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飄》有感-初一讀后感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后感吧。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后感頭疼,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飄》有感-初一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飄》是瑪格麗特·米切爾的作品,它是美國南北戰爭為背景的長篇小說。由它改編而成的電影《亂世佳人》也成為了經典中的經典。很久以前就想看這部書了,一直到這個七年級才把上集看完了,也就是看到主人公思嘉在艱難地重建農場。盡管如此,但我已經覺得《飄》是本好書。是的,只是南北戰爭這個特殊的背景,已經使《飄》擁有了過人的魅力。
但是,最令我感概良多的不是媚蘭的善良與堅忍,也不是瑞德對思嘉無私的奉獻……而是,思嘉面對逆境的時候,對傳統,對自己沿襲甚久的道德的勇敢挑戰。
戰爭開始的時候,思嘉對這并不感興趣。她是縣里男人們中的明星,她的世界里只有參加不完晚會、野宴,以及與男人們不停的調情。她是她父親的掌上明珠,她體內混和著勇敢的愛爾蘭人血液以及傳統的法蘭西血液。她以一個遼闊的塔拉農場為家,有上百的黑人奴隸供她差遣……這就是思嘉,一個驕傲的而又與別不同的大小姐。
可是,一場戰爭毀滅了一切。那些漂亮的小伙子死了;迷人的農莊被燒了;沒有了漂亮的舞裙和首飾了;她尊敬的母親患病死了;開朗的父親也變得沉默了;塔拉農場的黑人幾乎都跑光了;甚至連溫飽都成了問題……一切的重擔都落在思嘉的19歲的肩脖上。她要在一無所有之下養活9張嘴巴。這對于一位原本活在鉆石之中的大小姐是多大的落差啊?要是換了其它人,就像她的妹妹蘇倫,那是怎么樣都難以接受的。可是,思嘉卻堅強地撐下來了,而且根據內容簡介我還知道,她不只令所有人活下來,而且還活得很好!她面對生活的轉變時,那種敢于改變自己的勇氣是何等令我佩服啊?
生活就好想一座大山,山路不可能完全平坦。當從顛峰下落時,很多人會跌得頭破血流,會跌得絕望了,會跌到失去生存的勇氣。畢竟一個大老板淪落為撿破爛的,是需要多大的心靈負荷才能夠接受啊!可是,轉變也意味著機遇。能夠迎合轉變的人,才能夠在殘酷的社會生存下來。還記得在深圳特區剛剛建立的時候,有很多勇敢的人放棄內地的穩定職業,到了南方來。他們根本不知道,在這個新興的城市,能夠找到什么。可是,正是這些敢于吃螃蟹的人,建設了特區也撈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而那些遲到的`人,只能夠看著人家首先占領市場了。可是,誰又想到,那些先到深圳的人,在離開自己原來熟悉的環境時,要付出多大的勇氣呢?不知在哪本書里看到過這么一句話:離家的人最有出色。離開了家的人,他沒有了家庭的保護,遇到什么事情,都得自己應付,于是便又有了應付轉變的能力。就像上文說到的那些先到深圳的人,他們大都離開了家,也大多有了出色的事業。
思嘉也像那些人一樣,為生活的轉變付出了巨大的勇氣。相對于她,她的妹妹蘇倫就只懂得在戰后一味懷念那個逝去的時代,而思嘉卻決心要創造一個時代。家里已經沒有人去收棉花了,思嘉就自己下田,甚至刮破了母親千叮萬囑要保護的纖纖玉手也在所不惜。可是蘇倫只懂得一味地埋怨,從來就不懂得自己所處的已經是生命都沒有了保障的時代了。
當我看到這里的時候,我就想到了那些香港人。我家看的是香港的新聞。一天到晚上,看到那些香港人說,經濟不好,負資產啊,就覺得討厭。埋怨政府是無濟于事,要政府“看倉派米”也只可解燃眉之急。失業了,就應該趁找工作的機會充實自己,讀些書,或者上些課程。甚至,到內地來走走也是一個辦法啊。就只知道埋怨,申請宗援也不是辦法啊。相對于思嘉,這些人的環境要好得多,可是卻被驕慣了!
《飄》的確是一部好書,即使跨越了那么長的時間,也適于這個社會形勢。面對轉變而改變自己的,甚至改變自己價值關的勇氣是哪個時代都需要的,而思嘉正給我們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
【讀《飄》有感-初一讀后感】相關文章:
5.《飄》讀后感作文
6.《飄》英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