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及專業群建設總結范文
專業及專業群建設總結范文
篇一:畜牧獸醫重點專業及專業群建設總結報告
一、專業建設背景
2005年新疆自治區黨委、人民政府做出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現代畜牧業的重大決定。新疆人民政府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中,把現代畜牧業發展擺在全區大農業發展的重要位置,規劃明確提出:大力建設現代優質畜產品基地,加快防疫基礎設施和飼草料基地建設,推進牲畜品種優良化、畜群結構合理化、生產經營產業化、產品營銷市場化和動物疫病防治網絡化,突出抓好優質牛羊肉、奶、細羊毛三大主導產品,積極發展農區和城郊畜牧業,培育壯大一批現代畜牧業龍頭企業和養殖大戶,加快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轉變,力爭到2010年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提高到30%以上。畜牧業的發展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農業發達程度的重要標志,新疆是我國五大牧區之一,天然草地遼闊,優良家畜品種眾多,具備了發展畜牧業的優勢條件,但新疆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目前還遠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據調查,在未來5年內,集中分布于學院所在地(昌吉地區)的新疆金牛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泰昆集團、新疆麥趣爾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新疆大成牧業有限責任公司、新疆天康生物股份有限責任
公司、新疆物華生物有限責任公司等為代表的一大批畜牧龍頭企業,對畜牧獸醫專業高職層次人才需求量在1500人左右。實行動物防疫員制度后,新疆將增編專業技術人員3000人,其中高職層次比例占到60%。新疆各地州、縣鄉現有專業技術人員20000多名,其中系統掌握畜禽養殖、疾病防治技術及品種改良技術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僅占30%左右,有近萬名的人員崗位技術能力急需提升。此外,全疆非龍頭畜禽養殖企業對飼養與疾病防治方面的高職人才需求量大約缺口還有2000人。
在新疆作為畜牧獸醫高職專業肩負著培養應用型技術人才的重任,加快其發展勢在必行。
二、專業建設實施及建設成效
(一)創新專業辦學體制與機制,構筑專業建設大平臺
2003年創建昌吉畜牧學院,成立辦學理事會。由昌吉州政府牽頭,學院和昌吉州畜牧局聯合11家畜牧龍頭企業共同組建了昌吉畜牧學院辦學理事會,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昌吉州人民政府成立專門工作領導小組,州長擔任組長,大型龍頭企業的董事長擔任理事長,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學院院長擔任副理事長,昌吉州畜牧局局長任首任院長。學院組建后,建立理事會章程,簽訂“政校企”合作辦學有關協議,成立校企合作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
專業與具體合作企業建立“一對一”教學管理委員會,制定理事會、委員會工作制度,制定學生頂崗實習期間管理辦法、校企雙方人員互兼互聘管理規定,設計學院建設發展規劃等。進入示范建設期后,專業繼續在其辦學體制和運行機制方面不斷探討和健全。
“政校企”合作辦學為專業建設構建了一個“政府牽頭、行業指導、企業參與、學院實施、多方受益、互惠多贏”的平臺,在這里將政府、行業、企業與專業建設緊密結合起來,讓政府、行業、企業真正參與到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中,企業在合作教育中擁有了真正的發言權。至2008年9月,政府參與層次由昌吉州提升到自治區,牽頭行業主管廳局由昌吉州畜牧局提升到自治區畜牧廳;辦學理事會由最初參加的11家畜牧龍頭企業發展到56家,并且成立了養牛與牛病防治、養豬與豬病防治、動物檢疫等9個理事理事會分會,覆蓋地區由昌吉州延伸到新疆其它14個地州。在這里職業教育資源得到有效整合,為畜牧獸醫專業建設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發展環境。
(二)課程體系建設與教學內容改革
1、建設措施
(1)“工學融合,在企業中辦學”人才培養模式模型設計 一是基于養殖企業生產規律研究。畜牧養殖企業隨現代畜牧業
標準化工廠化方向的發展,日益呈現出圍繞優質畜產品生產,“養、繁、防”各技術環節緊密銜接,呈現變化周期性很強的特征。再從單方面分析看,無論畜禽飼養還是繁殖,以及穿插在其中程序化的畜禽疫病防治各內部各個生產環節聯系也十分緊密,環環相扣。畜禽業整個生產嚴格按照畜禽生物規律,在科學規范技術應用的基礎上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安排亦有很強的周期性。現代畜禽養殖生產常年圈養舍飼,生產常年不間斷,周而往施,節律性非常明顯。
二是專業通過校企合作,建立“工學融合,在企業中辦學”的人才培養模式。
根據現代畜牧業生產變化這一規律,結合高職教育規律,畜牧獸醫專業按照“一年在校,二年企業,實踐主線,理論鑲嵌,工學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建構思路確定了“工學融合,在企業中辦學”的人才培養模式,并建立實踐性教學貫穿于人才培養全過程,生產性實習為主體,有半年以上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模型。
畜牧獸醫專業根據生產工作領域職業崗位群特點,分為養牛與牛病防治、養羊與羊病防治、養豬與豬病防治、養雞與雞病防治等專業方向,模式模型的設計在運行上結合這一特點,將學生第一學年放在學校內加強專業基礎理論學習的同時,參加校內畜牧獸醫專業生產性實訓室(場)工讀見習,完成畜禽飼養與疾病防治某一專
業方向2—3個主要崗位1個循環的攻讀見習,目的是了解熟悉專業生產過程,掌握有關專業基礎技能,夯實學生專業基礎并培養專業單項能力,為下一步進入養殖企業學習奠定基礎;第二學年采取在養殖企業中學習的方式,學生選擇畜禽飼養與疾病防治具體的一個專業方向進行約二個循環的協崗鍛煉,完成養殖崗位綜合技術的學習,習得崗位經驗,獲取職業基本素質,培養專業綜合能力;第三學年學生確定一個專業方向選擇一至二個技術崗位進行頂崗,實現最后學生能以準員工的身份上崗,教學中采取在干中學,在學中干,完成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培養和職業資格鑒定。全學程實行三年三循環,實踐不斷線。學生經過由學徒協崗到準員工頂崗,形成專業綜合能力,最后半年(即第六學期)頂崗實習完成職業素質和職業崗位能力的培養,成為高素質高技能專門人才。
“工學融合,在企業中辦學”的人才培養模式的建立,是基于就業導向,分析研究職業能力和職業特征,根據養殖企業生產流程、崗位群特點組織教學,將主要專業技術理論教學穿插在實踐教學主線上,充分利用全真的養殖企業環境及職教資源實施“情境”教學,學生邊干邊學習,實現了“教學做”合一。
人才培養模式模型設計符合養殖生產變化規律和在全真職業環境下開展高級畜牧獸醫職業技術人才培養的職業教育規律。體現以職業能力培養和全面素質教育為本位的職業教育思想。按照“一
篇二: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及其專業群建設 項目總結
一、項目概況
根據教育部、財政部《關于確定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骨干高職院校立項建設單位的通知》(教高函[2010]27號)和《關于啟動2011年度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骨干高職學校項目建設工作的通知》(教職成廳函[2011]44號),批準我院為國家骨干高職院校項目建設單位;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及其專業群建設是該項目的子項目,項目投資570萬元,其中中央財政投入430萬元,地方財政投入120萬元,學院自籌20萬元,項目建設期為2011年9月—2014年3月。經過兩年半的建設,現已完成全部建設任務,達到預期目標。
(一)建設目標
通過項目實施,創新內外工坊、賽訓一體、學崗直通的人才培養模式;構建創新創業教育與裝飾設計崗位技能培養相融通的項目導向課程體系;打造結構合理、優勢明顯、專兼結合的教學團隊;建設集教學、實訓、培訓、技能鑒定、技術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校內輕工裝飾創意與設計中心;深化校企合作,形成校企互惠共贏的育人機制;以突出創新、創業為主線,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和創新、創業能力,滿足區域經濟發展對環境藝術設計人才需求,提升專業建
設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使環境藝術專業成為國內同類院校中優勢明顯、特色突出的示范專業。
(二)建設內容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及專業群建設項目的建設內容包括7個方面:人才培養模式與課程體系改革;師資隊伍建設;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運行機制建設;教學實訓實驗條件建設;社會服務能力建設;質量保障體系建設和專業群建設,全部建設內容包括35個建設任務。見附表1(體現出7個內容、建設任務、預期目標及完成情況)
二、完成情況
(一)深化校企合作,形成共同育人的運行機制
1、組建了包括5位企業專家在內的專業建設委員會,與12家企業建立了緊密型合作關系,行業企業專家在項目實施、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和專業建設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聘請16位企業技術骨干為兼職教師,兼職教師在主干課程教學和指導學生實訓實習中的作用明顯,建設期內兼職教師授課的課時數平均為多少課時,占總課時的百分之多少(每年)。(我周一再核一遍)
3、以內外工坊的形式建立校中廠2個,廠中校2個,企業投資?萬元,建立了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內外工坊工作制度,平均每年5位企業人員在校內工坊中擔任項目經理和指導教師。
4、合作企業將真實項目帶入專業課程中,推動了項目化教學和以創新創業為核心的專業建設,建設期內校企合作共完成企業項目
20項,申請專利94項,帶動了合作企業出口創匯,為企業帶來直接經濟效益100余萬元。
5、專任教師在外工坊中掛職鍛煉,并與企業人員共同承擔企業項目,成果直接用于企業的產品開發與生產,在家具、裝飾、軟裝制作、裝飾材料、陶藝制作等行業的轉型升級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運行機制建設情況見表1
表1 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運行機制建設一覽表
(二)創新內外工坊、賽訓一體、學崗直通的人才培養模式,培養企業需要的專門人才
1. 建立內外工坊,校內教學與企業實踐對接
建設校內工坊11個,校外工坊12個,設備臺套數為193臺套,占地面積為910平方米,設備總值188.56萬元,建設期內共開發實訓項目20個。內外工坊由校企共同建設、共同管理,能夠為學生創造真實環境,學生在內外工坊中在專兼職教師指導下,以項目為載體完成教學過程。
2.實施賽訓一體,創新教育與崗位要求對接
運用TRIZ(創新)理論指導教學,在專業核心課程的項目教學中
融入思維訓練,系統學習,實踐應用的多層次訓練模式,將相關的專業課都當作是一場競賽,組織學生以個人的、團體的形式參加優思杯設計競賽、創業大賽、室內設計競賽、畢業作品大賽,并將學生的獲獎作品申報專利,從而引領、激勵學生進行自主創新設計。建設期內,學生共參加校內外比賽獲得各級各類獎項見表2、表3。
表2 校內開發專業競賽計劃表
篇三: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群)建設總結報告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在學院領導的大力支持和示范辦的指導下,根據示范方案和任務書要求,本專業全員參與示范專業建設工作,各方面均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建設過程中也存在一定困難和不足,結合正在推進的建設內容以及下一步的建設計劃和目標進行匯報如下:
一、建設成果
(一)以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為龍頭的專業群建設初見規模 緊緊圍繞室內裝飾設計行業社會需求及其發展的趨勢,分析解構裝飾設計行業緊缺的設計師、設計員、制圖員等職業崗位群的任職標準,結合自身實力,進行專業建設和專業結構調整,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為龍頭,以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廣告設計與制作、藝術設計、動漫設計與制作、服裝設計專業為支撐的藝術類專業群,進一步適應了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
(二)初步實現了“導師·項目”實做制的教學改革、逐步完善課程體系
在2009級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中實行3+2+1“導師·項目”實做制半工半讀教學模式。
“3”為前三個學期的專業基礎課教學階段
“2”為第四、五學期的“導師·項目”實做制半工半讀教學階段 “1”為最后一學期的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人才培養階段
第一至第三學期為專業基礎課程,三個學期內全部完成。第四、五學期為校內實習學期,采用“導師·項目”實做制半工半讀教學模式。“導師”制為每名專業教師代十名學生,在第四學期中帶領學生到實習單位或實訓室中開展專業課題設計,詳細課程安排如下:(見表1)
表1 “導師·項目”實做制詳細課程安排
實踐教學環節與實際設計施工相結合。從第四學期開始導師就帶領學生到裝飾公司或實訓室開展專業課題,學生在實踐環節中參與實際的設計施工,按勞計酬。使學生從入學到就業除了具有實踐技能經驗外還具有社會工作經驗,縮短學生與企業距離,使學生在畢業前就直接具有社會職業經驗,提高學生就業水平與質量。
在實行“導師”“項目”制半工半讀教學模式時,導師為本學院的專業課教師和外聘教師或公司的專業設計師。
(三)建立了專兼結合的師資隊伍并取得成果
(1)藝術設計系專業教學團隊現有專任教師22名,聘任高校、企業、行業的兼職指導教師12名。有5位教師在山水空間裝飾有限責任公司、合肥零距離裝飾有限公司、合肥新視野裝飾工程有限公司
等合作企業任設計師、項目經理等職,教師隊伍中高級職稱教師4名,碩士及以上教師9名,專業帶頭人3名,骨干教師3名,形成了一支專兼結合、職稱學歷結構合理的“雙師”結構專業教學團隊。
(2)教學團隊教研成果突出
近年來,許多教師在設計理論及設計教學方面都有較深入的研究,并在全國多家專業刊物上發表過文章。包括:專業教師主持承擔各類省級科研課題12項 ,院級教研課題11項 ,發表論文25篇 ,參與教材編寫7人、共10篇,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0項,獲安徽省教學成果獎2項,1人主持國家級重點專業實訓室建設項目建設。在實踐方面,許多教師主持或參與了較大型的室內裝飾與裝修工程的設計與施工。如:《亞運會購物中心》安徽館總體設計、以及一些辦公、餐飲、娛樂場所的室內和家裝設計,還有大型的全景畫制作,環境規劃和雕塑設計等等。其中,《亞運會購物中心》安徽館總體設計獲得優秀設計獎,《室內陳列設計》獲北京國際室內裝飾展覽最佳設計獎。同時,指導學生獲得安徽省第一屆動漫大賽《提升職業素質要從“眼前”做起》三等獎、Gelivable I'shinning一等獎,安徽省第二屆動漫大賽旅游禮品類二等獎、優秀動畫短片獎。
(四)校企共建,形成了全面的實驗實訓教學條件
在進行充分考察論證的基礎上,與山水空間裝飾有限責任公司、合肥零距離裝飾有限公司、合肥新視野裝飾工程有限公司等合作企業開展師資、技術、設備、場地等資源共享。
在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的基礎上,與合作企業先后建設了山水空間裝飾有限責任公司、合肥零距離裝飾有限公司兩家融教學、培訓、
社會服務于一體的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
校外已與合肥市十多個建筑企事業單位建立了長期穩固的校企合作關系,建設了三個類型的校外實習基地:與山水空間裝飾有限責任公司、合肥零距離裝飾有限公司、合肥新視野裝飾工程有限公司三個一體化基地,初步實現了資源的“共建、共管、共享”,滿足學校實踐教學需要的同時,為企業解決技術難題、培訓員工,實現雙方共贏;10家頂崗實習基地,滿足學生頂崗實習的需求。已初步實施了實訓室進企業、課堂進工地等合作模式,較好地完成了各項實訓實習教學活動,積極鼓勵學生參加技能比賽,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職業技能。
二、主要不足與困難
(一)“雙師”型專兼教師隊伍不夠完善,師資缺乏。
(二)教改項目和科研成果太少
(三)實訓室硬件太簡陋。無資金建設。
三.下一步建設目標計劃
(一).進一步修訂人才培養模式
根據市場需求,從專業設置、課程開發,到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評價等一系列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中,充分發揮與合作的優勢,結合“導師·項目實做”制和工地的實際學習,分階段培養學生實際工作能力,并將職業素質教育貫穿全程。通過“認識引領、案例導向、交流互動、現場體驗”,加強入職教育、技能訓練、頂崗實習三個層面的過程管理,完善“職業體驗測評”、“職業技能鑒定“、“崗位素質評價”標準,完善職場體驗→實境訓練→頂崗歷練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不再是培養一般意義上的技術工人,而是以技術科學為指導的“技能型創新人才”。
(二).課程建設與改革
以“導師項目實做”制為課程改造契機,進行重點課程建設與改造。 制訂課程發展規劃。2012年重點建設室內設計、園林設計兩
門課程,2013年重點建設園林設計、建筑裝飾設計兩門課程。努力使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成為院級重點專業,爭取資金,進一步完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進一步修訂和完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計劃,優化專業課程體系,努力探索課程建設與改革新途徑。形成以當地產業、行業、企業為依托,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具體項目為主體,以專業教室、和校外實訓基地為兩翼,構建產學研結合的實踐教學模式。
(三).教學團隊建設
充分利用專任教師在校企雙向任職的有利條件,不斷提高專任教師的實踐能力和職業教學能力;努力改善專兼隊伍結構,不斷優化兼職教師資源庫。
(四).專業群建設
通過校企互動、以“導師項目實做”制為重點,以工學結合為切入點,以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為龍頭,帶動建筑裝飾工程技術、藝術設計、廣告設計、服裝設計、動漫設計等專業的全面建設。本著課程教學實驗教學合一、產學
結合落實(校內)實訓和校企合作落實校外 (頂崗)實習,構建相對獨立的理論和實踐教學體系;提高師資隊伍整體素質,培養5名專業帶頭人、15名骨干教師,建成一支高水平“雙師”結構和“雙師”素質專業教學團隊;與企業共同完善實驗實訓條件,共同建設內容全面、技術先進、實用性強的教學資源庫。按照省級精品課程的標準建設展示設計、景觀設計、室內設計、建筑裝飾設計等專業核心課程。
(五).實習實訓基地建設
1.校內實訓基地建設
以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職業能力培養為目標,重點服務8門核心課程的教學,模擬設計、制作工藝流程,與企業合作,建設校內設計工作室,采用市場化化運作,創造仿真職業情境、營造職業氛圍,在2-3年間,把實訓基地建設成圍繞環境藝術設計為中心的專業群教學、職業培訓和技術服務為一體的、考核體系完備
【專業及專業群建設總結】相關文章:
專業建設的實施計劃02-25
汽車維修專業技術總結范文02-28
本科專業排行榜總結03-19
路橋專業個人工作總結范文03-19
人防專業隊整組情況總結范文03-27
教學反思:專業反思對教師專業成長的作用04-24
本科漢語言文學專業實習總結01-16
本科漢語言文學專業實習總結01-16
本科漢語言文學專業實習總結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