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產業調研報告

            時間:2024-11-13 08:36:35 飛宇 調研報告 我要投稿

            文化產業調研報告(精選25篇)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報告的使用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報告成為了一種新興產業。一聽到寫報告馬上頭昏腦漲?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文化產業調研報告,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文化產業調研報告(精選25篇)

              文化產業調研報告 1

              文化產業是最具發展潛力的產業之一,被稱為21世紀的“黃金產業”、“朝陽產業”,它不僅是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消費結構的新變化和審美的新需求的重要途徑,同時還以技術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小、受益時間長的特點和優勢,已成為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現代化程度及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指標。

              一、我區文化產業的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我區的文化產業,起步于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發展于九十年代后期,現已形成包括旅游、娛樂、演藝、藝術品經營、教育培訓、新聞出版發行、互聯網經營等各類綜合性文化市場體系。特別是近幾年,我區的文化產業有了較大的發展,具備了一定的發展基礎,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文化市場體系。但仍處于探索和培育階段,發展還不夠充分,缺乏大型的文化經濟實體。全區文化產業發展總體上還滯后于經濟社會發展,與先進地區相比還有差距。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文化產業理念滯后。長期以來,我們的文化理念沒有與時俱進,沒有樹立文化經濟一體化的觀念,認為文化只有意識形態屬性,而缺乏產業意識,沒有一個自己獨特的鮮明的指導思想,發展的'思路還不寬,就文化談文化,沒有從文化與經濟社會的相互聯系上,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在具體的工作和產業經營過程中,缺思路、少策劃、路子窄、辦法少,走市場求效益的渠道不多。

              二、企業規模小,核心競爭力不強。目前,我區的文化產業還處于起步階段,文化企業規模偏小、效益不高。一方面,文化總量小,文化產業值、利稅在國民經濟發展中所占的比例小,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偏低;另一方面,文化產業缺乏創新精神,核心競爭力不強。文化產業企業根本來說是內容創意產業,但在我區主要表現為文化旅游業和一般文化用品的生產、加工業,一些景點和文化產品毫無文化創意可言,動漫制作、數等新興文化產業領域為空白。同時,在內容上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不多,具有研發、創意的企業更少,尤其是沒有充分開發利用我區悠久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

              三、地域文化挖掘開發,滯后于經濟社會的發展。

              地域文化是指中華大地特定區域源遠流長、獨具特色,傳承至今仍發揮作用的文化傳統。伴隨著知識經濟的興起和經濟社會一體化進程的不斷加快, 地域文化已經成為促進社會快速發展和增強地域經濟競爭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推動力量,是軟實力的基礎,在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地位十分突出。是中華陶琉文化城,中國魯菜名城,中國最佳文化休閑旅游目的地,孝文化、飲食文化、陶琉文化、老號等地域文化獨具特色,區域文化特征鮮明、歷史文化遺址和文化名人較多。但是,目前這些文化并沒有得到充分挖掘和發揮,我區的歷史文化影響力在華北及中國的知名度還較弱。充分挖掘這些社會歷史文化資源,如何將文化優勢、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形成推動建設經濟文化強區的強大動力,還需要我們做大量工作。

              四、文化市場發育不健全,缺乏政策環境支持。同張店、臨淄等區縣相比,至今我區尚未有效形成文化資金市場、文化人才市場、文化設備市場、文化技術市場、文化信息市場、藝術設計市場,以及各種文化策劃中介組織等,造成了我區文化產業要素市場的建設嚴重滯后,使文化市場發育不健全,文化產品、文化服務等不能滿足社會需求。從先進地區經驗來看,文化產業在初期發展需要政府在資金、項目審批、用地、用工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我區目前在這些方面尚未落實。

              二、建議采取切實可行措施加快文化產業發展

              一、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是全會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是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迫切需要。要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大膽倡導“小地方、大文化”的理念。首先,全區各級各部門,要像重視經濟工作一樣重視文化工作,像重視做強經濟硬實力一樣重視做強文化軟實力,既要從戰略高度思考文化產業,也要從整體經濟角度來定位文化產業,要將文化產業作為重要產業來打造。其次,要在新觀念指導下完善有利于文化產業發展的機制。在宏觀布局上把文化產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規劃中,并將其列為重點支持、優先發展的產業。再次,要整合現有文化、文物、廣電、旅游等文化口的資源,建立大文化產業管理體制,統一規劃、統一開發、統一管理、統一宣傳,實現旅游資源利用的最優化和文化旅游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二、摸清現狀、科學規劃、穩步推進。由區委宣傳部牽頭,組織發改、文化、旅游、統計、經貿、貿易等相關部門,開展一次全區文化產業專項調研,摸清存在的問題,找準發展辦法、措施。在此基礎上,制定《關于進一步加強文化建設的意見》和《xx區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規劃》,將文化產業發展納入“”全區經濟發展規劃。通過制定規劃,進一步明確發展思路、目標任務和政策措施,搞好整體布局和區域功能定位,確定階 段性目標要求和對策,尤其應作好重要領域和重點設施項目的規劃論證工作,指導全區文化產業有目標、分步驟向前推進。力爭在3-5年內,使我區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有較大幅度增長,并在全省乃至華北地區打造成新興文化產業制高點。

              三、完善政策,營造有利于文化產業發展的良好環境。

              文化產業同其他產業的發展一樣,離不開政策的引導和扶持,尤其是對重點發展的文化產業和新辦的文化企業,要給予一定的免稅優惠,以加大文化產業經營單位的資本積累,增強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

              一是加快落實國家相關政策法規,加強政策整合力度。根據《淄博市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加快文化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盡快制定出臺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完善有關財政、稅收、投融資等方面的優惠扶持政策,建立多元化的文化產業投融資體系。

              二是發布實施《xx區文化產業發展專項意見》,明確我區文化產業發展的方向、重點、領域、扶持政策等;設立“文化產業發展扶持資金”,將扶持文化產業列入財政預算。制定扶持資金管理辦法,重點支持企業自主研發,精心策劃、設計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加大對有發展潛力的文化產業項目的扶持力度,完善文化品牌推進機制。

              三是要制定鼓勵技術、人才流向文化產業領域的政策。進一步放寬文化產業準入條件,積極支持民辦文化企業的發展。對從事與文化產業相關的技術轉讓、技術開發、咨詢、服務及文化產業中介服務的個人和單位,在報經文化主管部門認定和區稅務機關審核后,給予一定優惠。

              四是拓寬文化發展投融資渠道,支持、引導和鼓勵民間資本、社會資本、境外資本參與文化建設;加大對文化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積極支持幫助有條件的文化企業直接融資,對鼓勵支持的文化產業項目特別是成長性好的新興文化產業項目實行貸款貼息制度。

              五是積極引導一批較大的規模的文化產業企業組建“xx區文化行業協會”,加大行業管理和經驗交流。大力發展文化中介機 構,培育和扶持一批獨立公正、規范運作、誠信度高的文化經紀、咨詢、代理等優秀中介機構。

              文化產業調研報告 2

              一、xx市文化產業發展整體工作情況

              鄒城是“鄒魯文明”的發源地,文化底蘊豐厚,生態資源豐富。近年來,xx市委、市政府緊緊抓住“文化經濟特區”建設的重大機遇,發揮作為南部主戰場的重要作用,以實施“文化突圍”戰略為統領,以推進城鄉文化一體發展為目標,以實施重點文化旅游項目為抓手,以研究挖掘優秀傳統文化為支撐,以完善提升公共文化服務為基礎,努力把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發展優勢、競爭優勢,爭創儒家文化保護傳承的創新區、全國文化經濟融合發展的示范區。

              目前,我市城鄉文化產業已形成古玩書畫、網吧經營、圖書音像、歌舞娛樂、文藝演出、藝術培訓、出版印刷等10余條文化產業鏈,共有文化產業項目99個,專業文化市場4處,其中3個省級文化產業項目(山東省重點文化產業項目xx市嶧山文化產業綜合開發項目,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xx市圣城文化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省級文化產業經營單位鐵山書畫市場);xx市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11家(鄒城萬佳文化產業園、博美廣告裝飾有限公司、xx市飛鴻傳媒文化有限公司、鄒城在線、鋼山劇院藝培中心、鐵山公園書畫市場、兩孟管理處、嶧山管委會、文化館群星藝術服務中心、動感地帶娛樂商務會所、北關科技文化苑);xx市級文化產業文明經營單位 3家(新華書店、鋼山劇院、大世界娛樂有限公司);現有院線電影2家,電子游藝廳12家。

              經初步統計,目前注冊和掌握的我市文化產業重點經營單位為838家。xx市文化及相關產業從業人員總數為34256人,其中人才數為13600人。從行業分布上看,文化人才相對集中在文化休閑娛樂服務業、廣告業等行業,圖書、音像制品銷售及出租、工藝及收藏品業及會議及展覽服務業等行業人才則相對缺乏。

              分析近年來全市文化產業的發展情況,主要呈現出以下三個方面的特點:一是市場構成逐步擴大。上個世紀80年代,xx市文化產業經營項目還比較單調,當時的經營主體是電影以及少量的舞廳,經營單位數量不超過10家。90年代隨著居民收入的大幅提高,文化市場迅速發展。到目前為止,全市的文化產業發展已形成了歌舞娛樂、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演出、印刷、音像、圖書等十余個門類,初步形成了綜合性的市場體系。二是經營主體日益多元化。我市文化產業經營主體正由過去國有、集體經營為主向個體、私營、股份制經營為主轉變,形成了個體、私營、股份制、國有、集體多種經濟成分并存的多元化格局。其中非公有制比重逐步提高,發展勢頭迅猛。全市文化經營單位中非公有制經濟成分占85% 以上。三是文化產業發展呈現迅猛發展勢頭。自去年我市被列入曲阜文化經濟特區,尤其是去年七月份,市委市政府召開了高規格“文化突圍”工作會議之后,全市上下思想高度統一,工作目標十分清晰,各鎮街結合各自實際,規劃明確了各自重點,文化項目,文化企業有了大幅度增長。文化產業發展為我市的科學協調發展開拓了新的領域,注入新的活力。

              二、xx市文化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的看到,我市文化產業發展的總體水平與先進地區相比還有較大差距,規模偏小,缺乏亮點,對gdp的貢獻不足。具體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文化產業增加值占國民經濟比重較低。xx市文化產業增加值在國民經濟中的占比較小。與周邊縣市區相比,差距較大,處于落后地位。全市文化產業經營單位數量雖然不少,但是總體規模小、發展慢、效益低,沒有在地方經濟中起帶動作用的文化龍頭企業,整體實力不強,文化產業增加值占國民經濟比重較低。

              二是文化產業規模效應不夠,沒有形成支柱型產業。目前,我市文化產業經營單位的規模偏小,尚缺乏有核心競爭力的大規模文化產業基地和園區,缺少有示范帶頭作用的文化產業龍頭企業。支柱性產業的增加值要求占gdp的5%以上,我市的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還達不到2%,整體發展比較緩慢,文化產業發展沒有形成聚集效應,文化產業發展載體不成熟,文化產業成為支柱型產業的差距太大。

              三是文化產業發展沒有形成品牌效應。我市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有著獨特的區位優勢,“孟子故里,儒風鄒城”已成為我市獨有的'“城市名片”。但是我市的文化資源還沒有得到充分有效的整理挖掘和開發利用,缺乏叫得響的文化產業品牌,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生態尚未形成。現有的文化產品多處于粗放型經營,缺乏文化產品的宣傳推廣和后續配套經營。大多數文化產品缺乏創意和創新,缺少能夠體現我市地域特色和人文風情的文化亮點。

              四是文化產業與其他產業的融合度不高,對gdp的貢獻率不大。目前我市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高科技產業乃至制造業的融合度不深,造成文化產業的服務性功能也不是很突出,溢出效應沒有受到重視,并由此制約了文化企業的升級改造和集約化發展,文化產業發展緩慢,對全市gdp的貢獻不足,文化輻射力更是有限。

              五是文化產業發展專業運作人才緊缺。文化產業的發展需要高素質的人力資源的支撐,尤其是高素質的領導和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具體而言,一是數量少,既懂文化藝術又懂經營管理,抑或擅長項目策劃、文化經紀、市場營銷、資本運作的復合型人才少,尤其是具有豐富經驗的高層次、高素質的經營管理人才嚴重缺乏;二是專業化程度低,部分經營管理人員不熟悉相關政策、法規,不了解文化產業的發展動態,不擅長市場化運作和產業化經營;三是結構不合理,包括從業人員的行業結構、知識結構、能力結構、年齡結構、學歷結構等。文化產業人才隊伍的嚴重缺失,造成了文化產業創造力和競爭力的不足,制約了我市文化產業的后續發展,導致文化產業發展營養不良。

              三、xx市文化產業發展的意見建議

              推動文化產業城鄉一體化跨越發展,是一項緊迫而艱巨的硬任務,必須想實招、求實效,抓重點、求突破,切實把各項工作抓緊抓實抓好。

              一是研究出臺文化產業發展扶持政策。今年以來,國家、省、市陸續出臺《國務院關于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10號)、《進一步支持文化企業發展的規定》(國辦發〔2014〕 15號)、《山東政府關于加快發展文化產業的意見》(魯政發〔2014〕15號)等一系列推動文化改革發展的重要經濟政策,為新一輪的文化體制改革提供有力支撐。我們要牢牢把握中央、省、市文化產業發展政策規定,從我市實際出發,盡快研究和制定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扶持政策,加快完善財政、金融、稅收、土地等方面政策措施,努力做到結構好、布局好、效益好、可持續,不斷增強文化產業的整體實力和市場競爭力。加大財政對文化產業的投入,推進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為文化企業提供技術、人才、融資、產品交易等方面的高效服務,吸引社會資金和人才向文化產業流動。優化文化產業布局,積極推進以文化創意、影視制作、數字出版、數字舞美等新興文化業態為支撐的文化產業園區的規劃編制、專家論證等工作。

              二是科學制定文化產業中短期發展規劃。目前,我市尚沒有制定出臺文化產業發展規劃。要立足我市發展實際,充分結合全市的整體規劃,盡快制定出有的放矢、重點突出,具有科學性、可行性的文化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設立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規劃建設文化產業園區,把文化創意、影視制作、數字產品生產加工、出版印刷等新興文化業態納入園區發展,努力打造成為魯西南地區省級文化產業園區。推動文化與旅游、科技、創意等產業的融合,積極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將豐富的文化資源轉化為產業優勢,發展特色文化產業,逐步形成富有特色、又有一定競爭力的文化產業集聚區域。以舊城改造為契機,規劃編制特色文化街區,以廣告策劃、文化科技、娛樂游戲、網吧影城、藝術培訓、花鳥書畫等特色街區為重點,引導傳統文化產業集中集聚聯片經營,進一步拉長產業鏈條。

              三是加快實施重大項目帶動戰略。大項目帶來的是大投入、大產出,有沒有大項目,有多少大項目、好項目,決定著文化產業發展的后勁、質量和潛力。利用好現有政策和陣地,尤其是青島保稅區鄒城功能區文化板塊,實施對外合作戰略,通過文化專題招商,用好的政策吸引和鼓勵國內外大型文化產業集團在鄒城進行文化產業項目投資,使其成為文化市場的主導力量和文化產業的戰略投資者,引領和帶動全市文化產業整體發展,提高產業集中度和集約化經營水平。加速推進嶧山整體開發,將規劃中“山城園”逐一落實實施,打響“儒家文化第一山”品牌;通過對“兩孟”周邊環境綜合整治和建設,帶動“三孟”景區項目;精心打造鄒東生態休閑游、鄒西濕地游,推進文化與旅游的深度融合。同時,打造一批具有較高知名度和美譽度的文化企業品牌、區域文化產業品牌和新興文化產業品牌。

              四是要努力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文化產業發展,項目建設是支撐。我們要像發展工業、農業、城市建設一樣,抓好文化產業的招商引資工作,爭取在文化產業發展方面上一批好項目、大項目。要積極制定文化產業投融資實施辦法,建立和完善文化產業招商引資項目庫和指導目錄,把文化產業項目招商引資納入考核體系,逐步加大文化產業項目招商引資的比重。要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興辦文化產業,降低文化產業準入門檻,形成國有、民營、內資、外資共同發展文化產業的格局。要優化文化產業發展環境,主動為文化企業排憂解難,探索建立文化產業審批、管理、扶持、獎勵服務體系,營造全社會關系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的良好氛圍。

              五是要加快推動文化產業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融合發展是文化產業的一個顯著特性,是加快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趨勢。第一要推動文化與金融融合。文化產業的發展離不開金融業的支持,尤其是在宏觀調控的形勢下,爭取金融支持更顯重要。第二要推動文化與旅游融合。文化與旅游的聯系非常緊密,要加強深度融合。大力發展文化旅游項目,開發文化旅游產品,打造旅游演藝品牌。第三要推動文化與現代工業、農業以及體育、交通、房地產等其他產業融合,不斷延伸產業鏈,提高附加值。

              文化產業調研報告 3

              發展文化產業,提升文化競爭力,是實現率先發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重大舉措。近年來,我縣縣委、政府高度重視文化產業的發展,把發展文化旅游業作為第三產業的骨干產業積極培育推進,不斷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努力構建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全縣文化產業發展取得了一定的實效,現將我縣文化產業發展的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不斷完善文化產業的基礎設施,民族文化的挖掘、整理、保護、傳承、開發取得一定成效。

              (一)文化基礎設施現狀。隨著我縣經濟、社會的發展,“兩館一站”文化基礎設施不斷夯實。文化館、圖書館先后被評為省級三級達標館。圖書館現有館藏圖書6萬多冊,年訂閱報紙雜志140余種,現正積極推進“全國文化資源共享工程”縣級支中心及兩個鄉鎮農村網絡培訓學校的建設任務。縣民族歌舞劇團建有練功房一處。15個鄉鎮文化站建設項目已報上級批復,目前泗南江、雅邑鄉、壩溜鄉、景星鄉已經動工建設,其余鄉鎮也將于近期內動工建設。建成農家書屋11個。雙胞之家網站開通營運兩年,加大了對外的宣傳力度。

              (二)文化市場發展現狀。目前全縣共有游戲室2家、歌舞廳11家、文化廣場2處、書店5家,棋牌游藝室101家。網吧14家(縣城12家,通關鎮2家)。文化用品銷售18家,音像制品銷售9家。印刷廠3家,打印店11家。基本形成了文化演藝、網絡文化、文化娛樂、新聞出版、印刷、文化用品等6個門類在內的文化市場發展格局。,全縣文化市場經營場所總營業收入1200萬元,繳納稅費110萬元,安排就業人員310人。全縣文化市場呈現繁榮、穩定、發展的良好態勢。

              (三)文化資源現狀。①哈尼文化。是全國唯一的哈尼族自治縣,哈尼人傳承著數量浩瀚、絢麗多彩的富有本民族特色的民間文學故事、詩歌、音樂、舞蹈、工藝、節日、服飾、哭嫁、祭祀等哈尼文化的瑰寶,創造了豐富的民族民間文化財富,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民族風情。近年來,通過不懈努力,哈尼族口傳敘事長詩《洛奇洛耶和扎斯扎依》被公布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收集整理了《巴哈雅咪》、《密瑪箐格卡呃吶瑪坡》、《阿迷車》等一批散落于民間的原生態歌曲。結集出版了《洛奇洛耶和扎斯扎依》、《縣民間故事》一、二集,《縣舞蹈集成》、《魅力》(—)、《阿增刊》(歌曲)、《雙胞迷城:》、《哈尼文化叢書》(6本)等書籍。哈尼族9個支系的歌舞樂,赴中央電視臺進行了《哈尼風情:魅力》節目的錄制,并在中央電視臺音樂頻道《民歌·中國》欄目進行了連續播放。以“阿迷車”為主線,獨立創作、編排了反映哈尼族遷徙史和發展史的大型歌舞史詩《阿迷車》。②回歸文化。縣城駐地聯珠鎮建有融天文、地理、科普為一體的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北回歸線標志園,并被列為了“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北回歸線把縣城一分為二,使縣城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孕育了博大精深的北回歸線文化,更使的自然、氣候、生物、人文變得多姿多彩,體現了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的多樣性、地域性和獨特性。③雙胞文化。據不完全統計,整個縣境內生活著1000多對雙胞胎,其中,北回歸線穿過的村寨就有600多對,其雙胞胎密度之大是世界罕見的,近年來,隨著縣委政府的深入挖掘利用及媒體的大力宣傳,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雙胞文化。

              (四)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全縣現有文物103件,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個,縣級文物保護單位7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文廟目前已向游人免費開放,逢年過節,香火旺盛。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碧溪古鎮的建筑為明末清初的古式風格,“一顆印”、跑馬轉角樓等建筑形式與中西合璧的建設格局,體現了一定歷史時期保存下來的建筑風格,加之是護國將軍庾恩旸故居,歷史人文氣息較濃,目前正進行二期修復。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中發現的新撫巖畫彌補了我市沒有巖畫的空白,使縣乃至普洱市的文明史都將前推千年。

              (五)依托地域文化資源,打造文化品牌。我縣自以來以民族文化為特色、哈尼民風民俗為看點、雙胞胎為賣點,連續成功舉辦了六屆“中國·北回歸線國際雙胞節暨哈尼太陽節”,向世人亮出了“哈尼之鄉、回歸之城、雙胞之家”三張靚麗名片。“兩節”期間省內外客商與我縣共達成招商引資簽約項目6項,協議總投資為11.72億元,共接待游客達11.3萬人次,同比增長8.7%,旅游綜合收入達1695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9.1%,并被人民網等評為最具國際影響力節慶活動之一。

              二、文化產業培育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基礎設施薄弱,缺乏專業人才隊伍。一是縣內文化基礎設施比較薄弱,目前只有文化館、圖書館達到省三級館標準,鄉鎮文化站建設比較落后,設施設備簡陋,全縣無供演出的劇場或影劇院。二是缺乏高素質、高水平的文化經營人才和文化專業人才。三是群眾保護傳統文化的意識淡薄,對文化產業發展認識不到位,阻礙了文化產業的發展。

              (二)機構不健全,缺乏完整的文化產業規劃。文化產業涵蓋面廣,主要包括媒體傳播業,出版發行業,文化旅游業、文藝演藝業、文化娛樂業、文化體育業、文博會展業、文化制造業、民間工藝業、文化信息服務業等十大產業。針對我縣民族文化資源優勢,文化產業的定位、發展規劃尚未形成。一是沒有專門的`文化產業發展機構來主導分析我縣文化產業發展的路徑。二是缺乏產業規劃,對文化產業這一領域我

              縣的優勢和劣勢分析不透徹,應該走怎樣的發展道路缺乏深入探索。三是對文化旅游來講,文化與旅游是一對密不可分的整體,缺乏文化的旅游是沒有生命力的,而文化的經濟實現形式又要依托旅游才能實現。所以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機構來系統的研究統計、分析我縣的獨特文化資源優勢,引入資金投入發展文化產業。

              (三)對文化產業培育發展的資金投入不足,文化市場活力未顯現。從目前我縣的情況來看,文化事業發展主要依靠縣財政的支持,而整個文化市場發展仍處于粗放的狀態,導致公共基礎文化設施總量不足,規模偏小,缺乏能夠舉辦不同類型文藝活動,同時又具有商貿等多功能的復合性文化場所。對文化產品的開發、舞臺精品藝術的打造及文化人才的激勵等方面經費無保障,導致深入挖掘、整理、利用民族民間文化資源困難重重,制約了文化產業的發展。

              (四)文化品牌開發力度不夠。對文化資源缺少經營性、開發性整合,缺少文化品牌的戰略策劃和運作,通過品牌的創建、促進產業發展的能力和水平較低。

              三、實現文化產業發展的思考

              要實現文化事業的全面繁榮和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打造我縣成為特色鮮明、品牌名優、設施先進的文化大縣,真正實現“文化活縣”的目標,就要把文化產業作為我縣的支柱產業來培育,像抓經濟建設一樣抓文化發展,像抓工業建設項目一樣抓文化產業項目,使文化產業成為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為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轉變思想觀念,提高對文化產業的認識。發展文化產業,我們正面臨著千載難逢的機遇,從我省來看,云南把得天獨厚的文化資源優勢成功轉化為文化產業發展優勢,取得明顯成效,尤其在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云南文化產業實現了逆勢而上,強勁增長的勢頭。通過改革創新發展文化產業,云南作為一個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區,在文化產業方向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創新道路,創造了文化產業發展的“云南現象”。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下,我們應盡快轉變觀念,提高對文化產業的認識,充分利用我縣富集的文化資源,打好民族特色品牌,發展文化產業。

              (二)成立專門的組織機構,建立健全人才機制。一是建立健全文化產業領導機構,深入研究我縣文化產業發展的路徑,認真分析我縣文化資源現狀,為我縣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組織保障。二是建立文化人才儲備庫,健全人才激勵機制,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推動我縣文化產業的發展。

              (三)制定文化產業的發展規劃。以“十二五”規劃及市委黨校與我縣的縣校合作為契機,對我縣民族民間文化開展一次全面的普查,集中人力物力做好文化產業發展規劃。

              (四)積極推進文化基礎設施建設,促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一是力爭“十二五”時期,在全縣建成一批具有哈尼元素符號,布局合理的文化標志性設施。二是進一步抓好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充分挖掘、整理民族民間文化資源,促進民間手工藝品制作,把非物質文化遺產轉為經濟增長的物質文化資產。三是大力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和經營性文化產業,更好的滿足農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五)建立健全推進文化產業發展的體制機制。進一步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大力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按照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工作會議提出的區別對待、分類指導、循序漸進,逐步推開的原則,積極穩妥,有計劃、有步驟的推進改革。一是對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文化館、圖書館、文物管理所進行“三項制度”改革,明確崗位責任,使其更好的發揮出公共文化服務職能。二是對歌舞團進行深化改革,實行經費總額包干,增人不增資,減人不減資,實行全員聘用制,實行“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實行全團崗位績效工資制度,打破身份、職稱,推行崗位工資、績效工資分配制度,通過各種形式引入市場機制,激發活力,在發展中搞活,在搞活中發展。三是對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電影公司實行轉企改制,理順隸屬關系。四是按照相關文件精神與全市統一步調組建我縣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機構,改變文化市場以往多頭管理的局面,得到集中、有效的監管,同時創新管理方式,強化行業自律,促進我縣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繁榮發展。

              (六)創新文化服務、引導文化消費。文化消費作為文化產業鏈的終端,既是文化產業發展的現實基礎和動力,又是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發展的最終目的,要進一步提升和改善市場服務水平,讓消費者更加方便、快捷地接受文化產品,推進連鎖經營、電子商務、物流配送體系建設,創造舒適的文化休閑與消費平臺,有效增強文化產品的市場競爭力,讓越來越多的人養成習慣,自己花錢購買文化產品和服務。

              (七)構建文化發展體系,促進產業發展。培育一批龍頭企業,帶動各類文化產業的發展,大力發展媒體傳播業,文化旅游業,文藝演藝業,文化娛樂業,民間工藝業等文化產業,建成門類齊全,運轉有力的文化體系,同時建立多元的投入體制,培育外向型文化產業,重點培育中國·北回歸線國際雙胞胎節暨哈尼太陽節長效運行機制及市場化運作機制,深入挖掘、整理以“阿迷車”、“洛奇洛耶與扎斯扎依”為主線的民族民間優秀文化,創作出更多的文藝精品,加以打造、提升,充分利用。

              文化產業調研報告 4

              曲江,興起于秦漢,繁盛于隋唐,被譽為中國古典園林的先河,是建筑、園林、繪畫、詩歌、宗教等匯聚的“盛唐氣象”典型代表。秦時曲江稱“陔州”,意為臨水的長洲。漢時建有皇帝行宮“宜春苑”,“因其水曲折,形似廣陵之江”,便有“曲江”的美稱。唐時,被辟為皇家園林,引終南山的水源,修葺擴充出千畝水面,建有芙蓉園、杏園、紫云樓、漢武泉、青龍寺、大慈恩寺和大雁塔等諸多景觀,樓臺亭閣綿延不絕。

              一、文化曲江的提出

              1993年之前,曲江新區這片區域還是一大片農田。1993年,基于曲江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人文資源,陜西省人民政府決定在此開發旅游業,建立西安曲江旅游度假區。從1993年至2002年,對西安曲江旅游度假區的投資共約6000萬,由于與市區距離較近等因素,度假區一直發展緩慢。2002年初,“文化曲江”這個概念被正式提出,主要基于以下兩方面原因:

              其一,曲江新區擁有豐富的人文資源。曲江新區內歷史遺存豐富,周秦漢唐文化都在曲江留下了鮮明的印記,始建于唐代的大慈恩寺和大雁塔是曲江的文化標志,諸多文人墨客都在曲江留下著名詩篇,同時曲江還是“紅葉題詩”、“寒窯故事”、“元白夢游”、“雁塔題名”、“曲江流飲”等多個千古流傳的文化典故的發生地。

              其二,曲江新區擔負的社會責任。對于這些豐富的人文資源,曲江新區認為自身有責任去保護與傳承它們,讓子孫后代都知道、了解和記住曲江的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此外,曲江新區還承載著西安市建設人文之都的責任,必須將曲江的發展與城市價值的兌現聯系在一起。

              “文化曲江”這個概念對曲江新區后來的發展起到了提綱挈領的作用,它明確了曲江新區發展文化產業的發展方向,同時,曲江新區確定了“文化立區、旅游興區”的發展思路。 “文化立區”是指打造以盛唐文化為特色的城市新區;“旅游興區”是指通過旅游迅速帶動整個區域的發展。當時的曲江新區在國內知名度低、投資少,而旅游是讓國內外大眾認識曲江、了解曲江、感受曲江的最直接方式,也是最快捷的資金回收渠道之一。以“文化立區、旅游興區”為發展思路,曲江新區實施了以下三方面措施:

              其一,大項目帶動。大項目帶動效應強、輻射范圍廣,能夠迅速提升區域知名度。曲江新區先后策劃實施了大雁塔北廣場、大唐芙蓉園、曲江池遺址公園、大唐不夜城等重大文化旅游項目,使曲江的發展年年都有新亮點,知名度和美譽度迅速提升。由于這些大項目的帶動作用,曲江新區的游客總數從2002年的每年200萬增長到目前的每年3000萬,西安曲江文化產業投資集團的總資產也由2002年的600萬元增長到2009年的170億元。

              其二,大集團引領。發展文化產業是曲江新區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而大集團引領是發展文化產業的具體途徑。曲江新區先后組建了曲江文化產業投資集團、曲江文化旅游集團、曲江會展集團、曲江影視集團、曲江演出集團、大明宮投資集團六大文化產業集團,他們成為帶動區內文化產業發展的核心力量。以成立于1995年的曲江文化產業投資集團為例,它是由西安市政府批準成立、由西安曲江新區管委會投資設立的國有獨資有限公司,2009年集團被中國企業聯合會評為中國服務業500強企業。

              目前,集團下轄西安曲江文化旅游(集團)有限公司、西安曲江大唐不夜城文化商業有限公司、西安曲江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西安曲江影視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西安曲江文化演出(集團)有限公司、西安曲江出版傳媒有限公司、西安曲江國際會展(集團)有限公司、西安曲江秦腔劇院有限責任公司、西安曲江職業圍棋俱樂部有限公司、西安曲江夢園影視有限公司、西安曲江樓觀旅游農業開發有限公司11個全資子公司,陜西文化產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西安曲江臨潼旅游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西安曲江國際會展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西安曲江大秦帝國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西安曲江丫丫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西安曲江樂雅動漫有限公司6個控股企業。由集團的構成可以看出集團的投資領域已基本涵蓋文化產業的各個重要領域。

              其三,大產業聚集。曲江新區借助大型文化集團引領,通過制定優惠政策、提供創業服務等方式鼓勵文化企業入區。目前,形成了以文化旅游為主導產業,影視投資、文化演藝、出版傳媒、數字文化、國際會展、文化創意、文化體育休閑等多門類的文化產業集群,文化產業發展的合力日益凸顯。截至2010年6月,曲江新區成功吸引了600多家文化企業。2010年1—6月,曲江新區固定資產投資125.8億元,同比增長34.2%;財政收入3.29億元,同比增長53.9%;實際利用外資1.01億美元,同比增長70.1%;實際引進內資55.3億元,同比增長41.1%。

              二、解讀曲江模式

              “曲江模式”的內涵可以歸納為以“文化+旅游+城市”為核心的文化產業發展模式,即依托曲江物質文化遺產與精神文化遺產,整合歷史文化資源,打造旅游景區,形成文化旅游集群,帶動其他文化產業門類發展,通過創意、包裝和策劃實施一批重大文化項目,形成文化產業規模經濟與范圍經濟,最終兌現和提升城市價值。

              1、人文資源的整合與創新

              曲江新區內有4個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大雁塔、青龍寺、漢宣帝杜陵、唐長安城遺址)、3個省級文化保護單位(秦二世陵、曲江池遺址、唐城墻遺址)和數十個有史可考的文化遺址和民間文化傳說發生地。曲江新區管委會通過以下三條途徑對園區內的人文資源進行整合與創新:

              將分散的文化遺產整合為集中的文化景區。大雁塔、大唐芙蓉園遺址、曲江池遺址、唐大慈恩寺遺址、秦二世陵遺址等都分布在曲江新區內,但相對比較分散。曲江新區管委會通過保護和開發兩種形式將這些分散的文化遺產連接在一起,成為一個唐文化氣氛濃厚的大曲江景區。

              同時,開發與景區配套的大型公共文化場館和商業設施,將曲江迅速打造成為西安文化旅游的重要窗口和游客集散地。

              整合有形的文物遺址與無形的歷史典故。在依據國家相關法規對文化遺址進行保護的基礎上,根據史書記載和民間傳說,將許多已在歷史發展中消失的文化符號重新集聚,構建與文化遺址和歷史典故有關的雕塑、房屋、庭院等,盡可能地復原歷史原貌。當文化遺址被賦予了一系列可欣賞、可參與、可體驗的文化符號后,被現代人忽略的、荒蕪的遺址便變成了易于現代人接受和理解的文化產品。

              例如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總體設計完全反映唐大明宮的建制,充分展現唐大明宮的規模、格局與體制,其中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北建筑設計研究院總建筑師張錦秋擔綱建筑設計的丹鳳門遺址保護展示工程,建筑造型盡量切近唐丹鳳門的建筑特色和風采,在引發人們歷史聯想的同時,也能登高望遠,北眺大明宮遺址群及園區景色,南望現代西安的繁華景象。再如唐城墻遺址公園,用書法雕塑的形式表現480首唐詩,并輔之以園林景觀作為襯托,在公園內設立“吟詩壇”,讓游客多角度感受唐詩文化。

              將歷史文化資源與現代時尚元素結合。在不影響歷史文化資源價值的前提下,引入易被大眾接受的時尚元素,構建西安市民休閑的公共空間和吸引游客的`旅游度假景點。曲江新區在大雁塔北廣場建造了亞洲最大的音樂噴泉;大唐芙蓉園引進了堪稱世界一流的水幕電影;曲江池遺址公園擁有全國第一個載人氦氣球等等;寒窯遺址作為王寶釧、薛平貴的愛情故事的載體,以真愛體驗為主題,加入現代愛情元素,設立遺址區、婚慶區和商業區三大文化板塊,讓游客獲得全景式體驗。加入了這些現代時尚元素,曲江景區便不再顯得因歷史的厚重而缺乏活力,極大程度地滿足現代人群將旅游與文化、娛樂聯系在一起的心理訴求。

              2、旅游業反哺文化產業

              經過上述三方面的整合與創新,曲江新區不僅梳理與整合了園區內的人文資源,而且搭建起了文化旅游平臺。目前,由西安曲江文化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全資控股的西安曲江文化旅游(集團)有限公司旗下擁有六大遺址公園、五大演藝品牌、四個游樂體驗性主題景區、五大高端酒店餐飲品牌、3個國家級4A景區,打造了30多個旅游文化大項目,建立了集文化主題景區、酒店餐飲、旅游演出、旅游商品開發、旅行社、旅游地產及旅游衍生產業鏈于一體的產業集群。

              文化旅游是曲江新區的核心產業,而板塊經營是曲江新區文化產業運營的主要方式。文化旅游與板塊經營具有極強的互動性,文化旅游是板塊經營的起始點,只要板塊穩定存在,文化旅游就會反哺文化產業。以法門寺文化板塊為例,法門寺始建于東漢末年,鼎盛于唐,明清以后逐漸衰落,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曲江新區管委會于2007年3月開始對法門寺進行維護與開發,于2009年5月建成開放法門寺文化景區。法門寺文化景區首先帶動了影視產業——曲江影視集團制作了六集大型文化紀錄片《法門寺》。而后通過建設四大佛文化村落帶動了藝術產業和會展產業;通過建設以星級酒店、大劇院、購物一條街等為主要內容的二期工程建設帶動餐飲娛樂業、影視院線等產業。

              3、曲江模式對城市價值的影響

              通過發展文化產業,提升城市價值也是曲江模式的核心內容之一。城市價值包括硬價值和軟價值兩個方面。硬價值主要通過城市的有形建筑、設施、環境等表現出來,例如曲江新區通過在園區內建設與開發道路、景觀、基礎設施等,改善了園區及其周邊的整體面貌和生態環境;而軟價值主要通過城市文化氛圍、市民的感受等無形的載體表現出來,例如曲江把“文物景點”變成“文化景區”,讓“靜”的文化“動”起來,營造了一個文化氣息濃郁的城市發展新區。

              曲江模式從城市價值的角度,將文化產業發展與文化事業發展結合在一起,用文化產業的部分收入發展文化事業,用文化事業的進步推動文化產業的發展。曲江新區在園區內建有西安音樂廳、西安美術館、曲江電影城等大型公共文化場館;曲江演出集團、西安秦腔劇院定期安排公益演出;曲江已形成5700畝開放式城市公共文化空間和十余個市民休閑廣場。這些公共文化場所和活動有助于強化市民的文化認同感和生活幸福感,而隨著有文化修養的市民數量的增多,就會間接推動文化產業的增長,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越積極地互動,城市價值就越快速地提升,這也正使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回歸到最本真的發展目標上。

              三、進行時中的全文化產業生態鏈構建

              2009年10月,《曲江新區二期擴區規劃》獲批,擴區后的曲江新區面積為40.97平方公里,比原有管轄面積擴大一倍。在新擴區域內,曲江新區將規劃建設主題旅游與文化商貿區、會展商務與傳媒出版區、影視演藝與科教創意區、遺址博覽與生態創意區、娛樂運動與休閑度假區5個功能分區。在產業布局上,曲江新區把這五大功能分區又規劃為出版傳媒產業區、國際會展產業園、國際文化創意區、動漫游戲產業區、文化娛樂產業區、國際文化體育休閑區、影視娛樂產業園區、藝術家村落8個文化產業園區,加上原有的曲江文化景區,在曲江新區40.97平方公里的范圍內形成了九大文化產業園區,基本涵蓋文化產業主要門類。

              此次大規模擴區旨在將城市公共設施建設、生態建設和大遺址保護與文化產業結合,通過構建文化產業生態鏈提升文化產業集聚效應,建設以文化、旅游、生態為特色的國際化城市示范新區。基于這樣的主旨,曲江新區管委會提出“全文化產業生態鏈”的概念,即以文化創意為產業發展的靈魂,以文化資源為出發點和依據,以版權為交易載體,通過文化創意激活文化資源,通過版權交易與保護促進文化價值流通,進而解放文化生產力,實現文化產業增值。

              由于曲江新區的文化產業門類齊全,不同門類的文化產業可以圍繞文化創意和版權形成由上中下游構成的全文化產業生態價值鏈,見圖3。修建大唐芙蓉園是用文化創意激活了文化遺產、帶動文化產業生態鏈的典型代表。芙蓉園在秦、隋、唐代均為皇家園林

              為了展現盛唐風貌,曲江新區參考諸多歷史文獻,在其原址修建了大唐芙蓉園,采取了南園北池的格局,園中4個景觀區展現了大唐12個方面的文化內容。大唐芙蓉園建成后,立刻成為游客數量僅次于兵馬俑的旅游景點。隨著知名度的提高,服務不斷升級,每晚在大唐芙蓉園上演激光水幕電影《大唐追夢》和大型夢幻詩樂舞劇《夢回大唐》;同名電視劇也在大唐芙蓉園拍攝完成;銷售大唐芙蓉園景觀的微縮雕塑、唐代服飾、唐代生活用品等大唐芙蓉園的衍生產品;園內外的商位租賃價格也逐年提高。

              這說明經過文化創意整合的大唐芙蓉園,通過文化資源帶動了旅游業,進而又帶動了影視業、演藝業、衍生產品運營和房地產業。全文化產業生態鏈的本質就是圍繞文化創意和版權而形成的所有文化產業門類的網狀格局。在實踐過程中,全文化產業生態鏈上中下游不斷整合,實現整個文化產業系統的自適應和反饋機制,從而進一步提升文化產業園區的總體競爭力、話語權及領導力。

              文化產業調研報告 5

              根據市關于進一步深化文化體制,力發展文化產業,實現文化建設與經濟建設、建設、社會建設、生態建設協調發展的戰略決策,年初市政協將文化產業發展情況調研確定為今年的重點專題議政課題。九月中旬開始,市政協組成調研組,進行了為期一個多月的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概況

              截止20xx年底,全市已形成各類文化經營實體824家。其中,核心層:新聞、廣播、電視和電影服務類2家;出版發行和版權服務類包括數字影院、印刷企業、音像制品、圖書租售145家;文化藝術服務類包括民間藝術社團、協會及藝術教育培訓網點57家。外圍層:網絡文化服務類主要為網吧91家;文化休閑娛樂服務類包括旅行社、會展公司、酒吧歌舞和游戲游藝場所280家。相關產業層:文化用品、設備及相關文化產品的生產、銷售類,主要為打字復印、書畫文玩219家。另有a級景區6處,星級飯店13家,星級農家樂11家。文化產業總體吸納從業人員近萬名。

              二、工作成效

              近年來,全市把做做強文化旅游產業作為推動經濟轉型的重舉措,積極探索,勇于實踐,為之付出了可贊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制定了一系列政策。

              先后出臺了《關于推動文化發展繁榮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快服務業發展的意見》、《關于做做強文化旅游產業的實施意見》、《旅行社組團來xx市旅游獎勵補助辦法》、《促進服務業發展暫行辦法》和《優秀藝術作品獎勵辦法》等政策。

              二是制定了發展規劃。

              先后編制了《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星海湖文化產業園規劃》和《星海湖南域旅游景區景觀規劃》。規劃了沙湖天河灣陶樂影視城平羅玉皇閣黃河古渡坊礦山博物館的東線旅游線路,沙湖星海湖休閑度假區(五七干校)賀蘭山北武當壽佛寺的北線旅游線路。并向有關部門申報并確認非物質文化遺產32項,其中市級22項、自治區級8項、國家級2項。20xx年,星海湖文化產業園被文化部命名為國家級文化產業試驗園區。

              三是建設了一批文化基礎設施。

              先后投入近30億元,構建了覆蓋城鄉的四級文化服務設施網絡體系,全市共建成文化館4個、圖書館3個、文化藝術中心2個、博物館4個、影劇院4個,“三館一中心”成為xx市地標性建筑。

              四是爭取和引進了一批文化示范項目。

              20xx年,實施了國家級公共文化示范區項目,引進中基浩泰等民間資本,正在建設中華奇石山文化旅游城、星海銀河景區、星海之星和星海湖休閑度假旅游區等項目。舉辦了星海湖全國露營會、國際鐵人三項賽、國際劃水賽活動,舉辦了第二屆黃河合唱邀請賽并成為文化部該項賽事永久承辦地。

              20xx年,全市共接待游客252.83萬人次,實現收入13.24億元。20xx年,我市前三季度接待國內游客194.19萬人次,總收入11.31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0.40%和14.10%。

              三、主要問題

              我市的文化產業起步較晚,尚處于培育階段。由于自然因素、經濟因素、社會因素,尤其是文化因素,包括集體的文化氛圍、成員的文化素質、文化資源的豐富程度等因素所致,歷史積淀、地緣區位、資源稟賦等因素所限,文化產業發展滯后于經濟社會發展,滯后于文化事業發展,滯后于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與先進地市相比差距還比較。20xx年,本市文化產業增加值在全市國民經濟中的比重為1.29%,低于全區2.21%的指標。20xx年,本市居民文化包括教育方面的支出占家庭消費支出的比重分別為11.27%、10.12%、10.10%,呈逐年遞減態勢。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定位不夠準確。

              在已經出臺的文化產業發展文件和具體工作實踐中,對文化產業的形態與業態定位不明晰;對文化產業與文化事業、與旅游業、與服務業的分類與指導不夠;對人文精神與自然資源、項目開發的契合和彰顯不夠。自治區將寧夏文化產業的發展形態定位為4種,即回族文化、黃河文化、西夏文化和文化。而本市對文化產業形態的提法有8到12種之多,定位缺乏前置要件和靈魂,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方向迷惘,無所適從。

              (二)規劃不夠科學。

              在既有的文化產業發展規劃中,對文化市場的發展方向、消費趨勢,對文化產業的理念和形態、內容和形式缺少合理的、可操作性的頂層設計。主導業態不突出,與全區乃至全國的發展戰略結合不夠緊密;各種相關業態聚集度不高,產業聚合效應、延鏈效應發揮不夠;產業項目少,吸引力不強;由于體制障礙,境內僅有的一處5a級旅游區沙湖對本市產業發展帶動作用不強。

              (三)政策不夠配套。

              本市先后出臺了一些關于推動文化發展繁榮的意見,但含金量不高,執行力不強,加之沒有專門的、具體的、配套的文化產業政策體系,吸引社會資本的多元投資體制機制尚未建立,民間發展文化產業的意向和沖動,因缺少合適的投資項目和平臺以及順暢的融資渠道而受到抑制。無論是已經形成的業態,還是正在建設的項目,投資熱度低,經營效益也低。

              (四)市場不夠成熟。

              文化產品市場和文化服務市場多處于自娛自樂狀態,創新不足,發展乏力;文化要素市場,包括文化資本市場、技術市場、產權交易市場還沒蹤影,文化產業多處于粗放型、零散型經營,規模小,檔次低,同質化。文化產業實體,近80%經營的內容不是網吧、酒吧,就是歌廳、舞廳和打字復印,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生態尚未形成。旅游業屬于季節制約型、資源依賴型、要素匱乏型的產業,分布零散,點面脫節,景區與景區之間沒有形成共生、伴生的協作體系,游客消費項目少、逗留時間短暫,導致“游玩在沙湖,食宿到銀川”。

              (五)人才不夠充分。

              一是既有的沒用好,流失嚴重;二是沒有的又難尋,引進不易。全市文化產業吸納的從業人員占全社會從業人員的0.50%,而發達地區這一比例為3%6%。全市文化事業單位人員329人,其中,初級職稱124人,中級職稱94人,高級職稱僅有20人。在11個類別和文化有關的專業協會中,共有會員926人,其中市級776人,自治區級120人,國家級僅有30人。既熟悉文化事業又熟悉市場經濟的復合型經營管理人才極為短缺,遠不能適應引領文化產業的發展。

              四、對策建議

              在推進產業、生態、民生三轉型的進程中,發展文化產業既能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又能創造并滿足廣人民群眾文化消費、聚集財富和實現就業的需要,也能提高市民的文化素養。因此,應以更加深刻的文化自覺,像重視經濟發展一樣重視文化發展。

              (一)明確產業定位,科學制定規劃

              應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把文化產業發展融入全區乃至全國的發展格局之中考量,置于中阿博覽會平臺和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節點之中考量,置于建設開放富裕和諧美麗石嘴山的總體規劃之中考量,主動與自治區文化產業“十三五”規劃對接,起動編制《xx市“十三五”文化產業發展規劃》,修編現有文化園區和項目發展規劃。遵循文化產業發展的規律,遵循文化產業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兩重屬性的客觀要求,準確進行產業形態定位和業態選擇,可考慮將本市文化產業發展形態確定為移民文化、山水文化和回族文化,打造既與全區文化形態相呼應又體現本市特色的文化產業板塊;充分利用沙湖既有的資源優勢和品牌效應,將本市文化產業發展主攻方向確定為以沙湖、星海湖和北武當景區為依托的旅游業。

              堅持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行業管理的原則,把握旅游業日漸成為一種眾生活的方式,把握散客游、自助游、智慧游的趨勢,迎合游客審美、愉悅、健康、文化、求知和精神需求。在旅游資源類型的'開發利用方面,將自然資源與人文資源有機結合,自然資源選擇地貌景觀和水域風光,人文資源選擇民俗風情和飲食購物。以旅游主體眾化、需求多樣化、開發規模化、產品特色化、服務人性化、運行科技化和質量標準化進行規劃設計。

              緊緊抓住農墾集團與地方經濟融合發展的機遇,尋求利益契合點,積極參與沙湖旅游區的規劃建設。使沙湖的資源品質、資源效用和開發條件統籌化,與星海湖開發建設相結合,與民俗風情相結合,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相結合,與城市規劃經營相結合,依托沙湖景區承接游客。在客源定位上,以市外游客為主,面向中東阿拉伯國家和地區。實行園區化或街區規劃,并使之一園包多園、一街含多項。堅持高起點、高標準,將園區或街區打造成綜合性的聚集產業園、文化性的康樂產業園、人本性的體驗產業園和社會性的民生產業園。

              在景點建設、線路設計、品牌營銷等方面,應該辟蹊徑,以無限的創新、創造與創意突破有限的資源束縛,以市場導向,充分考慮形態與業態、內涵與形式、靈魂與載體、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本地居民休閑與外地游客觀光的關系等因素,突出特色,切忌簡單復制和拷貝。

              (二)統籌資源配置,打造品牌產業

              在旅游要素開發建設和經營上,堅持地方化、特色化和新品、精品原則,以特滿足獵奇,以靈感增強吸引,以綜合拓展功能。以“游”為節點和牽動,圍繞游、購、娛、食、住、行諸要素,提高多樣化選擇和綜合效益,為游客提供看點和體驗。

              通過延伸沙湖旅游景區線路,著力打造文化產業平臺。建設融非物質文化遺產園、“五七”干校文化園、中華奇石山文化園于一體的國家級星海湖文化產業園;復制“清代廉臣俞德淵”祠堂等文化平臺。

              融創意、創造和零售、批發于一體,建設專業商場,打造品牌產品。經營碳素環保制品、沙湖繡、泥哇嗚、沙棗核、檉柳、蘆葦畫等工藝品,枸杞、鎖陽、叢蓉等藥品,羊肉、糕點、亞麻油等食品,枸杞汁、酸棗汁、八寶茶等飲品,以及穆斯林用品和中東阿拉伯地區的工藝品。

              在文化產業園中建設演藝園,表演阿拉伯風情歌舞和回族歌舞;開發賀蘭山拓展、攀援等體驗項目;開發艾草等中藥材薰蒸、洗浴等保健項目。

              在產業園中建設清真傳統飲食園,借鑒福建xx縣、青海撒拉、西安回民巷等地經驗,將本市近百種清真傳統小吃進行挖掘整理,以地道、系列、集群為方向,使之正宗、特色、多樣。同時,改造完善或規劃建設能夠滿足穆斯林游客活動需要,并符合其風俗習慣的賓館。

              (三)強化政策支撐,優化發展環境

              應吸納各地經驗并結合我市實際,研究制定系統性、操作性的文化產業發展政策。由各級政府牽頭搞好規劃,并投資配套基礎設施。進一步開放市場,放寬市場準入,降低辦文化企業的門檻,制定鼓勵文化產業市場發展的投融資優惠政策,積極鼓勵國家、個人、外商和各種經濟成分參與我市文化產業的開發和建設。民營企業投資文化產業可以比照高新企業進行稅費返還或減免;享受比工業用地更優惠的土地使用政策。構建合理的人才引進、培養、使用和獎勵機制。將知識產權、無形資產及品牌擁有者的利益與企業的經濟效益直接掛鉤,知識產權、無形資產入股可達企業股份的70%,以利益驅動招攬文化人才。設立文化產業發展投資基金,采取貼息、補助、獎勵等方式,以及政府購買服務、消費補貼等途徑,支持和扶持文化企業發展。設置“一個窗口解決問題”之類的部門,使興業者方便投資,減少附加成本,并保障其合法權利。

              (四)完善市場體系,創新經營機制

              培育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文化市場體系,促進文化產品和生產要素合理流動。引導發展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現代文化產品流通,發展文化經紀、代理、評估、鑒定、推介、咨詢、拍賣等中介機構,建立無形資產交易平臺,完善文化要素市場。建立市場信用制度和文化企業信用檔案,通過市場拉動和推動,提升文化產業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水平,提高文化產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從而產生資本集聚、消費導向、產業示范、利潤增值等多重效應。

              (五)加強行業管理,提高服務水平

              以管理規范化、服務個性化、運行科技化和質量標準化為要求,為游客提供全方位、個性化和便捷化服務。在賣看點、賣商品的同時,賣體驗、賣服務,并以優質的服務作為產業吸引和支撐。在加強執法管理的同時,重視并提高行業協會管理服務能力,成立或健全旅游、餐飲、賓館、演藝和客運等行業協會,并充分發揮其職能和作用。清真食品都必須通過ha|a|認證,符合國際標準;所有的清真餐廳都必須通過專門審查,符合穆斯林要求;所有的行業都必須通過驗收和檢查,符合行業標準。建設自駕車、房車服務設施,同時,建立旅游服務網站、景點和服務項目gps定位、微信查詢等現代手段,使服務方式智能化。

              文化產業是明天的經濟。文化產業培育周期較長,欲速則不達。我市文化產業方興未艾,在理論上、政策上的諸多層面正在破題,還有深入研究的必要。西部開發戰略的實施,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以及開放、“承東啟西”的寧夏“兩區”建設,為我市發展文化產業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廣西的“民歌效應”,甘肅的“《讀者》現象”,云南的“麗江模式”,寧夏的“影城奇跡”,貴州的“侗歌范型”,陜西的“樂舞視窗”等,為本市發展文化產業提供了可資借鑒的案例。只要上下同心,我市的文化產業定會風生水起、揚帆遠航。

              文化產業調研報告 6

              文化強市,資金先行。近年來,省、市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扶持和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與工作措施,區委、區政府吹響了全區進軍文化產業的號角,掀起發展文化產業的熱潮。貫徹落實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和省、市有關會議精神,采取得力創新措施,推動文化產業跨越式發展,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要的任務。圍繞這一任務,我們近日組成調查組進行了專題調研,力求在分析我市文化產業發展現狀的基礎上,梳理出整合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創新投入績效考核評價體系的思路與建議,助推全區“文化發展爭第一”目標的勝利實現,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正視現實,目前我區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使用和管理存在的問題

              所謂專項資金,就是指財政部門或上級單位為落實黨和國家有關方針政策,撥給行政事業單位,具有專項用途,用于完成專項工作任務,為促進相關事業發展而設立的專項資金。也就是說,專項資金對符合條件的企業給予貸*貼息和財政補助等扶持政策,幫助企業做大做強。近3年來,我區投入到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達到萬元,每年以%的速度遞增。

              但是,由于主客觀方面的原因,我區在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使用和管理方面,沒有完全發揮出資金的真正功效,逐漸暴露出一些問題與不足。同時,管理考核上,也存在一定的漏洞。具體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一)沒有形成集束效應,專項資金安排比較分散

              在發展文化產業的過程中,全區缺乏整體的規劃,造成有關部門各唱各的調,各走各的臺,大量低水平項目建設專項資金被分散使用,有限的財力資源被無形之中支解,“撒胡椒面”現象較為嚴重。

              (二)沒有考慮統籌兼顧,專項資金使用相對浪費

              由于片面強調“專款專用”,專項資金使用單位和管理部門在發揮資金使用效益上主動性不足,對專項資金的整合缺乏研究和實踐,產生了許多規模小、效益低的工程,低水平、重復建設現象時有發生。

              近幾年,我區扶持文化產業發展的投入持續增長,但總量相對較少。據粗略統計,全區文化產業投入中民營企業占%以上,政府財稅引導作用發揮不夠明顯。20xx年我區設立的萬元文化產業專項資金,至今尚未完全到位。

              (三)沒有體現科學考核,專項資金績效考核難以實施

              由于大多數專項資金被分散使用,有的只是短期行為,難以形成規模效益,因此考核目標難以確定,我區績效考核工作難以開展。

              以上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容忽視,一定程度阻礙與影響了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的效能。

              二、提高認識,充分理解整合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創新投入績效考核評價體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從規模上講,能夠促進文化產業項目建設

              專項資金項目越來越多,數額越來越大,使用范圍越來越廣,迫切要求我們對之進行整合。統計數據顯示:20xx年我區專項資金數額萬元。到20xx年專項資金數額達到萬元。近年來,隨著財政收入總量的不斷增加,以及發展經濟、保障民生、文化強區等重大決策的實施,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增長勢頭更加明顯,迫切要求我們探索全新的管理模式,對專項資金進行合理有效整合。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的設立,可以進一步促進文化產業項目建設,以項目建設促進全區文化產業發展;

              (二)從模式上講,可以發揮專項資金使用效益

              大膽改革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使用模式,推行整合捆綁使用,更好地發揮專項資金使用效益。多年來,專項資金多頭管理,各自為戰,使有限的財政資金很難形成規模效應,根本原因就在于我們沒有在統籌和整合上下功夫。因此,在新的形勢下,必須推進財政專項資金的整合工作。

              (三)從管理上講,進一步提高資金使用與管理層次

              探索建立科學、規范的專項資金分配管理機制,可以更好地顯示資金的安全性、規范性和有效性。經過改革創新,通過全區范圍內開展專項資金績效考評試點,對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的項目組織管理、項目實施、項目資金管理、項目工作績效等方面的指標的`考評,以進一步提高資金使用與管理層次。以項目建設促進各地文化資源、人才資源、市場資源的高度聚集,形成有影響力的文化產業園區,拉長產業鏈。

              (四)從規范上講,進一步完善績效考核工作

              與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相結合,進一步完善績效考核工作勢在必行。在《南京市文化及相關產業發展績效考核工作實施辦法》的通知中,市里將對區縣文化及相關產業發展實行績效考核,將根據《區縣文化及相關產業發展績效考評體系》進行綜合測評,并按得分高低進行排序。確定排序前2名的區縣為優秀單位,排序3-6名的區縣為先進單位。為了實現我區在全市“文化發展爭第一”的目標,我區必須整合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創新投入績效考核評價體系,獎優罰劣,爭先創優,激勵發展。

              整合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創新投入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就是為了進一步發揮專項資金的支撐、鼓勵和促進作用,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三、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整合使用的思路和建議

              (一)注重規劃,增強資金整合的契合力

              發揮“集束炸彈”功能,解決好安排分散、重點不突出問題。首先,我們要從規劃抓起。規劃是開展一切工作的指南,只有規劃做好了,資金整合才有依據,具體工作才有方向,整合目標才能落實。當前,緊要的是圍繞我區產業發展,要通過科學調研、專家討論論證,進一步明確文化產業發展資金投向、扶持方向為重點,制訂有利于資金整合的產業發展規劃。制訂規劃要統籌考慮各方面的資金資源,進一步明確全區文化產業發展的重點領域、重點項目、重點區域、重點問題,為專項資金集中投向,發揮聚合效應奠定基礎。

              (二)加強領導,增強組織保障的控制力

              沒有組織保障,整合資金就會變成一紙空話。整合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改革投入使用的方式方法,調整資金投入的方向和重點,涉及部門利益時,勢必會遇到一定的阻力。因此,要加強區政府的統一領導,重點解決好工作協調問題,建立日常議事決策機制,及時根據政府的產業規劃、工作規劃,精心設計整合平臺;圍繞所規劃的文化產業發展項目,建立相應的工作責任制,形成在同一項目區資金的統一協調和各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口管理的工作溝通聯系機制。

              (三)搭建平臺,增強資金整合的影響力

              借鑒外地成功實踐經驗,著重在建平臺上下功夫。搭建以重點產業為載體的整合平臺,根據我區的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制定扶持文化產業發展的整合措施,把專項資金捆綁使用,使主導文化產業做大做強、特色產業做特做精。搭建以重點項目為載體的整合平臺。要對重點項目比如等項目分類排隊,本著先重點、后一般,循序漸進,分步實施的思路,每年確定一批扶持的重點項目,同時明確各部門的職責任務,切實增強專項資金投入的針對性,做到目標同向,形成合力。著力引導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的有效投入,集中財力解決突出問題。

              (四)強化考核,增強資金整合的附著力

              緊緊圍繞我區文化建設工作會議提出的新目標新任務,以年度目標責任完成情況為重點,客觀、公正、科學地考核和評價工作實績。通過考核,轉變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率,推動文化產業的大發展大繁榮,為“文化發展爭第一”打下堅實的基礎。對文化產業發展績效考核、目標責任完成情況、日常工作三個方面實行百分制考核,對各項工作任務進行細化、量化,并分別確定分值。考核辦法采取單位自評、初步評估和審核評分的辦法,根據區文化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初步評估的意見,確定文化產業發展績效考核最終得分。

              根據全區文化產業發展工作組織推進情況,區文化及相關產業發展績效考核領導小組每年對成績顯著的部門和鄉鎮(街道)給予優秀單位、先進單位、專項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表彰,并在全區范圍內予以通報。每年從區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中安排一定經費用于文化產業績效考核工作,報區委、區政府審批后用于配套獎勵。

              文化產業調研報告 7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我鄉文化建設在上級各部門和鄉黨、政府的關心重視下,致力于統籌城鄉協調發展,把加強農村基層文化建設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努力貫徹落實文化藝術的“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文化建設進一步加強,文化活動進一步豐富,文化市場不斷繁榮,鄉農村文化陣地建設和文化活動的開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一、基本情況

              (一)高度重視,措施到位,文化建設環境良好

              鄉高度重視文化建設工作,文化中心由副鄉長直接分管,崗位職責、財務財產管理、檔案管理等規章制度建立健全,并一一落到實處。鄉文化站業務用房因修建政府院被拆遷,于鄉黨政府劃撥土地重建文化站,10月建設完工并投入使用。文化崗位現有3人(專學歷),工資和業務金費得到落實,列入財政預算。每年用于文化站業務金費3萬余元。文化中心活動正常。目前,有6個村會建立了村級文化活動室,活動開展正常,群眾文化生活豐富多彩。

              (二)底蘊深厚,隊伍龐,文化建設陣地廣泛

              近年來,鄉黨、政府從科學發展觀的高度出發,依托彝、壯族傳統文化以及多民族文化融合的深厚底蘊,切實加了對文化陣地的建設,使文化陣地由平面的、單一的向立體式多樣化轉變。每年農村的文化活動主要是在各種節慶日、紀念日,由鄉文化站通過協辦等方式,組織開展民間文藝演出及棋、球類比賽等。上級宣傳、文化等部門組織開展“文化下鄉”活動,活動形式多為慰問演出、電影公映、送書下鄉等,基本解決了老百姓看電影、看戲、看書、收聽收看廣播電視的問題。目前,全鄉14個村會共有文化室6個、農村文化戶14戶、文藝演出隊5支;文化愛好者隊伍也十分龐,全鄉有群眾文化業余骨干xx年齡偏,知氏化,專業化水平低,而且素質參差不齊,農村文藝后備人才相當缺乏,農村特色文化人才出現青黃不接的現象。

              二、文化事業投入少,活動經費短缺

              縣、鄉對文化事業的經費投入相當有限,文物事業經費沒有納入財政預算,由于缺乏資金,使得文化部門無法對一些文物保護單位進行維修,也無法向民間征集文物。文化室、文化戶開展活動沒有固定經費來源,主要靠臨時籌集。經費的匱乏,造成農村文化基礎設施落后,現有資源難以得到充分、有效利用。文化站多年來未能添置新書,且文化活動器材匱乏。

              (三)文化建設觀念滯后

              對于文化建設方面普遍存在認為文化是意識形態領域工作,在建設上打不開路子、邁不開步子,缺乏創新意識。在加政府投入的同時,要積極借助社會各方面力量加發展文化事業的探索。

              (四)文化保護及民族民俗文化挖掘力度薄弱

              我鄉由于受經濟、歷史等因素的影響,民族民俗文化挖掘力度不夠深入。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加力度,充分發揮農村文化陣地的作用。引導農村文化進入千家萬戶,形成健康的精神食糧,逐步提高群眾的文化素質涵養。

              (二)抓好文化市場管理,使文化市場健康有序的發展。

              (三)積極開展“先進文化鄉鎮”創立活動,完善文化陣地設施。多層次多渠道的.開展群眾性文化娛樂活動,發展業余演出團隊,搞好各類文化藝術培訓,更好的滿足群眾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四)注重鼓勵和扶持群眾自辦文化產業,使之成為新時期農村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和公辦文化的重要補充。

              (五)扎扎實實做好文化工作,以勇于開拓創新的精神,以完美的精神面貌,以高素質的文化品牌推動精神文明建設快速發展。

              文化產業調研報告 8

              為落實《湖北省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規劃(20xx-20xx)》,科學謀劃“十一五”期間文化產業的發展,政府發展研究中心與省文化廳組成聯合調研組,于6月中旬至7月上旬分別對武漢、黃石、鄂州、黃岡、襄樊、荊門、荊州、宜昌等市文化系統的文化產業發展情況進行了調研,實地學習考察了湖南省長沙、岳陽兩市文化產業發展情況。現將省內調研及省外考察情況報告如下:

              一、武漢、黃石、宜昌等八市文化系統文化產業發展的基本情況

              九十年代以來,武漢等八市的文化產業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尤其是近幾年,隨著經濟持續穩定發展,人民群眾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文化的需求越來越,文化消費日趨活躍,八市的文化產業成長迅速,產業群體不斷擴,對經濟發展貢獻逐年上升,發展勢頭良好,已進入一個發展時期。同時,在迅猛發展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和亟需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不能得到及時有效解決,將對文化產業發展產生較影響。

              (一)當前亟需解決的問題

              1、產業發展意識滯后

              調研中,這個問題的映比較普遍。這個問題有兩個方面:其一是有些地方主要領導尚未充分認識到發展文化產業的重要性,對文化的認識還停留在詩益事業、是包袱上,對文化產業發展少重視、少關心、少支持;其二是文化系統內部發展意識滯后,認為文化是事業,靠政府、靠財政的思想尚未從根本上轉變,有的單位擁有幾百萬的固定資產,還埋怨政府投入少,而不是利用現有資源,想方設法創造價值,喪失了很多機遇,還有的認為文化產業是小打小鬧,找幾個小錢養幾個人,成不了氣候。

              2、文化資源整合和綜合開發不夠

              各地現有文化產業普遍規模較小,占當地經濟總量比重偏低,文化產業的經濟效益不明顯,這些現象與文化資源整合不夠、經營分散直接相關。現有文化資源分散在文化文物、旅游、園林、等數個部門管理,各部門單打斗、各自為政,相互之間溝通協調不夠,對文化資源綜合開發十分不利。

              3、投融資渠道單一

              長期以來,文化事業主要由財政供養,其發展主要靠政府投入。隨著形勢的發展,這種單一的體制已經遠遠不能適應文化產業的迅猛發展。部分的文化企業單位屬國有性質,民營或私人文化企業數量少,規模小,外資或合資企業更是鳳毛麟角。投融資渠道單一,資金匱乏,已經嚴重制約了我省文化事業的發展。

              4、管理體制不適應市場經濟形勢

              一方面是有的地方依然存在政府包攬的宏觀管理體制,還習慣于用計劃經濟的手段管文化、辦文化,把經營性文化產業混同于公益性文化事業,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管辦不分的管理體制依然未能得到有效;另一方面,一些已經進行了文化體制的地方,受多種因素的制約,不到位,體制依然不活,文化產業缺乏活力和競爭力,發展缺乏內在動力,尚未走上良性發展的軌道,距離市場經濟體制要求還有較距離。

              5、政策扶持落實不夠

              這是調研中映最為強烈的一個問題。家普遍映,開放以來,國家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文化產業發展的扶持政策,如1996年出臺的《國務院扶持文化產業若干政策》,因為種種原因,時至今日仍沒有得到很好落實。此外,地方性扶持文化產業發展的經濟政策和產業政策尚未制定,如國有文化事業單位體制的配套政策、部門管理費用減免政策等,鼓勵、引導和支持民營或社會資本投資文化產業的政策也沒出臺,這些都直接導致文化產業發展環境不佳,不利于發揮各方發展文化產業的積極性。

              6、文化經營管理人才十分匱乏

              調研中映比較強烈的還有人才問題,尤其是文化經營管理人才十分匱乏。文化系統內文化產業人才培訓滯后,文化產業經營管理人才也難以在系統內安家落戶,各地普遍缺乏懂經營、善管理的文化產業人才,缺乏開拓文化市場的人才。

              (二)各地發展文化產業的有益探索

              此次調研,在了解掌握文化產業發展問題的同時,我們也欣喜地看到,盡管發展文化產業遇到了很多困難,外部環境尚不寬松,但廣文化產業從業人員不懈氣、不氣餒,始終“咬定發展不放松”,膽創新,放手實踐,各地就發展文化產業都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這對我們下一步深入研究制定全省宏觀指導政策及具體扶持政策具有很好的借鑒意義。

              1、完善發展規劃,明確工作思路

              產業發展,規劃先行。省內文化產業發展較好的城市已經先行啟動文化產業規劃,對全市文化產業發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武漢市于20xx年正式公布《武漢市文化發展規劃》,確立了武漢市20xx-20xx年文化發展目標,明確了這期間武漢市文化產業發展遵循“政府推動、企業運作、規范管理”的發展原則,同時各城區以此為主線,分別拿出體現各自特色的文化產業發展規劃,全市已初步形成由點帶面的文化產業發展規劃體系。宜昌市也制訂了較為完善的《文化產業發展規劃》(20xx-20xx年),其他各地也都在文化事業規劃中加重了加快文化產業發展的筆墨,相應增加了對文化產業發展的指導措施,這些措施,對各地下一步加快文化產業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2、加轉制力度,深化體制

              針對文化體制滯后的現狀,谷城縣文化局于20xx年、20xx年對內部運行機制進行了兩次有益的嘗試。一是用人制度,將縣直文化系統44%的人員從機關和事業單位中分離出來,興辦實體,從事多種形式的承包經營,同時實行“用人五制”,即全員聘任制、人員進出靈活制、競爭上崗機制、嚴格的考核機制以及末位淘汰制;二是分配制度,打破檔案工作制,工資與崗位、效益掛鉤,拉開工資檔次。通過實行這種以崗定責、以責定酬、競爭上崗的制度,極地激發了干部職工的工作熱情,目前,全縣文化系統債務由之初的800萬元降到不足130萬元,文化產業形成10個具有一定規模的經營項目,年創利潤150萬元,是財政撥款的1.5倍,走出了一條縣市文化產業發展的路子。

              3、盤活存量資產,加快資本營運

              文化系統由于歷史原因,多占有一定數量的具有較升值潛力的固定資產。如何盤活這些存量資產?武漢市江漢區在這方面做出了一定成績。他們認為關鍵是對現有存量資產進行開發,通過對自身資源進行再組合、再投入、再產出,為產業發展夯實物質基礎。他們抓住城市改造和開發機遇,將處于城市中心地段的用地使用權轉讓,同時購買具有升值潛力的土地儲備,并成立營運實體,統一經營國有固定資產,保證了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直接帶動了區內文化產業的迅速發展。

              4、強化項目載體,推動招商引資

              要解決長期存在的文化企業規模小、發展緩慢的問題,加快文化產業發展,必須按照產業發展的思路,以項目為載體,力推進招商引資。襄樊市就十分重視以加強項目建設推動文化產業招商引資,帶動了文化產業的整體發展。一是重視項目資源開發,項目數量較多,20xx年僅文物旅游類就組織了11個建設項目;二是項目實施形式靈活務實,在不違國家有關規定前提下,可采用合資、資、租賃、合作等多種形式;三是拓寬項目領域,將優秀文藝作品、文化基礎設施做成項目推介;四是膽創新,首次嘗試引入市場機制,將優秀劇目的冠名權、演出權包裝為項目進行招商。20xx年上半年招商引資成果豐碩,4個文化產業項目總投資達820萬元。

              5、突出資源特色,培育精汽牌

              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發展的一條重要經驗就是發展特色經濟,培育精汽牌,發展文化產業也是如此。黃石市文化產業的發展就比較重視突出自身資源優勢,努力塑造地方文化品牌。黃石歷史文化資源比較豐富,尤其是以銅綠山古礦冶遺址為代表的青銅文化,由此黃石文化發展在思路上不搞“你有我也要有”的趕超戰略,而梳徹“有所為,有所不為”的競爭戰略,突出資源優勢,重點抓住青銅文化資源的開發利用,力實施精汽牌戰略,形成具黃石特色的青銅文化旅游業、工藝制造業、博物展覽業、演藝業等文化產業。

              二、湖南文化產業取得的成績及基本經驗

              (一)湖南文化產業發展已初具規模

              1、湖南文化產業對湖南經濟增長貢獻逐步增加

              開放以來,湖南的文化產業有了較的發展,為湖南經濟的增長作出了較貢獻,有的產業功能已初步顯現。以長沙市為例,據不完全統計,“九五”以來,長沙的文化產業保持了年均15%的高速增長。全市涌現出了一批實力較強的文化企業和企業集團,其中產值過10000萬元的企業58家,過5000萬元的企業28家,過億元的企業12家,過10億元的企業2家,文化產業從業人員達11.2萬人。

              2、主體產業發展較快

              當前,湖南已初步形成了以新聞出版、廣播電視、文化旅游、娛樂四主體產業為重點的文化產業企業群體,形成了在全國有很影響的“電視湘”、“出版湘”、“電影湘”、“文藝湘”,成為湖南文化產業的主導力量。20xx年湖南全省4家文化產業集團總產值達到120億元,過10億元的企業2家、過億元的12家。湖南出版集團20xx年實現銷售收入52億元,實現利潤2.34億元,資產總值達52億元。湖南廣電集團總資產達68億元,20xx年媒體廣告收入9.47億元。

              湖南新聞出版業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形勢下,始終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初步在全國確立了“出版湘”的`形象,享有“湖南人能吃辣椒會出書”美謄。

              廣電業發展迅速。1993年來,湖南省廣電局在全國同行業中較早提出和實踐“廣播、電視、宣傳、產業”的目標,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在節目生產能力、經營創收、固定資產等3個方面實現了“超十倍”的跨越式發展。產業實力的增強,使廣播電視節目覆蓋不斷擴。湖南衛視已覆蓋全國27個省會城市,在全國1億有線電視用戶中擁有9000多萬用戶,覆蓋人口3.24億,贏得了電視湘的美稱。其控股的電廣傳媒公司上市,到20xx年又增發5300萬新股,募集資金15.9億元,有力地促進了湖南廣電行業的產業化進程。

              旅游業成績令人矚目。湖南有得天厚的旅游資源條件。開放以來,湖南旅游業發展迅速。“九五”期間,全省累計接待海外旅游者169.4萬人次,比“八五”期間增長141.2%,年均增長18%。“九五”期間累計旅游創匯8.01億美元,比“八五”期間增長353%,年均增長22.9%,高出全國同期年均增長率11.5%。“九五”期間,國內旅游人數年均增長8%,國內旅游收入年增長20%。20002年全省旅游業收入246億元,占全省GDP的5.7%。

              文化娛樂業呈現良好發展勢頭。以湖南劇院、田漢劇院為龍頭的演出市場持續火爆,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目前,長沙已成為僅次于北京、上海、廣州的全國四個重點演出城市。長沙的歌廳演出盛極一時,一無二的長沙歌廳現象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和同行的極關注,20xx年上半年,文化部首次在長沙召開了全國娛樂節目交流會。

              3、產業和相關產業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

              基礎設施是文化產業發展的依托,在政府的積極引導和力投入下,湖南已初步形成了文化產業的基礎設施體系。近五年來,湖南文化產業投資額近300億元。廣電系統在廣電中心一帶2300畝土地上進行了七建設,形成了一個頗具規模的金鷹文化城。新聞出版系統相繼建成并投入使用湖南新聞出版廈、湖南圖書城、湖南電子出版廈、湖南新聞廈、長沙晚報報業中心。印刷業購置了目前最先進的激光照排、高速彩印及全自動書刊無線膠裝聯動線等最先進設備。信息網絡建設也有卓有成效。投資5億元、占地100畝、總建筑面積達11.5萬平方米的“長沙出版物交易中心”正在積極籌建中。目前,湖南全省縣以上圖書館有116所,藏書1300多萬冊,其中有95個上等級圖書館,數量居全國第一,包括一級館13個,二級館47個,三級館35個。湖南還創辦了一批具有特色的博物館。文化娛樂業方面,湖南劇院、田漢劇院、長沙電影城提供了廣闊的舞臺。以全國第六屆城運全為契機,一批氣勢宏偉,造型新穎,設備先進的運動場館和先進設施投入使用,為湖南體育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此外,圖書館、博物館、紀念館等設施建設也有相當發展。

              文化產業的發展促進了賓館、餐飲、禮品、廣告、會展、商貿等相關產業的發展,這些產業的基礎設施建設在湖南特別在省會長沙取得了眾所公認的成績,為文化產業的迅猛發展提供了可靠的支撐。第六屆城運會在湖南舉辦,金鷹電視藝術節落戶長沙,全國農博會、糖酒交易會順利召開,說明了湖南特別是長沙外部環境和基礎建設為湖南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了相應的硬件保證。

              (二)湖南文化產業發展的基本經驗

              1、力發展歌廳文化

              湖南歌廳文化很火爆,其經驗:一是湖南人喜歡熱鬧,消費觀念超前。近幾年培養了一批受觀眾喜愛的主持人、演員、歌星、笑星;二是文化企業找到了一個好的藝術形式。在以湖南文化為底蘊的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將放松和文化消費相結合,找到了一個很好的文化形式。湖南的文化現象是后現代娛樂文化的映,后現代娛樂文化的特點是由去中心化、邊緣化、等級化向平面化發展,講究演員和觀眾的互動關系,融為一體。綜藝性沒有明確主題,開心放松心情是主要內容。演出融入了現代流行元素,形成了流行文化和湖南地方文化相結合的眾娛樂形式。三是企業找到了好的經營模式。按照市場規律利用國有資產搞短平快,激活了國有資源;四是政府引導,以繁榮為主,引導規范,弘揚先進的,提倡健康有益的,規范落后的,堅決對有害的。

              2、用全新思路發展文化產業

              岳陽市文化局提出了“勇氣比什么都重要”的口號,憑著一股泰山壓頂不彎腰的無畏勇氣,自20xx年10月,開發了第一個文化產業項目,匯澤文化廣場,安置就業人員1400多人,上交利潤810萬元,上繳稅收870萬元。岳陽市文化產業是在極度困境中艱難起步的,到20xx年,市直文化部門負債5000多萬元,市直800多名職工有400多人下崗。他們在深思20多年開放的春風為何不度“文化關”,嚴峻的現實逼著他們在發展文化產業上殺出一條生路。文化突圍,首先售念突破,他們在市直單位進行了全員競爭上崗,還向社會招聘了50多名開發經營人才。其次是勇于用堅忍不拔的意志攻堅克難。作為弱勢群體的地市文化部門,在實施較規模產業開發的起步階段,其難度超乎想象。匯澤文化廣場建設先后拆遷了18萬平方米的建筑,拆遷補償資金高達1.5億元,他們還度過了建設資金難關。第三是勇于在市場競爭中搶占制高點。他們在匯澤文化廣場的產業經營中,堅持由市場來定位,由競爭來選擇,尋找戰略合作伙伴,打造文化一流品牌,搶占市場經濟的制高點。第四是勇于從戰略全局謀求更發展。目前,他們啟動開發的5個項目,都是從處著眼,靠創意出奇,得到市市政府及相關部門的重視支持。

              3、加強人才環境建設

              近年來,湖南在文化領域積極穩妥進行了一系列的人事制度,在構建一整套能充分激發人的潛力、充滿競爭意識的人才環境方面探索出了一些成功的經驗。在用人制度方面,普遍實行聘用制。在培養人才方面,在近20萬文化從業人員中,中級職稱以上就達4萬人,占23%。湖南建立了有力的人才集聚機制,通過制定優惠政策,廣泛吸引國內外知名藝術家、經紀人、企業家、高級管理人才,充實了湖南的文化產業隊伍。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激勵競爭機制,運用競爭機制,實現優勝劣汰;引進激勵機制,對有突出貢獻的文化人才實行重獎。在分配制度上逐步形成了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設立了“論功行賞、分鍋吃飯、獎優罰劣、獎勤罰懶”的利益分配機制。

              三、幾點思考

              1、強化產業意識,營造環境

              必須按照文化的屬性和市場經濟的本質要求,進一步提高文化管理部門、文化從業者和全社會發展文化產業的積極性,營造有利于文化產業發展環境。要制定湖北省文化產業發展規劃,加強立法,使文化產業有法可依。要加強政策扶持,創造良好的制度環境。

              2、創新體制,強化,推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

              進一步理順行政主管部門與文化事業單位的管理關系,推進文化事業型體制向產業型體制的根本轉變。

              3、整合資源,組建型文化產業集團

              采取市場選擇、政府推動的辦法,徹底打破地域分割和部門圍墻,建立全省統一的市場。加吸引外資力度以及文化產業自身的兼并和重組、資本運作等方法,使強者更強,在全省范圍內組建一批跨地區的、一業為主,兼營相關產業的綜合性文化產業集團。

              文化產業調研報告 9

              今年以來,全區文化產業園和項目建設工作在區、區政府領導下,在區人監督指導下,按照《文化與文化產業規劃》統一部署,深入推進“文化”戰略實施,始終堅持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并重發展,齊抓共管,不斷壯了產業規模,保持了文化工作蓬勃發展態勢。

              一、基本現狀

              1、產業規模持續擴。通過不斷營造市場發展環境和加招商引資力度,全區文化產業規模得到壯,截止至日前,攝影博物館、烏木藝術館等一批投資過億的文化產業重點項目相繼落戶。在談的文化產業招商項目達到5個,協議總投資250.2億元。日報傳媒集團分社實現年營業收入19009萬元,廣播電視總臺實現年營業收入20106萬元,成為傳媒業的排頭兵。文化產業的規模和對經濟貢獻在持續擴。

              2、產業體系初步形成。截至目前,全區經營性文化產業企業(單位)已達710家,個體戶960家,文化產業從業人員達到2萬人。其中文化制造業單位61家,占8.58%;文化貿易業113家,占16.05%;文化服務業單位536家,占75.35%。限額以上文化產業單位38家,其中工業增加值為63776(千元),服務業增加值為362937(千元),貿易業增加值為42367(千元),合計4.69億元。初步形成了由娛樂業、演出業、網絡文化業、文化旅游業、旅游會展業、文化傳媒、健身休閑、體育培訓等組成的文化產業體系。在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快速發展的支撐下,印刷業、網絡游戲等新興文化服務業發展勢頭迅猛。

              3、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隨著文化體制的推進,文化服務業吸引了量的民營企業和社會資本投資,涌現了博廣文化傳媒、嘉木醇文化傳媒、天河國際影城、金逸影城、拓杰科技有限公司、神工動畫設計有限公司、國貿酒店至尚娛樂有限公司等一批民營文化企業,所有制結構進一步得到優化。目前,民營文化企業已成為發展文化產業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在印刷、文化用品制造銷售、廣告節目制作、演出娛樂、出版物分銷等行業,民營資本投資活躍、所占比重較。

              4、產業集群趨勢日漸明顯。文化產業具有產業關聯性強、產業帶動作用的特點。區加挖掘歷史文化資源的力度,突出休閑文化與商務旅游服務主題,對文化特色街區、商業特色街區進行了整體策劃包裝,文化產業集群化、企業集團化趨勢逐步形成,成為一個包括娛樂、旅游、休閑、會展、廣告、健身等行業在內的文化產業聚集區。

              二、主要措施

              1、全面普查,摸準家底。今年以來,區文體局為全面準確掌握轄區文化產業發展現狀,系統開展了行業普查工作。一是組織專班推進。區文體局專門設立了文化產業崗位科室,安排了專人,專項開展普查工作。二是加強業務培訓。先后組織全區文化干部舉辦了三場文化產業統計培訓班,對照國家統計局頒布的《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20xx)》標準,系統進行了培訓學習。三是加強部門協同配合。與工商、稅務、統計等部門加強聯系溝通與數據比對,及時進行增補入庫與統計認定。

              2、重點推進,骨干支撐。一是以“三園兩館”建設為重點,狠抓骨干項目建設。對經濟開發區高新技術孵化中心文化產業示范園、中華鱘文化產業園、鋼琴文化產業園、攝影館、烏木館等重點園區和項目建設,開展企業走協調服務和跟蹤推進。目前,“三園兩館”項目已相繼進入規劃完善和土地平整階段。二是以創建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園為契機,推動園區提檔升級。堅持走現代科技與文化產業相融合道路,加強規劃引導和產業聚集,重點抓好經濟開發區高新技術孵化中心申報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工作。目前,該中心已入駐14家文化產業企業,涵蓋數字傳媒、動畫制作、游戲設計、建筑設計等業態。三是力發展文化產業新型業態。以城市會展、演出經紀、文化娛樂、創意設計為重點,充分挖掘市場潛力,引導行業自律發展,培育新型文化消費,轄區文化企業先后舉辦了“宋祖英演唱會”、“房產文化節”等活動,使市場業態不斷豐富。

              3、精心培植,壯實力。一是實施市場主體培植工程,壯市場主體。按照“新增一批、轉換一批、規范一批”的原則,對有潛力、有市場、有前途的文化市場經營單位加快培植,采取全程代辦、一線服務等方法積極推進市場主體培育工作,共新增市場主體475家。二是加強項目招商服務工作。重點做好對“銅易新”文化用品、國貿酒店至尚娛樂有限公司、美鄰假日酒店嘜霸KTV等項目的協調服務、信貸支持及產拼新工作,推動項目及早建成。三抒泛搭建平臺,加強政策扶持。抓住深圳文博會、銀行政策性信貸等機會,積極進行項目包裝和推介,并協助企業做好政策性退稅工作。

              三、問題及建議

              (一)問題

              總體來看,文化產業發展通過產業園與項目建設獲得了長足發展,但總體上處在起步階段,服務性企業較多,產業總量偏小,產業結構欠優,產業鏈接不緊,新興業態發展滯后,對經濟貢獻率仍然偏低,文化資源轉化成為文化產業具有很的發展空間。文化產業發展不足主要變現為:一是對文化產業發展的長遠意義與戰略地位認識不足,規劃引導不夠,文化產業意識不強,存在“重事業輕產業”的傾向。二是文化資源優勢富集但未轉變為產業發展優勢。文化產業尚未成為國民經濟中的支柱性產業。三是文化產業多表現為傳統的`門類業態,因缺乏可操作性的政策配套,特別是稅收、融資、土地等相關優惠政策,制約了文化產業轉型升級發展。四是受現有行政體制和行政區劃的制約,文化產業發展協調的任務重、難度、調控手段有限,對外各項政策爭取難,配套缺乏手段。五是培養、吸引人才的機制亟待進一步完善配套,文化產業經營管理人才缺乏,文化資源和文化產品缺乏產業化開發,文化產業自主創新力不強。

              (二)建議

              1、進一步突出文化產業重要地位,將文化產業發展戰略上升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重點戰略。結合各區域之間發展競爭態勢和自身發展空間及規劃制約,進一步強化文化產業重點地位,把文化產業戰略上升到全區重點戰略,對文化產業發展實行高位統籌推進。

              2、進一步完善文化產業發展機制。進一步健全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領導機制,把發展文化產業,列入各級黨、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業績考核,并作為評先爭優的重要條件,科學設立和劃分文化產業考核指標,納入全區綜合目標考核體系。研究出臺扶持文化產業發展的具體配套政策,形成激勵配套機制,吸引更多社會力量進入文化產業領域。

              3、進一步加對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性投入。加政府引導性投入,研究設立全區文化產業發展基金,出臺具體實施細則,采取貼息、補貼、獎勵等方式支持重點文化產業項目發展。

              文化產業調研報告 10

              日前,市政協成立促進文化產業發展課題組,圍繞我市文化產業發展開展專題調研。通過調研,市政協課題組認為,我市在文化產業管理上還存在雙頭管理、責任難以到位、國有文化資產與全社會文化資產相分離等深層次問題;尤其是行政管理模式難以適應市場化要求,現有的文化產業的規劃、優惠政策、文化產業資金配置,都并沒有明確的績效要求和清晰的評估方式,難以實現資源的最佳配置。為盡快改變我市文化產業小、弱、散的狀況,市政協專題調研組提出了《關于通過體制進一步激發我市文化產業發展活力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

              建議一:

              改變多頭管理現狀

              對現在分散在各部門的文化產業管理職能、人員、資源實行職能歸一,在此基礎上組建立責任機構,以改變全市文化產業發展多頭管理、又管不到位的狀況。在確保文化產業具有健康的社會屬性的前提下,對該機構工作考核的主要依據是全市文化產業發展的主要經濟指標和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指標,以促使我市文化產業發展資源的配置實現整體效益的最化。

              建議二:

              運作好國有文化資本

              建立以資本化運作推動我市文化產業發展的機制。要把文化產業的資金支持,從“政策性資金支持”為主轉變為資本運作為主。關鍵是籌集并運作好國有文化資本。國有文化資本可從四個方面籌集:把全市現有的用于文化產業的各類政策性資金部分或全部轉化為經營性投資基金;市國資或國有企業入股;市財政先期投入;全市文化產業稅收按一定比例投入。

              建議三:

              統一管理國有文化資產

              建立國有的文化資產、資源統一管理、支配或引導的體制。除已劃歸市國有文化資產監督管理辦公室管理的'報業、廣電、演藝等國有文化資產外,屬于國資控股或參股的文化資產,如華發、九州集團下屬的文化傳媒公司,亦可通過占有一定股份的方式,發揮文化產業管理機構的影響力。對國有文化資產進行統一管理的基本目的,一是更限度地發揮國有資產對全市文化產業發展的引導作用;二是通過體制、資產重組等方式,對國有文化資產盤活;三是減少開放國有文化市場的阻力,在國家政策允許的范圍內,力引進社會資本進入。

              建議四:

              建設強文產發展平臺

              建設強的文化產業發展平臺。要改變我市文化產業管理部門抓手過少的狀況,就要建立起不同類型的強平臺,使文化產業管理部門成為能夠真正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的“千手觀音”。要建立幾個關鍵性平臺。一是要建立起創新孵化及產業化平臺。二是建立產業技術公共服務平臺。三是建立資本運作平臺。北京文化產業之所以做得風生水起,關鍵就是在政府主導下建設了一系列的資本運作平臺。在對國有文化資產、資本、資源整合之后,我市還應建立相應的開發利用平臺。

              建議五:

              建立科學的考核機制

              建立全面、科學、長效的考核機制。在注重經濟效益的同時,要注意文化產品的社會效益;在此前提下,要對全市文化產業發展的各項指標進行考核。要能夠準確評估我市文化產業自身發展的狀況,以及文化的引領、融合作用。要解決干部任期制與文化產業發展需要長期培育、長期布局的矛盾。需要建立既有短期、中期(5年左右)指標,又有長期考核指標的綜合考核體系。

              建議六:

              發展公共文化事業

              并行不悖地發展公共文化事業。文化產業概念的提出,實際就是一次觀念變革:它使以前全部作為公共事業和意識形態的“文化”,分離出一部分可以賦予產業屬性并按照經濟規律去運作的內容。公共文化,不僅承載著人民群眾文化生活的一般需求,而且,也往往是文化產業的源頭,存在著向文化產業轉化的巨可能性。因此,力發展公共文化事業,尤其是發展具有引導潮流性的文化事業,非常重要。在職能上,須把文化產業管理與公共文化管理區分開來,使用不同的考核和發展標準。

              文化產業調研報告 11

              當今文化產業作為“朝陽產業”,已成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引擎。工商部門作為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職能部門之一,應當迎時而上,積極思考采取相應的對策,服務文化產業的發展。為此,我們近期組織力量對鎮江市丹徒區文化產業的發展現狀開展了調查分析,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對策建議,以期對助推文化產業發展有所助益。

              一、文化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企業規模小,核心競爭力不強。丹徒區文化產業以中小企業為主,普遍存在規模小、科技含量低、競爭力不強等問題。多數企業不重視技術創新或無力技術創新,產品科技、創意含量低,抵御市場風險能力較差;一些企業的經營方式相對落后,企業管理缺乏科學性、創新性,產品銷售多以自行銷售模式為主,不能有效地推廣產品。

              市場程度低,企業缺乏自主品牌。企業品牌意識淡薄,加之小農經濟意識束縛,導致企業不愿意把重點放在品牌培育和內容原創上,習慣于“貼牌生產”,導致文化產品市場化程度低,產品難以形成產業鏈,產品附加值未能得到有效挖掘。

              經營機構多,集約化程度不高。盡管文化產業市場主體數量呈逐年增長態勢,但集約化程度較低,缺乏龍頭企業和知名品牌,生產要素在市場中的配置過于分散,規模經濟的影響力甚小。

              市場秩序亂,不能進行有效管理。文化產業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個體經營戶占經營總數的80%以上,在利益驅動下,利用文化活動場所從事違法活動的情況時有發生,導致盜版書刊、盜版音像制品、盜版軟件屢禁不絕,嚴重擾亂經營秩序,扼殺原創精神。

              二、問題成因分析

              文化產業管理體制尚未理順。當前政府管理文化產業的方式雖然發生了很大變化,但政府對文化經營單位仍然管得過多、過死,致使文化產業發展活力不足,文化產業經營者難以形成真正的市場主體和法人實體。此外,文化產業的7大門類:電影、廣播影視、報刊、出版、音像、娛樂和廣告,分別由廣電、文化、工商等不同部門進行監管,傳統的管理體制和方式,不同程度存在各自為政、多頭管理的現象,對整個產業缺少系統的管理機制和措施。

              文化產業投資渠道相對單一。調查結果顯示,62%的企業認為融資困難,80%以上的企業主要依賴自身積累,融資方式極為單一。文化產業前期投入大、回報周期長,加之目前銀行貸款條件愈加嚴格,無法為文化產業的迅速擴張提供有力的資金支持,致使文化產業的潛力得不到充分挖掘和利用,整體水平提升不快。

              居民文化消費水平不高。調查發現,文化消費只占居民消費的很少一部分,文化消費增長速度與居民收入增長不成正比。受醫療、教育、養老、住房等一系列大額消費支出影響,居民在文化消費方面持謹慎態度。

              三、助推文化產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充分發揮工商職能,積極開展文化企業對口幫扶。一方面,實行企業聯絡員制度,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為政府決策建言獻計,為企業做好政策咨詢和法律服務,努力為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及時有效的`服務。如對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產業,實行定期走訪、跟蹤服務,扶持骨干文化企業,形成對內對外的輻射和帶動作用;對外來引資文化項目,實行提前介入,上門服務,扶持引資企業與本地文化項目盡快形成生產經營能力;另一方面,幫助文化企業提升廣告策劃宣傳能力,鼓勵開發新的廣告發布形式,支持互聯網、樓宇視頻等新興廣告媒介健康有序發展,降低廣告投放成本,使其成為廣告業新的增長點。

              積極培育文化商標,提升文化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一是加大商標宣傳力度,向企業宣講商標知識,提供商標注冊咨詢服務,宣傳引導企業注冊商標,幫助從事文化產業的企業樹立品牌意識;同時,鼓勵文化企業加強自主創新,開發具有自主商標的原創性文化產品,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文化產品品牌。二是推動民族民俗文化、文化活動、文化創意等注冊成商標,提高產品價值,提升市場競爭力。三是加大文化類商標保護力度,對涉及文化企業的商標侵權案件,建立維權“綠色通道”,組織力量查處。對涉及商標爭議糾紛,積極協調、保護文化企業的合法權益。

              培育龍頭骨干企業,激發新興行業發展活力。對特色鮮明、實力較強、成長性較好的文化企業,特別是動漫制作、文化創意、網絡文化等新興領域的企業,要加大扶持力度,聯合政府等相關部門,通過出臺相關優惠政策,進行重點培育和扶持,形成一批有實力、有影響的文化企業,帶動行業發展。引導企業堅持文化產品研究與開發相結合,使文化產業的市場價值和巨大潛力得到有效的發揮,促進各特色文化產業的相互促進,共同發展,走集聚化、集團化道路,形成產業發展鏈條,增強企業競爭力。

              拓寬產業融資渠道,增強產業發展的后勁。聯合政府及相關文化部門建立文化產業發展引導資金,爭取地方金融機構的信貸支持,積極提供助企融資和行政指導服務,發揮動產抵押登記、股權出質、股權出資登記職能,拓寬文化產業融資渠道。鼓勵企業、個人、社會各界對文化產業的投入,建言政府出臺配套優惠政策引導和吸收非文化部門、民間資本和外來投資,實現文化投資主體多元化、社會化和公共化。

              強化市場監督管理,維護文化市場經營秩序。一是將文化產業列為保護重點,創新監管方式,強化監督和檢查,并加大與文化、廣電、新聞等部門的協調配合,依法保護文化企業的合法權益,有效維護文化市場公平有序的競爭秩序。二是開展整治凈化行動,對網絡、娛樂、出版、印刷等文化市場開展集中清理整頓,從重從快打擊各種侵權盜版、淫穢色情、發布虛假廣告及“黑網吧”經營等違法行為。三是加強行業自律,依托個體私營企業協會、行業協會等倡導文化產業的健康娛樂性、豐富知識性和審美教育性,引導文化企業加強行業自律,促進文化市場規范。四是充分發揮工商監管職能,主動參與部門合作,完善社會監督機制,探索建立部門聯動、行業自律、社會監督相結合的文化產業監管體系,形成監管合力,提高監管工作效率,為文化產業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文化產業調研報告 12

              一、我市文化產業發展的現狀分析和存在的問題

              近幾年來,我市文化產業得到迅猛的發展,截止到xxxx年xx月我市文化經營單位達家。其中:印刷行業經營單位307家(包裝裝潢印刷家,其他印刷品家,打字復印家,出版物印刷x家),電子游戲經營單位x家,藝術培訓經營單位2家,歌舞演出場所經營單位家,歌舞娛樂經營單位家,音像制品經營單位家,網吧家;書報刊經營單位家。從文化市場結構分析,我市印刷業十分發達,已成為我市文化產業中的主導產業,x年產值達億元,比x年遞增%,職工達x人,發展勢頭和規模都在浙江省印刷行業中名列前茅。

              但是必須看到,文化產業(不包含印刷行業)作為一項新型產業,在我市第三產業結構中,所占比重不高,無論是產業的總量規模還是技術層次都還停留在小規模、低層次上,我市文化產業的總體發展還比較滯后,目前存在的突出問題主要有:

              1、對發展文化產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不足,發展文化產業的思路不夠開闊,辦法不多。

              2、文化體制改革進展緩慢,改革步履艱難,缺乏競爭力,文化產業發展缺乏良好的外部環境。

              3、現行投融資體制不利于產業資本擴張,特別是社會性投資渠道不暢,缺少吸引外資、民資發展文化產業的政策。

              4、文化產業及其產品的技術含量和技術品級不高,新產品開發明顯較弱。

              5、市場對文化資源的調配能力不強,導致文化資源的有效利用率低下。

              6、對我市的特色文化資源---“潮文化”、“燈文化”、“名人文化”還有待進一步開發利用。

              7、文化產業人才緊缺,成為直接影響我市文化產業發展的“瓶頸”制約。

              二、解決辦法

              ⒈、切實提高對發展文化產業的認識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各級領導必須把思想統一起來,深刻認識文化產業在城市全面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文化產業發展列入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與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和任務一起部署、一起實施、一起督查。

              ⒉、進一步完善文化產業發展政策

              認真貫徹執行國家有關加強和改進文化產業工作精神以及文化產業政策,完善文化產業政策;規范和拓寬投資、融資渠道,為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發展提供資金支持;制定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降低準入門檻,引導公平有序競爭;多方吸收社會資金投入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力求在打破行業壟斷、擴大市場準入,形成投資主體多元化、明析文化企業產權關系等方面有所突破。

              ⒊、加快文化體制改革步伐

              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創新文化管理機制,是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的關健所在。要加快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文化產業自身發展規律相符合的文化管理體制步伐。進一步深化事業單位內部人事、勞動、分配制度改革,切實轉變經營和管理模式,健全激勵機制。要借鑒國內外成功的經驗和做法,加快建立起有利于調動文化工作者的積極性。要創新文化管理體制和文化產品生產經營機制。要建立和健全統一開放、競爭有序、宏觀調控的文化市場管理體系。要優化文化市場資源配置,引入市場化運作方式,鼓勵社會力量辦文化產業。

              ⒋、努力創造良好的文化產業發展環境

              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努力創造良好的文化產業發展環境;重視正面引導,堅持文化為社會主義服務和為人民服務的方向;認真貫徹執行國家有關文化管理法規,依法行政,嚴厲打擊違法行為,凈化文化市場,促進文化產業健康發展。

              ⒌、重視文化人才隊伍建設

              要切實重視文化人才隊伍建設,加大人才培養和人才引進力度;要多層次、多渠道培養和引進高水平文化經營人才;要完善用人激勵機制,努力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圍,積極創造有利于文化人才脫穎而出的社會環境;要研究制定文化技術、創作成果等要素,參與分配和獎勵的辦法,充分調動文化工作者的積極性、創造性;要大力培養和引進復合人才、各類文化專業人才、文化產業經營管理人才;要通過委托、定向培養等多渠道,輸送一批優秀苗子進行學習深造,提高專業技術和綜合素質水平。

              三、近期規劃和今后發展方向

              1、進一步規范文化市場,推動文化產業健康發展

              嚴格依法行政,在加大執法監管的同時,加強市場發展模式的探索和研究,使文化市場結構和資源配置更加合理、競爭發展更加有序、管理法規更加健全,建立起富有活力的文化生產經營體制,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文化生產要素的集聚和擴散中的調節作用,積極引導文化消費,使人均文化消費支出不低于經濟發達兄弟縣市水平。

              以創新體制、轉換機制、面向市場、壯大實力為重點,抓好經營性文化產業的改革和發展,著力培育文化市場龍頭企業,大力扶持文化旅游、演出娛樂、體育健身、教育培訓、節慶會展等產業,形成以文化重點產業為主導,相關產業聯動發展的文化產業發展體系,初步建立起與海寧產業結構調整相銜接的文化產業化發展新格局,文化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文化生產和能力顯著提高,創出一批富有特色的文化品牌。“”期間文化產業增加值在我市GDP中的比例要有較大的增長,成為我市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支持產業之一。

              2、加快發展重點文化產業

              (1)積極拓展節慶會展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充分發揮節慶會展等綜合場館的功能作用,在發揮政府引導作用的同時,引入市場機制,促進節慶會展產業化。積極承辦全國性、國際性重大會議、商貿展覽及文化活動。利用我市特色產業優勢,創新辦會方式,打造精品會展。

              (2)引導和規范發展演藝娛樂業。積極打造具有一定規模、高水準、高品位文化主陣地,大力發展群眾文化,培育演藝娛樂業;要充分發揮名角、名團、名劇的品牌效應,鼓勵社會資金投入文藝演出業,推進演藝娛樂業的發展;要加強對文化娛樂業的宏觀調控,使之布局合理,總量平衡;要積極吸引民間資本和外資興建、改造各類新興娛樂項目,建成1—2家大型高檔綜合性娛樂場所;要采取合資、合作等形式,嫁接和改造現有電影放映業,新建海寧市影視中心城;要逐步淘汰小型電子游戲機房,提高書刊銷售和音像制品經營單位的資格標準。

              (3)培育發展藝術品業。建立多種所有制的藝術品生產經營企業,大力發展燈彩、皮貼畫、布藝畫、皮影戲、剪紙、書畫以及現代藝術品的生產經營。建立藝術品經紀人制度,規范藝術品交易行為。大力發展藝術品展示、收藏、拍賣、銷售市場,激活藝術品的生產和流通。在法律允許范圍內和有利于文物保護的前提下,逐步開放藝術品銷售和交易市場,建立合法的進出口渠道。通過多種途徑,提高群眾的文化素養和欣賞審美水準,培育買方市場。

              (4)加快發展傳媒信息業。要以信息化、城市化為契機,將全市的單向有線電視網絡改造為寬頻數碼互動有線電視網絡,發展廣播電視增值業務,走產業化經營之路;要加快信息產業升級步伐,利用各種網絡優勢,開發市政、交通運輸、社保、醫療、社區服務、文化娛樂等社會公共信息資源,為公眾提供查詢服務,促進網絡經濟發展。

              (5)扶持發展體育產業。搞活體育市場,引導體育消費,加快體育產業發展,要鼓勵和引導社會資金參與體育市場開發,積極引進國內外資金、技術、管理;要充分利用體育中心及社會體育健身設施,開辦普及型體育經營項目;要積極培育體育健身娛樂市場、體育競賽表演市場、體育彩票銷售市場;要發展體育經紀組織,擴大經紀人隊伍。

              3、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創新

              (1)深化文化管理體制改革。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文化產業自身發展規律相符合的文化管理體制,切實轉變政府職能,要加快從“辦文化”向“管文化”轉變;要加強對文化發展的規劃、協調、監督和服務;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加快文體管理體制改革步伐;要通過制定文化產業政策、發布文化信息,對文化產業和文化市場實施宏觀調控和管理;要建立文化產業和文化市場統計指標體系和統計制度;要積極營造公平競爭環境,規范產業行為;要對文化產品生產單位布局結構進行調整和重組建設,優化資源,確保重點;要建立文化資產經營公司,加強對文化企業國有資產的監督和管理。

              (2)推進國有文化事業單位改革。要區分公益性文化事業和經營性文化產業,以推進國有文化單位改革。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改革要以增加投入、轉換機制、增強活力、改善服務為重點;經營性文化企業單位要以創新體制、轉換機制、面向市場、增強活力為重點進行改革。

              (3)發展民營文化企業。進一步放開放活,突破文化產業發展的體制“瓶頸”,打開文化產業發展的閘門,搶占文化產業發展的潮頭,大力發展民營文化企業。要放寬準入領域,在國家政策允許范圍內,進一步降低門檻,允許引資進入,同時允許民營經濟進入,積極鼓勵社會力量投資文化設施的建設和經營,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文化產品的創作生產,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文藝團體的轉制改造以及文化產品的印刷、發行及流通,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區域性特色文化產業的開發建設等。要制訂和落實完善文化產業政策,把已經制定的文化經濟政策落到實處,并研究制訂扶持民營文化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要繼續改革審批制度,減少環節,簡化手續,提高效率,切實幫助民營文化企業解決實際問題;要加大宣傳力度,在全社會營造大力發展民營文化企業的良好氛圍。

              (4)培育和規范文化市場。建立健全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文化市場體系,發揮市場在文化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積極培育產品、服務、人才、技術等各類文化市場,促進文化產品和文化生產要素合理流動。現有文化企業逐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真正成為政企分開、產權清晰、權責明確、管理科學、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的市場主體。對各類重大節慶文化活動,要積極引入競爭機制,實行市場運作。借鑒經濟領域改革經驗,推動文化產品流通體制改革,打破行政區劃界限,建立現代流通體制,積極發展連鎖經營。鼓勵發展文化中介,全面推進文化經紀人資質證書制度,建立文化經紀人資質標準體系。完善文化市場管理機制,在歸口管理、分級管理、屬地管理的基礎上,建立和完善責任制度,實現管理規范化、制度化。加快文化市場綜合執法體制建設,加強執法機構和執法隊伍建設,嚴厲打擊各種擾亂文化市場秩序的違法犯罪行為,建立和完善文化市場群眾監督和舉報獎勵制度。

              文化產業調研報告 13

              遵循精神文明建設的規律,適應市場經濟的變化,深化文化體制,力推進文化創新,積極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滿足全縣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這是符合形勢發展要求、體現我縣文化發展方向的戰略思想。筆者按照這樣的思路,對積極進行體制和機制創新、進一步探索XX特色文化產業發展道路等問題進行了思考。

              (一)力發展文化產業,目的在于建設小康社會、滿足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基本要求。

              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的發展階段,城鄉居民的消費結構發生了很變化,恩格爾系數逐漸降低,人們用于文化的支出越來越多。隨著人民群眾文化素質的提高,人們對文化的需求不僅有量的增多,而且有質的提高。文化消費更加多樣化,自主選擇性增強,計劃經濟體制下按公益事業發展文化的模式已遠遠滿足不了群眾的文化需求,迫切要求利用市場機制進行。

              力發展文化產業,是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的重要選擇。文化經濟是一種特殊的經濟形態,文化產業崛起是與新型工業化進程緊密相連的。20世紀90年代初露端倪的知識經濟,將科技、教育、文化與經濟有機地融為一體,形成了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新型工業化發展模式。報刊、影視、出版、藝術、文化娛樂等產業,借助于高新技術和網絡的力量,迅速發展壯。在一些發達國家,文化產業已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有的甚至超過航空航天、汽車工業,成為出口創匯的重要來源。美國的影視業已成為全美居于前列的創匯產業,英國文化產業發展的平均速度,是其整個經濟增長率的近兩倍。

              力發展文化產業,是增強我們綜合縣力的重要途徑。在發展市場經濟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歷史條件下,文化要成為綜合縣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通過與經濟結合形成的文化產業、文化市場來進一步使群眾接受先進的文化價值觀念;要把XX精神、XX地域文化展現出來和傳承下去,使其轉化為強的物質力量,必須依靠新聞傳媒、出版發行、文學藝術和文化教育的載體。如果離開了文化產業,其精神力量就得不到實現。在世界文化交往中,文化精神也是通過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來傳播的。只有力發展文化產業,才能建立XX的文化優勢,增強我縣在競爭中的實力。

              力發展文化產業,是維護文化安全的戰略舉措。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全部智慧與文明的集中體現,是維系國家和民族的精神紐帶。經濟全球化不僅深刻地影響著世界各國的經濟競爭領域,而且影響著文化領域的.競爭。文化經濟的一體化可能使一些意識形態問題被表面的經濟現象所掩蓋。西方發達國家正是利用其雄厚的經濟實力和科技優勢,將經濟與文化有機地結合起來,通過各種手段和信息網絡向世界傳播其價值觀念、模式和生活方式。可見,發展文化產業不僅是一個文化問題、經濟問題,更是一個涉及民族生存與發展的重問題。對此,我們必須保持清醒的認識。

              (二)要推進文化產業的發展

              首先必須正確認識文化產業的基本特性,堅決沖破一切束縛先進文化發展的思想觀念,堅決改變一切束縛先進文化發展的做法和規定,堅決革除一切影響先進文化發展的體制弊端。

              文化是一定社會和經濟在觀念形態上的映,屬于上層建筑領域,具有意識形態的屬性。文化與經濟結合所形成的文化經濟或文化產品,不可避免地具有意識形態屬性,而文化經濟的硬件設施,如廣播影視設備、印刷出版設備以及電子網絡等,卻是一種物質性的產業形態。意識形態與產業形態的統一是文化產業的重要特征之一。因此,既要用的眼光看待文化產業,又要用經濟頭腦來經營文化產業。

              文化產業的意識形態、導向等特性與市場緊密相聯,市場對精神文化功能的實現具有決定性作用。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絕多數文化產品都是通過商品交換來變成廣群眾的消費品。離開市場,孤立地、片面地強調導向,結果必然是既沒有經濟效益,也沒有社會效益,最終導致意識形態弱化,導向虛化。從一定意義上說,市場檢驗就是群眾檢驗,噪市場就是噪群眾。要堅持導向、堅持意識形態,就必須占領市場。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占領意識形態陣地,才能更好地堅持“二為方向”。

              實踐證明,片面強調意識形態特性或產業形態特性的傾向,都不利于文化產業的發展。推進文化體制,首要的任務是要解放思想,推動文化產業觀念創新。要破除孤立強調宣傳導向的觀念,確立在正確導向下抓市場份額就是占領意識形態陣地的思想;破除“面向市場”會導致意識形態領域失控的觀念,確立建立統一開放的市場有利于發展文化經濟、繁榮先進文化的思想;破除就文化談文化、文化部門是非生產性單位的觀念,確立文化經濟一體化、文化產業是支柱產業的觀念;破除發展文化經濟單純依賴政府投入和政策保護的傳統觀念,確立政府職能主要是“管”不是“辦”、發展文化產業必須依靠市場的觀念。

              文化產業調研報告 14

              文化作為一種產業,已經成為當今世界發達國家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也是當代綜合國力與國家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將成為21世紀的朝陽產業。隨著經濟結構的調整優化,文化產業已經成為第三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在西部地區,尤其是我區這樣的經濟欠發達地區,與其他產業相比,文化產業可以說還剛剛起步,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還顯得非常弱小。為了促進我區文化產業的發展,我委對我區文化產業發展現狀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文化產業界定和我區文化產業發展現狀

              文化產業是指從事文化生產和提供文化服務的經營性行業。文化產業是和文化事業相對應的概念,都是社會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產業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必然要求,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和現代生產力方式的不斷進步而發展起來的新興產業。

              文化產業分為影視業、音像業、文化娛樂業、文化旅游業、網絡文化業、圖書報刊業、文物和藝術品業、藝術培訓業等9大門類。

              由于長期以來,受到經濟和社會發展緩慢的制約和影響,我區的文化產業發展也相對滯后。目前,在我區文化產業發展方面,已有娛樂、音像、影視、演出、報刊圖書、網絡文化、藝術培訓等國有、集體、個體文化產業,形成多種經濟成份共同發展的經營格局。從文化部門統計的資料看,2005年底全區在文化部門登記的文化經營戶近900家,其中網吧132家,音像制品經營282家,歌舞廳53家,電子游戲72家,臺球36家,音樂茶室46家,游樂場8家,營業性演出團休7家,圖書業101家,印刷業50家,復印打字121家,電腦軟件經營戶8家,文化傳媒(含廣電)18家。2005年從業人員約3000 人,年總產值約10億元,約占當年gdp的0.03%,按平均贏利15%計算利潤達1500萬元。年人均贏利5000元。這些文化產業的逐步興起和形成,拓展了就業門路,開辟了新的經濟文化發展領域,增加了地方財政稅收,豐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但與省內其他地區相比,我區的文化產業還顯得很薄弱,數量少、規模小、效益低。全區文化產業經營戶的總量不到xx市的五分之一,不到xx市的三分之一。全區有100臺以上電腦的網吧經營戶僅有3家,且集中在xx市,其余各縣上50臺電腦的經營戶較少,大都在30臺左右,并且經營情況較差。在農村,除個別縣(市)的鄉鎮有一兩家網吧外,其余均未開設。藝術品市場、書畫市場、文物市場尚未形成,電影市場嚴重滑坡,基本倒閉,文化旅游市場尚未完全啟動。文化產業中不少項目經營慘淡、效益不佳。

              二、文化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對發展文化產業認識不到位

              我區文化產業發展相對滯后,固然有客觀原因,但主要還是在于自身陳舊觀念的束縛。由于長期受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對發展文化產業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思想觀念滯后,產業意識不強,發展文化產業的認識還停留在計劃經濟發展的模式中,等、靠、要思想突出,存在畏難情緒,怕擔風險。只拘泥于投資風險小或是傳統經營項目,沒有充分認識到發展文化產業的美好前景及在經濟發展中所占有的重要戰略地位。因而不重視,不主動抓文化產業,在今年5月18日至21日,第二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上,xx區是全省唯一沒有參加的地區。而經濟實力不如我區的xx區卻能在交易會上簽約42個項目,金額達30億元。文化產業的發展在體制上、機制上還存在著政企不分,事企不分的現象,權責不明晰,致使干部職工的積極性沒有充分調動起來。

              2、資金投入不足,文化基礎設施缺乏

              由于我區經濟比較落后,地區和各縣(市)財政屬吃飯財政,只保職工工資,投入文化產業發展的資金很少,而靠自身發展困難又很大。文化基礎設施缺乏,全區8 個縣(市)目前只有3個縣新建了圖書館、文化館,其余縣(市)的圖書館都是五、六十年代的舊房子,面積小且因年長失修,成了危房。文化館設施少、陳舊,已跟不上時代發展的需要。各縣(市)過去修建的一些劇場、影院,因經營不善,大部分變成了商場、小吃城。如:作為七百多萬人口的地區所在地畢節,目前,沒有一個大的影劇院,影響了演出業的發展,不能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

              3、缺乏文化產業經營管理人才和演藝人才,引領產業發展的能力較弱

              電影公司、影劇場、地區演出公司等單位,職工年齡老化、文化程度較低,經營管理能力差,公司都處于虧損狀態,電影院、影劇場都作為商場、小吃城解決下崗職工的生活來源用。文化單位中各類文化藝術創作專業人才青黃不接,缺門斷層。文化單位缺乏文化人的現象嚴重存在。如:畢節藝術團有在職職工137人,真正能夠走向舞臺的演員不到1/2,基本沒有30歲以下的演員,有的舞蹈演員已不適應藝術表演的要求,更難使自己的表演藝術走向市場,形成真正的產業。

              4、執法管理人員少,執法條件差

              我區文化市場執法管理人員全地區不足50人,文化程度低,綜合素質不高。全區大部分稽查隊沒有專門的辦公用房,沒有交通工具,沒有辦案經費。由于受條件的限制,執法人員對文化市場的監督管理、扶持、服務都還存在不少的差距,不利于文化產業的健康發展。

              5、對旅游文化資源開發、利用不夠

              我區有6個國保單位,即xx縣可樂文化遺址、畢節大屯土司莊園、大方奢香墓、黔西觀音洞遺址、大方、畢節中華蘇維埃川滇黔省革命委員會舊址、織金古建筑群;4個國家級風景旅游景區,即織金洞、百里杜鵑、九洞天、威寧草海。還有近200個省級、縣(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和風景旅游區。但這些旅游景點基本上只有自然景觀,缺乏文化內涵,缺少帶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文化包裝、人文景觀、文化商品、藝術表演等,沒有很好地體現其價值。我區現存的許多民族民間藝術、傳統工藝也沒有得到整合包裝,走向市場。

              三、對發展文化產業的幾點建議

              1、進一步提高各級黨委、政府對發展文化產業重要性的認識,切實加強對文化產業開發工作的領導。要認真學習中央關于文化產業發展的有關文件精神,要看到積極發展文化產業是經濟發展的需要,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繁榮社會主義文化,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各級黨委、政府要切實加強對文化產業開發工作的領導,把發展文化產業納入當地國民經濟發展與改革的總體規劃,確立重點發展項目,組成強有力的工作班子,定期研究探索產業文化經營的有效途徑,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組織實施好文化產業的綜合開發利用。要把抓好文化產業工作的績效作為地委、行署對 縣(市)黨委、政府和地直有關部門的年終目標考核的重要內容,為文化產業的發展營造良好的氛圍。

              2、加大文化體制改革力度。要切實實行政企分開、政事分開,使政府職能真正轉到對文化建設的宏觀指導和調控上來,實行分類管理。黨的十六大指出,文化按不同性質和功能分為公益性和經營性兩種,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的要求,應對我區的公益性文化單位,以財政扶持為主,部分創收為輔,使之真正發揮社會公益作用。對經營性文化單位,鼓勵和支持其進入市場,走產業化發展道路,吸收社會資本,組建實力雄厚、競爭力強的文化企業集團。

              3、要進一步完善拓展投融資渠道。一是通過招商引資、制定優惠政策,培育和優化投資、融資環境,鼓勵、吸引私營企業、個人投資興辦文化產業;二是政府配套,地方財政要加大對公益性文化基礎設施和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啟動資金的.投入,各縣每年都應有一定比例的經費來作為文化產業運作基金。三是單位自籌的融資渠道。建立多渠道籌資的文化產業發展機制,依靠國家和社會力量共同支持,保證資金投入。

              4、制定文化產業發展規劃,突出文化產業發展的重點。文化產業的門類和品種很多,不能盲目發展,要制訂規劃,突出重點,有序發展。對市場飽和、需求萎縮、瀕臨淘汰的項目,如:錄相放映、電子游戲等國家政策規定一般不予新批、新辦、新開的,不要強行發展。對于富有市場前景,且有潛力可挖的文化經營項目如演出業、印刷業等要給予支持和扶持,積極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加快發展速度,鞏固和發展已有的市場。根據當今社會知識化、信息化、現代化、科學化的時代特征,不斷調整產業結構,在文化產業的發展中優先發展潛力大、見效快、科技及文化含量高的項目。

              5、拓展文化產業的發展空間,充分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產業,打造人無我有的文化產業。要充分利用我區豐富的旅游資源和人文資源,在有效保護、合理利用、開發特色上下功夫。要邀請區內外專家、學者,加大研究、宣傳力度,把我區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與旅游資源融為一體,打造一批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觀,烘托旅游資源的地方和民族文化氛圍,促進我區文化旅游業的發展。

              6、大力培養和引進文化產業經營管理人才和演藝人才。發展文化產業缺乏一批懂專業、會經營、善管理的人才和高水平演藝人才,這是當前制約我區文化產業發展的“瓶頸”。要積極培養各方面的人才,改進和調整人才管理、使用制度,制定人才資源開發規劃,開辟引進人才的綠色通道,加大人才的招聘力度,吸引區外人才到我區創業。

              7、積極培育文化產業中介組織。當今文化產業已經從文化事業中剝離出來,在這樣的形勢下,在此關鍵時刻,要使文化產業得以健康發展,按市場運作慣例,必須有中介組織作為文化產業市場契合的粘合劑。通過中介組織進行人才、資源、資金、技術、交易等方面的粘接,使文化產業真正具有產業特色。

              8、借鑒外地經驗,謀劃我區文化產業。要借鑒外地發展文化產業的發展經歷、經驗、經營方式、突破難點的方法,正確界定我區文化產業目前應有的發展可能和未來一段時期內的發展態勢;突出我區應發展的特色文化產業;找準我區當前重點發展和今后長期發展的目標;突破我區文化產業發展面臨的難點。

              文化產業調研報告 15

              市政協“發展現代服務業”于今年五、六月份就我市文化產業發展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調研采取聽取情況通報、召開座談會、實地察看本地文化企業及赴xx市學習考察等多種形式,初步了解了我市文化產業的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現就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1、文化產業規模初具

              我市現擁有安美文化藝術中心、合肥國家動漫產業基地等國家級文化產業基地2個,省級文化產業基地4個,1個市級文化娛樂試點街區,產業集群效應初步顯現。產業分布行業廣泛,新聞傳媒、出版物流、演藝娛樂、文化旅游、創意設計和體育產業等初具規模,多種所有制文化產業競相發展。文化產業對經濟的貢獻率顯著增強,據統計,我市文化產業擁有固定資產92.5億元,比上年凈增10.15億元,占gdp的比重達到4.2%,比上年上升0.3個百分點,分別高于全省、全國1.9個和1.7個百分點,分別高于鄭州、南京0.1個和0.9個百分點,增速達29%,快于全省文化產業增加值11.5個百分點,占全省文化產業增加值的比重為31.7%。實現文化產業增加值55.23億元,占全市gdp的比重達4.34%。

              2、產業結構逐步改善

              從文化產業的核心層、外圍層和相關層三個層次看,我市文化產業結構漸趨合理,文化產業核心層的分量明顯突出。據普查,xx市文化產業的核心層、外圍層和相關層增加值之比為60.5:9.0:30.5,直接從事文化活動的“文化服務”業占絕對主導地位(文化產業的核心層、外圍層),各行業實現文化產業增加值30.99億元,占全部文化產業增加值的比重近七成,為69.5%,比上年增長26%;提供文化用品設備及相關文化產品生產和銷售活動的.“相關文化服務”業(文化產業的相關層)增長明顯較快,各行業實現增加值13.64億元,占全部文化產業增加值的比重為30.5%,比上年增長38%。合肥作為全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集中了一批以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化藝術為主的核心層文化產業,在全省文化產業中所占的比重逐年提高,引領優勢明顯。

              3、文化企業實力增強

              國有文化企業發展迅速,廣電系統近3年來經營創收平均增幅達15%以上,經營創收總額達2億元,比凈增4000萬元,增幅達25%,在安徽省地市廣電行業中穩居第一;文化系統截至底,國有資產達3億元;合肥晚報經營總收入1.47億元,廣告收入9900萬元,發行收入3440萬元,總資產已達2.2億元。

              民營文化企業充滿活力,新的文化業態不斷出現,涌現出“琴港演藝”、“璀璨明珠”、“阿里巴巴”、“安美文博”、“杏花印務”、“中設會展”、“儒林書業”等一批龍頭文化企業。截至12月,我市網吧、音像、歌舞娛樂等社會文化經營戶近3000家,從業人員2萬余人;印刷、打字復印、出版物批零等經營戶1100多家,從業人員2.2萬余人,年產值38.8億元;各類體育經營場所700多家,從業人員5000多人,固定資產投入8.5億元。

              4、文化事業持續發展

              以大型公共文化設施為骨干,以社區和鄉鎮基層文化設施為基礎,公共文化設施網絡布局初步完善。一批文化體育場館和重點文化設施興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初步建立。xx市市級財政投入文化基礎設施建設資金超30億元。文藝創作精品迭出,一批作品在全國、全省獲獎。文化活動惠澤民眾,形成了“廣玉蘭”藝術節、文化新春廟會等群眾文化活動品牌,成功舉辦了第16屆世界美術大會、第二屆中國書法蘭亭獎評選活動、“兩博會”、“文博會”等文化會展、文化活動。體育事業蓬勃發展,群眾體育、競技體育、體育產業規模逐步擴大,獲得了xx年全國體育大會舉辦權。

              文化產業調研報告 16

              遵循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規律,適應市場經濟的變化,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大力推進文化創新,積極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滿足全縣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這是符合形勢發展要求、體現我縣文化發展方向的戰略思想。筆者按照這樣的思路,對積極進行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進一步探索XX特色文化產業發展道路等問題進行了思考。

              (一)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目的在于建設小康社會、滿足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基本要求。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的發展階段,城鄉居民的消費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恩格爾系數逐漸降低,人們用于文化的支出越來越多。隨著人民群眾文化素質的提高,人們對文化的需求不僅有量的增多,而且有質的提高。文化消費更加多樣化,自主選擇性增強,計劃經濟體制下按公益事業發展文化的模式已遠遠滿足不了群眾的文化需求,迫切要求利用市場機制進行改革。

              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是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的重要選擇。文化經濟是一種特殊的經濟形態,文化產業崛起是與新型工業化進程緊密相連的。20世紀90年代初露端倪的知識經濟,將科技、教育、文化與經濟有機地融為一體,形成了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新型工業化發展模式。報刊、影視、出版、藝術、文化娛樂等產業,借助于高新技術和網絡的力量,迅速發展壯大。在一些發達國家,文化產業已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有的甚至超過航空航天、汽車工業,成為出口創匯的重要來源。美國的影視業已成為全美居于前列的創匯產業,英國文化產業發展的平均速度,是其整個經濟增長率的近兩倍。

              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是增強我們綜合縣力的重要途徑。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歷史條件下,文化要成為綜合縣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通過與經濟結合形成的文化產業、文化市場來進一步使群眾接受先進的文化價值觀念;要把XX精神、XX地域文化展現出來和傳承下去,使其轉化為強大的物質力量,必須依靠新聞傳媒、出版發行、文學藝術和文化教育的載體。如果離開了文化產業,其精神力量就得不到實現。在世界文化交往中,文化精神也是通過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來傳播的。只有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才能建立社會主義XX的文化優勢,增強我縣在競爭中的實力。

              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是維護文化安全的戰略舉措。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全部智慧與文明的集中體現,是維系國家和民族的精神紐帶。經濟全球化不僅深刻地影響著世界各國的經濟競爭領域,而且影響著文化領域的競爭。文化經濟的一體化可能使一些意識形態問題被表面的經濟現象所掩蓋。西方發達國家正是利用其雄厚的經濟實力和科技優勢,將經濟與文化有機地結合起來,通過各種手段和信息網絡向世界傳播其價值觀念、政治模式和生活方式。可見,發展文化產業不僅是一個文化問題、經濟問題,更是一個涉及民族生存與發展的重大政治問題。對此,我們必須保持清醒的認識。

              (二)要推進文化產業的發展

              首先必須正確認識文化產業的基本特性,堅決沖破一切束縛先進文化發展的思想觀念,堅決改變一切束縛先進文化發展的做法和規定,堅決革除一切影響先進文化發展的體制弊端。

              文化是一定社會政治和經濟在觀念形態上的反映,屬于上層建筑領域,具有意識形態的屬性。文化與經濟結合所形成的文化經濟或文化產品,不可避免地具有意識形態屬性,而文化經濟的硬件設施,如廣播影視設備、印刷出版設備以及電子網絡等,卻是一種物質性的產業形態。意識形態與產業形態的統一是文化產業的重要特征之一。因此,既要用政治的眼光看待文化產業,又要用經濟頭腦來經營文化產業。

              文化產業的意識形態、政治導向等特性與市場緊密相聯,市場對精神文化功能的實現具有決定性作用。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絕大多數文化產品都是通過商品交換來變成廣大群眾的消費品。離開市場,孤立地、片面地強調導向,結果必然是既沒有經濟效益,也沒有社會效益,最終導致意識形態弱化,政治導向虛化。從一定意義上說,市場檢驗就是群眾檢驗,遠離市場就是遠離群眾。要堅持導向、堅持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就必須占領市場。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占領意識形態陣地,才能更好地堅持“二為方向”。

              實踐證明,片面強調意識形態特性或產業形態特性的傾向,都不利于文化產業的發展。推進文化體制改革,首要的任務是要解放思想,推動文化產業觀念創新。要破除孤立強調宣傳導向的觀念,確立在正確導向下抓市場份額就是占領意識形態陣地的思想;破除“面向市場”會導致意識形態領域失控的觀念,確立建立統一開放的市場有利于發展文化經濟、繁榮先進文化的思想;破除就文化談文化、文化部門是非生產性單位的觀念,確立文化經濟一體化、文化產業是支柱產業的觀念;破除發展文化經濟單純依賴政府投入和政策保護的傳統觀念,確立政府職能主要是“管”不是“辦”、發展文化產業必須依靠市場的觀念。

              (三)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發展社會主義文化,是一項前無古人的事業。

              文體體制的改革沒有現存的模式可借鑒,不可能有一個十全十美、一步到位的操作方案,需要我們積極大膽地探索,在實踐中不斷完善。文化產業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基本屬性,要求文化產業的改革既要體現先進文化的發展要求,又要遵循市場經濟的規律;既要借鑒經濟領域的成功經驗,又要借鑒外地文化產業發展的有益經驗,在實踐中探索XX特色文化產業的發展之路。

              改革體制,目的是建立符合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要求,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的文化產業發展體制。與我縣經濟發展、經濟改革相比較,我們的文化建設、文化體制改革總體處于滯后狀態。在經濟全球化、經濟文化一體化的新形勢下,文化體制不加快改革步伐,就會陷入更加困難的境地。很難設想,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完善的階段,文化體制還能繼續依靠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壟斷或半壟斷地位,做大做強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也很難設想,在我縣文化領域逐步擴大對外開放,直接面對外來文化經濟進入的條件下,我們的文化能夠用舊有的.體制守住民族文化,發揮好意識形態的引導功能,能夠在國內有很強的文化競爭力;更難設想,我們的文化能夠在舊體制下揚長避短、主動融合、全面創新,從而確保在全球化條件下的文化安全。凡此種種,都需要我們加快改革創新步伐,建立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文化產業發展體制。

              當前,文化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有兩個,一是市場主體的定性,即文化單位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微觀主體,具有事業和產業雙重屬性,還是計劃經濟體制下的文化部門,是一個與市場無關的公益性事業單位;二是市場主體的定位,即文化產業部門是政府還是文化單位,是政企不分、管辦合一,還是政企職能合理分開、管辦職能適當分離?

              首先,要區分不同情況,進行分類指導,一手抓好公益性的文化事業,

              一手抓好經營性的文化產業。發展先進文化,這兩大類都需要進行體制改革。公益性文化的發展要與經濟和社會發展相協調。從政府的角度講,應當高度重視,制定政策,扶持發展;從文化單位來講,不能脫離財力、脫離市場談公益性文化的發展。公益性的事業單位,要適應市場經濟的大環境,深化內部改革,加強成本核算,實行企業化管理。經營性的文化產業是先進文化的重要支撐,是文化實力的核心和推進改革的重點,要堅持市場主導的方向,按照產業體制的要求理順管理體制。要打破地域和行業界限,鼓勵各種所有制經濟包括外資投資文化產業中符合政府規定的有關行業,實現文化經濟投資主體多元化、社會化和公共化。在國家法制規范和宏觀政策的指導下,形成以國有文化企業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跨地區、跨產業、跨所有制聯合經營的新格局。

              其次,按照政企分開、管辦分離的原則合理劃分宣傳文化管理部門和文化產品生產經營單位的職能。管理部門要轉變宏觀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堅持依法行政,多提供政策法律保障,營造有利于文化產業發展的宏觀環境。文化體制改革是一項政治性和政策性很強的工作,既要積極探索、勇于創新,又要細致穩妥、有序推進。

              第三,調整結構,組建集團,不斷壯大產業規模。文化產業的規模對文化產品的競爭力具有決定性作用。很多地方的文化產業競爭力不強,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產業集中度不夠,缺少規模化、實力強的文化產業集團,使豐富的文化資源得不到有效的開發利用,無法形成強有力的文化品牌競爭優勢。應當根據區域經濟特點和文化資源的集中程度以及產業鏈的關聯效應,加大對文化支柱產業的投入,加快組建具有規模優勢的文化產業集團,盡快形成文化經濟的生產和競爭能力。我們要適應經濟全球化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新形勢,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和更高層次上參與經濟文化技術合作和競爭,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優化資源配置,拓展發展空間,改善投資環境,形成一批有實力的跨地區的文化集團和文化品牌。

              組建集團要抓住四個要點:一是做好管辦分離工作。按照有利于增強文化競爭力和實力的要求確定管理部門的職能;二是按照現代文化集團的組織結構理順集團內部關系,實現“化學反應”,不搞“翻牌”集團,使集團真正成為具有競爭力的市場主體;三是制定相關的配套政策和保障制度,使集團在資源、投資、人事、社會保障等方面能依法自主有效運作;四是整合資源,優化結構,打破壁壘,強強聯合,提高整體實力。

              第四,轉換機制,培育新型市場的競爭主體。當前,文化單位內部都在推行勞動用工、干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很多地方在競爭上崗、全員聘用、目標管理、績效掛鉤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但是,如果不把內部改革與確立文化單位市場競爭的主體地位聯系起來,內部改革就不可能徹底,其活力、競爭力不可能得到加強。因此,要明確文化單位改革的目標,圍繞增強市場主體的競爭力推進內部改革。另外,內部改革還要與相關配套政策特別是各項社會保障政策聯系起來,保證內部改革的向前推進,促進市場體制的完善。

              文化產業調研報告 17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和靈魂。國家發展、民族振興不僅需要強大的經濟力量,更需要強大的文化力量,文化產業作為最具發展潛力的產業之一,被稱為21世紀的“黃金產業”、“朝陽產業”,它是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消費結構的新變化和審美的新需求的重要途徑。近年來,我縣縣委、政府以增強文化公共服務能力和發展文化產業為目標,以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大力弘揚和發展竹文化、屈原文化、美人文化、民俗文化等地方文化,不斷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大力推進文化產業發展,打造獨具桃江特色的文化高地,全縣文化產業發展取得了一定的實效,現將我縣文化產業發展的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發展縣域文化產業的基礎優勢條件

              (一)縣委、縣政府大力支持。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出臺了多個文件、政策支持文化工作,堅持把推進文化事業繁榮發展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 20xx年,縣委、縣政府出臺了《關于建設文化強縣的決定》(桃發〔220xx14號)和《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的意見》(220xx),220xx,印發了《中共桃江縣委常委會會議紀要》([220xx第7次),專門就影劇院的維修改造工作提出意見。縣委常委會、縣政府常務會每年都對文化工作進行專題研究,并定期召開全縣宣傳文化工作會議,提高全縣上下對文化工作的認識。建立健全了“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落實”的文化工作領導機制,文化工作納入了各部門單位年度績效管理考核范圍。今年,縣委、縣政府出臺了《加快三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包裝了10大三產業項目,其中,文化產業類項目4個。

              (二)文化基礎設施現狀。隨著我縣經濟、社會的發展,文化基礎設施不斷得到夯實。近3年我縣對農村廣播網、縣圖書館、鄉鎮文化站、文化館進行了新建擴點。累計投入近1000萬元,建成了15個鄉鎮綜合文化站、286家“農家書屋”、269個文化共享工程基層服務點,初步形成了“縣有文化館、圖書館,鄉有綜合文化站、村有文化活動室”的文化陣地建設格局。完善了縣體育館、休閑廣場、沿江風光帶等公共場所的娛樂、休閑、健身設施。投入1100萬元,全面建成全縣廣播電視村村通文化惠民工程。20xx年縣財政整合資金300萬元對縣影劇院進行了維修改造,投入20萬元完成縣圖書館北大門改造。預計投入93萬元的棗樹潭廣場群眾大舞臺,目前也已出設計圖在規劃例會上通過。

              (三)文化市場發展現狀。到目前為止,全縣共有文化經營單位1000余家,已辦理行政許可的經營單位有400余家,其中網吧125家,歌舞娛樂場所34家,電游、電玩室45家,打字復印社53家,音像店21家,書報刊店56家,印刷廠42家,演出團體35家。全縣文化產業銷售額已超過3.5億元,文化產業呈現繁榮、穩定、發展的良好態勢。

              (四)文化專業人才隊伍現狀。利用圖書館、文化館免費開放的契機,建立全縣文化骨干培訓網絡,每年開展不少于四次的文藝骨干輔導和培訓,不斷提高文化干部思想素質和業務水平。建立了民間藝術人才庫和“文化志愿者”隊伍,通過摸底調查,將全縣618名民間藝人納入桃江縣民間藝術人才庫,將各鄉鎮、村比較活躍的文藝骨干納入文化志愿者服務活動中來,組織和輔導基層文化活動。注重花鼓戲人才的培養,通過設立花鼓戲培訓基地、舉辦花鼓戲青年演員培訓班、選拔優秀演員、開展演藝團體大賽、推動民間花鼓戲劇團逐步轉型為專業劇團等具體措施,使我縣的花鼓戲演藝事業健康蓬勃發展。

              (五)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現狀。我縣共有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1個,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10個。其中,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馬跡塘“故事”正在進行國遺申報準備工作。胡吶喊、五道茶、擂茶、關山口元宵比燈習俗、鳳山石硯、乍埠三棒鼓、回民武術、桃花江剪紙、“修山官廳面”、“桃花江花鼓戲”已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近年來,我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吸引了中央媒體的關注。中央七臺等頻道的欄目組先后來我縣拍攝錄制《桃花江畔胡吶喊》、《奇事、巧事馬跡塘“故事”》、《三棒鼓》等。北緯60度中國行來我縣拍攝了《奇妙的馬跡塘“故事”》。通過這些節目將我縣獨具特色的文化形式推向了全國,成為推介桃江的一張張靚麗名片。

              (六)文化遺產資源現狀。我縣文化遺產十分豐富,通過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我縣已登錄的文物保護點有232處(座)。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桃江腰子侖春秋墓群列入古墓群),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躍龍塔、蕭氏公祠、熊享翰烈士墓),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0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53處。我縣館藏文物共有5000多件(套)。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0件(其中有2件在20xx年時被省博物館調走),國家二級文物29件,國家三級文物447件。

              我縣已初步完成第一次可移動文物的調查摸底工作,對全縣在編的415家單位的可移動文物進行了全面摸底,同時,全面完成了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躍龍塔的維修保護工作。馬跡塘扎“故事”民俗文化村,大栗港“胡吶喊”文化村已經著手建設,張子清、熊亨瀚、夏思痛、張昆弟、馬跡塘戰役烈士等革命烈士的故居、墓地、紀念館和紀念塔建設也已經開始。桃花江傳說、三官橋傳記、子良巖傳說、鸕鶿石傳說等傳奇故事進行了搜集、整理。

              (七)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建設發展現狀。目前,桃江縣文化體育中心項目已與中廣國際傳媒(北京)有限公司正式簽約。桃花江美人窩文化主題公園已簽定意向書、桃花江文化旅游廣場已簽約、桃花江竹海竹文化景區和鳳凰山屈原文化公園等重點文化項目正在積極招商中,桃江竹文化博物館已完成前期工作,明年將建成投入使用。目前,我縣文化產業還處在起步階段,但社會投資文化產業的熱情越來越高。縣花鼓戲劇團、縣美人窩文化傳媒演藝(集團)有限公司、華耀3D數字影院規模較大等演藝產業發展較快。其中,縣美人窩文化傳媒演藝(集團)有限公司下設桃江縣花鼓戲劇團、桃江縣湖湘花鼓戲劇團、桃江縣天問學藝傳媒有限公司三家子公司,發展勢頭良好。

              二、文化產業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基礎設施建設仍顯薄弱。我縣15個鄉鎮綜合文化站雖都已建成并對外開放,但由于國撥資金不夠,當地財力有限,文化基礎設施功能不全,作用難以發揮。

              (二)缺乏專業人才隊伍。受編制和經費的制約,專業人才得不到有效補充,高素質、高水平的文化經營人才和文化專業人才匱乏。馬跡塘故事和胡吶喊的傳承急需挖掘和培養,尤其是胡吶喊,具有極高的傳承挖掘價值,但由于經費有限,傳承人難以選培,人才問題成為制約文體廣新事業健康發展的一大瓶頸。

              (三)機構不健全,缺乏完整的文化產業規劃。文化產業涵蓋面廣,針對我縣文化資源優勢,文化產業的定位、發展規劃尚未形成,對我縣文化產業這一領域優勢和劣勢分析不透徹,應該走怎樣的發展道路缺乏深入探索。對文化旅游來講,文化與旅游是一對密不可分的整體,缺乏文化的旅游是沒有生命力的,而文化的經濟實現形式又要依托旅游才能實現。所以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機構來系統的研究統計、分析我縣的獨特文化資源優勢,引入資金投入發展文化產業。

              (四)文化產業發展的資金投入不足,文化市場活力未顯現。從目前我縣的情況來看,文化事業發展主要依靠縣財政的支持,而整個文化市場發展仍處于粗放的狀態,文化遺產保護、圖書館購書、基層文化基礎設施建設、藝術創作等方面經費缺少保障, 導致深入挖掘、整理、利用民族民間文化資源困難重重,制約了文化產業的發展。

              三、未來的發展構想

              (一)我縣文化發展目標。力爭到2020年,文化為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人民群眾精神需求服務的能力明顯增強,形成一批有影響力和競爭力的文化旅游品牌景點、品牌活動、品牌賽事、品牌產品,文化產業為縣域經濟作出較大貢獻,“十三五”中占GDP的比重力爭達到6%以上,2020年達到8%以上,文化的創新能力明顯提高,社會思想輿論積極向上,文化軟實力和綜合實力明顯增強,各項指標位居全市前列。

              (二)未來的發展構想。努力實現文化娛樂業的品牌經營,規模經營,大力倡導特色經營,因勢利導,優化資源配置,積極拓寬融資渠道,不斷提升產業層次,建成以馬跡塘故事為中心的民俗文化基地,以桃花江女子旅游學校為載體的美人文化基地;建設好以桃花江竹海風景區為依托的集旅游、休閑、居住、度假、養生、養老、健身為一體的湘中北地區最大的生態文化旅游城。到2020年,完成桃花江濕地公園、桃花江文化藝術園、“江南第四大名樓”天問閣及鳳凰山公園等重大公共文化旅游項目建設。重點扶持和引導好桃江縣演藝集團公司、桃江家威竹藝文化有限公司、鳳山石硯文化有限公司、馬跡塘故事演出公司、華耀國際影城。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以多種形式投資文化產業或參與國有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形成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文化產業格局,重點發展現代傳媒、出版發行、影視制作、文化創意、文化旅游等產業,加快發展數字電視網絡產業和新聞媒體產業,按照三網融合的要求,建成互聯互通、全程全網、安全可靠的廣播電視網絡。大力培育新興文化業態,推出更多兼備科技含量與文化含量的新興文化產品,使文化產業成為地區經濟的新的增長點。

              (三)繁榮文藝精品創作,提升公共文化服務能力。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引導文化工作者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以精品創作為龍頭,帶動文藝創作的全面發展。著重抓好小說、美術、音樂、舞蹈、書法、攝影、戲劇、影視劇等文藝作品的創作,形成特色和優勢,全力沖刺國家、省、市“五個一工程獎”、 省“文學藝術獎”、 市“三周文藝獎”。全力打造一個融竹文化、屈原文化、美人文化、民俗文化于一體的大型文藝作品《桃花江是美人窩》。積極舉辦桃花江竹文化節,在全國形成較大的影響,促進桃江竹產業和竹文化的發展。深入開展“三下鄉”、“群眾文化調演”等公益文化活動,逐步推進公益電影進機關、校園、社區、廣場、企,大力推行圖書館、文化館、農家書屋免費開放工作,進一步改善服務措施,提高服務水平。進一步加大民俗文化、農耕文化文物征集力度,充分發揮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在信息傳播、文化傳承、科教興國等方面的作用,使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成果惠及更多的人民群眾。

              四、實現文化產業發展的思考

              發展文化產業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繁榮社會主義文化,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要實現文化事業的全面繁榮和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打造我縣成為特色鮮明、品牌名優、設施先進的文化大縣,真正實現“文化活縣”的目標,就要把文化產業作為我縣的支柱產業來培育,像抓經濟建設一樣抓文化發展。

              (一)制訂一個好的規劃。桃江縣有人口88萬人,總面積2068平方公里,擁有豐富的本土文化底蘊。在大力推進文化體制改革、著力推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之時,重點發展什么文化產業,才能最大限度的促進桃江經濟發展,是應該思考的`首要問題。我縣應盡快制訂出臺文化產業發展規劃,對文化產業發展的定位、產業體系、產業結構、產業鏈、空間布局、經濟社會環境影響、實施方案等制定科學計劃,充分利用我縣富集的文化資源優勢,注重發揮地方特色,明確產業格局,合理選點定位、精心選擇主導產業、明確發展方向以及發展重點,快速發展文化產業。

              (二)成立專門的組織機構,建立健全人才機制。一是建立健全文化產業領導機構,深入研究我縣文化產業發展的路徑,認真分析我縣文化資源現狀,為我縣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組織保障。二是完善文化人才儲備庫,健全人才激勵機制,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確保文化人才隊伍長盛不衰,活力四射。

              (三)積極推進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投入力度,促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縣財政要建立文化產業發展引導資金、公共文化事業發展引導資金、文化志愿服務基金,納入財政預算,用于文化藝術創作表演的獎勵、地方特色文化的研究扶持、城鄉公共文化事業建設,并隨經濟社會發展和財政收入的增長而逐年同步增長。積極拓寬文化發展投融資渠道,支持、引導和鼓勵民間資本、社會資本參與文化基礎建設。

              (四)完善政策,營造有利于文化產業發展的良好環境。文化產業同其他產業的發展一樣,離不開政策的引導和扶持,尤其是對重點發展的文化產業和新辦的文化企業,要給予一定的免稅優惠,以加大文化產業經營單位的資本積累,增強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

              (五)廣泛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大力發展社區文化、廣場文化、家庭文化,舉辦形式多樣的群眾文化活動。組建、培養一支業務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基層文化工作隊伍,加大對群眾文藝團體的支持力度,培育壯大群眾文化社團,鼓勵群眾開展自娛自樂的文化活動,調動群眾參與各種文化活動的興趣和熱情。

              (六)依托現有基礎,加大品牌力度。把文化資源的潛在優勢轉化為服務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需求,通過各種不同形式的推介活動,宣傳我縣歷史、文化和三個文明建設,使之成為傳播傳統優秀品牌文化的平臺。

              1.竹文化產業。不斷擴大企業生產規模和產品檔次,引導支持開發文化含量高的高新竹制產品和竹食品加工企業,逐步形成高附加值、多功能、多業態、文化內涵豐富的竹文化產業群。

              2.休閑娛樂產業。著力于休閑娛樂業的產業升級,引導“農家樂”、“林家樂”、“漁家樂”、“KTV歌廳”、“茶室”等休閑娛樂企業規模化、品牌化、連鎖化發展,提高休閑娛樂企業的原創自主開發能力,大力豐富休閑娛樂服務內容,提升文化品位,促進飲食文化、茶文化、娛樂業的發展。

              3.影院演藝產業。大力培育電影市場運營主體,建好3D數字影院。推動縣影劇院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等企業的市場化運作,逐步形成統一開放、立足市場、積極競爭、創造品牌的現代影劇市場。適當獎補、大力扶持民間花鼓劇團的發展壯大,促進他們盡快走向全省全國。

              4.文化旅游產業。依托桃花江竹海、鳳凰山、桃花湖、浮邱山、羅溪瀑布等優勢資源,整合文化遺產,弘揚地方文化,加大包裝力度,大力開發文化旅游景區、景點,建好中國學生定向運動訓練基地,著力打造桃江文化旅游新名片。

              文化產業調研報告 18

              鎮在發展文化產業,打造文化特色品牌,提升文化競爭力,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構建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等方面作了一些努力和探索,雖有了一些可喜的變化和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不少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河包鎮文化產業發展現狀

              (一)文化基礎設施現狀

              河包鎮綜合文化站于20xx年7月開工,20xx年12月完工已經全部竣工投入使用,總投入150萬元。建筑面積1197.74 m2,占地面積1035 m2。鎮上建有標準的圖書室、電子閱覽室和電影放映廳等,其中藏書3000余冊,還有光盤、投影儀和vcd等硬件設施。所轄3個社區、3個行政村,每個村(社區)都建有農家書屋,分別藏有圖書20xx余冊

              (二)文化資源現狀

              1。物質文化。河包鎮具有獨特的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可謂中西文化集匯一體。一是報恩塔。始建于南宋紹興二年(公元1132)的報恩塔,又名白塔寺的白塔,距今800多年歷史。該塔于1992年3月被評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因該塔年久失修,自然風化嚴重,塔身西、南面通體裂紋最寬處達18公分。市文物局于20xx年進行過一次修繕。現正在申報成為國家文物。二是斜塔。其傾斜角度約為30度,遠遠超過著名的意大利比薩斜塔的清代年間的斜塔,目前正在申報成為縣級文物。三是真原堂。這是光緒三十一年(1905)法國人修建的一座25米高的磚木結構雙鐘樓的教堂,占地2300平米,是大足、榮昌天主教又一活動場所。并于20xx年申請成為縣級文物,正在申報成為市級文物。此外,還有明朝景泰七年塔等文物。

              2。非物質文化。河包鎮非物質文化也較豐富多彩。其民間歌謠具有濃郁地方特色,代表作品有:《姑娘出來收衣裳》、《稀爛背篼眼眼多》、《送郎》、《天陰落雨又落沙》等;同時河包人民還創造了肉龍、儒龍、火龍、小金龍、草把龍、板凳龍、亭子戲、纏絲拳、小洪拳、紙扎工藝、車燈舞、高蹺獅子舞等。其中肉龍是河包鎮人民獨創的一種民間舞蹈,它是耍龍舞的一種,具有濃厚的喜慶色彩。1984年,河包肉龍代表xx縣參加xx市舞龍比賽并獲得金獎;20xx年,河包“肉龍”代表xx縣參加xx市元宵節龍舞匯演,獲二等獎。肉龍被收入《中國民間舞蹈集成》一書。

              (三)文化遺產的保護、開發和利用情況。目前我鎮正在以金鳳山公園為開端和依托,以報恩塔、斜塔和真原堂等文物古跡為亮點,著力打造河包鎮金鳳山生態旅游觀光園。同時加大宣傳力度,發動更多的人投入到文化遺產的保護行列中來,采取各式各樣的措施確保文化遺產的完整。

              二、文化產業存在的問題

              (一)基礎設施不完善,缺乏專業人才隊伍。一是鄉鎮文化站建設比較落后,設施設備簡陋;二是缺乏高水平的文化經營人才和文化專業人才;三是老百姓保護傳統文化的意識薄弱,對文化產業發展認識不到位,阻礙了文化產業的發展。

              (二)沒有較系統較完整的文化產業規劃。雖然我鎮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有著優秀文化所賴以生存的優良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但文化產業的定位、發展規劃尚未形成。對我鎮的文化產業的優勢和劣勢分析不透徹,應該走怎樣的發展道路缺乏深入的探索。沒有圍繞文化產業進一步充分挖掘文化旅游內涵,也沒有打造出一個強有力的支撐品牌來充分發揮我鎮的獨特文化資源優勢作用,更別說引入企業投入來發展文化產業。

              (三)對文化產業培育發展的'資金投入不足,文化市場活力不明顯。從目前的體制和情況來看,文化事業的發展緊緊依靠鎮財政的支持,而沒有市、縣財政的支持,導致公共基礎文化設施不齊全,缺乏人力、物力、財力和場所等。對文化產業的開發、舞臺精品藝術的打造及文化人才的激勵等方面經費無保障,導致傳承、深入挖掘、整理、利用民族民間文化資源困難重重,制約了文化產業的發展。

              (四)經營性文化產業一片空白。我鎮目前從事文化信息方面的企業僅一家小網吧,其它有些零星的照相館和打印部,規模和效益之小幾乎可以略為不談。

              (五)缺乏綜合性的文化體育廣場。目前河包鎮正在規劃建設文化體育廣場事宜,此廣場占地20畝,功能設施齊全,資料已報市體育局。目前正在設計平面圖和效果圖。

              三、對文化產業發展的建議

              (一)科學制定文化產業發展規劃。根據國發[20xx]3號文件精神,按照“建立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文化產業發展機制”、“創建多元化投資機制,開發特色文化資源,推進文化產業基地和文化市場建設”等要求,認真分析我鎮的文化資源優勢,理清我鎮文化產業發展思路,指導和引領全鎮文化產業發展。

              (二)培育壯大特色文化產業骨干項目。我鎮應重點培育和發揚光大肉龍表演,出臺相關支持政策,留住精英,引進戰略伙伴。依托報恩塔、真原堂、斜塔、景泰七年塔等幾個市、縣級文物,打造河包旅游亮點。

              (三)進一步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按照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要求,加快實施文化產業重點工程,推進城鎮和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一是積極實施農村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農家書屋建設工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等建設項目,并不斷完善文化功能配套設施,提高管理和使用水平。

              (四)積極引進和培育文化人才。加快文化產業發展,文化人才是關鍵。目前,農村文化專業人才不足,文化創新、經營管理人才奇缺。樹立人才是文化資源第一要素的觀念,建立健全人才培養、推薦選拔機制,營造良好的人才創業環境。

              文化產業調研報告 19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發展文化,是一項前無古人的事業。文體體制的沒有現存的模式可借鑒,不可能有一個十全十美、一步到位的操作方案,需要我們積極膽地探索,在實踐中不斷完善。文化產業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基本屬性,要求文化產業的既要體現先進文化的發展要求,又要遵循市場經濟的規律;既要借鑒經濟領域的成功經驗,又要借鑒外地文化產業發展的有益經驗,在實踐中探索XX特色文化產業的發展之路。

              體制,目的是建立符合精神文明建設要求,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文化產業發展體制。與我縣經濟發展、經濟相比較,我們的文化建設、文化體制總體處于滯后狀態。在經濟全球化、經濟文化一體化的新形勢下,文化體制不加快步伐,就會陷入更加困難的境地。很難設想,在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完善的階段,文化體制還能繼續依靠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壟斷或半壟斷地位,做做強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也很難設想,在我縣文化領域逐步擴對外開放,直接面對外來文化經濟進入的條件下,我們的文化能夠用舊有的體制守住民族文化,發揮好意識形態的引導功能,能夠在國內有很強的文化競爭力;更難設想,我們的文化能夠在舊體制下揚長避短、主動融合、全面創新,從而確保在全球化條件下的文化安全。凡此種種,都需要我們加快創新步伐,建立起適應市場經濟的文化產業發展體制。

              當前,文化體制的核心問題有兩個,一是市場主體的定性,即文化單位是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微觀主體,具有事業和產業雙重屬性,還是計劃經濟體制下的文化部門,是一個與市場無關的'公益性事業單位;二是市場主體的定位,即文化產業部門是政府還是文化單位,是政企不分、管辦合一,還是政企職能合理分開、管辦職能適當分離?

              首先,要區分不同情況,進行分類指導,一手抓好公益性的文化事業,一手抓好經營性的文化產業。發展先進文化,這兩類都需要進行體制。公益性文化的發展要與經濟和社會發展相協調。從政府的角度講,應當高度重視,制定政策,扶持發展;從文化單位來講,不能脫離財力、脫離市場談公益性文化的發展。公益性的事業單位,要適應市場經濟的環境,深化內部,加強成本核算,實行企業化管理。經營性的文化產業是先進文化的重要支撐,是文化實力的核心和推進的重點,要堅持市場主導的方向,按照產業體制的要求理順管理體制。要打破地域和行業界限,鼓勵各種所有制經濟包括外資投資文化產業中符合政府規定的有關行業,實現文化經濟投資主體多元化、社會化和公共化。在國家法制規范和宏觀政策的指導下,形成以國有文化企業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跨地區、跨產業、跨所有制聯合經營的新格局。

              其次,按照政企分開、管辦分離的原則合理劃分宣傳文化管理部門和文化產品生產經營單位的職能。管理部門要轉變宏觀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堅持依法行政,多提供政策法律保障,營造有利于文化產業發展的宏觀環境。文化體制是一項性和政策性很強的工作,既要積極探索、勇于創新,又要細致穩妥、有序推進。

              第三,調整結構,組建集團,不斷壯產業規模。文化產業的規模對文化產品的競爭力具有決定性作用。很多地方的文化產業競爭力不強,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產業集中度不夠,缺少規模化、實力強的文化產業集團,使豐富的文化資源得不到有效的開發利用,無法形成強有力的文化品牌競爭優勢。應當根據區域經濟特點和文化資源的集中程度以及產業鏈的關聯效應,加對文化支柱產業的投入,加快組建具有規模優勢的文化產業集團,盡快形成文化經濟的生產和競爭能力。我們要適應經濟全球化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新形勢,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在更范圍、更廣領域和更高層次上參與經濟文化技術合作和競爭,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優化資源配置,拓展發展空間,改善投資環境,形成一批有實力的跨地區的文化集團和文化品牌。

              組建集團要抓住四個要點:一是做好管辦分離工作。按照有利于增強文化競爭力和實力的要求確定管理部門的職能;二是按照現代文化集團的組織結構理順集團內部關系,實現“化學應”,不搞“翻牌”集團,使集團真正成為具有競爭力的市場主體;三是制定相關的配套政策和保障制度,使集團在資源、投資、人事、社會保障等方面能依法自主有效運作;四是整合資源,優化結構,打破壁壘,強強聯合,提高整體實力。

              第四,轉換機制,培育新型市場的競爭主體。當前,文化單位內部都在推行勞動用工、干部人事、分配制度,很多地方在競爭上崗、全員聘用、目標管理、績效掛鉤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但是,如果不把內部與確立文化單位市場競爭的主體地位聯系起來,內部就不可能徹底,其活力、競爭力不可能得到加強。因此,要明確文化單位的目標,圍繞增強市場主體的競爭力推進內部。另外,內部還要與相關配套政策特別是各項社會保障政策聯系起來,保證內部的向前推進,促進市場體制的完善。

              文化產業調研報告 20

              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家精神,配合省市政協開展有關文化產業發展專題調研,縣政協組織人員于4月中旬至5月上旬深入鄉鎮、相關企業和文化產業發展迅猛的福建德化、永春和仙游三個縣,圍繞如何找準我縣文化產業發展切入點這個中心課題,采取召開座談會、現場走訪、專題討論等多種方式,掌握具體情況,充分聽取意見建議形成本報告。

              一、發展我縣文化產業已經有了一定基礎

              文化產業是具有精神性娛樂性的文化產品的生產、流通、消費活動。文化事業的發展是文化產業發展的基礎,文化產業是文化事業發展到較高程度的表現形式。

              (一)我縣文化資源的豐厚是文化產業發展的堅實基礎。

              我縣文化資源種類多、品位高、潛力大:

              一是種類多,積淀了以秋收起義為代表的紅色文化、以山背、古艾國為代表的歷史文化、以黃龍禪宗文化為代表的禪文化、以九嶺山脈次原始森林為代表的綠色文化、以黃庭堅、陳氏五杰為代表的名人文化、以蠶桑、茶葉、供硯、木雕工藝制品為代表的特色文化;

              二是品位高,作為中國革命重要歷史事件,秋收起義具有不可忽略的地位;山背文化作為江南新石器時代的文化符號、古艾國發生的歷史事件載入《史記》、黃庭堅、陳氏五杰名揚海內外,寧紅茶享有“寧紅不到莊,茶葉不開箱”的美譽,表現出我縣文化資源獨有的魅力;

              三是潛力大,我縣獨有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地方產品,只要扎實求證,認真規劃,努力實施,就可以開創一門學科,發展一個產業,富裕一方經濟,具有深厚的潛力。

              (二)我縣文化事業的繁榮是文化產業發展的強大推動力。

              改革開放以來,我縣文化事業得到長足發展。

              一是打造了文化品牌,培育了“雙井之春”藝術節品牌,社會關注度、參與度顯著提升;積極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挖掘、傳承、保護工作,全豐花燈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寧河戲”、“一圣仙娘花燈”被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此次在全豐調研了解到,全豐鎮充分利用全豐花燈獲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的優勢,組織民間藝人活躍在湘鄂贛三省邊界地區,去年演出近200場,獲得收入70余萬元。目前,有廣東、浙江等演藝公司邀請全豐花燈表演隊赴當地表演;做大名人文化品牌,舉行了黃庭堅草書郵票首發式、拍攝了《大宋才子黃庭堅》電視劇;挖掘紅色資源,拍攝秋收起義專題片、組織了高規格的蘇區論壇;成功申報中國“書法之鄉”。

              二是群眾文化方興未艾,群眾自發組織的廣場文化活動豐富多彩。

              三是文化基礎設施逐步完善,高位推動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扎實推進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完成全縣鄉鎮網絡整合,多措并舉繁榮群眾文化;四是文物保護工作得到加強,縣委、縣政府對保護工作高度重視,投資488萬元對國保單位秋收起義紀念館進行升級改造,投資7300萬元對省保單位黃庭堅紀念館進行擴建,投資80余萬元對省保單位中共湘鄂贛省委、省蘇維埃政府舊址進行維修。

              (三)強工興城戰略為我縣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了重要機遇。

              近幾年,我縣強工興城戰略取得重大成就,為發展文化產業提供了重要機遇。

              一是引進了以浙江義烏創業園為代表的一批小商品、手工裝飾品企業。工藝品生產作為文化產業的一個重要新興產業,具有勞動力密集、門檻低、見效快、增收明顯的優勢,能形成對文化產業的硬支撐;

              二是創建了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園林城市,建設了黃庭堅公園、馬家洲公園、大洋洲公園,在建的有文化藝術中心、圖書館、博物館、檔案館等一批文化項目,為我縣發展文化旅游奠定了基礎。

              二、我縣文化產業發展現狀及制約因素

              我縣文化產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明顯,在產業規模、經營水平、運作方式和經濟效益等方面無法與其他產業相提并論,明顯滯后于我縣經濟社會發展,主要表現在:

              (一)我縣文化產業尚處在起步階段。

              文化產業經營主要在網吧經營、印刷復制、電影放映、圖書發行、書報刊零售出租、娛樂場所經營、音像制品零售出租、打復印、文體用品零售、室內棋牌游戲等領域,產業發展仍處在自發性狀態,布局分散,組織化、市場化和集約化程度不高,不能形成產業集群,經濟效益差。

              (二)文化資源挖掘整合不夠。

              資源開發能力弱,資源綜合利用不夠,開發各自為陣,缺乏有效整合,資源優勢還不能真正轉化為產業優勢和市場優勢。比如,文化資源與旅游資源如何銜接,文化資源與蠶桑、茶葉、工藝飾品生產如何結合,沒有一個協調機構來搞統一策劃、對外營銷,旅游部門推介景點,沒有一份完整的導游詞;作為聞名全國的寧紅茶、雙井綠,經過數十年努力,外包裝品位得到提升,但是其深厚的文化內涵沒有被挖掘,僅見數種茶葉印刷了黃庭堅詩詞,創新力、影響力不強。同時,文化產業市場不健全,文化消費水平低,市場容量有限,也制約了文化產業發展。

              (三)文化創意人才奇缺。

              文化人才隊伍總量不足,結構不合理,聚集能力不強,素質不高,專業性不強。發展產業所需的管理型人才、創意型人才、市場營銷型人才奇缺,特別是高層次、高技能、復合型、外向型人才更為缺乏。

              同時,由于人事編制部門的條件限制,使得文化人才“進不來、留不住”,外流現象比較嚴重,制約了文化產業的發展。我們在萬順木藝公司了解到,因為文化創意滯后,該公司產品趨同化傾向明顯,不能滿足顧客求異心理,導致市場份額降低。該公司xx年銷售額近1千萬元,今年估計在200萬到300萬元之間,下降幅度明顯。而文化產業本質上是創意產業,文化資源只是一個潛在的優勢條件,如果沒有強大的創意能力來推動文化資源的創造性轉化,那么再優秀的文化資源也只是形同虛設,創意能力的缺乏制約了我縣文化產業發展。

              三、其他地區發展文化產業的幾點啟示

              《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把文化建設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戰略機遇。調研組通過考察其他地區文化產業工作,深刻認識到文化產業在“擴內需、保增長、調結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也強烈感受到文化產業發展具有一種綜合的效應,對于提升縣域形象,改善投資環境,增強縣域吸引力,增加當地居民對本縣文化的認同感,提升本地區凝聚力,都具有重要意義,發展我縣文化產業時不我待。結合其他地區發展文化產業的成功經驗,調研組歸納了幾點對發展我縣文化產業的有益啟示:

              (一)制訂一個好的規劃。

              德化縣人口31萬,面積2232平方公里,該縣于xx年出臺《關于加快文化產業發展的意見》,在大力推進文化體制改革、著力推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之外,重點發展陶瓷文化產業,注重挖掘具有濃厚文化底蘊的陶瓷企業,積極引導企業向上申報省市文化產業示范基地、文化產業創意基地,培育品牌龍頭企業,引導陶瓷企業打造陶瓷文化背景與內涵,成功創建省級陶瓷文化示范基地3家,市級陶瓷文化產業示范基地3家;依托歷史文化、民俗文化、生態文化、宗教文化、陶瓷雕刻技藝等文化資源優勢,建設特色文化產業園,促進了陶瓷文化產業發展。目前,該縣有陶瓷企業1100家,民營陶瓷研究所182家,xx年陶瓷產值82.38億元,占全縣工業總產值的64.23%,成為該縣經濟支柱。

              借鑒該縣經驗,我縣應盡快制訂出臺文化產業發展規劃,充分考慮國際國內及區域經濟發展態勢,對我縣文化產業發展的定位、產業體系、產業結構、產業鏈、空間布局、經濟社會環境影響、實施方案等制定科學計劃。規劃要注重發揮比較優勢和地方特色,明確產業格局,合理選點定位、精心選擇主導產業、明確發展方向以及發展重點。

              (二)找準一個強的產業。

              在發展文化產業工作中,要借鑒仙游經驗,該縣做大做強工藝品生產產業,當前聚集的資金過100億元,生產廠家3300家,從業人員超10萬人,年創產值160億元,出口創匯1.25億美元。我縣發展文化產業一是要項目帶動,以文化旅游為文化產業發展的突破口,珍惜良好的`發展態勢,多部門協作支持尚達信公司開發的溫泉度假旅游及雙井村文化旅游項目,以此為修水旅游引爆點,帶動其他旅游項目開發。二是品牌帶動,依托祈福工藝飾品品牌,帶動其它產品開發;做強寧紅茶葉品牌,做優綠冬、一家蠶桑品牌,使之成為文化旅游的支撐,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三是創新帶動,政府引導,社會支持,建立文化旅游、茶葉、蠶桑、工藝飾品創作基地,設立相關研究中心。

              (三)出臺一套實的政策。

              根據我縣實際,在執行國家產業政策的前提下,通過深入細致的調研,根據我縣文化產業的特點,制定完整的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文本。所制定的文化產業政策應當具有科學性、合理性、前瞻性、可操作性。內容涵蓋文化產業結構政策、產業組織政策、產業布局政策、產業發展政策、產業競爭政策、產業序列政策等。要把發展文化產業與工業項目一同對待,享受資金支持、稅費減免及用地、用電等優惠。尤其要厚待有一定基礎的企業,如全豐花燈藝術的傳播、萬順木藝和傳統貢硯制作藝術的傳承。調研組了解到,全豐花燈雖然有巨大的市場需求,但是至今尚未通過文化行政主管部門的審批,演出不合法,極大制約了該藝術的傳播;萬順木藝的用材指標爭取較難、融資渠道狹窄;以前有較大規模的工藝美術廠改制后,貢硯生產急劇萎縮,現在只剩下王令開的一個家庭作坊在生產,年產值不到100萬元。對這些地方特色鮮明、文化內涵較深厚的產業,不能等同于一般企業視之,文化部門應該盡快完成全豐花燈表演的行政審批,林業部門要優先滿足萬順木藝公司的木材需求。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發揮產業政策在調整當地文化產業結構、優化產業組織、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的效應,體現產業政策的精髓。

              (四)創新一套新的體制。

              文化產業發展涉及眾多行業,需要綜合協調,一是要成立文化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組長由縣委或縣政府主要領導兼任,統籌和協調本縣文化產業的各項資源,定期召開協調會,分類指導,以加快本縣文化產業的發展。考慮到我縣已經成立文旅委并開展工作,建議按照“兩塊牌子一套人馬”的模式,擴充文旅委職能,充實文旅委辦公室力量,支持其承擔起文化產業相關工作;二是創新工作機制,設立文化產業發展基金,專戶專項使用;引導企業投資、社會融資,加快文化產業項目的規劃、論證、推介等工作。

              (五)建立一系列人才保障機制。

              一是建立靈活的人才引進機制。對文化人才實行突破戶口限制,突破部門、地區界限,簡化人才引進手續。對急需的高層次文化人才的引進,要開辟“綠色通道”。

              二是制定可行的人才激勵制度。積極扶持鄉土文化能人、民間文化傳承人特別是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開辟民族民間文化人才職稱評審序列,建立相應的補貼和激勵制度。

              三是落實優惠的人才使用政策。利用優惠政策引導文藝工作者、經紀人、企業家大力發展文化旅游業、圖書出版發行及影視音像業、藝術培訓展演及歌舞娛樂業、體育健身業等各類文化產業,扶持、培養、造就一批知名的文化企業和文化企業家。

              四是推行合理的人才培養辦法,充分利用我縣職高改擴建謀求新發展的機遇,開設應用課程,大力培養旅游、蠶桑、茶葉、工藝飾品等相關專業的人才,為企業發展提供全方位服務。

              文化產業調研報告 21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我鄉文化建設在上級各部門和鄉黨、政府的關心重視下,致力于統籌城鄉協調發展,把加強農村基層文化建設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努力貫徹落實文化藝術的“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文化建設進一步加強,文化活動進一步豐富,文化市場不斷繁榮,鄉農村文化陣地建設和文化活動的開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一、基本情況

              (一)高度重視,措施到位,文化建設環境良好

              鄉高度重視文化建設工作,文化中心由副鄉長直接分管,崗位職責、財務財產管理、檔案管理等規章制度建立健全,并一一落到實處。鄉文化站業務用房因修建政府院被拆遷,于鄉黨政府劃撥土地重建文化站,10月建設完工并投入使用。文化崗位現有3人(專學歷),工資和業務金費得到落實,列入財政預算。每年用于文化站業務金費3萬余元。文化中心活動正常。目前,有6個村會建立了村級文化活動室,活動開展正常,群眾文化生活豐富多彩。

              (二)底蘊深厚,隊伍龐,文化建設陣地廣泛

              近年來,鄉黨、政府從科學發展觀的高度出發,依托彝、壯族傳統文化以及多民族文化融合的深厚底蘊,切實加了對文化陣地的建設,使文化陣地由平面的、單一的向立體式多樣化轉變。每年農村的文化活動主要是在各種節慶日、紀念日,由鄉文化站通過協辦等方式,組織開展民間文藝演出及棋、球類比賽等。上級宣傳、文化等部門組織開展“文化下鄉”活動,活動形式多為慰問演出、電影公映、送書下鄉等,基本解決了老百姓看電影、看戲、看書、收聽收看廣播電視的問題。目前,全鄉14個村會共有文化室6個、農村文化戶14戶、文藝演出隊5支;文化愛好者隊伍也十分龐,全鄉有群眾文化業余骨干xx年齡偏,知氏化,專業化水平低,而且素質參差不齊,農村文藝后備人才相當缺乏,農村特色文化人才出現青黃不接的現象。

              二、文化事業投入少,活動經費短缺

              縣、鄉對文化事業的經費投入相當有限,文物事業經費沒有納入財政預算,由于缺乏資金,使得文化部門無法對一些文物保護單位進行維修,也無法向民間征集文物。文化室、文化戶開展活動沒有固定經費來源,主要靠臨時籌集。經費的匱乏,造成農村文化基礎設施落后,現有資源難以得到充分、有效利用。文化站多年來未能添置新書,且文化活動器材匱乏。

              (三)文化建設觀念滯后

              對于文化建設方面普遍存在認為文化是意識形態領域工作,在建設上打不開路子、邁不開步子,缺乏創新意識。在加政府投入的同時,要積極借助社會各方面力量加發展文化事業的探索。

              (四)文化保護及民族民俗文化挖掘力度薄弱

              我鄉由于受經濟、歷史等因素的影響,民族民俗文化挖掘力度不夠深入。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加力度,充分發揮農村文化陣地的作用。引導農村文化進入千家萬戶,形成健康的精神食糧,逐步提高群眾的文化素質涵養。

              (二)抓好文化市場管理,使文化市場健康有序的發展。

              (三)積極開展“先進文化鄉鎮”創立活動,完善文化陣地設施。多層次多渠道的開展群眾性文化娛樂活動,發展業余演出團隊,搞好各類文化藝術培訓,更好的`滿足群眾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四)注重鼓勵和扶持群眾自辦文化產業,使之成為新時期農村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和公辦文化的重要補充。

              (五)扎扎實實做好文化工作,以勇于開拓創新的精神,以完美的精神面貌,以高素質的文化品牌推動精神文明建設快速發展。

              文化產業調研報告 22

              文化產業是最具發展潛力的產業之一,被稱為21世紀的“黃金產業”、“朝陽產業”,它不僅是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消費結構的新變化和審美的新需求的重要途徑,同時還以技術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小、受益時間長的特點和優勢,已成為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現代化程度及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指標。

              一、我區文化產業的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我區的文化產業,起步于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發展于九十年代后期,現已形成包括旅游、娛樂、演藝、藝術品經營、教育培訓、新聞出版發行、互聯網經營等各類綜合性文化市場體系。特別是近幾年,我區的文化產業有了較大的發展,具備了一定的發展基礎,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文化市場體系。但仍處于探索和培育階段,發展還不夠充分,缺乏大型的文化經濟實體。全區文化產業發展總體上還滯后于經濟社會發展,與先進地區相比還有差距。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文化產業理念滯后。長期以來,我們的文化理念沒有與時俱進,沒有樹立文化經濟一體化的`觀念,認為文化只有意識形態屬性,而缺乏產業意識,沒有一個自己獨特的鮮明的指導思想,發展的思路還不寬,就文化談文化,沒有從文化與經濟社會的相互聯系上,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在具體的工作和產業經營過程中,缺思路、少策劃、路子窄、辦法少,走市場求效益的渠道不多。

              二、企業規模小,核心競爭力不強。目前,我區的文化產業還處于起步階段,文化企業規模偏小、效益不高。一方面,文化總量小,文化產業值、利稅在國民經濟發展中所占的比例小,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偏低;另一方面,文化產業缺乏創新精神,核心競爭力不強。文化產業企業根本來說是內容創意產業,但在我區主要表現為文化旅游業和一般文化用品的生產、加工業,一些景點和文化產品毫無文化創意可言,動漫制作、數等新興文化產業領域為空白。同時,在內容上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不多,具有研發、創意的企業更少,尤其是沒有充分開發利用我區悠久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

              三、地域文化挖掘開發,滯后于經濟社會的發展。

              地域文化是指中華大地特定區域源遠流長、獨具特色,傳承至今仍發揮作用的文化傳統。伴隨著知識經濟的興起和經濟社會一體化進程的不斷加快, 地域文化已經成為促進社會快速發展和增強地域經濟競爭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推動力量,是軟實力的基礎,在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地位十分突出。是中華陶琉文化城,中國魯菜名城,中國最佳文化休閑旅游目的地,孝文化、飲食文化、陶琉文化、老號等地域文化獨具特色,區域文化特征鮮明、歷史文化遺址和文化名人較多。但是,目前這些文化并沒有得到充分挖掘和發揮,我區的歷史文化影響力在華北及中國的知名度還較弱。充分挖掘這些社會歷史文化資源,如何將文化優勢、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形成推動建設經濟文化強區的強大動力,還需要我們做大量工作。

              四、文化市場發育不健全,缺乏政策環境支持。同張店、臨淄等區縣相比,至今我區尚未有效形成文化資金市場、文化人才市場、文化設備市場、文化技術市場、文化信息市場、藝術設計市場,以及各種文化策劃中介組織等,造成了我區文化產業要素市場的建設嚴重滯后,使文化市場發育不健全,文化產品、文化服務等不能滿足社會需求。從先進地區經驗來看,文化產業在初期發展需要政府在資金、項目審批、用地、用工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我區目前在這些方面尚未落實。

              二、建議采取切實可行措施加快文化產業發展

              一、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是全會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是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迫切需要。要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大膽倡導“小地方、大文化”的理念。首先,全區各級各部門,要像重視經濟工作一樣重視文化工作,像重視做強經濟硬實力一樣重視做強文化軟實力,既要從戰略高度思考文化產業,也要從整體經濟角度來定位文化產業,要將文化產業作為重要產業來打造。其次,要在新觀念指導下完善有利于文化產業發展的機制。在宏觀布局上把文化產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規劃中,并將其列為重點支持、優先發展的產業。再次,要整合現有文化、文物、廣電、旅游等文化口的資源,建立大文化產業管理體制,統一規劃、統一開發、統一管理、統一宣傳,實現旅游資源利用的最優化和文化旅游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二、摸清現狀、科學規劃、穩步推進。由區委宣傳部牽頭,組織發改、文化、旅游、統計、經貿、貿易等相關部門,開展一次全區文化產業專項調研,摸清存在的問題,找準發展辦法、措施。在此基礎上,制定《關于進一步加強文化建設的意見》和《xx區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規劃》,將文化產業發展納入“”全區經濟發展規劃。通過制定規劃,進一步明確發展思路、目標任務和政策措施,搞好整體布局和區域功能定位,確定階 段性目標要求和對策,尤其應作好重要領域和重點設施項目的規劃論證工作,指導全區文化產業有目標、分步驟向前推進。力爭在3-5年內,使我區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有較大幅度增長,并在全省乃至華北地區打造成新興文化產業制高點。

              三、完善政策,營造有利于文化產業發展的良好環境。

              文化產業同其他產業的發展一樣,離不開政策的引導和扶持,尤其是對重點發展的文化產業和新辦的文化企業,要給予一定的免稅優惠,以加大文化產業經營單位的資本積累,增強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

              一是加快落實國家相關政策法規,加強政策整合力度。根據《淄博市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加快文化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盡快制定出臺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完善有關財政、稅收、投融資等方面的優惠扶持政策,建立多元化的文化產業投融資體系。

              二是發布實施《xx區文化產業發展專項意見》,明確我區文化產業發展的方向、重點、領域、扶持政策等;設立“文化產業發展扶持資金”,將扶持文化產業列入財政預算。制定扶持資金管理辦法,重點支持企業自主研發,精心策劃、設計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加大對有發展潛力的文化產業項目的扶持力度,完善文化品牌推進機制。

              三是要制定鼓勵技術、人才流向文化產業領域的政策。進一步放寬文化產業準入條件,積極支持民辦文化企業的發展。對從事與文化產業相關的技術轉讓、技術開發、咨詢、服務及文化產業中介服務的個人和單位,在報經文化主管部門認定和區稅務機關審核后,給予一定優惠。

              四是拓寬文化發展投融資渠道,支持、引導和鼓勵民間資本、社會資本、境外資本參與文化建設;加大對文化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積極支持幫助有條件的文化企業直接融資,對鼓勵支持的文化產業項目特別是成長性好的新興文化產業項目實行貸款貼息制度。

              五是積極引導一批較大的規模的文化產業企業組建“xx區文化行業協會”,加大行業管理和經驗交流。大力發展文化中介機 構,培育和扶持一批獨立公正、規范運作、誠信度高的文化經紀、咨詢、代理等優秀中介機構。

              文化產業調研報告 23

              在全黨開展第二批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學習調研階段,在xx市加快推進文化大建設、大發展的重要關口,區委、區政府圍繞發展特色文化產業的調研課題,組織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成員及市區部門負責人組成學習考察組,實地考察調研了xxxx玉器文化產業發展情況。在考察期間,重點察看了xx縣xx鎮國際玉城項目、中華玉文化中心和幾個玉器專業市場,并在當地召開了由xx縣政府負責人、部分經營戶和行業協會參加的座談會,聽取xx縣關于玉雕產業發展情況的經驗介紹。通過調研考察,我們對xx省xx縣在區位、資源、交通、基礎條件等先天不足的情況下,能夠成為“中國玉雕之鄉”,玉雕產業發展速度之快、市場規模之大、產業鏈條之完整、對未來發展追求之高,感到很驚奇、很震憾,也很受啟發。現將考察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xx縣玉器文化產業發展的現狀和未來

              xx縣位于xx省西南部,南陽盆地西側,伏牛山南麓,縣域面積500平方公里,人口96萬,轄鎮8鄉3個街道辦事處。xx縣玉雕加工“始于殷商,興于漢、宋、元,后繼明、清”。盡管其歷史較長,但全縣并不產玉,甚至連附近地區的玉石資源也很有限,加上交通、產業基礎等條件較差,改革開放之前,全縣玉雕產業一直也沒有更大的發展。

              進入改革開放之后,在政府的鼓勵和引導下,隨著交通條件的改善,玉雕產業由小到大,由弱變強,創造了“無中生有”、“兩頭在外”(原材料外進、產成品外銷)、“買全國賣全國”的零資源經濟現象,尤其是近十幾年來,迅速崛起為支撐和拉動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富縣富民產業,由此也成就了xx縣這個著名的“中國玉雕之鄉”和中國北方最大的玉器產業加工銷售集散中心之一。當前,全縣玉雕產業呈現以下特點:

              第一,產業規模較大。玉雕產加工已遍布全縣個鄉鎮近00個行政村,50個專業村,從業人員近xx年的廣泛交流與探索發展,xx玉雕形成了南北兼容、多樣并舉的獨特藝術風格,涌現出一批創作新秀和設計新星,精品數量明顯提升,近年來先后有300多件工藝精品,榮獲全國工藝美術百花獎、中寶協舉辦的天工獎和省部級優等獎。

              第四,富民效應明顯。玉雕產業年創增加值超過35億元,產品遠銷歐美、東南亞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直接出口成交額3億元以上,玉器出口額占xx省同類產品的80%以上,部分玉雕專業村農民人均純收達8000元以上,玉雕產業已經成為農民致富的首選項目。

              下一步,xx縣將抓住xx省首批文化改革發展試驗區建設的機遇,謀求玉雕產業的更大發展。在產業規劃上,立足于建設國家特色產業基地,打造我國中西部地區綜合性玉器加工、展覽、交易中心,制定更高層次、更有前瞻性的玉雕產業發展專項規劃,將其作為全縣“十一五”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成立縣玉雕產業發展辦公室,為產業長遠發展做充分準備。在市場建設方面,加快建設占地300畝、總投資0億元的國際玉城項目,力爭兩年內完成,目前投資.5億元的一期工程已接近完工,項目的建成將進一步擴大整個市場規模,提高產業發展質量。在人才培養方面,還將建造占地500畝的玉器產業藝術大師園,把國內外玉器產業方面的大師級人才聚集起來,充分發揮他們的獨特作用、創新潛能和團體優勢,為玉雕產業持續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二、對xx縣玉雕產業發展的幾點思考和啟示

              通過實地考察,我們對xxxx縣與我市玉器產業發展的狀況進行了比較,在改革開放之初,我市與xx縣在玉器產業方面基本處于同一起跑線,甚至我們還要強一些。盡管有更好的區位優勢、交通條件和產業基礎,但在最近的十幾年里,我們的玉器產業在產業規模、產業鏈條、產業效益等方面被xx縣甩在了后面,有的方面甚至與之無法相比。xx縣在做大做強玉雕產業方面很多舉措引我們深思,予我們啟迪。

              第一,政府主導作用。

              從1993年起,xx縣委、縣政府先后連續自主舉辦了八屆“中國xx國際玉雕節”,承辦了六屆“中國南陽(xx)玉雕節”,每屆玉雕節都組織開展玉雕精品展評、玉雕產品展銷、玉文化研討、獲獎作品現場拍賣等系列活動,極力炒熱玉器產業發展氛圍,提升xx玉雕在國際國內市場上的知名度。正是xx縣歷屆縣委、縣政府一直把玉雕產業作為全縣的一個特色經濟進行培育,解放思想,放大亮點,主攻特色,以長制勝,持之以恒地抓,一以貫之地抓,才使一個千家萬戶的小作坊變成了一個拉動縣域經濟的大產業,使一個偏僻的小縣城變成了一個名震南北的玉雕之鄉。

              第二,規劃龍頭作用。

              起初,xx縣玉雕產業也經歷了一個無統一規劃、產業發展不規范、摸著石頭過河的發展過程。隨著,各類經營企業大量增加,市場建設蓬勃發展,對外影響力不斷擴大,xx縣加大了對玉雕產業的統一規劃力度,通過規劃努力使各類市場布局合理、建設規范、發展有序。根據發展規劃的整體布局,一方面,改造建設了十大玉雕專業市場,提高了市場建設品位,也促進了玉雕產業的有效聚合和規模擴張;另一方面,著眼于玉雕產業未來發展,按照國內一流的建設標準,開發建設了占地300畝國際玉城和占地500畝玉雕大師產業園等一批重點工程,為產業進一步發展拓展空間。

              第三,政策扶持作用

              。xx縣對玉雕產業政策扶持的核心內容,就是尊重群眾首創精神,實踐不爭論,鼓勵不壓制,放手不扼殺,通過加強扶持、引導和服務,把千軍萬馬調動起來,讓星星之火迅速燎原。堅持“多予、少取、放活”和“輕稅薄賦”、“藏富于民”方針,先后出臺了信貸扶持、稅收減免等2個優惠政策。雖然每年玉雕產業產值超過35億元,實際稅收只有500萬元。在縣直重點部門實行服務承諾制,圍繞特色產業開展技術信息、法律咨詢等服務。成立縣行政服務中心,實行“一站式”審批、“一條龍”服務、“一個口子”收費。通過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為玉雕產業搭建“發展溫棚”。

              第四,人才支撐作用。

              玉雕產業是“能人”經濟,是創意經濟。在玉雕產業的人才培訓和培養上,xx縣采取了三條途徑:一是選派出去學,近年來xx縣多次組織全縣大批玉雕人才,遠赴江蘇揚州、遼寧岫巖等地拜師求藝,學習民間的玉雕藝術,豐富本地的玉雕工藝。二是向工藝大師學,與中央美院、天津美院等校建立人才培訓關系,定期聘請國內知名工藝大師和專家教授講課,培訓技術骨干,指導設計創作。三是依托產業學,在玉雕加工制作過程中,采取師父帶徒弟等方式,培育大量的初中級玉雕人才。目前,全縣有國家級工美大師人,玉石雕刻大師8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的中國民間藝術美術家2人,省級工藝美術大師23人、玉石雕刻大師43人,高級工藝師47人,初中級技術人才5000多人。正是xx縣龐大的初、中、高三級玉雕產業專業技術人才,尤其是玉雕高端人才,才支撐了玉雕產業快速發展。

              第五,市場管理作用。

              目前,xx縣各類玉器專業市場所到之處,管理規范,衛生整治,交易有序,這與政府強有力的市場管理和市場服務是分不開的。xx縣的主要做法:一是在縣級層面成立了玉雕產業管理局、中國xx定玉石行業協會和xx寶玉石質量監測中心,圍繞產業規劃、市場監督、綜合服務等方面發揮作用。二是在鄉鎮級層面成立了市場管委會,由工商、公安、稅收等部門組成,實行統一管理、綜合整治。三是在村一級層面由村長擔任本村市場的管理主體,對市場進行自治管理。可以說,完善的管理體制機制和高效到位的.管理服務,促進了各類市場的繁榮,也帶動了整個玉雕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

              三、加快xx古玩玉器產業發展的幾點意見和建議

              當前,xx的古玩玉器產業正處在發展的十字路口,如何認識和定位xx古玩玉器產業是擺在xx區乃至全市面前一個重要而又緊迫的課題。通過對xxxx的考察調研,使我們對我市做大做強古玩玉器產業有了更深層次的思考,特別是對我市古玩玉器的產業定位、特色挖掘、政府作用、產業鏈條等方面進一步理清了思路,堅定了在做大做強我市古玩玉器產業中發揮作用的信心。現就我市發展古玩玉器產業,提出如下幾條意見和建議。

              第一,xx古玩玉器是可以大有作為的產業。

              從產業基礎來看,據不完全統計,目前xx從事玉器加工和仿古玉器制作的經營戶已達3000多家,從業人員超過3萬人,每年銷售額超過xx年十大考古新發現,大禹會諸侯、垓下古戰場等文化旅游資源的進一步挖掘,xx市發展“大文化”、“大流通”戰略的深入推進,全市的旅游文化發展需要有一種旅游文化產品來支撐,古玩玉器的休閑性、消費性等特點正好滿足了全市旅游文化產品開發的實際需求。從當前機遇來看,省文化廳已將南山路文化市場和光彩中國古玩玉器奇石文化城命名為全省首批文化建設示范基地,下一步還將作為特色文化產業基地來培育、來建設。總而言之,xx實實在在有條件、有優勢、有需求、有機遇,也有實力在千里淮河畔打造一個有擴散力、有影響力的國家級古玩玉器名城。

              第二,將古玩玉器產業打造成為全市重要的特色經濟。

              當前,全市古玩玉器產業發展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銷售市場“多而散”,玉器品種“小而全”,部分產品質量和層次較低,缺乏高端技術人才等。但最大的問題還是缺乏特色。特色是市場通行證、產業擴張力、城市競爭力。應將古玩玉器產業作為全市文化特色產業加以定位,作為城市文化建設的一張“名片”,作為城市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著力予以培育和發展。在產品開發上,可以將國內外玉石市場包括xxxx玉料和初級加工產品市場,作為xx古玩玉器產業鏈的上游,以高端技術人才為支撐,以創新深加工和創意精制作為依托,以高檔化、精品化、特色化為發展方向,面向華東、華南高端市場,打造高附加值、高利潤空間的工藝收藏品和旅游消費品,實現整個產業質量不斷提升。在發展定位上,依托光彩大市場,整合全市資源,加大培育力度,逐步打造輻射力強、帶動力大的綜合性交易基地,建設具有行業影響力的高端交流平臺,進一步吸引南京、揚州、靈璧等地資源,形成華東地區知名的國家級古玩玉器交易中心,最終實現“南有深圳古玩城,北有北京潘家園,中有xx古玩玉器城”的戰略定位。

              第三,政府應加大對古玩玉器產業的扶持力度。

              實踐證明,xxxx玉雕產業的強勢發展,與政府的強力推動密不可分。xx建立國家級的古玩玉器交易中心,必須加大對產業的扶持力度。在組織領導上,建議成立由市長任組長,分管副市長為副組長,市相關部門參加的xx玉器古玩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負責全市玉器古玩產業發展的指導和協調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設在xx區政府。在政策扶持上,將古玩玉器產業作為創意經濟,納入合蕪蚌自主創新試驗區建設的政策享受范圍,同時研究制定專項的產業扶持政策,按照“藏富于民”的原則,在財政稅收、土地出讓金、一般行政事業性收費等方面給予支持。在人才支持上,建立古玩玉器產業發展專家人才庫,負責全市古玩玉器產業發展的指導。在工藝美術學院和職業技術學校,設立玉器技術專業,培育玉器高端人才。鼓勵民間機構和玉器作坊,采取多種方式,進一步壯大初中級玉器技術人才隊伍。在宣傳造勢上,進一步打造高端宣傳推介平臺,將每年一度的安徽(xx)玉器古玩博覽會提檔升格,或可以利用國家級宣傳操作平臺,大造聲勢、塑造品牌,提高xx古玩玉器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第四,將xx區作為發展古玩玉器產業的重點。

              xx南陽的玉雕集中在xx,xx的玉雕集中在xx鎮。古玩玉器產業,宜聚不宜散,只有聚集才有效應、才有力量。因此,xx古玩玉器必須聚集起來,形成規模優勢。而不管從現在看,還是從未來看,xx區是最有條件和基礎,作為這個產業集聚的首選地,這是因為全市的兩大古玩玉器交易市場均坐落轄區,轄區第三產業尤其是商貿物流業也較為發達。因此,我們建議市委市政府,將xx區作為全市發展古玩玉器產業的核心區域加以培育,整合資源,引導全市廣大古玩玉器經營戶向xx區集中,以此打造國家級的古玩玉器交易集散中心。

              當前,急待推進的工作重點有:一是加快建設南山路古玩玉器一條街。堅持以明文化為建筑風格,以精品店為主要形式,以高檔化、高端化產品為銷售重點,加強統一規劃,加大整治力度,提高南山路的藝術文化品位。二是加快培育光彩古玩玉器市場。整合調整全市小玉器市場,積極引導全市玉器經營戶入駐光彩大市場,打造集研發、加工、展示、銷售、批發為一體的大型專業市場。政府應明確光彩大市場包括建材、玉器、報刊、物流四個方面的功能定位,對于市場玉器古玩片區,應實行一站式綜合收費管理模式,統一提供稅收、工商、金融服務,給予優惠的財政政策。三是制定出臺扶持性產業政策。進一步在產業發展的規劃立項、財稅扶持、市場體制等方面制定詳細可操作的傾斜性產業政策,支撐產業做大做強。

              文化產業調研報告 24

              根據區、區政府關于打造全區文化旅游產業的會議要求,鄉黨、政府高度重視,結合本鄉實際,緊扣調研內容,立即組織相關人員開展文化旅游產業調研活動。

              一、樂居鄉發展文化旅游產業的優勢

              一是產業優勢。蘋果、水稻田園風光具特色,為發展農業休閑觀光旅游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二是基礎設施優勢。全鄉水利化程度高,三面光溝渠縱橫交錯,抗旱水窖遍布地塊,為發展農村文化旅游業創造了條件,提供了保障。

              三是區位優勢。昭公路貫穿南北,漁洞水庫專用線途局居、上街兩個村,灑漁河煙柳與樂居、上街兩個村遙遙相望。區位優勢十分突出,容易進入過往游客的視線。

              四是干部優勢。有兩支好的干部隊伍,一支是靠得住、有本事、能干事的村級干部隊伍,一支是作風硬、吃得苦、能力強的鄉級干部隊伍,為宣傳樂居和服務游客提供了強的智力支持。

              五是群眾優勢。廣純樸、勤勞、善良的樂居人民,為發展文化旅游產業樹立了良好的形象。

              二、樂居文化旅游產業的定位

              根據樂居現狀以及歷史文化發展特點,認為樂居的文化旅游產業可定位于:

              一是發展休閑觀光農業旅游。

              休閑觀光農業旅游集農業產銷、農產品加工、農業旅游服務等三種產業于一體,順應了人們向往自然、崇尚自然、親近自然的心理需求,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1、發展種植業觀光旅游。可以依托科技示范園,組織青少年開展“農村科技夏令營”活動,普及農村科技文化知識。可以結合昭公路沿線引導群眾發展庭院果園種植,根據節令適時開展春季賞美景、夏秋季摘果子活動,推動農村旅游經濟,帶動農村文化產業的發展。

              2、發展水面養殖業觀光旅游。可以充分利用周家口子水庫、桃樹井水庫從事水產養殖,還可以在水庫周圍添置一些必要的設施,方便游客垂釣和打撈。還可以設置餐廳,讓游客自己品嘗勞動成果,享受成功的喜悅。

              二是發展地方民俗風情體驗旅游。

              樂居人文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非常迎合城市人到農村的體驗需求。

              1、民俗民風旅游。一年一度的新觀音廟會,四面八方的男女老少都會自發聚集到這個地方。老的燒香拜佛,年輕的唱歌嬉戲、自娛自樂。這些民俗民風帶有明顯地方特色,有著深厚的傳統文化背景,對游客具有強烈的吸引力。

              2、農村節慶旅游。進一步挖掘、整合本地農村節慶風俗,以農村老年協會為載體,不斷豐富群眾文藝生活,體現特的地方文化特色,打造具魅力的地方文化品牌。

              3、農村飲食文化旅游。品嘗風味餐飲是旅游不可缺少的內容,具有農家地方特色的食文化應該成為吸引游客的旅游資源。農村之“食”關鍵在于“土”和“特”,樂居的野菜、豆干、臘肉遠近聞名,對過往游客具有強烈的誘惑力。

              三是發展生態旅游業。

              以樂居河土地整理項目為契機,順河綠化,打造“樂居煙柳”風姿,使之與綠油油的稻田相依為伴,真正構成一幅充滿詩情畫意的田園風光美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來觀光旅游。

              三、發展文化旅游業的建議:

              1、要在政策上給與積極扶持。

              發展農村文化旅游是一個全新的領域,需要各級政府、部門相互協調、全力投入。首先,要在區、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會同區直有關部門,制定出臺鼓勵農村文化旅游的扶持政策,在資金投入、道路通訊等方面向農村文化旅游項目傾斜。同時,要組織專門人員助挖掘有較深文化內涵的旅游文化資源。

              2、要加對農村文化旅游基礎設施的投入。

              實施相關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合理開發旅游資源,強化文化旅游功能。

              3、注重抓好農村文化旅游品的開發。

              一是要篩選出能顯示地方特色、文化底蘊深厚的文化旅游品。

              二是要在保留其古色古裝的基礎上,按照旅游品的要求對一些民間藝術品或古建筑物要進行重新設計、包裝。

              三是要加強農村文化旅游產業的包裝宣傳和市場開發工作,充分激發消費潛力。

              4、要注重文化旅游隊伍的培養。

              要充分發揮鄉文化站的職能作用,千方百計吸引旅游管理人才,努力造就一支素質高的農村旅游從業人員隊伍,為推進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保障和智力支持。

              文化產業調研報告 25

              市政協“發展現代服務業”第四調研組在倪副主席帶領下,于今年五、六月份就我市文化產業發展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調研采取聽取情況通報、召開座談會、實地察看本地文化企業及赴蕪湖市學習考察等多種形式,初步了解了我市文化產業的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現就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市文化產業發展概況

              近年來,隨著加快實施“文化強市”戰略,我市文化產業得到較快發展,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力和帶動力逐年提高,在經濟社會發展和滿足人民群眾文化需求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1、文化產業初具規模

              我市現擁有安美文化藝術中心、合肥國家動漫產業基地等國家級文化產業基地2個,省級文化產業基地4個,1個市級文化娛樂試點街區,產業集群效應初步顯現。產業分布行業廣泛,新聞傳媒、出版物流、演藝娛樂、文化旅游、創意設計和體育產業等初具規模,多種所有制文化產業競相發展。文化產業對經濟的貢獻率顯著增強,據統計,xx年我市文化產業擁有固定資產92.5億元,比上年凈增10.15億元,占gdp的比重達到4.2%,比上年上升0.3個百分點,分別高于全省、全國1.9個和1.7個百分點,分別高于鄭州、南京0.1個和0.9個百分點,增速達29%,快于全省文化產業增加值11.5個百分點,占全省文化產業增加值的比重為31.7%。xx年實現文化產業增加值55.23億元,占全市gdp的比重達4.34%。

              2、產業結構逐步改善

              從文化產業的核心層、外圍層和相關層三個層次看,我市文化產業結構漸趨合理,文化產業核心層的分量明顯突出。據xx年普查,合肥市文化產業的核心層、外圍層和相關層增加值之比為60.5:9.0:30.5,直接從事文化活動的“文化服務”業占絕對主導地位(文化產業的核心層、外圍層),各行業實現文化產業增加值30.99億元,占全部文化產業增加值的比重近七成,為69.5%,比上年增長26%;提供文化用品設備及相關文化產品生產和銷售活動的“相關文化服務”業(文化產業的相關層)增長明顯較快,各行業實現增加值13.64億元,占全部文化產業增加值的比重為30.5%,比上年增長38%。合肥作為全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集中了一批以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化藝術為主的核心層文化產業,在全省文化產業中所占的比重逐年提高,引領優勢明顯。

              3、文化企業實力增強

              國有文化企業發展迅速,廣電系統近3年來經營創收平均增幅達15%以上,xx年經營創收總額達2億元,比xx年凈增4000萬元,增幅達25%,在安徽省地市廣電行業中穩居第一;文化系統截至xx年底,國有資產達3億元;合肥晚報xx年經營總收入1.47億元,廣告收入9900萬元,發行收入3440萬元,總資產已達2.2億元。

              民營文化企業充滿活力,新的文化業態不斷出現,涌現出“琴港演藝”、“璀璨明珠”、“阿里巴巴”、“安美文博”、“杏花印務”、“中設會展”、“儒林書業”等一批龍頭文化企業。截至xx年12月,我市網吧、音像、歌舞娛樂等社會文化經營戶近3000家,從業人員2萬余人;印刷、打復印、出版物批零等經營戶1100多家,從業人員2.2萬余人,年產值38.8億元;各類體育經營場所700多家,從業人員5000多人,固定資產投入8.5億元。

              4、文化事業持續發展

              以大型公共文化設施為骨干,以社區和鄉鎮基層文化設施為基礎,公共文化設施網絡布局初步完善。一批文化體育場館和重點文化設施興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初步建立。xx年~xx年,合肥市市級財政投入文化基礎設施建設資金超30億元。文藝創作精品迭出,一批作品在全國、全省獲獎。文化活動惠澤民眾,形成了“廣玉蘭”藝術節、文化新春廟會等群眾文化活動品牌,成功舉辦了第16屆世界美術大會、第二屆中國書法蘭亭獎評選活動、“兩博會”、“文博會”等文化會展、文化活動。體育事業蓬勃發展,群眾體育、競技體育、體育產業規模逐步擴大,獲得了xx年全國體育大會舉辦權。

              5、體制改革不斷推進

              近年來,我市文化體制改革相繼推出一系列舉措:一是成立了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進一步理順了政府與文化企事業單位的關系,實現了政企、政事分開,政府文化管理職能得到切實轉變;二是完成了宣傳文化系統5家經營性事業單位的“事轉企”改革和四家電影放映單位現代企業制度改革,啟動了文博圖等公益性事業單位內部“三項制度”改革,專業藝術院團目前正按照“出人、出戲、出效益”的思路積極推進改革。這些舉措進一步激發了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的活力,形成了文化事業繁榮發展、文化產業快速崛起的良好局面。

              二、我市文化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調研了解的情況看,我市文化產業發展雖取得了一定成績,但總體還處于起步、探索、培育階段,相對于《合肥文化產業發展規劃(xx—)》中提出的到文化產業增加值在地區生產總值中的比重達到8%以上的目標,相對于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我市的文化產業發展任重道遠,一些影響文化產業發展的問題亟待解決。

              1、管理機構有待加強和理順

              文化產業是文化與經濟的融合,涉及多個行業和部門。目前我市尚未成立專門的、統抓統管的文化產業管理機構,致使一些政策和項目的落實乏力推進。從政府管理部門來說,xx年市政府機構改革,經有關部門批準,市文化局作為全市文化塊面的管理機關,單獨設立了文化產業處,指導、協調全市文化產業工作,有獨立的人員編制和財政經費,xx年文化和廣電合并后,取消了獨立的文化產業處及相應的編制和財政經費,相關工作納入局科技處(文化產業處),在處室工作職能中,百分之九十是原廣電局科技處工作職責,涉及到文化產業的職能大大削弱,和現在各級領導對文化產業的高度重視及市場的迅猛發展勢頭極不相稱。

              2、文化產業總量和比重偏低

              我市文化產業雖然門類較齊全,但主體“小、弱、散”,整體實力和綜合競爭力比較薄弱。與長沙和昆明兩城市相比,xx年長沙、昆明文化產業增加值分別實現171.56億元和84.4億元,占gdp的比重分別是9.5%和6.1%。而我市實現增加值為44.63億元,占gdp的比重為4.2%,明顯低于長沙和昆明。因此,不論是從產業規模還是從經濟總量中的比重來看,我市文化產業發展尚顯滯后。

              3、文化產業發展格局不均衡

              雖然我市新興文化產業發展迅猛,但是總體實力弱小。以公有資本為主體的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和文化藝術等傳統文化服務業增加值(核心層)占據了大半壁江山,而在已經處于一般競爭性和完全競爭性、國家已經向非公有資本完全放開的文化創意、網絡游戲、廣告會展等高科技、高附加值以及文化旅游、文化休閑娛樂、文化經紀等高成長性新興文化服務業(外圍層)方面,我市與文化產業發達城市長沙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從核心層、外圍層、相關層增加值的比例看,xx年我市為60.5:9.0:30.5,長沙為35.6:39.1:25.3,全國平均為42:18:40,合肥的三層次結構與長沙乃至全國有明顯的差異。相比之下,以新興文化服務業為代表的外圍層,占有比重低于長沙30.1個百分點,增加值比長沙少63.04億元,我市新興文化產業仍處于弱小的產業發展階段,透視出我市文化產業結構不均衡,新興產業發展空間亟待開拓。

              4、文化產業和產品存在特色危機

              合肥的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科教人才資源豐富,三國名城、包公故里、科教基地、濱湖新城已成為“合肥名片”。同時,作為省會城市,合肥還有著融匯安徽各地文化的優勢地位。但是,合肥的文化資源還沒有得到充分有效的整理挖掘和開發利用,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業態尚未形成。現有的文化產品多處于粗放型經營,缺乏文化產品的宣傳推廣和后續的配套經營。大多數文化產品缺乏創意和創新,缺少能夠體現合肥地域特色和人文風情的文化精品。

              5、配套扶持政策有待完善

              近年來,政府支持和鼓勵文化產業的決策受到文化企業的普遍認同和歡迎,出臺的一系列政策,如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意見》(合發〔xx〕22號)、市政府《關于印發合肥市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的若干政策(試行)的通知》(合政〔xx〕89號),特別是《合肥文化產業發展規劃(xx—)》等,對我市文化產業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但是,到目前為止,尚未出臺具體的、專門的文化產業發展配套政策;文化產業發展的統計指標體系沒有建立,許多統計數都是xx年的普查數據;政府扶持、政策傾斜、稅收及土地優惠的力度還遠遠不夠;文化市場、行業規范和投融資等體系還不健全;在為文化企業提供技術創新、信息咨詢、市場拓展、人才培訓等方面還沒形成完整、多層次、全方位的服務平臺,特別是民營文化企業的待遇尚待提高。

              6、文化產業精英人才缺乏

              一是缺乏文化創意人才。文化創意人才是文化產業最核心的生產要素,是奪取文化產業發展制高點的決勝因素。文化產業需要高層次復合型人才,尤其需要既通曉文化產業內容、又具有自主創作能力的本土人才,既懂產品研發又懂藝術創作的實用專業人才,以及在國內外有影響力的高層次文化領軍人才,而現有的人才儲備遠遠不夠;二是缺乏文化經營人才。文化經營人才是文化產業發展的領軍人物,他們的數量和質量決定了文化產業發展的規模和質量。我市的文化經營人才屈指可數。

              三、發展我市文化產業的建議

              文化是城市的靈魂,是城市文明和社會進步的標志,是現代化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文化對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的促進作用顯而易見,可以說,沒有文化的發展繁榮,就難以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與社會全面進步。因此,針對存在的問題,就進一步促進我市的文化產業發展,提出以下建議:

              1、確立文化產業的支柱地位

              世界各國的發展實踐表明:人均gdp達到1000美元,即進入到文化消費的`快速啟動階段;人均gdp超過3000美元,即進入文化消費的快速增長階段。xx年,合肥人均gdp達到3853美元;xx年,合肥人均gdp已超過5000美元,這預示著合肥文化消費的快速增長階段已經到來,文化產業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戰略期。因此,我們應該進一步解放思想,用大的氣魄,把文化產業的發展作為促進我市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戰略舉措來抓,把文化產業作為支柱性、戰略性產業加以推動,確立文化產業在全市的支柱產業地位,力爭到xx年把文化產業發展成為增加值占全市gdp8%以上的支柱產業,成為經濟結構優化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

              2、設立專門機構,推動產業發展

              文化產業的發展涉及方方面面,是一項系統工程。現有的工作機構已經適應不了產業發展的需求,尤其是協調不了各種關系,必須建立健全新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建議成立合肥市文化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由市委或市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組長,宣傳、文廣、財政、規劃、國土等部門負責同志為成員。領導小組可參照蕪湖的經驗,定期召開協調會和企業家座談會,協調重點項目的推進落實,聽取意見,改善投資及政策環境。在政府職能部門設立文化產業辦公室,具有獨立的人員編制和財政專項經費,具體實施和落實文化產業發展的各項工作,行使政府對文化產業發展的日常協調推進和統一調控、監管職能。

              3、修訂完善規劃,扎實有力推進

              我市的文化產業規劃目前還停留在行業規劃和部門規劃層面,缺乏權威性、持久性和可操作性,需要進一步修訂和完善。建議在xx規劃制定中,將文化產業真正放到支柱產業的戰略地位,作為全市戰略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納入現代化濱湖大城市總體規劃,統籌考慮、合理布局,提升文化產業發展規劃的層次。同時,強化規劃的貫徹力度,由市委、市政府來推動落實,用規委會、土委會的工作力度來大力扶持文化產業的發展。

              4、培育龍頭骨干,做大做強文化企業

              文化產業要成為支柱產業,既要有鋪天蓋地的中小企業,又要有頂天立地的大企業。建議政府對我市各類文化企業有重點、有階段、有針對的扶持。一是對特色鮮明、實力較強、成長性較好的文化企業如“櫻藝緣”動漫、綜藝、“音谷”(與中科院聲學所合作)等科技含量高,有較長產業鏈,能夠形成企業集群的好項目,通過出臺土地、稅收、規劃、金融等相關優惠政策,進行重點培育和扶持,將其打造為上市公司,按現代企業制度及股份制方式運作,形成一批有實力、有影響的文化企業;二是對一些由于歷史原因造成體制不順、競爭乏力的文化企事業單位,進行必要的經營體制改革。例如三個專業演出團體,如果還在“國”號概念上兜圈是走不出困境的,必須轉變思想和機制,通過產權交易、共同投資、公司化運作等形式,掛大靠強,實施重組,實現新生,及至做活做強。

              5、實施大項目戰略,發揮項目帶動作用

              強化項目帶動,發揮大項目的集聚效應和規模效應。一是借助外力,積極引進境內外戰略投資者。特別要吸引具有雄厚資金、經營策略和營銷人才優勢的外來文化投資企業落戶合肥,有重點地打造象蕪湖方特這樣的產業航空母艦;二是確定重大項目,實施定向招商。結合老城區改造,將桐城路打造成文化戲曲休閑一條街;將具有一定歷史價值和文化底蘊的類似于“合鋼”這樣的老企業,其所閑置的部分廠房,可以作為合肥早期工業文明遺址保留下來,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相應的文化產業開發,改造成為具有文化、藝術特色的創意產業集聚區,等等。可采取政府先投入,做大做強后,再退出方式,如無錫尚德公司那樣,政府投入的資金可以逐步退出。這部分資金可以循環使用,支持新的企業發展。通過大項目的實施,既能做大做強文化產業,也能帶動周邊傳統餐飲業、商業、旅游業的繁榮,形成文化搭臺,多方唱戲,各方共贏局面。我市應抓住xx年舉辦全國體育大會的契機,有力帶動文化產業的大發展。

              6、設立專項基金,成立文化產業投資公司

              設立文化產業發展投資基金,使其以戰略投資者的身份,以股權投資的方式參與骨干文化企業的組建和發展。盡快組建文化產業投資公司,像城建投資公司那樣對基金進行管理和運作。文化產業發展投資基金可多渠道籌措,一是幫助骨干企業盡快上市融資;二是大項目、大工程可通過發行企業債券融資;三是可以廣泛動員社會資本投資于文化產業;四是可以通過財政設立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通過項目補貼、貸款貼息、獎勵、融資擔保等方式支持文化產業發展。同時,加大對文化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引導各類風險投資機構進入文化產業領域。成立文化產業風險投資公司、小額貸款擔保公司以及風險擔保公司,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采取政府引導、資本運作、扶優扶強的模式,進一步優化文化產業投資結構,解決文化企業融資難問題。

              7、建立和完善扶持政策體系

              目前我市的文化產業政策體系還不完善,沒有出臺專門的、具體的文化產業政策。而外地許多城市已走在我市的前面,例如,蕪湖市從xx年起,市財政每年預算安排不少于1000萬元動漫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專門用于對動漫產業的獎勵。建議市政府吸納各地經驗并結合我市實際,盡快研究制定較為系統、操作性強、細化的文化產業發展政策。例如比照高新企業進行稅費減免;享受比工業用地更優惠的土地使用政策;在信貸融資、資產處置方面按股份制和上市公司進行資本運作;在人才問題上構建合理的引進、培養、使用和獎勵機制;建立我市文化產業統計指標體系,在知識產權保護和文化產品審批權限等方面參照先發地區做法等。

              調研組認為,合肥的文化產業發展已進入機不可失、時不我待的機遇期,我市應像抓工業立市那樣抓文化產業,像合肥大建設那樣,狠抓文化產業的大發展,一定會有力助推我市經濟發展,也必將有力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對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文化產業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文化產業調研報告02-11

            文化產業調研報告04-25

            區文化產業調研報告04-05

            文化產業調研報告(精選16篇)10-24

            文化產業調研報告(15篇)02-11

            文化產業調研報告12篇03-10

            文化產業調研報告14篇04-06

            關于文化產業發展的調研報告07-02

            文化產業調研報告通用15篇03-09

            国产午夜偷精品偷伦,国产有码视频,国产精品亚洲专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真实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成人在线视频网站,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地址,国产精品亚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视频一,亚洲视频综合网,国产成人午夜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涩涩精品专区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成人毛片一区二区视 欧美精品首页 国产色婷婷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人成网站999久久久综合 欧美精品v国产精品v 亚洲精品在线影院 亚洲天堂黄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日韩国产精品视频 伊人免费视频 一区二区网站 亚洲人成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综合精品一区 99爱国产 久久最新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麻豆 999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蜜桃 狠狠色很很在鲁视频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毛片不卡 国产精品久久福利新婚之夜 亚洲日韩欧洲无码av夜夜摸 国产99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直播 国产91视频免费 欧美亚洲另类视频 99精品国产福利免费一区二区 99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成人 亚洲精品自拍视频 国产天天在线 免费国产成人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小草 日韩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日韩国产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942一 99久久精品费精品国产 欧美黄色免费网址 国产精品视屏 99国产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另类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青草 日韩精品欧美激情亚洲综合 国内精品免费麻豆网站91麻豆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 国内在线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麻豆99网站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99久久 国产精在线 亚洲视频一区 欧美精品久久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中文 日韩精品成人 91久久精品国产免费一区 亚洲日韩欧美综合 欧美国产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精选免费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呦 国产精品黄网站免费观看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942一 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电影一区二区 免费久久精品 91精品国产麻豆91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aaa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激情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毛片不卡 成人欧美精品大91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福利 免费视频一区二区性色 亚洲天堂成人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91 国产精品久久久亚洲第一牛牛 亚洲精品综合久久 国产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亚洲人成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国产电影 国产91麻豆视频 亚洲综合综合在线 精品国产成人高清在线 91九色在线播放 亚洲天堂999 天天插综合网 日本久久综合视频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在线第一页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视频 91久久免费视频 色五月激情五月 色综合久久九月婷婷色综合 国产综合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无吗视频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日韩精品亚洲人成在线播放 亚洲视频精品在线 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电影 亚洲综合91 在线观看国产麻豆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日韩精品福利在线 日韩高清成人毛片不卡 91精品国产一区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怡红院官网 日韩第三页 亚洲精品女同中文字幕在线 99久久精品国内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自拍 亚洲婷婷六月 亚洲精品福利 免费香蕉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91精品网 日韩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五月综合在线 国产综合精品 久久伊人中文字幕 欧美精品日韩 亚洲日本欧美中文字幕001 国产精品女上位好爽在线短片 国产精品久久99 日韩h网站 综合激情婷婷 亚洲精品国产日韩 午夜三级网 久久93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 亚洲一区在线播放 狠狠五月深爱婷婷网免费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90影院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国产九九视频在线观看 九九99九九在线精品视频 亚洲综合视频 日韩h网站 国产精品视频久 久久最新免费视频 午夜精品成人毛片 亚洲精品国产第1页 国产永久在线观看 99精品网 成人亚洲国产综合精品91 日韩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不卡免费视频 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左线 99ri国产精品 欧美精品首页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免费播放 男人天堂网www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福利 国产一区高清 国产日韩视频 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成人免费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亚洲视频不卡 国产精品天天在线 91av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日韩高清一区二区 亚洲日韩欧洲无码av夜夜摸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推最新 免费在线观看一级片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午夜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一线久久 精品国产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婷婷六月 91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不卡 伊人色强在线网 91极品蜜桃臀在线播放 在线91精品国产免费 午夜免费小视频 亚洲日本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五月综合在线 中文字幕在线不卡视频 亚洲无吗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清纯 国产精品手机在线亚洲 日韩精品久久久毛片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综合一二三区在线 成人a网站 国产精品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专区中文字幕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 日本久久综合网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中文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线免费 在线亚洲天堂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麻豆 亚洲精品永久免费 免费国产高清精品一区在线 亚洲国产乱 国内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一 色综合色综合色综合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第一区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麻豆 亚洲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日韩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在线中文字幕不卡 一级毛片在线播放免费 91精品国产调教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麻豆 亚洲视频精品 免费在线观看视频a 免费精品精品国产欧美在线 亚洲一区二区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婷婷 日韩美女一区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青草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942一 综合色网站 国产精品亚洲电影久久成人影院 亚洲国产精品线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日本精品 国产精品视频专区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涩爱 91国在线啪精品一区 日韩国产综合 亚洲视频自拍偷拍 制服丝袜护士久久久久久 亚洲专区在线播放 国产午夜三级 亚洲精品福利在线 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国产视频1区 国产三级精品视频 蜜桃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影院 国产精品视频福利 亚洲视频自拍偷拍 国产精品久久免费视频 色www永久免费网站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热 国产精品一区久久 成人欧美精品大91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线在线观看 日本欧美一区 国产a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99热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网站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 国产3344永久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91专区手机 一区二区网站 久久99操 国产日韩在线看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经 久久两性视频 在线亚洲天堂 亚洲精品欧美综合四区 亚洲精品男人天堂 91av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女上位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免费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97 在线日韩国产 亚洲三级天堂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 亚洲精品国产免费 99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久 91精品成人免费国产片 亚洲天堂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 在线中文字幕不卡 91久久福利国产成人精品 免费视频成人国产精品网站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黄网站免费进入 国产午夜三级 国产亚洲一区呦系列 国产视频91在线 国产三级精品视频 久久99国产精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观看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一级毛片 亚洲精品综合久久 免费在线观看一级片 亚洲视频四区 国产精品一区三区 在线中文字幕不卡 国产不卡一区二区视频免费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91成人国产 国产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天堂 亚洲精品乱码国产精品乱码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理论片小说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日本欧美中文字幕001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日韩精品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一区视频 日韩精品欧美激情亚洲综合 国产成人在线综合 国产精品入口在线看麻豆 国产精品正在播放 国产精品日本 国产成人尤物精品一区 国产在线日韩 日韩精品电影在线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高清a毛片无毒不卡 日韩毛片基地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精品高 日韩高清成人毛片不卡 99ri国产在线观看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线免费 在线中文字幕不卡 午夜电影在线观看国产1区 国产原创麻豆 亚洲一区免费看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 国产视频99 国产精品视频久久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经 日韩精品一二三区 国产精品亚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a精品 91精品一区二区 五月天黄色网址 免费在线观看视频a 亚洲精品高清在线 亚洲精品在线影院 91av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综合久久综合 在线观看免费黄网站 伊人成综合网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在线99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手机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l 免费国产午夜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不卡 免费日韩精品 99久久精品国内 亚洲一级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高清 国产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女 日本欧美国产精品第一页久久 午夜三级网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 亚洲婷婷国产精品电影人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久久久久性色 亚洲人成综合网站在线 国产日韩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久久综合伊人 伊人宗合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不卡 亚洲永久精品唐人导航网址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网 91精品国产丝袜 欧美精品不卡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91精品国产手机在线版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app 欧美激情综合网 亚洲视频一二三 免费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一本二本三本的区别 国产精品亚洲电影久久成人影院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 日韩精品麻豆 亚洲天堂美女视频 国产不卡一区二区视频免费 视频二区国产 亚洲精品人成网在线播放影院 国产精品视频福利 国内在线精品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人成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九色在线 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综合在线观看一区www 精品国产中文一级毛片在线看 日韩精品一本二本三本的区别 欧美精品成人一区二区视频一 国产精品久久免费视频 日韩免费一区二区 91精品福利视频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10p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网站 欧美激情国产日韩精品一区18 亚洲精品在线观看91 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一区 亚洲精品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免费 亚洲色图久久 亚洲日本国产乱码va在线观看 国产不卡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91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精品一二三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y 亚洲精品天堂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 99久久免费看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综合网 日韩精品成人 999精品视频在线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免费 91精品久久国产青草 日韩成人精品 亚洲性综合 日韩久久中文字幕 91精品成人免费国产 91精品视频在线 亚洲国产第一页 日韩福利一区 91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日韩欧美综合 亚洲精品系列 日韩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蜜桃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影院 国产视频黄 亚洲视频精品在线 亚洲精品自拍视频 亚洲精品一二区 99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久久综合色区 日韩免费一区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精品三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亚洲永久精品唐人导航网址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一区 欧美精品导航 日韩成人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手机在线亚洲 99ri在线 成人欧美精品大91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亚洲 亚洲精品伊人 91精品国产福利尤物免费 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人成免费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app 国产综合亚洲专区在线 精品一区国产 国产精品久久久精品三级 日韩中文字幕一区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综合精品蜜桃 国产精品极品美女自在线看免费一区二区 免费视频91 国产在线观看精品 国产午夜三区视频在线 亚洲日本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在线免费 午夜免费小视频 91精品国产麻豆91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视屏 国产成人精品自拍 综合激情婷婷 91精品国产免费青青碰在线观看 91成人国产 欧美成人二区 亚洲图片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 国产日韩在线视频 精品国产高清a毛片无毒不卡 91国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国产不卡午夜福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在线 国产精品一国产精品 99精品网 视频一区欧美 免费国产成人高清在线观看不卡 国产成人综合精品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一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微拍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九九视频 亚洲精品影视 亚洲精品国产极品美女mm131 99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成人 日本欧美一二三区色视频 欧美激情综合色综合啪啪五月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日韩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日韩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亚洲无吗在线视频 色www永久免费网站国产 日韩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999国产精品亚洲77777 国产a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 亚洲天堂自拍 日本欧美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视频h 亚洲人成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 国产精自产拍久久久久久 免费国产黄频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 日韩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l 国产成人精品在线 91精品视品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在线一区 国产精品系列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午夜片 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99riav精品国产 亚洲人成网站色在线观看 亚洲三区视频 国产成人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天堂网站在线 国产精品人伦久久 色综合久久九月婷婷色综合 国产vvv在线观看 国产制服丝袜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欧美激情亚洲综合 午夜免费小视频 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v国产精品 日韩精品一区在线 国产真实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手机在线播放 最新国产网站 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中文网 欧美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99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直播 亚洲天堂黄色 日韩中文字幕网站 久久综合丁香激情久久 制服丝袜中文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国产精品三级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手机在线播放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视频专区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在线观看国产区 日韩成人免费在线 91精品最新国内在线播放 日韩成人免费观看 91精品在线免费视频 日韩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一页 日韩激情无码免费毛片 免费在线观看视频a 国产精品视_精品国产免费 亚洲性影院 亚洲精品嫩草研究院久久 色中文在线 国产视频手机在线 日本欧美国产精品第一页久久 selao久久国产精品 久久91精品久久91综合 国产精品真实对白精彩久久 在线视频91 综合久久久久久 日韩精品亚洲专区在线影视 免费在线观看黄色网址 曰曰摸天天摸人人看久久久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l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免费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三级小说 亚洲人成影视 五月综合在线 国产视频导航 国产v片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网站 日韩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选在线观看 国产玖玖在线 国产v片在线观看 国产真实一区二区三区 99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久 精品成人乱色一区二区 国产99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直播 国产成人在线观看免费网站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免费网站成人亚洲 亚洲婷婷网 成人不卡视频 日韩成人黄色 国产精品日本不卡一区二区 亚洲视频1区 91久久精品国产免费一区 免费网站成人亚洲 亚洲视频四区 免费国产不卡午夜福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国产日韩欧美综合 色综合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亚洲综合在线 国产不卡在线视频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 91精品福利视频 天天操中文字幕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 国产精自产拍久久久久久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一区高清 午夜怡红院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日韩欧美视频 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日本欧美一区二区 国产精选在线观看 99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午夜精品成人毛片 亚洲天堂资源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 免费aⅴ视频 免费国产黄频在线观看视频 999国产精品亚洲77777 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日韩专区亚洲精品欧美专区 欧美精品第1页在线播放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在线影院 色99视频 亚洲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福利 亚洲人成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影院 成人欧美精品大91在线 在线免费色 91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不卡 日韩精品电影在线 一区国产视频 亚洲精品男人天堂 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一区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小说 伊人99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秒播 亚洲人成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毛片完整版 国产玖玖在线 久久99国产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一线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欧美亚洲国产成人不卡 色www永久免费网站国产 日韩激情无码免费毛片 91成人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在线 99精品福利视频 亚洲视频在线不卡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网站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不卡 国产制服丝袜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最新精品在线 亚洲人成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综合色网站 99久久精品费精品国产 欧美精品超清在线播放 91久久精品国产免费一区 国产精在线 欧美激情综合亚洲五月蜜桃 免费久久久久 91精品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女上位在线观看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 综合久久婷婷 国产成人精品影视 久久久亚洲欧美综合 亚洲精品欧洲精品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 色综合久久久久 久久91精品综合国产首页 91九色在线播放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 亚洲精品区 日韩精品亚洲人成在线播放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99国产精品农村一级毛片 91精品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毛片a在线 麻豆国产在线不卡一区二区 久久综合色综合 91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一区 99国产精品农村一级毛片 亚洲视频在线精品 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 日韩精品亚洲专区在线影视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一区高清 午夜在线视频免费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欧美视频 国产婷婷色一区二区三区深爱网 国产精品九九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 99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视频综合网 国产精品综合网 亚洲日本欧美中文字幕001 亚洲天堂成人在线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app 国产成人精品影视 午夜免费小视频 91精品福利一区二区 亚洲日本在线免费观看 日韩精品专区 亚洲人成黄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自在线 久久中文字幕综合不卡一二区 91精品网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免费 色综合97天天综合网 国产成人女人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aⅴ片在线观看香蕉 色视频www在线播放国产人成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电影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网 日韩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欧美视频 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jk制服 国产视频久久久 欧美国产中文字幕 日韩高清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艳妇aa视频在线 精品国产高清a毛片无毒不卡 亚洲精品国产网红在线 亚洲国产福利 日韩高清毛片 亚洲天堂网站在线 日本欧美国产精品第一页久久 99久久精品国产综合一区 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三区一二 91精品成人免费国产 午夜在线视频免费 亚洲天堂精品在线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国产精品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日本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99视频在线 欧美精品观看 国产视频手机在线 国产精品一区久久 伊人久久综合成人亚洲 91精品国产免费久久国语蜜臀 亚洲国产最新 色婷婷香蕉 亚洲人成免费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毛片不卡 国产污片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麻豆 亚洲天堂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久 国产九九热 亚洲无吗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综合网 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免费看 国产精品视_精品国产免费 9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福利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激情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 国产精品一二区 国产精品欧美一区喷水 久久91精品国产91 亚洲日本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视频九九九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欧美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电影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伊人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久久二区三区色裕 日韩精品国产精品 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在线观看免费黄网站 欧美成人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2020 日韩免费看片 国产九色在线 国产九色在线 91久久99 免费亚洲成人 在线观看日韩欧美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y 亚洲精品自在在线观看 91久久福利国产成人精品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91精品国产综合成人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影院 国产精品黄网站免费观看 麻豆国产在线不卡一区二区 91精品福利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在线第一页 日本久久99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 国内精品国语自产拍在线观看91 日韩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午夜国产精品视频 日韩成人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视频久 亚洲婷婷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不卡绿巨人 日本久久综合 国产精品丝袜在线 亚洲天堂美女视频 国产成人毛片毛片久久网 日韩精品福利在线 亚洲天堂999 99精品网 免费国产成人 国产精品久久99 国产日韩视频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不卡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专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无卡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久久er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 国产精品久久99 亚洲精品高清视频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久久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啪精品午夜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视频网 免费香蕉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精品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一区国产 亚洲婷婷网 国产精品黄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在线观看91 最新精品在线 亚洲精品自在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有码在线观看 欧美不卡二区 亚洲三级小说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牛牛 日韩精品导航 成人精品国产亚洲 欧美激情综合色综合啪啪五月 中文字幕久热 亚洲人免费 精品福利在线 91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免费软件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激情 91精品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色婷婷香蕉 99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一级毛片 国产原创麻豆 久久91这里精品国产2020 九九色视频 国产视频三区 亚洲天堂资源 日韩不卡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日韩乱码视频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户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网站 欧美成在线视频 日韩专区亚洲精品欧美专区 国产精品一区不卡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青草 国产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第一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日韩精品一 在线日韩国产 国产精品九九视频 亚洲人成一区 国产精品黄在线观看免费 色综合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免费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一二区 国产精品九九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欧美亚洲gif动图 亚洲人成网www 综合色中色 日韩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婷婷 欧美精品久久 国产午夜伦伦伦午夜伦 伊人久久天堂 亚洲网站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视频一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一区 国产精品欧美一区喷水 亚洲精品欧洲久久婷婷99 亚洲人成免费 制服丝袜护士久久久久久 亚洲无吗视频 日韩毛片基地一区二区三区 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99精品久久久66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 国产在线看不卡一区二区 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3区免费视频 手机毛片免费看 免费a黄色 日韩本免费一级毛片免费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 怡红院官网 亚洲视频在线免费 亚洲日本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久久两性视频 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 亚洲精品美女在线观看播放 亚洲日本韩国欧美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99精品福利视频 免费在线观看一级片 亚洲三级天堂 成人不卡在线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91专区高清 91精品久久久久亚洲国产 selao久久国产精品 国产午夜久久精品 91精品国产手机在线版 99久久免费精品国产免费高清 国产成人综合自拍 国产精品制服诱惑 亚洲水蜜桃久久综合网站 免费亚洲成人 亚洲视频在线免费播放 亚洲性综合 日韩国产第一页 免费久久久久 亚洲视频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综合网 国产精选在线观看 亚洲三级精品 国产成人毛片亚洲精品不卡 日本欧美国产精品 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小说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欧美视频 亚洲日本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不卡一区二区视频免费 日韩精品麻豆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在线拍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 日韩免费一区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麻豆 国产成人久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国产区 欧美成在人线a免费 自拍亚洲一区 91精品久久国产青草 99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激情亚洲综合网 国产成人青草视频 亚洲精品在线网址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 91精品国产免费入口 亚洲婷婷第一狠人综合精品 国产九九热视频 国产午夜偷精品偷伦 国产亚洲福利精品一区 日韩精品导航 国产精品亚洲视频 国产成人无精品久久久久国语 国产精品久久久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欧美精品不卡 午夜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不卡在线播放 99精品在线视频 国产不卡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人成网在线播放影院 欧美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午夜视频在线 成人不卡在线 99成人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视频免费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越南 国产精品模特hd在线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91精品国产手机在线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