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與國慶的節日感想
中秋與國慶的節日感想
中秋節:
適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見一輪圓月,但不是我們常說的一輪皎潔的圓月,天空中有層層清云,如煙似霧,彌蒙在月光下。月暈恰恰是這圓月與清云的紅娘,牽于二者之間,淡淡的點上一圈,既不喧賓奪主,又有萬般嬌態。
有人說,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圓月如西子之明眸。這似明眸的圓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實為不妥,諺語有“八月十五云遮月”之說。云生月隱,神秘、迷離。此中秋圓月雖不及西子之善睞明眸,卻獨具情調。
我愿隨月在云中漫步,聽她講古老的傳說;也愿站在靜處悄悄凝望。不過,這一切都化為柔和的月光灑在我身上。這才是真實的接觸,是老朋友的祝福。許多人愿意在屋中歡飲度過這中秋之夜,而我卻更喜歡在寧謐的夜晚,在高高的陽臺或戶外傾聽月的歌聲,感受“月中清露點朝夜”。
我曾讀過唐人曹松的《中秋對月》中“直到天頭無盡處, 不曾私照一人家”的詩句,也曾看過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的絕對,還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這些難得的佳作中曹松的詩抒發的是不平,《峨眉山月歌》抒發對故友的思念,朱先生的文章抒發哀愁。他們均寫月,寫月的無私公平普照大地,寫月的淡淡月光給人的安慰,縱然其中并非都是中秋圓月。月亮從古至今都是思念、溫柔、恬靜的象征。尤其是中秋圓月,多少詩人睹物生情,寫下傳世之作;又有多少離別之人的惆悵。而我卻沒有這樣的哀愁,我記起臺灣的地震,它牽動著我也牽動著億萬炎黃赤子的心,一片片溫暖跨海傳情。中秋的月好象也正為此感人之舉默默流淚。她,繁忙的信差,祖國人民的安慰由她傳達。那么,原來思念、溫柔、美好、恬靜的象征中,更應添上一筆關愛和幫助,使無助的人看到她就想到希望,想到明天的美好。這月光雖不及太陽熾熱的光芒,但卻更能喚起聯想——在困難之時,定有人伸出無私的手,給你幫助和溫暖。這聯想不是對世俗的乞求,而是我們這生活在地球上的一類年輕生命的本性——人性。大海納百川,這中秋圓月仿佛是平靜的大海吸收這每個人的思索,在她的溫柔恬靜中,思索的波濤也在緩緩地釋放,化成云霧環繞其周。這是意境,注入新象征的意境。
愿這意境蕩滌我陳舊的思想,沖刷掉世間的不平。或許你對這圓月還有些古老的思索,朋友,請開啟你思維的閘門,暢想明天,暢想屬于自己的“心月”吧。
國慶節:
十月一日 10點,閱兵式準時開始了,一對訓練有素的軍人走著標準的正步出現在******,伴隨著慷慨激昂的樂隊奏鳴曲,走過了群眾的視線,也升起了那紅的耀眼的五星紅旗.十點15分,******主席站在轎車上開始向檢閱部隊問好,那一個個高大魁梧的解放軍戰士像一桿桿標槍直挺挺地立在那里,散發一種不知名的硬氣質,等待著主席的問候,等待著人民的檢閱。可是這卻讓我覺得這不像是受檢閱的,倒是像是在戰場上整裝待發的軍人——中國軍人!而主席也微笑著向這百萬雄獅致敬和問候。
這固然已經和很讓我震驚了,但更令我震驚的卻還是他們后面的十萬鐵騎,一輛輛海陸空裝甲車除了我認識的一些坦克,其他的我竟全然沒見過,而且這些裝甲車一看便知道是尖端科技的產物。在這時,我突然想起在1949年我國開國大典時,我們的武裝裝備被外國笑稱為“萬國牌”,只有騾馬才真真地產自中國。這段心痛的往事在現在終于可以雪恥了,心中不禁一陣激動。
“國富民強宏基業,經濟建設寫春秋”
在今天這宏大的場面,俯拍毫無疑問是最好的選擇,可就是在這俯拍當中,我一覽無余地看見了中國的變化,再也看不見矮小的瓦房甚至平房,出現的都一棟棟高樓大廈還有另人驕傲標志性建筑;而且人們也不再像以前只穿藍白裝、中山裝,反而是展現個性的文化衫多了些。當我看到祖國越來越好,甚至可以和發達國家相比時,我的心再一次激動。
“當風雪阻斷歸路,我們彼此取暖;當主權面對挑戰,我們亮出利劍;當圣火遭遇屈辱,我們義無反顧;當病毒吞噬生命,我們用愛彌補;當列車沖出軌道,我們竭誠互助;當震撼撕裂大地,我們開山辟路;勇敢面對磨難,挺起中國的脊梁!”當我看完閱兵式,我的第一感覺便是要,挺起中國人脊梁!
【中秋與國慶的節日感想】相關文章:
中秋國慶前安全生產大檢查總結范文03-11
植樹帶來的感想03-19
《岳飛傳》感想08-22
臺灣旅游感想03-19
環境調查感想03-19
感想怎么寫12-08
公司年會感想03-19
《草原》教學感想01-15
觀看愛國片感想03-19
讀論語后的感想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