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百萬英鎊》有感
讀《百萬英鎊》有感1
老師說馬克·吐溫先生是個幽默大師,又很會諷刺社會上的各種事。讀了他的《百萬英鎊》后,我忍俊不禁,放聲大笑。
主人公因種種原因,被一家兄弟選上打賭。英格蘭銀行發行了兩張面值為一百萬的的鈔票,大哥認為一個品德高尚、聰明懂事、舉目無親、身無分文的外地人只有一張一百萬的鈔票,絕對花不出去,二哥認為可以。他便把其中一張買下來,找人和大哥拿兩萬英鎊賭,另加一個職位,便找到了主人公。他每去一家店,便叫人找錢,老板都畢恭畢敬,全部免費。在一個舞會上,他還賺了二十萬、認識了二哥的女兒,和她結婚了。
讀了《百萬英鎊》,我哭笑不得,看見了那令人哭笑不得的社會。
一次,我和弟弟看到路邊有一個斷腿的男乞丐唱著歌,一個時髦的男青年正領著一個時髦的女青年走過,一看到那年過花甲的乞丐,便一下子皺起眉頭,繞得遠遠的,還用鄙視的眼光看著乞丐,弟弟也看不慣,只好繞過了。我跟弟弟說說:“博弈,你去給那個人點錢吧。”我拿出了玩游戲僅剩的一元錢一,遞給弟弟。弟弟拿著錢,心里還是不樂意,我拉著弟弟手,使勁的把弟弟拉到那個乞丐前面,弟弟扔了錢就跑,也不管扔沒扔中。我一看弟弟這狼狽不堪的樣子,不禁罵了弟弟幾句。
從這個故事中,我明白了:幫助窮人也是快樂的事。當你盡自己的能力幫助了別人后,內心會有一種說不出的喜悅和開心。我覺得人還是應該幫助人。不應該金錢至上,以貌取人。金錢雖然很重要,但并不是萬能的!也明白了一個人不能貪婪,不能不勞而獲,做人最基本的就是信用,如果一個人沒有了信用,那他就算擁有了再多的錢也沒用,所以,需要錢,也要靠自己的勞動來獲得,那樣才有意義。
對于那些金錢前面前的丑陋行為,我們可以表現得很不屑;但為什么人們都說:“金錢不是萬能的!”卻都倒在金錢的面前的呢?這豈不是可笑之極呢?這個問題我回答不出來,可能全世界的人也回答不出來。
人人都是平等的,為什么偏要分地位高低呢?
讀《百萬英鎊》有感2
寒假,我讀了《百萬英鎊》這本書,使我明白了更多金錢的意義。
故事講述了兩位富翁利用一位流落倫敦的窮人——亨利·亞當打賭,從而使亨利得到了一張五百萬英鎊的支票。他去了一家飯店,老板見他是個窮光蛋,就讓他坐到角落里,可當他付錢的時候,老板驚呆了,老板無法找錢,就讓他免費吃了一頓飯。態度也變好了,他又去服裝店,小店員給他了一件別人不要穿的又特難看的衣服,可當他拿出支票時,小店員懊悔極了。老板知道后,免費給他量身定做了許多在各種場合穿的衣服。之后他不僅把英鎊還給了富翁,自己也有很多錢,有車有房還有一個愛他的妻子。
當今社會,錢成了衡量一切的標準。這個故事充分對比說明了我們面對有錢人和面對窮人的不同,世界不是應該人人平等的嗎?我們說得到但做不到,這不是可恥的行為嗎?不管我們如何愛錢都不能失去良知和善良的本性。有些人為了得到錢不惜一切手段,更有可怕的為了得到遺產不惜殘害自己的親人,把自己的女兒違心嫁給有錢人等等。更為可怕的是大部分醫生為了回扣給一些有錢人吃不必要的藥 ,見到沒錢的人,不管多嚴重的病都視而不見,喪失了良知,在他們眼里錢比任何東西都重要。
我們想得到錢,就應該用正常的途徑去獲得。
金錢并不是至高無上的!
讀《百萬英鎊》有感3
收到短篇小說集《百萬英鎊》,我很高興。迫不及待地打開書一看,立即被故事中的懸念吸引了。
《百萬英鎊》是馬克·吐溫的一篇有名的小說,描繪了美國的一個小辦事員出海游玩,迷失方向后,遇救,來到了英國倫敦。他身無分文,舉目無親,兩個富有的兄弟給了他一張一百萬鎊的鈔票,并以他在三十天內憑這張百萬英鎊的鈔票能否活下去而打賭。看到這兒,我心想,這么大的一張百萬英鎊該怎么用啊?如果他去銀行換零錢,不就是自投羅網了嗎?人家會把他當小偷的。正在我猜測之際,慢慢地就跟著作者的描述看到了最后。在小說的結尾,結局真是有點出乎我的意料,這位小人物不僅活過了三十天,并且利用這張百萬英鎊發了一筆財,還獲得了一位小姐的芳心。
馬克吐溫不愧是幽默大師,他描寫出了不同人物在“百萬英鎊”面前的種種丑態,幽默滑稽,趣味橫生,就如同一幅世態諷刺畫,令人忍俊不禁,看得我常常笑出聲來,媽媽笑我像個書癡,哈!
說真的,我還挺羨慕這位主人公呢!要是有人給我一張百萬英鎊的支票,就好了!我會拿這筆錢先去周游世界,然后買好多禮物送給親友,再送一些禮物給留守兒童。唉……做這樣的夢不太靠譜,我還是先好好學習再說吧!嘻嘻!
這本書中的其他短篇小說也很精彩,例如《壞孩子的故事》、《好孩子的故事》對比了一個好孩子和一個壞孩子的經歷,語氣還真是挺諷刺的呢!性格的好壞好像并不能導致命運的好壞,汗!《亞當和夏娃的日記》很有趣,仿佛作者就在他們身邊,看著他們說話和勞動,很生動,讓我不得不佩服馬克吐溫真是有才呀!
這是一本非常棒的小說書,雖然我還不太看得懂,也許長大后再讀,會對它有更深的理解吧!值得推薦!
讀《百萬英鎊》有感4
五年級下學期的語文課本中,有一篇課文題目是《金錢的魔力》,選自馬克。吐溫的《百萬英鎊》。我很喜歡這篇課文,于是就趁假期借了這本書來讀。
《百萬英鎊》是短篇小說,主要內容是講兩個身為百萬富翁的兄弟一時興起,打賭為樂:如果有一位非常誠實和聰明的外鄉人漂泊在這里,手上除了一張一百萬的鈔票外,其余一個零錢也沒有,而他又無法證明自己是鈔票的主人,那么他的命運會怎么樣?哥哥說他會餓死,弟弟否認了;哥哥又說他不能把它拿到銀行去或是其他任何地方去使用,因為會因鈔票來歷不明而被捕,弟弟則說他愿意拿二百萬英鎊來打賭,認定那個人無論如何也會靠那張鈔票很好地生活三十天。于是,“我”,也說是小說的主人公,成為了兄弟二人打賭選中的人。結果,三十后,“我”竟然奇跡般地成了百萬富翁。
為什么“我”能在短短的三十天內從一個窮光蛋變成了百萬富翁呢?是當時社會上人見錢眼開、阿庾奉承這些不良習氣成就了“我”。“我”只有一張一百萬的鈔票,當拿出來買東西時,那些老板都認為我是大富翁。他們覺得要把大富翁伺候好了,以后自己一定會有大把的好處。所以,所有人在“我”面前都是低三下四,把“我”捧得比宙斯還要偉大。只要“我”上一樣東西,他們立刻免單,還爭著送錢給“我”,推都推不掉。就這樣,“我”迅速地踏入了百萬富翁的行列。
難道錢真的就那么大的魔力嗎?我們必須要對有錢人低三下四才能得到好處嗎?我們不卑不亢、挺胸抬頭地做人就不能得到財富嗎?縱觀當今現實社會,員工對老板,下級對上級,商家對富人,《百萬英鎊》一文中的場景還在不時上演。同胞們,朋友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只要你踏踏實實、勤勤懇懇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再加上自己不斷的努力,你就一定能成功的。加油吧!
讀《百萬英鎊》有感5
暑假里,我讀了美國著名的幽默大師、小說家馬克.吐溫寫的一本著名的幽默小說——《百萬英鎊》。文章對“金錢就是一切”“金錢是萬能的”的想法進行了諷刺,揭穿了資本主義社會的丑惡面容。有句俗話說的好:“有錢能使鬼推磨。”可以見得錢有多么重要,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多少人沒錢但夢想著天上能掉下錢來給他們花。
這本書主要寫了描繪了美國的一個小辦事員出海游玩,迷失方向后,幸遇救,隨船來到英國倫敦。他身無分文,舉目無親,兩個富有的兄弟給了他一張一百萬鎊的鈔票,并以他在三十天內憑這張百萬英鎊的鈔票能否活下去而打賭。在小說的結尾,小人物不僅活過了三十天,并且利用這張百萬英鎊發了一筆財,還獲得了一位小一姐的芳心。
看到這兒,我很羨慕這位如此“幸運”的主人公,但同時我又想:人們之所以討好他,不就是因為當時人們太看重金錢了嗎?這本書諷刺了某些人抵制不住金錢對人的誘一惑,從而干出一些見利忘義的 行為。這本書也教育我們,錢財乃身外之物。沒有錢財可以再靠自己的能力來賺錢。但是,一個人沒有做人的原則是不行的,即便他有再多的財富,他也不會快樂的。抵擋不住金錢的誘一惑,也會迷失自己定的方向,要想使自己的生命有意義,就必須堅持自己的原則。
拜金主義是可恥的,不勞而獲更不應該,金錢不是萬能的,世界上還有許多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
讀《百萬英鎊》有感6
前不久,我讀了由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所寫的《百萬英鎊》。拜讀了這篇經典著作后,我被作者幽默的藝術手法所折服,獲得了一次“心靈的震撼”。這本書講述了:一個身無分文、漂泊異鄉的窮小子,因機緣巧合得到了一張百萬大鈔,從而時來運轉、呼風喚雨的荒誕故事。讀這篇文章時,我幾次差點笑出了眼淚。馬克·吐溫用他那諷刺幽默的筆,揭示了人性的弱點,勾畫出了人們在金錢面前的種種丑態。
最初,人們看到亨利(故事主人公)衣衫襤褸、落魄的時候,都對他不屑一顧。可當他拿出巨額鈔票時,他們立即改變了態度,點頭哈腰、阿諛奉承,似乎每一個人都有兩張截然不同的臉。其中一個場景讓我記憶深刻,當賣服裝的店員接過亨利遞過去的錢時,發現居然是一張百萬大鈔時“他臉上的笑容剎那間僵硬住了,就像維蘇威火山那些此起彼伏成波狀的、像蟲子那樣蠕動的熔巖似的凝固在那”。作者生動地勾勒出了店員的窘態,無情地諷刺了那些金錢至上的現象。 的確,社會上有些人,看到人家穿著體面、態度生硬就對他們點頭哈腰。人們之所以討好享利,不就是因為人們太看重金錢了嗎?拜金主義是可恥,不勞而獲更不應該。金錢不是萬能的,世界上還有許多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
我意識到一個人不要做金錢的奴隸,要懂得自尊、自愛、自強;要活得有尊嚴。要以平常心對待每一個人、每一件事,不要因為金錢而迷失了自己。
讀《百萬英鎊》有感7
馬克吐溫著的短篇小說《百萬英鎊》是一部很好的作品。文章對“金錢就是一切”“金錢是萬能的”的想法進行了諷刺,揭穿了資本主義社會的丑惡面容。
《百萬英鎊》是講一個貧窮、誠實的人,也就是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收到了一對兄弟的信,信里面送給了他一百萬英鎊。原來這對兄弟打了一個賭,賭如果一個貧窮、誠實的人收到天上掉下的一百萬英鎊,他會有怎樣的結果?哥哥認為他會餓死,因為他無法證明這些錢是他自己的,會受到別人的懷疑,連銀行都不會讓他存錢。弟弟則認為他會過得很好,于是他們兄弟倆將一百萬英鎊的支票借給了這個貧窮的人,并出國呆了三十天。沒想到在這段時間內,人們對這位突然暴富的罕見富翁,竟拼命地拉攏他,從免費吃飯,買衣服,到免費住宿,一個個像乞丐一樣討好他,并不斷提高他的社會地位,一直到了除王室外最高的公爵之上!不光如此,他還得到了一位好妻子和三萬英鎊的銀行利息,最后還從兩兄弟那兒得到了一份很好的工作。過著非常非常幸福的生活。
看到這兒,我很羨慕這位如此“幸運”的主人公,但同時我又想:人們之所以討好他,不就是因為當時人們太看重金錢了嗎?拜金主義是可恥的,不勞而獲更不應該!金錢不是萬能的,世界上還有許多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
讀《百萬英鎊》有感8
在今年的寒假里,我讀了百萬英鎊這個故事。
《百萬英鎊》是馬克·吐溫的一篇有名的小說,描繪了美國的一個小辦事員亨利·亞當出海游玩,迷失方向后,幸遇救,隨船來到英國倫敦。他身無分文,舉目無親,兩個富有的兄弟在打賭看一個人,擁有一張被注冊了的一百萬,能否活一個月,他們在物色人,最后他們物色了亨利·亞當給了他一張一百萬鎊的鈔票,并告訴他,他們在看他能否在三十天內憑這張百萬英鎊的鈔票活下去而打賭。并且如果他活過了三十天他們會給他想要的工作。亨利·亞當在吃飯、買衣服、住賓館時都拿出了那張錢,讓別人找開,別人都讓他佘賬。他還在大使館里認識了波霞·郎漢姆,并且愛上了她。波霞·郎漢姆也愛上了他,這時美國的報紙說他是腰纏萬貫的怪物都說他很有錢,他把整件事情的經過告訴了波霞·郎漢姆,并且讓三十天到后隨他一起去。他又遇到了他的老朋友赫斯丁,亨利·亞當讓赫斯丁以他的名義投資,亨利·亞當用這一百萬英鎊掙到了二十萬英鎊,最后他去找了那兩個有錢的兄弟,在那里他知道了他們是波霞·郎漢姆的繼父,最后他找到了一份好工作那就是——他們的女婿。
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拜金主義是可恥的,人們看什么都不能只看金錢。
這幾天,我讀了一本叫《百萬英鎊》的書。作者馬克吐溫是美國的作家、幽默家、小說家,也是著名的演講家。他是19世紀后期美國現實主義文學的杰出代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有“百萬英鎊”“好孩子的故事”“壞孩子的故事”“大宗牛肉合同事件”這幾篇故事。
“百萬英鎊”講的是一個窮小子因機緣巧合得到一張百萬大鈔,從而呼風喚雨的故事。這篇故事中有幾段是講他得到百萬大鈔后去服裝店,剛開始員工和老板見他穿著打扮很邋遢,對他的態度不理不采,后來看見他的百萬大鈔后對他的態度又經過180度大轉彎。
“大宗牛肉合同事件”講的是為了要回拖欠的牛肉款項,約翰及后代都一 一奔波而死,最后把這件事交給了主人公,但主人公總也要不回來那筆拖欠的牛肉款項。
“壞孩子的故事”講的是壞孩子吉姆整天游手好閑,但他每次都十分好運,周末去玩水卻沒有溺水;在安息日去釣魚,卻沒被雷劈;去偷蘋果也沒有從樹上摔下來。總之,他就是那么好運。
讀《百萬英鎊》有感9
最近,我讀了美國一位著名作家馬克·吐溫寫的《百萬英鎊》,這個故事講的是主人公——一位身無分文,剛流落到倫敦的人,意外得到了兩位有錢的紳士讓他保管1個月的100萬英磅,無數人因為這100萬英磅以為他是一個大富翁,都由原來的瞧不起、嫌棄他變成巴結、討好他。他利用人們對金錢的盲目崇拜,在1個月期限到來時,不但歸還了100萬英磅,還用這張100萬英鎊賺取了名聲、地位和金錢。
這部幽默的小說充分地體現了當時英國倫敦人們嫌貧愛富、盲目崇拜金錢的心態,所有人都認為有錢人講的話是正確的,都是真理。其實金錢只是為了提供人們生活方便而發明的,以前的'人多用牛羊等牲畜來以物易物的,但他們發現這樣并不方便,因為每次都要牽著好幾頭牛羊出去來做交易,每次出去一趟再回來的時候,都會被累得半死,所以人們就想到了用金錢來代替牲畜交換,這樣就方便多了。
金錢只能帶給你物質的享受,但不一定能帶給你快樂的心情。比如金錢不能帶給你一個活潑可愛的孩子,許多人生活衣食無憂,但卻為了沒有孩子而發愁,天天愁眉苦臉。當人們不顧一切地追求金錢時,其實是心理上的一個缺陷。小說里的人們是多么地愚昧,個個都要向錢看,天天生活得多累呀!
現在我們身邊也有像小說里那樣崇拜金錢的人,為了得到更多的金錢,放棄道德底線,昧著良心做黑心商品。例如,曾經有奶粉廠家,為了賺取更多的金錢,在奶粉中摻假,危害了許多兒童的身體,最后受到了法律的嚴懲;但還有許多黑心商家,不吸取教訓,仍然用各種化學添加劑制作徒有虛表的有害食品,嚴重危害了我們的身體健康;甚至有些幼兒園為了賺黑心錢,不惜讓孩子吃腐爛的水果和發霉的大米。這些人即使賺到了很多金錢,等待他們的也肯定是法律的制裁和良心的譴責。
現在也有很多道德高尚的人不在乎金錢,為山區貧困兒童捐款捐物。看到孩子們快樂的笑臉,他們就會覺得無比幸福,我們要像這樣的人學習,抵制一切向錢看的思想,不要做馬克·吐溫筆下諷刺的盲目拜金的人。
讀《百萬英鎊》有感10
我最近讀了馬克吐溫的短篇小說集《百萬英鎊》,其中比較有名的便是《卡拉維拉斯縣馳名的跳蛙》和《敗壞了赫德萊堡的人》,不過我覺得比較經典的小說倒無什么意思,我們不妨讀一下淺顯、搞笑卻又意味深刻的《我編輯農業報的經過》和《有關大宗牛肉合同的事件》,亦不失為一件“壯舉”。
讀完這本《百萬英鎊》集,我的深刻感觸就是馬克吐溫無愧于“黑色幽默大師”之稱。因為馬克吐溫的小說幾乎全都是信手拈來,似輕浮無小說之風,然而,在人與人之間的談話中引出的小說,才是最自然,最輕松地,擺脫的不僅僅是主人公的思想感情描寫的沉雜煩亂,而是在這樣的模式下構建小說。小說的所有內容,都是一個敘述過程,雖說沒有很細致的描寫,但卻是親近式的娓娓道來,讀來爆笑連天,卻又使人在笑中悟出作者深刻,辛辣的諷刺。
馬克吐溫并不像歐亨利和契科夫一樣寫短篇小說有多偉大,卻在諷刺這一方面能和這兩位大師并駕齊驅,比如《我編輯農業報的經過》,通過“我”這個主人公代替農業報的主編發表文章的故事,故事娓娓道來,有一個老大爺還沖到編輯部把“我”的東西給打壞了,一個“準”瘋子聽了我的報紙后竟證實了還有比他更瘋的人。
這些都是讓大家一笑了之的,后面呢?當主編回來以后,以同樣搞笑的方式罵“我”時,我回敬的那句話令人覺得深思:從古到今,哪一個農業報編輯真正把農耕之事親自實踐過嗎?這說明什么呢?編輯報紙只是一種生存賺錢的方式,農民有自己的準則,用不著你去告訴他什么季節該種什么植物,而讀者也只是一些為了消遣的人,那么,既然兩者都無所圖,還需要那么認真嗎?
作者借機諷刺了當今報紙業,所有報紙,都只是人云亦云,并無主見,所有政治理念,新聞,科普知識,有一個件文章是主編自己的意見嗎?我看幾乎沒有。
馬克吐溫還借此小說諷刺了當今報紙界的“大鍋端”,對于一些用報紙作政治用途的人更是深惡痛絕,小說詼諧幽默,讀來雖無經典佳句,卻不失為一篇傳世佳作也!
馬克吐溫的長篇小說詼諧、幽默中又不失寓世令人稱道,少者懷之,長者研之,老者遣寂,而他的短篇小說也是風靡一時,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我們讀來仍然津津樂道。
【讀《百萬英鎊》有感】相關文章:
百萬英鎊筆記05-20
《百萬英鎊》教學設計04-28
百萬英鎊5篇筆記05-20
《百萬英鎊》讀書筆記05-20
《百萬英鎊》觀后感05-16
百萬英鎊高一英語作文09-12
百萬英鎊英文讀后感08-08
百萬英鎊課外書閱讀筆記05-15
《百萬英鎊》400字讀書筆記范文02-25
介紹小說《百萬英鎊》高一英語作文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