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長征》教師教學反思
《七律·長征》教師教學反思
《七律·長征》是毛*東同志為紀念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而作。作者以其軍事家高瞻遠矚的眼光和詩人豪放熱情的氣概,回顧了長征的艱難歷程,謳歌了紅軍戰士英雄無畏和樂觀精神,抒發了作者勇往直前,無往而不勝的豪邁情懷。為了讓學生更好的了解寫作背景首先介紹有關長征的資料,使學生對長征有一定的了解,再通過課文中注釋,從字里行間大致了解課文內容。
由于學生從未學過有關紅軍長征的相關課文,我就在課前讓學生收集一些紅軍長征的資料,課前正好趕上軍博舉辦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大型展覽,我就鼓勵學生利用休息日到軍博觀賞,對紅軍長征有一個系統地了解。這樣,對于理解這首詩奠定了基礎。
課上我采取多種形式,引導學生高聲朗讀課文,領會和表達詩人的思想感情。詩歌是很講究煉字煉句的具有音樂美的一種語言藝術。因此,讀詩對語言要進行咀嚼,反復地深入地體會每一個字、每一個詞、每一句話有所表示的豐富的內涵,還要通過吟誦,體會詩的音韻美和節奏美,逐步培養欣賞和朗誦詩歌的能力。
1、讓學生抓住重點語句,理解體會,讀出自身的感受:
在分析:“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澎湃走泥丸。”這兩句時,我問學生:這五嶺、這烏蒙是什么樣的山呢?紅軍翻越這些山的時候會遇到什么困難?那該怎么讀呢?那“細浪”、“泥丸”是什么樣的呢?這“逶迤的五嶺”、“澎湃的烏蒙”為什么像“起伏的微波細浪”、“滾滾的小泥丸呢”?那該怎么讀?
這兩句詩作者有意縮小人的視覺比例,正是為了反襯紅軍,突出表示紅軍敢于藐視并戰勝一切困難的高大形象和精神偉力。學生理解到位后,我就指導學生朗讀:怎樣讀出紅軍的紅軍敢于藐視并戰勝一切困難的高大形象?這樣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自然會讀出感情來。
2、觀看影像資料,再現紅軍長征時的情景,使學生受到感染,協助學生進入情景,讀出感情:
當分析到“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時,我先讓學生,自身談從哪里感受到紅軍英勇無畏,學生談到“暖”、“寒”兩個字,特別是“寒”字,學生體會出紅軍飛奪瀘定橋的險,我就說:“讓我們一起來重溫那驚險悲壯、驚心動魄的戰斗吧!”接著我就放紅軍飛奪瀘定橋的錄像,學生看后,我說:“從這九死一生、破釜沉舟、湍急的河水、槍林彈雨,你體會到了什么?能把這種感受讀出來嗎?”學生當時能夠讀出自身的感受。
3、學生感受紅軍翻閱雪山的艱難時,我又放了一段錄像,學生看到在茫茫的大學山上,紅軍戰士,艱難地行走著,配上令人恐懼的音樂,使學生內心感受到翻越雪山的艱難。當時我聽見前面的學生脫口而出:“啊!這哪有路啊?”“這么陡,這么滑,怎么爬上去呀?”然后,我讓學生體會著紅軍的這份艱難讀一讀,那么,紅軍戰士克服了重重困難,勝利就在眼前,這一切怎么不令紅軍欣喜若狂、興奮不已呢?讓我們把紅軍的這種勝利之喜,這種萬丈豪情讀出來吧!學生自然能夠讀出來了。
4、給學生放廣播員朗誦的錄音,作為范讀:
學生聽時,十分認真,有的學生小聲地跟著讀,我叫同學學者廣播員的樣子讀一讀,很多同學都舉起了手,郭媛媛讀這首詩時,感情充分,真的有些吟誦詩歌的韻味了。
在所有文體中,詩歌的音樂性是最強的,很講究韻律和節奏。郭沫若把音樂性看作是詩的生命,只有吟詠、誦讀,才干把詩歌的音樂美充沛表示出來。所以,朗讀自然也就成為綜合感受詩歌語言美、意境美的重要手段。朗讀不只是感悟詩歌內容的重要手段,也是體現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重要特征。重視朗讀,能充沛激活學生的內心世界,引發個性張揚,使“熱愛祖國語言文字和中華優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得到不時積淀與升華,從而使語文學習變得生氣勃勃和靈性跳動。
這節課我就是一次大膽地嘗試,為我今后教詩歌體裁的文章積累了很多經驗。
當然,這節課也存在很多問題,如:老師在課上說的話過多,學生的主體作用沒有得到充沛地體現,由于時間的原因,有些語句,學生體會得還有待深入。我會在今后的教學中努力改正。
【《七律·長征》教師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語文優秀教學設計《長征》(精選18篇)02-28
教學反思:專業反思對教師專業成長的作用03-15
教師對單元教學的反思(精選14篇)08-02
教師《秋天的雨》教學反思(精選18篇)07-26
濟南的冬天教師教學反思(通用13篇)09-21
教學反思大全06-24
教學反思的作用10-28
seasons教學反思04-27
《驚蟄》教學反思03-07
教師十月份教學反思(精選10篇)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