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群星閃耀時》讀后感(精選17篇)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體會呢?是時候寫一篇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類的群星閃耀時》讀后感(精選1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類的群星閃耀時》讀后感 1
陽光微熏的午后,攜伴一杯濃香的清茶,看完了茨威格所著的《人類的群星閃耀時》,感觸頗深。尤其是他筆下的歷史更是瞬息萬變,讓人出乎意料、措手不及。
如果說歷史長河源遠流長,此經曲折風云跌蕩,那么此書無疑是做了做好的詮釋!
朋友們,請重視那只有片刻的時間,哪怕它短暫到只有一秒,也不要輕忽它決定性的時刻,也許直到失去,你才知曉它的重要性。但那卻遲了,過去的已經追不回來,只能硬撐著它帶來的后果。假如命運之神給了你一次機會,那么請你一定要牢牢的抓住它,千萬千萬可別讓它逃走了。也許這就是人類星光璀璨的時刻。
命運仿佛很有趣,它跟過許多人都開過玩笑。一個如過街老鼠的逃亡者,竟有幸見證歷史成為第一個發現太平洋并名垂千載的人;拜占庭的勝敗,不可思議的取決于“那扇被遺忘的小門”曾經是多么的輝煌,誰又曾料想到有那么一天它會敗落;一個誠懇樸實的小角色,命運玩笑般把法蘭西生死權交到他的手上,就在他那優柔寡斷的一念之差中,斷送了整個國家,要是當時他沒有猶豫而是斬釘截鐵,或許法蘭西就不會滅亡……等等一切,都是命運的安排,你可以痛哭,但不可以放棄,你可以失望,但不可以絕望。畢竟,命運還是公平的,得到某些東西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會付出點代價,就算與成功失之交臂,那也沒有多大關系,至少你爭取過了,彌足珍貴的經歷是任何東西都代替不了的,它將在你的人生錄中濃墨重彩的添上一筆,至少你不曾留有遺憾。
命運的玩弄是既有厄運也有好運的,如同任何事都有利弊一樣。他恩賜予了亨德爾如愿以償的人生最后一個愿望,這位偉大的音樂人記在了人們心中,就像那永恒的音響飄上了永恒之境。一位業余的音樂愛好者,所寫的樂篇一直是難登大雅之堂。而就是在那傳奇的一夜,凝聚唯一爆炸性的一秒鐘魔幻偉力,把這可憐的`業余作者千百倍的拔高,把他像一枚火箭似的射出去,直抵星辰,剎那間閃耀著燦爛的光華和火焰。一個奇跡就這樣發生了,他的《萊茵軍戰歌》被廣而流傳成為了歷代不朽的國歌。他,——魯日,將永遠被人們銘記。
生命很短,每個人都是藝術的創作者,珍惜靈感來臨的每一分每一秒,就算是謝幕也要華麗,像那夜空中的流星絢麗明亮,即使是那樣的短暫,它也曾照亮過夜空。
《人類的群星閃耀時》讀后感 2
不說文章,單看他寫的內容,人物取舍就會讓人對茨威格這個人心生莫名的好感。我起初以為這本書一定是那些絢爛的,出名的,名垂千古的,被人膜拜了一代又一代的偉人聽得快要濫掉的名人。
群星閃耀時,我以為一定是那些功名顯赫的人的記錄。
然而不盡然正確,那些群星閃耀時雖然在那一刻使得天空澄澈,玉宇清澄,然而也可能只是這一刻,可能是一個微小的,并不那么起眼的星辰在那一刻閃過光,改變了很多東西,然后可能消失不見。記傳的不全是那些被尊為神般的人,還有一些更接近于小人物心態而又因為種種原因留下了一些輝煌或者不凡的人。比如巴爾沃亞,比如魯熱。或者失敗的斯科特。
也許別人知道,反正在讀這之前我是絲毫不知道他們的,連巴爾沃亞的名字也是碎碎念了N+1遍才終于記熟了的。
他有著冒險家的特質,敢做敢想,不思考太多,對未知和財富有著近乎本能的渴求,哪怕是貪欲,哪怕是對權力的希冀也好,這種赤裸的毫不崇高的初衷反而會在某種程度上促使他有更大的發現,促使他不能不前進,可以穿過熱帶雨林,可以爬上洛基山脈(?是不是……姑且先這樣吧)。
雖然如果冒險被簡化成對未知世界的掠奪可能會過于膚淺,但后者必須承認是前者一個不能忽視的,占著很大比重的一部分。
而且無論是葡萄牙還是西班牙哥倫布麥哲倫的航行都是為了香料黃金的獲得。好吧……扯遠了。其實我想說的是,他有一個冒險家的勇敢和不被各種外界條件所限制的天分,他能自己想出奇特的方法穿山越嶺,他渴望被人敬仰發現太平洋用偉大的功績被人類所記載,可是同時他有著這樣那樣的缺點,非常明顯,欠了一屁股賭債,又趕走了不只一個執行長官,看到黃金時露出的貪婪讓土著人絲毫看不到所謂的`文明,而且,在了印第安人后讓狼狗活活撕碎他們,撕成一片一片,咬碎,用來斗樂……!我看到這里的時候簡直就無法扼制的顫斗,何其殘忍……!他一面希望文明記住他,一方面又有原始的……不,是比原始還要殘忍的殘暴粗魯的行徑,讓人絲毫看不到文明的烙印。他的優點和缺點都無比鮮明。
的人性不可能是一白如宣紙,也不可能一黑如潑墨。在茨威格的書里,人性和人都鮮明的,立體的,真實的再現。說真的,比起那些被歌頌了千年膜拜了萬代的圣人,其實我更愿意看一看這樣的故事。讓人顫抖,也是一種觸動。
就像他筆下的托爾斯泰不再是一個單單的大文學家,而是一個在理想與現實間矛盾,在追求與妻子的固執夾縫間痛苦的老人。
《人類的群星閃耀時》讀后感 3
在人類的歷史進程中,有著許多重大發現、發明和著名的事件。這些事發生的那一時刻,就宛若星辰一般永遠散發著光芒,這些永恒的時刻會給予人類前進的動力,也會讓人類從中得到許多經驗。
阿蒙森和斯科特,共同面對著嚴酷的自然環境,卻一勝一敗。他們的實力相當,卻是斯科特的計劃有誤。他們的“競爭”中,出現困難,面臨困難,并解決困難。“人員過多”“天氣寒冷”“環境惡劣”。斯科特的團隊都闖過了,而他們卻輸給了另一只隊伍。這場勝敗不是一般的'勝敗,而是關系到兩個國家。關系到英國與挪威!這張國旗代表了很多:榮譽,喜悅,勝利……
盡管斯科特的團隊失敗了,我仍然敬佩他們。斯科特的人格是高尚的,他正直。團結、堅持、勇敢。在謊言與事實面前,他選擇了向別國國王證明他國勝利。這種決心不是常人所具備的,這種忍耐不是大眾所具有的!
跟隨斯科特探險的人也各個都是英雄,他們其中有的不愿拖累同伴們,直接坦然的走向風雪中,走向死亡;有的凍傷了腳趾,卻還靠自己的力氣背著十六公斤的巖石,想著讓大家來做實驗觀察。
在這本書中,類似斯科特這樣的英雄人物有許多,韓德爾、列寧、托爾斯泰......在他們的身上,我們能感受到許多偉大的精神。這些精神無一不對后人十分重要,他們會引導人們再度前進,他們會蘊藏在這些永恒的時刻之中,永遠閃耀下去。
在人類的未來,必定也會出現這些永恒的時刻,它們會像群星一樣,在黑暗中閃耀,讓人類前進的路途更加光明。
《人類的群星閃耀時》讀后感 4
《人類群星閃爍時刻》是奧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寫的。
我讀了文中的作者介紹中是這樣寫道:文學大師講解并描述最不行思議的歷史轉折。“傳記文學之王”斯蒂芬·茨威格。
這本書講解并描述了不一樣時期不一樣人物對世界歷史做出的貢獻。第一篇是講解并描述了中世紀歐洲聞名的航海家克里斯托弗·哥倫布發覺了美洲新大陸的故事,其中的很多令人憎恨而又可笑的荒唐的`事情。
一起先“發覺太平洋”就寫了哥倫布發覺一個島嶼上許多的黃金,他用豐富的想象力極力地吹捧著,其實他發覺的小島嶼上并沒有多少金子。只是他自我的想象,吹牛罷了。因為哥倫布的“現身說法”,很多西班牙人和全國四面八方奔來的人都參與了其次次遠航,其中有的是真正的探險家和達官貴人,但更多的是窮人、盜賊和強盜。就這樣組成了一支隊伍。
可是,當他們到達那里的時候,根本就沒有發覺金子。于是他們就起先搶奪印度安人身上的金錠子等等。之后他們成為了一群“賭民”,將剩余的時間耗在了賭場上,很快便背上了沉重的賭債。
情景越來愈混亂,之后又有一些人說其他的地方有寶藏——黃金。又起先了找尋。而那些“賭民”因債務纏身而被留了下來。
當我讀到“對這些債務纏身的人來說,死并不是最可怕的,他們真正膽怯的是腳踏實地的工作和償還高山似的重債。”時,我對他們的命運。
所以他們只能是窮人,賭民。他們的命運不會有變更,因為他們只想過坐享其成的生命。勝利不是隨隨意便的。
《人類的群星閃耀時》讀后感 5
首先,我要向茨威格這位擅長“煽動”情感的大師致敬。當初,讀他的《一位陌生女人的來信》就被其中交響樂般宏大的情感氣勢震住,如今再讀這本半歷史傳記的著作,我又被他詩歌般的語詞、舞臺劇般的歷史演繹和細膩卻不失英雄主義崇拜的情感所折服。
數次,我被歷史在命運轉軸上一個齒輪所掀起的蝴蝶效應而感慨。屹立數百年的拜占庭帝國因為一個小門——凱卡波爾塔的疏于防范,被土耳其長驅直入,圣索非亞大教堂的十字架轟然倒塌,西方文明被扼住咽喉長達數百年;滑鐵盧一役,威靈頓一戰成名、拿破侖帝國覆滅,歐洲政治格局大變,起決定作用的卻是一名普通將領的一個決定。掩卷長嘆,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的,所有的客觀規律都是后來人的總結,并非無形的神秘力量,任何時候,人才是驅動歷史的內因。歷史的偶然性大于必然性,就在于命運選擇一個人的時候帶有偶然性,而人的性格的獨一無二又給歷史帶來擲骰子般的偶然性。所以要知道,我們不是生活在一個被固化的歷史模式和框架下的,未來還是值得期待。
數次,我為曾經那些仰望星空的理想主義者動容,也為這個時代沮喪。我沮喪的看著犬儒們鼓吹精致的利己主義,我沮喪的看著功利主義對理想的嘲諷與褻瀆,我沮喪的看著修修補補的考據學的復辟,我沮喪的看著信仰被踐踏和摒棄……這個時代物質鼎盛,精神淪喪;虛榮猖獗、光榮欠奉;短視而貪婪,自私而茍且。再也沒有亨德爾致敬無上榮光的圣音、再也沒有歌德回復本心的靈魂吶喊、再也沒有陀思妥耶夫斯基向死而生的追問、再也沒有列夫.托爾斯泰無限執著地向往神圣。這些理想主義者把自己踩在腳下,他們把榮光歸于上帝,甘愿謙卑匍匐。為何榮光不再降臨世間?也許上帝厭惡了人類的自大。
數次,我為那些以不屈和勇氣推動人類認知的英雄們落淚。現在,除了南極洲之外,其他各大洲都已通航,而僅在四百多年以前,人類哪怕拓展一步的活動范圍都要付出難以想象的代價。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麥哲倫環海航行只是給人們展示了一種可能,而后來人在這種可能的指引下劈荊斬棘,以鮮血和生命鋪路,才終讓地球在我們面前完整呈現。強盜出身的巴爾博亞以命相搏只為站在安第斯山頂看一眼神秘的秘魯大地;投資商人居魯士.弗.菲爾德傾注全部財力、物力,只為聽到電磁波在歐美大陸之間越洋傳來的那聲微弱信號;海軍上校斯科特和他的`伙伴們犧牲探索南極的途中,卻在日記中表現出無畏無悔的樂觀和勇氣……在探索世界面前他們站在了統一的立場。人類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是最高貴的本能,正因如此我們在浩茫宇宙中才不致顯得渺小而被動。不知何時起,我再看不到人們眼中狂熱的求知欲,看不到孩童般執著的好奇心,只看到人們面對熟悉的套路時展現出的愜意與滿足。是不是我們被呵護的太好,本能的探索欲被現成的結果填充的太滿?還是我們的本能已經退化,退化成懶散的追隨者?抑或是我們的心萎縮到只能容納家長里短、凡塵俗事?我不知道。
人類歷史是沒有空隙的,所有轉折和質的飛躍卻是由某件事或某個人所負載。這些處于轉折點、負載起歷史上升使命的人們就是歷史浩瀚的天空中閃耀著的群星。任歲月變遷、時代更迭,他們不掩其光芒,給予我們永不言敗的勇氣、激勵我們無窮止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啟示我們信仰所指向的終極價值。
《人類的群星閃耀時》讀后感 6
如果當時魯熱真的被處死了,可以說是死得英勇而又壯烈,而不會象他以后生活得那么潦倒、那么不清不白。因為這個不奉的魯熱在他四十余年的生涯中,雖然度過了成千上萬的日子,但是只過了一天真正具有創造性的日子。
命運總是迎著強有力的人物和不可一世者走去。多少年來命運總是使自己屈從于這樣的個人:凱撒、亞歷山大、拿破侖,因為命運喜歡這些象自己那樣不可捉摸的強權人物。
但是有時候,當然,這在任何時代都是極為罕見的,命運也會出于一種奇怪的心情,把自己拋到一個平庸之輩的手中。有時候——這是世界歷史上最令人驚奇的時刻——命運之線在瞬息時間內是掌握在一個窩囊廢手中。英雄們的世界游戲象一陣風暴似的也把那些平庸之輩卷了進來。
但是當重任突然降臨到他們身上時,與其說他們感到慶幸,毋寧說他們更感到駭怕。他們幾乎都是把拋過來的命運又哆哆嗦嗦地從自己手里失落。一個平庸之輩能抓住機緣使自己平步青云,這是很難得的。因為偉大的事業降臨到渺小人物的身上,僅僅是短暫的瞬間。誰錯過了這一瞬間,它決不會再恩賜第二遍。
關于這次戰役(滑鐵盧戰役),曾經有過無數的描述。但人們似乎從不厭倦去閱讀關于它的各種各樣激動人心的記載,一會兒去讀司各特寫的宏篇巨制,一會兒去讀斯湯達寫的片斷插曲。這次戰役,無論是從遠看,還是從近看,無論是從統帥的山頭上看,還是從盔甲騎兵的馬鞍上看,它都是偉大的,具有多方面的意義。它是一部扣人心弦的富于戲劇性的藝術杰作:一會兒陷入畏懼,一會兒又充滿希望,兩者不停地變換著位置,最后,這種變換突然成了一場滅頂之災。
在塵世的生活中,這樣的一瞬間是很少降臨的。當它無意之中降臨到一個人身上時,他卻不知如何利用它。在命運降臨的偉大瞬間,市民的一切美德——小心、順從、勤勉、謹慎,都無濟于事,它始終只要求天才人物,并且將他造就成不朽的形象。命運鄙視地把畏首畏尾的人拒之門外。命運——這世上的另一位神,只愿意用熱烈的雙臂把勇敢者高高舉起,送上英雄們的天堂。
看來徒勞的事情會再次結出果實,一件耽誤了的事情會變成對人類的大聲疾呼,要求人類把自己的.力量集中到尚未達到的目標;壯麗的毀滅,雖死猶生,失敗中會產生攀登無限高峰的意志。因為只有雄心壯志才會點燃起火熱的心,去做那些獲得成就和輕易成功是極為偶然的事。一個人雖然在同不可戰勝的占絕對優勢的惡運的搏斗中毀滅了自己,但他的心靈卻因此變得無比高尚。所有這些在一切時代都是最最偉大的悲劇,一個作家只是有時候去創作它們,而生活創作的悲劇卻要多至一千倍。
《人類的群星閃耀時》讀后感 7
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更多的是迷茫和無力,因為我想到了小時候自己第一次意識到死亡這件事:
那時我正在讀小學三年級,我有一天趴在床上,想到有一天我死了,這世界上便沒有我了,我的思想什么的都沒了,沒有意識了,太可怕了,差點嚇哭。
這之后我便想既然每個人都有一死,那我總得留下點什么給世界,讓它在我死后依然生機勃勃,于是我成了理想主義者。
到現在看這本書,12個人已經死去了,但他們創造了不會隕落的星星,在他們死后的宇宙里依然閃耀著。
我今年21歲,距離我意識到死亡已經過去十多年了,我這個理想主義者慢慢地悲觀起來,因為二十一歲的我一無所有,創造一顆永恒閃耀的星成了一件幾乎不可能的事情了。
“對于人類來說,第一個意味著一切,第二個則什么都不是。”南極探險隊看見挪威的國旗比他們先插在南極大地上時,他們留下了眼淚。同樣經歷了南極天氣的極端考驗,但是最終卻成了什么多不是的第二個。
對,歷史太漫長,漫長到最后只會記住“第一個”的`東西,而無數個“第二個”卻淹沒在歷史浪潮中。
第二個并不失敗,依舊會像斯科特寫下懇請我們照顧好他的遺孀死去一樣具有史詩般的光榮,失敗的是你沒有成為“第二個”的資格,你沒有去追求“第一個”。這樣的你,不會像巴爾博亞欠下債后出逃勇敢探索發現新大陸;也不會堅持不懈地攻下拜占庭,更不會像七十多歲的托爾斯泰依舊勇敢面對自己的內心而出逃...
因為他們沒有停止追求,即使在靈感枯竭了,心中依然響起《彌撒曲》,是他們心中那團永不磨滅的熱火點亮了一顆星星,讓它永遠在黑暗的宇宙中閃爍。
我今年21歲了,距離我意識到死亡已經過去十多年了,我這個理想主義慢慢悲觀起來,因為二十一歲的我一無所有,創造一顆永恒閃爍的星成了一件幾乎不可能的事情了。但是,我不會讓心中那撮奄奄一息的火苗熄滅,我會努力讓它燃燒,變成熱火,變成永恒不滅的生命之光,把屬于自己的那顆星星照亮,讓它閃爍在人類無窮無盡地宇宙中!
《人類的群星閃耀時》讀后感 8
《人類群星閃耀時》寫了14個歷史事件,讓人感受到每一個杰出的人物,在背后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南極爭奪戰是這些事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
斯科特,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英國人,1910年,他帶著由他組建的探險隊,準備好了一切,向南極發起了挑戰,在向南極進發時,遇到了一個重要的問題:不是隊員們的半途而廢,也不是嚴寒的氣候,而是他發現,挪威人阿蒙德森也正沖往南極,他們可能會成功。
后來,西伯利亞矮種馬不適宜南極的冰天雪地,在走到比爾慈摩爾冰川時,最后一匹馬死了,他們不得不使用力氣,將沉重的雪橇拉著前行。隨后,寒冷的冬風又提前來臨,讓原本松軟的雪,變成了堅硬的“三角鐵”。在他們以為自己是世界上第一個踏上南極點的團隊時,他們發現,在南極點上,已經飄揚著挪威的國旗,阿蒙森提前到達了南極點!
雖然不是第一個登上南極點的團隊,但是他們要帶上所有證據,證明挪威人才是第一個到達南極的人。
就這樣,他們帶著一身疲憊踏上了返回的路。這時,斯科特和他的隊友們已經沒有力氣和精神了,他們以失敗者的身份返回了。在返回的路上,他們的身體幾乎都凍得麻木了,在冰天雪地中發現儲存的煤油已經不多了,不夠他們的需要了,他們堅持著剩下的路程。不幸的是,他們遭遇了暴風雪,不幸遇難了。
斯科特——一個失敗的英雄。
人類群星閃耀時讀后感這一章茨威格采用打破傳統的劇本式寫作手法,把列夫·托爾斯泰生命在最后一點時光那一點掙扎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他的勇敢、他的懦弱,其實都是體制內的人的通病。
改變會不會從舊有體制內誕生?托爾斯泰沒有給我們答案,他對現實的反抗只是停留在文字上,到了生命的最后時光,他突然出走,據說是為了和他的貴族身份決裂,乃至與他生活幾十年的妻子決裂。
無從評判托爾斯泰的這種行為,倒是想起了天朝在革命時代的那些懷有理想的人,出于各種各樣的目的,和家人決裂,這時候我只能說呵呵。
人是有感情的動物,決裂是最傷了家人的心,那些理想的'人有時候會把自己的屠刀殺向最愛自己的人。托爾斯泰也是,他不了解妻子內心的苦悶,因為他的妻子也有日記傳世,直到才出版。
他的妻子索菲亞在嫁給托爾斯泰以前也是一個文學少女,她期待結婚之后可以和丈夫過著文學生活,但是他的伯爵丈夫根本沒有太多錢,何況又要維持著貴族身份,一切都是索菲亞自己在操持一切。生活的瑣碎磨滅了曾經的文學少女心。
其他人看到的是偉人如何如何在這種情況下受到屈辱的對待,我只是看見了一顆被世俗磨滅的、曾經的索菲亞。
《人類的群星閃耀時》讀后感 9
最近我讀了《人類群星閃耀時》一書,這本書是奧地利作家茨威格所寫,它描述了那個年代人類發生的十二個偉大的事件,讓人們十分的敬畏。
在這本書的十二個事件中,最讓我入迷的是第十一章爭奪南極的斗爭。故事發生在1911年,英國得宜皇家海軍上校斯科特帶著多個同伴向人類未知的南極出發,可是當他們到達了目標地時才發現,娜威人阿蒙森已比他們早到了。在精神的打擊下,他們一行人往回出發,誰知死神也在之后降臨,人員一個個的離開了,最終只剩下斯科特與兩個戰友,在白雪蒼茫的南極,三個英雄最終在一個帳篷中逝去。當救援人發現他們時,他們像兄弟一樣靠著,在斯科特的手中發現了他的日記。
從這個故事中,我感受到人類的力量之強大和人們對祖國的愛以及為了祖國的榮耀不惜犧牲生命的決心。當我讀到這個故事時,我十分的感動,也十分的敬佩他們,在那個年代,人類用生命去探索,去尋找,去冒險,他們不畏艱難地去為國爭光,他們用生命去詮釋了偉大的人類品質和一個民族所有的勇氣,這讓我的內心十分的震驚。在生活中,我們雖然不能夠像斯科特一樣用生命去證明國家的偉大,但我們能夠從小事做起,為祖國出一些力或努力學習以后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從這個故事中,我明白了人世間很多看似徒勞的'事情卻能再次結出豐碩的果實,被一度延誤的事情,最終會化成對人類的疾呼,要求人類集中力量去完成那些未完之事。在壯烈的犧牲中,雖死猶榮,無窮的斗志會從中得到激發。輕易的成功只會助長人的虛榮心,僅有在與不可抗爭的命運搏斗時,才最能體現人類高尚的靈魂。
這是一本十分壯烈而從中透露出偉大的書,它讓我明白了很多重要的道理,我會永遠收藏這本書。
《人類的群星閃耀時》讀后感 10
拿到這本書時,感覺應該是很容易讀的故事書,但真正閱讀時,或許是因為翻譯的原因,還是存在一定記憶難度的,主要是外國人的名字挺難記。
靜下心來好好讀完大咖們都在推薦的這本:號稱人類智慧結晶的書,從千年帝國拜占庭的陷落、亨德爾奇跡的精神復活、老年歌德的悲歌、滑鐵盧的最后一刻等歷史偉人的'巔峰時刻,我最想分享以下兩個故事的閱讀心得。
一、拜占庭的陷落
描述的是新生代土耳其帝國攻陷羅馬帝國的事件,其中應用了很多方法論(特別是成功的把戰船從陸地上拖運到另一邊的海面),攻城掠地。就在快要成功之時,卻因羅馬城池的疏忽-----留了幾個小門,讓對手輕松進了城,所以細節決定成敗。
整個對戰,都是攻方想盡一切的辦法,且守方卻重重出錯,最后造成拜占庭的陷落,歐洲到最后才認識到自己的錯,而現在無論他們如何悔恨,歷史都無法改變了。歷史的偶然性,很多小人物改變了歷史,很多蝴蝶效應般的隨機事件改變了人類的走向。
二、亨德爾的復活
講述西方圣樂之祖--亨德爾的傳奇人生,突然中風造成他右半身癱瘓,他用自己的意志冒死在溫泉泡9個小時,最后讓自己獲得重生,恢復健康后的他又毫不遲疑地全力投身到工作中,但時運不佳的他,又遇到生意慘談,負債累累讓這位斗士感覺自己被擊敗。最后是《彌塞亞》讓亨德爾真正站了起來,他抵住了一切逆風惡浪。人生就是這樣,不斷的挑戰一次又一次的困難,在挑戰過程中把自己推向人生高峰。
群星閃耀,也許只是一瞬間的璀璨,但卻為歷史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無形間改變了歷史的發展。
《人類的群星閃耀時》讀后感 11
若要讀史,在圖書館泛黃的史料中跋涉是一種方式,但它毫無疑問是一個枯燥的任務。人人噤聲屏息,生怕那揚起的灰塵會將自己活活掩埋,如此,讀書的樂趣也就蕩然無存了。
另一種方式則是讀一些近現代大家所寫的史書,在我看來,這實在是一件勝過前者千百倍的樂事。手捧著一本本裝幀精美的書,體味著手中人類的歷史長河般流淌,猶如面對寶山,心中的激動唯有同好之人方解。
這些作家,往往文筆不算得華麗,卻有著智者的頭腦。原本艱深晦澀的時間、地點、人物,在他們的筆下擁有了鮮活的靈魂,有著自己的故事,有了自己的喜怒哀樂。他們的文章亦修亦諧,故事體的敘述方式可以令讀者猶如身臨其境,忽而重臨溫泉關煉獄般的戰場,忽而迎著腥咸海風向著新大陸揚帆。
這樣的作家不多,但均可算聲名赫赫,西有房龍,東有黃仁宇等。而《人類的群星閃耀時》的作者茨威格,自然也是其中翹楚。
《人》一書,是奧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名作,書中截取了十數個足以決定人類歷史走向的瞬間,如拿破侖由于麾下將領一念之差兵敗滑鐵盧,韓德爾一氣呵成譜就神曲《彌賽亞》,東君士坦丁堡在炮火中的陷落等,進行藝術加工,完美地再現了那些令世界軌跡為之改變的事件。
在他筆下,那一個個抉擇,一個個有如神助的靈感火花被無限的放大了。某個人,在某一個時間點上,擁有了撬動世界的力量。
人類的歷史有如繁星遍布的夜空,無數個生命的光輝在蒼穹之上溫和、恒久地照耀著,一切仿佛從亙古起就不曾改變。誕生,成長,衰老,消亡,每顆星星都這樣平淡地來這個世界上走一遭。但總有那么一些時刻,會有一些不甘寂寞的生命暴射出耀眼的光芒。命運之神惡作劇般的把全世界的`方向盤置于一個渺小的凡人手中,一些人牢牢地抓住了時間的脈搏;而另一些人,在這股偉力面前戰戰發抖,被它的重量壓垮。
而命運之神,不會垂青一個人兩次。
是做被世界拋棄的失意者,還是站在海格力斯肩上撼動地球的偉力者?
這取決于我們內心的力量——智慧,勇氣和一往無前的決心。
當這樣的機會出現在我的面前,我希望我可以微笑。因為,只有自信的微笑才能如星般閃耀。
《人類的群星閃耀時》讀后感 12
唯一的一聲“行”,唯一的一聲“不”,太早或太遲,使一時刻長留史冊,它決定了一個人的生死,一個民族的存亡,甚至于全人類的命運。——茨威格
《人類群星閃耀時》是奧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巔峰之作,面世后,一時洛陽紙貴,如今百年已去,但智慧之光不減,書香依舊四溢。書中記述十二個機遇故事,它們如一顆顆明星,在人類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驚艷閃耀,告訴我們機遇稍縱即逝,拒絕猶豫不決者。
書中最重要機遇屬于俄國十月革命領導者列寧,珍貴到改變世界。眾所周知,沙皇不歡迎列寧,把他驅逐到國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俄國爆發了四月革命,人們歡呼雀躍,但眼光尖銳的列寧看出,這是一場變質的革命,不是共產黨人的革命,他必須立即回去奪回勝利的果實!但對手們是不會讓他用正常方式回國的,他們深知列寧是多么的強大,多么令人恐懼。但列寧沒有放棄,他與敵國德國協定:乘火車,從德國穿過。世界上最具“危險”的“炸藥”登上了列車,他要去炸毀一個腐朽、被淘汰的世界秩序。列車在“轟隆隆”中出發了,那個時代最“危險”的炮彈發射出去了,一個帝國、一個世界被摧毀了。列寧把握住機遇,俄國就把握住機遇,世界也把握住機遇,“一輪頃刻上天衢,逐退群星與殘月”,紅色旗幟如太陽一樣,迅速占據半壁江山,新的時代緩緩開始,而這些都是因機遇產生。我明白機遇之寶貴。
書中最短暫的機遇屬于法國元帥格魯希,僅有1秒。著名的滑鐵盧戰役,是雄獅拿破侖與歐洲這個大籠子的斗爭,勝,則可再續輝煌,一飛沖天,但他選擇了庸才格魯希,也就選擇了失敗。在戰役開始后,奉命在外游蕩的格魯希軍聽到了炮火聲,將軍們紛紛請求前往,此時,格魯希想了想,他想了1秒,決定戰爭、決定命運、決定世界的1秒,他放棄前往。孤立無援的法軍失敗了,拿破侖完了,格魯希此時卻顯示了極高的“軍事水平”,完整的帶回了法國最后一支軍隊,但機遇已經沒了,他的皇帝不能再夸獎他了。短短的1秒,左右了歷史的進程,一切都隨著機遇,如一條閃電轟擊在一個微不足道的小點上,那一點上,星光璀璨。機遇是多么短暫而重要,失去它,便失去一切。我明白機遇的轉瞬即逝。
書中最鍥而不舍的機遇故事是關于美國人菲爾德的,難度超乎想象,為什么呢?在電報機發明十幾年后,人們剛在部分陸地上架設完電纜,他卻要穿過大西洋,在海底鋪設電纜,人們認為這個想法以后可能成功,甚至永遠不行。至于他,就是一位瘋子,但瘋子真的開始了,造電線、置船、出航,很快失敗,十萬英鎊加一年的.時間全沒了;第二次,又失敗了;第三次,成功了,真的嗎?幾天后,通訊再次中斷了。輿論鋪天蓋地而來,偉大的事業困難重重……一阻便是6年,再一次失敗后,終于成功了,來之不易。何為成功,在血與淚的澆灌下,開出的勝利之花。這個機遇看似普通,人人皆可嘗試,但成功卻只屬于堅持不懈的奮斗者,那個真正付出的人。我明白機遇是有困難的。
如何才能把握機遇呢?首先我們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和正確的判斷能力,發現機遇才能把握住它,讓它成就自己。其次我們要敢于選擇和嘗試,機遇太重要了,很有可能改變我們的人生,不能在關鍵問題上放棄。最后,為了機遇而付出辛勞,既然選擇了遠方,就只管風雨兼程,豈有因難而退之理!
“腹有詩書氣自華”,讀了《人類群星閃耀時》,讓我對未來認識更加清晰,對人生理解進一步加深。抓住機遇,也許它不能成為點亮世界的星星,但它至少能照我前程似錦,讓我在夢想的道路上,披荊斬棘。
《人類的群星閃耀時》讀后感 13
馬克思曾說過:“歷史是由人民創造的。”但我還是想堅持,歷史是由英雄和天才們創造的。閱讀完斯蒂芬·茨威格的《人類的群星閃耀時》這本書后,激情涌動,比起剛剛捧起這本沉甸甸的書時,更加激動,當然,不忘抑制這份膨脹的激情,靜下來開始理性思考。
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我們會發現“一個真正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時刻——一個人類的群星閃耀時刻出現以前,必然會有漫長的歲月無謂的流逝而去。”而在這種關鍵時刻,“那些平時慢慢悠悠順序發生和并列發生的事,都壓縮在這樣一個決定一切的短暫時刻表現出來。這一時刻對世世代代做出不可改變的決定,他決定著一個人的生死、一個民族的存亡甚至整個人類的命運。”然而,誰抓住了這些關鍵時刻,歷史就把他捧為了英雄和天才,化作了不朽的豐碑;失去了,則成為了永恒的悲劇,始終讓后人嘆惋。
歷史就是如此,是必然性?還是偶然性?我想這些討論是無謂的。茨威格先生用12篇歷史人物的特寫,上演的一部部歷史戲劇,足以讓我們找到答案。
曾經,開辟新航路和地理大發現是那一個時代的人們都認為的不朽的事業,而且那也是一個人們心靈坑臟,追逐黃金的時代。世界到處都充滿了殺戮與暴力,也充滿了自由和信仰。西班牙探險家巴爾沃亞,第一個發現太平洋的歐洲人,被歷史遺忘在一個無多少人知曉的角落。他是一個叛亂者和亡命之徒,為了逃遁和自由的'追求,他逃到煊赫的行動中去,到不朽的事業中尋求庇護。然而,為什么他會那么有歷史使命的崇高意識,無畏無懼的冒險的同時,竟以上帝的名義干出許多最卑鄙最無恥、非人道的事呢?可以為了崇高的目的而不擇手段?亦或者說這是歷史的必然的要求和偶然的結果?信仰,是信仰要求英雄和天才們為了達到目的,可以犧牲他人甚至自己?
正是信仰的力量,使幾經被命運打敗的德國作曲家韓德爾重獲新生,做出了《彌賽亞》這部曠世的不朽之作。他在上帝面前演奏出最感人而又最虔誠的樂章。他用生命的原動力證明了“只有飽經憂患的人才懂得快樂,只有經過磨難的人才會預感到仁慈的最后赦免。”
信仰是生命的支柱,但走向信仰的道路卻往往是充滿挫折和承擔著巨大的痛苦。俄國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幾乎是以生命的代價走向信仰之路。當他在死神將要降臨之際,突然刑場的赦免,使“他的心才感受到生的甜蜜”和“又不得不為受難而愛生活。”然而這是一種貪生怕死還是說敬畏生命?
還有同樣是俄國的作家,托爾斯泰,其離家出走的思想是復雜的,但他始終懷有博愛的信仰,“通過暴力是不可能建立一種符合道德的制度,因為任何一種暴力都會不可避免地會再產生暴力。”于是,他為了這樣一種信念而去受苦難。但在我看來,不是苦難就有意義的,羊群式的服從苦難只會為維護專制者的統治更加鞏固。革命,不是違背博愛,是為了更好的踐行博愛的精神,尤其是大學生,那個時代的大學生,為了國家、人民而勇敢、堅強、樂于獻生和拋棄生命,那一份歷史責任感和愛國主義傳統是否會在和平時代淹沒消逝呢?
還有,我很感慨英國的斯科特和他的南極考察隊員,為了探索地球的最后一塊處女之地,他們同不可戰勝的占絕對優勢的厄運的搏斗中毀滅了自己。很感慨俄國的革命導師列寧,為了革命利益的勝利完成,把自己的榮辱毀譽置之度外。很感慨美國實業家菲爾德為了完成越過大洋通話的夢想,僅靠純樸的勇氣承受著所有失敗的壓力和恥笑。
當然,我也很惋惜拿破侖在滑鐵盧戰役的勝敗竟由一個窩囊廢主宰著,而且只用一分鐘的決定,格魯西將軍的一個決定,就把歐洲歷史改寫了。可見,命運是鄙視那些畏首畏尾的人的,它只會把勇敢者高高舉起。而那些被舉起的,就是我們所說的英雄和天才們。
我們應該為英雄和天才們喝彩,因為他們懂得抓住那些群星閃耀的時刻——“它們宛若星辰一般永遠散射著光輝,照耀著暫時的黑夜。”他們的光輝與群星那樣永恒,照亮后人。
《人類的群星閃耀時》讀后感 14
“沒有一個藝術家會在他一天的24小時之內始終處于不停的藝術創作之中;所有那些最具特色、最有生命力的成功之作往往只產生在難得而由短暫的靈感勃發的時刻。歷史——我們將其稱頌為一切時代最偉大的詩人和演員——亦是如此,歷史不可能持續不斷的進行新的創作,因為那些最重要的歷史時刻都需要有醞釀的時間,每一樁真正的事件都需要有一個發展過程。在一個民族內,為了產生一位天才,總是需要有幾百萬人。一個真正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時刻——一個人類的群星閃耀的時刻出現以前,必然會有漫長的歲月無謂的流逝。”
這本書由14篇歷史特寫組成,每一篇中有一個主要人物,他們之中有垂暮之年才找到自己真正渴望伴侶的歌德,他熱烈的愛上了一個年輕的貴族女孩,五十年來,在這個多愁善感的抒情詩人心中從未有過比這更充滿激情的時刻,然而,即便如歌德也最終只能屈從于冰冷的現實,未能打破習俗與成見的藩籬。從此,生命只屬于工作。七年后,傳世經典《浮士德》問世;有歷經數次失敗,不論旁人非議,仍然堅定理想信念,最終成功假設人類第一條海底電纜,聯通兩個大洲的實業家菲爾德;一八一五后的歐洲歷史應當如何書寫,取決于滑鐵盧之戰,當時拿破侖與整個歐洲的命運全系于一個平庸的軍官—格魯西的身上,當歷史的重擔忽然交到一個平凡人手中,給他選擇的時間,卻只有短短的一分鐘,最終,一個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的怯懦毀壞了拿破侖在20年里所建立起來的全部英雄業績。除此之外,還有千年帝國拜占庭的陷落,南極探險的斗爭等歷史特寫。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威爾遜的夢想與失敗。一九一八年,十二月十三日,巨大的“喬治·華盛頓”號軍艦正向歐洲海岸駛去。軍艦上乘坐著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自從開天辟地以來,從未有過這么多的億萬民眾懷著如此巨大的希望和信任,期盼著一艘船,期盼著一個人。此時的歐洲,第一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數千年來,歐洲列國矛盾不斷,戰爭不斷,這一次尤為激烈,整個世界都被拖入戰火,歷時4年的戰爭,給人民帶來了深重的苦難,人們從未像現在這樣期待和平的到來,也從未有像現在這般充滿寬容和聯合的動力。而威爾遜所帶來的,正是這樣一個構建歐洲共同體,放下爭端,和平共處的夢想,這個夢想如果實現足以名垂青史。同時,戰爭帶來的變局,也是重新分配利益,擴張土地、搶奪資源的最好機會,各國領袖一邊對民眾許諾,一邊在秘密的談判桌上爭吵不休,試圖多分到的更多一些。經過一個月的努力,威爾遜發現即便作為最強大國家的首腦,沒有各國政府的真心支持,想要完成這樣的夢想也是十分困難,收效甚微。漫長的等待,民眾也最終由無比期待轉為無比失望。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曾被寄予厚望的威爾遜,其失敗的結局帶來的只有眾人的失望與鄙夷,很快他便離開了政治舞臺。歐洲幾千年來渴望和平與統一,可是從未實現。一個人性化世界的永生夢境又一次在大海的遠方霧靄中漸漸消散。不出所料,由于一戰后不公的分配,21年后二戰爆發,更深重的災難的痛苦,似乎與當時的夢想距離更遠了。然而,二戰結束后48年,歐盟成立,千年來割據不斷的各國第一次正式聯合,作為一個整體立身于世界舞臺,共同防御,統一貨幣,和平共處。此時距離威爾遜逝世已經過了69年,這位帶著失望離開的總統直到離世也沒能看到自己的夢想哪怕一點起色。很多人稱他為當代的“唐吉坷德”,也有人認為:歐盟的成立,不過是美蘇爭霸中,歐洲為求自保的產物。我認為,真正有價值的結果需要長期的醞釀與積累,它并不會,也不該被局限于一個地區,一個時代來評價,威爾遜的夢想雖然暫時失敗了,但它卻像一顆種子,深埋于冰冷的大地,待到合適的時候,總會沖破土壤,長成參天大樹,它虬實的根系會戳破堅實的地面,為生長其上的人民,帶來溫暖與生機。
真實的歷史是最有魅力的。一個人的經歷固然有限,但我們可以通過讀傳記,去經歷沒有經歷過的故事,感受從未感受的情感。對于這樣精彩的歷史時刻,并不需要去通過虛構來增加或者沖淡所發生的故事的真實性,因為歷史本身在那些時刻已表現的十分完全,無需任何后來的幫手,歷史是最好的作品。真實歷史反映真實的規律與人性,書中對事件與人物的剖析獨特而深刻,讓人感受英雄情懷之余,亦有對歷史事件的反思。生活難免有不盡人意之處,一路順風只是偶然,遇到問題才是常態。嘗試用一個更大的視角看問題,很多煩惱其實并沒有那么重要,一些美好的人和事卻真的很應該珍惜。
這個時代很多人難以完整連續的讀完一本書,而一旦有中斷,原本連貫的情感就很難再接上,尤其對于需要完整的體驗來給人共鳴的書籍更是如此。本書由14篇簡短的歷史特寫組成,作者惜字如金,不愿忍受長的文字所以不斷修改,最后留下的都是精簡的語句,脈絡清晰,敘事宏大,文采上乘,給人一種讀詩的感覺,既引人入勝,有可讀性,又能避免中斷對閱讀體驗的影響。
寫這樣一本書,既需要對人物所處的歷史時代,社會背景,成長環境有深刻全面的了解,能夠站在一個高的角度去審視歷史,又需要有一顆細膩的富于洞察的`心靈,和偉大的人物用復雜經歷塑造的獨特的內心產生深刻的共鳴。真實歷史的魅力不僅僅在于歷史事件的波瀾壯闊,更重要的那些誕生在人物精神世界的,能夠影響一代又一代人的寶貴財富,因其難得,也所以成其不朽。感受人物心靈世界,無法通過查閱和考究,只能將心比心,而能做到這一點,至少應該有與之相近的情懷與思維,如周國平所說,想要理解一個天才,則自己至少應是半個天才。最重要的,是一顆有著敏銳洞察的內心,敏感往往不愿長久,它會趨向于穩定以避免脆弱,從這個角度講,這樣的作家是有寫作壽命的,他們實際上是在延長自己生活的痛苦以換取文字的長久,如書中所述的故事之一:逃向蒼天的主人公:托爾斯泰。
“充滿戲劇性和命運攸關的時刻在個人的一生中和歷史的進程中都是難得的;這種時刻往往只發生在某一天、某一小時甚至某一分鐘,但它們的決定性影響卻超越時間。人類的群星閃耀時,我們這樣稱呼那些時刻,是因為它們宛若星辰一般永遠散射著光輝,普照著暫時的黑夜。”
“大自然的星空,群星燦爛,有的星宿孤獨的燃燒著,熄滅了,很久很久以后,它的光才到達我們的眼睛。
文化和歷史的星空又何嘗不是如此?”
《人類的群星閃耀時》讀后感 15
這是一場精彩的斗爭;自盤古開天地以來,弱肉強食,成王敗寇。阿盟僧和斯科特,共同面對著嚴酷的自然環境,卻一勝一敗。他們的實力相當,卻是斯科特的計劃有誤。他們的“競爭”中,出現困難,面臨困難,并解決困難。“人員過多”“天氣寒冷”“環境惡劣”。斯科特的團隊都闖過了,而他們卻輸給了另一只隊伍。這場勝敗不是一般的勝敗,而是關系到兩個國家。關系到英國與挪威!這張國旗代表了很多:榮譽,喜悅,勝利……
盡管斯科特的`團隊失敗了,我仍然敬佩他們。斯科特的人格是高尚的,他正直。團結、堅持、勇敢。在謊言與事實面前,他選擇了向別國國王證明他國勝利。這種決心不是常人所具備的,這種忍耐不是大眾所具有的!
奧茨,他是個名副其實的英雄,他沒有拖累大家,執著地向死神走去……天哪!有多少人能像他如此堅強啊!像他如此勇敢呢啊!這五個人果然是那30個人中最出類拔萃的5個人,這種人格無人能及。他們已經戰勝了自己,突破了極限——腳趾被凍掉,光著腳板堅持行走。我不忍聯想到那個畫面,一根根腳趾活生生地被凜冽的寒風吹落。也許,那時他已失去了知覺,對于身體上的疼痛,已經不及心靈所噪聲的疼痛來得突然。那個在艱苦環境下,仍然背著“是外人眼里不起眼的十六公斤重的巖石繼續行走的博士”……
他們承受了太多,終獲得了死亡的終結。但他們的世紀,卻永駐于人們的心中,英國人民將永遠記住他們!盡管這是一個偉大的悲劇。英國人的騎士精神,探險精神,從斯科特一行人中,我看到了,我領略到了。什么叫做勇士,什么叫做英雄,那就是他們——斯科特的隊伍!
《人類的群星閃耀時》讀后感 16
一單忘關的小門顛覆了拜占庭帝國的千年文明,一秒鐘的猶豫,贈送了拿破侖的偉大事業,一個大膽的設想,縮短了兩個大洲的距離,一輛封閉的列車,改變了世界的政治格局……
有時候看似不起眼的一個舉動,就可能影響了歷史的走向。
在這種時刻,一個簡單的肯定,否定,一個來的太早或太遲的決定,都可能會影響一個人的生死,一民族的存亡,甚至是人類的命運。
這就是人類群星閃耀的時刻。
決定世界的一分鐘
命運鄙視地把畏首畏尾的人拒之門外,命運只愿意用熱烈的雙臂把勇敢者高高舉起,送上英雄們的天堂。
拿破侖的大名毋庸我贅述,他在歐洲戰爭史上是戰神一樣的人物,但他估計怎么也不會想到自己的命運會被自己任命的元帥手中毀掉,那個元帥就是格魯希,一個平庸,循規蹈矩的人。滑鐵盧戰爭提前開始,一切都改變了,但格魯希很怯懦,帶大隊人馬在戰場外追擊不存在的普軍。更可悲,可笑的是以聽見前線的隆隆炮聲,卻還在猶豫不決,格魯希的錯判形勢導致拿破侖慘敗滑鐵盧戰役。這次的猶豫決定了自己,拿破侖,19世紀的命運,更甚至是世界的命運。
壯志未酬
在卓越的對抗中,壯烈的死亡可以生出新的生命,一次毀滅,也可以生出攀登高峰的奮起意志。
從哥布倫發現新大陸之后,越來越多的冒險家,或者是為金錢或是名譽而奔走在探索世界的道路上,在這其中有過成功,也有過悲壯。20世紀初,南北極成了世界上唯一未被探索的陸地,這引發無數人的好奇,其中就包括斯科特上校,他對探索南極有著強烈的渴望,甚至拋下剛出生的兒子,用自己的財產組成了一個探險隊。
來到南極,在邊緣陸地上觀察一年左右的時間,才發現挪威人阿蒙森率領的隊伍正秘密地與他們爭奪這第一名,為國家榮譽,開始向南即終點進發,但當他們千辛萬苦到達目的地時,卻發現阿蒙森到達后的國旗,滑雪桿。僅一個月之差,他們就成了第二個登陸南極的人,失落籠罩著他們,但反正的風險同樣籠罩著他們,他們按來時補給路線返回,終于,這絕望的命運降臨在這些英雄身上,奧茲為了不拖累同伴,主動求死。他離開帳篷時說的最后一句話成為傳奇——“我想出去走走,可能要在外面待一會兒”。這樣一句具有紳士精神的話語,足以讓人不朽。
六個月之后,春天再次來到南極,斯科特和其他隊員的尸體才被發現。他們看到在斯科特最后一篇日記中留下的自己最后的心愿是“請把這封日記交給我的遺孀。”很多時候,我們不得不對這些探險者,表達崇敬之情,也正是因為他們的冒險,才進一步拓展我們對世界的認識。
英雄的時刻
只有在觸到了死神苦澀的嘴唇后,他的心才會感受到生的甜蜜。
陀斯妥耶夫斯基是茨威格最推崇的小說家。在他年輕的時候參加了一個青年知識小組,因閱讀當時被沙皇嚴令禁止的有關社會主義理論書籍被捕。以反對農奴制的'罪名被判處死刑。1849年,12月12日,在彼得堡,他與其他的九個同志,在等待被槍決的命運,但在執行槍決的前一瞬間,刑場上突然傳來了沙皇的特赦令,免去他們的死刑,死而復生的這件事,對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一方面使他精神的緊張和痛苦,另一方面也影響了他的思想發展。創造了《罪與罰》等作品。這是英雄的時刻,也是人類歷史性的一刻。
這本書還記錄了真正影響人類的其他11個歷史瞬間。
在漫長的黑夜里,他們就宛若星辰,放出永恒的光芒。這些瞬間,讓事件變成今天的樣子,也讓我們知道,我們生命中某個偶然的選擇,也有可能創造歷史。
《人類的群星閃耀時》讀后感 17
不久前,我讀了一本出自奧地利的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寫的一本《人類群星閃耀時》,它為我們展現了12個決定歷史的瞬間、12位時代英雄,這是一本不可不讀的傳世杰作。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滑鐵盧的一分鐘》。
拿破侖怎么都不會想到自己的命運竟掌握在一個平庸的格魯希手上。拿破侖和格魯希說的是:當他向英軍發起進攻時,格魯希必須率領給他的三分之一兵力緊緊咬住普魯士軍。然而滑鐵盧戰役提前開始了,這一切都變了。優柔寡斷的格魯希在普魯士軍即將殺到任前的那一刻,還未做出決定——到底是遵守皇帝的命令必須到那個時刻才開始行動,還是在緊急情況下立刻行動,他僅僅只是考慮了一秒鐘,但就是這短短的一秒鐘,就決定了他自己的命運、拿破侖的'命運、世界的命運甚至是整個十九世紀的命運。
如果格魯希不考慮這一秒而是直接追普魯士軍,或許這場戰役的勝利者就是拿破侖了。我認為,格魯希最大的缺點在于太循規蹈矩、毫無主見,始終只懂得固守一紙成命,不懂得變通。法國戰敗了,消息傳遍了各地。而格魯希元帥對此卻一無所知,仍然不折不扣地,忠實地執行著那道讓他追普魯士軍的命令。
本來,嚴格遵守命令是一件好事,但是我認為,在有特殊情況下,有時也不能一味的循規蹈矩,有的時候,要懂得變通。一分鐘可以決定命運,一個念頭可以決定一生····太多這樣的過往。無論怎樣,逝去的成了歷史,只能抬頭仰望未來。過去的歷史,并不是叫我們重蹈覆轍,而是謹記血腥的教訓。
【《人類的群星閃耀時》讀后感】相關文章:
人類群星閃耀時作文08-17
人類群星閃耀時讀書筆記11-02
《人類群星閃耀時》讀書筆記07-19
人類群星閃耀時作文(實用2篇)11-20
《人類群星閃耀時》讀書筆記最新范文05-16
人類群星閃耀時讀書筆記(精選14篇)08-15
人類群星閃耀時讀書筆記(精選15篇)09-26
《人類群星閃耀時》讀書筆記(精選13篇)07-17
初三人類群星閃耀時作文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