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之殤》讀后感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后感吧。讀后感你想好怎么寫了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古典之殤》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古典之殤》讀后感1
高爾基曾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在我們成長的經歷與記憶中,自然少不了書的存在,書不僅傳授我們知識,而且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的思想。
在我印象中還真沒有幾本書會被我反反復復的閱讀、品味、感嘆,唯有一本《古典之殤》。幾年前偶爾在書店里看到這本書,我被書上那強烈的視覺沖擊和幽藍色的神秘所吸引,于是買下了這本書。
初讀,大概因為那時思想還未成熟,初步的體驗只是這本書不同一般,閱讀中,感覺似乎是在拉家常,可當時我卻認為這本書沒有多少"營養價值",對我的寫作不會有多大幫助,自然地它就被放在書柜的一個角落,靜靜地等待著我的再次發現。
再次發現它,是幾個月后一個無聊的節假日,我又打開它閱讀起來,漸漸地我了解了原來的大自然與現在的大自然,了解了真實與本質,也看清了一些社會現象。看到這些文字,心里產生了一些共鳴,產生了那種不能言傳的特殊感受。但這種感覺太縹緲,太朦朧。往后的日子里,我開始聽起新聞,觀察起生活,注意到周圍人身邊事,漸漸地對一些社會現象有了自己的看法。
我開始漸漸明白這本書的價值。這本書有一個副標題是"紀念原配的世界",意思是為了表達與原配世界的離別之意。在作者眼中,原配世界是一個天光明澈、風物燦爛的世界,我們今天正在告別這樣一個世界,正在用自己過度膨脹的欲望,拋棄延續數千年之久的傳統與習俗。
這本書讓我懂得了原始大自然的美,讓我理解了作者回憶往事時所流露出來的感情,我們產生的共鳴越來越多了。作者揭示了社會上一些不正之風,一些不道德的行風。他把最現實的生活,徹底展示在我們眼前,使我學會了道德、責任的堅守,學會了誠實、善良地對待他人,懂得了要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于是,我一口氣讀完整本書,那種正義、善良的品質已深深感動了我。那種百分之一百的實話的文章,雖沒有任何華麗的詞藻,卻用真實訴說著永恒。
這本書喚醒了沉睡的自然美景,這本書洗滌著我心靈的污垢,它告訴我許多道理,這些道理將伴我一生,讓我無時無刻不提醒自己,改變自己。與高尚的人談話你也會變得高尚,讀好書就如同與一個高尚的人談話,他會改變你的一生。
《古典之殤》讀后感2
初見它,我原以為它很普通,與普通的書一般。充滿了心靈雞湯,讓我覺得索然無味。
打開書,迎面撲來流質的光芒將我淹沒,扉頁上寫著“紀念原配的世界和流逝的美”,讓我有些莫名的感傷,是什么呢?
書是神奇的,當你打開它的時候,你會明白,它是一位孤獨的旅行者,在荒蕪的土地上尋找著它的同伴。
讀起它的第一句話,手再也不舍得將他放下。
它是一位引路者,帶領著我進入一個纏綿而又動人的世界。
時間原來會流逝,來到書中,來到主人公所在的地方,讓我領略古典消逝的殤痛。
城市的喧囂,自由的舞者,奔跑的幼童,看著這個純潔又骯臟的世界吶喊彷徨,古典的溫暖在消逝,現代的冰冷在凍結這個世界。
王開嶺先生用他的文字讓我們體驗屬于古典之殤的獨特傷痛,殤字吐出口,纏綿在嘴中,就像茶的清香在嘴里,久久不散。
讀出它你會驚喜的發現,它很美,如一位有著愁絲的美麗女子,看著它,心里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感。
時代在麻木的前進,屬于古典的美麗在流逝,屬于我們的溫暖在消逝。屬于我們的情感在悲鳴。
時代的發展,城市的崛起,有趣的農村被高樓大廈截斷,熾熱的情感被掩埋在冰冷的外殼下,童年回憶被埋葬在高樓之下。
純粹的美好不再完美,屬于你的殤痛在出現,一點一點的擴大,一點一點的在侵蝕曾經的美好。
純粹的美在流逝,古典的殤痛,不可忽視。
回憶曾經的痛苦,才會明白最初的美好,明白最初的美好,才能領略,最初的是世界。
人總會不端的安慰自己,麻木自己。
麻木自己的情感,忘記自己身上最初的美好,忘記自己最初的樣子。
有人常說,經常回頭看看自己,你會發現,你早已不是那個赤條條的樣子,身上帶無數的包袱,將你自己顯得臃腫不堪。
低頭看不見你自己的腳尖,抬頭費力的看向天空,渾濁的眼睛想要看清世界的樣子,卻也怎么都看不清。
古典之殤,殤在心中,千言萬語,卻無話可說。
《古典之殤》讀后感3
接觸到這本書,還是有次坐我們周校長的車,閑聊中,他說自己都會隨身攜帶一本書,包里放著的剛好就是這本《古典之殤》,順便就向我推薦了這本,說挺不錯的。回頭我也立馬買了一本,但是拿到書一看,其實我是很排斥的,不是我喜歡的類型,感覺會很難讀懂,也就隨手扔一邊了。再次拾起這本書,是在懷孕期間,想著打發時間用的,沒想到越看越入迷,很多字不認識,邊查字典邊標記,倒是認識了很多生字。
這本書的封面上寫著“這是一部喚醒記憶、修復現代感官和心靈美學的書;這是一部追溯古典、保衛生活、懷念人類童年的書”看到這段文字,就不禁讓人想讀下去。讀了第一輯《再見,原配的世界》,才知道原來很多東西都在悄然地消逝,而我們卻不自知,這真的讓人細思極恐。小時候還會看到的螢火蟲、蟋蟀如今已很難尋覓到它們的蹤影;飛速發展的城市占據了一條條河流;夜晚的霓虹燈使晝夜的邊界模糊了,夜變得淺薄,沒了厚度和深意;自來水的開通使井荒廢了,被鏟了,被填了;“無數的新橋轟鳴降生,鋼筋水泥,旱地拔蔥,和水完全沒有瓜葛了”……
突然記起小時候,自己也曾和小伙伴在小石子路上蹦蹦跳跳地瘋跑,在小河邊摘下一串串狗尾巴草,并做成戒指戴在手上,蹲在墻角甩弄石縫間的小蟲子,一幫人爬樹上偷摘無花果吃,跑去田間烤番薯吃的美好時光。原來我也曾離自然這么近,或者說,離原配的世界那么近,然而這些都不存在了,在我們不知道的時候已經流逝了,而且已無跡可尋。這讓我害怕,害怕找不到以前的自己,害怕那些美好的事物會被時光淹沒掉,怕自己也會隨波逐流。
但是這又能怪誰呢?這是時代的發展必然。時代變得復雜,變得危險,“現代人過早地進入了心靈的黃昏”,這是“古典之殤”,其實也是我們人類之殤。但是我很慶幸讀到了這本書,讓我了解了過去的美,喚醒了我的童年記憶。
跟隨《古典之殤》,向原配致敬。
《古典之殤》讀后感4
“誰還記得從前的世界?誰還記得生活本來的樣子?”合上書本,王開嶺的質問仍在腦海里回響。抬頭,是這城市有些污濁的夜空,與偶有的,透過厚厚遮蔽下零落的星光。是啊,從前那個清澈澄凈的世界,到哪去了呢?
不知何時,我們的世界開始以驚人的速度變化著,蓋起的高樓,四通八達的道路,高起的煙囪。一切都以飛一般的速度發展著,前進著。不可否認,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新建的`高樓讓住宅更為穩固安全,連通的道路讓出行更為便捷順心,高科技的發展讓生活更為舒適愜意。可是,為什么現在的我們,都被困在了這鋼筋水泥構成的匣子中?充斥生活里的是各式各樣的新式電子產品,高科技玩具。自然,似乎離我們越來越遠了。不提山間的流螢,草叢中蹦跳著的螞蚱,天上飛舞的紙鳶,夜晚靜謐中風兒突然吹起的悅耳的蟲鳴。只道那些悠長的溪流,青苔漉染的小橋,遍地的野草野花,都已難覓蹤跡。生活中那些自然之韻真的只能消失殆盡了嗎?
這個時代,不變的東西太少了,慢的東西太少了,我們前行得太快,以至于那些生活中的美好漸行漸遠,只能用來緬懷。當山間若隱若現的點點流螢無跡可尋,當夜晚的靜謐被浮躁的聲音打碎,當曾經的繁星點點化為現在的霓虹燈濃重的商業氣息,當當年踏雪尋梅,煮酒對歌,變為現在的奢靡攀比,欲望涌動。我們將何處尋找當初的生活。
為什么不慢下來呢?為什么不回頭看看呢?為什么一定要固執于創造一個又一個相似的高樓林立的城市而不尋找當年的大漠孤煙圓月,小橋流水人家?缺失了的是對自然的景仰,丟棄了的是慢的生活節拍,沾染上了濃重的商業氣息,多了的是市井紛紛的閑言碎語。
“我們唱了一路的歌,卻發現無詞無曲。我們走了很遠很遠,卻忘了為何出發。”王開嶺如是說。在工業化,城市化這條路上疾行的我們,是否也該看看,當初夢想被丟到了何處。當初的信仰又在何方?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我們能做些什么,不止是暗自神傷,
【《古典之殤》讀后感】相關文章:
野雞之殤散文02-03
優秀作文1000字:艾滋病患者之殤09-04
祭殤散文01-26
《愛殤》歌詞08-17
牽掛成殤散文02-24
往事成殤散文10-05
蘭陵殤歌詞10-20
梨花殤,憐相惜散文02-26
情感殤,惹離愁作文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