寓教于樂。
(三)教師間要搞好協調關系
教師要分散作業的數量,不能過多或過少,這樣極容易傷害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產生厭惡情緒,造成不良效果。不搞題海戰術,而是將一些典型的題目抽出,讓學生體會其精要之處,刪除那些重復多遍的同類型題目,同時適當提高題目難度,以達到保質保量的效果。
作業調查報告13
調查對象:環城湖是我們聊城的一顆明珠,假期作業之環城湖環境調查報告。為了更好地保護環城湖,我們對環城湖衛生情況進行了調查。
調查時間:8月20日下午
調查地點:環城湖畔
調查人員:陳致遠張心輝我們的媽媽
調查內容:環城湖水面污染情況
調查過程:
下午三點,我們帶好裝備在張心輝家門口集合。我們首先來到環城湖西北角,沿著湖畔向南走去,湖面很干凈,只是遠處偶爾飄著幾個飲料瓶或者塑料袋,我們走到金龍廣場,又向東走向雙拱橋。站在橋頂向湖面望去,湖面非常干凈,沒有看到垃圾,一些老人在湖邊放風箏,一些小朋友在湖邊追逐嬉戲,我們繼續向東走,走到北關橋附近時,看到一個垃圾站,幾名環衛工人正在處理垃圾,周圍空氣中充斥著難聞的氣味。我想起平時我們上學時這里就總散發出難聞的氣味,我們總是掩鼻匆匆而過。然后我們順著前面的小路來到樓北大街路東幾家飯店的后面,哪里堆放著一些垃圾。阿姨還發現了一個排向湖面的排污口,湖面的角落里還漂浮著一些腐爛的垃圾,岸邊石頭縫里草也枯死了。我們對比了一下照片,這里和西北角的水的顏色就有很大差異。西北角的水清澈,泛著一點藍色,而這里的水就略顯渾濁,有一點發黑。
調查總結和建議:
通過我們的調查,我們認為環城湖水面的環保工作做的總體很好,人們的環保意識也很高。建議對樓北大街的飯店和北關橋附近的垃圾站加強管理,給水城人民一個更加美好的環境。
作業調查報告14
一、調查的背景與目的
溫故可以知新,適當的作業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掌握新知識。中學生的作業量一直是困擾著老師和教育事業從事者的問題。教育部在從98年以來,一直提倡要給學生減負,其要求具體表現為減少作業量,給孩子們更多的活動空間與實踐機會。然而在我們單一的考試評價體制中,老師、家長怕孩子記不住,反復給孩子增加課外作業,孩子的負擔是越來越重。人教版新教材特別強調要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發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課外作業是這個學習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教師必須更新觀念,重新認識和思考作業設計的意義和作用。
二、調查的時間、地點、方法、對象及范圍
XX年11月我對七年級3、4班73名學生采用問卷方式進行了調查,主要通過調查想了解中學生對英語課外作業的一些看法。所回答的10個問題均以選擇題形式出現,不記名。絕大部分同學都認真完成了答卷,隨后我們進行了統計分析,結論應當非常客觀、真實。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1、從家長方面來看,大部分農村家長不能輔導孩子。教師的負擔很重,它需要教師科學的、有效率的指導學生進行學習。
2、從作業態度上來看,相當一部分同學表現為消極應付。認為是給家長或老師作完了作業。做完作業只是完成任務。所以沒有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
3、從作業形式上來看,在回答“你喜歡哪種類型的作業?”時,58.5%的同學選擇“趣味型”,20.3%的同學選擇“實踐型”,而選擇“難度型 ”的卻是鳳毛麟角。對于“你最喜歡的作業是什么形式?”這一問題,67.6%的同學選擇“實踐活動”,只有5.15%的同學回答“書面作業”。 65。2%的同學平時寫作業在2小時以上。看來,無論是課內作業還是課外作業,形式都比較單調,既不能充分調動學生興趣,也不能滿足學生需求,本次調查反映出學生的一些心聲——對實踐能力的渴望。
4、至于學生對作業的看法,也反映出學生們的心聲。回答“你對目前作業的形式感到時,選擇“滿意”的占12.3%,選擇“較滿意”的占23.7%,選擇“,不滿意”的占43.4%。于是,就出現了這樣的情況:很多同學認為目前的作業對你學習沒有幫助(一半以上的同學選擇“無幫助“;只有16.6%的同學選擇了“一些幫助”。
四、結論與反思
從對該問卷調查的結果與分析中,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1、現在的初中生作業存在著量大、偏難、形式單一等問題;
2、教師在對作業的設計、布置等教學環節上,需作出很多調整;
3、很多學生對作業抱著“應付”的態度。
作業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本次調查的結果說明要改變目前這種現狀,要求教師在布置作業時應該追求創新,多布置實踐性強、趣味性強的作業。在布置作業時充分考慮到整合課本知識,摒棄機械的訓練,真正讓學生在輕松的作業中得到樂趣,從而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作業調查報告15
通過對低、中、高段的學生和老師分別進行調查,發現教師在對待學生的作業反饋上存在一些弊端。
1.反饋時間過長
由于當前教師的工作量普遍偏重,教師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學工作之外,很多教師身兼多職,加上班主任的事務較多,每天要處理正常的日常工作就要花費很多時間,如果對學生的作業施行全批全改,可能時間也比較緊張。所以,就造成每次作業批改的周期過長,反饋時間短則兩三天,長的竟達一個星期。學生作業中出現的問題不能及時解決,正確的得不到強化,錯誤的得不到及時改正,實際上已經失去了批改作業的信息價值,從而影響了教學質量。
2.反饋信息量過小
由于教師教學負擔過重,所謂全批全改,也只是“蜻蜓點水”一般,簡單劃上對、錯號,不能做到全面分析,不能給每個學生的作業認真評論或改正。等作業發下去,學生看到的只是對錯號,卻不明白錯因,如此反饋,信息量過小,作業利用價值不大。
3.反饋缺少新鮮感
在傳統的作業批改中,老師面對幾十本學生作業本,主要看學生的學習結果,完成情況。在采用了等級制的評價方法后,老師一般給答題正確、作業書寫認真的批上“優秀”、“良好”等的批語,長期采用這樣一種批改方法,學生就會缺乏新鮮感,往往作業本發到身邊,權當任務看一下就過去了,起不到矯正、反饋的作用,更談不上學生有內在的需求。
針對以上存在的弊端經過研究,我認為以下做法能減少存在的問題。
(一)課內作業的當堂完成與反饋
“課堂作業”顧名思義課堂中完成、并得以反饋的作業,它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當前作業不能做到當堂完成當堂反饋的現象,仍普遍存在。不少教師把課堂作業變成課外作業,剝奪了學生活動時間的同時,也增加了教師的負擔,事倍功半直接影響教學效率的提高。
1.教師對課內作業的及時反饋
存在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師。有些教師認為,教師課堂講授時間與教學效果成正比,認為教師課堂講,學生課外練,既充分利用了課堂時間,又充分利用了學生的課外時間。因此不惜擠掉學生獨立作業與反饋的時間,用于講授,認為這樣就能提高教學效果,就能取得好成績。殊不知學生構建新的認知結構,鞏固知識,形成技能均離不開自身的獨立活動,單靠教師講授和師生共同活動,充其量只能使學生“懂”,而達不到“會”。
課堂獨立作業是學生課堂作業的一項重要活動,它一方面能促使學生將剛剛理解的知識加以應用,在應用中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另一方面,能暴露學生對新知識應用上的不足。
如:跟課文相配套的課堂作業本,里邊的作業大多是對本課知識點的鞏固,當然也有一些是對學生能力的提高,及一些課外延伸等。以前,我們了解到很多老師往往把這個作業讓學生帶到家里去做,把課堂作業變成了課外作業。通過這一課題的實踐與研究,我們認為:課堂作業是對課堂中學生掌握知識的反饋,而如果讓學生把作業帶到家里做的話,我們教師就不能迅速、全面地掌握課堂中全體學生組成新的認知結構過程中的第一手信息。所以,必須讓學生在課堂中完成。
又如:我們平時在教完一篇課文后,讓學生抄寫本課的生字,這種作業我們認為最好就是讓學生當堂完成,對特別難的生字,老師在教的時候就讓學生學著老師的書寫認真地在田字格中模仿一遍,然后再讓他們記住字形,自由地再寫兩遍,教師抽幾本有代表性的作業放在投影中進行講評,讓學生明白怎樣的書寫才是符合要求的,對寫得規范的、比較漂亮的字進行表揚,對寫得不夠的指出意見,這種反饋的方法對低年級學生來說,效果很好。現在,我們很多老師都已經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對學生的課內作業進行及時、有效的反饋。
結論:從中我們可以確定,學生的有些作業當堂完成當堂反饋是有利無弊的, 教師也已經充分認識到這一點,這對教師的教學及學生的有效學習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2.學生對課內作業的及時完成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不難發現,學習困難學生的形成有多種原因,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信息反饋的滯后,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由于他們思維的節奏比正常學生緩慢,來不及將思維中的信息反饋給教師時,教師已進入下一階段的討論,久而久之,知識結構中的空白點越來越多,學生認知水平的提高也越來越困難。
所以,學生也充分認識到這一點,主動地完成老師在課堂上布置的作業,及時把自己的作業信息反饋給老師,真正使自己的知識從“懂”而達到“會”。
(二)課外作業的完成與反饋
著名語言教育家張志公先生認為:以自己學習語言的經驗看,得自課內與課外的比例是“三七開”,即大概30%得自課內,70%得自課外。這個“課外”,就是指語文學科以及包括“語文活動”、“語文實踐”和“來自社會大課堂”給予的語文隱形教育。雖然這個比例就每個人來說不盡相同,但“課外”途徑是語文學習的重要來源,在每個人的經驗里都是一致的。因此,思考語文教學改革,研究提高學生語文素質問題,不能只局限于語文課堂教學,也應考慮語文課外的學習,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中,在廣闊的空間里學語文,用語文,豐富知識,提高能力。
1.課外作業普遍存在的現象
教師在布置課外作業時卻存在著以下幾種現象:
(1)重習題練習,輕知識應用。
(2)重練習結果,輕思考過程。
(3)重統一訓練,輕分層練習。
我對這三種現象進行了分析,發現出現第一種現象的原因是:有些教師認為學生題目做得多了,自然就掌握了語文知識。而對于如何運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運用課堂上學到的方法去學習課外更廣闊的知識的作業,卻很少有人布置。
出現第二種現象的原因是:不少教師怕學生作業不會做,所以對布置的作業題,不僅規定了作業的內容、范圍,還提示了做的方法、步驟。在作業反饋時,教師也往往只檢查答案是否正確,很少有人問及解題的過程。
出現第三種現象的原因是:有些教師在布置作業時,往往是一刀切,很少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去設計一些難易不同的作業,讓學生通過做作業各有所得。
2.有效課外作業的一般特點
(1)講究趣味性
作業如果總是機械地重復,單調地寫寫,就不能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不利于學生思維的發展。因此,在設計課外作業時,教師應講究活動內容、形式的趣
味性,使學生一看作業,就能吊起胃口,躍躍欲試。如學了《新型玻璃》后可布置這樣的一個作業:在五種新型的玻璃中,請你挑選最喜歡的一種或幾種玻璃,寫一寫廣告詞,看誰的廣告最能吸引消費者。注意要抓住其特點和用途寫,讓人一聽就想買你所介紹的玻璃,但不要“吹”過火。這樣,學生在濃厚的興趣中鞏固了“玻璃”的知識,體驗了市場經濟下的社會生活,提高了社會實踐能力,可謂是一舉多得。
(2)注意層次性
學生之間存在著個體差異,接受知識自然也就有快有慢,再加上他們的興趣愛好不同,有的喜歡表演,有的喜歡書寫,有的喜歡動手做實驗,因此,教師在設計課外作業時就應考慮到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不同的作業。可以在一個大題目后面設計幾類作業,讓學生根據情況選做,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提高。現在很多老師都喜歡設計“作業超市”,按易到難把作業分成不同層次,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興趣愛好、能力強弱以及對教材重、難點的把握,選擇適合自己的作業。學生可以按照教師提供的作業自主選擇,也可自行設計,使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充分地發揮,潛能得到發展。
(3)注重實踐性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從工具性的角度來講,語文教學的著眼點,自然是應當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知識是從實踐中獲得,能力是從實踐中提高,教師布置的作業也要注重實踐性,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得直接經驗,又能讓學生把已經獲得的知識和經驗應用于實踐,在實踐中得到提高。第六冊第二單元的課文大多是寫春天的內容。學完了這一單元,可布置一個社會實踐活動——到大自然中去尋找春天的足跡。然后讓學生把找到的春天用一張小報展示出來。學生集采、編、寫、畫于一身,潛能得到了充分發揮,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培養。又如學了《比金錢更重要》這課后,可讓學生深入社會,調查生活中商人、廠家的一些不誠信的做法,擬寫一封倡議書,號召全社會的人講誠實、求信任。
(4)滲透開放性
傳統作業在訓練學生時,往往忽視思維訓練,把活生生的學生當作一臺機器來使用,作業流于機械單一的操作。為了改變這一局面,我們在布置課外作業時,應立足課本,放眼課外,放眼社會,充分利用課外語文資源來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作業的內容可以與教材內容相聯系,也可以與學生生活相結合,還可以與社會活動“接軌”。形式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特長和表達的需要自由選擇。
3.課外作業的反饋
(1)課外作業的短時反饋
心理學告訴我們,反饋的時效性是反饋的生命,反饋越迅速、越及時,也就越能有效地對教學活動進行調控。如果反饋的時間拖得越長,就會事過境遷,錯過機會。因此學生的作業我們要當天批改,當天反饋,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完成下次作業的熱情。
如果教師不批作業,學生作業存在的共性問題和個性問題教師就不可能完全掌握和了解,尤其是對那些學習后進的學生,他們到底學會了多少,究竟差在什么地方,哪些學生是應該重點輔導或特別關照的,我們都不得而知,其結果是難以提高教學質量的。
如我們平時教完了一篇課文,讓學生回去寫幾個詞語、造幾個句子,或者寫一段話,這樣的作業我們就應該及時進行反饋。我們如果把學生做的作業放在一邊,等過幾天再來批改,再進行反饋,學生錯誤的地方已經印在自己的腦中,以后要想糾正是非常難的,因此,必須要及時批改,發現問題,及時訂正,使學生在第一時間內把錯誤降到最低限度。
(2)課外作業的長時反饋
我們現在的學生再過二十年就是國家建設的主力軍,他們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到我們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因此我們布置的課外作業,應該有助于他們以后的學習、生活和工作。通過實踐和探索,我們認為除了布置一些知識性的作業外,還可布置以下的作業,可以使學生的知識和各種能力都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收集性的作業:時代在不斷前進,信息在不斷增多,如果你還是兩耳不聞窗外事,抱著書本死讀書,那以后進入社會,將會無所適從,有可能被社會淘汰。因此教師在布置課外作業時,就要重視這方面能力的培養,可布置一些“收集信息”類的作業,讓學生看看電視,聽聽新聞,上網查資料,如:學習《李時珍》的課文時,教師事先布置學生查找有關李時珍的生平,《本草綱目》這部著作的大概內容,這些了解對學生學習課文是非常有幫助的。
【作業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小學生調查報告作業04-18
6年級作業錯別字調查報告04-07
勞動節社會實踐作業調查報告(通用5篇)04-13
小學生家庭作業調查報告范文(通用6篇)04-15
作業1200字03-28
小學語文作業評語04-07
《特別的作業》課件05-04
作業管理規定設計12-03
人事作業程序規定12-02
關于特種作業與特種作業人員的管理辦法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