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發展狀況調研報告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農村發展狀況調研報告(通用16篇)
隨著個人的文明素養不斷提升,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報告中涉及到專業性術語要解釋清楚。為了讓您不再為寫報告頭疼,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農村發展狀況調研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農村發展狀況調研報告 1
力量,培養一批農民林業發展技術人才,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三是推動產業發展。堅持企業化經營,產業化發展,通過公司加農戶的方式,大力培育和做強竹筍、花卉苗木、經果、白茶等產業,成立專業合作社,培養經紀人隊伍,打造品牌文化,提高產品附加值,努力將林業發展與發展生態旅游結合起來,延伸產業鏈條,增強市場競爭力。
一、基本概況
清方村位于盧湖南部丘陵山區,地形狹長,被全鄉12個行政村(社區)環繞,由原清方、小余二村合并而成,轄19個村民組,943戶,人口3220人。設一個黨總支,下轄二個黨支部,四個黨小組,共有黨員88人,其中女性8人,男性80人。
總面積19 平方公里,山多地少,現有耕地1302.1畝,山林21917.5畝,其中毛竹4549畝,用材林2960畝,經濟林766畝。有國家級和省級環保公益林 1.5萬畝。集體林場一處,總面積1700余畝。村民收入主要來源以林業和外出務工為主。20xx年度農民人均收入7400元。近年實施 “村村通”工程,建成水泥路11.1公里。集體經濟比較薄弱,外欠債務十余萬元,是xx縣典型的難點村和貧困村之一。
二、發展優勢
一是發展提速,歷史機遇好。縣委縣政府提出“四位一體,四區同城”的發展戰略,一些重大項目相繼落地盧村,盧村迎來大發展的歷史機遇。近年來,清方村通過深入開展農村環境整治,提出“建設美好家園,為美好鄉村建設夯實基礎”的口號,農村面貌顯著改善,為加快發展凝聚了民心,營造了聲勢,奠定了基礎。
二是黨旗引領,發展勢頭好。深入開展黨旗引領工程,力促農村發展,農業增效和農村增收。20xx年以來,新建村組道路一條,維修道路四條,初步改善了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生態效益初步顯現,涌現了以廣德品葉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為代表的生態農林業示范典型。20xx年,與蘆湖竹海情侶灣生態園藝場簽訂租賃協議,盤活了村級集體閑置資產,大力發展油茶、綠化苗木基地,發揮生態林業的典型示范作用。
三是生態優越,發展潛力大。清方村依山臨水,生態良好,20xx年創成省級生態村。市委副秘書長詹長春來村調研時,深有感觸地說,“清方,真正是山清水秀的好地方”。轄區畫屏山(垮皮山)已由縣旅游辦征用,待開發,畫屏山風光被縣政府站采用為首頁背景,成為廣德宣傳名片之一。
三、存在的困難
一是水源保護壓力大。清方村處于水庫庫尾,地處xx縣水源保護區,保護水源的任務艱巨,責任重大,從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第二產業的發展。第一產業尚未做強,第三產業發展不快,旅游輻射作用尚未發揮,短期內效益不明顯,良好的生態優勢沒有很好的轉化為發展的優勢,群眾對加快發展的愿望十分迫切。
二是傳統林業效益低。傳統的一家一戶粗放式經營,成本高,產出低,群眾林業收入總體偏小;農村人才技術缺乏,外出務工人員多,致富能手帶動農村發展少;林業生產中,毛竹是林農的主要收入來源,群眾對發展經果林,苗木花卉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受人均山場面積偏少,山多地少和市場風險等制約,林業集約化經營難以推廣;由于生態環境好,植被覆蓋高,荒山面積少,新增林業面積的潛力不大,發展后勁不足。
三是生產基礎條件差。由于清方村部分民居處在淹沒區,盧村水庫蓄水,水位上升,部分村組道路被淹沒,山貨不能下山,生產生活不便,由于資金的缺乏,部分道路年年壞,年年修,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群眾對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民生的愿望比較迫切。
四、初步設想
立足清方的實際,提出 “1+2+3”的`工作思路。即:唱響一個口號,打造二個基地,實施三個工程。
“一個口號”即“打造生態清方,全面建成小康”的口號。千方百計加快農村經濟發展,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的成果。
“二個基地”即生態白茶基地和油茶苗木基地。將林業開發與生態旅游開發結合起來,依托廣德品葉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和蘆湖竹海情侶灣生態園藝場,通過跟蹤服務和技術支持,動員社會力量投資生態林業,嘗試和探索建立1—2個高效林業基地,提高林產品的附加值。
“三個工程”即建成一座橋梁,兩條道路,分別是紅廟村民組水毀橋梁重建工程,關塘村民組水庫淹沒道路提升工程和竹塢里山場道路建設工程。多方爭取和籌措資金,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加快實施三個工程,千方百計地破解發展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穩步改善群眾生產基礎條件。
五、基層的幾點期望
農業和農村的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扶持,上級的關心和社會的關注。基層對農村發展有以下幾點期望。
一是加強政策扶持。出臺相關優惠政策,對經濟林業發展進行扶持;加強金融機構對接,解決經濟發展貸款難的問題;爭取項目資金扶持,扶持培育林業發展示范基地;整合涉農資金,完善山場道路等基礎設施,改善生產條件,最大限度地保護和激發群眾投資興業的熱情。
二是實施科技驅動。實施科技興農戰略,培養新型農業人才。通過組織外出考察學習,開展技術培訓交流,探索與高校及農業科研院所建立協作關系,引進智力支持和技術力
農村發展狀況調研報告 2
農業是國家的根本,農村經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伴隨著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村的環境問題也越發需要得到人們的關注,在20xx年暑期,在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老師的要求下,我前往山西省五臺縣溝南鄉羅家巖村進行了為期四周的,以“農村經濟發展現狀與環境問題調查”為主題的社會實踐調研活動,通過對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程度以及環境保護程度的調查,得出一份調查實踐報告。
溝南鄉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臺縣城南部,全鄉有行政村34個,在這個暑期,我前往的是溝南鄉的羅家巖村進行的社會實踐,通過對當地村委會進行咨詢以及向村民發放調查問卷的方式對當地的近幾年來的經濟發展與環境質量之間的關系作出了統計與歸納。其中調查問卷以及媒體發表見本報告附表。
由這次的調查顯示,當前我國農村經濟總體上保持了穩定發展的姿態,近幾年來一直處于增長的狀態,面對我國甚至世界都日益復雜的經濟形勢,農村作為我國經濟結構最重要最基礎的部分更加具有深刻的意義,各級鄉鎮政府需要在保持相關政策基本穩定時,增強政策調控的靈活性。
于此同時,農村的環境保護雖然一直處于薄弱的環節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越發意識到環境保護對于人們生產生活以及經濟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只有達到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和諧統一,在不破壞生態環境的情況下,發展綠色經濟,以促進農村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通過對調查問卷的整理,以及當地政府部門幫助可以看出,近幾年來,農村的經濟一直在發展,但是環境保護問題也日益迫切,開始進入到群眾視野。雖然農村環境保護這一塊相對來說比較薄弱,但是這種環保意識的興起,對于以后農村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通過調查,我發現農村經濟與環境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有
(一)農村經濟雖然發展,但是基礎生活條件并未完全跟上。
在環境退化的'前提下,個別村民生活質量得不到保障。由于山西海拔較高,山路較多,有些村民家中沒有水龍頭,吃水成為一個大問題。并且由于環境的退化,人們已無法向以前一樣采集食用雨水等。近年來,資源供應不足問題日益突出,已成為影響該村經濟快速發展的關鍵因素。
(二)當地村民雖然有環保意識,但是行動卻跟不上。
雖然當地村民近幾年來由于切身體會以及教育的普及都開始有了環保的觀念,但是由于長期以來的生活習慣,以及對于經濟增長的渴望,人們在環保的路上實際行動還是遠遠不夠的,在村莊里,經常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垃圾堆,并且里面有大量白色垃圾,據說,該村還是會保留秸稈焚燒等習慣,這對環境而言是危害很大的。
(三)當地政府的區域經濟發展觀念亟需更新。
部分鄉鎮過多地強調客觀理由,認為無資源、無項目,所以選擇犧牲環境為代價,發展不科學環保的經濟模式,不能積極主動挖掘發展潛力,創造發展優勢,不但致使區域經濟發展相對緩慢,而且隨著時間推移環境惡化帶來的負面影響將會使當地經濟雪上加霜。
以下,我將提出幾點對于農村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關系的幾點
(一)抽出部分經濟用來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在硬件設施建設上實現突破,從而提高農村環境質量。
通過對農村硬件設施的建設,例如修建路燈來,完善排水防止生活廢水隨意排放,發展下水系統,合理使用水資源等,這樣不但可以改善村民生活條件,還可以為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二)轉變干群思想觀念,鼓勵村民多與政府交流,將對于農村建設的想法與要求及時與相關部門交流。
人文環境是形成整體環境的基石和根本,軟環境建設歸根到底是人的問題。只有加強人民與政府的聯系,才能更好的將政府的政策實施好,將人民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處理好,實現和諧共贏的生活場景。
(三)增強當地村民環保意識,加大宣傳,同時發動群眾將想法落實到實踐。
通過加大相關的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宣傳普及力度,提高群眾知法守法水平,提高村名環保意識。爭取揩現在生活中類似于秸稈焚燒,污水亂排放等不文明行為漸漸消除。改善當地生活環境。
(四)合理規劃農民田地位置,在不影響經濟的情況下退耕還林,保護山林里的生物多樣性。
在此次調研中,村里老人都表示,近十幾年來,山林里的野兔野雞以及其他野生動物越來越少,山林里由于無人管理,亂砍亂伐現象也時而有之,導致當地生物趨于單一化,我認為這種情景雖然現在對農村環境與經濟的影響不大,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生物多樣性的減少必定會威脅到人們的生活。而到那時再想到治理,可能就會為時已晚。
(五)完善政府職能,加強政府對于經濟與環境的調控作用,合理把握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平衡。
俊全當地的環境管理體系,加強環保執法力度、深度。將環境整治與經濟發展工作緊密結合,加強對農村環境的管理,逐步建立健全農村環境保護的法規與標準體系,在已有的法規基礎上,逐步制定、完善與農村環境保護工作有關的食,農藥、化肥、地膜污染防治的法規標準等,為農村環境保護工作提供完善的法律支持。這樣,才能更有力的提高當地村民的行動力,根本上實現對環境的保護。
(六)加強農村生態建設環境保護工作的資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堅持“誰污染、誰付費,誰收益、誰負擔,誰開發、誰保護”的原則,不斷拓寬投資渠道,保證穩定有效的環保資金投入。
使當地的財政政策逐步向農村環境保護工作傾斜。另外,還需根據“工業反哺農業”有關精神研究、制定相關的優惠政策,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集體和個人多渠道融資機制,保證穩定有效的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資金投入。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加快農村現代化進程的要求里,我們應當積極采取對策,重視把農村環境問題,不能重蹈之前中國經濟發展中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是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改善生態環境,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農村發展狀況調研報告 3
一、基本情況及發展現狀
長順縣交麻鄉交麻村下轄16個村民組,502戶,總人口2000人,耕地面積5410畝。主要產業是以養豬、養雞、養羊為主的畜牧業,以烤煙、生姜為主的種植業,全村集體經濟偏于薄弱。
今年來,隨著中央、省、州、縣、鄉各級黨委、政府的各項支農惠農政策的出臺和貫徹落實,我村在經濟結構調整、基礎設施建設、農民增收等方面有了較大的改善,在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設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進了本村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
(一)農業生產情況
全村主要是以畜牧、種植產業為主,產業發展比較滯后。20xx年,我村集體經濟總收入32萬元,年末農民人均純收入約為1050元,其中:來源于農業方面的收入25萬元,在全鄉4個村中處于中等水平,是典型的山區農業村。
1、從業人員分布情況。現全村共有20xx人,其中:男性1211人,女性842人,18歲以下人數為264人,18—60歲之間人數為1567人,60歲以上人數為222人,勞動力人口數為1567人。根據xx年的.統計數據顯示:在全村1567人勞動力人口中,從事第一產業的農業人口有1193人,占勞動力總人口的76%;從事二、三產業的為374人,占勞動力總人口的32%,其中:23人從事交通運輸業,35人從事批發與零售業,316人從事其他行業。
2、產業結構情況。農業產業結構中主要以“玉米、油菜”種植為主。以20xx年為例,全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3210畝(含復種指數),其中:糧食播種面積2530畝,總產量63.25萬公斤,在糧食作物中以玉米、油菜為主,經濟作物主要是以大豆、生姜為主,以林果業為補充,畜牧業以養豬場和分散喂養豬、牛、羊和雞為主。
3、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情況。截止今年12月上旬,建設有鄉村公路1條,約7.8公里,一事一議項目通組公路硬化正在建設中;現有田間道路25條,約10公里,全部道路均為泥巴路;水利設施建設上,壩塘共8個,小水池120個,沼氣池80口。
(二)有關農村政策的落實情況
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得到進一步落實,全村的社會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得到進一步發展。全村基本實現組組通公路、通電、通電訊。現交麻組建有1個科技文化活動室;全村享受農村低保252戶1003人,困難戶基本上得到救助,新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參合人數1847人,參合率90%;全村有17 戶農村危房改造戶,目前改造工作已全部完工;建有中小學1所,適齡兒童入學率100%,農村義務教育基本普及,“三免一補”政策已落實到位;農村稅費綜合改革以及相關惠農政策、措施,也逐步得到落實。
(三)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情況
村“兩委”班子共10人,其中:村黨支部委員5人,村民委員會委員 5人;全村共有黨員52人,其中:男性黨員45人,女性黨員7人;每年召開黨員大會2—3次;實行村務公開、財務公開、政務公開,堅持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加強黨群、干群關系,努力調動村民的參與政務、事務的積極性。
二、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1、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落后,資金投入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村委會到鼓揚紅巖的鄉村公路多年得不到修繕、路面硬化以及多數田間道路過窄、過陡,雨天行走艱難,從而影響了村民的生產、生活和物資運輸,增加了生產、生活成本
2、是水利設施落后,水池、水窖修建數量較少,不能滿足村民的農業生產、生活用水
3、村容、村貌等基礎建設缺乏統一規劃,多數組建設雜亂無章,比較凌亂,路面硬化、綠化、美化、凈化設施建設不到位,環境衛生條件差,全村的16個小組均無垃圾處理池
4、農村科技、文化和醫療衛生條件差,設備、設施落后。對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資金不足,嚴重制約我村新農村建設的進程。
農村發展狀況調研報告 4
為全面貫徹《中共xxxxx市委關于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實施意見》,根據《xxxxx市科協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實施方案》的要求,xxxxx市科協在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龍文祥,副主席黃敏的帶領下,分頭深入基層,采取問卷調查、實地考察、走訪座談等形式,對全市范圍內的農村專業技術協會(以下簡稱農技協)發展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市農技協的發展現狀
xxxxx市是一個農業大市,轄七縣一市三區,總人口有610多萬,農業人口比例大。近幾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視和支持下,各級科協組織將農村科普工作的重心下移,著力抓好農技協建設,把促進農技協發展作為實施農民科學素質行動、深入開展農村科普工作的重要抓手。通過打造農技協這個科普載體,建立起廣大群眾參與科普的活力機制,在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服務中取得了一定成效。農技協這種由農民自發組織起來的“民辦、民管、民受益”的農村專業技術合作組織,正受到越來越多農民的認可和歡迎,業已成為我市農村科普工作的一支主要力量。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市已擁有全國“科普惠農興村”先進單位(農技協)2個,省級示范農技協4個,省級優秀農技協1個,市級示范農技協15個。
我市農技協發展已有近二十年的歷史,大致經歷了萌芽、發展、鞏固、提高、再發展幾個階段。近幾年來,隨著農村經濟形勢的不斷發展,農民對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生產技術的需求不斷增強,在各級科協組織的重視和支持下,我市農村專業技術協會得到了迅速發展。到目前為止,全市共有各類農技協478個,擁有會員12萬多人,遍布全市七縣一市三區,涉及種植業(瓜、果、農、林、茶、桑、蔬菜、食用菌、中藥材等)、養殖業(雞、鴨、豬、鱔、蟹、魚等)、服務業(主要是中介經營公司、農產品加工企業)等方面的二十多個門類。其中縣級農技協169個,鄉鎮級155個,村級154個,跨省的8個,跨市的10個。我市89.1%的農技協都經過了各級有關部門的審批,其中科協審批的139個,農林部門審批的114個,其他部門審批的173個。在這些農技協中經民政部門登記的有273個,工商部門登記的有93個;農民牽頭創辦的有180個,龍頭企業牽頭創辦的94個,科協、涉農部門牽頭創辦的170個;股份制的有49個,合作制的86個,公司+協會的115個,支部+協會、科研單位+協會的共有103個,專業戶領辦的98個;開展技術服務的有193個,信息服務的141個,產加銷一體的275個,技術經濟實體的74個;聘請專家1406人,農民技術員4531人。據統計,20xx年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922120萬元,農技協生產總值607693.2萬元,農技協生產總值占我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比例達31.6%。20xx年全市農技協會員人均純收入7109元,高出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3502元一倍。有相當部分農技協經過多年的發展,已開始由最初僅以提供技術服務和銷售渠道的低層次合作形式,發展到現在圍繞某一農業主導產品的開發,創辦一體化經營的高層次復合型實體;由會員最初僅是本村、本鄉農民發展到打破區域界線,會員輻射到周邊鄉鎮和跨省、市、縣農村的大型農技協。有80多個農技協生產規模超過千萬元,19個農技協生產規模超億元,其中桐城市大關蛋鴨協會年銷售收入已達到3億多元。這些農技協都已逐步走上了規模化、產業化和綜合性的發展軌道,成為了一方區域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為提升農民科學素質、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推動作用。
二、農技協在促進我市農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農技協工作是農村科普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農技協以農民為主體,以有致富能力的專業戶、龍頭企業、鄉土能人為核心,以提升農民科學素質為目標,以產業為依托,在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帶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推廣普及農村先進實用技術和帶動農民科技致富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幾年來各級科協緊緊圍繞黨委政府的工作大局,堅持科學發展觀,找準科協組織促進農村經濟建設的切入點,積極引導和發展農技協組織,充分發揮農技協組織在新農村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1、農技協已成為我市農業技術推廣的主力軍。農技協利用與農民的親緣、地緣關系,以及技術傳播直接、信息渠道通暢的特點,將農業新技術、新產品、新材料直接有效地傳授給農民,加快了農業技術的普及速度與新成果的推廣步伐。到20xx年底全市農技協共推廣農業新品種1100多個、推廣新技術600多項、新材料200多項,其中自主研發的就有150多項(個),創建示范基地近900個。我市望江縣網箱養鱔協會以養殖基地為示范,通過常年舉辦培訓班和開通技術服務熱線電話為載體,以免費提供技術服務、深入養殖現場指導和幫助銷售為手段,大力推廣普及網箱養殖技術。目前該協會已有會員1136戶,分布全縣的10個鄉鎮和鄰近縣市,全縣網箱養鱔規模達到13萬只網箱,成鱔產量達到400多萬公斤,產值可達1.5億元左右,已成為我市特種水產養殖的第一大品牌和安徽省網箱養鱔的第一大縣,20xx年被中國科協、財政部評為“科普惠農興村”先進單位。宿松縣河蟹協會積極壯大協會隊伍。會員由成立之初的82個發展到2168個,其中單位會員22個。聘請專家舉辦河蟹養殖技術培訓班10期,培訓會員1000多人次。同時組織會員赴外地學習精養技術和管理經驗,提高河蟹養殖水平。努力做到河蟹苗種生產、供應、品牌、銷售、生產技術標準和生產資料供應的“五統一”。積極拓寬銷售渠道,提高市場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目前該協會“皖江”大閘蟹已銷往北京、上海、南京、武漢、常州等大中城市,并打入國際市場。
2、農技協已成為農民科技致富的重要途徑。引導和幫助農民依靠科技致富是農技協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各級科協十分注重在農村專業戶、科技示范戶和科技能人中培育和發展農技協,通過他們因地制宜地推廣適合當地的農業生產技術,在幫助農民依靠科技致富、依靠科技脫貧上取得一定成效。全市農技協共帶動農戶27萬多戶,培育科技示范戶2.3萬戶,開展技術培訓近4000次,培訓人數46萬多人次,為帶動本地農民致富做出了積極的努力。潛山縣是個貧困縣,蠶桑生產是山區農民脫貧致富增加收入的一個重要途徑。潛山縣蠶桑技術協會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為貧困山區蠶農服務,通過聘請專家和技術人員開展技術培訓,對貧困農戶家庭實行一對一幫扶,為蠶農提供種子種苗及蠶需物資供應服務。同時積極探索“公司+協會+農戶”模式,開展蠶業產業化經營,本著“技術為依托,以質量為基礎,以服務為重點”的經營原則,力求達到“會員帶動,蠶桑發展,蠶農增收”的目的。目前,在全縣已建立了40個蠶桑示范基地,培育了650多戶示范戶,帶動全縣4800戶蠶農,為振興潛山縣蠶桑事業,促進山區農民脫貧致富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3、農技協已成為農村濟發展的重要支柱。桐城市大關蛋鴨協會作為08年中國科協、財政部聯合表彰的“科普惠農興村”先進單位,在帶動一方農民增收致富,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取得明顯成效。該農技協在為蛋鴨產業提供全程優質服務的同時,著力推進養殖基地的建設,提高單位養殖效益,降低成本。為進一步把協會做大做強,他們與省農科院、安徽農業大學、市畜牧獸醫局聯合,走“市場+企業+農戶+科研院校+農技服務組織”的發展模式,帶動當地和鄰近舒城、廬江、樅陽等縣的幾十個鄉鎮,形成了我省較大范圍的農村特色區域經濟。產品除內銷外,部分還進入東南亞國家,07年實現銷售年收入3.7億元,利稅20xx萬元,并建立了“大關禽蛋市場”,擁有自己的辦公樓、銷售市場、培訓學校和網站,已實現了“建一個組織,興一個產業,強一地經濟,富一方百姓”的目標,其規模化程度在全省乃至全國都具有一定的影響。
三、當前我市農技協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農技協雖然遍布我市七縣一市三區,涉及行業較多,但各地發展還不平衡,覆蓋面還十分有限,農技協尚處于初級發展階段。主要問題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農技協的認識有待進一步提高。
新形勢下農技協的重要作用還未被充分認識,有些地方對農技協的性質、地位和潛力缺乏足夠的'認識,對國家和省、市有關扶持農技協發展的優惠政策沒有落實到位;沒有把農技協建設放到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中去看待,缺乏研究,在宏觀上缺少政策法規及組織建設等方面的指導。
2、缺乏必要的技術支撐,示范帶動面不廣。
由于農技協多數是以各類“土專家”為核心,高層次的專業技術人員相對缺乏。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農技推廣部門和各種專業學會建立合作關系基礎還比較薄弱,沒有形成固定的合作關系,導致一些新技術、新成果無法迅速傳播和推廣。
3、缺少資金支持,發展后勁不足。
缺少活動經費,是各級農技協普遍存在的問題,許多協會因缺少經費無法開展活動,發展新產業和擴大規模等許多業務無法有效開展。大多數農技協的主要產品約80%集中在種植、養殖業上,獲利和發展空間小,尚難能建立強有力的經濟實體,可持續發展空間狹小。
4、內部管理和服務質量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我市部分農技協內部管理制度尚不完善,組織機構和自律機制不健全。協會與會員之間沒有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良性循環機制,抗自然風險、市場風險、政策風險能力較弱。即使有實體的協會,組織仍較松散,凝聚力不強。有的產業還沒有建立協會,少數鄉鎮農技協還處于空白,整體運作和產業發展還停留在較低層次的發展階段。一些協會沒有進行社團登記,不具備法人地位,社會信譽度、影響力較低,一旦遇到經濟糾紛,往往束手無策,造成服務質量不高。
四、我市農技協今后發展的工作思路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要探索農村集體經濟有效實現形式,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支持農業產業化經營和龍頭企業發展。這充分說明了黨中央對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重視和肯定,同時也為農技協的發展迎來一個新的機遇。xxxxx市農技協要有新的更大的發展,我們認為必須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1、進一步提高各級領導對農技協工作的認識,市委市政府要組織召開全市農技協工作有關會議,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把農技協建設納入地方農村改革和發展的范疇,作為推動農業產業化進程的重要措施和內容。各級領導要從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和增強黨的執政能力的高度來認識農技協在推動農村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認識農技協發展的客觀必然性和客觀規律性,將農技協的發展納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總體規劃,研究制定出有利于農技協建設與發展的各種配套政策措施,鼓勵和支持農技協自主自愿、因地制宜、多層次多類型多元化發展,采取有力措施加以引導、扶持和管理,促進其健康發展。
2、要高度重視農技協的組織建設與發展,充分認識到農技協組織在農村經濟建設中的主導地位,充分發揮農技協會員在科普工作中的主力軍作用,把農技協的組織建設和發展作為深入開展農村科普的一項重要內容。各縣(市、區)科協和有關部門要把農技協的建設和發展作為重點工作來抓,應在各自職責范圍內,給予農技協和其技術經濟服務實體最大限度的優惠,確保農技協權益不受損害。利用報刊、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大力宣傳推廣一批有特色、規范、帶動作用大的典型農技協,擴大農技協的影響力。讓農技協發展的外部環境更寬松,內部運行機制更加完善,活動動空間更加廣闊,綜合實力不斷增強,使其真正成為新農村建設的中堅力量。
3、搭建平臺,促進現有的農技協聯合起來做強做大。要加快我市農技協聯合會的建設,成立市級和各縣(市、區)農技協聯合會,使目前以單個專業技術協會形式存在的農技協有一個更加完善的組織體系,以改變農技協由于受到自身條件、地域和規模的限制,在維護農民的合法權益、為農民提供服務以及進一步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等方面受到一定局限性的狀況。今年市科協將籌備成立xxxxx市農技協聯合會。在目前農技協聯合會組織不健全的情況下,各級科協和相關部門要搭建平臺,加強各類農技協的橫向聯系和協作,加強對農技協的技術指導和業務培訓,加大對農技協的政策扶持和資金、技術上的支持力度,促進農技協做強做大。
4、加強農技協的自身建設,實現民主辦會,規范發展。堅持“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積極引導農技協自辦或聯辦經濟實體,建立利益聯接機制,逐步完善服務功能,增強自我發展能力和對會員的凝聚力、對農民群眾的吸引力,使農技協的發展不斷趨于完善。各級科協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加強對農技協的管理、服務和指導,引導農技協在組織體系、利益分配、內部管理、激勵和約束機制等方面加以規范,建立科學的組織體制,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有效的風險保障機制和監督制約機制,增強抵御風險能力。
5、繼續開展不同層次的示范農技協申報評比工作,認真組織實施“科普惠農興村計劃”。市科協繼續深入開展市級示范農技協的創建評比工作,各縣(市、區)科協在抓好本級示范農技協建設的同時,積極做好市級示范農技協的培育和申報工作,要加大對一般農技協的培育、發展、提高力度,要求示范農技協積極發揮示范作用,提供它們成功的經驗,從而帶動更多的農技協步入快速健康的發展軌道,力爭全市農技協總體邁上新臺階。
農村發展狀況調研報告 5
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推進災后恢復重建與經濟社會發展,推動xx鎮農村經濟繼續健康發展,進行了一些研究和探討。
一、xx鎮農村經濟發展狀況
xx鎮位于中江縣南端,距鎮城約40公里,屬丘陵地區。全鎮幅員面積70平方公里,轄22個村,2個居委會,278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3000余人,其中:農業人口近40000人,非農業人口3000余人。我鎮農村經濟受農業基礎設施薄弱、農民整體素質不高、產業結構調整力度不夠等因素制約,新時期xx鎮所面臨的農村工作任務仍然十分艱巨。
(一)農業基礎薄弱,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相對較差。由農村基礎設施設施數量少、配套不夠完善,水利設施損毀嚴重,部分地區人畜飲水和農業灌溉用水未徹底解決。
(二)農村人口總體素質低下,發展意識不強。受地理條件、文化水平的限制,“小富則安”、“小進則滿”、“等、靠、要”的惰性心態依然存在,缺乏開拓創新能力和敢闖、敢冒的精神,創新發展意識不強。接受科技能力差,農產品的科技含量極低,基本上維持著傳統農業的耕作和管理模式。農村實用人才缺乏,科技示范戶和專業大戶培育少,農民科技意識淡薄,接受新技術、新品種的能力弱。
(三)農村社會事業發展緩慢,統籌城鄉協調發展難。農村教育水平已不能滿足農民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突出表現在農村缺乏優質教育資源和優秀教師,教師資源配置嚴重失衡。農村醫療衛生建設遲緩。農村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滯后,農村疾病預防控制、婦幼保健、衛生服務、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體系尚不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有待于進一步完善。
(四)農村缺乏活力和動力,農民增收渠道不多。為積極拓寬農民增收渠道,xx鎮不斷探索產業結構調整、助農增收的新方式、新舉措、新思路,先后引導農民搞基地建設、科技示范、反季節蔬菜、特色水果、勞務開發等,也取得一定成效。
二、對加快xx鎮農村經濟發展對策建議
(一)明確新形勢下農村經濟發展的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和省委九屆六次全會確立的深化農村改革的方針政策為農村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我鎮提出了“保穩定、抓重建、強三農、壯支柱、促發展、創輝煌”的.總體工作思路,以科學發展觀統攬“三農”工作,在“抓重建”和“強三農”上狠下功夫,緊緊圍繞農業增產、增效和農民增收目標,抓住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國家富民安康工程、扶貧開發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等機遇。使農村經濟體制更加健全,綜合效益明顯提高,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進一步加強,社會事業更加完備,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
(二)以深化農村改革為契機,加強農村發展基本制度建設。一是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堅持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賦予農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努力推進農業經營體制機制創新,加快農業經營方式轉變。積極發展新型集體經濟,大力培育新型合作組織,建立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著力提高組織化程度,推動統一經營向發展農戶聯合與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層次、多形式經營服務體系的方向轉變。二是建立健全農村土地管理制度。按照產權明晰、用途管制、節約集約、嚴格管理的原則,進一步完善農村土地。三是建立和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的投入,加大對農村公益性建設項目的投入。拓寬農業投入來源渠道,整合投資項目和支農資金,加強資金使用、監管,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三)以強化帶動為助力,走現代化特色農業發展道路。按照“特色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力以及農畜產品商品化率,推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跨越。一是大力發展特色效益農業。二是加快發展二、三產業。三是建立和完善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不斷提高農業生產的組織化和市場化程度。
(四)以恢復重建為紐帶,加大和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突出抓好特別是汶川地震損毀基礎設施恢復重建,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發動群眾搞好農業生產設施重建,盡早恢復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不斷改善生產條件,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一是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二是加快農村交通通訊恢復重建。三是提高農村災害預報、處置和自救能力。
(五)以推進農村公共事業建設為重點,促進農村社會和諧發展。堅持把統籌城鄉社會事業發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逐步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范圍,加大投入,創新機制,努力推進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使廣大農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一是發展農村教育事業。完善和落實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善農村義務教育辦學條件,提高農村義務教育質量,促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二是加強農村醫療衛生事業。抓緊災后醫療衛生機構重建,重點加快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等基礎設施的恢復重建和配套設施建設工作。逐步建立健全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健全農村公共衛生監督管理機制,實現農村公共衛生安全,鞏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成果。三是推進農村文化建設。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進一步加大農村文化產業的扶持力度。四是構建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加快建立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進一步完善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應保盡保,逐步提高保障標準。完善農村五保戶、“三孤”人員供養救助制度,推進集中供養,不斷提高供養水平。落實好軍烈屬和傷殘病退軍人的優撫政策,積極做好農村老齡、殘疾人事業。五是加強農村基層民主建設和社會管理。積極探索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徑,健全村民自治機制,充分保障村民行使選舉權、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監督權。進一步完善“一事一議”制度,推行村務公開、政務公開和財務公開,推進村民自治制度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
農村發展狀況調研報告 6
xx市位于關中平原東部,總人口56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42.4萬人,耕地面積782.2萬畝,是典型的農業大市。近年來,xx轄區內國有商業銀行、農發行、城鄉信用社及其分支機構、郵政儲蓄銀行等主要農村金融機構,充分發揮各自職能,立足xx市情,按照“信貸支農、支付助農、信用惠農”的思路,積極貫徹落實中省“三農”政策和貨幣信貸政策,不斷實現金融服務科學化、創新化、規范化,促進了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發展。
一、現狀與成效
(一)突出窗口指導,提高“三農”信貸政策執行力。人行xx中心支行、xx銀監分局,積極貫徹落實中省有關“三農”政策和貨幣信貸政策,先后制定出臺了《金融支持地方經濟發展規劃》、《關于推進全市農村信用社小額信用貸款工作的實施意見》、《加快推進xx市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的意見》、《金融支持農村消費市場發展指導意見》、《加大金融支持城鄉統籌發展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的意見》等一系列專項規劃和指導意見。并結合xx“三農”工作重點,有針對性地出臺了農民專業合作社、設施農業發展、農村青年創業小額貸款等支持措施。同時,人行xx中心支行作為管理機構,積極探索信貸政策窗口指導的有效途徑,以35個信貸政策監測基點為平臺,將涉農信貸投放納入信貸政策導向評估考核體系,對金融機構“獎優罰劣”,引導轄區內涉農金融機構增加涉農信貸投放。xx年12月末,涉農貸款余額為306.78億元,占各項貸款比重49.18%,當年新增14.68億元,占各項新增貸款比重18.47%,有效地落實了中省各項惠農政策,有力地促進了全市農村經濟發展。
(二)提升服務水平,改善農村金融基礎設施。xx各級金融機構以改善農村支付服務環境為突破口,持續加強農村金融基礎設施建設。
一是建機制。人行xx市中心支行成立了專門的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了“一項工作、一名領導、一隊人馬、一套措施、一抓到底”“五個一”工作機制,出臺了《關于推廣銀行卡助農取款服務工作的實施意見》,召開了全市銀行卡助農取款推進會。通過應用非現金支付工具落實中央和地方政府關于農業生產補貼、農民消費促進、農村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既減少了國家補貼資金發放環節,又擴大了農民非現金支付工具的使用,還防范了補貼資金被擠占、截留等風險,銀行卡助農取款服務逐步成為全市農民獲取金融基礎服務的有效補充。
二是強宣傳。以金融機構為主體,在廟會、集會上通過發放年畫、宣傳折頁、宣傳紀念品、有獎問答、現場解答、懸掛宣傳條幅等方式,使農民群眾對銀行卡有了基本的了解。同時,中支與金融機構攜手,組成志愿者隊伍,開展“面對面”宣傳,提高參與度。316名團員青年組成央行青年志愿者隊伍,定期進村入戶,宣講使用銀行卡的方便,并通過現場發卡等形式,提高農民群眾對銀行卡的持有率。五年來,中支通過從點到面、由淺入深的一系列宣傳方式,累計組織開展了“央行支付、中流砥柱”、“暢刷銀聯卡,享受好生活”、“刷新生活,卡動五月”等主題宣傳活動105次,發放資料13萬份,惠及50多萬人次,使銀行卡知識走進千家萬戶,延伸到農村地區及打工地的“神經末稍”,增強了農民群眾使用現代化非現金支付結算工具的意識。
三是創建示范縣(村)。xx年,確定了xx縣為農村支付服務環境建設示范縣,流曲村為示范村。人行xx中心支行指導xx支行指定縣域金融機構在全縣布放atm機35臺、pos機290臺,實現了自助設備在鄉鎮布放的全覆蓋,暢通了“三農”資金流轉渠道。截至目前,xx縣人均持卡量1.1張,持卡消費額占社會零售商品總額的24.29%,受理銀行卡的商戶增長3.3倍,國家30多種補貼資金通過銀行卡發放,xx縣被人民銀行西安分行評為“陜西省改善農村支付環境建設優秀示范縣”。
(三)創新金融產品,加大支農力度。xx各級金融機構加快改革創新步伐,依托自身職能,不斷改善服務方式,拓寬服務范圍,創新服務產品,提升“三農”金融服務水平。
一是突出特色服務,開展綜合試點。人行xx中心支行在全市10個縣(市)支行開展了“一行一特色”綜合試點工作,先后推出了林權抵押貸款、宅基地抵押貸款、土地承包權抵押貸款、果庫庫存擔保貸款等新的抵押擔保貸款產品,涌現出了“銀行+擔保公司+農戶+公司”、“一折通”抵押擔保貸款等信貸模式,為下一步農村金融改革創新提供了經驗和借鑒。各縣(市)支行也根據當地實際,紛紛開發新的金融產品。蒲城支行設立了鄉長金融助理;華縣支行推行了“點單式”金融服務新模式;韓城支行落實“綠色信貸”政策支持循環經濟發展;xx支行以農業產業化示范園區為依托,創建的中小企業信用體系試驗區被納入總行國家級中小企業信用體系建設試驗區的備選庫。多樣化金融產品解決了部分農戶和涉農企業融資問題。
二是以縣域產業集群和工業園區為切入點,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農行xx分行以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服務對象,持續加大對“菜籃子”、“米袋子”、農產品物流、農業科技等方面的金融支持,探索出了“大荔農戶貸款”、“xx農業產業化”等服務“三農”新模式。近年來,累計發放金穗惠農卡33.4萬張,占到全市總農戶數的32%;累計投放農戶小額貸款10.6億元,受益農戶達2.9萬余戶,建立惠農金融服務站近4000家,全市鄉鎮達到100%全覆蓋,先后為200多戶中小微企業發放約19.8億元貸款,做到了“惠農天下,益農萬家”,先后榮獲了支持地方經濟發展先進單位、群眾滿意十佳單位等多項殊榮。
三是以“一村一品”為載體,創建“信貸專業村”。郵政儲蓄銀行xx市分行充分發揮其營業網點90%以上分布在縣及縣以下地方的優勢,以創建“規模化養殖專業村”、“新農村建設示范村”和“農產品收購專業村”為突破口,大膽嘗試“信貸專業村”服務新模式,受到陜西銀監局的肯定并在全省范圍推廣“xx模式”。其具體做法是:針對種養殖大戶、個體農產品收購戶及微小企業主缺乏標準化、規范化財務信息的狀況,信貸人員通過走村入戶深入調研,科學制定信貸支持方案,并聘請村干部為信息聯絡員,配合做好信息溝通工作,貸款的申請、審批、發放都在當地,具有隨時隨地、方便快捷的優點,符合個體農戶和中小企業主需求特點。已累計為全市百余個專業市場、專業村提供資金扶持,放款戶數達4000多戶,為支持地方特色產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資金扶持。
四是推行“陽光信貸”,促進群眾致富。陜西省農村信用社xx辦事處積極實施“金融服務進村入社區”、“陽光信貸”和“富民惠農金融創新”三大工程,制定了《金融服務進村入社區五年發展規劃》,成立了公司、農戶、個人三大貸款營銷中心,推行全員深入農戶,開展專業化信貸營銷服務。各聯社在全市網點設置“陽光信貸”公示牌,實行“信貸服務五公開”,向客戶公開貸款種類、對象、條件、利率、審批程序等,提高了辦貸透明度。累計向42.72萬農戶發放貸款207.44億元,向976個農民專合組織發放貸款2.61億元,發放新農村建設示范園貸款24.65億元。同時,在轄區內10家縣(市、區)聯社設立了惠農資金兌付中心,代付涉農資金20余項,累計代付資金總額60余億元。10家聯社還設立了專門的創業促就業貸款服務中心,累計發放創業促就業貸款5.14億元,支持1480名返鄉農民工就業,走上致富道路,xx年被授予“金融支持地方經濟發展功勛單位”榮譽稱號。
(四)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創建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出臺了《xx市金融生態環境建設三年規劃(xx-xx)》,召開全市各級金融生態環境評價座談會,把加強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改善區域金融生態環境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利用征信知識宣傳周、3.15消費者保護日、12.4法制宣傳日等活動,宣傳征信知識誠信意識。人民銀行xx中心支行從信用信息服務入手,為配合并推動小額信貸業務的開展,在農村地區持續推進信用戶、信用村、信用鄉鎮建設。指導農村信用社累計為97.4萬農戶家庭建立了經濟檔案,建檔面達82.56%;評定信用戶43萬戶,評級面達44.1%;創建信用鄉鎮25個,信用村732個,為信用戶發放無需抵押的小額信用貸款12.26億元。中支團委組織開展了農村青年信用示范戶評定工作,按程序選樹了55名農業產業化代表、大學生創業典范、青年創業帶頭人等農村優秀青年為第一批信用示范戶,已向示范戶發放貸款上百萬元,支持青年創業發展。通過信用示范戶帶動,誠實守信的文明風尚逐漸形成,也促進了農村經濟與金融良性互動發展。
二、困難與問題
近年來,隨著國家一系列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的持續實施,農村經濟日益活躍,對銀行信貸需求也日趨強烈,但是現有的農村金融服務水平與較為完善的城市金融服務相比,與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農村金融服務供給與需求在量上差距較大。隨著農業產業化、市場化程度提高,農村經濟對金融服務的要求趨向多樣化。傳統農戶主要用于購買種子、農藥、化肥等農業生產資料性貸款比例大幅下降,個體、私營企業貸款劇增。但目前除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外,無論是農行、農發行還是農村信用社,對農戶和企業都設定了較高的信貸準入門檻,小額貸款對種養大戶及農村個體加工運輸戶,3萬元以下的授信額度則遠遠不夠,資金供求矛盾較為突出,影響農業產業化經營。另一方面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部分農村金融機構的經營地域范圍向外拓延,可以同時經營農村地區和城鎮地區金融服務業務。由于農村金融服務受限于自然條件,貸款風險大,成本較高,利潤較低,為實現盈虧平衡,部分農村金融機構在主觀上希望進一步拓展城鎮金融服務。當前對農村金融機構吸收的農村存款如何確保返投農村,仍然缺乏明確的政策規定,因而縣域信貸資金向城市集中,縣域金融機構存貸比低于城市地區,由此造成農村金融服務“失血”較為嚴重,加劇了農業資金的供求矛盾。
(二)農村金融服務網絡不夠健全。隨著金融體制改革,主要商業銀行在農村基層的網點撤銷,現有機構貸款權限上收,基本上不再辦理農戶貸款和一般性農業生產貸款。農發行作為唯一的農業政策性銀行,主要發放糧棉收購資金貸款。農村信用社作為農村金融服務的主要金融機構,主要發放小額信用貸款和部分涉農企業貸款,但受資金限制,并不能滿足農產品深加工產業發展的需求。郵政儲蓄銀行雖發放部分消費貸款,但尚處在起步階段,涉農信貸業務發展緩慢。同時,較高的金融市場進入門檻,阻礙了村鎮銀行及小額貸款公司的發展,難以形成完善的面向農村的投資體系,最終導致市場競爭不足,使得金融機構缺乏足夠的動力提高農村金融服務水平。
(三)金融服務品種有待進一步豐富。一是金融產品單一。目前,大多數農村金融機構仍沿用傳統金融服務手段,金融業務以傳統的存、貸、匯為主,農村金融服務仍以現金為主,信貸產品創新不足。尤其是近年來隨著農村金融服務需求日益多樣化,農村資金需求已經從單一的農業生產擴展到生產、消費、教育等,缺少金融服務創新,不能完全滿足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二是支農貸款對象范圍狹窄。目前農村信用社貸款對象局限于農戶和農副產品加工個體戶,涉農貸款過度分散,向農業優勢產業帶、產業區域和“一村一品”示范村適度集中不夠,向與主導產業關聯度大的涉農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傾斜不夠,拉動農村產業發展的'效應還沒有充分發揮出來。三是農村金融市場細分不夠。基層農村金融機構對多層次的“三農”金融需求主體很少進行細分,對不同客戶往往采取相同的服務和管理策略,忽略了市場及客戶的多樣性與差異性。涉農貸款投放的時段分布與農業生產的需求銜接不緊、相對滯后、存在錯位。據農戶反映,設施農業在一季度的資金需求旺盛,而金融機構的資金投放往往按季度平均,甚或在一季度不能及時投放農業生產資金,這對現代農業的發展無疑是不利的。
(四)農業信貸風險保障機制滯后。當前,xx尚未建立有效的農業保障救助機制。農業生產經營方式仍以家庭基本生產單位為主導,其特點是生產規模小、產業化程度低、抗風險能力弱,一旦市場發生變化或遭受天災人禍,農戶就束手無策,難以規避風險。加之,農民自身擁有的房產、土地使用權、種養物等難以作為有效抵押物,金融機構既難找到適合條件的擔保人,又缺少相應的專門擔保中介機構,并受農業生產高風險、長周期、低收益等因素的影響,從資金出路和經營效益角度出發,雖有貸款愿望,但考慮到農業抗風險能力較弱和農戶償貸能力有限,又存在“畏貸”心理,對支持“三農”信心不足。同時,農業保險因技術復雜賠付率高,一些商業保險公司考慮其經濟效益目標不愿涉足,尚不能滿足農業發展的需要。
三、建議與對策
農村金融在農村經濟發展中處于核心地位,其服務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農村經濟發展的水平。要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迫切需要積極探索金融服務“三農”的新思路,深入研究“三農”工作發展的新特點和對農村金融服務的新要求。針對當前xx金融機構在支持農村經濟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加大農村金融的有效供給。資本的逐利性與農業的弱質性決定了農村金融不能完全靠市場自發調整,這就要求政府引導農村金融機構調整投資方向及投資方式。建議地方政府通過制定法規,公平、公正地界定農村金融機構的業務范圍和服務職責,對于連續完成一定比例投放當地的金融機構給予更多的優惠政策,鼓勵農村資金回流到農村,實現金融資源在城鄉間的合理配置。地方財政對支農貸款、再貸款給予貼息,進一步落實涉農貸款稅收優惠、定向費用補貼、增量獎勵等政策,激發金融機構對農業投入的積極性,引導資金進入農村。另一方面,人行作為管理機構,需進一步提升支農再貸款在引導縣域法人金融機構增加涉農信貸投放方面的導向作用。擴大支農再貸款的支持對象,由農村信用社擴大到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以及村鎮銀行等設立在縣域的所有存款類金融機構法人,借鑒福州等地經驗,探索支農再貸款授信管理新模式,對內控好、涉農貸款比例高、支農再貸款資金需求季節性波動明顯的縣域法人金融機構試行支農再貸款“核定額度、隨借隨還、循環使用”的授信管理模式,為其增加涉農信貸投放提供更穩定的央行資金支持,防止因存款波動對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經營的影響。
(二)健全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繼續完善現有的農村金融體系,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進一步理順管理體制,明晰產權關系,完善法人治理,提高經營管理水平,把農村信用社發展培育成真正的農民合作金融組織。完善農業政策性銀行管理體制,擴大政策性業務范圍,增加支持農業和農村發展的中長期貸款等開發性金融業務。建立郵政儲蓄與當地其他金融機構的資金互通制度,使郵政儲蓄吸收的農村資金,能及時回流、運用到農村、農業和農民。與此同時,在加強監管、防范風險的前提下,適度放寬市場準入,大力發展村鎮銀行、小額信貸組織、農村資金合作社等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從而構建多種所有制并存,布局合理、競爭有序、相互補充的農村金融組織體系,提升對“三農”的服務效率和質量。
(三)創新金融產品及服務方式。一是推廣金融超市“一站式”服務和農貸信貸員包村服務。利用移動通信和互聯網技術,在農村地區開辦手機銀行和網上銀行,在農民主要聚居地設立atm機和自助銀行,提高金融服務便利度。對少數地域面積大、居住人口少、生產季節性強的村鎮,提供代理或流動上門服務。推行涉農金融業務產品的流程、價格、貸款公開制度,實施“陽光放貸”,提高農民獲得公平貸款權的機會。此外,要健全登記、托管、交易和清算制度,加快農村金融現代化清算系統建設,為農村提供方便、快捷、持續的金融服務。二是拓寬信貸范圍。將城市成熟的金融產品推廣到農村,探索開展農村教育貸款、生活消費貸款、農村住房貸款等消費性信貸業務。創新中長期貸款方式,支持涉農中小企業發展,開展貸款、貼現和票據承兌業服務,對優質農業產業化項目可采取社團貸款、聯合貸款等形式,以滿足農村多元化金融服務需求。三是適時調整。由當地政府部門牽頭建立起縣鄉兩級農村經濟項目信息庫,實施重點涉農項目進展通報機制、涉農政策出臺前溝通磋商機制,加強貨幣信貸政策與財政政策、產業政策、金融監管政策等相關政策的有效銜接。金融機構據此針對不同地區、不同環節和不同主體金融服務需求特點,有組織、有計劃地提供差別產品、差別營銷和差別服務,提高農村金融服務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四)建立和完善農業風險補償和保障機制。一是創新擔保方式。建議金融機構與地方政府聯合,探索組建農業專業擔保機構、農民自發組織形成的互助擔保機構、財政資金支持的擔保基金等,盡可能滿足農村經濟發展對信用擔保的合理需求。二是積極開展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我市可根據本地農業發展實際需要及財力狀況,在全省17種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品種之外,對能體現地方特色的項目適時納入基本保險范圍,并不斷提高覆蓋面和保障程度,減少自然災害對農戶經營的沖擊。三是加強宣傳。通過地方碎戲等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來介紹、宣傳農業保險的重要性。也可嘗試通過微博、微信等新興軟件以達到傳播效果,提高農民對農業保險的認知水平,改變“靠天吃飯”的傳統生產模式,提高風險防范意識,自愿參保投保。與此同時,加大地方性“三農”保險產品創新力度,探索開發“信貸+保險”金融服務新產品,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農產品保險品種,實現金融機構、保險機構、農戶的“多贏”。推進村民自治制度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
農村發展狀況調研報告 7
20xx年2月,我被抽派到嘎灑鎮xxxxx村委會xxxxx村民小組擔任克木人工作隊員。在工作中我積極深入到農戶中,與村民們同吃同住同勞動,通過近半年的工作,本人對該村的新農村建設做了深入的調查了解,形成了以下調研材料。
一、基本情況
地理位置、人口、土地:嘎灑鎮xxxxx村委會xxxxx村民小組距離村委會7公里,距離景洪城12公里,屬山區,是一個克木人聚居的自然村。全村22戶人家共有90人,其中:男47人,年齡最大91歲,勞動力51人,五保戶1戶;該村土地資源少,全村共有土地面積2512.3畝,其中:農用地2477.8畝,建設用地20畝,雷響田9畝;人均有糧35公斤,戶均有橡膠樹20xx株,人均年收入2500元。
基礎設施:村莊坐落在三面環山的山溝里,占地面積約10畝,村莊四周都是橡膠林,村內無硬化路面,雨天全是泥濘,特別濕滑。各種建筑物雜亂無章,道路狹窄,連農用車都無法正常出入。全村共有摩托車32輛,手扶拖拉機2輛,農用車一輛,固定電話7臺,手機42部,安裝太陽能6戶。
教育:全村初中文化程度的有10人,小學文化程度的有9人,目前正在就讀的適齡兒童有15人,全村人均受教育年限為2.13年。該村自建村以來從未有人走出村寨到外面工作、參軍或經商。日常生活交流基本不使用漢語或漢字,只用本民族語言和傣文。
產業:全村所有土地都是山地,全部種植橡膠,戶均擁有橡膠20xx株,產業結構單一。部分村民由于不重視土地的價值,圖一時之利,承包轉讓了許多土地,導致全村橡膠樹擁量差距很大,多的有4000—5000株,少的只有500株。村民受教育年限低,科技意識淡薄,對橡膠的種植和管理處于粗放狀態,遭遇自然災害時,抵御風險的能力明顯不足,如今年由于白粉病的爆發,至今為止(6月份)仍有50%的橡膠無法正常開割。
村基層組織建設:該村共有黨員2人,而且年齡偏大(一人47歲,一人50歲),與另外一個村組合成立了一個黨支部;村內沒有團組織,部分從學校畢業回家的團員由于多年沒有和村委會團組織聯系已變為普通群眾。
社會保障和社會秩序:全村的村民都參加了新型農村醫療合作保險,且對新型農村醫療合作保險及惠及農民的措施都滿意。社會治安狀況良好,自建村以來無人犯罪,無人參與黃、賭、毒,真正做到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但至今沒有規范完善的《村規民約》,長期以來都是靠村民的素樸的道德觀念來自我約束、管理。
二、存在問題
村莊基礎設施薄弱,臟、亂、差嚴重:村子至今沒有有線數字電視、籃球場、公共活動室、衛生室、公廁、垃圾池、蓄水池等公共設施,而且臟、亂、差嚴重,部分經濟條件好的村民建房占地面積很大擠占村內道路,且不修建化糞池,糞便及垃圾全部排入流經村寨的一條水溝,污染環境。
飲水困難:一是水質差:一部分村民利用從山溝中流淌出的一小股水源,用石頭簡單壘砌成小水池,用水管引至家中直接飲用,一遇雨天,全是泥漿水;一部分村民則使用村內一口漂浮著許多浮萍的敞口井;還有個別家庭直接飲用村后漁塘中的水;二是水源林破壞嚴重:距村子有400米處有一泉水井,水源充足,但由于沒有修建蓄水池和安裝自來水管,因此一直沒有得以有效利用,現由于橡膠價格飆升,村民對土地的`占有欲望很強烈,在水源林附近都種滿橡膠,水源林遭到嚴重破壞。
思想觀念落后:長期以來的貧困,使得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為生活奔波,各自忙于生活,集體意識差,新農村建設積極性不高,存在“等、要、靠”狹隘思想。特別是目前有了國家“扶持克木人發展”的好政策,村民希望所有公共設施都由國家投資建設,“等、要、靠”的狹隘思想更為嚴重。
缺乏橡膠科學管理技術:村民文化素質低,農業科技意識淡薄,加之缺乏科學的技術指導,導致許多膠樹過早報廢,農場需要30—35年才需要更新的,村民20年就要更新了,許多樹在15年左右就傷痕累累,滿目瘡痍,增加了農民的割膠成本。
基層組織薄弱:長期以來,由于與外界交往很少,且缺乏廣播、電視等傳播媒介等原因,村民思想意識保守,對黨組織的了解不多,黨性覺悟低,加入黨組織的積極性不高。迄今為止,全村只有2名黨員,且無團組織。
三、今后發展思路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村容村貌:牢固把握國家“扶持克木人發展”項目的好時機,充分用活、用足政策,充分發揮村民建設新農村的自主能動性,積極參與家園共建,完善公共設施,綠化美化村寨;訂立《村規民約》及公共設施管理制度,使村民自治落到實處,確保公共設施建好后能更長久地為大家服務。
加強水源林保護,堅持可持續發展:針對村民盲目發展橡膠,漠視水源林保護的現狀,組織村民開展討論,讓村民形成共識:為讓子孫后代有更好的生產生活環境,必須切實保護好水源林。建議在水源林種植橡膠的村民,以水井為圓心,每戶讓出100米的距離空出47畝的空地,在這片空地上種植如竹子和野芭蕉等保水農植物,這樣既可保護水源,又能讓村民有所收益,一舉多得。
加大宣傳力度,充分調動群眾積極性:采取召開會議、發放宣傳資料、走家串戶等各種措施,宣傳國家“三農”政策方針,轉變村民“等、要、靠”不良思想,充分調動起群眾自我發展、自我建設的積極性,結合國家扶持克木人發展的難得歷史機遇,掀起建設社會主義和諧新農村的高潮。
加強教育,培養社會主義新型農民:為了克木人能長足發展,必須建立長效教育機制,引導和鼓勵村民外出工作、經商,改變村民的思想觀念,拓寬發展思路,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通過召開了幾次村民大會進行教育問題專題講解,目前村民充分認識到知識文化的重要性,“普九”積極性高漲,全村15名適齡兒童和少年沒有一人輟學。
重視主導產業的發展,引導發展多種經濟:重視主導產業橡膠的發展。針對村民割膠技術水平較低的現狀,組織技術人員到村里進行橡膠科學管理技術培訓,提高村民的勞動技能,降低割膠成本,增加橡膠收入;引導村民發展多種經濟。利用林業局幫扶修建沼氣池的契機,發展養豬業,不但可以增加村民經濟收入,同時還能解決村民因建房不修化糞池而污染環境的問題。倡議相關農業技術部門引進適合農民的致富項目,讓農民得到實惠,改善村民的生活,增加村民的收入。
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動員村內積極上進、有思想、有能力的群眾加入到黨組織中來,力爭做到有思想有能力的積極分子都成為黨員;建立健全團組織,把積極上進的青年人吸引到團組織中來;在群眾中牢固樹立集體主義思想觀念,培養大公無私的優良精神,讓村干部都能自發的、積極的為群眾做實事謀利益,肩負起建設和諧新農村的重任。
農村發展狀況調研報告 8
據數字顯示,我國目前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數量已突破2億大關,達到2.02億,占全國總人口的14.9%。我國自1999年邁入人口老齡社會以來,人口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專家預計,到2030年我國老齡人口將近3億,而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將達到90%。到2050年前后將達到4.8億左右,超過總人口的1/3,占屆時世界老年人口的1/4。人口老齡化,給我國經濟、社會、文化以及民生等領域帶來深刻影響,也給老齡工作帶來巨大挑戰。尤其是在我國廣大農村,隨著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和市場經濟的發展,大批青壯年勞動力向沿海發達地區和大中城市轉移,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留守老人、空巢老人以及失獨老人。他們普遍存在著缺乏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和失能無靠等問題。能否實現農村老人老有所養、老人所依,不僅關系到農村老人的基本生活權益,關系到農村的繁榮穩定,更關系到國家的長治久安。因此,思考和解決農村養老問題對我國當前社會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近期,筆者通過到我市部分鄉鎮、農村、市老齡工作部門和養老機構的實地調查以及在農村工作的經歷,對我市農村養老狀況及養老問題有了一些了解和思考。
一、我市農村老年人口狀況和養老方式
據統計,截至2013年底,我市60歲以上老人共有118.25萬,生活在農村的老人約有70多萬,很大一部分鄉鎮老年人口結構比重已達到18—25%左右。其中農村留守老人、空巢老人約有60萬,占農村老年人口總數的70%以上。從調查的情況來看,我市農村人口老齡化步伐正在加快,農村養老問題日益凸現。目前,我市農村老人主要有家庭養老、自我養老、集體養老和社會養老四種供養方式。
(一)家庭養老。對于有子女的農村老人來說,主要依托居家養老,與子女一起居住,由子女照顧日常生活、飲食起居。一些老人雖然與子女分家另住,但是與子女還住在一個村莊,父母遇到急事、難事時可及時照應。不過,隨著農村青壯年外出務工,傳統的居家養老模式受到了一定沖擊。除少部分老人隨子女進城外,多數老人還是選擇了留守農村。同時,由于計劃生育實施后農村家庭規模縮小和人口結構變化,給農村家庭養老帶來了更大的經濟壓力。
(二)自我養老。在農村留守老人、空巢老人中,他們在子女提供一部分資金養老外,大部分生活開支還是靠自己的勞動收入以及省吃儉用的積蓄養老。這些老人不僅在飲食起居、生災害病時得不到子女的很好照顧,有的還要照顧外出子女留下的孩子。
(三)集體養老。對于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贍養人和扶養人的農村“三無”老人,主要由各鄉鎮政府敬老院負責供養。鄉鎮敬老院依靠國家財政補貼運營,五保老人不用交納任何費用。但也近40%的符合入住鄉鎮敬老院的五保老人,每月正常領取供養經費,因為還有一定的自理能力,更習慣于分散在家養老。
(四)社會養老。對于有子女但是得不到子女照顧的農村老人,又不符合入住鄉鎮敬老院條件的,少數農村老人選擇了到民營的養老院、老年公寓以及老年社會福利院等社會化養老服務機構養老,費用由老人或老人子女承擔。據調查,我市目前有39家社會化養老服務機構,入住老人約有6200余人,但是農村老人比例僅占4%左右。
二、我市農村養老存在的問題和原因
由于我市農村沒有建立完善的養老體系和保障機制,造成了我市在農村養老事業方面存在諸多問題,歸納起來有如下五個方面:
一是農村養老體系和保障機制沒有真正形成。目前,中央及省、市各級政府對老齡工作都做出了規劃、出臺了政策,但由于農村社會養老事業起步較晚,底子較薄,發展合力不足,農村老人的經濟供養體系及良性運行機制尚未形成,除五保老人供養制度成熟些外,其他諸如居家養老、社會養老以及養老儲蓄、商業保險等供養力度明顯不足,沒有形成“政府主導、部門配合、社會參與”的發展合力,沒有建立適合農村不同地區、不同養老需求的多層次社會養老體系和保障機制。
二是養老機構規模和功能不能滿足需要。多年來,我國在社會養老保障方面嚴重欠賬,特別是廣大農村老人被排除在社會保障之外,現有養老機構規模和功能遠不能滿足現實需要。目前,我市共有鄉鎮敬老院152家,平均每個鄉鎮超過一所,但多數鄉鎮敬老院規模偏小、功能不全,收養能力較弱。如果全市五保老人都集中供養的話,床位和服務人員缺口都很巨大。另外,就各鄉鎮敬老院目前的功能來說,只是保障五保老人的基本生活。由于缺少文體娛樂設施和器材,五保老人精神文化生活難以豐富。
三是養老資金來源渠道狹窄且數量不足。目前,在我市鄉鎮敬老院供養的五保老人,每人每年由財政轉移支付2200—4560元不等,平均每天6至12元錢的供養資金,僅能維護低水準生活。而服務人員工資都是由鄉鎮本級財政支付,按照每10名老人配一個服務人員的話,一個敬老院每年支付的管理和服務費用就需10至20萬元,另外還有水電、房屋設施維護等費用支出,對于部分經濟落后的鄉鎮來說,支付壓力更大。由于收養的老人越多,需要服務人員、支付服務人員的工資越多,因此多數鄉鎮敬老院的收養積極性不高、動力不足。
四是社會化養老機構困難多且活力不夠。目前,我市有少數幾個鄉鎮引進了社會化養老服務機構,從運營的情況看,基本能維持運營,但還面臨著政策、資金等許多困難,主要是目前還沒有充分享受到政府的優惠政策。由于投入大、風險高、回報低、周期長,使得社會化養老服務機構在運營中困難重重,若沒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很難發展壯大。
五是養老機構服務人員服務水平不高。與當前大量的養老服務需求不相適應的是,我國老齡服務人才的培養尚處于起步階段,至今未構建完整、獨立的人才培養體系。養老機構醫療、護理和專業管理人才嚴重不足,服務質量跟不上。通過對我市部分鄉鎮敬老院的調查發現,普遍存在服務人員年齡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專業技能缺乏、專業化程度較低,事業心、責任感不強等問題。
三、對推動我市農村老齡事業發展的`思考和建議
敬老、愛老、養老、助老,是我國幾千年來被繼承和發揚光大的優良傳統。在倡導“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扎實穩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今天,切實解決廣大農村的養老問題,各級政府責無旁貸,社會各方義不容辭。如何實現我市廣大農村老人老有所養,使他們在經濟上得到保障,生活上得到照顧,精神上得到慰藉,筆者有如下七點建議。
第一,建立適合農村的養老體系和保障機制。目前,我國正處在由居家養老向社會養老的過渡階段。現階段,黨和政府對農村養老問題也日益重視,特別是對建立和完善農村社會養老保障體系已有了初步設計和規劃。當前就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條件而言,應仍然以居家養老為基礎,最大限度地發揮家庭在養老中的基礎作用。堅持走居家養老和社會養老相結合,建立以家庭為基礎,以鄉鎮養老院為依托,以社會化養老服務機構為支撐的養老服務體系,并完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醫療保障、生活救助和社會福利等保障機制,逐步形成適合我市市情的新型農村養老模式。
第二,加大對農村養老資金和政策扶持力度。在調查過程中,不少鄉鎮反映,鄉鎮敬老院是社會公益非盈利機構,應該按“七站八所”對待,納入市、縣財政統管范圍,加大對農村老齡事業的財政補貼和政策扶持力度,適度提高農村五保老人的供養標準以及高齡老人生活補貼和家庭經濟困難的老人養老服務補貼;市、縣兩級財政要合理安排老齡工作經費,保證老齡工作的正常開展;建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逐步緩解敬老院運行資金缺口。據調查,鄉鎮敬老院要維持正常運轉,至少每年需要支付所雇用服務人員10—20萬元的工資,這部分支出應納入民生工程建設資金中。
第三,拓展養老機構和社會設施的服務功能。要進一步加強我市鄉鎮敬老院的設施建設,可采取公辦公營、公辦民營和公建民營等方式向社會開放,提高運營效益。每個鄉鎮要建成一處集院舍住養和學習、娛樂等多種服務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老年福利服務中心”,使之成為該鄉鎮養老服務中心、養老活動中心。此外,要依托鄉鎮及村級活動場所等設施,利用已撤并的鄉鎮中學、村小學等閑置設施,改造成農村老人文體活動場所。各鄉鎮中小學活動場地可在節假日、早晨、傍晚等時機向老人開放,為附近居家養老的老人開展休閑娛樂和體育健身提供場所。
第四,鼓勵社會資金進入和引進社會化服務。目前,各級政府受于財力的限制,各鄉鎮敬老院的建設規模和供養能力有限,五保老人入住尚難滿足,農村留守老人、空巢老人等社會老人更沒有入住機會。對此,可將“老年社會化服務項目”納入市、縣兩級招商引資范圍,大力發展農村社會養老事業,引進社會力量和民間資本參與農村養老,發展家庭服務業,開發居家養老服務項目,使農村養老逐步形成一種產業。對現有的社會化養老服務機構給予充分的鼓勵、引導和扶持,給予一定的財政補貼以及在貸款和稅收方面的政策傾斜,以調動社會化養老服務機構的積極性。
第五,加強對養老機構服務人員的專業培訓。據統計,目前我市各鄉鎮敬老院共有服務人員約2200人。按照每10個或15個老人配備1名服務人員計算,目前尚有5500余人的缺口。針對當前我市農村鄉鎮敬老院服務人員不足且服務水平偏低、專業性不強等實際,利用普通高校和職業學校(下轉12頁)(上接12頁)開設老年學、老年護理學、老年心理學等相關專業,加強對養老服務機構人員的職業培訓,以提高服務人員的職業素養、專業水平和服務質量。同時,逐步提高服務人員的工資待遇,增強服務人員的工作熱情。
第六、成立村級空巢老人養老服務中心。負責協調解決留守老人、空巢老人服務管理有關事宜,定期對老人的居住地進行安全檢查,保證老人家庭的居住安全。行政村、較大自然村可利用農家大院等,建設日間照料中心、托老所、老年活動站等互助性養老服務設施,提供生活照料、衛生保健、法律援助、精神慰藉和文體活動等服務項目。此外,村黨建活動室、農家書屋、學校等要支持農村養老服務工作,組織老人開展相關文體活動。
第七、鼓勵農村老人多種途徑實現自我保障。過去,農村老人的主要生活來源是家庭贍養和土地收入。當前,要鼓勵農村勞動者和老人積極參加各種形式的社會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商業保險以及個人儲蓄,為將來養老做好資金上的準備,以減輕家庭和社會的負擔。只有多種途徑結合起來,才能為我市農村老人建立一道安全可靠的養老屏障。
農村發展狀況調研報告 9
為全面提高我縣農業農村檔案工作水平,探索農業農村檔案工作服務“三農”的新途徑,根據縣委學科辦《關于認真做好第二批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學習調研階段工作的通知》精神,在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第一階段,縣檔案局局長李美萍帶領縣檔案局有關業務人員,深入金馬等鄉鎮及部分涉農單位,采取現場查看、征求單位領導意見、與基層檔案人員面對面交流等方式,對我縣當前農業農村檔案工作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縣農業和農村檔案工作的現狀
xx縣全縣轄5鎮3鄉81個村委會486個村民小組,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90%以上。近年來,在縣委、縣人民政府的領導下,檔案部門和農、林、水、土、民政等涉農部門相互配合,全縣農業和農村檔案工作成效顯著:全縣各鄉鎮機關檔案室管理全部達到四星級以上等級標準;各鄉鎮涉農站所及村委會建檔率達100%,其中已有5個社區和5個村委會檔案室建設達到三星級等級標準;農村第二輪土地延包檔案、土地經營權證補換發檔案、農村稅改檔案、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檔案等涉及廣大農民切身利益的檔案全部規范建檔,部分已接收進館。
二、我縣農業和農村檔案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應當清醒地認識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對檔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縣農業和農村檔案工作在管理體制、人員和設施設備的配備、經費落實、檔案資源建設及建立檔案工作長效機制方面還存在不足,還不能適應新農村建設發展的需要。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檔案管理體制不適應發展的需要。農業農村檔案難以實行集中統一管理。原有的檔案工作體制不適應新時期農業和農村檔案工作發展的需要。鄉鎮作為一級政權組織,既有齊全的職能部門,還有村委會(社區)、站(所)等單位,但是鄉鎮作為一個立檔單位,其在縣檔案館中只有一個全宗,鄉鎮檔案室作為綜合檔案室,必須集中管理鄉鎮各類檔案。而事實上,鄉鎮各類檔案無法做到綜合管理,而只是保管鄉鎮黨委、人大、政府、群團的文件材料,所轄站(所)等單位的檔案都是分散在各站(所)管理,由各單位自行整理立卷保管,因而難以實現檔案集中統一管理,使鄉鎮檔案無法反映鄉鎮檔案的全貌,阻礙了鄉鎮檔案作用的發揮。
(二)農村基層檔案意識淡薄。多數鄉鎮分管領導和檔案人員對檔案工作的認識相對到位,但多數村委會干部對檔案工作知之甚少。受“就檔案抓檔案”、“重藏輕用”的傳統思維影響,基層單位普遍只重視對檔案的收集、整理、歸檔和保管工作,而沒有把農業和農村檔案與“三農”工作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有機地聯系起來,缺乏主動服務的意識;檔案的價值具有滯后性、潛在性和間接性,導致基層干部群眾缺乏對農業和農村檔案需求的迫切性,檔案工作在他們心目中地位不重要,有的對檔案還不甚了解。上述原因致使農業和農村檔案在服務新農村建設、現代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致富方面,還顯得內容單一、服務不力。
(二)發展不平衡。鄉鎮與鄉鎮之間,站所與站所之間,村與村之間明顯存在差異;鄉鎮檔案工作明顯好于村級檔案工作。
(三)檔案人員變動頻繁、業務不熟練。目前,各鄉鎮檔案人員均為兼職,檔案人員由于兼職過多,不能專心從事檔案工作。加之變動頻繁,檔案人員專業理論和專業技能難以得到提高,造成檔案業務不熟,難以獨立完成立卷歸檔工作任務,更不能從事對基層檔案業務的指導工作。少數兼職檔案人員甚至把檔案工作當作一種額外工作,敬業精神不強,不能全身心地投身農業檔案工作。
(四)設施設備難以滿足安全保管需要。少數鄉鎮受辦公用房的限制,沒有專門的庫房,綜合檔案室成為了雜物間;部分鄉鎮機關檔案室缺少防盜、防火、防潮、防塵設備;少數鄉鎮檔案室檔案裝具老化、數量不夠,對檔案安全保管極為不利。村民委員會檔案保管條件更差,還存在無房無柜無設備現象,檔案資料分散在個人抽屜里。
(五)加強指導,提高農業農村檔案規范化管理水平。一是要創新服務機制。檔案部門要按照“農業和農村工作發展到哪里,檔案工作就服務到哪里”的總體要求,抓住新農村建設中的'關鍵任務,結合實際,找準檔案工作的切入點,制定出適應本地區特點的具有長期指導意義的規劃,并不斷去發展和完善;要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利用廣播、會議、宣傳欄、印發資料等多種形式,加大《檔案法》、《云南省檔案條例》等檔案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增強鄉鎮、村干部及農民的檔案意識;要加快農村檔案信息化建設步伐,不斷增強“三農”檔案工作的公共服務能力,逐步使農業農村檔案工作由鄉鎮、村委會建檔工作向整個農村經濟社會檔案工作轉變,實現“三農”檔案領域的拓展。二是要加強督查指導。要針對鄉鎮、村委會(社區)基層檔案人員兼職多、變動頻繁等特點,以通俗簡明實用、因地制宜的方法,采取專題培訓和集中輔導的形式,以鄉鎮為單位,集中或分片輔導各村檔案人員整理檔案,提高農村檔案人員的業務素質和操作技能;要將鄉鎮和村委會(社區)檔案管理情況納入年度檔案行政執法檢查的內容進行檢查,推動鄉鎮和村委會(社區)規范建檔,保證鄉鎮和村委會(社區)檔案工作的連續性和長效性。三是要培育推廣典型。要善于發現和培養典型,及時總結推廣;要進一步強化鄉鎮機關檔案管理職能,重視抓好撤并鄉鎮的檔案移交工作;要建立村級檔案管理示范點,引導帶動其它村建檔;要建立和完善農業農村檔案工作聯系點,及時了解掌握農業和農村檔案工作新動向,指導和推動農業農村檔案工作的開展。四是要建立農村民生檔案。要結合現代農業和新農村建設發展的要求,切實做好新興農業優勢產業、農業產業化、無公害農產品、農村勞動力轉移、農村養老保險、農村合作醫療等活動產生的文件材料、科技資料和特殊載體(錄音、錄像、照片、電子文件)資料的歸檔和利用工作。加強對行業協會、經濟聯社、專業合作社、規模種植(養殖)戶等新經濟組織的建檔及開發利用的指導工作,充分發揮其在農村生產和管理中的作用。
總之,農業和農村檔案工作是一項復雜、難度大的工作,涉及面廣、工作量大、制約因素多,存在意識、體制、人才、資金等諸多歷史和現實問題。只有想方設法多方配合,采取一切有效途徑和方法,克服重重困難,才能進一步做好農業農村檔案工作,更好地為新農村建設服務。
農村發展狀況調研報告 10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十一五”時期我國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新一屆政府執政以來,也一直引導各級政府把“三農”問題作為首要工作來抓,改善農民工進城務工環境、減免農業稅、種糧補貼、醫療保險試點等一系列惠農政策的實施給農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變化;社會主義的各項事業在農村蓬勃發展,城鄉差距也開始呈現逐步縮小的趨勢。然而作為一名從小在農村長大的學生,親身感受著農村這些變化發展的同時,又目睹了農村在與城市之間新聞事業上的差距,新聞在農村的腳步卻沒有前進多少,“新聞”這個字眼一直以來,似乎還只屬于城市的懷抱。
本文主要以一位新聞專業學生的眼光為視角,以身邊的農村為平臺,分析自己在農村的所見所聞,總結農村新聞事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缺失,進而探討問題形成的原因以及解決的路徑,使得新聞事業能夠在農村中得到健康合理的發展,逐步縮小與城市之間的差距,并反過來為新農村的建設發揮應有的作用。
農村新聞事業現狀
1.農村新聞報道匱乏
翻開報紙,看到的總是某某電影即將上映,或者上映首日便取得了多高的票房,或者是某某明星又鬧出了什么緋聞,某領導又做出了什么指示;抑或是多得近乎占據整版的廣告、股票分析……打開電視,看不完的是選秀節目、名人采訪,而涉及農村的新聞報道卻少之又少。即使有那么一篇兩篇關于農村的新聞,也只是對國家出臺的一些農村政策的簡單解讀,甚至是機械性地刊登。誠然,一些黨報、機關報對于農村的相關報道是不少,但大都局限于一些宣傳性的政策報道或者是樹立典型的引導性報道,充其量也只能算是單純地履行了報紙的反映功能和宣傳功能,而真正起到建設性作用的報道則很少。農村里發生的一些事,要能夠算得上是新聞而引起媒體前去關注的往往都是一些十分重大的事故或者案件,即使媒體不去采訪,也早已經過悠悠眾口,一傳十,十傳百,婦孺皆知了。
2.政府、新聞界對于農村新聞事業發展所需的投入不足
即使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哪一家媒體在縣級以下的基層設立過記者站或者專門的新聞聯絡處,也沒有哪一個政府專項撥款用于扶助新聞事業在農村的發展。中國的.農村,地廣村深,一些村子與縣城的距離少則幾十公里,多則上百公里,加上交通不便,信息不暢,往往一些新聞發生之后,記者都要匆匆忙忙地從縣城的媒體或者記者站出發,而等他們趕到時,早已是事過境遷,成為舊聞了。更有一些媒體或者記者,即使在獲得一些農村的新聞信息源后,往往因為采訪不方便,耗費精力大,而不愿前去采訪。本來農村的新聞信息源的流通就相對不暢,加上媒體的“惰性”,使得新聞往往就成為了城市的專利。
3.農村居民對新聞節目的態度冷淡
相信在農村生活過的人都應該知道,農村居民是少有看新聞的。有時新聞節目甚至成了農村百姓眼里的一個障礙,我在農村的時候,聽到比較多的一個句子便是:“這新聞真討厭,總是攔在電視劇的前面。”從播放的時間順序上來講,總是排在晚間黃金時段的新聞類節目與電視劇相比,應該與百姓的生活、利益關聯更大一些,更是久居村中的百姓們了解外面世界的一個窗口。但緣何不能引起他們的絲毫興趣呢?農村百姓的文化水平較低固然是一個重要的原因,但當下農村,除了老一輩之外,大部分村民的文化程度還是能夠看得懂新聞類電視節目的。真正的原因,還是新聞過于脫離農村,脫離農民。試想,農村居民如果連發生在身邊的事情、新聞都不知道,又怎么會愿意關注遠離自己的城市和外部世界呢?
問題形成的原因
1.農村的經濟、文化發展水平制約著新聞事業在農村的發展
根據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經濟學常識,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新聞事業作為上層建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狀況同樣受到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同樣,新聞事業在農村的發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農村經濟發展狀況的影響。近年來,由于政府、社會對“三農”問題的關注,以及國家一系列惠農、利農政策的出臺,農村的整體經濟狀況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農村經濟水平相對落后,經濟結構不合理,城鄉之間的差距,這些仍然都是不爭的事實。正是由于目前農村經濟發展、生產力水平的差距,整個農村的經濟活動規模較小,社會分工不細,農村居民對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方面的信息需求面相對較窄。此外,由于受到經濟的制約,使得農村的社會受教育面相對狹小,農民的文化水平過低,這必然限制了讀者群和觀眾群。更重要的原因是,現代媒體除了政府的部分撥款投資外,廣告收入越來越成為媒體的主要經濟支柱。而農村的廣告需求少,廣告市場狹小,這些都影響著媒體在農村的投資欲望。同時,農村交通的不方便,信息傳播技術的不發達,新聞傳播物質手段的單一等等這些無不制約著農村新聞事業的發展。
2.媒體對經濟利益的考慮
農村新聞事業被許多媒體視為“公益事業”,特別是面向農村受眾的農村新聞報道,與其他的新聞報道相比,由于并不能吸引“眼球”,沒有什么“賣點”、“亮點”,在市場運營中很難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或者干脆沒有經濟效益。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大眾傳媒已不再是計劃經濟時代全額撥款的單純的事業性機構,它同時具有企業經營性質,它在考慮社會效益的同時不能不考慮到兼顧經濟效益。在這種情況下,大眾傳媒往往就面臨著社會責任與市場環境博弈的兩難境況,為了提高媒體的發行量和收視率,贏得較高的廣告收入,為了媒體的運行和生存,媒介往往很難顧及農村新聞事業的發展。
3. 媒體農村意識、社會責任意識的缺失
一直以來,傳媒總在有意無意地走著一條完全的城市化路線,由于城市集中了資金、資源、人才等各種要素,其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決定了城市新聞在報紙版面、電視節目上的地位。讀者和受眾的主體群相對集中在城市,新聞的接近性原則決定了他們會關注發生在身邊的城市新聞;確實,城市路線也確實給媒體帶來了豐厚的經濟效益。如此,便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農村意識淡薄的媒體不愿意花費精力去關注農村,缺少關注的農村也不會給媒體帶來多大的經濟效益,媒體在市場競爭的壓力下就更不愿意去注意“無利可圖”的農村,久而久之,媒體僅有的一點農村意識就這樣慢慢地消逝殆盡。媒體鄉村意識的缺失,使得媒體不可能認真地審視農村,更不能發現農村新聞所蘊涵的社會效益和潛在的商機。
解決上述問題的途徑
1.媒體應當更新觀念,樹立正確的農村新聞意識
農村的新聞事業要能夠重新走上健康的發展軌道,媒體必當先要擯棄舊有的單一的城市新聞觀念,樹立正確的農村新聞意識,重新認真審視農村的新聞市場。其實,農村也并非就是沒有經濟效益,就拿農村新聞報道來說,就像農民關心城市的發展變化一樣,我們的主體讀者群有一個共同點:作為對社會負責任的力量,他們普遍關注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他們深知,農村絕不僅僅是農民的農村,農村的發展與全社會每一個人息息相關,與國家的前途命運緊緊相連。所以,農村新聞報道面對的是關心農村發展的所有讀者群。
其次,媒體還要提升自身的社會責任意識,現在全國上下普遍對農村建設、“三農問題”給予了很高的關注和重視,而媒體作為國家事業單位、社會輿論機構,應該充分意識到自己在新農村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擔負起自己在新農村建設、農村新聞事業發展中應盡的責任,而不能僅僅把經濟效益排在首位,單純地以經濟效益的好壞來取舍新聞傳播的重點。
2.加快農村經濟、文化發展的步伐,促進農村新聞事業的發展
解鈴還需系鈴人,農村落后的經濟、文化水平是新聞事業發展的主要障礙,因此,發展經濟、文化才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途徑。通過經濟的發展、生產力的提高,實現農村的城鎮化發展,才能充分擴大農村的信息需求,開闊農村的廣告市場,從而會刺激農村新聞事業的發展。同時,經濟、科技的發展也將為農村新聞事業的發展提供便利的交通環境、暢通的信息環境、豐富的信息載體、日益先進的物質手段等等。與此同時,還應當大力發展農村文化、教育事業,進一步提高農村居民的科學文化素質,提高接受及處理信息的能力,增強新聞閱讀、分析能力和興趣,不斷擴大農村的新聞受眾群體。
3.政府、新聞界應當加大投入,扶助農村新聞事業發展
農村是國內新聞事業的弱勢領域,農村受眾更是新聞事業、信息傳播領域的弱勢群體。要想單憑農村自身的發展來縮小其新聞領域與城市的差距,顯然是不可能的。首先,政府應當加大農村新聞事業基礎設施的投入,農村的新聞事業發展才能夠得到物質上的保證;其次,政府首先應當對媒體予以資金上的保障,農村新聞傳播事業的投資是個范圍廣、投入高、周期長、初始階段回報低的工程,光靠媒體自身很難完成,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媒體業已進入自負盈虧的市場化軌道,媒體向農村的初始投入必然以部分經濟利益的犧牲為代價,只有政府在資金上對媒體予以保障后,媒體才能夠在部分虧損的情況下順利度過拓展農村新聞市場的初期,媒體對農村新聞事業的投入才能夠有保障,才能持久。
4.農村更需要“媒介掃盲”
“媒介掃盲”的說法始于上世紀70年代,當時,由于世界技術革命的興起,新聞傳播業在世界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發展極為迅速。各國紛紛意識到新聞傳播文化教育的必要——這種教育被稱為“媒介掃盲”、“媒介教育”。其主要目的是培養人們對大眾媒介的正確態度和認識。
●在農村起引導和帶頭作用的基層干部首先要能夠掌握一些基本的媒介知識,并能夠安排專門的基層干部進行宣傳和講解。如果條件允許的話,還可以做一些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樣調查,檢驗效果。
●各種新聞媒介應該利用自身的特點,開展對農村受眾的媒介教育。廣播、電視等定期設立專門的節目,提供知識,引導農村受眾正確認識媒介,積極關注新聞,參與媒介活動。
●農村學校也應該增設或在語文、常識課中附設媒介教育的內容,鼓勵學生回家多與家長談論關于媒介知識的話題。
農村發展狀況調研報告 11
近年來,在淮陰區委、區政府的關系和支持下,我區的農村老年人生活狀況有所改善,但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尤其是近年來許多農村人進城務工,人們對孝文化的意識的淡薄等各種原因,農村孤寡老人大多數收入微薄,精神上缺少依靠,加上人口老齡化程度的提高和男女性別預期壽命的差別,農村老年婦女在老年人口中所占比重逐漸增大,其生存狀況引發關注。我們對淮陰區農村老年婦女的生存狀況進行了調研。
一、基本情況
從經濟上來看,農村老年婦女的收入90%是靠土地,其中少部分家庭能得到子女救濟,有工資的人數很少。從健康上看,受經濟的影響,過半數的老年人不愿意去醫院體檢。從養老與家庭的關系上來看,日常生活中老年人都是自己照顧自己,子女很少有陪在身邊的。從文化生活方面來看,大部分老年女性在空閑時只能串門聊天,還有一些老年女性通過看電視聽廣播打發空閑時間,多數的老年女性希望村里多開展文化娛樂活動。
二、存在的問題
1、經濟狀況不容樂觀
子女外出務工的確帶來了家庭經濟條件的改善,但是單靠外出打工子女給父母的支持還不能給予父母充足的經濟支撐。有些子女外出務工將小孩留在家中由老人照顧,這也增加了老人們的經濟和精神負擔。
2、醫療保健狀況不容樂觀
大多數老年女性體弱多病,普遍患有各種慢性病。絕大多數老人出于習慣或現實經濟狀況考慮沒有做過全方位健康體檢。農村老年婦女由于子女不在身邊,無人照顧,加上醫療水平有限,往往在突發疾病時得不到及時搶救,生命時常受到威脅。
3、缺乏精神慰藉
孤單寂寞是農村老年婦女面對的精神問題,隨著老年女性年齡逐漸增大,對子女的情感依賴也不斷增強,心頭難免會涌起孤單、自憐等消極情緒。
4、娛樂活動過于單調
老人們一般除了看電視、聊天以外,沒有什么其他的消遣方式了。同時由于經濟原因,村上并沒有完善的健身設施,也沒有專門的老年人活動室,無法進行日常的健身活動。
三、原因分析
(一)農村老年婦女自養能力不強
農村老年婦女年輕時為教育子女、支持兒女成家立業傾其所有,基本上沒有積蓄,有的甚至為此舉債。土地收入是她們生活的主要來源。隨著年齡增大,勞動能力降低,由土地而獲得的收入逐年減少。有一些能夠在自留地出產一些蔬菜,或者小型養殖一些家畜,基本上能夠維持生活。但是一般70歲以上的老人無法承擔相應的家務勞動,需要兒女的照顧。
(二)農村養老體系尚需完善
當前農村老年人養老主要是子女贍養和老年人自養,社會支持較弱。盡管已經實施了農村養老保險。但還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有些過低,如果農村老年婦女只有這部分養老金,沒有其他方面的幫扶,她們的生存都很困難。
(三)子女養老意識不強
隨著家庭人口的逐漸小型化,使得子女的平均養老負擔有所加重,獨生子女要承擔著雙方老人和孩子的撫養,很多兒女覺得養老有壓力。隨著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大量外出,生活距離遠,壓力大,導致傳統的養老觀念和意識在年青一代身上逐步淡化。對父母的尊重和關心不足。
(四)老年婦女精神生活單一
農村老年婦文化水平低,生活圈子小,致使她們生活內容枯燥乏味,她們的主要娛樂式是白天串門,晚上看電視。條件好的村,建立了文化活動廣場和圖書室,老年人可以在里面多接觸外界。與此同時農村老年人大多愿意跳健身舞,但在農村缺少專門的場地,或者有的地方場地是室外的,受天氣影響很大。老年人都希望兒女能經常回家看望或打電話,但兒女由于生活壓力在外奔波勞碌很難給予充分的精神安慰。
(五)保健意識和醫療水平有待提高
盡管現在都實行了新農村合作醫療,但大多農村老年婦女只停留在有病看病階段,缺乏自我保健意識,不會合理飲食,很多小病都不能引起足夠的重視,一小部分老人有病能拖就拖,實在拖不過去再就醫,往往錯失治療時機。另外鄉村醫療條件還有待加強,大量的多發病、常見病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大大降低了老人的健康水平。
四、改善農村老年婦女生活狀況的對策和建議
(一)要逐步建立多方面共同結合的養老模式
一是政府要建立完善的養老保障機制,要逐步提高新農保對農村老年人的最低保障標準。對于貧困家庭的老年婦女給予及時的生活救助。二是各村要建立養老保障制度,條件好的村可由村里出錢,給村里的老年人增加生活補助額度,納入村民約當中,堅持執行。村村建立農村養老院,并逐步改善養老院條件。采取政府、社會、個人相結合的'方式,使無人照顧的老人有所依靠。三要積極倡導家庭養老,通過大力發展鄉村經濟,調整農村產業結構,提高農村經濟收入,提升農村家庭整體生活水平,增強家庭養老實力。四要倡導自我養老意識,現在生活條件好,一些老年人還能夠從事簡單的生產,可幫助她們選擇一些成本小、風險小的項目,幫助她們發展經濟,鼓勵她們自我養老。
(二)通過宣傳教育改變農村老年婦女的養老觀念
要引導農村婦女樹立新的養老觀點,倡導自我供養的新理念,通過增加儲蓄、購買商業養老保險等途徑,增加養老費用的來源,降低對子女養老的依賴性,提倡老有所用,做些力所能及的勞動,增加勞動收入自我養老。
(三)營造敬老愛老的社會環境
一是宣傳落實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各級婦聯可以以各類節日為契機,組織巾幗志愿者認真開展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宣傳教育活動,相關部門對違反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的行為應當依法懲處,廣泛開展個案宣傳,推動全社會增強保障老個人權益的意識。二是深化“五好文明家庭”創建活動。各級婦聯組織繼續豐富“五好文明家庭”創建活動內涵,開展以“孝”為榮的宣傳教育活動,倡導廣大婦女在孝敬父母和公婆中發揮主導作用,宣傳樹立敬老愛老典型,倡導文明、和諧的家風。三是加強對未成年人“孝”文化教育。與教育部門聯合,把敬老愛老作為德育教育的必修內容,使未成年人樹立“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的觀念,形成尊老愛幼和諧共鳴的社會氛圍。四是通過各種途徑豐富農村老年婦女的精神生活。在各個婦女兒童之家開展活動,創造條件,豐富婦女的精神生活。
(四)要進一步提高農村健康醫療水平
開展老年人自我保健宣傳,增強農村老年婦女的自我保健意識。加強對農村婦女的健康教育,提高她們自我保健能力,促進農村老年婦女身心健康。繼續完善與發展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擴大老年人合作醫療藥品范圍,提高高齡老年人醫療費的報銷比例或按年齡段發放一定數量的醫療補貼,幫助農村老年人抵御個人、家庭難以承擔的風險,對貧困老年人實行醫療救助。
(五)各級婦聯組織要關心老年婦女的生活
關注農村老年婦女的生活,建立區、鄉(鎮)、村三級網絡,各級的婦聯干部要發揮自身作用,在農村老年婦女遇到困難時幫助她們爭取黨和政府的關懷。同時巾幗志愿者要以巾幗志愿服務月、重陽節、中秋節、敬老節、春節等為契機,以婦女兒童之家為依托,組織巾幗志愿者結對式、項目化、常態化開展各類關愛活動,真正將關愛農村老年婦女活動落到實處。為農村老年婦女提供家政服務,清潔室內衛生等;為部分生活困難的農村老年婦女捐送糧、油等生活必需品;走進農村老年婦女家中,陪同老人聊天;為農村老年婦女進行健康保健知識講座,上門送醫送藥;深入村里,開展文藝演出、娛樂健身、拍攝生活照等多形式活動,豐富農村老年婦女日常生活。
農村發展狀況調研報告 12
當前普法工作已經進行了很長一段時間,我鄉群眾特別是廣大農民的法治觀念、法律素質都得到了明顯增強,絕大多數農民懂法、守法,越來越多的農村居民能自覺運用法律手段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我鄉的普法還存在許多薄弱環節。針對這個問題,我所進行了深入調研,從而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一些關于加強我鄉法制教育工作方面問題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我鄉法制教育的成果
經過六個五年普法教育,在我鄉轄區內,各類法律知識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普及,群眾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在逐步提高,特別是農民的法制觀念維權意識發生了較大變化。法制宣傳的形式也從過去單一的發宣傳資料、看看圖片,發展到現在的集中學法、遠程教育網絡普法、法律服務、法律咨詢等多種形式,法制宣傳教育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是依法明辨是非能力提高,動輒打人或械斗的情況明顯好轉。二是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的觀念加深,依法履行義務的自覺性提高。三是遇事依法辦理的覺悟提升。在涉及經濟或民事關系時,能夠按法律要求確定雙方的權利與義務;發生糾紛時,能夠注意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四是增強了主人翁意識,依法參與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意識與能力明顯提高。五是廣大農村基層干部能夠做到依法決策、依法辦事、依法管理農村各種事務,做到有法必依,依法辦事。
二、我鄉法制教育的途徑
當前我鄉法制宣傳教育難度比較大,宣傳途徑相對陳舊、單一,從大的方面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一是利用村兩委開會、布置工作等時機,組織村“兩委”干部、黨員、人民調解員學習法律知識。這是當前農村黨員干部開展法制宣傳學習最主要的途徑。
二是參加鄉鎮上級組織的法制宣傳學習會議和培訓教育。這種機會和途徑相對較少,每村每次參加的人員也不會太多。
三是鄉鎮組織相關人員送法下鄉,分發學習資料,向村民和外來人口作簡單的.法制宣傳。
四是利用廣播、高音喇叭、法制宣傳欄和召開村民代表大會等向村民宣傳法律法規。
五是邀請鄉鎮司法所和法律服務所同志給村干部、村民上法制課等。
三、我鄉法制教育存在的問題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當前我鄉法制教育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在開展法制教育中,各級、各部門,特別是鎮、村干部雖然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明顯的成績。但仍存在許多不容忽視的問題,影響和阻礙了我鄉法制教育的深入開展。
一是法制宣傳“死角”明顯。隨著經濟建設步伐加快,廣大農民自主經營性不斷增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悄然發生著變化;同時,很多農村青壯年外出務工數量增加,農村人口流動速度加快,為集中進行法制宣傳教育帶來了困難。加之現在,有些村對于法制宣傳僅限于開會時學習、在村公所張貼一塊宣傳欄;而村民自覺到村公所看著宣傳欄學習法律知識情況較少,致使很多農村的法制宣傳浮于表面,只是村里為了應付上級檢查,而農民群眾本身根本得不到教育,形成“死角”。
二是普法隊伍自身素質不高。農村工作紛繁復雜、千頭萬緒,而農村法制宣傳的主力軍是廣大農村干部。目前,很多村干部自身文化素質偏低,年齡偏大,甚至自身法律意識淡薄,只注重經濟建設,對組織群眾,宣傳新農村建設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國家法律法規,都停留在一般號召上;遇到矛盾糾紛繞道走,了解問題一般化,分析問題一般化,解決問題一般化,不善于運用法律手段化解矛盾糾紛;致使村民遇事常常越過村委會一級,直接到辦事處上訪,或集體群訪,嚴重影響機關的正常工作秩序。
三是法制宣傳經費保障落實困難。目前農村的普遍集體經濟匱乏,負債累累,無力支撐普法經費開支,嚴重制約農村法制宣傳,在一定程度上也使農村法制宣傳在廣度和深度上大打折扣。
四是普法形式針對性不強
現在農村法制宣傳常用的形式有張貼標語、出動宣傳車宣傳、舉辦法制講座、發放宣傳材料、開展法律咨詢等,實踐證明都有一定的效果。但是這些方式的針對性仍然不強,宣傳的內容不一定是農民的需要,對農民的吸引力仍然不夠。
四、解決農村法制宣傳教育問題的對策
“法律六進”是普法工作的重點內容,其中“法律進鄉村”工作的支撐點和輻射面就是廣大農民群眾,而廣大農民群眾也是普法工作的重點對象。開展我鄉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就是要引導農民積極學法、自覺守法、正確用法,培養農村法律明白人。
(一)建立我鄉法制宣傳教育的長效機制
一是健全機制,挖掘宣傳資源。做好農村的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機制健全是關鍵。要加強普法機制建設,充分調動與農村生產生活密切相關部門的積極性,整合各方資源,大力宣傳涉農法律法規,認真履行我鄉普法義務,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是落實保障措施。要強化法制宣傳教育隊伍建設,積極落實宣傳教育設施建設、農民法制培訓、法制宣傳資料等方面的經費保障工作。
(二)結合我鄉具體工作開展法制宣傳教育
將我鄉法制宣傳教育工作與農村經濟建設、農村矛盾糾紛調解、農村民主法治村創建等工作相結合。結合我鄉農民生產生活實際,及時高效地把法律知識送到廣大農民群眾手里,進一步提高我鄉農民法律素質的,進一步規范我鄉民主法治,規范依法治村的行為。
(三)豐富宣傳形式,創新普法載體
我鄉法制宣傳教育要緊緊結合廣大農民群眾的文化需要和思維習慣,不斷創新普法載體,選擇農民群眾最喜愛、最容易接受、豐富多彩的宣傳方式,使農民群眾在潛移默化中增強法律意識,提高法律素質,現成法制觀念。
充分運用法制宣傳欄、廣播、農家書屋等渠道開展宣傳,編印法制書籍、法制宣傳資料、法制信息等,利用農村遠程教育培訓網絡組織村民學法,正確引導村民收看法制節目,營造濃厚的學法用法氛圍。搭建一些服務平臺,經常性地組織律師、法律工作者、法律援助、法律服務等人員深入農村開展送法下鄉活動,為農民群眾辦實事,解決實際問題,從而提高農民群眾學法用法的積極性,增強法制宣傳效果。
當前正處于“六五”普法啟動階段。我鄉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在吸取“五五”普法的成功經驗后,結合實際,充分運用我鄉的各種宣傳教育資源,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法制宣傳教育相結合,必將促進我鄉經濟協調發展,為進一步建設小康社會,創造一個和諧穩定的社會法制環境。
農村發展狀況調研報告 13
20xx年2月,我被抽派到嘎灑鎮xx村委會xx村民小組擔任克木人工作隊員。在工作中我積極深入到農戶中,與村民們同吃同住同勞動,通過近半年的工作,本人對該村的新農村建設做了深入的調查了解,形成了以下調研材料。
一、基本情況
地理位置、人口、土地:嘎灑鎮xx村委會xx村民小組距離村委會7公里,距離景洪城12公里,屬山區,是一個克木人聚居的自然村。全村22戶人家共有90人,其中:男47人,年齡最大91歲,勞動力51人,五保戶1戶;該村土地資源少,全村共有土地面積2512.3畝,其中:農用地2477.8畝,建設用地20畝,雷響田9畝;人均有糧35公斤,戶均有橡膠樹2019株,人均年收入2500元。
基礎設施:村莊坐落在三面環山的山溝里,占地面積約10畝,村莊四周都是橡膠林,村內無硬化路面,雨天全是泥濘,特別濕滑。各種建筑物雜亂無章,道路狹窄,連農用車都無法正常出入。全村共有摩托車32輛,手扶拖拉機2輛,農用車一輛,固定電話7臺,手機42部,安裝太陽能6戶。
刻育:全村初中文化程度的有10人,小學文化程度的有9人,目前正在就讀的適齡兒童有15人,全村人均受教育年限為2。2019年。該村自建村以來從未有人走出村寨到外面工作、參軍或經商。日常生活交流基本不使用漢語或漢字,只用本民族語言和傣文。
產業:全村所有土地都是山地,全部種植橡膠,戶均擁有橡膠2019株,產業結構單一。部分村民由于不重視土地的價值,圖一時之利,承包轉讓了許多土地,導致全村橡膠樹擁量差距很大,多的有4000—5000株,少的只有500株。村民受教育年限低,科技意識淡薄,對橡膠的種植和管理處于粗放狀態,遭遇自然災害時,抵御風險的能力明顯不足,如今年由于白1粉病的爆發,至今為止(6月份)仍有50%的橡膠無法正常開割。
村基層組織建設:該村共有黨員2人,而且年齡偏大(一人47歲,一人50歲),與另外一個村組合成立了一個黨支部;村內沒有團組織,部分從學校畢業回家的團員由于多年沒有和村委會團組織聯系已變為普通群眾。
社會保障和社會秩序:全村的村民都參加了新型農村醫療合作保險,且對新型農村醫療合作保險及惠及農民的措施都滿意。社會治安狀況良好,自建村以來無人犯罪,無人參與黃、賭、毒,真正做到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但至今沒有規范完善的《村規民約》,長期以來都是靠村民的素樸的道德觀念來自我約束、管理。
二、存在問題
村莊基礎設施薄弱,臟、亂、差嚴重:村子至今沒有有線數字電視、籃球場、公共活動室、衛生室、公廁、垃圾池、蓄水池等公共設施,而且臟、亂、差嚴重,部分經濟條件好的村民建房占地面積很大擠占村內道路,且不修建化糞池,糞便及垃圾全部排入流經村寨的一條水溝,污染環境。
飲水困難:一是水質差:一部分村民利用從山溝中流淌出的一小股水源,用石頭簡單壘砌成小水池,用水管引至家中直接飲用,一遇雨天,全是泥漿水;一部分村民則使用村內一口漂浮著許多浮萍的敞口井;還有個別家庭直接飲用村后漁塘中的水;二是水源林破壞嚴重:距村子有400米處有一泉水井,水源充足,但由于沒有修建蓄水池和安裝自來水管,因此一直沒有得以有效利用,現由于橡膠價格飆升,村民對土地的占有欲望很強烈,在水源林附近都種滿橡膠,水源林遭到嚴重破壞。
思想觀念落后:長期以來的貧困,使得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為生活奔波,各自忙于生活,集體意識差,新農村建設積極性不高,存在“等、要、靠”狹隘思想。特別是目前有了國家“扶持克木人發展”的好政策,村民希望所有公共設施都由國家投資建設,“等、要、靠”的狹隘思想更為嚴重。
缺乏橡膠科學管理技術:村民文化素質低,農業科技意識淡薄,加之缺乏科學的技術指導,導致許多膠樹過早報廢,農場需要30—35年才需要更新的,村民20年就要更新了,許多樹在2019年左右就傷痕累累,滿目瘡痍,增加了農民的割膠成本。
基層組織薄弱:長期以來,由于與外界交往很少,且缺乏廣播、電視等傳播媒介等原因,村民思想意識保守,對黨組織的了解不多,黨性覺悟低,加入黨組織的積極性不高。迄今為止,全村只有2名黨員,且無團組織。
三、今后發展思路
居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村容村貌:牢固把握國家“扶持克木人發展”項目的好時機,充分用活、用足政策,充分發揮村民建設新農村的自主能動性,積極參與家園共建,完善公共設施,綠化美化村寨;訂立《村規民約》及公共設施管理制度,使村民自治落到實處,確保公共設施建好后能更長久地為大家服務。
居強水源林保護,堅持可持續發展:針對村民盲目發展橡膠,漠視水源林保護的現狀,組織村民開展討論,讓村民形成共識:為讓子孫后代有更好的生產生活環境,必須切實保護好水源林。建議在水源林種植橡膠的村民,以水井為圓心,每戶讓出100米的距離空出47畝的空地,在這片空地上種植如竹子和野芭蕉等保水農植物,這樣既可保護水源,又能讓村民有所收益,一舉多得。
居大宣傳力度,充分調動群眾積極性:采取召開會議、發放宣傳資料、走家串戶等各種措施,宣傳國家“三農”政策方針,轉變村民“等、要、靠”不良思想,充分調動起群眾自我發展、自我建設的積極性,結合國家扶持克木人發展的難得歷史機遇,掀起建設社會主義和諧新農村的高潮。
居強教育,培養社會主義新型農民:為了克木人能長足發展,必須建立長效教育機制,引導和鼓勵村民外出工作、經商,改變村民的思想觀念,拓寬發展思路,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通過召開了幾次村民大會進行教育問題專題講解,目前村民充分認識到知識文化的重要性,“普九”積極性高漲,全村15名適齡兒童和少年沒有一人輟學。
重視主導產業的發展,引導發展多種經濟:重視主導產業橡膠的發展。針對村民割膠技術水平較低的'現狀,組織技術人員到村里進行橡膠科學管理技術培訓,提高村民的勞動技能,降低割膠成本,增加橡膠收入;引導村民發展多種經濟。利用林業局幫扶修建沼氣池的契機,發展養豬業,不但可以增加村民經濟收入,同時還能解決村民因建房不修化糞池而污染環境的問題。倡議相關農業技術部門引進適合農民的致富項目,讓農民得到實惠,改善村民的生活,增加村民的收入。
居強基層組織建設:動員村內積極上進、有思想、有能力的群眾加入到黨組織中來,力爭做到有思想有能力的積極分子都成為黨員;建立健全團組織,把積極上進的青年人吸引到團組織中來;在群眾中牢固樹立集體主義思想觀念,培養大公無私的優良精神,讓村干部都能自發的、積極的為群眾做實事謀利益,肩負起建設和諧新農村的重任。
農村發展狀況調研報告 14
隨著我市經濟快速發展,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使得城市人口的福利水平得到了較大的提升,但是在廣大農村地區貧困現象卻依然存在,進一步減少農村貧困人口不僅關系到社會穩定,而且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促進我市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為了深入了解我市農村貧困人口情況及存在問題,市政協法制委組織部分委員,會同市民政局、統計局、扶貧辦,在王世英副主席的帶領下,赴定邊、靖邊、吳堡、xx縣等幾個縣區,就此問題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全市農村貧困人口及政府扶貧基本情況
目前,我市有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8個,省級貧困縣1個,其中7個縣列入國家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呂梁山片區,另外定邊、靖邊被列入省級白于山區片區縣。陜西省的扶貧開發標準提高到2500元后,全市有貧困人口88.02萬人,經過兩年的扶持,截止20xx年底,全市仍有貧困人口71.9萬人。據調查數據統計,20xx年我市農業總產值只有69.06億元,僅占全市總產值的2.5%,貧困農民人均純收入約為2381元,僅為全市平均水平的32%左右,貧困群體主要集中在生產條件較差的農村常住人口中,貧困人口收入構成中轉移性收入約占63%,家庭經營性收入約占23%。收入低而不穩,極易返貧,此外,諸如孩子上學、婚嫁,大災、大病等情況,返貧問題非常突出。
20xx年-20xx年,全市扶貧開發累計投入財政扶貧資金25.45億元,較上一個五年財政扶貧資金累計投入3.54億元增長7倍多。其中:市級財政扶貧資金11.7億元,較上一個五年市級財政扶貧資金累計投入1.36億元,增長近9倍。20xx年以來,啟動實施大規模移民搬遷工程。白于山區和黃河沿岸移民搬遷共投入省市財政扶貧資金14.2億元。實施搬遷項目84個,搬遷24881戶、101977人。全市共投放扶貧貼息小額到戶貸款5.7522億元,扶持貧困戶6.6103萬戶;投放項目貸款3.013億元,扶持企業37個;建立村級互助協會260個,扶持農戶1.8萬戶;實施產業項目扶持企業 181個。全市完成貧困人口農民實用技術培訓76.6萬人次,實施“雨露計劃”勞動力轉移技能培訓3.01萬人。20xx年開始實施貧困家庭大學生助學項目,兩年共資助3377人。近五年來,實現了46.56萬人脫貧,農民的生存和溫飽問題已基本解決。貧困人口收入也有了一定增長,由2007年底的780 元增加到20xx年底的2381元。
二、導致農村貧困的問題及原因
雖然我市扶貧工作取得了較大成績,但貧困問題在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仍然是困擾我市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一個突出問題。造成貧困的原因是復雜的,多方面的。
(一)自然條件惡劣,基礎設施薄弱。我市水資源匱乏,降水時空分布不均,十年九旱;水利設施老化,人畜飲水困難,尤其是白于山區腹地,無地表水利用或地表水流量小,水質苦堿不能飲用,地下水埋藏深,開采利用難度大,無法利用。群眾靠打窖收集雨雪水飲用,受干旱氣候影響,經常是窖空無水,群眾只有買水或飲用苦堿水,人畜飲水很困難。擴大生產發展用水更是極度困難。基礎設施歷史欠賬過多,交通設施建設滯后,縣鄉公路等級低,農電供應不足,制約著農村發展生產。因農業生產條件和水平較差,抗災能力低下,經濟發展相對滯后。白于山區、黃河沿岸土石山區和丘陵溝壑區。這三大區域是全市貧困面最廣、貧困人口最集中、脫貧難度最大的地區。
(二)因病致貧現象突出。一是雖然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逐年完善,各級政府配套資金不斷增加,但是目前還存在補償水平較低的問題,不能完全解決部分大病患者的就診費用。目前全市除xx縣住院封頂線每人每年在30 萬元外,其他縣區僅為3 萬元/戶。二是政府雖然對鄉村兩級醫療衛生機構的投入加大,農村醫院的基礎設施和醫療設備基本健全,但是還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鄉村兩級醫療機構專業衛生人才短缺的問題。部分患病群眾必須到醫療條件較好的省級醫院或者北京才能得到較好的治療,但按照新農合規定,報銷的比例反而有所降低。xx縣王家渠村村民李利順因患病花費20多萬元,報銷不足6萬元,就是因為相當一部分花費是在省上或北京的醫院治療時產生的。三是隨著經濟發展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群眾的健康觀念逐漸增強,群眾對醫療衛生服務的需求不斷提高,但是部分病人一味追求名院、名科、名醫,小病也往大醫院跑。以前掛號時掛普通門診,現在要掛專家門診;以前到醫院看了病就走,現在還要求提供特需醫療服務和良好的就醫環境,“小病大治、小病大養”造成醫療資源的浪費。四是遺傳疾病導致部分群眾幾代貧困。如xx縣王渠則鎮閆米洼村俞子付,本人肢體殘疾,妻子蔣士蘭也是身有殘疾。兒媳智力殘疾,孫子先天智障及唇腭裂,現年7歲不會走路,不會說話,一家人生活極度困難。xx縣姬塬鎮孫崾峴村村民孫德志,妻子先天性啞巴,其所生的三個孩子均不能講話,全家只能靠種家里和租來的60多畝地維持生活。
(三)高校學費普遍較高,家中有的大學生的農村家庭負擔較重。一是高校每生每學年的學費和住宿費在6000 元左右,三類本科院校及藝術類、軟件開發專業的學費更高。一個農民家庭供一名大學生有一定的困難,供兩名以上大學生就十分困難;二是大學生生活成本高。由于物價上漲的原因,供一個四年制大學生至少得花費6 萬元左右,沿海地區的高校和部分熱門專業畢業生的花費甚至超過10 萬元;三是大學生就業難,加重了家長的經濟負擔。好多家庭希望學生一畢業馬上就業,以便擺脫沉重的經濟負擔,然而多數學生畢業后依然要靠父母資助來維持生計。
(四)扶貧幫困資金使用效益不高。近10年來,我市在中、省的支持下,集中財力針對農村貧困狀況開展了大規模的扶貧項目和社會救助,提高了貧困鄉村發展的潛力,使全市貧困人口逐年下降,但與此同時,也顯現出一些問題。一是資金投入分散,使用效益不高。資金投入與效益產出不對稱,扶貧資金分散在多個部門,既增加了管理運行成本,又降低了農業投入的使用效率;二是一些扶貧項目由于設計上的原因或者在基層出現了政策走形,形成投資浪費。如移民搬遷,在很多鄉村出現了溝底搬至山上、溝里遷至路邊等意義不大的“整村移民”,沒有達到“搬出來、穩得住、能致富”的目的。部分村民為了貪圖享受移民搬遷款項,卻使自己增加了自籌資金的沉重負擔。縣政府一些部門和鄉鎮,出于某些特殊的目的,為一兩戶村民修柏油路或架設電網,造成極大的浪費。
(五)部分群眾思想意識落后,發展經濟的主動性較低。貧困村的村干部群眾經濟意識、發展意識、市場意識和經濟發展較好的地方相比還有較大差距。目前,仍有相當一部分群眾存在“以糧為本”的觀念,仍然習慣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傳統耕作方式,發展支柱產業、致富奔小康的自覺性、主動性不強,只等著國家的補助,缺乏依靠科技、依靠支柱產業大幅提升收入的市場經濟意識,安于現狀,小富即安,重眼前輕長遠。
(六)收入差距進一步拉大。當前貧困群體主要集中在生產條件較差的`農村常住人口中,外出務工人員收入相對較高。而這部分低收入群體由于農產品生產數量和商品化率較低,農產品價格增長空間有限,需要投入的農資和人工的成本在逐年上漲,致使農業增收空間較小。而非農業農民收入與農業農民收入差距隨著社會工資的上漲,逐年呈拉大趨勢。
三、對策與建議
(一)切實把解決“三農”問題,促進農民增收放在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高度。各級黨委和政府都應認真學習和深刻領會每年的中央1號文件精神,努力提高思想認識,切實扭轉重工業、輕農業,重財政收入、輕農民增收的傾向,用抓工業的理念謀劃發展現代特色農業,把工業經濟中適應社會化大生產、符合市場經濟規律、能夠有效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等經營理念,移植和導入農業領域。通過工業化的生產組織方式,抓好農業生產過程中的資本運營,發揮各類市場主體的積極性,走出一條統籌城鄉、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道路,推動榆林城鄉經濟的跨越式發展。
(二)加大和整合財政投入,為發展農村經濟解決貧困問題提供資金支持。首先,要加強財政投入。堅持落實好中央關于“三個高于”、“三個加強”、“三個主要用于”的財政支農政策。逐步建立起財政支農資金穩定增長機制。其次,要探索整合財政支農資金方式。以縣為主統籌安排進行整合。就是以縣委縣政府組成支農資金整合領導小組,以縣城經濟發展的重點為龍頭,對來自各種渠道的支農資金進行整合,項目的實施,由各部門、各單位負責,財政部門負責協調和資金的監督管理、報賬撥x,切實做到資金的有效使用。
(三)大移民搬遷力度。 移民既是民生工程也是發展工程。移民搬遷的目的不僅是解決居住安全問題,也有利于縮小城鄉差距、改變二元結構和提高社會管理水平,政府有關部門對此一定要有清醒的認識。一是進一步完善規劃,從市到縣都要統籌考慮移民搬遷與城鎮體系規劃,做到協調統一;二是重點解決好集中安置率較低的問題,要采取有力措施,堅決落實集中安置率80%以上和每個集中安置點必須在30戶以上的硬指標;三是建設資金要優先用于群眾住房建設,除必須的基礎設施外,其他要按規劃逐年建設,市縣配套資金要確保足額到位;四是要根據我市實際情況,在全市和各縣范圍內統籌考慮安置點的布局和選址,把移民搬遷工作更好地向前推進。
(四)完善社保體系,建立健全與扶貧政策相銜接的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社會保障是一種有效的扶貧方式,扶貧則是一項特殊的社會保障措施。要實現消除絕對貧困的目的,不能忽視社會保障的扶貧功能。應根據農村新的貧困特征以及新農村建設的要求調整扶貧戰略,致力于完善貧困人口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一是政府要在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上發揮投資主體的作用,拓寬資金來源渠道;二是科學劃定農村最低生活保障線,合理選擇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對象,逐步將低收入家庭納入救助范圍,實施預防和應急救助相結合的分類救助策略;三是加大教育和醫療救助的力度,繼續推進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解決農村貧困人口中病、殘、老群體的醫療保障問題,從根本上預防和消除農村貧困;四是建立以縣為單位的三級救助實施系統,并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監控和評估體系。
(五)強化教育意識,從根本上解決農村的貧困問題。就“三農”問題而言,政府的扶持引導是外因,農民的創業發展能力是內因,千百萬農民群眾才是發展農業生產、繁榮農村經濟的主體。因此,要從根本上解決農村的貧困問題,必須從基礎教育抓起,著力于提高勞動者素質,使廣大農民群眾成為懂科學、有技術、會管理、善經營的一代新型農民,極大地提高他們的自主創業、自我發展的能力。
(六)千方百計促進農民增收。要認真落實中央“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的“三化同步”要求,以工業化提升農業,以城鎮化帶動農村,以產業化富裕農民。一是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充分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要采取工程、生物、科技等強力措施,全方位提高農業產出效益,增加農民收入。要不斷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大農業綜合開發力度,提高農業科技創新和轉化能力。同時,要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建立“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即以市場為導向,發展農副產品加工龍頭企業,依靠龍頭企業帶動原料生產基地,再由基地聯結和帶動農戶。xx縣寇家塬鎮慕家塬村辦有多家紅棗加工企業,其中黨支部書記經營著一家規模較大的企業,年用工量80余人,從事最基礎工作的農民每月可有1500元的收入,村民既能照顧家里,也可不出村子即獲得較為可觀的收入。因此,大力扶植農產品加工企業,對本地優勢農產品進行各個層次加工,是一種提升村民收入的有效方式。二是要跳出“三農”抓增收,廣辟農業農村外部增收渠道。大力發展勞務經濟和非農產業,積極引導農民工參與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和農產品精深加工,鼓勵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繼續實施 “百萬農民大培訓工程”和“人人技能工程”,綜合運用農民工培訓補貼、“陽光工程”補貼、“扶貧雨露計劃”等政策,擴大培訓覆蓋面,提高培訓水平。繼續實施“百萬農民大轉移”工程,促進勞務輸出由勞力型向技能型、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要進一步擴大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農資綜合補貼的規模和范圍,加大補貼力度。
(七)強化基層政府職能,落實好計劃生育各項政策。要強化宣傳教育工作,通過報紙、雜志、電視、網絡等多種形式,加強計生法規、優生優育等宣傳教育,大力倡導晚婚晚育,少生優生等科學、文明、進步的婚育觀,增強群眾實行計劃生育的主動性、自覺性。要嚴格執行現行生育政策,加強經常性管理與服務工作,完善三查服務制度,嚴格二孩生育證申請、審批制度,從源頭上遏制違法生育現象發生。對違法生育的家庭,嚴格按照《陜西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和《社會撫養費征收管理辦法》,按規定足額征收社會撫養費。“十二五”期間,要實施市縣鄉計生服務站建設項目,建立功能完備的縣鄉計生服務體系。實施“母親健康工程”和“優生促進工程”。建立以“兩網一庫四級平臺”為基本框架的人口和計劃生育信息化應用體系。要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全面加強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的實施意見》中明確的各項優惠政策,依據標準,足額兌現到位,不斷深化利益導向機制,切實解除計劃生育家庭的后顧之憂。
農村發展狀況調研報告 15
根據縣人大常委會辦公室《關于開展省市縣人大代表專題調研活動的通知》,我于今年8月初對我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施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此次調研活動,我分別走訪了金城鎮及其周邊的部分“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實地查看了“新農合”開展的情況,并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對隨機選擇的100名農民患者進行了相關問題的調查。現將調查結果報告如下:
一、發展態勢良好
1、我縣今年參合情況良好。過去兩年,農民參保得到了真正的實惠,信任度增加,農民“參合”積極性大大提高,年共有87.6萬參合農民,參合率為93.06%。上半年本級籌集資金876萬元,補償“參合”農民41.1萬人次,醫藥費2480萬元。
2、我縣“新農合”管理進一步規范。今年我縣出臺的《新農合實施細則》可行性較強,實行了“日均費用、例均費用、病床使用率”三項指標控制,并規范了醫療行為,各定點醫療機構均實現了病人相關信息聯網及網上審核報帳,不但提高了報帳效率,更體現了《新農合實施細則》中所包涵的公平、公正、高透明度的原則。
3、農民的健康意識明顯增強。過去因為地方偏遠,有病沒時間看,以及生病沒錢治而放棄治療等死的現象在農民中屢見不鮮,現在“新農合”的實施讓許多留守的農民能就近看病、看得起病了,而補償金在治療結束就可以直接在當地兌現。3年為一周期的優惠常規健康體檢,已于今年8月全面實施,這為疾病的防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因此“新農合”的實施讓農民一方面打消了顧慮,另一方面開始重視自己的健康需求。
4、促進了“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的自身建設。隨著近幾年“新農合”的開展,各相關醫療機構為適應“新農合”的發展,無論從“硬件”還是“軟件”都不斷在努力提升和完善,這已逐步形成了醫患雙贏的良性循環。
二、存在的.問題
1、“新農合”相關政策宣傳力度不夠,根據“新農合”相關問題的問卷調查結果分析:14%的農民對參保的基本條件和怎樣參保不了解,12%的參保人對報帳程序不了解,32%的參保人對報銷范圍不了解,29%的參保人對報銷的起付費及比例不了解,17%的參保人所持《新農合證》上的個人信息與《戶口簿》上不相符,這些不但影響了農民的參保積極性,也給醫患雙方帶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和誤解。
2、部分鄉衛生院醫療條件依然落后,部分偏遠鄉衛生院因為落后的工作條件和較差的待遇,依然是老的想走,新的不愿來,許多日常工作是一人承擔多項事務,醫療水平的發展更無從談起。
3、為利益驅動,個別衛生院假掛床住院以及按病人門診經費標準亂開藥的情況依然存在。
4、由于進城務工人員較多,留守人員稀少,大部分文化層次較低,這給“新農合”工作的開展造成了很大的困難。
三、幾點建議
1、進一步加大“新農合”相關政策的宣傳力度,讓老百姓明白參保,安心治療,關愛健康。
2、嚴格規范工作流程,公開報銷項目、比例,簡化報帳程序,加強“新農合”資金管理的監督工作。
3、《新農合證》的辦理要嚴格查對并實行機打,防差錯,以免給參保人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4、進一步加大投入,改善偏遠鄉鎮衛生院的醫療條件及醫務人員的待遇,有針對性地為偏遠衛生院培養適用人才。
農村發展狀況調研報告 16
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了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的重大意義,并就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開發文化產品,開展文化活動,培育文化團體,加強文明創建,倡導社會新風等方面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強化農村文化建設狀況調研報告。近期,按照市委宣傳部的總體要求和部署,對部分縣(市)農村文化建設情況進行了調查。
一、農村文化發展基本情況
農村文化建設包括農村文明建設、農民思想道德素質提高、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文化活動的開展、文化人才隊伍建設、文化事業的發展進步等多方面內容。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近幾年來,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村文化建設有了較大發展。
(一)農民思想道德素質有較大提高。隨著新農村建設的逐步深入,農民生產條件和生活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農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明素質的提高,帶動了農村文化的發展。最明顯的是打仗斗毆、偷盜搶劫、殘害婦女兒童等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發生率明顯降低,與人為善、互相幫助的淳樸民風得以發揚。
(二)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提高較快。近年來,黨和國家出臺了一系列加強農村文化建設政策,加大了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投入。農村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農家書屋閱報欄建設工程的有效實施,推動了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展。以xx縣為例,農村有線電視、電話覆蓋率達到了100%,建設農村群眾文化活動廣場5個,裝備農家書屋38個,閱報欄38處,添置書柜50余個,協調市委宣傳部、省廣電局、省關工委捐贈圖書近2萬冊,發動縣內干部職工捐贈圖書1萬余冊,使農家書屋藏書達到或超過了省市要求標準。
(三)農村文化活動開展有新的起色。各地、各部門開展的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文化部門開展送戲、送電影、送圖書下鄉活動,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農村文化生活。仍以xx縣為例,通過開展“千名干部進農家,服務農民促發展”活動,各駐村干部積極開辦農民夜校,開展籃球賽、拔河賽、卡拉ok大賽等文體活動,很大程度上促進了農村文化活動的有效開展。
(四)文化事業發展進步較快。采取不同形式加強對農民的科學技術培訓,農業科技的推廣和普及卓有成效。農民科學種田、科學養殖的意識和水平明顯增強,促進了農民增產增收。義務教育和職業教育發展較快,農村學校教育教學條件明顯改善,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民參核率達到90%以上。建設完善村衛生室、鄉鎮衛生所、衛生院,初步解決了農民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二、農村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新農村建設的深入發展,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都對進一步加強農村文化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與要求相比,農村文化建設中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
(一)對農村文化建設重視不夠,倡導不力。有些同志說起來重視文化建設,忙起來就放在一邊,或者被動應付,缺乏主動性。有人認為,沒飯吃不行,沒衣穿不行,沒房住不行,沒錢花不行,文化活動不搞沒什么大問題。有這樣的想法的人不在少數,究其原因,還是認識問題,沒有從建設新農村、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來認識農村文化建設。由于認識不到位,倡導農民開展文化活動就缺乏動力,更別說扶持、建設農村文化了。
(二)鄉鎮文化站建設相對滯后,文化陣地萎縮。鄉鎮文化站在農村文化發展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對于一個鄉鎮來講,是文化發展的的龍頭、支柱,2000年,農村稅費改革后,鄉鎮文化站與廣播站合二為一,變成鄉鎮文體廣播站,職能上被削弱。80%文體廣播站沒有專門活動場所,沒有文化活動器材、設施,無法開展群眾文化活動。鄉鎮文體廣播站只有1個編制,文化干部身兼數職,且大都不是專業人員,缺少必要的專業知識,組織開展群眾文化比較困難,指導培養農民開展文化活動力不從心。
(三)農村文化人才隊伍匱乏,農民文化活動主體作用沒有充分發揮。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以來,農村經濟發生了很大變化,農民富裕了,家家買上了電視機;一家一戶的生產方式,在客觀上造成人際關系的微妙變化,調查報告《強化農村文化建設狀況調研報告》。集體生產時田間地頭即興文化活動基本沒有了,一些“農村文藝人”失去了“舞臺”,加之鄉鎮文化站沒有有目的地創造機會去培養、鍛煉這些人,使得農民中有專長和特長的文化人才越來越少,缺少有熱情、有能力組織農民文化活動的領頭人。農民參與文化活動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沒有得到有效激發。農民自發開展文化活動、文化創新的氛圍還沒有營造出來,
(四)文化活動形式單一,方式過于簡單。一說起農村自發組織的文化活動,人們馬上想到了扭秧歌,再其它,基本想不起什么了。扭秧歌與前些年也大不相同了,以前一到年節兒,各地經常組織秧歌匯演,男女老少披掛上陣,很是壯觀;現在的秧歌參與者多是老年人,以鍛煉身體和創收為目的,文化含量打了折扣。農民缺乏主動組織開展文化活動的意識和動力,農村文化活動主要靠相關部門的文化下鄉,但由于各地文化部門的人員有限,精力有限,資金有限,文化下鄉還沒有形成制度和規模。
(五)文化資金投入不足,經費缺乏保障。前些年,由于財力所限,鄉鎮經濟薄弱,農村文化基礎設施、鼓勵農民開展文化活動投入的資金偏少。單純為提高農村文化水平
而投入的資金只占新農村建設資金的一少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村文化的發展進步。
由于農村文化建設發展滯后,致使先進文化和思想還沒有完全占領農村陣地,不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不良思潮還占據一定空間,庸俗、丑惡的垃圾文化正在一定范圍內侵蝕著農村思想文化陣地,因此,如何進一步加強農村文化建設,顯得尤為重要。
三、推進農村文化發展對策
(一)提高認識,把發展農村文化納入發展規劃。樹立新的理念,真正關心鄉村農民的文化生活。切實把發展農村文化擺上日程,將文化建設工作作為考核新農村建設成果的重要指標,確定工作任務,明確工作責任,量化考核,獎優罰劣。建立文化發展激勵機制,鼓勵農村文化創新形式,豐富內容,多出精品。盡快制定出優秀作品的獎勵政策,鼓勵文藝團體、民間藝人創作更多體現時代特征和農民喜聞樂見的優秀精神文化產品。
(二)立足農村,進一步加強農村文化陣地建設。從根本上說,要改變農村文化工作與農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不適應的現狀,還得立足農村文化的現實土壤,保證農村文化工作有陣地:改造和利用好原有文化陣地,現有的小廣場、禮堂、活動室等文化場所要添置設施,更新內容;開辟新的文化陣地,建設一批文化廣場、球場以及其他群眾文化場所。要培植好的文化品種:傳承傳統民族文化、特色文化,改良民俗民間文化,引進外來積極健康文化,培育新生優秀文化。舉辦各種培訓班,科技講座,引導農民興辦文化、參與文化、積極要求文化消費的熱情,引導民間文藝人自編自演健康向上的、貼近農民、貼近生活的文藝節目。
(三)創新機制,培養農村文化人才隊伍。一是要配齊配強鄉鎮文化站工作人員,對鄉鎮文化站人員建立“準入”機制,設置進入門檻,對新進文化站人員的學歷、年齡,特別是業務、特長技能要設置硬性規定,經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同時保證文化工作者的待遇,穩定隊伍,提高工作積極性;二是要以文化館和各鄉鎮文化站為基地,分期分批對文藝積極分子進行培訓。培養一大批熱心公益事業的文化藝人和“土專家”,扶持一批文化專業戶,幫助他們更新知識,提高技能水平;三是加強與大專院校的溝通、協作,爭取有特長大學生到農村實習,搞社會實踐活動,為農村文化建設帶來新鮮理念,注入新的發展活力。
(四)強化服務,使“三下鄉”活動向縱深發展。從現在的情況看,由于農村文化工作基礎薄弱,要改變農村文化工作的被動局面,“送文化”仍然是現階段活躍農村文化生活,滿足農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應切實加強和改進“送文化”的工作,使之步入規范化、制度化、經常化的軌道。要建立良好的機制,豐富“送”的內容,活躍“送”的形式,選擇“送”的時機。要將送文化下鄉列入年度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指標要列入目標管理考核,“政府買單,群眾看戲”的經費要列入年度財政預算。建立政府各有關部門的協作機制,形成單位和部門之間的共同合作。同時,注意探索促進“三下鄉”與農民文化活動的有機結合,使二者相互促進,相互融合,共同提高。
(五)干部進農家,活躍農村文化生活。推廣xx縣“千名干部進農家,服務農民促發展”活動的成功經驗,選派有責任感、有事業心,有專業特長的干部長駐農家,指導發動農民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帶動農村文化的發展。創造條件,促進各駐村干部之間的合作與交流,以此為基礎,促進各村屯、各鄉鎮的文化交流與合作。創新活動形式,舉辦文藝匯演、農模大賽、健身操比賽、卡拉ok大賽,樂器演奏、二人轉、交誼舞、街舞培訓展演,農民書畫展、征文競賽等多種形式的活動,豐富農民文化生活。
(六)多元投入,為農村文化發展提供資金保證。文化事業建設費的安排應向基層文化建設項目傾斜,要保證有影響的重大群眾文化活動的經費投入,市縣鄉財政每年要安排專項資金用于鄉鎮文化中心建設,村文化活動室、農家書屋、閱報欄等文化設施的建設,農村文化人才培訓,鼓勵補貼自辦農民文化大院,還要設立專項資金,鼓勵扶持農村文化活動的經常性開展。各職能部門要主動與上級部門聯系,爭取農村文化發展基金。通過政策鼓勵、商業化運作,鼓勵民間資金投入農村文化發展事業,按照“民辦公助、一主多業”發展思路,采取結對幫扶、文明共建、掛牌命名、評比表彰等措施,促進文化中心戶建設,“十一五”期間,力爭達到一個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