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妞妞》讀后感-初三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是時候寫一篇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你想知道讀后感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妞妞》讀后感-初三,歡迎大家分享。
有人評價,《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不是一本書,而是一位父親用一字一句為女兒親手壘筑的墳。
是啊,一本書承載著僅在世界上停留了一年半時光的小生命,作者記錄了女兒從最初降臨人間、經歷確診為癌變的恐怖、歷經病痛折磨的痛苦、最終回歸天堂的解脫與留戀。
而在我看來,這本書不僅僅是“父親親手壘筑的墳”,更是父親對子女的深情的真實寫照,是親情最淋漓盡致的表達,是詩人對生命的謳歌,是哲人對生與死的沉思,是人類對病痛與苦難抗爭的記載,是智者對人性的弱點的反思······
父親與詩人
從得知妻子懷孕,周國平先生就對未來的孩子充滿了期待,甚至抱有好奇與敬畏的心理,而當他親手抱著女兒時,每一個動作都小心翼翼,悉心照料妻子與稚嫩的嬰孩,當嬰兒睡下后,便可以看到父親整日守候在搖籃旁溫柔的望著女兒的臉龐,貪婪的嗅著女兒身上的馨香氣息。甚至退學,放棄一切可以獲得功名利祿的大好時機,正如作者所言“可是,此時此刻,即使請我去某個國家當國王或者是議員,我也會輕松謝絕的”。
作為曾經野心勃勃的男人,當面對弱小的嬰兒時,成了無比溫柔父親:“我愿意放棄千千萬萬次出國的機會,也不愿意錯過你的每一個笑容每一聲啼哭”,“你比一切文憑、身份、頭銜、幸遇更屬于我生命的本質”。
作者在此時的文風是柔如春風般的,對女兒的疼愛與憐惜四處逸散。此時的描寫語言細致而溫暖,一字一句都是深情的流露。總是描寫到生活的細小部分,觀察到女兒的每一次動作,每一個神態,每一聲呼喚,給讀者呈現出一個溫馨而恬淡的世界。
面對新生兒的生命,詩人用了詩人視角去贊頌他。細膩又獨特,這是我很喜歡的一首詩。
女兒是水
在父親的心里溫柔
把荊棘叢生的記憶
溫柔成一種倒影
女兒是春天
在父親的歲月里鮮艷
把沒有彩虹的道路
鮮艷成一片風景
女兒當然不是插曲
女兒是父親的宿命
使生存和死亡
都足夠平靜
女兒我的女兒是沙灘上
一串小小的腳印
我徒勞地阻擋海潮
我的徒勞是不朽的碑銘
女兒我的女兒沒有故事
留下了許多燦爛的笑容
一輩子只有一次生日
也只有一次飄零
這讓我想到了自己的父親,他是嚴厲的,卻又是最溫柔的,我的父親沒有周國平先生的精彩文筆,但我相信他對于女兒的疼愛和他不相上下,甚至較之更深。天下為人父者誰不是如此呢?人們常常贊揚無私的母愛,殊不知父親的來的更深沉而動人,父親是山一般的,愿意為提供一個永遠可以依靠的臂彎;父親不愿成為暴君的奴隸,卻愿意臣服于女兒柔弱特質;父親是理智的,卻不自覺為女兒變得在所不惜;父親是剛強的,卻沉迷于女兒身上淡淡的乳香味······
哲人與生死
周國平先生是一位哲學家,在這部書中,他也對于愛,生命與死亡也產生了許多哲學思考。而對我啟示最大的是作者對與生與死的討論部分。
對于愛,愛不怕徒勞,從一開始就知道女兒活不過兩年,卻依然對她愛的熱烈,早知道一切希望都已經破滅,卻依然不吝嗇自己的感情,人人主動都要死,縱然有一千條理由要你走,我也有一個理由可以將你挽留,就是我對你的愛。
對于生死,人生無非就是等和忍的交替,在忍中有等,絕望中有期待,等到一無可等的時候,就是忍耐,大不了就是一死,就此解脫。
著眼于過程人生才有幸福與痛苦可言。以死為背景,一切幸福與苦難的區別都無所謂了,因此,當我們身在福中,盡量不去想死的背景,以免敗壞眼前的幸福。而當苦難臨頭時,我們又盡量去想死的背景,以超脫當下的苦難。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似乎永遠都是懼怕死亡的,而當我讀到這一段時,我似乎體會到了死亡的意義,死亡對于生命是具有意義的,坦然接受死亡的意義,會讓我們在幸福中快樂的更長久,也不至于得意忘形,而當我們身處苦難之境時,想到人終有一死,則會讓我們活的更加灑脫自如。我們在遇見苦難的`時候,不妨采取悲觀主義者的視角與態度,把眼光投向終點,采取極度的虛無主義,生命的結果都是相同的,生命過程中的幸福與苦難是虛幻的,因此我們可以淡化日常生活中的苦難。
當然,這并不代表我會無所作為等待死亡的到來,死亡意味生命極為有限,死亡意味我們有一天會真正的無法改變自己的處境,那么面對生命時,我們則該慎重待之,在尚可作為之時,尊重生命的意義。
人類與苦難
苦難是人類共有的人生經歷,你活著,你必然經歷苦難。
周國平先生面臨的就是一個沉重的苦難經歷,切身經歷著女兒的降生之喜悅與病變,直至痛苦的離去,前后的對比也未免過于鮮明、殘忍,書中妻子的朋友聽聞妞妞的事情后驚嘆:“換做是我絕對受不了!”妻子雨兒說,哪有受不了的,來了,就得受著。
周國平先生也說:“我終于發現,忍受與不可忍受的災難都是人們的命運。接著我們又發現,只要咬牙忍受,世上并無不可忍受的災難。”
苦難是不可預測,不可避免的,這跟命運是相似的,在面臨苦難的時候我們能做的就是忍耐,忍耐本身就是最有力的反抗,尤其是我們無法改變命運的時候,忍耐接近了一種超脫的境界,忍耐就是用自己最平靜的態度面臨厄運,用挺立的姿態接受命運的折磨,堅決不可以倒下。倘若我們不能忍耐,會發生周國平先生所描述的三種狀態:肉體的崩潰——死亡,精神的崩潰——瘋狂,人格的崩潰(最糟糕的境地)——從此萎靡不振。
我們的生活不會總是遭受如此巨大的苦難的折磨,我們更常遇見的是困難,困難與苦難絕對不同,困難是需要也是能夠克服的,而苦難是需要承受的。他們
又有相同之處,無論你是克服了困難還是挨過了苦難,得到的都是更卓絕的自己,都會讓你的生命意義非凡。
看看周國平先生,在旁人看來如此無法忍受的苦難,他和妻子都承受住了,他達到了自己渴望的境界:在苦難中保持心靈的健康。用理智的方式紀念存在過的女兒,永遠的、無法替代的女兒,并且毫無保留的繼續將全部的愛奉獻給第二個女兒。
苦難對人類的影響各有不同,取決于人類的素質,素質較好的人們,能承受的住苦難,也能承受的住大幸運,而淺薄的人常常會被苦難或是幸運給毀滅。這是難以做到的吧,我們需要常常提示自己:不要太快樂,也不要太悲傷,只要清晰的活在現實,對未來充滿渴望!
【《妞妞》讀后感-初三】相關文章:
高中英語作文|妞妞的故事01-12
給多少吃多少的熊貓兔—妞妞作文11-24
初三作文讀后感11-03
文化苦旅讀后感-初三01-11
小狼小狼讀后感-初三01-11
《文化苦旅》讀后感-初三01-11
《培根隨筆》讀后感-初三01-10
駱駝祥子讀后感初三11-29
初三童年讀后感700字12-20
藍鯨的眼睛讀后感-初三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