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電解池教學設計(通用10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對于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中化學電解池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高中化學電解池教學設計 1
一、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為人教版高中化學選修四《化學反應原理》第四章第三節。本節課與氧化還原反應、化學反應中的物質和能量變化等相關知識密切相關。它是電化學的基礎,也是原電池知識的延伸,更是進一步研究其應用的基礎。在中學化學基礎理論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指導工農業生產的重要理論依據。學習電解池之后學生將形成一個將氧化還原反應、能量轉化、元素化合價知識、電解質溶液和原電池原理等知識聯系起來的一個知識網絡。
二、學情分析:
在學習本課之前,學生已經系統的學習過了原電池的相關原理,對于氧化還原反應也很熟悉,并且掌握了能量之間的想換轉化的方式和途徑,為學習本節課內容打下了堅實的知識基礎。高二學生處于思維活躍期,有很強的好奇心理,同時具備了一定得實驗探究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具有較強的分析推導能力,為學習本節課奠定了能力基礎。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學生認識電解池組成,理解電解原理并初步掌握電解電極反應式的書寫。
(2)學生學會利用對比總結的方法,比較學習離子放電順序。
(3)綜合分析設計實驗驗證電解池兩極產物。
2、【過程與方法】
(1)綜合應用化學和物理知識動手實驗,體驗電能與化學能轉化的探究過程;
(2)應用實驗、觀察等手段獲取信息,應用分析、推理、歸納、概括等方法加工信息。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分組實驗與討論,體會小組合作學習的樂趣,培養團結協作的精神;
(2)通過探究實驗的操作,現象的觀察、記錄和分析,培養學生實驗操作、觀察和分析能力,感受實驗方法在化學研究中的重要作用體驗科學研究的嚴謹與艱辛。
四、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電解原理;
2、教學難點;電極方程式的書寫、放電順序判斷
五、教學方法:
實驗探究法、問題教學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六、教具準備:
教師:電解池、CuCl2溶液、I-淀粉試紙、多媒體
七、教學過程:
【復習回顧】想一想:構成原電池的條件是什么?
問一問:原電池的電極如何判斷?
寫一寫:原電池的電極反應式?
【聯想質疑】:如下圖所示:如果把兩根石墨棒作電極插入CuCl2溶液中,外接直流電源,這還是原電池裝置嗎?
【學生活動】:學生分組實驗探究上述裝置,觀察實驗現象,得出實驗結論。
【播放動畫】:電解氯化銅溶液微觀模擬
【投影】:第三節:電解池
一、電解原理
【學生小結】:
1、電解:使電流通過電解質溶液而在陰、陽兩極引起氧化還原反應的過程。
2、電解池:把電能轉化為化學能的裝置
【教師講解】:放電:陰陽離子在陰陽兩級失去或者得到電子,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的過程叫做放電。
【思考交流】:電解池的兩極是怎樣確定的?電極分幾類?
【學生小結】:
3、兩個電極及電極反應
(1)兩個電極的確定及電極反應:
陰極:與電源負極相連——電子流進——還原反應
陽極:與電源正極相連——電子流出——氧化反應
陰極:Cu2++2e-=Cu還原反應
陽極:2Cl--2e-=Cl2↑氧化反應
總反應式:
(2)兩個電極的類型:活性電極和惰性電極。
惰性電極(鉑、金、石墨)——僅僅導電,不參與反應
活性電極(除鉑、金外的金屬)——既可以導電、又可以參與電極反應
【提問】:根據電解氯化銅的.裝置,大家分析形成電解池的條件是什么?在電解過程中,電子是怎樣流動的呢?
【學生活動】:學生討論并回答
【投影】:
4、構成電解池的條件和電子流動方向
(1)構成電解池的條件:與電源相連的兩個電極;電解質溶液或熔化的電解質;形成閉合回路。
(2)電子的流向:電子從外加電源的負極流出,流到電解池的陰極,再從陽極流回電源正極。(注意:電子只在外電路定向移動,不能從溶液中移動)
離子定向移動的方向:陽離子向陰極移動,陰離子向陽極移動。【思考交流】:
(1)電解后氯化銅的濃度如何變化?
(2)若要使電解質溶液復原,怎么辦?
【學生回答】:
(1)電解后氯化銅的濃度減小;
(2)若要使電解質溶液復原,可以加入氯化銅固體。
【設置疑問】:
(1)請同學們思考,在CuCl2溶液中,不僅有CuCl2電離生成的Cu2+和Cl-,還有H2O電離出的H+和OH-,為什么Cu2+、Cl-放電,而不是H+和OH-?
【分析】:H+和OH-的量少。
【提示】:陽離子在陽極發生氧化反應,而陰離子在陰極發生還原反應,想一想在陰和陽兩級參加化學反應的離子可能與離子本身的那些性質有關系呢?
【講解】:由于各種離子得失電子的能力不同,因此電解時離子放電的難易程度也不同,順序不同。
【投影】:5、放電順序
(1)陽離子在陰極上放電順序是:
Ag+>Fe3+>Cu2+>H+>Pb2+>Sn2+>Fe2+>Zn2+>Al3+>Mg2+>Na+>Ca2+>+
(2)陰離子在陽極上的放電順序是:
①活性材料作電極時:金屬在陽極失電子被氧化成陽離子進人溶液,陰離子不容易在電極上放電。
②用惰性電極(Pt、Au、石墨、鈦等)時:溶液中陰離子的放電順序是:S2->SO32->I->Br->Cl->OH->NO3->SO42-(等含氧酸根離子)>F-
【講述】:電解電解質溶液時,在陰陽兩級上首先發生放電反應的離子分別是溶液里最容易放電的陰陽離子。
【課堂練習】:在電解氯化銅溶液的裝置中,若把電解質換成熔融氯化鈉,其結果又如何呢?寫出電極反應。
【總結】:
1、分析電解反應(用惰性電極時)的一般思路:
明確溶液中存在哪些離子
陰陽兩極附近有哪些離子
根據陽極氧化、陰極還原以及氧化性、還原性強弱判斷反應的離子先后,最后分析得出產物
2、原電池與電解池的比較:
裝置名稱
原電池
電解池
舉例
電極名稱
電極反應類型
電子運動方向
能量轉變形式
【鞏固練習】:
1、電極反應方程式及電解總反應方程式的書寫(惰性電極,溶液):
H2SO4HClNaOH2SO4
CuCl2CuSO4NaClMnO4
2、用石墨作電極電解CuCl2、NaCl的混合溶液時,陰極析出的物質是_____;陽極產物是_____。
3、兩極都用銀片作電極電解AgNO3溶液時,陽極的產物是____;陰極的產物是____。
【作業布置】:課本83頁1、2、3題。
高中化學電解池教學設計 2
一、教學內容:
第二章第二節電解質
二、教學目的:
1、了解電離、電解質、離子反應、離子方程式的含義
2、知道酸、堿、鹽發生電離
3、通過實驗事實認識離子反應及其發生條件能正確書寫常見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4、了解常見離子的檢驗方法
三、教學重點、難點:
1、電解質的概念
2、通過實驗事實認識離子反應及其發生條件,能正確書寫常見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四、知識分析:
(一)電解質的電離
實驗探究:測試物質的導電
現象結論解釋
NaCl晶體燈泡不亮不導電晶體中沒有自由移動的離子
NaCl(熔融)燈泡亮導電有自由移動的離子
NaCl溶液燈泡亮導電有自由移動的離子
物質導電的情況:a、金屬導電:含有自由移動的電子
b、化合物(熔融或水溶液):含有自由移動的離子
1、電離:
(1)定義:一些物質溶解于水或受熱熔化而離解成自由移動離子的過程。
(2)條件:溶于水或熔化
2、電離方程式:用符號來表示電離過程的式子,叫電離方程式。
練習:寫出電離方程式
H2SO4=2H++SO42-Ba(OH)2=Ba2++2OH-
Fe2(SO4)3=2Fe3++3SO42-(NH4)2CO3=2NH4++CO32-
3、酸:電離出的陽離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叫做酸
堿:電離出的陰離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叫做堿
鹽:電離時,生成金屬離子(或銨根離子)和酸根離子的.化合物。
4、電解質與非電解質:
(1)比較
電解質非電解質
含義溶于水或熔化時能導電的化合物溶于水或熔化時不能導電的化合物
能否電離能不能
溶液中的存在形式陰、陽離子分子
物質類別酸、堿、鹽等非金屬氧化物、氫化物等
舉例硫酸、氫氧化鈉、硫酸銅二氧化碳、甲烷
(2)強電解質與弱電解質
強電解質弱電解質
含義在水溶液里完全電離在水溶液里部分電離
電離條件在水溶液中
電離程度全部部分
溶質粒子種類陰陽離子分子和離子
化合物種類強酸強堿和大部分鹽弱酸弱堿和水
實例H2SO4Ba(OH)2NaClCH3COOHNH3H2O
擴展:弱電解質的電離方程式:
a、寫出CH3COOH、H2CO3的電離方程式(多元弱酸分步電離):
CH3COOHCH3COO-+H+
H2CO3HCO3-+H+HCO3-H++CO32-
b、寫出NH3H2O、Fe(OH)3的電離方程式:
NH3H2ONH4++OH-Fe(OH)3Fe3++3OH-
練一練:(1)下列物質中屬于強電解質的是(),弱電解質的是(),非電解質的是()
A、KIB、乙醇C、氨水D、蔗糖E、HClOF、硫酸氫鈉G、NH3H2OH、液氯I、CO2J、硝酸K、Na2O
(2)下列電離方程式錯誤的是()
A、Al2(SO4)3=2Al3++3SO42-B、NH3H2O=NH4++OH-
C、NaHCO3=Na++HCO32-D、H2SO4=2H++SO42-
(3)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NaCl在電流的作用下電離出Na+、Cl—
B、溶于水后電離出H+的化合物是酸
C、HCl溶于水能導電,但液態HCl不導電
D、導電性強的溶液里自由移動的離子數目一定比導電性弱的溶液里的自由移動的離子數目多
(4)把0.05mol的NaOH固體分別加入下列100ml溶液中,溶液的導電能力變化不大的是()
A、自來水B、0.5mol/L鹽酸C、0.5mol/L醋酸D、0.5mol/LNH4Cl溶液
答案:(1)AFJK;GE;BDI(2)C(3)C(4)BD
小結:
1、電解質必須是本身電離出離子
2、常見的強電解質:
強酸:HClHNO3H2SO4
強堿:NaOHKOHCa(OH)2Ba(OH)2
鹽:NaClK2SO4KClO3FeCl3
金屬氧化物:CaONa2O
常見的弱電解質:
弱酸:CH3COOHH2CO3HClO
弱堿:NH3H2OH2O
(二)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反應
1、離子反應:
(1)定義:有離子參加的反應稱為離子反應。
(2)實質:反應物某些離子濃度的減小。
(3)發生條件:①生成難溶的物質;②生成難電離的物質;③生成揮發性物質。
2、離子方程式
(1)定義:用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的符號來表示化學反應的式子叫離子方程式
(2)書寫:
步驟:
a、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b、把易溶于水,易電離的物質(即易溶性強電解質)改寫為離子形式,難溶物、難電離的物質以及氣體等用化學式表示;
c、刪去等號兩邊未參加反應的離子;
d、檢查離子方程式兩邊各元素的原子個數及電荷總數是否相等。
例如:氯化鋇溶液與硫酸反應:
BaCl2+H2SO4=BaSO4↓+2HCl
Ba2++2Cl-+2H++SO42-=BaSO4↓+2Cl-+2H+
Ba2++SO42-=BaSO4↓
(3)含義:表示一類化學反應。
練一練:寫出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①鐵與稀硫酸
②碳酸鈣與鹽酸
③鈉與水
④澄清石灰水與硝酸
⑤小蘇打溶液與苛性鈉溶液
⑥硫酸氫鈉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
⑦氫氧化銅與硫酸
⑧CO2通入澄清石灰水
答案:①Fe+2H+=Fe2++H2↑
②CaCO3+2H+=Ca2++CO2↑+H2O
③2Na+2H2O=2Na++2OH-+H2↑
④H++OH-=H2O
⑤HCO3-+OH-=CO32-+H2O
⑥H++OH-=H2O
⑦Cu(OH)2+2H+=Cu2++2H2O
⑧Ca2++CO2+2OH-=CaCO3↓+H2O
(4)書寫原則:
a、合事實
b、須二“恒”
c、“號”符實
d、“拆”合理
(5)檢查
a、符合物質反應的客觀事實
b、必須遵循質量守恒定律
c、必須遵循電荷守恒原理
d、必須遵循定組成規律
(三)物質的檢驗
1、不用外加試劑
方法:觀察法、加熱法、借用試劑法、相互作用法
練一練:不用外加試劑鑒別四種溶液:NaOH、KCl、CuSO4、MgCl2
答案:先觀察溶液呈藍色的為CuSO4溶液,再用其與剩余無色溶液混合,產生藍色沉淀的為NaOH溶液,再用NaOH溶液與剩余溶液混合,產生白色沉淀的是MgCl2溶液,剩余的是KCl溶液。
2、限用一種試劑
練一練:限用一種試劑鑒別三種無色溶液:KCl、Na2CO3、Ba(NO3)2
答案:硫酸
3、任選試劑
練一練:
(1)鑒別稀硫酸、澄清石灰水、NaOH溶液
答案:碳酸鈉溶液
(2)某溶液中含有SO42-、CO32-、OH-、Cl-,請分別檢驗
①先檢驗OH-,加入酚酞試劑。
②后檢驗CO32-,加入HNO3試劑,離子方程式2H++CO32-=CO2↑+H2O
③再檢驗SO42-,加入Ba(NO3)2試劑,離子方程式Ba2++SO42-=BaSO4↓
④最后檢驗Cl-,加入AgNO3試劑,離子方程式Ag++Cl-=AgCl↓
(四)離子共存問題凡離子間能發生離子反應的,均不能大量共存。
練一練:
1、下列各組中的離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K+、Ag+、NO3—、Cl—B.Ba2+、Na+、CO32-、OH-
C.Mg2+、Ba2+、OH-、NO3-D.H+、K+、CO32-、SO42-
E.Al3+、Fe3+、SO42-、Cl-F.K+、H+、NH4+、OH-
2、在某無色透明的pH=0的溶液中能共存的離子組是()
A.NH4+、NO3-、Al3+、Cl-B.Na+、S2-、K+、NO3-
C.MnO4-、K+、SO42-、Na+D.K+、SO42-、HCO3-、Na+
3、在pH=1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離子是()
A.Na+K+Cl-B.Mg2+Cl-
C.K+Na+SO32-D.K+Na+ClO-
4、某強堿性溶液中,在該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是()
A.K+、Na+、、B.Na+、、Cl-、ClO-
C.H+、Mg2+、、D.Ag+、K+、、Na+
5、下列各組離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酸性溶液Na+、K+、、NO3-B.酸性溶液Fe3+、、S2-、
C.堿性溶液Na+、K+、Ag+、D.堿性溶液Ba2+、Na+、、Cl-
6、在pH=1的無色透明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是()
A.Al3+、Ag+、、Cl-B.Mg2+、、、Cl-
C.Ba2+、K+、Cu2+、Cl-D.Zn2+、Na+、、
7、在溶液中能共存,加OH-有沉淀析出,加H+能放出氣體的是()
A.Na+、Cu2+、Cl-、B.Ba2+、K+、OH-、
C.H+、Al3+、、D.Na+、Ca2+、Cl-、
8、在pH=1的無色透明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是()
A.Al3+、Ag+、、Cl-B.Mg2+、、、Cl-
C.Ba2+、K+、S2-、Cl-D.Zn2+、Na+、、
9、下列各組離子中,能在pH=1的溶液里大量共存,并且溶液呈無色透明的是()
A.、K+、Na+、B.Na+、K+、SO32-、Cl-
C.Mg2+、、Cl-、D.Ba2+、K+、S2-、
10、某強堿性透明溶液里所含的離子可能是()
A.Na+、Cl-、Al3+、Ca2+B.K+、S2-、、
C.Al3+、Mg2+、Cl-、D.Fe2+、Na+、K+、Cl-
11、下列各組離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1)K+、NH4+、HCO3-、OH-(2)SO32-、SO42-、Cl-、OH-
(3)Fe3+、Cu2+、SO42-、Cl-(4)H+、K+、Al3+、HSO3-
(5)Ca2+、Na+、SO42-、CO32-
12、某飽和溶液中含有三種陽離子:Ag+、Ba2+、Al3+,同時測知此溶液中pH=3,則該溶液中所含有的陰離子可以是下列中的()
A.CO32-B.SO42-C.NO3-D.S2-
13、下列各組離子,可以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Ag+、Ca2+、Br-、SO42-B.H+、SO32-、SO42-、Ba2+
C.Na+、Cl-、SO42-、SO32-D.H+、Na+、Cu2+、S2-
14、下列各組離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OH-、Cu2+、Cl-B.HCO3-、Na+、OH-、K+
C.K+、CO32-、Br-、SO42-D.H+、Cl-、Na+、SO32-
15、向0.1molL-1NaOH溶液中通入過量CO2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離子是()
A.Na+、B.Na+、
C.、D.Na+、OH-
答案:
1、E2、A3、B4、B5、A
6、A7、D8、AC9、C10、C
11、2、312、C13、C14、C15、B
小結:
(一)正確判斷離子間能否大量共存的關鍵是看離子間能否發生反應.如:能生成沉淀.生成氣體、生成弱電解質,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1、氫離子與弱酸的酸根離子不能大量共存,如:CO32-、HCO3-、CH3COO-、HS-、S2-、F-、SO32-、HSO3-、PO43-、HPO42-、H2PO4-等都不能與H+大量共存。
2、氫氧根離子與弱堿的金屬陽離子及弱酸的酸式酸根不能大量共存,如:NH4+、Fe3+、Fe2+、Cu2+、Al3+、Zn2+、HCO3-、HS-、H2PO4-、HPO42-、HSO3-、等與OH-不能大量共存。
3、能生成難溶(微溶)物質的兩種離子不能大量共存,如:Ca2+與CO32-,Ba2+與
SO42-、Cu2+與S2-,Pb2+與SO42-、Ca2+與SO42-等不能大量共存。
(二)審題時應注意題中給出的附加條件
1、酸性溶液(H+)、堿性溶液(OH-)能在加入鋁粉后放出可燃氣體的溶液等。
2、有色離子:MnO4-,Fe3+,Fe2+,Cu2+等。
3、MnO4-,ClO-等在酸性條件下具有強氧化性。
4、注意題目要求“大量共存”還是“不能大量共存”。
高中化學電解池教學設計 3
【學習目標】
1、了解水的電離,會書寫水的電離方程式。
2、知道水的離子積常數的定義,記住25℃水的離子積常數。
3、會分析影響水的電離平衡的因素。
【課前預習】
1、回憶常見弱電解質的類型。
2、寫出水的電離方程式。
3、純水的組成微粒有哪些?
【課堂教學】
作為弱電解質,水的電離平衡受哪些外界因素影響?
在水中投入金屬鈉,對水的電離平衡有無影響?
水的電離平衡常數表達式應如何表示?
【課堂鞏固】
1、0.05mol/L的硫酸中,氫氧根離子的濃度為多少?水電離出來的氫離子濃度為多少?
2、1mol/L的氨水中(已知氨水的電離程度為1.0%)氫氧根離子的濃度為多少?水電離出來的氫離子濃度為多少?
【問題解決】
1、25℃時,某溶液中,c(H+)=1×10-6mol/L,問c(OH-)是多少?
2、25℃時,某溶液中,c(OH-)=1×10-9mol/L,問c(H+)是多少?
3、常溫下,0.1mol/L的NaOH溶液中水電離出的c(H+)和c(OH-)各是多少?
4、常溫下,0.1mol/L的鹽酸溶液中水電離出的c(H+)和c(OH-)各是多少?
【交流與討論1】
條件改變對水的電離平衡及Kw的影響
1、溫度對水的電離平衡及Kw的影響?
2、溫度不變,加入溶質對水的電離平衡及KW的影響。
(1)加入酸(如:HCl)或堿(如:NaOH)對水的電離有什么影響?(促進還是抑制?)Kw呢?
(2)加入NaAc或NH4Cl對水的電離平衡又有什么影響?Kw呢?
(3)加入NaCl呢?
【交流與討論2】
溶液的'酸堿性跟H+和OH-濃度有什么關系?
【活動與探究】
閱讀P63資料卡
多元弱酸,分步電離,第一步電離大于第二步電離,第二步電離遠大于第三步電離……
如何用平衡移動原理來解釋?
【課堂鞏固】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鹽酸溶液中沒有氫氧根離子B、氫氧化鈉溶液中沒有氫離子
C、氯化鈉溶液中既沒有氫氧根離子,也沒有氫離子
D、常溫條件下,任何物質的水溶液中都有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而且Kw=10-14
2、向純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氫鈉固體(溫度不變),則該溶液的()
A、c(H+)變大B、c(OH-)變小C、c(H+)c(OH-)變大D、c(H+)c(OH-)變小
3、25℃時下列溶液中C(H+)最大的是()
A、c(H+)=10-5mol/L的溶液B、c(OH-)=10-5mol/L的溶液
C、稀釋1ml1mol/L的NaOH溶液到1L后所的溶液D、0.1mol/L的NaOH溶液
【課后反思】
我的問題和收獲。
高中化學電解池教學設計 4
【學習目標】
1、理解弱電解質電離平衡的建立和電離平衡的特征;
2、掌握影響電離平衡移動的因素;
3、掌握電離平衡常數和電離度的概念,并能用平衡常數討論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
【課前預習】
對于醋酸的電離:CH3COOHCH3COO-+H+
1)開始時,V電離和V結合怎樣變化?
2)當V電離=V結合時,可逆過程達到一種什么樣的狀態?畫出V~t圖。
【課堂教學】
【交流與討論】根據預習的V~t圖像及已有的化學平衡的知識,請歸納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的定義和特點。
【交流與討論】觀察課本P61的表格,根據已有的化學平衡常數及轉化率的'知識,歸納和思考以下四個問題:
(1)電離平衡常數表達式(K)及意義。
(2)影響電離平衡常數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電離平衡常數與稀溶液的濃度_________,與溫度________,一般來說隨溫度升高,電離平衡常數__________。
(3)電離度α的表達式及意義。
(4)電離度的影響因素有哪些?
【學以致用】
以0.1mol/L的醋酸溶液為例,當改變下列條件時,下列各項將發生怎樣的變化?
平衡移動方向Kan(H+)c(H+)α
通入少量氯化氫
加入少量氫氧化鈉
升溫
加少量醋酸鈉固體
加入少量冰醋酸
加水
【總結歸納】
影響電離平衡的因素
【課堂鞏固】
已知NH3+H2ONH3H2ONH4++OH-
加入物質鹽酸NaOH溶液NH4Cl溶液加水通入氨氣
平衡移動方向
【問題解決】
現有兩瓶醋酸溶液,其物質的量濃度分別為1mol/L和0.1mol/L,那么這兩瓶溶液的氫離子濃度的比值是大于10、小于10、還是等于10?
【課后反思】
我的問題和收獲。
高中化學電解池教學設計 5
【學習目標】
1.掌握強電解質與弱電解質的概念;
2.了解強、弱電解質在水溶液中電離程度的差異及原因;
3.了解強、弱電解質與物質結構的關系。
4.通過對強、弱電解質概念的學習,掌握學習概念性知識的常用方法:歸納法和演繹法。
5.通過活動與探究,學習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培養提出問題、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前預習】
1、你能解釋下列事實嗎?
(1)、潮濕的手觸摸正在工作的電器時,可能會發生觸電事故。
(2)、電解水制H2、O2時,為什么要向水中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或H2SO4?
2、電解質——在能夠導電的。如等;
非電解質——在都不能導電的。如:等。
3、下列物質中,屬于電解質的是,屬于非電解質的是。
①銅②氨水③CuSO45H2O晶體④鹽酸溶液
⑤石墨⑥酒精⑦碳酸鈉⑧蔗糖
【課堂教學】
為什么我們電解水制H2、O2時向水中加入的是少量的NaOH溶液或H2SO4,而不是氨水或醋酸呢?
分析可能原因,設計實驗、討論方案。
【活動與探究】
1.我們將相同濃度的鹽酸和醋酸來舉例,根據經驗,你認為它們的電離程度有無差異?
2.若按如下方案進行實驗,請仔細觀察并記錄實驗現象
①測量物質的量濃度均為1mol/L的鹽酸和醋酸的pH;②在兩支錐形瓶中分別加入等體積、物質的量濃度均為1mol/L的鹽酸和醋酸,在兩個氣球中分別加入經砂紙打磨過的長度相同的鎂條,然后將氣球套在錐形瓶口,同時將氣球中的鎂條送入錐形瓶中,觀察、比較氣球鼓起的快慢等現象。
鹽酸和醋酸的性質比較
醋酸鹽酸對實驗現象的解釋
溶液的pH
與鎂條的`反應
【重點剖析】
1.金屬與鹽酸等酸溶液反應的本質是金屬與反應;
2.同體積、同濃度的鹽酸和醋酸分別與金屬鎂反應,與鎂的反應速率明顯較快;
【學生歸納】
當兩種不同強度的酸濃度相同時,是不同的。
【閱讀課本后分析】
第59頁的圖鹽酸與醋酸在水中的電離示意圖
實驗研究表明,有一些電解質(如硫酸、氫氧化鈉、氯化鈉等)在水溶液中能,而有一些電解質(如醋酸、一水合氨等)在水溶液中只能。
【歸納總結】
強電解質:
弱電解質:
【學生歸納】
強、弱電解質的比較
強電解質弱電解質
定義
電離程度
存在形式
化合物類型
【問題探究】
(1.)強電解質溶液的導電能力一定強嗎?
(2.)難溶物一定是弱電解質嗎?
(3.)強電解質溶液的導電能力一定強于弱電解質溶液嗎?
(4.)CaCO3、Fe(OH)3的溶解度都很小,CaCO3屬于強電解質,而Fe(OH)3屬于弱電解質;CH3COOH、HCl的溶解度都很大,HCl屬于強電解質,而CH3COOH屬于弱電解質。電解質的強弱與其溶解性有無必然聯系?怎樣區分強弱電解質?
【學生歸納】
強、弱電解質的判斷標準:(關鍵是)
【課堂鞏固】
下列物質能導電的是___,屬于強電解質的是_________,屬于弱電解質的是____________,屬于非電解質的是________________.
a.銅絲b.金剛石c.石墨d.NaCle.鹽酸
f.蔗糖g.二氧化碳h.濃硫酸i.硫酸鉀j.醋酸
k.碳酸l.碳酸氫銨m.氯氣n.硫酸鋇
【問題解決】
相同濃度的氫氧化鈉和氨水的電離程度有無差異?提出你的假設并設計實驗加以驗證,完成下表。
實驗假設
實驗方案
實驗現象
結論
高中化學電解池教學設計 6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強、弱電解質在水溶液中電離程度的差異及原因,
2.在化學平衡概念的基礎上理解電離平衡概念。能運用電離平衡原理解釋弱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電離情況,
過程與方法:
通過強弱電解質概念的學習,掌握學習概念性知識的常用方法:歸納法和演繹法。通過合作學習,活動與探究,學習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培養提出問題、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認識電離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用滲透由現象看本質的辯證觀點。
二、教學重點:
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
三、教學方法:
四人一組,采用合作學習,實驗探究學習的方法。
四、設計理念:
1.在教材處理上結合蘇教版、人教版的特點,重點分析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教師創設問題情景,從對比實驗入手,引導學生分析實驗現象不同的原因是c(H+)不同,再通過閱讀課本了解醋酸和鹽酸在水中的電離情況,由學生小結強弱電解質的本質區別。通過設計科學探究實驗、交流與討論,歸納出證明醋酸是弱酸的方法以幫助學生理解電離平衡的移動。
2.在教學方法上根據教材的特點采用四人一組的合作學習、科學探究學習的教學方式。以學生為主體,概念從引入、分析到運用都給予學生足夠的思考空間,教師適時加以引導,組織學生參與探究、合作學習。教學中充分發揮每位學生的特長,小組學生分工明確,有記錄的、發言的、實驗探究的,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課堂成為學生成長的樂園。
五、教學設計過程: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演示實驗】
(1)在四個小燒杯中分別加入物質的量濃度均為0.1mol·L-1HCl、NaOH、CH3COOH、NH3.H2O溶液各10mL,將連有燈泡、導線的碳棒分別插入溶液中。
(2)在錐形瓶中先各放20mL0.1mo·.L-1鹽酸和0.1mol·L-1醋酸,后同時投放等量的NaHCO3粉末,然后迅速套上氣球
觀察四個燈泡的亮暗程度,
思考影響導電能力的因素,產生不同實驗現象的原因。
觀察現象,比較反應產生氣泡速率的快慢。分析原因,寫出鹽酸與醋酸溶液中的溶質通過比較相同條件的一元酸、堿溶液的導電性,判斷溶液中離子濃度的大小
讓學生知道酸與NaHCO3反應的實質是與H+反應,速率不同即溶液中c(H+)的大小不同【提問】
(1)上述實驗現象說明相同條件下醋酸與鹽酸溶液中c(H+)不同,你能解釋原因嗎?
(2)醋酸是怎樣電離的?(投影)
(3)上述v-t體現了CH3COOH在水中的電離有什么特點?
(4)影響CH3COOH的電離平衡的因素有哪些,怎樣影響?怎樣證明CH3COOH是弱酸?
【實驗指導】指導學生完成下列對比實驗,分析實驗現象及原因。組織學生交流、歸納。
【學生歸納1】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的CH3COONH4固體,由于醋酸根離子濃度的增大,導致醋酸溶液的pH值增大,而鹽酸中,加入NaCl,溶液的pH值不變。
【學生歸納2】
鹽酸中加入少量CH3COONH4固體后由于c(CH3COO-)增大,結合了部分氫離子,使溶液中c(H+)濃度下降,與鎂反應產生氣泡的速度減慢,劇烈程度減弱。
【提問】從這些實驗中你能說明什么問題?
【小結】(投影)
1.影響電離平衡的因素-濃度、溫度
2.寫出能證明CH3COOH是弱酸的方法
【及時對各小組的驗證方法組織互相評價】
【投影】
(1)分別取相同物質的量濃度的HCl和CH3COOH溶液,比較其導電性。
(2)測相同物質的量濃度的HCl、CH3COOH溶液的pH值。
(3)對比物質的量濃度相同的HCl、CH3COOH溶液與接觸面積相同的Mg帶或NaHCO3粉末反應的速率.
(4)測定0.1mol/L的醋酸的pH,pH>1
【課堂練習】
(1)課本P59-問題解決設計實驗比較0.1mol·L-1NaOH溶液與0.1mol·L-1的NH3·H2O的電離程度
(2)課本P65-7分析氯水成份,設計實驗方案促使氯氣與水反應的'化學平衡正向移動。
氯水成份:
促使氯氣與水反應的化學平衡正向移動的方法(至少3種)
【課堂檢測】
欲使CH3COOH電離平衡向右移動,且增大c(CH3COO-),可采取的措施是(至少3種)相互交流,得出強弱電解質的概念并舉例說明常見的強弱電解質
閱讀課本P59,
學生上黑板用化學平衡的v-t圖描述CH3COOH在水中的電離情況
學生上黑板寫出醋酸的電離方程式
討論得出電離平衡時的特點
分組討論-實驗探究
【探究性實驗1】
酸液中加對應的鹽
(1)測0.1mol·L-1HCl和
0.1mol·L-1CH3COOH的pH值
(2)在0.1mol·L-1HCl中加入少量的NaCl固體,再測pH值
(3)0.1mol·L-1CH3COOH中加入少量的醋酸銨固體,測pH值
【探究性實驗2】
速度對比實驗
在兩支試管中分別加入0.1mol·L-1HCl10mL,再在一支試管中加入少量的醋酸銨固體。再在兩支試管中分別加入表面積、大小均相同的鎂帶。觀察實驗現象。
學生思考、小結
學生舉例說明影響因素及平衡移動的方向
四人一組,分組討論,書寫方法,實物投影展示驗證方法。
各小組間互相評價,歸納可行、簡單的方法。
體驗成功,
歸納整理實驗驗證方法,并交流得出最簡單可行的方法是:
測定0.1mol/L的醋酸的pH,pH>1
【體驗探究】
交流討論可行方案,并用實驗驗證:
測0.1mol·L-1NaOH溶液與0.1mol·L-1的NH3·H2O的pH值
學生上黑板寫出氯氣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寫出氯水的成份
相互評價,并交流使化學平衡正向移動的方法:加水、通入氯氣、光照、加入NaOH、NaHCO3、Mg等能與H+反應的物質….
學生積極思考,參與討論,師生小結:
加入Zn粉、升溫、
加入NaOH、加入Na2CO3
加入Na2O等引導學生從醋酸與鹽酸物質的量濃度相同,而氫離子濃度不同的角度分析強弱電解質的本質區別。
讓學生知道化學平衡移動原理也能適用于電離平衡
讓學生知道弱電解質的電離是可逆的,書寫方程式應用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證明CH3COOH溶液中存在電離平衡
通過速率對比實驗證0.1mol·L-1HCl中加入少量的
CH3COONH4固體會減小c(H+),從而說明CH3COOH是弱電解質
進一步鞏固影響電離平衡的因素
進一步鞏固化學平衡移動原理
加深理解強弱電解質的本質區別-是否完全電離。讓學生知道相同條件下的醋酸和鹽酸因為c(H+)不同,所以導電性不同,pH值不同,與酸反應的速率不同
讓學生理解只需比較相同條件c(OH-)即可。
進一步理解化學平衡的適用范圍,知道HClO也是弱酸。
高中化學電解池教學設計 7
學習目標:
1.能從電解質溶液或熔融物導電的本質原因分析,理解電離的概念
2.能從電離的角度認識酸、堿、鹽并能準確書寫酸、堿、鹽電離方程式
3..能運用電解質的知識分析并關注身邊中的化學問題
教學重點:
目標1、目標2
教學難點:
目標1
教學過程:
[復習引入]:在物質的分類中,我們將純凈物分為單質及化合物,而化合物又可分為氧化物、酸、堿、鹽等(板書或投影,邊板書邊講解):
單質
純凈物氧化物
化合物酸
堿
鹽
而化合物還有另外一種分類方法,即根據在水溶液或熔融下能否導電,又可以將化合物分為電解質和非電解質。從本節課開始,我們將學習有關電解質的知識。
[板書或投影]:
一、電解質的電離
[演示]:鹽酸、NaOH溶液、NaCl溶液的導電性實驗
[問題探究]:為什么上述物質的溶液具有導電性?
(教師首先提供問題探究所必需的金屬導電的知識背景:金屬原子最外層電子數較少,受原子核的引力作用較小,容易失去而成為自由移動的帶負電的電子,當金屬導線接上電源以后,在電場的作用下,金屬內部中帶負電的電子由自由移動改為定向移動,電流便形成了,電流從正極流向負極。金屬能夠導電除了外加電場的外部因素外,其金屬自身的內部因素是有帶負電的自由移動的電子。而后進行問題的情景遷移:根據金屬的導電原理,請分析鹽酸、NaOH溶液、NaCl溶液在導電時除了外加電場的外部因素外,溶液自身內部還有哪些因素?)
[學生分組討論]:2分鐘左右
[學生歸納]:(在教師的引導下沿著以下路徑分析歸納)金屬能導電→金屬內部有自由移動的帶負電的電子→鹽酸、NaOH溶液、NaCl溶液能導電→溶液中也有自由移動的帶電微粒→猜測:溶液中有自由移動的分別帶負電和正電的陰、陽離子
[質疑]:物質中有陰陽離子就能導電嗎?
[演示或模擬動畫實驗]:教師演示或模擬NaCl晶體、熔融NaCl的導電性實驗,以澄清對電解質溶液或熔融電解質導電原理的模糊認識。
[質疑]:為什么都含有Na+、Cl-的NaCl晶體和NaCl溶液一個導電,另一個不導電?
[講解并分析]:NaCl晶體雖含Na+、Cl-,但不能自由移動而不能導電,若將NaCl晶體溶于水,形成NaCl溶液后,原來NaCl晶體中被束縛著的離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解離為可自由移動的離子,這個過程就叫做電離(結合NaCl晶體溶于水的電離過程的動畫演示,強化說明NaCl晶體中有離子而不自由移動,而當其溶解于水中或受熱熔化后,離解為自由移動離子的過程就叫做電離,并引出電離方程式的概念)。
[板書或投影]:
1.酸、堿、鹽的電離
HCl=H++Cl-NaOH=Na++OH-NaCl=Na++Cl-
[學生練習]:書寫電離方程式:HNO3、H2SO4;KOH、Ba(OH)2;Na2CO3、CuSO4、BaCl2(三學生上黑板)
[學生分組討論]:教師提出討論分析的具體指向——以上三組物質電離后的陰陽離子類型及共同特點。
[學生歸納]:給酸、堿、鹽下定義
[講解]:1.強調酸、堿定義中“全部”二字的含義;2.酸、堿、鹽的溶液因電離出有自由移動的離子而導電。
[轉折]:像酸、堿、鹽這些化合物,因其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狀態能導電,從化學的另一分類角度講又叫做電解質
[板書或投影]:2.酸、堿、鹽是電解質
[學生歸納]:在教師的引導下,自行得出電解質的概念,并借助對比方法,在電解質的概念的.基礎上得出非電解質概念。
[演示]:通過酒精、酒精水溶液、蔗糖水溶液的導電性實驗,強化電解質與非電解質概念。
[演示]:不同濃度的鹽酸溶液的導電性實驗(電流計指針的偏轉)
[學生歸納]:其他條件一定時,電解質溶液的導電性與溶液中離子濃度成正比
[問題解決]:電解質知識運用其實離我們并不遙遠,在我們的人體和日常生活中都能發現它的蹤跡。比如身體有汗的人為何接觸使用著的電器容易發生觸電事故?人體在大量流汗后為何要及時補充水分和鹽分?在海上遇險的人們,喝海水為何如同“飲鳩止渴”?請同學們用本節課所學的電解質知識加以解釋。
[學生閱讀、討論并回答]:
[小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對電解質的知識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下面我們來總結一下電解質的一些規律性的知識(教師邊引導邊板書):
一、電解質的電離
1.酸、堿、鹽的電離
酸:………H2SO4=2H++SO42-
電解質堿:………Ba(OH)2=Ba2++2OH-離子正負電荷守恒
化合物鹽:………Al2(SO4)3=2Al3++3SO42-
…
(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狀態下能導電的化合物)
非電解質:酒精、蔗糖等
(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狀態下都不能導電的化合物)
※電解質溶液的導電能力與離子濃度成正比
2.酸、堿、鹽是電解質
[形成性檢測]:
1、下列物質能導電的是()A.熔融的氯化鈉B.硝酸鉀溶液C.硫酸銅晶體D.無水乙醇
2、下列物質中,導電性能最差的是()
A.熔融氫氧化鈉B.石墨棒C.鹽酸溶液D.固態氯化鉀
3、下列電離方程式中,錯誤的是()
A.Al2(SO4)3=2Al+3+3SO4-2B.HF=H++F-C.HI=H++I-D.Na2CO3=Na++CO32-
[結束語]:電解質的水溶液能夠導電,說明電解質在水溶液中能夠發生電離。那么,電解質溶于水后是否都能全部電離?這個問題留給同學們自己去解決,如果有興趣,同學們可以參看P40“知識點擊”部分,也可以通過在Internet網在“googl”輸入關鍵詞“強電解質弱電解質”進行自主學習
[布置作業]:上網查閱“電解質與生命”等資料,寫一個800字的小論文。
高中化學電解池教學設計 8
【教材分析】
電解屬于電化學的知識范疇,是中學化學理論體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時電解與物理學科中的電學、能量的轉換有密切的聯系,是氧化還原反應、原電池、電離等知識綜合運動。電解教學安排在氧化還原反應、離子方程式、電離平平和原電池知識后教學符合化學科知識的邏輯體系和學生認識規律。本節教材可分為二個部分:電解原理、電解原理的應用。
【設計思路】
本內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學(必須+選修)選修4第四章《電化學基礎》第三節《電解池》中的第一課時內容。該內容是中學化學中電化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中化學教學的一個重點和難點。學生已經學習了原電池的相關知識,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學習電解知識平臺。本人采用實驗教學模式,教學過程中教師為學生創設學習情境,搭建一系列的問題支架,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在觀察中學習,在學習中思考,在思考中升華,然后將知識運用到具體的應用中;力求做到“以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為主”的新課程教學理念。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電解的原理。
(2)能夠準確判斷電解池的陰、陽兩極。
(3)知道惰性材料做電極時,離子的放電順序以及陰、陽極上產物的分析判斷。
(4)初步掌握書寫兩極所發生的反應及電解的總化學方程式;會判斷兩極所發生的是氧化反應,還是還原反應。
(5)通過一些設問及質疑,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概括總結的能力,以及形成規律性認識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實驗演示投影及引導學生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分析和推理,讓學生體驗科學探的過程,形成一定的實驗能力、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3、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實驗探究,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滲透由現象看本質、由個別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重點】
電解池的工作原理
【教學難點】
離子放電順序、電極產物的判斷
【教學方法】
實驗探究、啟發討論
【教學用具】
電解槽碳棒(4支)學生電源導線
氯化銅溶液KI-淀粉試紙燒杯玻璃棒
多媒體
【教學過程】
【引言】
前面我們已經學習了原電池的有關知識,知道了化學能在一定條件下能夠轉化為電能,我們把實現這種轉化的裝置叫原電池;我們也知道:能量之間可以實現相互轉化。那么,能不能設計一種裝置,將電能轉變為化學能呢?在初中,我們接觸了電解水,當電流通過水時,水被電解生成了氫氣和氧氣。那么,當我們把電流通過水或水溶液時,到底發生了哪些變化?這種變化是否存在一定的規律?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探究這個課題:電解池。
【板書】第三節電解池
【投影演示實驗】提醒學生認真仔細地觀察實驗現象。(同時板書:實驗)
【演示實驗1】將兩根碳棒分別插進電解槽中,浸一會兒取出。
(引導學生觀察碳棒表面上有沒有新物質生成。結論:碳棒和氯化銅不反應。)
【演示實驗2】用導線連接兩根碳棒后再浸入CuC12溶液一段時間,取出觀察。
(碳棒表面也沒有新物質生成。結論:沒有構成原電池,不發生反應。)
【演示實驗3】浸入CuC12溶液的兩根碳棒分別跟直流電源的正極和負極相連接。接通電源,讓不家務事觀察兩極的現象。(提醒學生連接的是交流電還是直流電的兩極)
[找學生回家實驗過程中的現象,教師適當進行補充。]
【學生發言】一個碳棒覆蓋有一層紫紅色物質(銅),另一個碳棒表面有小氣泡生成,。用濕潤的碘化鉀淀粉試紙檢驗產生的刺激性氣體,試紙變藍色,說明該氣體是氯氣。
【問題】通過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我們發現了什么過程?這個過程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
【師生小結】(投影實驗裝置)通過以上實驗說明氯化銅溶液受到電流的作用,在導電的同時發生了化學變化,生成銅和氯氣。
【投影設問1】氯化銅固體即使在加熱的時候也很難分解,為什么其溶液在電流的作用下會分解成銅和氯氣呢?
【板書】(電解氯化銅溶液原理)分析
【投影設問2】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請大家思考:
1、通電前
CuC12溶液中存在哪些離子?這些離子作如何的運動?
2、通電中
1)溶液中的離子運動情況有何變化?是什么因素導致了這種變化?
2)電路中的電流與電子流向如何?當陰、陽離子移向碳電極表面時,哪些離子發生了變化?
3)你能寫出兩個碳電極上發生的反應并指出反應的類型嗎?總反應如何呢?
3、想一想,整個過程中能量是如何轉化的?
【學生活動】學生分組講座回答如下問題,教師及時點評。
【投影】鏈接運畫投影“電解氯化銅微觀模擬”,讓學生通過以上問題的分析加深對電解過程的微觀與宏觀認識。
【講述】為了與原電池的兩電極區別,我們把與電源正極相連的電極稱為陽極,與負極相連的電極稱為陰極。
【板書】陽極:與電源的正極相連。
陰極:與電源的負極相連。
【學生活動】學生完成陰、陽兩極上的電極反應,并指出反應類型。教師糾正。
【板書】陽極:2C1-2e=C12↑(氧化反應)
陰極:Cu2+2e=Cu(還原反應)
總反應:CuC12電解Cu+C12↑
【小結】通過以上分析,我們知道了當電流通過氯化銅電解質溶液時,離子定向移動到陰、陽兩極后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了新的物質。在這個過程中,電能轉化為化學能。
【過渡】大家能明白什么是電解,什么是電解池嗎?
【板書】
1、電解:使電流通過電解質溶液而在陰陽兩極上引起氧化還原反應的過程。
2、電解池:把電能轉化成化學能的裝置。
【投影設問3】思考2:根據以上電解氯化銅的裝置,以及聯系原電池的構成條件,你能否總結出電解池的一般構成條件?
【學生活動】學生相互討論后,回答問題。教師予以適當引導。
【板書】3、電解池的構成條件
(1)兩個電極(能導電的金屬或非金屬)
(2)電解質
(3)有外加直流電源,并形成閉合回路
【投影設問4】思考3:在電解過程中,電子、離子是如何移動以形成閉合回路的?
(再次投影“微觀模擬”,分析總結電解過程中電子、離子的移動方向)
【板書】4、電子的流向
陽極→電源正極電源負極→陰極
5、離子的移動方向
陽離子→陰極陰離子→陽極
【投影設問5】思考4:電解質溶液中的`陰、陽離子分別移動到兩極后發生了什么變化?
【講述】陽離子移向陰極后,得電子發生還原反應;陰離子移向陽極后,失電子發生氧化反應,我們把陰離子失去電子而陽離子得到電子的過程叫放電。
【投影設問6】思考5:在溶液中存在的陽離子有Cu2+、H+,陰離子在OH-、C1-,為什么首先在陰極上放電的是Cu2+而不是H+,在陽極上放電的是C1-而不是OH-?離子的放電——也即離子的得失電子有先后順序,那么,離子的放電先后主要是由什么決定的呢?
【學生活動】學生相互討論,思考。教師引導分析。
【學生回答】離子的放電先后應是由離子的氧化性,還原性相對強弱決定的。
【點評歸納】影響離子放電順序的原因有很多。高中階段,我們僅講座氧化性和還原性相對強弱對其影響。根據氧化還原的知道,離子得失電子的能力不同。因此,離子的放電順序不同,氧化性強的離子先得電子,還原性強的電子先失電子。所以在CuC12溶液中Cu2+和C1-先放電。
【師生小結】共同總結離子放電的先后順序,。
【板書】6、離子的放電順序
陰極上放電順序(得電子先后)
Ag+>Hg2+>Fe3+>Cu2+>H+(酸)>Pb2+>Sn2+>Fe2+>Zn2+>H+(濃度較小時)
陽極上放電順序(失電子先后)
S2->I->Br->C1->OH->(含氧酸根)>F-
【講述】教師對上述離子放電順序作簡單的說明。
【投影設問7】在電解氯化銅溶液的裝置中,若把電解質換成氧化鈉,其結果又如何呢?試寫出電極反應。
【師生活動】學生分析討論,教師點評。
【投影分析】
【投影設問8】在電解氯化銅溶液的裝置中,若把電解質換成硝酸銀,其結果又如何呢?試寫出電極反應。
【師生活動】學生分析討論,教師點評。
【投影分析】
【課常小結】(略)
【投影作業】
1、用石墨電極電解下列溶液,寫出電解時的電極反應和電解總反應。
CuBr2Na2CO3CuSO4H2SO4NaOHHC1
2、在利用電解水的方法制取氫氣和氧氣時,一般不直接電解蒸餾水,而是電解HaOH溶液或H2SO4溶液,你知道為什么嗎?
3、結合已經學習的原電池,查資料自主列表比較原電池與電解池的聯系與區別。
【教學反思】
在教學中,讓實驗成為學生實踐體驗的一部分,通過演示實驗,啟發引導,講座分析等方法,讓實驗成為幫助學生開展探究活動的積極手段,并在其過程中培養他們基本技能,激發他們的探究熱情,激活學生的學習內在驅動力。從整節課的教學過程來看,它重在探究重實踐。在實驗探究中,不僅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獲得知識,更能啟迪學生思維、培養科學精神和創新能力,使課堂圍繞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活動,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大大激發學生積極性。為學生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一個新的局面,從整體教學效果來看,通過學生對實驗現象的觀察,一系列問題的思考和有目的的知識歸納,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是相當不錯的,電解的原理及形成條件,學生都能輕松、愉快地掌握并應用,為后面的新內容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本案例利用多媒體動畫演示,在視覺上能讓學生感知陰、陽離子得失電子的情況,并在教師的引導下,總結出常見離子的放電順序,然后再運用到實際應用中;遺憾的是:實驗儀器不足,使學生不能自主實驗,沒有給學生更多的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
【板書設計】
第三節電解池
實驗:
分析:
電極:陰極:與電源“-”相連,Cu2++2e=Cu,發生還原反應
陽極:與電泊“+”相連,2C1-2e=C12↑,發生氧化反應
1、電解:使電流通過電解質溶液而在陰陽兩極上引起氧化還原反應的過程。
2、電解池:把電能轉化成化學能的裝置。
3、電解池的構成條件
(1)兩個電極(能導電的金屬或非金屬)
(2)電解質
(3)有外加直流電源,并形成閉合回路、
4、電子的流向
陽極→電源正極電源負極→陰極
5、離子的移動方向
陽離子→陰極陰離子→陽極
6、離子的放電順序
陰極上放電順序(得電子先后)
Ag+>Hg2+>Fe3+>Cu2+>H+(酸)>Pb2+>Sn2+>Fe2+>Zn2+
陽極上放電順序(失電子先后)
S2->I->Br->C1->OH->(含氧酸根)>F-
高中化學電解池教學設計 9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使學生掌握電解的原理,能夠準確判斷電解池的陰、陽極;正確書寫兩極所發生的反應及電解的總化學方程式;會判斷兩極所發生的是氧化反應,還是還原反應;掌握惰性材料做電極時,離子的放電順序。
能力培養:通過看書,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通過分組實驗,使學生親自實踐感悟求知過程,培養觀察能力、動手實驗能力,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一些設問及質疑,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概括總結的能力,以及形成規律性認識的能力。
科學思想:從實驗現象分析得出宏觀現象和微觀本質的關系,使學生領悟到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程。
科學品質:通過分組動手實驗,并準確記錄實驗現象的過程,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求實的精神及團結合作精神。
科學方法:觀察實驗現象,記錄實驗現象,分析實驗過程,結合電極上的氧化還原反應,得出電解的概念,通過分析過程,使學生領悟到科學的正確的分析問題的方法。
重點、難點:
電解的基本原理;離子放電順序。
學習分析問題的方法,從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設計:
(復習提問)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原電池的有關知識,請大家回憶,構成原電池的條件是什么?
(總結)構成原電池的'條件:
1.活潑性不同的兩個電極;
2.電解質溶液;3.形成閉合電路;
思考,回答。觀察現象:電流表的指針發生偏移;
復習鞏固原電池的組成條件和電極反應及原電池的兩極判斷方法。
4.自發氧化還原反應。
(投影顯示)如下圖所示。要求:觀察實驗現象,并回答在兩極發生了什么反應?
師活動
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觀察要點:①電流表指針的變化。②碳棒上有什么變化?2.碳棒上有紅色物質生成。
寫出電極反應:鐵為負極,碳棒為正極。
Fe:Fe-2e=Fe2+
氧化反應C:Cu2++2e=Cu還原反應
總反應方程式:Fe+Cu2+=Fe2++Cu為電解CuCl2溶液的實驗做對照。
(設疑)設計三個實驗
(投影顯示)
1.將兩根碳棒分別插入裝有CuCl2溶液的小燒杯中,浸一會,取出碳棒觀察碳棒表面現象;
2.用導線連接碳棒后,再浸入CuCl2溶液一會兒,取出碳棒,觀察碳棒表面變化;
3.浸入CuCl2溶液中的兩根碳棒,分別跟直流電源的正極和負極相分組實驗。
觀察實驗現象,準確記錄實驗現象,匯報實驗結果。
回答:前兩個實驗碳棒上沒有明顯變化,第三個實驗通電一會兒發現,與電源負極相連的一端的碳棒上有紅色固體物質析出,與電源正極相連的一端碳棒上有使濕潤的淀粉-KI試紙變藍的氣體生成。
分析整理作出判斷。紅色物質為銅,黃綠色使濕潤淀粉-KI試紙變藍的氣體為氯氣。
培養學生動手能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觀察能力,準確記錄實驗能力及團結合作精神。
培養學生概括總結能力及口頭表達能力。
連接,接通一段時間后,觀察兩極上的現象并用濕潤的KI-淀粉試紙檢驗所生成的氣體(圖3)。
要求:操作規范,注意安全。
(提問)三個實驗的現象和結果如何?(評價)學生實驗情況,對好的給予表揚。
(講述)在類似的實驗中,規定:與直流電源負極相連的電極叫陰極;與直流電源正極相連的電極叫陽極。
(板書)電源負極-陰極電解池
正極-陽極
陽極產物—氯氣(Cl2)陰極產物—銅(Cu)
設計意圖
(質疑)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結果?
(提示)討論提綱(投影顯示)
1.通電前溶液中存在哪些離子?這些離子是如何運動的?2.接通直流電后,原來的離子運動發生了怎樣的改變?
3.有關離子在兩極發生了什么樣的反應?
(總結板書)通電前:CuCl2=Cu2++2Cl-通電后:陽極:2Cl--2e=Cl2↑
討論分析,回答:
1.通電前溶液中Cu2+、Cl-、H+、OH-自由移動。
2.通電后帶正電的Cu2+、H+向陰極移動;帶負電的Cl-、OH-向陽極移動。3.Cu2+在陰極得電子變成了單質Cu,Cl-在陽極失電子變成了Cl2。
調動學生思維,分層次思考,有利于激發學習興趣。分析方法在教學中潛移默化的滲透。
實現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程
高中化學電解池教學設計 10
一、教材內容
本節課是化學選修四第四章第三節,第一課時的內容——電解原理。教材通過“電解性化銅”的實驗展示電解原理的實質,并認識電解池的功能。“電解性化銅”的實驗是理解電解原理的突破口,也是本節課的教學重心。通過該實驗將推導出電解池的工作原理,電解的一般規律,電極產物的判斷方法和電極方程式的書寫方法,其中電解的一般規律,電極產物的判斷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難點。
二、教材內容的重要性
電解原理是中學化學重要基本理論之一,既涉及到電化學的理論知識,又與氧化還原反應等密切相關,故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原電池,通過對電解池的學習之后,學生將形成一個將氧化還原反應、能量轉換、電解質溶液、原電池和電解原理和有關計算等知識聯系起來的知識網絡,對培養和提高學生從實踐到理論,又從理論到實踐的認知規律有很大的作用
三、教學目標
根據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結合高二年級學生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電解原理,會判斷電極產物
2、能書寫電極反應式及總反應式,培養分析歸納知識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利用惰性電極電解性化銅的微觀模擬,探究電解原理,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理解性陽離子的放電順序,判斷電極產物。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電解知識的學習,發現其在日常生活和工農業生產中的應用價值,培養學生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并提高他們辯性思維的`能力。激發學生勇于創新、積極實踐的科學態度。
四、教學重點
理解電解原理和以電解cucl2溶液為例得出惰性電極作陽極時的電解的一般規律。
五、教學難點
理解電解原理,非惰性電極作陽極對電解產物的判斷
六、教法
通過多媒體的應用,直觀形象的展示電解的過程,使學生更易理解和接受,并適當進行問題探究、分組討論,歸納總結,體現“以問題為引導,學生為主體”的新課改精神
七、學法指導
指導學生通過仔細觀察、分析、比較、討論、概括、練習等學習手段,分析討論實驗現象,得出結論的過程,培養其探索精神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能夠培養學生的主體性與合作精神
八、教學過程
教學流程:
復習回顧——新課引入——探究活動——學習電解理論——演示模擬實驗——完善電解原理——課堂小結——學習反饋(固化能力,形成學科思想和學科能力)我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注意突出重點,力求條理清晰,緊湊合理。各項活動的安排也注重互動、交流,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
1、復習回顧(2分鐘)
通過習題復習回顧原電池相關知識進行熱身,并與本節課建立銜接
2、創設情景,引入新課(1分鐘)
通過名人典故引入新課并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3、學習電解原理(20分鐘)
[設疑]我們已經知道,金屬和電解質溶液都能導電,金屬的導電過程是物理變化,電解質溶液的導電過程是否與金屬的導電過程相同呢?
探究活動1:(p79實驗4-2)
活動匯報:
與電源正極相連的碳棒上有能使淀粉i溶液變藍的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產生——cl2
與電源負極相連的碳棒上有紅性物質析出——cu
[設疑]cucl2溶液在電流的作用下為什么會分解生成cu和cl2呢?
然后通過多媒體演示通電前后溶液里離子移動情況
小結:
(1)、電解:電解質在溶于水或熔融狀態下電離出自由移動的離子。通電時自由離子作定向移動而在性陽兩極引起氧化還原反應。
(2)、電解池:將電能轉變為化學能的裝置
(3)、電解池的形成條件:直流電源、兩個電極、電解質溶液(熔融電解質)、構成閉合回路
(4)、電極名稱:陽極——與電源正極相連性極——與電源負極相連
(5)、電子移動的方向:電源負極→電解池性極→電解液中的陽離子(被還原)電解池中性離子(被氧化)→電解池陽極→電源正極
(6)、電解本質:電解質溶液的導電過程就是電解質溶液的電解過程
4、離子的放電順序
[設疑]性極為什不產生性氣呢?陽極為什么不是氧氣呢?
通過分析講解得出結論
小結:溶液中離子放電順序:
性極:+?ca2+?na+?mg2+?al3+?(h+)水?zn2+?fe2+?sn2+?pb2+?(h+)性?cu2+?fe3+?hg2+?ag+
陽極:1、陽極若是活潑電極,金屬電極本身先于任何離子放電
2、陽極為惰性電極:s2->i->br->cl->oh->含氧性根離子>f-
5、通過例題講解總結出電極反應式的書寫方法
(1).分析溶液中存在的所有離子(包括水的電離)、并分成陽離子組和性離子組。
(2).根據放電規律,陽離子在性極發生還原反應,而性離子在陽極發生氧化反應,完成電極反應式。(注意得失電子守恒)
(3).由性陽兩電極反應式,合并得總反應式。(弱電解質的須保持分子形式)
小結:分電極、析溶液、判流向、斷粒子、書極式、寫方程
6、隨堂練習(7分鐘)
1、判斷
(1)電解、電離均需要通電才能實現()
(2)電解池中電解質溶液導電過程即電解過程()
(3)原電池的正極和電解池的陽極均發生氧化反應()
2、以石墨作電極,電解下列溶液,寫出電極反應及電解總反應式。
(1)agno3溶液(2)na2so4溶液
九、板書設計
第一節電解池
一、電解原理
1、電解原理
cucl2=cu2++2cl-
性極:cu2++2e-=cu(還原反應)
陽極:2cl--2e-=cl2↑(氧化反應)
總反應:cucl2==cu+cl2↑
2、電解池的形成條件:直流電源、兩個電極、電解質溶液(熔融電解質)、構成閉合回路
3、電極:陽極:與外電源正極相連,發生氧化反應(即失去電子)
性極:與外電源負極相連,發生還原反應(即得到電子)
4、電解池中的電子的移動方向:電源負極→電解池性極→電解液中的陽離子(被還原)
電解池中性離子(被氧化)→電解池陽極→電源正極
二、離子放電順序
性極:
陽極:
1、陽極若是活潑電極,金屬電極本身先于任何離子放電
2、陽極為惰性電極:s2->i->br->cl->oh->含氧性根離子>f-
三、電極反應式的書寫:
分電極、析溶液、判流向、斷粒子、書極式、寫方程
本節課我根據高二年級普通班學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認知規律,采用活動探究等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的“導”立足于學生的“學”,以學法為重心,力求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課堂氛圍中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高中化學電解池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人教版高中化學油脂教學設計06-26
高中化學《葡萄糖蔗糖》教學設計06-30
高中化學《燃燒和緩慢氧化》教學設計07-01
高中化學課:碳族元素教學設計07-02
高中化學《鈉的重要化合物》的教學設計06-30
高中化學《關注空氣質量》的教學設計06-26
高中化學《硫和氮的氧化物》教學設計06-30
高中化學《從鋁土礦到鋁合金》教學設計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