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三單元知識點歸納
在平凡的學習生活中,不管我們學什么,都需要掌握一些知識點,知識點在教育實踐中,是指對某一個知識的泛稱。哪些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知識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三單元知識點歸納,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三單元知識點歸納1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我們從小就把這就掛在嘴邊,不知道有多少同學做到了呢?不管以前是否做到了,從現在開始也不遲。下面是為大家分享的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三單元知識點整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本單元概念:
1、角是由一個頂點和兩條邊組成的
2、角的畫法:先點一個點,從這一點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畫兩條線。
3、判斷直角的方法: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斷一個角是否為直角應:頂點對頂點,三角板的一條直角邊對角的一邊,再看另一邊是否能對上。
4、角的大小與角的兩邊長短無關,與角的開口大小有關。
綜合運用:
學習目標:
1.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學會用尺畫角。
2.結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動,認識直角,會用三角板判斷直角和畫直角。
重難點分析:
1.初步認識角,建立角的空間觀念。
2.從實物中能夠抽象出角的圖形,并在大腦中形成角的表象。
3.初步認識直角,建立直角的空間觀念。
知識點梳理:
1.認識角
通過例1的學習,從三種實物(剪刀、吸管、水龍頭)中抽取出角(銳角、鈍角、直角),從熟悉的生活實例中認識角。在此基礎上介紹角的各部分名稱(一個頂點,兩條邊),說明角的特征。
易錯點分析:容易把角的頂點和前邊線段的端點混淆。
2.判斷角
給出任意的一個角,能指出哪是頂點,哪是邊。并能清楚的判斷哪些圖形是角,哪些不是角。
易錯點分析:認為一條邊長,另一條邊短的角不是角。
3.畫角
從一個點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畫兩條線,就畫成一個角。
易錯點分析:畫完角后,忘記標出角的符號。
4、直角的'認識
(1)直角是一種特殊的角。
(2)三角板上的三個角中,有一個角是直角。
(3)要知道一個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點對點,邊對邊,邊重合,是直角)
(4)用三角板可以畫直角。
易錯點分析:
①學生容易用肉眼去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而不用三角板比一比。
②畫直角時,學生不標直角符號。
5、角的大小
(1)角的大小和角的邊長沒有關系,和角的張口有關系。
(2)能判斷哪個角大,哪個角小,會根據題目要求畫出不同大小的角。
6、數角
易錯點分析:數角時不容易數出組合的角和圖形外的角。
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三單元知識點歸納2
1、常用的長度單位:米、厘米。
2、測量較短物體通常用厘米作單位,測量較長物體通常用米作單位。
3、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將物體的左端對準直尺的“0”刻度,看物體的右端對著直尺上的刻度是幾,這個物體的長度就是幾厘米。
4、米和厘米的關系: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5、線段
⑴線段的特點:
①線段是直的;
②線段有兩個端點;
③線段有長有短,是可以量出長度的。
⑵畫線段的方法:先用筆對準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點一個點,再對準要畫到的長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點一個點,然后把這兩個點連起來。
⑶測量物體的長度時,當不是從“0”刻度量起時,要用終點的刻度數減去起點的刻度數。
6、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練習本寬13(厘米)鉛筆長17(厘米)
黑板長2(米)圖釘長1(厘米)一張床長2(米)
一口井深3(米)學校進行100(米)賽跑教學樓高25(米)
寶寶身高80(厘米)跳繩長2(米)一棵樹高3(米)
一把鑰匙長5(厘米)一個文具盒長24(厘米)講臺高90(厘米)
門高2(米)教室長12(米)筷子長20(厘米)
小學數學學習方法
小學數學是為學生未來的數學學習打基礎的,清晰了解所學知識對于孩子來說十分關鍵,而這就要求對所學的知識要及時做一些歸納與總結,小學數學錯題集的歸納和整理,學習好的學生一般都會有自己的錯題集,錯題集非常的重要,學習過程當中,自己容易做錯的題目完全可以抄寫在數學錯題集上面。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能夠查漏補缺,數學學好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圓的周長
環繞有限面積的區域邊緣的長度積分,叫做周長,也就是圖形一周的長度。多邊形的周長的長度也相等于圖形所有邊的和,圓的周長=πd=2πr(d為直徑,r為半徑,π),扇形的周長=2R+nπR÷180?(n=圓心角角度)=2R+kR(k=弧度)。
推導圓周長最簡潔的`辦法是用積分。在平面直角坐標下圓的方程是這可以寫成參數方程:于是圓周長就是結果自然就是(注:三角函數一般的定義是依賴于圓的周長或面積的,為了避免邏輯上的循環論證,可以把三角函數按收斂的冪級數或積分來定義而不依賴于幾何,此時圓周率就不是由圓定義的常數,而是由三角函數周期性得到的常數)。如果不需要更多的理論討論,上面的做法就足夠了。
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三單元知識點歸納3
1、建立觀察角度
(1)通過觀察活動,體驗站在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
(2)能辨認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發展空間觀念。
2、軸對稱
(1)通過欣賞圖片,感知現實世界中普遍存在的軸對稱現象。
(2)通過"折一折""剪一剪""說一說"等活動,體會軸對稱圖形的特征(能找到一條恰當的直線即對稱軸,對稱軸兩邊的部分形狀相同、大小相同、位置相同、方向相反即能夠完全重合)。
(3)能辨別軸對稱圖形,會畫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能在方格紙或點子圖中畫出簡單的軸對稱圖形。
3、鏡面對稱
(1)結合實例和具體活動,感知鏡面對稱現象。
(2)經歷探索、掌握鏡面對稱現象基本特征的過程(鏡子里外的兩個圖形的形狀相同、大小相同、位置相同、方向相反),發展空間觀念。
一些常見的分數化無限循環小數
1/3=0.3333……
1/6=0.1666……
1/7=0.142857142857142857……
1/9=0.1111……
1/11=0.090909……
1/99=0.010101……
1/101=0.009900990099……
1/111=0.009009009……
數學新課標的基本理念
1.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應突出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2.數學是人們生活、勞動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夠幫助人們處理數據、進行計算、推理和證明,數學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數學為其他科學提供了語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術發展的基礎;數學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創造力等方面有著獨特的作用;數學是人類的一種文化,它的內容、思想、方法和語言是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3.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內容的呈現應采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以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由于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方式的不同,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
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三單元知識點歸納4
第一單元 長度單位
1、厘米和米
(1) 厘米和米是常用的長度單位。測量較短物體的長度時,用“厘米”作單位,測量較長物體的長度時,用“米”作單位。
(2) 米用字母“m”表示;厘米用字母“cm”表示。
(3) 1米=100厘米。
(4) 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把尺子的“0”刻度對準物體的左端,再看物體的右端對著幾。
(5) 在比較物體的長度時,要看長度單位是否統一,如果不統一,要先統一單位后再比較。如
1米>98厘米(1米=100厘米)
2、線段
(1)線段的特征:
①線段是直的
②線段有兩個端點
③線段可以測量出長度。
(2)畫線段的方法:從尺子的“0”刻度開始畫起,需要畫幾厘米長的線段就畫到尺子的幾厘米處。(沒有直接給出畫幾厘米,要先算再畫最后標記)比如:畫比5厘米短2厘米的線段。
第二單元 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
1、筆算加法
(1)相同數位對齊;
(2)從個位算起;
(3)個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向十位(前一位)進1;
(4)在計算進位加法十位上的數時,不要忘記加進位上來的1。
2、筆算減法
(1)相同數位對齊;
(2)從個位算起;
(3)個位上的數不夠減時要從十位上退1當10,并和個位上的數合起來后再減;
(4)計算退位減法十位上的數時不要忘記減去被個位借走的1。
3、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從左到右依次計算。對于有括號的算式,要先計算括號里面的,再計算括號外面的。
第三單元 角的初步認識
1、角的初步認識
(1)角是由一個頂點和兩條邊組成的;
(2)畫角的方法:從一個點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畫兩條直線。
(3)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沒有關系,與角的兩條邊張開的大小有關,角的兩條邊張開得越大,角就越大,角的兩條邊張開得越小,角就越小。
2、直角的初步認識
(1)直角的判斷方法: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頂點對頂點,一邊對一邊,再看另一條邊是否重合)。
(2)畫直角的方法:
①先畫一個頂點,再從這個點出發畫一條直線
②用三角尺上的直角頂點對齊這個點,一條直角邊對齊這條線
③再從這點出發沿著三角尺上的另一條直角邊畫一條線
④最后標出直角標志。
(3)比直角小的是銳角,比直角大的是鈍角:銳角<直角<鈍角。
(4)所有的直角都一樣大
(5)每個三角尺上都有1個直角,兩個銳角。紅領巾上有3個角,其中一個是鈍角,兩個是銳角。一個長方形中和正方形中都是有4個直角。
第五單元 觀察物體
1、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同一物體,所看到的物體的形狀一般是不同的;
2、觀察物體時,要抓住物體的`特征來判斷。
3、觀察長方體的某一面,看到的可能是長方形或正方形。觀察正方形的某一面,看到的都是正方形。
5、觀察圓柱體,看到的可能是長方形或圓形。觀察球體,看到的都是圓形
第六單元 認識時間
1、認識時間
(1)鐘面上有時針和分針,走得快的,較長的是分針;走得慢的,較短的是時針;
(2)鐘面上有12個大格,60個小格,1個大格有5個小格。時針走1大格是1小時,分針走1大格是5分鐘。
(3)時針走1大格分針要走一圈,所以1時=60分;
(4)半小時=30分,一刻鐘=15分鐘
(5)時間的讀寫:如3:30,可以讀作3時30分或3點半;8時零5分應寫作8:05。
2、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1)要按著時間的先后順序安排事件,時間上不能重復。
(2)問過幾分鐘后是幾時,先要讀出現在是幾時,再推算過幾分鐘后是幾時幾分。
(3)時針和分針能形成直角的時刻是3時和9時。
第七單元 數學廣角——搭配(一)
1、用兩個不同的數字(0除外)組合時可以交換兩個數字的位置;用三個不同的數字組合成兩位數時,可以讓每個數字(0除外)作十位數字,其余的兩個數字依次和它組合。
2、借用連線或者符號解答問題比較簡單。
3、排列與順序有關,組合與順序無關。
第四單元 表內乘法(一)(二)
1、乘法的初步認識
(1) 乘法的意義: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可以用乘法表示;
(2) 乘法的各部分名稱: 2 × 5 = 10;
乘數 乘號 乘數 積
(3)乘法算式的寫法:3個5相加,寫作3×5,也可以寫作5×3;
(4)加法算式:3和5相加,3+5=8
(5)乘法算式的讀法:如2×3=6,讀作2乘3等于6(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讀)
寫作:2×3=6,口訣:二三得六。
2、乘法口訣表
(1)一一得一
一二的二 二二得四
一三得三 二三得六 三三得九
一四得四 二四得八 三四十二 四四十六
一五得五 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五五二十五
一六得六 二六十二 三六十八 四六二十四 五六三十 六六三十六
一七得七 二七十四 三七二十一 四七二十八 五七三十五 六七四十二 七七四十九
一八得八 二八十六 三八二十四 四八三十二 五八四十 六八四十八 七八五十六 八八六十四
一九得九 二九十八 三九二十七 四九三十六 五九四十五 六九五十四 七九六十三 八九七十二 九九八十一
(2)幾的乘法口訣就有幾句,相鄰兩句口訣的得數就相差幾
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三單元知識點歸納5
一、學習目標:
1.初步經歷長度單位形成的過程,體會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知道長度單位的作用;
2.在具體情境下,進一步體會加法的意義,理解相同數位上的數才能相加的道理;
3.探索并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不時位加法的計算方法,初步掌握筆算加法的法則,能熟練的計算;
4.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學會用尺畫角;
5.能夠正確理解乘法的含義;認識乘號、因數、會讀寫乘法算式;
6.理解7的乘法口訣的來源和意義;初步掌握7的乘法口訣。
二、學習難點:
1.學生在具體活動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計量單位去測量同一長度,來經歷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2.理解相同數位上的數才能相加的道理;掌握筆算的計算法則,能熟練計算;
3.理解相同數位上的數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筆算中的“對位”問題;
4.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學會用尺畫角;初步學會用尺畫角;
5.初步理解乘法的含義,知道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時,用乘法表示比較簡便,認識乘號、會讀,寫乘法算式;
6.使學生理解7的乘法口訣的來源和意義;初步掌握7的乘法口訣,能運用7的口訣正確進行計算。
三、知識點概括總結:
1.長度單位:長度單位是指丈量空間距離上的基本單元,是人類為了規范長度而制定的基本單位。
其國際單位是“米”(m),常用單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千米(km)等等。長度單位在各個領域都有重要的作用。
米: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標準單位是“米”,用符號“m”表示。
分米:分米(dm)是長度的公制單位之一,1分米相當于1米的十分之一。
厘米:長度單位,簡寫符號為:cm。
毫米:英文縮寫為mm
(1厘米=10毫米=0.1分米=0.01米=0.00001千米)
2.進位:加法運算中,每一數位上的數等于基數時向前一位數進一。
以個位向十位進位為例:基數為10(2進制的基數是2,類推),個位這個數位上的數量達到了10的情況下,則個位向前一位進1,成為一個十。
在十進制的算法中,個位滿十,在十位中加1;十位滿十,在百位中加一。
3.不退位減:減法運算中不用向高位借位的減法運算。例:56-22=34,6能夠減去2,所以不用向高位5借位。
4.退位減:減法運算中必須向高位借位的減法運算。例:51-22=39
1不能夠減去2,所以必須向高位的5借位。
5.連加:多個數字連續相加叫做連加。例如:28+24+23=85
6.連減:多個數字連續相減叫做連減。例如:85-40-26=19
7.加減混合:在運算中既有加法又有減法的運算。例如:67-25+28=70
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三單元知識點歸納6
1、認識時間
(1)鐘面上有時針和分針,走得快的,較長的是分針;走得慢的,較短的是時針;
(2)鐘面上有12個大格,60個小格,1個大格有5個小格。時針走1大格是1小時,分針走1大格是5分鐘。
(3)時針走1大格分針要走一圈,所以1時=60分;
(4)半小時=30分,一刻鐘=15分鐘
(5)時間的讀與寫:如3:30,可以讀作3時30分,也可以讀作3點半;8時零5分應寫作8:05。
2、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1)要按著時間的先后順序安排事件,時間上不能重復。
(2)問過幾分鐘后是幾時,先要讀出現在是幾時,再推算過幾分鐘后是幾時幾分。
(3)時針和分針能形成直角的時刻是3時和9時。
小學二年級數學《認識方向》知識點
一、相反的方向:
東——西
南——北
東北——西南
東南——西北
二、確定中心,找方位——解決這類題目的關鍵是找準以誰為中心。
1、早上起來,面對太陽,前面是(東),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2、面對傍晚的太陽,你的前面是(西),后面是(東),左面是(南),右面是(北)。
3、面對北面,你的.前面是(北),后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東)。
4,面對南面,你的前面是(南),后面是(北),左面是(東),右面是(西)。
小學二年級數學重要知識點歸納
一、混合計算
混合運算,先乘除,后加減,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里面的。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從左到右按順序計算。
二、解決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
1、想好先解決什么問題,再解決什么問題。
2、可以畫圖幫助分析。
3、可以分布計算,也可以列綜合算式。
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三單元知識點歸納7
小學學習數學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通讀數學書上的內容,通讀課文能夠加深學生對課本的理解,同時在通讀過程中形成自己的解題意識。下面給大家帶來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
第一單元:觀察物體
1.通過觀察活動,體驗站在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
2.我能辨認一個立體實物從前面、側面和上面所看到的平面圖形。
第二單元:加減混合運算(重點)
1.連加、連減的筆算順序和連加、連減的口算順序一樣,都是從左往右依次計算。
①連加計算可以分步計算,也可以寫成一個豎式計算,計算方法與兩個數相加一樣,都要把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
②連減運算可以分步計算,也可以寫成一個豎式計算,計算方法與兩個數相減一樣,都要把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減起。
2.加、減混合算式,其運算順序、豎式寫法都與連加、連減相同。
3.在一個算式里,如果有小括號,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
4.加、減法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些情況不需要進行精確計算,只是算出大致的結果就可以了,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估算。估算時,把這個數估成與他最接近的整十數再去計算。
5.解答應用題的步驟:
①先讀題;
②列橫式,寫結果,千萬別忘記寫單位(單位為:多少或者幾后面的那個字或詞);
③作答。
6.求比一個數多幾的數的應用題用加法;求比一個數少幾的數的應用題用減法計算(注意:用大的數減小的數)。
7.關于提問題的題目,可以這樣提問:
①……和……一共…….?
②……比……多多少/幾……?
③……比……少多少/幾……?
第三單元:表內乘法(一)(重點)
1.乘法的含義:乘法是求幾個相同加數連加的和的簡便算法。如:計算:2+2+2=6,用乘法算就是:2×3=6或3×2=6。乘號左右的兩個數分別是加法算式中的相同加數和相同加數的個數。
2.乘法算式的讀法:讀乘法算式時,要按照算式順序來讀。如:6×3=18讀作:“6乘3等于18”。
3.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在乘法算式中,乘號左右兩邊的數都叫做“乘數”,等號后面的得數叫做“積”。
4.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義: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單。一道乘法算式表示的就是幾個相同加數連加的和。如:4×5表示5個4相加或4個5相加。
5. 2—6的乘法口訣:
2的乘法口訣:一二得二,二二得四
3的乘法口訣: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
4的乘法口訣: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
5的乘法口訣: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
6的乘法口訣:一六得六,二六十二,三六十八,四六二十四,五六三十,六六三十六
注意:一一得一
第四單元:角的認識(重點)
1.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像紅領巾、三角板、鐘面、等實物上都有大大小小不同的角。
2.角的大小與兩條邊的長短無關,只和兩條邊張開的大小有關。角的兩條邊張口越大,角就越大;角的兩條邊張口越小,角就越小。
3.角的畫法:從一個點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畫兩條邊,就畫成一個角。
(注意:畫完直角要標上直角符號)
4.三角板上的3個角中,有1個是直角。正方形、長方形都有4個角,都是直角。
5.要知道一個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頂點對頂點,一邊對一邊,再看另一邊。
6.三角板上的3個角中,有1個是直角。正方形、長方形都有4個角,都是直角。
7.比直角小的角叫做銳角,比直角大的角叫做鈍角。
第五單元:表內除法(一)(重點)
1.認識平均分:把一些物品分成幾份,每份分得同樣多,叫平均分。
2.除法的意義:
(1)把一些東西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計算,總數÷份數=每份數。
(2)把一個數量按每份是多少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幾份;用除法計算,
總數÷每份數=份數。
3.除法算式的讀法:按從左到右的順序讀,“÷”讀作除以,“=”讀作等于,其他數字不變。如:8÷2 讀作8除以2等于4。
4.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稱:在除法算式中,除號前面的數叫做“被除數”;除號后面的數都叫做“除數”;等號后面的'得數叫做“商”。就是:被除數÷除數=商。
5.用乘法口訣求商:除以幾就想和幾有關的口訣。想:除數×商=被除數。
第六單元:象形統計圖和統計表
1.統計數據的方法有:
(1)列表統計法;
(2)象形統計圖;
(3)畫“正”字統計法。
2.象形統計圖1格表示1個單位,統計表中的數量是幾就在象形統計圖中涂幾個小格。
3.“正”字表示法,“正”表示數量5。
第七單元:表內乘法和除法(二)(重點)
1. 7—9的乘法口訣:
7的乘法口訣:一七得七,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五七三十五六七四十二,七七四十九
8的乘法口訣:一八得八,二八十六,三八二十四,四八三十二,五八四十
六八四十八,七八五十六,八八六十四
9的乘法口訣:一九得九,二九十八,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五九四十五,六九五十四,七九六十三,八_九七十二,九九八十一
2.“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用乘法計算,用:這個數×倍數
如:2的3倍是多少?列式為:2×3=6。
3.有幾個相同加數,就是這個相同加數的幾倍。如:3個 5,就是5的3倍。
4.“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也就是求“一個數里面有幾個另一個數”,都用除法計算,用“一個數÷另一個數”。如:12是3的幾倍?列式為:12÷3=4。
5.在需要提出問題并解決時,可以提:
①加法的問題:求總數,“誰和誰一共是多少?”。
②減法的問題:進行比較。“誰比誰多多少?;“誰比誰少多少?”。
③除法的問題:有倍數關系的可以提出用除法計算的問題,“誰是誰的幾倍?”,“是”字前寫較大數,“是”字后寫較小數。
第八單元:數學廣角
1.一組圖形的循環排列規律:①把最后的放在最前,其余的往后移。②把最前的放在最后,其余的往前移。
2.數列的變化規律:①等差數列;②前兩個數的和相加等于后一個;③倍數關系;④每個數都是兩個相同因數相乘的積。
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三單元知識點歸納8
1、角:像紅領巾、三角板、鐘面、等實物上都有大大小小不同的角。
2、角各部分的名稱:一個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如右圖。頂點
3、角的特點:
①一個頂點,兩條邊(兩邊是直的);
②它的兩條邊是射線不是線段;
③射線就是只有一個端點,不能測量出長度。
4、用直尺畫角的方法:畫角時先確定一個點,用直尺向不同的方向畫兩條線,就畫成一個角。
5、角的大小與兩條邊的長短無關,只和兩條邊張開的寬度有關。
6、角的兩邊張得越大,角就越大。
① ② ③按從小到大排列的順序是:①﹤②﹤③
7、★畫直角的方法:
①畫一個點
②從這點起畫一條直線
③把三角板的一條直角邊與所畫的直線重合,直角頂點與所畫的點重合
④沿三角板另一條直角邊畫一條直線
⑤畫完直角要標上直角符號
8、要知道一個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頂點對頂點,一邊對一邊,再看另一邊。
9、三角板上的3個角中,有1個是直角。正方形、長方形都有4個角,都是直角。
橢圓知識點
在數學中,橢圓是圍繞兩個焦點的平面中的曲線,使得對于曲線上的每個點,到兩個焦點的.距離之和是恒定的。因此,它是圓的概括,其是具有兩個焦點在相同位置處的特殊類型的橢圓。
橢圓是封閉式圓錐截面:由錐體與平面相交的平面曲線。橢圓與其他兩種形式的圓錐截面有很多相似之處:拋物線和雙曲線,兩者都是開放的和無界的。圓柱體的橫截面為橢圓形,除非該截面平行于圓柱體的軸線。
橢圓也可以被定義為一組點,使得曲線上的每個點的距離與給定點(稱為焦點)的距離與曲線上的相同點的距離的比值給定行是一個常數。該比率稱為橢圓的偏心率。
小學數學幾何公式匯總
1、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C=(a+b)×2。
2、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C=4a。
3、長方形的面積=長×寬:S=ab。
4、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S=a.a=a。
5、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S=ah÷2。
6、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S=ah。
7、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S=(a+b)h÷2。
8、直徑=半徑×2:d=2r;半徑=直徑÷2:r=d÷2。
9、圓的周長=圓周率×直徑=圓周率×半徑×2:c=πd=2πr。
10、圓的面積=圓周率×半徑×半徑:s=πr2。
11、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
12、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V=abh。
13、正方體的表面積=棱長×棱長×6:S=6a×a。
14、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V=a.a.a=a。
15、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圓的周長×高:S=ch。
16、圓柱的表面積=上下底面面積+側面積:
S=2πr+2πrh=2π(d÷2)+2π(d÷2)h=2π(C÷2÷π)+Ch。
【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三單元知識點歸納】相關文章:
三年級上冊數學第四單元知識點歸納08-26
小學二年級數學第三單元的知識點07-20
小學二年級數學第二單元知識點歸納09-28
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歸納09-05
一年級上冊數學第二單元重要知識點歸納10-28
二年級上冊數學第三單元測試11-09
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歸納內容06-26
二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知識點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