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數學上冊《角與直角》的說課稿(精選12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編寫說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那么什么樣的說課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二年級數學上冊《角與直角》的說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二年級數學上冊《角與直角》的說課稿 1
一、說教材
本節課內容是滬教版新教材二年級數學上冊第65-66頁的《角與直角》,它是第五單元幾何小實踐的第一課。在之后的課中學生還要逐步認識正方體和長方體,正方形和長方形,是進一步研究幾何的工具性內容,因此安排在第一課進行教學是為了讓學生累計角與直角的認知經驗,為之后的幾何學習打下基礎。這里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到幾何中角的概念。這里對角的描述“角有一個頂點,兩條直邊”是建立在有限的生活空間中的,沒有給角下數學定義,數學中角的定義要在以后的學段才出現,而教材安排的這一課只是為了讓學生對于角的特點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另外教材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讓學生接觸觀察尋找生活中的角,然后在此基礎上認識直角,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是緊密聯系的。因此本節課不僅有承前啟后的作用,更有著廣泛的實際應用。依據以上教材特點和兒童的心理特征,我確定了《角與直角》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⑴初步認識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⑵能辨認、判斷角和直角。
過程與方法
⑴在觀察角,尋找角,標示角的過程中認識角的特征,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
⑵通過轉動三角尺認識直角,在量一量的過程中體驗判斷直角的方法,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觀察、比較等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⑴通過找生活實物中的角逐步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⑵在探究直角過程中,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培養學生的集體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初步認識角和直角,知道角的特征,會判斷角。
教學難點:
會找三角尺上的直角,并用它來測量直角。
二、說學情
從心理特征來說二年級孩子的邏輯思維從具象型逐步向抽象型發展,觀察、記憶、想象、操作能力也隨之迅速發展,但同時他們仍然積極好動,注意力易分散。所以在教學中我抓住這些特點,一方面運用學生熟悉的鐘面知識引發學生興趣,另一方面創造條件,安排了較為
豐富的操作實踐活動——指一指,找一找,轉一轉,量一量,來幫助學生認識角和直角的特點。
從認知情況來說,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積累了一些角的經驗,但往往學生生活經驗中的角是立體的不是平面的,對直角的感覺也是模糊的不確定的。所以教學中只有讓他們通過親自操作活動,獲得直接的經驗來正確認識和辨別角與直角,形成空間圖形感。
三、教學過程:
以下是我的教學設計說明。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從生活的角度出發,用學生已經學過的時鐘知識來讀一讀鐘面,再影去刻度與數字,讓學生逐漸注意到鐘面上的兩根指針組成的圖形。這樣的導入方式既鞏固了原有的鐘面知識,調動了學生的生活經驗,也為之后引出角的概念做了準備。
二、觀察歸納感悟新知。
探究一認識角
讓學生觀察放大之后鐘面上的角有什么特點,學生能比較容易的發現這些圖形他們都是尖尖的,有一個點和兩條直線,這時我再出示各部分名稱幫助學生總結角的特點,這樣設計是從生活實物里抽象出角的概念,遵循了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已有的知識水平,使他們可以初步建立角的概念。由于時針分針有長短區別,因此在抽象出鐘面上的角時,我將前三個角的邊畫成一樣長,而后兩個是一長一短來避免學生產生邊有長短的誤解。
在緊接著的跟進練習中,先是運用剛剛掌握的角的特點來判斷是不是角,這樣能讓學生對角的特征有更準確更完善的認識,再從一些生活圖片中找角畫出頂點與邊,雖然學生對角的特征已經有了初步認識,但從實物圖片中找角對他們仍具有一定的挑戰性,這樣設計正是要學生把學到的與生活事物結合起來,把一些理論的東西(角的概念)應用于實踐中(根據概念去尋找角)。這樣,不但鞏固了知識,還能讓學生充分的動起來,符合低年級孩子愛動的年齡特點,使他們加深對角的認識,同時標上角的符號則是培養學生的符號感。
探究二認識直角
直角是一個比較復雜而抽象的概念,為了讓學生對直角的形狀有個初步的了解和判斷,我通過轉動三角板讓學生發現當一條邊水平放置時另一邊是豎直的角就是直角,讓學生對于直角的形狀有一個簡單的感知,能使他們在三角尺中快速的找到直角。并且形成一種空間圖形感。
接著通過讓學生找三角尺上的直角,引發他們對于三角尺上直角的關注,而讓學生相互找一找轉動的三角尺上的直角則是為了豐富直角的變式圖,有利于學生在變化中體會直角的基本特征,建立起比較豐富的直角表現,而突出學生對于三角尺上的直角認識也以便于他們在下節課中以三角尺來判斷比較直角、銳角和鈍角的大小關系。因為我的數學科研小課題是研究教師組織低年級學生開展合作學習的.方法,其中我的一個研究點就是如何組織課堂討論、開展同桌合作學習,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我發現教師明確學習任務和進行規范的示范操作會直接影響小組合作學習開展得是否有序、有效。也就是教師要向學生說明學習的內容和目標、完成任務的方法,評價的標準等等。所以在讓學生找三角尺上的直角時,我先示范轉動尺子的方法并讓小朋友上來指一指直角,對于指的方法規范與否直接作出評價,這樣學生目睹了一系列的操作過程,在同桌間開展這個活動時就不至于無從下手而且也掌握了評價對方的方法。
我覺得學習數學很重要的就是要教給學生學習數學的方法。所以在學習判斷直角的方法時,我牢牢抓住兩把三角尺中直角的素材,引導學生去想如何來驗證另一把三角尺中也有一個直角,從而揭示判斷直角的一般方法。而之后讓學生從生活圖片中找直角,則是讓學生大膽地猜測、估計,把直角的知識延伸到了生活中,提高了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進一步在腦中鞏固直角的概念。而小紅旗的設計是讓他們了解只是目測有時不一定準確,還需要科學的驗證。這樣把學生充分搬到學習的主動地位,激活學生的思維,并且能夠讓學生在猜想和驗證中獲得學習數學的方法,培養一種科學的態度。
三、練習鞏固拓展提高。
數一數是考察學生能否靈活運用角的定義來數出角的個數,使他們形成一種有序觀察的習慣,做到不重復不遺漏。而數直角則要他們經歷先目測再驗證的過程,不但鞏固了使用三角尺測量直角的方法,還培養了他們嚴謹規范的數學習慣。
最后在周圍找直角則是拓展學生思維的一個活動,有利于他們將知識內化遷移。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利用三角尺通過動手操作,小組合作的方式解決了教學難點:直角的度量。通過活動培養了學生實際操作的能力,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在活動中,有些活動能力比較薄弱的學生也許會碰到一些問題,這時,同組的同學可以對他進行幫助,因為是他的伙伴教會了他,他的記憶會更深刻,同時與人的交往能力得到了發展。在度量時,我也可以參與到其中,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從而難點得到了解決。這正是二期課改中的“注重學習體驗”的思想。這樣有利于形成互幫互助,團結協作的氛圍。
二年級數學上冊《角與直角》的說課稿 2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本節是在掌握了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中兩銳角互余,銳角三角函數等有關知識的基礎上,能利用直角三角形中的這些關系解直角三角形。通過本小節的學習,主要應讓學生學會用直角三角形的有關知識去解決某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從而進一步把形和數結合起來,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它既是前面所學知識的運用,也是高中繼續解斜三角形的重要預備知識。它的學習還蘊涵著深刻的數學思想方法(數學建模、轉化化歸),在本節教學中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這方面的能力培養。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能運用直角三角形的角與角(直角三角形兩銳角互余),邊與邊(勾股定理),邊與角(三角函數)的關系,完成解直角三角形。
2、過程與方法:
從復習直角三角形相關性質和銳角三角函數入手,讓學生對直角三角形的必備知識做一個必要的回顧,然后通過實例引出利用勾股定理和銳角三角函數解直角三角形。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經歷從實際問題中提煉出數學問題的過程,培養學生在生活中應用數學的習慣及數學的'興趣。
(三)教學重難點:
1、重點:會利用已知條件解直角三角形。
2、難點:根據題目要求正確選用適當的三角關系式解直角三角形。
二、教法設計與學法指導
(一)、教法分析
本節課采用的是“探究式”教法。在以最簡潔的方式回顧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從實際應用中建立數學模型,引出解直角三角形的定義和方法。接著通過例題,讓學生主動探索解直角三角形所需的最簡條件。學生在過程中克服困難,發展了自己的觀察力、想象力和思維力,培養團結協作的精神,可以使他們的智慧潛能得到充分的開發,使其以一個研究者的方式學習,突出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教法設計思路:通過例題講解,使學生熟悉解直角三角形的一般方法,通過對題目中隱含條件的挖掘,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
(二)、學法分析
通過直角三角形邊角之間關系的復習和例題的實踐應用,歸納出“解直角三角形”的含義和兩種解題情況。通過討論交流得出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并學會把實際問題轉化為解直角三角形的問題。
學法設計思路: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能使學生在這一過程中主動獲得知識,通過例題的實踐應用,能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提高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三)、教學媒體設計:由于本節內容較多,為了節約時間,讓學生更直觀形象的了解直角三角形中的邊角關系的變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因此我借助多媒體演示。
三、教學過程:
一)知識回顧
直角三角形中的邊角關系
三邊之間的關系:a2+b2=c2(勾股定理)
兩銳角之間的關系:∠A+∠B=90o
邊角之間的關系: sinA=a/ccosA=b/c tanA=a/b
二)問題探究
1、問題情境:
問題:要想使人安全地攀上斜靠在墻面上的梯子的頂端,梯子與地面所成的角a一般要滿足50°≤a≤75°.現有一個長6m的梯子,問:
(1)使用這個梯子最高可以安全攀上多高的墻(精確到0.1m)?
(2)當梯子底端距離墻面2.4m時,梯子與地面所成的角a等于多少(精確到1°)?這時人是否能夠安全使用這個梯子?
2、問題轉化:
問題(1)可以歸結為:在Rt△ABC中,已知
∠A=75°,斜邊AB=6,求∠A的對邊BC的長.
問題(2)歸結為:在Rt△ABC中,已知AC=2.4,斜邊AB=6,求銳角a的度數
3、探究:
在圖中的Rt△ABC中,(1)根據∠A=75°,斜邊AB=6,你能求出這個直角三角形的其他元素嗎?
(三角形有六個元素,三個角,三條邊。)
(2)在Rt△ABC中,(2)根據AC=2.4,斜邊AB=6,你能求出這個直角三角形的其他元素嗎?
(3)根據∠A=30°,∠B=60°,你能求出這個三角形的其他元素嗎?
三)新知講授
1、解直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中,由已知元素求未知元素的過程,叫解直角三角形。
2、在直角三角形的六個元素中,除直角外,如果知道兩個元素,(其中至少有一個是邊),就可以求出其余三個元素.
3、例題解析
例1.在Rt△ABC中,∠C=90°,∠B=42°6,c=287.4,解這個直角三角形。
例2.在△ABC中,∠A=55°,b=20cm,c=30cm。求三角形的面積S△ABC。(精確到0.1cm2)
四)練習鞏固
在Rt△ABC中,∠C=90°,根據下列條件解直角三角形。
(1)a = 30 , b = 20;
(2)∠B=72°,c = 14。
五)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到了哪些知識?
六)課堂作業
P125:練習2。
四、教學評價
《新課程標準》提出了學生學習的方式是:“自主探索、動手實踐、合作交流、勇于創新”。因此根據本節課的內容,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在教學中我注重引導學生運用探究學習的方法進行學習,確保了學生學習的有效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欲望,學生真正成為了課堂的主人,在學生陳述自己探究結果時,我對學生不完整或不準確的回答適當地采用延遲性評價,不僅培養了學生對數學語言的表達能力和概括能力,同時充分挖掘了學生的潛能,也為學生提供了合作學習的空間,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從而發展了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二年級數學上冊《角與直角》的說課稿 3
一、 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華師大版八年級上直角三角形三邊關系是學生在學習數的開方和整式的乘除后的一段內容,它是學生在已經掌握了直角三角形的有關性質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它揭示了一個直角三角形三條邊之間的數量關系,為后面解直角三角形的作好鋪墊,它也是幾何中最重要的定理,它將形和數密切聯系起來,在數學的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因此他的教育教學價值就具體體現在如下三維目標中:
知識和技能目標:能說出勾股定理,并能應用其進行簡單的計算和實際應用。
過程和方法目標:經歷觀察——猜想——歸納——驗證的教學發展過程,發展合情推理的能力,體會數形結合、數學建模和由特殊到一般的數學思想。
情感與態度目標:通過對勾股定理歷史的了解和實際應用,體會勾股定理的文化價值,同時增強他們愛國主義情感。通過獲得成功的經驗和克服困難的經歷,增進數學學習的信心。
由于八年級的學生具有一定分析能力,但活動經驗不足,所以
本節課教學重點:對直角三角形三邊關系的探究
教學難點:對直角三角形三邊關系的探究及用割補法求正方形的面積。
二..教法學法分析:
要上好一堂課,就是要把所確定的三維目標有機地溶入到教學過程中去,所以我采用了“引導探究式”的教學方法:
先從學生熟知的生活實例出發,以生活實踐為依托,將生活圖形數學化,然后由特殊到一般地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在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中解決問題,同時也真正體現了數學課堂是學生自己的課堂。
學法:我想通過“操作+思考”這樣方式,有效地讓學生在動手、動腦、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中來發現新知,同時讓學生感悟到:學習任何知識的.最好方法就是自己去探究。
三、 教學程序設計
1. 情境創設,以趣引新
以汶川地震為背景,從小小消防員引入,如圖,在震后重建中一根木制旗桿開裂,消防員決定從斷裂處將旗桿折斷,現要劃出一個安全警戒區域,如果你是消防員,你能確定這個安全區域的半徑至少是多少米嗎?
從四川地震引入,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而問題的設計具有一定的挑戰性,目的是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和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源動力,讓學生帶著問題進入課堂,教師引導學生將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數學建模思想),也就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一條直角邊與一條斜邊,求另一條直角邊的問題。——點出課題“直角三角形三邊的關系”。
這種以實際問題為切入點引入新課,不僅自然,而且反映了數學來源于實際生活,同時也體現了知識的發生過程,而且解決問題的過程本身也是一個數學化的過程。
2.實踐探究,猜想歸納(這是突破難點的重要環節)
在這里我設計了“試一試”、想一想、做一做、議一議四個環節,
1.試一試 初步感知
同桌兩位同學合作,一位同學測量你的兩塊直角三角尺的三邊長度,另一位同學將各邊的長度填入活動講義上的表中,并討論、猜想直角三角形三邊具有怎樣的關系?
通過試一試培養了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探究能力,第二問的結論比較開放,所以也培養了學生開放思維的能力,通過上述嘗試,除了初步感受三邊關系外也增強了學生求知的欲望及主動探索的意識。
2. 想一想 深入探究
① 我們把其中一塊等腰直角三角形拿出來,放到網格中,分別以各邊向外作正方形,就形成了書P48/圖 14.11
問:你能得出這三個正方形面積嗎?
P、Q面積比較簡單,在回答R的面積時,可引導學生用多種方法,可分成4個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也可用大正方形減去四個直角三角形等,為后面求大正方形的面積作好鋪墊。
教師在黑板上設計板書SP、SQ、Sr 填入相應數據,并讓學生通過觀察數據,猜想面積關系SP + SQ = SR,再利用正方形面積與直角邊的關系,猜想邊關系AC2+BC2=AB2
這樣做有利與于學生發散思維,參與探索,感受數學學習的過程,感受數與形的和諧。
② 等腰直角三角形具有這樣的三邊關系?那么一般直角三角形是否也具有這樣的三邊關系呢?(我們把一般直角三角形也放入網格中進行探索)
我設計這樣一組問題(把問題拋向學生)
A下面我們如何操作?(向外作正方形)
B為什么要這么做?(用正方形面積的關系來探究直角三角形邊長的關系)這兩個問題的設置,點出了探索的本質,從而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實踐,實踐的過程中思考,增強了學生探索的主動性。
問:向外作正方形后,你能識別出P、Q、R的面積嗎?
求以AC為邊的大正方形的面積對學生來說是很困難的(也是本課的難點),定會將學生的思維推向邊緣,此刻我們應該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自己探究,操作,讓學生在活動紙上試一試。
然后讓學生自己在實物投影儀上表述自己的成果,可增加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增強學生自信心及增加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求面積的方法有割的方法、補的方法,先割再平移或旋轉的方法等,教師在講述方法過程中應注意引導學生,我們都是把在網格中不能直接求的面積轉化為能直接求的面積——轉化思想。
求面積可先由學生操作,再由教師電腦演示,或用剪一剪,拼一拼的方法,這樣設計不僅有利于突破本節課難點,也讓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無形中得到提高。
那么是不是你發現的這一結論對所有直角三角形都適用呢?所以我設計了:
③做一做 驗證猜想,
在方格圖中用三角尺畫出兩條直角邊分別為5CM、12CM的直角三角形,用刻度尺量出斜邊長,并驗證上述關系對這個直角三角形是否成立;
再回到開始直角三角板測量的數據進行驗證,
通過2次驗證過程,讓學生進一步證實了結論的正確性又有利于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嚴謹、科學的學習態度。
④議一議 得出結論
讓學生通過前面得出的結論、數據,并相互討論,用文字語言來概括一般結論,盡管學生可能講的不完全正確,但對于培養學生運用數學語言進行抽象、概括的能力是有益的,同時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剖析概念、講解注意點、書寫符號語言,因為將文字語言轉化為數學語言是學習數學的一項基本能力,接著向學生介紹勾股弦的含義,最后向學生介紹古今中外對勾股定理的研究,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至此,學生通過以上四個環節,層層遞進,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在做中學,在學中做,當然也自然而然突破了本節課的重點與難點,總之,我們通過對等腰直角三角形三邊關系的研究,再到一般直角三角形三邊關系的研究,再到驗證的過程,體現了從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讓學生經歷了探究勾股定理的過程,使學生在長知識的過程中又長了能力。同時過程與方法的目標也得到了有效的落實。
3.嘗試練習,應用定理。
學以致用
我設計的第一個例題是對勾股定理的初步應用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兩條直角邊,求第三邊,(變式:已知一條直角邊與斜邊,求另一條直角邊)
本題的關鍵要分清直角邊與斜邊,這時我們借助圖形(體現數形結合),題中的變化不需要學生重新做,只需讓學生看出只要改變什么即可?從而讓學生自己總結出應用勾股定理只需知道其中任意兩邊就可求出第三邊。
練習,書本P51/練習1
讓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進行最基本的運用,體現以書本為主,也為下節課作準備。
由于生活中經常用到勾股定理所以設計了:
生活中的數學環節
引用書P50/例1
意圖: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關鍵是把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建立數學模型,讓學生體會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并應用于生活。
在前一題的基礎上我們解決引入中的“小小消防員問題”,前呼后應,學生從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構造學生積極心理場,并進一步體會勾股定理在實際生活的應用。
介紹國際數學大會會標
既增強學生的愛國熱情,也點到了對勾股定理的證明要在下節課學習,起到了一個知識的延續性作用,同時增強了學生課后學習的熱情。
4.小結反思,課堂收獲
學生自己總結,教師點撥。主要從三方面:
1.知識方面 勾股定理及注意點,
2.獲得新知識的途徑
3.數學思想方法:數形結合、轉化、一般到特殊等。
5.作業
1.P51/練習1、2
2.上網查詢勾股定理有關知識。
一方面,鞏固勾股定理,另一方面增加學生課外學習的能力。
四.教學設計說明:
1.根據學生知識結構,我采用的教學流程是
提出問題——實驗操作——歸納驗證——問題解決——課堂收獲——布置作業六部分,這一流程體現了知識發生,形成、發展的過程,探索定理,采用面積法,引導學生利用實驗由特殊到一般的方法對直角三角形三邊關系的研究,這種方法是認識事物規律的重要方法之一,通過教學讓學生初步掌握這種方法,對學生的終身發展也有一定的作用。
2.本課意在創設愉悅和諧的樂學氣氛,建立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加強師生間的合作,營造一種學生敢想、敢說、敢問的課堂氣氛,構造了學生的積極心理場。
二年級數學上冊《角與直角》的說課稿 4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HL定理是學生學習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之后的一節內容,主要讓學生通過對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讓學生體會其特殊性,為學習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和直角三角形中30度的角所對的直角邊與斜邊的關系作鋪墊。
(二)、教學目標
1、會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條直角邊和斜邊,作直角三角形
2、掌握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HL”定理
3、能利用全等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HL”定理解決簡單實際問題
4、經歷探索直角三角形全等條件的過程,體會分析問題的方法。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難點:運用全等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HL”解決問題
二、說教學方法:自主學習、合作討論、交流展示
通過動手操作,在合作中交流,比較中共同發現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另一種特殊方法“HL”,通過例題和練習鞏固這種判定方法。
三、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復習思考
(1)、判定兩個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2)、如圖,Rt△ABC中,直角邊是AC、BC,斜邊是AB
設計意圖:通過簡單的復習幫助學生回顧舊知識,為本節課內容做鋪墊。
2、新課引入(情境)
(課件顯示)舞臺背景的形狀是兩個直角三角形,工作人員想知道這兩個直角三角形是否全等,但每個三角形都有一條直角邊被花盆遮住無法測量。
(1)你能幫他想個辦法嗎?
方法一:測量斜邊和一個對應的銳角.(AAS)
方法二:測量沒遮住的一條直角邊和一個對應的銳角.(ASA)或(AAS)
學生活動:能從已經學過的判定兩個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入手,相互交流。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發現,對有困難的同學提供幫助。
設計意圖:發揮學生的課堂主動性及參與課堂的積極性,由于問題不難,學生參與會比較廣。
⑵如果他只帶了一個卷尺,能完成這個任務嗎?
設計意圖:由于學生能用到的工具減少了,學生會進入沉思,自然而然會進入新知識的探索中,吊足學生的胃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學生樂于學習。
師:工作人員測量了每個三角形沒有被遮住的直角邊和斜邊,發現它們分別對應相等,于是他就肯定“兩個直角三角形是全等的”.你相信他的結論嗎?
設計意圖:教師提供方案,挑戰學生已有的知識,激發學生知識的火花,使其迫不及待的想來發現新知識。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驗證這個結論。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探究:如果兩個直角三角形滿足斜邊和一條直角邊對應相等,這兩個直角三角形全等嗎?
(1)動手試一試。利用尺規作一個RtΔABC,∠C=90°,AB=5cm,CB=3cm.
按照步驟做一做:
①作∠MCN=90°
②在射線CM上截取線段CB=3cm
③以B為圓心,5cm為半徑畫弧,交射線CM于點A;
④連接AB.△ABC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
學生活動:按老師的要求畫出圖形
教師活動:規范作圖,及時解決學生作圖時遇到的困難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探索交流
(2)剪下這個三角形,和其他同學所作的三角形進行比較,它們能重合嗎?
(3)交流之后,你發現了什么?
學生交流,發現。已知什么前提,滿足什么條件,得到什么結論。
(4)歸納;由上面的畫圖和實驗可以得到判定兩個直角三角形全等的一個方法
定理:斜邊和一直角邊分別相等的兩個直角三角形全等(可以簡寫成“斜邊、直角邊”或“HL”)
(5)用數學語言表述上面的判定方法
∵∠B=∠E=90°
∴在Rt△ABC和Rt△DEF中
或
∴Rt△ABC≌Rt△DEF(HL)
教師規范板書,提醒學生規范書寫。
(6)直角三角形是特殊的三角形,所以不僅有一般三角形判定全等的方法SAS、ASA、AAS、SSS還有直角三角形特殊的判定方法“HL”
設計意圖:教師適時小結,能理順學生的思路,從而形成學生自己的知識。
(7)練習:判斷滿足下列條件的兩個三角形是否全等?為什么?
①一個銳角及這個銳角的對邊對應相等的兩個直角三角形.(全等,AAS)
②一個銳角及這個銳角相鄰的直角邊對應相等的`兩個直角三角形(全等,ASA)
③兩直角邊對應相等的兩個直角三角形(全等,SAS)
④有兩邊對應相等的兩個直角三角形.
分三種情況考慮:兩個直角邊對應相等,全等(SAS);一條直角邊和斜邊對應相等,全等(HL);一條直角邊對應相等,第一個三角形的斜邊與第二個三角形的直角邊對應相等則不全等。
設計意圖:趁熱打鐵,體會直角三角形全等的5種判定方法,練習④體現數學分類討論思想,讓學生進一步感受數學語言的嚴謹性及數學思維的嚴密性。
(三)、嘗試應用,解決問題
例1、已知:如圖∠BAC=∠CDB=90°,AC=DB求證:AB=DC
分析:要說明AB=DC,由于AB和DC分別在兩個三角形中,只要他們所在的兩個三角形全等就可以了,而這兩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題目給了我們一條直角邊相等,SAS、ASA、AAS、SSS都用不上,自然想到用HL定理來做,可還差一條斜邊對應相等,經過觀察發現,這兩個三角形的斜邊是公共邊
證明:∵∠BAC=∠CDB=90°
∴△BAC,△CDB都是直角三角形
在Rt△BAC和Rt△CDB中
∵AC=DB
BC=CB
∴Rt△ABC≌Rt△DCB(HL)
∴AB=DC(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相等)
(四)、當堂檢測,及時反饋
1、如圖,AC=AD,∠C,∠D是直角,將上述條件標注在圖中,
你能說明BC與BD相等嗎?
2、如圖,兩根長度為10米的繩子,一端系在旗桿上,
另一端分別固定在地面兩個木樁上,
兩個木樁離旗桿底部的距離相等嗎?請說明你的理由。
(五)、收獲分享,感悟困惑
學生談談本節課的收獲,以及還有哪些疑問。
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有SAS,ASA,AAS,SSS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有SAS,ASA,AAS,SSS,外加HL
靈活運用各種方法證明直角三角形全等
(六)、課后作業,應用提高
課本109頁練習1、2、3
板書設計
14.2.5兩個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B=∠E=90°
∴在Rt△ABC和Rt△DEF中
或
∴Rt△ABC≌Rt△DEF(HL)
投影區
SAS、ASA、AAS、SSS
例證明:∵∠BAC=∠CDB=90°
∴△BAC,△CDB都是直角三角形
在Rt△BAC和Rt△CDB中
∵AC=DB
BC=CB
∴Rt△ABC≌Rt△DCB(HL)
∴AB=DC
二年級數學上冊《角與直角》的說課稿 5
一、說教材
《解直角三角形》是北師大版九年級(下)第一章《銳角三角函數》中的內容。教學內容是能利用直角三角形的邊角關系(勾股定理、兩銳角互余、銳角三角函數)解直角三角形。通過學習,學生理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學會解直角三角形,從而進一步把形和數結合起來,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它既是前面所學知識的運用,也是高中繼續解斜三角形的重要預備知識,它的學習還蘊涵著深刻的數學思想方法,在本節教學中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這方面的能力培養。
二、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
2、理解直角三角形中五個元素的關系,會運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兩個銳角互余及銳角三角函數解直角三角形。
過程與方法
綜合運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兩個銳角互余及銳角三角函數解直角三角形,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滲透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學會解直角三角形
難點:三角函數在解直角三角形中的`應用。
四、說教法、學法:
教師通過精心設計,采取“杜郎口”模式進行教學,并不斷地制造思維興奮點,讓學生腦、嘴、手動起來,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而學生
在教師的鼓勵下引導下小結方法,克服思維定勢,并通過小組討論、組際競賽等多種方式增強學習的成就感及自信心,從而培養濃厚的學習興趣。
五、說教學過程:
1、課前反饋
分單、雙號反饋,四個小題,所涉及的知識分別是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兩銳角互余、銳角三角函數,重點是特殊角函授的逆向運用。
2、情境導入
舉一個與本節課有關的趣味性的例子,在“杜郎口”的模式中,數學教學一般沒有這個環節,但我認為這一環節相當重要,它不但能一下子激發學生興趣,而且又能為本節課的良好學習氛圍做好鋪墊。
3、自學研討
這一環節,我設計了5個問題來幫助學生自學,主要是解直角三角形的理念依據,解直角三解形的定義以及理由、方法的選擇,本節課重點、難點的突破基本上都靠這環節,學生有困惑的地方可先通過小組進行合作交流,再分組展示,教師引導補充一定要非常到位。
4、交流提升
教師挑選學生設計得好的兩道題作為這一環節的①②題,這樣既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第③題給出的是一個斜三角形,需要學生通過作高構造直角三角形進行解答,難度比前兩題要大,目的是讓學生更明確銳角三角函數的定義是針對直角三角形而言的。
5、梳理鞏固
一個問題針對性很強,也是對本節課的重點進行方法的總結和歸納。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我始終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學習來主動發現結論,實現師生互動,通過這樣的教學實踐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我認識到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更要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素養和學習習慣,讓學生學會學習。
二年級數學上冊《角與直角》的說課稿 6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2.初步學會用直尺畫角.
3.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使學生體會到數學來源于實踐的思想.
教學重點
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學會用直尺畫角.
教學難點
使學生初步認識到角的大小與角的兩條邊張開的大小有關,與角的兩條邊的長短無關.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在授課的過程中,適時的演示課件“角的初步認識”】
1.師問:同學們,還記得我們在一年級學習過哪些圖形,還可以說說除此之外,你知道的幾何圖形?
2.等同學做出回答后,教師出示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的圖形
3.教師質疑: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這三種圖形與圓有什么不同?(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都有角,圓沒有角)
4.指角.教師出示數學書,請學生指出這本書封面上的角.(學生一般會指四個頂點為角)
5.教師指出:這個同學指出的并不是一個角,究竟哪兒是角呢,該怎樣來指出一個角才對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角的初步認識”.板書課題:角的初步認識.
二、新授.
1.初步感知角.
(1)教師演示指角的全過程:
師一邊指角一邊口述:從數學書封面的一個點出發,從這個點向直直的兩邊摸,這兩邊所夾的部分,就是角.
(2)一邊看電腦演示,一邊隨著電腦的演示在自己的數學書上摸角【演示課件“指角的方法”】
(3)指名一學生到前面來指一指哪兒是角.
(4)全員操作.邊說邊摸,指出一個角.
(5)同桌的同學共同操作,指出自己三角板上任意的一個角.
(6)小結摸角后的體會.(我們摸到的點是尖尖的,我們摸到的兩條線是直直的)
2.折角.
(1)教師取一張不規則的紙,經過兩次對折,折出一個小于180度的角.問:老師折出的這個圖形是角嗎?為什么?
(2)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好的紙(形狀不限),也經過兩次對折(任意的去折),教師從中挑出幾個有代表性的角貼在黑板上(盡可能的包含直角、銳角、鈍角、平角).
(3)問:觀察,黑板上貼出的這些圖形,大家說都叫角,這些圖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每個圖形中都有尖的點和直的線)
(4)教師講解角各部分的名稱【演示課件“角的各部分名稱”】.教師從眾多的角中,任選一個角,把角的兩條邊延長,指名一名學生板書標出角的頂點和兩條邊.
(5)教師指黑板上任意一個角的部分,要求學生們說出各部分的名稱.
(6)討論.說一說身邊的角.
3.演示活動角.
(1)問:再觀察黑板上貼的這些角,有什么不同呢?(有大有小)
(2)問:通過觀察,誰能說說,哪個角大些,哪個角小些?再說說你是怎么比較出來的?
(3)問:角確實是有大有小的,究竟該怎樣比較角的大小呢?
(4)教師讓每個同學拿出自己的學具——活動角,把它張開制成一個角,并邊指邊說哪是角的頂點,哪是角的兩條邊.相鄰的同學比一比,誰的角大,誰的角小.
(5)師:以自己剛才做的角為標準,再做一個比它大的角.再以新角為標準,做一個比它小的角.
(6)提問:通過你們自己操作活動角,你能體會到角的大小和誰有關系嗎?(角的大小與角的兩邊叉開得大小有關)【演示課件“角的大小”】
(7)教學畫角的方法.
① 【演示課件“畫角的方法”】全體觀察畫角的過程,然后請同學總結畫角的方法.
② 教師再次與學生一起回憶畫角的方法:先畫頂點,從這一個點起,用直尺畫一條直直的'線,再從這一個點起,向不同方向畫一條直直的線.(板貼:先畫頂點,再從頂點出發,畫出角的兩條邊)
③ 讓學生按照上面的步驟畫一個角.教師巡視畫角的過程是否正確.
三、歸納提高.
1.問:通過剛才的研究,說一說你有什么收獲?(我們認識了一個新的圖形——角;一個角有1個尖尖的頂點,還有兩條直直的邊;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張開的大小有關;我們還學會了畫角的方法.)
2.練習.
四、質疑交流.
1.問:除去老師向大家介紹的這些內容,誰來說說,你還知道些什么老師沒有講到的內容?或者還想知道些什么內容?(根據學生說和問的情況,酌情補充下面的內容)
(1)角的種類(詳見擴展資料):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優角、周角……
(2)趣味知識:放大鏡能夠放大字的大小,但是卻不能放大角的度數.(詳見擴展資料“放大鏡不能放大角”)
(3)角在生活中的用途:裝修時,巧妙的利用角,可以拼擺出很多美麗多變的圖案,有效的利用角,還可以節約裝修的材料,降低裝修的成本.
2.自由交流.
五、布置作業(略)
二年級數學上冊《角與直角》的說課稿 7
教學目標:
使學生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能運用直角三角形的角與角、邊與邊、邊與角關系解直角三角形;通過學生的探索討論發現解直角三角形所需的條件,使學生了解體會用化歸的思想方法將未知問題轉化為已知問題去解決。
教學重點:
直角三角形的解法。
教學難點:
三角函數在解直角三角形中的靈活運用。
教學過程:
一、課前專訓
問題一:如圖,有兩棵樹,一棵高8m,另一棵高2m,兩樹相距8m,一只小鳥從一棵樹的樹梢飛到另一棵樹的樹梢,至少飛多遠?
問題二:如圖,為測量旗桿AB的高度,在C點測得A點的仰角為60°,點C到點B的距離18.4m,求旗桿的高度(精確到0.1m).
二、復習
1.直角三角形兩銳角間的關系:兩角互余.
2.直角三角形三邊關系:兩直角邊的平方和等于斜邊的平方.
3.直角三角形中,30所對直角邊與斜邊的關系:30所對直角邊等于斜邊的一半.
你能利用三角函數知識解釋第三問的結論嗎?
三、新授
如圖,在Rt△ABC中,∠C為直角,其余5個元素之間有以下關系:
(1)三邊之間關系:a2+b2=c2(勾股定理).
(2)銳角之間的關系:∠A+∠B=90°(直角三角形的`兩個銳角互余).
(3)邊角之間的關系:
直角三角形的邊角關系(勾股定理、兩銳角互余、銳角三角函數)如上所述,根據這些關系,你們覺得除直角外,我們還需要知道幾個元素才能得到三角形的“六要素”.
解直角三角形,有下面兩種情況(其中至少有一邊):
(1)已知兩條邊(一直角邊一斜邊;兩直角邊);
(2)已知一條邊和一個銳角(一直角邊一銳角;一斜邊一銳角).
要求:這是這節課的重點,讓學生歸納和討論,能讓他們深刻理解解直角三角形有幾種情況,必須滿足什么條件能解出直角三角形,給學生展示的平臺,增強學生的興趣及自信心,使學生體會到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 “在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只要知道其中2個元素(至少有一個是邊)就可以求出其余的3個元素”.
四、例題
例1在Rt△ABC中,∠C=90°,∠A=30°,a=5.解這個直角三角形.
例2已知:在Rt△ABC中,∠C=90°,a=104,b=20.49.
(1)求c的值(精確到0.01);
(2)求∠A、∠B的大小(精確到0.01°).
例3如圖,⊙O的半徑為10,求⊙O的內接正五邊形的邊長(精確到0.1).
要求:例題講解要根據解直角三角形定義和方法進行分析,并思考多種方法,選擇最簡便的方法.例2由學生獨立分析,板練完成,并作自我評價,以掌握方法.通過例題學會靈活運用直角三角形有關知識解直角三角形,并能熟練分析問題,掌握所學基礎知識及基本方法,并進一步提高學生“執果索因”的能力.
五、總結
1.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的應用,把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模型解決;
2.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利用直角三角形的邊角關系(勾股定理、兩銳角互余、銳角三角函數),在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只要知道其中2個元素(至少有一個是邊)就可以求出其余的3個元素.
二年級數學上冊《角與直角》的說課稿 8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使學生理解直角三角形中五個元素的關系,會運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兩個銳角互余及銳角三角函數解直角三角形.
(二)能力訓練點
通過綜合運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兩個銳角互余及銳角三角函數解直角三角形,逐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滲透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教學重點、難點和疑點
1.重點:直角三角形的解法.
2.難點:三角函數在解直角三角形中的靈活運用.
3.疑點:學生可能不理解在已知的兩個元素中,為什么至少有一個是邊.
三、教學過程
(一)明確目標
1.在三角形中共有幾個元素?
2.直角三角形ABC中,∠C=90°,a、b、c、∠A、∠B這五個元素間有哪些等量關系呢?
(1)邊角之間關系
如果用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一個銳角,那上述式子就可以寫成.
(2)三邊之間關系
a2+b2=c2(勾股定理)
(3)銳角之間關系∠A+∠B=90°.
以上三點正是解直角三角形的依據,通過復習,使學生便于應用.
(二)整體感知
教材在繼銳角三角函數后安排解直角三角形,目的是運用銳角三角函數知識,對其加以復習鞏固.同時,本課又為以后的應用舉例打下基礎,因此在把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之后,就是運用本課——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識來解決的綜上所述,解直角三角形一課在本章中是起到承上啟下作用的重要一課.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我們已掌握Rt△ABC的邊角關系、三邊關系、角角關系,利用這些關系,在知道其中的兩個元素(至少有一個是邊)后,就可求出其余的元素.這樣的導語既可以使學生大概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同時又陷入思考,為什么兩個已知元素中必有一條邊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2.教師在學生思考后,繼續引導“為什么兩個已知元素中至少有一條邊?”讓全體學生的思維目標一致,在作出準確回答后,教師請學生概括什么是解直角三角形?(由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的兩個已知元素,求出所有未知元素的過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
3.例題
例1在△ABC中,∠C為直角,∠A、∠B、∠C所對的邊分別為a、b、c,且c=287.4,∠B=42°6′,解這個三角形.
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很多,靈活多樣,學生完全可以自己解決,但例題具有示范作用.因此,此題在處理時,首先,應讓學生獨立完成,培養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同時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其次,教師組織學生比較各種方法中哪些較好
完成之后引導學生小結“已知一邊一角,如何解直角三角形?”
答:先求另外一角,然后選取恰當的函數關系式求另兩邊.計算時,利用所求的量如不比原始數據簡便的話,最好用題中原始數據計算,這樣誤差小些,也比較可靠,防止第一步錯導致一錯到底.
例2在Rt△ABC中,a=104.0,b=20.49,解這個三角形.
在學生獨立完成之后,選出最好方法,教師板書.
4.鞏固練習
解直角三角形是解實際應用題的基礎,因此必須使學生熟練掌握.為此,教材配備了練習針對各種條件,使學生熟練解直角三角形,并培養學生運算能力.
說明:解直角三角形計算上比較繁鎖,條件好的學校允許用計算器.但無論是否使用計算器,都必須寫出解直角三角形的整個過程.要求學生認真對待這些題目,不要馬馬虎虎,努力防止出錯,培養其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總結與擴展
1.請學生小結:在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還有五個元素,知道兩個元素(至少有一個是邊),就可以求出另三個元素.
2.出示圖表,請學生完成
abcAB
1√√
2√√
3√b=acotA√
4√b=atanB√
5√√
6a=btanA√√
7a=bcotB√√
8a=csinAb=ccosA√√
9a=ccosBb=csinB√√
10不可求不可求不可求√√
注:上表中“√”表示已知。
四、布置作業
二年級數學上冊《角與直角》的說課稿 9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2.能辨認、判斷角和直角。
3.培養學生觀察、判斷、動手操作及合作交往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間觀念,體驗數學來源于實踐的思想。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畫角。
難點:引導學生從實物逐步抽象出幾何角。形成角的表象的概念。
[教學過程]
(一)生活引入。
談話:小朋友還記得我們一年級學過哪些圖形嗎?
教師出示一本書,問:誰知道這本書的這部分(師沿著一個頂點向兩邊摸,手勢指出兩條邊所夾著的部分)叫什么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另外一種幾何圖形。 (板書課題:角)
老師挑選了幾件物體,你能說說看,這些物體的角分別在哪里?(課件出示:書、剪刀和鐘面:讓學生逐一指出書上的角,剪刀形成的角,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形成的角。)
師:同學們說得真好!現在你能說說在我們的周圍哪些物體的表面中有角?
(二)探究新知。
1.豐富感知,形成角的表象。
逐步抽象出角:認識了生活中的角,那么,數學中的角到底是什么樣呢?我們一起來看(把剛才電腦投影的實物體逐漸去掉顏色及其他非本質的東西,只顯露出角“∠”,明確指出這就是角)。
3.角的特點。
(課件出示)同學們仔細觀察,這些角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以鐘面形成的角為例)一個角是由什么組成的?(一個點和2條線)
對,這個點我們把它叫作角的頂點(扇動3次:出現頂點)由頂點引出的'2條直線叫作角的邊。(扇動3次:出現邊)
從頂點出發,引出的兩條邊,中間所夾的部分就是角,我們要用圓弧表示(出現圓弧)
小結:角是由什么組成的?(一個頂點,2條邊組成的)
用什么表示角?(圓弧)
師:下面我們一起來做一個找角的游戲。
判斷題:指出下列圖形是不是角,為什么?
總結:只要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的圖形就是角,這圖形無論朝什么方向、無論放在什么位置、無論大小,只要有以上特點就是角.
4.畫角。
下面我們就根據角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這樣的特點把它畫出來,并標上符號。
(1) 教師先示范一次,先畫一個頂點,從這個頂點引出2條邊,中間所夾部分就是角,用圓弧表示。
(2) 學生畫。
(3) 反饋評講。
5.認識直角。
(1) 引入:剛才,我們認識了角,并知道了角的特點,下面,誰能告訴老師三角尺中有幾個角?(3個)
(2) 師指著直角問:這個角給你什么樣的感覺呢?對呀,象這樣方方正正的角我們叫它:直角(板書:直角)。
(3) 直角表示方法:用正方形的一半。
(4) 請你拿出這樣一把三角尺,自己摸一摸這個直角。小朋友真聰明,拿另一把三角尺問:那這把三角尺中也有直角,請你也找出來。
(5) 用三角尺上的直角量一量(演示:量角的方法,頂點重合,角的邊重合。)我們數學書封面上的角,你發現了什么?(四個角都是直角。)
(6) 小朋友們真行,不僅找到了三角尺上的直角,而且還會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去驗證,可是老師遇到一個問題:現在老師手里只有一張紙,沒有其它的工具,可老師又需要一個直角,怎么辦呢?(讓學生充分說,自由的折。)
(7) 折直角。(課件示范折的過程,要求學生先說一遍,再折一遍,最后,打開數一數共有幾個直角?并用直角符號表示一下。)
(8) 游戲。“尋找直角”規則:我們今天認識了角和直角,剛才同學們找出了身邊的角,現在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拿著三角尺或者是你折的直角找出教室里的直角。
(9) 指名匯報。
(三)練習判斷。
(四)拓展延伸。
過渡:剛才小朋友認識了直角,并學會了尋找生活中的直角,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除了直角以外,還有許多角,看:
(課件演示:用直角尺和銳角比,和鈍角比)
拓展:象這樣比直角大的角我們叫它鈍角,比直角小的角,我們稱為銳角,課后你還可以搜集這兩個角的一些知識。
(四)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認識了什么?角有什么特點?
二年級數學上冊《角與直角》的說課稿 10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稱。
2、會用工具正確地判斷直角,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3、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驗學習的愉悅與知識的價值。
教學重點和難點:
初步感知角和直角的特點。
會用工具來驗證生活中的直角。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三角尺、小棒、若干紙片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教材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出角和直角,并從觀察實物中抽象出所學的角和直角,使學生經歷數學知識抽象的過程,感受到數學知識的現實性,學會從數學角度去觀察、分析現實問題,從而激發起探索數學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出課題
1、情景引入,揭示課題
多媒體演示
師:圖中畫的是什么?——鐘面
師:你能讀出圖中所表示的時間嗎?
師:現在老師來變個小魔術。看!時針和分針變成了兩條直線,構成了三個圖形,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新知識——角。
[通過觀察鐘面,認識由時針和分針所形成的不同的角,讓學生初步感知角。]
板書:角
2、尋找圖形中的角
多媒體出示
師:你能找出圖形中的角嗎?
(教師展示扇子和剪刀,可以讓學生更形象地了解角所在的位置)
隱去圖形,演示角
3、搭角,引出新知
師:根據幻燈上的這些角,請你們用兩根小棒也搭出一個角。
教師實物投影展示學生操作
[通過讓學生觀察,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進一步探究角的特征。]
二、探究新知
(一)認識角
1、觀察角的組成
師:你們覺得這些角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呢?
(學生討論,教師參與學生的討論)
學生匯報,教師小結:
兩根小棒所交的點是角的頂點,由頂點引出了角的兩條邊。
師:那么,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邊是怎么樣的?
(學生觀察后回答)
師:根據我們所說的,角有什么特點呢?
總結:角有一個頂點,兩條直邊。
板書出示,并齊讀。
2、會用弧線表示角
師:兩條直邊所夾的部分就是角,我們要用弧線來表示。
(教師邊講解邊演示)
師:誰能用弧線表示出另兩個角的位置,并找出它的頂點和邊?
(學生上臺演示)
3、判斷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我們已經認識了角,下面我們來判斷下面的圖形是不是角?請你們用手勢來表示。為什么?
4、小結:每個角都有一個頂點,兩條直邊。
(二)認識直角
1、認識直角
師:現在請你們拿出手中的`兩把三角尺,分別找出尺中的角,并且思考一個問題,這兩把尺中有一樣大小的角嗎?
(學生匯報,并演示如何找到一樣大小的角)
師:你們真聰明!這兩把三角尺中確實有一樣大小的兩個角。這是一個特殊的角,拿出老師給你們的兩張粘紙,貼在這個特殊的角上。
(教師演示,學生貼角)
師:這是一個特殊的角,你們知道它的名稱嗎?我們把它成為直角。
板書:直角
師:看看黑板上的這三個角,哪個角可能是直角呢?
師:讓我們用三角尺上的直角來測量一下吧!
(教師演示)
師:這個角是直角嗎?
師:直角有它特殊的表示方法。
(教師演示,學生書空)
[通過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尋找到教師要講授的新知識,發現新問題,給學生進一步學習提供了一個自主探索的平臺。]
2、尋找身邊的直角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都有直角,現在請你們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去找找哪些地方有直角?
(學生活動)
師:剛才我們找了許多直角,它們的邊有長有短,但它們都是直角。
[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利用這個特殊的角判斷、發現、檢驗身邊的直角;通過活動,活躍學生的思維,體會生活中的數學。]
三、拓展練習
現在老師遇到個小問題,你們愿不愿意想辦法幫老師解決?老師只有一張這樣的紙,沒有其他工具,可是又需要一個直角,怎么辦呢?
用手中的紙折出一個直角,并表示出來。
[通過折紙活動,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進而對知識有更深的感知。]
四、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新知識?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
五、游戲:
一張長方形的紙剪去一個角,還剩幾個角?你們猜猜還剩幾個角?
大家的猜想各不相同,那就請你們自己動手剪一剪,來證實自己的猜想。
[通過讓學生猜測,引發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產生強烈的探究欲望,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讓學生在一種興奮的狀態下,結束整節課,給予學生知識的鞏固和完善。]
二年級數學上冊《角與直角》的說課稿 11
教學目標:
1、 結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2、 初步學會用尺畫角。
3、 會三角板判斷直角和畫直角。
4、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初步的動手操作能力與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認識角和直角,會判斷直角
教學難點:
能正確畫角和直角
教學過程:
一、課前游戲
1、搶答:說出下列圖形的名稱
2、下列圖形中有角嗎?(有,拍拍手;沒有,跺跺腳)
3、猜一猜,長方形后面藏著的圖形中有角嗎?(猜對了握手祝賀,猜錯了刮鼻子。)
二、童話情境,引入新授
1、昨天大家在家里找到角了嗎?說說看,你們都在哪發現了角?通過觀察你有什么新發現?
生1:我知道今天要學的角和牛角、羊角與走路的腳不一樣。
生2:我發現生活中的角多得數不清。
生3:我還發現圓的東西沒有角。
2、大家的收獲真不小!角王國的小公主也夸你們聰明呢!今天我們就和角公主一起來研究角和直角(出示課題:角和直角的初步認識)
3、尋找角公主
看,這是角公主所在的學校,漂亮嗎?角公主就藏在校園里,你能把她找出來嗎?
(電腦演示課本38頁主題圖)
生1:老爺爺的剪刀上有角。
生2:老師的三角板上有角。
生3:做操的學生伸開兩臂組成了角。
生4:教學樓的掛鐘上有角。
電腦演示:學生說出哪些地方有角,馬上在畫面上用紅色線段標出來。
4、看,鐘面上隨著時針和分針的轉動,形成了許多大小不同的角。(電腦演示)
三、引導探究,學習新知
(一)認識角的各部分名稱
1、給角公主畫像——畫角。
聰明的小朋友拿起筆,給漂亮的角公主畫張像——就是請你畫出一個角。比比誰的角畫得漂亮!動手試一試。
2、誰能告訴大家,你是怎么畫的?(指名演板)還有不同的畫法嗎?
生1:我是沿著三角板這個角的邊畫出來的。
生2:我先畫了一個點,從這個點再畫出兩條線。
誰的方法好?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嗎?指導閱讀例題2。
3、那就用第2種方法畫一個比它大一些的角。好!再畫一個更大的.角。還有比它更大的角嗎?畫出來。
4、小組討論:我們畫的這些大小不同的角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它們分別叫做什么呢?
5、對,每一個角都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板書各部分名稱)
6、選出你畫得最漂亮的一個角標上各部分名稱。
7、練一練:與角公主一起游戲:(電腦演示課本42頁第1題)
請判斷下面圖形哪個是角?是,請拍拍手歡迎它;不是,跺跺腳趕走它。
(二)折一折、量一量
1、角公主的禮物
真不錯,判斷準確!(師出示一圓片,翻面變為笑臉)角公主決定送給大家一個禮物。是什么呢?
它還可以是什么?發揮你的想象力,看誰說得好?
生1:這是地球娃娃的笑臉,它在夸我們呢!
生2:月亮姐姐笑瞇瞇地看著我,好象在邀請我跳舞。
生3:是太陽公公在說:“今天真熱呀!小朋友們熱嗎?”
生4:這是一個圓圓的大月餅,我想把它分給聽課的老師吃!
2、這張圓紙片中有角嗎?那你能不能想辦法變出一個角來?引導學生動手試一試。(學生有的動手折角,有的用剪刀剪出角)。
3、請出直角大將軍
看看這位小魔術師變的,有誰知道這個角叫什么名字?對,它就是角王國的大將軍——直角。你們也能請出一個直角將軍來嗎?
4、它們都是直角嗎?可是聽課的老師不相信!怎么辦?小組討論:用什么辦法能證明這些直角大將軍的身份呢?
5、誰說給大家聽聽?你們可真聰明,和角公主說的方法一模一樣。(電腦演示、講解驗證直角的方法)
6、給直角將軍戴上將軍帽
打開數一數,你一共折出了幾個直角?直角將軍一定要戴上將軍帽,也就是這個直角符號。快給它們戴上將軍帽——標上直角符號。
(三)找一找、量一量
1、(電腦演示例題3)問:國旗、椅子和運動員身上有角嗎?它們都是什么角?
2、我們的國旗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染紅的,我們要尊敬、愛護國旗。看著鮮艷的五星紅旗,你想對它說些什么呢?
生1:我會對它說:國旗,國旗,我愛你!我一定會好好學習。
生2:國旗,你是我們的驕傲!你看見了吧,我是一個好孩子,是媽媽的驕傲。
3、國旗是什么形狀的?它有幾個角?都是什么角?
4、看,這些直角慢慢地飛出屏幕,飛進了我們的教室。它們藏在哪兒?請找出教室里的直角。
5、尋找教室里的直角將軍:學生下位尋找、測量教室里的直角。(電腦播放音樂)
(四)想一想、問一問
通過大家的努力,我們對角和直角有了一定的了解。仔細看看書回顧一下剛才的學習過程,還有什么疑問?或者你還想知道什么?請大膽提出來,老師最喜歡會提問的小朋友。
四、和角公主一起游戲
1、 快樂課中操
聽音樂、念兒歌、伸伸手臂,來做操。
伸開兩只小手臂,我也變成一個角,兩手張開是大角,一橫一豎是直角,并攏手臂角變小。
2、空間想象畫
想畫一個這樣的角嗎?好,請閉上眼睛,腦子里出現一張大大的白紙。先畫一個頂點,從頂點引出兩條邊,它們不斷的延長、延長——,角的大小變了嗎?角的兩邊繼續延長,它們延伸到哪了?
生1:我畫的角兩邊已經延伸到北京了,它要代我向奧運鍵兒問好呢!
生2:我畫的角兩邊已經延伸到北極了,感覺好冷呀!
生3:我畫的角兩邊已經延伸到月亮上了,我和嫦蛾姐姐一起吃月餅呢!都變得輕飄飄的。
角的大小變沒有?對,無論角的兩邊延伸到哪,角的大小永遠不會改變。
3、名畫欣賞
這幅想象畫,畫得真不錯!角公主也想請大家欣賞她的畫。數一數,她畫了幾個角?
(課本43頁第7題)
4、擺一擺、比一比
這8個角是由幾條線段組成的?角公主可真聰明,5根小棒擺出8個角!我們也來試一試:3根小棒你能擺出幾個角?比一比,看誰擺出的角最多!(學生可擺出以下幾種圖形)
5、聰明題
擺的方法不一樣,結果當然不一樣。用不同的方法試一試這道題會是什么結果呢?電腦演示:長方形剪去一個角還剩幾個角?(學生可想出以下幾種方法)
6、彩色圖畫——心中的角王國。
今天的知識大家掌握得非常好!我真想帶大家去角王國游玩。角王國到底什么樣呢?請小朋友大膽想象,用彩筆畫出你想象中的——角王國。
二年級數學上冊《角與直角》的說課稿 12
教學目標:
1、通過對生活中的角的觀察和探究,初步建立角的概念,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2、認識直角,并能用直角尺測定和判斷直角。
3、通過動手制作直角加深對直角的感性認識。
教學重難點:
1、認識角與直角。
2、動手制作直角。
教學過程:
引入:
1、師:今天我們的課堂里來了4位生活中的好朋友,他們都說自己的身上有我們今天要學的知識。你看,他們藏在這里。Ppt
2、師:這些圖形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朝上,有的朝下,但他們有一些共同的`特點,你發現了嗎?(都是尖尖的,直直的)
師:像這樣的圖形我們稱之為角(板書)
3、老師在黑板上也來畫三個圖形,看看它們是不是角?(板書)
新授
1、認識角
①師:這個尖尖的點,直直的線在角中有特殊的名稱。自學課本65頁,告訴大家,角的各部分名稱。看一看哪個小朋友學得又快又好。(頂點、邊)
②匯報
師:你的自學能力真強,像這樣由一個頂點,兩條直邊所組成的圖形叫做角。角有一個記號,畫上角的符號。(圓弧)
師:看另外兩個角,說一說這是角的頂點,這是角的兩條邊。所以我們說角有一個頂點,兩條直邊。(板書)
2、辨別角
師:你看一群圖形來了,要我們幫忙把其中的角找出來,并說明理由。Ppt (練習一)
師:我們找到了4個角,想不想我們自己也畫一個角?閉上眼睛想一想:怎樣畫角?角有一個頂點兩個直邊。
拿出練習紙,把你腦海里的角畫出來和你的同桌分享,畫在練習紙反面。
3、特殊角
師:其實啊,在角這個大家族里面有一類特殊的角,你看,像這樣方方正正的角我們叫做直角(板書),他有屬于自己的直角符號。
師:伸出手我們一起來畫一畫這個直角符號。橫豎
4、探究直角
師:小博士聽說我們的小朋友學得很棒,所以就想來考考大家了。你聽,問題一、你能在學具、桌面上找到直角嗎?
師:用手來比一比,我找到的直角在這里……
師:老師也找了一下,你看
拿出我們的三角尺,捏住直角,和我一起轉動三角尺,現在直角在哪里,捏住他……
師:小博士又來了,聽,問題二,黑板上的直角、數學書上的直角、三角尺上的直角一樣大嗎?
師:你覺得可以怎么比較?
先驗證黑板和三角尺上的直角(播放PPT)
師小結:點點重合,一邊重合,看另一邊
用這個好方法讓我們動手驗證一下數學書上的直角和三角尺上的直角一樣大嗎?
師:看來直角是個乖寶寶,所有的直角都是一樣大的。
師:回顧一下,剛才測定直角的過程。(點點重合,一邊重合,看另一邊)
問:他是直角嗎?(播放PPT)
師:那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老師黑板上畫的角中有沒有直角,你們說我來做。(是直角的畫上直角符號)
師:想不想自己動手試試啊?(練習紙)
匯報,媒體演示
師:量一量一開始自己畫的那個角是不是直角?
師:直角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我們的練習紙上就有4個直角,那如果是這樣的一張紙,它還有沒有直角了?(沒有)
師:你聽,問題三,如果什么工具也沒有就一張紙,如何折出一個直角?同桌合作討論
請學生講,老師媒體播放
師:將我們折的直角打開,數一數一個有幾個直角,并用直角符號標出來。
小結
師: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今天你的收獲吧。(課堂知識梳理)
留下疑問
動手操作,角的大小和什么有關?
【二年級數學上冊《角與直角》的說課稿】相關文章:
《角與直角》的教學反思09-05
《角與直角》教學反思10-22
直角的數學教學反思09-01
二年級數學角的初步認識說課稿08-04
二年級熟悉上冊《角的初步認識》說課稿(精選10篇)06-26
關于二年級上冊《數學廣角》說課稿07-10
二年級上冊數學《統計》說課稿范文07-06
二年級數學上冊統計的說課稿07-04
數學二年級上冊可能性說課稿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