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我的母親讀后感1500字-讀后感
讀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后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回憶我的母親讀后感1500字-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回憶我的母親》這篇文章很長,時間跨度很大,敘述事件上又很散很平實,對于上公開課來說,它并不是一個好的選擇。所以我對張麗芳老師選擇這一課來開展示課,是又佩服又好奇。張老師在一節課的時間里怎么濃縮這篇文章呢?她會抓住什么點來入手呢?她會設計什么樣的課堂活動呢……課前的我是在心里問了好多問題。
教師手中有一根放風箏的“繩子”。散文的特點是“形散神聚”,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文本解讀時一定要透過它看似“散”的外形去抓住它的“神”。蘭老師說張老師這節課上得非常“正”,“正”是因為張老師抓住了這篇文章的核心價值,就是母親對朱德精神品質的影響。是的,張老師在課堂中以“精神尋根之旅”作為本節課的核心問題,在這個核心問題的引領下,把母親對朱德精神品質的影響又細化成“母親給了我怎樣的影響”“我是懷著怎樣的情感來回憶母親的”兩個子問題。在第一個子問題中,張老師給到了學生2—13段這樣一個限定的范圍。可以說子問題的提出對于學生的思考問題的路徑有了一個明確的指向,同時范圍的限定又避免了學生盲目的在文本中上躥下跳,為后續問題的展開做了一個相對完整的鋪墊。第二個子問題“我是懷著怎樣的情感來回憶母親”,張老師在引導學生尋找關于抒情、議論的句子,側重“我”的角度,這就是一個具體敘述到精神層面的逐步滲透,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漸漸地對文章由“散”聚焦到母親對“我”精神層次的滋養。張老師的這節課可以說整個教學過程中她處處帶著學生,又處處放手讓學生去做,抓住文章的“神”,也抓住了教師手中的“繩”。她手中的這根“繩”可以把學生放出去自由“飛翔”,又能在恰當的時候把學生拉回來。
教師手中有一把量學生的“尺子”。再好的課堂如果不建立在學情的基礎上,那也課堂效果也就變成了“虛無”。張老師手中始終有一把衡量學生的尺子,什么時候學生需要扶一把,什么時候學生需要搭個臺階,張老師都清清楚楚。學生在找尋母親給“我”影響的`句子時,關注的是文字層面,張老師就適時地提醒學生標點符號上的特殊性:“如果把‘種田,種菜,喂豬,養蠶,紡棉花’改成頓號會怎樣呢?”;學生關注的是日常的敘述,張老師就提醒學生關注“修飾性的”詞語,如第5段中“自然”“常見”“不但……還”等詞的品味。正是在基于學情基礎上的扎實引導,所以學生在最后的主旨拔高上才顯得水到渠成,扎扎實實。
一些關于文本的思考。張老師的這節課對于學生來說是實實在在的文本學習,對于我來說也是實實在在的學習。真正的學習是會引發思考的,重新研讀文本,我也試圖在文本看似“形散”的基礎上理出一些自我的解讀。
有關文中的一些時間節點。縱觀整個文本,我發現文章有確切時間的描述是從第8小節開始,1895年—1900年,在這一個時間段里,母親對于朱德的影響有一個跳躍式的進展,母親“啟發了我幼年時期反抗壓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決心尋找新的生活。”這一啟發由母親自身勤勞習慣、寬厚仁慈等這些習慣和品質的影響跳躍到精神層面的覺醒和追求,是有里程碑式的意義的。從1905—1908—1909—1919——1944這幾個時間段中,可以說每個節點對于“我”的成長來說都是有深刻意義的,外出求學,回鄉教書,去參加新軍和同盟會,唯一的一次母子相聚。而這些時間的跨越中,母親的形象精神一直在背后默默的影響著我,激勵著我。
有關敘述角度的轉換。文章有關母親的文字描寫是從第三小節開始,而在第3—8段的敘述中,每節都是以母親為敘述視角的,大部分句子都是“母親怎樣怎樣”,基本是側重于母親本身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的敘述。而從第9小節開始,敘述的角度開始轉換,視角開始以“我”展開,側重于我的學習和革命歷程以及自我情感中體現出來的母親對我的影響和我對她的感激懷念之情。
當然,文本的探究是多角度、多層次的,什么樣的角度適合學生?什么樣的程度利于學生?張麗芳老師的這節課充分說明了這一點,以文本的核心為“繩”,以學情為“尺”,才能帶著學生扎實地行走在文本的天地里。(王金花)
【回憶我的母親讀后感1500字-讀后感】相關文章:
老舍我的母親讀后感06-03
老舍《我的母親》讀后感范文08-25
回憶我的母親教案4篇01-07
《回憶魯迅》的讀后感范文12-28
老舍我的母親讀后感(5篇)12-13
老舍我的母親讀后感5篇12-12
老舍《我的母親》讀后感8篇12-01
老舍《我的母親》讀后感300字10-16
我的母親老舍讀后感6篇10-13
老舍我的母親的讀后感8篇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