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塔》教案精選
《道士塔》教案精選
一、導語設計
敦煌是一個神秘的地方,是一個富有的地方,那里有中國寶貴的文化遺產。然而由于歷史上一時的“疏忽”,便鑄成了中國歷史的一大遺憾。祖國的燦爛的文化遺產,被一車車,一隊隊載入了“異國他鄉”。哪一個有良心的中國人不為之怨憤,為之心在流血?今天,我們學習學者余秋雨的《道士塔》,隨同作者一起去重溫那段傷心的歲月吧!
二、介紹作者余秋雨和背景知識
出示投影:
1.余秋雨簡介
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當代藝術理論家、文化史學者、散文家。大學畢業后留校任教多年,曾任上海戲劇學院院長、教授,上海寫作學會會長。辭職后繼續從事教學和寫作。主要著作有《戲劇理論史稿》《藝術創造工程》《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秋雨散文》《山居筆記》。1997年被授予“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稱號,入載多部世界名人錄;所著散文集《文化苦旅》獲上海市出版一等獎,上海市文學藝術優秀獎,臺灣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金石堂最具影響力的書獎。《山居筆記》獲海外華文文學最高獎——臺灣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第一名。余秋雨的藝術理論著作,也備受學術界重視和尊崇。例如他在1983年出版的《戲劇理論史稿》,此書是中國大陸首部完整闡釋世界各國自遠古到現代的文化部全國優秀教材一等獎;而另一本于1985年發表的中國大陸首部戲劇美學著作——《戲劇審美心理學》,次年亦榮獲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著作獎。
2.背景知識介紹
莫高窟是我國最著名的佛教石窟。在甘肅省敦煌縣境內東南25公里處,開鑿在鳴沙山東麓的斷崖上,歷經一千多年的歷史,是我國文化藝術的一大寶庫。
光緒二十六年(1900)道士王圓箓發現藏經洞,內藏寫經、文書等文物4萬多件。1907年英國的斯坦因掠走寫本、文書24箱,繪、繡佛畫5箱。1914年斯坦因再次從敦煌掠走5箱寫本,兩次共掠走遺書、寫本1萬余件。1908年,法國人伯希和從藏經洞中揀選精品,掠走5000件。1911年,日本人橘瑞超和吉川小一朗從王道士處弄走約600件經卷。1914年俄國人奧爾登堡又從敦煌拿走一批經卷寫本,并進行洞窟測繪,還盜走了第263窟的壁畫。1924年,美國人華爾納又用特制的化學膠液,粘揭盜走莫高窟壁畫26塊。這些盜竊和破壞,使敦煌文物受到極大的損失。
而所有這些損失,大部分都與當時莫高窟的主持王道士有關。王道士,即王圓箓,原湖北麻城的農民,逃荒到甘肅,做了道士。幾經轉折,當了莫高窟的家,把持著中國古代最好燦爛的文化。他從外國冒險家手里接過極少的錢財,讓他們把難以計數的敦煌文物一箱箱運走。
當時的情形是,王道士對于敦煌的一切毫不珍惜。庚子年(1900)農歷五月二十六日清晨,他發現了藏經洞!但他對于藏經洞中寶物的價值一無所知。隨意揀來送人。后來,外國人知道了,用了很少的錢就從王道士手中盜買走了其中的大量寶物。
作者對于這些寶物的損失深感痛心!從中深省釀成那場不堪回首的民族文化悲劇的社會根源。作者即是根據這一思路行文的。
三、出示CAI課件(含有莫高窟畫面和背景音樂),同時學生朗讀課文(選四位朗誦水平較高的學生,一人讀一節)
四、研析課文內容
1.在朗讀的基礎上,學生概括各部分內容。
學生思考后,指定學生概括。
學生甲:第一部分,通過對莫高窟道士塔的介紹引出了王圓篆和莫高窟的關系。并用簡練的筆墨渲染出古代的悲劇:一個普通的農民當了莫高窟的家,把持著中國古代最燦爛的文化。而他從外國冒險家的手里接過極少的錢財,讓他們把難以計數的敦煌文物一箱箱運走。
學生乙:第二部分,敘述了王道士在敦煌的所作所為。特別寫出了王道士對敦煌文物的破壞性行為,以及作者心中的歷史沉重感。
學生丙:第三部分,寫王道士發現敦煌藏經洞的情況和他對藏經洞的處置情況。
學生丁:第四部分,寫這場悲劇的終結。在作者的“恨”之中,給讀者廣闊的思考余地。既寫出了中國敦煌研究家們的辛勤工作,也寫出了作者對敦煌歷史的憂思,同時還給世人以警醒。
2.讓學生試著為每部分添加一個恰切的小標題,要求簡潔切題。
學生自己先擬,然后討論交流。
教師提示:可有兩種方法:一是摘錄原文中的句子;二是自行設計。
參考示例一(摘錄原文):
第一部分: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滴血
第二部分:一片慘白
第三部分:中國的榮耀與恥辱
第四部分:敦煌在中國
參考示例二(自行設計):
第一部分:千古之罪誰當誅
第二部分:愚昧對文明的修葺
第三部分:野蠻對文明的拯救
第四部分:此恨綿綿無絕期
參考示例三(自行設計):
第一部分:道士塔中王圓箓 敦煌石窟枉守護
第二部分:無知道士瞎折騰 燦爛文化毀滅中
第三部分:只因物多運費高 管叫遺產他鄉跑
第四部分:敦煌專家研究苦 忍辱負重保財富
五、課堂小結
課文每一部分都是上一部分的內在延伸,思想內容逐步深化。王道士出賣敦煌寶物已經是百年前的一個歷史事件,是一個既成事實和無法改變的事實,但在余秋雨的筆下卻寫得如此生動活絡。
六、布置作業
1.從課文中找到依據,分析作者的觀點和感情。
2.反復誦讀課文,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
【《道士塔》教案】相關文章:
《道士塔》教案設計06-08
道士塔的高中語文教案08-23
《勞山道士》語文課文教案08-14
神奇的塔教案范文06-02
《烏塔》的語文教案06-05
《勞山道士》教學設計07-11
北師大版《嶗山道士》教學設計范文06-10
讀《烏塔》的感想07-08
羅塔猜測或證明06-07
《烏塔》導學案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