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和地震的教學設計
火山和地震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過程與方法:
1、學生掌握避震的技能,使學生學以致用,能解決身邊“發生”的問題。
2、學生通過網絡進行自主學習,提高獲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拓展信息的能力
3、學會在學習過程中搜集資料、整理事實、研究事實、應用事實和拓展事實。
科學知識:
初步了解火山和地震的現象,認識火山噴發和地震的成因,知道一些預測地震的方法。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激發學生探究地球奧秘的興趣,滲透科學的自然觀教育
教學準備
1、有關火山和地震的教學錄像片。
2、張衡發明的地動儀、地球上的板塊、現代地震儀的掛圖或投影片。
3、為每小組配備一根長約30厘米、直徑1~1.5厘米、學生用力能折斷的干木棍,一條毛巾。
4、教師:構建“火山和地震”網站主頁。
5、鐵罐、土豆泥、番茄醬、酒精燈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提出探究問題
1、觀察錄像,了解自然現象。
① 讓學生看一小段錄像,用感官來認識地震和火山噴發對人類帶來的影響,從而提出自己想研究的問題,這是科學探究的第一步,也是進行科學探究的關鍵性的一步,學生能否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來進行研究是科學探究的起始。
② 提問:你剛才看到的錄像中,哪種自然現象給人類造成了巨大的災害呢?
⒉揭題:火山和地震
談話:是呀!火山噴發和強烈的地震都是人類無法抗拒的自然災害,會給人類的生命財產造成巨大的損失。
2、提出探究問題:
①提問:A你有沒有親身經歷過地震或火山噴發呀?
(有:當時你的感覺怎么樣?)
B那對于火山噴發和地震現象,你想提出什么問題來研究呢?可以先相互討論討論。
②根據學生問題板書研究項目:(學生可能涉及的研究項目有:)
地震和火山噴發會帶給我們什么樣的危害?
地震是怎樣形成的?
火山噴發是怎樣形成的?
地震發生前,可能會出現什么異常的現象?
如果地震發生了,我們應該怎樣保護自己?
世界上什么地方容易發生地震和火山噴發?
*地震和火山噴發會帶給我們什么樣的影響?
*地震和火山噴發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
*火山噴發會不會帶給我們什么好處?
3、導入探究:
談話:同學們提出的問題真多!下面就讓我們利用先進的計算機網絡,“親臨”地震、火山噴發的模擬現場,去探究一下地震和火山的奧秘,你們想不想去?那就歡迎你進入火山和地震網站來探究。(如果沒有網站可以在課前讓學生收集相關資料)
二、學習新課解決提出的問題
1、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解決提出的問題
推薦自主學習的方法:閱讀課文搜集資料實驗研究……(最好通過專題網站學習)
2、集體交流 逐個自主解決問題
方案一:(有專題網站的情況)
1介紹網站
2學生自主選擇問題,討論交流(組內交流和組組交流),教師指導
3學生公布研究成果:
A★地震和火山噴發會帶給我們什么的危害?(學生交流)這個問題是哪些同學研究的?你能介紹一下你的研究成果嗎?
B★地震的形成
談話:哪些同學是研究地震是怎樣形成的?請說說你們的研究情況。
提問:那巖層為什么會形成褶皺呢?讓我們一起來做個模擬實驗吧,
把你桌上的毛巾疊起來放平在桌面上,用手按住兩頭,向中間擠壓,你觀察到了什么?怎么會發生這個現象呢?(引導:如果把毛巾看作地殼巖層)這個現象能夠說明什么呢?(巖層在力的作用下會發生褶皺現象。)
那么巖層為什么會斷裂呢?請你用手握住枯樹枝的兩端,用力將它壓彎、折斷,你又發現了什么?(引導:手在枯樹枝斷裂時有什么感覺?聽到了什么聲音?)這又能說明什么問題?(巖層受到的力大到一定程度時,就可能發生斷裂形成地震,所以地震時往往大地會震動,而且還有轟隆隆的聲音。)
錄像播放:地震的形成過程。
C★火山的形成
談話:原來地震是由于地殼板塊運動形成的,那火山為什么會噴發呢?(學生進行發布介紹)
小結:由此可見,火山噴發和地震現象都是地殼運動形成的。在火山噴發同時,往往伴隨著地震的發生。因此地震和火山噴發既有區別又有聯系。
談話:其他同學你還研究了什么問題呀?誰來講講自己的研究情況?
D學生發布:地震的預兆避震的方法地震、火山多發地帶
◇地震的預兆(學生進行發布并補充)
談話:讓我們一起來關注一下地震前可能出現的異常現象吧。
錄像播放:地震預兆錄像
談話:這是人們根據長期觀察而得到的經驗,其實很早以前就有人專門研究地震了。
提問:你知道我國古代研究地震最有名的是誰嗎?他是怎樣研究地震的呢?你知道候風地動儀有什么用嗎?
◇避震的方法(學生進行發布并補充)
談話:現在我們正在上課,如果突然發生地震,你認為我們應該怎么
做呢?還需要注意什么呢?把你的想法先告訴周圍的同學,相互說說。
小結:如果現在突然發生地震,首先我們要保持冷靜,不能慌張。然后再采取自我保護的方法。
◇地震、火山多發地帶(學生進行發布)
談話:這些地方為什么容易發生地震和火山噴發呢?
那么,我國的臺灣省為什么是地震和火山噴發頻繁地帶呢?
介紹:臺灣2002年3月31地震。這就是今年3月31臺灣發生地震后的情景,這次地震又給臺灣同胞帶來了很大的損失。
小結:我們生活的地球,有六大巖石板塊,板塊與板塊交接的地方,由于相互擠壓作用往往是火山噴發和地震的多發地帶。
⑥延伸:通過網絡瀏覽研究,你還了解了些什么呢?
*介紹阿富汗地震:前不久阿富汗發生了里氏7級的大地震,這場地震
讓阿富汗這個多災多難的國家雪上加霜。但也有人猜測阿富汗發生的地震可能是人為因素所引起的,到底是怎么樣。請同學們通過各種途徑繼續關注。
方案二(沒有專題網站的情況)
1、指導學生認識地震的原因。
(1)討論:你推測地震是怎樣形成的?
(2)講解:從地震的現象我們可以知道,地震時大地在劇烈地震動,有很大的破壞力。地下怎么會有那么大的力量呢?為了弄清這個問題,讓我們一起來做個實驗。
(3)模擬巖層褶皺的實驗。
討論:假如我們想象這一層一層的毛巾就是地層,地層也受到巨大的擠壓,你認為會發生什么現象?(引導學生思考:毛巾在力的作用下向上供,想象地殼中的巖石受到地殼內部壓力也會發生褶皺變動)
(4)模擬巖層斷裂的實驗。
每個小組的桌上有一根小木棍,用手握住木棍兩端,用力將它壓彎、折斷。當木棍被折斷時,你聽到什么聲音?手有什么感覺?
假如這根木棍是我們想象中的地下的巖層,當巖層受到擠壓的力越來越大時,會發生什么現象?(引導學生思考:木棍在力的作用下被折斷,想象地殼中的巖石受到地殼內部壓力時發生的斷裂,木棍折斷時發出的聲響,想象到地震時發出的巨大聲響;木棍被折斷后產生的震動,想象到地震引起的大地劇烈的震動)
(5)組織學生討論:地震是怎樣形成的?
(6)講述:地震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象,每年地球上都要發生幾百次;只是有的地震較弱,人們感覺不出來;只有強烈的地震才會帶來災害,但一般一年不過只有幾次。
2、引導學生認識火山噴發的成因。
(1)學生通過課前收集的資料介紹
(2)用土豆泥和番茄醬模擬火山的噴發。你認為哪些現象預示著火山將要噴發?
(3)小結火山噴發的原因。
3、討論:為什么說我國臺灣省是地震和火山噴發的頻繁地區?
小結:在板塊的邊緣,由于板塊與板塊之間相互作用,巖層受到壓力較大,這往往是火山和地震的多發地帶。
4、指導學生了解地震的前兆。
(1)討論:地震前兆有哪些?你們已經知道有哪些地震前兆?
(2)講述:地震前兆還有:泉水或河水突然干涸斷流;氣候出現冷熱驟變;地光與地聲等。由于動物感覺器官特別靈敏,被人們稱為一部監測地震的“活儀器”。為了便于大家觀察動物的地震前兆,老師介紹一首歌謠給大家:
震前動物有前兆,發現異常要報告。
牛馬騾羊不進圈,豬不吃食狗亂咬。
鴨不下水岸上鬧,雞飛上樹高聲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老鼠癡呆搬家逃。
兔子豎耳蹦又撞,魚兒驚慌水面跳。
蜜蜂群遷鬧轟轟,鴿子驚飛不回巢。
5、引導學生了解人們對地震的研究。
(1)(出示張衡像及地動儀掛圖)張衡是我國古代偉大的科學家,也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地震的科學家。在1800多年前,他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架監測地震的儀器——地動儀,這是我國古代科學的偉大成就。隨著科學的發展,人們對地震了解得越來越多,發明了各種儀器監測地球內部的變化。例如地震儀(出示地震儀掛圖)就是通過監測地球內部的變化來記錄和預報地震的。
6、指導學生在遇到地震時,如何保護自己。
當地震發生時,最重要的是人要立即離開房屋,到室外空曠的地方去,以免被倒塌的房屋砸死、砸傷。如果來得及,最好在離開房屋前,拉斷電閘,熄滅爐火,以免造成火災。
三、總結鞏固
⒈學生概述本課內容
談話:同學們,到現在為止,你們對火山和地震又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⒉提出再研究的問題:
談話:同學們了解的真多!那么對于這種會給人類帶來巨大損失的自然災害,你有什么想法呢?還有什么新的問題想提出來繼續研究呢?
四、探究延伸
談話:看來關于火山噴發和地震現象還有很多值得我們繼續研究的的問題。那就請大家把今天沒有完成的研究繼續下去,當然你還可以通過查閱課外書籍、實地觀察等其它方法進行探究。相信你一定會成為一個研究火山和地震的專家。
教學反思
【火山和地震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教學設計的依據和原則11-10
比和比例復習的教學設計(通用13篇)05-24
正數和負數的教學設計(通用11篇)08-27
《因數和倍數》優秀教學設計(精選6篇)04-17
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教學設計03-03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