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楊的優秀教學設計
白楊的優秀教學設計
教學分析:
文中“父親”的話是的重點內容,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學生學起來比較困難。為了使學生深入理解句子含義,我首先指導他們反復讀,達到熟讀成誦的程度后,組織學生討論:這些話寫出白楊的什么特點?它的深刻含義是什么?通過逐句分析,最后歸納出白楊的形體特點(高大挺秀)和生長特點(生命力強),并使學生懂得,父親的話是托物言志。作者表面上是在寫物,實際上是在喻人,是通過對白楊樹的贊美來歌頌扎根邊疆、建設邊疆的建設者,歌頌他們無論在什么艱苦的條件下都能像白楊那樣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為了加深這個認識,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我指導他們學習書中的句式,運用“哪兒……哪兒……”、“不管……不管……總是……”造句。這樣既訓練了他們運用詞語的能力,又強化和發展了他們對事物的認識能力。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借物喻人的,寫了一位在x疆工作的父親回內地接將要上小學的兩個孩子,在返疆的火車上,向孩子們證明戈壁灘上的白楊,以樹喻人,歌頌了扎根西部的建設者博大的胸懷。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通過爸爸介紹白楊的話體會白楊的特點。教學難點是理解爸爸借白楊來表白自己的什么心愿。
教學目標:
1.抓住重點詞、句、段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學習邊境戰士哪兒需要就在哪兒扎根作貢獻的好品質。
3.練習概括課文的中心思想,學習作者是怎樣圍繞中心選擇材料的。
4.學會本科生字、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指定的段落。
教學重點:
了解白楊樹的特點,練習概括中心思想,學習作者圍繞中心選材的方法。
教學難點:
體會“爸爸”介紹白楊是在表白自己的心。
設計理念: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積極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課文教學應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本,大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喜歡讀書,主動、充分、快樂地人人向往在一種美好的境界中去讀書,逐步品味語言中的情感、感觸閱讀中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播放閻維文演唱的《小白楊》(學生會唱的可一起隨唱)然后在渲染的氣氛中導入:同學們,歌曲中唱到了什么?你喜歡歌中的白楊嗎?自由說一說你在哪些地方見過白楊樹?在茫茫的大戈壁上生長的白楊樹又是怎樣的呢?今天我們就隨著動人歌聲,一同與課文中的父子三人“坐上”通往x疆的直達專列,去那里親自感受一下白楊樹的堅強與美麗。
出示課題,生齊讀課題。
師:茫茫的大戈壁上,沒有山,沒有水,也沒有人煙胡的只是滿地的沙石。大風一起飛沙走石,遮天蔽日,一片渾黃,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地。戈壁是多么荒涼呀。作者要寫白楊樹,為什么開篇寫這荒涼的大戈壁?
生:這就告訴我們白楊樹所生長的環境很惡劣。
生:這里用惡劣的環境烘托白楊樹的高大形象。
師:請同學們看課文中作者描寫戈壁灘上的白楊用了哪個詞語?
生:高大挺秀。
師:作者為什么不用“挺立”“挺直”“挺拔”,而用“挺秀”這個詞呢?要表達什么情感?
生:這是作者夸贊白楊樹,告訴我們那普通的白楊樹不僅高大挺拔,而且清秀美麗。
生:這個“秀”字流露了作者對白楊樹的欣喜之情。本來白楊很一般,我們也常常見到,并不美麗,可在作者眼里,它是美麗的。
生:這個“秀”字表達了作者對白楊樹,特別是生長在祖國大西北戈壁灘上的白楊樹的贊美之情。
師:很好。作者別具匠心,一個“秀”字,不僅描繪了白楊樹的形象美,而且突出了白楊樹的品格美,抒發了作者對白楊樹的贊美敬佩之情。
(板書:高大挺秀,扎根邊疆)
設計意圖:
導語設疑激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運用電化教學,把學生領到大戈壁來,感受白楊生長環境的惡劣。
二、品讀詞句,理解品格
師:同學們,學到這里,你對白楊產生什么感情?
生:崇敬。
師:那么,我們帶著這種感情來讀讀這幾句話。
指導朗讀(自由讀、指名、齊讀)
師:爸爸是怎樣介紹白楊樹的?
生:“白楊樹從來就這么直。”這里是說白楊樹姿態很美,一向是高大、筆直的。“直”象征著人的正直。
生:“哪兒需要它,它就在哪兒很快地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干。”這告訴我們,無論把白楊樹栽到哪里,它就在哪里生根、發芽,為人類造福。
生:這是說白楊樹具有強大的生命力,能適應各種生活環境。這正是白楊的品格。
生:作者寫物,意在喻人。“風沙、雨雪、干旱、洪水”是指建設者所遇到的困難;“堅強、不軟弱、不動搖”是寫建設者們把一生獻給了祖國邊疆那種頑強不屈的奮斗精神。
生:白楊樹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不曾有過分毫的屈曲,仍舊長得那么端莊、凝重,筆直地聳入高空,正象征建設者們在大西北荒漠上克服種種困難、扎根邊疆的精神。
師:爸爸的這番話含蓄深沉。請同學們帶著對白楊樹的熱愛,對邊疆建設者的敬佩之情,齊讀這段話。
設計意圖:
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從重點詞句體會白楊的高尚品質,從而發展語感。
師:這段話用了哪些關聯詞語,請畫出來。(學生畫后交流)
生:這里用了“哪兒……哪兒……”。
生:還有“不管……不管……總是……”。
師:這兩組關聯詞語用得恰當,更有力地突出了白楊的品格。請分別用上這兩組關聯詞語,說說邊疆的建設者。
生:哪兒最艱苦,哪兒就有建設者的足跡。
生:祖國哪兒需要,建設者們就在哪兒安家。
生:不管困難多大,不管條件多艱苦,邊疆建設者總是那么堅強,那么樂觀。
生:不管風餐露宿,還是語言不通,不管缺水少菜,還是生活習慣不同,邊疆建設者總是不軟弱,不動搖,毅然扎根那里,開花結果。
(板書:適應性強,建設邊疆)
設計意圖:
意在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提高其寫作水平。
三、讀文段,體會感情
啟發過渡:爸爸介紹白楊樹時為什么臉色變得嚴肅起來了呢?他為什么要想一會兒才告訴兒子和女兒呢?
師:爸爸只是在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
生: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著自己的心愿。
師:爸爸的心愿是什么呢?你能不能從下面的一段話中看出?
生:爸爸的心愿是:不僅自己要像白楊那樣扎根邊疆,還希望孩子們也能像白楊那樣扎根邊疆。所以爸爸上面的三句話既回答了兒子的問題,又是在借白楊勉勵自己,教育孩子。
(引讀17小節。)
師:爸爸介紹的這一點白楊的知識和做人的知識就像一粒種子播在了孩子們幼小的心田里。這種子能不能生根、發芽、成長呢?
老師讀18小節。讀后討論:
(1)爸爸在沉思什么?
(2)為什么他的嘴角又浮起一絲微笑?
生:在沉思如何把白楊樹的精神傳下去,使孩子們也成為戈壁上的白楊樹。
生:因為他看見火車前進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楊樹身邊,幾棵小樹正迎著風沙成長起來。聯想到孩子們在爸爸的教育、關愛下,會像小樹一樣,在艱苦的邊疆經受鍛煉,成長為建設邊疆的棟梁之才,實現他的愿望,所以父親笑了。
(齊讀,體會內含感情。)
四、總結課文,升華中心
師:課題是《白楊》,全文是不是僅僅寫白楊?贊揚了爸爸什么精神?
生:不是。是借白楊來贊美爸爸的扎根邊疆、建設邊疆的無私奉獻的精神。
師:贊揚爸爸實際上就是贊美什么人?
生:贊揚千千萬萬邊疆建設者。
總結啟發想象:
是呀,多少邊疆創業者,把自己的青春獻給了祖國邊疆建設事業,有的甚至獻出寶貴的生命。x疆有許多的“白楊樹”,我們這里也有“白楊樹”,誰呀?
生:老師,辛勤的園丁。特別是廣大農村教師,他們在艱苦的環境中,像蠟燭一樣默默地燃燒自己,照亮別人。
師:除了老師像白楊,我們這里還有誰是“白楊”呢?你們知道是誰呀?
生:我們,我們就是小白楊。
師:我相信你們這些“小白楊”在“大白楊”的關懷教育下一定會長成高大挺秀的白楊樹,哪兒需要哪兒扎根。
教學反思:
本文以白楊比喻爸爸,教學中讓學讓學生懂得其用意所在,并引導學生理解作者是怎樣圍繞中心選材的,知道圍繞中心選材的重要性。
1.我以生活作為學生理解課文的最根本的落腳點。《白楊》一課是一篇寓意很深的借物喻人的。只有體會到生活中人們的無私奉獻,才能感受到文中作者對白楊的敬意,實際上是對建設者的贊美。因而我緊緊抓住樹與人的聯系。從有限的課堂教學中去反映無限的生活情景。
2.我更注意學生個性化的培養,在教學完第二環節,學生已經初步理解了作者如何贊美白楊樹的內容之后,我又讓學生將自己的理解用一幅畫表現出來,學生非常樂于表現自己,同時也體現了個性化的發展、創新能力的培養。
3.我在教學中的評價語較為得當,每一句能恰到好處地敲擊在學生的心上,促使其更努力地思考,更大膽的表現,發揮自己潛在能力。
總之,我能緊緊以新課標為教學依據,以學生個性發展為目標,以教材作為培養和訓練學生能力的線索。
【白楊的優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白楊》的教學設計02-09
人教版白楊教學反思03-19
課文《手指》優秀教學設計02-27
《租船問題》優秀教學設計02-10
燕子優秀教學設計(精選10篇)04-28
《鉛筆有多長》優秀教學設計02-15
語文園地七優秀教學設計03-20
語文樂園五優秀教學設計03-20
《遨游漢字王國》優秀教學設計03-16
《aoe》優秀教學設計(通用10篇)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