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運動教學反思(通用5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反思指回頭、反過來思考的意思。那么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新文化運動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新文化運動教學反思 1
十月十二日,我在八年級(10)班聽了我們組張老師的一節教研課——《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運動,通過這節課的教學,能夠增強學生在新時代條件下的民主與科學意識,感受到新文化運動中主要代表人物在反封建斗爭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鋒作用。但本課內容較為枯燥,純屬平實性表述,學生對課文中的事件和人物是陌生的,不能產生親近感以及重視意識。所以如果采取常規教學方式,雖然也有可能實現它的教學目標,但平鋪直敘的灌輸,學生一定會興味索然,效果絕對不會理想。而張老師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向學生演示和補充大量歷史圖片、文字資料,再創設一個個探究問題,鼓勵學生思考、解決,并給學生大量的展示、討論的機會,化枯燥乏味為生動有趣,從而順利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
一、成功之處
1.實現了教與學方式的改變,變教師枯燥、呆板的滿堂灌為師生共同參與、合作學習。豐富的歷史材料加深了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落實和理解,通過閱讀材料去思考、解決相關問題,最后教師歸納、概括,更易于學生接受和記憶。
2.通過一系列探究性問題的設計能幫助學生打開思路,發展創造性思維,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發展智力,培養學生對歷史事件的分析,歷史人物的評價以及把握歷史規律的創新能力。
3.小組討論學習。通過小組合作討論,學生積極活躍,生生之間相互交流,為學生自主發展拓展了空間,從而有利于學生自主發揮。
二、不足方面
1.精心篩選為主題服務的有效資源。不能單純為了課堂氣氛的活躍去堆砌大量資源,這既是時間的浪費,也分散了學生的`精力。
2.相信學生的能力。題目的設問含金量要更大些,讓學生的思維力度更深些。
3.學生評價不到位。在小組活動和集體交流時雖然注意了學生自主能力和小組合作的培養,但從整體看,對學生的評價獎勵機制過于單調,沒有合理設置評價細節,小組活動缺乏必要的動力,小組活動不充分。今后要多對小組合作進行訓練,培養小組長的帶頭作用,把小組表現納入班級評比,從而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真正實現“兵管兵,兵帶兵”的境界,這樣既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解決后進生的幫扶問題,還可以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一舉兩得。
總之,這節課上的還是比較成功的。通過這次上課,我也發現自己在教學中還存在的很多的不足,需要不斷地學習。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切實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真正領悟教材,駕馭教材,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
新文化運動教學反思 2
歷史學習主要是通過對人類優秀文化成果的學習,使學生在學習歷史課程中獲得人生體驗、人生意義和人生啟示,從而得到人格的發展和修養的內化。
教材只是“活”的腳本,要想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拓展和激活學生的思維,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感性認識,符合學生的認知實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去探究未知的領域,就需要教師對教材進行挖掘,重組。發現教學內容的美。
在講述新文化運動一課時,我讓學生首先查找了魯迅和胡適的作品
陳獨秀和李大釗的作品和主要生平事跡,在針對教材的內容細分析,師生共同研究出本課學案。
學生以學案為抓手,通讀全文,解決第一個部分:自學部分的內容,費時15分左右。這個部分是所有學生必須完成的,因為有學生的自己參與,有學案為抓手,學生學習起來既方便又容易,興趣和學習質量明顯提高。第二個部分:我能參與。這部分進行課外拓展,我把奧運會中關于論語的五條內容列出來,引導學生討論:我們應該怎樣看待孔子的儒家學說聯系現實中的是事物和歷史中的做對比,使學生感受鮮活的歷史。同時讓學生以積極的情感去體驗和深層次感受中國古老文化的.精髓和其中蘊含的人文美,學會辯證的看待問題
課堂教學并不是要追求表面的熱鬧,師生關系是一種平等、理解、雙向的人與人的關系。在這樣的師生關系下。通過本課的學習,我深刻的體會到了自主學習的優勢。這種方式既能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和班級管理能力,還能鍛煉學生的自己動手動腦和育秧表述能力,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下,學生敢想,敢說的人多了,課堂氛圍更活躍了,教師一言堂的狀況改變了,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模式。
新文化運動教學反思 3
課堂實效性的提高決定于課堂上各種教學資源的利用情況,如何激發課堂活力打造魅力課堂,我認為教師對教材資源的挖掘、學生資源的挖掘、教學方法的選擇、多媒體的利用等至關重要。教師應研究教材,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因而恰當處理教材。這節課在利用教學資源有以下特色:
一、以主題立意的方法組合好圖片
能呈現圖片不算開發資源,亂擺放圖片就象是農業的粗放經營,效率低下,所以本課以立意為線索,組合好圖片。如新文化運動的背景,突出袁世凱破壞民主共和,實行專制統治,恢復封建傳統秩序,在選擇圖片時,首先以對比的形式,把孫中山的理想,臨時約法的精神與袁世凱的倒行逆施作對比,形成鮮明的對照,其次,袁世凱的倒行逆施用“跪”的圖片作為專制的象征,以迫害婦女的“裹腳”作為愚弄百姓的象征,讓學生更具體地認識新文化運動的緊迫性和必要性。
二、視頻、音頻的適當剪裁和適當運用
視頻音頻資源能給學生強烈的視覺和聽覺的沖擊,在選擇這些資料時要注意清晰度和實用性,避免時間過長。在選好素材的基礎上進行適當的剪輯和補充適當的`文字介紹,本課《蘭花草》一曲是膾炙人口的一首旋律優美的歌曲,我并沒有直接把歌詞放出來,而是在播放歌曲的時候,把胡適的白話詩打出來讓學生欣賞,同時把有關詠蘭的古詩的文字擺在一起,讓學生一邊欣賞歌曲,一邊思考和歌曲相關的白話文革命的問題。
三、以表格的配圖片的形式突出課本的重點難點
本課的知識點較多,需要掌握的人物、時間不容易記住,所以在講課的過程中,適當的將圖片與表格相結合,學生可以將注意力集中在課本的重點知識。如新文化運動的四個提倡、四個反對,在圖片的強力對比下再配以表格,學生不但掌握文字內容而且對內容有深刻的理解,這種理解的記憶比單純的機械記憶更加牢固更有效率。
四、穿插活潑的課堂活動
課堂活動可以綜合考察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注意力和興趣。本課穿插了兩個課堂活動,一是角色扮演,讓學生扮演封建文化的衛道士和新文化的先鋒,學生必然需要體會和揣摩這兩個角色的特點,加上教師的適當指導,學生就可以利用學過的知識和生活經驗把角色扮演得惟妙惟肖。另外一個課堂活動就是復活歷史過程,參與歷史過程,讓學生以記者的身份進入到當時的場景中,我總共分了三個情景,有《新青年》編輯部、記者寓所等等,通過具體的場景設置,學生如身臨其境,多了一份責任感也多了一份神圣感。
新文化運動教學反思 4
新文化運動主要講述新文化運動的背景→標志→代表人物→基本內容→斗爭矛頭→發展情況→歷史意義和歷史缺陷,本人教后感到有以下感悟:
在教學中我滲透有效教學理念與策略,重點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明確“一切為了學生發展”思想。目標定位明確,注重學生作為一個完整的人的發展。學習學生生活中的歷史,學習學生身邊的歷史,學習對學生終身發展有用的歷史。在學習中滲透正確的人地觀、環境觀、價值觀、人生觀。運用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讓學生在討論、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團結協作,提高交際能力。小組合作學習效果不錯,課堂討論,營造氣氛,促進互動。
1、激發學習興趣,營造民主氛圍
經過精心的預習準備,課堂上,教師先讓各小組的預習效果發言人展示一下預習效果,然后組織學生就本課的重點和難點提出疑問(質疑),通過師生間、學生相互間的多向交流,了解問題的來龍去脈,解決問題并得出結論(釋疑)。
“思維自驚奇而開始、,驚奇與疑問是興趣的源泉。而這種興趣的激起則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教師所創設的教學情境。宋代儒學大師朱熹說:‘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教師要設法把學生置于“發現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讓學生隨歷史內容的展現,不斷發現,經過思考獲得歷史知識的內在聯系。現代心理學研究證明,輕松、樂觀、愉快的良好情緒,不僅能使人產生超強的記憶力,而且能活躍思維,充分發揮內在潛力。在民主、平等、和諧的合作學習氛圍中,學生才能充分放開思想顧慮,無拘無束地與別人討論、交流、合作學習,使課堂教學活躍而高效。正如一位同事說的那樣:“在這堂課上,學生表現出了積極、快樂、輕松的學習狀態。”特別是關于科技利弊的討論,學生犀利的言辭、獨特的視角帶給我極大的震撼,讓我深深認識到,教師只有用這種極具挑戰意味的方法訓練學生,才會豐富他們的歷史知識及情感,全方位地提高他們的表達能力和應變能力,也才會收獲更多意外的驚喜。
2、靜思巧引、形成良性循環
古人云:“善思則得,善誘則通,誘思交融,百煉成鋼。”我以為,”誘”在這里體現的就是教師引領、指導的策略,“思”則體現學生的參與意識只有這樣,才能使教與學和諧一致,大幅度地提高教學效率。
3、教師變主導為指導,彰顯學生主體參與地位
采用小組合作法教學,教師就應該變主導為引領和指導,把課堂的主人翁權利還給學生,不要經常向學生暗示你心中所謂的'正確答案,也不要急于告訴學生結論是什么,要給學生留出一定的思考時間。如果教師預先已有問題的結論,不斷暗示、提醒,那就意味著教師會把學生的思路向自己事先設定的方向推進,不僅學生難以提出其他看法,而且這種合作學習也很快變成了教師唱獨角戲,重新又回到原先那種一切由教師說了算的“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方式上去。
當然,在實踐中還存在著一些不足,不可能十全十美。小組合作學習在實際操作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時間有時不充裕,學生知識準備不充分不足,普通話水平有待提高不足,合作學習的引導要到位適量增加趣味性的知識等等,同時也對教師的自身素質和人格魅力提出了較高要求。過去人們常說,教師要給學生一滴水,先得自己有一捅水,但今天,我們光有一捅水是不夠的,還得有一池活水才行,否則,光靠那一桶陳舊的“死水”,很難經受得起新課程改革的考驗。如何才能給我的課堂注入生命的活水?我能否讓學生的合作學習中擦出思維的火花?我能否使學生在課堂上體驗合作的快樂,感受發現的欣喜?我能否讓學生在課堂上“抨然心動””浮想聯翩”或者“百感交集’?我想,只有把這樣的課堂作為自己追求的目標,課程改革才能落到細節上,對于學生評價的質量才能有保障。
新一倫課改為發展性課堂評價的實施提供了莊闊的平臺,也給我們創造了一個巨大的探索空間。作為普通的一名一線教師,我無力改變大環境,但我可以改變自己做主的課堂。我可以在“學中做,做中學”,把歷史小組學習扎扎實實地落實到自己的課堂當中去,讓它真正的促進學生全面而又個性的發展,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新文化運動教學反思 5
本節課按照“目標導引下的自主合作學習”教學理念進行設計。學習目標的確定是在充分研究課標、閱讀和參考教材、教參、考慮學生實際的基礎上深思熟慮的結果。我在敘寫學習目標的時候,突出學生是這節課的主體,學生學完這節課后,掌握的知識是具體的、可操作、可測量的。從課堂上學生的表現以及課后小測的`情況來看,學習目標的達成度比較高。為了完成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我采用的教學策略是以小組為學習單位,開展自主合作學習。
本節課預設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環節,例如:多次使用材料引導學生得出觀點,學習新文化運動概況時讓學生自主閱讀教材尋找答案。
同時,為了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以及互相學習、互相競爭意識,我在提問學生那時,不是點學生的名字,而是以小組為單位提問,在小組代表回答之后,讓小組之間互相評價和加分,課后讓課代表及時統計分數并現場給予表揚。小組合作學習形式在第四個學習環節“討論現在的孔子現象”充分體現出來。
本節課存在的問題:引用的材料不夠新穎、同時不注意切入的角度,這些問題有待于以后改正。
【新文化運動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格子》的教學反思03-19
新詩教學反思03-19
金屬的教學反思03-19
岳飛教學反思03-19
趙州橋教學反思03-19
物理教學反思03-20
《On the farm》的教學反思02-27
seasons教學反思01-17
教學反思的作用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