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學調查報告15篇
在現實生活中,報告的適用范圍越來越廣泛,報告根據用途的不同也有著不同的類型。那么,報告到底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育教學調查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育教學調查報告1
一、調查目的
了解學校教育現狀以及管理體制,實現教育公平。熱切關注鄉鎮教育教學情況,鄉鎮中小學教師是我國教師隊伍的重要力量,在鄉鎮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提高全民族科學文化素質的工作中,發揮著基礎性與關鍵性的作用。
二、學校基本情況
1、教學設施
老奇臺鎮中心學校位于鎮政府東側300米處,始建于1947年。
是一所典型的鄉鎮九年義務教育學校,學校的校舍全部是三層樓房。一共十九個教學班。環境比起城市學校不差上下。教育教學的設施很齊全。實驗室,圖書室,勞技室,微機室,體育室,音樂室,還有最具有現代化的微格教室,室室不缺,基本能滿足同學們的需求。每個班都有班班通及筆記本電腦。教師人人有一部臺式電腦,更加方便教師的教學。校園地面全部彩磚鋪設完成,有涼亭、花池、樹木蔥郁,環境優美。院內、樓道各個通道都裝有攝像頭監控到位。院內還有停車場。目前正在建設的項目有四層教師宿舍樓、橡膠體育場,
2、校風、教風、學風
2.1校風
老奇臺鎮中心學校的校風是團結勤奮、求實進取。
在這樣的校風下,老奇臺鎮中心學校的師生做什么事都很勤奮,教師在教學和平時的工作中更是認真。在教學方面,教師的勤奮主要表現在“一心撲在教學上”。每個教師都在教學研究上和學生吃透知識上下功夫。學生的勤奮表現在都能按時到校,認真做好每一項作業,并且能夠主動做一些課外練習,閱讀一些課外書籍。教師在對待工作方面,一切從實際出發,因地、因時制宜,求真務實。工作、學習和生活要有認真、細致、嚴謹、扎實的態度和作風。以腳踏實地的態度來對待工作;以嚴謹科學的態度來對待學術;以誠心向學的態度來對待學業。走在學校里,處處都能感覺到文明行為。師生見面、師與師見面、生與生見面都能互相問好。就算有一張紙屑在地上,同學們也會主動拾起。
2.2教風
學校的教風敬業創新、嚴謹精深。
我校的教師在工作中從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沒有任何借口,扎扎實實做好本職工作。當接到學校交待的工作時,不是討價還價能推就推,而是盡職盡責努力完成;在教育教學工作中遇到困難和挫折時,不是等待觀望半途而廢,而是自我激勵攻堅克難。對待學生總是無微不至地關心,像媽媽一樣呵護他們,使孩子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對待教學總是動腦筋,有創意,干實事,讓每一項工作都能夠出彩。積極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更新教育觀念,改革教學內容、方法、手段,注重培育學生的主動精神,鼓勵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引導學生在發掘興趣和潛能的基礎上全面發展。嚴教是老奇臺鎮中心學校教師對教育的最基本態度。
2.3學風
學校的學風是純樸樂學、善思進取。
學生在學習上,都很勤奮,教師每次留的作業,他們都能認真完成。他們從不厭倦學習,無論多么復雜的習題,他們都能善于動腦努力解決。在讀書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愛學習,善于思考,樂于求知,整個學校呈現出“樂學善思”的良好氛圍。除了學習之外,學生還能幫助教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3.學生、教師
我校現有教職員84人,女教師53人,男教師31人;中級職稱28人,初級職稱54人,未定級2人;大學專科及以上學歷76人,占教師總數的90.4%,其他學歷8人,占教師總數的9.6%;35歲以下45人,占教師總數的53.5%,35歲以上39人,占教師總數的4605%。區級學科帶頭人5人,1993年評為市級文明學校。
現有12個小學教學班,中學有7個教學班,在校學生686人,班級最多學生數48人,最少28人;學生有回族、維吾爾族、漢族組成,學生來自本鎮五個行政村及周邊鄉鎮、縣。全鎮適齡兒童入學率100%,鞏固率100%。
(一)教師管理方面
教師是學校發展的關鍵因素,激發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就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學校的教育質量。因此,在學校管理中應特別重視加強對教師的管理。
1、實行民主管理,吸收教師參與決策
領導對學校工作決策正確與否,直接關系到教育方針的貫徹執行和學校常規工作的順利開展。而學校教育決策正確與否的關鍵又在于決策者。因此,只有發揚民主,充分聽取教師的意見,集思廣益,才可能減少決策中的失誤,糾正偏差,又反映出學校領導者的要求和期望。具體的做法如下:
a.激勵教師在學校重大問題上發言。建言獻策,讓教師也介入學校管理,知道學校面臨的是什么問題,該怎么辦,使他們意識到個人在集體中的重要性,進而產生心理上的滿足。充分調動起教師的積極性。
b.領導和教師一起制定把先進經驗付諸實踐的措施、方案。
c.全面推行校務公開,落實學校管理的民主化。
通過實行民主管理達到三個高度:一是喚起教職員工對學校工作的重視和興趣,在完成工作任務后感到欣慰和滿足;二是讓人們了解、認識學校工作的目標、內容、方法和相互關系;三是通過人們親自參與,從中得到經驗、啟示,培養能力,使不同的人都得到提高。
2、從具體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正確評價教師
學校領導應介入具體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密切與教師的關系,了解教師在工作中的甘苦,并在工作上和生活上為教師創造更多的方便條件。這樣,有利于對教師作出具體、深入、正確的`評價,也有利于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幫助,使其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和榮譽感,從而使教學水平日臻完善。
采用的方法有:
a.對新、老教師分別進行有計劃的課堂評價工作。
b.運用績效強化對教師的成績和效果公正評價。
c.組織教師聽優質課、區域性研究課、改革課,廣泛宣傳先進教師的教學經驗。
3、幫助受挫折的教師
清除教師在工作中遭遇失敗時產生的心理挫折是學校管理中不可忽視的問題。對于教師在受挫折后產生的破壞性的消極反應,學校應給予同情、容忍和諒解,不能將其與常態下的不良行為等同看待。作為一名校長,要富于同情心、忍耐心,及時創造解決問題的氛圍,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在解決問題時,還要注意心理治療,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采用個別談話、生活會、意見征求會等方式,讓受挫折的教師有抒發怨氣和不滿的機會,達到心理平衡,使之把本職工作做得更好。
4、為教師創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
積極性的心理源泉來自人的需要。教師除了具有一般人的需要外,還有其自身需要,即事業的需要,希望有較好的工作和生活條件,希望得到培養和提高。為此,應做到以下幾點。
a.解決好教師的生活問題,辦好食堂、為教師修建宿舍樓,使他們對學校有一個良好、舒適的感覺。
b.活躍教師生活,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師娛樂活動,使教師放松心情,避免教師過度疲勞。
c.在工作量化上,盡量兼顧新教師和中老年教師。盡管說要給新教師壓擔子,但由于剛從學校出來,經驗欠缺,培養需要一個過程。而中老年教師,特別是接近退休年齡的教師,精力不是很夠,需要多休息。
d.積極為教師成長搭建平臺,真正搞好校本教研工作,推出優秀教師、骨干教師送市、區培訓提高,激發成就動機。
e.進行校園環境的美化建設,創造舒適的工作環境。
5、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積極、良好的人際關系,可以為一所學校帶來教育教學工作的生機。一般來說,教師的整體素質都比較高,他們有更高的追求,不僅僅滿足于一般的物質需要,還有發展的需要、成就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等。因而學校管理者應盡量創造條件,改善環境,讓教師承擔既具有挑戰性又具有現實意義和價值的工作,充分發揮教師的才能和潛力。學校領導要善于維護教師的聲譽,善于同教師商量,虛心接受教師的批評和意見,關心教師的需要和要求,工作中配合默契,形成一種相互信賴和尊重的氛圍。并舉辦各種活動,溝通情感,為以后工作創設良好的氛圍。對教師取得的成功,學校領導應及時給予表揚,肯定他們對學校作出的貢獻。
(二)教學管理方面
我校辦學指導思想明確,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大力推進素質教育,把“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作為學校工作的基本出發點,努力辦出人民滿意的學校,辦出人民滿意的教育。
1、我校抓住德育不放松,健全德育工作領導小組,健全班隊組織,各項活動經常化(如:升旗、校會、班會),做到有目的、有計劃、有總結,注重養成教育,培養學生用意志控制自身言行的能力。
2、我校嚴格執行上級頒布的課程標準、課程計劃,開齊課程、開足課時,開設了校本及地方等特色課程。
3、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渠道。多年來,我校抓住課堂教學這個綱,要求教師從備課入手,因村施教,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4、在教務管理上,要求全體教師認真履行教學常規,學校定期(不定期)對教學常規工作進行檢查(抽查),結果進行公示。
5、嚴格學籍管理制度,專人負責,表冊全,數據準,手續齊全,杜絕學籍管理中的隨意性。嚴格執行上級規定,嚴格控制留級現象。
6、重視活動課教學,注意開發學生非智力因素,借此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班班成立興趣小組,在小組活動中學生腦、口、手并用,用靈巧的小手創造了美好的世界。堅持每年開一次運動會,舉辦一次書畫展、一臺文藝匯演,發展學生的特長。
7、做好安全工作不放松。安全工作是學校的頭等大事,是關系到老奇臺中心校人民子孫后代的大事。我們安全工作貫穿于日常工作的始終。每學年中心學校與班級簽訂安全工作責任書。多年來未發生安全事故,確保了師生的人身安全。
三、調查結果
(一)教學常規管理機械僵化的問題
過去我縣出臺的《教學工作常規》不少要求已相當陳舊,與當前課改的理念有很大差距;有些規定也比較機械,很難適應學校的教學實際,常規管理的內容、要求必須進行及時改革。比如備課管理,要求教師認真備課沒有錯,但要讓每一位教師認真編寫教案,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手段方法、課時分配、教具準備、教學過程、作業布置、板書設計、教后反思等等每節課都一項不缺,而且都要具體詳細地寫在備課本上,既沒必要也不可能。每門課都要這樣備,哪里還有時間上課、輔導學生?再比如作業布置與批改,要求學生認真完成作業也沒有錯,但學生的作業一定要由教師來布置?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自己布置作業行不行?學生作業一定要由教師來批改?學生自己批改不是更能促進自主發展?教師批改作業一定要“全批全改”“精批細改”?根據實際需要有選擇地批改,擠出更多的時間研究教法、輔導學生行不行?備課就要寫教案,寫教案就要不厭其詳;有作業就必須批改,而且批改愈全愈好、愈精細愈好,否則教師的工作態度就有問題——這是多年來形成的普遍認識。教師為此付出了那么多勞動,真的都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教學常規管理的制度、方法比較僵化,多年來一成不變,檢查的方式方法也過于機械,不同程度地助長了形式主義的“應查”惡風。為了加強常規管理,學校要經常檢查教師的教案、理論學習筆記,經常檢查作業批改情況,要量化計分,形成大量的檔案資料。初衷是好的,但要求卻越來越繁瑣,檢查方法也越來越機械:查教案數篇數、計頁數、看書寫認真程度,少一個教案扣多少分,少一個板書、少一篇教后記扣多少分,書寫不認真扣多少分,搞得教師誠惶誠恐謹小慎微,忙不過來回家加班,沒時間思考就閉著眼睛抄教參、抄優秀教師教案。教師個人必須有教學計劃、教研計劃。為了迎合上級檢查的標準,學校、教師為此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甚至不惜連夜加班突擊“造假”。這樣的管理制度和方法不僅沒有實效,而且助長了投機取巧、弄虛作假的風氣,教師怨聲載道卻敢怒而不敢言。這樣的情緒狀態還怎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教學評價嚴重滯后的問題
現行的教學評價制度是以“打分劃等”為主要目的的。教師評價學生是這樣,領導評價教師、教育部門評價學校也是這樣。評價的功能十分單一,內容很難全面,方式方法也比較機械。一個考試分數,決定了學生終生發展的命運,也決定了教師的業績考評總分,不僅影響評優選先、職稱晉升,搞不好還會落聘。一個成績排名、“末尾淘汰”,給予教師太大的壓力。這樣的“量化考評”披著公正科學合理的外衣,但由于評價內容不全面、方法不科學,獲得的結果往往是以偏概全、以假亂真,給教師帶來“災難”性的傷害。要實施課程改革,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必須徹底端正教學評價的目的,轉變評價的功能,采用科學全面的評價方式和方法,為促進學生健康發展和教師成長服務。教學評價本身需要解決的難題非常多,再加上中考的壓力,改革就更難了。然而評價是杠桿,是關鍵,評價不改一切都會受到局限,都會中途夭折,評價改革勢在必行,而且越早越主動越有利。怎么評價?我們將拭目以待。
還有學校究竟是教學為中心,還是安全為中心。平時大家都在吼:德育為首,教學為中心。但現實中,學校真的是以教學為中心嗎?有一幅標語:生命不保,何談教育,安全責任,重于泰山。維穩及安全問題是校長頭上的一座大山。因為校長是第一責任人,為了安全,校長費盡了心思。安全問題,各級警鐘長鳴,對學校來說已到了比教學還重要的程度。我們學校每天都要安排教師進行門衛值班,并將安全教育材料整合成備課資料。基本做到了時時講、天天講、月月講,日日排查,月月總結上報,成天提心吊膽,如履薄冰。交通安全有國家立法,有專門的交警部門專管,但每天均有交通事故發生。更何況學生是活生生的人,不能關不能鎖,小學生自制能力又差,即使教師進行了教育,但課間玩鬧時磕磕碰碰,也難免發生意外事故;現在的學生受網絡等不良因素的影響對學校教育抵消較大,容易與社會上不良少年勾結,離校出走或被人拐騙。還有在上放學路上出的安全事故,如下河塘洗澡溺水死亡,上放學途中被車撞等都說學校有教育責任。還有如食物中毒,流行疾病,體育運動摔傷,打架斗毆,癲癇、心機梗塞等疾病引起的突發性傷亡,歹徒進校滋事行兇等等,叫人防不勝防。一旦學生在學校出了大的安全事故,家長、學校、校長三方都承受不起。家長痛失的是孩子;學校付出的是巨額賠償,從幾萬到十幾萬不等;校長受的是處分,輕則記過降薪,重則撤職開除。殊不知,安全防范設施是很重要的,比如校舍安全,樓道走廊行走安全就包含有設計、建設因素;學生食堂消毒預防設施都需要資金投入,而學校防疫費幾乎無預算,而防疫部門每學期檢查都提出一堆整改意見后給學校開張收費單,每期收費了事。現在的校長不能擔教育專家,而要擔安全防范專家,學校安全管理制度細而又細,實施起來全員參與,但也難免出現安全事故。如果沒錢請不起門衛,就讓教師值班,放學組織學生站隊離校,路上還實行跟蹤監督負責制。學校封閉管理,不準在校外上活動課,不準在公路上練跑步,連一年一度的運動會也改成小型多樣的單項比賽,校內就能完成。為了減輕學校的壓力,校長讓老師們盡量動員家長投入學生保險,但必須有一個前提是家長自愿,在我們這些鄉村,要想全部動員入保是不可能的事,有的家長公然說:孩子交給你學校,出了問題就是你學校的責任。學校又不敢強制保險,一扣上亂收費的帽子,校長可永遠不得翻身。現在的安全方面的法規,有關責任的劃分也不明確,總能讓家長或群眾找到學校的相關責任。比如學生在下課期間打鬧受傷,學校該承擔什么責任,雙方家長應該承擔什么責任,很難說得清楚。安全事故的出現是有一定比率的,別說是學生,成人沒有意外傷亡的嗎?一次意外事故讓校長和教師負全部責任,這思想的壓力能不大?校長和教師誰能保證在自己的管轄范圍內一輩子不出現這種事呢?在這種壓力下,學校管理還能正常開展嗎?學生在這種管理體制下還能全面發展、實施素質教育嗎?
四、對策及建議
(一)落實集體備課,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落實集體備課,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教師集體備課有利于發揮集體的智慧,彌補各位教師備課過程的不足,取長補短,提高教學的整體水平;可以將集體的智慧與個人的特長有機地結合起來,共同提高。首先,集體備課有助于教師在整體上把握教材及大綱的基本要求,提高業務認識;其次,集體備課有助于教師準確把握教學的重難點,設計好教案;再次,集體備課可以使教師及時學習其他人先進的教學方法和經驗。
但是,集體備課也不能流于形式,變成“過場主義”,教研組中沒有討論交流的熱烈場面,敷衍了事,按照別人設計好的思路互相抄襲。集體備課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①交流性。集體備課的過程要求教師人人都主動參與和發言,不能成為一兩個人的事情,在集體討論交流中相互溝通感情,共同提高,增強團隊意識和合作意識。
②同級性。集體備課是學科組教師間的教研行為,應限于在同年級、同學科的教師間進行,可設立年級學科備課組長具體組織各備課組開展活動。
③內容的連續性和創造性。劃定備課任務應考慮到教材內容的內在聯系,保持其內容的連續性,一般應依據教材的單元來劃分較為合適,切忌人為地將教材割裂開來。課時教案應發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在提綱的指導下,創造性地去設計。
由于集體備課采用先備再議、議后再備,最后形成正式教案,大家在正式教案上再添加自己的個性意見,解除了以前的繁雜而作用不大的機械程序,提高了教師們鉆研教材教法的積極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二)構建多元化評價體系
《課程標準》指出:“實施評價,應注意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學生間互相評價相結合。加強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還應該讓學生家長積極參與評價活動。”這就改變了過去的評價由教師一個人定論,學生處于被評價的被動地位的評價形式,構成自我評價、同學互評、教師評價、家長參與的整體評價體系;建立聯系本,不定期地與家長聯系,從而使學生能客觀全面地了解自己,體驗成功,看到不足,明確努力方向;教師又能從評價中得到改進教育教學的反饋信息,使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得到矯正性的信息反饋。“重視學生、教師和學校在評價過程中的作用,使評價成為學校、教師、學生和家長共同參與的交互活動。”正是強調了評價主體多元才能給學生一個更全面的評價。
(三)抓住教學評價關鍵環節,引導教師優化課堂教學結構
常規管理改革從學生素質發展評價改革入手,逐步向教師教學評價、學校教學評估滲透過渡,以評價改革為杠桿進一步推動課堂教學改革。改革教學評估方案。一是滲透過程評價理念。加大過程評價的力度。視導成績只占全年評估成績的50%,平時管理改革、教研成果、教育科研等情況得到充分體現,視導成績中現場聽課也只占40%,其余60%反映的也是平時管理改革、教研風氣、教師研究探索、學生能力習慣形成等過程信息。這樣做有利于引導教師平時扎扎實實地做好每一項工作。二是充分發揮評估信息的診斷、導向功能,注重評估后的雙向交流研討。評估的目的不能是為打分而打分,更重要的是引導大家關注評估獲得的各種信息,充分發揮其積極作用。引導大家查閱評估資料,暢談感受提出質疑,通過評估者、被評估者的雙向交流幫助老師們分析優勢、尋找差距、研究改進策略。這樣的交流研討有助于拉近評估雙方的認識距離,也使評估具有了更豐富的意義,有效地發揮了評估的診斷、導向功能。
提高農村教師素質更應從提高農村校長素質開始。希望全社會都來關注農村教育問題,注重學校建設,提高教師待遇,切實為農村中小學的校長們減負。只有農村教育發展好了,中國大部分公民的素質才能得到提高,中國也才能真正科學發展,社會也才能和諧進步。
教育教學調查報告2
理念,是社會變革的產物。它的真正來源不是“文本”,而是教師實踐經驗的升華,是教師課堂生活的感悟,是教師教學反思后的變化。同時,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又決定著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在準備對教師的“課堂教學行為評價研究”之前,我們對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進行了一次封閉式的問卷,擬想通過這樣的調查為后面的研究作好準備,現就問卷調查情況進行簡要地分析,以便進一步審視我們的課堂教學行為,促進教師的發展。
問題1:教育教學理念決定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在新課程實施的今天,你是應用什么理念指導你的教學行為的?
問卷中57.9%的教師認為,新課程的教育教學理念是“以人為本”、“關注每個孩子的發展”;有13.2%的教師認為:“教育是愛的教育,該與孩子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孩子愉快地學習”;有18.4%的教師沒有直接闡述新課程的教育理念,而是從自己所任教的學科來闡述自己的想法,認為教學應該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以引導者的身份出現。部分語文教師從學科本位闡述,在語文教學中應該注重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應該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10.5%的教師,在問卷中只是回答自己會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來指導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沒有說清楚什么是新的課程理念。有10%的教師認為在教育的過程中,要為孩子留下美好的童年生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經驗,注重學生終身學習所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但仍然有18.4%的教師還是注重知識的傳授,強調學科本位忽視了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發展的需求。新課程的理念到底是什么,作為我們從事教育的每一位教師應該明白,是“以人為本,關注每個孩子的發展”,我們在教育的過程中,要面對每個孩子,要把每個孩子看成是一個完整的人,是發展中的人,人總是有差異的,我們的教育要面對差異,選擇適合于孩子發展的教育,讓每個孩子獲得成功,這是我們教育的最終目標。
問題2:“以人為本,關注每一個孩子的發展”,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你是怎樣做的?
每個教師都能關注每個孩子的發展,關心每個孩子的成長,不僅關注孩子的學業,更關注孩子的道德教育,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進行教學,每個教師都談了在實際教育教學中自己的做法。有的教師談自己在教學中,既注重面向全體,又重視個別輔導;既讓給學生有自主發展的.空間,又能因材施教;有的教師認識到孩子是有差異的,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針對差異,設計各種不同層次的練習,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使每個學生都能有所發展;有的教師談自己在工作中,能關注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經常鼓勵他們,讓孩子對自己的學習充滿信心;有的教師認為要為學生提供多把衡量的尺子和標準,要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個性特征,并以此為切入口激勵他們,使其取得更好的發展;有的教師則認為在課堂上要關注每個孩子的眼睛,在生活中要關注孩子的健康;有的教師認為在教育教學中,要善于培養孩子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的教師則認為教學的過程中要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孩子敢說、樂說,人人都說,都能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在活動中關注人的個別差異,讓孩子都能有所發展;有的教師認為要抱著一顆童心與孩子交流,讓孩子喜歡自己的同時喜歡自己的學科…… 每位老師從各種不同的層面闡述了人本教育的方式方法,人本教育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教育?它的本質是什么?適合于孩子發展的教育才是一種真正的教育,才是人本教育,它的本質是人的發展。在教育的過程中要能滿足孩子發展的需求,要把每個孩子看成是一個活生生的人,要滿足孩子的學習心理,要充分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產生一種求知的欲望,為他們后繼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問題3:“研究、學習、工作的融合構成教師生涯的完整意義”你對這句話是怎樣理解的?
教師們對“研究、學習、工作的融合構成教師生涯的完整意義”這句話的理解基本相同。認識到新課程下的教師不再是“教書匠”,不光是“傳道、授業、解惑”,更應該注重自己的發展,只有教師自身發展了學生才能不斷地發展。教師應該在工作的同時不斷學習,不斷提升自我,在工作的同時不斷增強科研意識,通過教研和科研“兩條腿走路”的方式,做到讓科研成為每個教師的自覺行為!只有在“研究、學習、工作”三者有機的結合的情況下,教師生涯才會有蓬勃的生機。這僅僅是從字里行間中理解教師的工作生涯,對于我們每個教師來說,首先要明確研究什么?我們要研究孩子需要什么樣的教育,需要什么樣的學習方式,他們的發展需求是什么;我們要研究在教育的過程中,哪些是有效的勞動,哪些是無效勞動;同時還要研究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才。我們要學習新的教育的理念,用理念指導我們的實踐。在這個基礎上,要學習別人成功的經驗,不斷產生自己的思想,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人是需要不斷地學習,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教育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因此研究與學習構成了我們工作的主體。
問題4、“教師是蠟燭”、“教師是園丁”、“教師是一桶水”在新課程實施中,你對這三種觀點有什么看法?
“教師是蠟燭”有90%的教師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35%的教師不認同這個觀點,認為教師不僅要為孩子奉獻的同時也要關注自我發展;65%的教師認同這個觀點,認為教師應該具備這種奉獻精神。一直以來,教師都被認為是一個利他主義的職業,只是,與同樣是利他主義的其他職業,如醫生或律師不同,教師的利他主義服務,往往帶有一定的單純消耗自我犧牲的悲壯色彩,在長期的輿論中給人一種假象,似乎只有那些能夠為學生的成長甘愿犧牲自己幸福的教師才是值得我們贊揚的“好教師”。這種偏見很大程度地助長了一種在今天的基礎教育仍然存在的現象,那就是部分教師不惜代價地“蠻干”:這批教師無論在教育觀念上還是在教育方法上都比較守舊,但卻有很好的“敬業精神”,為了提高學生的成績,不惜犧牲自己的課余時間,在本來安排學生休息的時間段為學生補課或做練習,企圖單靠時間上的增加來提高學生的學業成就。這些教師通過自我犧牲獲得的職業滿足感,恰恰阻礙了他們對教學有效性的追求,妨礙了他們謀求教育觀念與教學方法上的更新,長遠看來,這種做法無論對于教師自己還是對于學生的發展都是不利的。隨著“以人為本”的思想在教育中的滲透,教育界對教師職業價值的認識發生變化:“以人為本”之“人”,不但包括學生,也包括教師。教師這一職業,不但要“益人”,也要“益己”,不但要“促進學生的發展”,也要促進“教師自己的發展”,不但要為學生的健康的身心、豐富的精神世界和美好的社會生活服務,也應該為教師自己的幸福服務,成為一種幸福的生活方式。——教師的專業活動,不應該單純是消耗型的,而應該是發展性的。作為與成長中、發展中的人打交道的一個特殊職業,教師在教育過程中謀求自身的發展,比其他的職業更有必要,更有條件,所以教師在工作的同時應該不忘研究和學習。
“教師是園丁”這個觀點有85%的教師發表了自己的看法。12%的教師不認同這種觀點,他們認為園丁擅長修剪花草樹木,把他們塑成統一的形狀,就如廠里統一加工的產品,如果教師也這樣進行著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就會嚴重限制了孩子的個性發展,使得孩子沒有自己的個性。88%的教師認同這個觀點,認為“園丁”是有思想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在從事自己的工作中,是把他所教育的對象看成是一個可塑造的人才,他們在無私地付出,期待每個孩子成才。人們常常把教師比喻“園丁”,然而看到花園里被剪成同一形狀的小樹和整齊的樹墻,我們卻頓時感到這種比喻不見得合理:教師與手持大剪刀的園丁并不完全相同。在施肥澆水、防病除草、適當修剪等方面,園丁與教師有相同之處。我們的教師千萬不能在辛勤地耕耘之后,使“小樹”失去了千姿百態,失去將來會成為棟梁的“頂尖和主干”。對學生“因材施教”,是教育的原則,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尤其重要。因此教師不能像修剪花園里的苗圃一樣限制學生創新能力的發揮。的確,作為“園丁”已經對自己工作十分盡職,但究竟如何把孩子培養成為一個個有個性的人,有待進一步研究和探討。
“教師是一桶水”這個觀點88%的教師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90%的教師認同這個觀點,認為只有教師的水越滿給孩子的就能更多,有助于孩子的發展。10%的教師不贊同這個觀點,認為在新課程中我們提倡資源的開發,教師不僅僅是學生學習的資源,家長、社會、同學、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也是孩子學習的資源,我們要善于開發資源,不要局限于教師資源。其實對于這兩種看法我們要用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待這個問題,我們不僅要善于開發教育教學資源,同時教師也必須充實自我,使得自己的知識面更加豐富。作為教師不僅僅是要成為“一桶水”,更重要的是要成為一個山間的“小溪”,源源不斷地為學生提供豐富地營養,滿足每個孩子的學習需求。
問題5、“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你認同這句話嗎?對這句話你有什么看法?
有32%的教師認同這個觀點,認為只要教師關注每個孩子,注意教育教學方法,每個孩子都能得到不同的發展,同時對于這里“教得好”的理解,就是孩子能得到不斷的進步。有31%的教師認為,這個觀點必須在孩子智力正常的情況下,在教師的循循善誘下,孩子一定能學好,能在各方面都能取得進步。有37%的教師,不認同這個觀點,認為這是給教師加重負擔,夸張了教育的力量,給了教師無形的壓力。認為每個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是家長,孩子的教育家長應該是主要的,除了學校教育還有家庭教育、社會影響,光靠教師是很難把每個孩子教好的。
蘇霍姆林斯基堅信教育的力量,相信孩子的可教育性,以培養個性全面和諧發展的人為目標,肯定自我教育在學生接受教育的過程中的關鍵作用。只要我們的每個孩子能每天得到進步,能得到全面的發展,你就成功了!
中國的深謀遠慮之人大聲疾呼,要改變落后的教育觀念和陳舊的教育教學方法,真正地以育人為教育的本位價值和終極目標。然而沒有多少人去應答,沒有多少人去設身處地思索一下教育的本質,人們依然已故地在人為的怪圈中徘徊掙扎。教育理念決定著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在課程改革的今天,我們該以怎樣的教育理念指導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值得每個人深思。
教育教學調查報告3
一、調查原因
作為一名實習教師,在實習的這段時間內,每天都可以聽到有許多學生和我抱怨:“老師,我每天2點多才睡覺,6點不到就起床背書,上學真的好累啊!”做為一名“過來人”對此,我很是不能理解。
通過2個月的觀察,我發現這些“遲睡早起”的學生在上課期間都出現過打瞌睡、精神不足的情況;而在下課期間,他們一般都是趴在桌子上睡覺。在中午別人同學在完成老師作業的時候,他們一般也在做作業,但其花費的時間以及完成的效果都沒有其他同學理想。同時,他們的成績也并沒有因為每天的熬夜奮斗而有明顯的提高,有的人甚至出現了成績下滑的現象。
為了更好的了解他們“遲睡早起”的原因、幫助他們更好地解決這個問題,我特意與他們一組進行研究性學習的同學展開合作,共同對這個問題做出了嚴密的調查和探究。
下面我將對本次“中學生睡眠時間調查”的具體情況做出詳細說明以及成果展示
二、調查概況
本人于20xx年9—10月份,對xxx中學的高一學生每天的睡眠時間情況進行了調查。通過調查研究,使我對中學生目前每天的作業量以及每天他們的睡眠時間情況有了初步的了解。為準確地把握當前中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等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性,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1
觀依據。
(一)調查目標
1、通過調查初步了解當前中學生的睡眠時間現狀;
2、針對調查中所存在的問題,教師要有針對性的進行解決,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
3、通過調查反映的問題了解當前中學生的學習方法;
4、;通過調查反射了解當前中學生的作業量是否存在過多的問題,及時向各任課教師反映,適當調整作業量;
5、通過本次調查,使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調查研究能力,培養他們的集體榮譽感以及個人責任感,使學生成為全面發展的人。
(二)調查方法
方法:問卷調查。(見附錄1)
對象:針對班級人數的不同以及男女比例的差異,我們向高一全年級12個班隨即發放了100調研報告。
在進行問卷調查之前,我同班上進行研究性學習的同學共同對問卷調查的內容以及形式進行了深刻的討論。在編寫問卷調查時,我結合了同學們所提出的建議,針對現今高一學生的學習特點,對調查內容做簡單化處理。主要內容以時間數字為主,使同學們在做的時候能夠有耐心的如實填寫,而不是亂編一通。值得注意的是,在發放問卷調查的時候特意多發放了10張,以備不時之需。
在回收完全年級的調查報告之后,我與班級的各位同學通力合作,成功的完成了本次關于“中學生睡眠時間調查”。具體分工如下,參加本次調研活動的共有8位同學,其中6人他們每人負責調查問卷當中的兩個小題的統計工作,剩下兩名同學進行核對工作。我負責繪制具體表格以及論文書寫工作。
在班級同學以及我的共同努力下,本次調查結果能夠真實地反映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存在的各種問題,為教師在日后的班級管理和教學工作提供了有效的信息。
三、調查結果
通過對學生睡眠時間調查問卷調查的分析,對于中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效率、每天的作業量以及各種問題都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我們將對在高一學生中存在較為明顯的問題做深入的探討。
(一)中學生的學習現狀分析
在做調查之前,我曾經深入的與同學們討論過關于學習目標的問題,我發下大部分中學生認為在高中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考大學,甚至有的同學認為“學習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質”這句話十分的虛偽。從中我們不難發現,現在學生的“學習目的性”很強,而這種學習“目的性”并不是真正促使學
生學習的動力,這種具有強烈“目的性”的學習,使得更多學生喪失了學習的真正興趣,他們在學校的日常活動中一般表現的不積極,并且有較為強烈的排斥感,這也是現今學生體質越來越差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過本次調查,我們發現出現“遲睡早起”現象的學生中以女生居多,而且女生的睡眠時間也比受調查的男少要少。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大致有如下點:首先,大部分的女生相對男生的學習主觀性積極性較強,除了完成任課教師布置的作業以外,還要完成自己的軟性作業,這樣使得原本作業量更加加大,推遲了入睡時間。其次,由于許多老師會布置軟性作業,如:閱讀《紅樓夢》、背書、背單詞等,女生的學習的態度較為端正,大都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推遲入睡時間,但是有的男生就會刻意不去背書,第二天的默寫成績十分不理想。
其次,我們發現出現“遲睡早起”現象的學生以走讀生居多,約占70%。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出現這個現象的原因主要是在于學生本人的學習習慣較差,不能合理有效的利用時間所導致的。
拿某班一男生舉例,他家就住在雨花臺中學對面的小區內。但據其父母稱他每天晚上上完晚自習之后他都要快9點半才到家,而晚上學校放學時間是8點20分。正常情況下,該同學最遲8點40分就能到家,那么在這空余的50分鐘內他再干嘛呢?通過調查,我們發現該同學性格活潑外向,喜歡與其他同學玩耍,每次下晚自習之后,他都要在班級里“玩會”在回家。這種行為不僅使得同學和家長擔心,也同時使他的作業經常來不及完成。同時,白天在學校內,該同學在自習課上也經常不是安靜的完成作業,而是與其他同學進行打鬧,不僅拖延了寫作業的時間,同時也妨礙了其他同學的正常學習。
而且自習課的這種現象并不在少數,通過調查我們發現雖然有95%以上的人每天的在校時間長達12—15小時,并且70%以上的人都有3—6小時的時間是學生可以自行支配的情況下(包括自習課、午休、課間、晚自習)。只有不到30%的人可以利用在校的可支配時間完成3—4門的作業,而且這些作業以文科的書面作業為主。
所以通過調查,我們不難發現,有快接近50%的同學都有過利用自習課或者是午自習的時間來聊天講話或者是做一些與學習無關的事的,這種學習習慣不僅使他們不能正常的完成作業,影響其他同學的正常學習,同時也使得整個班級的學習氛圍變得較差,這樣對日后班級的日常管理工作會產生許多不利的影響。
另外,通過觀察我發現每天早晨平均每位同學要交至少8項作業,有的時候甚至能夠達到十幾項。這樣龐大的作業量加大了每個小組組長的收作業的時間,據統計,每天小組長及其助手每天要從早上6點50分開始收作業一直要到7點10分才能把整組的祖業完全收整齊。這樣不僅消耗了組長個人的大量時間,同時也使得班級的早讀氛圍受到干擾,有的同學會乘機插科打諢,不讀書、不背書。
除此之外,通過每天對的各門功課的收作業情況的調查,我們發現以每天要交10項工作為例,其中60%以上都是理科的作業,特別是:數學、物理、化學,很多時候,每門功課每天要完成2—3項的作業。而文科作業相對較少,但英語作業每天至少2項以上,而歷史、地理等科目基本上處于無作業狀態或者是不用上交的狀態。這樣較為明顯偏科現象是十分不利于學生全面發展的,導致了很多同學對與文科都是不重視的,有的甚至是輕視。這種不正常的狀態對學生的全面發展以及對任課教師來說都是十分不尊重合不合理的。所以在這次的期中考試中,這個問題也逐漸顯示出來。希望通過這次調查報告,各位任課教師能夠及時調整每天的作業布置量以及布置方式,留給學生適當的“消化時間”,幫助他們更好的掌握才學習的知識。
最后,我們通過問卷調查的第11題發現,現在高一的學生中約有64%以上的人每天的睡眠時間時間只有4—6小時。但按照1979年12月6日,中國教育部、衛生部在《中小學生衛生工作暫行規定(草案)》中規定:“中學生應每日保證9小時睡眠。該文件明確規定:“要教育學生,并與學生家長配合保持高中生8小時睡眠”。事實上現在有一半以上的人睡眠試間都不達6小時,這種現象會使學生出現精神恍惚、沒有精神、上課無法集中注意力等現象,同時使得學生的學習效率大大的降低,影響正常的課堂學習氛圍。另外,這種現象久而久之對學生的身體也產生了極大的不利影響。眾所周知,16歲是青少年成長的關鍵時期,若再該階段不能很好的發展,那么將會對其一生產生深厚的影響。同時,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如果現在就將身體搞垮了,那如何去面對高二、高三呢?
總之通過對中學生睡眠時間的調查和研究,我們不難從中發現從這個調查中折射出的許多問題,如中學生的學習方法該如何改進、學習效率該如何提高、教師每天布置的作業量是否過多等。我們本次調查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發現現今中學生的一些學習問題,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在發現問題的基礎上思考應該怎樣更好的去解決問題。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教育教學調查報告4
我被分到衡陽市外國語學校初二(372)班進行教育實習,實習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英語專業課的教育實習,二是班主任的工作兩個方面。在這期間我積極地努力地工作,虛心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同時,虛心的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在實習期間,我也對我校做了一次深入的教育調查工作,針對中學的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進行了調查。
這次調查的主要方法是發放問卷,調查的目的是通過調查研究,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有所了解,為準確地把握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動向,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教育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性,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觀依據。調查的過程十分辛苦,為了得到學生的真實想法,全面、詳細地獲取材料,我頗費了一番心思,我不僅只限于我實習所帶班級的調查,而且還跨班級、年級調查,為了更好的了解到學生的心理狀況,最終的調查結果如表附一。
1.中學生厭學現狀分析
厭學是“學生對學校的學習生活失去興趣,產生厭倦情 緒,持冷漠態度等心理態度及其在行動中的不良表現方式”,在中學學校教育中比較普遍。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通過對學生學習與發展的調查 發現,因“喜歡學習”上學的初中生僅占 10.5%, 充分說明厭學在中學教育中的普遍性和嚴重性,其帶來的相關社會問題,令家長茫然、教師憂慮、教育界關注,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學生厭學主要表現是:注意力分散,上課不認真聽講,思維遲緩,提不起精 神和情緒消極,作業拖拉,敷衍了事,伴隨著學習效率降低,作業錯誤率上升, 學習成績差等后果。根據學生的種種表現,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心理診斷,學生 厭學是典型的心理疲倦反應, 即是由于持續努力和精神緊張或長時間從事單調的 工作引起的不適和厭倦狀態。一般認為,引起心理疲倦的因素有三個:一是精神 緊張程度過高;二是長時間從事單調的工作;三是思想沖突、挫折、憂慮、懼怕 等情緒的反應。厭學心理產生與發展將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和成績,甚至會危害 他們的身心健康。
2.中學生厭學的成因分析
2.1外在原因
2.1.1學習的時間周期較長。
學習是種內化過程, 不僅需要很大的心智努力, 而且需要較長的時間。根據《教育法》的規定,適令兒童的基礎教育需要九年的 時間, 如果升入高等院校需要更長的時間。 我們知道, 無論從事什么性質的工作, 干的時間長了都或多或少地會產生厭倦情緒,何況至少要九年的持續學習呢?
2.1.2學習負擔重,內容繁瑣、教學方法的呆板。
現在,提高升學率更是各個學習的第一要務,這關系學校的生存與發展。然而,一些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采取“填鴨式”教育方式,使學生身心負擔過重,精神高度緊張。大量的作業,大量的聯系使學生岳發感覺是極其枯燥無味的,從而產生厭學情緒。
學生的學習動機依賴于教學內容、 教學方法和教學組織來激發,但實事求是地講,學校采用的各科教材,無論怎樣 精心設計安排,其趣味性也無法與其他傳遞知識的媒介相比。再者,教師、學生 及知識構成的傳遞系統,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周而復始地按照一成不變的模式 運轉著, 很少發生變化, 使學生對學習缺乏新鮮感, 久而久之便會造成厭學心理。
2.1.3學生心理壓力太重。
現代中學生承受的心理壓力太重,無論是望子成 龍的家長,還是受片面追求升學率驅使的教師,都對學生的學習抓得特別緊。學 生從社會、學校和家庭中接受最多的信息是好好學習,認真讀書,將來考上一所 好學校。特別是家長教子心切,往往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又毫無心理學知識。 所以,總是無休止地埋怨、挑剔,使孩子產生無論怎樣努力也無法使家長滿意的 挫折感。這樣,學生心理產生太大壓力,必然造成厭學心理。
2.1.4 缺乏必要的輔導和關心。
有些家長在平時從事繁重的工作,回家又要 忙于家務很是辛苦,他們很少過問孩子的學習,很少了解孩子的思想,認為只要 將孩子的吃、穿照顧好就行了。孩子學習上無人輔導,思想上又無人關心,天長 日久,孩子怕苦怕累,遇
到困難繞道走,失去依賴就寸步難行。
2.1.5 教師原因。
常話說親其師信其道,反過來也有厭其師而倦其道。教育 方法落后,課堂氣氛沉悶,師生缺乏必要的情感交流,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其 次學生因為對老師的反感而討厭上老師的課,極力回避與老師的接觸,最終發展 到對某一科目的厭學。有些則是過分的看中分數,使學生感到厭煩。還有的是因為教師素質低下。教師是學生第一線的教育者,是影響中學生學習態度的最關鍵因素。教師往往只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略學生其他方面的素質,對學生能力的錯誤評價使學生不滿。更有的老師,公然歧視所謂的“差生”,僅僅因為低他們的成績不好而全盤否定,見了他們更是表現出不屑與輕視,一旦這些差生做錯什么就嚴加懲罰,大打出手,仿佛遇見仇敵一般。“差生是由老師一手造成的”。低素質的教師使學生對其產生逆反心理,明知自己做得不對還是要做,為的就是“整老師”,“你想辦法整我,我就想辦法整你!”
2.2內在原因
2.2.1缺乏正確的學習目標和學習動機。
學生沒有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沒 有明確的學習動機,不知道為什么而學習,該怎樣去學,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盲目 性。學習成績差的學生還會受到來自家長和同學的壓力、責怪和鄙視,同時又不 知道怎樣與教師密切配合和交流。導致自信心降低,遇到困難時就產生逃避的想 法。
2.2.2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學生由于沒有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導致學業成績不良,造成精神苦悶,覺得難以學習下去,產生厭學的心理。因此 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使學生從"學會"走向"會學"極重要。
2.2.3學生本身的智力因素是導致厭學心理產生的內在原因。
厭學學生中一 部分學生的智力水平往往不是很高,表現在觀察力、想象力、記憶力、思維力、 理解能力、創造能力都不會太高。
2.2.4人際交往問題。
青少年更渴望尋求同齡人的接納、陪伴和友誼,傾向 于從同伴那里看到自己,否則學生會覺得孤單無助,自尊心受到打擊,就開始討 厭學習。他不是真的討厭學習,只是不喜歡學校環境。從而對學校生活產生了恐 懼,開始逃避上學最終也會產生厭學的心理。
3.解決方式
3.1 轉變教育觀念,樹立全面發展的人才觀。
社會、學校及家庭,為從根 本上減輕學生過重的學習負擔,做出了積極的努力。九年義務教育化學教學大綱 和教材都適當降低了要求,減少了教學難度,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使學生從 過重的學習負擔中解脫出來,有充裕的時間去從事自己喜歡干的事,參加有利于 青少年身心健康和個性發展的實踐活動,使學生有張有弛,勞逸結合,保持旺盛 的精力,情緒飽滿地投入學習生活。
3.2 充分重視和加強實驗教學。
突出實驗教學,不但要做好每一個演示實 驗,而且要組織好每一個分組實驗。當上實驗課時學生的積極性都是很高的,說 明學生喜歡實踐活動。要盡量通過活動課組織學生參觀訪問、看錄像等,開拓學 生視野,提高興趣,調動積極性,克服厭學情緒。
3.3 改革課堂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改革課堂教學方法,提高課 堂教學效率,向 45 分鐘要質量。課堂教學的消化、吸收率高就等于減輕了學生 的課業負擔。這樣就杜絕了厭學情緒的產生。
3.4 寓教于樂,把文化知識的學習同愉快的情緒相結合。
父母或教師應從 青少年身心的發展特點上掌握孩子最喜歡哪些事情, 然后把學習文化知識同引起 學生愉快情緒的活動結合起來,每當學生努力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時,就放手讓 孩子自由選擇去做自己喜歡干的事。長此以往,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最終建立 起穩定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變厭學為好學。總之,要面對學生或多或少存在 著的厭學情緒,不斷發現各種克服此現象的有效途徑與方法,從而使學生生動活 潑、自覺主動地完成學業,以提高教育質量。
3.5 輔導學生提高學習能力,營造學習環境。
教學過程中,教師心中時時 要裝著厭學學生,為其營造一個能廣泛參與學習的機會,備課時要了解厭學學生 的知識結構,學習過程中做到五優先,即優先提問,優先答問,優先演算,優先 批改,優先輔導。四經常,即經常考察,經常指導,經常鼓勵,經常強化。很多 厭學的學生一般都是由于學習跟不上,經常受到老師的批評,家長的責怪以及同 學們的輕視。索性破罐子破摔,經常逃學,在外“鬼混”。因此,老師要及時想 辦法,盡量創造環境,教師要用愛這把鑰匙開啟僵化的心靈,要愛得真,愛得持 久, 多關心了解, 讓厭學學生在實踐中培養興趣, 品嘗到學習的成功感和趣味感, 并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
慣和正確的學習方法,進而樹立信心、堅定信念,徹底 矯治厭學的心理障礙。學生學習提高了,他們才會變得自信起來,那么學習的興 趣自然而然就會產生。
3.6 老師要注意批評的尺度,成功時讓孩子感到成功的喜悅。
中學生的承 受能力遠不如成年人,但作為成年人的老師,在批評學生時,就要注意場合和尺 度,以激勵為主,少用批評、責怪為妙。對學生學習上的任何進步都要及時給予 肯定和表揚,讓孩子們嘗到成功的喜悅,這能克服學生的厭學心理。 綜上所述,當前中學生厭學心理的成因是錯綜復雜的,解決厭學心理問題的 途徑也是多種多樣,相互滲透的, 需要我們在實踐中積極探索,合理選擇或綜合運 用,需要學生自身的努力,學校,家庭,社會相互配合,多管齊下,才能達到最佳效 果.
總之,中學生“厭學”,除學生自身的思想和文化素質較差外,也與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學校的教育管理和家庭教育都有很大的關系。因此,我們必須有針對性地加強和改進學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和幫助這些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同時,注意因勢力導,因材施教,齊抓共管,從嚴治校,那么,中學生的“厭學”現象就一定能夠得到有效的扼止。
教育教學調查報告5
引 言
一、課題研究背景分析
近些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物質和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各個家庭大力響應黨的少生快富政策的號召,隨之而來的是獨生子女越來越多,在他們當中大部分由于受社會及家庭環境的影響,絕大部分孩子養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遇事不愿多想多做的壞思想、壞毛病,成了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任何事情不愿去多想,不愿去多做,很難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難以實行自我管理。這些孩子走進學校融入集體,他們的諸多毛病都表現出來,尤其是他(她)們的主觀能動性與自主管理能力特別缺乏。因此針對學生的實際,結合本人的教育實際進行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與自主管理的研究。
二、研究的目的
1、讓學生在集體中愿意自我表現,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養成積極進取的精神。
2、讓學生個個都參與班級管理,充分發揮自己的管理能力,形成一個和諧、文明、團結、進取的集體。
三、課題的界定及理論依據
在課題的研究中班級學生是指鄉(鎮)中心小學高年級以45人左右組成的集體為研究載體;主觀能動性是指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積極、主動的參與;自主管理是指以班委會為主體實行學生自我管理的行為。
依據社會的發展,為適應新世紀對人才的需求,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以及《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提出的學校對人才培養的目標作為理論依據。
研 究 情 況
一、研究內容
1、研究學生在家庭及班級內的自我表現。
2、研究學生在班集體中的想法。
3、研究如何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4、研究如何實行學生的自主管理。
二、研究方法
1、調查訪談法:深入學生家庭與家長以及部分學生所在的班級的班主任及科任教師交談,了解學生在家庭、班級中的表現。
2、問卷法:把要調查的內容設計成問卷形式讓學生根據自己平時的表現如實選擇相應答案。
3、觀察法:選取相應的目標,有目的、有針對性地觀察學生的表現。
4、比較法:選取兩個班級,即五(1)班為實驗班,五(2)班為對比班,在實驗班進行該課題相關內容的實驗,在進行對比總結得失。
三、研究的步驟
1、第一階段(準備):20xx年10月15日至10月30日擬定課題實驗方案,撰寫個人課題開題報告。
2、第二階段(研究):20xx年11月至20xx年1月主要內容是開展調查訪問收集相應資料,擬定問卷調查內容,抽樣調查,積累相應資料,上傳研究時段內的經驗、體會、感想方面的文章。
3、第三階段(研究及總結):20xx年3月至20xx年9月,主要是繼續深入開展研究,撰寫研究的經驗文章,做結題前的各項準備工作,收集和整理各類資料,撰寫研究論文。
四、研究方法與過程
1、建立學生個人檔案,有效掌握第一手材料
在課題研究的起始階段,為了掌握學生的基本情況,解決學生的問題,我在本校高年級隨機抽去10名學生和五年級(1)班的實驗班全體學生建立檔案。主要包括學生基本情況登記表(個人情況、家庭情況、生活習慣、個人興趣、家庭學習、交往、班級表現等)和問卷調查,通過對學生所填寫的個人情況登記表及個人問題調查情況作認真分析,加以整合、提煉,大致了解學生在校及在家的表現,初步掌握學生內心的一些真實想法,有效掌握第一手材料,為課題的研究奠定了基礎。
2、轉變觀念,與時俱進,加強學習。
教書育人的成敗,關鍵在教師。課題研究能否順利地開展,關鍵在于教師的教育觀念是否符合時代的需求,而教育科研又是更新教育觀念、永葆教育發展的生機與活力的有效載體,是將先進的教育思想轉化為具體的教育實踐的必由之路和必經過程。因此在課題研究時段內,一方面學習有關方面的理論知識的書,如《班主任工作之友》、《影響教師的100個經典教育案例》等,仔細研讀,認真琢磨,從中吸取相關的理論經驗,逐步更新教育理念;一方面與我校多位班主任教師加強聯系,經常交流個人在從事班主任工作中的得與失,為自己的研究獲得相關的實踐經驗。
3、抓住時機,面向全體,有機滲透研究的內容。
對于學生主觀能動性地發揮與自主管理的培養,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班隊活動,集體活動,學校勞動中抓住時機,巧妙、恰當地運用于之中。
(1)培養學生的自尊心,激發主觀能動性地發揮。
每個人都有自尊心,當自尊能滿足個人需要時,人就會產生積極的情緒,當自尊不能滿足個人需要時,人的自尊就會受到挫折,從而產生各種不利于上進的消極情緒。在我任教的一個班有一個女同學,在集體活動中,他總是不愿意參加,整天沉默不語,原來是由于家庭比較貧困,沒有其他同學穿得好,吃得好,玩得好。我主動找她談話,給她分析原因,要求她努力學習,用自己優良的成績贏得同學的贊賞。后來她通過自身努力,取得了優異成績,同學們經常找她玩,積極主動參加了一切活動,這一切變化來源于她有了自尊心,樹立了信心,這個力量來源于她主觀能動性地發揮。
(2)培養學生的興趣,激發主觀能動性的發揮。
興趣是求知的起點,是發展思維能力的內在動力。我校每周有一節班隊課。在開展班隊活動時,抓住這一機會,實行民主選取班干部,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開展班級學生一對一的競爭活動,激發學生的主動興趣,擬定班級學生百分制管理目標,激發學生自主管理興趣。通過這一系列活動,班級形成了一個齊抓共管的局面,個個爭當先進,人人主動參與的良好態勢。
(3)營造學習氛圍、民主環境,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要把自己的思維方式和問題的結論強加給學生,而要給學生營造一個氛圍,提供一個機會,搭建一個展示平臺,允許學生百家爭鳴,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中學生愿意發揮自己的才能,積極投身于討論之中,這樣培養了學生主觀能動地發揮。在開展班主任工作時,班主任要把愛灑向每一個學生,并且關心學生的一切。冰心說過:世界上沒有一朵鮮花不美麗,也沒有一個孩子不可愛。作為班主任不能憑感情用事,不能有親疏之分,對待學生要一視同仁,讓學生感到人本無貴賤之分,才會信服你親近你。學生在班級中才愿意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才愿意融入到這個集體,才愿意實行自主管理。
(4)培養一支高效率的班干部隊伍,實行學生自主管理。
班主任、班干部及學生三者之間的`關系如同傘柄、支架和布,一個在好的傘柄如果沒有支架的支撐是無論如何也撐不起一片天空的。既然班干部在班級管理中發揮著如此的作用,那么如何培養一支高效率的班干部隊伍。
一是給班干部戴高帽子的方法來培養班干部,對他們在工作中的成績及好的做法及時給予表揚,讓學生有一種自豪感,愿意積極主動地去工作,但要注意在時間和場合上把握準確。
二是班干部在開展工作中遇到挫折(如學生無端嘲笑),這時班主任應該鼓勵他們,教給他們一些工作的方法和技巧。
三是信任班干部中的每一員。班干部在開展工作時,班主任不必要事事都去過問,要相信他們有能力管理好班集體。讓班干部有一種成就感,這樣班干部就愿意去工作。
四是要放權,給班干部一定的管理權限,班主任要懂得放權,讓班干部對班級管理和班級中發生的事情有一定的處理權,這樣便于他們開展工作,但要注意放權的適度,不要給班干部太大的權力,容易助長班干部的威風,引起學生的不滿。
4、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實行學生自主管理。
(1)抓住特點,從特點入手。有些教師認為后進生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針對這類學生進行了研究。關鍵是采取什么方法,用什么樣的態度去做轉化工作。通過研究,我認為一是要追根溯源,對癥下藥,發現閃光點,激發主動性。二是要用其所長,掩其所短,創造閃光點的機會,增強自信心,實行自主管理。我教的一個班有一個男同學整天不做作業,經常和同學打架扯皮,同學見他躲著,老師見他訓著,但他特別喜歡體育。在我校舉行秋季體育運動會時,我讓他參加了三個項目的比賽,最終他獲得兩個第一名。就在領獎時全體同學給他熱烈的掌聲。走進教室時,同學們齊聲大喊你真棒。從這以后,他慢慢的變了,帶領同學們參加體育活動,很少和同學打架扯皮了,還為班上做了幾件好事,這一切的變化來源于他感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愛,發揮了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實現了自我管理。
(2)調動全體同學的激情,實行自主管理。利用班隊課的機會,我讓班上全體學生擬定班級計劃,提出班級管理的建議。大家共同出點子,發揮集體智慧,形成了一個班級管理制度。這樣的班級管理,既規范又全面,又適合學生年齡特點,又體現了學生的民主參與,又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由于班級管理制度是學生共同形成的,因而每個學生都會主動接受,自覺地維護,能夠完成預定目標,達到學生自主管理的目的。
(3) 尊重、信任、賞識學生激發學生內在潛力地發揮。
首先應尊重學生。愛默生說過: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學生。學生遲到或做了錯事,允許他們有申辯的機會,然后再作判斷,切不可不分青紅皂白地進行訓斥和指責,用自己的真誠尊重學生。
其次要信任學生。一個良好的班集體的建設,光靠班主任個人是不行的,必須要有學生的參與。信任學生,讓學生成為老師的得力助手,這是必不可少的,對于全班同學,要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找到適合發揮自己才能的位置,班主任只對班級工作進行宏觀調控,其余的工作都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完成。這樣學生感受到老師的信任,給學生創造鍛煉能力的機會。
最后要賞識學生。后進生無論在哪一方面做得好時,都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優等生的進步同時也需要鼓勵。因此老師要學會欣賞每一位學生,對后進生的點滴進步要及時給予表揚,對優等生的進步要選擇時機給予鼓勵,讓每一個學生都感受到在老師心目中有他的位置。一個老師做到尊重、信任、賞識學生,這樣學生就會認為老師像父母一樣,是一個可親、可敬、可愛的人,學生會對你這個老師有良好的印象,很自然學生對你所教的課,對你所提出的管理目標都會產生興趣,很自然地發揮主觀能動性,自主參與到你的教學與管理之中。
研 究 成 果 及 反 思
一、課題研究的成果
1、提高了學生的素質。
在老師的精心指導下,同學們經過不斷的訓練,學生原有的一些不良行為得到了改正,逐步養成了多種良好的習慣,如增強了集體主義觀念,具有集體榮譽感,在學校的各項活動中,能積極獻策,主動配合,愿意表現自我,展示自己的才華;對于班級中的不良行為,個個敢說、敢管,形成了一個自主管理的氛圍,在家里能做自己的事,能主動做家務活,敢于提問,勇于發表個人的看法等。
2、實驗班的班級班風,學習成績顯著提高。在學校舉行文明班級的評選活動中,該班級每次都獲得榮譽,學生學習成績大大進步,涌現出許多先進個人,得到了同行和學校的肯定和表揚。
3、個人水平得到提高。
在個人博客中發表數篇文章,在恩施州民族科研網上發表文章3篇,個人論文榮獲鄉級一等獎,教育敘事獲得州級成果一等獎。
二、問題分析與思考
經過一年多的深入研究,我基本完成了預定的研究任務,已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如何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與自主管理,還需要在總結成功的基礎上進一步進行研究,讓良好的習慣成為自然,變為學生的自覺行動,我還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作具體實驗,結合現代教育理念、觀念,總結出一套更完全的操作模式。同時,真誠地希望得到專家、領導的不吝賜教,使本課題研究得到提升,臻于完善,從而更好地為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服務。
教育教學調查報告6
20xx年7月,在學校領導和全校教師的信任和關心下,我有幸成為了一名后備干部,在20xx年秋季學期,學校領導為了鍛煉和培養后備干部,安排了我負責辦公室、支部、綠色學校工作,并且擔任三年級美術教學。在這一學期里,我兢兢業業,踏踏實實工作,認真的去了解和學習學校的管理,虛心的向學校領導和教師請教,積極的投入到學校各方面工作中去,為學校的管理向領導納言獻策。根據縣局關于后備干部的文件精神,在本期,我對學校各方面工作進行了深入了解和調研,特別是學校的教學工作,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調研方法
一是聽取一線教師介紹自己的教學情況和對學校教學工作的建議及措施。
二是深入課堂聽課。主要看課堂教學中教師基本功,新課程理念的貫穿,教學方法的使用,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
三是走訪部分師生及學生家長。主要了解學校管理、常規教學管理、教師管理、各項制度的落實、教學工作狀況、教師工作責任心、學校對學生的管理等。
四是查閱各類資料。重在掌握過程管理是否精細化。
二、存在問題
1、教師投入教學工作積極性不高。
由于當前體制的原因,部分教師安以現狀,不思進取,缺少主人翁意識,敬業精神差,沒有危機感。在調研中發現:有的老師只滿足于“出滿勤”,不關注教學效果。有的`評上高級職稱或者高級職稱的教師,漲了工資,就不想上任務較重的課。有的不愿當班主任等等。
2、教師教學觀念轉變不徹底。
部分教師對推進新課程改革認識不夠,加上平時不主動學習,不積極參加活動,對新課程理論了解甚少,對新課程標準掌握不全面,新的教學觀、教師觀、學生觀沒有真正樹立起來,教學方法還是老一套。“滿堂灌”、“填鴨式”。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高。
3、課堂教學效益不高。
部分教師“向45分鐘要質量”的“有效教學”意識不強。課前準備不足,教案簡單,對教材拓展不夠,補充不足,挖掘不深。課中教師包辦代替多,師生互動少,聯系學生實際少,有效訓練的時間和內容不足,沒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甚至教學過程偏離教學目標,教學效果差。課后學生練習量不夠,教師輔導不到位等等。適合本校學生實際的有效課堂教學模式還有待探索。
4、教學常規管理抓得不細、不實。
教研組、教師工作計劃審簽、單元過關抽查、作業批改檢查、教師聽課評課輔導檢查等,管理還不細致,不實在。
5、學科教師不配套。
我校教師年齡結構老化、學科結構不合理、局部有缺額如綜合科普遍差專業教師,學校不得于采取其他教師兼課的辦法,彌補部分科目教師不足,增加教師工作量,也由于專業不對口,影響教學質量的提高。
6、現代化教學設備缺乏。
我校現代教育技術設備投入不足,設備數量偏少,目前唯一的微機室由于電腦絕大部分損壞已不能使用,學校只有一臺投影儀,并且沒有專門的多媒體教室,不能滿足教師使用先進教學技術手段輔助教學。
三、提高教學質量的建議
1、深化教師績效工資改革,真正以“績”兌“資”。
一是落實教師績效工資掛鉤辦法,調動教師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增強教師工作責任心和危機感,提高工作效益。
二是打破教師職稱終身制。完善教師職稱評聘制度,根據工作能力和工作效果,實行“高職低聘”或“低職高聘”。
2、大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提高教學質量關鍵在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必須構建長效機制,推進制度創新,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一是加強教師培訓。增加培訓經費,采取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教師培訓活動。
二是高度重視教師繼續教育。鼓勵教師崗位自學,建立嚴格的教師繼續教育檢查和考評制度,改變現行只提要求,不問結果。不認真學習,冒報學分的現象。三是強化骨干教師隊伍建設。實施“名師工程”,完善骨干教師培養機制,建立“學科帶頭人”、“學術帶頭人”科研經費獎勵機制。四是認真解決一些學科教師不足的問題。
3、完善教學質量獎懲制度。
加強學校教學目標考核和質量監控,采取過程獎勵和結果獎勵相結合的原則,對于教學效果顯著的教師、學校給予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
4、強化教學工作指導。
一是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素質。
二是深入調研,掌握情況,了解教師需求,提高指導針對性。
三是結合學科實際,組織學校教師開展豐富多彩的教研活動。
5、加大投入增添教學設備。
在加強學校校舍建設,美化綠化校園的同時,也要兼顧教學設備的投入,以滿足新課程課堂教學的需要,為教師提供先進的教學輔助手段,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提高教學質量是家長及社會的迫切要求。必須努力解決制約教學質量提高的因素,不斷解放思想,大膽創新,與時俱進,狠抓落實,團結拼搏,扎實推進新課程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我校教育跨越發展、科學發展,又好又快發展。
教育教學調查報告7
一、調研的目的
為掌握我縣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體育教學的實際情況,和青少年體質狀況趨于下降的原因進行本次調研,從而進一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通過調研探索出一條符合我縣實際情況的體育教學改革新途徑,讓學生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發展,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使我縣中小學體育教學再上新臺階。
二、調研的方法和途徑
本次調研一是采用對學生及教師的問卷調查法,了解體育教學情況;二是觀察法,即通過聽課、檢查教案、看部室建設、學校體育活動場地情況,并和體育教師交流,充分了解學校對體育教學及體育教師的專業成長的關注情況。
三、調研的范圍
本次調研,擬對我縣義務教育階段的13所中學和部分小學進行調研。
四、調研情況
本次調研共發放學生問卷270份,回收有效問卷266份,回收率98.5%,教師問卷63份,回收有效問卷60份,回收率95.2%;從調查問卷和觀察交流中可以看出學我縣中小學體育教學的開展和體育教師專業成過程長中反映出來的問題:
(一)通過學生調查問卷反應的情況
1.關于每周體育課上課節數。從學生調查的數據我們很欣慰的看到,78.3%的學生認為每周體育課節數達到課程標準要求,這是我縣中小學“陽光體育”活動開展情況良好的證明;然而,也有21.7%學生每周僅上兩節體育課,反映出仍有個別學校未按課程標準開足課程,體育課仍存在被擠占現象。
2.關于體育課開展內容。學生的調查數據較好的展現了我縣中小學多姿多彩的體育教學活動,教學內容基本符合《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要求;將近七成學生上過籃球、排球、足球、田徑課,乒乓球等課程,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各校體育課教學內容多種多樣,但是一些課程標準規定的內容在部分學校仍然未曾涉及,如:舞蹈、健美操、武術、游泳等。
3.關于體育教學的評價。體育教學評價與其他科目教學評價的脫節是我國體育教育面臨的一個大問題。根據體育課成績與評優關系問卷調研數據來看,僅有不到40%的學生認為體育課成績與其他科目評價掛鉤,這體現了學校在體育教學評價上的不科學;學校不組織監督體育考試,學生體育成績與學校其它學科成績無法比較,這不僅是我縣學校體育存在的問題,也是我國教育中長期改革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4.關于學校課外體育活動的開展情況。數據顯示多于95%的學生認為學校開展了課外體育活動,83%學生認為學校每周會開展一到兩次的課外體育活動,此項可以看出學校課外體育活動的確開展了,但是,一到兩節的活動課開展頻率基本達不到國家《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中“每天鍛煉一小時”要求。
5.有關學生對課外體育活動的參與度。六成以上的學生認為多于60%的學生能參與到課外體育活動中來,由此可見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比較濃厚,但是部分學校對課外體育活動的組織監管力度不大,不能充分調動所有學生的積極性,以達到活動課預期的目的。
(二)教師問卷調查反映情況
1.體育教師的專業性。調查顯示60%左右的體育教師畢業于體育教育轉業,還有部分教師畢業于運動技術相關專業;此項數據中,小學幾乎沒有專職體育教師,中學體育教師的專業素質基本合格。
2.教師的教案書寫。體育課程不同于其他科目,是一個重視實踐、技能相結合的學科,體育課教案的書寫也是教學的重要環節,87%左右的教師會每學年書寫新的教案或者修改原有的教案,有30%的教師沒有課后反思或教案過于簡單,這個問題值得注意。
3.有關教師培訓的層次。對體育教師的繼續教育和專業培訓,能較好的加強教師的專業素養,從調查來看我縣體育教師參與區縣級和校級培訓的人數較多,值得肯定的是,有35%的教師曾經參加過省市級的培訓,也有更加優秀的教師(16%)參加了國家級的培訓。
4.有關教師的專業發展需求。值得肯定的是,我縣的中小學教師表現出強烈的自我提高意愿,52%的教師希望以專業培訓提高能力,還有其他教師希望以業務進修、學歷進修和教學觀摩等多種形式來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
5.其他情況。在調查中發現小學幾乎沒有《體育與健康》教師用書及學生用教科書,部分中學也沒有使用《體育與健康》循環課本;還有的小學體育活動場地不足,硬件設施不達標;體育教學計劃流于形式,課堂隨意性大,沒有按課程標準進行正常的體育教學。
五、現狀的成因分析
1.片面追求升學率,只重視統考科目,忽視了體育教學。中考加試體育以后,體育課得到重視,但平時還是不夠重視,只是到了初三,加強鍛煉,突擊練習獲得高分,考完之后就束之高閣,有部分學校就取消了體育課。
2.小學體育師資力量薄弱。我縣許多小學由于師資力量薄弱,沒有專職體育教師,幾乎均為兼職;教學中也只能給學生教教操,跑跑步,或者自由活動,久而久之,體育課成了玩耍課,到了期末,簡單的考一兩項,劃個分數,體育課就結束了。
3.體育場地及硬件設施不到位。屬于政府投資力度不夠,小學也沒有自身創收能力,體育教學成果很難展現出讓人矚目的成績,僅有的`一部分教學經費也都會分配到以語、數、英等主要教學科目上,因此小學體育工作開展比較艱難。
4.安全問題擴大化。在學校常規管理中安全問題重于泰山,體育課安全問題也不能忽視,學生稍有運動損傷或出現不安全因素,家長就會把責任全部推向學校,推向體育教師,因此,有些運動項目如單杠、雙杠、足球、遠足等項目在學校不敢開展,造成體育課因噎廢食的現象。
5. 體育學科邊緣化導致教師專業成長艱難。由于考試科目的限制,導致體育課程邊緣化,無論是專業技術職務晉升,還是評優樹模,體育教師往往被忽略,職務考核中,按考試成績排隊,無法給體育教師的成績賦分,體育教師只能靠模糊評定。
六、措施及對策
1. 提高認識,更新觀念。充分認體育教學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明確學校教育的根本是讓學生健康成長的同時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發展。要意識到體育教學關乎全民素質的提高,民族振興和國家興亡。同時面臨中考體育改革,體育教學要按照《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要求的內容實施教學,必須引起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
2.舉辦短期或稍長時間的體育教師培訓班。由各校安排年輕而且有體育基礎知識的教師參加,聘請省市體育專家前來授課,盡快打造一支具有專業素質和專業技能的體育教師隊伍,彌補小學體育教師缺編問題;同時,對的中學體育教師,提供外出學習的機會或對他們進行短期培訓,鼓勵自主研修,提高自己專業技能,從而成為一支業務素質精良的中學體育教師隊伍。
3.要求各校每學期對體育教學投資達到一定比例。每學期定時購置、更換數量達標的體育器材,給每學期一次運動會,每年一次的冬季越野賽,籃球賽、體操比賽、棋類比賽等活動分配足夠的經費;按照《學校體育衛生工作條例》提高體育教師待遇,應當妥善解決體育教師的服裝費。
4.安全問題人人有責。體育教師抓好課堂組織管理,把安全意保護識滲透到生活和每一個教學環節中,盡量避免課堂上的運動損傷和不安全因素;上級主管部門對學校評估不能安全問題一票否決,應查明造成不安全因素的多種原因;學校組織教師、家長做好學生安全教育工作,建議家長購買簡單學生意外傷害險;體育運動過程中運動損傷,意外傷害時有發生,不能把責任全部推向學校或體育教師,給體育教師一個大膽工作的寬松條件。
5. 組織專業檢查組。對各校體育教學情況定期進行督導評估檢查,及時通報檢查情況,發現問題,限期整改;各初中成立體育教研組,固定辦公地點,由一名校領導主抓學校體育工作;小學可以中心校為單位,成立體育組,定期開展教研活動,并由小學中心校業務校長具體主管;縣教研室制定切實可行的體育教學評估方案,各單位要加強體育教學測評,縣教研室每學年評估一次學校體育教學情況,并通報全縣。
總之,學生健康成長是學校教育和教學體育的根本,是一項長效性工作,關鍵需要社會、學校、教師的共同努力,上級主管部門堅持常抓,定期督導評估,只有這樣,才能收到令人滿意的預期效果。
教育教學調查報告8
根據市教育局要求,我們深深地認識到要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抓好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必須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必須不斷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深化改革,創新思路,必須堅持以人為本,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因此我們及時進行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調查及大討論。本次調研范圍:全校教職工、部分家長、學生;調研內容:本校在教育教學方面存在哪些不足?制約本校教育教學質量提高的原因有哪些?針對這些問題將如何進行整改。現將我們調研的情況匯報如下。
一、存在問題
通過調研發現,我們學校在提高教學質量方面積累了不少好經驗,有許多值得肯定的做法。但也存在許多不足,這些不足也是我校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1、教學管理不規范、不細致。學校只忙于上傳下達,對教學研究管理不深入,教學管理措施不完善或未落到實處,教學管理不規范、不細致。部分教師潛能沒有得到充分發揮,課堂教學沒有完全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也不能有效落實因材施教、差異發展的要求。
2、教師教學觀念轉變不徹底。部分教師對推進新課程改革認識不夠,加上平時不主動學習,不積極參加活動,對新課程理論了解甚少,對新課程標準掌握不全面,新的教學觀、教師觀、學生觀沒有真正樹立起來,教學方法還是老一套。“滿堂灌”、“填鴨式”還有一定市場。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高。
3、課堂教學效益不高。部分教師“向40分鐘要質量”的“有效教學”意識不強。課前準備不足,教案簡單,對教材拓展不夠,補充不足,挖掘不深;課中教師包辦代替多,師生互動少,聯系學生實際少,有效訓練的時間和內容不足,沒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甚至教學過程偏離教學目標,教學效果差;課后學生練習量不夠,教師輔導不到位等等。適合本校學生實際的有效課堂教學模式還有待探索。
4、校本教研流于形式,沒有解決課標、教材的根本問題。教研激勵機制不健全,教研目的不明,教研方式單調,教師對教研沒有熱情,學校教研氣氛不濃。很多教研活動大都流于形式,沒有產生最大效益。教研對教學工作的推動作用不大。
5、學科教師不配套。教師總數足夠,但年齡結構老化、學科結構不合理、局部有缺額,學校不得不采取其他教師兼課的辦法,彌補部分科目教師不足,增加教師工作量,也由于專業不對口,影響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存在問題的原因1、教師的.職業道德下滑,責任心不到位。
2、各項制度的有效性實施不到位、不細化。
3、教研沒有實效性,目標不明確,沒有針對教師需要解決的問題開展教研活動,公開課與平常課兩樣上,差距較大,老師靜下心進行教研的心態不夠成熟。
4、家庭教育重視不到位,學校教育是單腳走路,缺少家庭教育這只腳,教育質量提高舉步維艱。
5、教師外出學習、培訓的機會較少,業務水平提高較慢。
三、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
1、培訓一支合格的教師隊伍。
抓質量雖然說校長是關鍵,但僅憑校長個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去抓好一個學校的質量的。最終,要依靠老師們。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是推動學校發展的根本力量。學校只有依靠教師才能引領學校的發展,實現辦學理念。全體教師齊心協力,要有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團隊精神,要有兢兢業業,廢寢忘食,樂于奉獻的的拼搏精神。因為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涉及面廣,包括每一個學科,不同的年級、班級,不同的班主任、教師和學生等等。只有把全體教師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潛意識都在為提高班上質量思考,為提高學科質量思索,科任老師也把學生的培養與教育當著自己份內的事,想辦法,出主意,而不再錯誤的認為教育學生那是校長,班主任的事,自己只管教我的書就行了。
2、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1)抓好提前早讀時間。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天之計在于晨”,抓好早讀這個黃金時間,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個方面,我們要加大對學生早讀的力度,督促學生早上來到學校,除值日生打掃清潔區外,其余同學一律進教室學習。安排好8:00上課之前教師必須提前10分鐘組織學生早讀。俗語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說得真的不錯。現在很少聽到早晨校園里瑯瑯的讀書聲,要讓學生除了閱讀課內書籍,還要閱讀課外書籍。總之,早上到學校后,學生要自覺進班讀書,教師要安排內容給學生讀,可以讀課文、讀古詩、讀經典詩文、名言警句、讀精彩句段,也可以讀報紙,讀數學概念、公式。這一段時間,由語文、數學老師分別負責。
(2)抓好下午提前上課時間。根據我校實際情況,許多學生是提前到校的,如果抓好學生提前到校進班學習,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個方面。因此,要求上課之前教師必須提前10分鐘組織學生進班練字,班科老師每天要事先安排好練字的內容,由上第一節課的老師負責好紀律。
學校對每天的教學活動實行全天候管理,校長、教導主任、值周領導、值周老師,每天上午、下午都要在這段時間進行巡視檢查,并且給每個班級的學習情況進行打分,作為期末評選先進班級的一個依據。
3、切實加強課堂教學管理
教學質量的提高,關鍵是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教師要根據各年級、各學科學生的基礎和不同特點,制定教學目標,使“向40分鐘要質量“的口號真正落實到每一堂課,充分發揮課堂的主渠道作用。針對本校教師課堂教學中暴露出來的問題現具體安排如下:
第一,把功夫下在課前,認真備好每一堂課。教師上一堂課并不難,上一堂有質量的課就不容易,經常上高質量的課就更不易,其功夫應該下在課前。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仔細備課。做到備教材、備學生、備習題,備可能出現的教學中的意外情況、備教法和學法、備板書設計,必要時采取集體討論的方式備課。
第二,把力量放在課內,認真上好每一堂課。教師每堂課盡可能做到優質高效,必須遵守幾點原則:
(1)必須明確本堂課教學目標;
(2)必須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
(3)必須當堂檢查、反饋和鞏固。
教導處對課堂教學質量的管理辦法是:隨堂聽課,不打招呼,聽后個別交換意見,提出要求和建議。同時結合教研組教學計劃開展每期每人獻一節好課活動,全校教師都可以聽,然后進行評課,共同研討課堂教學改革的經驗和做法。
第三,把補困加在課后,認真做好補缺補差工作。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全體學生完全掌握所學的知識是不現實的,總會有那么幾個學生在學習上有困難跟不上其他同學。教師決不放棄每一位學生,不僅要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上的疑難問題,而且更要幫助學生解決思想問題。建議采取如下措施:
(1)建立后進生成長檔案;
(2)任課教師必須對任課班中的后進學生做到心中有底,教學時要分層次教學;
(3)教師須利用課余時間對后進學生進行個別輔導;
(4)經常與后進學生談心,鼓勵他們克服心理障礙,只要他們有所進步,就給予肯定和鼓勵。
(5)自我提升。開展“一幫一、齊進步”結對子活動,后進生主動找“先進生”,取得他們的幫助,提高自身的成績。
(6)家庭協助。調動家長的積極性,號召家長每日檢查孩子的作業,幫助孩子弄懂學習內容,耐心做孩子思想工作,提高孩子學習成績。
4、大力推進教學常規精細化管理
構建科學合理的教學管理體系,進一步完善常規管理細則,分解管理內容,細化管理環節,規范管理行為,明確考評標準,注重過程管理,提高管理效益。同時加強監督檢查,重視問題反饋,落實整改措施,強化跟蹤檢查,要求整改到位。成立教育質量會診小組,對教學管理薄弱的學校、學科給予會診幫扶,提出合理建議,實現整體提高。
5、扎實開展教學科研
以校本教研為基礎的工作原則。校本教研與課題研究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校本教研以“有效教學”為切入點,以課堂教法、學生學法、教學藝術等為重點。課題研究以教學模式探討、教學過程優化、學生潛能開發和非智力因素發展為重點。注意完善教研激勵機制,鼓勵教師全員參與教研,創新教研形式,豐富教研內容,強調教研合一,提高教研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總之,教學質量的提高,來源于學校、社會、家庭的友好配合,來源于領導、教師、家長、學生的共同作用,來源于優質資源的利用和先進手段的使用。學校必須致力于處理好與社會、家庭的關系,致力于發揮教師、家長、學生的積極性,致力于優質資源的。選取和使用,教育教學質量才會有大幅度的提高。
教育教學調查報告9
今年3月,為了解我區音樂教師教學現狀,我們對來自全區中小學音樂教師作了專題調研,并對調查結果進行細致整理和統計分析。
一、調查方法
本調研通過編制“福田區音樂教學現狀”教師調查問卷,從各維度的比率進行縱向、橫向對比,了解中小學音樂教師音樂教學的現狀與存在問題,從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與對策。
(一)問卷編制
福田區教研中心楊岳軍老師與口風琴特色教師工作室全體成員組成一個調研小組,首先展開廣泛的討論,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與平時的所見所聞,初步提出:教師隊伍的基本情況、課程與教材實施、教師課前準備情況、課堂教學情況、教學質量評價、科研與校本研修、課外活動情況、教師業務提高、音樂教師職業幸福感等九個維度對我區音樂教學現狀進行調研。依據上述九個維度,初步編制出一份包括47個項目的“福田區音樂教學現狀”教師調查問卷。請有關專家(1人)、教師(8人)對每個項目的可讀性和適宜性做出評議,刪除其中語義不清或重復的項目8個,并對一些項目的表達方式進行了修改,20xx年3月,最后整理形成包括九個維度、39個項目的調查問卷。
(二)測量
對來自我區各個不同的中小學音樂教師發放問卷79份,有效回收75份,有效回收率為95%。其中高中5份,初中15份、小學55份。
二、結果與分析
(一)教師隊伍的基本情況
1、男女比例嚴重失調
在參加調研的75名中小學音樂教師中,只有5名男性,占6、7%,而女性占93、3%,尤其是小學中參加調研的55名教師全是女性。我區音樂教育師資隊伍男女結構失衡,中小學音樂師資幾乎清一色的"娘子軍"。缺少了男性教師的音樂審美教育,終歸是少了些與溫柔、纖細共同構成的陽剛、粗獷之美。
這種陰陽失調是社會現象。從高校的招生數據說明,家長對人才觀的心理因素占主導地位,造成了這種惡性循環的局面。但并不意味著院校、社會可以漠視這個問題,人才性別比例的相對平衡才是一種比較理想的狀態。
2、職稱、學歷、年齡結構良好
教師的職稱、學歷結構基本反映教師隊伍總體的學術水平和工作能力,均衡的年齡結構應該呈正態曲線分布,30—50歲被認為是教師的年齡區,應該成為教師的主體。調查結果顯示,30—39歲的教師占45、3%,40—49歲的教師占38、7%,從事音樂教學工作10年以上的教師占77、3%,本科學歷達到84%,中級職稱達到68%,高級以上職稱達到24%,也就是說:80%的音樂教師正處于綜合區。
這是一支非常優秀的教師隊伍,在個人素質、經驗、精力上都有很大優勢,把這支隊伍很好地武裝起來,為他們創建個人發展的良好平臺,挖掘他們的潛能,使他們的光和熱得到最充分的發揮,將是音樂教育領域的福音!
(二)音樂課程開設與教材實施
1、個別學校仍然存在陰陽課表的現象
國家教育部規定:必須嚴格執行課程計劃。結果反映,按課程計劃開足開齊音樂課的有97、3%,還有2、7%的學校實行陰陽課表,這種情況發生在初中學校。可想而知,有的初中為了升學率,長期占用音樂課作為升中考試科目學習陣地,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剝奪了學生音樂學習的權利,也剝奪了音樂教師教學的權利,因此,教育部門應該加強管理,采取過硬措施,勒令停止這種侵權行為,還教育的公平。
2、小學音樂課程計劃不合理,音樂教師被逼換崗
我區小學音樂課程計劃執行(3—6年級第一學期每周2節,第二學期每周1節)的安排,美術課程則相反,是不是意味音樂、美術老師可以互換?各個學校在排課中也是焦頭爛額,做法不一。有的嚴格按學期執行,課程每學期一排;有的按學年執行,就是說本學年安排一節音樂課,兩節美術課,下一學年安排兩節音樂課,一節美術課,課程一學年一排;有的學校實行單雙周排課制。不管是哪一種排課都無法減少矛盾,在一所學校中的音樂教師資源時而緊缺,時而有余,單雙周排課制更是一周閑死,一周累死,老師們怨聲載道。調查結果超過一半的中小學教師反對這個課程計劃。許多音樂教師為了生存只能跨學科、跨領域教非本行學科,小學教師最為嚴重,占42%,主要任形體、書法、科學、美術、綜合、體育、品德等學科。
小學教師從“萬金油”年代走向專業化道路,再向“一專多能”發展,無疑是適應時代的要求。但現代教育對專業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音樂教師對其它學科的教學表現得無所適從,再說,如果兼任課程不是長期的工作,只是臨時兼任,教師教學責任心放松,加上學校對這些學科不重視,重安排輕管理,根本無法杜絕教學的隨意性。
3、對教材內容實施不一致、教學質量難以比較
課程計劃的更改并未使教材改變,現行教材仍然按每周2課時配置,當課時與教材不匹配時,音樂教師必須依照一定的原則進行節選教材。調查結果表明,6、7%的教師憑自己的喜愛節選教材,56%的教師根據學生的興趣節選教材,34、7%的教師對照課標要求節選教材。調查結果還表明,65、3%的教師認為教材中的歌曲無時代性,學生不喜歡,25、3%的教師認為教材中的欣賞曲目的分析不詳細,22、7%的教師認為教材缺乏參考資料,因此,教師在備課中需要花很多時間找資料。這就說明教學的不一致性,隨意性較強,因此導致教學質量檢測無可比性。
(三)課堂教學準備工作
1、對課前準備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從調查表中可以看出,有20%左右的老師在備課的問題上是應付檢查,32%的教師對教材一般熟悉,有36%的老師對教材中的音樂只是一般熟悉,只有10、6%的老師把時間重點花在研讀課程標準和教材上。音樂是人類古老、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藝術形式,備課不是為了培養音樂的專門人才,而是面向全體學生,讓每個學生都能喜歡上音樂課,只有充分了解學生在音樂方面的興趣、愛好、個性特長,制定出相應的教學目標,根據學生特點設計教學活動,全部教學活動要以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將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參與活動放在重要的位置。沒有認真嚴謹的備課態度是不可能出一節好課的。
2、關注音樂太少,關注學生不足
近50%的教師在備課時,不關注學生的興趣,對音樂熟悉不夠,而重點關注尋找課外相關知識、選擇教學策略、策劃學生活動上。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大部分老師在備課中重點把時間花在音樂以外的外在事物上,而忽略了音樂本體和教材以及教學標準。
(四)音樂課堂教學基本情況
1、教育觀念、教學方式有待轉變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廣大中小學音樂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逐步有所提升,教育行為也有所改善,音樂課堂教學出現了新的面貌。但是,我們的音樂課堂也還存在著重視學科綜合忽視音樂本體、追求形式花哨忽視教學實效、關注教學任務忽視因材施教等等問題,其主要原因還是我們許多音樂教師教育觀念依然比較陳舊,在教學實踐中對新課程改革的許多觀點,理解不深。數據表明,音樂課堂中經常運用新課改倡導的合作學習方式的教師只有45%,35%的老師只是偶爾運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給予針對性輔導的老師為40%,一大半的.教師偶爾才會輔導。
2、教材內容比較陳舊
大部分學生喜歡音樂卻不喜歡音樂課,音樂課堂時常會出現學生厭學的現象,這對音樂課堂提出了質疑。學生厭學有多方面的因素,如教師的專業素質、課堂管理水平,但更多的是現行的教材內容不適應當代孩子的需要。新課改以來,音樂教材中的老歌數量有所減少,較為流行的曲目有所增多,但總的來說比例仍不夠大,且所選的流行歌曲,相對也是比較老的歌。調查反映有44%的教師認為學生對音樂課厭學是由教材內容引起。
3、器樂教學依然薄弱
我們從調查中看到,學校全面開展口風琴、豎笛、口琴等器樂教學的僅為10%,有59%的學校是沒有進行任何器樂教學。地處改革開放前沿陣地深圳中心城區的福田尚且如此,可見現行學校的器樂教學狀況是非常薄弱的。
(五)學校各類課外活動開設情況
1、傳統常規多,精品特色少
從統計表中可看出,77%的學校組建了合唱隊,57%的學校組建了舞蹈隊,只有少數的學校組建了管樂隊、民樂隊等。從近年的各類比賽中了解到,我區的精品節目、特色節目呈萎縮趨勢,而寶安、平山、龍崗這樣的新區不斷出新,照這樣的發展趨勢,勢必落后于人,因此,我們必須找到根源,建立良好的激勵機制,重振我們的雄風。
2、教師壓力大,學校重視少
課外音樂活動是學校音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全面發展產生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僅可以激發和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和愛好,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和表現能力,還可以使學生獲得更多審美體驗,養成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統計結果表明,部分學校對課外活動不夠重視,只片面地要求老師出成績,有56%的教師除完成正常的課時教學任務外,還早晚蹲點在學校的排練廳,工作強度和壓力非常大,而學校根本沒有任何的補貼。
(六)音樂教學質量評價方式
1、單一的評價方式仍然占主流
有8%的教師只運用閉卷考試、7%的教師只運用開卷考試的方式,有28%的教師只運用唱一首歌的方式評價學生的學習,只有15%的教師采用多種方式相結合的辦法進行質量評價。由此可見,這種老套的一首歌或一張試卷評定學生一學期成績的辦法,仍然占有很大的位置。
(七)教育科研與校本研修
1、課題立項少,科研意識差
20xx年起,我區轟轟烈烈地進行了一場科研興校的革命,一時間課題滿天飛。做科研型教師又提出了多年,我們回頭看看走過的教育科研之路,只有10%左右的教師曾經獨立主持區級以上課題,也就是說獲得科研立項的課題就是屈指可數的幾個。經調查,有61%的教師有機會也能積極參加課題研究,但又認為開展課題研究的有很大的困難:19%的教師認為領導重視不夠,48%的教師感到缺乏相應的推動和鼓勵政策,40%的老師則認為專業引領力量薄弱。以上數據在一定層度上說明:要調動老師積極參與學校的課題研究,學校必須建立一套有效的,以激勵為主的教科研評價機制。只有教學和科研緊密結合,教科研才有方向和目標,才有基礎和活力。
2、基層管理弱,研修不得力
調查結果表示,作為學校常規的教研活動,也就是校本研修,卻有48%的學校是偶然開展且收效小,近10%的學校根本沒有舉行校本研修活動,形同虛設,究其原因,主要是學校重視不夠,對教研組管理不力,調查結果反映出不少學校不能將教科研活動經常化和制度化,各校開展教科研活動的實效性差距很大,校際組際之間也極不平衡。
(八)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有效途徑
1、缺乏提高自身業務水平的積極性
調查結果表明,竟然有37%的老師只偶爾或從不閱讀各類雜志報刊書籍,高達56%的老師只偶爾寫教學后記和反思,甚至還有1、8%的老師從不寫、這個比例是驚人的,作為老師,如果自己都是一潭死水,還能給學生清泉嗎?是什么導致這樣的結果呢?老師生活安逸穩定,無危機意識,嚴重缺乏學習積極性,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2、熱衷于聽課評課、磨課上課
我區音樂教師自身素質良好,基本都能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有效的探索實踐,其中,45、3%的教師認為多上課、磨課是提高音樂教學的有效方式,53、3%的教師認為多聽課評課是提高教學的有效方式。從調查結果表明,老師們認識到課堂教學是主陣地,只有守住這塊試驗田,教學的生命才會有光彩。
(九)音樂教師的職業幸福感
從調查結果來看:90%以上的教師比較喜歡自己的職業,喜歡應該與成果成正比,可近50%的教師只感到偶爾或沒有成就感,足以證明教師沒有滿足于現狀。
三、討論與建議
(一)統一課程與教材,規范教學行為,加強質量監控
1、強烈要求區內統一課程安排
課程計劃是課程實施的綱要性文件,現行小學音樂課程計劃如果無法改變,則實行區內統一課程安排,避免各校之間音樂課程安排的不一致性,遇課時與教材不相匹配時,組織研究小組根據課程標準要求節選合適的教材統一教學,這樣有利于各校之間教學步調的一致性,有利于音樂教學質量的統一監控,否則,各校的課程計劃不一,教學進度不同,教材內容各異,教學質量無法進行橫向比較。
2、加強教學質量的監控力度
研究表明,音樂教師研讀課標的很少,必然對教學要求和目標不明確,對于學生的學業評價仍然采取如一首歌、一張卷的單一的、老套的方式,無法對學生的學業作出正確、全面、綜合的評價。建議建立各年級各學期的評價達標樣本供各校參考,先做到規范評價行為,保證教學質量。
(二)以教材內容為藍本,建立大量相關配套音像資料庫
調查結果告訴我們,學生和老師不滿教材的編寫和參考資料不是少數人。現行教材中的部分歌曲和欣賞曲目歷史較長,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我們要求當代的學生去體會、感悟幾十年前的事情,與自己的長輩那個年代的音樂產生共鳴,確實不容易。這樣的音樂學生很難接受和喜歡,教師更難于有效教學。尤其是相關配套音像資源太缺乏。教師平時教學任務繁重,備課時間有限,雖希望能利用更多的教學資源,給課堂教學提供更多保障,無奈庫存太少,無法選擇和綜合利用。由于參考資料的匱乏,教師難以深入了解音樂的深刻內涵,教學必然出現隨意性、不扎實,學生更是一知半解,教師也因此總是怪罪于教材編寫不當。
其實,藝術的存在總是有其不可代替的價值。我們的研究既然為教學服務,就應該以教材內容為藍本,廣泛地搜索與之有關的教學資源,建立資源庫,供廣大音樂教師整合利用。
(三)加強名師工作室建設,鋪就教師專業化成長道路
目前,我區成立了“劉宏偉特級教師工作室”、“陳秀清口風琴特色教師工作室”兩個名師工作室,成果是顯而易見的。“劉宏偉特級教師工作室”已經進入第二輪工作,為我區培養了多名在全省、全國獲獎的名師,同時也帶動了一批有共同志向的老師,為音樂教師的專業化成長提供很好的渠道。
1、成立多個不同的音樂特色教師工作室
前面提到,我區有80%的音樂教師正處于綜合區,是一支非常優秀的教師隊伍,在個人素質、經驗、精力上都有很大優勢,許多老師彈、唱、跳的能力很強,專業水平也很高,也很敬業,可以建立多個如合唱教學、器樂教學、舞蹈教學方面的工作室,各個工作室的5—8名成員就是一個研究小組,再以點帶面,教師隊伍必然強大起來。
2、借助名師工作室的力量開設專題培訓
加強實用性培訓。教師是課程改革的生力軍、實施者,沒有教師的積極參與和探索創造,課程改革不可能成功。目前,我區的培訓力度不斷加強,老師比原來有了很多學習的機會,但是整體感覺實用性的培訓不多,尤其是為教師提供學習、借鑒的實踐指導少,使新課程所倡導的新理念得不到充分的落實。雖然有報告、講座、觀摩課的形式,但缺乏有效的研討,培訓的內容和方式并沒有真正符合教師的實際需要。調查結果說明教師們很熱衷于聽課評課,而工作室成員每學期都承擔研究課公開課的任務,每次的活動都可以擴大化,讓更多的老師有聽課評課的機會。
建立技能專題培訓。教師的素質在教育過程中的作用是帶有決定性的。音樂教師的教學基本功“彈、唱、跳”技能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教學的效果。調查中有超過一半的教師喜歡專業培訓,因此,我們可以借助名師工作室的力量開設專題培訓,如“劉宏偉特級教師工作室”的“中華民族調式鋼琴即興伴奏培訓、中華民族民間音樂知識講座、中華民族舞蹈律動培訓”,“陳秀青特色教師工作室”的“如何在音樂課中進行口風琴教學、如何開展科研課題研究、音樂課中的口風琴合奏教學”等等。
教育教學調查報告10
根據縣教科所有關教育教學調查工作通知的要求,學校領導班子認真分析了學校的教育教學狀況,形成如下調查報告:
1、從管理層面來講目的不明確,作用不清楚是校本教研工作存在的問題之一,同時也是產生其他問題的根源。
校本教研是以學校存在的突出問題和學校發展的實際需要為選題范圍,以學校教師為研究主體,通過一定的研究程序和方法總結提煉出研究成果,再將成果又反過來作用于學校教學,促進教師專業水平提升和學校發展的教學研究活動。所以首先應該讓教師明確研究什么,怎么研究,學校應該拿出指導性的意見和建議。或者是可行性的方案,計劃。而不是應付上級檢查的方案和計劃。
2、從教師層面來看研究水平有待于提高。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⑴職業倦怠,有的教師有一定的研究能力,但是不愿意研究。要真正解決一些教學中存在的實質性的問題,需要下一番功夫。發現問題繞道走,輕松一會是一會。⑵有的教師想研究,但由于水平有限,研究不出成果。
⑶教師的團隊意識,合作意識較差,不能做到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校本教研不僅僅是坐下來開教研會一種形式,更重要的是教學活動中教師共同互相探討,資源共享。所以說沒有一個好的團隊,不能夠很好的合作,是不會取得好的效果的。
3、從研究層面來看
研究對象不確定,研究程序雜亂無章
今天想研究這個,明天又研究那個;頭緒不清,程序混亂、措施不具體,對存在的問題搞到茫然,研究方法陳舊,究方式單一。
【對策一】:在選擇研究對象時,一定要體現校本教研“以校為本”的真諦,遵循“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原則。確定的問題確是教師在教學中生成的,而不是外來的;要體現客觀性,不能憑少數人的主觀臆斷閉門造車而確立。因此,在確定研究對象時,要讓全體教師共同參與,首先要讓教師進行搜集、整理,在聽取教師意見的基礎上學校進行篩選、甄別,最后再確定要解決的問題與對象。確立的研究項目越小越好,越具體越好。
【對策二】:開展校本教研到底要遵循哪些程序呢?我認為這幾個環節是必須到位的。
首先要選擇確定研究的對象。只有明確的研究對象,活動才有的放矢。因此,我們開展校本教研活動的第一道程序應該是動員全體教師搜集自己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或困惑),學校(或教研組)再進行梳理,選擇確定要研究的項目、對象。
其次擬訂實施方案。對象確定之后,如何開展研究要一套周密地、切實可行的實施計劃,它是開展校本教研活動的基本保證,同時也是校本教研“有序性”的體現。方案中必須凸現出研究對象(問題)、人員分工(職責)、期望效果(目的)、活動步驟(過程)、活動管理(指導與評價)、成果提煉(歸納總結)與推廣等這幾個基本的構件。
再次就是抓落實,在有一個操作性很強的方案之后,只有按計劃一步一步地狠抓落實,校本教研工作才可能取得實效。
【對策三】:將教與研存于同一體,教中有研,寓研于教;將有形的活動轉化為教師的“隱性”的研究,讓教師在心靈深處進行思考、反思;將集體行動轉化“單兵”作戰,讓給教師自主研究的`時空。是否可采取以下幾種方式:
⒈抓自我反思。針對已確定的研究對象,教師課后對課堂教學作理性反思,自我檢查在教學中對問題所解決的程度,用“課后記”形式歸納出自己新的體會、見解和觀點。這種方法對于第一線廣大教師(特別是片小的教師)來講是最實際、最可行的“校本教研”。
⒉抓案例分析。抓住自己或他人的某一典型的課堂教學或幾個教學片斷進行深入地評析,用新的教育理念進行解剖,從正反兩方面總結出教學的成功與失敗。這種方法對于解決已確立的研究對象,特別是對提升教師的專業素質是大有裨益的,是最有效的“校本教研”。
⒊抓同伴互助。組織教師集體備課,針對某一個問題通過相互聽課,議課把解決的方法梳理出來形成新的模式,再用新的教學行為去檢驗所產生的教學模式的合理性,促使新一輪問題的滋生和新方法的產生。這種瞄準一個問題進行集體反思,不斷使教學方法更為完善、教學行為更為優化的研究方式,是最實在的“校本教研”。
以上所講,是根據工作中所掌握的信息,對當前開展校本教研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與建議。簡而言之,只要深刻領會校本教研的真諦,牢牢抓住其“對象、主體、程序、方法、目的”這五個核心要素,我們的校本教研工作才能走出誤區。只要我們來真的、實的,莫來假的、虛的,校本教研是絕對能夠取得預期效果的。
教育教學調查報告11
一、調查情況分析
本次問卷分五部分進行,第一部分是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整體,第二部分是社會實踐教學活動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關系,第三部分是學生的自我教育與課堂“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關聯,第四部分是思想政治理論課與學生日常生活的實踐,學生道德認知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關系。
(一)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認知
1.對于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整體認識和評價。
(1)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認識。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大學生認為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是有必要且重要的。由于現實生活中各種主觀和客觀因素的存在和制約,使少部分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性認識模糊,經常外于搖擺不定的狀態,有時是抽象肯定、具體否定。
(2)對目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及方式的分析。通過調查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方式和內容感到相對滿意,并認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是最適合的教學方式。
(3)對目前思想政治理論課考核方式的看法。
由上圖可以看出有一半的大學生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目前的考試形式還可以,有22%的大學生認為不滿意需要改進,而大部分的大學生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考試的方法應該改進為理論考試+社會實踐表現+平時表現。課堂外(課后)的實踐教學,是對班級授課教學的延伸和補充,是對思想政治理論課中所學理論在現實生活中進行驗證和運用,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的相關理論,去體驗、分析、回答并解決現實生活中的思想問題和社會實際問題。
(二)社會實踐活動內容
1.學校組織的社會實踐教學活動。約有70%的大學生沒有參加過學校在寒暑假組織的參觀考察及社區服務等社會實踐活動,這說明了大學舉辦方應加強組織和宣傳力度,讓更多的同學參與社會實踐活動。
2.學生自發的社會實踐:大學生參加自發的社會實踐活動主要有打工、青年志愿者活動和做義工等,這種自發的社會實踐活動內容豐富,可為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參考。
3.對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指導社會實踐的認知。
由上圖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學生認為有必要將思想政治理論課內容作為理論指導社會實踐活動,從而可以看出思想政治理論課對社會實踐具有實際的指導意義。
(三)學生自我教育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關系
1.大學生自我教育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關系。
由上圖可以看出很大一部分大學生對自我教育了解一些,并認為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關系密切。
2.大學生的自我教育:大部分大學生對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及思想道德素質能夠進行自我教育和引導,并自行及時的調整。
3.大學生自我教育與老師的指導。大學生進行自我教育時認為自己應是主導地位,同時希望老師像知心朋友般理解、傾聽、鼓勵并幫助學生。
(四)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在日常生活的實踐
1.日常生活中對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實踐。通過調查可以看出,當今大學生還是有學習有關政治理論方面的書籍的,并且有一半以上的大學生認為日常生活中有必要實踐“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內容,而認為最難實踐的地方是走出大學校園這個小社會。
2.日常生活中的自律督導:部分大學生認為有必要建立學生自律監督組織去監督、規范大學生的日常生活行為。
(五)道德與“思想政治理論課”
1.對網絡道德的認知:大部分大學生認為網絡道德應該有并且是誠實守信的,但約有一半大學生指出校園里沒有網絡道德論壇,這是各高校網絡道德(教育)論壇還有待完善的地方。
2.與人相處的道德認知:大學生與人相處、與社會接觸時有自己的理性思考,有自己的原則。
3.對待道德沖突的認知。“在當今的生活中,你最關注的是?”對于這一問題,有一半的大學生選擇了誠信問題和擇業問題。在與人交往、與社會接觸的過程中,面對一些道德缺失現象時大學生表現出來的態度是:60.48%的大學生對這種現象感到厭惡;17.52%的大學生能很快意識到,但只要是不觸犯法律的問題就睜只眼、閉只眼。
二、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從調查結果來看,我們可以發現存在的問題有:
1.總體重視程度不夠。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重理論、輕實踐”的傳統仍制約著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展開,尤其是在高職院校中,很多的領導甚至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都認為,在專業技能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重要性的排列中,專業技能往往要遠遠高于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在這樣的價值取向指引下,絕大部分教師輕視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研究和使用,不太可能真正地、扎實地去研究實踐教學問題。另外,有些教師不能適應形勢變化的需要,思想保守,怕出問題,使得實踐教學一直不能很好地落到實處。
2.大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內容作為理論指導社會實踐活動實施存在疑問。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大學生參加的很多社會實踐活動都沒有“思想政治理論課”理論作為指導,這與我們參加的社會實踐活動內容和形式有關。
3.基地建設不穩定,學生參與度不普及。長期穩定、健康發展的基地建設,可以提高基地的育人效果。現實的情況是,高職院校由于自身發展的需要,學校領導對專業實踐基地很重視,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基地教育投入的力度比較缺乏,而且管理上也經常是非正規狀態,導致了基地建設的不穩定性。
4.大學生在進行自我教育的過程中存在問題。因為大部分大學生對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及思想道德素質能進行自我教育,而調查卻發現大學生自我教育時需要有老師的指導和分析。如何把不同的社會實踐形式與思想道德教育的不同方面有機地結合起來,教師能結合具體的實踐形式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將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形式作為社會主義思想政治教育的材料和渠道,真正能夠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這在很多社會實踐活動之中是做得很不夠的。大學生在遇到道德缺失或道德沖突時,運用“思想政治理論課”知識或者現行的社會準則進行處理時存在問題。
5.評價體系不系統,缺乏公正性。在對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的評價機制的訪談中,很多同學反應,學校許多大型的、綜合性的實踐教學活動重形式、輕實效的現象比較嚴重。無論是對于教師還是學生都沒有通過定期的檢查、考核、考評等手段加強實踐教學環節的監督,致使評價體系混亂,主觀隨意性大。
三、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環節的建議
綜合調查結果和調研中所反映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現狀與要求,說明了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有待改進。但怎樣改進以達到預期的目的,卻是一個需要認真探索的問題。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實踐教學要想教學質量好,增強教學實效性和針對性,必須對癥下藥,多管齊下。因此,對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有如下建議:
1.提高認識,強化“思想政治理論課”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除有針對性地選取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教學內容保持基本的教育理論框架外,還應與時俱進,提高其內容的現實性、時事性、實效性、新穎性和趣味性等。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方式,形成“專題式——互動式——虛擬課堂型——實踐型”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并針對考核方式做出改進,如改為“理論考試+社會實踐表現+平時表現”作為考核方式,避免學生為了應試而學習。一般而言,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開展是在校領導和有關職能部門的指導下,由教學實施者進行的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學活動。這項工作能夠切實有效地開展,首先就取決于教學活動的領導者和組織者的認識程度[6]。
2.根據“思想政治理論課”內容,開展相關的社會實踐教學活動。如社會實習、志愿活動、調查研究等,也可以把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與學校現有的各類教育活動(如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社團活動等)有機結合起來。通過理論學習和實踐體驗,使大學生在活動中獲取社會現實生活的直接體驗,而且在實際運用中消化學過的知識,促進理論知識與社會生活的聯系,從而實現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真正目的,使馬克思主義“進頭腦”,內化為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能力,這無疑就切實增強了其教育教學的實效性。
3.提高教師的素質和業務水平。教師應在學生對他們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及思想道德素質進行自我教育的過程中進行引導。同時,抓住學生的思想發展規律采取適合的手段進行教學,這樣,教師才能以堅實豐厚的理論功底和令人嘆服的邏輯分析去說服大學生,使教學煥發出強烈的理論魅力,實現“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的教學目的。
4.加強學生自主建設的自律監督組織,以培養學生自我教育能力,并監督、規范學生日常生活行為,以此更好地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內容。如針對一些大學生關注的問題進行道德缺失、道德沖突的辯論或模擬法庭實踐教學等。
5.政策制度保障。
一是將實踐教學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體系中,明確教學計劃,使其享有和理論課同等的待遇,使教學計劃充分體現學校的人才培養方案。
二是建立實踐教學保障體系。包括經費保障、組織領導保障、實踐教學考核機制保障等。
三是實踐教學的考核機制要健全,從過程和結果兩個方面予以監督和考查,保證實踐教學能夠按照預期目標順利開展,端正執行的方向,保證實踐教學的有效實施。
教育教學調查報告12
據化材學院的安排,臨汾七中實習領導小組自xx年對我校xx級教育實習工作做了調查了解。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概況
實習領導組到實習學校----臨汾七中的xx級教育實習情況進行調研,通過聽實習生講課與實習學校領導、指導教師進行座談及征求實習生意見等形式,了解了有關教育實習的基本情況。
1.在七中實習的xx級學生共有16人。
2.在此期間聽了化材學院在高一實習幾位同學的講課,寫出教學實習調查表16份,實習成績大都是優,良。基本上如實反映了實習生的實際教學水平。
3.臨汾七中的校領導對這次實習工作非常重視,由專人負責接待安排,保證了這次實習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指導教師對實習生的意見和建議
1.七中指導教師普遍認為xx級實習生實習素質多數好于往屆。主要表現在:虛心學習,工作認真,遵守紀律,對自己要求嚴格,能按照指導教師要求做好各項工作。
2.多數學生熱情積極參予教學工作,認真寫教案,認真備課,認真批改作業,上課時態度也很認真,知識面較廣,個別實習生教學質量高,效果好,受到中學生的歡迎,實習生還積極參加所屬教研室的教學活動,從中吸取老教師的教學經驗、體會。
3.師大實習生普遍生活樸素,謙虛謹慎,講課儀表端莊,能深入班級與中學生打成一片,既提高了實習生社會工作能力,又減輕了任課教師的負擔。至于輔導自習、批改作業、監考等教學輔助工作,更是個個爭先去做。學校領導普遍感到滿意。
4.有的指導教師反映:實習時間太短,應增加實習時間,時間太短許多知識掌握不了,效果也就差了。他們建議實習最好分兩段:第一階段見習,讓實習生多聽多看;第二階段實習,讓學生多參與教學,這樣效果自然會更好指導教師認為,應多培養“一專多能”型的教師,才能適應中學生之需要。.
5.少數實習生普通話不過關,地方方言太重,有的板書不規范,字跡太了草,說明“三字一話”的訓練還要認真抓緊抓好。
三、實習生自己的情況
實習生談了前段時間的收獲、體會,也提出了一些改進教育實習工作的意見、建議。
1.所在學校對實習生都很關心,指派專任教師指導他們的教學實習工作和班主任實習工作,而且要求很嚴格。試講、教案等指導教師都嚴格把關,不達標不通過,體現了高度的責任心,同學們深受感動,從中也學到了老教師們的治學之道。
2.經過指導教師的辛勤培養,精心指導,多數同學克服了最初的'膽怯心理,積極承擔輔導或講課任務,勇敢地邁出了第一步。感到很有收獲,初步嘗到了甜頭,為今后走上工作崗位,適應未來的教學環境打下了初步基礎。
3.實習生反映:在大學所學知識,包括教學方式方法等與中學實際脫節現象較普遍,教學內容不能銜接,教學方法不盡相同,因此一開始感到很吃力,對現在中學生的學習狀況包括心理狀態、學習方法等均不了解,增加了實習工作的難度,建議我校今后應加強對中學實際情況的研究(包括教材內容的取舍,教學方法的選用,中學生思想狀態,心理狀況的調查等)做到“有的放矢”,“對癥下藥”,這樣才會取得好的效果。
4.有的學生反映,教學實踐活動太少,因為學校對他們不放心,不敢將講主課的任務交給他們,只在最后一周講兩三次課,沒有更多機會展現自己的才能。
5.少數實習生反映:大學所學計算機、化學等實踐性知識太少,動手能力差,適應不了中學“多而雜”,“全能型”人才的需要,希望在這方面能多學些知識,以適應客觀需求。
教育教學調查報告13
調研時間:10月22日--28日
調研形式:校長及教務處分管領導邀請中層以上干部、骨干教師參與調研。
調研項目:課堂教學情況、學生學習常規、作業設計與批改、備課與課堂教學的相關性。
調研結果:總計聽課24節。
課堂教學情況:(1)老師們課前準備充分,能認真研讀教材,設計出有各自特色的教案。在教案共享的情況下,大多數老師能對別人的教案作一定的修改。有的老師還認真制作了多媒體課件。(2)教學中能夠緊扣教材,抓住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訓練,適當進行拓展性思維訓練。(3)老師們上課的內容與備課的情況基本相符,體現了備課的有效性。(4)老師們大都能從教學目標和學生發展需要出發,設置各種類型的基礎考核題和能力訓練題。
學生學習常規:(1)課堂聽課效率和發言質量,班級之間差異比較大。三(5)班課堂氣氛較濃,學生學習積極性高。三(1)、三(2)班有部分學生不能積極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學習效率較低,個別學生聽課習慣較差,自律能力不夠。(2)教師對課堂節奏的調控,新老教師之間的差異比較大,老教師能夠全面兼顧,注意對學習困難學生的有效指導,根據教學設計調控好課堂節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督促不自覺地學生改正學習習慣,青年教師更多的是關注自己的教學任務能否完成。(3)骨干教師和中老年教師能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課堂上學生能在教師的引導下有效地參與各項學習活動。
作業情況:教師們根據教學目標有針對性地設計課堂與課后練習。練習批改及時。
備課:大部分教師都能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對教案進行修改,有課后反思與改進措施,課后預設練習有針對性。備課與上課基本相符。
存在問題:
1、個別教師沒有按照教案進行授課,復習課沒有教案。
2、教學時對教學時間與節奏的掌控上存在一定的問題,學生發言面不廣,課堂稍顯沉悶,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
3、不能很好地把握發展目標的設置和達成,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基礎目標的達成。
4、作業設計的形式不夠豐富,分層練習體現不夠,學生的作業雷同的多,缺少創新。
5、部分教師要注意課堂用語的規范性訓練,教學語言要符合三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水平。
改進意見:
1、要認真研究教材教法,提高課堂教學預設的質量,抓住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通過各種手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參與面。
2、要加強課堂紀律的調控和課堂教學常規的訓練。要端正部分整堂課都在開小差學生的學習態度,對不良學習行為及早加以干預。訓練學生在課堂中學會傾聽別人的發言的習慣和準確表達自己意見的方法。
3、要注意掌控教學的時間與節奏。防止由于時間安排不當而影響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
4、要加強練習設計有效性的研究,實施分層練習和分層指導,關注學困生在課堂活動與課后練習上的表現,及時指導。
5、技藝類學科教師要抓住學科基本技能和應知應會內容的訓練,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6、要通過一定的手段和方法,減少不帶學習工具學生的數量。提高技藝類學科的課堂教學效率,盡可能要求學生當堂完成作業或作品,不留回家作業。
教育教學調查報告14
摘要:組成教學系統的基本要素是學生、教師與課程、客觀世界(特指英語語言)。如何把三者有機結合起來,收到最佳效果,是我實習期間一直思考的問題。通過校外實地教學,我意識到,能否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是教學成敗的關鍵。所以,實習期間我就如何調動學生主動性、積極性這一問題展開了調查。
中學教育中,尤其是英語教育,應如何根據其自身特點有效地組織教學,一直是英語教育研究的重點。組成教學系統的基本要素是學生、教師與課程、客觀世界(特指英語語言)。如何把三者有機結合起來,收到最佳效果,是我實習期間一直思考的問題。通過校外實地教學,我意識到,能否調動學生學刁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是教學成敗的關鍵。
所以,實習期間我就如何調動學生主動性、積極性這一問題展開了調查,調查對象是我任課的鄭州師范學校九九(1)一(5)班的學生,調查以問卷形式進行,共收回有效答卷250份。調查的題目共六個:
(1)對英語課的興趣;
(2)英語課上的主動性積極性的重要性;
(3)英語教學的交際特點;
(4)師生關系對英語教學的影響;
(5)在課堂教學中師生的角色與作用;
(6)你心目中的英語教師。
統計分析如下:
一、學習興趣對發揮主動性、積極性的影響情況
喜歡、一般、不喜歡
人數:103、46、101
百分比:41.2、18.4、40.4
從上表可以看出,喜歡上英語課的和不喜歡的比例基本持平,中間部分比例很小,呈兩極分化態勢。說明學生對待英語課的態度觀點鮮明,它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效果。學生們喜歡英語課的原因主要有:認為英語課很重要,是新世紀的需要;當前就業的通行證;喜歡接觸新事物。不喜歡英語課的原因,按教師和學生自身因素從兩方面分析:
(一)老師因素:現今教學傳授知識的手段是“灌"。并沒有帶動學生去感受英語,教會其學習方法。教學步驟公式化,課堂上講得多,讓學生參與的少,致使學生被動接受,思維不活躍。
(二)學生自身因素:本身英語基礎不好。學得越多,越聽不懂、記不住,喪失信心,從而對老師及其所教內容產生恐懼厭煩心理。
由此可見,興趣是學習一切知識的初始原動力。在興趣帶動下,可以有克服一切困難的勇氣;如果喪失了興趣,不僅會成為學習的阻力,還會造成心理壓力,影響今后發展。所以,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是搞好課堂教學的關鍵和調動其積極主動性的基本條件。
二、學生對課堂上老師調動其主動性、積極牲重要性的認識
從調查結果顯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學生能夠認識到課堂上主動性積極性的調動與發揮是極其重要的。因為學習是自已的事,無論教師講得多么好,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無論如何也學不好的。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只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學生才會樂意攻讀,積極思維,主動進取。有位學生說得好:“好學之,不如樂學之。"正是如此,課堂氣氛直接影響教師的教學熱情與同學的學習興趣。
調查中,學生提出了許多有益的實際操作性的意見。整理如下:老師應以教材為中心,適當穿插課外知識和口語練習,例如介紹外國風情知識、典故。這適應了中學生好奇求新心理。在訓練口語和聽力時,可以用簡單單詞串起來講一些小故事、小幽默,組織學生自己用英語表演小品、小話劇,為學生培養發散思維能力提供機會。在趣味和娛樂中學習,才能使學生盡快接受所學知識,達到最佳教學效果。另外,針對程度稍差和心理上膽怯、內向、怕羞的學生,應說服學生克服膽怯心理,找回自信。多輔導幫助、委婉糾正其錯誤,先鼓勵回答較簡單的問題,建立起自信心,再逐漸提高問題難度,從而敢于主動發言,參與活動。還有,教師課堂用語應簡短,指示明確,語言風趣,表情生動,這樣可以減輕學生心理壓力,以免造成緊張氣氛。還要注意發掘表現積極、外向的學生,使其有發揮機會,從而帶動全班同學,形成主動、積極的氣氛。
由此可見,學生和教師同樣熱心于課堂教學的改革。
三、學生如何看待交際能力這一英語教學主要用途
調查問卷的統計結果表明,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學生認為培養英語交際能力是學習的最主要目的。因為語言是交際的工具,學習語言是為了互相溝通、了解,就是為了交際。針對這一點,學生們希望老師在授課時多講些實用的東西,包括見面、生活、家庭、師生間的日常用語,多搞些這方面的仿真練習,既拓寬了學生知識面,又提高了參與意識。按需供應,也是教師課堂教學應致力的方向。這樣才能調動受教育者的積極性主動性,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四、學生對師生關系影響教學的意見
這一調查數宇是出乎意料又是合乎情理的。幾乎百分之百的學生非常看重師生關系,認為它的好壞對教學效果有直接影響。這一結果與平時看似冷淡的師生共處場面截然相反。由此可見教與學并不只在課堂短短的四十分鐘和不大的教室內發生作用,它遠遠超出了這一范圍,涉及課下的方方面面諸多因素,教師的人格魅力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問卷顯示,不少同學認為“喜歡老師就會喜歡他/她的課"。"教"者為師,“學"者為生,在教學中必然形成師生關系(一位學生如是說)。師生關系好了,距離拉近了,學生上課自然會尊重老師的言行,就會為課堂學習提供一個快樂的積極主動的氛圍。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師生雙方都能以最佳的精神狀態投入教與學的過程中。
學生們為搞好師生關系提了不少有效的建議。摘錄如下:以誠相待,對學生象朋友,不擺架子,有時開開玩笑,給學生們以親切感;利用課間、空余時間深入學生之間,與其多交流、多溝通,主動接觸,增進了解,聽取教學意見、建議,及時改進教學方法;清楚每位學生的學習程度、層次,因材施教。而且不僅要在學習方面,還要在生活、處事諸方面給以指導、幫助,即記熟每個學生的姓名;提問時面帶微笑,設身處地理解體驗學生學習英語的喜、怒、哀、樂,或找回做學生時的感覺。
在現實生活中,師生之間似乎除了教學外,交流機會很少,大多數班級并未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但其實雙方都渴望得到對方的理解與支持,只有溝通,才能交流,然后才能相互配合,上好每一堂課。
五、教學中,老師與學生的角色及所起的作用
現在雖然提倡實施素質教育,要以學生為教學的中心,但在實際操作中,還是似老師為主要角色。此次調查表明,還有不少學生認為應以老師為中心,因為是老師在“教",學生應跟著老師走,而意識不到教的目的是為了“學",而“學”是學生在學。這說明教育體制中這一改革還未收到預期效果。但是也應看到,大多數學生知道學習是自己的事兒,應該以學生為主體,即英語課堂的語言活動應以學生為中心,老師為主導,是“助手"或“導演"。“助手”要以“主人"的要求制定計劃,安排活動。否側即使老師表演得再精彩,學生也會聽得乏味。老師應起好引導作用,調動“演員"的熱情,發揮出自身潛能。另外,根據師范學校的特點,學生將來必定要充當老師的.角色,所以培養鍛煉他們的能力,給予施展空間,對今后教書育人是必須的。所以老師也應在課堂上盡力轉變學生的觀點,使他們認識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主動參與學習,而不是被動地受教,這樣才能提高他們的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
六、學生心目中的老師形象
最后,我調查了在學生的眼中,一個好老師應該是什么樣的。學生們思路很活躍,提的意見很中肯,道出了他們渴望好英語老師的心聲。其中,占第一位的是老師的教學水平。講課內容要準確,有條理,生動有趣,通俗易懂。老師應知識淵博,有好的口才,語言幽默風趣,發音優美動聽,吐字清晰,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其次,在人格上,要尊重學生,時時把學生放在心上,親切和藹,和學生打成一片,關系融洽,絕不能諷刺挖苦學生,心中不能有好、壞生差別,不歧視學習成績差、反應慢的學生,而是更多地耐心幫助、關懷他們。再就是,儀表方面,要形象好,有氣質,為人師表。其他,不拖堂,不占自習時間,作業不要太多,多和同學談心、聚會等也提了出來。
本次調查可以看出,學生把能否上好每一堂課排在了第一位。它強烈反映了教學目標和學生的需求。所以,提高自身素質必須是每一位教師奮斗不止的目標。教師的人格魅力也被放在了關鍵位置。這就說明,在抓好業務工作的同時,一定要加強自身修養,保持良好的心態。這樣才能樹立威信,從而帶動教學。
從這次調查中,我更加深入了解了現階段我們的中學教育現狀和學生的需求、老師的艱辛。每上好一節課,需要多方努力。在英語教學中重視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是上好課的關鍵,教育改革迫在眉睫。其他更深入的問題有待進一步研討。
教育教學調查報告15
20xx年10月10日—11月4日,我很榮幸的有機會在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景福小學度過了我一個月的實習生涯。我的實習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作為一名英語教師的教育實習,二是作為一名班主任的工作實習。在這一個月的時間里,我積極認真地工作,虛心向辦公室里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同時,我還利用這一個月的時間做了一番的調查,通過調查研究,我對當下英語教學的狀況有了初步的了解。
英語教育中,如何根據其自身特點有效地組織教學,一直是英語教育研究的重點。組成教學系統的基本要素是學生、教師與課程、客觀世界(特指英語語言),如何把三者有機結合起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是教學成敗的關鍵。所以,實習期間我就如何調動學生主動性、積極性這一問題展開了調查,調查對象是我任課的景福小學三年三班的學生。
通過調查我發現,喜歡上英語課的和不喜歡的比例基本持平,中間部分比例很小,呈兩極分化態勢。說明學生對待英語課的態度觀點鮮明,它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效果。學生們喜歡英語課的原因主要有:認為英語課很重要,是新世紀的需要;當前就業的通行證;喜歡接觸新事物。不喜歡英語課的原因,按教師和學生自身因素從兩方面分析:
(一)老師因素:現今教學傳授知識的手段是“灌"。并沒有帶動學生去感受英語,教會其學習方法。教學步驟公式化,課堂上講得多,讓學生參與的少,致使學生被動接受,思維不活躍。
(二)學生自身因素:本身英語基礎不好。學得越多,越聽不懂、記不住,喪失信心,從而對老師及其所教內容產生恐懼厭煩心理。我實習的年級是三年級,學生都在十歲左右,這個年紀的學生心智很不成熟。經過觀察,我發現不僅男生好動,女生也不容易安靜下來,可是如果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是根本掌握不了知識的,這非常讓老師頭痛。所以上課時,吸引學生注意、維護課堂秩序就成了每個教師的重頭戲,我想從學生方面說,這可能是因為小學生年齡還小,和英語的接觸還不深,這門課對他們來說還是一門很新鮮的學科。當然這種現象和小學英語教師的教學也是分不開的,每一位小學英語教師都應該努力讓每一個學生愛上英語,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到英語學習上來。
由此可見,興趣是學習一切知識的初始原動力。在興趣帶動下,可以有克服一切困難的勇氣;如果喪失了興趣,不僅會成為學習的阻力,還會造成心理壓力,影響今后發展。所以,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是搞好課堂教學的關鍵和調動其積極主動性的基本條件。
老師應以教材為中心,適當穿插課外知識和口語練習,例如介紹外國風情知識、典故。這適應了中學生好奇求新心理。在訓練口語和聽力時,可以用簡單單詞串起來講一些小故事、小幽默,組織學生自己用英語表演小品、小話劇,為學生培養發散思維能力提供機會。在趣味和娛樂中學習,才能使學生盡快接受所學知識,達到最佳教學效果。另外,針對程度稍差和心理上膽怯、內向、怕羞的學生,應說服學生克服膽怯心理,找回自信。多輔導幫助、委婉糾正其錯誤,先鼓勵回答較簡單的問題,建立起自信心,再逐漸提高問題難度,從而敢于主動發言,參與活動。還有,教師課堂用語應簡短,指示明確,語言風趣,表情生動,這樣可以減輕學生心理壓力,以免造成緊張氣氛。還要注意發掘表現積極、外向的學生,使其有發揮機會,從而帶動全班同學,形成主動、積極的氣氛。小學生是很單純的,正因為這樣,當一個稱職的老師就必須學會在適當的時機夸獎他們,盡量用表揚來鞭策他們進步。教師應該讓學生認識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主動參與學習,而不是被動地受教,這樣才能提高他們的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
培養英語交際能力是學習的最主要目的。因為語言是交際的工具,學習語言是為了互相溝通、了解,就是為了交際。針對這一點,老師在授課時多講些實用的東西,包括見面、生活、家庭、師生間的日常用語,多搞些這方面的仿真練習,既拓寬了學生知識面,又提高了參與意識。按需供應,也是教師課堂教學應致力的方向。這樣才能調動受教育者的積極性主動性,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師生關系的好壞對教學效果有直接影響。不少同學認為“喜歡老師就會喜歡他的課”。教者為師,學者為生,在教學中必然形成師生關系。師生關系好了,距離拉近了,學生上課自然會尊重老師的言行,就會為課堂學習提供一個快樂的積極主動的氛圍。由此可見教與學并不只在課堂短短的四十分鐘和不大的教室內發生作用,它遠遠超出了這一范圍,涉及課下的方方面面諸多因素,教師的人格魅力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就說明,在抓好業務工作的同時,一定要加強自身修養,保持良好的心態。這樣才能樹立威信,從而帶動教學。
針對這個問題有以下措施:以誠相待,對學生象朋友,不擺架子,有時開開玩笑,給學生們以親切感;利用課間、空余時間深入學生之間,與其多交流、多溝通,主動接觸,增進了解,聽取教學意見、建議,及時改進教學方法;清楚每位學生的學習程度、層次,因材施教。而且不僅要在學習方面,還要在生活、處事諸方面給以指導、幫助,即記熟每個學生的姓名;提問時面帶微笑,設身處地理解體驗學生學習英語的喜、怒、哀、樂,或找回做學生時的感覺。
上課傳授新知識,讓學生學得更好,不應是一節課得全部。激發他們對學習的熱情和感受學習的快樂,是更加重要的方面。因此,課堂上老師必須具有一種教學激情和自信,才能感染你的學生。為他們提供寬松的而自由的思考環境,讓所有喜歡說話的孩子們都有機會和同學分享自己的發現成果,但是這樣一來,課堂秩序怎么控制呢?這就得益于一些課堂紀律管理口令。響亮拍三下手,學生們馬上有反應:一面雙臂做端坐姿勢做好,一面說:快坐好!從而提醒沒有留意到老師指令的`學生。諸如此類的口令,形成學生們的一種共識,這些教學手段在課堂控制中作用非常大。此外還要充分借助現代先進的教學資源,作好小學英語教學工作。從多層次多方面去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對于班主任的工作我特意請教了我所在班級的班主任吳老師,她的秘訣是:給班干部樹立威信,讓他們協助班主任管理班級,當然這些班干部是要接受全班的監督的,一旦有人彈劾,情況證實后就必須接受批評和必要的懲罰。對于表現好的孩子,也有機會上來當兩天的實習班干部,和原先的班干部一起管理紀律等等。班主任的工作很多,其中學生們的安全是班主任工作的重點,尤其低年級學生,他們活潑好動,容易受傷。在我實習的期間適逢校園藝術節與期中考試,我從旁協助班主任老師的工作,積極給予意見,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這讓我很為他們感到很驕傲。
回顧這一個月,在校領導、老師及帶隊教師的支持和指導下,我的教育實習工作了得了比較圓滿的成功。我在不斷的向前輩老師們學習他們的教學經驗和班主任工作的管理方法,從中體會到教師的喜悅和煩惱,體會到我未來工作的快樂,也有了新的追求。
【教育教學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教育教學調查報告09-24
教育教學的調查報告05-06
教育教學調查報告09-29
教育教學調查報告通用11-23
實習教育教學調查報告02-27
教育教學調查報告范文06-13
教育教學調查報告(15篇)02-01
教育教學調查報告集合15篇03-01
小學教育教學實習調查報告范文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