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調研報告匯編15篇
隨著個人素質的提升,報告的使用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報告成為了一種新興產業。那么一般報告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調研報告,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于調研報告1
視覺傳達設計是指設計者利用平面視覺符號——文字、插圖和標志,來傳遞給接受者各種信息的設計。其主要功能是起到傳播和推廣的作用。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經常被稱為平面設計,它涉及到的領域有很多,例如:報紙、雜志上的各種平面廣告、道路兩側的廣告牌、燈箱等都屬于視覺傳達設計的領域。在設計學中,其內容主要包括:廣告設計、印刷設計、書籍裝幀設計、海報招貼設計、產品包裝設計、企業形象設計(VI設計)、展示設計、數碼影像設計等。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主要采用“設計項目教學法”進行教學,通過貼近于實際應用的教學案例,讓學生了解平面廣告設計流程及內容,掌握平面設計領域中各種設計項目的設計規律與表現技法,讓學生熟練使用多種平面設計軟件,使學生具備可以完成平面廣告設計任務的能力。
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就業方向
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就業前景非常廣泛,畢業生可在廣告公司、設計公司的平面設計部門擔任平面設計師;在電視臺、報社、雜志社、大型網站等媒體單位的平面設計部門擔任美術編輯;在企事業單位的策劃部門擔任平面設計師等。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主要就業去向在如下領域:新聞出版、彩色印刷、平面廣告、戶外廣告、企業CIS策劃設計、海報設計、招貼設計、刊物設計、產品包裝設計、商業手繪、網站形象設計、網頁制作、Flash、動畫設計、商業攝影、家裝設計、效果圖設計、展覽、展示設計、園林設計、建筑設計、景觀設計、三維動畫設計、影視制作、欄目包裝、企業形象宣、傳片、產品專題片、會議禮儀拍攝、影視編輯、語音編輯、MTV制作、電視片頭制作等。
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就業前景
近日來,社會上對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方面的人才需求量與日俱增。雖然國內各主要藝術院校和綜合性大學藝術系的有關專業都不斷地在擴大招生人數,但培養出的設計專業人才還是遠遠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呈現出供不應求的狀態。由于商品市場的刺激和需求,視覺傳達設計行業一直是社會熱門行業。視覺傳達設計行業的應用已無處不在,各類展覽展示發布機構、超市、銀行、大中型商場櫥窗、企事業單位宣傳機構等越來越多地依賴于視覺傳達行業的介入。設計公司、裝飾設計公司、裝潢設計公司、廣告公司等大量涌現,急需經過系統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培養的人才。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發展是很好,就業也多。設計從形式到內容形成一個完美的`藝術整體。對那些想深入學習設計的朋友,建議你到專業的培訓機構進行系統的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學會設計的精髓知識。為你推薦清美培訓中心,清美培訓中心自成立以來,一貫嚴謹治學,秉承學樣的專業優勢,在藝術設計培訓領域開展了深入的研究和教學研討活動。使得我們一直走在專業發展的前沿
關于調研報告2
一、基本情況
(一)調查情況。本次調查選取了具有一定區域代表性的XX縣界頭鎮橋頭村大地村民小組、界頭村黃家窩村民小組為調查對象,其中,橋頭村大地村民小組共有57戶居民,264人,勞動力138人,有水田300畝左右,農作物種植以烤煙、水稻、油菜為主;每家都有外出到長三角、珠三角打工的人,占了總人口的40%左右;年收入4-5萬元的占80%,4萬元以下的占20%,其中最多的可達10萬元(有2-3戶),最低的3萬元,經濟發展狀況可代表界頭的中等水平,農戶普遍重視子女教育。例如,王某,家庭人員共6人(初中以上1人,初中2人,初中以下2人,幼兒1人),勞動力4人,讀書1人;共有水田9畝,主要種植水稻、烤煙、油菜;養豬出欄4頭,雞30只;每年外出打工 4個月,主要從事泥工,每天收入100元,條件成熟時還是想外出務工;目前也想租別人的田地發展種植業,但附近無人出租。李某,家庭人員共6人,其中在外工作1人,勞動力4人(初中以上2人);有水田5畝,長期租種2.5畝,種煙季節租1.5畝,山地1畝種樹,主要種植水稻、烤煙、油菜;養豬出欄1頭,雞10余只;每年收入4-5萬元,目前想租田但是租不到。去年夫妻兩人外出廣東10個月從事電線加工工作,純收入3萬元,因妻子分娩回家。王某,家庭成員6人,初中以上文化2人,勞動力3人,有田地14畝,主要種植水稻、油菜、烤煙,目前種烤煙的田已租給其他人(地租0.3萬元),年收入2萬元左右,兩人外出打工年純收入5萬,田地已出租一半,自種一半;養豬19頭,雞30多只。
黃家窩村民小組共有25戶,110人,勞動力75人,田地200畝,農作物種植以烤煙、水稻、油菜為主,外出打工50多人,年收入3-4萬元;按戶來計算年收入10萬以上的有兩戶,4-5萬的有15戶,4萬以下的有3-4戶。例如,黃某,家庭成員4人,勞動力2人,有田地5畝,主要種植水稻、油菜、烤煙,目前種烤煙的田已租給其他人(地租0.3萬元),年總收入4萬多元左右,兩人外出打工主從事建筑和餐飲,田地有流轉的意向,但無人接手。該戶認為在目前種田只能保證家庭的糧油需要,無法創造更多的現金收入;出租田地每畝可收入700元左右,租田來種每畝需500-600元,也想將土地流轉來自己種,但由于對市場不了解不撐握,不敢償試。
(二)勞動力結構。兩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74人,共有勞動力213人,從年齡結構上來看30歲以上占60%左右,30歲以下的占40%左右;男性勞動力占54%左右,女性勞動力占46%左右;初中以上的占37%左右,初中以下的占63%左右。
(三)外出務工情況。兩個村民小組共有155人外出打工,其中長期在外打工的有占66人,占43%左右,季節性外出打工的89人,占57%左右;長期外出務工主要是到長三角和珠三角,從事電器生產、鞋類生產和在縣內和XX市內從事建筑、餐飲、其他服務業;季節性外出務工主要是在縣內和XX市內從事建筑、伐木、運輸等行業;長期在外務工人員收入可達每年4萬元左右,季節性外出務工收入可達每年3萬元左右,最高的務工收入可達每年10萬元左右。
二、勞動力現狀特點分析
從調研結果來看兩個村民小組勞動力及勞動力務工情況有以下一些特點。
一是外出務工人員在逐年增多。兩個村民小組外出務工人員有155人,占總人口的41.4%,占勞動力總數的72.8%,較前幾年所占比例分別增加了20個和30個百分點。
二是外出務工地點有明顯變化。在前幾年外出務工絕大部分還局限于縣內和周邊的一地區,外出到長三角和珠三角務工的很少,從本次調研來看,僅橋頭村大地村民小組就有共有50多人外出到長三角、珠三角打工,占了總人口的40%左右。
三是外出務工收入已成為家庭現金的主要來源。當前農業雖然在向前發展,但在一定的時期內農民從事種養業所獲得的收入還是不高,以界頭為例,一畝田一年可以種兩季,收入3-4千元,扣除生產成本純收入僅有1千元左右,單純靠種養業收入來維持一個家庭的運轉是非常困難的。從兩個村民小組外出務工收入來看,最高收入已達10萬元,最低的也達3萬多,平均可達4萬左右,這些現金收入入用于維持一戶農村家庭一年的運轉從目前生活水平來看是綽綽有余了。
四是具有較強的裙帶性。經親朋好友介紹或引路而實現就業的農村勞動力占大多數,通過政府或職業中介機構組織勞務輸出實現轉移的人數相對較少。特別是青年勞動力流動周期長,有的農村青年已完全擺脫了農業生產而長期在外從事流動就業。
五是流動區域相對集中。外出務工人員主要分布于長三角、珠三角以及縣內和周邊一些地區,隨著騰沖的社會經濟不斷發展,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就近就地轉移就業有增加趨勢。
六是具有明顯的兼業性。隨著二、三產業的發展和農業生產率的提高,相當一部分農民既保留著土地的承包權,又加入了外出務工大潮,農忙時種地,農閑時外出做工經商,屬亦工亦農性轉移。
七是依然以從事純體力勞動為主。農村勞動力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63%,由于他們普遍素質偏低,技能單一,這與就業市場要求高素質、高技能人才形成反差,他們外出就業的空間逐漸縮減,大部分只能從事勞動技能低、勞動強度大、危險性高的行業。
八是由單純的打工者向個體私營業主轉變。一部分外出務工人員通過自己多年在外打工單位從事管理或技術工種等工作,掌握了一定的技能,積蓄了一定資金,積累了一定的實踐經驗,拓寬了視野,增長了知識,他們便充分利用自己的有利條件,紛紛返鄉創辦經濟實體,從而真正發家致富。
三、存在問題
(一)轉移方式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自發性轉移一直是農村勞動力轉移最主要的方式,加之我縣基層就業服務機構和就業服務信息網絡尚未健全,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缺乏足夠的就業指導、就業服務和便捷可靠的信息渠道,導致盲目性很大。農村勞動力轉移的盲目性帶來了很多的負面影響。首先,它給各級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進行勞動力宏觀調控,開展有組織勞務輸出和城鄉統籌就業等工作增加了難度,降低了勞動力資源利用率。其次,增加了農村勞動力轉移成本,造成人力、財力的浪費和損失。
(二)轉移就業沒有形成可靠的保障。由于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長期存在,農村勞動力在向二、三產業轉移過程中面臨諸多體制性、政策性障礙。如在就業政策、社會保障和勞保福利方面由于缺乏相應的政策和法律保護及有效監督,使農民工與城鎮職工在就業環境、社會保障和勞保福利等方面形成二元分化,對比鮮明。
(三)勞動力素質較低,制約了轉移領域,就業難度增大。農村勞動力素質低是制約轉移數量和轉移層次的重要因素。從長遠看,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和高新技術產業的興起,低素質勞動力的轉移領域必將越來越窄。由于農村受地域、經濟和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等因素的影響,造成部分人對學習文化知識的認識不足,片面認為反正是打工,晚不如早,讀了大學一樣要自己找工作。因此40%左右初中畢業生就大規模外出務工,他們文化素質和技能普遍低。我縣約有90%以上的務工人員多從事勞動強度大、收入低的'體力和簡單的手工勞動。當前,勞動力市場正由單純的體力型向專業型、技術技能型轉變,低素質勞動力就業的難度增大。政府對農民工的培訓,缺乏可持續發展的計劃和措施。
(四)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壓力日漸增大。一是發達地區和大中城市對勞動力整體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對簡單勞動力需求量逐漸減少。二是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城市面臨安置下崗失業人員和農村勞動力轉移的雙重壓力。三是面臨其它地區民工的競爭壓力。
(五)勞動力培訓實效性不強,與市場需求相差甚遠。我縣只有社保局、農業局的陽光工程和扶貧辦的專項扶貧培訓資金,負責對外出務工人員進行培訓,受條件和各方面因素制約,培訓很單一,尤其是缺少時間短、見效快的實用型務工崗位技能培訓,培訓資源沒有得到有效整合,培訓設施、培訓手段等落后造成務工人員技能較差,制約了我縣農村勞動力的就業競爭能力,影響農村勞動力的有效轉移。
(六)勞動力轉移組織化程度不高、市場較混亂,非法職介現象嚴重。現鄉鎮雖然成立了勞動服務站,但存在著有機構人員少(或無專職人員)、經費不足等問題。因此,對外開拓勞務基地、搜集用工信息和維權等方面的力度不夠大,上下內外有機結合的聯動機制不健全,由此而出現了勞動力轉移信息不暢、工作脫節、有組織勞務輸出比例低的局面,影響了農村外出勞務收入的提高、權益的維護和輸出的穩定性。
(七)勞動力轉移人員相關福利待遇得不到保障,就業環境較差。因有些外出務工人員法制觀念不強,不主動或不堅決要求簽訂用工合同;有些個體老板、私企不遵紀守法,不愿意甚至強烈拒絕簽訂勞務用工合同,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為此,勞務人員在醫療保障、勞動保護、工傷和失業保險等福利待遇方面得不到基本的保障。
(八)大量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對農村的生產生活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一是有部分村寨形成了季節性或長期性的空巢村;二是由于勞動力大量外出務工,造成了田地撂荒,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業的發展。
四、下步做好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的對策和建議
(一)提高農村勞動力素質,完善職業技能培訓。一是要進行思想引導。引導農村勞動力不要盲目地擠大學這張門,要認識職業技能教育也是一條很好的謀生之路。二是政府有關部門要加強對農村勞動力職業培訓工作的組織領導,強化鄉鎮、學校培訓機構的協調,逐步構建起覆蓋城鎮失業人員、被征地農民、農村勞動力等各類城鄉勞動力的培訓格局。三是要以征地農轉非人員、農村勞動力中的青壯年農民為重點培訓對象,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強培訓專業與當地和外地用工信息的相互吻合,依托區域特色產業,選擇與當地經濟密切結合,就業前景好的崗位,開展轉崗就業培訓。四是積極開展農村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鑒定,提高市場就業競爭力。五是特別要重視加強鄉鎮農村勞動力培訓基地建設和對農村創業人員的培訓。
(二)推動土地合理流轉,促進農業向規模化、專業化發展,推進農村創業,解決勞動力外流與農業發展之間的矛盾。當前,農業已進入從傳統農業向現農業轉變的重要時期,農民要從農業生產中獲取收入單純依靠單打獨斗的個體行為是已經行不通,必須向規模化、專業化的方向發展。在此過程中需要從政府層面解決以下幾個問題,一是推動土地合理流轉,二是鼓勵農民自我創業,并解決農民創業初始成本多,創業門檻過高的困難,三是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及時發布產業政策、市場信息、技術規范等,為創業者提供產業改革、發展、結構調整、資金投向、誠信建設等方面的服務,引導創業者依法納稅,合法經營,健康發展。
(三)筑巢引鳳,努力實現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轉移。從政府層面要營造良好的投資、創業環境,進一步制定優惠政策和鼓勵政策,積極招商引資,努力拓展二、三產業的發展空間,增加就業崗位,促進農村勞動力的就業轉移,支持縣外投資企業和各種個體私營經濟的發展,同時鼓勵有一定資金基礎的務工人員回鄉創業發展,給予返鄉創業者以更多“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和支持,如項目建設的支持、用地、貸款等等。
(四)搞好服務,切實維護外出務工者的合法權益。首先,要與司法等部門聯合加強勞動法、社會保險等相關法律法規、政策的宣傳,以提高廣大勞務人員的自我防范能力。其次,要積極尋求駐外辦事機構的支持,采用多種方式和途徑,在流動人員相對集中的地區或城市建立相應的管理、服務組織或機構,為農村勞動力提供相關法律政策咨詢、勞務信息、就業指導等一系列的就業跟蹤服務,幫助他們解決工作和生活上所遇到的一些實際困難,如勞資糾紛、勞動爭議、突發事件處理等等。
關于調研報告3
當前農民工整體素質低下已成為實現農村富余勞動力穩定轉移,統籌城鄉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的一個重要制約。對農民工、特別是返鄉農民工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已成為各級政府工作中需要妥善處理的大事,日益受到中央和各級政府的重視。然而,根據我們的調查,當前農民工培訓工作中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須采取措施。
培訓內容方面的問題
▲培訓學校專業課程設置與農民工就業實際需求不相吻合。一些培訓機構在培訓內容上與農民的需求有差距,既與實踐相脫節,更不能讓受訓者立竿見影。參加過職業培訓的農民工普遍感覺培訓內容“用不上”,造成“不學白不學,學了也白學”。
▲培訓內容單一、雷同,針對性不強,且多集中在制造業和第三產業上,缺少對現代農業技術和農業科技的培訓。目前基本上很少開設農業技術和農業科技方面的培訓。當前大多數培訓都集中在裁剪縫紉工、電焊工、廚師、美容美發等專業。這些工種技術含量和經濟效益都很低,對提高就業能力的作用有限。
▲培訓內容多側重技能培訓。目前培訓多是讓農民工擁有一技之長,但注重提高他們的生存技能,涉及提高農民工整體素質的法律法規常識講座和城市文明常識、心理健康知識輔導等培訓很少。農民工在城市的生存本領雖然得到了加強,但就個人綜合素質而言,仍然難以融入城市社會。
培訓資金方面的問題
資金問題一直是制約農民工想培訓和被培訓的瓶頸問題。當前培訓資金分配在各個部門,導致各自為政,使培訓形不成合力。
▲政府投入資金不足制約農民工培訓工作。根據《20__~20__年全國農民工培訓規劃》的政策措施,農民工的培訓資金由政府、用人單位和農民工共同負擔。現實中農民工培訓主要由政府埋單,農民工沒有承擔費用的能力,而企業則沒有承擔費用的意愿。要增加培訓投入,由就業專項資金和相關專項資金中給予補貼,目前看來仍顯不足。在一些中西部勞動力輸出地,貧困縣的財政收入50%要靠上級財政轉移支付,縣財政根本無力劃撥資金用于補貼農民培訓活動。培訓內容“縮水”,造成培訓形式走過場。
▲農民感覺培訓費用太多,“不劃算”。農民工要參加培訓,除培訓費外,書本費、考試費、生活費、職業技能鑒定費、職業介紹費諸項費用少則數百元,多則幾千元,這就把相當一部分農民工擋在了培訓門檻之外。
▲培訓資金分散,就業專項資金使用效率不高。目前國家對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的補助分散在不同的部門,同一培訓科目可能有幾種不同的補貼額度,導致培訓機構收取的培訓費用難以確定,使農民工培訓的效率很低。另外政府雖然明確提出以就業專項資金補貼農民工職業培訓,由于使用范圍狹窄,審批很嚴,往往是下半年財政撥款才到位,從而造成一方面失業者急需幫助,另一方面又有資金結余過多的現象。
▲職業教育在社會上處于弱勢地位,農業職業教育又是弱勢中的弱勢。農業職業院校難以投入大量的資金與師資來專司此項工作,影響培訓效果。
培訓時間方面的問題
▲農民工不能自主選擇培訓專業的培訓時間。部分農民確實有參加培訓的意愿和需求,但由于不能靈活自主選擇培訓時間錯過培訓機會,沒能參加培訓。目前,對農民工的免費短期培訓時間在2~3個月,像廚師、縫紉、車工、焊工這類專業,兩三個月的培訓確實難以熟練掌握,導致部分農民工不愿參加培訓。另一方面培訓時間過長,參訓人員難以保證學時,農民工又擔心耽誤找工作,從而影響到了培訓效果。
培訓觀念方面的問題
▲有些地方仍對農民工培訓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一些地方的領導和部門對農民工培訓工作僅停留在口頭上,具體問題落不到實處。
▲大多數農民工還沒有意識到培訓學習的重要性。農民工自主參加就業培訓意識淡薄,對培訓工作認識不夠,參加培訓的積極性主動性不高。農民工大多數文化底子差,學起來很費力,很多人常常因為沒有信心半途而廢。
▲一些地方政府以為將農民工送進培訓班就萬事大吉了,認為“培訓能讓返鄉農民工有一個地方呆著,不鬧事”就行了。
培訓體制方面的問題
▲管理體制不順。目前參與農村勞動力培訓的部門多,各部門、各有關單位的職責范圍沒有明確劃分,自成體系,互不聯通。縱向層面省、市、縣、鄉建立的'科技素質培訓資源未能相互有效地銜接。橫向層面涉及農民培訓工作的部門有農業、科技、教育、勞動、財政、婦聯、共青團等近20家,造成政出多門、多頭管理、重復培訓等。
▲在培訓中沒有很好地調動企業在農民工培訓中的積極性。企業培訓對農民工提高實用技能、增強操作本領具有重要意義,目前企業在農民工培訓中存在缺位現象。
▲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目前對農村勞動力培訓沒有一套完整系統的監督機制,多數地方政府只是把培訓費往下撥付,沒有跟蹤檢查培訓效果、考核培訓工作成效。由于監管不力,有的培訓學校(點)存在學時不足、學員流失、有少數冒名頂替現象等問題。更有甚者,一些不負責任的培訓機構和人員鉆政策的空子,挪用資金,搞假培訓,編造名冊,騙取國家的補助金。
對策措施
統一思想,充分認識加強農民工培訓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堅持短期培訓與學歷教育相結合,培訓與技能鑒定相結合,培訓與就業指導相結合的方式,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轉移就業的引導性和職業技能培訓為重點,逐步形成政府統籌、行業組織、多方參與、整體推進,重點依托各類培訓機構和用人單位開展培訓的工作局面。
強化組織領導。應進一步轉變觀念,建立一個組織、法律、政策、投入、師資、資源“六到位”的、社會廣泛參與的新型農民培訓機制,將農民教育培訓真正納入“有領導、有機構、有場地、有內容、有特色、出實效”的正常運行的機制中,推動農村富余勞動力合理、有序轉移。
積極整合培訓資源,加大培訓資金投入。一是按照合理布局,方便農民,充分挖掘教育資源的潛力和空間,有效整合各級各類農民培訓及教育資源,強化基地建設,增加培訓項目,擴大培訓規模。二是加大農民工培訓資金投入。農民工培訓經費實行政府、用人單位和農民工個人共同分擔的投入機制。農民工培訓專項經費主要用于培訓教材補助、聘請師資補助、必要的教學儀器設備補助和經濟困難學員食宿補助等,不能挪作他用,更不能兌換或變相兌換成現金。
完善培訓服務體系。一是加大宣傳力度,把勞動需求情況、技能要求及時傳遞給農民工,使他們明白參加培訓的重要性。認真落實“先培訓、后就業”,“先培訓、后輸出”用工制度和輸出制度。二是建立農民工培訓需求調查系統,對農民工培訓則要“按需下菜單”。三是進一步豐富培訓內容。科學設置培訓項目,采取“請進來、走出去”,長訓、短訓與學歷教育相結合的方式,走農業技術培訓和二、三產業技能培訓并舉的路子,切實提高農民工的生產技能和自身綜合素質。四是增強培訓效果,切實提高培訓含金量。要緊密聯系就業市場需求,適時調整培訓內容,盡可能滿足農民工的現實需要,讓他們感覺到所學的正是所用的、所求的,確實“學有所獲”。五是提高農民工培訓待遇,適當降低農民工培訓的成本。農民工大都是家庭收入的主力,一天不掙錢就意味著一天沒收入,要將培訓與農民工創收、就業結合起來。
關于調研報告4
近年來,##鎮始終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堅持“實現菌業上的一個突破,抓好農業上的兩個基地,推進畜牧業上的三個重點”的發展思路,認真貫徹落實旗委、政府相關政策,按照“四個統一”,即:統一規劃、統一時間、統一施工、統一管理的原則,全力打造白音浩特育肥小區,使全鎮畜牧業逐步走上集約化經營,舍飼精養之路,逐步形成規模產業。白音浩特育肥小區占地面積26.3萬平方米,擁有養殖戶100戶,分二期工程建設,即:20xx年一期工程建設50戶,20xx年二期工程建設50戶,主要以育肥薩福克羊為主,適量進行肉牛育肥,育肥總量可達1萬只羊單位。
一、基本概況
##鎮位于旗政府所在地東北48公里處,東與扎賚特旗白音高勒鎮、吉林省鎮賚縣接壤,南與烏蘭浩特市葛根廟鎮、太本站辦事處相連,西與察爾森鎮、烏蘭浩特市烏蘭哈達鎮毗鄰,北與扎賚特旗寶力根花蘇木相接。全鎮總面積667平方公里,轄14個嘎查35個自然屯,全鎮經濟以農為主、牧業為輔,有耕地26.46萬畝,20xx牧業年度羊數達95100只,其中有綿羊49827只,山羊45273只;有牛5010頭,其中奶牛存欄2316頭,肉牛2694頭。
白音浩特嘎查是##鎮政府所在地,轄1個自然屯、3個社,有288戶、1117人,其中蒙古族人口占70%。總行政面積25510畝,有耕地10495畝,草場13000畝,林地4100畝。生產經營以農牧結合為主,主要種植玉米、大豆等糧食作物。現有大小畜5000多頭只。交通便利,111國道貫穿全境,省際通道從嘎查北部經過。20xx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200元,村集體收入達到9萬元。
白音浩特嘎查作為全旗“50強”嘎查村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這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二十字方針總體要求,依托資源優勢和區域優勢及旗直科局的幫扶,確定以“農業穩步發展、牧業提質增效、居住提升文明、城鄉統籌發展”作為今后三年發展思路,今年打深水井3眼,爭取到牧業貸款30萬元,引進優質奶牛100頭,到年末達到戶均1頭奶牛,逐步實現少養精養多產出,提質、提優、提效率,使畜牧業整體發展在穩中求升。擴大白鵝養殖規模,現有白鵝21000羽,20xx年要達到5萬羽,使白鵝養殖從庭院經濟向產業化轉變,并達到一定規模。大力推廣食用菌栽培項目,20xx年建食用菌大棚20個,20xx年和20xx年計劃分別達到30個和40個大棚,菌棒達到15萬和20萬棒。
以“嘎查一條街”建設為重點,大力搞好環境整治,加強村容村貌建設。現已完成四條街綠化工程。即:投資6萬元,完成111國道兩側20xx延長米、中心校東側1200延長米、主街道西側500延長米進行了綠化,栽植3200棵銀中楊,整修院墻3400延長米,并書寫蒙漢宣傳標語近100條。投資2.5萬元,完成西北二道街長800米、寬1.5米的路面平整,挖邊溝1600延長米,修建院墻約80米,粉刷院墻620米,栽植果樹120棵。投資35萬元,完成111國道兩側安裝50盞路燈。投資20萬元,完成111國道與省際大通道連接路東側安裝34盞路燈。
20xx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200元。按照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基本要求和《白音浩特嘎查20xx—20xx年總體發展規劃》,力爭在20xx年人均收入達到5000元以上,村屯規劃建設全部完成,農牧業產業化更趨合理,生產方式進一步提高,群眾生活奔向小康。
白音浩特育肥小區位于鎮政府北側,111國道與省際通道連接路東側。育肥小區基礎設施建設計劃投資1200萬元,占地面積26.3萬平方米,分兩批建設,即:一期工程建設50戶,計劃20xx年10月末完工,二期工程建設50戶,預計20xx年10月末完工。育肥小區擁有養殖戶100戶,每戶占地面積20xx平方米,其中建設住宅、倉庫、飼料間100至120平方米和棚舍280至300平方米。
育肥小區由鎮政府與農牧戶共同出資興建,采取集中統一的封閉式管理模式,形成基地養殖戶的產業鏈條。每戶基礎建設投資10萬元,鎮政府投資200萬元負責小區內水、電、路和連接路亮化及小區廣場等基礎設施建設。截止目前,鎮政府已完成水、電、路基礎建設投資70萬元,連接路亮化工程投資20萬元,小區廣場建設投資10萬元。
二、主要做法
(一)強化領導、提高認識,大力整合資源優勢
##鎮是前旗糧食,特別是玉米的主產區,每年大量的秸稈資源,給養殖業發展提供有利條件。近年來,##鎮黨委政府,按照“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發展思路,大力整合資源優勢,積極引導農牧民走為養而種,為牧而農、農牧結合、集約化經營、舍飼精養的路子,通過發展肉羊養殖項目,改善了畜群結構和畜種質量,加快了育肥出欄,使牧業年度效益呈逐年增長態勢。為了形成規模效益,鎮黨委一班人通過多次走出去和走下去調研論證,并多次召開黨委會議討論研究,決定建設育肥小區,這個項目的建設可使入駐的養殖戶人均純收入增加800至1000元。
(二)強化宣傳、積極引導,努力提高養殖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為認真貫徹落實封山禁牧政策,積極探索發展農區畜牧業,努力提高養殖戶入駐小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鎮黨委政府采取多種形式,加大宣傳力度,積極引導農民群眾走舍飼精養的路子。
一是鎮黨委多次召開黨委、全體干部職工及白音浩特嘎查農戶參加的'動員會議,大力宣傳建設育肥小區的重要性、必要性和未來發展前景,使小區建設項目首先在黨委一班人和全體干部中達成共識。
二是鎮黨委通過召開鎮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的契機,提交代表審議討論建設育肥小區相關事宜,讓全體代表達成共識。
三是制定優惠政策。鎮黨委、政府按照“統一規劃、統一時間、統一施工、統一管理”的原則,要求養殖戶統一標準,按時開工和竣工。鎮黨委、政府制定優惠政策并與建設戶簽訂《入駐小區》合同,合同內容明確規定了政府與養殖戶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同時要求每個建設戶交納1000元保證金。按政府要求在8月10日前竣工并驗收合格的,政府給予補助1萬元,并退還1000元保證金。
四是加大示范引導。鎮黨委政府在做好宣傳工作的基礎上,從干部抓起,加大示范引導力度,要求領導干部要率先垂范,積極鼓勵黨員領導干部帶頭建設育肥小區。
(三)強化管理、注重服務,扎實推進育肥小區建設
為進一步強化育肥小區的建設管理,確保工程進度和質量,一是加強領導,鎮黨委、政府成立了由鎮長任組長,分管畜牧、城鎮規劃的2位副鎮長任副組長,城管、農電、土地、畜牧等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白音浩特育肥小區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三個組,即:規劃設計組、質量監督組、協調服務組,主要負責育肥小區的整體規劃、建設合同起草、土地丈量、圖紙設計、制定建設標準、工程質量監督以及協調服務等;二是為保證工程進度,解決建設戶資金短缺問題,鎮政府積極協調信用社,為建設戶解決2至3萬元牧業貸款;三是為促進育肥小區的發展,強化小區后期的服務管理,鎮黨委政府采取市場化運作手段,通過招商引資方式在省道與111國道連接路西側成功引入白音浩特牲畜交易市場。交易市場占地面積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640平方米,內設有辦公室、固定棚舍、住宿部、餐飲部及停車場等服務設施,年成交量可達到9000頭牛,成交額近億元。
##鎮全體干部群眾在旗、鄉兩級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務實進取、真抓實干,以夯實基礎、創建典范的工作理念全力打造白音浩特育肥小區,深入探索更高效益的農區畜牧業的發展路子。
關于調研報告5
加強農村黨組織建設,是新時期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執政能力的有效途徑,是促進農村改革、發展、穩定,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決定性因素。搞好以村黨支部為核心的基層組織建設是一項具有偉大戰略意義的工程,任重而道遠。隨著第三批學習實踐活動的深入。村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質進一步提高,工作作風進一步轉變,工作能力和水平明顯增強。但是,在改革開放和發展市場經濟的新形勢下,農村黨組織建設仍面臨著許多新情況、新問題。
根據市委組織部的安排,對我村的情況進行了全面的調研,下面就調研的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村位于吉縣西北部,是鄉政府所在地。我村有兩個自然村,文城村和姚家畔自然村,七個村民小組。全村共有980口人,耕地面積有4299畝,其中耕地面積3056畝,退耕還林面積567畝,小雜糧及經濟作物面積有376畝。
二、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情況
1、黨員基本情況:我村共有人口980人;有1個農村黨支部,農村黨員有——-名,占全鄉黨員總數的——占全鄉農民總數的——在這——名農民黨員中,55歲以上的76名,占50%;文盲、半文盲黨員8名,占5%;高中及以上的25人,占16%;困難黨員9人,占6%;致富無門的5人,占3%;致富帶頭人60人,占39%。
2、農村黨支部班子情況:村黨支部委員總數為12人,35歲以上的9人,占委員總數的7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50%。
3、農村黨支部作用的發揮情況:兩委班子成員均能在自身致富上起一定的帶頭作用,能履行自己的工作職責。
三、存在問題
1、村級班子整體素質不高。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文化程度偏低。農村兩委干部的文化程度較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仍然很高。二是學習的積極性不高。部分村干部只注重干一些具體的工作,忽視了對政治理論的學習。三是民主、法律意識淡薄。個別村干部工作方式簡單,領導方法陳舊,導致工作中干群關系緊張,矛盾增多。
2、存在干部不作為現象。一是“不想作為”。村黨支部書記由于受年齡和文化程度的限制連續擔任村主干長達二十余年,思想疲軟,觀念陳舊,不思進取,得過且過,只停留在上傳下達、敷衍應付的基點上,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發展經濟上沒有大的貢獻。二是“不會作為”。現在農村工作當中,日常事物比較多比較雜,而且需要登記在案的東西需要寫出來,不能及時的備案,有些工作我們確實干了,但檢查的時候拿不出東西來證明,影響了
3、農村干部隊伍后繼乏人。一是班子年齡結構老化。這一點普遍得到廣大農村干部的重視,有些村在村民委員會換屆選舉中及時為班子輸入新鮮血液。但目前班子老化現象還比較嚴重,村黨支部書記已經60歲,村委會計現已64歲,兩委干部都在50歲以上。二是村級后備干部缺乏。村里有頭腦、有能力的年輕人都把眼光放在經濟發展上,真正愿意服務農村、扎根農村的人越來越少。三是年輕黨員政治意識淡化。一些年輕黨員經常在外,不能及時接受黨組織的教育管理,集體意識、服務意識不清。村40歲以下的黨員大都出門在外,不參與村里事務。四是農村干部待遇低。農村工作環境艱苦,任務繁重,村干部待遇低、難落實,不少村干部不安心本職工作,人心思動現象較普遍,甚至干脆“撂擔子”。
4、部分村兩委班子關系不協調。部分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不能互相配合共同開展工作,有些村黨支部書記對村里事情基本不管,支部對村委工作不支持,無法發揮出村級班子應有的工作合力。
5、村級黨組織活動開展難。農村黨組織普遍反映農村黨員年齡結構老化、外出務工人員增多,“一課三會”制度難落實,活動難開展,黨員大會都難以執行了。
四、農村黨員狀況
農村黨員很大一部分都是年老體弱,行動不便者。他們有的是低保護,有的受政府補貼。其中流動黨員不是特別多,主要存在的問題是:
1、流動黨員外出流向難以掌握,關系難以接轉。
有的流動黨員組織觀念淡薄,接受黨組織管理的意識起來越淡,不開具黨員證明信,也不轉組織關系,不持《流動黨員活動證》,外出前不向黨組織報告,回來后也不主動與黨組織聯系,成了“掛名黨員”和自由黨員;也有的黨員在外不愿暴露黨員身份,一直自己裝著組織關系,成為名副其實的“口袋黨”。
2、流動黨員不能按時繳納黨費,基數難以把握。
3、是流動黨員中預備黨員轉正難。
近年來,許多大中專畢業生和退伍轉業軍人預備黨員由于一時無法安置工作,經常到異地尋找工作,成為流動黨員的一部分。由于黨組織無法了解他們的日常表現,支部內其他黨員也因為不了解情況而難以發表意見,給預備黨員轉正工作帶來了很大困難。4、是織組活動難以正常開展。有的流動黨員在外務工期間,無法正常參加原黨支部的活動,又不與流入地黨組織聯系,兩邊組織生活都不參加,成為管理上的“真空地帶”。有的個別黨員在脫離了黨組織的監督管理后,生活、工作作風比較散漫,相對缺乏自我約束力,黨性意識淡化,不能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五、農村經濟社會情況
我村主要是以蘋果為主導產業,蘋果的種植面積可觀,而且銷路也很好,農民的收入來源也主要靠蘋果,每季下來每畝蘋果可買一萬元左右,在教育方面,由于我村是鄉政府所在地,孩子們上學都比較方便,幼兒園,小學,初中都有,今年我村中學新修建教學樓一座,
醫療衛生方面,我村980口人,新農村合作醫療參與了900口人,參與率是92%。今年計劃全部參與。
社會保障方面,國家現在很重視民生問題,關注的不僅僅是一家一戶、一時一事的小民生,而是包括了大到發展戰略、小到老百姓“柴米油鹽”的大民生。對此,在調研過程中,我發現我村在社保方面存在以下問題:①廣大農民群眾缺乏社會保障的意識,對參與農村社會保障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只顧眼前利益,缺乏長遠眼光。②家庭保障能力下降。隨著家庭規模的縮小和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傳統的家庭保障面臨威脅,家庭的一些基本功能如撫養、贍養、教育等受到了很大沖擊,傳統的“養兒防老”保障模式已經很難適應目前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特別是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和家庭“倒金字塔”結構的形成,將給未來家庭帶來很大的經濟負擔。③農民享受到的實惠少。,農村社會保障門路很多。有民政、衛生、農業、扶貧辦等部門承擔農村社會保障工作。從表面上看,好像農村社會保障工作多部門負責,易形成合力,共同解決問題。而實際上,各部門從本部門利益出發,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在實際工作中經常發生決策及管理上的摩擦和矛盾。對此,農民心存顧慮。多部門管理還造成農村社會保障苦樂不均,操作不規范,短期行為多。逢年過節,各有關部門傾巢出動,發錢發物,好不熱鬧,其它時間則不聞不問。由于沒有一個統一的機構,沒有統一部署,各部門各行其是,造成部分貧困戶接受多家接濟,而有些貧困戶則什么也沒有得到,救助效果不明顯。同時在全市開展了“一助一”富民工程,“領導干部聯系困難戶”活動,以及“聯民心”工程等多種活動,也存在熱熱鬧鬧開張,冷冷靜靜收場,雷聲大,雨點小,扶助部門做官樣文章,走過場,農民得到的實惠少。
六、熱難點問題
1、農民對當前經濟形式持樂觀看法,在主導產業方面,對于蘋果銷路,希望政府幫助提供信息,找市場,減少農產品無銷路的后顧之憂,為今后農業生產提供更為廣闊的天地。在資金上,希望金融部門幫助農民解決小額貸款,緩解農民因生產資金不足制約生產發展的矛盾。在農產品價格上,農民希望政府及有關部門多從農民利益出發,防止“谷賤傷農”。鞏固和穩定稅費改革政策措施,防止農民負擔反彈。平抑物價,嚴防生產資料價格暴漲。據農民反映,今年四季度,隨著糧食價格上漲,農業生產資料價格大幅度上揚,與去年同期相比每噸尿素價格增加260元,農民因農產品價格上漲帶來喜悅的同時,也帶有幾分憂慮。
2、科技作用得到廣大農民認知,加強農村科教文化事業建設是農民所盼據調查,農民對科學技術在農業生產中所產生的巨大作用有共同的認識。相信科學,渴望技術反映了廣大農民的共同心聲。但農民感到獲取科技知識的渠道少,學而所用和用而所學之間還存在差距和矛盾。看電視是農民獲取科技知識的主要渠道,農業頻道是農民最喜愛的節目。但農民反映“電視播放農業科技知識時間短,記不住,理解不透”。農民希望村里有個固定的學習場所,能有科技人員面對面、手把手的傳授知識和技術。還應該多發放一些科技書籍和科普光盤,增加致富信息來源渠道。農民希望政府及有關部門加大對農村科教文化事業的投入,普及和提高農業科技水平,多舉辦一些類似“科技之冬”活動。農業技術人員應經常深入農村進行技術培訓和技術指導。
3、在農村文化生活上,農民反映文化生活饋乏,在農村看電視是農民的唯一文化娛樂,農民希望有關部門重視和扶持鄉村文化室、圖書室、活動室的建設,讓先進文化占領農村文化陣地。
4、農村社會治安狀況和社會風氣有所好轉,農民渴望農村社會治安進一步穩定。我村農民對農村社會治安狀況總的評價還是比較滿意的。過去,在農村發生的盜竊、打架斗毆等違法犯罪現象已明顯好轉,社會風氣也越來越純正。鄰里之間、干群之間比較和協。在農村賭博現象較為嚴重,紅白喜事大操大辦之風盛行,人情禮往給農民帶來沉重負擔。
關于調研報告6
你可能很難想象公園里那些神態怡然、悠然自得的老人們內心深處的孤獨,本是到了盡享天倫之樂之時,卻只能深居獨處,望子女而興嘆。空巢老人這個原本生僻的詞語,如今是一個沉重的社會話題,而這個話題也成了我和小組其他成員這個暑假中為期一周的社會實踐的主要內容。
走進某某市某某區的居委會辦公室,在簡單的介紹了自己及說明來意之后,該居委會中的一位女性負責人在以后的一星期中接待了我們。在與這位負責人的交談以及走訪中,我們驚訝地發現該區的獨居老人數量近幾年來呈現明顯上的升趨勢。該區60歲以上老人人數為260于人,占社區總人口的20%,而其中的空巢老人比例也高達40%,這一數據遠遠高于常熟全市的平均水平,我不禁為這樣的一組數據感到震驚和難過。
在為期一周的走訪調查及與居委會人員的交流中,我們大致了解了造成這種空巢現象的幾個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客觀因素造成的,另一方面不可否認的是主觀因素也是重要原因。
(1) 這種現象和我區,我市,乃至全省全國的人口結構密不可分,我國人口結構的總的趨勢是老齡化加劇,從這點看來我區的這一現象只是我國諸多人口問題的一個縮影。
(2) 思想觀念的改變是造成空巢現象的內在因素。隨著經濟發展,父輩之間以及爺孫之間的代溝的'不斷凸顯,沖擊著老人們一家之主的傳統思想觀念以及以四世同堂韋榮的舊的家族式生活觀念。思想過于保守的老人越來越受到思想開放的子孫的排斥。而年輕人隨著文化知識與思想的進步,不在受父母在,不遠游舊思想的束縛,紛紛離開父母,從而造成空巢現象。
(3) 家庭小型化是空巢現象的直接原因,隨著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住房條件的改善,三口之家的小型家庭模式成為主流。所以這也造就了空巢老人數量的不斷增多。
(4) 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是造成空巢老人現象的主要因素。在這個競爭日趨激烈的社會,年輕的人們將更多的時間花在了工作、學習、教育子女上而忽視了對老人的陪伴,這也成催生了空巢老人的推助器。
在結束為期一周的實踐調查之后,心中滿是沉重的思考與困惑:我們得到了物質上的,卻在慢慢失去一種親情。或許,只有當人們在老人們離開人世之后才會明白這種親情的損失有多大,那是無法彌補的遺憾。空巢老人所需要的不是物質,而是子女們的關愛。這個問題不僅僅是家庭問題,它已上升到嚴重的社會問題,因為它關系到以人為本的和諧社會的建設!這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給老人一個快樂而不是孤獨的晚年!
關于調研報告7
一、調查時間:
20xx年3月22日下午
二、調查地點:
金牛路
三、調查對象:
馬路兩邊的店鋪
四、調查方法:
訪問調查、實地考察
五、調查人數:
85人
六、調查原因:
漢字大約產生于四千多年前,它經歷了漫長的演變改革。漢字文化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的偉大財富。然而在使用過程中,有些不良商家為了博取大家的眼球,刻意追求宣傳效果,故意使用錯別字,給人們生活帶來很大的不便。所以,為了宣傳錯別字的`危害,警醒這些商家,我才做了這篇調查報告。
七、調查內容:
在街頭的廣告牌、宣傳廣告、店牌上,出現了五花八門的錯別字的使用情況,有的用楷音改字體,有一些花店把成語“花容月貌”改成“花容月色”,一些賣魚的店家把“自由自在”改成“自魚自在”,賣衣服的把“依依不舍”改成“衣衣不舍”,把“百依百順”改成“百衣百順”,還有一些人把漢字寫錯在手寫的告示上,如“草莓”寫成“草毒”,“芹菜”寫成“請踩”……諸如此類不規范用字和錯誤用字在街上已經屢見不鮮了。
八、調查結論:
我發現,在被調查的85人中竟有超過一半的人是不識字的,比如把“攤餅”念成“攤病”……這真是讓人哭笑不得呀!
九、調查后的建議:
1、加大規范使用漢字的宣傳。
2、提倡商家制作標準的廣告牌。
關于調研報告8
依托賀勝溫氏禽畜有限公司,大力發展養雞產業,爭創禽類養殖大縣(區)是咸安區今年重抓的一件大事。7月上旬,我們對全區養雞發展情況進行了比較全面的了解,對進一步推動養雞產業發展提出了建議。
一、全區養雞發展情況
今年全區計劃發展目標是:新發展養雞大戶500戶,爭取禽類出籠2800萬羽,產值5億元。養雞大戶發展任務分解落實到9個鄉鎮辦。截止7月9日,全區新發展溫氏養雞戶319戶(其中在養戶207戶,在建雞舍112戶),新發展土雞養殖戶15戶,總計發展養雞大戶334戶,占全年發展任務的66.8%。全區總養雞大戶已達794戶,發展形勢看好。
據賀勝溫氏公司反映,在今年市場比較疲軟的情況下,公司各項經濟指標均有較快的增長,超過了去年同期。下半年是養雞產業旺季,各項經濟指標有望更快發展。據公司報表,公司上半年投放雞苗838萬羽,完成年計劃的52%,同比增長18.5%;上市肉雞687萬羽,占年計劃的45.2%,同比增長19.7%;養戶從中收益1086萬元,戶平收益1.52萬元,折算每只雞平均收益1.68元。
從調查農戶情況看,農戶對發展養雞有較大的熱情。所到之處,養戶都笑臉相迎,都說養雞能賺錢,只要勤心,一批養5000多只,一般能賺近萬元,一年養雞3—4批雞,能賺3萬多元,比在外打工強多了。少數養戶沒賺錢,或是因天災,或是因技術不夠,或是因責任心不強管理不善。好多農戶計劃著下半年發展。
二、發展養雞的主要作法
1、加強領導,明確責任抓落實。一是成立工作專班。區主要領導對養雞工作非常重視,親自掛帥成立了養雞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并抽調三人組成養雞產業發展協調服務督辦專班,長期服務在鄉鎮,搞協調,抓督辦,對今年養雞產業的快速發展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9個鄉鎮辦也相繼成立了養雞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有的是鄉鎮一把手親自主抓,有的是常務副鄉(鎮)長或分管農業的副書記主抓。專班負責轄區內養雞戶的土地、木材、供電、資金等一系列協調工作,積極為養雞戶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并及時向區養雞產業協調服務督辦小組通報情況。如橫溝橋鎮黨委書記杜新國同志,忙中經常利用休息時間走訪養雞戶,了解情況,解決問題,發動群眾。汀泗橋鎮、賀勝橋鎮專班負責同志,親自跑村發展養雞,協調解決問題,掌握情況十分熟悉,哪村哪戶了如指掌。二是層層分解任務。各鄉鎮辦都把區下達的任務分解落實到村,明確各村的發展任務,并把發展任務壓擔給村支書、住村干部和鄉鎮黨委成員,一級抓一級,一級督一級。三是實行獎懲激勵。多數鄉鎮對發展養雞制定了獎懲措施,如橫溝橋鎮、官埠橋鎮把發展養雞納入了鎮政府目標考核,實行目標管理,橫溝橋鎮對完成任務的村給予1000—5000元的獎勵,對未完成任務的村和住村干部取消年終評先資格,官埠對完成任務的村給予3000元的獎勵,汀泗橋鎮和向陽湖在發展養雞上也采取了“駐村干部包村,黨委成員包片,獎懲責任到人”的措施,完不成發展任務的,包村的鎮村兩級干部在全鎮干部大會上作檢討,增強了干部的責任心和工作壓力。
2、積極引導,廣泛宣傳抓落實。一是大力宣傳養雞優惠政策。在全區動員會后,9個鄉鎮辦都及時召開了專題動員會,下發了宣傳單,大肆宣傳區、鎮(辦)扶持養雞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調動了群眾參與養雞的積極性。二是大力宣傳養雞典型事例,多數鄉鎮組織了老養戶現身說法宣傳,以典型正面引導農戶發展養雞。如賀勝橋鎮萬秀村村支書、區人大代表陳恢志,05年開始帶頭養雞,三年間分三批建雞舍三棟1010平米,出籠肉雞10.3萬只,獲利近20萬元。看到支書親自帶頭,看到他養雞有好效益,全村109戶陸續建雞舍養雞。今年陳恢志又帶頭建雞舍一棟600平米,并帶領大家建設了萬秀曹家養殖小區,又帶動了11戶開始養雞,全村總養戶達120戶,超過全鎮總養戶的三分之一。再如橫溝孫田村李盛洲07年開始養雞,建雞舍550平米,已養了8批雞,每批5000—6000只,除兩批雞因雪災和雞種苗原因沒有賺到錢、溫氏給予了一定補貼外,有6批雞賺了錢,每批賺1萬多元,每年賺3萬多元,每只賺2元左右。看他養雞賺了錢,同村的毛永宏、毛榮華姐弟倆今年放棄了外出打工,在家建起了雞舍,5月份開始養雞,并發動兩個親戚準備在他們的旁邊建雞舍養雞。
3、鼓勵發展,出臺政策抓落實。為完成區下達的養雞發展任務,多數鄉鎮在區發展養雞的優惠政策基礎上,還各自制定了激勵扶持政策,促進了養雞的迅速發展。如汀泗橋鎮對年出籠肉雞5萬只的養殖大戶,給予3000元的獎勵。賀勝橋鎮四個村對新養戶出臺了扶持政策,賀勝村扶持每戶5000元用于水、電、路三通;黃祠村扶持每戶1000元平場;桃林村扶持每戶5000磚;黎首村負責養殖小區電通、路通;萬秀村對散養戶新建雞舍每平米村再補貼2元,對新建小區給予2萬元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向陽湖鎮三個村也對新養戶出臺了扶持政策,鐵鋪村每戶扶持2萬磚,廣東畈村每戶扶持2000元,綠山村每戶扶持1000元。馬橋鎮組織老養戶發展新養戶,每發展一戶,給予老養戶獎勵500元。
4、協調配合,優質服務抓落實。一是加強溝通。區、鄉兩級專班積極協調,加強養戶、部門、企業之間的溝通。針對養戶反映溫氏公司收取雞苗押金較高的問題,區養雞產業發展協調服務督辦專班負責人,親自到賀勝溫氏公司找黃忠誠經理溝通,爭取了公司降低門檻,對新養戶,雞苗押金由原來的每只3.2元降低到每只1—1.5元,減輕了養戶資金緊張的壓力;針對養戶貸款難的問題,該同志還多次找市人行、區信用聯社領導協調,給養戶圓滿解決了問題。汀泗橋鎮程益橋村、洪口村有4戶建雞舍,電力安裝屬溫泉管轄,該鎮專班負責人多次跑市供電部門協調解決用電問題。二是通力合作。區直相關部門積極配合,支持養雞產業發展。畜牧部門加強了對養戶的技術培訓;電力部門免除了新建雞舍用電的報裝費、搭伙費、施工費,只收最低價格的材料費;土管、城建部門對新建雞舍簡化有關手續,免收一切費用;林業部門對新建雞舍,免收了所需木材的有關規費。特別是區信用聯社,加大了養雞產業信貸投入,全年準備投放1500萬元,目前已投放800萬元,解決了部分養戶缺資金投入的困難。區信用聯社支持養雞的作法,得到了省、市人行的肯定,已作為典型攝制了專題片報送全國人大。
5、突出重點,發展小區抓落實。發展3000平米以上的養殖小區,10戶左右養戶在一起,可以節約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打伙請車進雞苗、進飼料,可以節約養殖成本,提高養殖效益,幾家在一起還可相互幫忙打防疫,切磋養殖經驗,也方便公司的技術服務,同時還可以節約用地,減輕養雞對環境的影響。實踐已經證明建設養殖小區是發展養雞的方向。賀勝橋鎮、雙溪橋鎮在這方面抓得不錯,以建設養殖小區為著力點,做給群眾看,帶著農戶干。賀勝橋鎮新建了萬秀、黎首、賀勝三個養殖小區,每個小區面積在3000平米以上。雙溪橋鎮正在新建楊林、楊堡、雙溪三個養殖小區,其中楊林養殖小區,由7個村干部貸款籌資建設,計劃興建標準雞舍11棟,面積近6000平米,發展養戶11戶。目前已建起雞舍8棟,面積4000多平米。全部建成投產后,將成為全區養殖小區中的一大亮點。
三、養雞發展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由于措施得力,督辦到位,全區養雞發展形勢看好,但也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影響著養雞產業的發展:
1、鄉鎮之間養雞發展不平衡。有的鄉鎮重視程度高,專班更加扎實,進度快;有的鄉鎮開發協調任務重,沒把養雞當中心工作來抓,人手緊張,進度慢,養雞發展鄉鎮之間不平衡。
2、發展養雞受到土地問題制約。有的農戶有熱情養雞,但沒有成片的土地建雞舍,農戶之間調整土地協調難,發展養雞受到制約。浮山、官埠、向陽湖幾個鄉鎮也因土地開發及城鄉規劃等原因,一些村一些地方不能建雞舍養雞,客觀上也影響到他們養雞的發展速度。
3、賀勝溫氏公司服務有待進一步改善。養戶普遍反映,今年溫氏公司的服務比以前好,服務態度改善不少,技術員素質普遍提高,公司黃總經常在下面跑,得到了養戶的認同,但也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溫氏公司進一步改善。一是普遍反映公司飼料質量下降,沒有以前質量好,雞吃了沒以前長得快、長得好;二是部分養戶反映公司雞苗供應不及時、數量不足,效益高的雞苗品種安排對新養戶傾斜不夠;三是部分養戶反映雞到齡時公司不能按時收購,時有延遲現象,有時一拖上十多天出雞,到齡雞吃飼料卻不長,白白消耗大量飼料,養戶一日虧幾百上千元,雖然公司對延遲收購給予一定的補貼,但補貼相對較少,彌補不了飼料虧空,看到賺到手的錢一日比一日少,養戶多有怨氣;四是多數養戶反映公司的雞苗價格、收購價格不穩,結算時雞苗提價,出雞時收購壓價,變動較大,挫傷了養戶的熱情。
4、職能部門的服務還有待進一步加強。雖然今年職能部門在發展養雞上給予了充分的支持與配合,但也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改進。一是存在少數職能部門政令不暢,基層部門服務意識不強的問題。如調查中發現,汀泗馬鞍塘村養戶闞本順建設雞舍用電,供電站就違反政令收了其2000元搭伙費。二是存在貸款期限短、額度小的問題。農戶建設一棟500平米的雞舍,帶水、電、路基礎設施和臨時住房,一般有6—7萬元的投入,雞舍面積更大,投入更大。養雞在第一年相對收益較少,養戶在資金上有建雞舍投入的壓力,有還貸的壓力。目前信用社貸款期限是一年,最大額度是3萬元。養戶普遍感到貸款期限短了點,貸款額度小了點,要求期限放長點,額度增加點。
四、推動養雞進一步發展的建議
1、領導要長抓。發展養雞確實是一項富民工程,是發展農村經濟、幫助農民致富的好項目,值得各級領導拿在手上,長抓不懈。一要領導堅持抓,不能緊一時松一時、重視一年放松一年,今年發展起來明年又委縮了,要在穩定發展上下功夫,直到公司的養戶飽和運轉。二要講究發展質量,要發動有積極性的、勤勞的、有一定知識和經濟基礎的農戶養,保證建一戶成一戶賺一戶,不能為完成任務把懶戶發展起來,拉兵拉夫濫竽充數,一養虧了就不養了,作反面宣傳,造成不好的負面影響。三要講究科學發展,要因地制宜發展養戶,因規劃、開發原因不能建雞舍的.地方,堅決不能建雞舍養雞,在以后安排發展任務上,要考慮浮山、官埠、向陽湖等鄉鎮的“控規”因素;要積極引導群眾、積極協調用地發展養殖小區,實現資源共享、節約投入、養戶增收。四要堅持檢查督辦,今年的督辦專班對養雞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要落實經費,將督辦堅持下去,將發展較慢的鄉鎮、村作為督辦的重點來抓,以促進鄉鎮平衡發展,確保全年計劃任務的完成。
2、政策要兌現。今年為了發展養雞區里出臺了系列政策,比如對新建雞舍300平米以上、每批出籠肉雞3000只以上的養戶,每平米補貼13元的政策,對新建標準養殖小區財政整合資金補貼2萬元基礎設施建設的政策,對年出籠肉雞5萬羽以上的大戶獎勵3000元的政策,對發展養雞實行政府目標考核,完成任務給予獎勵、沒有完成任務不能評為年度先進單位的政策,還有部門、鎮、村各級的扶持政策,這些政策都已宣傳到位,群眾知曉。群眾最講實惠,都望著好政策。各級都要不折不扣地兌現出臺的政策,取信于民,不能失信群眾,傷了群眾。
3、服務要跟上。農民最需要扶持,養雞也需要服務。只有以優質的服務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才能更好地促進養雞產業的發展。一是部門要進一步優化服務。要降低門檻,簡化手續,誠心支持,切實為農戶發展養雞協調解決好貸款、用地、用材、用電等問題,特別在貸款上,建議貸款期限延長到2年,貸款額度3—5萬元,利息在可能的情況下予以優惠。二是溫氏公司要進一步改善服務。要加強技術培訓,擴大培訓規模,定期或不定期地組織養戶參加,增強影響力;要保證飼料的質量,不能以次充好、因漲減料;供苗要及時、充足,不能“欺生”;對新養戶在品種安排上要給予傾斜,在技術服務上要給予重點照顧,不能讓其一上馬就“塌桌”虧本,動搖信心;要積極拓寬銷路,及時收購到齡肉雞,不能讓群眾產生雞銷不動、害怕再擴大發展的心理,從而影響養雞的發展。
4、利益要兼顧。養雞產業走的是“公司+農戶”的模式,推動養雞產業的發展,公司要有利益,農戶也要有利益,只有利益兼顧、實現雙贏,才會更好更快的發展。一是溫氏公司要保證養戶的收益,提高養戶對公司的信任度。要最大可能提高養戶的利潤,養戶沒有利潤,就會放棄養雞,公司就不可能有大發展。養戶認為起碼要保證每只1.5元的毛利,養雞才有錢賺。在調節價格上,公司的政策要明朗,不能臨時暗箱操作,見養戶利潤高,就抬高雞苗價格、壓低收雞價格,控制養雞利潤,對養雞養得好、利潤高的養戶要保護,不能調價壓價,他們利潤高能起好的宣傳帶動作用。要建立合理透明的補償機制,因天災和公司原因造成損失的,要給予一定的補償,特別在延遲收購到齡雞上,公司要對到齡后雞消耗的飼料全額補償,不能因公司的原因而讓養戶吃“悶虧”。二是建立良好的溝通平臺,增強養戶對公司的了解。公司與養戶之間要建立起良性的溝通、互動關系,公司政策要早先制定,告之于民,讓養戶知曉了解,實現公司、養戶合作“雙贏”,齊創美滿生活。
關于調研報告9
一.調研時間:XX年12月21、22日
二:調研地點:南京新街口萊迪商場、中央商場、大洋商場、新百商場、東方商城等。
三、調研目的:通過這幾天的參觀實習和調研,對各種類型的專賣店的觀察,并對具體的案例進行分析,增加關于商業空間設計的知識,進一步了解并認識到應該注意的問題,為今后的室內設計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調研內容:
考察商場各專賣店(服裝店、鞋店、包店、珠寶店等)的空間設計。
通過這幾天的調研,我們發現商場店內裝修設計都各具特色,風格迥異。隨著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人們對賴以生存的環境開始重新考慮,并由此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特別是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質的提高,原先簡單的室內設計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了,現在設計師們要做的不僅是從色彩,材料,總體預算上為人們考慮,而且更要在室內空間使用上下功夫,只有這樣才能作出更符合人們要求的設計。
隨著多元性的時代,風格、個性等特別顯得突出,有研究的必要。風格和個性看來比較抽象,但仔細想來也并非不可捉摸,例如室內色彩,有的喜歡強烈的色塊,有的喜歡淡雅,用線腳紋飾。又例如有的喜歡在照明、光和色方面有更多的表現;有的喜歡作更多的細部裝飾。萊迪商場給人一種活潑,歡快的感覺。
專賣店的空間設計要考慮的要素:
專賣店形象設計是品牌展示的靈魂。品牌時代,專賣店是其最重要的代言人之一,專賣店設計的優劣直接影響品牌的傳播和產品的銷售。一個優秀的專賣店設計除了在視覺上要求整潔、美觀以外,還要能夠很好的傳達給顧客相關的銷售信息,能最大限度的使顧客產生購買的欲望和形成購買的行為。 專賣店往往具有較明顯的特色,其設計也與銷售的商品有很大關系,并體現出較強文化內涵。
服裝品牌風格,店面的風格:
在進行服裝專賣店設計時,根據服裝品牌風格、色彩等特征的不同,對賣場環境做出相應的設計,在整體協調的前提下,形成豐富的變化效果。不同款式、不同品牌的服飾有不同的裝飾風格,設計時要賦予時裝店自己的個性,在顧客心目中突出形象。在裝修時要根據不同的服飾種類來選擇地板裝飾材料和顏色及地板圖形設計。比如女裝賣場要有女人味,賣場的線條要流暢、纖細,帶有柔和氣息;
而男裝則以深沉、粗礦的線條為主,突出陽剛之氣;
童裝店可以采用不規則圖案,可在地板上鋪設一些卡通圖案,顯得天真與活潑。
專賣店的招牌應避免不常用的字。招牌的目的'在于使人清楚明白,故弄玄虛只會招致顧客的反感。
櫥窗是專賣店的眼睛,店面這張臉是否迷人,這只眼睛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櫥窗是一種藝術的表現,是吸引顧客的重要手段。走在任何一個商業之都的商業街,都有無數的人在櫥窗前觀望、欣賞,他們擁擠著、議論著,像是在欣賞一幅傳世名畫。
商場出入口的設置:
在商場設計中第一關便是出入口的設置,招牌漂亮只能吸引顧客的目光,而入口開闊才能吸引顧客進店。入口選擇的好壞是決定商店客流量的關鍵。商店的出入口設計應考慮商店規模、客流量大小、經營商品的特點、所處地理位置及安全管理等因素,既要便于顧客出入,又要便于商店管理。
店面的布置:
店面的布置最好留有依季節變化而進行調整的余地,使顧客不斷產生新鮮和新奇的感覺,激發他們不斷來消費的愿望.一般來說,專賣店的格局只能延續3個月時間,每月變化已成為專賣店經營者的促銷手段之一。
關于調研報告10
為了響應鎮政府“彰顯道口獨特區位優勢,再謀新常態下道口經濟區創新發展”的號召,提高我鎮規劃建設品味,推動城鄉統籌發展,進一步引導城鄉空間結構優化,提高村鎮建設水平,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我鎮城建辦工作人員通過查閱資料、實地勘察等多種形式對村鎮建設進行調研,現將調研結果匯報如下:
一、 我鎮村鎮建設工作的基本情況
(一) 我鎮基本情況
李口鎮位于XX縣東南10公里,東與XX市隔河相望,西靠盧集鎮,南與新袁鎮接壤,大運河、古黃河流經境內,鹽徐高速穿境而過,留有李口道口和成子湖服務區,眾裴路、農李路縱貫南北,運河三號橋接線工程環繞鎮中,面積67平方公里,人口5.4萬,轄13個行政村和三個居委會。
(二)村鎮規劃著眼于高品位
規劃是城鎮建設的龍頭,是建設和管理城鎮的基礎依據,推進城市化必須高度重視規劃。我鎮立足于實際現狀,以道口經濟發展為契機,準確定位,適度超前,按照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優化型的要求,把握好村鎮布局的科學性、功能的合理性、交通的便捷性、環境的生態性、居住的適宜性、建筑的地域性、文化的傳承性七個關鍵環節,完成了集鎮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修編工作,完善了各村村莊布點規劃。
(三)項目建設著眼于高質量
質量是項目建設的生命。近年來,我辦根據村鎮建設發展需要,積極協調,規范操作,齊心協力,抓緊實施了一批工程建設項目,推動了城市化建設進程。一是加快推進道路改造建設。對南京路的改造建設工程總投資1800萬元,該項目起于眾裴一線,終于莊盧線45k處,道路總長約20xx米,有效提升了鎮區的通行能力,緩解鎮區交通壓力,提升鎮區整體形象。二是加快推進雨污分流和弱點管網地埋工程。截至目前,已完成府前路和南京路的管道建設,實現下水道雨污分流,改善鎮區水環境,同時降低污水處理成本。三是協助做好重點工程建設。連同相關單位做好農李小區、歐亞花園、麗舍名都和錦繡新城等項目的前期征遷和施工管理等工作,現已完成部分工程,其中農李小區項目一期規劃占地190畝,需搬遷農戶78戶。目前,已經搬遷69戶。麗舍名都居住小區建筑面積141919平方米,目前8200平方米已交付。
(四)商業開發著眼于高眼光
商業是經濟增長的動力。為了進一步推動我鎮經濟增長,發揮道口經濟產業帶的獨特優勢,提高商品流通速度,我鎮先后進行了一系列商業開發。一是泗陽物流產業園,其位于鹽徐高速李口道口和眾裴路交匯處,交通區位優勢明顯,項目總規劃面積607畝,總投資5億元,著力打造一座集倉儲、運輸、配送、裝運搬卸、分揀加工、信息交換、物流設計、商品銷售、餐飲住宿等服務功能為一體的現代化物流基地。項目建成后,將大力推進我縣物流業發展騰飛,促進傳統交通運輸業向現代物流業轉型,也將有力提升泗陽現代城市功能。二是羊肉美食城,其位于鹽徐高速李口出入口,北臨眾裴路。規劃總面積約140畝,商住地塊面積為38958平方米,住宅地塊用地面積為54400平方米。羊肉美食城的建成,將一方面促進我鎮特色農業的發展壯大,另一方面更將為我鎮的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三是農產品加工物流園,項目總投資1.6億,占地140畝,由開源山羊養殖儲備交易中心和農產品蔬菜加工物流交易中心兩部分組成,項目建成后有利于我鎮農業健康向上發展,促進傳統農業向深加工高品質方向進一步發展。
(五)配套設施著眼于高標準
配套設施是人居環境的重要組成,是提升居民生活質量的重要保障,更是小城鎮建設中的重要環節。其虎公園,位于我鎮中心區,南京路兩側,占地面積約65畝。其中水面占45%,以傳統園林營造手法進行水系地形的處理和對公園的功能分區,結合污水處理設施,既為鎮區居民提供了休閑娛樂場所,同時又能夠蓄洪防旱、凈化水源、調節氣候。
(六)征收工作著眼于高水平
我們嚴格按照要求,加強了對土地的管理,落實了責任制,積極有效地按照上級部署開展土地征收工作,土地管理取得了明顯成效。積極探索新農村建設新途徑,引導村民集聚式生活。 通過對村莊建設用地進行充分整合利用,實行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征地、統一拆遷、合理布局、綜合開發、分步實施、配套建設的集中統一建設方式,使得資源得到進一步集約,安置區配套更加完善。
二、 村鎮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 鎮區街道建設缺乏統一標準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居民改善居住環境的愿望較為強烈。人民路作為我鎮主要街道貿易交流多,居民比較富裕,先后都建起了樓房,因此我鎮鎮區街道房屋建設一段時期內存在任其自由發展的現象。同時,人民路商鋪也較多,商鋪招牌也存在顏色各異、隨意搭建等問題,無序、雜亂、不協調、缺乏科學性等問題相繼出現。同時,原有鎮區規劃未能及時滿足城鎮建設發展需要,缺乏城鎮建設體系系統規劃,現有的規劃設計跟不上建設發展需求的情況日益凸顯。突出表現就是在建筑風格的運用雜亂無章,建筑的整體風格和周邊的環境不協調,缺乏美感,同時建筑房屋還出現各自為陣,缺乏統一協調,影響我鎮形象,無法滿足城鎮建設發展需要。
我鎮目前的房屋建設多沿街而建,呈現商貿和居家相結合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城鎮居民的居住環境。調研中還發現有些家庭的住房用地面積嚴重浪費,土地利用率低,從面積來看已經超出了單純住房的需要。但是隨著人口的增長和城鎮化的發展,土地面積將會越來越少,土地緊張局面也必將出現,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要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減少浪費。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居民樓的規劃建設就顯得舉足輕重。
(二)基礎設施不完備,相應配套不完善
從調研中看出,當前我鎮小城鎮建設初具規模,但是在道路照明、污水排放、垃圾處理、集中供水等一些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尚不完善。鎮區主干道路人民路尚存在照明設施不全的情況,給人們晚間出行帶來一定不便。我鎮下轄村農李、盧塘、南運河等村莊仍無污水處理設施,吳集村尚無集中供水,譚壩、渡口、葛莊等村仍無公共廁所。基礎設施是社會經濟活動正常運行的基礎,也是社會經濟現代化的重要標志,還是經濟布局合理化的前提,更是拉動經濟增長的有效途徑。基礎設施的不完善影響我鎮居民人居環境的提升,同時影響我鎮小城鎮建設的進程。
(三)建設投資融資存在一定難題,影響項目推進
城市基礎設施是城市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其建設水平的高低,決定或影響著城市功能發揮的。我鎮當前基礎設施處于供給不足和建設資金短缺的狀況,當前我鎮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國內生產總值比值低于世界銀行對發展中國家提出的3%的比率建議,凸顯出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不足的情況。建設資金短缺已經成為制約我鎮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的瓶頸,而當前基礎設施建設融資方面存在的諸多問題是導致其資金短缺的主要原因。目前我鎮基礎設施建設融資存在的問題主要有:投資主體單一,融資渠道狹窄;過度依賴債務收入,財政負擔過重;價格形成機制滯后;。仍然存在的“所有的基礎設施都由政府來投資建設” 的傳統理念大大制約了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影響基礎設施建設的健康發展。
(四)管理滯后,城鎮建設后續維護不足
建設一個小城鎮,造幾幢房子、修幾條路并不難,難的是怎樣把小城鎮規劃好、管理好。就調研的情況看,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城建辦、城管辦等部門由于各種原因不能充分履行職能。城建辦人員少,以致在小城鎮建設過程監督無法面面俱到;城管辦行政執法難,小城鎮配套設施建設落后,群眾環保觀念落后等造成小城鎮環境較差,城管人員執法難度加大,即使通過強行清除干凈,但保持難。二是部分群眾衛生意識和環境意識淡薄,不文明行為還不同程度地存在,加上一部分群眾的不良習慣,亂擺攤點、亂堆亂放、亂扔垃圾、亂排污水的問題時有發生,環境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
三、 解決問題的辦法
(一) 科學定位,高點規劃,全面拓寬發展空間
以現有修編總體規劃為前提,緊緊抓住規劃龍頭,按照準確定位、合理布局、集約發展、適度超前的原則,完善對工業園區、商住區和居住區的規劃,同時抓好村莊布點及建設規劃的順利實施,使得鎮村布局合理、特色鮮明、設施配套、功能完善、環境優美。從多角度進行深入研究,制定合適的發展遠期目標、近期目標,確保規劃能夠順利實施。
(二) 完善政策,健全體系,加強專管隊伍建設
園林綠化,“三分種植,七分管護”,因此,必須提高管護質量和水平,使其向規范化、科學化的方向發展。一是以法律法規為園林管理工作的依據,結合我鎮實際,全面制定完善和健全符合我鎮村鎮建設發展的政策和辦法,從根本上解決村鎮建設管護中存在的問題。二是成立一支專業素質過硬的維護管理隊伍,對于存在的問題及時發現并及時處理。三是進行專業化、系統化的崗前培訓,包括園林綠化維護技術知識和政策性文件,提高管護能力。
(三) 整合力量,多措并舉,改善村鎮人居環境
要充分利用多種渠道加大對改善人居環境工作的宣傳力度,形成良好的輿論氛圍。要動員全鎮社會力量共同參與改善人居環境,科學設計與依法管護相結合。合理布置各項配套設施,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廣播、橫幅、宣傳冊等形式,引導居民良好的生活方式。積極探索農村社會管理新模式,努力創造管理有序、服務完善、環境優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際關系和諧的農村社區。充分發揮村級組織,建立健全黨的領導、村民自治、中心服務、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區管理服務新格局。按照社區化、網格化管理模式,發揮農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作用,積極推進農村社區化、網格化管理模式,發揮農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作用。同時要堅持科學引導設計,對新建道路的道路綠化帶,要充分考慮行人方便和行車方便,留下行人和行車道路。對原有綠化帶行人經常踩踏的地方進行改造,既保護綠化帶,又方便行人。
(四) 創新機制,盤活經濟,發展新型建設融資模式
為了避免過分依賴財政撥款和銀行貸款,需求發展新的城建融資模式,如通過bot、tot、boo、bto、tob等項目融資規模式,引入社會資本和民間資本,為城鎮化基礎設施、公共設施建設提供更多的資金來源。建議考慮將城鎮現有的基礎設施、公共設施等存量資產的.經營管理權通過出租、拍賣、開發升值等途徑回收資金,增加城鎮建設的資金投入。同時,建議考慮引入風險投資,建立誰投資誰受益的機制來招商引資,也可以在風險防范的基礎上,引導和利用民間資金對城鎮建設及產業發展進行投資。構建多層次的金融市場,積極鼓勵支持城鎮企業上市融資。
將城鎮基礎設施項目按項目區分理論進行如下科學分類:非經營性項目、準經營性項目和可經營性項目。明確公共綠地、防洪排澇、城市一般道路、橋梁等非經營性項目投資由政府承擔,按政府投資運作模式進行,資金來源應以財政投資為主;排水設施、園林、環境衛生等準經營性項目由政府適當補貼,吸納各方投資;供水、燃氣、集中供熱、收費道路、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等可經營性項目則屬全社會投資范疇,即政府、社會及個人均可以單獨或聯合投資經營,實行籌資渠道多元化。這樣,在明確政府和民間投資邊界的基礎上,鼓勵、方便外資或民間資本投資于城市基礎設施。
(五) 穩步向前,分類管理,扎實推進戶籍改革
發展城鎮的實質是發展城鎮經濟,促進人口向城鎮集中。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下的二元制戶籍管理制度,阻礙了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外轉移,制約了農村經濟的發展。要加快城鎮經濟的發展,必須改革戶籍管理制度,逐步建立以職業劃分農業人口和非農業人口的戶籍登記制度,實現城鄉一體化管理。
積極調整就業政策,培育和發展城鄉一體、競爭公平、運作有序、調控有力、服務完善的勞動力市場,用市場機制調節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的進程,擴大城鎮人口規模。凡是在城鎮內有固定的職業、穩定的收入、固定的住所的農民,可遷入城鎮,列入城鎮的戶籍管理。在發展城鎮人口上,應根據鄉鎮實際情況出臺一系列政策,對于進入城鎮的農民給予適當的照顧,為發展城鎮人口給予一定的支持,以增強小城鎮的吸引力,逐步放寬外來人員進鎮條件。為使進入城鎮的農民專心致力于所從事的產業,積極參小城鎮建設,鄉鎮可以為其提供加工場地,實行優惠政策,減免部分費用,子女入學、就業、購房等享受與城鎮居民同等的權利。新進鎮農民有了穩定的職業、穩定的收入、穩定的生活,才能放心的離開土地,丟掉農村宅基地真正成為城鎮人口,從而提高城鎮化水平。對在小城鎮內投資興辦相當規模產業并能安置部分人員就業的農民,政府可以給予一定的獎勵。
關于調研報告11
根據省質監局、省工商局、省農機辦、省經信委《關于貫徹實施國家四部門農業機械產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的通知》(魯質監質發〔20xx〕115號文件)和魯農機修字〔20xx〕9號文件及市局濟農機函字〔20xx〕44號文件要求,我單位認真做好了農業機械三包維修企業情況調查摸底工作。
為確保調查摸底工作的順利進行,積極與質監局、工商局搞好聯合,組成檢查領導小組,由分管局長帶隊,深入到農業機械三包維修企業,就三包維修企業(服務組織)的基本情況和三包維修企業(服務組織)技術力量狀況、是否持有農機維修技術合格證、主要承擔哪些農機生產企業的售后維修服務等情況進行調查摸底,了解并掌握我市三包維修企業狀況,并針對存在的問題,研究并提出三包維修行業發展的具體措施,形成調查總結如下:
一、我市農機三包維修業現狀及管理經驗
近年來,國家對農業機械購置補貼投入力度不斷加大,農民購買和使用農業機械的積極性空前高漲,農機具更新速度和新購數量急劇增加,截止到現在,我市農機總動力已達為71.3萬千瓦,各種配套機具2.9萬臺套。共有各類農機維修點62個,目前,一個多種經濟類型、多種經營形式、多種維修技術等級共同發展,遍布城鎮鄉村的農機維修網絡已基本形成,為發展農村經濟作出了應有貢獻。
1、全市共有農機三包維修企業12處,均為整機營銷和售后三包維修服務一體化私營企業,6家手扶拖拉機經銷商分布在鄒東山區不同鎮街,6家大經銷商集中在市區。
2、各企業都有2—3名維修服務人員,大部分取得相應等級的《職業資格證書》,并且都取得了《維修技術合格證》,企業有簡易維修車間、維修設備,可進行簡易三包維修,其中部分經銷企業把三包時間適當延長,有的開展上門維修服務,贏得了用戶的好評。
3、各經銷企業的進貨渠道、配件質量參差不齊,沒有受到有效監管。有些企業在本地沒有三包維修基地,出現質量問題維修三包難。
4、隨著大、新型農機具的廣泛推廣應用,維修技術、人員、設備的相對落后日益凸顯。
5、三夏、三秋期間,由于機械作業時間集中,特別是三夏生產過程中,機械晝夜連續作業,機械故障頻繁出現。雖然有生產廠家派駐三包維修技術人員包片服務,但仍有時滿足不了機主及時接受維修服務的要求,有時維修服務不到位、配件發送不及時。
6、雖然成立了農機質量投訴機構,但是缺乏必要的經費,不能保障正常的工作開展。
二、原因
1、雖然有相關法律、法規賦予了農機質量監督管理機構對農機及配件經銷行業的質量監管職能,但是由于可操作性不強,無法真正實施有效監管。
2、農機使用者方面:農機使用者普遍認為農機是粗放技術,遇到機械故障自己敲敲打打或就近到維修鋪簡單處理能夠湊合就可使用,無需找專業廠修理,安全意識淡薄,質量意思不高。同時三包責任問題一般都是在生產操作過程中發生的,由于農機作業的特殊性,所以要提供專業的、有力的證據比較困難。農機使用者缺乏維權意識,農機用戶舉證難,有的怕麻煩,不愿去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只得自己承擔不必要的.損失。
3、現有機構體制導致我們與工商、技術監督管理部門工作結合不夠緊密,無法組建政令統一,相輔相成,多部門聯動的質量監督管理體系。
三、建議
1、呼吁上級有關部門制定操作性強,執行力度大的法規或者實施細則,把行業管理中涉及的重大政策問題以法律形式給以明確,使農機三包維修行業管理工作納入法制軌道,以便使農機質量監督管理部門的監督管理職能落到實處。
2、向上級財政部門申請檢測、培訓經費,以解決基層監督管理機構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困擾。
3、出臺相應政策,促進各質量監管部門的密切配合。
關于調研報告12
近年,國家連續5年增加對糧食生產的投入和補貼,免除農業稅后農戶的種糧收益到底如何?筆者通過科技入戶工程,選取具有代表性的西吳、田阜、莊頭等10個鄉鎮,每鄉鎮選取5個自然村,每村隨機選取5戶進行調查。以保留農業稅的最后一年xx年為對照,經過匯總,結果如下:
全市xx-xx年度種植小麥的'平均投入費用分別為:機耕機播費25.9元/畝,種子22.5元/畝,氮肥36.7元/畝,磷肥25.1元/畝,灌溉41.4元/畝,病蟲害防治14.5元/畝,機收費48.8元/畝,農業稅36.6元/畝,其它費用2.2元/畝,全市投入平均253.7元/畝;小麥畝產375.5公斤(單價1.2公斤/元),產出平均450.6元/畝,畝收益196.9元。xx-20xx年度種植小麥的平均投入費用分別為:機耕機播費35.0元/畝,種子24.0元/畝,氮肥50.0元/畝,磷肥25.5元/畝,灌溉65.0元/畝,病蟲害防治18.5元/畝,機收費50.0元/畝,其它費用305元/畝,全市投入平均202.5元/畝;小麥畝產400.0公斤(單價1.6公斤/元),產出平均640.0元/畝,畝收益443.3元。比對照畝增加收入246.4元,增幅125.1%,平均遞增率25.0%。
全市xx-xx年度種植玉米的平均投入費用分別為:機耕機播費18.6元/畝,種子20.8元/畝,氮肥40.2元/畝,磷肥7.2元/畝,灌溉54.7/畝,病蟲害防治5.1元/畝,機收費11.3元/畝,其它費用10.1元/畝,全市投入平均168.0元/畝;玉米畝產428.0公斤(單價1.1公斤/元),產出平均470.8元/畝,畝收益302.8元。xx-20xx年度種植玉米的平均投入費用分別為:機耕機播費20.0元/畝,種子30.0元/畝,氮肥100.0元/畝,灌溉60.0元/畝,病蟲害防治12.0元/畝,機收費13.5元/畝,其它費用12.0元/畝,全市投入平均181.5元/畝;玉米畝產500.0公斤(單價1.4公斤/元),產出平均700.0元/畝,畝收益518.5元。比對照畝增加收入215.7元,增幅71.2%,平均遞增率11.5%(詳見附表)。
綜上所述,xx-xx年小麥玉米兩料作物平均總投入521.7元/畝,總產出921.4元/畝,平均畝收益499.7元/畝;xx-20xx年小麥玉米兩料作物平均總投入384.0元/畝,總產出1340.0元/畝,平均畝收益956.0元/畝。通過分析表中各項投入、產出費用,可以看出農戶種糧收益較以前大有提高,農民對糧食生產的投入也在增加,收益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國家對糧食生產加大了種子補貼和綜合直補,使20xx年度小麥生產成本從271.5元/畝降低到202.5元/畝,每畝補貼平均達到69元;玉米生產成本從247.5元/畝降低到181.5元/畝,每畝補貼平均達到66.0元。但這種估算未計算農民的勞動力成本,仍存在著投入費用偏高問題。
一、部分地方沒有實行節水灌溉,造成水肥投入費用偏高。
二、耕作措施不當,機耕費用較大。
三、有機肥施用面積小,秸桿綜合利用率低,化肥使用成本高。
四、化除農藥用量偏大,增加了投入費用。
五、播量偏大,增加了種子購買量。
針對以上幾個方面的影響因素,提出的改進措施如下:
1、全面實行節水灌溉,推廣測土配方施肥。調查中發現在許多鄉鎮仍存在著水源浪費,用水效率低的情況,塬上某村水費竟然高達150元/畝。所以應加強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實行方田u型襯渠,低壓暗管輸水或軟管引水,實行節水灌溉,減少不必要的水源浪費,提高用水效率。施肥上應該提高秸桿綜合利用率,增加有機肥的使用,采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提高肥料的利用率,降低生產成本。
2、實行種子包衣,采用精量播種技術。近年來播量偏大是農戶種植存在的主要問題,這樣不但直接增加了生產成本,而且是農作物的群體偏大,抗倒伏能力差,產量下降,同樣減少了種糧收益。因此要積極推廣種子包衣、精量播種技術,以便降低生產成本,利于形成壯苗和合理的群體結構。
3、改進耕作措施,降低機耕費用。主要是平整土地,劃分小畦,小麥可實行精量條播,玉米實行硬茬直播。目前我市仍有部分群眾不重視田間整治,畦子過長或過寬,不實行條播,這樣不但不利于機耕機播,而且不利于作物群體優勢,降低產量從而增加生產成本。例如播種玉米時,不旋耕,直接開溝播種,可減少播量也可節省機耕費10-12元。
4、選用抗病蟲的高產優質新品種。通過選用優質品種,可以減少病蟲發生次數和面積,從而減少農藥用量,其次合理安排茬口、優化耕作措施、實行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最大限度地降低并蟲、草所需費用,也可利于生態農業的發展。
5、提高高秸桿綜合利用率。小麥秸桿可以集中收回,曬干出售,發展造紙業;玉米可以適期青稈收獲,青貯秸稈,發展畜牧業,也可部分還田,增加有機肥的投入。例如小麥人工收割麥草可增收120-150元/畝,機收撿拾麥草可增收50-80元。
關于調研報告13
××市是××省的一個縣級市,距XX市80公里,人口150余萬。由于歷史原因,該市金融企業不良資產占比較高,銀行信貸授權授信受到限制,區域經濟發展受到影響。近年來,××市企業異地融資發展較快,xx年至xx年,異地融資余額分別為0.62億元、4.71億元、8.38億元和8.91億元。截止xx年12月底,共有10家市外金融機構向××市企業投放信貸資金,異地融資余額相當于全市本地貸款余額的22%;104家企業和項目單位獲得委托貸款3.03億元,其中74家企業通過股權質押及會員企業互助等方式獲得資金支持1.52億元,30家企業和項目單位獲得開發銀行貸款1.51億元。異地融資額的高速增長,對全面推進該市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xx年,××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53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8.34億元,財政收入6.3億元。
一、主要做法
××市政府在當地人民銀行的協助下,以企業異地融資為突破口,通過完善機制、搭建平臺、疏通渠道,努力拓寬企業融資渠道,較好地解決了企業融資困難。
一是完善一個機制。××市政府認識到,實現企業異地融資,關鍵要形成政府、銀行、企業的合力機制。
1、形成合力,優化異地融資環境。人行××市支行對非公有制企業開展全面調查,提出金融支持的整體方案;政府出臺“信用××”的實施管理辦法,全面提高政府、企業的信用層面;政、銀、企共建企業異地融資的擔保平臺和中介平臺。
2、相互配合,積極進行“招銀引資”。xx年,人行××市支行會同市政府與人行武漢分行營業管理部,在XX市聯合舉辦“×× · 武漢金融聯誼會”,武漢6家股份制商業銀行領導應邀參加,為××企業異地融資選準了突破口。xx年5月, 人行武漢分行組織“武漢金融專家××行”活動,邀請股份制商業銀行、外資銀行和政策性銀行的專家到××實地考察,最終達成與37家企業發放5.2億元貸款的協議,使企業異地融資工程全面啟動。
3、技術創新,全面疏通融資清算。人行××市支行在人行武漢分行營業管理部的支持下,加入武漢跨區域票據交換系統并順利升級,繼而全面加入武漢同城票據交換系統,在推動××與武漢的商品交易活動同時,有效地保障了企業異地融資的資金清算,促進了武漢與××的經濟金融合作。
二是搭建兩個平臺。實現企業異地融資,重點要按照市場規律的法則搭建好兩個融資平臺。
1、搭建好以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為主體的融資平臺。為了支持企業異地融資,××市成立城市建設投資公司,由市長和常務副市長兼任正、副董事長。公司以政府儲備的xx畝土地在工業園區內建設黃金大道,引入國家開發銀行××省分行4.9億元貸款進行全面開發以確保升值。公司以其土地及土地升值額為企業異地融資進行擔保,并以市人大決議的形式確立償還責任,有效保障企業異地融資的資金擔保。
2、搭建好以“一會兩司”為主體的企業異地融資信用平臺。“一會”是指中小企業信用協會,由55家民營企業會員組成,注冊資本50萬元,主要負責中小企業的信用評審,及會員企業與非會員企業在融資限制、融資額度和優惠待遇上的區別。“兩司”是指中小企業擔保公司和投資咨詢有限公司。××市現有擔保公司4家,資本由政府、企業、民間注入。其中:中小企業擔保公司,注冊資本3000萬元,國家開發銀行授信3億元,實際到位資金1.5億元,主要為國家開發銀行貸款提供擔保,擔保比例1:5;金橋投資擔保有限公司,注冊資金3000萬元,主要與股份制商業銀行合作,為企業提供短期融資擔保,擔保比例1:3;農業龍頭企業擔保公司,注冊資金3000萬元,主要與農業發展銀行合作,為農業龍頭企業提供融資擔保,擔保比例1:8。投資咨詢公司注冊資本5000萬元,政府出資3900萬元(現金400萬元,固定資產3500萬元),企業出資1100萬元,主要負責中小企業異地融資的統貸統還。
“一會兩司”的運作流程為:中小企業協會審查申請融資企業報告,明確其融資限制、融資額度和優惠待遇→投資咨詢公司預審→中小企業擔保
公司擔保→投資咨詢公司審批,對符合條件的項目進行統一打包,向異地金融機構簽署打包統貸合同→異地金融機構審定貸款合同后,委托當地金融機構發放貸款給投資咨詢公司→投資咨詢公司對申請融資企業發放貸款→投資咨詢公司對異地金融機構的打包統貸實行統還并負全責。
“一會兩司”三位一體、各有分工,信用協會會員為借款主體,投資咨詢公司為放款主體,擔保公司為擔保主體。
為了規避融資風險,投資咨詢公司在市政府的支持下,設立融資風險補償基金,以形成風險防范的長效機制。基金由三部分組成:股東紅利的10%,政府投資紅利的全部,投資項目獲利部分的30%以上。xx年風險基金帳戶資金余額達200萬元。
二、幾點借鑒意見
××市運用完善機制、搭建平臺、疏通渠道的辦法發展企業異地融資,值得我市各縣(市、區)借鑒。結合我市銀行機構較少、大部分縣市離南昌較近的實際情況,我們提出如下借鑒意見。
一是建立和完善機制。當前,國有商業銀行機構收縮,貸款審批權限上收,我市發展企業異地融資顯得更為重要。建立和完善發展企業異地融資的整體機制,將成為化解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重要方面,整體機制包括政策機制、信用機制、擔保機制、融資機制和補償機制。在建立和完善機制時,要注意三點:⑴調整政策。政府要對相關政策進行調整,避免出現政策“打架”現象;⑵明確職責。政府相關部門、銀行、企業、中介機構的職責要進行統一劃分明確,避免職能交叉,確保互為制衡、互為支持、互為保證和良性循環;⑶制度保證。對機制運行中的行為責任要實行追究制度,對機制運行中的政策責任要實行負責制度。
二是探索和確定模式。××市的`運作模式可歸納為:土地換擔保,擔保換基金,基金換融資,融資促發展。XX市資源豐富與資源匱乏并存,整合有效資源以換取擔保并形成融資基金,是探索和確定模式的關鍵。在引入××模式時,政府可通過實施高規劃標準的城市建設方案,對現有土地儲備進行適當的市場化調整,集中部分資金后,引入本地金融機構銀團貸款,將工業園區及其延伸部分統一納入城市建設,以促進增值,再與國家開發銀行等異地金融機構聯系擔保貸款,形成企業異地融資擔保基金。
三是遵循和依托市常企業異地融資的機制和模式必須依托和遵循市場規則,政府在“土地換擔保,擔保換基金”時必須依照市場規則進行運作。“一會兩司”雖然隸屬于政府職能部門,但其運作都必須堅持市場化。支持建立多種形式的融資擔保公司,應在政策上給予更多的優惠,但不能進行行政干預。投資咨詢公司按企業化進行運作必須以安全性、盈利性為原則。
四是持續的風險補償。企業異地融資具有較大的金融風險,從表層看風險主要由異地金融機構所承擔,但實質上是地方政府將可持續發展的有效資源和未來的經濟增長作透支以抗衡風險。××市設立中小企業融資風險基金的做法是重要的方面,地方財政每年從財政收入中抽出一定比例的資金注入融資擔保公司也是一種方法,不論采取何種手段,其目的都是要形成風險防范的長效機制,沒有這一基礎,企業異地融資就難以實現“長治久安”。
五是增強異地融資信心。要保證企業異地融資持續、規模地發展,就必須不斷地增強異地金融機構的信心。與異地金融機構的各種“聯誼、考察”活動要針對不同階段適時進行。非公有制企業的整體資料和個體情況要適時更新,并提出金融支持的最新方案與異地金融機構溝通。在“信用宜春”的共建中如何提高企業信用層面,確保擔保平臺和中介平臺安全等措施、活動,要適時向異地金融機構通報。政府對企業異地融資形成的融資基金以,要以人大決議的形式進行確立,以確保償還責任的有效性、長期性、制度性和規范性。
關于調研報告14
為了進一步加強我區與周邊省市商業工作的交流,學習借鑒外地商業發展的經驗和做法,促進海淀商業又好又快發展,20xx年11月11日至15日,區商務局會同甘家口大廈管理層一行6人,赴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遼寧省沈陽市考察商業發展情況。
一、考察情況
哈爾濱和沈陽是東北地區商業比較發達的城市。近年來,隨著一批大型商業項目的聚集,哈爾濱、沈陽商業的布局、規模和品質有了較大的提升,成為立足區域、輻射東北、具有較高知名度和發展潛力的商業城市。
11月11日至12日,考察組先后來到哈爾濱市遠大購物中心、好百客超市、松雷商業大廈、新世界百貨商場、哈爾濱地下商場、中央大街、道里菜市場進行考察;11月12日至15日,考察組先后來到沈陽市中興商業大廈、五愛服裝市場、卓展購物中心、西武百貨、華府天地購物中心進行考察。考察的重點包括都市商圈的打造、品牌建設、商業設施的軟硬環境建設、商業管理、特色街區建設、社區商業等方面。
二、主要特點
(一)城市商圈比較發達
南崗商圈是哈爾濱市商業發展最為完善的區域之一,匯集了哈爾濱最優質的商業資源,每天匯集數十萬購物人潮,新世界百貨、松雷商廈、遠大購物中心、百年秋林、紅博商場、人和地下商業街等哈爾濱成熟高端商業坐落其中,成為哈爾濱市居民購物和品牌消費型商業中心。
我們認為,南崗商圈的特點主要是:
1.大型商業設施密集,商業氛圍濃厚。在不到一平方公里的區域內,僅遠大購物中心、松雷商業大廈、新世界百貨商場三家,建筑面積就超過13萬平米,營業面積達8萬平米。
2.商業定位清晰,布局合理。新世界百貨商場、遠大購物中心、松雷商業大廈定位互相錯位,新世界定位于精品百貨,引領高端消費;遠大突出青春流行,體現前衛、時尚;松雷商業大廈定位于大眾百貨,以工薪階層為主,以高檔商品、品牌商品為輔;三者互相烘托,形成了商業發展的金三角,成為哈爾濱的商業地標。
3.業態分布合理。區域內有大型的時尚購物中心、高端百貨店、大型超市、中小專業店、專賣店以及大規模的地下小商品市場,業態齊全,滿足消費者高中低檔的消費需求。
4.高端品牌的聚集程度較高。
5.商圈內企業經營秩序良好,各大商場都在競爭中不斷完善自己,整體進步,實現了有效競合。
此外,我們認為南崗商圈商場外公共區域的配套設施建設有待改進,以滿足消費者休息、休閑的需要;商業廣告需要進一步規范,突出商圈整體形象;重要交通節點的管理需要加強,實現車流、人流分離;城市廣場的開發利用有待提高。
(二)國際品牌聚合程度高
以沈陽西武百貨為例,沈陽西武占地1.5萬平米,堅持主題精品百貨的定位,走進沈陽西武,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世界高級時裝的獨特陳列,與其引領潮流的服裝設計和考究做工相互輝映。東北地區唯一的louis vuitton大型旗艦店占地300余平,款式新穎、貨品齊備。引領“時尚惡魔”風潮的prada亦獨家落戶沈城。這里還擁有zegna、ferragamo東北地區最大的旗艦店。像armani、versace、tod’s、paul&shark、dunhill等國際一線品牌的時裝、皮鞋、皮包及手表等配飾也一應俱全。“精品”定位在西武展現得淋漓盡致。此外,占地9萬平米的沈陽卓展購物中心也聚集了“lv”等世界頂級奢侈品品牌。
經過考察,我們認為:
1.引進國際品牌對于提升城市商業形象具有重要意義。在沈陽一提到高檔購物,消費者首選西武和卓展,沈陽商業形象也因此越來越突出。
2.國際品牌的聚集效應。XX年,西武百貨成功引進了站在時尚之巔的世界頂級大牌lv。在lv標桿作用的號召下,gucci、dior、阿瑪尼龍等國際大牌紛至沓來。
3.選址和目標定位非常重要。沈陽西武坐落于沈陽著名的商貿和高檔生活區——五里河地區,卓展購物中心位于沈陽市市府廣場中央商務帶,目標客戶主要是高端人群。
4.引進品牌帶動商業配套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周邊地區交通、停車場、環境的改造提升。
5.經濟效益可觀,據網絡報道,西武lv開業當天,銷售額達700萬元;目前西武銷售額保持20%以上的增長。
6.政府高度重視,為了引進高端品牌,政府主要領導親自研究,親自協調。
(三)軟硬件設施水平較高
以遠大購物中心為例,該中心坐落于哈市黃金地段,建筑面積8.1萬平方米,營業面積4萬平方米,融購物,休閑,娛樂,餐飲為一體,是黑龍江最大的多元組合現代化購物中心。據《哈爾濱日報》報道,XX年,遠大已經跨入了全國百貨店單店前十強,全國零售業前三十強行列。
以下方面給我們印象深刻:一是遠大專門聘請了國際著名設計專家進行環境設計,每個樓層有不同的主題設計。二是遠大硬件設施齊全,配有智能化中央空調制冷制熱設備,27部自動扶梯,在客流集中處三上三下同時運送顧客。三是遠大每年都對商場相應樓層進行相應調整與規劃,商場內部的裝點也隨季節、節日的變換更新。四是遠大在設計場內商品擺設時更多考慮人性化,增加大量寬敞的通道及開放式公共空間。五是與百貨店相配套的好白客超市的經營管理水平較高,貨品擺放、員工穿戴、購物環境、服務管理水平都具有較高水準。六是有獎促銷的標準讓人心動,推出寶馬轎車作為獎品。
(四)購物環境趨于人性化、現代化
在考察中,沈陽中興商廈、卓展購物中心的購物環境整體效果讓人印象深刻。中興大廈呈回形設計,大廈中間具有寬闊的公共區域,大廈做了小橋、流水、噴泉等景觀設計,輔至以特色咖啡店、水吧等業態,讓消費者在購物時保持心情愉悅。卓展購物中心的一些設計也打動人心,如:卓展專門為小孩子設計了兒童專用洗手間,里面按照孩子的天性與特點精心設計;安全疏散標識采用埋入地面的地標形式,清晰、連續,消防設施設備色彩淡雅,與賣場設計渾然一體;每個樓層圍繞賞心悅目的中空區域設有顧客休息區,桌椅家具都依每層商場的風格有所變化;電梯間、休息區簇簇綠植點綴在商場中,有移步換景之妙;細微之處如垃圾箱設置,電子導購牌、消防標示設置,特色餐飲布局等都做了精心的設計和處理,處處體現出卓展倡導的時尚、文化、生活的“新百貨主義”內涵。
(五)專業市場滿足大眾消費
哈爾濱、沈陽作為東北地區的中心城市,存在大規模的小商品市場,在輻射周邊省份的同時,也因商品的物美、價廉,滿足了當地中低端消費需求。
沈陽五愛市場占地13.9萬平方米、攤位2萬余個,從業人員6萬多人,日均客流量30萬,節假日可達40萬人次,經營服裝、小百貨、鞋帽、針織等14大類,3萬多個品種,市場的繁榮和發展,滿足了大眾消費需求,同時施放出不可估量的市場效應,使五愛市場地區已成為經商的黃金地區。哈爾濱市則立足于大規模開發地下商業,先后建設了21個人防地下商場,總面積達27萬平方米,主要經營服裝、百貨的批發與零售,年創銷售收入已達30億元,年上繳各種稅費1.4億元,安排就業人員萬余人。
經過考察,我們認為:
1.按照商業地產供給量應該與需求量相適應的原則,哈爾濱、沈陽兩市大規模小商品市場的存在,商業面積是否供大于求值得研究。
2.在保證小商品市場促進就業,增加稅收的前提下,提倡政府監管、社會監督和行業自律結合,規范經營行為和加強行業管理至關重要。
3.人員密集場所的安全生產和行業安全監管工作尤需重視和加強。
(六)特色街建設成效顯著
以哈爾濱中央大街為例,大街全長1450米,寬21.34米。其中車行方石路10.8米寬。全街建有歐式及仿歐式建筑71棟,并匯集了文藝復興、巴洛克、折衷主義及現代多種風格市級保護建筑13棟,是國內罕見的一條建筑藝術長廊。以其獨特的歐式建筑,鱗次櫛比的精品商廈,花團錦簇的休閑小區以及異彩紛呈的文化生活,充分體現出旅游、購物、娛樂、休閑的功能,成為哈爾濱市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七)社區商業比較規范
考察中,我們參觀了哈爾濱市道里菜市場。該總面積達13000平方米,分地上地下各一層,室內設計新穎,寬敞明亮,裝修華麗,裝有先進的空調設備和冷凍柜臺,是目前國內同類行業中規模最大、設備最先進的現代化綜合性國營副食品商場。菜市場的銷售額和利潤額兩大經濟指標在全國同行業中一直名列榜首,已成為全國同行業首家銷售額超億元企業。考察中,我們也發現在推進規范化社區菜市場建設的同時,哈爾濱市的早市也比較發達,通過直接便捷的服務和物美價廉的優勢,在保障蔬菜供給、方便市民生活方面起到了有效地補充和促進作用。
三、主要體會
哈爾濱、沈陽一行,讓我們開拓了視野,增長了見識,學到了經驗,同時也引發了思考,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體會:
(一)轉變思想。在考察中,我們有四個沒想到:一是在我們固有的觀念中,商業發展首選北京、上海、廣州,以及近年來發展迅速的杭州等沿海開放城市,東北地區的商業感覺一般,沒想到哈爾濱和沈陽的商業如此發達。二是沒想到品牌的聚合度如此之高,國際一線品牌扎堆兒聚集的情況如此之多。三是沒想到哈爾濱、沈陽的消費能力如此之大。四是沒想到地方政府對商業發展的支持力度如此之大。因此,轉變思想、更新觀念,在吸收借鑒外地商業發展先進經驗的基礎上,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研究解決我區商業發展過程中的矛盾和問題,支持和促進海淀商業發展,是我們需要重點加強的一項工作。
(二)做好規劃。商業規劃對于地區商業的發展至關重要。通過對哈爾濱市南崗商圈、沈陽市五愛市場等地的考察,我們認為,在尊重市場自發形成的基礎上,加強對商業的規劃和引導,對于提升地區的商業整體水平,促進行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對于我們來說,可借鑒的地方包括:一是做好公主墳地區的商業發展規劃調研,明確功能定位、找準問題癥結、研究具體措施,通過改善環境和交通等要素來完善商圈的綜合功能,提升商圈發展的質量和水平。二是落實好海淀區商業網點空間布局規劃,促進四大商圈建設,抓好一批區級商業中心的建設和培育。三是重點抓好特色商業街區、特色市場的建設和改造提升。四是嚴格執行《北京市流通業發展分類指導目錄》,協調工商部門對新開大型商業設施把好準入關,同時注意控制商業規模,防止商業地產過量供給造成的惡性競爭。
(三)調整結構。調整結構是優化產業布局,提高行業競爭力的有效手段。從對哈爾濱南崗商圈的考察中,我們看到新世界百貨商場、遠大購物中心、松雷商業大廈三者雖然都是以經營百貨為主,但是三者錯位經營,高中低互補,品牌特色相得益彰。對于我們來說,有幾點啟示:一是根據不同區域來進行不同的商業功能區域定位,南部的公主墳商圈以發展中高端客戶為主,提供品牌消費;中部的中關村商圈、四季青商圈面向工薪階層,主攻中端市場,突出時尚特征;北部的上地商圈,主要為城鄉接合部的市場服務。二是對于同一功能區域內的企業,要強調差異化經營,明確不同的經營定位。以公主墳商圈為例,翠微大廈面向中高檔消費,城鄉貿易中心面向中端客戶,即將開業的翠微廣場定位高端精品百貨店,再輔之以一些專賣店,這樣的結構比較合理。從目前翠微和城鄉的良好業績來看二者間的差異化錯位經營開展得不錯。
(四)發展品牌。考察中,沈陽、哈爾濱兩市琳瑯滿目的國際高端奢侈品牌讓人眼花繚亂,相比而言,名品名店數量少、品質相對較低也是我區商業發展的`短板。國際品牌能帶來高端消費,提升區域的消費品質,同時,通過引進國際品牌可以帶動傳統商業改造提升。因此,支持和鼓勵區內企業引進國際一線品牌是我們需要重點加強的一項工作。據當代商城金玉華總經理介紹,“在引進品牌的過程中,品牌更重視一個地區的商業軟環境。依靠技術創新和文化創新贏得財富的海淀龐大消費群體無疑對一流品牌具有強大的吸引力,但僅靠這種自然形成的市場資源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有和諧寬松的市場環境,積極有效的配套政策,以及活躍濃厚的商業氛圍,只有調動多種因素,才能真正打造出為一流品牌所垂青的商業平臺”。這可以成為我們工作的一個方向。
(五)強化特色。考察中,我們有一點突出感受:大型百貨的定位應該是獨特的,必須張揚自身的核心價值,以沈陽的大商場為例,西武、卓展主打高檔,中興、華府天地主打青春時尚。這在哈爾濱中央大街的特色街區建設上也得到深刻體現。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們要樹立“以特取勝”的思想,一方面要結合市商業專項資金有關項目建設,積極扶持區域內特色商業街區和特色商業市場,鼓勵企業對現有商業資源進行深層次開發,經營特色商品、提供特色服務,實現差異化經營,擴大海淀企業在全市的知名度。另一方面,要考慮由政府出政策、行業出標準,積極鼓勵街道、鄉鎮因地制宜發展各種規模的特色商業街區,培育海淀特色品牌,吸引外區消費者,積極打造“城市名片”。
(六)改善環境。沈陽、哈爾濱兩市商場的購物環境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無論是從上下電梯的設計、公共區域的布局、商品的陳列,還是小到垃圾箱、消防器材的設置,無不體現出企業特有的文化內涵,具有很多值得學習和借鑒的地方。當前,在宏觀環境不利的情況下,正是企業苦練內功,真正提高商品組合和購物環境,提高管理、營銷和服務水平,提升企業生存能力最好的時機。
對于我們而言,需要學習的地方包括:一是加強內外環境的建設。包括外部的交通組織、景觀設置、綠化美化、公共設施的建設,內部商場布局、貨品陳列、標識設置等等。二是加強軟硬環境建設。硬件包括停車場改造、公共區域和衛生間改%
關于調研報告15
20xx中國城市規劃年會上,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規劃二所所長許景權參加“三規合一:理論探索與實踐創新”自由論壇并作主題發言——“多規合一”的趨勢展望。 第一個問題,怎么合?
我們不妨先把國內過去幾年的相關實踐做一下簡單的回顧,在兩規銜接方面,上海、深圳、武漢和浙江這些省市都做了很多工作,包括對國土局、規劃局的合并,剛才楊院長也提到,國土和規劃多年來一直分分合合,我們知道中國這樣一個很特別的國家治理體系,國土規劃分分合合的意義到底是怎樣的。“三規合一”方面,剛才廣東的領導專家已經作了介紹,廣州、云浮等城市開展了“三規合一”,現在全國很多地方都在積極的到廣東學習“三規合一”。重慶嘗試了四規疊合,但客觀的講,它的影響很小,我就不多說了。
前面提到剛下發的開展市縣“多規合一”試點的文件,里面提到除了我們剛才說的三規,還加上了一個環境保護規劃。至于“多規合一”和其他規劃的關系,首先我認為就是“多規合一”并不能替代其他規劃,我們在此前幾個月的時間內和很多人討論過這個事情,有內行有外行,有人提出中央講的地方一本規劃、一張藍圖怎么理解,是不是我們用一個規劃把三規、四規合在一起就可以了,理論上是可能的,但事實上是不太可能、不太容易的。那么就涉及到我們這個“多規合一”,多出來的這個“一”和其他規劃是什么樣的關系。中央已經在說,有些地方的規劃過多、過濫,搞了那么多規劃卻沒有很好地解決實際問題。地方政府對規劃,尤其是空間規劃的實際管控能力并不強,已經在說這個問題了,現在又冒出一個規劃,那這不是在做加法么,這是很大一個悖論。那么我想,我們未來這個1+4,剛才楊院長說會不會變成1+7、1+8,我們這1和4、和其他規劃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關系,這個是我們要重點去討論、去研究的。
另外一個就是,我們下一步的“多規合一”,我個人認為,應該是從“重協調”到“重統領”。為什么要這樣說呢,我們研究了此前各地做的一些兩規銜接、“三規合一”的工作,在肯定他們成績的同時,我個人覺得有很多都是在協調的層面做的這些工作,比如說,我首先保證20xx年土規確定的這個建設用地指標是不變的,在這個前提下,去解決兩規在空間管制、在建設用地布局方面不協調的問題。就是把我自己有限的用地調來調去,最后調出一張圖,土地指標落下去,能找到建設用地,發改部門整理出一個項目庫,市政府按照項目的輕重緩急,把這些項目落實到自己有限的用地資源上去,我認為現在很多地方還是在做這個事情,這樣做下去是不是就可以了?我們現在是做到20xx年,那么我們再往下做,從地方政府、從市委市政府角度看,這個事情沒有問題,我這屆政府把這些問題解決了就很好了,我為什么還要去想那么多,做20xx年甚至更長遠的“多規合一”呢。市委市政府可能更關心自己這一屆任內,怎么把事情做好。
如果說“多規合一”要“重統領”的話,就涉及到另一個問題,“多規合一”如何在現有規劃體系中去尋找一個位置,這是一個很棘手的問題。另外,可以考慮同步編制“多規合一”和戰略規劃,這個是因地因時而異,不一定每個城市都要這么去做。為什么這么說,因為我們前面提到從重協調到重統領,如果要統領的話,那么跟我們現在做的就不一樣,我們現在做的是重協調,把20xx年之內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等已有的這些規劃去做協調的話,那么并不一定要去做這個新的、更長遠的`全面研究。有些城市確實是這樣做的,要是考慮20xx年或者更長遠的發展的話,那么這個必要的基礎性的、戰略性的研究還是要去做的,這樣做的話,與我們以往做的空間發展戰略規劃是不同的。我們以前做的空間發展戰略規劃主要是為城市總體規劃服務的,那么這個新的發展戰略規劃主要是為“多規合一”服務的,具體內容我們在后面去講。 第二個問題,誰來做?
我們目前了解的一些情況,在市縣層面,“多規合一”的牽頭組織多是市政府或者“多規合一”工作小組等等。這個很好理解,不管哪個部門如何強勢,真正在協調各個區縣、各個鄉鎮、各個部門的時候,它的綜合協調能力總是有限的。各地基本都是這樣的情況,所以在市級層面,怎樣去搭建這樣一個構架去領導這個工作是必要的,逃不開的。那么即便有這樣一個領導小組,具體在牽頭組織的時候往往還是一個部門去做,那么像發改、住建、國土、環保等都在考慮之列。
事實上,在過去幾年之內,全國各地都有不同的探索,大部分都是住建部門在組織,在做這個事情。那么國土部門、發改部門也有,做的好不好還要去觀察去總結。至于編制機構的選擇,我們這里要強調的是,需要是一個多專業合作的
規劃編制團隊,那么我們以往做城市總體規劃也是一個多專業合作。這其實不稀奇,如果現在強調“多規合一”,如果把“經、城、土、環”各個規劃都融進來的話,那么單靠我們以往規劃院做城市總體規劃的技術力量,還是有些不足的,那么我想在多專業的協調合作上還是要相應的加強。 第三個問題,做什么?
包括規劃期限、編制內容和管理平臺。規劃期限大家說現在幾個規劃的期限太多了,5年、10年、15年、20年、遠景等等這些東西,現在太多了,那么我們這個“多規合一”要做的規劃首先要明確規劃期限,連期限都不統一的話我們還做什么多規合一。我個人認為可以按照5年、15年以及遠景(30-50年)這三個期限,對應20xx年、20xx年、遠景三個目標年,按照近實遠虛的原則去做我們的“多規合一”,那么“多規合一”和其他規劃的協調銜接上,我個人認為還是可行的。
至于編制內容,“多規合一”到底做什么東西?我們知道之前國內很多地方做了這方面的探索,可能更多是集中在土地方面,尤其是城和土方面的協調,這一點不難理解,大家都明白這個事情。但“多規合一”的話,去編制什么內容,前面我講了之前很多地方的實踐是著力于協調方面的內容,那么從協調到統領都去做的話,到底去做哪些東西,做多深。從我們的經驗來看,“多規合一”的內容過深或過淺都不合適。過深的話,就完成不了這個規劃,本身這個“多規合一”包括那么多東西,我們以往做城市總體規劃都要做好幾年,要編那么多東西,那么多專業人員參加,那么多個環節,已經非常累了。如果參照城市總體規劃、土地規劃的深度去做“多規合一”,我覺得這個是不可取的。太淺也不行,這個東西達不到控制、引導的作用,如果本身就不夠科學嚴謹,你怎么去指導別人呢。我想這是一個基本的判斷。那么內容我想重點是在于要研究如何去有效的統領、協調多規,實現統領協調,就有一個接口設計的問題,這個“多規合一”以后怎么去統領這些規劃,剛才有人也談到,這是一個三標的問題,我們一直說,發改定目標、國土定指標、規劃定坐標,如果從這三個出發的話,那么在我們的多規合一中去定出總目標、總指標、總布局或者說對應的控制體系,并且按照三個規劃年限來分別提出,從近到遠,近實遠虛,深度、虛實可以有差異。這還是我目前一個粗淺的思路。
第四個問題,誰來批?
“多規合一”今后是作為一個非法定規劃存在?還是有必要、有可能成為法定規劃?這是一個有非常大爭議的問題。如果它是法定規劃的話誰來批它?是市縣地方政府自己就批了,像現在這樣,我們做一個非法定規劃,我自己就把它批了就行了,還是交給上級政府來批。那么這個涉及到一個“多規合一”和其他“經、城、土、環”的關系的問題。如果把這個“多規合一”放在上級政府或地方政府來批的話,那么另外幾個規劃由誰來批?那么我想上級政府對下級政府的規劃管理博弈工具是不能丟的,若無管控,我們無法避免會有極個別地方政府可能作出一些令人震驚、非常出格的規劃。如果上級政府對下級政府沒有相應的規劃管理工具,把所有規劃的審批權都放在地方政府的話,這后果是很難想象的。
所以我想能否采取這樣一種方式,這是我個人一個不成熟的觀點:能否把“多規合一”放到上級政府去批,然后“經、城、土、環”這些規劃由地方自己審批,其實剛才領導提到了相近的思路,我是非常贊同。至于這些規劃能不能放權給地方,我有這個“多規合一”的規劃審批權已經放在上級政府,那么我這個“多規合一”里面對“經、城、土、環”,最核心的、最重點的這些東西我已經進行了控制。而我這個控制也已經考慮了合理的剛性和彈性等,至于具體怎么去做我們可以一點點地探索。那么這樣一來有一個好處,我們可以避免現在這個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一做好幾年,規劃趕不上變化,這個很多人吐槽的事情,所以我想這也是一種可能的選項。但如果這樣去做的話,勢必是跟現有的法律法規、規劃體系造成一定的矛盾。有些事情是存在的,比如說我們的規劃體系,盡管有的時候我們并不愿意去承認、討論這個問題,但現有規劃體系也許并不是百分百完美的。我們可以想,在我們國家有些發達地區的大城市、特大城市,我們在做這些規劃的時候,都是請的國內最高水平的規劃團隊、層層把關,這么努力去做,做來做去的結果大家還要去做“多規合一”,那么是不是我們的規劃體系自身有一些問題呢。是不是我們在原來的法律里面寫上協調銜接,規劃就能做好,我想這是值得我們大家去思考的。
那么最后一個就是到底法律可不可以改?那么我個人觀點還是要實事求是,如果我們做出一些改革和改變,能夠對我們現有的規劃體系做到優化,能夠做到地方政府對規劃實際管控能力的提升,對各方面都有比較明顯的好處的話,按照以人為本的原則,我想我們是不是可以考慮去推動這樣的工作。
【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統計調研報告-調研報告07-25
消防調研報告_調研報告06-13
醫院調研報告_調研報告04-20
汽車調研報告范文_調研報告05-06
制藥企業調研報告-調研報告02-23
停車場調研報告-調研報告07-27
鄉鎮鄉村旅游調研報告-調研報告02-22
動漫專業調研報告范文-調研報告01-26
信息技術調研報告-調研報告01-04
關于農村養老的調研報告-調研報告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