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調研報告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報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報告成為了一種新興產業。那么大家知道標準正式的報告格式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鄉鎮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調研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鄉鎮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調研報告1
為扎實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全面提升農村環境質量,打造綠色、生態、清潔的美麗鄉村,根據市政協年度工作安排,8-10月,由市政協副主席萬昌春牽頭,組成專題調研組,通過實地走訪、召開多層面座談會、外出考察等形式,對我市農村環境整治情況進行了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樂清市委、市政府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以建設美麗鄉村為導向,以農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以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為主抓手,全力推進農村環境整治工作。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方面,目前整治項目開工298個,開工率96.75%,完工266個,完工率86.36%,完成投資額13.42億元,投資完成率74.54%。累計創成省級衛生鄉鎮9個,溫州市級衛生鄉鎮16個。美麗鄉村建設方面,近三年創建培育村57個、精品村48個、示范村9個,8個村被評為浙江省美麗鄉村特色精品村,6個村被列入省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一般村。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方面,xxxx年重點打造“雁山溪谷·秀麗田園”、“紅色傳承·狀元尋根”、“香馥田園·休閑文化”、“中雁綠道·鄉村致富”和西部休閑產業帶5條精品示范帶。
目前,其中,大荊石斛田園綜合體、“鐵定溜溜”、雁南左舍田園綜合體、拾光里田園綜合體、溫州雁山生態農業觀光等xx個示范帶亮點項目均在有序推進中。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方面,自xxxx年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試點以來,37個村列入省級試點,341個村列入溫州市級試點,先后投入資金1300萬元,建成機器處理終端6座,配置集中分類收集點1530個,垃圾分類運輸車128臺,參與分類農戶11萬戶,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建制村覆蓋率達55%。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xxxx年以來,我市共投入資金11.03億元,啟動524個村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設,目前已全部建成投用,累計受益農戶95827戶,應建村農戶受益率達80%以上。農村納入城鎮污水管網和處理廠處理的村莊有331個,今年基本可實現城鎮污水管網全覆蓋。農村畜禽養殖污染整治方面,通過建立市域畜禽養殖污染線下網格化監管機制,全面整治規模生豬養殖場438家、水禽場256家,組建畜禽排泄物資源利用社會化服務組織2家;建立健全農藥廢棄包裝物回收和無害化處置工作體系,xx17年完成農藥廢棄包裝物回收量40.3噸,回收率70.66%,無害化處置率99.06%。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缺少全面整治規劃,因地制宜不足
1.“多規合一”推進不夠。今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文件要求全面完成縣域鄉村建設規劃編制或修編,與縣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土地整治規劃、村土地利用規劃、農村社區建設規劃等充分銜接,鼓勵推行多規合一。同時,還要推進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實施,實現村莊規劃管理基本覆蓋。但是,目前我市涉及鄉村的規劃就有市域鄉村建設規劃、美麗鄉村建設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等多個規劃,缺乏村莊統一規劃,導致沒有全面統籌我市農村環境整治工作。
2.規劃可操作性不強。以《樂清市美麗鄉村建設總體規劃》為例,該規劃雖對鄉村建設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因地制宜、量力而為的原則沒有很好體現。如市區范圍的一條村莊精品線,涉及城南街道的上米岙、界岙及翁垟街道的前西門、華新等共17個村,均以統一標準進行規劃設計,但由于這些精品線涉及到的村莊在環境現狀、經濟水平等方面存在差異,導致規劃不能落地。
3.村莊特點體現不充分。全市一些村莊的建設規劃編制形式單一,風格雷同,已完成的規劃大多是修修路、刷刷墻、種種樹、清清垃圾,沒有融合當地的鄉土風情和特色風貌。如,黃檀硐村在修建觀景臺時,使用了現代化的花崗巖,與古村落的特色格格不入。許多鄉村的建筑風貌、建筑色彩、建筑高度等參差不齊、風格凌亂,“城市化”越來越明顯,這使得原有的農村特色風貌逐漸褪色,整治改造難度較大,地方特色難以有效彰顯。甚至有村民覺得,每個村都差不多,快要找不到自己的家了。
(二)責任單位合力不夠,工作機制不完善
1.“各自為政”現象突出。農村環境整治涉及內容多、范圍廣,我市在這項工作上尚沒有確定一個牽頭部門,鄉鎮(街道)和職能部門、部門和部門之間在監管治理方面都不同程度存在“各自為政”的現象。比如,鄉鎮(街道)作為農村環境整治責任主體,“事權分離”嚴重,工作中行政執法權有限,對私搭亂建、亂倒亂燒等違法違規行為監管執法難度很大。再如,在作為系統性工程的垃圾分類處理上,由于我市沒有配套建設危廢垃圾、餐廚垃圾的處理廠,也沒有固廢品的分揀中心,導致在垃圾收集環節,環衛所只能采用混合收集,影響了生活垃圾減量化處理的效果。
2.“考前突擊”現象突出。有些鄉鎮、村組突擊整治應付檢查考核和為“拿牌子”而創建的思想不同程度存在,雖然有各種制度和方案,但真正執行到位的不多;部分鄉鎮注重集中整治,輕視日常管理,整治后不能長期保持;大部分鄉鎮、村只有兼職從事環境衛生監督管理的機構和人員,且流動性較大,導致日常監督管理及開展群眾宣傳教育方面的工作不到位。
3.“重建輕管”現象突出。一些鄉鎮、村為了得到更多的建設資金,在項目建設上下足功夫,卻忽視管理工作。以農村公廁改造為例,今年以來,各鄉鎮、村積極參與農村公廁改造提升工作,但公廁管理卻跟不上改造提升的步伐。不少農村公廁長期無人管理,有的即使有人清理,也是敷衍了事。如樂成街道林場村西山水庫邊的公廁,外觀很漂亮,像小洋房,但圍欄內雜草叢生,里面更是臭氣熏天、臟亂不堪。同樣情況也發生在一些村屬公園里。如北白象鎮前岸公園內,所有娛樂設施已經不能正常使用,近乎廢鐵,堆積在公園的角落里,沒人處理,存在安全隱患。
(三)整治資金投入不暢,建設運維困難
1.項目建設村級配套資金薄弱。目前,我市農村環境整治部分項目的資金來源由市財政補助、鄉鎮和村級組織自籌組成,但是村級組織自籌部分缺口仍然很大。如美麗鄉村建設的補助標準,示范村按照工程驗收結算審核價的80%進行補助,精品村按照70%進行補助,培育村按照60%進行補助。盡管財政補助力度不小,但對于一些集體經濟薄弱的村來說,無法解決村級組織自籌部分的資金,項目建設無從入手。
2.設施運行經費保障困難。我市不少項目設計時只預算初建投資,沒有預留運行、維護、管理所需經費。以農村生活垃圾減量化終端處理點為例,某村負責人就表示“建得起養不起”,處理點內配備的垃圾處理器的電費、人工和維修開支巨大,村里拿不出資金支付運行所需經費,加上操作人員培訓困難等因素,影響設施運行效果。再以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為例,隨著時間推移,設施老化、破損或故障增多,后續運維管理成本和難度將會逐年加大,如果資金保障不到位,致使維護不及時,甚至荒廢。
3.日常保潔經費來源單一。農村日常環衛保潔工作每年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但是全市均存在資金來源有限、可持續性不強等問題。以“縣西”柳市、北白象等鎮為例,一個“千人村”一年就需要投入xx萬元的保潔費用,但是村民大多不愿繳納衛生保潔費,各村只能從村集體租金收入中列支。而“縣東”的嶺底鄉、智仁鄉、龍西鄉等地沒有設立環衛所,沒有專項環衛經費,僅靠鄉政府自行解決。
(四)整治成效參差不齊,工作推進不平衡
1.整治工作力度不足。目前,部分村莊的環境整治工作僅僅是路面保潔和垃圾清運等,停留于表面“治標”,針對一些影響環境的“頑疾”問題的辦法不多、力度不夠,導致農村人居環境改善不夠。如,北白象鎮群眾反映,轄區內不少地方隨處可見“僵尸車”,有的聯系不上車主,有的聯系上了也不肯開走,只能清理出地方讓僵尸車堆放,嚴重占用了公共資源,影響了環境。又如石帆街道河沿村附近的慎海橫河,受污水亂排導致自凈能力減弱,水葫蘆繁殖旺盛,整個河道持續幾個月時間幾乎全被水葫蘆侵占,卻未見有人清理。
2.治理工程質量不高。一些鄉鎮、村為了完成上級的考核任務,在項目建設中趕進度,匆匆完工,導致工程質量差強人意。比如,污水管網工程建設,需要整個地區的系統規劃,對各地的地面高低和地面建筑物布局進行全面而精細的測量分析,有很強的技術和規劃要求。一些地方由于事先缺乏深入的調研和論證,導致施工過程中錯漏較多,后期運行過程中處理效果不佳。
3.整體推進不平衡。在整治工作上,政府熱情高,村居一級較為被動,積極性沒有很好地調動,存在“上熱下冷”現象。同時,村與村之間開展不平衡,整治工作進度和水平存在差異。如淡溪鎮黃塘村集體經濟水平較高,樂成街道秦垟南村村級班子戰斗力強,整治工作成效較好;某些集體經濟薄弱、村級班子渙散的村,在環境整治方面僅雇一名保潔員,在村內做簡單的垃圾清掃就完成了事,有的村甚至連保潔員都沒有配備。
三、幾點建議
(一)推動“多規合一”,分層推進環境整治
根據我市的實際情況,推動市域鄉村建設規劃、美麗鄉村建設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等“多規合一”,形成系統、完整、科學的整體規劃,系統性指導今后的農村環境整治。建議將全市除城區核心區域外的村莊,結合其地理位置、基礎條件、經濟發展水平、村級組織建設情況等,劃分成三個類別:第一類是環境整潔村,這類村莊主要解決環境整潔問題;第二類是環境提升村,這類村莊在環境整潔方面已經做得較好,但離美麗鄉村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需要適當給予項目建設以繼續提升;第三類是美麗鄉村,這一類村莊的目標是生態宜居,下一步需要重點提升,在布局上注重連村成帶、連帶成片,使我市美麗鄉村既有“盆景”,更有“風景”。各村在編制整治規劃的過程中,要結合本村實際情況,突出經濟基礎、自然生態、民俗文化等特色要素,切忌用“一張圖紙、一個式樣、一種格調”搞建設或照搬城市模式。
(二)著力提升治理層次,健全聯動協調機制
將農村環境整治這項工作放到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放到推動我市高質量發展的實踐中來落實,全面提升農村環境綜合治理的層次。建議借鑒省內其他地區做法,使環境衛生整治成為“一把手”工程,市領導共同參與美麗鄉村建設,對落后村實行“一村一領導一團隊”,從上至下全面推動農村環境整治工作。市政府應定期召開聯席匯報會議,聽取有關責任單位階段工作完成情況的匯報,及時發現工作中暴露的問題,認真分析原因,積極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相關部門、鄉鎮(街道)作為責任單位,要重視農村環境整治工作,將干部與行政村結對,建立溝通聯系機制。聯系干部要每年確定若干重點整治內容,將治理理念、經驗、體會、載體等輸送給農村,并切實幫助聯系村解難題、辦實事。
(三)提檔升級基礎設施,培養農村“土專家”
采取“以獎促治”“以獎代補”方式,積極鼓勵村級組織加大籌資力度,拓寬資金來源渠道,凡是有集體收入的村,每年從集體收入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資金用于環境治理項目建設,以項目建設帶動促進農村生態環境建設和環境質量改善。要重點加強農村危房改造,推進道路硬化、村莊綠化、路面亮化,完善文化、體育、娛樂、休閑等公共服務設施。要明確深入推進廁所革命、統籌治理生活污水、普及垃圾分類處理等任務,特別是要結合我市實際,有效推進垃圾處理終端建設,積極謀劃建設垃圾分揀中心,實現城鄉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處理。同時,還要從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處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等基礎工作做起,培養一批真正懂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的“土專家”,使各類基礎設施能夠實質性運行,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再上新臺階。
(四)發揮黨員先鋒作用,“黨建+”助力環境提升
充分發揮村黨支部和黨員在農村環境整治工作中的先鋒模范作用,各村要打造一支黨員“先鋒隊”,組織黨員從最難整治、最難打掃的區域入手,讓黨員成為普通群眾的示范榜樣,推行黨員“分區包干、分類減量、分片考核”精細化管理模式,并有效帶動黨員分片聯系群眾開展環境整治,讓群眾樹立“主人翁”意識,實現全民共同參與治理的目標。同時,建立農村環境綜合治理黨員干部考核評價機制,把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率、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率、美麗鄉村創建以及小城鎮綜合整治等列入農村黨員干部考核的重要內容,充分調動他們的工作主動性、積極性。
(五)豐富宣傳教育載體,營造共建共享氛圍
充分利用電視報紙、網站、村微信群等宣傳載體積極宣傳我市北塘村支書蘇德生自掏腰包整治村貌等身邊的農村環境整治先進典型,通過身邊事教育身邊人,使農村環境整治工作深入人心、家喻戶曉。對一些破壞農村環境的違法行為,則要加大輿論監督和曝光力度。同時,可以通過建立青年志愿服務隊,由老黨員、老干部、鄉賢組成的勸導隊,以及組織轄區中小學生參與農村環境衛生監督治理活動等活動,營造全民攜手共建農村美麗家園的良好氛圍。對農村群眾要加強教育培訓,提升全民素質。如垃圾分類工作,可以建立垃圾分類分層培訓制度,對一線垃圾分類指導員、監督員,對村小組長、黨員骨干、保潔員分別進行分類培訓,增強全民垃圾分類的意識,逐步形成“垃圾分類,從我做起”的良好習慣。
鄉鎮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調研報告2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事關廣大村民根本福祉,事關農村文明和諧。根據市統計局安排,我局安排專人對我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開展情況
(一)加強組織領導,夯實環境整治基礎
1、健全組織機構。全縣鎮辦和村居都成立了農村環境整治專門領導小組和工作機構,確定分管領導,抽調專人負責此項工作。同時,采取分片包干、設立街路巷長等有效舉措,使環境綜合整治不留死角,規范有序推進。
2、明確工作思路。在抓工作中注重“三個結合”,即與脫貧攻堅、美麗鄉村建設、文明家園創建相結合,做到“四個清潔”,即清潔家園、清潔水源、清潔田園、清潔能源,確保實現“五有”,即有機構、有環衛隊、有垃圾箱、有清運設施、有保障機制。
3、落實工作經費。為保證農村環境整治工作正常開展,我縣采取“國家爭取一點、縣財政扶持一點、鎮辦補貼一點、村組自籌一點”的“四個一點”辦法,廣泛籌措整治經費。去年先后投入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專項資金、就業扶貧資金以及鎮辦自籌資金累計達20xx多萬元,確保日常工作有序開展。
(二)聚焦工作重點,推進整體環境提升
1、強化設施建設。投資1100萬元,完善基層環衛設施。為5個鎮辦22村(居)配備垃圾箱648個,垃圾轉運車2輛,吸污車1輛。農村環衛設施達到每鎮辦至少2輛垃圾轉運車、1處垃圾填埋處理設施,每個村民小組至少一個垃圾箱(池)的標準,確保生活垃圾有去處。新建村級衛生公廁46座,20xx年累計改建戶用衛生廁所69745戶。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51.25%。
2、狠抓集中整治。聚焦臟亂差突出問題,突出集鎮、河路、村莊、農戶“四個重點”,大力開展農村環境衛生集中整治。堅持黨員干部帶頭,廣泛發動群眾,大力開展以“清潔家園”為載體的環境衛生集中整治和愛國衛生運動。
3、助力脫貧攻堅。為助推脫貧攻堅工作,將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村列為農村環境整治重點村,傾斜人力、物力、財力,配強貧困村環境整治隊伍、配齊貧困村基礎環衛設施、加強貧困村環境整治專項督查。
(三)建立長效機制,保障環境整治取得實效
1、完善長效保潔機制。采取分片包干、設立街路巷長、實行縣鎮村三級聯動、分級負責、人人參與、齊抓共管的環境整治工作格局。做到垃圾日產日清,集鎮、村莊環境整潔,無暴露垃圾,基本達到“五有”、“三化”(門前、路邊、田間的全面綠化)、“一統一”(生活垃圾統一集中處理),徹底改變了農村環境衛生臟亂差的面貌。
2、建立監督考核機制。縣上制定了《洛南縣農村環境衛生保潔工作管理辦法》和《洛南縣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考核辦法》《洛南縣農村改廁方案》等文件,鎮辦建立了農村環境整治日常保潔、經費投入、巡查監管等長效管理機制,確保按章辦事,著力提高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知曉率和參與性。全縣干部群眾環保意識有了較大提高,都深刻認識到搞好環境衛生人人有責、戶戶受益。
二、存在問題和困難
(一)長效機制運行不力。部分鎮(辦)對本轄區環境衛生管理工作研究不透徹,措施不具體,沒有一套切合本鎮本村實際的長效管理機制,突出表現為環境衛生反彈現象嚴重,如個別鎮辦月通報排名從前三名下滑到后三名,在工作中出現被動應付、敷衍了事,純粹為迎接檢查過關搞臨時突擊現象仍舊存在。
(二)環境整治工作力量比較薄弱,工作投入經費不足。工作經費保障落不到實處,相當一部分村沒有專門負責人管理環境衛生,無專職保潔員,從而無法保證環境整治工作正常開展。
(三)農村保潔人員流動性大,保潔效果不夠理想。全縣保潔員雖然達到20xx多人,由于工資相對較低,難以調動保潔員的積極性,加之素質參差不齊,責任意識淡漠,保潔效果不夠理想。
(四)農民群眾缺乏垃圾分類意識,生態環保意識較差。各種垃圾混裝、亂倒、亂扔、隨意損壞綠地、公廁等公共設施,不講衛生的陋習沒有完全根除。全民參與環境衛生清掃保潔的意識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三、工作建議
(一)強化組織領導,夯實工作責任。各鎮辦要高度重視轄區,特別是貧困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結合各自實際以村居為單位制定詳細、周密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要組織各方力量,采取得力有效措施強力推進,落實到位。
(二)樹立以人為本,激發全民參與。廣大群眾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責任主體,要把組織發動群眾參與作為第一抓手,多形式、多角度、多層面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充分激發群眾參與其中的積極性、創造性。完善“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處理”的、農村垃圾收集處理體系,力爭實現95%以上的村莊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全面治理。
(三)因村分類施策,把握整治重點。根據村與村之間特點不同,情況各異,要按照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原則,在整治中注意引導各鎮(辦)立足村情、村貌、村需,指定不同目標、推進力度和推進措施。進一步完善我縣農村環境衛生清掃、保潔、清運機制,實現鄉村環境衛生保潔常態化管理,傾力打造人居和諧,山清水秀的美麗鄉村。
(四)強化輿論引導,加大環境治理。一是發揮“兩代一委”的作用,積極讓他們參與到環境衛生保潔工作的宣傳、監督、考核、評比中。二是充分發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要求黨員帶頭自覺整治好自家庭院、房前屋后的衛生,示范帶動廣大群眾參與環境整治工作。三是深入開展環境衛生模范戶、美麗庭院、模范村創建等活動,通過發放宣傳單、張貼宣傳標語、網絡宣傳等方式,著力推進觀念大轉變、陋習大革除、習慣大養成、素質大提升,強化村民環境衛生意識。
我們要動員各方力量,整合各種資源,強化各項舉措,統籌城鄉發展,統籌生產生活生態,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加快補齊農村人居環境突出短板,持續推進我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傾力打造天藍水凈、綠蔭環繞的生態環境,實現人居和諧、山清水秀的美麗鄉村。
鄉鎮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調研報告3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點任務,也是“三農”工作必須完成的硬任務。區委、區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省、市決策部署,大力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取得初步成效。為進一步改善我區農村人居環境狀況,近期對全區的人居環境整治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區委、政府堅持把改善農村環境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重要民生工程,積極向上對接爭取項目資金1.27億元,全面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五大行動”,堅決打好打贏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第一場硬仗。
(一)推動農村生活垃圾規范化處理。
積極推廣“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四級清運模式建成中心鄉鎮建垃圾中轉站9個,11個一般鄉鎮垃圾中轉站建設同步推進,村、鎮垃圾基本實現集中處理。在東峰鎮大田村試點推行“財政補助一點、村集體投入一點、群眾自籌一點”多元投入機制,每戶每月收取不低于一元的垃圾處理費,探索解決農村垃圾處理資金保障難題。
(二)推動農村戶用廁所標準化改造。
扎實開展農村戶用廁所摸底調查,全面鎖定xxxx年xx382戶目標任務,研究細化戶用廁所改造補貼標準、建設標準、驗收標準、驗收辦法,統籌推進農村戶用廁所改造工作,第一批改廁18xx8戶(含“三改兩建”4858戶)已完成7643戶。近期到丹山鎮大佛村、保和鎮明星村開展了調研。丹山鎮大佛村在一期的改造中就地取材、農村廢物利用,且把民風民俗融合到村容整治中,既融入了文化元素又有教育引導效果;二期通過項目整治,準備引進蜀繡培訓基地落戶該村,以此來壯大集體經濟。保和鎮明星村因地制宜進行村容塑造,并開展廁所改造,既降低了改造成本,又起到了示范引領作用。
(三)推動農村污水集中化治理。
雁江區累計投入4590萬元完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在保和鎮明星村試點開展新標準污水處理設施建設,54個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建成投用,11個行政村生活污水納入城鎮污水管網。全面摸底農村聚居點情況,包裝編制鄉村村莊連片治理項目,計劃xxxx和xxxx年分兩批實施410個聚居點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
(四)推動村莊環境清潔化治理。
以“十清四化”為抓手推進村莊清潔行動,分層分類打造人居環境整治示范村,清理農村生活垃圾、農業生產廢棄物等xx00余噸,清理水塘、殘垣斷壁2600余處,完成貧困村“三改兩建”1235戶,著力營造清潔有序、健康宜居的村落環境。
(五)推動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
統籌推進畜禽養殖戶整治,關停養區內規模養殖場、養殖專業戶2xx戶,治理適度規模養殖戶384戶,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86.62%,糞污處理設施配套率已達100%。啟動全區首個年產2萬噸生物有機肥廠建設,整合“點循環”(就地消納)“面循環”(管網灌溉)“跨域循環”(有機肥利用)三大模式,推動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
二、存在問題
農村建筑垃圾、廁所糞污、生活污水治理、群眾生產生活觀念等方面,是農村人居環境的突出短板。
(一)思想認識盲點多。
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重點工作,是一個綜合性的系統工程,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工作中,主要還是依靠以上率下、組織推動式展開,因村級集體經濟薄弱制約,部分村沒有將其擺在優先位置,導致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配置的資源、力量相對偏弱,村基建投資、環境整治、后期管理維護等方面主要還是依靠政府。雖然村民熱情在逐步增加,但由于理念、傳統習慣、技能素養等各方面制約,部分農民認為環境治理是政府的事情,不愿投工投勞投錢,不愿意承擔相應的責任和義務。
(二)農業垃圾日益增多,面源污染嚴重。
隨著農業化的進一步普及發展,很多群眾不再使用傳統的農家肥種植,而是完全依靠農藥殺蟲、化肥催肥養苗、地膜提速增效等短平快的方式。加之環保意識不強,施藥后隨手將包裝物就地亂扔,河道、灌溉溝渠、田邊地角農藥包裝袋和塑料瓶屢見不鮮,化肥農藥污染、白色污染等問題逐漸顯現,對土壤、水源甚至人、畜的生命安全帶來較大隱患。
(三)保障機制有待健全。
環保設施的長效管護運營機制、政府投入機制、資金保障機制、高效的治理評估機制與監督機制等還有待完善。
(四)資金保障壓力較大。
雖然我區積極向上爭取各類資金項目支持,但鄉村振興特別是農村人居環境治理點多面廣,在污染治理、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還存在較大資金缺口。比如,農村戶用廁所改造,按照我區現行改廁標準測算,平均每戶約需xx00元,僅此一項就需要資金近1.2億元。比如,農村垃圾處理目前尚無專項經費,資金保障困難。
三、幾點建議
(一)提高思想認識。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項重要任務,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關廣大農民根本福祉,事關農村社會文明和諧。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農村人居環境治理的重大意義和迫切要求,聚焦重點問題和關鍵環節,精準發力,綜合施策,認真抓好農村環境垃圾治理、改廁、污水處理三大革命”,加快補齊短板,積極推動我區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工作。
(二)堅持科學謀劃。
農村環境整治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勞永逸,要立足長遠,科學謀劃。一要堅持問題導向,針對當前農村主要污染問題、主要污染源,根據污染特征,加大力度優先整治。要堅持因地制宜,根據各村經濟發展水平和規劃建設等不同實際,合理確定整治任務目標,分步分類實施,做到逐步提升、逐年完善。
(三)健全保障機制。
一要健全政府投入機制。政府應發揮獨有的動員組織優勢,進步做好農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等運行費用的資金保障工作;在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農村環境“三大革命”、易地扶貧拆遷、危房改造等相關項目時,統籌考慮同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發揮好政府投資撬動作用,創新政府支持方式,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二要健全督查考核機制。建立全面的考核評價監督制度,將環境保護治理和環保項目建設等情況納入領導干部責任目標,納入環保督查重要內容,同時加強環保日常監督考評,以考核為抓手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持久改善。
三要健全資金保障機制。一方面要繼續加大資金的多渠道籌措力度,形成“本級財政獎補、上級單位爭取部分投入整合、受益群體自籌、集體經濟補充、社會捐贈贊助”的多元化格局,著重挖掘社會企業、在外鄉賢等資源,深入交流,凝聚共識,爭取互利共贏。另一方面要明確資金使用范圍、合理確定工程造價、強化工程跟蹤管理,進步提高資金使用實效性及資金撥付的規范性。
(四)營造良好氛圍。
農村人居環境治理,不僅要提升“硬件”,“軟件”也非常重要。良好的社會氛圍是提升“軟環境”,持續提升農村環境水平的重要保障。要通過環境整治相關工作的逐步開展,進步提升鄉村特色、改善村莊環境,激發村民的滿足感和幸福感。從而引導群眾珍惜環境整治成果,自覺遵守村規民約,積極參與村民自治。要積極組織開展農村美麗庭院評選、環境衛生光榮榜等活動,增強農民保護人居環境的榮譽感。充分利用報刊、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和網絡新媒體,廣泛宣傳推廣各地好典型、好經驗、好做法,努力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良好氛圍。
鄉鎮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調研報告4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在扎實推進統籌城鄉發展過程中,加強村莊規劃布局,引導農村社區建設,高度重視農村環境建設,把村容整潔擺在了十分重要位置,明確要求大力加強環境保護工作,不斷改善農村衛生條件和人居環境。在統籌城鄉發展中,始終把土地整治工作與推進統籌城鄉發展有機結合起來,把土地置換安置小區建設作為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高農民生活質量的重要抓手,注重加強農村基礎設施投入,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村鎮環境綜合整治行動,一些試點示范村鎮面貌發生了顯著變化,但也有不少鄉村環境衛生臟、亂、差現象比較嚴重。其城管局所駐的鎮村也不例外,村有4259人,1065戶,16個村民小組衛生臟、亂、差較為突出的小組有:河邊、學堂下、胡屋坪、老安置地、新屋、老屋、火車站及邱屋、楊屋等。雖然工作隊進駐后與鎮、村一起不定期進行裝運,但由于經費、人員等問題的困擾及村民素質的問題有待提高等客觀因素制約著多項工作的總體推進。“三送”工作隊就此開展專題調研活動,現報告如下:
一、當前農村環境衛生面臨的突出問題
(一)生活污染不斷加劇。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隨之生活污水和垃圾數量也持續增多。現場觀察到,農民生活污水和垃圾,大部分未經處理,就隨意傾倒、隨意排放,日積月累,垃圾越堆越多,污染越來越重,局部地區溝渠淤塞,污水橫流。本村河邊小組(老一中對面)有一個村委的簡易垃圾池,周邊300多戶的生活垃圾全部傾倒在河邊,大雨來時直接被大水沖走,由于車子進不去,給周邊的村民帶來很大的健康隱患。
(二)公共設施配套不齊全。
大多數村只注意農民住房主體工程建設,而對新村道路、供電、供水、排污、衛生、綠化、美化、亮化、垃圾和污水處理等附屬設施大多沒有同步建設、及時配套。
(三)管理機制缺失。
一是部分村級衛生隊伍不健全,環衛設施不配套;二是大部分村缺乏公共衛生管理機構,環境衛生長期處于無人抓、無人管、放任自流狀態;三是沒有形成村環境衛生工作機制,收集、處理垃圾(污水)的責任沒有落實到位。
(四)飲用水安全難以保障。
目前村自來水水源大多為地表水,極易受到各類污染源的侵蝕,水質差,且大部分無處理設備;不少地方供水能力不足,嚴重影響農民生活用水。村處于城鄉結合部,部分村民還未安裝自來水,問題比較突出的如老屋小組黃日春等25戶,要求安裝自來水問題多次與工作隊聯系,但由于目前火車站的自來水壓力不夠,只能等到206國道改建后,新增自來水新管線方能解決。
二、主要原因分析
當前統籌城鄉發展的環境污染問題,是由多種因素長期累積所致,其根源在于發展不足或發展不當。
一是重視不夠。長期以來,城鄉分治的二元結構使得環境整治的重心幾乎全部放在了城市,對農村環保工作重視不夠,廣大農民的生存環境權益未能擺上重要議事日程。與城市和工業污染防治相比,農村污染防治工作,既無全面系統的措施,也無強有力的管理手段,使得農村環境衛生工作基礎十分薄弱,在政策扶持、資金投入、技術支撐、監督考核等方面亟需進一步加強。
二是投入不足。城鄉公共服務水平差距較大,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欠帳較多,加上缺乏有效的公共服務投融資機制和政策,導致農村環衛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后。雖然每年村有5000元的環衛經費,但到現在一直未到位,每次的垃圾裝運都要村委及“三送”工作隊先行墊付。
三是意識不強。不少群眾對環境的危害性認識不足,日常生產生活行為缺乏必要的環衛知識作指導,尚未養成健康文明的生活習慣。相關部門環衛宣傳教育力度不大,未能達到進村入戶、家喻戶曉,導致農民參與村莊基礎設施建設的積極性不高,統籌城鄉發展的主體作用遠遠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三、加快推進新農村環境衛生整治的幾點建議
目前我統籌城鄉發展環境衛生狀況不容樂觀,已經成為影響各地扎實推進城鄉統籌發展的突出問題,應引起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為此建議:
(一)將農村清潔工程列為市政府民生工程,大力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
農村環境衛生整治是一項縮小城鄉差距,促進城鄉統籌發展,造福百姓的基礎工程。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推進,國家強農惠農政策的進一步落實,加強農村環境整治,實現村容整潔勢在必行。建議各級黨委、政府以統籌城鄉發展和蘇區振興發展為契機,進一步重視抓好農村的環境衛生整治,將農村清潔工程納入各級政府的民生工程,建立和完善相應的工作推進機制,采取切實有效措施改善農民人居環境。
(二)堅持規劃先行,研究制定農村環境保護規劃。
要科學編制鄉鎮、村莊建設規劃,統籌安排建設村鎮基礎設施,推進生活垃圾和污水處理設施區域共建共享。要以市、縣域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為基礎,認真編制農村環保規劃和垃圾處理等專項規劃,明確農村環境整治的目標、任務、工作重點和政策措施,推進城市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向農村覆蓋延伸。
(三)多渠道籌措資金,加大對農村環境整治投入力度。
在積極爭取國家、省項目資金支持的同時,市、縣政府應從城市建設維護費和土地出讓金中安排一定的比例,用于鄉(鎮)、村垃圾(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中轉補助;市、鄉財政應對垃圾運輸和養護保潔經費予以保證;村莊清掃保潔費用可適當由村集體(置換土地收益,建立部分集體房用于衛生所、超市等公益收益,部分土地出讓所得)和農民自籌,也可設立“村衛生保潔基金”。從長遠看,各級政府應將農村環保和環境衛生整治項目納入各級財政預算,逐年提高占地方生產總值的比重,建立農村環保長期、穩定的投入保障機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積極引導和鼓勵社會資金參與農村環境保護。
(四)重視抓好項目資源整合。
目前,國家和地方對農村環境整治投入有限且涉及多個部門,建議在不改變用途的前提下,以市(縣)為單位,整合各類涉農資金和涉農環保獎金,將農村環保與農業綜合開發項目、新農村建設示范工程、土地整理復墾開發工程、村村通工程、農村飲用水工程、生態家園富民工程、農村清潔工程、文明村鎮建設、農村改水改廁、農網改造、村衛生室建設等有機結合,聚合有限財力,集中區域,統籌使用,抓好試點示范,從而產生集聚效應。
(五)注重加強農村環境衛生管理長效機制建設。
各級黨委、政府應把農村環境污染防治納入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工作總體安排,抓緊制定農村環境整治規劃和農村清潔工程實施方案,將環境整治納入市縣政府目標責任考核體系。加強鄉村環衛隊伍建設,制定和完善環境衛生管理村規民約,加大對環境整治的宣傳教育力度,不斷提高農民群眾的文明意識和環保意識,逐步建立適應農村環保工作需要的監管體系和環境衛生保潔運行管理的長效機制。
(六)突出重點,因地制宜開展農村環境整治。
農村環境衛生整治是一項系統工程,也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當前,應鎖定有限目標,在統籌規劃建筑垃圾、污水和糞便處理設施的同時,把垃圾集中處理作為新農村環境整治的切入點,加快推進覆蓋市鄉村三級生活垃圾收集、中轉和處理網絡建設,因地制宜建立各具特色的農村垃圾處理模式。有條件的地方,應建立完善收運系統,將農村生活垃圾轉運到城鎮垃圾處理場處理或實行垃圾分片劃區集中處理;在缺乏垃圾處理場的地方,鼓勵農民開展簡易、有效方式處理。
【鄉鎮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調研報告11-03
鄉鎮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調研報告(通用6篇)11-02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調研報告11-02
鄉鎮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簡報11-03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調研報告19篇11-10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調研報告15篇11-10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調研報告(15篇)12-04
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調研報告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