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調查報告怎么寫
經營調查報告怎么寫
連鎖經營的發展最早出現的連鎖經營是正規連鎖。1859年在美國紐約出現的“大西洋及太平洋茶葉公司”開創了正規連鎖的先河。1887年,美國130多家食品零售商共同投資,創辦了一家聯合批發企業,為出資的成員服務,實行聯合分銷,統一管理,而各成員企業仍然彼此獨立,這就是歷史上的第一家自由連鎖店。自由連鎖是中小零售企業聯合對抗大型零售商業壟斷而產生的經營形式,經過幾十年的不懈競爭,到1955年,自由連鎖在美國的銷售額終于超過了正規連鎖。
隨著企業銷售渠道和方式的不斷變革,連鎖經營第三種類型——特許連鎖在1865年出現了。第一家開展特許連鎖的企業是美國“勝家”縫紉機公司,到19XX年以后,這種通過合同契約,有償轉讓經營特許權的連鎖經銷網絡迅速在全美普及,并擴展到其他的零售、飲食、服務等領域,到20世紀80年代,特許連鎖的勢頭在西方許多發達國家相繼超過了其他兩種形式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XX年度中國連鎖經營企業經營狀況分析報告”顯示:XX年中國連鎖百強企業中的加盟店有了很大的增長,銷售額達到244億元,同比增長129%;加盟店3968個,同比增長89%;員工人數近11萬人,同比增長20%。根據apfc公布的數據,目前亞太地區七個國家和地區(中國、日本、菲律賓、澳大利亞、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的特許企業總合達4701家,加盟商總合達252620個。另據wfc的統計,歐美地區11個國家(美國、加拿大、法國、英國、巴西、荷蘭、瑞典、奧地利、比利時、芬蘭、丹麥)的特許企業總數達到6632家,加盟商總數達253361個。
連鎖經營是一項理論性和技術性較強的工程,實施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只要在推行中注重連鎖經營的長遠規劃,就不會被一些問題遮住雙眼而走彎路。
許多專家認為連鎖經營的實質就是:“連鎖經營是現代化工業大生產的原理在商業流通領域的應用”,通過連鎖擴大企業的規模,降低交易費用和流通費用,優化商業資源配置,從而提高經濟效益。
連鎖經營,不是為了連鎖而連鎖,或者是僅僅改變一下經營管理方式。連鎖不是目的,而是以連鎖經營為手段,大幅提升企業的競爭實力,逐步擴大經營商品的市場占有率,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和費用,追求企業利益的最大化。所以,在規劃連鎖經營時,要制訂連鎖經營的發展戰略,如發展多少連鎖店?用幾年時間?發展區域是局限在本省內還是全國?還必須明確提出實行連鎖后要達到什么樣的具體目標,比如各連鎖點的經營成本和費用是否降低,降低多少?利潤是否增長,增長多少?管理手段和方式是否適應?未來的預期目標能否實現?等等。
連鎖經營的三種類型,即“正規連鎖、特許連鎖、自由連鎖。
正規連鎖具有資產一體化的特征,每一家連鎖分店的所有權都屬于同一主體,歸一個公司、一個聯合組織或單一個人所有,所以在經營管理權方面基本上高度集中,各連鎖店不僅店名、店貌等完全統一,經營管理的決策權,如人事權、進貨權、定價權、財務權、投資權等也都高度集中在公司總部,公司總部為每個連鎖店提供全方位的服務,以保證公司的整體優勢。
特許連鎖具有資產獨立性的特征,即特許連鎖店之間以及連鎖店與總公司間的資產都是相互獨立的,所以在經營管理上往往不采取強制性的措施,一方面通過特許合同規定雙方的權利義務,另一方面則是通過有效的服務、指導和監督來引導特許店的經營行為。
自由連鎖,各成員店的所有權、經營權和財務核算都是獨立的,成員店可以使用各自的店名商標,總店或主導企業與成員店之間并不存在經營權的買賣關系,他們主要是靠合同和商業信譽建立一種互助互利關系,以達到規模經營的目的;總店與成員店之間是協商和服務的關系,總店主要負責統一進貨和配送,各店鋪在核算、盈虧、人事安排、經營品種、經營方式及經營規模、經營策略上都有很大的自主權。
從對連鎖經營的幾種形式可以看出,連鎖經營的實質是:專業化經營與分散化開店相結合。集中化采購與分散化銷售相結合。
中國連鎖業發展背景
中國引入連鎖商店經營是在80年代中期,主要是合資的餐飲業。當時也有少數零售企業連鎖店,經營狀況一般。到了90年代前后,國內市場疲軟,零售企業普遍陷入經營困境。一些中小企業在經歷了承包經營和租賃經營之后,卻到了難以維持的程度。在大企業發展集團化經營的同時,中小零售企業的連鎖經營開始起步。近二三年中國的連鎖商店發展十分迅速,尤其是原有區街綜合食雜店、商業公司等,為了擺脫困境,各企業紛紛改造,匆匆連鎖,一時間大中城市的中小商業企業幾乎都在走連鎖經營之路。中國的連鎖商業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和發展起來的。目前我國的連鎖商業在各地的發展不均衡,東南沿海一帶和大城市發展比較快,管理也比較規范。上海的聯華超市公司1991年開辦,到1995年末共開業46家連鎖超市,到1999年末,已經發展到600家連鎖門店,并且步入規范化和科學化管理。據統計,XX年初上海的連鎖門店已達到3200個。
連鎖經營在中國起步較晚,但從近幾年的發展來看,發展速度非常快快。據統計,到1997年底,全國已有連鎖經營公司1,000多家, 各種形式的直營店和加盟店近15,000個,實現銷售額達到420 億元,成為流通產業新的增長點。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一大批連鎖明星企業也相繼涌現。我國連鎖經營的市場占有率正逐步提高,其發展領域已延伸到商業、物資、糧油、醫藥、煙草、服務等眾多行業,顯示出強大的競爭優勢,“價廉、放心、方便、增效”的優越性已明顯地發揮出來。此外,連鎖企業正逐步從中心城市向小城鎮、農
村市場擴散,形成了國有、集體、個體、外資企業等各種所有制成分共同參與連鎖的多元化發展格局,受到了社會各界的普遍歡迎。
連鎖經營大致有以下幾種:
(1 )以大型商業企業為龍頭的百貨及餐飲連鎖經營企業,帶動小企業加盟。
(2 )在原有國營副食商店和國營糧店基礎上采用自由連鎖形式發展起來的便民連鎖店。
(3)以專業經營為特色的連鎖店。
(4)平價倉儲式連鎖超市。
連鎖經營發展戰略和目標
實行連鎖經營,不是為了連鎖而連鎖,或者是僅僅改變一下經營管理方式。連鎖不是目的,而是以連鎖經營為手段,大幅提升企業的競爭實力,逐步擴大經營商品的市場占有率,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和費用,追求企業利益的最大化。所以,在規劃連鎖經營時,要制訂連鎖經營的發展戰略,如發展多少連鎖店?用幾年時間?發展區域是局限在本省內還是全國?還必須明確提出實行連鎖后要達到什么樣的具體目標,比如各連鎖點的經營成本和費用是否降低,降低多少?利潤是否增長,增長多少?管理手段和方式是否適應?未來的預期目標能否實現?等等。無論是戰略目標還是戰術目標都要有一個明確的出發點和歸宿點。
連鎖也有區別。一是直營店,屬于美容品牌直接管理和規劃;另一種是加盟店,即投資者以一定比例的資金,直接購買下美容品牌已經成熟的一套經營模式。不過,不管哪一形式的連鎖美容企業,要在市場競爭中生存下來,就必須做好“服務”這一環節。詩麗堂營銷總監歐陽莉說:“每個美容連鎖品牌,都應該具有自己的獨特企業文化并根據加盟商的個體情況做出調整。對新開張的店給予技術和硬件上的支持,一般會有2-3個月的培訓期,對銷售業績不俗的老加盟商,則會給予更高的回報與優惠。”思妍麗執行經理代麗萍女士說:“要留住顧客,就一定從服務上抓起。一是產品的品質保障;二是服務意識和專業性的有效結合,力求做到盡善盡美;三是以人為本,美容行業應該是高素質人群的聚會,不僅顧客是如此,美容從業人員更應當如此。”
根據商務部商業改革發展司的調查,全國前30家連鎖企業XX年上半年銷售額為2365.3億元,比XX年同期增長29.9%,店鋪總數為13467個,比XX年同期增長21.2%(其中,直營店的銷售額為億元,占銷售總額的85.2%)。上海百聯(集團)有限公司(商業連鎖部分)以364.9億元銷售額、5910家店鋪的業績,名列全國首位,銷售額與店鋪數分別比XX年同期增長13.7%和23%。 國美電器有限公司、蘇寧電器集團、大連大商集團有限公司、家樂福(中國地區各企業)分別以195.7億元、178.3億元、129.5億元和102.3億元的業績排名第2至5位。
位列第6至20的企業是:蘇果超市有限公司、上海永樂家用電器有限公司、北京華聯集團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農工商超市(集團)有限公司、山東三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重慶商社(集團)有限公司、江蘇五星電器有限公司、北京物美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好又多管理咨詢服務(上海)有限公司、華潤萬佳有限公司、北京市大中電器有限公司、家世界連鎖商業集團有限公司、江蘇文峰大世界連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沃爾瑪中國有限公司、新一佳超市有限公司。
排在第21至30位的企業是:人人樂連鎖商業集團、合肥百貨大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武漢武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利群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錦江麥德龍現購自運有限公司、武漢中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王府井百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東方家園有限公司、北京京客隆超市連鎖集團有限公司、武漢中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由此可見,一個朝陽性的行業會產生一個大的國際化企業,會使該企業進一步推動這個朝陽行業的發展,企業與行業共同發展。家電行業產生海爾,pc機行業產生聯想、戴爾,汽車行業產生大眾、通用,地產行業產生萬科、順馳,通訊行業產生華為、中興,便利店產生了7—11、零售店產生了沃爾瑪。美容化妝品業連鎖經營,將會由誰來主載,我們將拭目以待。關于縣農村土地規模化經營的調查報告經營調查報告范文(2) | 返回目錄提高土地流轉組織化程度 推進高效農業規模化經營--關于射陽縣農村土地規模化經營的調查報告(討論稿)
為了推動農村土地規模流轉,服務全縣高效、特色農業發展戰略,最近縣政協會同縣委農工辦、縣農林局在縣內盤灣、長蕩、興橋、洋馬、臨海、千秋等鎮對我縣農村土地規模化經營工作進行了專題調研,并赴當涂、綿陽等地考察學習。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縣農村土地規模化經營的概況
我縣農村現有人口75.4萬人、耕地145.3萬畝,農戶平均耕地6.01畝,農民人均耕地1.93畝。近年來,在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的基礎上,我縣堅持“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農村土地流轉集中逐步規范、穩步推進,農村土地規模化經營也取得了初步成效。至今年5月底,全縣農村土地流轉11.8萬畝,占耕地面積8.12%,50畝以上規模經營32例,面積累計2.15萬畝,占土地流轉面積18.2%。農村土地規模經營具有以下三個特點:
㈠規模經營增多。據調查,近三年來,我縣農村土地流轉集中、規模經營逐年增多。XX年全縣50畝以上規模流轉5例,新增規模流轉面積4200畝,占流轉面積的4.08%;XX年年50畝以上規模流轉9例,新增規模流轉面積7300畝,占流轉面積6.64%;今年5月份50畝以上規模流轉12例,新增規模流轉面積8000畝,占流轉面積6.78%。規模流轉在農村土地流轉活動中已逐漸占據主導地位。
㈡流轉方式靈活。目前,我縣農村土地流轉方式主要有四種:一是轉包。從事非農產業又不愿意放棄土地的農戶。在當地有償流轉。二是托管。部分農戶為了不荒廢土地,就近將土地以無償的方式臨時托付給其他農戶種植。三是出租。村集體或農戶直接與承包方協商簽訂租賃合同。四是入股。農戶之間自愿聯合將土地經營權入股,從事農業合作生產;或農戶以土地經營權入股的方式,與承包者合作經營。此外,還有代耕、互換等形式。
㈢經營模式多樣。根據調查,我縣農村土地規模經營模式較多,但主要的是以下三種:一是通過流轉經營權實現土地規模經營。即原承包農戶將土地經營權有償流轉出來向大戶集中,形成幾十到幾百畝不等的規模經營。如臨海鎮朱達洲320畝的糧食小農場。二是建立股份制合作社實現土地規模化經營。農戶將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合作社或公司,土地交由合作社或公司經營,農戶按股份從土地經營盈利中分紅,從而形成規模化經營。如陳洋鎮富陽居委會1800畝的苗木花卉股份合作基地。三是大面積租賃實現土地規模化經營。主要是個人、經濟團體或外來企業成片租賃土地,建立特色農業生產基地,形成規模經營。如興橋鎮紅星村550畝優質梨果園、盤灣鎮南沃村700畝蠶桑基地、千秋鎮聯合村XX畝特水養殖基地等。
二、我縣農村土地規模經營的難點
近年來,我縣農村土地流轉和規模化經營,雖然取得了一些進展,但仍存在速度不快、規模不大、效益不高和機制不活等方面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
一是農戶認識尚有偏差。從調查走訪的情況看,農村不少農戶把“流轉”與“失地”相混同,土地寧可粗放經營,也不愿意流轉。加之,農村的養老、醫療、社會救助等社會保障體系不夠健全,大多數農民仍把土地作為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對土地流轉存在后顧之憂。近年來國家實施的一系列支農惠農政策,又使不少農戶對土地的依賴性增強。所以,三年來,全縣農村土地流轉也分別只有4200畝、7300畝和8000多畝。相比當涂近三年1.2萬畝、2.5萬畝、4萬畝流轉規模和成倍的增長速度,我縣農村土地流轉規模較小、速度較慢。
二是土地流轉效益不高。目前,我縣雖有11.8萬畝流轉面積,但規模流轉僅占18.2%,流轉的總體質量不高。據調查,全縣農村自發流轉的土地仍然以種植糧食、棉花等普通農作物為主,年畝純收入不足600元。由于自發零星流轉占流轉總量的81.8%,這些流轉不連片、種植不集中給防蟲治病、機械操作帶來較大不便,達不到土地流轉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土地效益的目的,也制約著現代高效農業、特色農業的迅速發展。
三是扶持政策仍有缺位。激勵機制不活是我縣農村土地流轉集中、規模經營發展比較緩慢的又一重要原因。從調查情況看,縣、鎮(區)兩級政府至今還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農村土地規模流轉經營激勵扶持政策;政府對規模種養大戶、經濟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在基礎建設、稅收優惠、資金投入等方面的扶持、幫助還相對較少。此外,各級支農資金雖然逐年增加,但點眼藥水式的扶持方式,達不到扶持的效果。
四是服務體系不夠完善。完善的社會化服務體系,是保障農村土地規模經營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目前我縣農村土地流轉各服務環節都沒能有效發揮其作用。各鎮(區)土地流轉服務中心雖已成立多時,但一直未能有效運作;土地租賃市場和社會中介組織等新型土地流轉服務機制尚未發育形成;大多數村(居)土地流轉組織化程度不高,土地供求信息渠道不暢,時常出現土地“要轉的轉不出,要租的租不到”現象。
五是經營載體還較缺乏。我縣有145.3萬畝耕地,農業基礎設施完備,科技服務體系健全,發展高效、特色農業的條件得天獨厚。但目前112家合作社、144家專業協會參與農村土地規模經營的不到20家;128家農業龍頭企業與農戶之間大多是松散型協作關系,直接參與土地規模經營的幾乎為零;每年引進的高效、特色農業項目少之又少。
三、推進農村土地規模化經營的建議
目前,農村80%以上青壯年勞力從事農外就業、創業,留在農村種田的大多是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他們文化層次不高、生產方式落后,這些都嚴重阻礙現代高效農業的迅速發展。因此,推動農村土地向大戶、合作經濟組織和龍頭企業流轉集中,實行規模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勢在必行,十分迫切。我們必須進一步增強農村土地規模經營的緊迫感,積極借鑒外地經驗,提高土地流轉組織化程度,推進高效農業規模化經營。在經營項目上以扶持高效農業和特色農業為先,在經營模式上以推行集中租賃和股份合作為主,同時提倡百花齊放、鼓勵多式并舉。具體有五個方面的建議:
㈠因勢利導,解決觀念問題。提高群眾的認識,轉變農民的觀念,從源頭上化解土地流轉的制約因素,就必須努力做好三件事。
一要統一農戶思想。農戶的主動參與是實現土地規模流轉的重要基礎。各鎮、村在土地規模流轉工作中,要通過多種渠道,廣泛宣傳《農村土地承包法》、《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等黨在農村的現行各項法律政策,主動深入農戶,做細思想工作,引導農民轉變觀念。當涂縣丹陽鎮寶義村在土地流轉工作中,充分發揮黨小組、村民代表會議的作用,通過村民代表會議解疑答惑、落實黨員幫帶責任等方法,溝通農戶思想,解答農戶疑慮,最終取得了農戶對土地流轉工作的理解、支持和參與。這些做法,值得各鎮村在工作中借鑒。
二要推介流轉典型。典型具有巨大的榜樣力量。我縣土地流轉工作剛剛起步,需要樹立幾個典型來帶動全縣范圍內土地流轉工作的開展。縱觀全縣,有許多值得樹立和推廣的典型。如興橋鎮紅星村550畝優質梨果基地,去年畝年純收入超過1500元,這還是起步階段的效益,預計兩年后畝年純收入達萬元以上;陳洋鎮1800畝苗木花卉股份基地,128戶入股農戶,近兩年戶均分紅2—3萬元,農戶入股后收入比以前增長24%;盤灣鎮南沃村民姚文才,7.8畝農田流轉前種棉花年畝純收入不到700元,去年流轉后畝年租金就達700元,加上轉移就業工資收益,流轉后畝年收益比以前翻一番。其外還有盤灣南沃、洋馬藥材、興橋紅星、千秋聯合、陳洋富陽、耦耕富民、特庸北洋等村及楊文琴、沈長忠、朱達洲等高效規模經營大戶都是我縣農村土地流轉和實施高效農業規模經營的典型事例。各鎮、村要大力宣傳這些典型,讓農民群眾從身邊的人、身邊的事,感受到農村土地規模經營帶來的實實在在好處,讓農村土地規模經營的理念深入人心。
三要實施流轉試點。在土地流轉剛起步的時候,許多地方都采取試點的辦法積累經驗、加以推廣。XX年初綿陽縣政府下發了關于做好農村土地流轉試點工作的意見,在15個鄉鎮19個村進行試點工作,當年19個村規模流轉土地1.15萬畝,簽訂各類流轉合同2875份。XX年年這項工作全面推開,今年4月底前該縣規模流轉土地9.23萬畝,簽訂各類流轉合同1.78萬份。我縣也要選擇有條件的鎮、村進行土地規模經營試點,組織有經濟實力、有愿望發展土地規模經營的基層干部、種養大戶、企業主、合作經濟組織牽頭建立一批規模高效農業示范園、區,及時總結經驗得失,推動農村土地規模經營迅速擴張。
㈡健全網絡,解決服務問題。土地規模經營同實行家庭聯產承包一樣,也需要政府的推動和服務。在這過程中要強化四個職能作用。
一要強化主管部門的指導職能。縣農工辦要進一步強化管理職能,明確土地流轉原則,規范操作程序,指導、監督各鎮(區)有序開展農村土地流轉工作。要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盡快拿出全縣農村土地規模流轉的可操作性實施意見,供縣委、縣政府決策參考。
二要強化農經中心的服務職能。各鎮(區)農經中心要充分發揮農村土地流轉服務中心的職能作用,認真做好土地流轉規劃,建好土地流轉儲備庫,健全土地流轉糾紛的調解、仲裁機制。要通過網絡等途徑,及時為廣大農戶免費提供土地流轉項目推介、政策咨詢、土地登記、信息發布、權屬變更、糾紛仲裁、法律援助等服務。要協助村(居)加強與合同簽訂雙方的溝通,適時了解他們的所恩所想,對可能出現矛盾的苗頭,及時做好化解工作,切實保證農村經濟社會和諧健康發展。
三要強化村居集體的組織職能。事實表明,村級組織的高效組織,能較好地解決成匡不連片、零星難集中等土地流轉工作中難題。全縣各村(居)要充分發揮自身的組織作用,立足服務,積極組織農戶與土地承包方就土地流轉價格、流轉條件、合同期限等進行協商,維護雙方利益。有條件的村(居)要由村干部領頭成立土地流轉合作社,有組織地租賃農民承包地進行統一轉租或發包,發展高陽湖土地規模經營情況調查報告經營調查報告范文(3) | 返回目錄
陽湖土地規模經營情況調查報告
根據市、縣《關于做好全市規模經營情況調研的通知》的要求,我鎮認真組織對全鎮目前土地規模經營性情況進行了全面的調查,現將調查情況簡單地匯報如下:
一、當前土地規模經營的概況
我鎮地處縣城東部,與鹽城、泰州、淮安三市交界,先后由原射陽、天平、水泗三個鄉鎮合并,現有版圖面積194平方公里,34個行政村(含3個居委會),全鎮農業人口8.21人口萬人,勞動力4.98萬人,從事第一產業的勞動力2.05萬人,外出務工勞動力2.95萬人。全鎮農業總產值5980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022元。全鎮現有耕地總面積8.53萬畝,土地集中經營面積5.89萬畝,其中經營30畝以上的有60個,50畝以上的55個,100畝以上的有40個,200畝以上的有37個,500畝以上的38個。集中經營的土地常年用工577人,人均年工資8500元,季節性用工134198個,發放工資總額174.6萬元。土地集中的主要途徑是轉包、租賃、入股等形式。逐步將土地向種田大戶集中,便于耕種。
二、促進土地規模經營采取的措施
1、推進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
隨著農村城市化、城鄉一體化的步伐加快,隨著農村生產力的發展和人們對物質、文化生活需求的提高,農村剩余勞動力逐步由一產向二、三產業轉化,勞動力的變化和轉移,土地流轉已成為今后發展的必然趨勢。為了保護農民的合法權益,確保流轉后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和收益權不受侵占,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是當前穩定家庭承包經營的一種完善措施。我們鎮于今年七月在戴莊村成立了“戴莊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成立之后我們認為有兩方面的優勢,一方面從效益的角度看,可以確保土地有充分的使用,對原有多戶所有,過于零碎的土地集中起來,由合作社組織經營或向社會招標,讓有經濟實力、有經營頭腦、有對路項目者應標經營,可以推動規模種植,實現科技興農,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不斷開拓新的農產品項目,逐步向市場化轉化,最終還可以提高經濟效益,讓原承包戶,也就是股東,從收益上得到更多的實惠。另一方面,從土地經營和管理權的角度看,目前通過股份合作形式,使每個村民變股民,股份合作制集中股民的意愿進行運作,這樣農民都能真正當家作主,切實維護好自身的權益。
2、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大做生態旅游文章。
近年來,我鎮政府租賃了沖林村1200畝土地,充分利用“中國荷藕之鄉”的無形資產,在該區域建設了荷藕生態旅游觀光,該區域周圍無任何污染,空氣新鮮、水質清晰。每年都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為招商大造平臺。
3、加快擴大勞務,是緩解土地資源矛盾,逐步實現土地規模經營的有效途徑。
我鎮水面資源比較豐富,但人均耕地只有1畝左右。隨著農業生產技術含量提高,農村剩余勞動力不斷增多,人地矛盾日益突出,農民隱性失業的問題比較嚴重。事實證明,凡是勞務輸出人數較多的村,老百姓都忙著外出掙錢,相互“攀富”,村里閑雜人員少,資源糾紛少,家庭和睦,干群關系融洽,社會安定。近幾年來,我鎮農村基層干部克服了勞務輸出是個人行為與集體無關的片面認識,克服畏難情緒,從農村發展和穩定大局出發,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增強勞務輸出工作的主動性,幫助農民消除思想顧慮,努力疏通勞務輸出渠道。制定了激勵措施,促進農民盡快走出家門勤勞致富。各村支部書記親自負責勞務輸出,并指派一名主要干部具體抓,做到有人管事、有人辦事,從根本上解決了勞務輸出一盤散沙的現狀。同時還根據市場的需求及本地傳統特色,由鎮勞動部門選擇一些工種作為重點,開展技能培訓,堅持先培訓,后輸出,根據采集的崗位信息,組織輸出人員有針對性地進行就業培訓。全鎮目前在外務工人員為2.95萬人,占總勞力的59%絕大多數人員都將承包田轉包給親戚、朋友代種,還有的通過流轉的形式,交給了村集體統一發包,全鎮規模經營流轉面積為56348畝,占總面積的65.8%。
三、存在問題
前幾年,農民由于稅費上交負擔重,農副產品的價格低,種田幾乎年年虧本,有一部分農戶不要承包田,有的自己轉包,有的直接丟下承包外出務工,因此,由村集體進行對外招標發包。近年來國家減輕了農民負擔,免交農業稅,同時還對種糧田戶給予補助,目前農民都要田,造成與村集體爭資源,由于通過招標已簽訂承包合同,目前無法終止,造成上訪率上升。
四、建議
1、繼續鼓勵農戶從事二、三產業,將土地向種田大戶集中。
2、土地是農民的生活
【經營調查報告怎么寫】相關文章:
感想怎么寫12-08
賀信怎么寫07-13
我的感想怎么寫03-19
化學實踐報告怎么寫03-19
實踐報告結尾怎么寫01-20
關于晉升報告怎么寫09-04
霧霾實踐報告怎么寫03-19
實驗報告感想怎么寫03-19
轉正申請書該怎么寫03-19
怎么寫存貨盤點的計劃(精選10篇)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