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橡樹》讀后感650字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時候寫一篇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致橡樹》讀后感650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在1977年的三月,朦朧詩人舒婷寫下了文革后最早的一首愛情詩——《致橡樹》。詩內涵深刻,卻不含一絲朦朧感,詩中充滿了明麗雋美的意像,和堅貞的愛情觀。
舒婷所向往的愛情,不僅是純真和烔熱的,更是高尚而偉大的.愛!
她不愿做攀援的凌霄花,趨炎附勢,接伴侶的高枝炫耀自己;也不學癡情的鳥兒,做愛的附庸,只為一片綠蔭,而重復單調的歌曲;不像泉源,不像險峰,她不要奉獻施舍的愛情……
詩人堅守愛情的崇高意義,不在愛情之中迷失自己,他希望能像一棵木棉一樣,以一棵樹的形象和他站在一起。她追求的是一種在人格上的平等,個性獨立,相互尊重、傾慕,彼此情投意合的愛情。她向我們傳遞,愛不意味著單方的付出,而應當是兩人比肩站立,風雨同舟。
“你有你的銅枝鐵干,像刀、像劍、也像戟,我有我的紅碩花朵,像沉重的嘆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愛情各自獨立,卻又深情相依。
許多人都幻想總有舒婷詩中那樣純潔的愛情,卻物欲橫流的霓虹都市迷失,物質、金錢、欲望,侵蝕著人的靈魂。愛情往往曇花一現,美麗只在剎那閃現罷了。于是純白美好的愛情變成了一種奢望,人們開始接受殘缺的愛情,殊不知那只是自欺欺人的話罷了!
這樣純潔的愛情,若沒有對崇高愛情的向往和與伴侶同甘苦共患難的精神,要怎么得到呢?
“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我們共享霧靄、流嵐、霓虹”,戀人啊,就是該共同面對風雨,共同享受甘露,無論處在怎樣的境地里,都需要共同攜手,共同面對,哪怕前路風雨兼程。舒婷筆下的愛情,不僅僅局限于對方的軀體,是連同對方的職業,將他的一切都包裹進愛情的范圍里。他們根與根相系,葉與葉交纏,心心相印,倆倆相棲,這就是《致橡樹》,是愛情。
【《致橡樹》讀后感650字】相關文章:
教學設計《致橡樹》12-22
教學設計《致橡樹》8篇12-22
優質課教學設計:《致橡樹》12-22
廊橋遺夢讀后感-讀后感01-22
目送讀后感-讀后感01-22
《目送》讀后感-讀后感01-22
蠅王讀后感-讀后感01-24
《人生由我》讀后感-讀后感01-22
復利信徒讀后感-讀后感01-22
創業生與死讀后感-讀后感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