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廣角—重疊問題》教學反思
《數學廣角—重疊問題》教學反思
“數學廣角”(第一課時)是義務教育課程實驗教科書人教版數學三年級下冊開始新增設的一個內容,涉及的重疊問題是日常生活中應用比較廣泛的數學知識。教材例1編排的意圖是借助學生熟悉的題材,通過統計表的方式列出參加語文小組和數學小組的學生名單,和實際參加這兩個課外小組總人數不相符合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滲透并初步體會集合的有關思想,并利用直觀圖的方式求出兩個小組的總人數。集合是比較系統、抽象的數學思想方法,針對三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在這里只是讓學生通過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題材去初步體會集合思想,為后繼學習打下必要的基礎,學生只要能夠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就可以了,教學時老師不需要使用集合、集合的元素、基數、交集、并集等數學化的語言進行描述。本節課設計時我立足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出發,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實驗、推理、交流等活動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從不同的方法中選擇最優方案,在解決問題中初步體會數學方法的應用價值,初步體會集合思想。綜上分析,本課的教學目標定位為:
1、經歷集合圖的產生過程,使學生借助直觀圖利用集體的思想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掌握解決重合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3、培養學生善于觀察、善于思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重疊問題”以前是屬于數學興趣課的內容,所以學生對它的掌握程度允許有差異性,即學生能掌握到什么程度就到什么程度,而現在是放在數學教材里,那么如何準確地把握教材,更好地完全教學要求,對我們來說是個挑戰。
在設計教案前,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如何使讓學生水到渠成地去解決重疊問題,使學生不是在模式上會做,而是在理解上會做。如果學生頭腦中沒有經歷建模的過程,沒有很好的直觀依托,強塞給學生的東西也就形同如空中樓閣了。
小學生思維發展的特點是:從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向抽象邏輯思維為主要形式過渡,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思維雖然有了抽象的成分,但仍然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于是,“借助直觀圖”成了我這堂課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的重要策略。那么如何“借助直觀圖”呢?課堂初創設情境:森林里舉行動物運動會,出示了參加跑步和參加跳高的兩組動物信息,要求學生算算參加跑步和參加跳高的一共有多少種小動物,學生發現有幾只小動物是重復的。于是,我設計了一個讓學生用喜歡的方法畫一畫小動物參加比賽的情況,讓學生經歷集合圖的產生過程并充分感知體驗集合圖的作用,把具體問題上升到抽象問題,再解決問題。
在第二個環節探討計算方法時,學生在算法時更多的是三部分相加求出總人數,而不是兩部分相加再減去重疊部分。再反思地去研讀教材,發現對于教材的理解還是不夠到位的,拋棄了題目中的數學信息,更多地強調集合圈的作用和理解,才引起了這個問題。在今后把握教材時,應該理解好主次的關系,更準確、到位地把握。
【《數學廣角—重疊問題》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數學廣角植樹問題教學反思(通用20篇)03-28
數學廣角集合的教學反思03-20
關于數學廣角的教學反思02-15
《數學廣角搭配》的教學反思(精選10篇)12-13
數學相遇問題教學反思01-29
《烙餅問題》教學反思參考02-22
數學教學反思03-19
關于《解決問題》的教學反思03-19
職高數學教學反思03-19
時間與數學的教學反思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