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餓的小蛇》的感想(通用6篇)
在我們平凡的學生生涯里,大家都沒少背知識點吧?知識點就是掌握某個問題/知識的學習要點。哪些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知識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好餓的小蛇》的感想,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好餓的小蛇》的感想 1
《好餓的小蛇》,我們上學期作為繪本閱讀已經給孩子們看過,我想把繪本與美術教學相結合進行了一些思考,與大家作個交流。
《好餓的小蛇》這個題材,有著不可抗拒的魅力。相信所有的老師看后都會覺得“靈”。我覺得,它有以下兩個主要特點。第一,符合了小班年齡段孩子閱讀的共同特點。如:畫面圖像簡單,色彩豐富,形象鮮明;故事角色突出、人物不多、特征明顯。故事情節簡單、有趣等。 第二,作品具有特別個性。那就是作品充滿了幼兒天真的趣味,想象天馬行空,小蛇吃什么水果肚子就會變成什么水果的模樣,最后,一口把蘋果樹吞下去了,身體出奇地變成了一個樹。這跟小班孩子的生活經驗、認知特點、思維特點完全匹配。根據這個有趣的故事情節,我們截取其中的這一段,給幼兒準備畫好的蘋果樹,如果采用蠟筆畫,我們可以讓幼兒用相應的顏色給蘋果樹涂上顏色,然后再添畫蘋果。在示范時,老師結合繪本內容:“小蛇把蘋果樹吞了下去,瞧,小蛇變成了什么?”(蘋果樹)“那我們趕快把蘋果樹穿上好看的衣服吧。”在給蘋果樹涂好漂亮的`顏色后再進入下一個環節:添畫蘋果。“這么漂亮的蘋果樹,怎么沒有了果子呀?果子到哪里去了?”由此進一步引出添畫蘋果,難度也適當增加,孩子們肯定是非常的感興趣。如果將蠟筆畫改成國畫的形式——添畫蘋果,相信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我將在以后的實踐活動中進一步與大家分享有關繪本《好餓的小蛇》與美術結合一起教學的點滴。
《好餓的小蛇》的感想 2
這繪本很簡單,一個小朋友竟然會捧著它一個字一個字的念下來,我覺得太神奇了,真的,對于一個完全不識字的'小孩子來說如果可以把書本照章通讀下來的唯一理由是應該是:太好玩了,太有意思了吧?!
這是一個講起來不費力,看起來也不費力的故事,但是他就是那么好玩,以至于小朋友每看一頁,我每問一句“會怎么樣呢?”小朋友都要捂著嘴笑個半天,然后告訴我,肚子變成蘋果啦,肚子變成香蕉啦!不拉不拉不拉一堆的。
《好餓的小蛇》的感想 3
繪本閱讀是我們懷幼的一大亮點,不但家長們鐘愛,老師們也充滿了興趣,孩子們更感好奇。我班選擇了《好餓的小蛇》作為我班繪畫的一個重點,它是一本富有童趣、形象生動的繪本,作者把他的幽默發揮得淋漓盡致,故事巧妙地將各種水果,顏色等幾種知識點結合在一起,結尾出人意料,讓人捧腹大笑,同時,它也是一篇構思巧妙的幼兒繪本。
我們都覺得《好餓的小蛇》是本非常有趣的書,我們小四班的孩子特別喜歡,我班的王韶晗小朋友就提問過:老師:小蛇怎么能吃的下這么多東西呢?它會不會把肚子撐破呢?王定國小朋友也說:小蛇為什么沒有腳?它怎么走路呀?好多孩子都搶著回答:它是爬的,扭來扭去的。哈哈!這些有趣的情節深深吸引著小讀者們,激發他們去探究、去詢問:小蛇在扭來扭去散步的'時候都看見了哪些水果又是怎么吃的。繪本由于它圖畫和文字簡明很適合低幼的孩子感知和閱讀。但正因為它的簡明,在畫面上缺少了很多美麗的背景,在文字上缺少了很多美麗的詞句。我們長期只給孩子接觸這樣的讀物是不是真的是最好的呢?我覺得應把它作為早期閱讀的其中一種形式,而讓更多的讀物參與到早期閱讀中,讓孩子的早期閱讀更豐富化、更多元化。
前蘇聯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首先是教師和孩子精神上的接觸。”,可見,教師與幼兒心靈上的溝通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礎。再結合小班幼兒的心理特點,在閱讀中心理環境就顯得非常重要。而閱讀環境中的心理環境主要是指閱讀的氛圍,如果孩子身邊的小朋友、老師、父母都喜歡看書,有著良好的閱讀習慣,那么天長日久,肯定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孩子。幼兒良好的習慣就顯得特別重要。
《好餓的小蛇》的感想 4
上周外出學習,有位老師上了一節集體教育活動,小班繪本活動《好餓的小蛇》。在活動的最后,他們一個一個學小蛇的樣子來找聽課老師們要水果。那一恍惚,我仿佛想到我的孩子們的樣子,甚是可愛。
每一把小椅子后面都有一個布兜,老師說:“請每個小朋友從椅子背面的'袋子里面拿出一本書”,閱讀結束后,老師請大家把書放回去。我觀察到,有一個小男生放書的時候,繪本被布兜的邊卡住了,沒能放進去。他又嘗試事了第二次,還是沒能放進去。這時候,老師開始了下一個環節,而全場只有他手里還拿著書。這一刻我在想,我們集體活動或是集體游戲收玩具的環節,到達指定時間經常會有小朋友沒收完,我們是怎么做的呢?我們有沒有及時發現原因呢?
活動中配課老師幫小朋友把書放回去了,如果老師沒有看到這位小朋友努力放書的過程,可能她會否認孩子的行為吧。可見作為老師,千萬不能只憑一己之見去評判孩子,更不可以用自己的尺子去衡量孩子的行為。因為,對與錯、好與壞、愿意不愿意,從來沒有明確答案,只有適宜和舒服,標準只能是你開心我也開心。除此之外,其他都不作為評判標準,也都不可以來評判孩子的對與錯,因為感受這個東西誰也沒有權利去干涉。
前幾天我看到一句話:如果我們對孩子的愛,能夠勝過愛自己的自尊,那該多好!你看,我們總說“愛”、“自由”還有“寬容”,可是真的能給的又有多少呢?又有幾個人可以做到呢?
希望從現在起,我每天都能更多地去關注孩子,可以把孩子的發展放在一個人的發展目標之上。
《好餓的小蛇》的感想 5
《好餓的小蛇》故事詼諧幽默,通過啊嗚、咕咚、真好吃貫徹整個故事。
通過繪本可以發展孩子以下能力:
1、激發幼兒喜歡閱讀的.興趣,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
2、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大膽表現故事中的擬聲詞,感受故事的童趣。
3、幫助孩子認知形狀,發展孩子邏輯思維能力。
《好餓的小蛇》的感想 6
《好餓的小蛇》是一本畫面生動、充滿趣味的繪本故事,其中,小蛇滑稽、貪吃的形象深深地吸引著孩子,故事中不斷重復的那句:“好餓的小蛇扭來扭去區散步。”讓孩子意識到小蛇原來是這樣“走路”的。
此外,故事中“圓圓的蘋果”、“黃色的香蕉”、“三角形的飯團”、“紫色的葡萄”、“帶刺的菠蘿”和“一顆結滿紅蘋果的樹”等描述性語句,讓孩子認識了水果及飯團的'顏色和形狀。
故事結尾,小蛇將整棵梨樹吞下去的貪吃形象更是讓人捧腹大笑,更加充分的體現了故事的趣味性。
這是一本適合3至4歲小班孩子閱讀的繪本故事,正如禾園2班的Amy老師老師所講:“這是我們班寶寶非常喜歡的一本繪本,這本繪本有趣的內容很多,每次看ta們關注的趣味點都不一樣。”
是的,這是一本趣味性極強且能讓孩子收獲知識的繪本,值得親子共度。同時,禾園幼兒園提倡寶爸寶媽們,每天和孩子一起分享一本繪本故事。
【《好餓的小蛇》的感想】相關文章:
好餓的小蛇活動教案范例07-31
好餓的小蛇老師教案07-31
小班繪本活動《好餓的小蛇》教學設計06-10
《好餓毛毛蟲》中班語言教案05-21
《好餓毛毛蟲》中班語言教案05-21
《好餓毛毛蟲》中班語言教案05-21
《好餓毛毛蟲》中班語言教案05-21
《好餓毛毛蟲》中班語言教案05-21
《好餓毛毛蟲》中班語言教案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