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教育發展調查報告
隨著個人的文明素養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事務都會使用到報告,不同種類的報告具有不同的用途。一聽到寫報告馬上頭昏腦漲?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基礎教育發展調查報告,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基礎教育發展調查報告1
根據縣委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結合分管工作,和有關人員深入到鄉鎮聯校、初中、縣直學校、民辦學校,通過實地考察、查閱資料、走訪詢問等形式對莘縣的基礎教育現狀進行了全面調查。通過調查,對全縣的基礎教育現狀有了更全面的的認識,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并對下步的發展進行了一些思考,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莘縣基礎教育的基本情況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始終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大力實施“科教興莘”戰略和“人才強縣”戰略,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目標,堅持教育的公益性,努力促進教育公平,強化政府責任,不斷加大對教育的`財政投入和政策支持,推進學前教育加快發展,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支持特殊教育穩步發展,加快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努力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全面提升國民素質,為人力資源強縣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一)辦學條件有了很大改善。堅持政府為主,積極爭取上級扶助獎勵資金,不斷增加教育經費投入,下大力改善辦學條件,完善內部配套設施,取得了顯著成效。目前,全縣共有3處省級規范化學校,27處市級規范化學校,17處市級示范鄉鎮幼兒園,87處縣級規范化學校。一是幼兒園建設實現新的突破。近兩年來,全縣幼兒園建設共投入XX多萬元,新建幼兒園27處,改建29處,擴建7處。20xx年5月,縣實驗幼兒園接受了省十佳幼兒園驗收,明天幼兒園通過了省示范幼兒園驗收。兩處幼兒園均達到了全市領先地位。二是農村義務教育校舍維修改造長效機制逐步完善。兩年多來,縣財政把校舍維修改造資金列入預算,積極爭取中央、省、市獎勵與專項資金,千方百計籌措縣配套資金,建立了校舍維修改造長效機制。XX年年落實資金1210萬元,建設了14個項目學校教學樓。20xx年落實資金1331萬元,建設了15個項目學校教學樓。今年,項目學校立項20個,已通過公開招標,即將開工興建。近五年來,農村中小學累計投入一億多元,用于改擴建及新建校舍,長期保留的農村中小學有望在三年內實現全部樓房化。三是高中學校辦學條件煥然一新。一中新校、實驗高中不斷完善內部設施,辦學條件達到了全市一流,都是省級規范化學校。二中新建了圖書館、微機室、多媒體教室、學生宿舍樓,成為全市第二處省級農村規范化高中。實驗高中東擴工程正在有序進行,制約實驗高中發展的操場問題即將解決。
(二)教學質量有了很大提升。全縣各級各類學校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大力開展課程教學改革,深化教學內容方式、考試招生制度、質量評價制度等改革,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不斷探索科學高效的管理方法,各項管理日趨規范。形成了小學養成習慣,初中打牢基礎,高中鞏固提高的教育教學模式,教學質量大幅度提高。一是高考連年創優。自XX年以來,本科上線人數連續9年名列全市第一位。特別是20xx年,本科上線人數、優質生數以絕對優勢位居全市首位,增長率達到51.24%,占全市新增人數的40.8%。文科上線數占全市的1/3以上。其中文科全市前10名,莘縣占8名;理科全市前10名,莘縣占3名。全市有10名學生被清華、北大錄取,莘縣占5名。二是20xx年以來,著力開展了小學抓規范、初中抓課改兩項重點工作,統籌規劃,分步實施,中小學課堂教學效率明顯提高,全縣的義務教育階段課程和課堂教學改革邁出新步伐。三是中小學書香校園、和諧校園、平安校園建設正在積極推進。
(三)中小學人事制度改革有了新的突破。一是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教育干部的選拔和培養,將教育局下屬的7處縣直學校定為正科級單位,2處定為副科級單位,提高了學校領導班子的政治待遇。二是新教師“逢進必考”機制不斷完善。從XX年開始,針對我縣師資隊伍年齡老化、結構失調的現狀,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依據自然減員與新增教師1:1.2的比例,每年從應往屆大中專畢業生中招考中小學教師,共招收了1102名教師,有效緩解了我縣各級各類學校教師缺編的矛盾。三是精簡鄉鎮聯校富余人員,全部充實到教學第一線。四是教職工實行全員聘任,因崗設職,定員定崗。
(四)教育隊伍素質有了很大提高。一是對教育干部實行述職承諾制。每年年初,全縣各級各類學校校長和局機關中層干部公開述職,總結工作,分析問題,落實措施,接受監督,增加了工作的壓力。二是強化教師校本培訓。在學校內部實行集體備課制、導師制、學科負責制,開展傳幫帶,教師相互學習,共同提高。三是強化師德教育。把每年的9月份確定為“師德建設月”,大力開展師德教育,全面激發教師教書育人的創業熱情。為了落實“辦學以人才為本,以教師為主體”的辦學理念,今年又開展了全縣中小學師德師風集中教育整頓活動,范圍之大,要求之高歷年所未有。四是注重培養名師名校長。目前,我縣涌現出了3名水城名校長、4名水城名師,5名縣級名校長、12名縣級名師,落實了他們的科研經費,示范帶頭作用不斷擴大。
(五)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進展順利。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新機制改革,全面貫徹落實《義務教育法》和國家、省市《關于深化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通知》要求,研究制定了《莘縣人民政府關于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從XX年年春季開始,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逐步免除了雜費,減免了課本費,同時對初中貧困住宿生給予生活補助,受助學生達到了在校生總數的8%以上。今年,義務教育生均公用經費標準調整為每生每年小學400元,初中600元。省、市、縣按照80:8:12的比例分別負擔,及時足額撥付,專款專用。財政、教育部門逐步完善各項管理使用制度,“校財局管”工作進展順利,確保了義務教育經費的規范安全高效使用。
基礎教育發展調查報告2
近日發布《20xx年基礎教育發展調查報告》,報告指出,廣州非本地戶籍學生數量呈上漲趨勢。
20xx年末,廣州常住外來人口460.37萬人,占常住人口比例達36%。
廣州地區學校在校生數量中,非本地戶籍學生數量不同階段均呈現上漲趨勢。小學階段20xx年占比56%,達到48萬人,初中階段20xx年提升至40%,達到15萬人。高中階段增幅最大,20xx年僅為14%,20xx年猛增至27%,達到4.8萬人。20xx年廣州高中階段外地學生比例比北京要高15.6%。而義務教育階段廣州外地學生占比51.2%,比北京高8.2%。
廣東采取“異地高考三步走”的穩步推進政策。第一步,20xx年通過積分入戶或者是高技能人才的子女可以參加高考;第二步,20xx年在廣東居住滿三年,參加三年的.社保,子女在廣東的中職學校有三年的學籍,他們可以參加中職升高職的考試;第三步,20xx年所有的進城務工人員住滿三年,參加社保三年,且子女在廣東讀了三年書,有三年學籍,可以參加普通高考。
根據廣東省教育廳統計,20xx年在廣東參加高考的外來隨遷子女或超過4萬人,屆時會將廣東高考報名人數推向又一個高峰。
近日發布《20xx年基礎教育發展調查報告》,報告指出,非京籍學生在北京上小學的難度明顯增加。
20xx年北京市常住人口為2114.8萬人,其中,常住戶籍人口為1312.1萬人,常住外來人口為802.7萬人,后者占常住人口的38%。
20xx年義務教育階段非京籍學生占比43%,達到47.3萬人。而高中階段非京籍學生占比減少至11.39%。
其中小學階段非京籍學生比例達到46.8%,接近半數。初中階段達到33.3%,且近幾年一直呈增長趨勢。橫向比較來看,高中階段非京籍學生比例較小學與初中階段銳減。20xx年高中階段非京籍學生比例僅為小學、初中的1/3甚至1/5左右。由于在京不能參加高考,大多數非京藉學生選擇返回原籍參加高考或出國留學。
從20xx年起,符合五項條件的隨遷子女可在京參加高考,但只能報名參加高等職業學校招生考試。當年共有114人報名參加高考。異地高考人數沒有明顯增加。
20xx年小學階段非京籍招生數量比例達到45.2%,接近半數,但較20xx年有所下降。初中階段達到38.4%,近幾年一直呈增長趨勢。高中階段達到13.8%,較20xx年比例翻倍。
20xx年小學階段非京籍招生7.5萬人,占比45.2%。絕對數量呈逐年增長趨勢,但占比卻明顯下降。非京籍學生在北京上小學的難度明顯增加。
近日發布《20xx年基礎教育發展調查報告》,報告顯示,義務教育階段非滬籍隨遷子女比例達到45%。
截止到20xx年,上海市外來人口數量達到953.5萬人,占比40%。
據上海市教委統計,20xx年隨遷子女占上海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比例45%,達到53.8萬人。相比較而言,20xx年北京義務教育階段非京籍比例僅為41%,達41.7萬人,而廣州義務教育階段非本地戶籍學生比例為46.5%,達55.6萬人。
隨著上海對基礎教育投入的力度逐年加大,隨遷子女入學的政策逐漸完善,優質義務教育將吸引越來越多外省市人群入滬。
從20xx年開始中職校開放招收隨遷子女,20xx年招收僅1380人,到20xx年人數達到8036人。隨著“中高職貫通培養模式”打通,中職招收隨遷子女數量有望進一步增長。
另外,20xx年起,來滬人員持有上海市居住證且積分達到標準值,即120分,其子女在本市參加高中階段學校招生考試并完成高中階段完整學習經歷后,可在上海參加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
【基礎教育發展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小班幼兒發展的評估總結范文03-27
關于小學發展自我診斷報告03-04
農業發展調研報告(通用9篇)04-04
婦聯婦女發展工作總結范文03-20
關于小雜糧產業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03-06
醫學發展的調查研究報告論文03-19
銷售人員個人發展計劃3篇03-29
老師個人專業發展總結范文07-28
老師個人專業發展總結范文07-28
老師個人專業發展總結范文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