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傳讀后感1000字(精選14篇)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寫一份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司馬遷傳讀后感1000字,歡迎大家分享。
司馬遷傳讀后感1000字 篇1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用之所趨異也。”和司馬遷的人生相比,我們確實是輕于鴻毛。司馬遷觸怒漢武帝被判“極刑”,但他終于去世的前夕完成了《史記》這本偉大的著作。
說起司馬遷,還應從他小時候說起。
司馬遷小時候家境也算富足,父親名為司馬談,是當時皇帝身旁的史官,史官的地位很高,所以必須是有學問、有聲望的人才能擔任;母親名為“太史慈”,人長得不算漂亮,甚至可以說有點兒丑,但她的知識淵博。秋天后的一個中午,司馬遷就出生了。他出生后就喜歡抓奪書和筆,這注定了他以后就是個讀書人。
慢慢的司馬遷長大了,他已經22歲了。當時的新皇帝劉徹建造了自己的陵園——茂陵。為了讓茂陵這個地方繁榮昌盛起來,劉徹把家產超過300萬的人家都趕到了這里。這個時候,為了讓司馬遷去大城市更好地學習,司馬談收拾好行李,坐著車離開了老家藝川鎮。司馬遷到了茂陵,拜當時的兩位大學問家孔安國和董仲舒為師,他在兩位名師的指導下,虛心學習,進步很快。他的父親司馬談也囑咐司馬遷要努力學習,游歷四海,振興家業,完成他沒有完成的事情。后來司馬遷懂得了父親說的話,學習更加用功了。
司馬遷到25歲時,已經學有成就。當時他聽到張騫出使西域的事情,引起了他的好奇心,他覺得“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他也要下定決心游歷四方。于是他算好吉日,乘坐馬車來到嶺東側,再經由河南、湖北的交界處坐船直下江陵,再到洞庭南岸。在長江以北游歷時,司馬遷居住在那里。后來到來了汨羅江,屈原就是投汨羅江而亡,司馬遷對屈原感到無比敬佩。后來他又來到了舜帝遺跡,了解舜帝經歷過的事情,后來又來到了當年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地方。司馬遷在當時搜集了許多春秋戰國時期的史料,對他后來寫《史記》有很大的幫助。
在司馬遷30歲時,他憑借著自己的聰明才智考入了朝廷。在朝廷做了郎中,而郎中的工作就是跟隨在皇帝身邊,皇帝讓他干什么就干什么,司馬遷很快感到自己無所事事,自己在這種場合,根本一點兒也派不上用場,而且跟在皇帝的身邊,沒有自由。他的心情不免有一些沮喪。而這時在西北邊境,匈奴人不斷地南下騷擾,皇帝派衛青和霍去病鎮守邊關,一連打了幾次勝仗,但也損失慘重,而皇帝卻還是將賞給他們。
司馬遷在30多歲時,當時的皇帝,漢武帝被那些大臣和道士蠱惑,舉行封禪大典。漢武帝便調動千人去泰山封禪,而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極力勸阻漢武帝,但最后還是有無能為力,還被漢武帝貶到洛陽。司馬談當時由于內心郁悶,一股血氣往上沖,不久便死了。司馬遷就繼承了他的位置,做了史官,專心致志的記載歷史的事情。
在司馬遷40多歲時,沉浸在《史記》的寫作中。后被漢武帝發現,引起了對他的不滿和憤怒,于是他就以侮辱皇帝的罪名把他押入牢房,而司馬遷意志堅強,堅持自己的觀點,并依舊沒有放棄對《史記》的撰寫,終于在臨死前夕,完成了這部偉大的歷史著作。
司馬遷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我們每個人人生中都會遇到挫折和困難,但只要迎難而上,就一定會成功。
司馬遷傳讀后感1000字 篇2
司馬遷的《史記》,貫通祖國三千余年的輝煌歷史,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是一部經典之作。
《史記》這本書記敘了上自黃帝,下至漢武帝太初年間共計三千多年的歷史。它的敘事簡明生動。非常得吸引人,《史記》是歷史的“實錄”具有非常高的文學價值。它的文學價值表現在運用真實的歷史材料并且成功地塑造出眾多性格鮮明的人物。在人物塑造上司馬遷真正做到了將歷史、人物和主題統一起來這樣既寫活了歷史人物也栩栩如生看完了每一篇故事好像每個人物就出現在我
的眼前。他還非常善于通過人物的言行舉止來完成對人物性格的刻畫。
在《史記》這本書中使我印象最深的歷史故事是:《五張羊皮的故事》。這則故事主要講了:春秋戰國時候愛惜人才的秦穆公為了贖回聰明才干的百里奚用五張羊皮去跟楚人交換他最后秦穆公贖回了自己最喜歡的大臣百里奚。讀了這篇故事后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凡事都要換一個角度去思考就像文中的秦穆公一樣他如果用重金去贖回百里奚的話楚人覺得秦穆公很看重他一定不會輕易交換。但是如果用五張羊皮去交換的話楚人必定會很輕視百里奚而同意交換。聰明的秦穆公換了一個角度去思考問題,最終如愿以償。我覺得秦穆公值得我們學習。
《史記》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這是一本令我們每個中國人都應該細細閱讀的經典!是一本既生動有趣又能增長知識的值得一看的好書!
司馬遷發憤寫史記讀后感蜜蜂整日忙碌,受到贊揚;蚊子不停奔波,人見人打。多么忙不重要,為什么忙才重要。讀司馬遷發奮寫史記有感
在我很小的時候,就聽說過司馬遷發奮寫《史記》的故事,現在的語文書又有了這樣的一篇課文,因為喜歡司馬遷,我常常會情不自禁地翻開課本再讀這篇故事。
司馬遷出生在黃河岸邊的龍門,他父親司馬談立志要編寫一部史書,臨死前囑托司馬遷幫他繼續完成史書。然而,司馬遷因替一位將軍辯護而遭受酷刑,他幾次想血濺墻頭,了此殘身,但想到《史記》還沒有完成,便打消了這個念頭。最后,一部鴻篇巨著《史記》誕生了。
司馬遷在忍辱負重的情況下寫完了《史記》,那是多大的痛苦!這是因為他有強烈的責任感,他才能繼續堅持下去。沒有了責任感,任何事情都無法很好完成。
試想想,如果校長沒有責任感,我們的學校會是什么樣子?如果老師沒有責任感,我們的班級又會是什么樣子?所以我們應該從小事做起,即使做一個小小的班干部,也要有責任心,盡職盡責幫助老師分擔工作,幫助同學。如果連這一點點責任感都沒有,將來怎么可能成為棟梁之材?
為了自己、為了社會,讓我們從小做起,從現在就開始培養自己的責任心吧!
當我讀《史記》這本書時,根本不知道作者司馬遷受過宮刑。因為他的心血結晶《史記》已經把他的恥辱洗刷得一干二凈了。
司馬遷受父親影響,從小就是一個“歷史學家”,大量吸收歷史知識。他沒有忘記父親臨終前淚流滿面地立下的囑托,開始著手寫《史記》。一場飛來橫降臨到他的頭上,他原本想要自盡,但想到沒有完成父親的遺愿,便繼續發憤寫《史記》。他用了整整13年才完成,耗盡了他畢生心血。
司馬遷受了宮刑,代表著他的司馬家要斷子絕孫了。他一定不甘心自己害了司馬家族,他要為家族爭光。《史記》這部輝煌巨著是他頂著泰山般的壓力寫成的。13年呀!整整13年呀!他是怎樣度過的呀!一定是熬過來的!每一年,每一月,每一日,每一時,每一分甚至每一秒他都在煎熬中度過!!!真的不可想象!這13年,一定是受朋友、鄰居甚至親人歧視與非議的13年;這13年,一定是走南闖北東奔西跑尋找史料的13年;這13年,一定是歷盡艱辛的13年??不,全都不是,司馬遷用毛筆寫出了這13年,這4700多個日日夜夜是他的心血凝結而成的,每一滴都是那樣的寶貴,那樣的完美,那樣的精彩,那樣的無可替代!他的心血凝結成了一部偉大的史書——《史記》。
中國歷史上從此留下了關于《史記》,關于司馬遷,關于整個司馬家族輝煌的一頁。每一個字仿佛都是司馬遷在
告誡人們:“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朋友,13年能干些什么?平凡普通的13年能干些什么?壓力巨大的13年又能干些什么?我想你已經知道了。13年,司馬遷寫成了《史記》,給后代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造福了后代,而你們又會干些什么呢?
中國古代偉大的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被后人尊稱為“史圣”。他最大的貢獻是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魯迅稱譽《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史記》最初沒有固定書名,或稱“太史公書”,或稱“太史公傳”,也省稱“太史公”。“史記”本是古代史書通稱,從三國時期開始,“史記”由史書的通稱逐漸成為“太史公書”的專稱。與司馬光的《資治通鑒》并稱“史學雙璧”。
司馬遷傳讀后感1000字 篇3
今天我讀了一本書,名叫《史記》,它記錄了中國古代幾千年的歷史,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魯迅稱其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它同時也是中國古典文學的一塊瑰寶。
《史記》的作者是司馬遷,他是西漢史學家、文學家。從小就到處游學,領略過無數的祖國風光,同時一直編寫著《史記》。后來司馬遷遭受腐刑,在出獄后完成了這部著作。
翻開這本書,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個歷史故事,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文章詳略得當,細節描寫十分到位,給讀者身臨其境的感覺。在這么多故事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藺相如的兩個故事——《完璧歸趙》和《將相和》。
《完璧歸趙》和《將相和》講述的是:秦王派人送信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換取換取趙王獲得的一塊玉璧。于是趙王就召來群臣商量此事,趙王說:“我們趙國弱小,如果答應他,他很可能不交出十五座城;如不答應他,只怕秦國來攻打我們。”派誰護送寶璧前去與秦王交涉也沒有決定。一位大臣向趙王推薦了藺相如,并說明了原因。后來趙王和藺相如說明了此事,藺相如表示愿意前去護送寶璧,并說:“如果秦國給了趙國城池,玉璧就留在秦國;如果秦國不給,那么玉璧我會安全地還給您。”到了秦國后,藺相如和秦王正面交鋒,用他的勇敢和機智將玉璧完好無損地還了回來,也沒有得罪秦國。后來他在秦王和趙王的見面會上又立了功,被封為上卿,位在廉頗之上。為此廉頗很不服氣,并揚言要羞辱藺相如。于是藺相如就對他退避三舍。別人問其原因,他說:“別的國家之所以不敢攻打我國,是因為有我們二人在。如果我們爭斗起來,必定會讓別的國家鉆了空子,我是為了國家著想。”廉頗得知此事后自愧不如,背著荊條到藺相如家請罪,從此二人成為生死之交。這兩則故事讓我佩服藺相如的有勇有謀,將國家的利益放在最高,更讓我認識到只有寬容待人團結一致才能走向成功。
《史記》這本書讓我了解中華歷史的博大精深,增長了知識,讓我們一起來讀《史記》,了解中國歷史吧!
今年暑假,我讀了《史記》,深深地愛上了這本書,書中許多歷史故事給了我啟迪,歷史人物給我教育。
其中關于項羽的故事,我印象很深。“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的這首詩贊揚了項羽寧死不茍活的精神。但是,當我讀過《史記》中關于項羽的內容后,我對項羽有了自己的看法。項羽是一個英雄。他是一個武藝高強的人,可以沖鋒陷陣,轉瞬間就能殺敵百人,他用兵大膽,敢于“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我佩服他的膽略和勇猛。觀看秦始皇出行時,他竟敢說自己可以取而代之。千古英雄,誰敢如他一般出此豪言?從這點看,項羽的確是英雄。但項羽更是一位失敗的英雄。首先,我認為他不注重文化學習,只崇尚武力。他甚至認為讀書無用,只要會寫自己的名字就已經足夠了。可他沒想到,不學習,有些方面就會無知,無論帶兵打仗,還是治理國家,無知都會成為絆腳石。
其次,我覺得他不善于用人,不能把握好時機,無知使他不知人,更不善用人。張良、韓信都曾經投奔于他,可他竟不能知人善任,使這兩個不可多得的人才為劉邦所用,最后把自己打得一敗涂地,總算有個謀士范增的才智也給浪費了。要么不執行范增的計劃,“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絕好的機會呀,可項羽偏偏痛失良機,要么中人家的計策,不能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致使范增離開他,在憂憤和疾病中去世,使自己徹底失去謀士。項羽還是一位不善于總結自己失敗的英雄。項羽在臨死前曾說:“天要亡我。”而不從自身找原因。項羽英雄蓋世,卻只會逞匹夫之勇,不能駕馭天下英雄,到死都認識不到自身的弱點,只是自欺欺人地把失敗的原因歸之于天,真是可悲呀!其實,一個成功的歷史人物要想取得成功,《史記》已告訴我們:他必須愛人民,以天下為已任,心中裝著國家和人民,才能深受人民的愛戴。只有這樣,他才有可能成功。
同樣,作為小學生,應該以史為鑒,向歷史中成功人物學習,要有遠大的理想,愛自己的國家和人民,從小努力學習,長大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回報社會,報效國家。
司馬遷傳讀后感1000字 篇4
《史記》是我國最早的一部紀傳體通史,位列“二十四史之首”,其規模宏大,涵蓋當時的政治、經濟、軍事、法律、醫學、天文學等。從傳說中的黃帝寫起,一直到西漢漢武帝太初年間結束,上下三千多年,共五十二萬字。作者司馬遷。
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在臨終前對他說:“一定不要辱沒祖先的名聲,要寫出一部光耀千古的歷史巨著。”司馬遷流著淚答應了父親的囑托。后因李陵兵敗事件遭到牽連,司馬遷被捕入獄并受酷刑。期間他想到人的死或輕于鴻毛或重于泰山,他又想到周文王、孔子、屈原、孫臏、韓非子、呂不為等一些圣賢,都是在逆境中堅韌不拔、勇往直前,最后完成了轟動天下的文化巨著,又想想父親臨終前的遺言,若是就這樣一走了之,多年的心血將半途而廢,那樣更對不起父親。
于是他化悲痛為力量,忍辱負重,各地歷史古跡間的奔波、史料的搜集、古籍的整理,獄中精神上的壓力和痛苦、經受饑餓的折磨,多少汗水、多少艱辛、多少勞累,都伴著屈辱的淚水化成了長篇巨著《史記》。
為不負使命,他嘔心瀝血,傾盡了畢生精力。正因為有他艱苦卓絕的努力、逆境中的百折不撓,才使這部沉甸甸的、厚重的、不朽的歷史巨著得以傳承,才能夠讓我們世世代代目睹它的風采。他的名字將和這部輝煌的巨著《史記》一樣,永垂不朽。
通過讀此書,使我受益匪淺。他的文筆,幽默、風趣,又恰到好處。有的讓人看了忍不住就想笑,覺得司馬遷老先生很可愛;有的讓我充滿敬意;有的讓我忍不住落淚;有的讓我陷入深深的沉思;有的讓我豁然開朗,使得困擾我多時的問題終于找到了明確答案。
Photo by Darya Tryfanava on Unsplash
我想那個曾經去龍門山實地考察“鯉魚躍龍門”的少年司馬遷,不正如那條鯉魚一般,迎難而上,縱身一躍,即使跌倒在“滔滔洪水”中,也絕不放棄,始終有一顆未了的恒心屹立不倒,那就是撰寫《史記》。這是上天賦予他的神圣使命,盡管他歷盡萬般艱難險阻,最終也克服了重重困難終于躍過了“龍門”,完成了一部偉大的、轟動天下的輝煌巨著。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夫”,這在司馬遷身上得到了充分的的驗證。我們要學習他那種不屈不撓、持之以恒、忍辱負重、不畏強權、愛憎分明、公平公正、精益求精、好學上進的高尚品格。社會需要更多的像司馬遷這樣為人正直、有良知的人。
自從《史記》完成后,歷史上再也沒有關于司馬遷的記載,包括他之后的生活如何,他活了多大年紀等等。歷史已無從考證,這一切成了永久的謎團。他記錄了中國幾千年的歷史,然而他自己的人生卻被歷史遺忘。這些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有《史記》在,司馬遷和他的精神就一直活在人們心中。
司馬遷傳讀后感1000字 篇5
《司馬遷自傳》是《史記》的作后一篇,“遷生龍們,來共牧河山之陽”,是《司馬遷自傳》的開端,當時司馬遷帶著復雜的心情寫下這個的。《司馬遷自傳》這篇文章主要記載著他與君臣們之間的重要學習論證的對話,父親囑托他繼承太史令的使命與《史記》的著作,還有他一生的求學、講學的事跡生涯和他對《春秋》、《易》《尚書》等做論述與分析。在他的自傳里,我能看到他的“好學深思”,他為我樹立了偉大的思想,汽笛我走上光明的求知之路。他的事跡處處散發著激蕩人心的力量,讓我“心知其意”。“好學深思,心知其意”讓我感受到司馬遷折中激情的滋養,我已動情于這種平凡而又樸實無華的精髓。
司馬遷年幼在家鄉韓城龍門度過,常常幫家里耕種莊稼、放牧牛羊,從小就積累一定的牧農經驗,不但很懂事,也養成吃吃苦耐勞的習慣。父親司馬談做過漢朝的太史令,很有學問,在父親嚴格要求下,司馬遷十歲就隨父到長安讀書,同時也快事閱讀古代史書,學習十分認真,一邊讀一邊摘記,遇到疑難問題總會反復思考,知道弄明白為止。
司馬遷20歲后兩次游歷全國各地,還不忘探察各地的有關事跡。為以后的《史記》做鋪墊。老太史公司馬談逝世曾對司馬遷說:“在我死后,你一定要當任太史令的職務。當了太史令,不要忘記我所要完成的論著。”司馬談去世后三年,司馬遷果然繼任父親的太史令,有機會博覽朝廷收藏的圖書典籍。公元前104年開始寫《史記》,用了16年左右的時間,完成歷史巨著——《史記》。《史記》中很多都是“借他人之酒杯,澆自己心中之塊壘”。文章氣勢浩瀚,雄偉深厚。
《史記》很了不起,我覺得在現代的人出去面試,少不了司馬遷的《史記》。它比什么面試大全之類的書看完的人,去面試成功的可能性還要大。看看《項羽本紀》的什么叫義氣;看看《呂不韋列傳》的什么叫投資;看看《留侯列傳》的什么叫智慧,什么叫做人。在《史記》里,真的可以找到。還有如金庸小說里,有的武功都是那里面搬出來的,什么八荒六合功,什么是八荒,什么是六合,《史記》里都有提到。太史令司馬遷是一個很了不起的人,很多東西都要跟他學。特別是缺乏人生觀和價值觀的人。
很多作者心中有郁悶積結,又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如同司馬遷替李陵辯冤幽閉于牢獄。又如大多的先賢先圣為抒發心中悲憤之情才追述往事、向往未來,所以寫出了他的自傳。因為他知道人固有一死,或重與泰山,或輕于鴻毛。我們也要向司馬遷一樣究天下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面對悠久而豐富的歷史,究竟怎么去了解它,認識它并從中獲取教益,受到啟迪與鼓舞?那就該記住司馬遷的名言:“好學深思,心知其意”。
司馬遷傳讀后感1000字 篇6
《史記》這本書中,記錄了許許多多有才華、有計策、有智慧、有本事的正義之君。其中我最佩服的就是神醫扁鵲。
扁鵲姓秦,名越人。由于他的醫術高超,所以當時的人們借用上古軒轅時期的名醫――“扁鵲”的名諱來稱呼他。傳說扁鵲年輕時,并沒有習醫,而是負責管理一處房舍。有一位自稱長桑君的房客,來這里住了下來,通過長期的交談和相處,他認為扁鵲是一個品德高尚、可信賴的人,便拿出了一冊子能治病的秘方交給扁鵲,又從懷里取出一粒藥丸,說:“這是一些秘密醫方,我老了,所以決定今天就把它傳給你吧!你有了他,就可以給百姓解除疾病,使天下人受益。”說罷,便消失的無影無蹤。扁鵲把那粒藥丸沖服了下去,不出一個月,他就變得“火眼金睛”,隔著人的皮膚就能看見人肚子里的腸胃、肝臟,也就能看到有沒有病。
后來,扁鵲游走各國,為人看病、治病,贏得了民眾的一致贊譽。扁鵲路經虢國時,正碰上虢太子去世,扁鵲便去診視太子。過了半個月,太子居然徹底痊愈了!扁鵲治好了太子,全天下的人都傳頌他有起死回生的神奇醫術。可他自己卻說:“我無法讓真正死去的人復生,我做的只是讓得病的人恢復健康。”
還有一次,扁鵲路經齊國,見到了齊恒公,觀其五官和膚色,看出了齊恒公得病。三次相見,屢次加重,但齊恒公不以為然,沒有聽扁鵲的勸阻。最終病入膏肓,死去了。
難道扁鵲的醫術和名聲都是來自那顆從天而降的“仙丹”嗎?
其實扁鵲并不是因為喝了“仙丹”這一下子成了神醫,而是因為他一生刻苦鉆研醫術,來源于他對病人的細心觀察以及對技術的精益求精。同時在給人治病的過程中,又不斷地總結經驗,不斷的修改治療方案,還會突破和創新,才讓他的治療水平越來越高,從而成為一代名師。他高超的醫療技術和卓絕的治病經驗不僅有益于同時代的人,像針灸、湯劑、熨敷等醫療方法,一直流傳至今,無數人因此受益。另外,扁鵲的人品更是不用說,他醫德高尚,從不嫌貧愛富,凡是來就醫者,他都一視同仁。絕大多數病人都能要到病除,立竿見影;他所到之處,無不受民眾的愛戴和擁護。扁鵲也就因此名垂千古。
司馬遷傳讀后感1000字 篇7
《史記》是我國偉大的史學家司馬遷所著。它記載了上起黃帝下至漢武帝兩千多年的歷史,在《史記》之前,中國的歷史書只有兩類。一種是編年體史書,而另外一種是國別體史書。《史記》則開創了中國史傳文學的先河,創立了紀傳體這一文學體裁。魯迅將《史記》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由此可見《史記》地位的重要性以及它經典的內容可以與《離騷》相媲美。
讀過《史記》,我從中深切體會到了作者的那種思想。他將自己的感情完全傾注到自己所創作的作品中去。由于《史記》的大部分是作者忍受宮刑這一巨大屈辱所作,因此從整體上看《史記》飽含著作者的愛憎之情,尤其是對于一些悲劇人物。
拿《項羽本紀》為例:司馬遷將項羽政治上的幼稚描寫得淋漓盡致。例如在鴻門宴上,項羽本有機會將劉邦捉住,并將劉邦除掉。但是項羽卻仍把劉邦視為自己的知己,認為劉邦還是自己的友軍,自己的好兄弟。但他殊不知此時劉邦已是與自己爭奪天下的敵人。因此放走了劉邦,而當劉邦逃跑的消息被項羽一方得知時,范增十分惱火,說了庶子不足以為謀這樣憤怒的話,并將劉邦送與自己的禮物用劍剁碎。而項羽卻不以為然,將劉邦送與自己的禮物安然的收好。絲毫沒有意識到劉邦的危機。并且在劉邦的一番阿諛奉承之下,將自己要殺劉邦的念頭早已拋到九霄云外。作者通過范增等人的態度將項羽沒能把劉邦除掉而充分的表現出了作者對項羽的失望,對劉邦的溜之大吉表現出了作者十足的憎恨。而當作者在描寫項羽烏江自刎之時,作者對項羽的那句天將亡我又表現出了作者對項羽的惋惜與絕望。其實項羽是有機會生存的,他完全可以度過烏江,重整旗鼓。但他卻早已是無顏見江東父老。因而項羽唯心的說出了天將亡我這樣的話。讓司馬遷以及我們后人對項羽的喪生感到扼腕嘆息。
同時在《史記》中的《季布列傳》中,作者將自己的遭遇同季布在朱家當奴隸一事進行了深刻的托物言志。在《季布列傳》中司馬遷寫到:以項羽之氣而季布以勇顯于楚,身屢典軍,搴旗者數矣,可謂壯士。然被刑戮,為人奴而不死,何其下也!彼必自負其才,故受辱而不羞,欲有所用其未足也,故終為漢名將!在這里,季布與司馬遷的遭遇似乎有些相似。季布在朱家為奴,日后成了漢的名將。而司馬遷自身忍受著宮刑這一巨大屈辱,日后寫成了《史記》,成為偉大的史學家。
在《史記》中,作者還語言犀利,文采斐然,表達了自己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的生死觀。因此,在讀過《史記》之后,我認為我們應該學習司馬遷的那種忍辱負重的精神。不僅做事要腳踏實地,還要淡泊名利,最終成就自己的大業!
司馬遷傳讀后感1000字 篇8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書的名字是《司馬遷的故事》。
司馬遷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少年時的司馬遷,勤奮好學,不恥下問,對任何事都要刨根問底。15歲時,司馬遷就認識9000多字,會寫8種文字,就連當時最有名望的大學者孔安國和董仲舒等都對他贊許有佳。
司馬遷在41歲時開始寫史記,當時司馬遷已經當上了太史令,但是好景不長,由于一件小事,被人陷害關進了監獄,司馬遷被處以“腐形”,“腐刑”既殘酷地摧殘人體和精神,也極大地侮辱人格。司馬遷當然不愿意忍受這樣的刑罰,悲痛欲絕的他甚至想到了自殺。可后來他想到,人總有一死,但"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死的輕重意義是不同的。他覺得自己如果就這樣"伏法而死",就像牛身上少了一根毛,是毫無價值的。他想到了孔子、屈原、左丘明和孫臏等人,想到了他們所受的屈辱以及所取得的驕人成果。司馬遷頓時覺得自己渾身充滿了力氣,他毅然選擇了腐刑。面對最殘酷的刑罰,司馬遷痛苦到了極點,但他此時沒有怨恨,也沒有害怕。他只有一個信念,那就是一定要活下去,一定要把史記寫完,"是以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所往。每念斯恥,汗未嘗不發背沾衣也。"正因為還沒有完成史記,他才忍辱負重地活了下來。
少年的時候,司馬遷把長安當成龍門;清、壯年的時候,他把宮廷當成龍門;知道他爸爸死去才真正看清楚,《史記》才是它的龍門。他用畢生的精力,克服了難以想象的艱辛,把《史記》當作自己的一切、當作自己的生命,司馬遷的名字和他寫的《史記》一樣,永遠流傳于世。我們以后不論在學習中還是別的方面,都要學習司馬遷的這種堅定堅強的精神,不要被困難嚇倒,要勇于克服困難,最終一定會取得成功的。
司馬遷傳讀后感1000字 篇9
《史記》是我國最早的紀傳體通史,這部書總共有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多字。此書也開創了紀傳體史書的形式,對后來歷朝歷代的正史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書里的一個個耐人尋味的故事編織成了這部世界聞名的鴻篇巨著,作者司馬遷先生因此成為流芳百世的文化名人。
司馬遷筆下的人物個個栩栩如生,有著鮮明的個性。書中生動的語言,優美的文字,讓我讀起來仿佛置身于一個個真實的場景中。隨著情節的'起起伏伏,我的心情也在為之改變,我感受到了書中人物的喜怒哀樂。多么紛繁的時代,多么緊張的情節,這本神奇的書仿佛把我帶回到了那些遙遠的年代。
《史記中》,我印象最深刻的的人物是秦始皇——嬴政。為了一統天下,他努力奮斗,在一次次成功和一次次失敗過后,終于橫掃千軍統一六國。他于始皇十七年滅韓,二十二年滅魏,二十四年滅楚,二十五年滅燕、趙,二十六年滅齊,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他建立秦朝以后,還統一了貨幣,讓天下使用同一種方孔錢;統一了商人們使用的秤、斗、尺的標準,給人們帶來了方便。他的故事還有很多,真是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呢!
通過讀《史記》,我更加深刻的了解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了解了歷史人物的豐功偉績,知道了一些已經被遺忘的歷史典故,懂得了每一個歷史事件都有獨特的背景、曲折的過程以及對當時社會帶來了巨大的影響。讀了《史記》,還讓我學到了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呢!
司馬遷傳讀后感1000字 篇10
寒假里我讀了司馬遷撰寫的《史記》,其中一篇《管晏列傳》令我受益匪淺。《管晏列傳》記錄了春秋時期齊國宰相管仲與晏嬰的事跡。管仲的傳記主要記述了管仲與鮑叔牙真摯的友誼,晏子的傳記主要記述了晏子重用人才的故事。
讀管仲的傳記,我被鮑叔牙對管仲真摯的友誼深深打動了。鮑叔牙無私地幫助身處困境的管仲,總會為他多拿些錢,為他打抱不平,令我感動。在生活中我們也要像鮑叔牙一樣,關心、幫助身邊的人,主動伸出援助之手,讓這個世界充滿愛。
最讓我敬佩的是鮑叔牙并沒有遺棄管仲,在齊桓公面前舉薦他,才讓管仲成就大業。他尊重人才、重視人才,能從國家利益出發,拋棄私人恩怨,寬容管仲,說服齊桓公重用管仲,這足以見他多么寬容大度,品質多么高潔。這些讓我明白了朋友之間應該互相體諒、包容、多考慮朋友優秀的一面,多寬容朋友的缺點。讀管仲的列傳,在欣賞他們真摯友誼的同時,也讓我更加珍惜每一份友誼,幫助和關愛他人。
第二部分寫的是晏嬰。他是春秋時期齊國的名臣。他足智多謀、清正廉潔、重用人才。書中通過兩個故事突出了晏子重用人才的這一特點。一個是救贖越石夫卻與他絕交的故事,一個是重用車夫的故事。晏嬰救贖越石夫,體現了他知人愛才、禮賢下士。晏子舉薦車夫,體現了他尊重人才、重視人才。晏子“進就想到竭盡忠心,退就想到彌補過失”。難怪《史記》中太史公對他有高度評價:“假令晏子而在,余雖為之執鞭,所忻慕焉。”
讀完《管晏列傳》,發現管仲和晏子身上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尊重人才、重視人才。由此,我明白我們對待人才也要寬容、善待、尊重他們。
司馬遷傳讀后感1000字 篇11
今天,我讀了司馬遷《史記》中的一個小故事:趙國名將趙奢有個兒子叫趙括,此人從小學習兵法,談軍事。連父親也不放在眼里。但趙奢看出了趙括的弱點。果然不出所料,在秦趙長平之戰時,趙括抗害了四十萬趙軍,自己也落得個亂箭穿心的下場,這就是后人所說的“紙上談兵”。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能死讀書,讀的書應該把知識,聯系實際將從書本上學到的東西付諸行動。
只有通過實踐,我們對書本上的道理才能真正領會,比如登山,可以設想不管別人對你說登上山峰時感覺是如何的”一覽眾山小“,你還是不容易體會到,因為你得到的只是間接體驗。再如一個讀書人和一個常年在山上打柴的樵夫比登山,讀書人由于沒有親身實踐,所以一到山上就分不清東南西北,滿腹知識也都是毫無用處,但樵夫就不同,因為他經常上山,熟悉山上的一切,所以他上山就好似上山打柴一可望而不可及輕而易舉不費什么力氣,因此他們有如此大的區別。
在我們人類文化發展中實踐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富蘭克林研究雷電就是其中的一例。他小時候,聽他父親說雷電是上帝在懲罰,于是富蘭克林便想上帝在懲罰哪個可憐的人啊?可為什么只有在夏天發怒而冬天不發怒呢?于是從小立志要解開這個秘密,富蘭克林長大后得知雷電是摩擦而成的,不是上帝在發怒,而是一種自然現象,請你想想:要不是富蘭克林做個實驗而是死讀書,他讀到的只是“上帝發怒”的答案,人類也會晚些得知雷電的秘密,至今還在渾沌的世界里,由此可見實踐是多么重要。
人們掌握知識從而離不開身體力行的求索,讓我們感受趙括“紙上談兵”的前車之鑒,在學習的過程中科學使用大腦,成為一個善于實踐的人。
司馬遷傳讀后感1000字 篇12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翻閱沉甸甸的歷史,驀然看見,那一抹鮮艷,帶著成熟穩重,披荊斬棘,正向我走來.
那是歷經磨難才重生的鳳凰;那是千錘百煉的堅強;那是靈魂沖擊才有的不朽篇章;那是魯迅稱為“史家之絕唱”的史書,一部永垂不朽的史記.
初讀《史記》,讀出一個頂天立地堅強的男子漢,或許一開始他就不該站出來,頂撞君王,是大罪.他是被深深地激怒了,但他沒有停止在憤怒上,而是還在此基礎上對他所要加以敘述和研究的到他所生活的那個時代為止的一部中國通史進行了認真的整理和思考,并得出了自己的一些結論,這是司馬遷之所以不僅成功為一位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成為一位偉大的歷史家的原因所在.魯迅有一句名言:“長歌當哭是必須在痛定之后的”司馬遷不正是在“痛定之后”,以史記這部大作長歌當哭嗎?很難想像,如果司馬遷在巨大的悲痛之后不繼之以理智的思考,而會成文學家兼歷史家.晚清的劉鄂在《老殘游記.自敘》中指出:“《離騷》為屈大夫之哭泣,《莊子》為蒙叟之哭泣,《史記》為史公哭泣,《草堂詩集》為杜工部之哭泣,李后主以詞哭泣,八大山人以畫哭泣,王實甫寄哭泣于《西廂》,雪芹寄哭泣于《紅樓夢》.”于是,在報任安書中,我看到一個無奈而又理智的司馬遷,一個身心俱殘而又頂天立地的司馬遷.司馬遷一腔抑郁,發之《史記》,將悲痛而屈辱的靈魂投入到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之中.于是,絕代文章橫空而出.我似乎看到了太史令堅強的身軀,化作天邊耀眼的彩虹,霎得,紅遍了整個天空.
再次捧起那泛黃的《史記》,讀出一個報國無門賢能者的憂傷.司馬遷是憂傷的,他的心痛漢武帝不聽諫的小肚雞腸,所以,他是懂得屈原的,要不然,他不會將屈子愁悶的心情寫得如此淋漓盡致,他又怎么會有抒一肚子的憤懣牢騷之氣,滿紙俱是怨辭.當屈原“舉世渾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時候,我仿佛看到一個憂傷的靈魂與另一個無助的靈魂悄無聲息的碰撞,不禁發問,那僅僅是一部述史的史書嗎?
無法控制不安的思緒,帶著靈魂的觸動與顫抖,再次品味他的《史記》,這一次,我讀出了一個中華民族的魂魄,千百年來不變的精神.無論是太史令,還是屈平,還是項王與信陵,我都看到他們人性的善良,一諾千金的男兒形象.是司馬遷完美的追求,還是他本來已經完美的文字,千年的民族之魂,在他筆下,閃閃發亮,是《史記》,讓我看到一種人性的韻味,人性的光輝,那么美好,那么燦爛!我不禁怦然震動
《史記》之韻味,非桂花樹凋零的悲哀,也非納蘭性詞的凄涼,它的韻味,是甜香賽芝蘭之悠長,踏雪尋梅的不變的情懷.
讀《史記》之韻,讀出司馬遷的韻味,那是任何一個時代都光芒綻放的靈魂,帶著一絲不羈,帶著萬般男兒忍辱負重的尊嚴,書寫了一個屬于他自己的春秋,反復咀嚼,齒留余香.
對《史記》的感動,不僅僅在于它靈動的文字與豐富的情節故事,更重要的是他所蘊含的人格魅力與精神的升華.正是因為這種力量對《史記》的認識,也進入了一個精神的境界.
司馬遷作《史記》,是用靈魂與命運作斗爭,用自己的精神作出一部千古流傳的史記.
細細聆聽《史記》叮咚的琴韻,內心卻經歷了跌宕起伏的感動.
司馬遷傳讀后感1000字 篇13
《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李長之著,三聯書店 1984年5月版。
從總體上來說,這是我國第一部全面介紹和評價司馬遷及《史記》的學術專著。然而,它又不僅僅是一本學術專著。讀完全書,我想了更多:
首先,在看完整本書后,我對司馬遷這一歷史上的著名人物和他所著的《史記》有了一個較為深入的了解和認識。李長之先生用自己手中的筆為我們“復活”了歷史上的司馬遷,使司馬遷對于我來說,不再只是一個文學和歷史學上的專有名詞,而是一個具體可感的形象,他的話語思想精神全部鋪現在我的眼前,變成一個立體的活生生的人物。
對于想讀或正在讀《史記》的人來說,這也是一本很有借鑒價值的參考書。因為作者在分析司馬遷的同時,也對《史記》從各個方面進行了仔細而深入的分析,會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諸位對《史記》的興趣,我即是被吸引的一位。
就學術性而言,這本書遠超過其他同類書籍。作者在書中引入了翔實的史料,而更重要的是,作者有自己獨特的觀點,而不是人云亦云。譬如,作者對司馬遷的生年為建元六年作了猜測。盡管只是猜測,作者也舉出了豐富的證據來加以說明。而比之更為重要的一點,作者在寫作的過程中,加入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這也使得整本書不那么枯燥,吸引著我不斷地看下去。當然,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使得作者對司馬遷和《史記》的評價不夠客觀,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
然而,有點遺憾的是,我并沒有完全看懂整本書,或者說,我對這本書的某些部分,某些細節并沒有完全看明白。李長之先生在說明觀點的時候,往往會恰當地引經據典,而由于這些材料都是古文,鑒于我的古文功底不是特別好,我仍有許多地方不理解。
讀完了這本書,我有了不小的收獲和體驗。然而,說實話,我還是不太喜歡這一類的學術著作,也許是因為其中引用了較多古文的關系吧。舉一個也許不太恰當的例子來說,在讀完整本書以后,我覺得自己就像是吃了許多大的實心湯圓。慢慢地,湯圓的面粉表皮被消化掉了,卻仍留下了許多沒有被完全消化掉的內餡,這些沒有被完全消化掉的內餡就留在了胃里,讓人覺得堵得難受。
另外,整本書又不僅僅有對司馬遷和《史記》的介紹,還有對楚文化、齊學、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等其他文化的介紹,而作者更是將這些貌似不相干的文化巧妙地串在了一起,讓人不得不嘆服作者淵博的學識和扎實的文學功底。在讀完整本書后,我對作者李長之先生升起了一種敬佩之情,當然,還有司馬遷。
司馬遷傳讀后感1000字 篇14
最近正在閱讀《史記》,作為我國的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它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而作為其作者的司馬遷更是因其而銘刻于青史。
還記得司馬遷編寫《史記》的宏愿:“究天人之際,窮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對于歷史,各家評說不一,本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觀讀《史記》一書,它確是司馬遷歷盡心血而成的一家之言,但卻總覺得它遵循了先秦歷史傳記的原則:“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讀司馬遷之《史記》里的人物傳記,始終可以看到這一為人立傳的原則。
自從五四運動之后,我們離我們民族的本源漸行漸遠,總有人說我們是沒有根的一代。是啊,西學東漸之后,我們接受著西方的思想與文化,我們拋棄了太多屬于我們民族本源的東西。我們被束縛在這近百年的小小的傳統里,遺忘了我們華夏五千年的傳統。我們已找不到去哪里扎根。
華夏大地之廣闊,我們生根于其上。而負載著華夏大地的,正是民族與文化。然而在這廣闊的的大地上,卻被西來的黃土覆蓋,不去挖掘,便不會找到我們民族的生根的土壤。乍看之下,我們以為表面的那層黃土便是我們生根的土壤。
近百年由西方提出的尋求真實的歷史,還歷史以真實,我開始去以一個有欲望、會犯錯的普通人的模板去分析歷史人物,然后覺得所謂的中國的史書不過是為帝王將相宣揚功績的統治工具而已,覺得所謂歷史不過是由勝利者撰寫的謊言而已,覺得在專制的王朝里留下來的不過是一部語言精美的小說而已。
然而現在想想,自漢以后,歷史選擇了儒家,作為儒家至圣的孔子,其推崇的正是立德、立言、立功這三不朽,寫史以此為原則本是理所應當。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史書的用處在于以史為鑒,以“三不朽”為原則寫出的史書,不正是可以將此用處發揮得更好嗎?不是更加可以警示世人,培養仁人志士嗎?
然而困于這百年來的對于歷史的觀點,對于史書,對于《史記》做出了如此誤會。
追尋歷史的真實沒有錯,但是我們觀閱歷史的原則不正是以那時的時代背景與思想來解讀嗎?然而囿于追求真實歷史,卻將這一原則視為無物,也是實所不當。
今讀《史記》,得出這一體會,也許是最大的收獲了。一本書,每讀一遍,都會有不同的體會,相信以后然會有更多的體會與收獲。
【司馬遷傳讀后感1000字】相關文章:
《漢書司馬遷傳》閱讀答案01-25
司馬遷史記的讀后感04-01
《司馬遷傳記》讀后感01-02
《司馬遷傳記》讀后感范文10-26
司馬遷著作的史記讀后感02-09
《司馬遷》讀后感(通用10篇)04-11
《司馬遷》讀后感范文(精選15篇)04-14
司馬遷讀后感(通用5篇)04-14
司馬遷讀后感范文(精選10篇)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