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道德經》讀后感范文(通用6篇)
讀完一本書以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后感吧。你想知道讀后感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于《道德經》讀后感范文(通用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道德經》讀后感1
老子之著《道德經》,蘊含了豐富的人生哲理。千百年來,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平民百姓,無不從這部人類文明史上的智慧寶典中汲取治國安民、修身養性、立人處世的精髓。
當今社會科學發達,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人們的物質財富越來越殷實,而精神財富卻越來越貧乏,道德淪喪的現象日益嚴重。假酒、假奶粉、毒大米、毒火腿;坑、拐、蒙、騙、腐敗等等觸目驚心的社會問題時見報端。
“堂堂正正做人,兢兢業業工作”的呼聲日益強烈。物欲橫流的現實生活中,如何去面對金錢、地位、美女的誘惑呢!我們同樣可以在《道德經》這部圣典中汲取睿智,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們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注重守靜處世,清靜自省,盡心本責!
其實,靜心、凈心、盡心就是人們端正心態的問題,它蘊含著人們的三個不同心態層面。靜心:靜守自己的人生坐標;凈心:凈處自己的人生位置;盡心:盡力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靜心是安心工作之本。
“清靜無為”為道教修道之本,老子以“清靜為天下正”。《道德經》十六章云:“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其)復。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歿身不殆。”強調了致虛守靜的工夫修養和復歸之理。“致虛”就是要消除心靈的蔽障和厘清混亂的心智活動,而后才能“守靜”,通過“靜”的工夫,深蓄厚養洞察力,才會“知常曰明”,不會因“不知常”,而“妄作,兇”也。
老子之后,莊子強調少私寡欲,以靜養神,這是道教靜中養生的思想理念。
魏伯陽的《周易參同契》則云:內以養正安靜虛元,原本隱明,內照形軀。
司馬承禎的《坐忘論》云:“心為道之器宇,虛靜至極,則道居而慧生;身與道同,則無時而不存;心與道同,則無法而不通。”又云:“靜則生慧,動則生昏”,這則是道教靜中處世的指導思想。
“靜心”,才能“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靜心,才不受名利得失困擾,不因進退去留而影響;靜心,才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
總之,靜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們的心境達到虛靜的狀態,才會時刻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工作作風,才會在工作中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
凈心是保持清正廉潔工作的源泉。
凈明道重要典籍《太上靈寶凈明洞神上品經》的序言:“凈明者,無幽不燭,纖塵不污”,由此而見,天地萬物之間,潔凈不染,沒有絲毫的灰塵存在,是謂之“凈”也,如果完全用人性的角度看待“凈”的含義,那就是“不染”。
“不染”的含義很廣泛,老子《道德經》十二章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就從色塵(視根)、音塵(聽根)、味塵(味根)、香塵(嗅根)、觸塵(觸根)、法塵(法根)六方面形象勾劃了人們因貪婪而染色、染音、染味、染心、染身所導致的嚴重后果。故后人云:六根清凈、一塵不染。西漢智者河上公給此章命名為“檢欲”,意在教人約束,收斂人們的貪欲之心。
再看老子《道德經》十三章:“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君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則可寄于天下;愛以身為天下,乃可以托于天下。”我們可以看出“寵辱若驚”的根源就在于“為吾有身”,“為吾有身”就在于人的心性不能清凈如水,清澈透明,把個人看得太重,把自己的名利、地位看得太重。如果恬淡處世,致虛守靜而見素抱樸,少私寡欲,何來“貴大患若身”呢!
由此,凈心能使自己自覺地堅持自我反省,能時刻檢束自己的貪欲之心、遏制自己的非份之想。凈心是保持清正廉潔工作的源泉。
盡心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人們常說:讀史而明鑒,這是說明了人們解讀歷史可以汲取前人的經驗教訓而為己用,那我們通常所說的“前事不忘后世之師”。然而,我更以為,讀典可明智,明智則生慧。
道祖老子在《道德經》之十七章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老子的無為思想并不是說消極而無所作為,這是對老子《道德經》的誤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為。“不妄為”正是人們靜心、凈心的外在表現,只有“不妄為”才能更好地有所大作為,也就是說“不妄為”是有所作為的保證。什么是“有為”呢!盡心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是“有為”。
記得曾經看過一篇關于“什么是道”的文章,作者有一句話,我至今記憶猶新,他說:“道在哪里!道就在我們身邊,盡心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謂之道也”。
這句話淺顯明白而又讓人警醒。是的,在世欲紛爭的當今社會中,如能盡心安心于自己的本職工作的話,那他的心態肯定是時常處于靜心、凈心的狀態,沒有進入靜心、凈心的心境,他是收斂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道教所云的神不外馳,心不外思,由是說:靜心、凈心是盡心干好自己本職工作的前提和先決條件。
中華民族歷來重視倫理道德的教化作用,提倡“百行德為先”,崇尚“身正為師,德高為范”。各行各業都在加強道德自律教育,在努力提高群體的道德水準。
隨著我國《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二十字方針“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推出,具體來說,就是將“靜心、凈心、盡心”三心衍化為“六心”教育:忠心獻給祖國,愛心獻給社會,熱心獻給集體,關心獻給同事,孝心獻給父母,信心留給自己。
在現代社會強勁的經濟發展勢頭下,一些有智之士越來越注意到公民道德建設的重要性。重讀和闡釋道教圣典《道德經》,積極挖掘道教有利于社會穩定,有利于社會進步的教理和教義,才能讓道教更好地服務于社會、服務于人類,才能讓人們能致虛守靜、凈化心靈,從而盡心盡責地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道德經》讀后感2
《道德經》的名字耳熟能詳,它是一部國學經典,然而晦澀難懂,從來沒有勇氣去翻閱。有幸在劉老師的引領下學習了這部經典,感受了它的深奧,它的魅力。老子寫的這部《道德經》不僅是自然經,治國經,做人經,也是哲學經,心理經。寥寥五千字卻能夠涵蓋人世間的各個層面,真是太神奇了!初學略有淺薄的感悟。
“挫其銳,解其紛”,遇到爭執時,去掉銳氣,跳出紛爭。這句話讓我體會到老子是一位心理學家。在心理學中有一種方法叫“抽離”,當一個人處中處在某種情緒不能自拔時,可以讓自己從情緒狀態里跳出來。用第三人的眼光看著自己的情緒,看著自己情緒的由來。這時,自己可能就會恍然大悟,而不被情緒所左右。正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當看清情緒時就可以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當遇到困難、問題、紛爭時能夠控制沖動站在這件事的外部看待這件事情,內心定是坦然、淡定、沉著的,這樣就會離“道”更近了吧。
老子在文章中有些以治國為例,但我想到更多的是家庭教育。如“和大怨,必有馀怨,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是以圣人執左契而不責于人”。在教育孩子時,我們也會出現雞飛狗跳、水火不容的局面。我們只“以德報怨”用德行影響孩子,只是一方面,還要制定規則。《正面管教》的教育理念是“和善而堅定”,對孩子的行為要用和善的態度,而在做事情之前首先要一起制定規則,這個規則就如“左契”。孩子在做事時,我們應本著“有德司契”的態度,而不是指責、催促。要用堅定的信任的態度和執行力與孩子相處。這樣親子關系會更和諧吧。
《道德經》還為我解開了一些困惑,我一直不解,為什么我國外交部用的最多的詞是“譴責,強烈譴責、憤慨”等。而不是直接動用武器,以我國的經濟實力和武器裝備發一下威也未嘗不可。在國際關系中,我國給人的感覺是“唯唯諾諾”的,但學習了《道德經》我突然明白了,我國是本著對人民負責、對世界負責的態度,來解決國際問題的。所謂“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過后必有兇年”。為了保證我國的穩定發展,人民安居樂業,我們國家韜光養晦,避其鋒芒,正所謂“柔弱勝剛強”!
《道德經》每句話都蘊藏著深刻的道理,對我的生活、工作、學習有了很多的啟示,有很多內容還要不斷地思考和領悟。
《道德經》讀后感3
林語堂曾經這樣說過:“對于《道德經》,很多人用“博大精深”來形容,對于我這種凡夫俗子,才在短時間內粗讀了一回讓國內國外深入研究的《道德經》,要寫出一篇震驚全場的感想,實在是笑話。”不過,在此,我僅表達一下我對看完《道德經》的切身感受。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開頭一句,揭示的是人們的價值觀問題。價值觀不同,人生追求和所遵循的道路就不同。不同的追求,不同的道路,必然造就不同的人生和社會。
老子著道德篇,旨在向世人指明可以免禍于身,免禍于社會的圣人之道。"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是圣人所行之道,所求之名,非常人所行之道,所求之名。同一條人生道路,卻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走法。
1、走圣人之道,也就是順其自然,返樸歸真之道。
2、走常人之道,也就是追求外在的名利之道。
不同的道路,必然造就不同的人生和社會。這看似是一個簡單的命題,可是,當我們真正選擇起屬于自己的“圣人之路”的時候,卻難免會碰上不少阻礙。當代社會,名與利的追逐太普遍了,要真正做到順其自然,返璞歸真的人又有多少?
恐怕大多數人都會持否定的答案。但是,我并不認為《道德經》是高高在上,遙遠而不可攀的。當我們看透世俗的風景,也許我們會靜靜地看細水長流。
《道德經》讀后感4
原文我是看不懂的,從譯文的描述中作了一些思考。
道德經分析的范圍側重于非物質的一面,分析了個體和集體。個體分析的刻度是普通人與圣人。集體分析是側重于道德來推動集體往更好的方向運轉,而集體分析的刻度“你”和“我”。
人,人類社會,世間萬物,用哲學和科學來概括總覺得不夠全面,所以我喜歡用“物質”和“非物質”來得到兩個范圍。自有文字以來人類文明就在物質與非物質這兩個范圍萌生了無盡的好奇和探索,從古到今,從今到末來,人一定會探索下去。
哲學側重點是“非物質”范圍,道德經的側重點也是“非物質”范圍,但是他們的刻度不一樣。東方哲學和西方哲學的確有很大的內容差異,但是內容都是“非物質”范圍,這挺重要的。我覺得產生這種差異內容的根本原因是不同宗教信仰環境導致的。
扯得遠了些,回到道德經。道德經里面的重點是什么呢?重點是一個人必須有道德,一個社會必須重視道德。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中國人是以人來教導、以人來衡量對錯的。但是有些人是以神來衡量對錯的,所以不同的依托形成了不同的對比。記得BBC紀錄片里面就有講到天主教對人們的生活形成的`影響,有興趣的可以去看一下。因為我從小就被我父親教導人要怎么樣,人不能怎么樣,怎么才能成為人,這種用人來衡量對錯的教導的確對我形成了一種塑造,這里的我對我過去的評價只是陳述事實的意思。
道德經其實是基于道德上思考總結出的一篇,從側面上說,人們在那個時候道德已經到達了那一種地步。道德經是基于人與人之間的一種衡量、發展、成就形成的。道德經說明了那時候我們是以人來衡量對錯的。維持自我的存在是需要代價。維持一個人的存在,就是說你要維持自己一個人的標準。圣人的存在就是維持圣人的標準。
其實道德經是什么這個我不是很感興趣,為什么會有道德經呢?上面已經給出答案了。這里覺得一個事情挺重要的,哲學不能解決全部問題,側重分析“非物質”這個范圍,但是人是由物質和非物質這兩個范圍形成的,學哲學的人不要忘了科學。
《道德經》讀后感5
我和爸爸在游覽化女泉的時候,看到了一本書,這本書的名字叫《道德經》,我想這本書應該對我很有幫助,所以我就央求爸爸給我買了下來,我翻開一讀才知道,《道德經》是老子的一部不朽著作,是一部博大精深、詞意錘煉的哲理詩。這部被譽為“萬經之王”的神奇之書,對我國古代的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各方面,都發生了深遠的影響。它無論對于中華民族的性格鑄成,還是對于政治的統一于穩定,都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道德經》是我國古老文明的智能結晶,也是一個知識的寶庫,猶如汪洋大海,內容包羅萬象,它不僅包含著宏奧的哲理,而且蘊含著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體科學、思維科學、系統科學等多方面的基本素材。這本書主要講了“道”、“可道”、“德”、“下德”,一共有五千文字,最終還是歸結到人,“人”是道的代表,“人”得了道并與“道”合一,才能成為一個有益于自然、有益于社會、有益于他人、有益于自身的人。
老子的《道德經》這本書,我有時候讀起來不是很理解其中的意思,需要反復看,才能慢慢看懂,但是其中最主要的還是教導人們要更加善良,與人、與物為善,讓人類有一顆善良的心,和人、物、自然和諧相處!
《道德經》讀后感6
老子的《道德經》,以辨證的哲學方式提出了他對于治國與治人方面的主張。《道德經》的前半部主要論述了治國的方略,后半部主要論述了如何治人。開篇,老子以具體而又抽象的“道”引出“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而觀其徼”,即寫出了要認識玄妙的玄,最好便是做到“無欲”。這與他所主張的治國思想“清凈無為”異曲同工。“無欲”也就是《道德經》主要的治國思想。然而,要做到“清凈無為”并非易事。于是其下又有闡述。在老子心目中,做到“清凈無為”的基本方法就是“不尚賢、不貴難得之貨、不見可欲”。沒錯,若不崇尚賢能,就不會有人想去爭“賢”這個名號;若不使難得之物變得昂貴,尋常家庭也可以擁有,就不會發生偷盜之事了;若百姓見了珍寶而沒有占為己有的欲望,社會就能安定。這些在現在看來,仍具有很重要的借鑒意義—商品價格過高,人民生活就會的不到保障,社會安定也就沒有保障。不過現今社會,尚賢仍然是很有必要的。
在當今知識經濟社會,無賢無德的人遲早會被社會浪潮無情淘汰。不過,這些只是百姓所需要的。要想社會能真正的長治久安,君主,或者說是統治階級,更需要做到“清凈無為”。眾所周知,春秋戰國是戰火紛飛,戰亂不斷的時代。對統治階級而言,實踐“清凈無為”最基本的就是不輕易挑起戰爭。戰爭的可惡與可怖是誰都知道的。戰火一起,百姓墾種的機會就會被剝奪,荊棘便會叢生于野,房子也會毀于戰火……最后無論誰勝誰負,流離失所、受災受害的,到底還是那些在底層的百姓而已,統治階級仍舊可以繼續他們奢靡的生活。由此可見,兵者,乃不祥之器,除非真的是萬不得已,千萬別用,而應該舍棄之,代以農耕之具。這樣,社會才會安定。
治國如此,那么治人又該如何呢?要以善,以柔,以剛。所謂“上善若水”,水至善,至柔,也至剛。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水柔,能變化于無窮,并包容一切;水剛,故可滴水而致石穿。水集“善、柔、剛”于一身,治人也是如此,要善、柔、剛三者并重。善,并不僅僅只是善良之意,還要與人為善。如果人人都信善,整個社會就將會呈現出一派祥和之氣。人人不生惡念,太平盛世將唾手可得。柔,然而不弱,能使心平氣和,與“善”所產生的效果不相伯仲。而剛,則是要堅強,持之以恒。只要有恒心與堅強的意志,鐵杵難道不能磨成針么!只要能做到“善、柔、剛”,就可以變得信、美、辯、智、博。雖不能成為圣人,也將不遠矣。
老子《道德經》中所陳的治國與治人思想,其意義之深遠,至今仍有很重要的借鑒意義。現今社會,生活、工作的腳步很快,壓力又大,人們的脾氣也隨著變得焦躁與不安。如果能做到善、柔,必定可以平心靜氣。心靜自然涼,生活、工作的情緒就會舒暢起來,效率也會大大提高。不僅如此,善與柔還可以幫助處理好朋友和同事之間的關系,使變得融洽,心情也會陽光不少。而在治國方面,要用“正、德”。這樣,國家平安無事,個個以德服人,要想安定就很是輕而易舉了。
當然,正如老子所說,事物總存在兩方面。我們也要辨證地看待《道德經》,畢竟它是千百年前的著作,其中有些陳述難免會與現代社會相悖。不過,《道德經》無論是在治國還是治人方面,都不愧為我們民族的瑰寶!
【關于《道德經》讀后感范文(通用6篇)】相關文章:
關于《童年》讀后感范文(通用11篇)11-23
學習道德經總結07-27
關于《童年》的讀后感范文(通用8篇)11-23
道德經典誦讀活動簡報12-10
關于《浮生六記》讀后感通用范文4篇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