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衛生工作調研報告(2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我們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報告,不同種類的報告具有不同的用途。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對寫報告很是頭疼的,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農村衛生工作調研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農村衛生工作調研報告1
按縣衛生局安排,局領導組成兩個調研組,對我縣的農村衛生工作進行了調研,調研組先后聽取了各鄉鎮衛生院的情況介紹,實地察看部分衛生院工作檔案和部分村衛生室,并和衛生院負責人和職工進行了座談,調研組對各鄉鎮農村衛生工作的發展予以充分的肯定,對農村衛生工作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發表了意見和建議,現將調研了解的現狀情況和建議分述如下:
多年來,**縣農村衛生工作取得了長足發展,以較少的投入取得了較大的成效,農村三級醫療預防保護網絡健全,農民就醫得到極大便利,衛生服務功能發揮正常,醫療條件改善較快,醫療技術質量和水平基本適應群眾的需求,傳染病發病率控制在較低水平,孕產婦和兒童死亡率明顯下降,計劃免疫工作不斷加強,改水改廁工作成績顯著,農民健康意識得到初步提高,全縣初級衛生保健工作全面提前達標。
一、積極創建初級衛生保健先進縣。**縣自1993年初級衛生保健試工作正式啟動以來,已經歷了多個年頭,現已全部達到初級衛生保健合格縣的標準,通過了衛生部的審評,全部達到初保普及階段合格標準的縣城之一。
二、推進農村合作醫療建設。合作醫療保健制度作為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保證農民獲得基本醫療服務,落實預防保健工作,防止因病致貧和因病返貧具有重要作用。多年來,在各級政府和干部群眾的積極支持參與下,通過不斷提高對辦合格醫療的思想認識,本著“加強領導、因地制宜、分類指導、逐步完善”的原則,努力建立和完善了多種形式的合作醫療。通過積極探索,**縣在開展合格醫療方面積累了一定的成功經驗。
三、強化農村三級醫療保健網絡建設。農村三級醫療預防網是實施初級衛生保健的重要支柱,**縣非常重視對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機構的建設。在縣財政、計劃和衛生部門的共同努力下,鄉鎮衛生院的各項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大部分鄉鎮衛生院實現了房屋、設備、人員“三配套”,成為集醫療、預防、保健、康復和社會衛生于一體,功能較完善的綜合性醫療衛生機構。鄉鎮衛生院的人員結構逐步趨向合理、技術能力不斷提高、服務功能有了一定轉變、管理水平相應提高。村衛生室作為三級醫療預防保健網絡的網底,承擔著大量的初級衛生保健任務,各鄉鎮通過創建合格村衛生室活動,不斷加強村衛生室的建設和管理,強化功能,充分發揮其在防治農村常見病、多發病、傳染病和婦女兒童保健等方面的作用,改變了村衛生室房屋簡陋、消毒不規范、常規設備不齊全、管理制度不落實的狀況,使大量的預防保健任務在農村基層得到了較好的落實。20xx年,以“夯實基礎、牢筑網底”為目標,在繼續完善71個“空白村”衛生室建設的基礎上,爭取中央投資新建衛生室20個,加上村集體場所改擴建建設的31個村衛生室,使全縣新建村衛生室總數達到122個。全縣共有10個鄉鎮,175個行政村。其中159個村擁有了衛生室或服務點(百人以下的村為服務點),共選聘村醫264名。加上10個鄉鎮衛生院和6個鄉鎮社區衛生服務站的幅射帶動,基本實現了村衛生室全覆蓋的目標。
四、積極推進農村中醫工作。近年來,**縣中醫工作的重點是:以創建省農村中醫工作先進縣為目標,加強領導,加大投入,加強人才培養,穩定中醫藥隊伍,努力提高中醫藥治療率,構建中醫藥三級醫療保健網絡。充分發揮中醫藥“簡、便、廉、驗”的特點和對老年性、功能性、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有較好療效的優勢,發展中醫特色專科,促進中醫業務發展。全縣有中醫院1所,縣醫院和各鄉鎮衛生院均設有中醫科、中藥房。
綜上所述,**縣政府及衛生主管部門在農村衛生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績。隨著經濟基礎發生了變化,當前的農村衛生工作中出現了一些新的情況和問題:
1、政府對農村衛生事業的投入不足,面廣量大的預防保健任務不能得到更進一步落實,農村衛生工作顯得相對滯后,離群眾的要求尚有距離。
2、由于農村集體經濟相對薄弱,村衛生室賴以生存的集體資金投入不能到位,導致鄉村醫生對所承擔的工作不積極,紛紛變相個體行醫以彌補收入不足,三級醫療預防保健網絡的網底建設受到很大沖擊。
3、鄉鎮衛生院由于建設規模小、醫技水平不高、人員素質低下等不利因素,使目前設置的床位使用率降低,效率不高,業務收入呈下降趨勢,地區差距日益明顯。鄉鎮衛生院收入下降的同時,鄉鎮集體對衛生院的投入又普遍急劇減少,導致鄉鎮衛生院缺乏發展后勁。
4、農村衛生監督體制不順,執法力量薄弱,難以適應執法工作需要,導致對傳染病、食品衛生、非法行醫、醫藥市場的監督管理難以更進一步落實。
5、醫務人員人口老齡化、疾病譜的改變(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為主)、防保經費的不足,資格準入制度等,導致現有體制及專業人員難以勝任繁重的防保任務。
6、現有的合作醫療形式已無法適應農民現實的需要。首先是籌資不到位。傳統的合作醫療模式是三個一點,即政府投一點、集體籌一點、個人付一點。而目前的狀況農民自籌的一塊資金由于合作醫療對農民吸引力弱,也很難籌集;各鄉鎮多以上級行政手段而由于村委會墊付;其次是受益不明顯而報銷手續繁瑣。傳統的合作醫療覆蓋面相對較廣,由于參保的藥品價格的因素,農民通過醫保報銷后的金額未必體現比市場優惠,且在報銷手續繁瑣;二是受益力度大但受益面小,如大病風險醫療形式雖然報銷金額較大,但其受益覆蓋面所占比例小。從而導致當前農村農民的醫療保障抗風險能力低,覆蓋面不廣,因病致貧現象還較為突出。
隨著以縣場經濟為導向的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改變了農村衛生事業賴以生存與發展的環境和條件,給農村三級醫療衛生保健網絡的建設和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沖擊,農村衛生工作面臨的形勢更加嚴峻。如何使農村衛生事業迸發新的活力,適應農民群眾的醫療、預防、保健需求,我們提出以下建議和設想:
一、進一步發展和完善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適應我國國情的農民醫療保障制度,是實現農村廣大群眾人人享有衛生保健的有效途徑,直接關系到農村全面實現現代化的進程。傳統合作醫療目標定位低,統籌能力弱,管理層次低,難以抗御大病風險,已明顯不適應當前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和農民群眾的醫療保健需求,必須進一步發展和完善,提高社會保障水平。根據**縣的實際,全面推行合作醫療保險,本著民辦公助和自愿參加的原則,積極探索家庭帳戶與社會統籌相結合的新型模式,并最終向社會醫療保險過渡。積極研究制訂實施合作醫療制度的地方性法規或規章,把合作醫療的性質與作用,形式與內涵,資金的籌集,合作與補償比例等方面納入法制化管理軌道,保證和促進合作醫療制度穩定運行和持續發展。
二、深化農村衛生改革,構建新的衛生服務體系。衛生行政部門要轉變職能,實行宏觀管理、全行業管理、目標管理;要站在農民的立場上,以為農民服務為最終目標,注重研究農村衛生發展戰略、規劃、政策、規范;要運用經濟管理和法制管理手段,實現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現代化。當前農村的'鄉鎮衛生院要在診療人數和床位使用率不斷下降的情況下,認清形勢,轉變陳舊的等病人上門的服務觀念,建立以農民為對象,以家庭為單位,以預防為核心,結合開展醫療、保健、康復、健康教育和計劃生育技術指導等基本服務內容,充分利用現有的三級醫療預防保健網絡,努力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層次協調的農村衛生服務新體系。村衛生室要堅持集體辦,管理上強調鄉(鎮)村一體化管理,始終將公共衛生工作作為工作重點,適當開展引進中醫、針炙等費用低、療效好、群眾能承受的基本醫療服務。
三、增加對農村預防保健經費的投入。黨中央、國務院召開的衛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了以農村為重點,預防為主的新時期衛生工作方針,這充分體現了農村預防保健工作在農村衛生工作中的重要性,也說明了這項工作是各級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當前進一步做好農村預防保健工作,是保護農民群眾身體健康,促進農村經濟發展,防止農民因病致貧,保證農村社會穩定的重要措施。充分認識防病治病工作的緊迫性,各級政府應把預防保健工作納入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保證預防保健經費的及時到位或適當增加。衛生行政部門,一方面要十分重視提高有限的防保經費使用的效率和效益,另一方面要考慮逐步提高預防保健經費在整個衛生事業經費中的比例。
四、政府要加強對農村初保工作的協調。實踐證明,農村初保工作是關系到9億農民的健康保障,符合我國國情、體現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一件大事。因此,各級黨委、政府要把積極推行初保工作這項“民心工程”當作“一把手”工程來抓,努力為農民群眾辦實事。應由衛生部門負責初保工作的制定、實施和評價。在此基礎上,政府要加強統一領導和做好各有關部門之間的協調工作,尤其是財政、農業、計劃、民政、衛生等部門要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切實加強對初保工作的領導。
五、改革現行的農村衛生監督體制。改革農村衛生監督體制,是由農村衛生工作面臨的新形勢與衛生監督現狀不適應所決定的。
當前最主要的矛盾是農村衛生監督力量薄弱、分散,形不成合力,難以完成面廣量大的衛生監督任務。建議加強鄉鎮衛生監督所(站)建設和投入,加強對農村各類衛生機構、個體診所的監管,以及對衛生專業人員的執業許可和健康許可。將目前分散的多頭的監管建成統一的衛生監督管體系。
20xx年12月17日
農村衛生工作調研報告2
為了全面掌握我縣農村衛生事業發展情況,不斷促進我縣農村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推進全縣農村衛生事業發展。按照縣人大常委會年度工作安排,5月下旬至6月中旬,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周學彪帶領縣人大教工委、常委會部分委員和衛生局相關同志深入許家壩、大壩場、興隆、合朋溪、邵家橋、楊家坳、三道水、寬坪、亭子壩9個鄉鎮衛生院,12個村衛生室和1家民營醫院,采取聽匯報、實地查看、走訪群眾、翻閱資料、召開座談會等方式,了解我縣農村衛生工作情況,并征求鄉村醫生、村干部、人大代表等對我縣農村衛生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同時,還組織鄉鎮人大開展調研,廣泛收集情況。
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對我縣農村衛生工作的基本估價
近年來,我縣農村衛生事業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堅持公共醫療衛生的公益性質,堅持預防為主,以農村為重點”的工作方針,以建立覆蓋全縣人民醫療衛生基本制度為目標,以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為著力點,加強組織領導,強化政府責任,堅持城鄉統籌,不斷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全面推進我縣農村衛生事業協調發展。
(一)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得到加強,服務條件有了較大改善。近年來,縣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緊緊抓住國家實施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有利時機,積極爭取國家專項資金,不斷加強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建設,著力改善醫療衛生條件,不斷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就醫需求。初步統計,近年來各級爭取中央、省、地專項資金8000多萬元,用于改善業務用房、新增設備、建設標準化村衛生室、農村改廁、配置急救車等。縣鄉村醫療衛生條件得到了不斷改善。
(二)不斷強化內部管理,醫技水平和服務質量有了較大提高。由于強化內部管理,提高醫技水平和服務質量,就診人員不斷增加,業務收入不斷提升。據初步統計,全縣27個鄉鎮醫院中,中心集鎮衛生院年營業額超100萬元的,約占鄉鎮總數的二分之一。
(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順利推進,醫療保障能力不斷提高。新農合工作自XX年開始在我縣推行以來,縣人民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堅持以解決農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為著力點,制定了《思南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施細則》,相繼成立了縣合醫局和鄉鎮合醫站。大病住院補償封頂線由原來的4萬元調整為6萬元,實行了個人賬戶過渡到門診報補,建立了新農合與民政醫療救助制度的無縫銜接機制,完善了農民大病醫療救助制度,使參合農民重大疾病補助總額得到不斷提高,極大地解決了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使民生工程得到進一步落實,合作醫療的優越性得到了進一步體現,社會和諧得到進一步促進。
(四)公共衛生工作扎實推進,基本衛生服務均等化成效顯著。縣政府及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工作方針,認真履行公共衛生職責,加強衛生健康宣傳教育,構建了縣、鄉、村三級防疫網絡。
(五)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農村食藥市場得到有效地凈化了農村的食品、藥品市場,促進了農村食品、藥品的安全。
(六)強化環境治理,農村愛衛工作蓬勃開展。
一是加強健康知識的宣傳教育。重點以學校、托幼機構、村寨為重點,采取上衛生知識課、專題會議、發放宣傳資料、廣播電視、黑板櫥窗等形式對傳染病的預防進行廣泛宣傳,提高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意識和疾病防控能力。
二是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取得階段性成果。各鄉鎮結合新農村建設,把改廁和環境衛生整治作為重點來抓。自XX年以來,共改廁6000余戶,各鄉鎮集鎮所在地和縣鄉新農村示范點都聘請了清潔員,建立了衛生保潔制度,實行了垃圾集中處理,有效地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
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農村衛生隊伍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目前我縣農村衛生隊伍,呈現出青黃不接的現象。
一是學歷、職稱偏低,年齡老化。目前我縣405名鄉鎮醫務人員中,還有中專及以下學歷132人,中級職稱只有49人,初級還占199人,489名村醫中50歲以上的有178人,縣婦幼中心44人中48歲以上就有28人。
二是業務水平和職業道德有待提高。調研中我們了解到,絕大部分鄉鎮都因為人手緊缺,經費緊張,無力安排醫務人員外出培訓學習,造成醫療水平和服務質量難以提高。個別醫務人員,特別是村醫職業道德不高,亂開藥方、使用過期藥品、套取合作醫療資金的現象時有發生
(二)宣傳工作還有待進一步加強。隨著農村醫療體制的改革,政府出臺了很多惠民政策,如不加大宣傳力度,群眾難以知曉,結果“惠民”就“會不到民”。調研中了解到,部分邊遠山區群眾對新農合政策還不夠了解,只知道鄉村干部在收錢,醫院藥品實行零差額、婦女住院分娩實行全免費、醫院藥物實行基本藥物制度、網上采購,群眾知曉率就更低了,這些都影響著民心工程的落實,更影響了農村衛生事業的發展。
(三)農村新型合作醫療經費籌集難。
一是相當部分農民認為自己身體很健康,沒有生病,繳了也是打水漂,有的認為自己已參加企業的保險或學生保險或其他商業保險,所以不愿參加合作醫療。
二是有的`干部工作方法簡單,工作不扎實,缺乏與農戶溝通。有的沒有主動上門,而是等待群眾上門繳納,不注意協調合作醫療服務、管理與農民的利益關系。
三是由于宣傳不到位,大部分群眾對從個人賬戶過渡到門診統籌理解不夠,加之每年的繳費都有所增加,有種不信任感。
(四)財政投入還相對不足。我縣對衛生事業的投入雖然逐年增加,但與周邊縣市相比仍有較大的差距,特別是公共衛生、醫療機構及其他方面的事業經費基數偏低,增加緩慢。一是鄉鎮醫務人員同時承擔著農村預防和保健等日常公共衛生管理職能,工作任務繁重,由于鄉鎮衛生院空編缺員現象嚴重,大部分鄉鎮衛生院不得不自己出資臨聘人員,負荷較重。二是縣合醫報補監督面大,全縣有540個醫療報補單位(其中村衛生室489個),還加對外地住院報補的核查,行政成本的增加,導致經費緊張。縣衛生監督所負責全縣5000余個食品生產經營單位、1000余個公共經營場所和50多所寄宿制學校的監管任務,經費尤顯不足。三是部分醫療單位因基礎設施建設經費欠賬大,如文家店、三道水、縣人民醫院等。
(五)村級衛生室的監管工作需進一步加強。由于村醫素質的參差不齊,鄉鎮合管站管理能力跟不上(大部分屬“門外漢”,非專業人士),加上“天高皇帝遠”,他們在從事醫療衛生工作中難免出現這樣那樣問題。調研中發現,存在過期藥品、合醫報補缺乏真實性、缺乏基本醫療急救措施等。
三、建議意見
(一)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一是加大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相關政策和制度的宣傳,進一步加強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宣傳,加強實施基本藥物制度、藥物網上采購和零差率政策的宣傳,加強大病救助政策的宣傳。加強“降消”項目政策的宣傳。
二是加大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切實加強《食品安全法》、《傳染病防治法》等的宣傳。
三是加強健康教育的宣傳。不斷增強廣大人民群眾對政策法律的知曉度,不斷增強廣大經營者遵章守法的自覺性,不斷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意識。
(二)要加強人才隊伍建設。針對全縣醫療機構嚴重缺編缺員實際,特別是邊遠鄉鎮衛生院,
一是重新核定編制,要按照現在的標準,以1.4‰的比例把編制核定到各鄉鎮衛生院和縣城醫院。
二是引進人才,到大專院校招錄大中專畢業生到我縣各醫療衛生機構工作。
三是深化醫療體制改革,進一步完善績效工資制,制定優惠政策,調動職工的積極性,使人才引進留得住。四是加大技術培訓,提升醫務人員業務能力。
(三)重視和加強中醫藥事業和民營醫院的發展。中醫藥是中華民族在與疾病長期斗爭過程中積累的寶貴財富,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人類健康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長期以來,我縣中醫藥事業的發展,得到上級主管部門肯定和認可,XX年被評為全國中醫工作示范縣。我們要舉全縣之力,給予重視和扶持。民營醫院是公立醫院的補充,是醫療體制改革的內容之一,是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必然,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從政策和資金上給予大力扶持,讓民營醫院健康發展。
(四)繼續加大資金投入力度。近年來,隨著醫療體制的改革,國家對民生工程的重視,不斷加大醫療衛生的投入,縣人民政府及主管部門,要加大向上項目爭取力度,不斷改善我縣醫療衛生條件,化解已建項目債務。同時,縣財政也要加大公共衛生經費投入,不斷推進我縣醫療衛生事業的快速發展,真正滿足人民群眾的就醫需求,提高廣大人民的健康水平。
【農村衛生工作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農村衛生工作調研報告07-15
農村衛生調研報告11-11
農村衛生工作調研報告3篇12-10
農村衛生工作調研報告2篇03-03
農村衛生工作調研報告(3篇)03-02
農村衛生工作調研報告精選3篇03-02
學校安全工作調研報告-調研報告01-14
工作調研報告07-08
工作的調研報告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