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習錄》讀后感范文(通用5篇)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后感吧。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傳習錄》讀后感范文(通用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傳習錄》讀后感1
“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豈有工夫說閑話、管閑事?”——《傳習錄》
王陽明對“持志”的比喻簡單、直接、有意思。簡單是因為他并沒有把持志說的多高大上,沒因為它是一個遠大的理想,就把它說的與現實脫離。直接是因為每一個人都能感受到,每一個人身上都會有感受到疼痛的時候,最常見的胃疼,牙疼。疼起來的時候哪有心思想別的事情。有意思是因為他舉了心痛的例子,牙疼和胃疼威脅不了生命,只有心痛的時候才能威脅到生命。牙疼的時候可以忍,忍一忍就疼痛就過去了。心痛的時候怎么忍,忍一忍可能生命就過去了。疼痛本身固然可以讓我們專注,但疼痛背后能帶來的后果更讓我們謹慎。
我就在想,我對于自己的志向有沒有像對待心痛那樣時刻警惕。答案是沒有。我依舊有閑暇時間去忙一些跟志向沒有關系的事情,甚至是浪費時間的事情。說明我對自己志向的重視程度不夠,沒有絕對強烈的意愿。
說閑話,管閑事,后面就是置閑氣。把時間都浪費在這些沒有用的事情上,就沒有更多的時間來進行自我修行。持志做到了,如心痛沒做到,說明我專注不夠。還是沒把自己想明白,從認識自己開始。
《傳習錄》讀后感2
崇一曰:“先生致知之旨發盡精蘊,看來這里再去不得。”
先生曰:“何言之易也!再用功半年看如何?又用功一年看如何?功夫愈久,愈覺不同。此難口說。”
——《傳習錄》
我曾經想過,修行到最高的層次就是圣人嗎?那圣人之上還有沒有?看王陽明的答案肯定是有的。我也曾經向往過,修行到像王陽明那樣的階段,就已經很幸福了,再往上沒敢想。
世界太大,高手太多,誰知道哪個是頭呢?就像我們經常問自己的一個問題,如果到達盡頭,盡頭之外又是什么。我覺得最大的盡頭就應該是萬事萬物的規律,我們只要摸清楚這個規律,就好比是王陽明將圣人比作金子一樣,我們就已經到達了另外的一個很高的層次了。
我現在也只是在瞎猜,王陽明并沒有肯定,只是告訴他的弟子,用的功夫越久,越會感覺到不同。
就像我經常問師父開悟是什么感覺,師父說只要你開悟了你就知道是什么感覺了。
我們總是幻想更高的層次是什么樣,卻忘了自己現在處在的層級。
修行這件事情不能好高騖遠,要一步一個腳印,修到哪算哪。但還是要給自己一個目標的,這個目標就是成為圣人。
《傳習錄》讀后感3
侃問:“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安有功夫說閑語、管閑事?”
先生曰:“初學工夫如此用亦好,但要使知‘出入無時,莫知其鄉’,心之神明原是如此,工夫方有著落。若只死死守著,恐于工夫上又發病。”——《傳習錄》
這一段先告訴了我們修行初級階段怎么去修行,就是你有多渴望去改變自己。儒家講為己之心真切,真是想明白,切是迫切。那你修行之心真了嗎?切了嗎?如果修行真的像心臟疼一樣關注在心臟上,那么我們修行的速度就會一日千里。最開始這樣對我們的修行是有巨大幫助的,因為我們的心外放太久了。
所以《格言聯璧》才講“收吾本心在腔子里,是圣賢第一等學問”。無事的時候,心是安在自己的腔子里的,有事的.時候,我們外放的時候,是需要去完成我們想要完成的事情。儒家是入世的學問,我們不可能離開世俗,到遠離人類社會的地方去,少不了與人打交道。用心的去做每一件事,投入在當下。做完事情的時候把心收回來,就是修行,也是收放心。能收能放,才是自如。
剛開始修行的時候,因為心外放的太久了,所以要練習收心。初級階段過后就練習收放心,如果這個時候還一直在收心上,就會從執著變成執拗。就做不到儒家說的允執厥中,反而會耽誤修行。
《傳習錄》讀后感4
讀了王陽明先生的《傳習錄》之后,深感先生的文字意味深長,僅僅是讀過一遍的我是絕不敢說出完全領悟王陽明先生的思想這種話,但讀完《傳習錄》后,我確實有了一絲自己的感悟。王陽明先生的智慧跨越時光長河,確實值得人細細品味。
第一點,修心。王陽明先生認為修心即致良知。一切都在心中,只要心在省便是致良知。要做到不欺良知,相信良知,自覺良知。良知在人,永遠不會消失。不肯致良知的人,只是良知被物欲所蒙蔽,并不是他沒有良知。格物是向外的功夫,格就是正,就是糾正那些不正確的,使歸于正道。在私欲萌芽之際將其扼殺,防患未然以期修得真心。
第二點,格物致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參透事物本質,掌握知識本源。需要斷案,就從斷案的事上學起,如此才是真的格物。例如判案時不能因對方無禮而惱怒,不能因言語婉轉而高興,不能因對方哀求而屈意寬容。唯恐心中有絲毫偏離而妄人是非,這就是格物致知。拋開事物去學就會不著邊際。
第三點,知行合一。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為行,知決定行。讀書的目的是知,而知的目的在于行,所以讀書必須用來指導行,從而知行合一,是謂“經世致用”。只讀書不思考,只會越來越糊涂,只思考不讀書就會變得自我。每個人都可以從身邊的事物中體會到良知,這個時代物欲橫流,當人們漫無目的庸庸碌碌地四處奔走時,不妨讀一下《傳習錄》,去探求一些生命真正的意義。
《傳習錄》讀后感5
問:“延平云‘當理而無私心’。‘當理’與‘無私心’如何分別?”先生曰:“心即理也。‘無私心’即是‘當理’,未當理便是私心。若析心與理言之,恐亦未善。”
又問:“釋氏于世間一切情欲之私都不染著,似無私心,但外棄人倫,卻是未當理。”曰:“亦只是一統事,都只是成就他一個私己的心。”
——《傳習錄》
王陽明通過朱熹老師的一句話來闡釋他的“心即理”學說,“當理”就是天理顯現,要想天理顯現,就要去掉后天的習染。私心就是后天習染的體現,去掉了就是無私心。無私心當然就是天理。反過來講,如果你的天理沒有顯現,那是因為你的心受到了后天的蒙蔽,心有私欲就是有私心。簡單的說當理等于無私心,它倆是一回事。要是把他倆分開說就是因果關系,這是朱熹的理論了,王陽明是不認同的。
有意思的是陸澄又問了佛家的無私心和當理的關系,他認為佛家的無私心是不當理,因為他拋棄了人倫,這個人必須得盡孝。在我們沒盡完孝的時候出家,這首先就是違反人倫的。作為一個人,父母把我們生下來養大,我們必須要盡孝。一個人可能沒有伴侶,可能沒有子女,但他一定有父母。看似把七情六欲拋去一邊,四大皆空,那父母之情呢?在父母健在的時候,你去追求佛教的無私心,這就是天理沒有顯現。你的心被你追求佛教的無私心蒙蔽了,說白了,你為了你的欲望拋棄了人倫,因為私心所以不當理。這是從反面論證王陽明心即理的一個體現。
【《傳習錄》讀后感范文(通用5篇)】相關文章:
《冰心》讀后感范文(通用5篇)09-06
張愛玲讀后感范文(通用7篇)03-02
離騷讀后感范文(通用3篇)12-04
蝶戀花讀后感范文(通用4篇)12-06
《童年》讀后感范文(通用6篇)05-21
童年讀后感范文(通用7篇)04-21
《童年》讀后感范文(通用7篇)03-20
《童年》讀后感范文(通用19篇)03-14
《童年》讀后感范文(通用17篇)02-26
朱自清散文讀后感范文(通用5篇)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