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給青年的十二封信》有感范文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后感呢?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給青年的十二封信》有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給青年的十二封信》有感 篇1
魚兒離不開水,瓜兒離不開秧,學生離不開課堂,課堂離不開社會,社會離不開實踐,這樣的自然科學生活常識為什么為我們所接受?在社會發展過程中得到了證實中學生時代。是每一個小孩兒由兒童幼小無知心靈向青少年單純樸實的心態過渡的時期,是長身體、學知識,把握人生成長基礎健康發展的時期,固化這一階段的思想,學識的'積累,人生的成長導航就頗為關鍵。
人之初,性本善,此時的中學生已開始接觸社會,在他們所見所聞中社會上所存在的善、惡、丑、美時常在身旁出現,社會上的對各種問題的討論與渲染也毫無疑問地在影響著他們,當今社會,在中學生們看來,祖國繁榮興盛,欣欣向榮。從地面到地下,機場、高速公路,鐵路、地下鐵軌四通八達,大江大河上一座座舉世矚目,令人贊嘆火車鐵路大橋、公路鐵路大橋飛架兩岸,人們進入宇宙空間探索太空神秘已成現實,蛟龍入海探寶已超萬米,現代社會中,人們的衣食住行豐富多彩,讓人們為之感到幸福?老中青不同層次的人們都在享受這一切。故而中學生們也在感知之中。
在社會運動中體會生活的精彩,就此而言,值得一提的是,社會如此進步,到底靠的是什么?簡而言之,是知識,是科學技術,是戰斗在各行各業的人們用所學到的,從中學生開始的數理化、各項綜合學科及社會課程上所學到的知識和具體工作、生產中的社會實踐工程緊密結合的成果。
讀書需要總結,我們是新時代的中學生,我們是魚,社會之大、之廣闊、之富有、之精彩如百川入海,中學生必須將自身活躍在海水中,才能認識社會、掌握社會、同時也服務于社會,成為社會有用之人,然而有用之人又絕少不了,要學習掌握各種課堂理論知識,俗話說,萬丈高樓平地起,只有根基打牢才能更好的生長。最后提及一句,就《讀中學生與社會運動》一文中所提到的個人也好,學校也好,把學生與社會切割分開的教育,必將是不完善的,時間和成果給出了最好的答案。
讀《給青年的十二封信》有感 篇2
今天上午我讀了朱光潛先生的《給青年的十二封信》中的其中一篇——個人本位與社會本位的倫理觀。對此我深有感觸。
文章一開始先指出了中國傳統與西方傳統中,對于社會的不同偏重點的認識。接著從中西方思想文化中,解釋了認識差異的來源,其次承認這兩種認識都有其合理性。最后,朱光潛先生提到了“時勢造英雄,英雄亦造時勢”的問題,并且解答了中國青年如何讓中國社會變得更好的問題。
誠然,中國傳統思想中認為一個人能夠影響社會不在少數,但個人的'力量太過于薄弱并且容易動搖。而我認為社會也應該有反作用于個人,我們應該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之中,實現自我價值。社會要肯定積極的個人力量,抵制腐朽落后的因素,充分地盡到社會應盡的責任。
書的內頁中寫道,在上世紀半葉中,山河破碎,國家風雨飄搖。朱光潛先生為了解決社會困惑,鼓舞青年人從而寫下了這本書。“少年強則國強”這句話如雷貫耳,激勵了無數驕陽青年發奮圖強,為國為家奉獻出屬于自己的那一份力量!
作為少年之中的一名,我們應該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之中,實現自我價值。縱使個人的力量十分渺小,但有無數的少年。“冀以塵霧之微補益山海,螢燭末光增輝日月。”只有每一個人都不放棄自己的堅定信念,立足于當下,腳踏實地,那么一定能夠建設好中國社會!
朝為學堂讀書郎,暮成華夏復興者。從現在開始,讓我們做好青年應做的份內事,在個人與社會、個人與國家的統一中實現自我的價值。這本書令我受益匪淺,值得每一位青年人都抽出時間進行品讀。
【讀《給青年的十二封信》有感】相關文章:
讀《給青年的十二封信》有感500字11-02
讀《給青年的十二封信》有感550字12-03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后感04-18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后感04-24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后感范文04-18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后感讀書心得04-27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后感(精選24篇)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