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春茶產銷調研報告
隨著個人的文明素養不斷提升,報告的使用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報告具有語言陳述性的特點。一起來參考報告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春茶產銷調研報告,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春茶產銷調研報告1
本次調查主要依靠國家茶葉產業技術體系的固定觀測點來收集數據。調查于20xx年6月20日完成,共收回問卷150份。研究對象是主產區縣政府的茶葉行政管理部門。20xx年春茶產銷情況分析如下:
一、整體生產銷售情況
(一)生產規模
150個示范縣茶園總面積20xx萬畝,采摘面積1596萬畝,同比分別增長5.7%和6.2%,年新增生產面積近100萬畝。春茶總產量47萬噸,同比增長5.1%。其中,綠茶產量32萬噸,同比增長3.6%;紅茶產量5.5萬噸,同比增長7.7%,烏龍茶產量6.84萬噸,同比增長8%。調查產區春茶農業總產值約527億元,同比增長9.4%。根據調查結果,20xx年春茶投產總面積約3000萬畝,春茶總產量可達85萬噸左右,農業總產值約958億元。
(2)銷售情況
27%的生產區銷售額下降,銷售額平均下降10~15%;42%的生產區銷售額與去年持平;31%的產區銷量仍有增長,平均增長14%左右。可以看出,整體市場銷售形勢仍然相對穩定,主要是因為地方政府和商業實體積極調整經營策略,增加低價產品的生產和市場開發。80%生產地區的高價茶或高價禮品茶銷量大幅下降,降幅在20~30%之間,平均降幅為27%。20xx年,高價茶銷量下降68%,降幅25%。;15%的產區高價茶或高價禮品茶銷量與去年持平;只有5%的產區這種茶的銷量還有增長,平均增長16%。種植產區主要集中在云南普洱茶產區和以中低價茶為主的產區。
(3)成本和價格
生產成本方面,礦業工人平均勞動價格為每天104元,同比增長8.3%;90%的生產區缺少采礦工人,平均短缺率為25%,60%的生產區集中在20~30%,最高短缺率為70%。無論從短缺地區的比例還是短缺程度的比例來看,采礦工人的短缺都在惡化。35%產區的物質投入成本與去年持平,而65%產區的物質投入成本持續增長,平均增長12%。
綠茶均價41元/公斤,平均漲幅9%。具體來說,37%的產地綠茶價格下降或與去年基本持平,下降地區平均下降10%,而63%的產地綠茶價格上升,平均上升18%。干茶均價253元/公斤,比去年高7.9%。其中,32%的產區干茶平均價格下降12%,8%的產區干茶價格與去年持平,60%的產區價格平均上漲20%。干茶平均最高價格為每公斤3877元,其中34%的產區最高價格有所下降,平均下降22%;26%的產區最高價格與去年持平;40%產區最高價格持續上漲,上漲20%的地區主要集中在云南普洱產區、信陽毛尖產區和寧德白茶產區。
二、政府和企業的促進措施及效果
為了應對市場變化,今年地方政府和企業采取了各種措施來促進茶葉銷售。調查顯示,近70%的產地加大了公共品牌的宣傳力度,近60%的產地通過特定的茶葉活動或贊助企業參加展會擴大了當地茶葉銷售,47%的產地注重搭建產銷對接平臺。70%的產地表明這些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比較不同措施的效果,搭建產銷對接平臺、茶葉活動、補貼企業參展的效果明顯,而公眾品牌宣傳的效果短期內不明顯。
從企業的角度來看,66%的產地企業注重加大營銷力度,50%的產地企業通過網上銷售開發銷售渠道,48%的產地企業通過簡化包裝促進銷售來降低成本。就企業采取的對策而言,64%的企業對上述營銷措施做出了回應,效果良好。相比而言,網上銷售效果最明顯,其次是簡化包裝和加強營銷推廣,其他措施效果一般。
三、前景和營銷建議
根據系統經濟學研究室對全國消費生產情況的判斷,國內市場整體需求潛力還是比較大的,預期消費還有3~5%的增長空間。當務之急是采取措施啟動大眾消費。我們建議我們應該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a)為公眾及早規劃和設計分銷渠道
順應當前信息化趨勢,積極構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茶葉流通新渠道。物流渠道建設中要適當調整功能定位,無論是裝修風格還是功能訴求都要摒棄傳統的定位策略,盡可能體現服務普通消費者的特點。基于互聯網的電子商務是年輕人和中年人的分銷渠道。目前,電子商務也是傳統渠道的有益補充,也將對未來的茶葉流通模式產生重要影響。鑒于移動媒體的快速發展,建議茶葉企業提前布局,抓住移動終端電子商務的機遇,探索適合自己企業的茶葉流通模式。
(二)根據消費者需求調整產品結構
研究發現,產品結構調整已經成為應對市場環境變化的有效手段。建議一些企業扭轉以生產為中心的觀念,根據消費者需求調整產品結構。要盡快建立企業消費者跟蹤分析系統數據庫,積極開展茶葉市場調研,結合自身優勢開發適合大眾消費特點的茶葉產品,特別是集中優勢資源推出企業明星產品和龍頭產品。
(三)借助新興媒體采取精準營銷策略
在經濟全球化、知識化、信息化、數字化和網絡化趨勢的推動下,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信息交流方式正在逐步改變。隨著市場細分的深入和信息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精準營銷是未來的重要趨勢。隨著市場形勢的變化和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茶葉營銷必須提高營銷目標,實施精細化營銷。精準營銷是從更細致的層面,通過一系列精準定位來提高營銷效果的系統化營銷策略和實踐。精準營銷需要精準的市場細分、精準的消費者需求理解、精準的目標消費者定位和精準的信息溝通方式。茶葉產業應抓住信息時代的重要機遇,實現營銷理念的飛躍,進而實現茶葉消費的可持續增長。
(4)依靠科技和監管,確保茶杯安全
研究表明,茶葉質量和安全對消費者行為有決定性影響。在當前背景下,所有茶葉從業人員都必須有大局意識,依靠科技和監管來保證茶葉的質量和安全。預防質量安全事故,降低茶葉質量安全風險。提高質量安全風險防范意識,構建茶葉質量安全風險預警和危機公關機制,在突發質量安全事件發生時快速應對,減少對消費市場的影響。
春茶產銷調研報告2
(國家茶葉產業技術體系產業經濟研究室/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
一、整體產銷形勢
(一)生產規模
(二)銷售形勢
(三)成本與價格
二、政府及企業的促銷措施與效果
為了應對市場變化,今年各地政府和企業采取了多種措施促進茶葉銷售。調研顯示,近70%的地方加大公共品牌宣傳力度,近60%的產地通過具體茶事活動或資助企業參展來擴大本地茶葉銷售,47%的產地注重搭建產銷對接平臺。70%的產地表示這些措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就不同措施的效果比較而言,搭建產銷對接平臺、茶事活動和資助企業參展效果較為明顯,而公共品牌宣傳短期內效果尚不明顯。
從企業來看,66%的產區企業重點加大營銷力度,50%的產區的企業通過網上銷售開拓銷售渠道,48%的產區的企業通過簡化包裝降低成本以促進銷售。就企業采取的應對措施看,64%的企業反應上述營銷措施效果較好。比較而言,網上銷售效果最明顯,其次是簡化包裝和加大營銷推廣力度,其他措施效果一般。
三、前景展望與營銷建議
就體系經濟研究室對全國消費及生產形勢的判斷,國內市場整體需求潛力依然較大,預期消費量仍有3-5%的增長空間。當務之急是采取措施啟動大眾消費,我們建議要重點做好如下方面的工作:
(一)提早謀劃布局面向大眾的流通渠道
順應當前信息化的時代趨勢,積極構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新型茶葉流通渠道。實體流通渠道構建上適當調整功能定位,無論裝修風格還是功能訴求上都要擯棄傳統高大上的定位策略,盡可能體現服務普通消費者的特色。以互聯網為基礎的電子商務是面向中青年群體的流通渠道,當前電子商務也是傳統渠道的有益補充,對未來茶葉流通模式也將有重要影響。鑒于移動媒體的快速發展,建議茶葉企業要提早布局,搶抓以移動終端電子商務的先機,探索適合本企業的茶葉流通模式。
(二)以消費者需求為依據調整產品結構
調研發現,產品結構調整成為應對市場環境變化的`有效手段。建議部分企業扭轉以生產為中心的理念,以消費者需求為依據進行產品結構調整。要盡快建立企業的消費者跟蹤與分析系統數據庫,積極進行茶葉市場調研,結合自身優勢開發適合大眾消費特征的茶葉產品,特別是要集中優勢資源推出本企業的明星產品和主導產品。
(三)借助新興媒體采取精準化營銷策略
在經濟全球化、知識化、信息化、數字化、網絡化趨勢的推動下,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信息交流方式正在逐步發生變化。隨著市場細分度的加深和信息溝通技術的迅猛發展,精準營銷是未來的重要趨勢。隨著市場形勢變化和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茶葉的營銷必須提高營銷瞄準度,開展精細化營銷。精準營銷就是從更加細化的層面,通過一系列精準的定位,提高市場營銷效果的系統性營銷策略與實踐。精準營銷要求精準地細分市場、精準地了解消費者需求、精準地定位目標消費者和精準地信息溝通方式。茶產業要抓住信息時代的重要機遇,實現營銷理念的跨越,進而實現茶葉消費的可持續增長。
(四)依靠科技與監管確保茶杯里的安全
已有研究表明,茶葉質量安全對消費者行為有決定性影響。在當前背景下,所有茶業從業人員都必須有大局意識,依靠科技與監管確保茶葉質量安全。防止出現質量安全事件,降低茶葉質量安全風險。提高質量安全風險防范意識,構建茶葉質量安全風險預警與危機公關機制,在突發性質量安全出現時能迅速響應,降低對消費市場的影響。
【春茶產銷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春茶的詩句01-15
統計調研報告-調研報告07-25
消防調研報告_調研報告06-13
醫院調研報告_調研報告04-20
汽車調研報告范文_調研報告05-06
制藥企業調研報告-調研報告02-23
立春茶文案02-01
停車場調研報告-調研報告07-27
鄉鎮鄉村旅游調研報告-調研報告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