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喙鳥》讀后感范文(通用9篇)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總結呢?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斷喙鳥》讀后感范文(通用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斷喙鳥》讀后感1
這學期,我在老師的推薦下,讀了《斷喙鳥》這本繪本。這本繪本是美國納桑尼?拉胥梅耶的作品,澳大利亞的羅伯特?英潘所繪制而成的。讀了這本書,我深有感觸。
這本繪本用不多的語句向我們描述了一個可歌可泣的故事:一只年幼的麻雀的喙在睡覺時突然斷掉了,它吃不了東西,朋友和人們也不幫助它。一天晚上,年幼的麻雀發現了一大塊面包,然而,它被一個心里有斷喙的流浪漢撿走。流浪漢把面包分給小鳥,他們成了朋友,從此相依為命……
當我讀到那只麻雀的可憐生活時,我不禁為這只麻雀感到悲傷:命運對它是如此不公!但,命運本來就是無常的,也許今天還高高在上,明天就會跌入谷底,就像這只可憐的斷喙鳥。看到它悲慘的生活,我不由得想起了我。相比之下,我的生活是多么的無憂無慮,每天都能有新的快樂,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眼前的生活,要把每一天當作是最后一天來享受!
撇開斷喙鳥和流浪漢不說,讓我們來看看其他鳥和人的做法。我個人認為,這是非常可恥的。先說說那群鳥,在年幼的麻雀困難的時候,它們非但沒有幫助它,還唾棄它、懷疑它,或者推卸責任,甚至不肯分給他一些食物。俗話說的好:“患難見真情。”由此看來,那些麻雀和斷喙鳥并不是真心朋友。至于咖啡館的那些人們,并沒有去關心它,理解它的難處,反而覺得它骯臟、丑陋。我覺得,他們的心里也有一個斷喙:不懂得關心別人,愛護別人。我們應該設身處地地為困難的人著想,關心別人,愛護別人哪怕只是一只小鳥。
生命需要關愛!這個故事反映出世間的冷暖,我希望能再多一些溫暖,關心別人,愛護別人,讓世間充滿陽光!
《斷喙鳥》讀后感2
今日我又一次捧起了《斷喙鳥》這本書,合上后,里面的一幕幕都浮現在眼前,讓我深思。
這本書講述的是:一只麻雀一覺醒來,發現自己的喙斷了,可當他遭遇不幸時,所有人都對他視而不見。當這只麻雀絕望時,流浪漢出現了,他將面包慷慨地給了這只麻雀,從此他們相依為命。
當這只麻雀遭遇了不幸時,他的同類歧視他,排斥他,使他感受不到一絲溫暖和關懷。而流浪漢也是如此,他所在的群體也排斥他,不接納他。麻雀能和流浪漢在一起也正是這個原因,他們都是被拋棄斷喙的人,只不過一個在身體上,一個在心上,都是同病相憐的。其實麻雀和流浪漢就是現在這個社會的弱勢群體,而那些對他們視而不見的人,不就是社會上那些對有困難的人看都不看一眼的人嗎?如果每個人都給予一些關愛給那些弱勢群體,那怕只有一點點,那這個世界不就會變得美好了嗎?
想到這,我不禁想到了生活中一些事情。記得那是一個寒風刺骨的冬天,我隨媽媽來到菜場,隔壁的一個菜攤前,一位坐在輪椅上的老爺爺想要拿起菜攤上的零錢,而那位賣菜的人忙著顧及其他人,根本看都不看那位老爺爺。老爺爺想要彎下腰,卻怎么也彎不下去,手一個勁的想往底下夠,奈何怎么也夠不到,漸漸地老爺爺急的連臉也紅了起來。此時,一位女青年來到老爺爺的身旁將零錢遞了過去,并扶老爺爺坐好。老爺爺朝女青年笑了一下,以表謝意,女青年也回了老爺爺一個微笑。
是呀,如果每個人都對身邊的弱勢群體給予一點關心,去幫助那些人,這個世界會不會就充滿溫情,不再冷漠,就沒有那些可憐的人。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對身邊有困難的人伸出援助之手,使這個世界變得不再冷漠。這就是《斷喙鳥》給我的啟示。
《斷喙鳥》讀后感3
在我生日的時候,爸爸送給我一個奇特的生日禮物——一本精美的繪本——《斷喙鳥》。據說這本書不但語言生動,圖片精美,還有著許多做人處世的道理呢!我興奮地抱著老爸送我的這本繪本,不由分說,生日那天晚上就把它讀了一遍。
《斷喙鳥》的作者是美國的那桑尼·拉胥梅耶,圖的作者是澳大利亞的羅伯特。英潘。它獲得了國際安徒生獎和澳大利亞多金龍獎,它甚至還被授予了澳大利亞的`勛章。這本講述了一只斷了喙的小鳥和一個流浪漢成為朋友的故事,到底有多大的哲理呢?
我翻開繪本,眼前一幅的畫面令我震撼:一只饑餓難耐的小鳥,伸長了脖子,用盡最后一點力氣,向坐在長椅上的人乞求食物。長椅上坐著兩個人,一個喝著可樂,另一個吃著漢堡,他們并沒有理解小鳥的難處,沒有給小鳥任何的幫助,任其自生自滅。我不禁發出了悲嘆:我們人類什么時候變得這么冷漠自私了!連幫助一只弱小的,將要死去的小鳥都不愿意嗎?
現代科技高度發達,人類的文明也高度發展,但同時各種明爭暗斗,各種爾虞我詐層出不窮。人們因為自己一顆貪婪的心,為了更多的物質享受和利益,不惜讓自己惰落,變得冷酷無情。難道,你幫助了別人會損失什么嗎?難道,你不幫助他人又可以得到什么嗎?相反,如果你在他人有困難的時候伸出了援手,他人就會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還會對你無比的敬佩。俗話也說得好:"贈人玫瑰,手留余香。"
繼續讀下去,我又看到這么一句話,令我震驚:"陌生人也很幸福,因為他有了一個朋友"。如果你聯系上下文仔細看看,你必定也會與我一樣,驚訝無比。當這個陌生人撿到這塊面包時,他自己一定也十分饑餓,不然也不會撿地上的東西吃。設想一下,如果是我們肚子餓得咕咕叫,身邊一分錢也沒有,撿到了一大塊新鮮的面包,可能會一口吞掉,不會和別人分享。而陌生人卻沒有自己一個人獨享面包,他分了一半給小鳥,并且感到非常幸福。陌生人用自己的行為打破了這樣的冷漠。而小鳥,在饑餓瀕死的邊緣,一定也感受到了人性的溫暖。分享是快樂的,分享是溫暖的。即使你是一個一無所有的流浪漢,但因為你的分享,你收獲了快樂,得到了朋友。
在我小學低年級的時候,我通過奧數班,和小張小國成為好朋友后,我們互相分享學習經驗,探討解難題的方法,我的學習生活因為有了朋友的交流,而更加快樂了。
做人,一定要樂于幫助他人,多給予,哪怕是自己僅有的半片面包。因為給予,讓人性不再冷漠,因為分享,讓我們有更多的朋友。生日的這一天,讀到這本書,我想,我收獲的并不僅是一本書,而是如何讓人性不再冷漠的人與人交往方式。
《斷喙鳥》讀后感4
春日的暖陽透過窗戶柔柔地照進書房,我捧起一本《斷喙鳥》津津有味地讀了起來,雖然這本繪本只有寥寥幾頁,但它的內容和圖畫意味深長,讀來讓人回味無窮。
《斷喙鳥》是美國作家納桑尼·拉胥梅耶的作品,在澳大利亞畫家羅伯特·英潘飽蘸深情的畫筆下,給人以強烈的心靈震撼。她主要講了一只年幼的麻雀總能比同伴先搶到最好的面包屑,然而有一天睡覺時卻突然斷了喙,這讓它吃不了面包屑,這時同伴們排斥異己,對它冷眼相待,讓年幼麻雀又餓又瘦。終于,它好不容易發現了一塊很大的新鮮面包,但又被流浪漢撿起,正在它感覺希望落空的時候,流浪漢卻慷慨地向它伸出了援手,最終一只殘缺的斷喙鳥和一個落魄的流浪漢成為了知己,并互相支撐,堅強地走下去。
斷喙鳥是不幸的。因為它的喙在毫無預兆時斷了。從此,它既要面對無數冷漠,無論是其他鳥兒的排除異己,還是游客們的視而不見,還要忍受饑餓和孤獨的煎熬;但同時它也是幸運的,因為它遇到了生命中的知己——流浪漢。雖然人鳥之間語言有著障礙,但因為心靈相通而彼此理解。瞧,原本骨瘦如柴的小麻雀,如今終于能填飽肚子。正是這兩個天涯淪落者,從相遇時的一見如故、同病相憐到相互接納,最后相依為命,共同慰藉著生活,彼此創造和傳遞著愛的關懷,甚至還抱著對未來的夢想,夢見他們生活在一個沒有斷喙的世界上。
看了小麻雀和流浪漢的真誠友誼,我不禁疑惑起來:是什么讓小麻雀和流浪漢成為朋友呢?大概是因為他們都有一個“斷喙”——只是一個在身體上,一個在心靈上,正是共同的遭遇、共同的心境才讓他們成為朋友的吧!
看完這本繪本,我陷入了沉思。面對別人遭受苦難,你會及時伸出援手嗎?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需要幫助的人,可有些人卻不肯慷慨解囊,對艱難生活的窮苦人視而不見,他們的心靈在利益的誘惑下變得冷漠、麻木。而書中的流浪漢雖然自己也不幸,但是卻富有同情心,幫助了別人也讓自己獲得了新生。
同樣的,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斷喙鳥”們又應怎么做呢?有一些“斷喙鳥”只想著靠別人施舍度日,從不想以一技之長生活在世界上,這樣做難道正確嗎?我想,作為“斷喙鳥”,他們更應該以自己的努力去改變命運!海倫·凱勒小時候身患小兒麻痹癥,是一名盲聾啞人,然而她不屈不撓,成功考取了哈佛大學,并成為了美國著名的慈善家、教育家;霍金全身癱瘓,只有三根手指能活動,可他仍樂觀感恩、頑強不屈,最終完成了科學巨著——《時間簡史》,成為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他們甚至已不是“斷喙鳥”,還折了翅膀,但他們照樣成為了對社會有用的人,他們給我們示范了如何讓“斷喙”人生放出異彩。
因此,當生命遭遇不幸,我們既不要悲觀絕望,也不要一味地等待別人施舍,而應以積極樂觀的心態正確面對,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命運,活出生命的精彩,因為“命運的建筑師是你自己”,這就是《斷喙鳥》一書給我的啟示。
《斷喙鳥》讀后感5
一只年幼的小麻雀,一開始幸福的住在一座綠色公園的一棵巨大的樹上。如果時間就這樣定格下去,這種生活是每一個人都向往和希望擁有的!
可是,生命卻突然出現了意外,就是這樣一個徹底的轉折,改變了年幼的小麻雀一生的命運。
年幼的麻雀的喙在它睡覺時竟然不知不覺的斷掉了,這就意味著它再也吃不到美味的面包屑了。它又驚又怕,可自己還是會餓,每次試圖啄起面包屑,面包屑又總會從嘴里掉出來,這也導致了原本那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變得暗淡起來,一身的羽毛也不像原來那樣容光煥發,胸膛更因為肚子餓而凹陷了下去,只有那一雙腿還殘留著幾分力氣,可是恐懼和饑餓正在蠶食著那僅剩下不多的力氣,直到它遇到一位和自己一樣有一個"斷喙"的流浪漢。
這個流浪漢和年幼的麻雀一樣,都對自己的斷喙感到無能為力,"原來,我們是同類啊!"
流浪漢一邊笑著說,一邊撿起地上那一大塊新鮮的面包,只見流浪漢把面包分作兩半,迅速的把屬于自己的一半一口吞了下去,并用手護著年幼的麻雀,防著其它的麻雀來搶食。年幼的麻雀幸福的叫著,因為自己那扁扁的肚子終于填飽了。"該回家了。"流浪漢笑著說道。在返回公園的路上,人們看到了這樣驚奇的一幕:一只小麻雀站在一位流浪漢的手上,如果走近一點,還能聽到流浪漢再跟小麻雀交談。回到公園的長凳,他們夢見了自己生活在一個沒有斷喙的世界里。
生命對于我們來說,最無法自知的地方也許就是,你不知道自己為什么來到這個世界;自己的生命之路上會發生什么;自己來到后,為什么又要離開這個世界。《斷喙鳥》這本書催促著我們在寧靜的審美感悟中去反復沉思我們人類未盡的事業。更讓我們知道這個社會上還有很多有著"斷喙"的人們需要我們的關注和愛護!
《斷喙鳥》讀后感6
一次次翻閱繪本《斷喙鳥》,我越發覺得書中的每一個字眼、每一幅插圖都充滿了溫情,向人們昭示著人間的關愛。合上書本,眼前仍然浮現出書中的畫面,我的思緒也越飄越遠……
《斷喙鳥》講述的是這樣一個故事:一只原本年輕力壯的麻雀不幸地斷了喙,無法自己進食。當它陷入無人幫助的絕境時,一個流浪漢出現了,慷慨地分了撿到的面包給它。從此,他們便相依為命。
這個故事,使我開始了深深的思索。流浪漢與斷喙鳥,為何能走到一起,互相幫助呢?顯然,他們所在的群體已經無情地拋棄了他們,他們早已看不到任何關懷與希望,于是,便只能選擇了與對方相依為命。但可喜的是,斷喙鳥和流浪漢終究遇到了能幫助自己的對方,正是他們,給了對方溫暖、無私的關懷。
其實,倘若流浪漢和斷喙鳥所在的群體給予他們以關愛,又何至于到如此地步呢?我們的生活中"斷喙鳥"和"流浪漢"比比皆是,他們有的是"縮影",有的是"放大版"。遇到他們,我們更應該付出關愛,去幫助處在困境中的他們。
我想起了幾年前發生的一幕。正是乍暖還寒的早春,老媽帶著我到天鶴公園游玩。附近有個小弟弟在河邊興奮地玩耍,誰知一不小心"撲通"摔進了河里。雖然河水很淺,但水寒刺骨,小弟弟不禁邊掙扎邊大叫了起來,我還沒反應過來,站在幾十米開外的老媽聽到后,立即沖了過來,二話不說就淌進了河水,伸手勾住弟弟的衣服,使勁把他拖拽上岸。老媽看著癱在地上的小弟弟,一邊幫他擰干衣服,一邊急切地問:"小朋友,有沒有哪里受傷?你的爸爸媽媽呢?"小弟弟受了驚嚇早已是泣不成聲。老媽耐心地勸慰,得知了他家長的電話,趕緊聯系,等到小弟弟的媽媽趕到了我們才離開。一路上,回想著剛才發生的事情,我真為助人為樂的老媽感動。羅曼。羅蘭曾說:"只要有能力幫助別人,就沒有權利袖手旁觀。"我想,老媽是在用實際行動為我詮釋著這句話,我一定要向她學習。
五年級時,同學周嘉瑋腳摔傷了,看到他行動不便,我主動照顧他。每逢體育課,我都留下來在教室陪他,幫他復習功課,或是幫他拿東西,攙扶他走路等,雖然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也是我對需要幫助的人付出的關愛。"給,永遠比拿愉快。"盡管少了許多體育課時間,但我還是為我的付出而高興。
如今的社會太冷漠,缺少關愛,所以才會產生"斷喙鳥"和"流浪漢"。"愛人者,人恒愛之。"就讓我們用真誠的愛心,去關愛去幫助他人,給社會傳遞正能量吧!
《斷喙鳥》讀后感7
寒假期間,我閱讀了一本美國那桑尼·拉胥梅耶的繪本——《斷喙鳥》。讀完這本書,我的心情很沉重。
本書講述了一只原本飛翔姿態優美,搶食動作敏捷的年幼麻雀,有天早上醒來卻發現自己的喙竟斷了,變得無法啄食。他的身體日漸消瘦,同伴排斥他,對他冷眼相待,客人也不懂得他的難處,因此落入絕望的深淵。直到一大塊面包的出現,一位流浪漢將面包分給了他,他們兩個同病相憐,成為了朋友。
由這本書,我不禁聯想到我們的社會,我們的生活。不知從何時起?人性漸漸變得有些無情,有些冷漠。就像書中看到的,沒有一個人愿為那只斷了喙的麻雀提供一絲溫暖,也沒有人可以理解他的難處。
寒假里的一天,我跟家人來到一家餐廳吃飯。這間餐廳看上去十分高檔,室內建筑設計十分豪華,到處彌漫這著高雅的氣息,這里的客人們也都是彬彬有禮,我十分享受這里的氛圍。
正當我們吃得高興的時候,卻忽然聽見門口保安的一聲怒喝:“給我走開,臭要飯的,我們這里是高檔餐廳,也不看看你是誰?趕緊走!否則可別怪我不客氣。”人們循聲望去,看見了一個矮小的老爺爺,他駝著腰,穿著一身打了好幾個補丁的衣服,腳下是一雙破爛的,肥大的鞋子,手中拄著一根有些臟的拐杖,手不停地顫抖著。蒼老的臉龐在保安的怒斥面前又是那么的無助。我心頭一顫,又瞄見其他的客人眼里都流露出厭惡的眼神,我頓悟,這里是所謂的高檔餐廳,有了那老人必然會破壞餐廳的氛圍。我心中不免產生憐憫之情,而且有些氣憤。這些看上去如此高雅的人,竟沒有一顆高雅的心。
“求求你們幫幫我把,我已經好幾天沒有吃飯了……”老爺爺顯得有些語無倫次,我本以為保安會幫助他一下,可是保安卻不耐煩的推了她一把。老奶奶趔趄了一下,手中乞討的飯碗也掉在了地上。我環顧四周,客人們也只是搖了搖頭,卻又繼續說說笑笑。我再也無心享受盤中的食,只有莫名的失落。失落什么?失落這個世界的人情冷暖,世態炎涼?還是失落人們的無情,無意?
老爺爺走了,望著他那悲涼的身影,心中更不是滋味。我丟下碗筷,追上前去,將身邊的錢盡數給他。
這本書,不正反映了人間世態炎涼。也告訴我們,不要因人的卑微、渺小甚至骯臟,而疏遠他們。只有互相關愛,互相理解,互相付出,我們才能創造出一個沒有斷喙的世界。
其實我們并不需要付出多少。只要給失望的人一個希望,一片藍天,一片光明,一個家,或是一個能治愈心靈的創口貼……
從今天起,讓我們互相關愛吧!讓我們努力構筑起一個光明、溫馨、快樂、和諧的大家庭。
《斷喙鳥》讀后感8
《斷喙鳥》是羅伯特與美國作家納桑尼·拉胥梅耶合作的作品。
講述了一只原本飛翔姿態優美,搶食動作敏捷的年幼麻雀,有天早上醒來卻發現自己的喙竟斷了,變得無法啄食。他的身體日漸消瘦,同伴也因為害怕而紛紛遠離他,客人也不懂得他的難處,因此落入絕望的深淵。直到一大塊面包的出現,一位流浪漢的出現,發生了溫馨的一幕.......
羅伯特的繪畫讓這個故事的張力更深入人心。透過他精湛的描繪,我們看到了斷喙鳥的落寞,看到了流浪漢的孤獨,似乎也看到了他們相伴而行的那種力量:認同、體諒與接納。《斷喙鳥》畫面有著直達人心的力量,除了畫家具備的深厚的繪畫功力,還表現在他高度的寫實能力,尤其是其表現手法上。比如,獨特的寫實,書中那些幾可亂真的圖畫常常依據表現的需要來取舍,往往在做“減法”,刪除與主題無關的部分,增添加強效果的材料。羅伯特著眼于年幼麻雀的斷喙與流浪漢的手,周圍幾乎留白,讓人更加為故事的情緒牽動。
《斷喙鳥》的故事在呼吁我們對斷喙鳥和流浪漢的關懷,呼吁這個社會對所有不幸的弱勢群體的關懷。
《斷喙鳥》讀后感9
這個寒假,我閱讀了一本《斷喙鳥》,這是我讀過的感觸最深、最難忘卻的書。這本書是美國作家納桑尼·拉胥梅耶創作的。
書中講的是一只年幼的《斷喙鳥》與一位臟兮兮又無家可歸的流浪漢發生的故事:一天早上,年幼的麻雀醒來,發現它的喙竟斷了,無法自己進食。一天又一天過去了,年幼的麻雀越來越消瘦。一天晚上,年幼的麻雀發現了一大塊面包,它走向面包,突然,一位流浪漢撿起了面包,年幼的麻雀發現他們同命相憐,流浪漢與它成了朋友。那個晚上,他們在公園的長椅上睡著了,夢見他們在一個沒有斷喙的世界。
讀了這本書后,我對流浪漢和斷喙鳥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流浪漢和斷喙鳥雖然生長在斷喙的世界,雖然他們正處在艱難痛苦的煎熬中,但他們沒有抱怨老天的不公,而是因為有一個同病相憐的朋友就知足了。
再想想我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我們的爸爸媽媽把我們嬌生慣養,我們要什么他們就給什么,有時候,我們想玩一些刺激的游戲,但爸媽擔心我們,不讓我們玩,我們就大吵大鬧,甚至絕食,直到他們同意為止。
與流浪漢和斷喙鳥相比,我們是多么的幸福啊!所以,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美好時光,以優異的成績回報祖國!
【《斷喙鳥》讀后感范文(通用9篇)】相關文章:
《范仲淹斷齏劃粥》讀后感范文12-04
《斷舍離》讀后感(10篇)02-24
《根鳥》讀后感作文(通用15篇)10-09
《范仲淹斷齏劃粥》讀后感11-12
百喙難辭的成語解釋05-11
荊棘鳥英語讀后感范文11-16
《鳥奴》讀后感11-24
梁實秋 鳥 讀后感11-25
梁實秋鳥讀后感11-21
《珍珠鳥》讀后感范文三篇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