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頓第一定律教學設計
牛頓第一定律教學設計
一、設計思想
本節課的設計圍繞物理規律的發現和發展展開,科學家的創造性思維品質和敢于置疑、堅持真理的獻身精神成為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的好素材。另外,實驗的驗證和生活現象的列舉是本節課必需要的。適當介紹一些物理學史的知識,通過對大量實例的分析,讓學生真正理解力不是維持物體速度的原因,而是改變物體速度的原因。先是介紹人類對力和運動關系的發展歷史,并著重講述伽利略的理想實驗及其重要的實驗思想。在此基礎上引入牛頓第一定律、分析牛頓第一定律的含義、引入慣性概念,利用慣性知識分析有關的現象,進一步強化力是改變物體速度的原因。
二、教材分析
牛頓第一定律是牛頓定律的基石,正是因為它破除了長達近兩千年的亞里士多德的錯誤,改變了人類的自然觀和世界觀,才導致牛頓第二定律得出。與此同時,它本身還包含著力、慣性和參考系這些極富成果的科學概念,成為物理學理論的支柱和基石。另外,伽利略的研究過程蘊涵了重要的科學方法,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領會牛頓第一定律的含義,充分說明伽利略“理想實驗”的實驗基礎和推理過程,展示伽利略斜面理想實驗的猜想依據、推斷結果這一思維過程,通過教學讓學生明確運動和力的關系,提升對力、慣性、質量等基本概念的理解。慣性是學生學習運動和力的基礎,因其抽象難懂而成為難點。
新課標中本節內容對學生有以下基本要求:
1.了解亞里士多德對力和運動關系的論述及存在的錯誤。
2.認識伽利略研究運動和力關系的思想方法,了解理想實驗的作用。
3.知道速度是描述物體運動狀態的物理量。
4.理解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能夠運用牛頓第一定律解釋有關現象。
5.知道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知道質量是物體慣性大小的量度。
6.運用慣性概念,解釋有關實際問題。
三、學情分析
本節所述內容在初中課本上已涉及到,初中課本中用到的標題是慣性定律,所以學生已有一定的基礎,關鍵是如何讓學生加深對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對力和運動的關系,從日常經驗出發,人們往往會產生錯誤的認識,所以使學生建立起運動改變的原因在于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力的觀點,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在對慣性的學習中,這仍是學生難于理解的問題。許多學生把物體具有保持勻速直線運動和靜止狀態的性質與物體在這種狀態下的特點混為一談。
四、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
(1)知道發現牛頓第一定律的歷史過程
(2)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實驗及其推理過程和結論
(3)能理解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和含義
(4)理解慣性,能舉例說明物體的質量是其慣性大小的量度。
2.能力、方法目標:培養學生嚴謹的邏輯推理能力;通過對大量實例的分析,培養學生歸納、綜合能力。善于思考、善于總結,把物理與實際生活緊密結合。
3.情感、態度目標:讓學生知道科學研究過程的艱難,領悟實驗加推理的科學研究方法。
五、重點難點
本節的重點是伽利略理想實驗,牛頓第一定律及含義,難點是對慣性的理解。
六、教學策略與手段 探究式教學。
七、教學用具:
小車若干、白紙若干、自制伽利略理想實驗演示儀、彈簧若干、砝碼等
八、教學設計
【牛頓第一定律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茶經》教學設計02-18
《國殤》教學設計12-11
《賽馬》的教學設計05-21
國慶的教學設計03-19
映山紅的教學設計03-19
頤和園精選教學設計03-20
設計分層教學目標設計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