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論語》1
子曰:“上好禮,則民易使也”
——《論語·憲問》
這段經文出自于《論語·憲問第十四》,意思是孔子說:“如果君上喜好禮的話,那百姓就會容易驅使和管理。”
這段話講了關于儒家“仁、義、禮、智、信”五常中的禮,禮是儒家重要的道德條目。禮,分為幾個方面含義:
第一,禮是形而上的一種價值,也就是天理、天道。橫渠先生曰:“禮者,理也”,禮是一種永恒不變的道。因為形而上的東西都是極為高深的,一般人都不能明白。《論語》云:“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所以每一種形而上的價值都必須有落實在世間的載體。
第二,便是禮在世間的具體落實,那就是禮制規范和禮樂教化,是一套復雜完善的規范和社會制度。通過對百姓的禮樂教化,讓他們有信仰,有敬畏,遵從禮制,固守已位,以明是非,以別貴賤。故荀子曰:“禮者,貴賤有等,長幼有差,貧富輕重皆有稱者也。”
最后,禮就是平常所用的一些禮節。禮節,是文明的象征,也是一個文明的外在形式,是構成一個有序社會的重要元素,故華夏文明自古以來都稱為禮儀之邦。
禮,是華夏文明的根本,華夏文明便是禮樂文明。禮也是構成良好社會的根本,故《禮記》云:“禮者,天地之序也”。一個國家若想治理得好,便要從禮樂著手。故《孝經》云:“安上治民,莫善于禮。”
民是國家的根本,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唐太宗云:“君如舟,百姓如水,水可載舟,亦可履舟。”如果一個國家君主推崇禮樂的話,百姓便明理盡性,為人處世都奉行禮制,不會僭越。“素其位而行”,百姓會產生一種自治能力,社會便會上下有序,尊卑有別,貴賤有差,形成良好的秩序。治國只要“恭已正南面而已”。
相反,如果君王不以禮樂治天下,那社會便無序,百姓沒有一個衡量是非辯別貴賤的準則,國家便不能治理好。如:大家熟知的法制社會,它就是通過制定強硬的法律制度,從而強制進行管理,它的精神便是“齊一”。從表面看是公平的,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但實際是極其不公平的。因為法律雖然是平等的,但人與人之間是有差別的.。有人貴,有人賤;有人智,有人愚。比如一個窮光蛋和富人打官司,窮人沒錢請好的律師,而富人則可以用最好的律師打敗窮人。這就導致了法律被有能力的人玩弄于股掌之間。而禮制就不同,它的精神便是別異,從而使社會有條不紊。
“民易使”,就是說百姓就會容易驅使和管理。因為百姓能夠明理,有信仰,能夠自治,所以便很好管理。
從這段話可以看出,禮在華夏文明中的重要性。禮是治國的根本,而如今,禮崩樂壞,社會無序。要使華夏文明與儒家文化復興,就須從禮樂著手,制禮作樂,教化百姓。如此,天下便會太平,國家便會有序,社會便大同,百姓便會無訴訟。這就是禮所帶來的社會功效,也是如今復興禮樂的意義所在。
《論語》2
有一種深奧的學科叫國學,它包含了我們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現在我在研讀《論語》,因為其他的國學知識有的'對我來說太深奧了剛好適合小學高年級的就是《論語》了。《論語》,語錄體文集,主要記載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稱為“語”。《論語》主分為二十篇,其名字不過是開頭的幾個字而已。《論語》當中有的是人人皆知的經典語句“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則其善者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其中我最喜歡這一句“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行有余力,則以學文。’”譯文為:孔子說:“年輕人,在家要孝順父母,出門在外就要尊進兄長,行為謹慎,言語有信,博愛眾人,親近仁者。這些做到之后還有余力的話,就去學習文化。”我覺得這句話,很適合我們這些小學生,孝敬父母,尊敬兄長,行為謹慎,言而有信,博愛,親近仁者,有余力還要好好學習,這些就是我么因該做好的。
國學就是經典,作為祖國未來的接班人,我們就因該學習,它遵循其中的教誨。
《論語》3
現在《論語》特別流行,于丹因為講《論語》成為“超女”,李零出了本關于《論語》的書而引起爭論,有一個保安也走進北大講了一回《論語》。為什么是《論語》?這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中國歷代學術著作這么多,為什么不是《老子》、《莊子》或者其它子?于丹也講過《莊子》,可明顯不如《論語》受歡迎。可能大家會提出千萬個理由,但在我看來,只有一個理由:因為《論語》短小且淺顯。在人心浮躁的年代,希望沾點文化氣息以裝飾自己者,都挺急功近利的,《論語》就是他們的最佳選擇,就像麥當勞和肯德基的一杯咖啡,雖然是速食,但畢竟是洋快餐啊。想當初俺遇到挫折時,發憤讀的也是《論語》,就因為它容易。當初讀時,最高目標是想弄明白它的意思,再背上幾句,能在人前顯擺一下,沒有深入思考。現在《論語》那么流行,勾起了我重讀的欲望。希望每讀一小節,都加入點自己的一點聯想和思考。不過,以我的水平,這思考絕不會是正解,只能是歪讀。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這一節據整部《論語》之首,最為人耳熟能詳。這句話好像是表達了三方面的意思。今天我以歪讀的視角看,覺得這一節有些怪怪的:學習、有朋自遠方來、人不知,三者風馬牛不相及,怎么會被孔子東拉西扯地粘在一起呢?
早已有人注意到了這一點,于是進行了自圓其說的解讀:這里的“學”不是指學習,而是指學說或主張;“時”不能解為時常,而是時代或社會的意思,“習”不是溫習,而是使用,引申為采用。這三句的意思是:自己的學說,要是被社會采用了,那就太高興了;退一步說,要是沒有被社會所采用,可是很多朋友贊同我的學說,紛紛到我這里來討論問題,我也感到快樂;再退一步說,即使社會不采用,人們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這樣做,不也就是君子嗎?(見《齊魯學刊》1986年第6期文)
我認為,這樣解讀十分牽強。我認為這里表達的.就一層意思,就是告訴學生如何面對和克服學習的枯燥。這里的“學”還是指學習詩書禮樂,“習”不是實踐,也不是“采用”,就是指“溫習”。首先,他打了個比方,希望學生能把溫習當成樂趣:你們看啊,學了經常溫習,不是很快樂嗎?溫習舊知識,就像與遠方回來的朋友重新見面一樣,不是很快樂的一件事嗎?然后,他舉了個例子:有些人,雖然不知道溫習的樂趣,但仍能克服枯燥堅持溫習,而且不厭煩,這樣的人,不就是君子嗎?意思是,要么把溫習當成樂趣,如果感到枯燥,也要以君子為榜樣,堅韌不拔地咬牙堅持下去。
孔子這么說,表明學習從本質上是艱苦的,要么克服困難,要么“苦中作樂”。這一點普天下的讀書人都可以體會得到,學習哪能都像有朋自遠方來一樣快樂呢?還不是常常痛并快樂著?
《論語》4
古人說“半部《論語》治天下”,從論語的洋洋萬言中,每個人都可以讀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有人讀出了“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的矢志不渝,有人讀出了“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謙虛,而我讀論語,更多的則是像看到一個長者坐在一群年輕人中間,同他們暢談自己的人生感悟,試圖讓他們懂得:人應該如何度過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天,作為一個平凡人,應該如何過好自己的人生。
《論語》所傳遞的第一個生活的要訣,便是保持平和的心態。生活中常常能見到讓你不順心的事情,看到比你富有的人,看到比你生活的更好的人,往往就會失去心理平衡。二千年前的孔子也曾經遭遇貧窮,當他走到鄭國的時候,糧食都斷了,他的學生不高興的問他,怎么君子也會窮呢,他淡定的回答,君子可以安于貧窮,而小人則會因為窮而作亂。這份安于貧窮的心境至為難得,而他之所以能夠安于貧窮,正是因為心中有道德的力量,使他能夠在貧窮中找到心靈的支點,才不至于失去平和心態。孔子并不掩飾對富裕生活的向往,他坦誠的說:“如果能夠發財,那么即使去做辛苦的事情,我也愿意。”但他也并不強求:“如果發不了財,那么我就去做我所喜愛的工作。”達致幸福的路徑有很多,金錢并非途徑,關鍵在于內心的快樂。他贊賞他的學生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顏回是真正把孔子的人生觀貫徹到自己的身心之中了,能夠在物質的清貧之外,找到自己心靈的安穩和快樂,因為他們的喜怒并不依賴于外物,而存在于內心的安詳與平和。在《侍坐》一篇中,他讓幾個徒弟各述其志,對那些看似遠大的抱負,他置之一笑,而當曾點淡然說出自己的人生愿望只是在春風中與童子嬉戲時,他卻贊許的點頭。可見孔子在內心并不真的認為君子必須治國平天下,人生最終的追求,仍然是要歸結到內心的平靜,要能夠體味到平凡生活的幸福,而這些,其實都取決于心境。
人應該如何生活呢?孔子給出的第二個答案便是“愛”。讀過《論語》的人都知道,孔子最看重的東西似乎是“禮”,如何宴請賓客,如何侍奉國君,所以禮節他都一板一眼、嚴謹無差,并認為禮樂是治國安邦之本。但孔子又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可見在他看來,沒有仁愛的根基,禮也是無用的。這點孔子曾反復闡述。尤其是對父母之愛。他談論孝,人人都說孝就是奉養父母,而他卻說如果不能從心底里敬愛父母,這又與飼養犬馬有何區別?事實上,也只有基于真誠的親子之愛,才有可能達到真正的孝道。當別人向他請教治喪之禮時,他簡潔的回答:“與其易也,寧戚”,與其在面子上搞得隆重,不如從心底里真的為逝者悲傷,一場充滿愛的喪禮,才是對死者真正的尊重。其實,不論是古今中外,對于任何人來講,愛都是人生的境界,也是人們能夠達致幸福快樂的階梯,不懂愛的人便不會懂得生活。但今天的孩子呢,他們受過更好的早期教育,很多孩子比那個時候更聰明更靈巧,卻很少看到他們對父母的體諒和感激,父母盡所能給了孩子一切,卻獨獨忘記教會孩子如何去愛他人讓孩子覺得接受別人的關愛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而愛的缺失,不僅僅會讓孩子在今后的集體生活中遇到種種挫折,更重要的是,心中沒有愛的人,無法體會到生活中的快樂。因此,真誠的仁愛之心,是孔子反復向他的學生所強調的,這也應該是古今中外教育的永恒中心。
人活在世上快樂與否,很重要的因素,取決他能否在人際交往中得到快樂。孔子強調在人際交往中,要保持自己人格和心靈的獨立性。他用一句話為這個原則做了闡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即告訴人們,與朋友之間,不管相處的多投合多愉快,也不用強求兩人觀點完全一樣。一個具有完整人格的.人,應該能夠保持內心精神世界的獨立。也只有這樣的人,才能獲得他人的尊重,進而獲得真正的友情。當受到他人傷害的時候,他不贊同無原則的以德報怨,因為善待對自己壞的人,實際就是怠慢了真正對自己有恩德的人,所以他認為應該“以直報怨,以德報德”。這也是做人原則性的體現。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要有自己的堅持和原則,這點說來容易,但它需要個人有足夠的判斷力,有足夠強大的內心世界,才能夠知道什么是自己應該堅持的,什么是可以包容的,什么是應該反擊的,這一切的前提,便是個人具有精神上的獨立性。最能體現這種獨立性的,便是那句著名的“不怨天、不尤人”,這是一種充分自我負責的態度。有了精神的獨立性,便能夠在任何情況下獨立承擔其自己的責任,而不是從外界或他人身上找借口,也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在逆境境中奮發而起,不論外界條件是貧是賤,是亂世還是太平,他都能找到自己的出路。
“溫故而知新”聽起來很簡單,孔子為什么說做到了這一點就可以做老師了呢?其實細想一下,要真正做到這一點并不容易。很小的時候我們就讀過《狗熊掰棒子》的寓言,在學習上要想不像狗熊掰棒子那樣掰一個丟一個,就得經常溫習舊的知識,在此基礎上再做到不斷地學習新的知識,而不是止步不前,故步自封。我們每天學習一個漢字,掌握一個英語單詞,每月讀一本有益的書,這樣做并不困難,如果能長期堅持,不忘舊知,學習新知,幾十年后必然博學多才。這體現了孔子“學而不厭”的教育主張,也符合當前提倡終身學習的理念。
我感覺《論語》和其它經典的不同在于,它關注的是所有平凡人的平凡生活,告訴人們應該怎樣去生活才能夠達致幸福,它是溫暖人心的。而如何生活,是我們每個人在學習其它各種知識之前最應該學習的,因為它關乎一個人是否能具有健全的人格,是否能擁有充實的內心世界。在今天這個充滿了誘惑和選擇的年代,孔子的生活之道值得我們去用心感悟。
《論語》5
作為歷史老師,參加國學班,沒想到去教國學,只想到提升自己的修養。孔子曾說,人過五十而知天命。既然到了五十應懂得合道于天,那就應該懂得修為自己,這是我參加國學班的初衷。
的確,每坐到教室聽專家們對儒家思想透徹而精辟的解讀,真是如沐春風,又如九旱遇甘露,另人身心愉悅。就連平時做事,我也和以往有所區別,語速和行事風格也似乎慢了半拍。“慢”并不是真慢,而是緩和中帶有一定的柔,面部表情在同事們看來也似乎寬展了許多,我想這都應該歸功于國學帶給我的。
隨著對國學的不斷深入了解,對人生與社會的思考也更深一層。比如,有些商人被稱為儒商,說明此商人在求利過程中帶有一定的義。宋明理學所極力宣揚的“三綱五常”的確起到了“修為”的作用,這也難怪從歷史的`角度來看,以修為自身最為盛行的儒學是從宋開始。
《大學》開篇第一段,就明確提出,欲平天下,則先修其身。實際上,也就是說自身的修養要合乎于道。這要讓人不由得想起一句話: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人們通常理解成為自己謀福利。實際上,按道家的理解則是人的行為不合乎道的話,天誅地滅。由于后人理解的偏差,自然導致后世的私欲橫流,甚至笑貧不笑娼的社會風氣,這又怎能不讓人為之喟嘆!
我們還經常喟嘆,從建國以來中國就很少出現文化大師之類的人物,究其原因,無它,乃是國學的丟失。細想,民國時期的大師們,自出生到成大家,無不受儒家思想之浸染和滋養,從骨子里已具有儒雅之氣,,他們大部分都具有一種傲骨,很少有“媚氣”。可能會有人說,政治環境決定了知識分子的氣節,實際上也未必全是。我們知道在古代也是封建專制,尚有張載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就連浪漫詩人李白也在詩中抒發到“茍無濟代心,獨善有何益”,足見古人之氣魄!
再看當今之文化名人,總是把自己看的高高在上。有這么一個被稱為國學大師的人,曾經在百家講壇上滔滔不絕地講《論語》,初聽起來的確令人肅然起敬,并對她佩服有加。但后來在一次節目中和一個隋唐史專家談絲綢之路時,總是不斷地打斷別人的話,甚至還搶話,有一種表現的欲望,這不由得讓人心生厭惡。后來還聽說,有一次她到外地講課,由于飯店安排的不合適而大耍名人脾氣,當然,這件事情如果發生在明星身上,不足為奇,畢竟他們的文化素養不夠,但是發生在所謂的國學大師身上,就不免讓人費解。老夫子不是說,言先必行,而后從之。不清楚這位國學大師是怎么理解這句話的。難道是偽大師?從她的行為來看,總不免有一些嫌疑!
孟懿子曾問孝于孔子,孔子答“無違”后,孟懿子就沒再深問,那么他知道的也只能如此膚淺。之后,孔夫子感到語猶未盡,于是進一步向為他駕車的人解釋: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這才是對無違進行了最好的闡釋。
總之,一言以蔽之:禮,才是我們學國學的根本所在。
《論語》6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1.解釋下列加粗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1)思而不學則殆______________
(2)學而不厭__________________
(3)不憤不啟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各組中劃線詞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
A.人不知而不慍擇其善者而從之
B.可以為師矣 可以一戰
C.必有我師焉 不可褻玩焉
D.有朋自遠方來自三峽七百里中
3.下面句子省略成分與其他三項不同的是( )
A.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B.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
C.林盡水源,便得一山
D.懸泉瀑布,飛漱其間
4.把“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一句翻譯成白話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原文填空。
(1)為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精神,教師應抓住恰當時機進行開導,正如文中所說:“_________,_________。”
(2)從文中任選一則表明學習態度的句子寫在下面:__________________。
6.相關內容鏈接。
(1)給下面一則斷句,并加上標點。
子 曰 德 之 不 修 學 之 不 講 聞 義 不 能 從 不 善 不 能 改 是 吾 憂 也
(2)③中國古代曾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說法,今天我們閱讀它也會獲益匪淺,請另外寫出《論語》中你熟悉的一則(不得與試卷上的相同),并簡要說說對它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精神疲倦而無所得;
(2)滿足;
(3)心里想弄明白卻不能夠;
2.B
3.A
4.聰明并且勤奮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所以人們稱他為“文”啊。
5.(1)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2)“略”。
6.(1)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從,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2)“略”。
《論語》7
《論語》是我國經典讀物,涵蘊了我國的文化經典。俗話說“半部論語治天下”論語用精短的語言告訴我們怎樣和朋友交往、怎樣孝敬父母、怎樣解決事情、怎樣……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是在說:“孝順父母,順從長兄,而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這樣的人是很少見的。不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而喜歡造謠的人,是沒有的。君子專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務,根本建立了,治國做人的原則也就有了。孝順父母,順從長兄,這就是“仁”的根本。“義”是在仁的基礎上理解的,即:一個人在社會中要做到為人所想,去幫助別人“禮”讓我想到孔子的一句名言“克己復禮”!大家要是都謙讓一點,不就好了嗎?“智”我覺得就是知人之言為智!也就是明白別人的道理,使自己更好的向前發展!其實,我們現在都是在學習前人給我們留下的經驗!我們只有了解了其中的道理,才會明白自己在社會上的意義!當然對身邊人的意見應該是選擇好的,有利于個人和社會發展接受!“信”是我們一直在提倡的誠信。
從我們的先祖開始就提倡“信”,而當今社會有時卻缺失了傳統文化的美德!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發揚《論語》中的道理。這樣我們才能做一個“少年君子”我們要想真正的建立和諧的社會,沒有仁義禮智信不行的!希望我們的國家越來越美好,社會越來越和諧!
論語乃修身陽性,人生之道,必讀之本。學,是孔子教書的首要。每一個人不論他是職位高低貴賤,只要他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他就可以做我們的`老師。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不恥下問如今成為一種擺設。不懂得你問了嗎?如果你覺得像別人請教問題就低人一等,那你這樣的學習態度永遠也學不好。真正的學習是用自己的主動,不卑不亢的態度去請教,達到學習的態目的。學會了學習,學到了知識,接下來就是學以致用靈活運用自己所學知識,把所學的知識落到實處,正處。不要讓知識去支配你!不要做一個被動者,同時也要學會權變,讓學習的知識,智慧,品德融為一體!
還要善于反省自己,該說的話該做的事,說了沒有做了沒有;不該說的,不該做的是不是也去說了也去做了!要以一個正確的態度衡量自己,看清自己。我覺得這點對我影響很大!
孔子還有最重要的思想,那就是分享。雨果也說過,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彼此交換就有兩種思想。新東方總裁于洪敏的成就得益于他的眾多朋友的支持,而知些朋友的支持就來自于洪敏在大學時期的樂于分享,所以他需要的時候他的朋友就從世界各處紛至沓來,成就了新東方,成就了俞洪敏。
《論語》8
讀一本好書,猶如同一個高尚的人對話。假期雖短,可讀罷《論語》,孔子的一言一仍在我腦海中浮現,久久不能抹去。
我最喜歡的就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一句。孔子把忠恕之道看成是處理自己和他人關系的一條準則,這也是儒家倫理的一個特色。可以這樣說,忠恕之道是孔子發明的。子貢曾向孔子表達過兩點愿望:我不想別人強加于我,我也不想強加于別人。孔子當時就在子貢頭上澆了一瓢冷水:“子貢呀,這不是你能做到的。”如果從個人來講,要想成為一個仁人君子,就應該從“忠恕”之道入手。“忠”道就是“已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恕”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每個人都有一些自己的習慣,但有些原則不一定為他人所接受,一個善于處世的人,應該本著尊重別人個性習慣的原則去適應化解,不能接受別的人的人說明自己也有很多不好的習慣,應學會由人及己的方法。如果這樣,就可以消除別人對自己的怨恨,緩和人際關系。
子曰:“當仁,不讓于師。”這是指在對待仁的問題上,即使是老師,也可以不與他謙讓。孔子和儒家十分重視師生關系的和諧,強調師生尊嚴,學生不可違背老師,不過這是在一般情況下。而且,在仁德面前,即使是老師,也不用謙讓,這是實現了把仁德擺在第一位,仁是衡量一切是非善惡的標準。
孔子對教育也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他曾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意思是:傳授知識給學生,不到他苦思冥想還領會不了的時候,不要去開導他;不到他想說但又說不出來的時候,不要去啟發他;告訴他方形的一個角,他如果不能由此推知出另外三個角,就不要再重復去教他了,這是孔子有名的啟發式的教育方法,孔子不喜歡灌注式的.教育方法,那是把學者看成消極的接受者。他強調,施教者要循循善誘,學者要積極思考。啟發式的教育原則,乃是在學者有了迫切的求知愿望時,也就是他急于要做卻做不成功,急于要說卻說不清楚的時候,才給予開導和啟示,使之主動進行深入思考和反復試驗。
在不知不覺中,我已讀完了《論語》,看似簡單的一本書,竟蘊含著如此巨大的智慧。通過讀《論語》,我仿佛穿越到幾千年以前,也成為了孔老夫子的學生,坐在學堂里,聽他講解人生的真諦……
《論語》9
1、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論語·泰伯篇》)
2、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論語·衛靈公篇》)
3、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 ;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論語·子路篇》)
4、子曰:“非禮勿視, 非禮勿聽 ,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論語·顏淵篇》)
5、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論語·為政篇》)
6、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論語·公冶長篇》)
7、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 于我如浮云。”(《論語·述而篇》)
8、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論語·季氏篇》)
9、朝聞道,夕死可矣。 (《論語·里仁篇》)
10、孔子謂季氏曰“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八佾篇》) (八佾(yì):古代舞蹈奏樂,八個人為一行,這一行叫一佾。八佾是八行,八八六十四人,只有天子才能用。諸侯六佾,大夫四佾。)
《論語》10
1、人之過也,各于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2、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3、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4、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5、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6、禮之用,和為貴。
7、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9、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10、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2、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1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14、士不能夠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15、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16、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17、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18、子曰:溫故而知新,能夠為師矣。
19、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20、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于予與何誅
21、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2、吾十有五而志于學,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23、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24、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曰:再,斯能夠
25、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26、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能夠弗畔矣夫。
27、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28、溫故而知新,能夠為師矣。
29、吾十有五而志于學,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30、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
31、君子和而不一樣,小人同而不和。
32、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3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4、子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35、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齊,才是好的。
36、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37、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38、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39、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40、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41、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42、以約失之者鮮矣。
43、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44、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45、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6、食不語,寢不言。
47、德不孤,必有鄰。
48、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49、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
50、曾子曰:士不能夠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51、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52、寢不尸,居不容。
53、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錯手足。
54、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55、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
56、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57、吾未見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58、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于斯也。
59、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60、子不語:怪,力,亂,神。
61、子曰:寧武子,邦有道則智,邦無道則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62、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63、子曰: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
6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65、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66、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67、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
68、言必信,行必果。
69、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70、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71、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也,恥也。
72、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73、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74、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75、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76、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77、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78、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79、能夠托六尺之孤,能夠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80、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8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子曰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譯文孔子說:在學習時時常的復習學過的知識,不也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而來,不也愉快嗎別人不了解我,我卻不生氣(惱怒),不也是一個道德上有修養的人嗎
82、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83、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84、孔子謂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85、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86、君子周急不繼富。
87、茍志于仁矣,無惡也。
88、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89、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90、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91、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92、葉公問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對。子曰:汝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93、子曰: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9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95、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96、君子易事而難說也,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難事而易說也。說之雖不以道,說也;及其使人也,求備焉。
97、當仁,不讓于師。
98、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
99、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自省也。
100、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101、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102、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103、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104、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105、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106、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107、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108、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9、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
110、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論語》】相關文章:
《論語》十則02-21
讀論語后的感想07-13
《論語》導讀教案(通用16篇)06-11
學《論語》知孔子的教案(通用10篇)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