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烏合之眾》有感(精選23篇)
讀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烏合之眾》有感(精選2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讀《烏合之眾》有感 篇1
個人有意識的行為,會逐漸被群體無意識行為取代
處于群體中的個人,其個人行為很容易被群體情緒暗示和吞并,在個性被共性泯滅的同時做出被情感支配的極端暴躁行為或認知偏差。換句話來說,個人一旦進入群體之中,他的頭腦和個人意志就被凈化和隔離,所以理智和主見也就不再屬于他們。
群體感情的狂暴更會因為群體責任感的消失而得到強化,道德約束范圍的夸大使得個人在群體中有了更大的自由度,平日加以限制的欲望在群體的掩飾下頃刻爆發。
由于群體中存在無思辨和推理能力的理性特性,因此群體中的領袖更像是被賦予了神學的地位和意義,并在外在形式上體現為“宗教的語言”,絕對崇拜與無條件信服,特有的偏執和無端的妄想構成群體的感性信念,并進一步加深了群體組織被統治和被壓迫的低劣地位。
要想很好地領導一個群體,那么領導者就必須在群體的想象力這一方面下很大的功夫去研究。因為真理從來都不是群眾最為渴求的存在,相比較而言幻覺與充滿誘惑力的謬論更能滿足群眾幻想的要求,再加之中國式教育的創造性和自主性的匱乏,使得人們較少的擁有自由意志和主觀能動性,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總能聽到的學生思維,就是對現存教育體制現象的完滿體現。
我能想象到的關于民主的暴政:蘇格拉底死刑、巴士底獄監獄長遇害
無意識情緒的支配、理性的匱乏、盲目的服從與相信、群體意識的感染使人們的行為逐漸被情緒支配且變得毫無回擊之力,人們如同被牽線的木偶在集體感染的情況下做出一系列瘋狂的行為并不以為然。
正是由于群眾的這一特性,我們不難發現這一現象,在很多演講或者辯論當中,情緒感染往往比理性邏輯帶來的沖擊強大的多,“觀察觀眾的表情變化,來判斷自己每句話所達到的效果如何,從而得出采用什么論證證據最為有效的結論”“隨時根據現場的反應來改變自己的措辭和演講方式。”
通過這本書,我收獲到:
1、保持理智和獨立判斷的能力,時刻采取第三人稱的監督方式,隨時跳脫集體環境審視自身行為。
2、主動培養自己的思辨能力,對待事物要現有自己的觀點,然后再去補充自己匱乏的思路。
3、根據群體特性,如若想要獲得群體的支持,首要任務是征服其中的靈魂人物(因為他們是可以左右普遍觀點的核心人物),其次明確群體想要的幻想
4、不要小看信仰的力量
讀《烏合之眾》有感 篇2
一百多年前的法國學者勒龐是個保守派社會精英,他反對傳統的國家主義,反對新興的集體主義,推崇英美式的自由主義。他生活在法國革命不斷的年代里,經歷過巴黎公社和法蘭西第二帝國等歷史時期,親眼目睹了法國民眾在傳統的信仰與權威崩塌后,在近乎宗教般的革命激情中,退化成一群野蠻、善變、極端的原始人,在少數人的慫恿下,民眾會毫不猶豫地做出駭人聽聞的暴行,事后卻要求愛國主義的榮譽勛章。于是,勒龐在他的傳世名作《烏合之眾》中總結道:民眾缺乏理性,依賴于信仰與權威的引導,用想象來判斷,模仿他人行為,簡而言之,民眾是盲從的。
很不幸,我們也是“烏合之眾”,我們也會盲從。全球化信息化的年代里,多元化的價值體系與全球化的信息爆炸使我們愈發感覺到自己的渺小,而開始追求信仰的庇護和權威的支持,兩者共同的結果,就是解釋古典人生哲學的于丹教授的走紅。
《地球是平的》一書預見了一個全球化與信息化的未來。我以為,在互聯網的沖擊下,政府將失去左右輿論的能力,民眾將擁有更多的話語權,民主會成為必然的趨勢;同時,國際間競爭使政府必須擁有更高的效率,民眾必須賦予政府更多權力,集中也會成為必然的趨勢。因此,中國未來的政治體制將是一種中國特色的權威民主雙向加強的模式,即民眾選出強力領袖,由他來行使巨大的權力。這一切,正如勒龐所言。
勒龐曾預言社會主義理想的實踐必將是艱苦的過程,也曾預言中國在辛亥革命后必將迎來更加極權的專制。他的“烏合之眾”心理學認為:民眾為了追求幸福,會愿意犧牲自由,追隨強力領袖,賦予他絕對權力,并為他所宣揚的理想犧牲一切。令人不安的是,這個片面的觀點得到了歷史的有力映證——二戰、文革——民眾哪一次不盲從?哪一次不為瘋狂的理想而瘋狂地殺人?
因此,我們有必要研究心理學,了解是什么讓我們盲從,如何克服盲從,從而確保一個穩定發展的幸福未來。
在連續讀了佛洛伊德批判繼承勒龐思想的《群體心理學與自我分析》和當代學者寫的討論盲從行為的《影響力》以及一些研究催眠術的書籍后,我傾向于用“催眠”與“同步”(synchronization)理論來解釋“烏合之眾”的盲從。
“催眠”是指個人意志被他人意志所戰勝和控制。強大的群體意志戰勝和取代了個人意志,個人被群體催眠了。(前面我專門寫過一篇關于催眠的文章了,所以這里就不細談了)
無論是否被催眠,人都有模仿他人的傾向,心理學上稱之為“同步”。由于人天生都是自戀的,所以愛屋及烏,會喜歡與自己相似的人,即“認同”。為了讓其他人喜歡自己,以便搞好關系實現合作,人會模仿其他人,即“求同”。“認同”與“求同”合并在一起,就是一種“同步”,它仿佛是人類在進化的過程寫入自己DNA里的基礎核心程序,是一種不是本能的本能。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古代律法正是對這一本能的總結。別人饋贈我,我就回贈他;別人攻擊我,我就回擊他。商家就很懂得利用“同步”賺錢,超市里那些免費品嘗的甜點,在“同步”作用的幫助下,總是能讓消費者乖乖地買下自己本不必買的東西。此外,銷售人員千方百計地與消費者套近乎,也正是為了博取一種“同步”。
烏合之眾的盲從,正是“催眠”與“同步”共同作用的結果,催眠使我們變成了盲目之輩,而極端強化了“同步”效應,使得我們不受理性與道德的約束,做出不可理解的事情來。“自信”是抑制“催眠”的良方,“謹慎”是把握“同步”分寸的要領。希望大家能在生活中經常提醒自己,不盲從,不隨波逐流,做一個有獨立人格的自我。
PS,談點關于“同步”的題外話。
在與人交談時,模仿對方的表達方式,如語氣、姿勢、詞匯、節奏等,通常可以達到更好的溝通效果。所以,與父母溝通時要用家長的方式,與孩子溝通時要用孩子的方式,一旦反串,結果就很糟糕。多數時候父母與子女的溝通不暢,就是因為彼此都堅持自己的方式,而不愿意主動與對方“同步”。
人不只與他人同步,還努力實現與自身的“同步”,即前后一致性。因此,先問兩個問題,讓對方做出“肯定”回答后,再提一個過分的要求時,對方會很難拒絕。
“同步”也有副作用。如街頭有人需要救助時,由于過路人都不知情,因此,他們只會觀望他人行為,以期用“同步”來避免犯錯。如果其他人都無動于衷,則人們也會“同步”這種無動于衷,結果便是一種“社會人情淡漠”的假象。針對這種現象,求助者只需指定一個幫助者,道明原因,并指明要求幫助的內容,使對方開始行動,便會幫你贏得更多人的“同步”協助了。
讀《烏合之眾》有感 篇3
勒龐的這本《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心理是社會心理學發展過程中時代表征的重要意義。他對群眾心理的研究在后世享有持久的影響,他在書中表達自己的想法時所處在的社會背景,至今已經演變成現代社會和人類政治生活最重要的現象。
在我們現在的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從眾心理,例如各種共享單車,十一購物等等,用勒龐的話說,群眾只知道簡單而極端的感情;提供給他們各種的意見、想法和信念,他們全面接受,或者一概拒絕,將其視為絕對真理或者絕對繆論。
作者在書中過多的強調了群眾負面印象,群體心理可以守財奴變成揮金如土,將懷疑者變成信徒,把正直善良的人變成罪犯,把膽小的人變成英雄,書中的群體犯罪的心理學特征在我們檢察院辦案過程中具有極大的借鑒意義。
本書包含著豐富的現實意義,其中有許多社會現象都隱藏在書中的字里行間,強調了群體中人的行為理性或者非理性的特點。
作為身處社會中的一員,我們必然身在群體之中,這是無可避免的。無論是否是烏合之眾,我們都會在生活中作出抉擇。到底該選擇隨波逐流而麻木但輕松的安逸,還是選擇打破砂鍋問到底但勞累的奮斗與追求?隨著社會閱理的逐漸豐富,我慢慢的明白,不成為書中描述的烏合之眾的確是很難的事情。
讀《烏合之眾》有感 篇4
很久以前,勒龐就預言了今日群體中的大部分特征智商低于群體中的任意個體,換句話說就是智商無下限。個人總是受著群體無意識因素的支配。個人如何實現超越,這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事實就是這是一個群體的時代,人屬于社會動物,要取得別人的認同那么務必先認同一個群體,在群體中發展自己,同時自己也會受到群體的限制,無論你是否知道人格和智慧都將被磨滅。無論這個群體對某事是認同還是反對,這都是一個個的群體和陣營。對某一群體的認同取決于群體的言論和發布的消息至少我認為此刻是這樣的諸如微博等等,而事實告訴我們群體的觀察往往是失真的。正像書中所講,群體的情緒是單純的,夸張的。而群體又是易受暗示的,于是這就催生了種種陰謀論,正因你不知道他們到底是不是被煽動了,是不是被暗示了。正因前面說到真實已經被群體糟糕的觀察和分析潛質磨滅掉了...如果你不進入某個群體,你又很難知道他們的運作過程,而你一旦進入那么就不能保證你自己還有智商這個東西的存在。
我們總會在一個群體中,不是嗎?正因我們都有一個陣營,無論你是贊同還是反對,除非你對此事不聞不問不去選陣營。那么好吧,又一個陣營出現了,人總是要有一個立足點來生存。群體能夠成就,也能夠毀滅。
群體中的個人如何超越群體低智能。我們學習群體理論,目的在于明白群體特征,從而掌握群體動向,自己則能順利地超越群體。但群體中的個體,要想超越群體,是很難的。首先,個體既然成為群體的一員,就意味著個體有著與群體共同的意識,要想超越,就要先否定自己原來的意識。而人性中的以我為主,又注定了人不會輕易否定自己,因此,群體中的個體要超越群體的低智能,幾乎就是不可能的。因此,個體要想超越群體低智能,首先就務必認識自己,然后否定自己,將自己從群體的圈子里拔出來。然后再來研究群體的特征,并由此思考超越之法。但這個過程往往是痛苦的,正因群體中沒有人會支持,你還務必假裝與他們一樣。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敗考驗面前,人們往往會放下自己脫離群體的發奮。比如說,股市中的投資家,與其他所有在股市中投資的人都有共同的意識,要想賺錢。也正正因如此,他與其他股民一道,都是一個群體中的人,智能水平是低下的。他要想超越大家,就得經常與大眾思想不一致,像漲得好的時候賣出,跌得慘時買進,橫盤時還要忍受。他需要有自己的獨特見解,卻又時常要遭受市場的懲罰以至于不得不懷疑自己是錯的。要想從中脫離出來,其實很難,很難。
讀《烏合之眾》有感 篇5
《烏合之眾》正如其名,主要解釋與講述“群體”(烏合之眾)這一歷史產物。這里所說的“群體”并不簡單指向聚集的某一團體。“一千個偶然聚集在公共場所的人,沒有任何明確的目標,從心理學意義上說,根本不能算是一個群體。”簡單來說,“群體”是沒有理性與自我認識的野蠻人的聚集。
由此,勒龐在《烏合之眾》中所框架起的“群體”其實是一種消極的,無意識的,思想簡單極端的,野蠻原始的存在,滲透給我們的是一種反集體主義思想。
剛拿到《烏合之眾》時,第一感受就是薄且簡,但真正讀起來卻花費我大約兩個月時間,涉面廣泛且觀點眾多,理論遠多于實例論證且字里行間存在一些暗示影射。書共分為三卷,勒龐選擇從群體心理,群體的意見與信念,不同群體的分類及其特點來剖析群體,探究社會心理學。我則選擇從以下幾點表達我的看法。
首先第一點,于眾多生僻概念及觀點中我發現了一個我們都所熟知的實際現象——從眾心理。據勒龐在書中的定義,群體是無意識的,在智力上總是低于孤立的個人,在判斷上沒有自己的思考且容易受到外界及他人對個人思想的影響,易暗示,易輕信。同時另一方面由于群體本身特點的存在。每個孤立的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欲望,情感,放入一個群體中,這樣的欲望,情感會被無限放大,包括力量,正如一個人是不易產生燒殺搶掠的犯罪思想,但群體數量上的優勢便給這一想法帶來實際可行性,所以面對格格不入的思想,龐大而又野蠻的群體很有可能產生“仇敵”反應。實際生活中的我們也是如此,不愿被孤立,被多數人的力量龐大的群體拋棄甚至敵對而選擇從眾,獲取一時短暫的安逸。
其次第二點,就群眾的思想與信念來談,群體是一個簡單生命體,思想自然也是簡單的,無意識不理性的,觀念更傾向于極端化,即一味地全盤否定或全盤否定,就像是倒退回原始社會時期一樣。一方面他們更愿相信直觀的表象,更擅于夸張放大,例如成功的演講不在于邏輯清晰思維流暢的長篇大論而在于夸張形象的表達演講主題及自我看法。同時具有豐富想象力,熱衷于追求幻想。“群眾從來就沒有渴望過真理,面對那些不合口味的證據,他們會拂袖而去,假如謬論對他們有誘惑力,他們更愿意崇拜謬論。凡是能向他們提供幻覺的,也可以很輕易地成為他們的主人。”所以對于思想信念來說,群體更尊崇自己幻想的產物,這也是《烏合之眾》將其行為歸為宗教形式的原因。
對于此處可以聯系實際說明,最典型的即為網絡輿論現象。成千上萬的網民就是一個個所謂的“群體”,輿論的不同導向不正是這一個個“群體”想象的產物,對于他們而言,重要的是自我幻想的“事實”。例如最近被爆出的蔣勁夫家暴案,調查前甚至于傷檢報告爆出后,還是存在對立的兩種觀點。此時,重要的不是案件事實,而是想象的事實。宗教迷信也是一個典型實例,最清醒的天才也不得不在群體的規矩面前俯首稱臣。邪教不斷存在至今,即使覆滅又會有新的萌芽壯大,正是群體的信念提供其發展動力。
另一方面即是思想的極端化,行為的沖動化,無意識不理性是極其恐怖的,這就表明群體所存在的一種潛在危險。于他們本身而言,有些錯誤做法甚至犯罪行為只是完成一種符合群體信念的任務。
例如極端愛國主義,為表現自己的愛國,而選擇采用極端方式包括砸日本車,打傷日貨買主等沖動違法行為。
最后第三點,對于勒龐所描述的群體的時代,他認為隨著傳統宗教,政治,信仰的毀滅與工業發展的巨變,群體作為一種潛藏巨大力量的存在,將推動我們進入群體的時代。勒龐的預測在某些方面的確得到了驗證,比如上文的幾個事例。但在我看來一:隨時代變遷,背景日新月異,人類的思想發展變化是無法預估的,對理性看待也有不同的見解。二:面對現二十一世紀如此便捷且信息儲備巨大的互聯網時代,我們更易辨別問題事實,更便于去理性分析看待,群體中的個體也不全是不理智無思考的存在。
勒龐其人可以說是天才,是直覺性論述者,他從自己的觀察中直覺地將大腦思考產物全部寫入《烏合之眾》一書中,他的時代是一個動亂的年代,充斥著革新,起義,極端,變亂,當時的歷史為其社會心理學探究提供了充足的原料。這樣的背景下,《烏合之眾》問世,流傳百世。也許有些言論放到如今已經被否認摒棄且存在某些極端見解,但不可否認,它為后世心理學研究打下地基。閱讀此書,帶來的不僅僅是群體的認識,更深刻的在于它對于個體的社會價值。理性,應是我們時時刻刻帶在身邊的必需品。
讀《烏合之眾》有感 篇6
對勒龐的《烏合之眾》早有耳聞,弗洛伊德稱其為當之無愧的名著,其極為精致地描述了集體心態。也許未閱此書的人會不以為然,但當你深讀下去,會驚覺勒龐竟能將群體的特點剖析得如此淋漓盡致,將人的心理、從個體到處于群體中的個人的轉變血淋淋展現在讀者面前。不可否認,我們將在《烏合之眾》里找到自己的影子。
導言以“群體的時代”為標題,道破人類文明社會的本質存在形式。約翰·多恩曾說過“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即每一個體都是相互牽連的,無關乎時間或空間、有形或無形的距離。每個人都是群體中的個體,是群體的組成單位。
正文分三卷,層層深入,由大及小,條理清晰,以法國大革命之案例貫穿全書從群體的特征、觀念等來說明人們由單獨個體成為群體一員之后是如何模糊自我個性意識、漸失自我思考能力、邏輯與判斷能力漸與群體吻合直至智力泯滅的。他們匯成群體推翻專制呼喚自由個性,卻又在群體中丟失自我,又因此漸漸產生了領袖的需要,如此循環往復,生生不息。
我從《烏合之眾》中摳出了三個基本板塊,或者說是我總結出的印象最深的兩大主題吧:集體與個體、精神與物質。我想從這兩個板塊來談談我的理解與看法。
一、集體與個體
勒龐在全書反復強調這一點:群體使人們失去自我。沒錯,群體的力量足以讓一個吝嗇鬼變得揮霍無度,把懷疑論者改造成忠實的信徒,把本分的人變成罪犯,把懦夫變成英雄。
那么我們不妨順著勒龐的觀點,先來看看群體中的個人如何變得無意識,以及集體無意識的后果。
在勒龐看來,群體是沖動急躁、狂熱易變、容易輕信的動物。他們極易做出劊子手的舉動。無異議、情緒化、低智商的舉動讓我想起了《阿Q正傳》中愚昧無知而又冷漠的那些看客群體:他們在阿Q無財無勢的時候排擠他,在他得了錢的“鼎盛”期尊敬供奉他,在革命謠言蔓布之時討好他這個“革命者”,又在阿Q被處死之時興奮熱鬧地歡呼;亦想起了文革時期的青年們緣何喪失理性……
莫言獲諾獎后,各大書店他的作品一掃而空,然而很多購買者甚至根本對其人其作一無所知,單單是因為身邊的群體如此做。讀者聞風搶購,出版界掀跟風浪潮。為迎合市場需求,出版群體亦大量以各種途徑擴大出版量將莫言書籍推入市場。這是一場基于集體無意識及商業利益的循環購買浪潮,而非出于閱讀初心源于精神的讀書流。
當個人成為了群體的一部分,他開始易受群體的煽動,開始亦步亦趨和群體融為一體,開始忘卻自己的本心與獨立意識,也開始變得盲目暴躁,不計后果。
不止一次看見這樣的新聞:欲輕生者因圍觀者慫恿跳樓身亡。這就是所謂的群體可以讓人生,也足以促人死。輿論殺手造成的慘案早已不計其數,這就是群體輿論的力量。
種種事件告誡人們,輿論擁有無法想象的力量。我們該如何去合理利用這種群體力量,保持理性,公正真實,去做出積極的推動影響而非讓它成為隱形殺手去阻礙社會發展。
毫無疑問我對勒龐“反集體主義”的極端觀念是不敢茍同的。不可否認,群體吞噬了個體,使其失去自我意識逐漸趨同,做出無知愚蠢甚至危害社會的事。但我堅信集體有其獨有的無可替代的積極力量。
從最小最近的談,拔河比賽是群體齊心的活動,個體必是無法完成的。再看班級建設,處在一個氛圍積極向上的群體會激勵個體前進,朝著共同的目標驅進。社會建設、國家建設,一個民族的崛起是群體努力的結果,新中國今天的成就是中華人民群體共同的結晶,復興中華的目標更需要群體的不懈合作。這些都是獨立的分裂的個體無法實現的,即使是有理性有自我意識的高智商個體,這也是一個國家反對分裂、中國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原因之一。
故辯證認識、正確處理集體與個人的關系,是每個人的義務。
二、精神與物質
勒龐反集體主義的另一理據是,個體秉持的信仰在群體中湮滅。他對“群眾心理”研究有兩個起點:傳統的宗教、政治及社會信仰的毀滅;技術發明給工業生產帶來的巨變。這兩點互為表里,皆為引發傳統社會進入現代轉型的主因。起著引領作用的精神信仰在工業文明席卷的年代里逐漸被瓦解。群體使個體忘卻自我意識自我思考,似乎理所當然信仰也被吞噬。我承認工業文明初席的物質年代,群體以利益目的替代了信仰追求,但若斷言信仰自此消弭著實不可取,無論是迷信還是正確的信仰。群體有其自有的夸張式的崇拜偶像,并且群體的偶像崇拜不會消亡。群體對觀念只會全盤接受或者完全拒絕,信徒盲目服從偶像的指令,并有狂熱的渴望、希望把偶像的信條廣加傳播,在歷史上同理性永恒的沖突中,感情從來都是戰勝者。
當然不可否認,信仰亦有其積極的社會作用。源于群眾向上的奮進的信仰,中國方得浴火重生,雄獅蘇醒。
勒龐所列出的五條群眾運動的導火索中,教育是第五個關鍵詞。他直言“應試教育的結果是害人的”,呼吁廢除教科書和考試,代之以勤勞的教育,因為觀念只有在自然而正常的環境中才能形成。對于他此條觀點,我只能認可一半。的確,培養懶漢的寄宿制度、過多的人為訓練、填鴨式教育、繁重的課業使學生們沒有機會學習適應社會、考慮融入時代,培養出了一批批空有精神理論全無實踐能力的“書架子”,對象牙塔的美好幻想在嚴酷現實面前土崩瓦解。但是,他只看到了實踐不可或缺的作用,卻極端地否認了理論的作用,殊不知實踐只有在理論的基礎上踐行才能實現功能最大化,正如精神與物質缺一不可。
讀《烏合之眾》有感 篇7
可能是最不像讀后感的讀后感了,《烏合之眾》這本書讀下來總覺得哪里不對...一開始慕名而來,被推薦的理由是:能夠對群體不理性行為有更深刻的認識。
但是整本書讀下來,我只能看出來一句話:群體是不理性的。沒有論證,依靠修辭不斷豐富。
后來,每當意見相左者狹路相逢,我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偶爾會見到雙方援引書中金句用以嘲諷,成為了無端指責的幫兇,我覺得很有意思,一些想法在此記下:
這本書劃分了兩類人。
一類人是通篇都在描寫的,那些被放在人群當中,變得膽大妄為,勇敢非常,失去理智的人們。
如果某件事是不理性的,那么看穿它,揭露它一定是理性的。
所以另一類人雖然只字未提,卻每一個段落都沒有缺席。是作者,是預設贊同意見的讀者,是擁有理性的,人群之外的人。
當你接受了這套“烏合之眾”的邏輯,并在相當數量的公共不理性事件中找到了現實依據,訴諸人身的邏輯謬誤竟然冠冕堂皇地變成了一套理論而被信服。
這些看穿社會心理的“精英”從哪里來?
如果“理性人”來自于“烏合之眾”,那烏合之眾本身就是偽命題。
如果這些“理性人”永遠區別于“烏合之眾”而存在。其真實性本身就違反直覺,需要論證。同時,這將是對公共話語權最大的壟斷,如果有人永遠是對的,那還關對錯什么事?
邏輯自恰的答案只能是后者,而后者的價值判斷讓人恕難茍同,事實判斷也缺乏證據。
頗像《1984》中真理部的手筆。
讀《烏合之眾》有感 篇8
當個人是一個孤立的個體時,他有著自己鮮明的個性化特征,而當這個人融入了群體后,他的所有個性都會被這個群體所淹沒,他的思想立刻就會被群體的思想所取代。
《烏合之眾》首次出版于1895年,盡管這本書出版于100多年前,但它仍然對我們理解當下的互聯網網民行為有著借鑒意義。古斯塔夫·勒龐在書中對群體持有批判觀點,認為有個性、理性的孤立個體一旦融入群體之中就會被情緒所感染,表現出盲目、沖動,甚至會不加懷疑地接受別人提供的意見和想法。這種現象并未遠離現代社會的我們。
回顧最近幾年的互聯網事件,造謠、網暴輪番出現,這與網絡傳播中的匿名性和群體性特征關聯巨大。一方面,互聯網具有匿名性,會讓部分用戶產生網絡是法外之地的錯覺,躲在網絡昵稱背后胡亂發言、傳播不實信息,進而誤導大眾;另一方面,網絡平臺、網絡社群讓人們找到了跟自己興趣相同的小群體,這種群體性容易讓個體產生罰不責眾的心理,跟風罵人、盲目評論,讓網暴事件頻頻出現。
當然,作者在書中并不只是批判,他在批判群體的盲目時,反復提到理性。理性是一個抽象的詞匯,它代表著我們思維中正義的部分、公平的部分,是人們需要不斷反思才能達到的目標,具體到參與社會討論,我覺得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要開闊眼界,多聽多看,俗話說“兼聽則明”就是這個道理;第二,要多讀書、多思考,理解事件背后的真實原因,通過閱讀來豐富自己的觀念,通過不斷學習來提升自己思考的能力;最后,就是要保持獨立、理性的態度,不盲目跟風,不情緒化地參與討論,盡最大可能避免對他人造成傷害。
讀《烏合之眾》有感 篇9
決定群體意見和信仰的可以分為直接因素和間接因素。間接因素類似于信仰,使群體接受某些信念,并且使其不再接受其它信念,比如民族、傳統、時間、制度和教育。民族性格迥異,群體特質也不相同。
過去的觀念、欲望和感情構成傳統。民族類似于一個在歷史中生長的有機體,通過緩慢的遺傳積累過程發生變化,這些恰恰支配者我們,即便自己不曾意識得到。時間是萬物的創造者,也是唯一毀滅者。政治和社會制度是民族的產物,制度之優劣并無客觀標準,因時因地而異。能夠決定制度是否完善的因素,除了實用和時間之外,別無他物。因此,制度無法解決現實中存在的問題,民族的幸福也不能到制度中去尋找。教育既不會使人變得更道德,也不會使人更幸福;它既不能改變本身,也不能改變天生的熱情。應試教育之批判:使人厭惡自己的生活,想逃之夭夭。工人不想當工人,農民不想當農民,都想吃國家職員這碗飯。在高層是一群輕浮的權貴,多疑且輕信,在底層是對命運憤憤不平的群體,隨時都想起來造反。不但沒有讓人獲得生存能力,相反是破壞這種能力。能夠幫助我們走向成功的條件是判斷力,是經驗,是開拓精神和個性。
群體意見的直接因素包括:
(1)形象。
(2)詞語和套話。這些可以激活群眾心目中的形象,使它更加鮮明,跟重要的是詞語本身就是某種形象的代表。詞語的內涵古往今來意義早已面目全非,但是其擁有極強的號召力,群眾只關注詞語,忽視意義。
(3)幻覺。人類只有懷抱著希望和幻想才能活下去。科學永遠無法擔負起這一重任,因為科學不敢做出過于慷慨的承諾,也做不到像幻想一樣撒謊。
(4)經驗是傳播真理的手段,也是幻想的敵人。
(5)理性。群眾不受理性的影響,他們只能理解那些拼湊起來的概念。但是,文明的動力仍然是各種感情,就像是尊嚴、自我犧牲、宗教信仰、愛國主義以及對榮譽的愛這些東西。
有群體的地方就有領袖。只有極端的人才能成為領袖。領袖擁有權威,是因為群體的奴性心態。在群體的靈魂中占上風的,并不是自由的要求,而是當奴才的欲望。領袖的名望至關重要,可以用來動員群眾。其方式有斷言,簡潔有力的斷言,不理睬任何推理和證據;重復,謊言重復千遍就成了真理,這也就是宣傳的作用、廣告的威力。傳染,傳染來源于模仿,且任何人都無法逃脫。名望可分為先天的名望(稱號、財富、榮譽等)和個人名望(類似于魅力)。通過命令的方式、獲取成功可以獲得個人名望。但是失敗和探討會讓名望流失,此時群眾便落井下石。
群眾的意見和信念可分為重要且持久地信仰、短暫而易變的意見。信仰數量十分有限,構成文明的真正基礎。形形色色的意見之所以日漸增多,在于信仰日甚一日地失去影響力,群眾力量在不斷增長和報業的發展。現代人的歷史觀正在消亡,即他們在判斷問題的時候,很難并存一個長久的標準。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為沒有一種能夠引導意見的力量,再加上普遍信仰的毀滅,最后的結果就是極度的分裂。但是,無論什么時候,那些偉大的人,那些具備長遠眼光的人、以及那些使徒和民眾領袖,總是要比那些只會否定、批判或者麻木不仁的人有更大的影響,同時也能發揮更大的作用,而他們才是歷史的真正創造者。
讀《烏合之眾》有感 篇10
看了董事長推薦的《烏合之眾》一書,感慨良多,作者居斯塔夫·勒龐總結的大眾心理其實并不陌生,在生活中隨處可見。而一百多年前如此系統細致的研究,更加讓人敬佩發人深省。群體的野蠻沖動本能、偏執易怒特質很容易讓個體失去理性、迷失自我從而成為烏合之眾,如何保持頭腦清醒守初心、不從眾甚至推動所在群體充滿正能量而不斷前行才是我們真正應該思考的命題。
勒龐說“一個群體中的個人,也不過就是沙漠中的一粒細沙,可以被風吹到任何地方。”這說明了個人在群體中的微不足道,但也恰恰說明了無沙不成塔的道理,群體的力量雖然強大,但每個成員也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我們要不斷充實自己的頭腦才能守住本心抵住誘惑成為群體向上的力量,如果放任自己隨波逐流一旦加入消極不負責任的群體則很可能越走越遠甚而一去不返。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俗話說:法不責眾,因為群體的數量龐大,群體中的個人難以被追究責任,以致群體成員對于責任的約束感完全消失。這樣的心理讓我不免聯想到了,當今社會普遍存在的網絡暴力和圍觀不救人的情況,疫情蔓延之下因別有用心的流言引發的紛爭、詆毀和謾罵;路上有人摔倒或需要幫助也會因個別人的一句“會不會訛人啊?還是少惹麻煩吧”而選擇袖手旁觀,這都是不自覺加入了消極負面的群體產生的社會現象。相反,如果網絡上經常出現真善美的文字,路遇他人有困難主動伸出你的手,情況就會截然相反,這就要求我們時刻提醒自己擦亮雙眼做正確的選擇。
習從眾心理,繪出眾人生。在人生道路上我們會加入許許多多的群體,家人、朋友、工作平臺,我們在其中的角色一定要準確恰當。我很慶幸自己加入了一個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的群體—南昌水業集團,這個群體始終堅持服務民生和回報社會的責任意識。圍繞“三個一流”、“五零式”工作法等舉措,嚴格履行社會服務承諾,大力開展扶貧助教、慈善捐助、無償獻血等社會公益活動,贏得了良好的百姓口碑和廣泛的社會認可。
團隊不斷踐行科學發展、創新發展、跨越發展的新路子,朝著邁進“全國環境產業集團第一梯隊”的宏偉目標揚帆奮進,作為其中的一員,我們的目標不是“眾中之眾”而是要成為“眾中之重”。可能只是眾多員工之中最普通的那一個,你依然可以懷抱夢想、堅守本職,筑墻之磚,為磚比石堅,攻盾之矛,為矛比箭鋒。在看似毫不起眼的基層工作當中不斷磨礪拼搏,受得了枯燥、耐得住寂寞,一定會遠離“烏合之眾”,繪制“出眾”人生。
讀《烏合之眾》有感 篇11
《烏合之眾》這本書出版于19世紀末期,結合19世紀的時代特點來看,本書所提出的觀點是十分新穎且具有震懾力的。即使是現在,在讀到部分內容時,也會被作者深刻的觀點所吸引。但是,由于本書的出版時間,很多內容已經不適用于現代。作者重新界定了群體的含義。他指出,并不是一群人聚在一起便可以被稱作為群體,而是有共同的目標的心理群體,為自己的論述劃分了明確的界限。
在本書中,作者主要的觀點無非是以下兩個方面。首先,是對群體進行分類,對其的心理特點進行歸納和總結:第一,群體具有無意識、缺乏推理能力、感情至上、缺少責任感、易受到暗示、易被催眠和控制、易出現傳染現象、推理能力不足、想象能力泛濫等特點。第二,群體的感情具有沖動、夸張、輕信、單純、保守、偏執、專橫等特點。第三,在群體中,道德觀既有放縱個人本能的作用,又有樹立行為道德模范的作用。
其次,對領袖的特點及經常采用的方式進行闡述。第一,領袖是某種觀念的忠實執行者,必須具備一定的名望,經常采用斷言法、重復法和傳染法說服群體。第二,領袖在群體中起著領導和決定的作用。多數群體并不能作出正確的決策,做決策的'人往往是少數幾位領導人物。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在書中,作者雖然對群眾為什么形成這種心理特點做出了簡單的解釋,但是,往往出現邏輯不通順的現象。由此可見,作者的觀點十分簡單,采用的是斷言法、重復法和傳染法來說服讀者。
讀《烏合之眾》有感 篇12
《烏合之眾》是一本研究大眾心理學的著作,在書中,作者勒龐闡述了群體及群體心理的特征,分析了人們在群聚狀態下的道德和行為特征。
群體無意識,群體不需要真理,是《烏合之眾》中的最基本觀點。我們常常以為感情都是源于內心,一舉一動都極其有道理,其實不然。一個人的絕大多數行動,都是跟著感覺走的,都受到情感、本能、欲望這些“無意識因素”的支配。
正如“網絡暴力”在這個信息龐雜的時代如不褪的浪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以秋風掃落葉之勢,無情席卷過你我的生活,壓出一片碎紙廢墟。
猶記當初,一當紅流量藝人受邀成為某籃球運動的賀歲形象大使,此后很長一段時間,網絡上的每個角落幾乎都充斥著這個藝人的“黑粉”,躲到哪里都逃不開關于他演唱歌曲的惡意調侃,逃不開以他為主角的惡意視頻。
這場浩浩蕩蕩的網暴狂歡,最初或許只是熱愛籃球的人群對于一個技術不受認可的流量小生的排斥,可到了最后,那些言論化作亂劍,亂劍迷作煙塵,煙塵蒙住理智,太多人都不知不覺地隨波逐流。
別說是明星,普通人也逃不開被網絡暴力的命運。
日光本該明亮,我卻看見被無良家長污蔑說把孩子打到吐血的小學女老師遭人肉到不敢出門;河水本該清澈,我卻看見被服裝店主造謠是小偷的女孩絕望跳樓自殺;發聲的權利人人本該都有,我卻看見因為發表了不同觀點的普通網友收到成千上萬條的私信辱罵。
網民們怕被時代洶涌的浪潮遠遠甩至后面,便爭先恐后把“異類”踩進塵埃,卻不知以這般方式進入群體,就是一群理性喪失、智力全無的“烏合之眾”。
而我們在生活中,也常常無意識做了“烏合之眾”。
我們常常無意識地不渴求真理,只需要符合我們設想的真理,否則,便拂袖而去。假如謬論更有誘惑力,我們就會無意識地再從那些流言蜚語中挑選我們愿意相信的,同時不忘倒上五彩斑斕的染料,暈染假象,釀成謠言,滿天亂飛。
所以你看,有時重要的從來都不是事實,而是人們想象中的事實。
書有瑕疵,但瑕不掩瑜,讀這本書,至少能讓你在這每個人都被群情洶涌的洪流裹挾著向前的時代撥云見月,更能窺清多數世事的本質,更加提醒你應該時刻清醒,保持冷靜,理性思考,堅守自我,不盲從外界聲音,與隨波逐流揮手告別,永做自己的擺渡人。
保持獨立思考吧,少年!當全國人民都說某當紅影片好看時,你還要記得去思考它是否真的好看,即使得出結果還是與全國人民一樣,你也已經是不一樣的了。
群情洶涌時,更應存理智!希望大家都能掌握好自己的那一葉小小扁舟,攥緊手中那支木槳,縱使滔天浪潮席卷,也不輕易做烏合之眾。
讀《烏合之眾》有感 篇13
我們在百度百科里可以搜到這么一段對于烏合之眾的定義:“任何陷入群體的人,他們的道德水平比個人的道德水平低;他們的智力比個人的智力低;他們的他們的自我約束力,比個人的自我約束力低;他們缺乏自身的判斷力,極易受到煽動和蠱惑。這樣的群體叫做烏合之眾。”
對勒龐的《烏合之眾》早有耳聞,弗洛伊德稱其為當之無愧的名著,其極為精致地描述了集體心態,指出當人是一個孤立的個體時,其有著自己鮮明的個性化特征;但當其融入了集體之后,他的所有個性都會被這個集體所淹沒。也許未閱此書的人會不以為然,覺得自己可以在集體活動中保留自己的個性,但當你深讀下去,會驚覺勒龐竟能將群體的特點剖析得如此淋漓盡致,將人的心理、從個體到處于群體中的個人的轉變血淋淋展現在讀者面前。同時也會質疑自己,到了集體之中,我是否還能堅持自己的個性,不隨波逐流,成為“烏合之眾”呢?
不可否認,我們可以在《烏合之眾》里找到自己的影子。《烏合之眾》提出了四個觀點,群體無意識,群體不關心事實,群體不接受理論,群體也有道德。人體的絕大多數選擇,其實并不是理性來判斷的,而是跟著感覺走,受到一些無意識因素的影響。當群體在一起時,這種無意識就會被放大。舉個例子,當所有人都選擇去較遠的食堂吃飯時,趕時間的你,會選擇去較近的食堂吃飯嗎?也許你會說會,但是當大家做出相同的選擇而你不同時,你內心就會勸說自己,不要不合群,從而忽略理性思想,而把感情放在上風。
我最大感觸是,歷史的車輪是由大眾來推動和創造,但是這種前行并不一定存在實際意義,因為大眾走的方向未必就是對的。該書的觀點未必全是對的,但我們仍要對我們的天性提出質疑與反思,我能否不成為烏合之眾,能否實現自我價值?如果說我們的生活是一條河,我們作為其中的浪花,總有人不想走河流走的路途,總想著跳出來蹦噠幾下,不好意思,你勢單力薄,所以結果是你要不隨波逐流,要不走自己的道路,實現自我形態的轉化。請各位務必相信主流并非是對的,要有自己的想法,愿一切從心出發,歸來愿仍為少年。
讀《烏合之眾》有感 篇14
早就聽聞這本暢銷書,近日得以讀一下。讀完之后其實挺失望的。
總的來說就一個字:亂。雖然這本書是層層遞進的論證觀點,也采用了一些歷史情節來證明論點。但是至少不能說服我。而且能明顯地看出作者有一些政治傾向。
在有些時候,人作為群體存在確實顯得智商很低——此時符合這本書的觀點。但是做出一些看似很反智的行為不代表作為群體就是拉低每個人的智商的原因。個人認為有些時候不得已采用所謂“下策”是多方面折衷的結果。如果跳出這個圈子來看——即書中所謂“作為獨立的個體”來看——當然可以顯得自己很睿智。但是那些辦法除了作為馬后炮外并沒有多大的意義。
想起了一個說法:古代皇帝常常采取看似是“下策”的方案。但這并不是因為皇帝不聰明,是因為那些“上策”實際上很難實現,即不具有“可操作性”。丘吉爾也對二戰之前各方面的種種決策做出過事后的評價,大概意思是在那種情況下那就是最佳的選擇。
這種單純批判的書乍一看會顯得很有道理,但是經不起推敲。正如這本書——作者說歷史并不可信,然后拿一些歷史故事來佐證他的論點。另外,拿一些已經發生過的歷史事件來批判其愚蠢之處,總是顯得“事后諸葛亮”,也并不能顯得作者很聰明,很正確。
讀《烏合之眾》有感 篇15
法國社會心理學家古斯塔夫勒龐的著作《烏合之眾》是研究群體心理的開山之作,細致解讀了大眾心態,讓讀者得以對群體心理有進一步的認識,是值得多次閱讀、思考的作品。
書中寫到:集體中暗示的傳染性會瞬間形成這個群體感情的一致傾向,因此群體便在毫無目的的狀態下聽從于所有外界的暗示,缺乏自己的主見與判斷、沒有批判精神。這樣想來,歷史上不論成功與否的農民起義、群眾游行等革命群體的行為,也不一定是事先就有高瞻遠矚的計劃的,也許他們是更傾向于本能的行為。按照作者的話來說,正因這些特征,群體容易成為愿意為別人浴血奮戰的人。沖動與激憤狀態也許會使社會發生巨大的變革,正如作者認為,群體是一股不可阻擋的力量因而是世界潮流的引領者。總之,在作者的觀點里,群體與野蠻人無異,而同時他也認為群體的力量與作用在社會中舉足輕重。
作者在他那個時代所預言的:“我們即將進入的時代,無疑將會是一個群體的時代。”如今的信息時代,也分布著各種群體。伴隨網絡發展而來的除了驚人的信息量與便捷,還有網絡上的“鍵盤俠”,他們在網絡上毫無顧忌談笑風生,語出驚人,幽默的段子會博得網友一笑,但在層出不窮的網絡暴力事件中,他們也是“伸張正義”的主力軍。在虛擬的網絡世界中吸引眼球本身沒有毛病,但一旦被有心人利用,形成極端觀點,就易形成群體性網絡暴力事件,進而對他人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我想正是因為群體對社會的影響力與重要性,對群體的研究才成為不會過時的課題。
“個人一旦融入群體,他的個性便會被湮沒,群體的思想便會占據絕對的統治地位。”一個人不能沒有獨立的思想,更不能被他人的思想掌控,那是很可怕的一件事。但這也不代表個人要脫離群體,畢竟純粹的個人實踐活動是不存在的。適應所處的環境是很有必要的,但不是單純成為一個被群體驅動的機器,而是要努力提升自己為一個有獨立精神、自由思想的個體。
“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針對研究學術說的,但我想這種價值取向也同樣適用于將自己與野蠻群體區分的個人追求,不要成為烏合之眾的一員。
讀《烏合之眾》有感 篇16
烏合之眾》是群體心理學的開山之作,成書至今已有100多年。這本書完全顛覆了我對群體的認識,長期以來,我們一直堅信“眾人拾柴火焰高、人多力量大”等群體智慧,但本書卻直言不諱、簡單粗暴地指出群體的諸多劣根性,認為群體中累積起來的只有愚蠢的智慧,而非天才的智慧,正如群體不會比伏爾泰更智慧,而是伏爾泰一人要比整個世界更智慧。
整本書讀下來,最大的感受是群體是如此的盲目和缺乏理性,這種心理劣根性直接導致其只能用平庸的智力來處理當下工作。盡管基于特殊的時代背景(法國大革命)和學科背景(群體心理學萌芽階段),使得該書的部分觀點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安靜地讀下去會發現,書中關于群體心理特征的論述對今天的我們仍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私以為該書最精彩之處是對群體心理特征和行為的描述。整本書的核心觀點是:群體是無意識的,這種無意識隱藏著群體力量的秘密。所謂的群體是指聚集在一起的一群人,從心理學的視角可以將群體界定為:在特定情況下,聚集成群的個體的思想和情感全部朝向同一方向,此時個體的自覺個性消失,轉而形成一種集體心理,接受心理統一律的支配。在集體氛圍下,個體智力差異被削弱,個性也被削弱,異質性被同質性吞噬,無意識特質逐漸占據上風,往往趨向于沖動、盲目、缺乏判斷力和批判精神等。造成群體無意識的原因在于:無意識心理活動在生活、邏輯思考中的作用都是壓倒性的;群體壓力、群體感染、群體暗示的作用。
群體的感情主要表現為:
1)群體的沖動、易變和急躁;
2)易受暗示和輕信;
3)情感的夸大與簡單化;
4)群體的偏狹、專橫和保守。
作者認為只有絕對的、毫不妥協的、簡單明了的觀念才能對群體產生絕佳的影響力。同時,群體的推理能力十分低下,所接受的推理方法只是表面上的相似性或連續性,但是群體的想象力很強,能進行形象思維,越是不同尋常的、傳奇式的東西,越能打動群體。不可否認,這些特征對組織群體活動,比如現代企業營銷管理,特別是廣告宣傳具有很大的借鑒價值。但本書最引人思考之處還在于:群體時代下如何保持個體的獨立思考和判斷能力,避免成為“烏合之眾”。
時下,微博、論壇等網絡媒體將大家空前緊密的聯系在一起,群體無意識特征表現越來越明顯,最典型的莫過于充斥在網絡上的各種罵戰,網民的討論熱情可以被瞬間點燃,動輒數以億次的點擊量與關注量,討論也從最初的聲討演變成污言穢語的謾罵,從當事人的人身攻擊延伸到其無辜的家人,甚至被逼上絕路,此時的參與者已經喪失了理性、道德和判斷,僅是一群“烏合之眾”。同時,為迎合大眾的無知趣味,絕大多數的新聞報紙已經放棄了向人們傳授某種主張或信條的權力,取而代之的是不斷充斥著輕松的專欄、社會花邊新聞等。在群體特征表現如此明顯的時代,如何不盲從、堅持獨立思考、保持個體的獨立性是我們都該深入思考的問題,這也是本書給于的最大啟示。
讀《烏合之眾》有感 篇17
古斯塔夫勒龐,法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古斯塔夫寫下一系列社會心理學著作,最有影響的就是《烏合之眾》。該書精致地描述了集體心態,此書對人們理解集體行為的作用以及對社會心理學的思考發揮了巨大影響,是群體行為的研究者不可不讀的佳作。作者對群體進行了剖析和研究。作者指出個人一旦融入群體,他的個性便會被湮沒,群體的思想便會占據絕對的統治地位,而與此同時,群體的行為也會表現出排斥異議,極端化、情緒化及低智商化等特點。進而對社會產生破壞性的影響。
作者通過敘述的方式,就像平時與人講話一般的方式將自己的觀點娓娓道來,運用生活中簡單且容易理解的例子作為論據,簡單卻鞭辟入里。
古斯塔夫在書中說到:群體在智力上總是低于孤立的個人,但是從感情及其激發的行動這個角度看,群體可以比個人表現得更好或更差,這全看環境如何。一切取決于群體所接受的暗示具有什么性質。群體固然經常是犯罪群體,然而它也常常是英雄主義的群體。正是群體,而不是孤立的個人,會不顧一切地慷慨赴難,為一種教義或觀念的凱旋提供了保證;會懷著贏得榮譽的熱情赴湯蹈火……這種英雄主義毫無疑問有著無意識的成分,然而正是這種英雄主義創造了歷史。如果人民只會以冷酷無情的方式干大事,世界史上便不會留下他們多少記錄了。
通過這本書,我認為群體不只是簡單的一個名詞。它涵蓋了社會的方方面面和人的心理活動。同一種心理活動做得人多了就形成了群體。群體在不同歷史條件下,會有不同的表現。
古斯塔夫說個人一旦融入群體,他的個性便會被湮沒,群體的思想便會占據絕對的統治地位,而與此同時,群體的行為也會表現出排斥異議,極端化、情緒化及低智商化等特點。進而對社會產生破壞性的影響。
因為此書對人們理解群體行為發揮了巨大作用,推薦大家閱讀。
讀《烏合之眾》有感 篇18
《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是研究社會心理學的經典之作,早有耳聞,細讀起來,頗為震驚,覺得應該早點。
“烏合之眾”并不是一個正面的詞匯,聽起來有一種魚龍混雜的感覺。從某些層面來說,這本書與其說是社會心理學的書籍,不如說更像是一本政治心理學或者說是宗教心理學的書籍。書名上寫的是大眾心理學,個人感覺它卻并不適用于所有群體,但確實比較適合用于研究“烏合之眾”。結合很多社會現實,它很多時候的確可以解釋一些頗為令人難以理解社會現象,讀著頗有意思,同時又不停的反思自己,是否在不知不覺中也成為了“烏合之眾”。
書里強調,孤立的個人可能是個很有教養的個人,但在群體中個人卻會變成了野蠻人—即一個行為受本能支配的動物,他表現得身不由己,殘暴而狂熱。個體在群體中是沒有智力的,也許是為了成為群體的一部分,或者依附于群體,會自覺或者不自覺的進入盲從狀態。人們在某種需求的驅使下,形成或者被形成一個群體,這個群體一旦形成,就成為一個沒有智力的野蠻巨人,這個巨人沒有邏輯推理能力的,不能辨別真偽或對任何事物形成正確的判斷。這個群體特別容易走向極端,易于受到煽動,受到情緒和想象力的支配,失去理性,并且變得膽大妄為起來。這個巨人也許就是由我們身邊的某些人組成的,但這些人又不全是他本人,比如一個人平時謹小慎微,什么都不敢做,可當他處在這個群體中,就有可能變得為所欲為,像在某些游行中砸陌生路人的車、圍攻門店等等行為的人也許平時就是個謙謙君子。有時候某些明明不合常識的觀念或事物,群眾們卻非常追捧趨之若鶩。比如某些養生專家提出的綠豆、茄子治百病理論,吃生泥鰍等等,其追隨者不乏高學歷精英。
個人進入到群體中的變化,是道德、情感、觀念、理性、信仰等等一系列的變化,這種變化有時候讓人覺得難以理解、難以置信,讀了此書,又覺得是在清理之中。借用別人說的一句話,一個人是孤獨的,和一群人在一起時是愚蠢的,并且孤獨的。
書里還有許多不太合理的地方,并不全是理性的分析,甚至還有杜撰和偏見的內容,但我也是“烏合之眾”的一員,所以覺得書里的理論也是能夠自圓其說,某些時候還是頗有道理,很值得一讀。這本書至少給了我們一個思考的機會,我屬于哪個群體?這個群體到底是什么?在某些時候,我們到底是誰?代表了誰?又被誰代表了?
讀《烏合之眾》有感 篇19
《烏合之眾···群體時代的大眾心理》是法國社會心理學家古斯塔夫·勒龐創作的社會心理學著作,首次出版于1895年。本書描寫了群體心理、群體的觀念與信念、不同群體的分類及特性,其中有意思的是分析了社會教育問題和群體領袖及其演講。
一群具有什么樣特性的人才能定義為群體,是首先要討論的問題。他們也許是有著相同的宗教信仰,或者屬于某個階層,亦或是有著共同的政治立場,什么樣的一群人不是群體呢,一個廣場上的人,一個國家的人,因為你沒法用一個共同的心理特性去描述他們。
群體的特性是沖動的,可善良的也可以是邪惡的,他們對復雜的事情無法處理,哪怕他們是一群大學生,平時理性和富有知識,成為一個群體后,對復雜問題也是無法處理的,對群體的任務是越簡單越好。
本書討論的教育問題,放到現在同樣是問題,一百多年了仍未解決。社會生產發展提高了基礎教育,但基礎教育的目的和社會就業的不穩定,讓年輕人群體的就業目標變成了公務崗位,又由于崗位的稀缺性,造成了大量的年輕人無法成為公務員,他們接受了公務員式的教育,卻無法獲得相應崗位。巨大的失落感,讓年輕群體無所適從。前段時間看到消息,教育撥款傾向中職教育,好的中專學校錄取分數接近本科,希望以后的孩子,能夠從工科學校學到更專業技能,走出美好的未來。
本書講解了如何成為一個領袖,群體領袖具有什么樣的特質。群體領袖一定要有威望,他在群體的中演講,憑借自己的威望就可以讓群體安靜,演講稿也不需要有什么具體的數據和理論支撐,他的演講只需要斷言,并把斷言不停的重復,將自己的情緒傳染給群體。這樣的觀點就會深入人心,哪怕你回家后發現他講的就是一坨狗屎,但是身在群體之中你一定會對此深信不疑。
這本書我剛讀完了第一遍,全憑印象寫的讀后感,其中偏見和誤讀望指正。
讀《烏合之眾》有感 篇20
這本書創作于1894年,作者以法國大革命為背景思考了個人與群體的關系,他通過對革命中種種行為的分析發現,即使一個有自己獨立見解的人,一旦他們加入受人民崇拜意識形態蠱惑的群體,就變成了烏合之眾中的一員。他們就如同發生化學反應一樣變成了一群瘋狂和無惡不作的家伙,而且他們在一種“歷史使命感”感召下,并沒有任何關于犯罪的意識。
以上是我從百度百科里面復制過來的介紹,還沒有看書的內容,光從題目和簡介中似乎就能感受到這本書的基調,即批判和負面的。但在上周五,我參加了部門南區的一場讀書分享會,讓我對這本書,以及看書這件事有了新的理解。
1、你的心是什么樣的,你從書中看到的也會是什么樣的
其實,這是我第二次接觸這本書了。第一次看這本書是在今年年初,我所在的運營中區選定了這本書作為季度讀書分享會的書目。當時我邊看邊擔憂,作為部門員工共讀的一本書,我希望它是鼓舞人心的,但這本書好像是在潑冷水,很容易讓自我認知相對缺乏的人走向另一種極端,即為了避免洗腦而拒絕接受他人的建議。而且,當時部門并不是很穩定,連續有好幾個員工離職,群體離職心理正在醞釀。
現在回想起那次讀書分享會的情況,大家都很認真的剖析了書里面的理論知識,最終的落腳點貌似是避免陷入群體思維。作為觀眾的我用力的聽努力的想,我該如何或鼓勵或啟發的點評大家的分享,對于我不太認同的負面觀點我又該如何得體的說服大家。總之,我是帶著擔心和負擔去旁聽大家的演講的。可想而知在這種心境下我幾乎不能從書里面獲取有價值的養分,甚至認為這本書并不是一本好書,無法帶給人生長的力量。
但是就在上周五,同樣也是《烏合之眾》這本書的分享,我的狀態是截然不同的,輕松愉悅,滿滿正能量。同時,分享者們的觀點也跳脫出了“如何避免成為烏合之眾”,而是在思考如何打造優質群體。有的人感恩自己所處的團隊,每個人都很優秀,渴望成長,這是一個美好的群體,希望彼此成就;有的人說每個人不可避免的生活在群體中,我們首先要選擇一個適合自己成長的群體,同時也不要忘記自己作為群體的一員也有義務推動整個群體朝正向發展,不能總是挑剔群體本身;有的人給部門領導提了建議,希望能在她的帶領下,共同營造一個健康向上的好團隊。
很奇怪,一本《烏合之眾》卻在兩種環境中呈現出了兩種截然相反的顏色。我突然意識到,我們能從書中汲取什么,也許并不在于書的內容是怎樣的,更在于看書的人是什么樣的心態。如果你是陽光明媚的,那么一本揭露黑暗現實的書會激發你伸張正義的決心,而如果你是自怨自艾的,那么也許你越發會對這個世界不滿和抱怨。
你的心是什么樣的,你從書中看到的也會是什么樣的。希望正在讀書的你,能看見美好,收獲勇氣,感受愛意。
2、找到并維護良好的優質群體環境很重要
有的人可能會覺得,不論周圍的環境如何只要做好自己就夠了。其實不是這樣的,我們必須承認,作為社會群體的人類,我們是無法擺脫群體心理的影響的。所以,不管我們意志力多么堅定,當所有人都選擇渾渾噩噩的時候,也難免不隨波逐流,成為烏合之眾。那么,我們該怎么做呢?
我的觀點是,把自己當做群體中的一員,并努力的去影響群體里的每一個人。如果你希望自己積極上進樂觀勇敢的,那么請最大可能的去傳遞你的想法,不要覺得多余,不要害怕質疑。當某一天這個團隊的大部分人和你一樣的時候,你會發現堅守你最初想成為的那個人將會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因為群體的力量會推動著你前進。反之,假如從一開始你就對團隊里不好的現象置之不理,你會慢慢發現團隊變得烏煙瘴氣,而你也許終將會被這股黑暗力量所吞沒。
想到了一些例子。當我們看到謾罵、詆毀、謊言等網絡暴力滿天飛的時候,我們選擇了沉默,因為似乎和自己關系不大;當我們看到校園霸凌置之不理的時候,我們選擇了走開,似乎也不是自己的事情。我在想,假如有一天越來越多的人成為了邪的一方,作為中立的你又該如何自處呢?
所以,做好自己遠遠不夠,我們還需要做的是選擇良好的群體,并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凈化群體環境。環境好了,我們才會更好。
3、避免成為烏合之眾并不是堅定內心,而是豐富大腦
很多人在解讀《烏合之眾》這本書的時候都表明要保持初心,要時刻清醒,不要被洗腦,不要成為烏合之眾。而我想說的是,假如你在讀完這本書僅僅提煉出了以上觀點,那么此時此刻的你也許已經成為了烏合之眾了。
想避免自己隨波逐流最好的方式絕不是拒絕建議認死理,而是持續的學習,用豐富的人生閱歷和經驗去糾錯、去辨別、去選擇。
我看到很多人總是在說要做自己,不能忘記初心。可是我們有沒有想過,自己到底應該是怎樣的,初心又是否是絕對的真理呢?人生是一段成長的旅程,我們在某一個時間堅定的東西并不是一成不變的,甚至對未來的你來說可能是幼稚而落后的。
所以,我希望自己保持終身學習的能力,不要固執己見,要站在道路的前方時刻回望和審視自己,要虛心聽取他人的批評和建議,要擁有自我糾錯的能力。
4、心理學是一門偉大的學科
看完《烏合之眾》之后,我聯想到了之前看過的一些營銷和管理方面的書籍,比如《引爆點》、《藍海戰略》等,發現很多營銷和管理思維都借鑒過群體心理學的知識。比如,從群體心理的角度,我們如何去做營銷?又如何以榜樣的力量去做好團隊管理?這些書里面或多或少有所涉及。
我以前一直覺得心理學的書可能只是對我們觀察人,了解人有幫助,似乎不如科學或者管理學那樣看得見摸得著。這次《烏合之眾》的讀書體驗讓我對心理學有了不一樣的認知。世間所有的事都是人的事,世界上所有的學科也是建立在對人性的準確理解之的。所以,心理學是能啟發各個學科的基礎,是一門偉大學科。
晚安,愿你的眼睛看到了這五彩繽紛的世界。
讀《烏合之眾》有感 篇21
《烏合之眾》是在北疆之行返程的火車上讀完的。當時處于那樣一個嘈雜的群體的環境中讀這本書感觸多少有一點,總是會自覺會不自覺地將書中的內容與當時身邊的群體進行一一比照,發現真正做研究的人,真正在寫書的人不會嘩眾取寵地,矯揉造作地出版一本又一本的書博人眼球,而是會將自己的思考,自己的所得娓娓道來,讓讀書的人在閱讀的過程中獲得成長。
其實讀書并不是說你一定要認可該書作者的觀點,而是通過閱讀,你能在書中了解到這個世界上有人的想法是和你一樣,但也有人的想法跟你是截然相反,甚至會讓你覺得匪夷所思。《烏合之眾》恰恰就是這樣一本書。在我們所受的教育中,我們已經認識到人類其實是渺小的,但又是強大的,尤其是成為一個集體之時。很多人是關注到了人類的強大,因為科技的進步,確實讓人類創造了不少奇跡,所以在為數不少的人眼中,人在整個系統中其實是占據了主導的地位,認為人類是精英。《烏合之眾》卻并不這么認為,其實從作品的題目中也能見端倪,在古斯塔夫·勒龐的筆下,所謂的群體即使是天才們組合而成的群體,也是烏合之眾。這樣的一個觀點在當時是頗為震撼我的,在閱讀之時一個勁地去尋找勒龐的依據。勒龐比較多地運用了法國大革命中所發生的事件來做佐證,當然也適當借鑒了其他大家的觀點與論據,環環相扣說服了我。
確實,群體并不是說部分與部分整合,力量大于每個部分,有的時候群體是英雄的,中國人民團結一致創建一個新中國就是很好的說明,但群體有的時候也是兇手,正如《安妮日記》所言——世界二戰的爆發難道當時的德國民眾就沒有責任了嗎?雖然他們有被蠱惑。其實不管是英雄還是兇手,群體的特點決定了它行事的方式,所謂的理智在那個時候是不存在的。
倉促讀完了《烏合之眾》,受到了比較大的震撼。腦海中存在的所謂感想其實也是碎片化的,所謂的讀后感也是隨手而就,找機會再讀《烏合之眾》,畢竟我也是群體的一員,需要更多地了解到自身的特點。
讀《烏合之眾》有感 篇22
《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是法國古斯塔夫·勒龐(1841—1931,群體心理學創始人,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所著。讀完該書的第一卷《群體的性格》,我這個心理學的門外漢,便忍不住看熱鬧又湊熱鬧,說說自己的淺薄看法。
寫之前,還是忍不住為自己“推脫責任”:我愛極了在一本書沒讀完時就去寫讀書筆記,這于我本人而言,是莫大的樂趣!因而,若我在品讀時有所誤解,或是等整本書讀完后我又善變的“改口”——推翻自己前面的想法——那就請讀到此篇讀書筆記的朋友多多包涵啦!
話不多說,進入正題。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烏合之眾》以法國大革命為創作背景。這一點,在讀此書時需要時時提醒自己,否則容易陷入時空錯亂的謬誤之感。其次,該書的內涵“過于真實”,敘述的口吻“過于直接”,所以如果品讀的過程中感受到作者給予的愚弄、輕視、不屑等不適情緒,請不要過于抵觸,且耐心往下讀,或許會有不一樣的收獲!反正,讀完第一卷,我已經感覺自己是一只快樂的猴子啦!最后,讓我們一起以一種“愚人自娛”的態度來看待此讀書筆記。
一、什么是“心理學意義上的群體”?
“心理學意義上的群體”有別于日常含義的“群體”。后者是指聚集成群的人,民族、職業、性別、聚集的原因都不重要;而前者是群體成員自覺的個性消失、思想感情的統一,它就像一個特別的生命體,會形成統一的性格,而且甚至不需要若干個體同時出現在同一地點。
二、“心理學意義上的群體”產生異于個體的新特點的原因。
個體的個性各有特點,但組成“心理學意義上的群體”就會產生有異于個體的新特點,即群體的共性、基本特征:性格統一律。其原因有:
1、一直約束個體的責任感完全消失。個體脫離群體時可以壓抑的有些欲望,在融入群體后會考慮到群體的匿名性和相應的無責任性,從而不再想約束自己,使得敢于發泄本能;
2、傳染。在群體中,任何情緒和行為都會傳染,而且傳染性很大,類似催眠的行為;3、易受暗示性。這是三點中最重要的,傳染性正是易受暗示性所引發的后果。
三、大多數“心理學意義上的群體”表現出的特點(情緒和道德方面)。
1、沖動性、動態性、狂暴性。法國大革命期間,群體沖動總是十分強烈,他們在極端的愛恨之間不停切換,殘暴的奪取“勝利”,不惜流血。
2、輕信性、易感性。勒龐用多個例子論證這兩個特性。群體中第一個成員對真相進行扭曲,并暗示和傳染給他人,由此創造和擴散,最終形成集體幻覺;
3、情感的單向極化。群體表達情感時,總表現出簡單化、極端化的特點,不是極愛就是極恨,表現出夸張的品質和美德。
4、排異、專制、保守。就是字面的意思,不多解釋。
5、道德。只研究群體的犯罪行為的心理學家認為群體的道德水平非常低。但是勒龐則相反,他認為群體具備非常高尚的道德,比如擁有嚴格的道德原則和無私的行為典范。
四、“心理學意義上的群體”如何相信、推理和想象。
用自己的“大白話”簡單總結:用直白、強硬、絕對的方式灌輸,使群體相信;群體沒有邏輯或者邏輯低劣。推理?別開玩笑了!群體沒有正確的邏輯推理!至于群體的想象——強大、神奇、跳躍!以形象思維為典型!
五、群體信念都采取的一種宗教形式。
無論有沒有宗教信仰,群體對信念的信奉都割舍不掉如同宗教信仰般的熱忱與狂熱。
注:上述所有關于“心理學意義上的群體”的知識內容都源自《烏合之眾》。
品讀《烏合之眾》第一卷的旅程中,我延伸的思考有許多。我想到了抗日戰爭、南京大屠殺,魯迅作品中的“圍觀砍頭”……這些歷史的事件,是否也折射勒龐所闡述的“心理學意義上的群體”的內涵?對于身處當下的我,現今的人,是否也需要保持警惕?默默提醒自己:身處群體,更不能忘卻自我!融合與游離間,保持感性和理性相平衡、甚至相抗衡、制約!
讀《烏合之眾》有感 篇23
大眾心理學,是我自從接觸教育心理學以來讀的第一本這么宏大的心理學內容。不同于小群體,這本書是以人類為基點的,故它宏大。盡管已經過去一百多年,但是作者在書中所指出的問題依然存在,觀點依然有效,我們不得不佩服他的敏銳的洞察力和偉大的智慧。不知道若干年后,作者提出的這些尖銳的問題還會不會存在于人類中呢?
群體的觀念是要經過加工的,高深的觀念不會被群體接受,而群體一旦接受了,必將無視該觀念是否是真理,因為群體是沒有推理能力的,只有強大的想象力。首先,群體讓獨立的個體變得沒有主見,也沒有責任感。勒龐說“群體總是被無意識因素左右,大腦活動消失,而脊髓活動占上風”。不管一個單獨的人有多聰明,有多有主見,一旦進入人群里,他就失去了自我。在失去自我的同時,會有一種集體趨同感,一起去做某件事情,把責任分擔起來,一旦有了這個想法,自身就毫無負擔,做事情也就不考慮后果,畢竟不是與個人利益掛鉤。
一個平時冷靜的人也會因為群體的作用變得狂暴起來,一個獨立的個體在群體中變成了“墻頭草”,失去了自己判斷的能力,這就是群體心理的強大作用。其次,群體讓聰明的個體變得平庸。一件有創意的作品,一件偉大的發明,從來不是由一個群體創造出來的,而是出于個人的智慧。為什么會這樣呢?可能是在群體中讓自己無法深入思考,也可能是自己的想法很快就被左右,更可能是沒有突破自我的動力吧!我們在影視劇中經常會看到如果是一位科學家或者學霸的角色,那么他的人設是呆板的、沒有什么朋友的、沒有什么共同活動的,喜歡安靜待在一個角落忙自己的事情。從群體心理學出發,這個刻板印象也有一定的道理。所以從另外的角度來說,我們要想讓自己取得進步,不必要往人堆里扎,不必要人云亦云,也不必要因為別人的只言片語改變自己的想法。我們需要思考的空間,懂得給自己留白的人,才有機會讓自己在這個獨立的空間里進行反思,促使自己全神貫注完成手頭上的事情,從而獲得進步。
那么,群體心理如此強大,要帶動群體的情緒,就要怎么做呢?答案是就要夸大自己的感情,夸張地表演。也許我們會聽說由于扮演的角色讓人喜愛的演員十分受人追捧,由于扮演的角色讓人咬牙切齒的演員需要自帶保鏢,這就是他們帶動了觀眾的情緒,把群體帶入想象當中。在很多演說現場,演說家們激情四射,即使事實并沒有那么夸張。這些觀念經過群體的無推理能力的散播,就成功了。這讓人不禁想到了在這個互聯網時代的熱搜、頭條們,只要有群體的存在,只要鍵盤俠們在家毫無心理負擔、毫無責任地、無需付出代價地敲一敲鍵盤,群體效應就出現了。
【讀《烏合之眾》有感】相關文章:
讀《烏合之眾》有感500字04-02
讀烏合之眾有感1000字08-16
讀《烏合之眾》有感(通用5篇)01-23
讀《烏合之眾》有感1500字-讀后感01-22
讀匆匆有感_讀簡愛有感10-18
“烏合之眾”07-30
讀《讀知心姐姐》有感03-01
讀《竊讀記》有感02-23
讀竊讀記有感01-05